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是天才优等生》

赵昇衍(当代)
《我是天才优等生》
第一章 谁都能当优等生的秘诀都能当优等生的秘诀
满足所有的好奇心
  学习的答案就在我们身边的生活里,
  考试的答案就在我们的人生里。
  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称得上是举世无双的经济学家。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的股市往往因为他的一句话而上下波动。所以,股民的眼睛一直盯着他的金口。从克林顿政府一直到布什政府,他作为联邦储备银行的主席,一手掌管了美国的利率、国际金融流通、货币发行等重要工作。格林斯潘的名字在全球金融界和企业界无人不晓。
  格林斯潘是纽约大学的毕业生,是纽约大学的骄傲。所以,每次招生的时候,学校总是把他的名字推到前面,吸引优秀学生入学。我是纽约大学的学生,为有这么杰出的校友而感到非常自豪。当年教过格林斯潘的爱涅斯特·克鲁诺教授至今还在讲台上教我们。他回忆说:“当时他还不能算是好学生。有点傲慢,不怎么用功。”
  艾伦·格林斯潘上大学的时候,没有搞好与老师、同学的关系。克鲁诺教授说:“那时的格林斯潘并不怎么聪明,知识也不多,还缺乏人情味,往往当着大家的面斥责自己的同学,使他们下不来台。”克鲁诺教授说到这儿,又补充道;“当然啦,学生时期嘛,谁都可能傲慢。他现在可不一定那样。上了岁数了嘛,见多识广会有长足的进步。”
  学着营销学,又不会数学,加上缺少人情味儿,也不会交朋友。就这么一个人,怎么当上美联储主席的呢?学校成绩当然决定不了一个人在社会上的成功,但是,美联储主席可是世界性的经济专家呀!
  更有趣的是,朱利叶音乐学院也说他是他们学校的毕业生。艾伦·格林斯潘怎么能同时上两所大学呢?也许和我一样,他上的是朱利叶音乐学院的晚间班。不管是白天班还是晚间班,朱利叶音乐学院是一所世界一流的音乐大学。这所大学治学严谨,在整个学界都出了名的。纽约大学的课程要求也非常苛刻。能够同时上这样的两所大学,看来当时他的确是个很有实力的学生。
  我也是同时上这两所大学的学生。白天上纽约大学商学院学习,晚上到朱利叶音乐学院授课,所以我能够体会到他当时的紧张生活。艾伦·格林斯潘在大学时期就读于克鲁诺教授的门下,虽然营销学没有学好,成绩不尽如人意,但他分明是掌握了学习技术的人。
  有一句成语叫“多才多艺”,美国也有一种说法,“文艺复兴的人”。文艺复兴专家德国的布鲁哈特博士在《文艺复兴和完美的人》一书里,对“文艺复兴的人”有这样一段描述:
  文艺复兴时代创造了完美的人。这种完美的人在社会公众场合发言的时候,会用优雅的语言。他们会作诗,会弹琴,会画画,但是决不在这些事情上花很多时间。文艺复兴的人能够写一些秀美的文字,能用许多国家的语言写信。他们会骑马奔跑,也会使用刀枪,知道怎样保卫自己的城市和妇女。他们会扬帆打鱼,也会开军舰赴战。他们会做生意,但绝不谈钱。他们常常穿着干净的衣服,但是决不过分打扮。
  我想,艾伦·格林斯潘也是“文艺复兴的人”。
  按我国的考试制度,每门课都优秀才能上大学。这种制度正在受到批评。无条件地要求每门课都要优秀的教育制度,只重视升学考试,无视学生的特长,事实上的确存在问题。“多才多艺”的人,对各门功课都会学得既有趣又容易。所以还不能全盘否定“每门课都要优秀”。对于懂得哲学的青少年来说,高中的逻辑或高考的数学题都是很简单的。懂点哲学,会成为学习艺术、社会、经济、历史等课程的良好基础。
  一门课学得很好的人,在学习其他技术或知识的时候,也具有很快就能学好的能力。学习不能偏科,不能光拣容易的、自己感兴趣的学,什么课都要学,还要把各门课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斯坦威”是世界上最高品牌的钢琴。创造这一品牌的斯坦威先生曾做过音乐与学校成绩的调查。据他的调查:在IQ检查中,学过乐器的孩子表现出了很高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在我国,一般的家庭都为孩子购买乐器让他们练习。只要孩子们不觉得厌倦,这对学习是很有好处的。据斯坦威的调查,学过音乐的学生和没有学过音乐的学生相比,一般来说,前者的学习成绩比后者好得多。学音乐,一天至少耗掉两、三个小时,怎么能说它有利于学习呢?
  在中世纪,音乐属于数学。学习作曲的人还把音乐当作数学来学习。首先培养这么一种能力:一边看着乐谱的音符按键,一边从数学的角度分析发出来的声音。用数码分析声音,有利于代数的学习;用图画分析声音,有利于几何的学习。音符是让你用指头表达一种感觉或想法的指令。理解语言符号的能力,就是学习英语、法语等语言的基础。学习钢琴,可以养成每天坚持学习的良好习惯;可以养成连续坐几个小时的耐性;可以养成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的责任感。
  当然也有收不到上述效果的。这里有两种人。一种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学习钢琴的;另一种是随大流学习钢琴的。
  为什么弹钢琴的键子就会发出声音呢?为什么脚踩右踏板声音就会变大呢?只要你能提出这些问题,弄清楚钢琴的一些零件及性能,也有利于学习应用数学、物理等课程。课程与课程之间必然有有机的联系。爱看汽车杂志、爱看小说、爱玩电脑等等,尽管这些似乎与学校的学习没有多大的直接关系,但是只要多读、用心读,总会有一天对提高学习成绩有作用。既然你是学生,学生该学的都要学习。我妈妈甚至还说:“男孩儿应该多学点儿,哪怕偷东西的本领也要学,当然这种本领是不能用的……”
  越是发达国家越重视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除了所学课程以外,顺便学习所能接触的多方面的知识,积累多方面的实践经验,终归对学校学习有好处。这样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亚里士多德说:“为什么?”这一质问最能表现人的好奇心。一边观察世界,一边提出“为什么”,这就是科学。一边观察科学现象,一边提出问题,这就叫“显像学”。针对“显像学”提出“为什么”?就是“纯哲学”。针对“纯哲学”提出“为什么”?这就是“认识论”。
  我们所谓的学习,就是对所有的现象一个个地提出“为什么?”,然后寻找一个个答案的活动。既然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学习答案都应该在我们周围的各种现象里。同时所有考试的正确答案,其本质也都体现在我们的人生里。
每20分钟更换一次科目
头脑也需要摄取身体所需那样的营养。
  大脑和肌肉一样,每次使用都有极限。
  阅览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有的仰起苍白的脸,伸着懒腰打哈欠;有的趴在桌子上
打盹儿。同学们为了准备明天的模拟考试,针对自己最薄弱的课程,抓紧时间进行复习。
英培对数学缺乏信心,这会儿正拿出数学参考书仔细翻看着。都过了几个小时了,还是
解不开微积分试题。他担心明天会有很多微积分的试题,所以再苦再难也不敢放下数学。
这会儿放不下数学,那么别的课又怎么办呢?抓这个也不是,抓那个也不是,放不下也
抓不住,只觉得时间过得太快。急得他像热锅上的蚂蚁,抓耳挠腮团团转。
  数学学不好,心里焦躁不安,这样数学就成了他头疼的对象。当然,他对数学一点
