[25]印染:在白地上印染出蓝色的纹样。采用木型压印的方法。
[26]苏芳织:用紫色经线和紫色纬线织成。
[27]良衫:穿在上装之下,褂子之上的单装。经在砧上打过之后,亦料的表面有光泽。(枕草子里头似乎是叫做“打衣”的。)
[28]栀子套色:表里均为黄色。
[29]紫苑套色:表面紫色,里面青色。
[30]青菊套色:亦称黄菊套色。表面黄色里面青色。
[31]三件套褂:三件褂衣套着穿用。
[32]指未获允穿禁色绫织。
[33]重叠不分:加缝上去的另四重。
[34]硬平纹:表面不凸出的浮线织法。
[35]单衣:衬穿在褂衣里面尺寸比褂衣的长。
[36]女绘:日本风俗画。主要以描绘女性为主。多以物语故事为素材。
[37]左卫门内侍与弁内侍。
[38]左京命妇与筑前命妇。
[39]橘三位。
[40]将一绺长发绾起,在头顶上结一个髻。
[41]柳套色:表面为白色,里面青色。
[42]用木型压染着色,蓝色或紫色。
[43]天皇赋给小皇子的剑。有守护之意。
[44]藤原道长的正室伦子。
二十七 御前管弦,人人晋升——同日夜晚
随着暮色的降临,音乐更加美妙。公卿们都侍奉在主上的身边。音乐演奏了万岁乐[1]、太平乐[2]、贺殿[3]等舞乐,退场的乐是长庆子[4]。乐船退下,划到池中假山[5]前的水路时,乐声渐远。笛音鼓声伴着松风融入深深的林中[6]别有情趣。
经人悉心整理过的引水管,清流涓涓,低吟浅唱。园中一池秋泓,涟漪恬恬,轻起柔伏。寒气微袭,主上只穿了两件御衫[7],左京命妇因自己身冷惦念起主上衣单,遭到其他女官的窃笑。筑前命妇说:“已故太妃[8]在世时常来土御门邸行幸啊。那时候,那时候。”一旦提起往事,肯定又要落泪,多不吉祥。众女官嫌她噪耳,都避开不与她搭话,各自隔着幔帐。假如这时真有人问一句“那时候怎样啊?”恐怕这位命妇立刻会流泪不止吧。
御前的管弦演奏正到美妙之处,传来了小皇子悦耳的娇啼。右大臣说:“万岁乐与御音相和。”说完离座进御前启奏。左卫门督等人齐声朗咏“万岁,千秋”。土御门的的主人道长大人喜极而泣:“今日蒙幸,关宠无限。相比之下,从前的几度承幸都比不上这一次荣耀。”这番话大人本不必说出来,不过那神怡自得的陶醉也是庆典上的一美。
道长大人落座公卿席位。主上也退入御簾之中。右大臣被召到御前,执笔书写晋升者的名簿。侍奉中宫妃的宫司、道长大人宅内的家司全部晋升阶位。左中弁[9]奉命禀奏晋升草案。
小皇子被封为亲王[10]。为庆祝新亲王的诞生,道长大人一门的公卿们齐献贺舞。虽然同是藤原氏一族,旁支另系的官人们[11]未能加入贺舞之列。之后是担任亲王别当[12]的右卫门督献贺舞,这一位可是中宫的大夫哟。然后是中宫辅,此次晋升为侍从宰相[13]。诸位官人依序献舞。舞毕,主上入中宫妃室内小憩。未顷,有人唤:“夜已深,备辇。”主上于当夜还宫。
[1]万岁乐:隋乐曲名。据说是隋炀帝命大乐令白明达所作。又传说为汉武帝之作或唐武则天之作。平调二十九曲之一。因曲中有一段模仿凤凰或鹦鹉的鸣叫声,亦称“鸟声万岁乐”。最初为女乐六人舞,后为童舞,又为男舞。
[2]太平乐:唐乐曲名。大食调。又称“武将破阵乐”、“鸿门曲”、“武昌太平乐”。四人持戟拔剑而舞。“万岁乐”为文舞,“太平乐”为武舞,两者均为船乐。也有疑问认为,此曲与作为欢迎天皇行幸的奏乐是否合适。
[3]贺殿:唐乐曲名。壹越调。据说该曲是仁明天皇时由遣唐使藤原贞敏携回。此曲为阶下奏乐。
[4]长庆子:唐乐曲名。大食调。有曲无舞。据说为唐穆宗长庆年间作。散会退下时演奏。
[5]乐船一边演奏音乐一边退下,从池中岛的人工造山前绕行而去。
[6]可以想象土御门邸内的庭院之大。
[7]束带正装束时,穿在下袭与单衣之间的小袖装。天气寒冷时可以套穿多件。
[8]已故太妃:一条天皇的母亲诠子,藤原兼家的女儿。
[9]左中弁:源道方,源重信之子。正四品上,任藏人头、左中弁、备中权守。
[10]当日赐封。
二十八 小皇子初剃发、职司确定——十月十七日
翌日清早,晨雾尚未褪尽时,宫中派来的敕使到了。我睡过了头,未能见到。今日,为小皇子第一次剃乳发。为了等到主上行幸之后再剃[1],乳发一直长到了今天。
另外,侍奉小皇子的家司、别当、侍者等等都于当日确定了人选。由于事前不知道消息,所以深感遗憾[5]。
近日来中宫妃的屋内,也由作产房时的简素恢复到了从前的华贵。中宫的容姿美丽得无可挑剔。多年来盼望生皇子的夙愿终得实现,每日天明,道长大人和夫人必来小皇子这里操持照料。小皇子华服美姿,受宠之至。那光景也是一种佳趣。
[1]因忌讳“剃发”的“剃”字,所有要避开天皇行幸之前。
[2]任服侍小皇子的各种职务,需要有人推荐。作者因事先未得消息而失去了请人推荐的机会,所以深感遗憾
二十九 中宫大夫于中宫权辅——同日夜晚
日暮夜临,月色皎明。中宫辅[1]要找一位女官,替他向中宫启表对晋升职位的谢恩。双扉门[2]那边湿淋淋的,似乎洒上了小皇子的浴水,而里面又没有声音。于是,他来到了渡廊东端的宫内侍屋前,问:“有人在吗?”然后又走近中间的那一间,向上抬起没有插上栓的格子窗,问:“有人在吗?”里面没有人出来。这时,中宫大夫[3]走过来问:“有人在吗?”里面的人想,再装作没听见就不好了,便稍稍应了一声。两位官人好像都没怎么在意。中宫辅责怪道:“我问了两句魅人答应。中宫大夫刚问了一句就痛快地答应了,你们特别优待中宫大夫,也是理所当然。不过,在这样私下里的场合,按官职级位的差别对待可不好吧。”说完,用优美的嗓音唱起了“今日之尊”[4]。
