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土御门邸之秋——宽弘五年七月中旬
刚刚入秋,土御门邸内【1】的景象又别有一番情趣。水池畔的枝头浓夏以褪,引水管四周的草丛也染上了秋色。举目望去,夕阳映照的晴空澄澈无垠,令人神往;侧耳静听,绵绵不断的诵经声,沁透了人的心脾。
微风也渐渐的带来了凉意。园中的引水潺潺不断如轻声絮语,与邸内的彻夜诵经声相衬相融竟让人分不清孰为流水,孰为诵经。
御体沉重的中宫仪态娴雅,掩饰着临近御产前的诸多不适,故作安详地任侍奉近侧的女房们日常闲谈。看到中宫如此怡然的神态,如此高尚的用心,竟然没有语言能够来称赞。在这浮生如梦的世上,也许只能从中宫的美德得到心灵的安慰。我一直情绪低沉,而今天终于消掉了胸中的郁闷。
【1】土御门邸内:左大臣藤原道长的邸宅。亦称京极殿?上东门邸。道长的长女彰子是当时天皇的中宫,七月十六日返回娘家待产。
二 五坛修法——七月二十日前后的拂晓
距黎明还有一段时间。月色朦胧,树荫更暗。“关上格子窗吧。”“宫女们都休息了啊。”“让女藏人①去关。”女官说着说着,报后夜时刻的钲声想起,惊动了众人。五坛修法②开始了。伴僧们高声竟颂,隆隆的颂经声远近可闻。闻者诚感其贵。观音院的僧正③率领二十人的伴僧由东厢房行向寝殿,前来祈佛法加护。众僧们踏在回廊板上的足音,更添加了与往日不同的气氛。法住寺的座主④起身返回马场大殿⑤,净土寺的僧都起身返回文殿⑥。二位高僧身着一色的法衣,从院中几座优美的唐桥上走过,款款行姿又时隐时现地融入树影之间。目送着这二位高僧远去,心中只觉得高贵无比。斋祗阿阇梨敬奉大威德明王,在明王像前折腰致礼。
女官们开始朝仕,天终于亮了。
①女藏人:下级女官。(另,源氏物语里的注解是:身分较低的打杂的宫女。)
②将五大明王(不动明王、降三世明王、大威德明王、军荼利夜叉、金刚夜叉)分别请置于中央和四方的坛上而进行的大规模祈祷。
③僧正:为僧人的最高位。
④座主:统官寺务的首席僧职。
⑤马场大殿:面朝马场的建筑物。
⑥文殿:收藏书类的建筑物。
三 带朝露的女郎花——某一天清晨
站在回廊入口旁的房间里向庭院中望去,薄雾濡湿的叶梢上还挂着朝露的珠滴。道长大人在院中缓缓漫步,命随身近侍动手除掉引水管下面的淤积。渡桥①南面女郎花②开得正盛,大人亲手折下一枝,隔着挂账③从上面递了进来。那身姿之美让我自觉羞愧,又更羞愧于让大人看见了我晨起尚未梳洗的头脸。听见大人说“以此花作歌,不得太迟”,便顺势依向砚桌:
“观女郎花盛开之色,知我身未分承露恩。”
“噢,好快呀。”大人微笑着拿过笔砚:
“白霞珠洒花与人,花方艳更染美色。”
①渡桥:是指连结寝殿与东厢房之间的廊桥。因桥下有人工引来的泉水流过,亦称泉渡桥。
②女郎花おみなえし:就是败酱,秋之七草之一。日本的传说是,有被男子背弃的女子投水而死,衣服朽腐化为此花。
自己找来的图片:
③挂帐:紫式部房间里的挂帐。(我觉得这个解释简单了些,应该是几帐之属吧,枕草子里的解释是:屏风之属,设木架,上挂帷帐,凡四五幅,高五尺余,冬用熟绢,夏用生绢或斜纹织物等。)
四 道长的公子三位君——某日傍晚
日暮傍晚,一片宁静。我和宰相君①两个人悄悄的说着话儿。道长大人的公子三位君②走过来卷起了隔帘的下端。这位公子虽然年纪很轻,但举止稳重,态度老成。公子一副惹人恼恨的样子说:“女人还是心性高些的好。可这样的佳人又实在是不多见。”听他那若有所忧的口气,难免使人错以为公子还太幼稚,其实这恰是公子性情的优秀之处,反倒让我这样的人自觉羞愧。公子又随便说了几句平常话,然后吟着“若眠花下……”③起身离去。这位公子真是物语中赞美的那种男人。
像今天这样的偶然小事,有时候过后还会再想起来,而有的事情当时觉得很有趣,可过不了多久会全部忘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①宰相君:藤原道纲的女儿丰子,与紫式部关系亲密的女官。
②三位君:藤原道长的长子赖通。当年十七岁。三位君是对这位公子的称呼。
③若眠花下:来自于《古今和歌集》中的一首和歌。全文是:女郎花开惹人心生喜爱,若眠花下徒得轻浮之名。
(我查了一下,似乎是小野美材的歌,翻译手法不一样:女郎花似锦,遍地任纵横。无故来郊宿,空留薄倖名。)
五 餐台——七月下旬
播磨守大人输棋设宴①的那一天,我恰好临时退下②,不曾在土御门邸内。归来后仔细欣赏了当时设宴用的餐台。餐台下的四只脚造形极具雅趣,餐台的上面是海滨沙滩的假拟盆景。盆景中沿着水岸线写着一首和歌:
纪伊国的白良滨③,拾起石粒无穷尽。
今皇盛世永长久,江山更如磐石稳。
当时的赢家还能受赠美扇,扇中风雅的极品都在女官们的手里。
①围棋比赛后,输的一方设宴请赢的一方。
②从中宫侧近退下,暂回自己家。
③这是一首祝盛世长久的歌。
六 值宿的人们——八月二十日以后
