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刘墉 世说心语

刘墉 (美)
世说心语
刘墉
[1]第1节:前言 格物致知(1)
前言格物致知
真没想到,我在离开电视圈三十年后,又站到了荧光屏前面,谢谢凤凰卫视,他们要我做节目,给我很大的自由,说我讲什么都成。
不过没这么简单,他们又花好几个月的时间做了个民调,在网上调查大家希望我讲些什么,我想就少数服从多数,尊重大家的意见吧!
根据五万五千多人票选,在我的十七本书当中。最多人曾经阅读的是《我不是教你诈》,占了12.5%,其次是《超越自己》占10.4%。当问题是对我哪种类型的作品比较感兴趣时,31.2%选了“处世”,27%选择“励志”,23%选了“情感”。
我想在未来的节目里,我就把这些项目的内容结合在一块儿来谈吧!一方面在特定的期间,集中谈处世,励志或感情,一方面不要太拘泥,可以随时把内容延伸出去。
话说回来,无论处世、励志、感情,甚至文学、艺术、自然,不都是生活吗?所以整个说起来,我谈的是人生,是生活,从最生活的地方谈生活,希望即使是小学生也能听得懂。
经常有人问我,自认为是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演讲家,还是慈善家,我的答案是我宁愿做个“生活家”,就是在生活中感悟的人。所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礼记大学》篇里也说“致知在格物”,意思是只要我们深入地探讨每样事物的道理,就能得到系统的知识。
还是举几个通俗的例子吧——阿基米得是怎么发现浮力的原理的?据说是他有一天洗澡,水放太多了,当他坐进浴缸,里面的水溢了出来,于是灵光一闪,光着身子就跑出去,大叫“发现了!发现了!”他的灵感不是从生活中产生的吗?
还有牛顿是怎么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不是据说因为他被树上的苹果打到,于是想苹果为什么往地面落,月亮却不往地面掉,于是研究发现的吗?
伽利略也差不多,他关于“钟摆原理”的灵感是怎么来的?不是据说他有一次去比萨大教堂,看见装修工人碰到的吊灯摆来摆去,于是往深处研究的吗?
连爱因斯坦都因为在伯恩坐电车的时候,看着城市里著名的钟楼,心想如果电车以光速飞离,钟楼上的时间和电车里的时间会不会不一样,而渐渐想通了相对论。
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所以一切都以这个世界为基础,一切灵感都由生活里产生,文学家在生活中有感悟,虫鸣、鸟啭、竹韵、松涛、残花、落叶、风霜、雨雪,哪一样不在生活中。艺术家,无论画的是人物、山水、花鸟,又有哪样不是在生活中见到的?
就算抽象画,也是由生活中抽象的。譬如这张,我二十岁画的画,乍看挺抽象,其实是画台湾垦丁公园的钟乳岩洞。又像这张我前两年画的山水,不是既抽象也具象吗?再简化一点,就怎么都看不出是瀑布了,只是它再抽象,还是由生活里产生的。
诗歌音乐也一样,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就说了诗是心情的一种表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因为心里有情,有感动,所以说出来;说不够,还要拉长了调子嗟叹。嗟叹还不够,就要泳歌;唱还不够,不自觉地就手舞足蹈起来。于是我们发现诗歌,舞蹈,音乐,不但由生活里产生,而且是相通的。那源头,那产生的力量,是我们的心,也是在生活里的感触。
所以我要说无论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画家、音乐家,每个人都是“生活家”,当他们从生活里产生灵感,经过思想、创作,成为理论和作品之后,还是要用在生活之中,任何一种创作,如果不能落实于生活,帮助我们生活,引不起我们的感动,都是死的。
这个《世说心语》的名称,是源自刘义庆编纂的名作《世说新语》,在刘义庆的书里,记载了很多当时的小故事,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等很多类,都写得很浅白,有的能引人一笑,有的能发人深省,我的这个《世说心语》也一样,非常轻松,十分实用。
书里,源自生活的诸多小故事、小段子轻松道来,亲切如话家常;暗藏其中的人性美丑、处世哲学一点即明,警醒如醍醐灌顶。深入浅出、以小见大,这是刘墉心语的最大特点。它是处世秘笈,同时也是一本字句中藏满关爱与温情的墉体散文。
[3]第3节:第一章 祸从口出(1)
世说心语——刘墉处世秘笈
第一章祸从口出
有道是沉默是金,在谈怎么说话之前,我先得谈怎么不说。因为祸从口出,常常不说要比说好得多。
举个最近的例子吧!上个月中国台湾有位官员在被质询的时候说错了话,被K得满头包。事情是这样的,台湾南部连日豪雨,造成淹水,于是有人质询农委会的官员该怎么帮助受损的农民,那位官员回答:根据我们的统计,云林、彰化、高雄,他们都没有达到我们所谓的天然灾害救助办法的标准,比如说云林要达到一亿八千万,事实上,三个地区加起来损失差不多二千多万而已。
各位一看,就知道他为什么被K了,只怪他多讲了那而已两个字,如果他讲三个地区加起来损失差不多二千万,没达到救助标准。怎么可能有问题呢?
请各位千万别怪这个官员笨,要知道我们很多人都有这种多说半句废话的毛病。而且往往因为那半句废话出问题。
?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有一天我跟朋友约好中午碰面,因为办公室忙,出门晚了些,对方着急了,又不知道我的手机号码,就拨电话到办公室问。电话是我秘书接的,她挺聪明,说刘先生早出门了,应该在路上,马上就到了。
你说,她不是答得很好吗?偏偏她画蛇添足,又加一句:刘先生很忙的!
我那朋友一听就火了,回一句:他忙?我不忙吗?跟着就看我进门了,又把那火发到我头上:你秘书说你忙,好像你迟到有理似的,你要知道我也忙耶!
你说我那秘书笨不笨?我又倒霉不倒霉?
事实上,我的秘书非常聪明。而在讲话的时候爱画蛇添足的人常常很聪明。
?
再举个大家常碰到或常犯的毛病。
你是职员,老板问你今天客户一共叫了几箱货。
常一天有一百多箱,那天特别少,只叫了十箱。你是不是很可能答:报告老板,今天只叫了十箱耶!
