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本草纲目

_65 李时珍(明)
妙。亦治诸淋。(《圣惠方》)
五种淋疾∶苎麻根两茎,打碎。以水一碗半,煎半碗,顿服即通,大妙。(《斗门方》)
妊娠胎动,忽下黄汁如胶,或如小豆汁,腹痛不可忍者∶苎根(去黑皮,切)二升,银一
斤,水九升,煎四升。每服以水一升,入酒半升,煎一升,分作二服。一方∶不用银。(《梅
师方》)
肛门肿痛∶生苎根捣烂,坐之良。(《濒湖集简方》)
脱肛不收∶苎根捣烂,煎汤熏洗之。(《圣惠方》)
痈疽发背,初起未成者。苎根(熟)捣敷上,日夜数易,肿消则瘥。(《图经本草》)
五色丹毒∶苎根煮浓汁,日三浴之。(《外台秘要》)
鸡鱼骨哽∶《谈野翁试验方》∶用苎麻根捣汁,以匙挑灌之,立效。《医方大成》∶用野苎
麻根捣碎,丸如龙眼大,鱼骨鱼汤
\x叶\x
【气味】同根。
【主治】金疮伤折血出,瘀血(时珍)。
【发明】时珍曰∶苎麻叶甚散血,五月五日收取,和锻石捣作团,晒干收贮。遇有金疮
折损者,研末敷之,即时
六月收野苎叶、苏叶,
生猪血试之,可验也。秋冬用干叶亦可。
【附方】新三。
五日采麻叶,阴干为末。每服二钱,冷水调下。勿吃热物,令人闷倒。只吃冷物。小
儿半钱。(《杨子建护命方》)
冷痢白冻∶方同上。
蛇虺咬伤∶青麻嫩头捣汁,和酒等分,服三盏。以渣敷之,毒从窍中出
,以渣弃水中即不发。看伤处
有窍是雄蛇,无窍是雌蛇,以针挑破伤处成窍,敷药。(《摘玄方》)
<目录>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篇名>麻
内容:( ,音顷。《唐本草》)
【释名】白麻。
时珍曰∶ 一作KT ,又作KT ,种必连顷,故谓之KT 也。
【集解】恭曰∶ ,即KT 麻也。今人取皮作布及索者。实似大麻子,九月、十月采,
阴干。
颂曰∶处处有之。北人种以绩布,及打绳索。苗高四、五尺,或六、七尺,叶似苎而薄,
花黄,实壳如蜀葵,其中子黑色。
时珍曰∶ 麻今之白麻也。多生卑湿处,人亦种之。叶大似桐叶,团而有尖。六七月开
黄花。结实如半磨形,有齿,嫩青老黑。中子扁黑,状如黄葵子。其茎轻虚洁白。北人取皮
作麻。以茎蘸硫黄作淬灯,引火甚速。其嫩子,小
\x实\x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赤白冷热痢,炒研为末,每蜜汤服一钱。痈肿无头者,吞一枚(苏恭)。
生眼翳瘀肉,起倒睫拳毛(时珍)。
\x根\x
【主治】亦治痢,古方用之(苏颂)。
【附方】新三。
一切眼疾∶ 麻子一升。为末。以 猪肝批片,蘸末炙
服一字,陈米饮下
,磨去壳,马尾筛取黄肉去焦壳,每十两可得四两
药慢炙熟,为末,醋和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汤下。一方∶以KT 实内袋中蒸熟,暴
为末,蜜丸。温水下。(《圣济总录》)
<目录>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篇名>大青
内容:(《别录》中品)
【释名】时珍曰∶其茎叶皆深青,故名。
【集解】《别录》曰∶大青三四月采茎,阴干。
弘景曰∶今出东境及近道,紫茎长尺许,茎、叶皆用。
颂曰∶今江东州郡及荆南、眉、蜀、濠、淄诸州皆有之。春生青紫茎,似石竹苗叶,花