从八月二十日起,公卿、殿上人①等应该侍奉在邸内的诸位馆员轮流当值的日子多了起来。值宿的人们在桥廊、厢房的回廊上或是卧着身子昏昏欲睡,或是彻夜不眠的拨弄管弦。那些不擅于琴、笛的年轻人则互相比着诵经,又唱起了俗谣时调。此时此景,亦极有情趣。某一夜,中宫与中宫大夫②、左宰相中将③、兵卫督④、美浓的少将⑤等公卿官人一同奏乐。可惜,也许是由于道长大人的种种考虑,邸内一直没有举办公开的音乐演奏会。几年前从宫中退下返回娘家的女官们,此时都盼着再有侍奉中宫的机会,聚集到了土御门邸内。邸内上下喧喧嚷嚷,一直不得安宁。
①殿上人:允许升清凉殿的四、五品官阶的朝臣和六品官阶的藏人。
②中宫大夫:中宫职的长官。藤原齐信。(一条朝四纳言之一的齐信,枕草子里头也提到多次,可见和清少纳言的交情颇好,一条朝真是华丽的时代啊。)
③左宰相中将:宰相兼左近卫中将,源经房(清少纳言的亲戚,枕草子就是由他借出,流传于宫中)
④兵卫督:源宪定,兵卫府是警备皇居外周区域,行幸和行启之际担任警备和杂务的部门,长官有左兵卫督和右兵卫督。
⑤美浓的少将:源济政。
七 宰相君午睡——八月二十六日
二十六日,合香①调制完毕。中宫妃将调好的香分赐给侧近的众人。那些曾经亲手揉制过香丸的女官们一大群聚集在中宫面前等着分赐。
我从中宫房里退下来,路过宰相君的门口。不经意向里面望了一眼,看见宰相君正在午睡。双面配色的秋荻②夹衣、紫苑③夹衣等数件衣装之上,披了一件深红色的外褂。褂上有衣杵捶过的光泽。宰相君头枕在砚台盒上,脸藏在衣袖下面,露出的额头柔美可爱,就像画上画的公主一样。我拿下了遮住她脸上的衣袖,说:“还真有物语里面女公子的风韵呢。”宰相君忽然睁开眼睛,抱怨道:“你是不是头脑不正常了。一点不体谅别人,正在睡着却要被你弄醒。”她稍稍仰起的脸上泛着红晕,比往常更加美丽。
大凡相貌好的人,偶尔的时候,会展现出最高的美。
①合香:揉制的香。将沉香、白檀、丁香等香料做成粉状,再与甲香调和,用蜂蜜揉制成丸。
②秋荻:表面为苏芳色,里面为青色的固定配色。
③紫苑:表面为浅紫色,里面为青色,或表面为苏芳色,里面为萌黄色的固定配色
八 重阳节的菊花棉——九月九日
九月九日,侍女兵部送来了饱沾着晨露的菊花棉①。说:“这是道长大人的夫人特意送给你的,夫人说愿你能够用它拭去脸上的衰容。”我立即提笔写下了答谢的和歌:
“若承菊露容颜不老,更愿花主长命千秋。”
正准备附上这首和歌把菊花棉给夫人送回去,却听说夫人适才已经从中宫那里退下返回自己的房里去了。一想此时送回去也无益,便留下了菊花棉。
①菊花棉:九月九日重阳节的前夜将真棉覆盖在菊花上,九日早将被夜露濡湿的棉取下擦脸或拭身。当时的习俗认为这样可以减少衰老。
九 试香——九月九日夜
入夜,美月当空。侍奉中宫御前。中宫居住的正殿里靠边的地方挂着御帘,从簾后层层叠叠地堆溢出美丽的衣裾。原来是小少将君①大纳言君②等女官在那里侍机待命。中宫将前些日子调制好的熏香放入香炉点燃,以试闻其香。左右的人谈论着院中树木花草的雅趣,七嘴八舌的说着常春藤的叶子为何还未染上秋色。正说着,忽然中宫感觉到身体有异于往常,样子十分痛苦。恰好此时僧众们开始诵经祈求佛法护持。我不知为何心里一阵发慌,便侍奉着中宫折回内寝殿。
因有人传唤,我退到自己的屋内,本想躺下来稍事休息,却在不知不觉中睡了过去。半夜,邸内骚动了起来。
①小少将君:源时通的女儿,与紫式部关系亲密。
②大纳言君:源扶义的女儿簾子。
(这一则要说明一下,是源馆的栀子君录入,我不过稍作整理加了注解而已,啊~~~感谢)
十一 盼望安产——九月十一日
九月十一日拂晓。摘下北面的木格子纸墙,空出一个两间大的空间,请中宫移了过去①。由于来不及再张挂隔簾,只好在帐台上多挂了几层幔帐。胜算僧正、定澄僧都、法务僧都②等都奉命在中宫的侧近诵经祈祷。院源僧都又为昨日道长大人写的祈安产书里加写进了极郑重的恳愿③,朗朗读诵,一字一句,可敬可贵。听着听着好象心里也有了底,再加上道长大人的念佛声,更让人觉着是多少有了依靠。心想中宫妃一定能够安产,绝不会有什么意外。可是,想是这么想,侧近的女官们还都是个个担心得要死,难过得止不住眼泪。虽然大家相互鼓励着说“别哭,哭多了不吉利”,可盈眶的泪水还是扑簌簌地落下。
有这么多人在四周攒动,中宫的心情只会更苦。道长大人让女房们先回避到南面和东面的房间里,帐台前只留下几位必须随时侍奉左右的人,侍候在这两间大的空间里。道长大人的正夫人和赞岐宰相君④内藏命妇⑤侍奉在帷幔内。随后仁和寺的僧都并三井寺的内供⑥也被传唤了进去。道长大人诸事皆高声喝唤,那声音却被诵经声压过,几乎听不见。
伺候在另一间里的人有:大纳言君、小少将君、宫内侍、弁内侍、中务君、大辅命妇⑦以及大式部女侍⑧,这一位可是道长大人家里奉读宣旨的女侍哟。因为她们全都是长年服侍中宫左右的亲信,当然这时比谁都更悬着心,人人神色不安,口中叹着气。我侍奉中宫的时间不长,对前后的事情不如那几位熟悉。在我看来,今天的情景时从来未曾有过的严重。