你现在想,一定觉得这样说没什么错。但我要很郑重地告诉你:如果你只是个小职员,小主管,你错了!除非你是合伙人、大主管、或老板娘,你最好不要说今天-只-叫了十箱。而应该讲今天叫了十箱。
[4]第5节:第二章 少说废话(1)
去年十二月我在台北参加了一个医学座谈会,到场的都是名医。其中有位医生谈到他的一个同事,有一天晚上背痛,跑回自己医院急诊,才到就不疼了,请当班的同事检查一下,认为没什么大问题,就回家了,没想到第二天正吃早餐呢,突然胸口剧痛,因为心血管剥离,送到医院,已经回天乏术了。
说到这儿,那位已经做大学副校长的医生突然当着几百位在场听众的面哭了。他哭急诊室的医生第一次没能细细检查,更责怪那死去的医生,明明自己是专家,为什么还那么轻忽,甚至自己说自己应该只是扭伤、神经痛,使得给他检查的医师这么一听,也就没往严重的地方去想。
?
我有不少医界的朋友,所以对医生挺了解。我发现医生虽然会给病人诊治,却常常忽略自己。偏偏因为他们是专家,当他自己认为自己没事的时候,别的医生也容易放松戒备,心想你自己都不觉得怎么样,谁比你更知道自己,应该就没事吧!
譬如我有个医生朋友,有严重的糖尿病,有一阵子他打球的体力很差,我偷偷问他太太有没有发现,他太太说不清楚病情,又说他丈夫是医生,自己会照顾自己。还有一回,我问这个医生朋友,总是建议过了五十岁的病人作直肠镜检查,他自己有没有按时检查?
你猜我那医生朋友怎么答?他说他六十岁了,从来没作过,检查出来怎么办?
你千万别觉得不可思议,要知道人都有个毛病,就是怕身体检查发现问题,有的人因此不查,连该作的定期验血都不作,就算有了病征,去看医生,还可能有个潜在的心理,认为自己没病,也可以说他不愿面对自己的病,而且这心理可能包括医生在內。
[5]第6节:第二章 少说废话(2)
?
说到这儿,进入了说话技巧的主题,也就是少说废话。千万别在应该听别人说话或专心做事的时候,在旁边啰啰嗦嗦。要知道,当你啰嗦的时候,很可能影响别人的判断,失去听别人意见的机会,或造成对方的错误。结果损失的是自己。
就继续前面医生的话题,谈谈看病吧!你知道有多少病人,明明去找医生看病,却从一开始就自己在扮演医生吗?让我说个故事:
?
老王刚旅行回来,从在美国,就觉得胸口常疼,而且愈来愈严重,不得不去就医。按说他只要告诉医生他从什么时候、哪里不舒服、胸口怎么疼就成了。那老王却可能一见医生,先自己下判断:
医生!我最近左边胸口老疼,不过是老毛病了。每次提重东西,尤其旅行提很重的行李之后,就会疼!我这次八成也是因为到美国旅行一路行李提上提下造成的。您给我开点止痛药就成!
那医生心想这是老毛病了,再听一听、敲一敲,搞不好,医生一边听,那老王还一个劲地吹牛,说美国怎么好玩,迪士尼怎么精彩呢!结果明明应该作心电图,甚至戴二十四小时监测,到头来全没做,只给老王开点止痛和肌肉松弛的药,就让老王回家了。
老王当然也很高兴,因为医生证实了他只是因为提太重的东西,拉伤了肌肉,根本就是老毛病。
岂知,老王才进家门,突然一捂胸口,倒地不起,心脏病发,死了!
请问,是谁害了老王?是他自己啊!谁让他不该说话的时候说话,影响了医生的判断。
?
我在上一章里,提到职员不应该以自己的主观影响老板,因为你不是老板,老板作正确的判断,需要的是客观的资料。今天则强调一点,就是有些东西你可以说,但不必先说。
譬如你要装修房子,找来设计师。既然他是专家,你应该先听他怎么说,而不是自己先讲:我觉得这个门可以改到那边,这里加个屏风,床头上面像旅馆一样,加几盏石英灯,地上用拋光的石英砖……。
请问,你这一说,设计师还能发挥他的创意吗?你怎不想想,因为他是专家,能提出你完全想不到的好点子,比你原先的构想好得多呢?如果再碰上个图省事的设计师,你怎么说,他怎么办,办得不好,反正是你的意思,你也不好不接。到头来,请问,是他作设计师,还是你作设计师?如果都由你作了,连材料都自己想好了,你又何必付那么多设计费?
?
不必说的时候先说,是人们的通病,你可能知道当人数钞票的时候,千万别去打扰,却可能在银行职员给你填表格,或医生给你开药单的时候,一个劲的跟他说话,如果金额弄错了、帐号写错了、药开错了,你要怪谁?
所以无论看病、装修、上银行、找律师,都要懂得有些话得先憋着。
不是不说,而是等该说的时候才说。
[6]第7节:第三章 沉默是金(1)
去年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说相声比赛,到场的全是高手,其中有一对是海外来的,內容比较特殊,口音也不同,虽然讲得非常好,可惜大概不太抓得住现场观众的口味,一路说来,没怎么引起笑声。
不过平心而论,他们说得真不坏,我也就津津有味地欣赏,没想到,突然间,其中逗哏的那位突然停住了,好像忘了词,然后对大家说了声抱歉,表示说不下去了。
按说那两个人都是高手,在海外也一定经常上场,为什么当天会失常呢?
我猜八成的原因是现场的反应太冷,使说的人抓不住场子。过去他演出,抓得住观众的心,一定笑声不断,大家笑,一方面可以让说相声的人停顿一下,喘口气,更重要的是能使他们获得鼓励,说得更带劲。偏偏那天,北京的观众不一样。使他们愈说愈慌,到头来全乱了。
?
听的人沉默,不出声音,有时候对讲话的人,要比你跟他辩论,来得更有压力。因为他抓不住你,不知道你怎么想,他好像一颗颗石子儿往洞里扔,下去,连一点回音都没有,他能不紧张吗?心想:天哪!这洞有多深哪!简直不见底嘛!
[7]第9节:第三章 沉默是金(3)
于是你可以拿着他开出的价钱,作比较,再去别家,甚至回你看过的前面那几家。
相反的,如果你当初嘴巴大,进店门先说我要中国式的、老式的,比较古典的椅子,木料要好一点。那老板能不立刻看穿,你是外行。碰上奸商又能不狠狠敲你吗?所以我说,你可以用沉默的方式去学习。学会了,再开口。
?
