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带你去耶鲁

_2 曹蕴(当代)
每年初夏之际,老校园的草地上都搭建舞台,准备一场音乐会。不是正儿八经的古典音乐,多数是激情呐喊的摇滚,邀请的对象由学生社团决定,一般都是学生群体里有威望的乐队。我在的那年被耶鲁“宠幸”的是SisterHazel。来之前就有女性专栏记者在耶鲁每日新闻上评论这次挑选者品味之低,对该乐队的到来表示不满,因为他们的某些歌词对女性有不尊重的地方。但他们最终还是顺利地在耶鲁开唱,还友好地带来几千件印有乐队名字的汗衫。这次活动是期末考试之前最后的一次集体大狂欢,目的就是发泄为准备考试而积累的压力,主题是尽兴。通往老校园的各个门口都有校警检查证件和是否携带酒精。男孩子们配合活动主题,轻装上阵,光着膀子,穿着沙滩裤出来闹,飞飞碟、扔沙包之类的游戏很热门。我坐在草地上看他们嬉戏,心想当年复旦的学子只有在毕业前,月黑风高,借酒壮胆才敢这么“坦白”地光着身子出来遛遛。想着酒还真闻到了一股酒味,只见白花花的膀子搭在了我肩上,两个一二年级的白人男孩过来和我搭讪,问我喜欢什么音乐,住在哪儿。他们满嘴酒气,我很好奇地问酒从哪儿弄的,俩人瞄了一眼手上的雪碧罐,得意地笑了。原来他们把酒装在空的雪碧罐子里躲过了校警的检查。这场活动一般都不会那么简单地就曲终人散,还有不少“夜晚的故事”上演。男孩们会在傍晚时分头主动出击,寻找故事的女主角。可惜我身旁的孩子们看走了眼,碰上我这个已婚、无趣、唠唠叨叨的“老大姐”,没一会儿就晃悠到别处去找乐子了。
耶鲁建筑古老的墙壁因吸收了一代代耶鲁人的气息而显得厚重。疯狂过后,温馨的场面还原了精英们本该有的贵族气质,赤膊上阵的摇滚青年也温润了起来。秋天的午后,阳光格外的耀眼,热闹的笑声、讨论声、歌声和着不远处HarknessTower的钟声在校园的角落里沸腾。烤面包的味道和苹果的清香从人群里窜出来,大家正在庆祝秋天的收获。这是一年一度的“收获节”,免费向学生奉送这个季节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熟透的苹果、热腾腾的苹果汁、面包……充满温情的磁场辐射着整个校园。新英格兰地区最有特色的采苹果也是这个季节的亮点,各个学院都会组织大家去耶鲁附近的果园,进去一边摘一边吃,吃够了再采些回去。研究生院也组织这样的活动,不少人拖家带口,让远在外地、甚至身处异国的人一下子都有了家的感觉。耶鲁是高贵的,但并不冷漠。在活动中总是让你不经意地感到其实自己和周围的人、周围的自然可以融洽地相处。
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鲁 Ms.“新港大全”(2)
多元文化更是耶鲁活动的一大特色。一份校方的数据表(factsheet)很直观地反映了耶鲁学生群体的多元化。本科生中有9%的国际学生,硕士中为25%,而博士中高达31%,就美国本土学生而言,他们的种族也不单一。这样一个文化背景多样的群体在相对集中的空间里,能碰撞出许多火花。偶尔也会有不协调,但主色调是丰富的、融洽的。本科生各自的学院里活动也不少,“土耳其文化节”、“区域艺术展”、“民族服装表演”……本族裔的学生通常会担当宣传自己文化的任务。此外,外国学生的“娘家”——耶鲁国际学生学者中心——更是多元文化的集中地。那是个可爱的地方,它不仅关心耶鲁的学生学者,还关心他们的家人甚至朋友。这个机构一部分功能和中国大学的外事处类似,帮助学生处理护照签证等各类事宜,但它却没有办事机构的麻木冷漠。相反,中心里的工作人员是整个学校里对外国人最热情友好的,并且是最善于沟通的。他们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和不同的人沟通、搞活动都各有所长。我每天上完课回家的时候都经过此中心,总能透过玻璃看见一群群不同种族的人一起讨论、学习。他们组织的活动主题多样:帮助外国学生尽快适应美国学习生活的,关于美国文化的,如何学习英语的,介绍各种文化风俗的……我觉得这些活动的重点并不在于如何精心策划,只要有主题和一个善于调节气氛的引导者,然后就能很随意、放松地让大家贡献想法,活动的收获往往会出乎意料。
随意,是耶鲁活动的另一大特色。我第一次参加中心主任和研究生活动负责人的会议,被几个在场上爬来爬去、还时不时咿呀两声的小孩吓坏了。大人的讨论常被孩子的吵闹打断,这种情况孩子的父母怎么一点都不尴尬?怎么不请那两个家长把孩子带出去?主任还时不时地跟孩子逗趣,说:“汤马斯先生(那个2岁的小男孩),你发表意见的时候怎么把脚举起来了?”(他躺在地上踢来踢去)
每个美国节日,中心都会组织活动和大家一起庆祝,当天的讨论也是关于这个节日的背景和历史。每年还有一个中心特有的节日,它属于世界文化的节日——Worldculturalfestival。这是中心每年准备时间最长、最大型的活动。每个国家的志愿者那天都会在老校园里摆摊,“炫耀”自己民族的文化。有非洲的根雕、中国的纸扇、东南亚的编制艺术……草地中央还搭建了舞台,表演各国的民族舞。尽管学生们的水平都比较业余,但没人觉得这样上台会“丢脸”,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弘扬文化的“高尚”笑容。我也很有兴致地在舞台上表演了中国民族舞。异域音乐响起的时候,人们的想象力被调动起来,随着舞姿和服饰来到那个遥远神秘的东方国度,时间和空间在一片掌声中消融。