也爱不起来。阅览室里的同学都是他们年级的学生,都准备明天的模拟考试。他们的表
情也和英培一样,脸色苍白,眼睛里布满血丝,一幅看书看得疲倦了的模样。
  我国的高中生,就这样整天呆在阅览室里,孜孜不倦地埋头准备高考。可一旦考上
大学,他们就高喊:“苦尽甘来”,尽情地玩耍。多数大学生在临近毕业的时候,才为
今后的社会就业重新去找图书馆。但是,美国的大学随时考试,随时淘汰,所以美国的
大学生一点也不敢懈怠。只要一有空,就钻进图书馆埋头学习。他们那疲倦的表情正好
与我国高中毕业生的表情一样。
  营销学、会计学、管理系统学是纽约大学商学院的女生们感到最难学、最头疼的课
程。数学专业还好,它靠公式、定义、定理,所以似乎简单一些,但上述课程都涉及到
很多专业术语和对工厂结构的理解,所以学习起来比数学更难,更加望而生畏。
  纽约大学商学院是很难考上的,即使考上了,也很难跟得上它的进度。就在这个学
院里有很多韩国人和犹太人。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密歇根大学等学校,学科与学科之间
的级差不太大。所以原先学医学的,可以转学政治学或建筑学。纽约大学商学院、艺术
学院都是世界一流的优秀学院,学科与学科之间级差很大,不容易转学别的课程。对级
差十分敏感的韩国和犹太人父母,都希望子女到纽约大学学习,只要子女条件具备,都
希望子女考入该大学的商学院。
  我和犹太人女生捷西卡是纽约大学商学院的同学。捷西卡就坐在我的旁边。平时她
经常向我提出问题,求我为她解释;考试的时候,还坐在我的旁边,经常偷看我的答卷。
在临近期末考试的时候,她带着严肃的表情找我,正式求我给她辅导会计学等头疼的课
程。因为我已经做完了考试准备,所以也就欣然地答应了。
  从考试的前几天开始,在商学院的地下阅览室里,就坐满了准备考试的学生。满屋
子都是翻动书页的沙拉沙拉声和笔尖滑动的吱吱拉拉的声音。不时还能听到核对答案的
声音或辩论的声音。我辅导捷西卡的第一步,就是让她浏览一遍前几次的考试题和作业
的内容,错了的就让她重新做,不会的就为她做讲解。第一天的辅导就这样打发了七个
小时。
  望望周围,已经过了十点多钟了。来学习的同学比午前多多了,但是真正聚精会神
的没有几个。也许是因为搞得太疲劳了,有的学生还伸懒腰打哈欠,有的干脆趴在桌子
上眯起了眼睛。
  大家都不敢离开阅览室,晚餐也用订购的炸鸡腿来对付。满屋子飘逸着炸鸡腿的油
香和苦涩的汗味。他们用双手擦拭着一脸的疲倦。有人风趣地说:在韩国,一旦升入大
学苦脸就变成了笑脸;在美国,一旦升入大学笑脸就变成了苦脸。我觉得这句话道出了
两国教育的实际情况。
  我哥在美国密歇根大学上学。他也说,在密歇根大学上学,熬夜是家常便饭。学习
本来就这么难、这么苦吗?不管是在韩国还是在美国,同样的高中生,同样的阅览室,
同样的教材,同样努力学习,但是他们的学习成绩为什么会有优劣之分呢?整天死抱着
一门课走到黑,那就只能碰得头破血流,连一门课也不会学好。间隔着一定的时间,换
着科目学习,有张有弛劳逸结合,那么每一门课都会学得很好。
  
不要死抱一门课不放
  “不吃苦,事难成”这是20年前美国教育的基本思想。在街头巷尾,在城镇山乡,
在廉价的室内体育馆,到处都可以看到为社会底层的人而写的标语:No Pain No Gain。
我国也有“忍耐是苦的,结果是甜的”这样的警句。
  美国和德国的医学界批判了过去20多年来一直支配教育理念的这种想法。所谓“痛
苦”就是神经系统通知你身体不适的信号。对痛苦忍耐多了,只会迟钝神经,不会治疗
痛苦。我们的身体最明白这一点了。
  据说,大脑也一样。大脑和身体都要摄取营养。大脑如同肌肉,都有使用一次的极
限。
  有人做了一次实验。一个人阅读100页的书,头十页的内容几乎所有的人都记得很
清楚,最后的10页谁也记不清是什么内容。在多数情况下,即使有人记住了,那也是扭
曲的记忆,
  要想学习音乐,首先要在“听”字上下功夫。一边要仔细听取每一个细节,一边要
注意分析每一个音符、音调、音色、节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这就需要精力的
高度集中。怎样才能做到精力的高度集中呢?五分钟集中,五分钟完全休息,才能达到
极大限度地提高集中精力的效果。要做到一般的集中,则需要每50分钟休息一次,一次
休息10分钟。或者这10分钟做一些毫不相干的别的事情,让紧张的神经松弛一下。若不
然,大脑就会因过度的疲劳而停止转动,什么信息也理解不了,什么信息也记不住,什
么信息也处理不了,最终身体会因为疲劳而感到痛苦,于是发出休息的信号。连续学习
三、四个小时的学生伸懒腰打哈欠的原因就在这里。
  身体要休息,大脑也要休息。要想使大脑长期有效地运转,必须让它有规律地休息。
有的人擅长于跑马拉松,有的人则擅长于跑1000米。学习也一样,有的学生只能坚持5分
钟,有的学生则能坚持较长的时间。但是再优秀的马拉松运动员也不能天天跑马拉松。
跑一千米也一样,如果连续跑,第二次、第三次的速度肯定会逐渐减慢。
  学习也一样,盲目地持续很长的时间,只能使学习变得痛苦而不会有任何效果。不
必要因为只能坚持短时间而感到灰心。坚持短时间记忆的人,多数都是能够高度集中具
有严密逻辑的人。这些人一旦巧妙地利用高度集中的时间,就会取得出人预料的巨大效
果。
  只要掌握学得有趣的学习方法,集中精力的时间就会变得越来越长,这样,你的学
习就能张弛有度游刃有余。把字句章节变为有机联系的模块,成片成块地理解,不慌不
忙地循序渐进。只要每天坚持5分钟,日积月累会收到相当可观的效果。
  “精神别溜号!”这句话,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多数学生在学习之前首先定时间,
然后在这个时间内学习一门课程。新的医学理论证明,这种方法是不科学的、非效率性
的、只能是累人的方法。
  我从高二开始改变了学习方法。一门课只学20分钟,然后转到与这门课截然不同的
课学习,而后又回到原来的课学习。例如,先用左脑学20分钟数学,紧接着用右脑学习
20分钟语文,让左右脑均衡地运转,以提高学习效率。我发现这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我曾观察过美国纽约大学的学生。他们啃着教科书和模拟试题,一直熬到凌晨2点。
他们似乎很用功,但是我发现他们的精神并没有集中到学习上。纽约大学商学院的学生
感到疲倦,是因为只学习会计学、市场统计学、营销实例等,只使用一种数学功能的头
脑,不让他休息的缘故。
  掌握了学习技术以后,弹钢琴就成了我的业余爱好。我经常把几本小说或诗集放在
身旁。学习数学性课程的时候,每隔20分钟就轮换着看这些书或弹钢琴,让左右大脑均
衡运动,充分发挥其功能。
  我还买了的录音磁带,与别的课交替学习。过去,我觉得英语很难,苦苦地学了几
年,效果还是不怎么理想。自从掌握了学习技术以后,法语和德语只学了6个月,但是上
街还能和法国人、德国人流利地对话。
  我并没有死抱着法语和德语学习。有一位同学学习俄语,觉得俄语很难。自从运用
了我的学习技术以后,他的俄语水平有了令人刮目相看的长进。只要掌握这种学习方法,
就可以充分发挥大脑的作用,让学习变得轻松有趣,使成绩得到迅速提高。
更新学习的概念
  距今150多年前,学习是富裕阶层的一种业余娱乐。
  贵族享有特权,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学习就成了他们最奢侈的休闲。
  这样看来,学习原本是非常有趣的事情!