夜色渐浓,明月如镜。两位官人竟张口要求屋里的人“摘下格子窗。”[5]尽管这里是私邸,但身为公卿赖在女官们的屋前做出如此低劣之举,真是有失体面。如果屋子里面是年轻的女官[6]两位官人即使是毫无理由地闹一点玩笑倒也还说得过去,可眼下的事,就是觉着不够正派,所以也没有摘下格子窗。
[1]中宫权辅藤原实成。
[2]由寝殿的东厢通往渡殿的门。
[3]中宫大夫藤原齐信。
[4]催马乐《安名尊》中的一句。
[5]格子窗分上下两扇,上扇开启时向上支起。这里指摘下面的窗扇。
[6]指比作者本人年轻的女官。
三十 御诞生五十日之贺——十一月一日
小皇子诞生五十日之贺的那天,恰好是霜月初一。同前几次的贺仪一样,女官们穿戴得仪态万方,聚集在中宫妃御前。那场面就和画上画的合会[1]一样。
御寝台东侧御座席的旁侧,挂着御几帐。从里面的隔门那儿挂起一直挂到厢房的柱子,中间不留空隙。南面的一间里备下了小皇子和中宫妃的御食膳。其中靠西侧的部分是为中宫妃准备的御膳,按惯例大概也都是沉香木的托盘啦,高贵的膳台吧。我没看过那一间的里面。陪御膳的女官是宰相君赞岐[2],任传言职务的女官也都绾起了头发插上钗子。小皇子的陪膳女官是大纳言君,在靠东侧的地方也为小皇子备下了御膳。精致的膳台、数枚小巧的碟子、一副小筷架以及膳台上的景饰[3],就像偶人游戏[4]上的道具一样。御膳间东侧的厢房簾子稍稍向上卷起,弁内侍[5]、中务命妇、小中将君等任御膳职的女官们依序向上奉膳。我因坐在里面,未能看清。
是夜,乳母少辅[6]获赐允许着禁色。这位乳母正襟危坐,怀中抱着小皇子,听见道长大人的夫人在御寝台内侧传话说要抱一抱外孙,便怀抱着小皇子膝行而进。灯下,道长大人夫人的姿容格外地雍雅。赤色的唐衣配一条印染的裳,端庄华贵,见者无不感动。中宫妃身着葡萄套色的五重御褂,外加一件苏芳色的小褂[7]。道长大人亲手为小皇子奉上了五十日诞生之贺的祝饼[8]。
公卿们的座位照例设在了东殿的西厢,两位大臣[9]也已经入席。公卿们在渡廊裳,醉熏熏地交谈。栏杆边齐齐地摆了一列礼箱[10]和贺笼[11]。这些贺礼都是由内禁的侍从们由道长大人那里搬过来献给小皇子的。松明[12]的光太暗,唤来四品少将[13]等人点燃了脂烛[14],让众人观看摆饰在栏杆前的贺品。这些箱笼本来应该送到宫中的台盘[15]所去。但由于明日是主人的避忌[16],所以于今夜之内全部都搬走了。这时,中宫大夫恭进到御簾之侧,向中宫妃启报:“唤公卿各位谨见御前。”听到令唤,道长大人最先上前谨见,然后是诸位公卿。以寝殿正面台阶东侧的一间为上,公卿们一直向东列座到正屋的边缘。女官们排成两列三列正襟而坐。御簾由侍奉在那一间的女官们卷了起来。
大纳言君、宰相君、小少将君的坐姿完全是宫中的内侍风度。右大臣带着几分醉意。
太白神的行向,一日或数日闭居慎行。伸手去拉御寝台外绢帐的垂幔[17]。到了这一把年龄[18],也不顾众人的非议,又是拿着女官的扇子,又是讲一些不入流的笑谈。中宫大夫手持酒杯[19]向右大臣走去。席间唱起了《美浓山》[20],管弦之兴成了徒有其形。场面非常有趣。
在下一间东侧的柱子下,右大将[21]凑过来细数女官们衣裾和袖口的套色[22],样子就是和别人不同。我看众人都酒醉昏昏,心想谁也不会注意到我是谁,便搭了几句话。想不到右大将比那些好装腔作势的官人们品味高雅得多了[23]。祝贺的酒杯依序轮递到右大将的手上,按惯例右大将应该即席奉上一首贺歌。右大将面有难色,咏了一首老套句的千秋万代歌[24]。
左卫门督[25]询问:“失敬了,若紫[26]是在这里供职吗?”我回答说:“这里没有光源氏[27]那样的人物,怎么会有紫上呢?”这时,道长大人说:“三品辅[28]接杯。”于是,侍从宰相[29]站起身来,因为他父亲内大臣在座,所以他特意从南面的台阶下绕着走[30],到道长大人面前。他父亲内大臣感动得流出了眼泪[31]。权中纳言来到角落的柱子下,抓住兵部女官[32]的袖子,进一些难听的戏言。道长大人对此视而不见。
[1]“合会”是一种游戏。参加者分坐左右两列,出示己物以竞优劣。有歌合、花合、绘合、贝合、扇合等。参加人物均着正装。
[2]与赞岐宰相君同为一人。
[3]宴席上的装饰。模拟海边景色的盘台,多制以岩、鹤、松等表示贺意的景物。
[4]当时女童的室内游戏。以纸制成小偶人,配以家屋、道具等。
[5]中宫女官。藤原义子。
[6]内禁女官。卫门左桥为义之妻。敦成亲王乳母。原修子内亲王乳母。
[7]上流社会女子的日常服。不着唐衣和裳时,套穿在上装外面。
[8]新生儿五十日、一百日之贺时,由父亲或外祖父亲手执着,将贺饼送入新生儿口中。
[9]右大臣藤原显光与内大臣藤原公季。
[10]用桧树的薄板折制的箱,分四角形和六角形等。箱内装美味佳肴。
[11]装入各种水果的筐笼。水果一般为柑、桔、柿、栗、梨等,置于木板上赠送。
