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本草纲目

_78 李时珍(明)
【附方】旧一,新七。
风厥癫痫,凡中风痰厥,癫痫惊风,痰涎上壅,牙关紧急,上视搐搦,并宜碧霞丹主之∶

头尖、附子尖、蝎梢各七十个,石绿(研九度,飞过)十两,为末,面糊丸芡子大。每用一
丸,
薄荷汁半盏化下,更服温酒半合,须臾吐出痰涎为妙。小儿惊痫,加白僵蚕等分。(《和剂
局方》)
脐风撮口∶生川乌尖三个,金赤蜈蚣半条(酒浸炙干),麝香少许,为末。以少许吹鼻
得嚏,乃以薄荷汤灌一字。(《永类方》)
木舌肿胀∶川乌尖、巴豆研细,醋调涂刷。(《集简方》)
牙痛难忍∶附子尖、天雄尖、全蝎各七个,生研为末,点之。(《永类方》)
奔豚疝气作痛,或阴囊肿痛∶去铃丸∶用生川乌尖七个,巴豆七枚(去皮油)。为末,
糕糊
丸梧子大,朱砂、麝香为衣。每服二丸,空心冷酒或冷盐汤下。三、两日一服,不可多。(
寮方》)
割甲成疮,连年不愈∶川乌头尖、黄柏等分,为末。洗了贴之,以愈为度。(《古今录验》)
老幼口疮∶乌头尖一个,天南星一个,研末,姜汁和涂足心,男左女右,不过二、三次
即愈。
<目录>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
<篇名>天雄
内容:(《本经》下品)
【释名】白幕(《本经》)。
时珍曰∶天雄乃种附子而生出或变出,其形长而不生子,故曰天雄。其长而尖者,谓之
天锥,象形也。
【集解】《别录》曰∶天雄生少室山谷。二月采根,阴干。
弘景曰∶今采用八月中旬。天雄似附子细而长,乃至三、四寸许。此与乌头、附子三种,
本出建平,故谓之三建。今宜都 山者最好,谓为西建。钱塘间者谓为东建,气力小弱,不
相似,故曰西冰犹胜东白也。其用灰杀之,时有冰强者,不佳。
恭曰∶天雄、附子、乌头,并以蜀道绵州、龙州出者佳。余处纵有,力弱不相似。陶以
三物
俱出建平故名之者,非也。乌头苗名堇,音靳。《尔雅》云∶芨,堇草是也。今讹堇为建,
遂以建平释之矣。
承曰∶天雄诸说悉备。但始种而不生附子、侧子,经年独长大者是也。蜀人种之,尤忌
生此,以为不利,如养蚕而成白僵之意。
时珍曰∶天雄有二种∶一种是蜀人种附子而生出长者,或种附子而尽变成长者,即如种
芋形状不一之类;一种是他处草乌头之类,自生成者,故《别录》注乌喙云∶长三寸已上者
为天雄是也。入药须用蜀产曾经酿制者。或云须重一两半有象眼者乃佳。余见
【修治】 曰∶宜炮皴去皮尖底用,或阴制如附子法亦得。
大明曰∶凡丸散炮去皮用;饮药即和皮生使甚佳。
时珍曰∶熟用一法∶每十两以酒浸七日。
掘土坑,用炭半秤 赤,去火,以醋二升沃之,候干,乘热入天雄在内,小盆合一夜,
取出,去脐用之。
【气味】辛,温,有大毒。《别录》曰∶甘,大温。
权曰∶大热。宜干姜制之。
之才曰∶远志为之使。恶腐婢。忌豉汁。
【主治】大风,寒湿痹,历节痛,拘挛缓急,破积聚邪气,金疮,强筋骨,轻身健
行(《本经》)。疗头面风去来疼痛,心腹结积,关节重,不能行步,除骨间痛,长阴气,强
志,令人武勇力作不倦。又堕胎(《别录》。禹锡曰∶按《淮南子》云∶天雄雄鸡志气益。注
云∶取天雄一枚,纳雄鸡肠中,捣生食之,令人勇)。治风痰冷痹,软脚毒风,能止气喘促
急,杀禽虫毒(甄权)。治一切风,一切气,助阳道,暖水脏,补腰膝,益精明目,通九窍,
利皮肤,调血脉,四肢不遂,下胸膈水,破 癖症结,排脓止痛,续骨消瘀血,背脊伛偻,
霍乱转筋,发汗,止阴汗。炮含,治喉痹
【发明】宗 曰∶补虚寒须用附子。风家多用天雄,亦取其大者,以其尖角多,热性不
肯就下,故取其敷散也。
元素曰∶非天雄不能补上焦之阳虚。
震亨曰∶天雄、乌头,气壮形伟,可为下部之佐。
时珍曰∶乌附、天雄,皆是补下焦命门阳虚之药,补下所以益上也。若是上焦阳虚,即
属心脾之分,当用参 ,不当用天雄也。且乌附、天雄之尖,皆是向下生者,其气下行。其
脐乃向上生苗之处。寇宗 言其不肯就下,张元素言其补上焦阳虚,皆是误认尖为上尔。惟