在全球化的今天,耶鲁站在三百多年的“城堡”上远眺,美国的历史不长,文化积淀不深,但他们想让全世界优秀的文化都在这里交融,这种气魄注定会让一个古老的校园焕发青春。在耶鲁,还有一些民间的非营利机构为这种交融努力,组织校内以及校外的活动。雅礼协会(Yale-ChinaAssociation)和中国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帮助耶鲁学生到中国贫困地区教授英语,资助部分中国的医务人员来耶鲁学习。我很喜欢他们不张扬的风格和对中国文化的热情。在耶鲁期间,我和雅礼协会一起合办了我先生的个人书法展。我们从国内带了很多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东西,再利用废弃的枯枝、藤条、树根、水缸、石子等来呼应中国书法线条的古朴,通过空间的分割和饰物的组合衬托出抽象黑白色块背后的意蕴。展览还配合中国书法历史的讲解,进行现场书法展示。没想到身在异国,我们还能在雅礼的会客厅里渲染出浓浓的中国古典韵味,与耶鲁人交流中国艺术。后来展出的作品全部义卖,所有的收益都捐赠给雅礼协会在安徽修宁的教育项目。如今想起来,这是我在耶鲁参与组织的最有意义的一次活动。
很多耶鲁的教授都建议中国学生来美国要“走出去”。在美国不是已经走出国土了吗?但这只是地理上的概念。从文化上来说,很多人一直都走不出去,也不愿意走出去。耶鲁是世界的耶鲁,它所集聚的多元文化是很多国内的大学一时还做不到的。在这个缤纷的大环境里抛弃偏见,敞开心扉去体验更多的文化,接受更大的差异,是任何书本里和在世界任何一个教室里都学不到的。
耶鲁是高贵的,但并不冷漠。在活动中总是让你不经意地感到其实自己和周围的人、周围的自然可以融洽地相处。
在全球化的今天,耶鲁站在三百多年的“城堡”上远眺,美国的历史不长,文化积淀不深,但他们想让全世界优秀的文化都在这里交融,这种气魄注定会让一个古老的校园焕发青春。
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鲁 中文热
牟岭:耶鲁大学东亚研究专业中文项目负责人,耶鲁社区中文学校校长。1994年至今教了14年中文,见证了美国中文教学的发展。早年,他在中国通过疯狂背诵灵格风英语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六年英语本科、硕士的专业训练,让他对外语学习有了进一步的体会。来美国以后在康奈尔大学攻读英美文学博士,后加盟耶鲁改行教中文。他把自己学习英语的成功经验运用在中文教学中,让耶鲁的中文项目突飞猛进,耶鲁学生也从中受益,水平明显超越在哈佛等美国其他名校学习中文的同辈。
曹:中国媒体一直在宣传美国的“中文热”,报道全世界有上千万人在学中文。你对美国的中文教学最了解,你觉得到底有多热?
牟:具体的数据我还真不知道,但我去中国开会的时候外办说有3000万美国人在学中文,我表示怀疑和吃惊。但确实能感觉到中文在美国热起来了。我们耶鲁中文项目原来只有五六位老师,现在发展到15位,而且还要扩张。在耶鲁,第一外语是西班牙语,有800多学生,法语第二,中文第三,但马上要超过法语了。
曹:美国的媒体报道说已经有27个州的大中小学开始学习中文,全美2400个高中将考虑教授中文。美国希望2015年有5%的高中生学中文,你对这个趋势怎么看?
牟:我知道的开中文专业的大学都是比较好的大学,但规模不算很大。学中文的中小学都在一些比较大的州,像加州比较多,其他地方主要是私立学校。公立学校要开中文课很难找到老师,因为必须要有美国教师执照的人才能在公立学校教书,美国现在还缺两三千名中文老师。
曹:看来中文老师的需求量还是挺大的。美国的中文老师主要通过哪些渠道寻找?中国媒体报道美国的“中文热”,似乎让人觉得对外汉语的工作很吃香,中国人来美国教中文容易吗?
牟:美国的中文老师既有从中国引进的,也有在本地培养的。从中国来的老师,主要是国家外办搞的志愿者项目。他们在美国都要疯了,待在美国的乡下,住在美国人家里,除了上课,和外面沟通太少,钱也很少。很多人觉得来美国的机会很好,可以练习英语,但我觉得强烈的思乡情绪会使他们更想和人说中文。上次开会在这里碰到一个教中文的志愿者,激动地缠着我说话,不停地说中文。
曹:(大笑)可这是很光荣的事啊!在中国,这个项目很热门,而且竞争激烈,只有那些中英文都很好的人才能抢到。我爸有个同事今年被选中来美国,周围的人都很羡慕他。你觉得其他中国人来美国教中文机会多吗?
牟:是很光荣,一个月还行,一年太长,太折磨人了。热门是因为大家想来美国体验一下。其他来美国教中文的机会不多,必须有美国学校的邀请才有可能来。美国有些大学从他们和中国合作搞的中文培训项目中挑选特别好的老师,来美国教一年。但对于在美国的中国人来说,如果自己学的专业不好找工作,教中文也是条路。现在美国的情况是,凡是能在中国做的工作都不景气,比如制药、电脑和一些其他制造业,但像医生、老师这类工作还是很好找的。
曹:耶鲁的中文项目是用助教的,他们都是在耶鲁的中国留学生,这个需求大吗?这份助教的工作能为他们带来多大经济上的帮助?
牟:只有耶鲁用助教,其他大学中文系都用不起。需求不是很大,机会主要给予那些没有奖学金的中国学生。每星期10个小时,主要是跟学生说说中文,每个学期付5000美金,解决生活费是没问题的。
曹:耶鲁现在学中文的群体大概是怎样的?他们学中文的目的是什么?
牟:以前70%的是华裔,现在70%的是非华裔。学生学中文的目的和美国国家重视中文的目的不一样,都是出于个人的考虑。比如可以跟中国做生意,中国现在的市场太大了,会中文在美国好找工作。我一个朋友的老公,法学院的,一毕业就有三个offer,这三个offer都与中文有关。他深切感受到会中文的优势。华裔学中文有寻根的目的在里面,学好中文可以去中国读书,看看爷爷奶奶待过的地方。那些学生作文里经常写很后悔小时候爸妈逼自己学中文的时候没好好学,他们很想跟爷爷奶奶聊天。
曹:你觉得这些学中文的亚裔孩子怎么看自己的身份?