  坐下来学习才20多分钟,我却头脑发木,两眼发黑,什么也看不下去,什么也听不进去。站起来活动活动,还是提不起精神。望一望墙上的挂钟,那表针似乎在原来的位置上一动不动。我只好望洋兴叹。
  这个时候合上书本休息,妈妈是肯定不答应的。其实,这个时候甩开书本出去,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同学们都圈在屋里准备高考,没有人出来陪我一起玩儿。想看看电影吧,又没有什么新推出的电影。前些天,我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一边吃着香瓜,一边欣赏足球赛的现场直播。那感觉实在太好了。可是今天怎么啦?为什么对学习这么厌倦?
  托着腮帮沉思了一会儿,实在坐不下去了,就悄悄地打开书架,拿出了电脑杂志。确认妈妈的脚步声已经远去,我就开始摒住呼吸、读起杂志来。
  我当时是个电脑迷。只要是电脑杂志,不管什么都买。只要有时间,我就去逛龙山电子商城或去转高新技术博览会。我了解因特网的发展趋势和电脑的更新情况,所以,同学们要买电脑的时候总是来找我咨询。
  上小学的时候,妈妈对我说:未来的社会是电脑的社会,人人要学会电脑。她当机立断,拿出所有的积蓄,给我购买了一台带有EGA4彩色显示器的AT电脑。回想起来真叫我感激不尽。妈妈还说:人应该开发各种才能。她为我准备了许多能够激发少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魔方、七巧板和彩色橡皮泥等玩具。
  可是,进入高中以后,妈妈的态度却变了,变得只认升学这条路了。她让我成天呆在屋里啃书本。这样一来,我开始有些厌倦书本,心里焦灼不安起来。然而,一读电脑杂志,所有的烦恼全都烟消云散。我被书里的知识深深地吸引,读了四个多小时,我都不知道时间是怎么过去的。老师和父母常常说我精神不集中,可我读起电脑杂志来却专心致志,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舅舅上中学的时候,可是个有名的淘气包。他不乐意学习,只喜欢打棒球。因为他不好好学习,每次拿成绩单的时候,总是受到大人们的批评。每当这个时候,他就嘀咕:真奇怪,他们也和我一样玩儿来着,可为什么成绩总是比我好呢?
  当时我才五岁,不知道怎么看棒球比赛,所以对棒球的现场直播总是不感兴趣。舅舅却愿意带我一起看现场直播。他一边看一边解释:什么时候要神踏,什么时候要挥棒,什么时候要传球,什么时候要跑垒,什么时候要偷垒,哪个投球员会投曲线球,哪个投球员会投滑球,哪个投球员会投指节球,哪个投球员会投快速球等等。每当击球员上场的时候,他都能讲出其姓名、特长以及今年和去年的战绩。他讲得眉飞色舞活灵活现,我听得津津有味也有些走火入魔。
  我觉得听着舅舅的解说看棒球比赛,实在太有意思了。以前我不止一次地看过棒球比赛的现场直播,但是总觉得索然无味。那个时候我就纳闷:爸爸为什么那么爱看棒球,电视台为什么老播棒球比赛呢?
  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舅舅说过的话:“他们也和我一样玩儿来着,可为什么成绩总是比我好呢?”这句话耐人寻味。大多数学生都低估自己的能力,不会开发自己的潜能。舅舅没掌握学习的技术,成绩不好,一直被人瞧不起。但是如果让他和全校最优等生一起看棒球比赛,那么情况就不会那样了。舅舅会边看边解释:某某人的去年击球率是多少,今年的击球率已经达到了多少。开赛一周已经打出了几个本垒打。一垒和二垒有什么问题,三垒应该怎么办,投球手应该如何如何……听到这种解说,会有很多人瞠目结舌:那么多数字,他是怎么记住的呢,真神了!如果考试科目不是语文、英语、数学,而是棒球,那么全校最优等生的位置就得让给舅舅了。
  不管你乐意不乐意,不管你赞同不赞同,在现代的社会里,你想找到一份比较称心的职业,要受到人们的承认和尊重,就得上学校学习。但是,距今150年前可不是这样。那个时候,学习是富裕的贵族阶层的业余消遣。就像我国的高干们喜欢打高尔夫球,美国人喜欢名牌一样。
  那时,在西方贵族的眼里,学习好比是当今的奔驰车,或者名画家的珍品,只是个奢侈品,它对就业、交际等社会生活不会产生根本的影响。也就是说,学习就像划船、骑马,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消遣。
  贵族有特权,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他们把学习当作最奢侈的业余消遣,说明学习是很有趣的休闲娱乐。五百年前,教会里学习的基本课程有:数学课、文学课、神学课、哲学课、拉丁语课。学习转入民间以后,又追加了辩论课、击剑课、诗朗诵课、声乐课、演奏课等内容。
  从公元的150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辩论一直是西方人最重要的娱乐之一。当时,年轻人常常在酒吧里聚会。他们喜欢围绕社会问题或哲学问题进行辩论,并以此为乐。甚至妓女也得学会辩论,不然就会被冷落,不能接待客人。
  在现在的大学生看来,数学、文学、神学、哲学、拉丁语都是令人头疼的课目,但是那个时候,这些都只不过是休闲娱乐的内容。在没有电视或没有电影的年代,戏剧和文学只不过起到了电视或电影的作用罢了。
  哲学往往提出有趣的问题。所以只要新的哲学书一出版,亲朋好友争相求购,并围绕书中的观点议论纷纷。他们争论不休,乐此不彼。
当时的学生都会说拉丁语和瑞士语,还会弹琴、朗诵诗歌和击剑。这倒不是说他们的智商多么多么高,而是说他们身为贵族,在自己喜欢的时间,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自己喜欢的课程,所以才得到了那么好的学习效果。
要把握学校要教什么
  学校是教育公民维护秩序的社会机构,
  面对试题,不要问:正确答案是什么?
  我们要问:学校要的是什么?
  小学的时候,每门课还能打90来分,可到中学以后,只能在70分左右打转转。我不乐意运动,又怕风吹日晒,只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一旁看我喜欢的书。当然,那个时候朋友也很少。我经常看历史书、哲学书,而不喜欢看对学校学习立竿见影的书。尽管我博览群书,掌握了很多知识,但学习成绩还是不怎么样。虽然成绩不好,但我并不觉得难堪。这也许是妈妈没有责怪我的缘故。
  我这个人缺少耐心,听课精神不集中,上课的时候连5分钟也坐不住。有的时候坐是坐下了,可魂儿却飞到了虚无飘渺的九霄云外;有的时候翻开了笔记本,但不知道瞎写些什么。有一次,我在市里主办的科技小发明比赛大会上荣幸地获得了金奖。老师们对此大惑不解,学习那么不好,还能获大奖吗?于是,老师们更加注意我,时不时地批评我精神溜号,学习不用功。在我看来,学校里教的内容没有多大用处。我对老师的能力也不敢恭维。我越不承认这些老师,这些老师就越发对我摆出权威的架式。我有点桀骜不驯,有时候竟然不做作业,故意气他们。老师问我为什么不做作业,我却摆出一幅心不在焉的姿态,怪声怪气地说:那样的作业做不做又有什么关系呢!