再举个真实的例子。我有个亲戚由朋友介绍看上一栋房子,除了觉得邻居的冷气主机在阳台上,有点吵,其它都满意,价钱是一百五十万。但是不知道合不合适,请我也去瞧瞧,作个参谋。
我找一天去了,卖房子的一路问我,我除了报个姓,别的一律笑笑。她又问我要看大戶,还是小户,我指指天。大的!小姐赶快说当然是大的。接着带我进去,还一路介绍建筑外观啊!建材啊!建商多有信用啊!现在只剩下三个保留户,都是最好的啦!
我也都礼貌地点头笑笑,只是特别指指阳台,说:邻居的冷气机好像会吵。
那小姐差点跳起来:喔!您一定来看过对不对?还是别人带您看过?还好啦!只要换成-气密窗-就不会吵了,我们可以免费为您换。
我又点头笑笑,找张椅子坐下,指指桌子说:麻烦您把价钱写给我。
小姐想了又想,还去打电话问长官,终于把价钱写给我了。
?
您猜怎么样?
我那朋友才问过,是一百五十万。我拿到的是一百三十万。
为什么?按说他是由朋友介绍,应该便宜啊!而我从头到尾没说几句话,凭什么比他问的便宜?
原因很简单,他因为有熟人介绍,人家知道他的底,就算开高一点,当天不成交,改天还能跟他连络,降价成交,而且说不定还得给介绍人红包。至于我,似乎看过房,又让她摸不清底儿,到头来反而捡个便宜。
沉默是金,果然是金啊!
[8]第10节:第四章 识破障眼法(1)
上一章我提到沉默是金──怎么不多说话,由对方说,一方面使自己让人莫测高深,一方面可以借机会向说话的人学学。也可以说先使空城计,再用草船借箭。
今天继续谈说话技巧中的怎么不说,但是这个不说,除了借机会听、借机会学,更重要的是你要借机会分析那个说话的人,尤其是当你不说,他却一直说个不停,甚至抢你话的时候,你更得小心,因为他说话很可能是障眼法,把你的注意力分散,免得你发现他的弱点,甚至弊端。
?
举个例子,当我女儿出生之后,因为家里多了一个人,岳父母又来同住,不得不换间大一点的房子。房地产掮客知道我写作,需要安靜,特别选了一户。当她开着车带我和我太太去的路上,果然见到的全是幽靜的住宅,她则一个劲地介绍四周的环境,甚至有哪些名人住在哪条巷子都介绍了。
要看的房子到了,外观很不错,她先指着门前两棵小叶的日本丹枫说那树龄有四十年了,值不少钱,又急着说要带我看客厅的大吊灯,匆匆忙忙带我太太进门。那吊灯果然不错,就听掮客小姐一个劲地介绍说是什么捷克名牌的水晶玻璃,一片片手工切割,上面一共挂了多少片,大概看我听得不耐烦了,她又猛抬头说:对了!得带您先看看后院的景色,远远可以看见海湾呢!快步往前走,推开门,把我们带到后院。看完后院,回房子,又带着我们往廚房餐厅走去,再上楼参观臥室。看我和太太挺满意,那小姐居然立刻掏出文件要我们下订,说有好多人要买,正考虑,我们如果不快,可能让别人先得了。
?
问题是,当我对她说我觉得客厅通往后院的门边好像有白蚁蛀的痕跡,那地板走上去也好像不太实在,又说前门外面的石头好像松了,是不是地基有移动的现象?
那小姐的脸突然僵住,因为当我们再过去检查,后门不但地板有白蚁,连门框都被蛀空了,只怕轻轻一敲,就会裂开。至于前门,也许因为很久没维修,连台阶都有点歪了。
我当然告诉她要考虑,上车之后,她要右转循原先的路回去,我说为什么不走另一边呢?坚持叫她转左,天哪!才出去二十公尺,就看见加油站、餐厅,一团乱。
[9]第11节:第四章 识破障眼法(2)
原来她带我来的时候,特别绕路去住宅区里面,其实那栋房子在整个住宅区的边上,紧邻着吵闹的商业区。幸亏当她一路说、一路介绍的时候,我已经心存警惕。而当她急急带我进房子的时候,我又特别放慢脚步看前门的情況。当她指着屋顶的吊灯介绍的时候,我反而看地板。当她带我冲向后院的时候,我特别注意了一下后门。
那房地产掮客小姐的技巧很简单,她一方面掠过房子的弱点,根本不提;一方面不断说话,把我的注意力带开。
?
知道了这一点,以后你买自己不熟悉的东西,除了少说话、多听、多比较,而且要在对方指东的时候,除了往东看,也好好往相反的西边看看;当他指着天花板滔滔不绝的时候,你千万小心地上。
而且无论买什么东西都如此。当你看上一块玉,那卖家指着那玉上的优点、特点,说得天花乱坠的时候,你千万小心,只怕优点之外,全是缺点,等你买回家才发现好多裂璺。上古董铺更得小心,如果他的光线特别昏暗,别以为古董铺因为古,所以应该点古董油灯,而要想想,会不会有些东西是见不得光的,光线一亮,他就露马腳了。
至于在办公室里。如果你是主管,当你叫一个职员进来问话,他不直接答,或答一半,忽然把话题岔开,好像另有急事向你报告,譬如你问他今天一共收了多少钱、出了几箱货的时候,他刚答一半,说收了五千多呢……突然话题一转,说:对了!今天老王来找您……这时候你也得小心,会不会因为那人心里有鬼,怕你发觉,于是主动把话题带开?
?
在心理学上早发现人们会这样表现,连你的子女或另一半,当他们突然多话,而且常常抢着说,或一进门就主动找话题的时候,都有可能是声东击西。
至于当你自己是小职员的时候,更得以此为戒。你千万要避免在主管的话题之外找话题。尤其不能抢话,把话题带开。就算你能干、口才好,又有事情急着想报告,也要懂得忍,等主管的问话告一段落,或会议讨论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后再说,否则不但会显得你毛躁,而且令人起疑,你言词闪烁是不是有什么心虚的事。
就算你心里没什么鬼,也不能喋喋不休。你想嘛!喋喋不休、言不及义怎比得上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0]第13节:第五章 把光芒让给别人(2)
按说上这主持人的节目多轻松啊!可是居然听说有不少人不愿上他的节目。
?