红紫色,似马蓼,亦似芫花,根黄,三月、四月采茎叶,阴干用。
时珍曰∶处处有之。高二、三尺,茎圆。叶长三、四寸,面青背淡,对节而生。八月开
小花,红色成簇。结青实大如椒颗。九月色赤。
\x茎叶\x
【气味】苦,大寒,无毒。权曰∶甘。时珍曰∶甘、微咸,不苦。
【主治】时气头痛,大热口疮(《别录》)。除时行热毒
权)。治热毒风,心
主热毒痢,黄胆、喉痹、丹毒(时珍)。
【发明】颂曰∶古方治伤寒黄汗、黄胆等,有大青汤。又治伤寒头身强、腰脊痛,葛根
汤内亦用大青。大抵时疾多用之。
寒也。朱肱《活人书》治伤寒发赤斑烦痛,有犀角大青汤、大青四物汤。故李象先《指掌赋》
云∶阳毒则狂斑烦乱,以大青、升麻,可回困笃。
【附方】新六。喉风喉痹∶大青叶捣汁灌之,取效止。(《卫生易简方》)小儿口疮∶大
青十八铢,黄连十二铢。水三升,煮一升服。一日二服,以瘥为度。(《千金方》)热病下痢
困笃者∶大青汤∶用大青四两,甘草、赤石脂三两,胶二两,豉八合。水一斗,煮三升,分
三服,不过二剂瘥。(《肘后方》)
热病发斑,赤色烦痛∶大青四物汤∶用大青一两,阿胶、甘草各二钱半,豉二合,分三
服。每用水一盏半,煎一盏,入胶烊化服。又犀角大青汤∶用大青七钱半,犀角二钱半,栀
子十枚,豉二撮,分二服。每服水一盏半,煎八分,温服。(《南阳活人书》)
肚皮青黑,小儿卒然肚皮青黑,乃血气失养,风寒乘之,危恶之候也∶大青为末,纳口
中,以酒送下。(《保幼大全方》)
<目录>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篇名>小青
内容:(宋《图经》)
【集解】颂曰∶小青生福州,三月生花,彼土人当月采叶用之。
\x叶\x
【气味】温,无毒。
【主治】生捣,敷痈肿疮疖甚效(苏颂)。治血痢腹痛,研汁服,解
【附方】新三。
蛇虺螫伤∶《卫生易简方》∶用小青一握(细研),入香白芷半两。酒调服。手 患处,

黄水出为效。《摘玄方》∶用小青、大青、牛膝叶同捣汁,和酒服,以渣敷之。
中暑发昏∶小青叶(井水浸去泥),控干,入沙糖擂汁,急灌之。(《寿域方》)
<目录>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篇名>葫芦巴
内容:(宋《嘉 》)
【释名】苦豆。
【集解】禹锡曰∶葫芦巴出广州并黔州。春生苗,夏结子,子作细荚,至秋采。今人
多用岭南者。或云是番萝卜子,未审的否?
颂曰∶今出广州。或云种出海南诸番,盖其地芦菔子也。舶客将种莳于岭外亦生,然不
及番中来者真好。今医家治元脏虚冷为要药,而唐已前方不见用,本草不着,盖是近出。
【修治】时珍曰∶凡入药,淘净,以酒浸一宿,晒干,蒸熟或炒过用。
【气味】苦,大温,无毒。杲曰∶纯阳。
【主治】元脏虚冷气。得附子、硫黄,治肾虚冷,腹胁胀满,面色青黑。得 香子、桃
仁,治膀胱气甚效(嘉 )。治冷气疝瘕,寒湿香港脚,益右肾,暖丹田(时珍)。
【发明】宗 曰∶膀胱气,用此合桃仁(麸炒)等分。为末,半为散,半以酒糊和丸梧
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盐酒下;其散,以热米饮下,与丸子相间,空心服,日各一、
二服。时珍曰∶葫芦巴,右肾命门药也。元阳不足,冷气潜伏,不能归元者,宜之。宋
《惠民和剂局方》,有葫芦巴丸,治大人、小儿,小肠奔豚偏坠,及小腹有形如卵,上下走
