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刘墉 世说心语

_2 刘墉 (美)
现在各位应该了解,为什么写新闻稿要把最新发生的事先写,或者先提重点。
譬如在新闻里会先报告:今天下午两点钟,某某高速公路上发生二死三伤的车祸,然后才报细节,譬如说:这个发生在某某高速公路南下车道,20号交流道附近的车祸,是由于一辆休旅车爆胎,后面的车子为了闪躲,紧急煞车,造成四辆车子的连环追撞……
说话最重要的是要把握重点。对于需要引人入胜的题材,譬如形容你去旅游的经过,你可以按部就班、娓娓道来,但是对于急迫的事,则要开门见山。
知道了这一点,你开会或演讲的时候可以先说你要谈什么主题,甚至告诉大家,你要分成几点来讲。因为如果你不先说,又在演讲的时候分成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大家可能一边听,一边偷偷着急,怕你说上十几点。搞不好,你才讲第三点,已经有人看手表了。
你甚至在打电话的时候,可以先说明会讲多久。
举个例子,你下午五点钟打电话,对方可能正要下班,不打算跟你谈,但是当你说只占用他三分钟时间的,他就同意了。结果你的竞争者隔天才能谈,你卻前一天已经把事情办妥。而且当你这样作的时候,会给人精确、有效率,并且为人考虑的好印象。
[25]第27节:第十一章 令人惊艳的说话技巧(2)
正因此,很多歌星、演员会指定主持人,而且常常拍着主持人。因为主持人能不能美言几句,或说话的方式,请出场的样子,都能造成不同的效果。
知道了这一点,就算你主持公司的同乐会甚至只是股东会、庆生会、欢送会,都要学习这种一步步炒热场子的效果。
譬如你可以说:有个人怎么看怎么没情调,但是怎么挑也挑不出他毛病,平时他虽然不太说话,但是有他在,大家就觉得踏实。因为他老实、敦厚、沉稳,我们过去有多少大风大浪,也都因为有他,而平平安安地过来了。今天,他要走,我们怎么能舍得?怎么能不掉眼泪,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将退休的老张、张老师,再给大家一次精彩的讲话。
接着掌声雷动,老张出场,那气氛多好!多感性啊!老张又会多感动,觉得多有面子啊!因为这一番话,把平凡的老张硬是说得不平凡。
相反的,如果你只是说:老张要退休了,我们真是依依不舍,走了这么一位稳重敦厚的老同事,让我们以掌声欢迎他致辞。虽然内容差不多,但是因为一开始已经把老张点出来,而不是慢慢把气氛炒热,效果就差多了。
知道这一点,如果你做主管,平常要注意一下,办公室里有谁适合主持节目,碰到有贵宾来,或有公司的尾牙聚会,找他来主持。因为你挑对了人,能让自己有光彩。
最后,让我再举个很有意思的例子──
有一个人,命好像很苦,四个孩子,早死了三个;二十一岁经商失败,二十二岁竞选州议员又失败;二十六岁失恋,二十七岁精神崩溃;三十四岁竞选众议员,又败;再选,还败。四十五岁改选参议员,又没选上。直到五十二岁,他终于成功了。你们猜,他是谁?
他是美国的第十六任总统──亚柏拉罕·林肯。
精彩吧!一点一点把你的心带上去,用一连串的失败,到最后对比出林肯的成功!
这就是说话的艺术。
[26]第28节:第十二章 给观光客看什么(1)
三年前的夏天,我带着太太和女儿到祖国大陆来,有一天晚上我们坐车在高速公路上奔驰,我看着窗外的夜色,看着高速公路上的交通标志,看着光亮的水银灯和远处的万家***,问女儿:你看这高速公路,跟咱们纽约长岛是不是一样?你是不是可以想象下一个出口出去,就是咱们家了?