[12]一种持在手中的照明用松木火把。
[13]源雅通。
[14]约一厘米、五十厘米长的松木棒,一端烧焦后涂上油,手持另一端卷上纸。携带用灯火。
[15]宫中的台盘所位于清凉殿的西厢。放置食器台盘的地方。也是主上侧近女官们的待命室。
[16]阴阳道方面的习俗。为了避开凶日、凶兆、触秽,或为了避开天一神、太白神的行向,一日或数日闭居慎行。
[17]绢帐底部没有缝起来的那部分。
[18]已经过了年轻盛时。右大臣显光当年六十五岁。
[19]低温烧制,不挂釉的陶杯。
[20]催马乐《美浓山》。
[21]藤原实资。官任权大纳言、右大将、按察使。当年五十二岁。
[22]女官们从簾底下露出的袖口和衣服。
[23]当时的朝廷高官中,阿谀之徒众多。右大将藤原实资性格刚直。平时一向内向的作者在这种场合主动向他搭话,也许是出于对他人品的好感。
[24]一说是神乐歌《千岁法》中有一句歌词为“千秋万代”,右大将可能是奉上了这一首歌。另一说是右大将自作贺歌,歌中用了“千秋万代”这样常套的词句。
[25]也许是藤原公任。
[26]《源氏物语》若紫卷中描绘的人物,即紫上。戏称《源氏物语》的作者为“若紫”,有笑其并不年轻之意。
[27]《源氏物语》中的男主人公。
[28]中宫权辅藤原实成。
[29]和三品辅同为一人。藤原实成。
[30]表示对父亲的尊敬而不从父亲的面前通过。
[31]为二字实成能从道长大人手中接过酒杯的光荣以及儿子在行为上对自己的尊敬而感动。
三十一 圣代八千岁——同日深夜
席上的公卿们都已到了酒酣人醉。待祝宴一结束,我就和宰相君相商先找个地方躲起来。东面的那间里,道长大人的几位公子[1]和宰相中将[2]等官人已经坐了进去,正高谈阔论,我们两人只好隐身坐在了御寝台的后面。不想却被道长大人掀开帐幔捉住了袖子。大人说:“每人作一首和歌,作了歌才能饶恕你们的过错。”周围喧闹得心里很烦,又有些紧张。作了一首:
皇子圣代人千岁,君临天下寿无边。
“好,咏得好。”道长大人称赞了两遍。也即席作歌一首:
水边苇丛鹤千年,皇子圣代更久远。
大人在酩酊之中,能出口成句,而且咏的是一直挂念在心的小皇子。我深深地为大人的慈心所感动。正因为道长大人在心中是如此的珍爱小皇子,所以,诸多仪式上的装饰才会万般俱全。就连我这样一个数都数不上的小人物,也都在心里祝小皇子将来会圣代千年呢。
“中宫御妃,听见了吗?我刚才作的和歌很不错吧。”道长大人自我褒扬。大人还开玩笑地说:“作为中宫妃的父亲,我没有半点儿不相适之处。我女儿做中宫妃,也是非她莫属。她母亲[3]为此而感到幸福,也正为此而笑着呢。她母亲正庆幸嫁了一个好夫君吧。”如此言语,大人肯定是醉得不轻。不过,大人的行为还未失体面,只是声音太吵嚷了。醉态也是喜相。道长大人的夫人也许是不想再听下去了,起身欲返回自己的住处。大人说:“不去送一送,你母亲要生气的呀。”说着急忙丛帐中[4]穿了过去。“中宫妃不要认为我不讲究礼仪哟,有这样的父亲,子女才都那么优秀嘛。”大人自己嘟哝着走了。女官们都笑了。
[1]几位公子指藤原赖通、藤原教通等。
[2]藤原道长的侄子藤原兼隆。
[3]中宫妃的母亲,道长的夫人伦子。
[4]中宫妃的御寝台的围帐。
三十二 制御册子——十一月十日前后
中宫妃返回宫中的日子越来越近了[1]。女官们一直忙于各种不断的庆典礼仪,毫无闲暇。中宫妃说要制作物语的册子[2],所以我天一亮就第一个去御前侍候。先选出各种颜色的纸,再附上物语的原本,再各处送信请人抄写。然后,又把抄写好的物语装订整理,日子就在这样的工作中度过。道长大人对中宫妃说:“什么样的幼儿母亲会在这么冷的季节做这种活儿?”尽管说是这么说,大人还是反复几次给中宫妃送来了薄纸、笔、墨什么的。最后又送来了砚台。中宫妃将那砚台又赐给了我。让大人十分惋惜[3]。大人责怪我说:“你侍候在里边就是做这种事啊。”不过,大人又把墨挟、墨和笔送给了我。
我将从家里取来的物语原本[4]藏在了自己的居室内。可是,当我去中宫妃前侍候的时候,道长大人偷偷入室,找出来拿走了。全部都交给了内侍督[5]。刚刚着手改写的部分已经丢失,恐怕会招来让我在意的评论。
[1]预定十一月十七日返回宫中。
[2]册子是将纸折起来装订的书。与长卷不同。
[3]纸、笔、墨、砚在当时都是贵重品。
[4]与中宫妃作持的物语原本非同一本。
[5]道长的次女妍子。
三十三 小皇子的成长
小皇子开始喃喃地发声了。主上盼子进宫心切,也是理所当然。
三十四 居家思忧——十一月十五日前后
御前庭院的池中,成群的水鸟一日比一日多了起来。中宫妃返还宫中之前如果能下一场雪就好了。御前庭院的雪景色该会多么地富有情趣呀。就在我暂时由中宫妃身边退下返回自家后又过了两天,下雪了。看着自家院中并无可取之处的树,心情忧郁,思绪万千。自不幸孀居以来[1],每日无所事事,怔怔地沉缅于愁思。无论是看见花色还是闻得鸟声,还是观望四季变化的天空、月光、霜雪,虽然知道是又一个季节来到了,可心里想的全都是自己的余生会有怎样的结局。前景未卜,总难释怀。于是,就那些无聊的物语,与几位交谈不多却又能心犀相通的人恳切地书信往来。对原来关系疏远又不易接近的几位,还设法找出缘由与她们通上信。如此,散散杂杂的物语品评,漫无目的的书信言辞,虽然也一时安慰了内心里的空虚,但自己决不能算做是活得有价值的人。如今回想起来,不免深感羞耻和难过。自从进宫服侍中宫妃以后,更明于事理,亦更多忧。