您猜为什么?等我说完第四个故事,再一起讨论吧!
我有个老学生,长得既高挑漂亮,又有才气,以第一名从大学毕业,被系主任留下来当助教。
系主任确实会用人,有眼光!单单加她一个助教,系里的人不但轻松多了,而且办出许多有声有色的活动,每个活动从设计、布置、发新闻、到办开幕酒会,全由这位才女助教一把抓。
助教当了一年,她要升讲师,必须有硕士学位,于是报考系里办的研究所。按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出题改卷子的全是系里的教授,她是包中的!
只是,放榜了,她居然没考上。
其实我早发现她可能会碰上问题。因为有一次她们系里办研讨会,我提早到,看见一堆记者正围着她问问题,只见她人又高又漂亮,站在记者中间有说有笑。等到她的系主任赶过来,记者说资料已经足够,可以立刻回去发新闻了。
我当时就心想,她大概因为刚入社会,不懂得处世,非吃亏不可。
?
要知道,这世界上不知有多少人,甚至已经入社会很久的老鸟,还不懂得怎么把光芒留给别人,结果他明明是去捧场、去帮忙,甚至去牺牲奉献,到头来卻得罪人,甚至掉了脑袋。
确实掉了脑袋唷!妳知道以前将军在前線打仗,眼看要攻下敌人的城池,听说皇帝要亲自出征,就非得停下攻击,等皇帝来吗?
这一停可能让濒临瓦解的敌营喘口气,因此变得难攻许多,甚至得因此多死不少兄弟。将军为什么不一鼓作气,把城攻下,再等皇帝驾临,给皇帝一个惊喜呢?
错了!各位要想想,皇帝明明知道马上攻下了,他为什么还要御驾亲征,他是要来抢头香,显示他是英主啊!你这将军不等皇上驾到,自己先攻了,不是抢功,抢主子的功吗?
这也叫功高震主,你能不丟官、坐冷板凳,搞不好被砍头吗?
?
同样的道理,前面的故事里,大师认不得的字,那小姐认得,那么快嘴地说出来,固然显示了她的学问,甚至在语气上表现得很轻松,好像说其实很好认,不过是意思的意嘛!她这不是让大师脸上无光吗?
至于那英文教授和主持人也一样。
你可以有才气,甚至比主讲或受你访问的人都强,但是毕竟今天他是主讲人或来宾啊!
[11]第14节:第六章 不要喧宾夺主(1)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是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的名句,相信大家都读过。据说王勃当时是到交趾去省亲,经过江西南昌,应地方官员阎伯屿的邀请,参加滕王阁上的宴会。
那阎大人早有准备,是要秀一秀他女婿的才华,所以前一天偷偷叫他女婿先打草稿,写篇滕王阁序,到时候再装作临时出题,别人没准备,他女婿好好准备了,当然能技惊四座。
没想到当这位阎大人拿出笔墨,装样子问宾客有谁愿意的时候,大家都谦让只有王勃不客气,居然把笔接过来就写。这下子阎大人火了,但火在心里,想这小伙子,真不识好歹。倒看你耍些什么。直到王勃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才大为佩服。
可惜没过多久,王勃溺水,淹死了。一代才子,才活了二十七岁。
我常发奇想,想这王勃是不是被人推下水,害死的。会不会是那阎大人派人下的毒手?
为什么?因为王勃太不懂事了,明明是阎大人想叫他的女婿秀一秀,王勃怎么能喧宾夺主呢?就算他本事大,也不能这么不聪明阿!
?
只是话说回来,聪明人常作这类不聪明的事,别人十目看不了一行,聪明人一目十行;别人还猜呢!聪明人早看懂了,就好像有些天才学生,考卷才发下来不久,别人还在头痛的时候,他已经把卷子写完,大摇大摆出去了。搞不好还在外面吹口哨!你说这种人是不是容易遭同学忌?
所以郑板桥说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愈是聪明愈要懂得韬光养晦。愈是一脸聪明像的人,愈要懂得怎么遮掩自己的聪明,免得别人由妒生恨。
[12]第15节:第六章 不要喧宾夺主(2)
聪明人尤其要避免爱出锋头和快人快语的毛病,有时候为了把光芒让给人,聪明人甚至得大智若愚,装笨!
?
举个例子吧!我有位小学女同学,夫妻都是某大学电机系毕业的,太太在私人公司任职,丈夫在公家机构工作。有一天,丈夫陪他的主管到太太的公司参观,只见那主管一个劲地装內行,发表一知半解的高论,有时候真不懂了,才回头问下属。我那同学的丈夫明明应该都懂,却要想半天,才答出一点。
当天晚上,丈夫才进门,太太就火了,说:我原本以为今天碰上你的老本行,你会好好表现一番,让我在同事前很有面子,可你是怎么搞的?你脑袋坏了?把以前学的忘了?还是怯场?
那丈夫一笑,说:我只是聪明。因为老板自认为是行家,我不能多表现。果然,没过多久,那老板另有高就,推荐了我那同学的丈夫。又隔不久,那丈夫再到他太太的公司参观,就突然变成十足的专家了。
请问各位,我女同学的老公,是糊涂还是聪明?
?
要知道,这世界上有多少副手,比那正手强得多,只是懂得让一步,让他的长官去表现,直到最关键的时候才出手。我们常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在这儿可以改成不是不秀,时候未到。各位初入社会的朋友千万要懂得这一点。
或许有人说这些都跟我无关,我只是小女生、家庭主妇。那么让我再讲几个最最平常的例子。
如果你是美女,你最要好的姊妹淘要结婚,你是伴娘的第一人选。她来请你,你接不接?接,你可能太美丽、艳光盖了她,哪个新娘子会希望自己变成配角呢?
不接,你又不够朋友。这时候就看你了,妳可以先注意观察那新娘子是基于礼貌而先请你,还是非你不可。
第二,如果你当伴娘,千万别挑太过照眼的礼服,让新娘穿得特华丽,你又穿得很保守,你这样作,新娘一定会点滴在心。
?
再举个例子,如果你去吃朋友儿孙的满月酒,一屋子宾客,有不少久未见面的老朋友,你千万别忍不住地打开皮包,把你那得意的小照相本掏出来,或拿起照相手机,秀你宝贝儿孙的照片。
换作你是当天摆满月酒的主人,会高兴看到一群你请的宾客围成另一圈,看别人儿孙的照片,让别人出锋头吗?