朱震亨以为下部之佐者得之,而未发出此义。雷 《炮炙论》序云,咳逆数数,酒服熟雄,
谓以天雄炮研酒服一钱也。
【附方】新三。
三建汤,治元阳素虚,寒邪外攻,手足厥冷,大小便滑数,小便白浑,六脉沉微,除固
冷,
扶元气,及伤寒阴毒。用乌头、附
水二盏,姜十五片,煎八分,温服。(《肘后方》)
男子失精∶天雄三两(炮),白术八两,桂枝六两,龙骨三两,为散。每酒服半钱。(张
仲景
《金匮要略》)大风恶癞,三月、四月采天雄、乌头苗及根,去土勿洗,捣汁,渍细粒黑豆,
摩去皮不落者,一夜取出,晒干又浸,如此七次。初吞三枚,渐加至六七枚。禁房室、猪鱼、
鸡、蒜,犯之即死。
<目录>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
<篇名>侧子
内容:(《别录》下品)
【释名】 子。
时珍曰∶生于附子之侧,故名。许慎《说文》作 子。
【集解】弘景曰∶此附子边角之大者,削取之。昔时不用,比来医家以疗香港脚多验。
恭曰∶侧子、附子,皆是乌头下旁出者。以小者为侧子,大者为附子。今以附子角为侧
子,理必不然。若当阳以下、江左、山南、嵩高、齐鲁间,附子时复有角如大豆许。夔州以
上剑南所出者,附子之角,但如黍粟,岂可充用?比来都下皆用细附子有效,未尝取角也。
保升曰∶今附子边,果有角如大枣核及槟榔以来者,形状自是一颗,且不小。乃乌头旁
出附子,附子旁出侧子,甚明。
时珍曰∶侧子乃附子旁粘连小者尔,故吴普、陶弘景皆指为附子角之大者。其又小于侧
子者,即漏篮子矣。故杨氏《附子记》言∶侧子、漏篮,园人皆不重之,以乞役夫。
【修治】同附子。
【气味】辛,大热,有大毒。
普曰∶神农、岐伯∶有大毒。八月采。畏恶与附子同。
【主治】痈肿,风痹历节,腰脚疼冷,寒热鼠 。又堕胎(《别录》)。
疗香港脚,冷风湿痹,大风筋骨挛急(甄权)。冷酒调服,治遍
【发明】机曰∶乌头乃原生之脑,得母之气,守而不移,居乎中者也。侧子散生旁侧,
体无定在,其气轻扬,宜其发散四肢,充达皮毛,为治风之药。天雄长而尖,其气亲上,宜
其补上焦之阳虚。木鳖子则余气所结,其形摧残,宜其不入汤服,令人丧目也。
时珍曰∶唐·元希声侍郎,治瘫痪风,有侧子汤,见《外台秘要》,药多不录。
<目录>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
<篇名>漏篮子
内容:(《纲目》)
【释名】木鳖子(《炮炙论》)、虎掌(《日华
时珍曰∶此乃附子之琐细未成者,小而漏篮,故名。南星之最小者,名虎掌,此物类之,
故亦同名。《大明会典》载∶四川成都府,岁贡天雄二十对,附子五十对,乌头五十对,漏
篮二十斤。不知何用。
【气味】苦、辛,有毒。
曰∶服之令人丧目。
【主治】恶痢冷漏疮,恶疮疠风(时珍)。
【发明】时珍曰∶按∶杨士瀛《直指方》云∶凡漏疮年久者,复其元阳,当用漏篮子辈,
加减用之。如不当用而轻用之,又恐热气乘虚变移结核,而为害尤甚也。又按《类编》云∶
一人两足生疮,臭溃难近。夜宿五夫人祠下,梦神授方∶用漏篮子一枚,生研为末,入腻粉
少许,井水调涂。依法治之,果愈。盖此物不堪服饵,止宜入疮科也。
【附方】新一。
一切恶痢杂下,及休息痢∶百岁丸∶用漏篮子一个(大者),阿胶、木香、黄连、罂粟
壳各半两,俱炒焦存性,入乳香少许为末,糊丸梧子大。每一岁一丸,米饮下。(罗天益《卫
生宝鉴》)
<目录>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
<篇名>乌头
内容:(《本经》下品)
【校正】并入《拾遗》独白草。
【释名】乌喙(《本经》,即两头尖)、草乌头(《纲目》)、土附子(《日华》)、奚毒(《本
经》)、耿子(《吴普》)。毒公(《吴普》。又
芨(音及)、堇(音近)、独白草(《拾
普曰∶乌头,形如乌之头也。有两歧相合如乌之喙者,名曰乌喙。喙即乌之口也。
恭曰∶乌喙,即乌头异名也。此有三歧者,然两歧者少。若乌头两歧名乌喙,则天雄、
附子之两歧者,复何以名之?