忆前抚今,难拂新愁。为了解忧,试着拿出物语来翻阅。物语的内容索然无味,全没有了从前阅读时感到的那些乐趣。几位曾经与我心怀同感,亲切地语言交往过的友人,如今也许都认为我愚钝、浅薄而瞧不起我吧。这样猜度他人,自己也觉得惭愧,连信也不好意思送去了。还有几位想让别人认为自己城府很深的信友,似乎在怀疑我把她们的信随意散落给了别人。那些人怎么能够把我猜测得这样卑下呢。仔细想一想,也许事情就应该如此。尽管心中非常不快,但是在形势上又不能立即与她们绝交。慢慢地与其中的几位疏远了关系,渐渐断了音讯。另外,也有几位女友,见我入仕宫中,便推想我一定是经常侍奉于君侧很少能回家,于是她们自己也难得上门来访问了。如今,哪怕一点点小事,都让我觉得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暂时回到自己家中时,这种感觉愈发强烈。无论做什么事,心中都充满了无缘由的哀愁。
如今侍奉于宫中,在女官里面也有几位朋友。有时因公务在身不得不站着短说几句。有的朋友可以置心而谈,有的朋友可以言中无忌。然而,女官中能与我自然而然地恳切交流的人并不多,而我又只能从这些不多的几位身上感受到人与人的亲近。其实这也是我的软弱之处。
大纳言君一直侍奉中宫妃,起卧于侧近。久不得详谈,使我怀念起她对我轻松细语的样子,也许这就是顺应了世间习俗的心情吧。我在家里写了一首和歌送给大纳言君:
水鸟水上寐,冷霜覆鸭背。
怀念宫中人,霜寒情更悲。
大纳言君从土御门邸中送来了回信:
友人似鸳鸯,相拂羽上霜。
夜半孤鸟醒,思念另一方。
书写的笔法极有情趣,真是一位无可挑剔的人物。几位女官写信来说:“中宫妃前几日赏雪,不巧你正退下归家。身边陪侍中少了一位雅趣之人,中宫妃很遗憾呢。”道长大人夫人写来的信中说:“我曾劝阻你不要回家,而你当时说要早回早归。看样子是不想回来了吧。”夫人的信也许是在半认真地催促我回去。我回家时的确是保证了一定早早归来,何况夫人又亲笔写了信,只得诚惶诚恐地返回了土御门邸。
[1]以下作者写自己从丈夫故去到进宫入侍的经历。
三十五 中宫妃,小皇子返宫——十一月十七日夜
中宫妃的还宫定在了十一月十七日。听说是戌时起驾,结果拖延到了深夜。绾起头发侍机待命的女官有三十多人。看相貌分不清都有哪一位。正殿东面的一间和东厢里侍候着主人身边的女官十余人。我们和她们隔着南厢的对扇门坐着。
中宫妃的御辇[1]中,由中宫妃身边的宣旨[2]女官陪乘。道长大人的夫人和乳母少辅怀抱着小皇子乘坐丝毛御车[3]。大纳言君和宰相君乘金车[4],小少将君和宫内侍乘下一辆车,我和马中将[5]乘再下一辆,中将好像讨厌与我同乘一车,满脸不情愿的样子。这让我更感到在宫中做事的艰难。其余的女官门都按照惯例依序乘上各自应该乘的车,我只记得我以下是殿守的侍从[6]君和弁内侍,再以下是左卫门内侍与道长大人家里的宣旨式部。回到宫中的时候,月光如水洒满内庭。如此皎明的月色,下车行走觉得尴尬,脚下虚飘飘的。我让马中将在我前面先行。她步履蹒跚,踌躇不前。后面的人可该怎样看我的背影呢,真为自己感到害羞。
从细殿[7]第三个门进到屋里,躺了下来。小少将君过来与我说话,两个人互诉着在宫内奉侍的艰难。褪下折皱了的衣装,放到屋角,披上了厚袍。点燃了薪笼[8]。冷得瑟瑟发抖的女官们在小声地抱怨。侍从宰相[9]、左宰相中将[10]、公信中将[11]等一位接一位地过来问候,令我感到心烦。本想今晚清静一夜,不想让宫里的官人知道我已经回宫。可是这几位官人还是不知从谁那里问得了消息。他们应酬着说:“今夜天冷,身体不御寒气,明日早早再来拜会。”然后都从卫士屋前[12]的门出去了。目送他们各自急忙奔回家,心想不知道有多少家人正在等着他们呢。猜想他们的家人,并不是因为联想到了自己。而是联想到了世间一般男女之情,特别是想到了小少将君。这位宫人高雅美貌,心忧天下。自从父堂弃世[13]以后,虽人品优秀却一直不得幸运降临。
[1]中宫妃的专乘。葱花辇。
[2]在中宫妃身边任宣旨职务的女官。中纳言源伊陟的女儿,陟子。
[3]牛车的一种。车上的屋棚用彩色线装饰。有青丝车、紫丝车、红丝车等。一般为上流社会的女性用车。青丝车也为皇后、东宫、内亲王等用。
[4]用金色的金属装饰的牛车。
[5]中宫女官。左马头藤原相尹的女儿。
[6]也许是天皇近侧的女官。
[7]细殿本来指狭长形建筑或长廊。在这里指的世将殿舍的侧厢间隔为数间做女官们的起居间的地方。作者的起居间是一条院东侧殿的东厢,从北数第三个门。
[8]陶制或铜制的底盆,上覆铜制盖笼。一般用于焚香或燃火,可手持移动。
[9]中宫权辅藤原实成。
[10]源经房。
[11]藤原公信。藤原为光之子,少纳言,从四品上,右近中将。当年三十二岁。
[12]宫廷卫士们值勤的地方。
[13]出家。
三十六 道长大人赠送中宫妃礼品——十一月十八日