  老师非常生气,动手打了我。这就使我产生了逆反心理。他越打我,我越觉得老师没有能力,心里直犯嘀咕:“你没有水平,就拿老师的架子来压我。”有一天老师罚我,让我长时间地举着手坐着,什么时候承认错误,什么时候才能把手放下来。我觉得自己没有错,无所谓承认不承认,所以倔强地坚持着,就是不认错。老师一看实在拗不过,就软下来了,说:你就认个错,把手放下来不好吗?可我死不认错,继续僵持着,硬是把老师的下班时间拖延了两个多小时。师生关系搞得越来越紧张,我的学习成绩当然也就每况愈下了。
  后来我才知道,当时妈妈替我担了不少心。那个时候我觉得,让学生死记硬背教科书和参考书,只为考试题寻找和解释正确答案,选择正确答案划记号的考试,这些都是无知愚昧的行为;我认为,我们的伦理和教学构成不应该一味地敷衍眼前的社会需求,而应该想方设法去挖掘学生的潜在创意;我们的历史教材不应该无视新思维、新理念、新方法,不应该抹杀学生朝气蓬勃真实执着的人生观。当时,我认为那些都是抹杀学生学习兴趣的。这些想法至今都没有改变,但是我对老师的态度是彻底改变了。我非常后悔那个时候自己对老师桀骜不驯的错误态度。
  韩国学生大部分都很聪明,但是也有过于急躁、过于自信的一面。他们当中的确有很多学生具有新的创意。但是这种创意往往被学校教育所压抑,所以导致了学生对学校生活的厌倦。
  在西方,刚刚出现学校的时候,学生和老师都是平等的,他们既是师生又是同僚和朋友。他们可以一起到咖啡屋,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探讨新的文学。这既是学术的研讨又是很有趣的学习。这一现象在产业革命以后便悄然消失了。
  保守的英国,创建了一些既是贵族的游园地又是上流社会训练基地的园林式校园系统。王公贵族把子女送到这个远离闹市的高等学府,让他们在那里寄宿学习。我们所熟悉的牛津大学(Oxford)、剑桥大学(Cambridge)都远离伦敦。这些学校都围起了实实在在、界限分明的围墙,让贵族子弟远离尘世,在园林式的校园里受到保护,享尽贵族的特权。这些贵族子弟在那里建立学生会性质的同互会,结交门当户对的朋友,一边玩耍一边发展贵族英语。这就是英国学校的起源。
  因为学生都是达官贵族的子弟,所以身份都很高。他们当然享有和老师同等的地位。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产业革命的英国与德国、法国不同。在英国,地方贵族的势力维持相当长的时间。长期以来,贵族的身份与土地有联系,所以宁静的乡村就成了贵族生活的象征。到英国的乡村,至今还留有贵族生活过的痕迹。
  驰名美国的名牌大学是英国殖民者的后裔创办的。哈佛大学等名门高校的毕业生,至今还沿袭着英式教育模式,在全国各个城市建立同学会,不定期地搞一些聚会。位于东部的名门高校都远离大都市。这也是英国学校模式的翻版。德国的教育模式与英国的教育模式一起,对世界的教育机制影响最大。
  当产业革命的浪潮开始席卷欧洲的时候,德国式教育的重要性就越发显得突出起来,即为生产岗位培养成批人才的、工厂性质的学校——德国式的教育就成了社会发展之必需。产业革命需要成千上万训练有素的工人。怎么样才能培养这么多人才呢?当时就产生了可以像工厂里批量生产商品一样,“批量生产”“人才”的理论。这样,培养劳力为教育宗旨的德国式教育,第一次得到了实践应用。
  英国很早就开发建设了离开家、在园林式校园里过着贵族生活的学校。产业革命以后,英国在需要大批劳力的曼彻斯特(Manchester)、格拉斯哥(Glasgow)等地,相继建立了德国式的教育系统。
  时代发展了,但是学校制度仍然抱残守缺,这就很难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也很难适应当今的青少年。现在的青少年,精神自由奔放,创意生动新颖。他们对教育制度抱有不满,这是再当然不过的事情。
  现在,只有从正规的名牌学校毕业,才能够找到比较理想的职业,这也是不可忽视的严峻现实。但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需求也是多元化的。我们不能盲目地跟着学校走,也不能只满足于学校所教的知识。但是,话又说回来,越是有主见,越是个性强的学生,在听取老师讲课的时候,越不能任意取舍,越不能在答卷里选择自以为是的答案。
  所谓正确答案,在智商很高、知识渊博的人看来,那是模糊的,不精确的,即使接近正确,那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越是世界级的学者,他们越主张任何问题都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英国的史学家主张法国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而法国的史学家则主张英国曾经是法国的殖民地。两者争论不休、莫衷一是。现代的史学家则认为,两个主张都对,两个主张都不对。因为在他们所说的那个年代,英法两国还是一个国界不明、杂居通婚,没有明显区别的存在。孰王孰臣只能依当时的具体情况而定。当时英国的狮心王查理一世原本是法国人。他在法国拥有大片的土地,又坐上英国国王的宝座,统治了英国。我们很难把打败法国查理七世的英国约翰王(King John)视为查理一世的后裔。
  即使你对世界史了解再多,也要好好聆听历史老师的讲解。只有清楚地知道教科书和老师所要求的正确答案,才能考出好成绩,所以这是提高分数的一条捷径。不管你聪明不聪明,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就得掌握学校要求的正确答案。
  当你进入考场,面对试题的时候,不要为自己发问:“正确答案是什么?”你首先要明确,学校就是为造就秩序井然的公民而设立的社会机构。然后再想一想,这样的学校可能要什么样的答案。当你用冷峻而敏锐的眼光探视试题的时候,正确答案就会浮现在你的脑海里。
第二章 让学习变得容易的战略
战略1 甩掉参考书和笔记本
  有实力的学生并不多带书本,好像是到学校来玩似的。
  有一次老师问阿伦:为什么不带笔记本?
  阿伦回答说:"做着笔记怎么听讲啊!"
  我上高中的时候,班里有两个非常用功的女学生。一个是学生会会长,另一个是学生会副会长,她俩都是学校的优等生,情投意合形影不离。每次放学,她俩一起留下来向老师请教课堂上没有听懂的部分,还经常到低年级学生那里指导学习。她俩喜欢运动,一个是学校篮球队队长,另一个是学校排球队队长。她俩都很聪明,读了很多书,知识面很广,语言表达能力也很强。老师称赞她俩是优等生、典型的模范生,常常嘉奖宠爱有加。
  到了毕业班,大家都紧张地准备高考。所有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关心这两个女学生,看她们究竟会考入什么大学。大家深信不疑,就她俩的水平应该考上哈佛、耶鲁等名牌大学。她俩向普林斯顿大学、宾州大学、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还有别的几所美国名牌大学递交了入学志愿书。到了4月中旬,发榜日期都过去了,但是还不知道她俩考上了哪个大学。
  那年名牌大学的竞争很激烈,三万报名者中只录取了五千名。那些报名者个个成绩优秀,还有出色的课外特长。就这些人在一起竞争,可想而知多么激烈了。
  在美国报考大学,就要向十多个水平差不多的大学提出志愿书。大家成绩都很优秀,只是特长各不相同,所以谁都不知道自己会考上哪所大学。有时还出现几所大学同时向一个学生发出录取通知书的事情。
  如果在那么多名牌大学当中,连一所都不录取她们,那未免太伤自尊心了。我们担心会发生这种事情,所以谁都不敢问她们。有一天,她俩的录取通知书来了,一个被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录取,另一个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录取。她俩的升学考试成绩十分一般,出乎大家的预料。同学们都很失望,不知道怎么安慰才好,只好低着头唉声叹气。
  我的同学安迪学习成绩很优秀。大家都以为他考上哈佛大学一点问题也没有。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都考上了普通高校密歇根州立大学。没曾想优秀生安迪也考上了这所大学,这使大家哭笑不得。
  更令人惊讶的是,我的同学阿伦的学习成绩很一般,可他却考上了哈佛大学。阿伦奇奇怪怪,经常蓬头垢面,衣着不整。上课的时候,也不拿出教科书和笔记本,斜歪着身子听课,但是在数学竞赛中屡次获奖。大家认为他是很有数学头脑的学生。
  晚上,他常到爵士音乐厅练习打击乐。等到休息天,他就开着爸爸的雪豹牌轿车,到朋友家里玩电子游戏。他绝对不是用功的学生。他的朋友们一个也没想到他能考上哈佛大学。一直到毕业那天,大家还不知道他的存在,等到学校公布成绩以后,同学们才知道他是全校第一名。
  没考上名牌大学的同学当中,还有位艾米利同学。艾米利可是个非常用功的好学生。他花好多时间整理笔记。上课的时候,他认真地记录老师讲课的内容。有时候老师讲得快了一点,他就请老师讲得慢一点。我看他每天记得非常认真,心里就纳闷:他究竟记什么呢?有一次,我征得他的同意,看到了他整理的笔记本。他的笔记本非常整洁,在重点内容前面都划了记号。参考书的扉页上也记着老师圈点的内容。就这么努力学习,他的高考成绩还是不尽人意,勉强考入密歇根州立大学。
  在美国,大学生比高中生更认真地背诵课文,更热衷于整理笔记。当老师讲得诙谐有趣的时候,别的同学都笑了,只有他忙于笔记而没有笑。他这一类学生为了把笔记本整理的漂亮一点,有时在课堂上还忙着削色笔。有时老师说句玩笑他们也想记,老师只好喊:"别记啦!"
