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是天才优等生》

_2 赵昇衍(当代)
  生活中得到的知识,就像是水龙头滴下来的水,
  一滴一滴,通过漏斗全部流进了瓶子,
  慢慢地、但是确凿无疑地存储到我们的脑子里。
  据说,纽约大学图书馆的栏杆,从上面看是用十字花的钢筋做成的。这种设计,是为了防止学生不堪忍受学习压力而自寻短见。韩国学生很惨,他们不是用母语听课而是用英语听课,学习压力自然使他们面目憔悴。他们中的一些人竟过早地脱发。
  本国语言谁都能听懂,用它来听课自然很容易,但是,让这些人用英语来听课,即使对学习好的学生来说,仍然是很难逾越的高山。这时,你会深切地感到,在英语的生活环境里所得到的知识,要比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有用的多。
  我国的高中毕业生,对母语基本上运用自如。据调查显示,高中生大约掌握五千个左右母语词汇,大学毕业生大约掌握八千个左右,获得博士学位的,也只能掌握一万两千个左右。加上平时的耳濡目染,在生活中很少会出现语法问题。连极细微的语言色彩都逃不过他们的耳朵。即使是没受正规教育的人,只要是母语,只要生活在母语的环境里,就可以随时随地用母语组句成文。
  就拿我来说,学英语的时候,一天要看五、六个小时的英语语法、背诵单词、练习翻译英语小说,结果,在SAT2考试的语言部分得了满分。但是,我在学习韩国语的时候,从来没有这样用功过。事实上,我们忽视了母语。除了学校强迫我们写的日记以外,全然没有刻意去学习。凡是学过外语的人,都会有这种体会,在实际生活中左一句、右一句地随便捡起,也比硬在那里死记硬背地积累更有效率。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
  学习法语的时候,我有一个体会,对法语印象最深的还是饭店招牌上的单词,法国香水的名称,时装业广告里使用的单词。也就是说,印象最深的不是在课堂上学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东西。
  学习历史也一样,印象最深的,还是博物馆文物手册里的背景说明或者悠闲自得地看历史电视剧所知道的内容。有的教育纪录片非常生动感人,令人久久难忘;有时,朋友之间的简短对话,也叫人回味无穷;甚至,漫画书上读到的几句话,也会让人经常挂在嘴边。
  我在上小学的时候看过一种漫画书,内容非常有趣,里面有各式各样的飞机和导弹的故事。后来,我在学习现代战争史、欣赏有关武器的录像片的时候,因为通过漫画里已经懂得了各种武器的性能,所以感到倍加的亲切和有趣。那些让周围人惊讶不已的天才少年,大部分都是好奇心很强,连珠炮似地向你提出问题的孩子。如果身边的人能够解答所提出的问题,那么,光听这听那也能够形成相当丰富的基本知识。
  耳濡目染的知识比用功得来的知识扎实得多、牢靠得多。韩国人说韩国语,当然能够运用自如。引用成语、谚语,可以随手攒来;模仿方言、土语,可称惟妙惟肖。但是,死记硬背的外语只能勉强做到沟通信息。这说明,耳濡目染的知识在学习相关课程的时候很容易联系,也很容易立即应用。教育学家称之为"智商弹力"的应用能力和速度,将成为高考所要测定的逻辑分析能力的基础。
  这种在平时生活里所积累的知识,之所以比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更扎实、更牢靠,其原因在精神学里可以找到根据。一个人要习得知识,从接触到理解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美国的教育学家们称它为吸收期(Duration of Assimilation)。据说,这段吸收期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而且,不能超过限定的速度。就像往漏斗里灌水一样。漏斗的嘴是固定大小的,一下子灌水灌多了,就超过了漏水量而冒出,灌得再多再快,也都冒到外面去了,无法流进瓶里。往漏斗里灌水的速度如果超过漏斗漏水的速度,那么超过的部分就成了浪费。但是,耳濡目染的知识,就像是水龙头滴下来的水,一滴一滴,通过漏斗全部流进了瓶子,全部印在脑子里,记得又扎实又牢靠。