听到这个,不知大陆的朋友怎么感觉?今天中国的公路网和各种设备,真是已经达到国际水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一个个大城市都已经是高楼林立。好比去年,我由遵义到重庆的时候,远望,好像看到哈德逊河畔纽约曼哈顿。
而今每个城市大概都有了西方著名的速食店和大卖场,大家上班开会都穿西装打领带,我们的广告招牌上满是西方的货物,我们的淑女提的常是欧洲名牌的皮包。
只是,如果你是一个西方的观光客,看到这些,会怎么感觉?
没错!有时候他们可能误以为回到了西半球——他的家,搞不好他们还因此思乡。只是,他们会不会问:这里是真正的中国吗?
过去的十年,我年年来大陆,年年看到飞速的进步,看到雨后春笋般立起的高楼,听到半夜施工的声音、见到夜里焊接钢筋的闪光,也看到一个个城市愈来愈西化,愈来愈像。
请问,会不会再过十年,中国的每个城市看来都差不多了呢?
无可否认,今天每个人都要追求更好的居住环境、更现代的城市设备,只是在这么做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得为以后想一想?我们也得问问自己,为什么这是中国,是我们的家乡、我的城市?为什么它跟别的城市就不一样,就值得我自豪?
我有一副在意大利水都威尼斯作的写生,你知道我最佩服他们的是什么吗?不是圣马可士广场、圣玛丽大教堂,因为那都是他们老祖先留下来的。我佩服的是为什么威尼斯人能在过去几百年,小心翼翼地保存下他们的古典建筑?为什么他们能不在屋顶伸出半根电视天线。为什么他们能在古老的城市之外,另外开出一块地方,把现代建筑集中在那儿。他们拥有现代,一点也不缺,否则意大利不可能执世界最时髦设计的牛耳。但是他们有计划,知道自制。
[27]第29节:第十二章 给观光客看什么(2)
每次到大陆古老的城镇,看到一大片保存完好,如同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见到一群又一群的观光客,我都很矛盾地想,这真要谢谢他们村镇里的人,也得谢谢那村里没出什么暴发户,如果过去几十年,有几家人到外面赚足了钱,少不得回来把老而残破的房子翻修,说不定盖起一栋栋钢筋水泥的小洋楼,外面还贴上彩色的瓷砖,改变了古镇的面貌。
正因为穷,所以他们今天能富;正因为没钱改建,所以保存了原有的古朴,所以能成为今天招揽观光客的老城和古镇。
只是,我前面说的威尼斯,他们不是没享受现代,他们也不是子孙都穷,没钱改建,而是他们很早就有了保存旧文化的意识。他们建立,但不破坏,他们不是任那些老房子残破,而是在保存原味的基础上,小心地维护。
如同比萨斜塔,他们没有把塔扶直,而是花加倍的工夫,把塔基固定,使塔身不再继续倾斜。
甚至有许多倒下的,就像我这张在罗马的写生,一根根断了的柱子,留在寸土寸金的广场上,他们也努力地维护着。
而观光客来看的,正是这些古老的东西,用这些去发思古之幽情。
我常想,许多欧美老城的居民,为什么从那么早之前就想到保存老祖宗的东西,就算经过战火,成了破砖烂瓦碎石头,他们也没拆走。甚至为了那些古迹,改变城市的规划,忍受许多生活上的不便。
这就是我要强调的——那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的文化,以自己的祖先,甚至自己的小村、小镇、小城为荣。
而且不止他们,这世界上好多国家,甚至经济情况很不怎么样的国家的人,都会为自己家乡的特产制作最精美的包装、编织最浪漫的故事,为城市里的巷弄制作很艺术的导览地图,把一些并不怎么样的文学家、音乐家、艺术家的房子保留,而且由老人家定期带着年轻人,一一为他们讲述城镇的往事,指出每个有故事的地方。于是人们就更爱他们的城市,更以做那里的居民为荣,当访客来临,他们不是抢着推销商品,而是抢着介绍自己家乡的一草一木。
无可否认,今天我们每个城市,都在发展观光,维护古迹,只是我要问,除了官方和生意人,大家对自己的城市了解多少?
当观光客在路上遇到你,你说得出多少那城镇的故事,你的脸上有没有流露出自豪的光彩?
文化保存是要由文化自豪开始的!
