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技术元素

_8 凯文﹒凯利(美)
数字世界里,正本和副本的区别毫无意义,因为数字世界的所有作品都是以 复制的形式存在。
丹尼尔?皮埃尔贝克1994年12月,《连线》杂志2.12期第158页。
这些东西很难预测。20世纪80年代,如果让你来预言电脑革命,你绝对不 会想到我。
比尔?盖茨,1994年12月,《连线》杂志2.12期第166页。
很长十段时间至今,在美国,大多数人大部分时间似乎都在看电视。但是直 到最近,我们才开始意识到,自己也被电视关注着。
菲尔?佩顿1995年1月,《连线》杂志3.01期第126页。
M有一死,正因此人类进入了对价值和意义的思考。
#
赫吉?德布黑气1995年1月,《连线》杂志3.01期第162页。
可怕的并不是电脑将在2008年与人类智商相当,而是电脑智商的指数曲线 将继续上升,上升,再上升。
格雷格?布朗德% 1995年3月,《连线》杂志3.03期第107页。
未来不会有500个频道,只有一个,那就是你的频道。
斯科特?萨沙1995年3月,《连线》杂志3.03期第113页。
在未来,你不用购买艺术家的作品,购买专门的软件即可;这些软件能够制 作出“他们”的原创作品,或重现他们看待事物的方式。
布莱恩?伊诺' 1995年5月,《连线》杂志3.05期第150页。
将科技视作历史长河的一部分很重要,科技本身就有自己的历史。
弗农?维格⑤,1995年6月,《连线》杂志3.06期第161页。
极度乐观主义(认为越来越多的东西都在技术上可行)会引起关于意识、身 份和欲望最基本的思考。
弗农?维格,1995年6月,《连线》杂志3.06期第161页。
我相信,人的本性比人类科技保守得多。
纽特?金里奇?,1995年8月,《连线》杂志3.08期第109页。
我们正在使用具有前所未有地有着强大能力的工具,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 正变成这些工具。
约翰?布罗克曼' 1995年8月,《连线》杂志3.08期第119页。
如果波音747遵守摩尔定律,那么它的时速会达到100万英里,飞机会缩 小,而飞往纽约的机票只需5美元。
内森?麦沃尔德?, 1995年,《连线》杂志3.09期第154页。
孩子们每天上网六小时,家长就担忧不已,而如果孩子将同样的时1司用来读 书,家长就很开心。这不是很奇怪吗?
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1995年9月,《连线》3.09期第206页。
短期内,人类的心灵都远远复杂过我们所能创造出的东西。如果我们在短期 内创造出了比人类心灵更复杂的东西,那则意味着人类并不是那么复杂,我们一 直以来都在骗自己。
侯世达,1995年11月,《连线》杂志3.11期第114页。
现在,网络比任何东西都更像是创业活动的平台——它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市场经济。
马克?安德里森,1995年12月,《连线》杂志3.12期第236页。
3D不是界面范例,也不是世界模型。3D并非不可缺少的要素,它只是一个 属性,就像蓝色一样。
F.兰德尔?法莫1996年1月,《连线》杂志4.01期第117页。
如果无法深刻理解我们在虚拟中表达的自我,那么我们就无法利用这些体验 来丰富现实。
雪莉?特克尔?, 1996年1月,《连线》杂志4.01期第199页。
垃圾信息所带来的烦恼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张而增加。
雷?琼斯?, 1996年2月,《连线》杂志4.02期第96页。
我们出生,度过短暂的一生,然后离开人世。一直以来都是如此。就算科技 对此能有所作为,也不会改变太多。
史蒂夫?乔布斯,1996年2月,《连线》杂志4.02期第106页至107页。
就像存在宗教原教旨主义一样,这世上也存在科技原教旨主义。
保罗?维希留1996年5月,《连线》杂志4.05期第121页。
我想做点不费脑筋的事情放松一下时,就会去重装Windows95系统。
让-路易?加西' 1996年5月,《连线》杂志4.05期第190页。
电脑产业作为一个整体是否盈亏相平,这还是个疑问。
彼得?德鲁克,1996年8月,《连线》杂志4.08期第116页。
最成功的创新者是会创新的模仿者,二流创新者。
彼得?德鲁克,1996年8月,《连线》杂志4.08期第118页。
西方文化倾向于“放手去做”,而我认为一部分未来更多地取决于“顺其自