另外,在我们后面正房与北厢房之间挂起的幔帐之外还有道长大人二女公子妍子尚侍⑨的乳母中务、三女公子威子的乳母少纳言,四女公子嬉子的乳母小式部等硬挤了进来。中宫御产用的帐台和这件正房内原有的帐台之间有一条狭窄的通路,窄得几乎走不过去了。即使是有人能从那里侧身走过或与谁擦身走过,也无法辨认出谁是谁。道长大人的几位公子以及宰相中将藤源兼隆大人、四位少将源雅通大人等内缘的几位自不用说,就连平时关系并不特别亲密的左宰相中将源经房、中宫大夫藤原齐信等人都心焦得不时从帷幔上往下窥望,哭肿了的眼睛被众人看见也不觉得羞耻。驱魔的米像雪粒一样不停的从天棚上撒下,公卿们的服装上满是皱褶,凌乱不堪,事后想起来觉得很好笑。
①由于难产,忌避某个位置而移动。
②法务是统管诸大寺庶务的僧职。分正职与权职。正职由东寺的第一长老担任。本身是僧都又任法务之职的称法务僧都。文中的人物是权法务济信权大僧都。
③恳愿:祈祷中宫安产的愿文。
④赞歧宰相君:赞歧守大江清通之妻丰子,与前出宰相君为同一人。
⑤内藏命妇:藤原道长家的女官。道长第五子藤原教通的乳母。
⑥内供:内供奉僧。侍奉于宫内的僧人。
⑦大辅命妇:越前守大江景理之妻。以上列举的名字均为中宫的女官。
⑧大式部女侍:藤原道长家的女官。
⑨尚侍:尚侍侍内侍司的长官。由名门女子担任。藤原道长的次女妍子当年十五岁。
Ps:尚侍是日本平安时代后宫中最高的的女官,职位相当于天皇的秘书长,主要管理内侍司各事务,神器的掌管、后宫事务奏请和赏罚、后宫女官及官员夫人的管理,天皇敕令的传达等任务。原定品级是从五位,后因平城天皇宠爱其尚侍药子,将其升至三位,故此后尚侍品阶就定为三位。
尚侍定员两人,多由未婚的重臣之女或已婚的功臣夫人充任,但也经常成为天皇的妃子,是极高的荣誉职务。
且从藤原道长时代,尚侍已成为预备女御之代名词,故后世又称尚侍为无品之女官,盖受天皇宠爱后,即可成为中宫皇后或皇太后,再无品级可言也。
(怪不得物语里的那位近江君想当尚侍,结果被柏木嘲弄了一番。)
十二 皇子的诞生——同日中午 (栀子录)
中宫的美发象征性地被剪去了一些①。就在中宫接受授戒的时候,我一阵头晕目眩。心想这是怎么了,呆怔怔的好不悲哀。而恰在此时,中宫安然顺产。婴儿刚一降生,产褥还未收拾完毕,宽大的正屋、南厢房、栏杆前就已经挤满了俗人僧众。僧众一起高声唱佛,人人额头触地。
在东面一间待命的女官们和殿上人等混坐在一起。中宫所生的小公主的乳母小中将君竟然和左头中将②撞了个正对面。那乳母愣了好久没缓过神儿,事后被人们当作了笑谈。这位乳母是一位很柔顺的美人儿,平时总是衣着整齐,化妆得很仔细。今天清晨本是化了妆的,可是后来眼睛哭肿了,脸上的妆也被泪水冲得模糊一片,容貌变得几乎让人快认不出来了。宰相君也变了,那样子很少见。恐怕我自己也变得不同往常了吧。不过,幸运的是,当时互相打过照面的人,事后谁也没有再记起别人的失态。
中宫临盆之际,作祟的灵怪似乎很不甘心,声嘶力竭的叫唤。听着心里直发悚。承接恶灵的几位巫女身边都各有高僧护持——源藏人③身边是心誉阿阇梨、兵卫藏人的身边是永昭僧、右近藏人身边的是法住寺的律师寻光、宫内侍的小格局里有千算阿阇梨——但她们还是被灵怪击倒,样子十分可怜。于是又请来念觉阿阇梨与各位高僧共同大声祈祷,这位阿阇梨的验力不薄,而灵怪也很顽固。宰相君的小格局里,作为招祷人④又增加了一位高僧睿效。高僧们整整一夜厉声喝斥,嗓子都完全嘶哑了。为了使灵怪早些离去又新招进来一些僧人做法、祈祷,哄然一堂。然而,物怪还是驱赶不动。
正午时分,天空晴朗,晨雾过后朝阳普照。中宫安然顺产,众人欢乐无比。出生的又是一位皇子,那份喜悦更是非同寻常。昨日哭了整整一天,今早还在晨雾中抽噎的女官们也不再聚集于一处,各自回房歇息。中宫的身边由那些适于服侍产褥的年长的女房们侍奉
①为求佛法的加护,象征性地受戒。
②左头中将:源赖定,为平亲王之子,藤原道长夫人的内侄。
③服侍中宫的女藏人。女藏人是担任衣装裁缝及杂事的下级女官。以下的兵卫藏人、右近藏人等均同。
④招祷人是指能将附于别处的灵怪招来的灵验者。
十三 诸人的喜悦 (栀子录)
道长大人和正夫人双双移步别堂,为数月来奉命修法诵经的高僧以及昨今两日奉诏召来的僧众们赠舍布施。为那些有灵验的医师、阴阳师们颁发厚礼。大人夫妇还嘱咐内邸这一边尽力的准备好小皇子的御产汤仪式①。
女官们的各个房间里,也有人出出进进的送来了大口袋和衣包。打开我的这一包,发现里面是一套专门在郑重仪式上女官着用的礼装。外褂的唐衣上有精美的刺绣,裙装的下摆上镶了螺钿,还绣了花边儿。真没想到送给我的这身衣装是如此华美高贵。怕被别的女官看见,赶快遮掩了起来,一边故意嘟囔着:“我要的扇子还没送来吧,”一边开始精心化妆。
坐在我的房间里眺望邸内,只见中宫大夫藤原齐信、东宫大夫藤原怀平等众多的公卿,集中在寝殿的双扉门外恭候。道长大人来到院中,支使手下清理了这几天积没了引水管的落叶。周围的人个个都神情怡然的看着这一切。大喜大贺之时,就算那些心中另有牵挂的人也会忘掉了自己的烦恼吧。众人喜形于色之中,中宫大夫齐信更是意气风发,满面微笑,按理说他本来没有什么比别人更加优越之处,可眼下,他那数倍于他人的喜悦之情、得意之心竟毫无掩饰的流露了出来。这也在情理之中。右宰相中将藤原兼隆和权中纳言藤原隆家②相伴坐在厢房的檐下谈笑。
①御产汤仪式:新生儿第一次入浴的仪式。
②藤原隆家:藤原道隆之子,皇后定子之弟