  热心整理笔记、多看参考书的学生,他们的共同点是:成绩都在中上。就说艾米利吧,高中成绩一直停留在中上游,再也没有上去过。
  在学生时期得到好学分的,在升学考试中得高分的,基本上都是似乎不怎么用功的人。这对艾米利那样的学生来说,不能不是不可理解的、惹人生气的事情。
  高中时期的阿伦和中学时期的我具有很多共同的地方。高中时期的阿伦也桀骜不驯,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在大学里,实力和老师相当的学生并不关心参考书或笔记本。他们似乎非常悠闲,好像是到学校来玩儿似的。又一次老师问阿伦:为什么不带笔记本?阿伦说:"做着笔记怎么听讲啊!"
  现代精神学有很多证据表明,阿伦的想法是正确的。纽约大学的教科书《精神学基础》指出,学生在课堂上不停地记笔记是一种关联到精神的行为。学生不听地记笔记,或在参考书上划线,代替精神集中,而且把它们合法化,就是以此拒绝听讲摆脱厌倦。
  如果一个学生的笔记本很整洁,但是对授课内容的记忆并没有起多大的好处,那么笔记也是无用之物。不好好听讲,只专心记笔记,有时候连自己都不知道在记什么。
  即使斜歪着身子听讲,只要精神不溜号,总能记得讲课的内容。但是不管你姿势多么端正,老师讲课的时候只顾记笔记,那么很难记清讲课的全部内容。记笔记是妨碍听讲的行为,但是几乎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一事实。相反的,好多人都认为记好笔记有好处。考试的时候,再翻看一下有助于理解学习的内容。这显然是一种错觉。
  学习是一种连环结构,今天听讲的内容,是明天听讲的基础。老师讲课的时候及时理解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妨碍这一方法的事情,如整理笔记本之类,哪怕是自己喜欢的方法,也要干干净净地抛弃。
 
 
不能太贪,只学必要的
  我做过试验:一边听课一边随便画画,课后考试,成绩很低;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课后考试,成绩中等;只是专心致志地听课,不干其他事,课后考试,成绩很高。当然人的记忆是有限度的。把重要内容记到笔记本上是必要的。但是每门课都要带笔记本,老师说什么就记什么,这只能妨碍学习。
  关于笔记本呢,我认为,一本手册就够了。笔记的内容应该是老师讲课的新奇部分,教科书里找不到的部分,听课时受到启发而出现的新想法。最好是简短几句或几笔勾勒。
  集中精神聆听老师讲课,如果没有听清,或没有弄懂,在不妨碍其他同学的情况下,应及时向老师请教,这就是学好那门课的捷径。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一般都会暗示什么内容要考试,对此必须做好标记。整理笔记,只留下必不可少的,要简单扼要。
  我们所使用的教科书和参考书,对学生应该掌握的要点都作了很好的整理。撰写这些书的人和出题者的心理是一样的,比学生自己整理的笔记要好得多。没有必要辛辛苦苦地再抄写教科书和参考书。与其抄写书还不如集中精力好好听课。这也是取得好成绩的办法。
  学习不是态度问题,而是效率问题。这个问题有必要向父母解释清楚,使他们早日理解。看李小龙的武侠书,其中有一句:武术有两种,一种是花拳绣腿耍给别人看的;另一种是真刀真枪出战果的。站在强盗的刀尖前面,哪一种武术更有效呢?这是不言自明的事情。
  为了提高学习成绩而掌握学习的技术,和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而学习,两者不应该是一样的。
  
笔记要领
  1.只记重要的,教科书、参考书里没有的。要简单扼要。记有趣的、新颖的东西。要考什么,怎么找答案,老师暗示时马上做记录。
  2.不要在笔记本上划线或涂色。不是重要到划线的程度,就不必笔记。
  3.看三分钟就能想起全部讲课内容的简要式记录。
  4.越是不好理解的,越要注意听,不要记笔记。如果只顾着记录,很可能会错过老师的说明,容易听不清而陷入迷惑。听清楚才能弄懂,要聚精会神地听。你记得再多,不懂等于没有用。
  5.参考书要在家里看,不要带到学校。要整理好讲课要点。做到容易查阅,容易想起讲课内容。
战略2 在教科书里找答案
  教科书里容纳了学校的讲课内容。
  经常翻看它,可以温故而知新,
  起到逐渐存储知识的作用。
  "明天就考试,看教科书就行了。"
  初一期中考试的时候,老师这么一说,同学们纷纷向老师提出了各式各样的疑问。老师非常肯定地向同学们说:
  "该学的都在教科书里。"
  老师用厌烦的语气又重复了一遍。但是我前面的同学却轻轻地摇摇头表示不相信。回家的路上,我们穿过落满灰尘的操场。我说:
  "咱们上小吃部去吧。"
  同学们带着不解的表情异口同声地说:
  "你有毛病啊,明天考试啊!"
  "老师不是说都在这里嘛。"
  我把不到一百页的教科书在他们面前晃了晃,提高嗓门接着说。
  "也不是期末考试,怕什么,该复习的都在这五十来页里面了嘛。"
  尽管表面上是这么说了,但是一想到回家还得背参考书、还得解习题集,我的心情也很沉重。当时我对解习题有想法:"考试也不按习题集,再说多解习题集也不能克服押题的不良习惯,为什么还要解习题集呢?还有,参考书是解释概括教科书要点的,那么为什么把教科书里用20页阐释的内容,扩大到100页之多呢?"但是,话虽这么说,每次考试前,大家都背参考书,解习题集,所以我也只好跟着那么做了。
  因为到昨天为止,我已经读了很多参考书,所以不想再读了。我建议回家之前一起吃碗面条,却遭到了同学们的反对。我看没戏了,只好迈着沉重的脚步回了家。我浏览了一遍考试范围内的教科书内容。粗黑的文字加上许多配图,没用几分钟就看完了。可又放心不下,还想再看一遍,但是太疲倦读不下去了。
  "明天考就考吧,反正累了先睡一觉,等妈妈下班回来,叫醒我的时候再说。"
  可是那天妈妈偏偏下班很晚,吃晚饭的时候也没叫醒我。原想妈妈来叫醒的时候再看一点的,不料妈妈直到吃早饭才叫醒我。我睡眼惺忪地看了一下挂钟,就傻眼了:
  "糟了,怎么办?"
  只见桌子上有一张昨天复习时记下的笔记。我迅速地拿起那张纸,匆匆来到饭桌前,一边吃饭一边看笔记。妈妈问我:"怎么啦,要考试啦?"