  所以,要想学习好,就要广泛涉猎知识。不管它是漫画书还是通俗小说,不管它是学术杂志还是导游手册,只要一有空就读。重要的是,要通过各种人的视觉,各种人的体验,浏览实际生活方方面面的知识。
  现代文化是不喜欢读书的文化。很多人购置新的电视机也不读一下电视机的说明书。但是,你从现在开始,就要养成见到招牌就读招牌、见到漫画就读漫画下面的几行小字的习惯。参观博物馆或去看戏,也别忘了读一读节目单。只要养成"读"的习惯,肯定能够获得比课堂学习多得多的丰富知识。这种知识,将会成为最有效地适用学习技术的基础。
方法2 认准自己学习的榜样
  没有绳索,想攀登悬崖峭壁是不可能的。
  没有自己的学习榜样,不找差距,不讲究方法,
  想达到自己期望的目标也是行不通的。
  我家有这么一个亲戚,他出身贫寒,但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终于从汉城大学毕业。他曾经在大企业任过职,其间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他博学多才,曾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不少文章。因为他多才善辩,待人和蔼可亲,得到了人们的欢心。随着1999年信息产业的异军突起,他也成了小有名气的风险投资企业家。
  "有攀升,就有下跌;有过热,就有疲软。"这是最初的风险投资家JP·摩根的至理名言。因为JP·摩根长像稀奇古怪,被人们戏称为:"沃尔·斯特里斯的小魔鬼"。历史上,他凭借叱咤风云的能力,迅速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并因拯救了负债累累、濒临崩溃边缘的美国而名声大振。
  我的那位亲戚似乎没有弄懂JP·摩根的至理名言,尽管在当时风险投资的大潮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风险投资的市场疲软以后,因为对市场走势把握不准,亿万财富付诸东流,只好关闭几年苦苦经营的事业,成了流落街头的失业者。那以后,我国开辟了中国和东南亚市场,迅速克服金融危机,重新跻身于亚洲经济强国的行列。
  "四小龙当中,有一只还在迅猛成长。"美国的一家经济杂志这样报道。金融危机的情况好了许多,但是,像我家亲戚那样的昔日风险投资者们,在机会重新到来的时候,仍然犹豫不决、踯躇不前,没有拿出明确的计划,没有重新振作起来。
  我的朋友当中,有一位在山沟里的小学连年得第一的同学。现在的山沟如同城市,但是那个时候的山沟是牛拉犁杖、人背肩扛的穷山僻壤,一个年级也只有15名学生左右。他读了妈妈从汉城买来的一些参考书,所以成绩自然比同村的学生优秀一些。那里的村民都夸他是"天才"、"万能博士"。因为在人迹罕至的山沟里,能够读到哪怕几本从汉城买来的参考书的,数来数去只有他一个人。就这么一个"天才"、"万能博士",没有考上汉城的名牌大学,只考上了地方的普通大学。
  我们常常喜欢说:"井底之蛙"。一旦出国旅游回来,摇身一变似乎成了无所不知的国际问题专家,趾高气扬、夸夸其谈。我早就看不惯这种现象,常常对自己说"井底之蛙"来警戒自己。
  有的人,小的时候非常聪明,甚至夸为"神童",但是为什么上学以后却学习成绩不好呢?这是因为,人在小时候,竞争对手有限。我国的家长对子女的学习成绩很敏感,子女在班级里获得第一名,就像是生了天才一样高兴得不得了。但另一方面,子女的实力越高,就越要经历激烈的竞争。在国际化的现代社会里,真正有实力的人就得和世界最顶级的实力者竞争。从小受着夸奖长大的孩子,长大以后很容易满足现状,远离激烈的竞争世界。
  具有出色才能的人,应该进一步开发自己的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取得巨大成功,而又不断发展的人,在数百万人里也只有一两个。学校里的第一名也只是三千或四千人当中的第一名。这样的学生考入汉城大学也只能是中下等水平,和世界名牌大学的学生相比,他连最末等都赶不上。水平越高,越要经过这样激烈的竞争,所以,仍有成千上万的人无法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选定目标的时候,就要把目标定得高一点。美国有句俗语:"天做目标,云相伴。"每次考试得100分的时候,我总是想起妈妈的话:"天外有天,楼外楼。"你觉得你跑得很快,可人家在天上飞呢!