[28]第31节:第十三章 给观光客看什么(二)(2)
但是:惊讶不等于感动!
二○○八年五月,我为汶川大地震的重建,到成都参加一个活动。成都的朋友问我,如果有空,想到哪儿去观光。我因为赶行程,又没心情,婉谢了。但是你知道当他说在成都观光,最先浮上我眼前的是什么画面吗?
那是杜甫草堂,但不是杜甫像,也不是后人搭建的草堂,而是我上次去,在杜甫草堂的院子里,一片小树林之间,看到的,许多人喝茶下棋的画面。
因为那是真正的百姓生活,那表现了成都人的悠然。我也想到都江堰的二王庙,很关心它毁损的情况。说实话,那庙盖得很简单,从世俗的角度看,并不庄严壮观,但是那庙很人性化,它贴近百姓的生活,如同都江堰,平淡无奇,却造福了无数百姓。
只是许多人不相信外国客人,会对平民生活感兴趣。结果急着把城里新建的中国古典街道展示给外国朋友,却想办法把庭院深深深几许,那些很有味道的古宅藏起来。
无可否认,有些观光客是来享福看热闹的,他们要吃满汉大餐,要逛十里洋场,他们会惊讶于而今中国的高楼已经林立,百货公司全是名牌,价钱赶得上巴黎。因此佩服中国的改革开放,赞美中国富有了。
但是更深一层的观光客,他们不是从游览车和五星级饭店的窗子看中国,而是走入弄堂、走入胡同、从四合院或村寨的门外观察。他们要看真正的中国、看中国人的生活,以及那生活中呈现的古典文明。
话说回来,那些深度旅游的人已经看了世界各地的名城和名胜,如同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很多东西已经不再令他们感动。
他们要感动心灵、接触真实。
记得不久之前,我在台湾看个大陆的节目,介绍用民间的土方,治疗被毒蛇咬伤的人。里面有各种毒蛇,也有效果令人惊讶的民间药方,让我看得津津有味。
但是,当我看到一个穿西装打领带的人,蹲在地上捣草药的时候,突然感觉怪怪的。因为我想,他真会穿西装打领带捣药,还是为了上电视,特别穿出大礼服,演出这一幕。
[29]第32节:第十三章 给观光客看什么(二)(3)
这也使我想起,有一个电视台的人到纽约,拍我的家庭生活。当他们看我穿着睡衣画画、写文章,甚至在院子里种花的时候,问我要不要穿正式一点。
我当时回答:你们不是要报道我的真实生活吗?
在这儿,我也要为一位作家抱屈,他在大陆四处旅行摄影,写了好几本城市导览的书籍。其中介绍上海的那本,却被出版社打了回票,问他为什么不拍摩天大楼和繁华的夜景,却介绍许多早期英法租借的老房子,还问他是不是要揭中国被列强殖民的疮疤?
要知道,那已经是往事,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今天列强早被赶走了,租界早收回了,连港澳都回归了,中国成为一流强国,把上海建成世界第一等的城市,仍然保留古老的弄堂、历史悠久的静安寺,和早年租界区许多有代表性的房子,那才是真正的上海,古典现代,人文荟萃的国际大都会啊!
让我们把今天中国人的生活,那最平民的生活,真真实实地呈现吧!有落后的、贫穷的,我们不遮掩,我们承认要改进。至于值得自豪的、自夸的,譬如让世界最伟大艺术家和建筑师发挥的成果,我们也好好地展示。
真实的中国,是观光客要看的,也是我们值得骄傲的。
[30]第33节:第十四章 人无近忧,必有远虑(1)
我们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其实这句话也可以改成:人无近忧,必有远虑。好比爬山,当你攀在悬崖上的时候,一失手就可能粉身碎骨。那危险是近忧,你不能想别的事,只能全神贯注,应付眼前的困难。
可是当你爬到悬崖上面,如果面对的是一大片平原,反而可能开始犹豫,到底往哪个方向去比较好?