牟:他们是美国人,但他们也意识到自己是和白人不一样的美国人。黄皮肤、黑头发,你英文讲得再地道,和白人还是不一样,白人也不会把你看成是与他们一样的美国人,所以有很多在美国的中国孩子小的时候都希望自己是黄头发。他们只有靠努力学习和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来满足自尊。
曹:你觉得美国学生学习中文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耶鲁中文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牟:耶鲁华裔和非华裔是混在一起上中文课的,华裔学生平时沉默不语,考起试来行云流水。总的来说,他们学中文最大的困难还是口语。我始终强调口语先行,带动其他三项技能,学英语也是这样。耶鲁的中文项目就是中国的公共外语,每年300个学中文的学生里只有一两个把中文作为专业来学。这些中文专业的学生与其他学生一样,得学习其他专业课。他们和其他学生的区别,就是多选了三年级的中文课。一般在耶鲁学过中文的学生毕业后,中文对话的能力都还可以,认汉字也不错,打字也没问题。我们的中文教学强度很大,周一到周五每天都上。我的教学方法建立在自己成功学习英语的经验上,对他们来说很有效。
曹:你觉得耶鲁的美国人如此有效地学中文,对中国人学习英语有什么启发?
牟:中国人花了太多时间学习英语,但还不是很有成效。其实初中和高中的时候最关键,花一两年时间集中学,只要思路对,英语是可以过关的。对任何外语教学来说,口语都应该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四种技能同时进步,口语领先。我们上课不讲语法,耶鲁编了中文语法资料,要求学生回家看,我们采用先动式教学,集体预习。这个一定要和考试结合起来,学生来学新课文之前都预习过,生词自己都学习过,所以一上来就考试,考一些和课文有关的事实性的问题。这些小考占总分的5%。上课的时候用幻灯片很快地把课文过一遍,一般我只给课文的骨架,把句型要点讲清楚,然后黑掉屏幕,让学生当场复述。再加上一些互动的练习,学生上完课就能把课文背下来。学语言背诵太重要了,记忆力是可以训练的,越练越强,耶鲁的学生学习的时候被折磨得很痛苦,但学完以后回过头来看,很有成就感,很感激老师。
曹:关于背诵对学习外语的重要性我深有同感。我学了十年英语,在新东方教了四年英语,能体会你教中文的方法多么有效。我也可以想象,那些“可怜”的耶鲁学生在你的课堂里有多紧张。学语言兴趣很重要,但兴趣不一定能转化为持久的动力。因为人的惰性很强,所以“逼和被逼”在学语言的过程中是很重要的。耶鲁学中文的孩子很幸运,有你这样的老师把他们“逼”得死去活来。新东方的环境比较特殊,学生更像是顾客,没有人有胆量把顾客逼得死去活来。我只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希望他们能自己把自己逼上学习英语的背诵之路,这也是成功之路。
新东方一直强调语言的力量,语言确实可以改变我们周围的世界。我在执教的这些年里深刻地体会到人们渴望学习外语走出国门的愿望。中国人学英语的路走得很长,也很艰辛。被英语折磨了几十年的中国人,听到美国的“中文热”无疑是兴奋的。当年新东方托福课堂上刁难美国人的“汉语托福”考题曾经让多少学生感到莫名的安慰:“有一天,我们让美国人用毛笔答题,在龟壳上刻甲骨文,论活雷锋与活蜜蜂的区别……”笑过以后,更多的还是期待,期待有一天有更多人了解中国的语言和文化。对牟老师的采访,让我们对美国的中文热有了理性的认识,也让更多想从事中文教学的人受到启发。任何外语都有相通之处,耶鲁大学中文项目的成功和美国学生学习中文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黄皮肤、黑头发,你英文讲得再地道,和白人还是不一样,白人也不会把你看成是与他们一样的美国人,所以有很多在美国的中国孩子小的时候都希望自己是黄头发。他们只有靠努力学习和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来满足自尊。
学语言兴趣很重要,但兴趣不一定能转化为持久的动力。因为人的惰性很强,所以“逼和被逼”在学语言的过程中是很重要的。
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鲁 LifeIsaMiracle(1)
许田:生物学家、美国耶鲁大学遗传学系副系主任、终身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院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遗传学专业,1990年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1990~1993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随遗传学家G.Rubin做博士后,发明了在全世界果蝇实验室中广泛使用的镶嵌体分析技术。该文章是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领域被引用最多的文献之一。1993年到耶鲁任教,拥有多项国际专利。1984年获耶鲁大学奖学金,1990年获美国优秀博士后奖(H.H.Whitney),1995年获美国优秀青年科学家(PEW)学者奖,1997年成为著名的休斯医学研究所成员。
曹:我知道您在耶鲁的时间很长,一直都在医学院吗?在耶鲁的中国学生中,医学院的数量是不是最多?
许:我在耶鲁20年了,一开始在生物系,后来在医学院。在耶鲁的中国人中在医学院的数量最多,因为医学院的经费最充足,占耶鲁整个学术研究经费的70%左右。耶鲁的医学院做的研究很广泛,不完全限于临床方面的研究,其他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很多,所以吸引了各个领域的学者。
曹:你觉得在耶鲁医学院的中国学生有什么特点?
许:以前去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不喜欢学医学,因为他们觉得,在中国最好的学生不进医学院。但在美国,医学院非常受重视,经费又多,医学院的质量是最好的,最好的学生去医学院,这是中美医学院的区别。在耶鲁医学院的中国人有三类,研究生、博士后、工作人员和教授,其中博士后最多。
曹:中国有些学生误解了博士后,以为这是一个学位,其实这是一种做研究的工作。耶鲁的医学院有没有硕士研究生?