  事实上,全校第十名也许比第一名更出众。全校第一名也许只是完全适应于本校的水平。但是,全校第十名或许具有可以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竞争的智商弹力和透彻的思考能力。这种人不安于一个学校、一个地区的实力,可以向更高的目标不断进取。
  人们往往过高地评价自己的水平,所以眼前没有出现有血有肉的实际榜样,就很难意识到竞争对手的存在。人们开发"选目标、找差距、定方法"的技巧,其原因也在这里。在相同的行业里,选出几个世界最高级的企业做比较对象,看他们的效率与收益情况,找找差距,然后制定赶超它的具体措施和奋斗目标。即使不可能赶超,通过不懈的研制与开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也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成果。
  有的企业家还模仿最顶级企业的经营方向,对生产线进行更新改造。纽约证券市场的风险投资者考罗纳,就是白手起家的。他通过风险投资融到数十兆资金,积累了巨额的财富。之后因股市暴跌而失败,但是他又很快重新崛起,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故事受到证券市场称颂。如果我那位亲戚以这位成功者做榜样,找差距定措施,那他就不至于失业,陷入悲惨的境地。
  我那位山沟里出身的朋友,如果找一个在汉城学习的优秀学生做比较,寻找差距,努力学习,也许也能够考上汉城的名牌大学。汉城市的江南高中是英才辈出的学校。即使是这个学校的优秀学生,如果想到德国留学,也不要忘记这样的事实:在德国,一般的孩子七岁就能熟练地掌握拉丁语和法语。
  要想学习好,就要向企业家一样认定自己学习的榜样。按照那个人的学习方法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提高水平,就很容易找到捷径。如果在同年级学生当中最优秀,那么可以把目标定为超过老师。
  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哪怕学习成绩一般,也要把目标定在上一位的水平上才能取得成功。全校中等水平的学生再努力,也不能一下子成为全校第一名。七十分左右的学生最好是找八十分的同学,学习和模仿他的方法,安排每日的学习内容。八十分的要找九十分的,九十分的要找一百分的,这样提高一个档次才能取得好效果。
  没有绳索想攀登悬崖峭壁是不可能的。就像一步一步上台阶一样,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地分阶段实行。每阶段都要问:"为了达到今天的目标都做了什么?"还要把作记录习惯化。
  为了养成这种做记录的习惯,重要的是每天都要作记录。这样过了两个月,再检查自己的计划,看哪一点没有完成,怎么弥补这一点,逐一完善起来。每天的记录和两个月一次的检查,是决定现在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对象是否适合自己的重要过程。提高成绩和熟悉学习技术并不太难,难的是遵守规则和持之以恒的问题。
  认准榜样的好处,在于他帮助你实现了一个人难以达到的目标。在山区生长,附近又没有上汉城大学的学生,那么再扩大范围,看亲朋好友圈里有没有,实在找不到,就直接给汉城大学写信,仔细询问就不难找到你要学习的对象。学习的时候,也要像经营企业一样,探寻成功者实现目标的方法。重要的是模仿他们。
  如果成绩还是上不去,就找比你成绩好的学生,看他的生活方式哪一点和自己不一样。如果我是八点起床,慌慌张张地上学,那个学生是六点起床,读一会儿书,不慌不忙地上学,那么你先模仿他,仔细分析存在差距的原因。如果不是早起床的问题,那么再换个比较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反复试验,一定要找到成绩比自己好的原因。
  学习的方法不是普遍行为,而是非常特殊的个人行为。照搬硬套别人的秘诀不一定有效。也就是说,不是让你照着别人的习惯走。再出众的人也不能在绝无人迹的森林里,独自创造和制作所有的生活必需品。利用别人的发明创造,才能够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学习技术也一样,模仿和利用别人成功的研究成果,比自己亲自开发好得多、快得多。