  "是啊!"我心不在焉地回答。
  到学校趁考试前的时间再一次浏览笔记。打开考试卷子的时候心里还嘀咕:"也不是天才,只在考前浏览一遍,哎,玩儿完了。"
  但是奇迹发生了。似乎已经猜准了似的,每道题的答案都浮现在眼前。那个时候我得到了最高分96分。那件事情至今历历在目。那些答案平时怎么用功,也没有像那天那样清楚过。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自那以后,又过了4年,我来到了美国。在那里,我逐渐懂得了其中的奥秘。高二的时候,高一年级的优秀同学看我们不会学习,就请来名牌大学的老师,给我们讲授学习技巧。那位老师说:考试之前注意看教科书,考试的时候印象最深。
  每当听到"考试要靠平时的积累"这句话的时候,我总是禁不住叹着气嘀咕:"说得倒轻巧。"但是,这句话其实是真的。只要你天天来上课,哪怕不学习也能考出50分。也就是说,只要你坐在课堂上听一听,也至少能得到答出一半试卷的知识。
  前所述,用不着多记笔记,只要养成专心听课的习惯,就不用专门为考试复习,而能答对大部分内容。临近考试才废寝忘食地学习,也就是所谓"临时抱佛脚",是得不到考试所需的足够信息的。教育专家指出:每天集中精力学习5分钟,比起一周一次10个小时的集中学习更有效。不仅学习是这样,运动、艺术等专业也是这样。有迹象表明,美国的教育也要导入这个方法。每天聚精会神地学习3分钟,这比起考试前集中学习几百个3分钟更有效。
  考试前复习的目的,不是背诵整个学期所学的内容,而是为了唤起以前曾经学过而又远逝模糊的记忆。平时不好好学习,快要考试了才拿起书本拼命用功的人,考试的时候一般都表现得似懂非懂犹豫不决,苦于寻找正确答案。有时候,答错一道题,成绩名次差个10等、20等是常有的事。升学考试中答错一道题,就可能导致最后落榜的悲惨结局。
  如前所述,考前的复习只不过是为了唤起以前曾经学过而又远逝模糊的记忆。有的人想一下子唤起所有的学习记忆,彻夜不眠废寝忘食,但是越学越觉得头绪凌乱模糊不清,找不准正确答案。
  那么,要想考出好成绩,怎样学习才有效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平时要对自己常常问如下几个问题:"应该掌握什么?"、"该掌握的信息又该怎么寻找?"、"找到的信息又该怎么记忆?"
  "应该掌握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要牢固掌握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和教科书上的内容。上课的时候要聚精会神地听取老师的讲授,没有听懂的,要请教老师及时弄懂。这样做,最低限度也能消化一部分讲课的内容。考试之前,要浏览教科书,回忆一下上课的时候老师是怎么解题的,这是有效的办法。教科书看的次数多了,一翻开教科书,里边的内容似乎都很清楚,其实,这是一种错觉与陷阱。精读教科书能唤起一部分课堂授课的记忆。如果上过物理课,那么当你看到科普书里的抛物线公式时,就会想起做过的物理试验,想起同学们提过的疑问及课堂上解过的问题。
  教科书容纳着学校的讲课内容。经常翻看它,可以温故而知新,起到逐渐存储知识的作用。运动员先热身,然后才进入激烈的比赛,也是同样的道理。考试的前几天一点一点地恢复记忆,考试的时候就能达到最佳记忆。
  笔记本记得密密麻麻的,那么解读背诵笔记本内容的时间,就远远超过了解读背诵教科书内容的时间,所以笔记本不应该记得太满。笔记本只能记一些不会的、容易忘记的知识,它只能作为解读教科书的补充资料。
  大部分教育专家认为,考前看参考书弊大利小。因为人的记忆是有限度的。考试前储存过多的信息,脑子里会发生混乱,更不用说学习新的了,连原先已经理解的也都记不住了。一般情况下,不要想回家以后再复习,课堂上学习的,最好是在课堂上就地消化。放学以后就简单地浏览一下,把可能考试的内容清楚地储存在脑海里就行了。
  最近我国的企业通过管理咨询,提高了自己的竞争能力,一跃跻身于国际舞台上。驰名海内外的管理咨询机构,标榜着"简单、快捷、有效"的服务,为此收取高额的咨询费。如果开办一个学习咨询机构,我也认为:必须按照"简单、快捷、有效"三原则,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青少年需要用知识来武装。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丰富的知识,这将成为决定他们人生方向的重要因素。用功之前先问一问自己:怎样才能既不浪费时间,又不浪费精力,却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看教科书请注意
  1.定义
  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定义,然后再看课文,你就能正确地理解和完整地记忆。同样的词语,在不同的课文里,可能会是不同的意义、不同的用法。考试的时候,基本上都要利用定义、定理来解析和回答,所以,一旦对定义、定理解释不清楚,或者解释错误,就无法回答的准确。定义、定理的形成过程比较复杂,探究其形成的过程,就会获得更多的信息。
  2.图表
  撰写教科书的人往往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制成图表来说明。用几页文字说明的内容,只用一个图表就可以说明。所以正确地理解图表,弄懂图表里的内容,就容易理解全书的内容。
  3.例题
  教科书往往通过大部分习题和例题来说明理论。要想背下深刻复杂的理论,需要很多时间。有的理论即使你用了很多的时间也不一定能理解。与其死记硬背深奥的理论,还不如记住老师讲过的例题和解析过的习题。这样做的好处是,深奥的理论也变得很容易理解。
第三章 天才优等生的秘密
秘密1 知识膨胀的年代,巧用影像记忆法
  一张画儿具有无限的空间,可以储存无穷的信息。
  人的头脑具有比画儿还要广阔的空间,
  所以必须懂得有效地储存和解释更多信息的方法。
  最好的方法,是在脑海里构筑一个想象的互动影像。
  对我的人生观影响最大的是我的外公。我的外公性格乖戾,连我妈、我姨还有我舅都不能真正地理解我外公。我外公上了岁数,都说他有点老糊涂了。他嗜酒如命,还一根接一根地抽烟。到谁家事先也不打招呼,有时突然闯进已出嫁的女儿家,一住就是几个礼拜,连最起码的礼仪也不讲。子女们都拿他没有办法,甚至有点不喜欢他。但是我倒觉得他非常了不起,他具有超乎寻常的学习能力。在这一点上,就连举世闻名的哈佛、耶鲁、麻省理工、密歇根等名牌大学的教授都不如他老人家。
  在日本统治时期,我外公东渡日本考入名牌大学就读。因为他是从殖民地去的,挨打受骂吃尽了苦头,但最终还是以优异的成绩毕了业。我姨在29岁时撰写汉城大学的博士学位论文,写得相当地艰苦。外公不屑一顾地说:“汉城大学的博士论文算啥呀,让我写,一个月就能写完。”我姨听了有点儿不高兴,弄得父女关系一度很紧张。然而外公对我却是诸多偏袒,瞒着妈妈教我喝酒,给我讲好多好多神秘的故事。当然啦,年迈的外公糊涂而又乖戾,听他讲故事的也许只有我一个啦。
  从学龄前开始,我就喜欢和外公在一起散步、聊天、做游戏。那个时候外公就教我辩证法等西方哲学的基础知识。外公常常穿着朝鲜时期的外套,背着手走路,可神气了。我愿意跟他在一起,总是在他的旁边跟着。学校里教我们滑旱冰的时候,他还在屋里穿着旱冰鞋为我做示范,把着手教我滑冰的方法。我问外公:为什么放着宽阔的停车场不去练,却在这么狭小的房间里练呢?外公呵呵笑着回答说:“身为名门之后,在大庭广众之下练滑冰,成什么体统!”外公说的就象是史剧里的人物台词。
  谁都不知道外公有多少知识,反正他的知识是非常渊博的。那么他的这些知识是怎么来的呢?不管在哪,不管在做什么,只要一到早晨7点,他就大声朗读古今中外的哲学书籍。几十年如一日风雨不误。他爱书爱得都着了迷,书架的门总是开着,以便随时取出来阅读。清溪川古旧书店里还能看的古典都叫他收罗尽了。他就像是书籍的保护神,把被人遗弃的书都保护起来。
  我羡慕外公,他读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他每天都坚持读书,而且每读一段都像照相似的,印在脑海里。他的丰富知识就是这么日积月累起来的。当时有一家非常畅销的青少年报,报上登载了一幅漫画:画的是能够把读过的内容一古脑扫进脑海里去的巨大扫描仪。
  美国电影《心灵捕手》讲的是麻省理工学院天才清扫工的故事。哈佛大学的女学生问主人公亨亭:
  “你有影像存储的功能吗?”