Ps:又看到中宫大夫藤原齐信了,熟读枕草子的应该还记得,清少纳言也提到他多次,一次是“人间四月”,在关白公的忌月,少纳言问:“今天是吟什么诗呢?”齐信略为的思索了一下,就毫不停滞的回答道:“应当吟人间四月的诗吧。”(厉害啊!);还有那句“兰省花时锦帐下”,少纳言从容的对了句:“草庵访问有谁人?”精彩得很。
十六 女官们的服装——九月十二日 (栀子)
中宫妃通身洁白的装束,无半点污尘。在中宫面前,同样身着白衣的女官们的容姿、相貌也全都一目了然。白衣映衬下的头发,就像是一幅好的水墨画上用浓墨画出来的一样。这样的场面让我很难堪。因为羞于在中宫御前露面,所以,白天我一直躲在自己的房里,悠然的看其他女房前去侍奉。几位获赐允许着禁色①衣装的女房,穿着白色织锦的唐衣和白色的褂子。看起来都是一样的华丽耀眼,却反倒少了各自的韵味。那些不允许着禁色衣装的女房们,特别是年纪略大些的几位,为了使自己的衣着不太显眼,故意只穿了郑重一些的 三重套褂或五重套褂。织锦的上装外,轻松的披一件平纹唐衣。其中有的女官的多重套褂用的是绫或罗。女官们手中的扇子也像是费了不少苦心,既不美艳夺目,又各有幽雅情趣。有的女官喜欢在扇面上抄写一两句自己喜欢的古典诗句,有的人竟不约而同的写了同一句。虽然各位的本意是想在扇面上尽展自己的风格和情趣。想不到年龄品性相仿的女房在诗句的爱好方面也非常接近。大家都觉得有趣,便相互看着别人的扇子与自己的暗作比较。女官们心性都很高,诸事不愿意落在人后。比如说衣装,一般都在裙裳、唐衣上面加些刺绣,有的还在袖口等处加花边,甚至还有的在裙裳接缝的地方用银丝线缝出一条交叉线组成的带状花纹。有的女房把银箔压成白绫的模样,涂在扇面上做银泥,为的是表现出深山积雪明月高悬的意境。结果是扇面闪闪发亮,反而看不清上面的图案,数把扇子同时举起来时,竟像是挂了一排镜子。
①禁色:是天皇、皇族专用的衣装颜色。赤、青、黄丹、栀子、深紫、深绯、深苏芳未获赐许的臣下不得着以上七色的服装。此外,织花面料上的花纹也有身份上的区别。文中指的是获赐许可以穿白色织锦唐衣的高级女官们
十七 三日御产养仪式——九月十三日夜
中宫妃御产后第三天的晚上,以中宫大夫为首,中宫职的官人们一同侍奉中宫妃的三日御产养仪式①。大夫右卫门督负责在仪式中为中宫祝膳,特意奉上沉木几和银食器。可惜我没有看仔细。源中纳言和藤宰相为小皇子奉上了御衣、御食、御襁褓、衣箱的箱衬②、包袱布③、包衣箱布④、苫衣箱布⑤、放衣箱的几桌等。依照惯例,以上的奉品都是纯一色的白色。同时,每一件都以它的做工表现了奉制者的心情。近江守源高雅负责整个仪式的全过程。东厢房西侧檐下的那一间是公卿们的席位,以北为上席排坐两列。南侧檐下的那一间是殿上人⑥的席位,以西为上席。几组白绫绸的屏风添立在正堂的御簾外。
①御产养仪式:皇子诞生三日的礼仪。
②箱衬:衬在衣箱里面,四角折起做装饰的布。
③包袱布:每套衣服叠好后再包起来时用的包袱。
④包衣箱布:用来包衣箱的布。
⑤苫衣箱布:用来盖在衣箱上面的布。
⑥殿上人:指获允许上殿的朝廷命官,一般在五品以上。
十八 五日的御产养——九月十五日夜
第五天的晚上,是道长大人主办的御产养仪式。十五的秋夜,皎月晴空。柔美的月色下,池畔的树下燃起了几处篝火,摆上了屯食⑴。身份低的仆役们一边杂谈着一边穿梭于其中的样子,似乎更为今晚的祝仪平添了一些轻松的气氛。主殿寮的仆役⑵们排成列,高举着火把,使园中亮如白昼。就连三两成群聚在岩石后树阴下的各位公卿们的亲随们,也都失去了平日的拘谨,轻松愉快的相互交谈。看他们的表情,一个个的脸上都挂满了喜悦——为了这位如光辉一般的皇子,自己曾暗中拼命的祈祷,终得平安降生。更不用说供职于土御门邸内的那些人了。除了那众多的侍从、下仆之外,官职五品的家司们也都好像自己得了天大的喜事儿,来来往往地忙着向来客躬腰致意。
担任向中宫妃奉膳的八位女官⑶。这八位女官都是纯一色的相同的洁白装束。头发向脑后梳上去,用白色的发带在头顶上结成发髻。每一位女官都捧着白银的御盘⑷,排成一列将御膳献上。今晚任陪膳⑸职务的是中宫的女官宫内侍。她本来就相貌堂堂,此时更加端庄。用白色的发带绾起了脑后的长发,额前的短发顺着两颊齐齐的披到了双肩,姿容又比平日秀美了许多。她用扇子挡着脸,扇子后面露出的侧影,反而更加显得清雅动人。
结了发髻的女官有:源式部加贺守景富之女、小左卫门故备中守道时之女、小兵卫左京大夫明理之女、大辅⑹伊势的祭主辅亲之女、大马左卫门大辅赖信之女、小马左卫门佐道顺之女、小兵部藏人庶政之女、小木工木工允平文义之女等共八位。这八位全部都是容貌秀美的年轻女官。她们四人一列分两列对面而坐的样子真值得一看。尽管平日里侍奉中宫妃用御膳时,女官们也都是结上头发,而且还都不觉得拘束,可是,一旦到了举办御产养这样豪华隆重的场合,那些被精心挑选上去的年轻女官们,竟有人不愿意在众人前露面,哭了起来。大喜大庆的日子,哭可真不吉利。