痛,不可忍者。用葫芦巴八钱,茴香六钱,巴戟(去心)、川乌头(炮去皮)各二钱,楝实
(去
核)四钱,吴茱萸五钱。并炒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十五丸,小儿五丸,盐酒下。太医
薛已云∶一人
有人病目不睹,思食苦豆,即葫芦巴,频频不缺。不周岁而目中微痛,如虫行入 ,渐明而
愈。按∶此亦因其益命门之功,所谓益火之原,以消阴翳是也。
【附方】新六。
小肠气痛∶葫芦巴(炒)研末,每服二钱,茴香酒下。(《直指方》)
肾脏虚冷,腹胁胀满∶葫芦巴(炒)二两,熟附子、硫黄各七钱五分。为末,酒煮曲糊
丸梧桐子大,每盐汤下三、四十丸。(《圣济总录》)冷气疝瘕∶葫芦巴(酒浸晒干)、荞麦(炒,
研面)各四两,小茴香一两。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盐汤或盐酒下。服至
两月,大便出白脓,则除根。(方广《心法附余》)
阴 肿痛偏坠,或小肠疝气,下元虚冷,久不愈者,沉香内消丸主之∶沉香、木香各半
两,葫芦巴(酒浸炒)、小茴香(炒)各二两。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盐
酒下。
气攻头痛∶葫芦巴(炒)、三棱(酒浸焙)各半两,干姜(炮)二钱半,为末,姜汤或
温酒每服二钱。(《济生方》)
寒湿香港脚,腿膝疼痛,行步无力∶胡芦巴(酒浸一宿,焙)、破故纸(炒
香)各四两。为末。以木瓜切顶去瓤,安药在内令满,用顶合住签定,烂蒸,捣丸梧子
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温酒下。(《杨氏家藏方》)
<目录>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篇名>蠡实
内容:(《本经》中品)
【释名】荔实(《别录》)、马蔺子(《唐本》)
马帚(《尔雅》)、铁扫帚(《救荒》)、剧草(《本经》
三坚。
恭曰∶此即马蔺子也。《月令》∶仲冬荔挺出。郑玄注云∶荔,马薤也。《通俗文》云
∶一名马蔺。本草谓之荔实。
高诱云∶荔挺出,荔草挺出也。讲礼者不识,呼为荔挺,又作马苋,并误矣。马苋亦名豚耳,
即马齿也。
河南北人呼为铁扫帚,是矣。
【集解】《别录》曰∶蠡实生河东川谷,五月采实,阴干。
诸郡及鼎、澧州亦有之,近汴尤多。叶似薤而长浓,三月开紫碧花,五月结实作角子,如麻
大而赤色有棱,根细长,通黄色,人取以为刷。三月开花,五月采实,并阴干用。许慎《说
文》云∶荔似蒲而小,根可为刷。高诱云∶河北平泽率生之。江东颇多,种于阶庭,但呼为
旱蒲,不知即马薤也。
时珍曰∶蠡草生荒野中,就地丛生,一本二、三十茎,苗高三、四尺,叶中抽茎,开花
结实。
【正误】宗 曰∶蠡实,陶隐居言方药不用,俗无识者。本草诸家所注不相应。若果是
马蔺,则《日华子本草》不当更言可为菜蔬。盖马蔺叶出土已硬,又无味,马牛皆不食,岂
堪人食?今不敢以蠡实为马蔺,更俟博识。
荔字之讹也。张揖《广雅》云∶荔又名马蔺,其说已明。又按∶周定王《救荒本草》言∶其
嫩苗味苦,炸熟换水浸去苦味,油盐调食,则马蔺亦可作菜矣。寇氏但据陶说疑之,欠考矣。
陶氏不识药多矣。今正其误。
\x实\x
【修治】时珍曰∶凡入药炒过用,治疝则以醋拌炒之。