O
瓦茨?瓦克1996年9月,《连线》杂志4.09期第168页。
革命并非小发明和科技的结果,而是权力转移的结果,后者正在世界各地发
沃尔特?里斯顿1996年10月,《连线》4.10期第205页。
网线会扭曲网络空间。用以传递信息的网线,其两端其实是同一点,即使它 们位于地球的两端。
尼尔?斯蒂芬森1996年12月,《连线》杂志4.12期第98页。
网络是有生命的。它不是有知觉的存在,也不是超级集体意识。而更像是一 个迅速生长的巨大黏菌。
史蒂芬?艾伦?爱德华兹1997年4月,《连线》杂志5.04期。
数字文化演变所展开的所有前景中,最诱人的是科技与政治融合创造出更为 文明的社会的可能。
乔恩?卡茨1997年4月,《连线》杂志5.04期。
科技并非无名的其他事物。接受科技,就是接受和面对我们自己。
大卫?柯南伯格1997年5月,《连线》杂志5.05期第185页。
社区出现在商业之前。
约翰?哈格尔A 1997年8月,《连线》杂志5.08期第84页。
现代科技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过渡。如果它的出现没有打乱现有的生活,那才 令人震惊。
格雷戈里?斯托克' 1997年9月,《连线》5.09期第128页。
污染是低效率的行事方式,而低效率意味着损失利润。
乔?马塞达,1997年10月,《连线》杂志5.10期第138页。
旧式的明信片规则也适用于电子邮件。应该没有人会去看你的明信片,但是 如果你在上面写了任何隐私信息,那就蠢到了家。
礼仪小姐1997年11月,《连线》杂志5.11期。
美国政府可以阻止我去美国,但他们阻止不了我的病毒。
1997年11月,《连线》杂志5.11期,黑暗复仇者(登载于当期杂志的侧边 栏,并未收录到《连线》数字版中,摘编自萨拉?戈登对黑暗复仇者的访谈) 每个年代的人都认为过去很平静,这是一种妄自尊大。
汤姆?彼得斯1997年12月,《连线》杂志5.12期。
2010年5月26日
①彼特?德费克(Peter Drucker):现代管理学之父。
②虚拟融入技术(丨mmersiveTechnology)通过模糊现实世界和数字或模拟世界之间的界限,从而 创造出融入感。
③布伦达?劳端尔(Brenda Laurel ):人机交互、互动叙事以及科技文化方面的先锋作家、研究员、 财师兼企雌。
④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美国电脑专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麻省理工 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创办人。
⑤丹尼?希利斯(Danny Hillis):当今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思考机器公司的首席科学家与创办人 之一,并参与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计算机之设计工作,在美国拥有三十四项专利。
⑥吉姆?梅茨纳(JimMetzner):制作有系列广播节目《地球的脉搏》,常常做客《新闻面面观》(々// Things Considered )、《市场X Marketplace)和其他公共广播节^目0
⑦原文中间还有一句话以前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广告,现在我们能和它互动,以前我们避开广 告,现在则搜寻广告。”
⑧迈克尔?施拉格(Michael Schrage):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研究
员。
⑨保罗?萨福(Paul Saffo):硅谷科技预言家,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顾问教授,恒今基金会竃事会
成员?比尔?阿特金森(Bill Atkinson):美国计篝机工程师和摄影师。1978—1990?^果公司工作, 曾是苹果Macintosh研发团队的一员。
O艾伦?凯(Alan Kay):美国计算扔科^家,在面向对象编程和窗口式图形用户界面方面作出了 先驱性贡献。2003年获得图灵奖。目前担任Viewpoints研究院院长,力大学伯克利分教
授。曾任苹果公司院士,惠普公司资深院士。
杰伊.怡特(Jay Chiat):美国广告设计0,李岱艾广告公司(ChiaVDay)创始人之一,该公司 因其为苹果公司创作的”984”广告而出名。