  学习技术因人而异各式各样,一个人只需要他所需要的技术。模仿身边优等生的学习技术,但是它不一定能够成为自己的技术。在众多的技术当中,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技术,模仿其中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来营造对自己最适宜的学习环境,最终把它变成自己的技术,他就会取得比较大的成绩。
  到目前为止,这种方法是实现预期目标的最有效方法。世界级的大企业都认定了这种方法,不惜重金来开发研制。期盼成功的学生,有必要选择一个比自己实力更强的学生,寻找具体的差距,制定确实有效的措施。
第四章 给家长的赠言
问一问孩子:要选择什么样的人生
  “没有目标,就没有最佳方式。”
  要在心里铭记这一现代教育的格言。
  不管别人怎么说,我清楚地知道,我们的父母都是非常优秀的。他们流血流汗、不怕牺牲,在不到半个世纪的短时间内,把一个满目疮痍的战争废墟建设成了世界人民都刮目相
看的经济强国。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令人自豪的灿烂文化。我们迅速地抚平殖民化留给心理的创伤,扫清战争留下的遍地瓦砾,竖起了汉江奇迹的丰碑。
  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这些丰功伟绩来之不易。它是和我国国民与众不同的教育热情分不开的。到了美国后,我才知道,昔日经济强国阿根廷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还能和欧洲强国齐头并进的土耳其,至今仍然滞留于后进国家行列,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搞好国民的素质教育。国民的素质教育是先进国家的基础。今天,我国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都是因为我们的父母卧薪尝胆,不分昼夜,废寝忘食,甘心情愿地为子孙万代牺牲自己的结果。
  但是,现在沾沾自喜还为时太早,我们要抹掉泪水与牺牲的记忆,努力探索符合先进国家的子女教育。在这种关头,要想有效地进行子女教育,就得彻底更新教育的观念。
  希望父母们正视这样的现实,子女们生活的现实环境和父母那个年代截然不同。到目前为止,我们一心为经济开发,只注重学校的学习。我们必须一改这种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模式,更新观念,提高档次,让教育更上一层楼。
  事实上,好多父母就是喜欢让孩子整天抱着书本埋头苦学,只有这样做,他们才放心。我充分理解这些父母的心情。但是,我们再也不能用这种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子女了。这种方式不太实际、也不太有效,当然不能获得成功。现在,只要求子女“成为自食其力的人”,就有点片面、有点落后。大家知道,我们的教育正在经受严峻的考验。究竟应该采取哪种教育模式?我们每个人也都面临着重要的抉择。先进国家的教育模式,是以提高生活品位为宗旨的。只有实施这种教育模式,我们的教育才能赶上先进国家。
  站在美国看韩国,国民的人均收入、技术水平都不亚于西方任何国家。但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陈旧的教育模式不平衡、不协调、不相称。我们落后的教育有点像发展中的国家。好多家长肯花重金让孩子早期留学的原因,也就在这里。但是,留学的成败也取决于父母。
  纵观先进国家的教育,他们要培养的不是只知盲目干活的人,而是要培养具有新创意、新思路,能够提高生活品位,能够提高附加值的人才。大部分教育学家都认为,先进的教育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学校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意、思考、批评、想象等学习所必要的能力,但不能像家庭教育那样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地解答孩子天真好奇的疑问,也不能指导课外读物、进行谈话等更为广泛的教育。学校教育不能替代家庭教育。
  要想成功地进行子女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冷静地观察和把握子女的特性,找到符合这一特性的教育方法。孩子需要的老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思考方式?符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应该是什么?孩子先天的集中注意力怎么样?美国权威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主张,孩子的父母对上述一系列问题应该有正确地判断。