【气味】甘,平,无毒。保升曰∶寒。
颂曰∶山人服之,云大温,甚有奇效。
【主治】皮肤寒热,胃中热气,风寒湿痹,坚筋骨,令人嗜食。久服轻身(《本经
》)。止心烦满,利大小便,长肌肤肥大(《别录》)。疗
金疮血内流,痈肿,有效(苏恭)。妇人血气烦闷,产后血晕,并经脉
不止,崩中带下,消一切疮疖,止鼻衄吐血,通小肠,消酒毒,治黄病,杀蕈毒,敷蛇虫咬
(大明)。治小腹疝痛,腹内冷积,水痢诸病(时珍)。
【附方】旧二,新六。
诸冷极病,医所不治者∶马蔺子九升洗净,空腹服一合,酒下,日三服
寒疝诸疾,寒疝不能食,及腹内一切诸疾,消食肥肌。马蔺子一升,每日取一把,以面拌煮
吞之,服尽愈。(姚僧坦《集验方》)
喉痹肿痛∶《卫生易简方》∶用蠡实一合,升麻五分,水一升,煎三合,入少蜜搅匀,细
呷,大验。《圣惠方》∶用马蔺子二升,升麻一两。为末,蜜丸。水服一钱。又方∶马蔺子八
钱,牛蒡子六钱。为末,空心温水服方寸匕。水痢百病∶张文仲《备急方》∶用马蔺子,以
六月六日面熬,各等分,为末,空心米饮服方寸匕。如无六月六日面,常面亦可,牛骨灰亦
可。又方∶马蔺子、干姜、黄连各等分,为散,熟汤服二方寸匕,入腹即断也。冷、热皆治,
常用神效,不得轻之。忌猪肉、冷水。肠风下血,有疙瘩疮,破者不治∶马蔺子一斤(研破
酒浸,夏三、冬七日,晒干),何首乌半斤,雄黄、雌黄各四两,为末,以浸药酒打糊丸梧
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日三服,见效。(《普济方》)
\x花、茎及根、叶\x
【主治】去白虫(《本经》)。疗喉痹
【发明】颂曰∶蠡草、花、实,皆入药。《列仙传》云∶寇先生宋人,好种荔,食其葩
实,是矣。
时珍曰∶按《叶水东日记》云∶北方田野人患胸腹饱胀者,取马楝花擂凉水服,即泄数
行而愈。
据此则多服令人泄之说有验,而蠡实之为马蔺更无疑矣。
【附方】旧三,新七。
睡死不寤∶蠡实根一握,杵烂,以水绞汁,稍稍灌之。(《外台秘要》)
喉痹口噤∶马蔺花二两,蔓荆子一两,为末,温水服一钱。
喉痹肿痛,喘息欲死者∶《外台秘要》∶用马蔺根、叶二两,水一升半,煮一盏,细饮
之,立瘥。《圣惠方》∶用根捣汁三合,蜜一合,慢火熬成,徐徐点之,日五七度。一方∶单
汁饮之,口噤者灌下。无生者,以刷煎汁。
沙石热淋∶马蔺花七枚(烧),故笔头二七枚(烧),粟米一合(炒)。为末。每服三钱,
酒下,日二服。名通神散。
小便不通∶马蔺花(炒)、茴香(炒)、葶苈(炒),为末,每酒服二钱。(《十便良方》)
一切痈疽,发背恶疮∶用铁扫帚,同松毛、牛膝,以水煎服。(《乾坤生意》)
面上瘢 ∶取铁扫帚,地上自落叶,并子,煎汤频洗,数次自消。(《寿域神方》)
面 鼻渣∶马蔺子花,杵敷之佳。(《肘后方》)
【附录】必似勒(《拾遗》) 藏器曰∶辛,温,无毒。主冷气,胃闭不消食,心腹胀满。
生昆仑,状似马蔺子。
<目录>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篇名>恶实
内容:(《别录》中品)
【释名】鼠粘(《别录》)、牛蒡(《别录》)、大力子(《纲目》)、蒡翁菜(《纲目》)、便牵
牛(《纲目》)、蝙蝠刺。
时珍曰∶其实状恶而多刺钩,故名
也。俚人谓之便牵牛。河南人呼为夜叉头。
颂曰∶实壳多刺,鼠过之则缀惹不可脱,故谓之鼠粘子,亦如羊负来之比。