同样的道理,当一个未开发国家,让人民连吃饱都是问题的时候,政府不可能想得太远,因为他先得把眼前的问题解决。而那些已经很富裕的国家,则可能想得非常非常远,不但他邻国的武力太强,他会紧张,连远在地球另一边的国家,如果拥有能威胁他的武力,他也会想尽办法早早化解。他们甚至会为千百年之后着想,花大把的银子,早早就去找宇宙中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想有一天,如果地球出了问题,他的子子孙孙还能有逃难的地方。
这不都是因为他们没太多的近忧,所以有远虑吗?
我们要了解所谓先进国家的人,就要从这个角度去想。你会发现他们不太在口头上抱怨,譬如搭飞机,安全检查很严格,一般西方旅客是不会抱怨的,他们安安静静地排队,因为他会往正面想:严格,是为了使乘客安全一点。
可是,当他想安全一点的时候,不是又从负面想了吗?他想到的是可能有恐怖分子,可能危险,所以需要严格的检查。这就是他们的特质,在同一时间往正反两个不一样的方向思考。
再举个例子:
我有一次在纽约参加社区公园的活动。那活动的前几天都是万里晴空,气象预报也说当天是个好天。可是我发现在活动场地的一个角落,堆了很多帐篷。就问主办人,这么好的天气,何必准备帐篷呢?
他说:以防万一啊!如果下雨,马上就能支起来,还指指不远处坐着的几个人,说:瞧!那是帐篷公司的,他们随时待命。
我问问价钱,吓一跳,恐怕占他办活动费用的五分之一。也可以说,那些富裕国家的人,他们人无近忧,必有远虑,他们有多余的钱,所以能作看来几乎不必要的退一步想。俗话说有钱人的命值钱,大概也是这个道理。只是如果真出了事,他们的损伤确实可能比较小。
再举个例子,自从美国人发现石棉会造成肺癌之后,立刻叫民众把家里所有的石棉材料拆掉,更甭说石棉瓦了,只要听说哪个建筑有石棉瓦,好像失了火似的,里面的人立刻全部撤离。
一直到这两年,还总有新闻报道,某个学校发现建筑里用了石棉,立刻停课,把师生安置到别的地方。
每次看到这种新闻,我都会想,奇怪了!我小时候家里的厨房、浴室,都用石棉瓦。连十年前在中国台北打网球,那网球场的顶子好像也是石棉的。石棉真有这么可怕吗?还是美国人吃饱了撑的?过度神经紧张?
但是大家也别怪美国人。要知道,连我们的孔老夫子都总作退一步想。东汉王充的《论衡》里记载:鲁国的城门已经老旧将朽。有一天孔子经过那城门,匆匆忙忙地走,唯恐城会倒的样子。下面人就说了:哎呀!那城门早就这样了。意思是,哪会那么巧,就压到您孔老先生,您未免太紧张了吧!
[31]第35节:第十五章 礼多人不怪(1)
前年六月,美国的《读者文摘》杂志,公布了一个全球礼貌城市的调查报告,在他们调查的三十五个城市当中,纽约排第一名,中国大陆因为没有发行他们的杂志,没列入调查。但是亚洲的城市,排名多半不好。中国香港第二十五名,中国台北第二十八名,新加坡第三十名,首尔是三十二名,印度的孟买则是倒数第一。
《读者文摘》调查的方法有三项,首先他们派人抱着文件在公众场合,故意不小心,把文件撒得满地都是,然后统计有多少人帮忙捡,又有多少人会视而不见地走过。
其次,他们注意统计,在二十家不同的商店里买东西,有几个店员会说谢谢。
第三项,是看有多少人在开门的时候,会为紧跟在后面的人拉着门。
据说拉门这一项,亚洲人表现最差。没有一个亚洲城市的人在这部分的礼貌率超过40%,连相当现代的新加坡都只有25%。
因为我既住在纽约,又是在台北长大,看了这份报告,真是感触良多,没错!我是觉得平均来说,纽约人有不错的礼貌,但是台北也不差啊!尤其近十年来,你打电话到公家机构去,很少再有不耐烦的声音。到区公所办事,非但有人教你怎么办,还会为你递上报纸,送上茶水。我有一次去申请个东西,因为人太多,连警卫都过来帮忙,为我贴照片呢!怎么会调查出来,在全球三十五个城市里是倒数第八?