  实施不符合学生身心的教育方法,只能使师生关系趋于紧张。从家长的角度而言,只能浪费资金和时间。
  我六岁的时候,妈妈为我请来了很有名的老师,让他辅导我的小提琴。按理说,接受六年的小提琴辅导,素质再差也该拉出像样的曲调,但是我却不行,曲不成曲,调不成调,连最基本的音调也拉得不准。
  我的小提琴老师曾用“铃木小提琴教学法”培养出了很多出色的人才。音乐是以数学和逻辑学为基础的比较深奥的学问。“铃木教学法”为使孩子们容易接近音乐,先从看乐谱的方法开始教起,然后随便选一些曲子演奏,让孩子们凭着听觉练习。这种教学方法,在不懂得理论的孩子们中间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完全不符合我的特性。结果,花了很多辅导费,浪费了六年的时间,到头来只好放弃了小提琴学习。
  我上大学以后改学钢琴。原朱利叶音乐学院的教授、九十岁的资深教授来给我辅导。它非常严格,教我长调、短调等传统技法,键盘指法、练习曲、和声法、对位法等理论。有好多学生不适应这位教授的理论式教法,一个个离开了他,但是它的这种教法非常适合于我。仅仅学习八个月,我的钢琴水平已经达到了能够上朱利叶音乐学院夜间班的程度。
  这个例子说明,每个人都有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人们说,学习弹钢琴,手指一定要长。这似乎是常识。但这种常识也不一定全对。手指长了,有利于连续弹奏相距较远的琴键,有利于弹奏李斯特或肖邦的曲子,但是,手指长了,有碍于连续快弹相距很近的琴键,有碍于弹奏贝多芬、莫扎特的曲子。
  同样的功能,却因方向不同而影响效率。在督促孩子用功之前,有必要问问孩子: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怎么学习?只有正确把握学习、发展的方向,才能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
  “没有目标,就没有最佳方式。”要在心里铭记这一现代教育的格言。
冷静地观察孩子的特点
  不要事先替子女决定他们的将来。
  人生的目标应该让孩子自己确立,
  这样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我国的父母过分担心孩子的将来,倾注太多的热情和努力,遗憾的是,他们不太懂教育孩子的技术。学习也和汽车、电脑一样,掌握结构、性能以及操作技术,才能运用自如。学习也一样,只有正确把握子女的性格、特长、爱好,才能开发出符合子女的学习技术。
  学习不是很用功就能学好的。你若想在美国当教员,那你就得接受专业教育,必须学习和掌握头脑的功能、儿童心理、逻辑哲学、认识论等相关的知识。
  要想为子女选择最适用的学习方法,首先要放弃强迫子女整天呆在屋里死抱书本才肯放心的心态。我们应该关心的是,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子女既省力又有趣,又可以迅速学习的有效方法。
  最好的方法是有适应性和弹性的方法。为了理解这种教育方法,家长不应该强迫子女呆在屋里,一味地死啃书本,而应该帮助子女学习和掌握学习这一技术的原理和要领。
  其次,不要事先替子女决定他们的将来。我国国民向来重视名次序列。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又喜欢学历史。但是,父母认为学历史不如学法律,所以就把孩子送到汉城大学法学院学习。【在韩国,家长都希望孩子们学习法律或医学。法律或医学专业当然就成了热门专业。因为,律师和医生社会地位高,挣钱又多。—译注】有的孩子确实对法语感兴趣,但是他的父母就是不让,就要让孩子转学到自认为保险系数高的英语专业学习。这样,父母事先替孩子决定了将来,孩子就无法确立自己对人生的目标。
  子女的人生目标,让子女自己去确立,这样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我的哥哥不听父母的劝阻,报考保险系数最高的密歇根大学工学院学习。我的父母认为他适合搞建筑或艺术性的职业,但他就是没听。当时我妈妈没有强迫他。我哥哥到工学院学了一年,才知道妈妈的劝告是对的,于是,改变主意转到建筑学院去学习。上工学院的时候,每次制作课题计划表,他总得熬夜,表示一大堆不满;改上建筑学院以后,他觉得学习轻松有趣。学习上取得好成绩,那也是当然的结果。