【集解】《别录》曰∶恶实生鲁山平泽。恭曰∶鲁山在邓州东北。此草叶大
如芋,子壳似栗状,实细长如茺蔚子。
颂曰∶恶实即牛蒡子也,处处有之。叶大如芋叶而长。实似葡萄核而褐色,外壳似栗 ,
而小如指
时珍曰∶牛蒡古人种子,以肥壤栽之。剪苗 淘为蔬,取根煮曝为脯,云甚益人,今人
亦罕食之。三月生苗,起茎高者三、四尺。四月开花成丛,淡紫色。结实如枫 而小,萼
细刺百十攒簇之,一 有子数十颗。其根大者如臂,长者近尺,其色灰黪。七月采子,十月
采根。
\x子\x
【修治】 曰∶凡用拣净,以酒拌蒸,待有白霜重出,以布拭去,焙干,捣粉用。
【气味】辛,平,无毒。藏器曰∶苦。
元素曰∶辛,温,阳中之阴,升也。
杲曰∶辛,平,阳也,降也。
【主治】明目补中,除风伤(《别录》)。风毒肿,诸 (藏器)。研末浸酒,每日服三、
二盏,除诸风,去

一枚,出痈疽头(苏恭)。炒研煎饮,通利小便(孟诜)。润肺散气,利咽膈,去皮肤风,通

二经(元素)。消斑疹毒(时珍)。
【发明】杲曰∶鼠粘子其用有四∶治风湿瘾疹,咽喉风热,散诸肿疮疡之毒,利凝滞腰
膝之气,是也。
【附方】旧四,新十二。
风水身肿欲裂∶鼠粘子二两,炒研为末。每温水服二钱,日三服。(
风热浮肿,咽喉闭塞∶牛蒡子一合(半生半熟),为末。热酒服一寸匕
痰厥头痛∶牛蒡子(炒)、旋复花等分,为末。腊茶清服一钱,日二服
头痛连睛∶鼠粘子、石膏等分,为末,茶清调服。(《医方摘要》)
咽膈不利,疏风壅,涎唾多∶牛蒡子(微炒)、荆芥穗各一两,炙甘草半两,为末。食
后汤服二钱,当缓缓取效。(寇氏《本草衍义》)
悬痈喉痛,风热上抟也。恶实(炒)、甘草(生)等分,水煎含咽,名启关
方》)
喉痹肿痛∶牛蒡子六分,马蔺子八分,为散。每空心温水服方寸匕,日再服。仍以牛蒡
子三两,盐二两,研匀,炒热包熨喉外。(《广济方》)
咽喉痘疹∶牛蒡子二钱,桔梗一钱半,粉甘草节七分,水煎服。(《痘
风热瘾疹∶牛蒡子(炒)、浮萍等分,以薄荷汤服二钱,日二服。(初虞世《古今录验》)
风龋牙痛∶鼠粘子(炒),煎水含,冷吐之。(《延年方》)
小儿痘疮,时出不快,壮热狂躁,咽膈壅塞,大便秘涩,小儿咽喉肿,胸膈不利∶若大
便利者,勿服。牛蒡子(炒)一钱二分,荆芥穗二分,甘草节四分。水一盏,同煎至七分,
温服。已出亦可服。名必胜散。(《和剂局方》)
妇人吹乳∶鼠粘二钱,麝香少许,温酒细吞下。(《袖珍方》)
便痈肿痛∶鼠粘子二钱,炒研末,入蜜一匙,朴硝一匙,空心温酒服。(《袖珍方》)
蛇蝎蛊毒∶大力子,煮汁服。(《卫生易简方》)
水蛊腹大∶恶实(微炒)一两,为末,面糊丸梧子大,每米饮下十丸。(张文仲方)
历节肿痛,风热攻手指,赤肿麻木,甚则攻肩背两膝,遇暑热则大
便秘∶牛蒡子三两,新豆豉(炒)、羌活各一两,为末。每服二钱,白汤下。(《本事方》)
\x根、茎\x
【气味】苦,寒,无毒。权曰∶甘、平。
藏器曰∶根须蒸熟曝干用。不尔,令人欲吐。
【主治】伤寒寒热汗出,中风面肿,消渴热中,逐水。久服轻身耐老(《别录》)。根∶
主牙齿痛,劳疟诸风,脚缓弱风毒,痈疽,咳嗽伤肺,肺壅疝瘕,冷气积血(苏恭)。根∶

酒服,去风及恶疮。和叶捣碎,敷杖疮金疮,永不畏风(藏器)。主面目烦闷,四肢不健,

十二经脉,洗五脏恶气。可常作菜食,令人身轻(甄权)。切根如豆,拌面作饭食,消胀壅。
茎叶煮汁作浴汤,去皮间习习如虫行。又入盐花生捣,拓一切肿毒(孟诜)。