  “我能记忆很多东西。”亨亭这样回答。我想我的外公就是影像存储功能很强的的人。
  只要具有一般的知识,谁都有影像存储的功能,你信不信?只要瞅上一眼,就能把看到的内容转化为影像存储起来,这就是人类不可思议的功能之一。“人类是怎么记忆的呢?”关于这个问题,最近五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每个人都具有影像存储的功能,只不过,有些人的脑子出了点故障罢了。只要是正常的头脑,一般都能记忆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在人的视野中,视点随着思维转动。在看书的时候,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清楚地看到书桌的视点。人到陌生的地方,总是睁大眼睛习惯地观察上下左右。不知不觉之中我们的眼睛转动得特别快。脑子把映入眼帘的事物迅速地存储到大脑里。坐在西餐厅,我们的视觉只能看到一部分,但是已经记住了西餐厅周边的环境,所以就产生了全方位地观看西餐厅的误解。一个人只盯着一个地方,周边的东西就变得逐渐模糊起来。也就是说,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退化。这是用肉眼能够体会到的现象。科普书籍《关于光》里指出:如果能够用什么机关来固定视线的话,除了一个小小的亮点可以看到以外,其余的全都会变得灰暗不清。
  学电脑的时候,就会感到影像比文字占据更大的容量。我们的头脑也一样,要想把所看到的事物用画面形式存储,需要很大的容量,所以不喜欢用这种存储形式。不管你有没有影像记忆能力,都一样不喜欢这种存储形式。画卷、录像带等容量比较大的资料,放到互联网上的时候,都要压缩存储。人的头脑把短期记忆转化为成长期记忆的时候,就利用压缩存储系统。在回忆西餐厅的时候,压缩存储的特征性氛围、红色台布、靠背弯弯的椅子、装饰过的玻璃窗等就会连带地呈现出西餐厅的全貌。
  早期的精神学学者主张,头脑有两个功能,一是把所见所闻存储起来的记忆功能,另一种是把已经存储的内容重新调出使用的显现功能。就像把不经常使用的东西减少体积搁置一边一样,对不经常使用的压缩存储物,进行再一次压缩,使其成为更小的压缩物存入潜在意识里。所谓记忆,不是与事物相同的数码式而是可能变形的模拟式,所以它随时间的推移而变质。再说,压缩存储的是感觉与要点,所以,存储一变内容也完全变质。
  事实证明,即使是影像存储能力很强的人,存储内容的记忆功能与一般人没有什么两样。但是,把已经存储的内容重新调出来使用的显现功能却有很大的区别。人具有影像存储的记忆能力,所记忆的内容是没有经过加工的,这些记忆又是迅速连接的。
  心理学专家指出,如果对普通人进行催眠术等手段来强化显现功能,那么连幼儿时期的小事都能够记得起来。这说明普通人也具有影像存储的能力。但是一般人只能靠气味、文字、声音等具体媒介来调出以往存储的信息。如果强化这种调出信息的作用,那么也就能形成很强的类似影像存储的记忆能力。
  心理学家管这个叫作“触发效应”(trigger effect)。他们对一般人进行试验的结果证明,有时候,听到潜在记忆里的某一个单词,也能复现以往的一些记忆。
  若是学生,当然都希望有一把条扫似的影像存储器把教科书里的内容全部扫进自己的脑海里。这样的记忆能力只有极少数的人才可能具有。但是,不用影像存储记忆而用“触发效应”(trigger effect),也能获得难以想象的记忆能力。
  要想把提高记忆力和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首先要克服对学习的畏惧感。要深刻地认识到,所有的学问都是奔一个目标来的,都是从一根藤上生长发展起来的。有的学生一听学习就感到头疼,但是,只要理解了知识之间的某种联系,就会很轻易地理解,信息与信息之间的衔接与内涵。
  例如,在古典音乐节目的广播里听到了菲力克斯·门德尔松的音乐。音乐一结束就听到广播员的解说:“菲力克斯·门德尔松的家族是全欧洲最上层的银行家家族。”这时候,你可以想象:在莱比锡一家豪华的办公室里,穿着19世纪德国的礼服,弹着钢琴作曲的形象。如果这个学生对19世纪德国服装有一点常识,那就会联想到菲力克斯·门德尔松的服装。如果这个学生对19世纪德国的建筑有一点常识,那就会联想到那个银行建筑。如果知道菲力克斯·门德尔松的家族关系,一定会联想到和他一起作曲的姐姐范妮,还可以重温有关19世纪时尚模特的知识。
  如果你具有钢琴常识,那就会记得才华横溢的菲力克斯·门德尔松,和他弹过的英国伦敦约翰·布罗德伍德父子公司制造的钢琴。如果谈起钢琴制造商,那就会想起法国的普莱耶尔,美国的斯坦威。
  如果知道键盘乐器的历史,就很容易想起巴赫,想起巴赫,就会想起海顿以及他的老师波尔波拉。巴赫喜欢用羽管键琴,而海顿不是一位键盘音乐家,即便如此,在晚期创作中,他还是注意到了钢琴的广泛应用。如果知道巴赫和海顿通过数学和音乐来体现了神的意志,那就很容易联想到18世纪学问与神学的关系。如此下去,举一反三,浮想联翩。
  海顿一生洁身自好,一次都不曾与异性发生性关系,并以此为荣。如果知道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当时人们对性生活的哲学观点。
  在物理课堂上突然想不起相对论原理,就抬头望一望天棚上的电灯泡,也许就会想起它的概念。当知识与知识相互衔接的时候,就可以利用一个个“触发效应”获得更多的知识。
  知道了“触发效应”,就应该灵活运用之。人的记忆里,记得最快的是声音,其次是画面。背一段(篇)文字,多数情况下先要读出声音,然后在脑海里把它转换成记忆。喜剧演员在电视里讲的话往往流行很快,原因也在这里。
  一张画儿具有无限的空间,可以存储无穷的信息。人的头脑具有比画儿还要广阔的空间,所以必须懂得有效地存储和解释更多信息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是,在脑海里构筑一个想象的互动影像。
  如果你学过数学,就容易想起,是谁做的公式,他长相怎么样,和谁是朋友,受到谁的影响等等,也就容易勾勒出详细而正确的互动影像。如果你学过开普勒的黑星轨道公式,就能想起和他决斗时鼻尖被削掉的那位朋友,以及那位朋友发现赤色巨星的场面,而这些都能嵌入你的互动影像里。
  比起用字符表示文件的DOS或UNIX,用图像表示文件并标示文件与文件之间关系的WINDOWS取得了更大的成功。这证明,人对图表、影像的理解比对文字的理解更容易、更迅速。
  最近推出的Windows XP,打开一个目录,其中的文件或图像就会以缩略图的方式显示出来,这就使电脑的使用更加便捷了。
  人的头脑也像电脑一样,有它的使用方法。你把它当成互动影像就行了。
秘密2 调整心态,不怕考试
  当猛兽向你扑过来的时候,
  不是迅速逃跑,而是思考"怎么对付",那你肯定会被猛兽吃掉。
  所以,人的头脑里有一种机制:
  一旦遇到危险,就会忘掉理性,丧失逻辑思维的能力。
  这一天考托福。环顾四周,考场上有很多韩国学生。对于到美国学习多年的学生来说,托福之类的考试应该说不算太难。我来美国已经七年了。上完初中、高中,上大学的时候才能考托福。尽管我还有几年的时间,但是,被一种莫名的好奇心驱使,在十四岁那年,我也试着考了一次托福。
  最近托福使用机考(电脑考试),所以早考完早回家。但是,我考托福的1996年还不是这样。即使你全部答完了,铃声不响,也还是不能离开考场。
  在我的前排右边,坐着一位从韩国来的姐姐。我还有三年半的时间才能考大学,所以我考托福就没有多大的意义。但是,对于考大学的那位姐姐来说,托福不能说不是一种负担。那位韩国来的姐姐比我大好几岁。她紧张得脸都憋红了,汗珠子一滴一滴地掉到试卷上。
  可以看得出,她的胳臂有点发抖,攥紧的手把铅笔尖都攥折了。慌忙之下,她把预备的铅笔也掉到了椅子地下。她慌慌张张地弯下腰去,在椅子底下乱摸。见此情景,监考老师马上递给她一枝铅笔。她伏案答试题,但是,铃声响了她还是没有答完。