休?加拉格尔(Hugh Gallagher):作家兼音乐家。
马克?蒂尔登(Mark Tilden);机器人物理学家,运用简单的模拟逻辑电路和分立电子元件,制造 复杂的机器运动,且通常不用微处理器。
迈克?佩里(Mike Perry):科罗拉多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
约翰?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未来学家,《大趋势X Megatrends)作者。
马克?安德里森(Marc Andreessen):美国企业家,投资家,软件工程师。马赛克浏览器的共同 创作者,网景通讯公司(Netscap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共同创始人,FacebookB 事会成员。
马赛克浏览器浏览器是全球第一个广泛使用的图形接口网页浏览器,是网祭浏览器前身。它为后 来流行的丨E和火狐等浏览器打下了开发基础。
加里?沃尔夫(Gary Wolf):记者,《连线>杂志撰稿人。
乔尔?加罗(Joel Garreau):美国记者、学者和作家。
军事工ik复合体(MilitaryHndustrialComplex, MIC)是指一国之军队、私有产业、以相关的政 经利益而紧密结合而成的共生关系。于此关系中,由于军队过份仰赖私有产业提供武器及军需,而 私有的国防产业又企图以政治游说(如为地方创造就业机会)等政经手段来确保其相关预篝。这个 名词最常被用于美国,且由美国前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在演说中首创。
布莱恩?博伊贡(Brian Boigon):设计和文化理论家。
丹尼尔?皮埃尔贝克(Daniel Pierehbech):纽约自由撰稿人,文学艺术杂志《开放城市》(Open Crfy)的编辑。
菲尔?佩顿(Phil Petton):《君子》(Esquire)杂志特约编辑,著有《美国制造》(Made in the USA、。
赫吉?德布黑(Regis Debray);法国知识分子、记者、政府官员、教授。
格雷格.布朗德(Greg Blonder):通信行业科学家。
斯科特?萨沙(Scott Sassa ):赫斯特娱乐集团(Hearst Entertainment & Syndication)总裁, 该集团是赫斯特公司(Hearst Corporation)的精英集团,负责赫斯特在有线电视网络的收益弗农?维格(Vemor Vinge):圣地亚哥州立大学(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退休数学教 授,计篝机科学家,科幻小说家。
纽特?金里奇(Newt Gingrich):美国政治家。1995—1999期间担任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 约翰?布罗克曼(John Brockman):文学经纪人和科幻文学作者,边缘基金会(Edge Foundation)创始人。该基金会旨在汇聚在科学和技术边缘领域工作的人。
内森?麦沃尔德(Nathan Myrtivold):微软公司前首席技术官,高智风投公司(Intellectual Ventures)创始人。
F ?兰德尔?法莫(F. Randall Farmer):电子社区(Electric Communities)发展 SiJ 总裁。
雪莉?特克尔(Sherry Turkle):麻省理工学院科技社会研究教授。
雷■琼斯(Ray Jones):供职于一家3MX件公司。
保罗?维希留(Paul Virilio):法国当今著名的城市建筑家、哲学家、随笔作家,是当代最激进而坦 率的41后现代解密者' 曾在雅克?德里达领导下从事研究工作。
让-路易?加西(Jean-Louis Gassee):法国巴黎人。苹果公司前高级管理人员,1981—1990
间任职该公司。离任后创建巳松司,开发出Be〇S。该公司被收购后,filRTPalmSourceo
?瓦茨?瓦克(Watts Wacker):现代商界中最著名和最具彩响力的思想家之一,著名的未来学 家,畅销书作者,演说家,政治评论家,和社会评论家。第一要务公司(FirstMatter)首席执行 官,该公司是一个智囊团,其指导原则是挑战传统。
?沃尔特?里斯顿(Walter Wriston):银行家,花旗银行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2005^1月去世。