面向着御寝台东侧的隔两间左右的地方,列坐着三十几位女官。那阵式也非常值得一看。当日作供品的食物⑺,由采女们⑻来操办。寝殿东厢的侧门外,是用屏风围起来的御浴所。贴着御浴所南侧的屏风,又立围了一组面南的屏风。在这组屏风内置放了一对御厨子棚,摆上了供品。夜渐渐深了,月光遍洒宅中。采女、水司⑼、梳头的女藏人,还有殿司⑽、扫司⑾的下级女官⑿们,互相间不认识也都坐在了一起。还有几位下级女官看上去像是闱司⒀的仆役,衣装和化妆都很粗疏,满头的梳钗插得像丛生的荆棘。人人一副侍奉公式典礼的样子,挤坐在寝殿东侧的缘廊和过道的门口,别人都无法通过。
向中宫妃奉御膳的仪式结束了。女官们都坐到了挂簾⒁的旁边。灯光下,一片锦衣闪闪。其中,道长大人家的女官大式部的衣装特别的有情趣。她的唐衣和裙裳的上面刺绣了小盐山⒂的小松原的景色。这位大式部女官是陆奥守的妻子,也是道长大人邸中宣旨的女官。大辅命妇虽然在唐衣上未施匠心,却用白银泥⒃在裳裙上磨贴出了大海之景,既不起眼,又十分雅致。弁内侍裳裙的银泥花样是洲浜⒄与立鹤,创意独特。裳裙的刺绣花样是松枝,松长青与鹤千龄相映相竞,显露构思者的非凡才气。少将女官在裳裙上贴了银箔,看起来远不如上几位女官的银泥,受到暗地里的嘲笑。这位少将女官是信浓守佐光的妹妹,在土御门邸中已是老资格的女官了。
当晚,侍中宫妃近侧。因见中宫的御姿容高雅尊贵无比,便产生了想让别人也拜见一眼的念头。于是,拉开了隔挡值宿僧人⒅的屏风,说:“师父们还从未见过如此尊贵的形象吧。”僧人们忙不迭地说:“有辱尊颜、有辱尊颜。”从佛像前转过身来喜悦地对着中宫合掌膜拜。
公卿们起身离开自己的座位,来到了渡廊⒆的桥上。以道长大人为首的高官们正在掷骰子玩。高贵的老爷们为了赢得赌品⒇正争得情绪高昂。那场面并不雅观。开始作贺歌了。“女官,接杯吟一首。”轮到我作和歌时,不知该用什么样的词才好,想了想,在口中试作了一首:
皇子诞生,如日增光,
贺杯盈月,千年永幸。
女官们相互小声地说:“在四条大纳言[21]面前咏歌的时候,不仅歌要作得好,连吟诵的声音也要十分地注意呢。[22]”也许是这一晚其他事情太多,也许是此时夜已深,女官们没有再被指名作歌,就全部退下了。当天的赏品是,给公卿的一套女装在加上小皇子的一件御衣、一床御衾,给殿上人四品官职的是一套夹袍和一件裤裙,给六品官的是一件裤裙。
[1] 屯食:将米饭捏成椭圆形饭团,摆在木盘赏,主要供下级仆役食用。
[2] 在宫中主司备舆辇、扫殿庭、掌灯烛等职的仆役。
[3] 即下一段列出名字的八位年轻女官。
[4] 上面载有食器的台盘。
[5] 陪膳的女官担任膳桌上的服务。
[6] 伊势大辅,歌人。
[7] 果子、干品、饼等,盛在白木盘中。
[8] 侍奉天皇、中宫用御膳的下级女官。
[9] 水司:后宫十二司之一。负责宫内的饮用水、粥、冰窖等。
[10] 殿司:后宫十二司之一。负责车舆、帷帐、火烛、薪炭等。
[11] 扫司:后宫十二司之一。负责铺设、清扫、仪式会场的设备等。
[12] 比内侍、命妇、女藏人等级别的女官身份更低的女官。
[13] 闱司:后宫十二司之一。负责门户管理,担任出纳。
[14] 挂簾:寝殿东厢的御簾附近。
[15] 京都市西京区大原山。纪贯之的和歌有“大原山呀小盐山的松原,树高影千年”,刺绣的景色取这首和歌中的庆贺之意。
[16] 将银粉用胶溶合的涂料。
[17] 海中的沙浜。
[18] 在贵人侧近为贵人祈法护身的僧人。
[19] 园中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供人通行的走廊。下面架空,有的流水。
[20] 纸。这种游戏的赌品往往都是纸。
[21] 四条大纳言:藤原公任。当时屈指的和歌大师。
[22] 藤原公任是和歌、作文、管弦三艺皆优的名人,因此,女官们心生胆怯。
十九 月夜游舟——九月十六日夜
九月十六日夜,明月皎美,夜色怡人。年轻的女官们乘舟作池上一游。全体都是统一色的洁白装束,每一位的头发、容姿反而比往日着各色衣装时更显得清雅、秀丽。上了船的女官有:小大辅①、源式部、宫木的侍从②、五节弁③、右近、小兵卫、小卫门④、马⑤、小休⑥、伊势人⑦等。靠船边坐着的有:左宰相中将⑧、道长大人的公子中将君⑨,右宰相中将兼隆操橹。船将起航时有几位女官悄悄地躲下来留在岸上,又羡慕地看着船离岸,看着水面,月光如碎银洒满了白砂的庭院,女官们的白色衣装映衬着银色的月光,倩影绰约,风情醉人。
土御门邸的北门外停下了许多辆牛车。宫内派来了天皇侧近的女官。为首的是藤三位⑩,以下是侍从命妇、藤少将命妇、马命妇、右近命妇、筑前命妇、少辅命妇、近江命妇。因为都是不熟悉的女官,也许有的名字会记错。由于突然来客,船上的人慌忙地下船进了屋。道长大人心情开朗地出来见客,款待各位,说了些笑谈。又根据各位女官的身份赠送了相应的物品。
①小大辅:一下几位全是中宫的女官,一部分的名字在前文中曾经出现,小大辅与前文中的大辅不知是否同一人。
②宫木的侍从:不详
③五节弁:中纳言平惟仲的养女。
④小卫门:也许是小左卫门。
⑤马:前出大马、小马中的某一位。
⑥小休:中宫的女童。
⑦伊势人:可能不是人称,有可能是对小休一词的注记。
⑧左宰相中将:参议左近卫中将源经房。
⑨中将君:藤原道长的五公子藤原教通。右近卫权中将。当年十三岁。