我后来想通了!是因为民族性的不同,就拿别人东西撒落在地上,为他捡起来这件事说吧!我们中国人可能想那掉东西的人会不好意思,搞不好,文件的内容,还不希望外人看到。而且东西掉了,自己慢慢捡就成了。
换个情况,如果那时有大风,我相信大家一定会帮着捡,搞不好,还会一群人追着捡。因为不帮忙文件就会飞不见了。
至于为后面来的人拉着门,中国人可能也是为了避免后面的人不好意思。这跟我们进电梯,就算里面人很多、很挤,也常伸着手,自己去按楼层,而不好意思麻烦别人的心理一样。不像在美国,站在楼层按钮旁边的人理当主动问大家:要去哪一层?然后帮忙按。
说来好笑,我有一次,刚由纽约到台北,在百货公司的电梯里,问一位小姐去几楼,要帮她按的时候,居然被小姐瞪了一眼,好像我对她有意思,故意找话题呢!
同样的道理,在西方世界,用餐的时候,如果你把手横过别人面前去拿胡椒罐或盐罐,是很不礼貌的。中国人却会觉得假设离自己不远的东西,还要请别人递过来,反而是不礼貌。
[32]第36节:第十五章 礼多人不怪(2)
所以我说,台北人不是不懂礼貌,那次调查的得分低,主要是因为民族性不同、习惯不一样。
礼貌绝对是一种习惯,可能有不少读者读过我在《超越自己》那本书里写的故事:
有一阵子我常带着儿子去店里打电动游戏,店里总挤满看来像太保、太妹的青少年。妙的是,每次我和儿子进门,他们如果在前面进出,会主动为我们拉着门。当我和儿子在玩的时候,他们会先把硬币排在机器上,再乖乖地站在旁边等,当我和儿子打完,让出位子,他们一定会说谢谢。
但是,我们可能才出店门,就看见几个青少年在吵架打架。
再说个笑话给你听,证明美国人的礼貌非但是习惯,而且已经成为反射动作。有一年春天,我参加纽约植物园的街坊日,就是卖各种小吃和手工艺品的节日。那天人很多,突然听见一声喷嚏,四周的老美立刻异口同声地说Godblessyou,意思是上帝保佑你。接着注意看,才发现刚才打喷嚏的是一只狗。
还有,早年我在家教美国学生画国画,我的教室在楼下,楼上是我母亲的卧室。老人家八十多了,常咳嗽。几乎每次咳嗽,洋学生们都会立刻问:老人家好吗?
因为关心别人,或是作出对别人关心的样子,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不问、不在别人打喷嚏的时候说一句Godblessyou,不合他们的习惯,也会显示他没有教养。
相对的,因为自己的每个行为,就算打个哈欠、打个饱嗝、打个喷嚏,都会被人注意,在西方社会,大家也就变得更自制。而在我们这儿,打哈欠、伸个懒腰,是个人自由。打个嗝,表示我吃饱了,多么满足。打个喷嚏,只要我捂着嘴,干别人什么事?那动不动就问你有什么不舒服的人,反而会让被问的人不安了。
但是今天,当中国的许多城市已经成为国际大都会,当奥运、世博,涌来数以千万的观光客,我们似乎不能不知道西方的礼俗。最起码,我们可以表现出欢迎的意思,在街上对他们笑笑、打个招呼。更重要的是,当我们进出公共场所的时候,千万注意,后面有没有别人,而且无论中国人外国人,我们都该学着为他们拉着门,既表示了礼貌、表示了同情友好,也避免撞到后面人的鼻子。
请不要觉得我太夸张,要知道,我有不少美国朋友都说过,他们刚到中国的时候,好几次被前面人冷不防松手的门,差点撞到脸。
那是因为他们在国外已经习惯前面的人拉着门,一下子不会想到换了地方,生活的习惯不一样。
还有一点,是在不分男女的厕所,男生上厕所,千万掀起座垫,因为如果你不这么做,外国人看了,不但会说你不够礼貌,而且可能因此推论:这是个不尊重女性的社会。
抱歉!连这上厕所的事都说了!