甚至在吃饭和开会的时候,你都得弄清楚主角。一定要让那当天的主客坐上位,把谈话的焦点放到主人和主客的身上。至于开会的时候,你如果有不少好点子,不要全说是自己想的,也要照顾一下别人。譬如你可以说由于某某同事有天提到什么,使我想到可以如何如何,这都多亏他的提醒。你也可以把你前面发言的人的话带进来,附和几句,别把锋头一个人出尽了。你要想想,只得到一个长官的赞赏,却失去下面一堆同事,值不值?
[13]第43节:第十八章 给人好印象的接电话技(2)
我问他:如果那是你顶头上司呢?
我朋友居然一笑说:愈是上司,你愈得让他觉得你总在忙、总在努力啊!有时候,我接电话的口气有点急,听见是长官的声音,赶紧道歉,并且请长官指示,那长官的感觉反而更好。表示我一方面忙,一方面有天大的事,碰上长官,也立刻恭恭敬敬地聆听。
你说,这家伙鬼不鬼?
让我再强调一次,我不是教你诈,并不建议你学他,只是告诉你:人们可以由你接电话的快与慢,四周的环境、脚步声,在你开口之前,先有了猜想和印象。
第一印象真是太重要了。相信大家一定有过这样的经验──你打电话去某某公司或某单位,那接线小姐的声音既甜美又有礼貌,让你听着就舒服。我甚至听说,有男生打电话查号,只因为查号小姐声音温柔有磁性,后来就猛打,有时候打上百通,才能再碰上。那男生甚至跑去查号台门口站岗呢!
相反的,如果你打电话,接电话的声音懒洋洋、一副不耐烦的样子,你是不是先有不悦。如果那是个大公司,你会不会想:这个公司是不是太老化、太老大了。如果那是某人的秘书,你是不是会想:这长官为什么会用那么差的秘书?会不会物以类聚,长官更差!
所以你要知道,有些公司会把最漂亮,甚至学历非常高,外文好极了的人,安排在门口的柜台。
我甚至发现有个朋友,经常把他的特别助理放在公司的接待处。那朋友说得很妙,他说:你知道我的特别助理唬了多少客户吗?尤其是海外来的,进门到柜台,说英语,当别家公司的人吓得不知如何应付。我那特别助理,英文棒极了!对答如流,带着客户往里走,还一路以英语介绍。有时候外国客户好奇,问她外语为什么那样好,我助理说她是国外名校研究所的。
那外国客户一听!天哪!名校的硕士,居然坐在门口当接待,可见这家公司水准有多高。立刻就对我公司刮目相看了!结果,还没见面,生意先做成了一半!
听我举了这么多例子,你说,接电话重不重要?如果你是大老板,该不该好好想想,你用的人够不够好?如果你正是负责接线或接待的,你是不是该检讨一下,自己有没有代表公司,给人美好的第一印象?
[14]第44节:第十九章 你怎么知道人家早下班了(1)
有一阵子我在台北的办公室非常忙,经常加班到晚上七八点钟。有一天晚上将近八点了,我发现有一家新成立的公司,似乎可以合作,就叫助理拨电话过去。
我助理一笑,说:刘老师,你知道现在几点了吗?人家早下班了。
我问她:你怎么知道人家早下班了?
助理说:当然,现在都八点了,只有我们还在加班。
我又问她:既然我们能加班,为什么别人不能加班?然后,坚持叫她拨电话。
电话居然通了,我喜出望外,先幽默地说:真不简单,你们还上班哪!对方也很幽默地说:是啊!你如果不认为我还上班,怎么可能打电话过来呢?你也在上班吗?
结果我们发现双方都是很拼命、很讲求效率的。接着谈合作,居然两三下就谈成了。
再说个故事:
有一天我一个人在办公室写稿子,突然电话响,接起来,是个学生打来的,想邀请我到他学校演讲。
因为被打断了写作的文思。我有些不高兴,问他:你知道现在几点钟了吗?你怎会想我还在办公室呢?
学生说:因为白天打电话,您的秘书都说您不在,我就试试晚上,说不定走运,您会在。果然找到您了。
结果,我因为那阵子忙,本来已经不接演讲了,这学生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动了我,我居然答应了。
我提这两个打电话的故事,是要说:世界上能够异军突起,有了不得成就的,往往是那些明知不可而为之的人。所以西方有句谚语——最大的冒险,是不敢冒险。许多人失败,不败在他没能力、没经验,常败在他不敢尝试。甚至像前面我提的助理,在我要尝试之前,先很武断地说:人家早下班了!
[15]第45节:第十九章 你怎么知道人家早下班了(2)
相信大家都读过《论语》里孔子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思是不要臆测、不要武断、不要固执、不要什么事都以自我为中心。
当你该打电话的时候,你不打,还找借口,说人家一定下班了,就是臆测和武断。当你发现自己先前的看法错了,还坚持不改变,就是自以为是的固执。
要知道,很多领导人都是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化不可能为可能,才能成功的。他们看事情的态度非常积极。
当他打算外销鞋子到落后地区,如果你说:不可能成功的,因为那边人都不穿鞋子。他会很反感地问你:为什么不说,那是太好的市场了,因为大家都没鞋子穿?
再举个真实的例子:
有一天我跟一对夫妻去吃日本料理。丈夫说他要喝咖啡,还没问服务生,太太已经笑了:老公啊!你是吃日本料理,人家只有茶,不会有咖啡的。
丈夫反问太太:你不问,你怎么知道?说不定就有。
接着,把服务员叫来问,果然,有咖啡,而且很快就端上来了。让那太太挺尴尬,问服务员:奇怪了!我记得不久前到你们这儿来吃饭,我要喝咖啡,你们说只有茶,没咖啡,为什么今天有了呢?
那服务员说:就因为上次您问咖啡,我们没有,想到可能有些客人需要,所以立刻进了一套煮咖啡的机器。
这件事,给我很大的启发。那丈夫是明知八成没有,还要问。太太是想必没有,认为不必问。餐厅是既然客人有需要,就不能固执地坚持日本料理不卖咖啡。
那不正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最好的例子吗?