?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美国著名的网络朋克流科幻作家,同时,他还涉足技术领 域,担任企业踊问,并为各类杂志撰写技术文献。
@史蒂芬?艾伦?爱德华兹(Steven Alan Edwards):琪写关于科学和技术的文章,发表于《科技 评论 K Technology Review )、《地下互联网 X Internet Underground)和{ 21C-扫描未来 K 21C- Scanning the Future)等杂志。
?乔恩?卡茨(Jon Katz):《热线》(Hotwired)网络杂志(媒介的咆哮》(Media Rant)专栏特约编 辑。
?大卫?柯南伯格(David Cronenberg):加拿大导演,主要作品有《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 影》(Chacun son dn4ma ou Ce petit coup au coeur quand la lumidre s^teint et que fe film commence )、《裸体午餐 >(Naked Lunch),和《蝴蝶君 X M. Butterfly)等。
?约翰?哈格尔(John Hagel):作家,曾担任商业战輅和信息技术交叉领域的顾问。
?格雷戈里?斯托克(Gregory Stock):生物物理学家,畅销书作家,生物科技企业家,曾担任加 州大学洛杉机分校医学院医药、科技和社会(Medicine, Technology and Society)项目主任。
?礼仪小姐(Miss Manners) : H名朱迪丝?马丁( Judith Martin),美国最重要的礼仪专栏作家。
?汤姆?彼得斯(Tom Peters):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管理类杨销书作家,被称为a商界教皇”。曾获 斯坦福大学工商隹理硕士和博士学位。并担任过麦肯锡公司顾问。
内容介绍
技术元素(technium)—词是凯文_凯利 (KK)专门创造出来的词语。“技术元素不仅仅包 括一些具象的技术(例如汽车、雷达和计算机等), 它还包括文化、法律、社会机构和所有的智能创造 物。”简而言之,技术元素就是从人的意识中涌现 出来的一切。KK把这种科技的延伸面看成一个能 产生自我动力的整体。
本书继承了《失控》和《新经济的新规则》的 思考体系,谈到了文明进化、数字出版、免费经济、 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化生活等热议的话题。而更 深层次的是,KK希望借此讨论:技术元素的本质 是什么?人类应该拥抱还是拒绝它?人类对它本身 的未来发展究竟有多少把握?
KK把对这些疑惑的理解都写在了 “技术元素” 博客专栏里,他说:“我会将我不成熟的想法、笔记、 内心论争、草稿以及对其他文章的回应上传到这儿, 这样我就能知道自己到底在想些什么。”《技术元素》 一书便是基于此专栏编撰而成。相比于KK之前的 著作,本书将更通俗易懂,文章中涉及到的领域、 所举的事例都更贴近当卞人们的生活体验。而阅读 这样一本书,将能最贴近地了解到KK在思考什么。
策划编辑:胡南 责任编辑:李影 封面设计:李骛
文化的变迁是好是坏?是快是慢? 恐怕没有人比凯文?凯利更能洞察其中意 义了。而他的人生故事就如同一部论述 技术的价值的专著。无论是放弃所有财 产而仅保留一辆自行车,还是创立对地 球所有生物进行分类的组织,还是在《连 线》杂志上推荐新科技,他都从未停止 过对技术体和生物体现象的探索。
TED.com
在大多数人感知到互联网科技的存 在之前,凯文?凯利就早已展开了对它的 思考。他引人思考的文字甚至激发了《少 数派报告》和《黑客帝国》等电影的创作。
—《洛杉矶时报》
凯文?凯利一直致力于"免费H这一 命题的思考和写作,其中就包括《战胜 免费》这篇令人欣喜的狂想之作。正如 每一种充裕都将创造出一种新的匮乏, 他提出了八种由"免费"新派生出的"稀 缺性"。他还论述了技术如何"想要免 费"。
——克里斯?安德森
美国《连线》杂志现任主锔,
《免费》.《长尾理论》作者
凯文?凯利关于?丨—千铁杆粉丝"的 文章的确改变了我们的想法。
—赛斯?高汀
美国商业思想家,《紫牛》、《小就是大》作者
上架建议:社科?文化
首页 上一页 共8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