[33]第37节:第十六章 礼多被人怪(1)
如果你问外国观光客到中国的印象,最常听到的就是中国很有人情味,待客非常热忱。
那当然了!中国人本来就好客,何况有朋自远方来。他可能对你树上的果子好奇,站在树下多看几眼,你就过去摘两个送给他。他可能问你王府井大街怎么走,你英语不好,又指手画脚半天说不清楚,干脆带他走好几条街,硬带到王府井。他可能站在你门外往里张望,你非但请他进去参观,还倒茶拿点心给他吃。
您说,如果你是他,你是外国观光客,能不受宠若惊吗?
但是,您也要知道,受宠若惊如果过度,就可能真受惊,被吓跑了。不信我说个真事儿给您听:
早年我到美国的时候,常应邀去各城市开画展,有一次我到了佛罗里达的一个小城。那里的官员很热情地接待,原来他们跟中国台湾的某一个城市,不久之前结为了姊妹市。
我在那城市停留了一个多礼拜,跟市政府接待的人熟了,也就无话不谈。有一天,他们对我说:说实话,我们对结姊妹市这件事,很头疼。
我一惊,问他们:为什么?是台湾那个城市不够朋友吗?
他苦笑了一下,说:正相反,因为他们对我们太好了!当我们市长去访问的时候,他们用礼车、乐队迎宾,还有摩托车队开道,吃的更不用说了,一看就知道贵得要死。可是正因为这样,当他们说今年秋天要来回访,我们真是发愁,这么小的一个旅游城市,拿不出那样的排场啊!
[34]第39节:第十六章 礼多被人怪(3)
真正的问题是,他的朋友不是没感觉,为了怕主人破费,可能因此不敢打电话,就算他做生意,要经常越洋联络,也可能为了不好意思打电话,该谈半小时的,改成十分钟,结果影响了生意。
请问,这要怪谁?
说完这几个真实故事,我要说,今天有千千万万远道来的客人,我们要热情待客,但千万别用热情把他们吓到。我们当然要待之以礼,但这礼貌的礼,也是合理的理。
中国人常说童叟无欺,我们是中外无欺,绝不能看是老中,卖十块;看是洋人,卖十五块。相反的,也不能一看是蓝眼睛金头发,就曲意奉承。付一样的旅馆钱,中国人来问,没房间;洋人来问,就有房间。
因为这样做,会坏了信用;而且当你对外人恭敬,却贬抑自己人的时候,反而会让外人有优越感。
也可以说,今天洋人来,如果你打肿脸充胖子,抓住肥羊狠狠敲他,是没格局;如果你卑躬屈膝过了分,则是自贬身价,会让外人看扁。
中国人不是早说吗?四海之内皆兄弟。从四海来,只要友好的,我们待他如兄弟。
兄弟当然要有情、兄弟当然要平等,兄弟也当然要礼尚往来,而且——亲兄弟,明算账!
[35]第40节:第十七章 其实我们很优雅(1)
一九七八年我辞掉了在中国台湾的电视记者工作,应美国一个美术馆的邀请,去做驻馆艺术家。刚去的时候,每次坐美国朋友的车,下车常会看到奇怪的眼神。起先我不知道为什么,直到有一天碰到一位比较心直口快的朋友问我:刚才你是不是有什么不高兴,是不是我说什么话,你误会了?