这让我又想起在一本美食书上谈到的真实故事──
有个公司以重金招聘两位创意人才。从几百位应征者当中,选出了四个人,每个人都有非常好的学术背景和专业经验,让这公司的老板很为难。决定再跟这四个人吃饭,聊聊天,感受一下哪两个比较适合。
四个人都点了牛排。没多久,牛排端上来了,其中两个人先撒了一些盐,才开始吃。另两位则先吃了一口,才拿起盐罐撒了些盐。
就从这个撒盐的动作,老板决定了他要的人。
各位猜,是哪两个?是牛排上来,没吃,先撒盐的,还是尝一口,才撒盐的?
答案是,后者。正如老板后来说的,如果你没吃,怎么能武断地认为一定不够咸?就算你十回有八回吃到的牛排都要加盐,你也应该先试一下。我要的是有创意的人,是能在没有机会中找机会,在绝望中找希望的人,而不是自以为是,独断独行的人。
同样的道理,让我们再回到打电话的主题,如果今天你老板叫你,在怎么想对方都早已经下班的时间,打电话去。你能武断地说不吗?
明知不可而为之是成功者的重要特质啊!
[16]第47节:第二十章 一喂天下白(2)
如果你把那句话分成两口气来说:喂!小张,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感觉却柔和得多。
反过来,如果你用一口气的最后面一点力量说喂,因为说的时候已经快没有气了,那气一定会虚。不信你试试看,先吸一口气,再吐气,前面不出声,直到要断气了,才喂。是不是显得病恹恹、懒洋洋的?
虽然用气头或气尾说喂,有那么不好,但是有人可能是学长官或是耍大牌惯了,就算跟老婆孩子说话,也用气头,一副大老爷的样子。
又有人好像总不呼吸完全,或有哮喘的问题,老是用气尾。
还有一种人,虽然不在气头耍大牌,也不在气尾作死相,却用中间很短的一点点气说喂!
我有个朋友就有这毛病。我每次打电话给他,都觉得他好像在躲债,一副怕债主打电话叫他还钱的样子。他的那声喂,十足像见到了鬼!
这时候或许您要问,怎样的喂最好。
答案是,你如果希望给人从容的好印象,得用一整口气,去讲那喂一个字。
道理很简单!你明明能用一口气说一大串、讲一长句,却只说一个喂字,当然显示你从容。
想想:如果有人家里失火了,打电话求救,他还会好整以暇地分两句说喂!我家失火了吗?他当然是用急促的一口气说:喂!我家失火啦!
而当你把喂说得很长,给人的感觉就会特别柔和。如果你是女生,还可能显得有磁性。
很多人说日本女人会作出贤淑温柔的声音,也是这个道理。你想嘛!Hi!MoxiMoxi,她们是用一整口气打招呼啊!
还有,喂这个字的发音也有讲究——有人发二声音,说喂(微)!有人发四声音,说喂(畏)!
这两种,也会给人不一样的感觉。
说二声的喂(微),要比四声的喂(畏),感觉柔和。道理很简单——当你发现门外有人鬼鬼祟祟地,你会说:喂(微)!你在看什么?还是喂(畏)!你在看什么?
当你骂一个人,你会说:喂(畏)!你找死啊!还是说:喂(微)!你找死啊?
又譬如你打手机,先说:喂(微)!我是老刘!如果对方信号不好,听不清楚,你改成大声喊,是不是成了喂(畏)!你听得到吗?我是老刘!你那喂(微)一定便成了喂(畏)。
由此可知,说二声的喂,比说四声的喂,感觉柔和得多。
如果你从来只讲——喂(畏)!不妨试试说二声的喂。搞不好,你的老朋友会认不出你的声音。假使你再把那喂说得比较长,只怕人家会问你是不是有什么喜事,心情特别好呢!
当然,你也可以利用这一个喂字,故意送出暗示。譬如你接电话之前,发现打来的是个你不愿意多谈的人,或是一个说话又臭又长的人,你可以用很匆忙,甚至有点喘气的声音,说喂!对方很可能主动问你是不是正在忙?你正好顺水推舟,说:是啊!我正忙!于是不用你催,对方自然长话短说了。
喂(微)!喂(畏)!喂(短音)!喂(长音)!喂(虚音)!这喂的学问有多大啊!所以我说一喂天下白。
一声喂,大家就明白了啊!
[17]第16节:第七章 实话实说--帮老板当电话的技巧(1)
在过去的六章当中,我讲的都是处世的说话技巧。各位乍看,恐怕觉得里面有不少耍诈的地方。但是如同我写的《我不是教你诈》,我要强调:不是教你使诈,而是教你防诈。换句俗话就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您细细回想,我虽然举了许多人心不可测的例子,是不是从来没有鼓励过说谎?
因为这世上最不会露马腳的话就是实话,当你撒一个谎之后,很可能得再用一堆谎来圆那个谎,与其如此浪费精力,而且总是心里有亏,何不从一开始就实话实说呢?
或许有人要说你很从来不撒谎,那么我问你,你会不会吹牛?吹牛是不是撒谎?吹牛实在是撒谎的美丽代名词啊!
这下你又可能说,吹牛不伤大雅。没错!但是吹牛也有吹牛的技巧,你没吹好,只怕虽没伤了大雅,卻伤了你自己。
举个例子,今天有人问你昨天到哪儿去了,你吹牛说:我昨天去了某某博物馆看展览。显示你有品味。你心想这展览的资料全在报上看过了,那博物馆你也去过很多次,吹一下,没问题。偏偏有人哪壶不开提哪壶,掐指一算,欸?昨天是星期一,那博物馆不是照例休馆吗?
你说,糗不糗?这种谎你何必撒呢?
?
再举个例子:有一天我打电话问一位老同学在不在,是他秘书接的,大概因为我老同学很忙,交代秘书一律说他不在,秘书就对我说:我老板不在,他出国了!我立刻答:不在没关系,我是他的老同学,等下会过去把个东西带给他,我已经在路上了。
[18]第17节:第七章 实话实说--帮老板当电话的技巧(2)
没多久,我就到了,看见老同学正一脸尴尬地一边迎出来,一边猛道歉:对不起!不知道是你老兄。
我则幽他一默,说:您不是出国了吗?想必你们大楼顶上有停机坪,刚坐直升机回来吧?