【发明】颂曰∶根作脯食甚良。茎叶宜煮汁酿酒服。冬月采根,蒸曝入药。刘禹锡《传
信方》∶疗暴中风,用紧细牛蒡根,取时避风,以竹刀或荆刀刮去土,生布拭了,捣绞取汁
一大升,和好蜜四大合,温分两服,得汗出便瘥。此方得之岳鄂郑中丞。郑因食热肉一顿,
便中暴风。外甥卢氏为 阳令,有此方。服,当时便瘥。
【附方】旧五,新一十六。
时气余热不退,烦躁发渴,四肢无力,不能饮食∶用牛蒡根捣汁,服一小盏,效。(《圣
惠方》)
天行时疾∶生牛蒡根,捣汁五合,空腹分为二服。服讫,取桑叶一把,炙黄,以水一升,
煮取五合,顿服取汗,无叶用枝。(孙真人《食忌》)
热攻心烦恍惚∶以牛蒡根(捣汁)一升,食后分为二服。(《食医心镜》)
伤寒搐搦,汗后覆盖不密,致腰背手足搐搦者,牛蒡根散主之∶牛蒡根十条,麻黄、牛
膝、天南星各六钱锉,于盆内研细,好酒一升同研,以新布绞取汁。以炭火半秤烧一地坑令
赤,扫净,倾药汁入坑内,再烧令黑色,取出于乳钵内细研。每服一钱,温酒下,日三服。
(朱肱《活人书》)
一切风疾十年、二十年者∶牛蒡根一升,生地黄、枸杞子、牛膝各三升,用袋盛药,浸
无灰酒三升内,每任意饮之。(《外台秘要》方)
老人中风,口目 动,烦闷不安。牛蒡根(切)一升(去皮晒干,杵为面),白米四合
(淘净)。和作 ,豉汁中煮,加葱、椒五味,空心食之。恒服极效。(《寿亲养老书》)
老人风湿久痹,筋挛骨痛。服此壮肾,润皮毛,益气力∶牛蒡根一升(切),生地黄一
升(切),大豆二升(炒),以绢袋盛,浸一斗酒中,五六日,任性空心温服二、三盏,日二
服。(《集验方》)
头面忽肿,热毒风气内攻,或连手足赤肿,触着痛者∶牛蒡子根(一名蝙蝠刺),洗净
研烂,酒煎成膏,绢摊贴肿处。仍以热酒服一、二匙,肿消痛减。(《斗

可禁者,摩膏主之∶取牛蒡茎叶,捣取浓汁二升,无灰酒一升,盐花一匙头, 火煎稠成膏,
以摩痛处,风毒自散。摩时须极力令热,乃效。冬月用根。(《箧中方》)
头风白屑∶牛蒡叶捣汁,熬稠涂之。至明,皂荚水洗去。(《圣惠方》)
喉中热肿∶鼠粘根一升,水五升,煎一升,分三服。(《延年方》)
小儿咽肿∶牛蒡根捣汁,细咽之。(《普济方》)
热毒牙痛,热毒风攻头面,齿龈肿痛不可忍∶牛蒡根一斤(捣汁),入盐花一钱。银器
中熬成膏。每用涂齿龈上,重者不过三度,瘥。(《圣惠方》)
项下瘿疾∶鼠粘子根一升。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三服。或为末,蜜丸常服之。(《救
急方》)
小便不通,脐腹急痛∶牛蒡叶汁、生地黄汁二合,和匀,入蜜二合。每服一合,入水半
盏,煎三五沸,调滑石末一钱服。(《圣济总录》)
疖子肿毒∶鼠粘子叶贴之。(《千金方》)
石 出脓,坚实寒热∶鼠粘子叶为末,和鸡子白封之。(《外台秘要》)
诸疮肿毒∶牛蒡根三茎(洗)。煮烂捣汁,入米煮粥,食一碗,甚良。(《普济方》)
积年恶疮,反花疮、漏疮不瘥者。牛蒡根捣,和腊月猪脂,日日封之。(《千金方》)
月水不通,结成症块,腹肋胀大,欲死∶牛蒡根二斤(锉)。蒸三遍,以生绢袋盛之,
以酒二斗浸五日,每食前温服一盏。(《普济方》)
<目录>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篇名>耳
内容:(《本经》中品)
【释名】胡 (《本经》)、常思(弘景)、苍耳(《尔雅》)、卷耳(《诗经》)、爵耳(《诗