  让孩子自己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即使走一段弯路,也能回过头来走正确的道路。孩子的理想是当一名历史学家,那么学习再好也不要硬让他上汉城大学学法律,而应该让他上汉城大学学历史。他只有成为历史学家才能做出最大的贡献。将来自己创业和到大企业就业,需要不同方式的学习和不同领域的知识。
  对一般人来说,学习不是人生的目标,而只是实现人生目标的手段和过程。父母有了这种认识,才能在子女教育上取得成功。我很幸运,父母没有刻意追求学校的学习分数,而是承认和支持子女自己选择的学习方式,所以我才自己悟出了学习技术。
  我们学习的目的大致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为了掌握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才能的技术。如果肖邦或贝多芬没有练就运用自如的手指,那就不可能成为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要想当一名学者,就要练就正确使用学术术语,正确表现逻辑思维的能力;要想当一名建筑学家,就要掌握将自己的构思表现为空间实体的能力;要想当一名公司职员,就要练就把自己的工作企划转换成预算和实施计划,并能用语言和文字加以表现的能力。过分热衷于准备考试,就无法习得这些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各种技术。如果是这样,即使你有独特的想法,也不能和那个领域的人们交流,你的能力也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自然就不能得到人们的承认。
  另一种是为了提升家庭生活所必需的创意(idea),以提高生活的品位。只靠学校里的学习,很难开发出实用性很强的创意。有的人头脑很灵,创意很多,但是缺乏基本常识,就不能将创意变成现实的成果。创意是文化背景和常识的产物。有关科学、社会、地理、哲学等领域的各种常识,都是以渊博的知识为基础而产生的。如果各种各样的知识掌握得越多,就越能比没有掌握的人提出更多更有效的创意。如果各种各样的常识掌握得越多,就越能够提出更多可投入生产的创意。正因为如此,我们不应该只局限于学校的学习,而应该腾出更多的时间,学习广泛的知识。
  多种多样的经验和各方面的基础知识,是养成创意能力的必备条件。不过,现代社会是分工日趋明确的社会,没有掌握一个领域的知识专长,再多样的知识也不会有用。面面俱到还不如有一技之长。现代社会是具有专业专长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成功的社会。再出众的天才,也赶不上孜孜不倦地攻克一门专业的人。
  如前所述,再聪明的头脑,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就不可能搞好学习。只要我们和子女经常谈话,就能找出孩子的特性,就能指导孩子应该追求什么,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找到几种可能实现的目标。在符合孩子特性的领域里,找出一个最有效的教育方法,让孩子成长为既能够受到社会承认、又能够在经济上获得成功的人。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得好好观察,看孩子该学哪些课,该选择哪些适用于这些课程的学习途径和方法。
  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选定学习途径以后,再选择适用于这个途径的学习方法,用这种方法来实现既定目标。要记住,这时重要的不是努力学习而是有效地学习。不应该让孩子在没有用的学习上浪费时间,而应该让他们腾出更多的时间,在符合自己特性的学习上狠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养成思考能力,想出实用性很强的创意。
  希望在子女教育方面获得成功的父母们,绝对不要无视子女的人生目标和基本状况。必须使用符合子女特性的学习技术。
孩子出国留学之前,要让他先掌握学习的技术
  拯救我的不是美国的教育制度,
  而是我自己习得的学习技术。
  世界各国的教育制度,都以同样的教育哲学理论作为基础,
  所以基本框架都是一样的。