我说:没有啊!又问他,你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
美国朋友说:因为你刚才关车门,很用力,我以为你不高兴。
这时候我才搞懂,过去很多人奇怪的眼神都因为我关车门太用力。说实话,我一点也没觉得,因为我在台湾同样关车门,而且从小,我母亲也总叮嘱我,关车门用点力,确定门关紧了,免得摔出去受伤。但是,当年跟台湾的车子比起来,美国车子好得多,不太有车门关不紧的问题,自然对我关门很不适应。
到美国的第二年,我进研究所,在学校旁边租房子,有一天,我的房东跑来对我说:刘先生,麻烦您以后关水龙头小一点力量,因为你用的水龙头,里面的橡皮垫特别容易坏。
隔一下,她大概怕我多心,又跑来对我说:我发现你们亚洲来的留学生,关水龙头都用很大力气,其实我小时候也一样,因为我从罗马尼亚移民来,在我老家,水龙头老漏,非用力不可,我也是到美国才改的。
再说个故事:
最近有个学生对我说,某餐厅真不错,他欣赏极了,还要请我去那里吃饭。
我说他们有什么拿手菜吗?学生想了半天,答不上来。我就笑他:你连他有什么好菜都说不上,为什么那么赞美他们?
学生说:我发现他们不一样。第一,他们是中餐厅,按说比西餐厅吵,可是去那里的客人都很安静,因为餐厅服务生会用很巧妙的方法教客人安静。
原来,那餐厅服务生在你点菜的时候,会特别弯下腰,把脸凑过来,用很柔和的声音跟你说话,好像唯恐打扰到别人。当服务生这么做时,顾客自然就把声音放小了。
我那学生还讲,有一天餐厅一个服务人员打翻了盘子,老板立刻过去帮忙收拾,除了问他的职员有没有受伤,没半句怨言。清理完,还给每桌客人送上一份小点心,说因为刚才让大家受惊了。可见那餐厅多么有水平,又多么优雅,连不优雅的人进去,都变得含蓄了。
我说以上三个故事,是要告诉大家,如果有人怨我们中国人说话太大声,关水龙头和关车门太用力,应该知道那可能因为我们的环境,尽管中国经济起飞了,有些过去的习惯,一时还是改不掉。而且说不定,今天在比较落后的地区,因为车子老旧,还是得用力关门,才安全。如果水龙头是老式的,也必须用很大力气关,才能不滴水。又因为环境比较吵,或大家都爱大声说话,不大声说听不清楚,时间久了,大嗓门自然成为习惯。
所以,今天如果有外来的观光客,进中国餐馆,不习惯我们人说话的大声,或奇怪中国人关车门很用力,他们不能怪我们,而应该设身处地想想,如同我以前罗马尼亚裔的房东,会说他以前也一样狠狠用力地扭水龙头。
[36]第41节:第十七章 其实我们很优雅(2)
只是,从另一个角度想,今天中国富裕了,我们是不是也该自己告诉自己,在公共场所可以小声一点说话,坐轿车的时候不必那么用力摔门?
而且,做老板的人,如果你的员工摔碎了东西,先问有没有人受伤,而别急着骂。因为人比东西重要啊!
说到这儿,让我想到很多年前,有一回我到一个落后的国家旅行,坐在船头,用录影机拍两岸的景色。
这时候划船的土著对我喊:小心!前面有急流,小心机器摔下去。
我笑着问他:你为什么不讲我会掉下去呢?
那土著倒有理,他说:你掉下去没关系,到下面自然会浮起来,机器掉下去,就麻烦了。
我又问他:如果两个都掉下去,你先救谁?救我还是救机器?
您猜他怎么回答?他说:当然先捞机器,因为机器比人值钱!
请别觉得匪夷所思,要知道在非常落后的国家,机器甚至耕牛,在人们心里的价值是惊人的。
同样的道理,如果外国观光客跟我们一起用餐,我们的孩子打翻了果汁,或砸碎了盘子,大家先安慰孩子,安安静静地为孩子清理,向在座的客人表示歉意,而不是当众先给孩子两巴掌。
这些宽容,能让外宾刮目相看。因为它反映了我们对人的重视,反映了在众人面前控制情绪的能力,也反映了中国今天的富裕。
请别骂我这么说,会把孩子惯坏。套一句梁实秋先生的话:谁说孩子是未来世界的主人翁,我们处处看见他们在做现在这个世界的主人翁。
我们当然要对主人翁好!我们当然要培养有风度、有格局、能自制,泱泱大风的下一代。
首页 上一页 共2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