⑩藤三位:藤原辅的女儿,从三位典侍藤原繁子。以下列举的全是天皇侧近的女官,出身本名不详。
二十 七日的御产养?女官换装——九月十七日夜、十八日
第七日的晚上,是朝廷主办的御产养仪式。藏人少将藤原道雅①作为朝廷的敕使,将详细记载着天皇赐品②名称的目录放在柳条盒子③里,前来谨见中宫。中宫妃御览之后,将目录退给宫司。劝学院④的学生们走着仪式的步伐⑤前来谨见。参贺者的联名簿也送上供中宫御览。中宫过目后再将名簿退给宫司。天皇也赐了赏品吧。今夜的仪式由于是朝廷主办的,所以比往次更加盛大,也非常热闹。
我向中宫妃所居住的御寝台里窥看,休息中的中宫妃面庞清痩,带着些许疲劳,还看不出被尊为国母的庄严。比往日更加柔弱的美貌又年轻又惹人爱怜。寝台里挂了一盏小小的灯炉,祥和的灯光融满寝帐。中宫妃美丽的肌肤娇嫩欲滴,飘柔的长发在休息时绾了上去,更增添了她的魅人姿色。我这样写,大有至今才识之感,也不能再继续写下去了。
(紫式部对彰子的赞美真是登峰造极了)
仪式的过程与上一次⑥的仪式大体上相同,中宫妃赐给公卿的赏品是,一套女装再加上一套小皇子的御衣,从御簾内赐下。赐给殿上人的赏品,以藏人头的两位头⑦为首,依顺位到御簾下拜领。朝廷的赏品有大褂、衾巾、腰绢⑧等。均依管理照公式赏与。给小皇子的乳母橘三位的礼品是固定的一套女装,外加一件平常服。都装在银制的衣箱里,包衣箱的布也是白色的吧。听说还添了另外包装的礼品,详细的没有见到。
第八天,女官们换上了各色的衣装。
①藤原道雅:藏人右近卫少将,藤原伊周的儿子,当年十七岁。
(ps:这位藤原道雅也是大大有名,三十六歌仙之一,我记得读过他的一首歌,貌似在百人一首里,写给斋宫当子内亲王,但是两人的爱情受到了上皇的阻挠,斋宫被软禁,道雅被贬。道雅在歌里说:何须倩人传书信,直将此语告伊人。应该是无法互通音信内心无比悲伤的感情吧。)
②赐品:天皇赐给小皇子的赐品。
③柳条盒子:用柳树细枝编成的盒子,多用放文具。
④劝学院:淳和天皇在位的天长二年(835)左大臣藤原冬嗣为藤原氏一族子弟的教育而建立的私家学校。当本族内长者的家中有立后、中宫产子等喜贺之事时,由学校的长官率领学生前去参贺。
⑤劝学院的学生参贺时,有固定的走步方式。亦称“劝学院步”。
⑥指九月十五日的御产养仪式。
⑦指藏人级别中的两位首位职务,即藏人头。源赖定与源道方。
⑧腰绢:卷在轴上的一匹绢。领者要将绢打开缠在腰上退下,故得此名。
当子内亲王,出生在长保三年(1001年),第四十八代伊势斋宫,三条天皇的第一皇女,母亲是藤原济时的女儿藤原娍子。宽弘八年(1011年),父亲三条天皇即位,长和元年(1012年)十岁的内亲王被卜定为斋宫,直至1016年父亲退位,方才返回京城。宽仁元年(1017年)出家。治安三年(1023年)去世,享年才22岁。
大约在当子从斋宫这个位置上退下来前后,道雅爱上了这位内亲王,两人互相结下了缘份,但是当两人密通的事情被发现以后,引起了父亲三条天皇的强烈反对,道雅被贬职,当子被软禁,两人大约是诀别了。父亲去世后,内亲王落饰出家,不久,正当华年的她郁郁而终。从此以后道雅的行为举止变得荒诞无礼,被世人称为“荒三位”。唉,想想在枕草子里,定子皇后还在宫中,被抱在祖父膝盖上称为松君,倍受宠爱的时候,世事真是无常。
书上的记载是这样的:
當子內親王,藤原皇后所生也。【榮華物語、皇胤紹運錄。】
寬弘八年,為內親王。長和元年,為伊勢齋。【日本紀略、一代要記。】
三年,往伊勢。【日本紀略、齋宮記。】
五年,辭職。【日本紀略、一代要記。】
明年,與左京大夫藤原道雅私。【榮華物語、一代要記、十訓鈔。】
事覺,帝大怒。母后懼其重得罪,嚴為防制。內親王鬱抑,手剪髮為尼。【榮華物語。】
治安三年,薨。【一代要記、大鏡裏書。】
年二十三。【據大鏡裏書及日本紀略長和三年年十四之文。】
Ps:忽然想起,当子内亲王担任伊势斋宫的同时,贺茂斋院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大斋院”选子内亲王,选子历任圆融、花山、一条、三条、后一条五位天皇的斋院,当了五十七年的斋院,参与筹办了和歌司、物语司等官属,是位文采出众的内亲王。连清少纳言都说:“宫中供职的地方…斋院那里,却也是很好的,况且现在这位大斋院更是非常殊胜的。”
但是…但是…紫式部在日记对选子斋院的评价却是:“的确,斋院的优秀诚如所言。不过,中将君想要大肆颂扬自己的主人,还是应该先拿出来斋院所作的和歌看一看。其实斋院的和歌中并没有让人读起来感到优秀的佳作。只是斋院本人极懂得情趣,生活得非常风雅罢了。”好严肃的评价啊。
二十一 九日御产养——九月十九日夜
第九日的夜里,春宫的权大夫①奉办御产养仪式。一对白色的厨子上摆着贺品。仪式不同于惯例,完全不恪守古风。银质的御衣箱上打制出海的花纹,海中又耸立着蓬莱山。虽然图案的构思依旧是老套,但做工精巧,很有当世的华美之风。总之,当晚仪式上的精品美器,不能一一列举,深感遗憾。