许:没有硕士,生物医学领域现在基本上没有硕士。有些人读博士读了一段时间,发现不适合自己,于是中止了学习。只要他能通过资格考试,是可以拿硕士学位的。
曹:所以在国内本科毕业的学生,去美国医学院深造只能读博士。在耶鲁医学院的学生背景很多元,就像个大熔炉。
许:是的,学计算机、生物、物理、化学的都有。因为生物医学和其他学科有很多的交叉,需要用到其他各学科的知识,所以医学院的学生也很多样。
曹:你觉得在医学院的中国学生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许:中国学生很勤劳,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比较弱,这与中美教育的区别有关。尤其是刚到美国的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的差别十分明显。中国学生特别关注上课,不注重实验;美国学生很重视实验,课程通过就行。中国学生花很多时间上课,为了要考个好分数。其实以后读博士后或者找工作,没人问你考试考几分,都看你研究能力怎么样。衡量研究能力主要看两方面,教授的推荐信和你发表的文章。因为作为研究人员,独立研究能力最为重要,这不是上课和考试能培养的。
曹:你觉得在中国的本科教育中,学生动手创新的意识不够,以至于他们到了美国还有这样的惯性?
许:是的,中国学生在国内独立做实验以及动手能力的训练太少,应试的东西多。
曹:我了解到,复旦生命科学院现在开始重视这方面的训练了。
许:是的,复旦、北大生物医学方面,本科生动手实践的时间比以前多了,能力也比较强。但中国其他大学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比如说,在面试学生的时候我发现,像浙江大学这样的名牌大学,学生动手机会却比较少。不是学生不聪明,是学校创造的机会还不够多。
曹:留美的中国学生如果经过努力,度过了开始阶段,动手和独立研究的能力提高了,他们还有什么优势?
许:没有,耶鲁是很优秀的学校,里面的学生也都很优秀,中国人没有特别的优势。
曹:有些基础学科,如数学、物理之类的,可能在美国的中国学生基础比较扎实,在生物医学方面有没有类似的优势?
许:我觉得医学、生命科学领域注重科技创新,而这恰恰是中国教育最薄弱的环节。要说优势,唯一的优势就是这些学生是挑选出来的天资很好的学生,他们在哪里都可以很快地适应。但耶鲁医学院集中了全世界有天资的学生,中国学生的这种优势就体现不出来了。
倒是劣势很明显,中国理科学生不重视语言能力,这是最大的障碍之一。语言能力对科学研究很重要,博士后最后一个台阶上不去往往就败在语言上。科学也是一种交流的过程,不懂语言,不能有效地沟通,是中国学生很大的劣势。创新动手能力的欠缺,中国人已经认识到了,也比较重视,但在语言方面中国学生还没有充分意识到。我们在招收教授委员会和晋升教授委员会上发现,很多中国人在语言上吃亏。
新东方在和学生交流时,应该让学生知道这一点,语言能力很重要,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和托福、GRE考试不一样。我们学院招聘教授,一个位置通常有300多份应聘材料。研究方面做得好的,十个人里有六七个是中国人,从研究成果上看中国人有一点点优势。但一面试,局面就不一样了,最后没剩几个中国人。中国人发文章的数量可以排名一二,但面试、做报告的能力不行,主要还是语言的问题。
曹:是不是做科研的人没有很多机会提高语言能力,跟他们的研究环境有关?
许:不是,本来就是外国人,英语能力肯定比较弱。很多人在国外又不重视,中国人在国外都喜欢扎堆,这本来很正常,但对提高语言能力,融入美国社会就没有帮助了。多数人一直要等到找工作才发现语言这方面最欠缺。你申请经费,要通过语言把好的思想告诉别人,你发表文章、做报告、管理实验室、和同事交流,语言的沟通都很重要。所以在美国,对处于最上层的中国学生来说,语言是个大问题。语言能力不能一下子突击,要平时细水长流,我们这个领域留学人员中最出色的往往在工作发展最后阶段因语言能力而受阻。
曹:很多人以为只要去了美国,英语自然就会好,这是不对的。您认为,什么才是导致他们不能过语言关的重要原因?
许:思想上没认识到。很多中国人觉得和外国室友住,沟通有问题,可是有问题才会有进步啊。
我刚到耶鲁的时候,外国老板很喜欢我,觉得我独立,一个人埋头做研究,一个月后发现是我语言不好,不能沟通,所以只能一个人做。从此他千方百计提醒我学语言,他说当你做报告时,一半人要睡觉,你就失败了。他建议我去上英文课,我拒绝了。他不要我做实验,说我不在乎你的研究结果,我想培养你这个人。他建议我去英语夏令营,我也不愿意,我觉得我来美国是对科学感兴趣,英语只要专业领域的东西基本能听懂、看懂就好了。
后来老板有办法了,他把我找过去说,“我招了个美国的女学生,我让她跟你一起做实验,你们谈恋爱,保证6个月就解决语言问题”。那时候“文革”刚结束,思想很保守,高中都不和女同学说话的。我当时很犹豫,中国人的思想,老师像父母,他的话不能不听,我只好硬着头皮去跟老板说:“你为什么要我和美国人结婚?”老师这才觉得问题很严重,他说:“我叫你谈恋爱,没叫你结婚啊。”后来导师又想了别的办法,每星期给我买英文小说,定期检查我的进度,问我第100页讲什么。但我当时对学语言始终持不重视的态度。
后来我去伯克利大学做博士后,第一次给实验室做报告,提出了很有意思的一个设想,这个设想的结果现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人员都在用。我当时在提这个思想的时候没有人听,而且当场有人取笑我的发音,我开始觉得耶鲁的老板说得对。我在耶鲁的老板人很好,实验室每个人的生日都记得,你英语讲不好,他也很耐心,听不懂,就多听你解释几遍。伯克莱的实验室就不同,它是当时美国最热门的实验室,里面的人很高傲,你讲不好,他们没有耐心听。
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鲁 LifeIsaMiracle(2)
我决定开始努力学英语的时候,每星期70~80小时在实验室,又有了孩子,每天晚上还要上夜校,但这段时间的努力对我帮助最大。我后来回到耶鲁找工作,做报告的时候老板和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都在下面笑,他们说这个人以前话都说不清,现在侃侃而谈,讲得头头是道,这都是几年夜校读下来的效果。中国人很聪明,真的下决心、下工夫是可以学好的。
曹:你比很多中国教授在美国做得好,是不是语言也有很大优势?