疏》)、猪耳(《纲目》)、耳 (《诗疏》)、地葵(《本经》)、 (音施)、羊负来(弘
景)、道人头(《图经》)、进贤菜(《记事珠》)、喝起草(《纲目》)、野茄(《纲目》)、缣
丝草。
颂曰∶诗人谓之卷耳,《尔雅》谓之苍耳,《广雅》谓之 耳,皆以实得名也。陆玑《诗
疏》云∶其实正如妇人耳 ,今或谓之耳 草。郑康成谓是白胡荽,幽州人呼为爵耳。《博
物志》云∶洛中有人驱羊入蜀,胡 子多刺,粘缀羊毛,遂至中土,故名羊负来。俗呼
人头。
弘景曰∶伧人皆食之,谓之常思菜。以叶覆麦作黄衣者,方用甚稀。
时珍曰∶其叶形如 麻,又如茄,故有 耳及野茄诸名。其味滑如葵,故名地葵,与地
肤同名。诗人思夫赋卷耳之章,故名常思菜。张揖《广
【集解】《别录》曰∶ 耳生安陆川谷及六安田野,实熟时采。
氏《诗疏》云∶其叶青白似胡荽,白华细茎,蔓生,可煮为茹,滑而少味。四月中生
子,正如妇人耳 。郭璞云∶形如鼠耳,丛生如盘。今之所有皆类此,但不作蔓生。
时珍曰∶按∶周定王《救荒本草》云∶苍耳叶青白,类粘糊菜叶。秋间结实,比桑椹短
小而多刺。嫩苗炸熟,水浸淘拌食,可救饥。其子炒去皮,研为面,可作烧饼食,亦可熬油
点灯。
\x实\x
【修治】大明曰∶入药炒熟,捣去刺用,或酒拌蒸过用。
【气味】甘,温,有小毒。《别录》曰∶苦。权曰∶甘,无毒。
米泔,害人。
【主治】风头寒痛,风湿周痹,四肢拘挛痛,恶肉死肌,膝痛。久服益气,耳目聪明,
强志轻身(《本经》)。治肝热,明目(甄权)。治一切风气,
(大明)。炒香浸酒服,去风补
【附方】旧三,新四。
酒服三十丸,日二服。生者捣汁服亦可。(《朱氏集验方》)
葶苈(末)等分。每服二钱,水下,日二服。(《千金方》)

(炒)。为末,以水一升半,煎取七合,去滓呷之。(《食医心镜》)
水一斗,煮取五升,热含之。冷即吐去,吐后
(孙真人《千金翼》)
钱。(《证治要诀》)
嗜酒不已∶毡中苍耳子七枚,烧灰投酒中饮之,即不嗜。(陈藏器《
【修治】 曰∶凡采得去心,取黄精,以竹刀细切拌之,
干用。
【气味】苦、辛,微寒,有小毒。
【主治】溪毒(《别录》)。中风伤寒头痛(孟
膝风毒。夏月采曝为末,水服一、二匕,冬月酒服。或为丸,每服二、三十丸,日三服。满
百日,病出如 疥,或痒,汁出,或斑驳甲错皮起,皮落则肌如凝脂。令人省睡
,除诸
出涎,去目黄好睡。烧灰和腊猪脂,封疔肿出根;煮酒服,主狂犬咬毒(藏器)。
【发明】时珍曰∶苍耳叶久服去风热有效,最忌猪肉及风邪,犯之则遍身发出赤丹也。
按《苏沈良方》云∶ 耳根、苗、叶、实,皆洗濯阴干
二灶炼之。灰汁耗,即旋取傍釜中热灰汤益之。一日夜不绝火,乃旋得霜,干瓷瓶收之。每
日早晚酒服二钱,补暖去风驻颜,尤治皮肤风,令人肤革清净。每澡沐入少许尤佳。宜州
文学昌从KT ,服此十余年,至七、八十,红润轻健,皆此药力
也。《斗门方》云∶妇人血风攻脑,头旋闷绝,忽死倒地,不知人事者。用喝起草嫩心阴
干为末,以酒服一大钱,其功甚效。此物善通顶门连脑,盖即苍耳也。
【附方】旧十二,新十七。
疮杖疮,牙疼喉痹∶五月五日采苍耳根叶数担,洗净晒萎细锉,以大锅五口,入水煮烂,
以筛滤去粗滓,布绢再滤。复入净锅,武火煎滚,文火煎稠,搅成膏,以新罐贮封。每以敷
贴,即愈。牙疼即敷牙上,喉痹敷舌上或噙化,二、三次即效。每日用酒服一匙,极有效。
(《集简方》)
五日午时附地刈取 耳叶,洗暴燥,捣下筛,每服方寸匕,酒或浆水下,日二、夜三。若觉