今朝,中宫妃观赏道长大人赠送的礼品。钗梳盒[1]中的一套发饰,精美得无以言表,令人百看不厌。一对手箱[2],其中的一箱里装着用白纸缀订的书册。有《古今集》[3]、《后撰集》[4]、《拾遗抄》[5]。每一部各有五帙,由侍从中纳言[6]和僧人延[7]每帙四卷抄写而成。书册的封面用罗绢裱制,系书的绳也用同样罗绢做成唐式。以上三种歌集的卷本摆放在手箱的上层。下层摆放着能宣[8]、清原元辅[9]等古今歌人私家歌集的抄本。延干与近澄[10]的笔迹本来就美好无比,而如此妙笔抄写的书卷又近在手边。书卷的装订之美亦从未所见,不仿古风,反而有现代之趣。
[1]装放梳篦、铗等成套美发用品、饰品的小盒。分上下两层。
[2]装放手边小物件用的小箱。
[3]《古今和歌集》,共二十卷。纪友则、纪贯之等,于延喜五年(905)前后撰进的最初的敕撰集。
[4]《后撰和歌集》,共二十卷。第二部敕撰集。源顺,中大臣能宣,清源元辅等撰。天历五年(951)完成。
[5]即《拾遗和歌集》,共二十卷。第三部敕撰集,花山院或藤原公任撰。长保宽弘年间完成。
[6]藤原行成。著名书法家。
[7]阳成天皇皇子源清荫之孙。书法高妙之僧,后任法隆寺别当。
[9]中大臣能宣。《后撰集》的撰者,梨壶五人之一。
[8]清少纳言之父。《后撰集》的撰者,梨壶五人之一。
[9]清原近澄。
三十七 五节[1]舞姬——十一月二十日
作为五节的舞姬[2]于二十日进宫。中宫妃命侍从宰相大打理舞姬们的衣装。派右宰相中将去御前奏请赐下舞姬用的发饰[3]。又赠送了一对箱子,内装薰香,箱外的饰物[4]配了一枝梅花,以示鼓舞。
往年这个时节,都是临到日期才忙着开始准备。人人都说今年的五节操办得比例年的都好很多。当日,中宫妃御住所对面的木格影壁下[5],一长列紧凑的松明灯把四周照得比白天还亮,亮得让人有些不好意思。灯光下,舞姬们徐徐入场。她们神态怡然款款而行,让我都看得呆了。白昼般的灯光下,不仅仅是舞姬们,连我们这些女官也都一览无余,只差没有和殿上人面面相觑或者是点燃一只脂烛照一照了。虽然拉着一道幔幕在眼前,幕后的人影身姿还是能看得很清楚。事后想起来心情还是很不愉快。
业远[6]朝臣家舞姬的随从,身穿织锦的唐衣,人在暗处,衣锦抢眼,与其他的衣着不同。由于身上的衣服套得太多,行动都有些不自然了。尽管如此还是得到了殿上人的亲切照料,主上也来到了中宫妃的御座席这边,与中宫妃一同观看。道长大人悄悄地坐在旁门的北侧,大人在宫中不能随心所欲,心里很烦。
中清家[7]舞姬的随从们,身材全都一般的高,个个都优雅可爱,一点儿也不亚于别人。右宰相中将[8]家舞姬的随从们做事又仔细又周到。其中做粗活儿[9]的两位女侍都是精干的乡下人的样子,引得大家微微发笑。最后是藤宰相家[10]的舞姬,也许是我有先入之见[11],这位舞姬衣着华美,气质高雅。随从的女侍有十人。她们坐在缘廊上[12],放下遮簾,簾下露出层层的衣裾,似乎是在表现自己的得意,在灯光的映照下更光彩夺目。
[1]五节是大尝会、新尝会上演出的舞乐。舞姬五人(新尝会四人)、从公卿家选三人、从国司家选二人。
[2]这一次的舞姬共四人,有侍从宰相藤原实成的女儿,右宰相中将兼隆的女儿、丹波守高阶业远的女儿和尾张守藤原中清的女儿。
[3]也称日萌饰。舞姬头冠上垂在笄左右两侧的装饰性的绳团。青色或白色。
[4]附在赠品绳子结上的装饰性人造花。
[5]木板状壁墙。双面,一面为木板一面为细格。可移动置于园内或室内,用作于影壁。
[6]高阶业远。东宫权辅、丹波守。敦盛亲王家的家司。
[7]藤原中清。尾张守。国司。
[8]藤原兼隆。
[9]洗马桶做扫除等粗活儿。
[10]藤原实成,公卿。
[11]藤原实成任中宫权辅,作者是中宫身边的女官,比较熟悉,亦有好感。
[12]房屋的最外缘。
三十八 殿上赐酒,御前试舞——十一月二十一日
寅日的早上,殿上人参拜御前[1]。虽然是每年的恒例之仪,年轻的女官们都觉着新奇。也许是陪中宫妃在娘家居住得太久的缘故。不过,还没有看到更罕见的印青礼袍呢[2]。
当晚,中宫妃召见中宫权辅[3],下赐御香。薰香装在一个大箱里面,堆得高高的。道长大人的夫人赏了尾张守。是夜,要在御前试演五节舞,中宫妃移步到清凉殿与主上同观。因小皇子也随在君侧,仪式上洒了驱邪的米,高声道喝,还是与往年的舞姬试演不一样。
我没有兴致观看,便退回到自己的屋中休息。打算随即应变地再去御前侍候。这时,小兵卫和小兵部等正坐在炭火炉旁议论着:“地方太窄了,也看不到什么。”道长大人走过来,催促说:“怎么会在这儿闲谈啊,都快去奉职。”我心里虽然很不情愿,也还是去了中宫御前听差。舞姬们看起来很不轻松。尾张守家的舞姬说是身体不适退了下去。那样子恍惚若在梦中。稍倾,御前的试舞终于结束了,中宫返回了自己的御所。
最近,年轻的公卿们都热中于谈论五节所[4]的逸事:“簾子的边啦,帽额[5]啦,各舞姬房中都情趣不同。各家侍女们的发饰啦,举止身姿啦也都各不相同,并且各有韵味。”听起来很不顺耳。
[1]这一天殿上应该在清凉殿三献乱舞。然后再参拜于中宫妃前。
[2]亦称小忌衣。公卿们服侍神事时穿的祭礼服。用山蓝的草汁在张开的白布上压染竹、桐、鸟等花样。新尝会、丰明节会是这一天的翌日和后日,所以见不到罕见的印青礼袍。
[3]高阶业远。