时珍曰∶此即乌头之野生于他处者,俗谓之草乌头,亦曰竹节乌头,出江北者曰淮乌头,
《日华子》所谓土附子者是也。乌喙,即偶生两歧者,今俗呼为两头尖,因形而名,其实乃
一物也。附子、天雄之偶生两歧者,亦谓之乌喙,功亦同于天雄,非此乌头也。苏恭不知此
义,故反疑之。草乌头取汁,晒为毒药,射禽兽,故有射罔之称。《后魏书》言∶辽东塞外
秋收乌头为毒药射禽兽,陈藏器所引《续汉五行志》,言西国生独白草,煎为药,敷箭射人
即死者,皆此乌头,非川乌头也。
《菊谱》云∶鸳鸯菊,即乌喙苗也。
【集解】《别录》曰∶乌头、乌喙生朗陵山谷。正月、二月采,阴干。长三寸以上者为
天雄。
普曰∶正月始生,叶浓,茎方中空,叶四四相当,与蒿相似。
弘景曰∶今采用四月,亦以八月采。捣笮茎汁,日煎为射罔。猎人以敷箭,射禽兽十步
即倒,中人亦死,宜速解之。朗陵属汝南郡。
大明曰∶土附子(生),去皮,捣,滤汁澄清,旋添晒干取膏,名为射罔,以作毒箭。
时珍曰∶处处有之,根、苗、花、实并与川乌头相同,但此系野生,又无酿造之法,其
根外黑内白,皱而枯燥为异尔,然毒则甚焉。段成式《酉阳杂俎》言∶雀芋状如雀头,置干
地反湿,湿地反干,飞鸟触之堕,走兽遇之僵。似亦草乌之类,而毒更甚也。又言∶建宁郡
乌勾山有牧靡草,鸟鹊误食乌喙中毒,必急食此草以解之。牧靡不知何药也?
【修治】时珍曰∶草乌头或生用,或炮用,或以乌大豆同煮熟,去其毒用。
\x乌头\x
【气味】辛,温,有大毒。《别录》曰∶甘,大热,大毒。
普曰∶神农、雷公、桐君、黄帝∶甘,有毒。权曰∶苦、辛,大热,有大毒。
大明曰∶味 、辛,热,有毒。
之才曰∶莽草、远志为之使。反半夏、栝蒌、贝母、白蔹、白芨。恶藜芦。
时珍曰∶伏丹砂、砒石。忌豉汁。畏饴糖、黑豆、冷水,能解其毒。
【主治】中风恶风,洗洗出汗,除寒湿痹,咳逆上气,破积聚寒热,其汁煎之名射罔,
杀禽兽(《本经》)。消胸上痰冷,食不下,心腹冷疾,脐间痛,肩胛痛,不可俯仰,目中痛,
不可久视。又堕胎(《别录》)。
主恶风憎寒,冷痰包心,肠腹 痛, 癖气块,齿痛,益阳事,强志(甄权)。治头风
喉痹,痈肿疔毒(时珍)。
\x乌喙\x(一名两头尖)
【气味】辛,微温,有大毒。
普曰∶神农、雷公、桐君、黄帝∶有毒。
权曰∶苦、辛,大热。畏恶同乌头。
【主治】风湿,丈夫肾湿阴囊痒,寒热历节,掣引腰痛,不能行步,痈肿脓结。又堕胎
(《别录》)。男子肾气衰弱,阴汗,瘰 岁月不消(甄权)。
\x射罔\x
【气味】苦,有大毒。之才曰∶温。
大明曰∶人中射罔毒,以甘草、蓝汁、小豆叶、浮萍,冷水、荠 ,皆可一味御之。
【主治】尸疰症坚,及头中风痹痛(《别录》)。 疮疮根,结核瘰 、毒肿及蛇咬。先
取涂肉四畔,渐渐近疮,习习逐病至骨。疮有热脓及黄水,涂之;若无脓水,有生血,及新
伤破,即不可涂,立杀人(藏器)。
【发明】时珍曰∶草乌头、射罔,乃至毒之药。非若川乌头、附子,人所栽种,加以酿
制,杀其毒性之比。自非风顽急疾,不可轻投。甄权《药性论》言其益阳事,治男子肾气衰
弱者,未可遽然也。此类止能搜风胜湿,开顽痰,治顽疮,以毒攻毒而已,岂有川乌头、附
子补右肾命门之功哉?吾蕲郝知府自负知医,因病风癣,服草乌头、木鳖子药过多,甫入腹
而麻痹,遂至不救,可不慎乎?