接着他的秘书也出来,不断赔不是,而且又挨她老板一顿臭骂,骂她多嘴。是啊!说不在已经够撒谎了,何必还加一句出国了?
其实我的老同学也有责任。因为他明明在,却叫秘书撒谎。只是这种谎,常常是不得不撒的,尤其当你忙的时候,不能每个电话都接,最好的方法就是交给下面的人去挡。
问题是,挡有挡的技巧,差一点点,很可能差很多。
?
举个再简单不过的例子,主管常交代下面人,只要电话来找,就说不在。并且问对方是谁,留下电话,以便有空的时候回电。
说得一点也没错!那么让我们假设下面的情況-
叮铃,电话响了,秘书接起来:凤凰公司,请问您是哪一位?
我是老张啊!
张先生,我老板不在!
碰上当天老张情绪不好,搞不好会说:他真的不在吗?还是因为听说是我,就说他不在?
相反的,如果那秘书把说话顺序换成:叮铃,电话响,接起来:凤凰公司,请问您找哪一位?……真对不起!他不在耶!请问您是(我是老张)喔!是张总啊!我是不是留下您的电话,我老板回来好跟您连络?
因为这秘书还没问对方名字,先说老板不在,对方就比较不会多心了。
还有一个技巧,是如果你老板在旁边,或不远的地方,当对方说我是老张!你可以立刻大声重复一遍:喔!张总经理啊!
而且一边说一边看你老板,老板如果立刻点头、伸手,意思是接。你就马上改口,说:啊!张总,真巧,我老板正好进门,您稍等啊!
跟着,老板把电话接起来:喂!老张啊!
请问那老张会怎么想?他可能早猜到接电话的副手原先是为老板挡电话,只怕他还会高兴呢:因为显然你重视我,所以挡别人,却不挡我老张。搞得好,原来作不成的生意还作成了。
?
所以,以后如果你为人挡电话,最好不要在问清楚对方是谁之后,才说老板不在。而要先说不在。
问题是有些人很有电话礼貌,他打电话会先报自己名字:喂!某某公司吗?我是老张,请问王总在不在?
这时候,你又要用另一种方式答了。譬如:对不起!他正在开会!能不能留下您的电话,等会完打回去给您。再不然你说:对不起!他现在不太方便接听电话,能不能让我留下您的电话……。
还有个办法是:对不起!他不在位子上,我帮您看看,对不起!您稍等啊!
以上每种办法,都可以让你有时间去偷偷问你老板:是某某人打来的,接不接?
而且,最重要的是,你没有撒什么谎,就算对方接着就进来了,也没问题。
说到这儿,我要问各位,如果你家里有答录机,你录的是:对不起,我不在家。还是对不起,我现在不能接听您的电话。
常常你都是在家,只是不想接,你有必要叫你的机器也撒谎,说你不在家吗?就说你不方便接听或你不能接,不是既没撒谎,又达到同样效果了吗?
[19]第19节:第八章 实话实说--谁要你多那一句嘴(2)
事后我检讨,发现才撒了这么一个小谎,就出那么大的纰漏。问题是,我该怎么做呢?我总不好在纸条上写我上大号吧!下一次再有这事,我显然得写抱歉!十分钟之后开门。
我说这个笑话,是要继续谈上一章的实话实说,当我们尽量作到不撒谎,一定说实话的时候,能不能毫不保留地说?
?
有一天,我打电话给朋友,他的秘书接的,说对不起!刘先生,我老板正在上大号。
她可真是实话实说,问题是,妥当吗?
还有一回,我打电话给一位老同学,他的秘书说:我们经理马上就回来,他赶到银行去了。
我一看表,正是银行关门前。因为跟那人是老同学,后来就开玩笑地问他:你刚才是不是去银行轧票子啊?
他听了大吃一惊,问我:你怎么知道?
我就实话实说:你秘书讲的。
请不要怪我告他秘书的状,因为他是我的好朋友,我不能不说他的秘书有多嘴的毛病。因为常常下面人多半句嘴,能整垮一整个公司。
不信我说个故事──
?
我有个朋友跟他合作厂商的负责人约好了吃饭。我的朋友先到,等了半天,另一人还没到。朋友就打电话去那人公司问,是员工接的,说看到老板匆匆忙忙赶到工厂去了。
我朋友心想:约吃饭的时间到了,除非有急事,不可能跑去工厂,会不会是为我生产的工厂啊?
生意人,多敏感!立刻拨电话去工厂,问某某老板是不是在那儿。
工厂老板也笨,居然答:他刚走,问题已经解決了。
就这么几句话,我那朋友硬是挖出了內幕,知道工厂做的东西出了问题。虽然能补救,毕竟有过毛病,于是狠狠扣了一笔钱。
请问,这下面人一句话,是不是捅了大楼子?
?
再举个很普通,却可能造成尴尬的例子。
你打电话给朋友,手机不通,拨去办公室,秘书说他去打高尔夫球了。你再拨手机,总算通了。于是你问他能不能碰面。对方回答:对不起耶!我整个下午都开会。
[20]第20节:第八章 实话实说--谁要你多那一句嘴(3)
如果你当场拆穿,说:您是开会吗?在高尔夫球场开会?他尴不尴尬?
如果你很有城府,不吭气,是不是更糟糕?因为你发现对方会撒谎,不老实,搞不好,原先你要找他合作,就因此放弃了。
结果,他吃了亏、失去了合作的机会,卻到头来完全不知道原因。
原因是什么?是他公司的人多嘴啊!说老板不在就成了,何必讲他去打球。
当然也怪老板自己,他说没空就成了,何必撒谎说正在开会?
知道了这一点,当有电话找你办公室的人,不在就是不在,除非绝对必要,千万别主动说那人去哪里了。
?
如果有人找你出去,你可以说不方便、没空,尽量不要编谎言。话说回来,除非找你的人是你长官,你没空就是没空,何必向他交代你的行程?当你对同一辈的朋友报告自己行程的时候,常常在气势上先输三分。
尤其今天这个时代,大家都有手机,如果你作主管,除非有原因,不需要在出门前对职员说你到哪儿去了,只要告诉他们有事打手机就成了。
问题是,有些人明明是大老板,却每次出门都好像小孩儿,向妈妈报告似的,一一告诉自己秘书,我先到哪儿,再到哪儿,搞不好还要秘书帮忙撒谎:如果我老婆来电话,就说我去哪里了,就说我手机没电了……
我告诉你,你这老板只要这么做,必定先矮一截,好像秘书成为你的上司,而且他知道了你的行踪,也就多一分说错话的可能性。
最后我要叮嘱:
今天这个时代,连家人、孩子都应该懂。就是当有人打电话来,爸爸妈妈不在就是不在,不必告诉对方,我爸爸去公司加班、妈妈出去打麻将这些细节。
切记!切记!小孩多说一句话,很可能害了父母,甚至害了自己、害了家!