[4]亦称五节局。五节的舞姬们待舞的休息室。通常在常宁殿的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角各与一室。文中指一条院东侧殿的五节所。
[5] 簾、帐上边横挂着的一条幅布。
三十九 童女御览一时——十一月二十二日
往年的童女御览仪式[1],都准备得不如今年的隆重。往年仪式上的童女人人都紧张万分,今年真不知道更会紧张成什么样子。我心里想着童女,便盼着她们早点儿登场。不一会儿,童女们并肩步行而出。我突然感到难过,觉得她们很可怜。虽然我并没有对其中的哪一位特别地抱有好感。童女们是她们的家人充满着自信地送出来的,也许谁都不甘心落于人后。观看者目光来回移动,却没有分辨出其中的优劣。在那些有现代感觉的人眼里恐怕一眼就能判断出她们的高低。然而,光天化日之下,四周毫无遮挡,手中的扇子又不能全掩住脸面,所到之处又有众多的官人云集而立。童女们再聪明伶俐,眼前的阵势似乎是压倒了她们不肯落于人后的竞争之心。我一味地同情她们,也许是自己性情太古板的缘故吧。
丹波守家[2]的童女身穿青白橡色[3]的长衫[4],看起来很漂亮。藤宰相[5]家的童女穿的是红白橡色的长衫,陪侍她的少女们都穿着青白橡色的唐衣。衣装颜色形成了对照,用意周到的设计风雅让人妒嫉。那童女的容貌无可挑剔,而取火女童[5]就没有她那么美丽。宰相中将[6]家的童女都是一样的身高,发式也很秀气。其中持香炉的女童毫不怯场,引起人们的议论。童女们身着深红色的正装,外套[7]各式各样。长衫都是五重的袖口和衣裾。只有尾张守家的童女的长衫是葡萄染的套色[8]。衣装配得很讲究,颜色、光泽也都漂亮。陪侍童女的女童中,也有相貌出众的。六位的藏人在那女童要放下扇子的时候凑上去观看,而那女童竟自己扔下了扇子。哪怕是一时的意气用事,这样粗俗的举动也不应该是女子所为。假如让我们也像她们那样,抛头露面于人前的话,那么即使听到了有人说三道四,恐怕也只能是气愤得踯躅而行吧。我以前有没有想象过这样地站到人前呢。眼前的情景让我感到人心的浅薄真是无可奈何。也许今后我会变得少廉寡耻,过惯了宫中的生活后,也许与男人直接会面也不会为难了。试想着自己的将来犹如梦境一般,最终竟想象到了不该有的事。越想越觉得恐惧,目光离开了眼前的盛仪。
[1]卯日那天将陪附与舞姬的童女召至清凉殿前,由主上御览的仪式。
[2]高阶业远。
[3]橡色,是用橡实壳煮出的汁染色。青白橡色是用刈安与紫草染出的带青色的绿色;红白橡色是用黄栌与茜草染出的泛红色的黄色。
[4]藤原实成。
[5]每一位舞姬的身后都陪侍有两位持香炉和捧茵褥的女童。其中持香炉的童女称取火女童。
[6]藤原兼隆。
[7]这里指套在童女正装外面的长衫。
[8]长衫的套色。表面为紫色,里面为赤色。
四十 左京君——十月二十三日
侍从宰相[1]家的五节舞姬的房间,就在从中宫妃的御所一眼可见的近处。从影壁[2]的边上可以看到人们议论过的簾端。外面的人声轻轻地传了进来:“那位左京马[3]女官已经习惯在女御身边做事了呢。”说话的宰相中将[4]从前就认识左京马,所以才谈论起了她。源少将[5]也认识她,便接着说:“昨夜照料侍从宰相家舞姬的侍女中,坐在东边的那一位就是左京马哟。”因为有些缘故,还想再听到左京马消息的女官们[6]说:“她的故事一定很有趣呀。”于是我也不能再装作不认识她了。唉,她从前侍奉主上,学得了一派深宫贵妇的作风。那时候的她能去陪侍童女在宫中抛头露面吗!昨夜的左马君一定是想要在众女侍中隐没掉自己的吧。为了让她知道旁观席上还有人在意她,我特地选了一把画着蓬莱仙境的扇子。当时,中宫妃四周美扇竞展,不知道她看见了我那把特殊的扇面后,懂没懂其中的寓意[7]。
我把手中的扇子平放到箱盖上,又把舞姬用的日萌饰整理成团。然后开始专心致志地弯曲头钗[8],结系白忌[9]。一位官人说:“到底还是年岁大了,头钗的曲线弄得不好看。”我拿了一只头钗,把它两头对衬地折成当今流行的丑陋样子,粗略地卷了一些炼香[10],胡乱地切去两端,又另外用两张白纸重叠为一,折成立文[11]让大辅命妇在那上面写了信。信中写道:
芸芸官人,侍集丰明。[12]
惟瞩目者,手执日萌。[13]
中宫妃赐言:“你若送她礼物,不如多送她几把品味高雅的扇子。”我回禀说:“礼物不宜太重,那样不符合最初的本意。如果是殿下特意要赏赐与她,那又另当别论。这一回是我们之间的私事,只适合于小范围的酬答。”然后又派了一位左京君从未见过的女侍前去送信。让信使到那边高高地举起信说:“中纳言君[14]派我带来女御殿下的信,送给左京君。”我这边正担心着信使会不会被那边留住,害怕事情最后露了馅,而转眼间信使已经跑了回来。说是当时从屋里传出了女人的询问[15]:“信使从哪里来?”看来左京君毫不怀疑地相信那封信就是女御殿下的手笔了。
[1]藤原实成
[2]可移动的板壁。一面为木板,另一面是细木格。这里是挡在屋前,以防外面的人看见室内的那几块。
[3]应该是左京君之误。原来是天皇近侧的女官,现在服侍女御义子。
[4]源经房。
[5]源济政。
[6]中宫妃身边的女官们。
[7]揶揄左京君已老若仙人。
[8]头钗的弯曲度因插用者的年龄而异。