许:是,语言非常有帮助。我下的工夫多一点,但语言能力还是不够,还有差距。我们当年的语言基础很差,不像你们现在的条件,从小学语言,我在耶鲁的第一门课的第一次考试,从第一个问题到最后一个,全部图解,一个句子都写不完整。考完很紧张,去找教授,他问我是谁,我说是考试图解的学生。他说:“你画得不错,我知道你都懂了,我给了你不错的分数。”这对我鼓励很大,当然也滋长了我不用学英语的想法,一直到读博士后才逼着自己去学。
曹:您刚才提到中国本科教育对学生动手操作和做研究的训练不够,我觉得还有一个问题,中国的教育不太重视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许:是,这是中国教育一个很大的问题。中国文化比较鼓励当官,官本位思想较重,认为当了官什么都有,当官就有资源、有研究资金。几千年考八股文都是为了当官。在这种文化影响下,人们不重视个人兴趣,使得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没有太多科技创造发明。现代的中国社会,每个人的人生选择还是掺杂很多家庭、社会的因素,并不是从兴趣出发,而是在传统概念的基础上寻找好的出路。
前几天有个学生请教我要不要选生物作为以后发展方向,说现在学生物没有好的出路。我答复他,如果就找工作而言,你的说法可能是对的,但如果是寻找自己的兴趣,完全是不同的事。美国当代教育最成功的一点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按照兴趣走。
美国小学到大学没有排名,每个学生有自己的特点,量化的分数不能说明很多问题。等学生考虑未来工作发展的时候,学校也会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特长。我对实验室的研究生说,如果你对这个行业没有兴趣,请不要来。就像谈恋爱一样,你一旦爱上了你的研究,什么脑筋动不出来?各种办法都会有的,这样才能出成果。如果别人强加给你,是很难成功的。
我们耶鲁医学院的学生里绝大多数不是应届毕业生,是工作了两三年再回来攻读学位的学生。他们的人生目标比较清楚,再回来读书也比较成熟。我们培养了那么多学生,这些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成功概率比较高。中国学生认为大学毕业,就该顺理成章读研究生,像比尔盖茨那样的中国人是不多的。哪个中国孩子敢在清华读了一年就不读了?自己创业,父母这一关就很难过。
美国记者采访我的时候,也问我小时候是什么让我对遗传学特别感兴趣。我说你要听真实的故事,而且是适合美国模式的故事。我那个年代,如果高考能考上杭州师范就很好了。当时老师说5个志愿里最好的大学也要填一个,于是我填了复旦。选专业的时候看到遗传学,问父亲这是研究什么的,他不知道,问老师不知道,问邻居也不知道,谁都不知道,就选了它。中国那个年代很少谈兴趣,但在现代社会,发掘自己兴趣很重要。对于留学生而言,更要知道自己去美国做什么。美国教育有几个层次,前50位的大学是精英教育,其他后面的学校层次较低,去留学的意义不是很大。
曹:有很多中国学生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什么地方,只是想先去了美国再说。如果就为了成功地去美国读个好学校,中国学生申请医学院被录取的概率是不是会更大?
许:医学院资金多,招的人也多,可以先看看往年这个专业录取中国学生的情况。虽然有资金来源,但不是所有的资金都可以招外国学生。
曹:也有中国人认为兴趣要建立在温饱的基础上。美国经济发展得好,社会福利好,所以可以考虑兴趣。
许:有一定道理。统计学上有很明显的数据,最有创新能力的人是中产阶级的孩子,他们温饱无忧。但特别富有的家庭里的孩子就不行,那些人没有动力,什么都来得太容易。我觉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我们刚才没探讨,就是你的职业是否能让你快乐。不是每个人的人生理想都一定要有多么伟大,但至少应该追求快乐。历史上成功的人大多对自己做的事情有一定兴趣,你要让自己人生快乐,一定要选你感兴趣的工作。我觉得这一点在欧美的教育中最成功,一个人快乐了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创造的东西自然会对社会有贡献。快乐的人周围的人也会快乐,不快乐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带去负面影响。
曹:我觉得美国这个民族很重视个人快乐,但我们的民族并不重视这一点。
许:一个民族的个体不快乐,对民族的发展是不利的。你早晨睁眼到晚上闭眼,你日常用的东西有多少是中国人创造发明的?空调、电灯、电话、电脑、微波炉……都不是中国人发明创造的。我们应该为中国民族骄傲,中国人确实挺聪明,但中国人对人类科技的发展贡献不大,中国人将来在世界上要有竞争力,如果没有创造力只有廉价劳动力是不行的。以前我们的文化鼓励民族自尊心比较多,今天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缺什么,怎样在下一个时代的世界竞争中有所作为。
曹:耶鲁和中国的联系历史悠久,现在的关系也很密切,你为耶鲁和中国搭建桥梁做了很大的贡献,能谈谈耶鲁和中国在学术上的合作吗?
许:我的努力有限,这是很多人共同的努力。耶鲁和中国的渊源很长,合作也很多,现在的趋势是越来越多,这些在耶鲁的网站上都能看到,Yaleandtheworld有各种合作的信息。
曹:这些合作为中国学生创造了什么样的机会?