机曰∶乌喙形如乌嘴,其气锋锐。宜其通经络,利关节,寻蹊达径,而直抵病所。煎为
射罔,能杀禽兽。非气之锋锐捷利,能如是乎?
杨清叟曰∶凡风寒湿痹,骨内冷痛,及损伤入骨,年久发痛,或一切阴疽肿毒。并宜草
乌头、南星等分,少加肉桂为末,姜汁热酒调涂。未破者能内消,久溃者能去黑烂。二药性
味辛烈,能破恶块,逐寒热,遇冷即消,遇热即溃。
【附方】旧四,新四十八。
阴毒伤寒∶生草乌头为末,以葱头蘸药纳谷道中,名提盆散。(王海藏《阴证略例》)
二便不通∶即上方,名霹雳箭。
中风瘫痪,手足颤掉,言语蹇涩∶左经丸∶用草乌头(炮去皮)四两,川乌头(炮去皮)
二两,乳香、没药各一两(为末),生乌豆一升(以斑蝥三七个,去头翅,同煮,豆熟去蝥,
取豆焙干为末)。和匀,以醋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简易方》)
瘫痪顽风,骨节疼痛,下元虚冷,诸风痔漏下血,一切风疮∶草乌头、川乌头、两头尖
各三
钱,硫黄、麝香、丁香各一钱,木鳖子五个。为末。以熟蕲艾揉软,合成一处,用草纸包裹,
烧熏病处。名雷丸。(孙天仁《集效方》)
诸风不遂∶宋氏《集验方》∶用生草乌头、晚蚕砂等分,为末。取生地龙捣和,入少醋,

丸梧子大。每服四、五丸,白汤下,甚妙。勿多服,恐麻人。名鄂渚小金丹。《经验济世方》∶
用草乌头四两(去皮),大豆半升,盐一两。同以沙瓶煮三伏时,去豆,将乌头入木臼捣三

杵,作饼焙干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空心盐汤下十丸。名至宝丹。
一切顽风∶神应丹∶用生草乌头、生天麻各(洗)等分,擂烂绞汁倾盆中。砌一小坑,
其下烧
火,将盆放坑上。每日用竹片搅一次,夜则露之。晒至成膏,作成小铤子。每一铤分作三服,
用葱、姜自然汁和好酒热服。(《乾坤秘韫》)
一切风证∶不问头风痛风,黄鸦吊脚风痹∶生淮乌头一斤,生川乌头一枚,生附子一枚,

为末。葱一斤,姜一斤,擂如泥,和作饼子,以草铺盘内,加楮叶于上,安饼于叶上,又铺
草叶盖之,待出汗黄一日夜,乃晒之,舂为末,以生姜取汁煮面糊和丸梧子大。初服三十丸,
日二服。服后身痹汗出即愈。避风。(
破伤风病∶《寿域方》∶用草乌头为末,每以一、二分温酒服之,出汗。《儒门事亲》方∶

草乌尖、白芷,并生研末。每服半钱,冷酒一盏,入葱白一根,同煎服。少顷以葱白热粥投
之,汗出立愈。年久麻痹,或历节走气,疼痛不仁,
不拘男女∶神授散∶用草乌头半斤,去皮为末。以袋一个,盛豆腐半袋,入乌末在内,
再将
豆腐填满压干,入锅中煮一夜,其药即坚如石,取出晒干为末,每服五分。冷风湿气,以生
姜汤下;麻木不仁,以葱白汤下之。(《活人心统》)
风湿痹木∶黑神丸∶草乌头(连皮生研)、五灵脂等分,为末,六月六日滴水丸弹子大。
四十岁以下分六服,病甚一丸作二服,薄荷汤化下,觉微麻为度。(《本事方》)
风湿走痛∶黑弩箭丸∶用两头尖、五灵脂各一两,乳香、没药、当归各三钱,为末,醋
糊丸梧子大。每服十丸至三十丸,临卧温酒下。忌油腻、湿面。孕妇勿服。(《瑞竹堂方》)
腰脚冷痛∶乌头三个,去皮脐,研末,醋调贴,须臾痛止。(《十便良方》)
膝风作痛∶草乌、细辛、防风等分,为末,掺靴袜中,及安护膝内,能除风湿健步。(《扶