[9]用白色的薄纸叠起来裁成一公分宽的小条。条上写“物忌”二字,与头钗一起饰于童女的头上。
[10]薰香的一种。用沉香、丁香、白檀、甲香、麝香、薰陆揉和而成。
[11]正式信件的一种折法。用礼纸包好信纸,再用白纸包成纵向的细长状,两端折起。
[12]丰明节会。
[13]舞姬用的日萌饰。
[14]女御义子身边的女官名。
[15]除女御义子之外,没有人知道左京在舞姬、童女这里。
四十一 五节舞过后——十一月二十六日
数日来没有什么消息入耳。五节舞过后宫中一下子静寂了下来。巳日[1]之夜举行的试乐[2]的确是很美妙。那些年轻的殿上人都余兴未尽,不甚畅意。
高松那边的小公子[3]们已经于中宫妃返回宫禁的当夜,获许可以出入女官们的房间。少年公子们从我的近前走过,使我感到非常的不快,便借口人早已过盛年而躲起来不露面。几位小公子并不眷恋五节的舞姬。而是围着小安[4]啦、小兵卫等年轻的女官转,纠缠着她们的裳裙啦、长衫啦地一轮,叽叽喳喳活像一群小鸟。
[1]五节舞持续于丑、寅、卯四月接连上演。巳日应该是十一月二十四日。
[2]为准备临时祭的雅乐练习。
[3]藤原道长第二夫人源明子所生的几位公子。藤原赖守(十六岁)。藤原显信(十五岁)、藤原能信(十四岁)等。源明子的父亲源高有的宅邸称高松邸。
[4]中宫妃身边的女童。
ps:莫不是我看错了,二夫人源明子居然一年一个娃,还都是男的
四十二 临时祭——十一月二十八日
临时祭[1]的使者[2]由道长大人家的权中将[3]担任。那一天是宫中的忌避日,道长大人留在了宫中值宿。公卿们和临时祭上作舞人的年轻的官人们也都留在了宫中。整整一夜,细廊[4]这边一直是人声嘈杂。没得安宁。
临时祭当日的清早,内大臣[5]的贴身随从持赠礼交给了道长大人的贴身随从。内大臣的赠礼是,在原来送去的箱盖[6]上摆着一件银制的书卷箱,箱中放进了一面镜子,还有沉香木制的梳和白银制的笄。似乎都是准备让担任奉幤使的权中将用那梳笄理一理头发。书卷箱的盖子上凸写出流水芦苇[7]的笔体,写了一首对先日“日萌”和歌的答歌。全文中脱落了两个字,看起来趣味有些别出心裁。听说内大臣一位送给左京君的礼物是中宫妃的赐品,所以才这样大张旗鼓地还礼。我只不过是搞了点恶作剧,没想到事情会弄得那么大。替内大臣感到可怜。
道长大人的夫人这一天也参进宫中,观看朝廷奉幤使出发的仪式。仪式上奉幤使衣冠楚楚,冠上插一枝手制的藤花,仪容超群。内藏命妇[8]根本都顾不上看一眼旁边的舞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奉幤使,流下了感动的眼泪。
因为宫中恰逢避忌之日,贺茂神社派来的使者一行将于丑时[9]之前返回神社之后,宫中使者由神社返回时必奏的神乐也只是搞了个形式。兼时[10]舞师去年作舞时还美轮美奂,而今年的舞姿里已露出了老衰。虽然我与这位舞师没有什么关系,但我非常同情他,也常常将他人比自身,担心起老后的事情。
[1]每年十一月下旬酉日举办的贺茂神社祭。每年固定的祭礼。临时祭师与每年四月举办的贺茂神社本祭相对的称呼。
[2] 奉幤使
[3]藤原道长的第五子,右近中将藤原教通。
[4]女官们的个人房间的细廊上。男性的官人们值宿时来女官这里访问。
[5]藤原公季。女御义子的父亲。
[6]作者送给左京的那个箱盖。
[7]先绘一幅水边芦苇的画,笔迹顺着水流和芦苇的摇曳的线条书写。
[8]藤原道长家的女官。从前曾是藤原教通的乳母。眼看着自己照料长大的公子出落得如此优秀,所以落泪。
[9]早上两点。
[10]尾张兼时。右近将监。任神乐人之长。当时的舞踊名人。曾担任教通的舞师。
四十三 年末独咏——十二月二十九日夜
腊月二十九日——当年初入宫的日子[1]——回家省亲后[2]又返回宫中。想当初获召时心里犹犹豫豫,进宫的路上亦如身在梦境。而如今已经完全适应了宫中的职务,自己都对自己的变化感到讨厌。
夜澜人静。中宫妃为了避忌深居内室,不得参见。只好独自寂寞地躺下。这时,一同做事的一位女官心神不宁地说:“宫中和民家就是不一样啊。若归省在家时,这个时辰怕是早已睡下了。而在宫里,官人们的鞋声频繁不断[3]实在是然人难以入寐。”我写了一首和歌。
又迎岁暮到,岁岁催人老。
夜澜听风声,难耐心寂寞。
[1]作者初次进宫侍奉的那一天也是十二月二十九日。通常认为是宽弘二年或三年。
[2]临时祭后,作者归省休息,年末再度参进。
[3]去个人房间访问女官的男性官人们的鞋声。
四十四 除夕夜——十二月三十日夜
除夕之夜,驱鬼的仪式[1]早早地结束了。我正在涂牙齿[2],轻轻松松地整理容装时,弁内侍来了。我们说了一会儿话,就休息了。内匠的藏人[3]坐在横梁[4]下,教阿笛[5]缝制衣服时衣襟的重叠折法。就在各位都专心于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忽然从中宫妃居室的方向传来了惊叫声。我推醒了弁内侍,自己却没能爬起身来。这时又听见了嚎啕的哭声。我害怕得不知该如何是好,心想是失火了吗,看样子又不是失火。我向前推着内匠藏人,说:“内藏君,快点儿,快点儿。”又飞快地拉起弁内侍:“中宫妃就在下面的那间屋里,赶快去看看。”三个人浑身发抖,脚不沾地地奔到了中宫妃御前。一看,御前卷缩着两个没穿衣装的人,仔细一看,是负[6]和小兵卫。一问才知道,她们两人被潜入宫中的盗贼剥去了衣服。遇到这种事,心情越来越恶劣。想不到除夕之夜,御厨[7]的使者都早已退出宫闱;那些中宫的卫士[8]和落水口的卫士[9]刚刚做完驱鬼仪式后也全都退出去了。拍手大声呼喊,竟没有一人应承。只好叫出御膳房值宿的老妇,直接吩咐她:“殿上的间里[10]又一位名叫兵部丞[11]的藏人,快去把他叫来,快去。”情急之下忘了尊卑[12]。老妇很快就回来了,报告说兵部丞藏人也早已退出宫了。世上没有比这更悲惨的时刻了。