许:中国学生去耶鲁学习的机会更多了。我们这个领域现在在做联合培养,在中国挑选最优秀的学生去耶鲁读博士,还可以继续做博士后,但对这些人的回国工作有一些规定。
曹:您觉得对在美国留学的医学院学生而言,回国就业和留美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许:每个人的需求不同,就业选择就不同,很难一概而论。就做学术而言,可能美国现在的学术环境更好一点,但具体要因人而异。美国现在有些制药公司在大量裁员,这对中国来说,倒是个好机会,可以吸引更多这方面的人才回国发展。
和许教授聊天的过程中,有个美国的博士来访,我在门外等了一会儿。看见一群复旦生科院的孩子在用电脑,他们是许教授实验室招的学生。按许教授的说法,他们是对这个领域有兴趣的人。一个个果然都很投入,时不时乐呵呵地交谈。我注意到他们穿着统一的文化衫,背上有一个抽象的基因链和一句话“LifeIsaMiracle”,这个组合图案很适合他们的身份。这句简单的话也触动了我,人们常说芸芸众生,“芸芸”是从数量上说,生命随处可见。但从内涵上看,哪怕最细微的生命都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探索生命科学之路是不断发现奇迹的过程。如果更多的人能像许教授说的,快乐地去探索、去发现,那么无论从事哪个领域的工作,生命的奇迹就在当下。
斯特灵图书馆墙壁上的雕刻,内容是:耶鲁学生挑灯学习,一边是猫头鹰,表示晚上;另一边是骷髅,表示过度劳累离死亡不远
中国理科学生不重视语言能力,这是最大的障碍之一。语言能力对科学研究很重要,博士后最后一个台阶上不去往往就败在语言上。科学也是一种交流的过程,不懂语言,不能有效地沟通,是中国学生很大的劣势。
美国小学到大学没有排名,每个学生有自己的特点,量化的分数不能说明很多问题。等学生考虑未来工作发展的时候,学校也会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特长。
我们应该为中国民族骄傲,中国人确实挺聪明,但中国人对人类科技的发展贡献不大,中国人将来在世界上要有竞争力,如果没有创造力只有廉价劳动力是不行的。以前我们的文化鼓励民族自尊心比较多,今天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缺什么,怎样在下一个时代的世界竞争中有所作为。
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鲁 十字路口的理性选择(1)
李继:本科就读于外交学院,毕业后赴美留学,获美国西北大学政治学博士。在耶鲁大学法学院攻读J.D.(JurisDoctor)学位,毕业后就职于纽约一家全球著名的律师事务所。
马:李继,你是什么时候决定出国的,为什么会选择出国?
李:大二、大三的时候做出决定,开始准备出国。我本科是在外交学院读的,我们的学生基本上有以下几种出路:出国、读研、毕业后去外交部工作。我觉得其他的选择都不适合我,所以只能出国。我学了那么多年英语,不出国挺浪费的。
马:看来出国对你而言是一个排除性的选择。
李:是的。出国读书和在国内考研这两件事是平行的,都要大三就开始准备。我觉得自己不擅长死记硬背,如果考研的话,政治考试肯定不行,所以就把这个选择排除了。当时看到以前学长拿了美国大学的奖学金,不花钱还能读书、开眼界,这个吸引力挺大的。找工作对于外交学院学英语的学生来说,压力不是很大,毕业以后找个不错的工作基本上没问题。所以工作变成了我的一条退路。万一出国留学这条路走得不顺利,也有不错的退路,心里比较有底。对于去美国读书,我不是孤注一掷地往前冲,我的专业是经济外交,一般这个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去使馆做经济调研比较多,但我大二的时候发现自己不适合也不喜欢去机关工作,所以我决定试试出国这条路。
马:你在选择留学专业上有什么考虑?
李:我是去美国读博士,我的选择必须和自己本科所学的专业有关联。在外交学院,我除了学外交英语,还学了政治外交类的课程。所以我申请美国大学的时候,选择了政治科学的博士,申请的过程和大家都差不多。
马:你是先去西北大学读了四年博士课程,然后再来耶鲁法学院的,你觉得在西北大学那四年里,自己有什么变化吗?
李:我最大的体会是,读博士必须非常热爱自己所做的研究,否则这个过程会很痛苦。博士课程刚开始的时候还比较平稳,就是一步步地上课、做研究。学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要面对现实了,也就是要开始考虑找工作的事情了。我们总是先看看师兄、师姐怎么做,他们如何考虑工作的问题,他们毕业以后的去向。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美国的文科博士找工作确实挺困难的。我真不希望自己以后在就业市场上像烂西红柿似地被扔来扔去,所以我开始考虑做一些更实际的改变。
马:你怎么会决定读法学呢?
李:在决定申请去读法学专业的时候我并不十分了解法律,也谈不上热爱法律。坦白地说,我是从更实际的角度去考虑的。在我周围,有这种实际考虑和实际行动的人不少,比如有朋友读的是社会学博士,然后转到哥伦比亚大学去读法学。我从他们的信息反馈中感觉到,法学和文科的专业跨度不大,以前读文科博士所锻炼的读和写的基本功都用得上,所以我想这应该是一条不错的退路。
马:你每次做选择都有退路,这次耶鲁法学院变成了你的退路。
李:我并没有放弃读博士学位,我只是中途出来为自己以后的发展做一些其他的准备。读博士是为了以后做学术,但如果以后不做学术,做实践的话,法律会非常有用。中国现在发展得很快,在一个法制社会里,对法律方面的人才需求会越来越多,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在美国更是如此,所有的理论似乎最后都会落实到法律层面上来实施。我博士的研究方向和中国的法制改革、中国法律的地域差异有关,所以读法学学位对我做博士论文也很有帮助。
马:你的选择很保险而且两边都能兼顾。你为什么选择耶鲁呢?
李:读法学的学位投入很大,机会成本很高,所以一定要去最好的学校。
马:耶鲁法学院是最好的,你申请的时候有什么体会?