寿方》)。
用之可行千里,甚妙。(《经验》)
姜汁煎茶调贴之。又法∶草乌一味为末,以姜汁或酒糟同捣贴之。(《永类方》)
湿滞足肿,早轻晚重∶用草乌头一两(以生姜一两同研,交感一宿),苍术一两(以葱
白一两同研,交感一宿)。各焙干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酒下。(艾元英《如宜
方》)
除风去湿,治脾胃虚弱,久积冷气,饮食减少∶用草乌头一斤,苍术二斤,以去白陈皮
半斤,
生甘草,四两,黑豆三升,水一石,同煮干,只拣乌、术晒焙为末,酒糊丸梧子大,焙干收
之。每空心温酒下二、三十丸,觉麻即渐减之。名乌术丸。(《集简方》)
偏正头风∶草乌头四两,川芎 四两,苍术半斤,生姜四两,连须生葱一把,捣烂,同
入瓷
瓶封固埋土中。春五、夏三、秋五、冬七日,取出晒干。拣去葱、姜,为末,醋面糊和丸梧
子大。每服九丸,临卧温酒下,立效。(戴古渝《经验方》)
久患头风∶草乌头尖(生用)一分,赤小豆三十五粒,麝香一字。为末。
每服半钱,薄荷汤冷服。更随左右搐鼻。(《指南方》)
风痰头痛,体虚伤风,停聚痰饮,上厥头痛,或偏或正∶草乌头(炮去皮尖)半两,川
乌头(
(陈言
阳及额上,勿过眼。避风。(《济生方》)
脑泄臭秽∶草乌(去皮)半两,苍术一两,川芎二两,并生
研末,面糊丸绿豆大。每服十丸,茶下。忌一切热物。(《圣济总录》)
耳鸣耳痒,如流水及风声,不治成聋∶用生乌头掘得,乘湿削如枣核大,塞之。日易二
次,不过三日愈。(《千金方》)
喉痹口噤不开,欲死∶草乌头、皂荚等分,为末,入麝香少许。擦牙并搐鼻内,牙关自
开也
。《济生方》∶用草乌尖、石胆等分,为末。每用一钱,醋煮皂荚汁,调稀扫入肿上,流涎数
次,其毒即破也。
以醋调涂手心、足
心。或以草乌头、吴茱萸等分,为末。蜜调涂足心。(《本事方》)
头(烧灰)、入麝香等分,为末贴之。风虫牙痛∶草乌(炒黑)一两,细辛一钱,为末揩之,
吐出涎。一方∶草乌、食盐同炒黑,掺之。(《海上方》)寒气心疝,三十年者∶射罔、食茱
萸等分,为末,蜜丸麻子大。每酒下二丸,日三服。刘国英所秘之方。(《范汪东阳方》)
寒疟积疟∶巴豆一枚(去心皮),射罔如巴豆大,大枣(去皮)一枚,捣成丸梧子大。
清旦、先发时,各服一丸,白汤下。(《肘后方》)
脾寒厥疟,先寒后热,名寒疟;但寒不热,面色黑者,名厥疟;寒多热少,面黄腹痛,
名脾
疟,三者并宜服此。贾耘老用之二十年,累试有效∶不蛀草乌头削去皮,沸汤泡二七度,以
盏盖良久,切焙研,稀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姜十片,枣三枚,葱三根,煎汤清早服,
以枣压之。如人行十里许,再一服。绝勿饮汤,便不发也。(苏东坡《良方》)
腹中症结,害妨饮食,羸瘦∶射罔二两,椒三百粒,捣末,鸡子白和丸麻子大。每服一
丸,
水泄寒痢∶大草乌一两,以一半生研,一半烧灰,醋糊和丸绿豆大。每服七丸,井华水
下。
忌生、冷、鱼、肉。(《十便良方》)泄痢注下∶三神丸∶治清浊不分,泄泻注下,或赤或白,
腹脐刺痛,里急后重∶用草乌头三个(去皮尖)。以一个火炮,一个醋煮,一个烧灰,为末,
醋糊丸绿豆大。每服二十丸,水泻流水下;赤痢,甘草汤下;白痢姜汤下。忌鱼腥、生、冷。