吐逆,则以蜜丸服,准计方寸匕数也。风轻者,日二服。若身体作粟或麻豆出,此为风毒出
也。可以针刺溃去黄汁,乃止。七月七、九月九,亦可采用。(《千金方》)
一切风气∶苍耳嫩叶一石(切),和麦 五升作块,于蒿艾中 二十日成曲。取米一斗,
炊作饭,看冷暖,入曲三升酿之,封二七日
得令密,密则溢出。忌马肉、猪肉。(孟诜《食疗本草》)
每服一钱,酒调下,日三服。若吐,则以蜜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十日全好矣。(《杨氏
经验方》)
血风脑晕∶方见发明下。
毒攻手足,肿痛欲断∶苍耳捣汁渍之,并以滓敷之,立效。春,用心;冬,用子。(《千
金翼》)卒中水毒,初觉头目微痛,恶寒,骨节强急,日醒暮剧,手足逆冷,三日则虫蚀下
部;六、七日脓溃,食至五脏,杀人也。捣常思草,绞汁服一、二升,并以绵染,导其下部。
(《肘后方》)毒蛇溪毒,沙虱、射工等所伤,口噤眼黑,手足强直,毒攻腹内成块,逡巡不
救∶苍耳嫩苗一握。取汁,和酒温灌之,以滓浓敷伤处。(《胜金方》)
疫病不染∶五月五日午时多采苍耳嫩叶,阴干收之。临时为末,冷水服二钱,或水煎举
家皆服,能辟邪恶。(《千金方》)
风瘙瘾疹,身痒不止∶用苍耳茎、叶、子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豆淋酒调下。(《圣
惠方》)
面上黑斑∶苍耳叶焙为末,食后米饮调服一钱,一月愈。(《摘玄方》)
赤白汗斑∶苍耳嫩叶尖,和青盐擂烂,五、六月间擦之,五、七次效。(《摘玄方》)
大风疠疾∶《袖珍方》∶用嫩苍耳、荷叶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温酒下,日二服。《干
坤生意》∶用苍耳叶为末,以大枫子油和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以茶汤下,日二服。
又方∶五月五日或六月六日,五更带露采苍耳草,捣取汁,熬作锭子。取半斤鳢鱼一尾,剖
开不去肚肠,入药一锭,线缝,以酒二碗,慢火煮熟令吃,不过三五个鱼即愈也。忌盐一百
日。
卒得恶疮∶苍耳、桃皮作屑,纳疮中。(《百一方》)
反花恶疮,有肉如饭粒,破之血出,随生反出∶用苍耳叶捣汁,服三合,并涂之,日二
上。(《圣济总录》)
日三服,拔根甚验。《养生方》∶用苍耳根、苗烧灰,和醋淀涂之,干再上。不十次,即拔根
出。
齿风动痛∶苍耳一握,以浆水煮,入盐含漱。(《外台秘要》)
缠喉风病∶苍耳根一把,老姜一块。研汁,入酒服。(《圣济总录》)
赤目生疮作痛∶道人头末二两,乳香一钱,每用一钱,烧烟搐鼻。(《圣济总录》)
鼻衄不止∶苍耳茎叶捣汁一小盏服。(《圣惠方》)
五痔下血∶五月五日采苍耳茎、叶为末。水服方寸匕,甚效。(《千金翼》)
赤白下痢∶苍耳草(不拘多少)洗净,用水煮烂去滓,入蜜用武火熬成膏。每服一、二
匙,
产后诸痢∶苍耳叶捣绞汁,温服半中盏,日三、四服。(《圣惠方》)
误吞铜钱∶苍耳头一把,以水一升,浸水中十余度,饮水愈。(《肘后方》)
花蜘蛛毒咬人,与毒蛇无异∶用野缣丝(即道人头)。捣汁一盏服,仍以渣敷之。(《摘
玄方
\x花\x
【主治】白癞顽痒(时珍)。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