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鲁 十字路口的理性选择(2)
李:我和别人一样,做题、考LSAT、准备推荐信。我有个很深的体会:运气很重要,即使你所有的申请材料都做到最好,也只有50%的机会。我的成绩并不是特别好,比我那些室友的成绩要差。也许耶鲁看到我在博士期间做的研究和法学非常相关,估计我以后可能会考虑做教职,这和耶鲁法学院重视理论研究的传统比较符合,所以选择了我。我的推荐信对我申请成功帮助很大。我在西北大学的教授非常支持我,有一封推荐信是我导师写的。他毕业于哈佛的法学院,又是斯坦福的博士;还有一封信是数学系的一位教授写的,我选了他的课,因为这门课对我的研究方法很有帮助。我猜想,耶鲁综合起来考虑,觉得我和我已经做的准备都比较适合做学术研究。
马:你在美国读大学,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李:在美国学会了质疑所有的东西,包括一些最基本的假设。在中国读书的时候,基本上是教授讲,学生听,然后做一些基本的举一反三。美国教授绝不希望你被动地接受,他们要你质疑,一层层地置疑,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一起进行理论的探讨。这在中国学生看来,是教授做的事情。而在美国,学生是重要的参与者。
我慢慢习惯了高层次的抽象思维。比如以前探索中国问题就考虑中国,探索中美关系就考虑中国和美国。在读博士的过程中,我需要从各种角度、各种层面探讨。什么是中国问题?什么是中国?一层层地剖。我讨论的中国是个地理概念?文化概念?还是人们的一种认同感?比如一个广东人和一个陕北人,他们说不同的方言,但在报纸上看到美国批评中国的人权都会有同样的感受,为什么又批评我们中国人。这种认同感从哪里来?一个个问题问下来,即使很简单的问题,都有许多值得讨论的空间。
来美国之前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只是机械地解答问题。来美国之后,知道自己不知道,开始主动地提问题。
马:你在读博阶段做过助教,也了解美国的本科教育,你觉得和国内本科教育有何不同?
李:外交学院在国内是比较特别的大学。我们都是小班教学,20个人左右,教授很负责、很认真,这一点和美国很像。我觉得差别在资源、条件和思维方式上。不过后者和整个中国的大环境有关,来美国的人都会提到。自己在国内学习局限性很大,创新意识不够等等。美国学生在思维上没有太大的局限,我的学生会问很多我想不到的问题。
马:你在耶鲁法学院学习以后有什么变化?
李:我觉得在西北大学读博这四年对我冲击最大,来耶鲁的时候,我已经适应了美国的学术环境,所以在耶鲁的变化比较慢。但有一点比较明显,就是在耶鲁学了法律以后,我认为自己有能力应对在美国出现的各种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了很多。现在碰到什么问题,哪怕一开始没办法,也有信心处理好。在美国这个法制社会,我们可以努力使自己在法律上不受歧视。现在美国的法律还有对外国人不利的地方,我们的权利仍受到限制。所以如果我朋友有什么纠纷,我已有能力提供帮助。就好像你打开一个窗口,知道屋子里是怎么回事。熟悉了游戏规则,就有能力应付了。
马:耶鲁法学院世界闻名,你在这里学习,感觉法学院有什么特别的优势?
李:在耶鲁法学院发展的空间很大,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校友资源非常丰富,确实是群英荟萃。同学的职业背景各不相同,在和他们交往的过程中,我学到很多东西,这对我未来的发展有潜在的帮助。除了人际资源以外,其他资源也极其丰富,比如做研究项目。需要做访谈,学校会提供足够的经费,教授也会利用自己的资源帮助你,介绍你要研究的那个领域的专家、知名学者,使我们比较容易地获得许多第一手资料。
马:你对未来有什么打算?
李:读完法学的学位,我会把博士读完。以后如果想在美国做教职的话,有两个学位是很必要的。
在每一个人生的十字路口,李继似乎都会做出理性的选择。仔细分析机会成本,考虑好退路,就这样一步步从外交学院走到了美国西北大学,又与世界一流的耶鲁法学院结缘。虽然他在访谈里提到有运气的因素,但如果运气不断亲睐一个人,那这个人成功的背后一定有迹可寻。在李继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努力的足迹。未来充满变数,以不变应万变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没有扎实的英语功底,也许就不会有留美读博的机会,没有博士阶段专注深入的研究,就不会接到耶鲁法学院抛来的橄榄枝。而耶鲁法学院的洗礼,又让他自信地走向人生的另一个高度。
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鲁 高中生:走近耶鲁,走进耶鲁
王钢:耶鲁国际学生学者中心副主任,负责耶鲁国际学生、学者的注册和管理,并参与耶鲁本科生录取工作。丰富的美国大学学生管理经历,使其在美国高等教育管理和跨文化交流方面有浓厚的兴趣和独特的见解。
马:王老师,请您先介绍一下您个人的留学经历。
王:我在国内本科读的是英美文学,1988年本科毕业后,到美国BowlingGreenStateUniversityinOhio读大学生管理专业的硕士,当时是半工半读。1990年毕业后到迈阿密大学做国际学生宿舍中心主任。1993转到Cornel大学,先做Internationalstudentadvisor,后来升为Associatedirector。1999年7月,到Yale国际学生学者办公室做副主任,主要是负责在耶鲁的学生学者的学籍管理、注册等事务。
马:您是怎样参与耶鲁本科生录取工作的?
王:耶鲁本科生的录取工作繁重,每年需要大量的人来帮忙。所以每年会挑选一些师生帮忙,我很幸运地被选中到录取委员会,参与录取的全过程,积累了很多美国大学本科申请的经验。
马:耶鲁在本科生录取的过程中,一般都从哪些角度来评价学生呢?
王:学业是录取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录取因素中大概占70%。但随着近年一流大学的录取率逐年降低,光靠成绩好也很难进入。
有很多非学业的因素也越来越重要。这些包括学生特长,艺术方面、体育特长,还有是否获过国际大奖,比如奥林匹克学科竞赛的奖项等等。
此外,申请人自身的个性特点、自身的价值观也很重要。耶鲁很看重毕业生今后能否给社会做出贡献。校方希望知道你到学校前对社会以及身边的人做过什么贡献,你能从Yale学到能带给社会的东西,耶鲁如何对你的发展带来价值。这是一种学生和学校互相促进、配合的关系。所以耶鲁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够articulate(详细说清)自己的特点,表明自己的价值观。
马:您说学业方面占录取因素的70%,能具体说一下是如何衡量的吗?