(《和剂局方》)结阴下血腹痛∶草乌头(蛤粉炒,去皮脐切)一两,茴香(炒)三两。每用
三钱,
水一盏,入盐少许,煎八分,去滓,露一夜,五更冷服。(《圣济录》)
。草乌头一两,童便浸七日,去皮,同盐炒为末,酒糊丸绿豆大。每服二十丸,盐汤下。
(《普济》)
内痔不出∶草乌为末,津调点肛门内,痔即反出,乃用枯痔药点之。(《外科集验方》)
疔毒初起∶草乌头七个,川乌头三个,杏仁九个,飞罗面一两,为末。无根水调搽,留
口以纸盖之,干则以水润之。(唐瑶《经验方》)
疔毒恶肿∶生乌头切片,醋熬成膏,摊贴。次日根出。又方∶两头尖一两,巴豆四个捣
贴。疔自拔出。(《普济方》)
疔疮发背∶草乌头(去皮)为末,用葱白连须和捣,丸豌豆大,以雄黄为衣。每服一丸,
先将葱一根细嚼,以热酒送下。或有恶心呕三、四口,用冷水一口止之。即卧,以被浓盖,
汗出为度。亦治头风。(《乾坤秘韫》)恶毒诸疮,及发背、疔疮、便毒等证∶二乌膏∶用草
乌头、川乌头,于瓦上以井华水磨汁涂之。如有口,即涂四边。干再上。亦可单用草乌磨醋
涂之。
(《永类方》)大风癣疮,遍身黑色,肌体麻木,痹痛不常∶草乌头一斤,刮洗去皮极净,摊
干。以清油四两,盐四两,同入铫内,炒令深黄色。倾出剩油,只留盐并药再炒,令黑烟出
为度。取一枚擘破,心内如米一点白者始好,白多再炒。乘热杵罗为末,醋面糊丸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下。草乌性毒难制,五七日间,以黑豆煮粥食解其毒。(继洪《澹寮
方》)遍身生疮,阴囊两脚尤甚者∶草乌一两(盐一两,化水浸一夜,炒赤为末),猪
腰子一具(去膜煨熟,竹刀切捣)。醋糊丸绿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盐汤下。(《澹寮方
》)一切诸疮,未破者∶草乌头为末,入轻粉少许,腊猪油和搽。(《普济方》)
瘰 初作未破,作寒热∶草乌头半两,木鳖子二个,以米醋磨细,入捣烂葱头、蚯蚓粪
少许,调匀敷上,以纸条贴,令通气孔,妙。(《医林正宗》)
马汗入疮肿痛,急疗之,迟则毒深∶以生乌头末敷疮口,良久有黄水出,即愈。(《灵苑

蛇蝎螫人∶射罔敷之,频易,血出愈。(《梅师方》)
中沙虱毒∶射罔敷之佳。(《千金》)
<目录>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
<篇名>白附子
内容:(《别录》下品)
【释名】见后发明下。
【集解】《别录》曰∶白附子生蜀郡。三月采。
弘景曰∶此物久绝,无复真者。
恭曰∶本出高丽,今出凉州以西,蜀郡不复有。生砂碛下湿地,独茎似鼠尾草,细叶周
匝,生于穗间,根形似天雄。
曰∶徐表《南州异物记》云∶生东海、新罗国及辽东。苗与附子相似。
时珍曰∶根正如草乌头之小者,长寸许,干者皱纹有节。
【气味】辛、甘,大温,有小毒。保升曰∶甘、辛,温。大明曰∶无毒。 曰∶小毒。
入药炮用。杲曰∶纯阳。引药势上行。
【主治】心痛血痹,面上百病,行药势(《别录》)。中风失音,一切冷风气,面 瘢疵
(大明)。诸风冷气,足弱无力,疥癣风疮,阴下湿痒,头面痕,入面脂用(李 )。补肝风
虚(好古)。风痰