[21]第21节:第九章 实话虚说(1)
前两章我们谈到怎么实话实说,今天反过来,让我讲讲实话虚说。
虚说的实话,基本上还是实话,只是说得不够精确,或者说得松散。
举个例子,现在不少电视和广告节目有CallIn,由观眾或听众打电话进去。因为时间有限,每通电话不能长,甚至限制在三十秒钟之內。
有一种人CallIn,就算给他五分钟也不够。譬如──铃!主持人接起电话。对方说:喂!凤凰卫视吗?刘先生的《世说心语》吗?哎呀!我终于打通了,我打了不知道几百次了,每天都打,现在总算通了!刘先生,您好!我真佩服您啊!我今天打电话,是有话不吐不快啊!我憋在心里都快发疯了!我是说啊……
他才说到这儿,已经30秒了,主持人已经谢谢他,去接下一通电话了!
这种人就是说话不够实。
?
各位别以为这是特别罗嗦的人才犯的错,要知道有这毛病的还真不少。举个例子:
有朋友突然造访,十二点半,正是吃中饭的时候。你问他吃了没有,他不直说,卻绕弯子:我今天其实起得很早,也不知为什么,瞎忙,又接到一个电话,瞎扯了半天,突然想到有个东西早该交给你,匆匆忙忙赶过来,说实话,我连早饭都没吃,可饿死了!
他何不直接说他没吃呢?八成因为客气,扯了一堆。
如果你说话有这种毛病,一定要检讨,因为实话虚说的人,非但不干脆,而且容易显得不诚恳。
譬如你问你的部属,前天交代他的报告作好没有?
他不直接答,先说:哎呀!报告长官,我最近是真倒楣,前天半夜下大雨,房子居然漏了,东边接水,西边接水,整夜没睡,昨天办公室又忙……
他是不是才说三句,你已经猜到他没做好。问题是听他这么说,你特别火大。
因为他在答话之前,先找了一堆借口。
你注意,很多心里有鬼的人,都爱用这种说话的方法。
?
但是实话虚说也不是完全没用。很多人就用这种方法,既没有撒谎,说了实话,又能避免尴尬。
譬如有一位台湾政界的名人,为了选举拉票,不得不上一个很搞笑的电视节目,那主持人真够刁的,她居然问:您都穿什么颜色的內裤啊?
[22]第23节:第十章说话的顺序(1)
可能有不少朋友知道,虽然我大学是学艺术的,后来也在美国大学教艺术史。但是其中有五年,我转行当了电视记者。
记得我刚进新闻部的时候,因为文笔还过得去,每次写新闻稿都得到不错的评语。但是有一次报道一位钢琴大师到台湾演出,稿子送到主编那儿,却被打了回票,叫我重写,还骂了我一句:外行!
我那条新闻是先说钢琴大师飞抵台北的机场,受到许多乐迷的欢迎。再写大师到旅馆之后,开了个记者会,并在记者会里演奏了一段。
听我这么说,如果您是学新闻的,八成已经知道我错在哪里。至于一般人,恐怕会跟我当年一样,不认为有什么错。
就直接说了吧!我错在写这新闻的顺序。照规矩,后发生的事,也就是愈新的新闻,愈得摆在前面。我应该先写记者会,再写飞机场的欢迎场面。
或许各位读者会认为这有什么关系?其实关系大了。
?
让我先说个笑话给您听:
有个妈妈正在家烧饭,邻居太太突然大叫着跑来:不得了了!不得了了,你孩子在街上玩球,跑到路中间捡球,有辆大卡车过来,你孩子……
才说到这儿,孩子的妈妈已经晕倒在地。
[23]第24节:第十章说话的顺序(2)
那邻居太太急着大喊:你怎么了?你别急啊!我是说你孩子差点被车撞上。他没事啊!
搞不好,那孩子虽然一点也没受伤,他妈妈反而因为心脏病发,进了医院!这要怪谁?怪那邻居太太啊!她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说:刚才妳孩子差点被撞。就算要描述惊险的场面,也可以接下来再说啊!
何止碰上紧急状況要先说结果。就算一般人,也必须懂得这种说话的原则。
?
记得我女儿上初中的时候,有一天电话响,我接起来,是女儿校长打来的。那校长没说她是校长,居然先说没有急事!然后讲:我是某校长,只是要告诉你个好消息,你的女儿得奖了。
她为什么不说:我是校长,我要告诉你一件事,你的女儿在学校如何如何……
因为她怕我着急,怕我吓一跳,以为孩子在学校出了事。
还有一次,门铃响,我打开门,外面站个警察,露出一脸笑容,先敬个礼,说没事!没事!我只是来送一份资料。
请问,那警察为什么特别堆上满脸笑容?他是怕我紧张啊!
?
再说一个我最近离开美国前才发生的事。有一天,也是电铃响,我从门旁小窗子往外看,好像没人。打开门,才发现两公尺外站着一个黑人,他先举起一个身分证明的牌子给我看,再走近,说是为公益团体募款。
我后来想,他为什么按了门铃之后,还要往后退,站在离大门两公尺的地方?他会不会怕我看他是陌生的黑人,不敢开门?
虽然我没种族歧视,但是难免有些白人有。
?
再让我说个可能发生在大家身边的例子──
一位老板,下午去开会,才回公司,就见一个职员匆匆忙忙跑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我们的东西出问题了,因为手续少办一项,被押在海关上不了飞机。
就跟前面说的那个妈妈一样,老板听到这儿,因为血压高,差点晕倒。
哪知道那职员继续说:幸亏我跑去,托关系,把手续补办好,东西及时上了飞机,现在应该已经到了。
[24]第25节:第十章说话的顺序(3)
你说他可恨不可恨?如果你有这样的员工,或自己不懂说话的优先顺序,一定要改,免得造成很大的困扰。
?
下一页 尾页 共2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