  我的高中同学当中,也有几个考试的时候汗流浃背的。其中有一个女生,高中的时候学习成绩特别好,考试的时候从来没有慌张过。可是,一到高考就有些反常。一发试卷,她就在卷子上迅速地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咬着铅笔根等待着,不知不觉中把铅笔上的橡皮头都咬碎了。监考老师宣布开始答卷以后,她慌忙中一失手,把卷子撕破了。她不好意思地看了看四周,拿起卷子看了起来。
  她的高等数学一向总是得高分。可是,在高考中她却只得了个中等分数,老师和同学们都感到很惊讶。这次,我和她一起考托福,亲眼目睹她考试的情景,所以,我对此倒不怎么奇怪。
  有的人像她这样,考试的前一段时间会出现心慌意乱的现象;还有一种人,考试的后一段时间才出现心慌意乱的现象。我有个好朋友,是个成绩一般的女生。考试的前一段还好,沉着冷静地思考和答题,可是,只要监考一说:"只剩十分钟了",她就开始手忙脚乱起来。这十分钟她一个题也没有答上。考试结束走出考场时,她哭了。
  哈佛大学的教授高门博士著有一本有关精神压力的畅销书。他在书中说:当猛兽向你扑过来的时候,不是迅速逃跑,而是思考"怎么对付",那你肯定会被猛兽吃掉。所以,人的头脑里有一种机制:一旦遇到危险,就会忘掉理性,丧失逻辑思维的能力。他说这是:"逃跑的准备姿势"。
  可以影响大脑产生不安感觉的荷尔蒙是肾上腺素,造成记忆功能和逻辑功能的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它通过中枢神经向行动神经下指令。一旦发生猛兽袭击人的非常状况,荷尔蒙肾上腺素就阻断肾上腺皮质激素,导致记忆功能和逻辑功能的紊乱,中枢神经就让你采取逃跑的行动。也就是说,一旦产生不安的感觉,就什么也想不起来了。在考试中产生不安感的时候,你即使能够记的所学的一点儿知识,也不足以恢复到能够答题的程度。面对考试,每个人都有程度不同的不安感。
  "失败了怎么办?",这种不安的感觉是危险的,但是完全无视不安的感觉也是危险的。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有一位著名的钢琴教师威廉·纽曼。他有一个学生,每次上台之前总是阅读莎士比亚的作品,以此打消不安的感觉。有一次,音乐会就要开幕了,那个学生突然感到不安起来。由于手指发抖,第一个曲子演奏到30秒就停住了,只好重新开始演奏。据说,自那以后,那个学生就非常害怕上台。
  戏剧演员、喜剧演员、音乐演奏家都是在高度的精神压力下进行工作的。因为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差错,而一时的差错很可能使他们前功尽弃、悔恨一生。但是,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即使失手或出错,也能在观众的眼皮底下很自然地弥补,在很少被人察觉的情况下,使演出继续正常地进行。
  最近,美国演艺界流行这么一种"亚历山大技巧"--就是调节呼吸,放松身体,减少精神压力的方法。也是一种放松身体,提高健康水平的方法。它有点像中国的太极拳。这个方法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的的确确让人看到了调节精神压力的可能性。还有,最近美国出现了许多帮助克服考试压力的咨询机构。即使是考试考得好的学生,也会有精神压力,只不过压力的程度比别人小一些罢了。这些人一旦心态稳定了,还可以考出更好的成绩。人类的行为有大致相同的规律。运动员放松身体、柔韧有余,就可以取得好成绩;学生也一样,调节心态,放松身心,减少压力,就能考出优异的成绩。
  至关重要的是,要正确对待考试分数对人生的影响。乍一看来,这个世界似乎只是为考试考得好的人敞开方便之门的,其实不然,这个世界是对所有的人都敞开大门的。实现自己理想的途径不止一个,考试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关隘罢了。考试没考好,只不过是在人生的众多关隘中,有一个关隘暂时受阻而已。
  诚然,考试考好了,也许能把实现理想的距离拉近一点。但是,话又说回来,考试考好了就万事大吉了吗?大部分老师和家长都夸大了考试的重要性。人生的路有千条万条,不能只认一条道,选择符合自己能力和兴趣的东西来学习,也能创出一条自己的路。
 建议:解除考试精神负担的方法
  1.考试的前一天要睡个够
  考试的前一天晚睡或熬夜,这绝对是大错特错。睡眠不足的头脑里,充满了因疲倦而产生的不安的荷尔蒙。体内会产生很多咖啡碱等加重精神压力的荷尔蒙。睡眠不足的头脑比起睡眠充足的头脑来说,在速度或柔软性上要差很多。再说,考试的前一天熬夜用功,也不能弥补因熬夜而迟钝的头脑。人的集中注意力是有限的。疲倦状态下熬夜用功,还不如聚精会神地学习一个小时的效果。考试前保持身体的最佳状态很重要。因为心就是头脑,头脑就是身体的一部分。
  2.早饭必吃
  考试那天的早饭,最好是吃一些蛋白质少、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考试前一天的食物,最好也是这样。如果出现不安的感觉,腹部就会觉得不适。如果你吃了鱼肉等蛋白质多的食物,那就会出现消化不良。咖啡也一样。咖啡碱是造成不安感觉的荷尔蒙之一,一旦和肾上腺素结合,就会更加激化不安的感觉。经常喝咖啡的人一旦突然中止,集中注意力就会下降。所以,如果有比较重要的考试,最好是一个月以前就停止喝咖啡。
  3.准备要充分
  要准备好铅笔、橡皮等工具。如果不小心掉了铅笔或橡皮,就需要向人借用,会导致惊惶失措或延误时间的情况,所以,手边必须有充足的备份,以便随时使用。衣服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薄而舒适的,要套着穿,以便随时脱掉,调整舒适度。
  4.做一些热身运动
  迎接重要考试,要在一周之前就开始准备。比如,做一些伸展手臂、蹲屈腰身的轻微热身运动。每天早晨做十分钟左右。运动的肌肉比不运动的肌肉柔软度就强很多。有了精神负担,肌肉就会变得僵硬,所以,考试过程中,最好每五分钟做一次扭腰、转颈、伸臂的动作,这样可以减轻精神负担。
  5.模拟现场考试
  精神负担往往是在不熟悉的情况下出现的。平时学习的时候,要营造和实际考试一样的氛围,卡着时间答题。这样做可以帮助你迅速地熟悉考场环境,克服怯场等弊病。
  6.严格管理时间
  去考试的时候,一定要带手表。进入考场以后,把手表放到一眼就能见到的地方。一边看表一边答题,尤其是考试后期,一定要随时观察还有多少时间。
  7.从易到难答题
  先浏览一遍试卷,从易到难排排顺序。把难题先搁置一边。如果硬要解答难题,可能耗费很多时间。这个时间就可以解答五个以上比较容易的试题。容易的先答完,再拿起难题。难题也要排排顺序,先解答不太难的,然后解答比较难的。总之,还是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8.要正视现实
  考试的分数有很大的变数。有的时候,考试就像抽奖券一样,可以说全靠运气。有可能在你复习过的内容里出题,也可能在你没有复习过的内容里出题。即使有不懂的或解不开的试题,也不必怀疑自己的能力或自己的人格,更不必失去信心。学习成绩再好的学生,也会有不懂的试题。出题者的思路和你的思路不合拍,容易的试题也变成难的了。这就是现实,只要正视这个现实,遇到不会的试题也不会惊惶失措、手忙脚乱。
第四章 学习技术的应用方法
方法1 灵活运用生活中得到的知识
  生活中自然得到的知识,
  比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扎实得多、牢靠得多。
下一页 尾页 共2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