  前些天,我在美国看到一则消息,通过互联网读到MBC-TV新闻,韩国的小学生们现在就在拼命争取到有名的中考补习班学习,经过激烈的竞争,被录取者就可以进入补习班,事先学习中学的课程。
  新闻记者问一个小学生:“你为什么这么早就上补习班?”那个小学生毫不犹豫地回答:“爸爸妈妈叫我好好学习,将来去美国上名牌大学,成为有用的人才。”
  我本人就是那个小学生所说的美国名牌大学的学生。但是,我在韩国上中学的时候,是一个学习成绩差、与老师的关系不好、和同学的关系也很紧张、恨不得马上离开韩国的非常平庸的学生。就是这么一个学生,来到美国能够上名牌大学,这并不说明韩国的教育制度不好,也不说明美国的教育制度好。在我离开韩国的时候,我和父母都觉得,我不适应学校的生活,是因为我国的教育制度不适于我成长的缘故。
  当时,我望着离开韩国去美国的学生,心里暗暗地想:我也能去美国,到了那个时候,什么问题都会得到解决。事也凑巧,我妈妈到美国留学,我也就不知所以然地来到美国,莫名其妙地圆了自己到美国上名牌大学的美梦,那个时候,我甭提有多高兴了。但是,真正到了美国后,我才明白,在韩国学习差的人,到了美国也一样学习差的事实。不管你在韩国学习英语多么用功,一旦到了美国,用英语听历史、社会、物理、地理等课程,也会觉得很难很难。单单学英语就用去我一年半的时间,还得少睡很多觉,多看很多英语书。
  在学生时期,一般人都很少关爱他人,这在哪儿都一样。因为我不能用流利的英语和同学交谈,所以,他们并不喜欢我,他们谈话时我很少能插上话。
  当然,美国的初、高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听课能力,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课程。满足于听最低程度的课程,当然可以轻轻松松地取得好成绩,可那样学习又能有什么长进呢?我就读的那所高中,有一位随父母来到美国的韩国学生。这个学生在韩国的时候,不好好用功,成绩一直很差。他爸爸到密歇根大学进修一年。快到一年的时候,那个学生取得了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件事情还登上了报纸。过去他爸爸为儿子伤透了脑筋,如今看他上报很高兴,于是决定辞掉在韩国的工作,准备在美国长期定居。
  美国高中允许学生按自己的水平听课,但是排列名次的时候就不按实际水平,按考试成绩张榜公布。所以实际水平高的学生,因考试题很难而得不到高分,排在较低的名次;实际水平低的学生,因考试题很容易而得到高分,排在较高的名次上。
  韩国的父母们不了解美国的这种教育制度,觉得孩子到美国以后大有长进,取得了好成绩。殊不知继续按这个水平学习,就很难考上好的大学,以后也很难找到好的职业。
  到美国的韩国留学生,又要听高一级的课程,又要取得比韩国的时候还要好的成绩。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我在听高一级课程的时候,为了挽回一度下降的成绩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留学给学生带来了精神上、语言上、学问上的各种压力。这些是很难用语言来表达的。
  有人认为,只要到美国留学,不好好学习,也能考上名牌大学;又有人盲目地认为,美国的教育制度肯定比我国的教育制度好。但是,亲身经历过留学美国的人都知道,这是非常片面、非常错误的认识。如果一个学生真的具有克服留学压力的能力,他在国内也照样能够取得很好的成绩。
  我国教育制度有很多有待于解决的问题。这的确是不容忽视的。八年前,我到美国才一年,就和妈妈一起写了一本叫《奖励分数和舞蹈晚会》的书,狠狠地批判过韩国的教育。那时,除了我以外,另外有几个留学生也写书。他们在书中大书特书美国教育制度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不吝溢美之词,大加赞赏。写这种书的人,为了把自己的无用之谈说得更可信一些,在一定程度上夸大和美化了美国的教育。
  过了七年以后,我才明白,我体验的美国教育也像韩国教育一样,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据联合国统计报告,韩国的文盲率几乎是零,而美国的文盲率则是百分之二十四到百分之二十六。这在发达国家里是最高的。只要你到美国旅行就会知道,在麦当劳快餐店里,有很多高中毕业的营业员,他们连加减法都算不好,只能靠计算器来工作。
  美国以自由竞争的思想为基础,将人分类成“能游泳的和不能游泳的”两种。对学习好的学生大加奖励,但是对学习不好的学生,不处罚、不斥责,也不训诫,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些学生只和自己差不多的学生竞争,所以,自己究竟处在什么程度,都不是很清楚。