王:学业主要指的是高中的成绩,包括AP(AdvancedPlacement:美国给高中生开的大学预选课)课程。在中国就是高中的成绩,或者在当地的大学选的一些课程。在美国,高中修的AP课程考试成绩达到4-5分的话,是可以免修大学基础课程的。比如有的学生就曾用自己高中的AP成绩在大学少修36个学分的课。另外的衡量学业的标准就是标准考试(比如SAT)的成绩。每个学校都会公布去年的录取平均分,但对于每个具体的申请者,还是按照其整个背景材料来考虑的,对SAT成绩没有一个明确的“分数线”。SAT如果在中国不方便考,可以用GRE成绩来代替。
马:除了成绩,其他方面呢?
王:其他方面就要由具体的申请材料来体现了。比如申请的essays(作文),一般学校都会让申请者回答一些问题,表现自己的价值观,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经历和对题目的理解来回答essay中的问题。另外就是通过推荐信(一般的申请要有两个老师的推荐信)来体现。最后就是参加的活动,比如寒暑假做义工的介绍,说明你为所在的社区做了哪些工作。对于做义工,最好能有一个theme(主题),能够反映你的个性特点。
马:您能谈一下对上面的要求应该怎样准备吗?对国际学生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王:首先是准备考试。主要是SAT,如果愿意,还可以加考SATSubject。国际学生如果参加SAT考试有困难,SAT,SATSubject成绩可免,但最好能用GRE等考试的分数做参考。SAT考试分为词汇、数学、写作三部分,对中国学生来讲,挑战最大的是写作和词汇。一般人SATSubject考试会选两门,包括化学、物理、历史、语言等。另外,对非英语国家的国际学生来讲,托福要达到600分,计算机网络考试的要达到170。
关于学业成绩,国内的成绩要换算成美国的标准。为了让美国人明白中国的积分制度,可以这样衡量:A+:90~100;A:95~90等等。这种GPA(gradepointaverage)的测量,可以让录取人员尽快了解学生学业各方面的情况。
另外,应该对你就读的高中学校或所在班级做一个介绍,是不是重点/非重点等等。这些背景性的介绍,很有可能吸引录取人员的注意力。如果你的学校有国际化的活动或者背景,也会有所帮助。总之,把能增加自己学校credibility(可信性)的材料都附上。
还有,推荐信也很重要。我觉得应该选最了解你的老师。比如请文科的中英文老师或者理科的数学物理老师介绍他们对你的评价。他们提供的材料要能突出你的特点,要和你申请材料的主题一致。要让录取人员能从这里了解你的strengthandweakness(优缺点)。推荐信要能够通过具体的例子突出你的长处,要把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呈现给大家。
马:在申请安排上有什么要注意的?
王:Yale的录取有个earlyaction(早行动),要求11月1日以前把材料寄到,12月25日前就会通知你有没有被录取,但中间不许申请其他学校。所以如果非常想来Yale,可以考虑这样的申请方法。它的好处是录取率比较高,比如Yale提前录取的比率为19%,而正常录取的比率大概在10%左右。
正常录取的时间要求每年1月1号前把材料寄到,4月初会知道结果。要求被录取人5月底前作出决定,录取后学校会安排参观等等。
马:您能简单描述一下录取委员会的工作状态吗?
王:每年录取委员会的大屋子里都非常忙乱。每一份材料最少要有两个人看,一般要3~4人看过,每个人都给一个评级(ranking),评级会根据学业成绩、经历、参与的各项社会活动(activities)的情况以及家庭背景(familybackground)、各项考试成绩TOEFL/SAT、推荐信(recommendationletter)来确定。上面的初步评级完成后,会由两个院长、高级录取官员给录取委员会的其他成员介绍每个通过预选的申请者。这时学校一般会考虑是否有合理的diversified(多样性)的学生分布。比如现在耶鲁就想扩大学生在社会、经济、地理等方面的多样性。此外,现在对是否是耶鲁的校友子弟越来越不那么看重了。
马:您对想申请来美国读本科的同学提些什么建议?
王:首先,我觉得长期的准备应该是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这方面我们得下很大的工夫才能跟美国的学生接近。从每年的8月开始就可以收集各个学校的材料,知道他们要求考什么,收集他们的essay题目。开始写essay,回答他们的问题,预填表格等。SAT最好在5月份考完,这样成绩可以直接附上去。5月份来不及的话,9月份还可以考。考试完成后,要找人写推荐信,尽量让老师强调自己不同方面的才能。中国老师可能写推荐信经验没那么丰富,一定要准备好自己的CV(履历)。
出国留学会有很多辛酸的事,学业压力大,远离亲朋好友,一定要及早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在Yale,几乎每年都有中外学生因为心理原因退学或休学,实在可惜。
新东方的SAT辅导班越来越火,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高中毕业生开始考虑赴美留学。曾几何时,“洋插队”的研究生们谱写了一首首辛酸辉煌的留学史诗。如今,花季少年也卷入了留学热潮。这是一条迅速使自己国际化的捷径,耶鲁及其他美国名校为家庭收入较低的本科生准备了大量奖学金,几乎所有被录取的中国高中生都能从中受益。难以想象的优厚待遇也预示着难以想象的挑战。耶鲁国际学生学者中心的王钢副主任在文章中给了读者信心和指导,让走近耶鲁的路变得更加清晰。但“走近”并不等于最终的“走进”,只有那些懂得厚积薄发的人才能突破重围,用自己的实力和魅力征服耶鲁。
学业是录取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录取因素中大概占70%。但随着近年一流大学的录取率逐年降低,光靠成绩好也很难进入。
背景性的介绍,很有可能吸引录取人员的注意力。如果你的学校有国际化的活动或者背景,也会有所帮助。总之,把能增加自己学校credibility(可信性)的材料都附上。
首页 上一页 共2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