【发明】时珍曰∶白附子乃阳明经药,因与附子相似,故得此名,实非附子类也。按∶
《楚国先贤传》云∶孔休伤颊有瘢,王莽赐玉屑白附子香,与之消瘢。
【附方】新十二。
中风口 ,半身不遂∶牵正散∶用白附子、白僵蚕、全蝎并等分,生研为末。每服二钱,
热酒调下。(《杨氏家藏方》)
小儿暑风,暑毒入心,痰塞心孔,昏迷搐搦,此乃危急之证,非此丸生料瞑眩之剂不能
伐之∶三生丸∶用白附子、天南星、半夏(并去皮)等分。生研,猪胆汁和丸黍米大。量儿
大小,以薄荷汤下。令儿侧卧,呕出痰水即苏。(《全幼心鉴》)
风痰眩晕,头痛气郁,胸膈不利∶白附子(炮去皮脐)半斤,石膏( 红)半斤,朱砂
二两二钱
偏正头风∶白附子、白芷、猪牙皂角(去皮)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下。
右痛右
痰厥头痛∶白附子、天南星、半夏等分,生研为末,生姜自然汁浸,蒸饼丸绿豆大。每
服四十丸,食后姜汤下。(《济生方》)
赤白汗斑∶白附子、硫黄等分,为末,姜汁调稀,茄蒂蘸擦,日数次。(《简便方》)
面上 ∶白附子为末,卧时浆水洗面,以白蜜和涂纸上,贴之。久久自落。(《卫生易

耳出脓水∶白附子(炮)、羌活各一两,为末。猪羊肾各一个,每个入末半钱,湿纸包
煨熟,
喉痹肿痛∶白附子末、枯矾等分,研末,涂舌上,有涎吐出。(《圣惠方》)
偏坠疝气∶白附子一个,为末,津调填脐上,以艾灸三壮或五壮,即愈。(杨起《简便
方》)
慢脾惊风∶白附子半两,天南星半两,黑附子一钱,并炮去皮,为末。每服二钱,生姜
五片
陈侍
<目录>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
<篇名>虎掌
内容:(《本经》下品)
天南星
【释名】虎膏(《纲目》)、鬼 (《日华》)。
恭曰∶其根四畔有圆牙,看如虎掌,故有此名。
颂曰∶天南星即本草虎掌也,小者名由跋。古方多用虎掌,不言天南星。南星近出唐人
中风痰毒方中用之,乃后人采用,别立此名尔。
时珍曰∶虎掌因叶形似之,非根也。南星因根圆白,形如老人星状,故名南星,即虎掌
也。苏颂说甚明白。宋《开宝》不当重出南星条,今并入。
【集解】《别录》曰∶虎掌生汉中山谷及冤句。二月、八月采,阴干。
弘景曰∶近道亦有。形似半夏,但大而四边有子如虎掌。今用多破作三四片。方药不
甚用也。
恭曰∶此是由跋宿根。其苗一茎,茎头一叶,枝丫挟茎。根大者如拳,小者如鸡卵,都
似扁柿。四畔有圆牙,看如虎掌。由跋是新根,大如半夏二三倍,四畔无子牙。陶说似半夏
乃由跋也。
保升曰∶茎头有八、九叶,花生茎间。
藏器曰∶天南星生安东山谷,叶如荷,独茎,用根。
颂曰∶虎掌今河北州郡有之。初生根如豆大,渐长大似半夏而扁,年久者根圆及寸,大
者如
鸡卵。周匝生圆牙三四枚或五、六枚。三、四月生苗,
布,尖而圆。一窠生七八茎,时出一茎作穗,直上如鼠尾。中生一叶如匙,裹茎作房,旁开
一口,上下尖。中有花,微青褐色。结实如麻子大,熟即白色,自落布地,一子生一窠。九
月苗残取根。今冀州人菜圃中种之,呼为天南星。又曰∶天南星,处处平泽有之。二月生苗,
似荷梗,其茎高一尺以来。叶如 ,两枝相抱。五月开花似蛇头,黄色。七月结子作穗似
石榴子,红色。二月、八月采根,似芋而圆扁,与 相类,人多误采,了不可辨。但