  美国的外国留学生一般英语水平都很差,再努力学习也很难理解课文,只能被编入低一级的班级,和成绩差的同学一起学习。如果在那个班得了高分,就觉得美国的学习很容易,沾沾自喜,自我满足,那么,很有可能什么也没学到就毕业了。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在国内的时候,由于老师少、学生多,那些确实需要老师个别关照的学生,也没法得到关照。这样的学生来到美国,更得不到个别的关照,很有可能招致致命的结果。不用说学习差的学生,即使是在国内英语总得第一的学生,到了美国,还是很难能赶上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这些事实告诉我们,到海外留学,和那里的学生竞争,就像是腿上绑个沙袋,参加一百米赛跑一样艰苦。
  我也是留学生,我并不盲目地否定早期留学。但是,必须明确指出,不能适应韩国的教育制度而感到失望的学生,到了美国,也不可能适应美国的教育制度,当然还会感到失望。所以,我很想告诉大家,不能轻易地走盲目留学的道路。对留学生来说,第一关就是跨越新的文化,第二关就是不可能完全弄懂语言的色彩。越上高一年级困难就越多。
  我没能适应韩国的教育制度,当然也没能很好地适应美国的教育制度。这就是说,拯救我的不是美国的教育制度,而是我自己习得的学习技术。世界各国的教育制度,都以差不多的教育理念作为基础,所以,基本框架几乎都是一样的。只要熟练地掌握学习技术,不管是美国的SAT,还是韩国的升学考试,还是世界各国的任何考试,都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
  不管是哪国的教育,测定的内容无非是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和考试能力。只要熟练地掌握学习技术,就能超越地域和各自不同的教育制度,到哪儿都能考出好成绩。对于留学生来说,不管到哪个国家留学,他比在国内学习的学生更需要切实掌握学习的技术。
  当你所关心的某种学问在国内尚未成熟,你就应该到发达国家去留学。我觉得这是最有必要、最有效的留学。我想在研究生院学习纯粹的美术、历史、哲学。在这个领域里,世界十大研究生院里有九个在欧洲,只有一个在美国。我已向英国、法国、德国的研究生院提出了入学申请书,准备欧洲去学习。艺术批评家的活动和艺术界的中心是法国的巴黎、德国的汉堡,法国和德国又是我所关心的古典音乐的中心,所以,我期待欧洲给我又一个挑战的机遇。
  我之所以这么自信,是因为我清楚地知道,只要调节好学习习惯和态度,谁都可以成为优秀的学生。也就是说,只要掌握学习的技术,不管到什么国家留学,都可以马到成功、如愿以偿。
  对于每个人留学的利弊得失,以及该去还是不该去的问题,我当然没有资格评论。这个问题随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的不同而不同,不是别人说去就去,说不去就不去的事情。
  有人说:制度不好,所以学习不好;又有人说:学习不好,所以要去留学。对上述说法,我都不能同意。不管谁,不管在哪个国家学习,只要掌握学习技术,都很容易提高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我确信,只要有效地进行预习、复习和考试,他都能够取得好成绩。
  诚然,韩国的家长们纷纷提出不满,要求对教育制度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革。即使德国、法国也是这样。不管在什么样的社会,教育制度总是用一个框架来包容所有的人,所以,它只能满足大部分人的要求,而不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
  我们的家长不能只埋怨教育制度不健全,不能只呼吁改革,而不做具体的事情。我们应该积极开发符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发扬并扩大现行教育制度的优点,缩小并克服现行教育制度的非效率性。这样,我们就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弥补因制度不全而招致的损失,缩短每个人成才的时间。
首页 上一页 共2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