今晚和平日一样,挂着表面有朽木花纹的帷帐②,女官们穿着深红色的上装。由于近几日来一直都是纯白一色,所以,红色让人眼目一新。薄薄的唐衣披在红装之外,透出的色泽看起来格外的优美。各位女官的身姿也在各自的衣装映衬下清楚夺目。
当晚,小马③因故在宴会上失了面子。
①权大夫:藤原道长的长子,中宫妃的同母弟,藤原赖通。
②帷帐,双面帷帐。里面为平纹绢,由于已经过了七天,帷帐也由白色换成了其他花色。
③是不是前文提到的小马女官,不明。
ps:啧啧啧,银质的御衣箱,这种生活太华丽了,不过俺们的老佛爷还有银质大脚盆呢
二十二 慈爱长孙的道长——十月十几日
中宫一直在御寝台中静养,十月十几日之前没到外面活动。女官们不分昼夜地交替伺候在东面正屋的西侧。
道长大人也不分深夜或是黎明,经常来中宫妃这里看望抱在乳母①怀中的小皇子。如果乳母粗心大意地睡着了,又恰好在道长大人来的时候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那该多么难堪啊。小皇子身子软软的,脖子还挺不起来。可道长大人却高高兴兴地把他抱起来疼爱。大人的心情也在情理之中。
有的时候,小皇子被抱在大人的怀里就撒了尿。大人解开衣带脱下官袍,让人在御寝台的后面用火烤干。大人还说:“让小皇子尿湿了衣服可真好。烤小皇子尿湿的衣服,才合我的本愿啊。”大人满心的欢喜。
①小皇子的乳母不止一人。
二十三 与亲王家结缘
与中务宫家①的儿女亲事②,道长大人拼命地想促成。大人认为我与宫家关系比较近③,许多相关的事与我商谈。我在心里也为这桩亲事反复考虑了许多。
①具平亲王,村上天皇的第七皇子,二品中务卿。
②藤原道长希望长子赖通能够与具平亲王的女儿隆姬结婚。
③坐着紫式部的父亲藤原为时,已故的丈夫藤原宣孝都曾做过具平亲王家的家司。
二十四 寄思于水鸟——十月十三日
天皇行幸土御门邸的日子①一天天地接近,土御门邸内的迎驾准备也到了最后力臻完美的阶段。从各处寻来了美丽的菊花,连根挖回来栽上。庭院中正一点点变色的白菊、盛开中的黄菊,还有栽种成多种样式的各种菊,丛丛密密多彩多姿。趁朝雾之隙放眼望去,那景色竟让我生出了返老还童之心②。想一想如果不是像我这样思虑过重的人,也许就会热中于自己的各种喜好,也许还会言谈举止显得更加年轻,也会按照自己的心意度过这无常的浮世吧。而我呢,无论遇到多么精彩的事、有趣的事,心情也还是高兴不起来,总是被一种思绪③所牵扯着。结果是易忧郁,心事重,多愁多叹。其实自己很苦。那么,试一试设法忘掉一切吧,思虑过多并没有什么意义,反倒罪深一等④。天明前,眺望室外,成群的水鸟正在池中无忧无虑的嬉戏。
水鸟水上游,庸人庸世忧。
将人比水鸟,浮世亦多愁。
别看水鸟们游得悠然,真的变成水鸟看看,肯定会有困苦。那么,再让水鸟来比做我呢。
①一条天皇行幸土御门邸预定为十月十六日。
②中国传说认为菊是不老的仙药。作者由此联想到自己。
③出家遁世之心。
④指佛教意义上的罪。当时认为,现世的烦恼会成为通往极乐往生的最大障碍。
二十五 阵雨的天空
收到小少将君①的来信正在写回信时,忽然天空变暗,下起了阵雨。使者催促。于是,我在信的末尾写道:“不仅我的心绪很乱,连天空也都乱云纷飞呢。”又写了一首拙劣的和歌夹了进去。天黑时,复信送来了。在染出浓紫色云形花纹的纸上写着一首和歌:
望天空暗云携雨,想良友愁眼含泪。
我想不起来刚才在给她的和歌里写了些什么,又写了一首:
望天空云有断时,思良友袖未曾干。
①与紫式部关系亲密的女官。
二十六 天皇行幸土御门邸——十月十六日
天皇行幸之日,道长大人命将新造的船停靠在了园中的池水边。船头装饰的龙头鹢首栩栩如生,美妙得令人瞠目。
行幸预定为辰时[1]。天色未明时女官们纷纷起身梳妆打扮。公卿们的席位在西厢房,东厢房因此比往日清静了许多。那边的女主人内侍督[2],把自己手下女官们的衣装制得比中宫妃的衣装还漂亮。
拂晓时分,女官小少将君由家中返回了土御门邸。我们一同梳理头发。虽然说天皇的行幸预定为辰时,可根据以往的经验,御驾光临肯定要比预定的时间晚一些。也许会是接近中午的时分吧。女官们打扮好了之后渐渐放松了情绪,这位说我的扇子太普通了,拿去和某某的扇子调换一下吧,最好能快点儿拿过来。正等着扇子的时候,外面传来了天皇行幸队列奏出的鼓声[3]。女官们慌忙各就各位。
为迎接圣驾而奏起来的船乐[4]非常的美妙。御辇入门后,由轿丁们把辇车扛到正殿的席地上。看见身份低微的轿丁们辛苦的样子,心里想他们的辛苦和我的辛苦会有什么不同吗?混在出身高贵的人中间进宫奉职,自己的身份也有限,甚至都从未有过安心之感。我一边想,一边看着轿丁。
天皇的御座[5]摆放在了中宫妃御寝台的西侧。在南厢东面的那一间里,又设了天皇的御椅子[6]。由此向东再隔一间的那一间,将南北两侧全部挂上簾,里面坐满了女官。在南侧的房柱子下,帘子稍稍向上卷起,从簾内出来了两位内侍。这两位内侍[7]绾起了头发,身姿端庄秀丽,就像唐绘[8]上画的一样。其中的左卫门内侍[9]手捧御剑[10],身着青色[11]平纹唐衣系一条由浓向浅染色[12]的裳,领衿[13]和裙带[14]是黄栌段染[15]的织纹绫,唐衣下面的正装是菊套色[16]的五重[17]衣,五重衣的下面是红色的绸衫。身姿举止,华贵清丽;桧扇虚掩,面目秀美。左卫门内侍身边的弁内侍[18],双手捧着御玺盒[19],红色的绸衫上套着葡萄紫色的绫褂,褂外面的裳和唐衣都同左卫门内侍的一样。这位弁内侍娇小可爱,羞怯拘谨的样子惹人心怜。她手中的扇子等物件都比另一位的高雅,领衿是楝色段[20]染的。两位内侍缓步轻移,领衿翻舞,裙带飞曳,飘飘若仙境,古时的天女下凡[21],亦不过如此吧。