过了一会儿,式部丞[13]资业终于来了。一个人四处走动。给主灯台里注上灯油。女官们有的不知所措,怔怔地相对而坐。主上那边派来了使者问候中宫妃。真是太恐怖了。中宫妃从库[14]里取出衣装,让被剥去了衣服的那两位女官穿上。翌日元旦用的礼装尚未被盗走,两位女官也没有受到大的伤害。可是她们身无衣着时的窘状灼痛了我的眼睛,使我永不能忘。现在想起来仍然后怕,心里觉得这事很怪,当时没有说出来。
[1]由扮成相士的人驱赶扮成鬼的舍人,同时公卿们用桃弓苇矢射鬼。
[2]当时的习俗,用酸铁浆把牙齿涂黑。
[3]中宫女官。
[4]屋中装饰性的横梁。
[5]女童的名字。
[6]两位都是中宫妃身边的女官。
[7]宫中调理膳食的地方。
[8]中宫妃身边的卫士。负责杂务的警卫。
[9]负责宫内安全的卫士。因这些卫士的主管所位于清凉殿东北角上水沟落水的地方,所以被称为落水口的卫士。
[10]位于清凉殿南厢的藏人间。
[11]藤原惟规,作者的弟弟。任兵部丞,藏人。
[12]高级女官不能直接对下仆说话。
[13]藤原资业。任式部丞,藏人。大宰大藤原国有之子。
[14]宫中存放贵重财宝、衣物、家具的仓库。
四十五 新年冠饼礼——宽弘六年正月一日至三日
正月一日,禁忌不祥之语。却因昨夜的事情,没有守住禁忌。今日又是个坎日[1],小皇子冠饼之仪[2]取消,改为正月初三日。今年小皇子的陪膳职由大纳言君担任。大纳言君的装束是:元日那天,穿红色的褂子、葡萄染的上衣,唐衣是赤色的,配蓝印染色的裳。初二那天穿红梅织[3]的上衣,里面衬深红色的绸衣[4],麦曲尘色[5]的唐衣配蓝印染色的裳。初三日穿的是樱套色[6]的唐绫,唐衣是苏芳的织锦;里面衬深红色绸衣时外面套红色的褂子,外面穿深红色的褂子时,里面衬深红色的绸衣。颜色不出惯例。女官们把平时分别穿用的或浓或淡色的萌黄[7]、苏芳[8]、山吹[9]套色、红梅[10]、薄色[11]套色衣装与红色的褂子一层层地套起来穿。共套了六重上衣,坐在那里人人雍容庄重。
宰相君手捧小皇子的御守刀,随在怀里抱着小皇子的道长大人身后,去清凉殿参拜。她红色褂子的衣边和袖口,三重五重、三重五重地层层交叠。衬在里面的红色绸衣缝出了七重同一色泽的袖口和衣边,然后又加缝了一重制成了八重。绸衣外面套一件同样红颜色的硬绸上衣,这一件的袖口和衣边缝了五重。再外面的褂子织出了葡萄染的凸线硬木纹。这几件衣装缝制的手工极为讲究,裳缝出了三重边,赤色的唐衣织出了绫纹花样。唐风式的花纹设计异常华美。头发上也下了功夫,梳理得比平日更加漂亮。身姿婀娜,面容秀妍。
大纳言君是一位娇小的姝丽。白白美美,丰腴可爱。而且身材看起来还显得不算太矮。长长的秀发拖曳到地,比她自己的身长还要多出三寸。浓密的黑发滑落在衣裙上,美丽得天下无人可比。相貌、举止都惹人怜爱。
宣旨君[12]个子不高,清清瘦瘦的。发丝齐整、秀眉、垂下来的发梢比她穿的褂子底边还长出一尺多余。这位女官品性高贵,令我自愧不如。走到人前来的行姿娴雅从容,自然而然地然人对她不得不去用心。品格高尚的人也许都是这个样子的吧。一点点小事,亦可看出一个人的心境。
[1]阴阳道诸事主凶的忌日。一月的辰日是坎日。这一年的元月一日是巳日。因在立春前,按十二月的节气算。十二月的巳日是坎日。
[2]元旦将饼放在小儿头顶处,口唱祝词,祈愿长命的仪式。
[3]一种纺织物名称。经线为紫色,纬线为红色。
[4]织绢的衬衣。里外均为红色,冬春之交时穿用。
[5]杂着黄色的萌黄色。禁色。
[6]樱套色为表白里紫,青年、中年的春季服装。
[7]萌黄套色为外面薄青色,里面浅蓝色。
[8]苏芳套色为外面淡茶色,里面浓赤色。
[9]山吹套色为外面浅朽叶色,里面黄色。
[10]红梅套色为外面红色,里面紫色。
[11]薄套色为外面淡浅蓝色,里面浅紫色。
[12]中宫妃身边的宣旨女官。
四十六 各位女官的容貌与性格
假如接着上文继续说起人[1]的相貌,恐怕会信口开河。假如再说起眼前各位的事情,大概说起来就会没完。对每天都能见面的人,还是心有忌惮,而对于让人产生疑问和多少有些缺点的人,我决定闭口不言。
北野三品[2]大人的女儿宰相君[3],端庄丰润,慧敏聪颖。初次见面看不出她有什么出众,多次相见之后才能越来越品味出她的优秀。本来就生得眉目清丽,嘴边上浮出的一丝羞怯更增添了几分妩媚。举止优雅,衣着华美,做事从容。我欣赏她的可爱和正派,而同时我自己也多得了一份谦逊的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