茎斑花紫,南星根小,柔腻肌细,炮之易裂,为可辨尔。南星即《本经》虎掌也。大者四边
皆有牙子,采时削去之。江州一种草,叶大如掌,面青背紫,四畔有牙如虎掌,生三四叶为
一本,冬青,不结花实,治心疼寒热积气,亦与虎掌
时珍曰∶大者为虎掌、南星,小者为由跋,乃一种也。今俗又言大者为鬼臼,小者为南
星,殊为谬误。
【修治】颂曰∶九月采虎掌根,去皮脐,入器中汤浸五七日,日换三四遍,洗去涎,曝
干用。或再火炮裂用。
时珍曰∶凡天南星须用一两以上者佳。治风痰,有生用者,须以温汤洗净,仍以白矾汤,
或入皂角汁,浸三日夜,日日换水,曝干用。若熟用者,须于黄土地掘一小坑,深五、六寸,
以炭火烧赤,以好酒沃之。安南星于内,瓦盆覆定,灰泥固济,一夜取出用。急用,即以湿
纸包,于 灰火中炮裂也。一法∶治风热痰,以酒浸一宿,桑柴火蒸之,常洒酒入甑内,令
气猛。一伏时取出,竹刀切开,味不麻舌为熟。未熟再蒸,至不麻乃止。脾虚多痰,则以生
姜渣和黄泥包南星煨熟,去泥焙用。
造南星曲法∶以姜汁、矾汤,和南星末作小饼子,安篮内,楮叶包盖,待上黄衣,乃取
晒收之。造胆星法∶以南星生研末,腊月取黄牯牛胆汁和剂,纳入胆中,系悬风处干之。年
久者弥佳。
【气味】苦,温,有大毒。《别录》曰∶微寒。普曰∶虎掌神农、雷公∶苦,有毒;岐
伯、桐君∶辛,有毒。大明曰∶辛烈,平。杲曰∶苦、辛,有毒。阴中之阳,可升可降,乃
肺经之本药。震亨曰∶欲其下行,以黄柏引之。之才曰∶蜀漆为之使。恶莽草。大明曰∶畏
附子、干姜、生姜。
时珍曰∶得防风则不麻,得牛胆则不燥,得火炮则不毒。生能伏雄黄、丹砂、焰硝。
【主治】心痛,寒热结气,积聚伏梁,伤筋痿拘缓,利水道(《本经》)。
除阴下湿,风眩(《别录》)。主疝瘕肠痛,伤寒时疾,强阴
除痰下气,利胸膈,攻坚积,消痈肿,散
蛇虫咬,疥癣恶疮(大明)。去上焦痰及眩晕(元素)。主破伤风,口噤身强(李杲)。补肝
风虚,治痰功同半夏(好古)。治惊痫,口眼 斜,喉痹,口舌疮糜,结核,解颅(时珍)。
【发明】时珍曰∶虎掌、天南星,乃手足太阴脾肺之药。味辛而麻,故能治风散血;气
温而燥,故能胜湿除涎;性紧而毒,故能攻积拔肿而治口 舌糜。杨士瀛《直指方》云∶诸
风口噤,宜用南星,更以人参、石菖蒲佐之。
【附方】旧八,新三十二。
中风口噤目瞑,无门下药者∶开关散∶用天南星为末,入白龙脑等分,五月五日午时合
之。每用中指点末,揩齿
诸风口噤∶天南星(炮锉)大人三钱、小儿三字,生姜五片,苏叶一钱,水煎减半,入
雄猪胆汁少许,温服。(《仁斋直指方》)
纸裹斜包,剪一小孔,透气于口中,牙关自开也。一方∶用生南星,同姜汁擦之,自开。小
儿惊风∶坠涎散∶用天南星(一两重)一个,(换酒浸七伏时,取出安新瓦上,周回炭火炙
裂,合湿地出火毒,为末),入朱砂一分。每服半钱,荆芥汤调下。每日空心一服,午时一
服。(《经验方》)
吐泻慢惊∶天王散∶治小儿吐泻,或误服冷药,脾虚生风痰慢惊∶天南星(一个)重八
九钱者,
去脐。黄土坑深三寸,炭火五斤, 赤,入好酒半盏。安南星在内,仍架炭三条在上,候发
裂取锉,再炒熟为末,用五钱。天麻(煨熟研末)一钱,麝香一字,和匀。三岁小儿用半钱,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