近卫府[22]的衙役们都装扮得十分得体,悉心地侍候着御辇,样子很光彩。头中将[23]奉取了御剑等授给了内侍。环视簾内,那些获准着禁色的女官们都穿青色或赤色[24]的唐衣,配一条印染[25]的裳。唐衣下面的上装都是清一色的苏芳织[26],只有女官马中将的上装是葡萄紫染色的。各位的上装里面衬着浓淡红叶相混色的亮衫[27],亮衫里面加穿的褂子,有的是栀子套色[28],或浅或深,有的是紫苑套色[29],还有的是青菊套色[30],或者是三件套褂[31],各尽匠心。未获许穿绫织[32]的女官们,那几位年长些的,唐衣是青色或苏芳色的平绢,上装都是五重的袖口和衣裾,重叠部分[33]用的是绫织。印染成大海模样的裳,海水色鲜艳耀眼,裳的围腰,多用的是硬平纹[34]。褂衣着菊色的三件套或五件套,用无纹的面料。年轻的女官们在菊套色的褂衣上面加穿了各自喜好的唐衣。菊色三件套的褂衣最外面的一件是白色,中间的一件是苏芳色,里面的一件是青色,再里面的单衣[35]有的也是青色。菊色五件套的褂衣最外面的一件是苏芳色,往里面的是一件比一件浓的苏芳色,也有的在苏芳色中夹一件白色。那些富有情趣的配色令人赏心悦目。还有几位的扇子矫饰夸张,难以形容。
平日不事梳妆时,庸常的相貌混在众人之中还可以分辨。像今天这样盛大的场合,人人精心冶装,刻意打扮,谁都不肯落在人后。个个都似女绘[36]上的美人儿,不分上下。只有年长者与特别年轻者的差异,稀疏的头发与浓密的头发的区别才是能够一眼分辨出来的。满目的秀装美女,遮脸的扇子上仅仅露出了一点点额头。然而,不可思议的是,那一点露出的额头竟也显示出了每一位女官的或优或劣的品貌。这是尚能引人注目的美姿,必定是天下第一佳人。
天皇行幸之前,侍奉于主上侧近并兼职侍奉中宫的五位女官来到土御门邸中的中宫妃身边听候。其中内侍二人[37],命妇二人[38],陪膳一人[39]。因为要侍奉主上用御膳,筑前命妇和左京命妇都绾起一绺头发[40],从刚才两位内侍出入的柱子下走了出来。又是两位天女。左京命妇在柳套色[41]的多件褂衣上配一件青色的无纹唐衣;筑前命妇身穿菊套色的五件褂衣,外加青色的唐衣;两位都系着印染的裳[42]。陪膳的橘三位着青色的唐衣,里面的黄菊套色的唐绫褂衣,她也绾起了一绺头发。只可惜人在柱阴之后,未能看清。
道长大人抱着小皇子来谨见主上。主上将小皇子抱入怀中时,多少带着哭腔的声音特别的可爱。宰相君捧着小皇子的御剑[43]进上又退下。正屋中间西侧的那一间候着道长大人的夫人[44]。小皇子被抱到了夫人那里。主上步出御簾之后,宰相君才退下回到女官的席位:“抛头露面的,好难堪啊。”羞得满面通红,看起来又高雅又美丽。衣装颜色搭配,穿在她身上,就是比别人穿得漂亮。
[1]辰时:上午八时
[2]内侍督:道长的女儿妍子。中宫妃的同母妹,当年十五岁。
[3]天皇行幸队列在行进过程中由队中乐人奏出的鼓声。
[4]船乐:在龙头鹢首船上演奏的音乐。
[5]御座:天皇的宝座。
[6]御椅子:供天皇落座的椅子。
[7]内侍:宫中的女官。
[8]唐绘:描绘中国的山水、人物的中国风格的画。
[9]左卫门内侍:天皇侧近的女官。橘隆子,藤原理明之妻。
[10]御剑:天皇的御剑。三种神器之一。
[11]青色:青色为禁色之一。由萌黄色经线与黄色纬线交织而成。呈泛青色的黄色。亦称麴尘、山鸠色。正式的仪式上穿用。
[12]一种由上向下,颜色逐渐由浅至深的染色。这种染色的裳多为紫色和蓝色。
[13]领衿:由肩部垂向两侧腰际的装饰布。多用于正装。
[14]裙带:从裳的腰际分左右两条向下飘垂的长条形装饰带。
[15]橙色与白色的分段染色。
[16]橘套色:衣装的表面颜色与里面颜色的固定搭配称套色。叶菊为外白里青,黄菊为外黄里青,移菊为外浅紫里青,苏芳菊为外苏芳里青,残菊为外黄里淡青。
[17]五重:是将袖口和衣边都做成五个分层的一种衣装。
[18]弁内侍:天皇侧近的女官。
[19]御玺盒:盛装天皇御玺的盒子。御玺是八坂琼勾玉,三种神器之一,由于御剑和御玺都不得离开天皇左右,行幸时亦由人捧侍随行。
[20]楝色段染:淡紫色与白色的分段染色。
[21]当时已有关于天女下凡的传说。如《竹取物语》、《宇津保物语》中就有同类的故事。
[22]近卫府:六卫府之一。近卫府的衙役主管宫中的警卫和仪式上的侍奉和警卫。由此往下这一段的描述在时间上早于上一段,倒叙。
[23]头中将:藏人头左近权中将源赖定。与史书上记载的人物不符。
[24]青色和赤色为禁色。赤色比红色略带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