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一个农民的亿万传奇txt

沈良(当代)
一个农民的亿万传奇
作者简介:
傅海棠
农民出身,曾养过六年猪,做过小贩,种过棉花、大蒜等。海通期货笑傲江湖大赛明星获奖选手。2000年开始做期货,2009年到2010年18个月时间从5万起步做到1.2亿,是国内期货界的传奇人物,不看任何技术图表、不做任何技术分析,用“天道”思想理解分析市场、指导操作方向和节奏,拥有最纯粹最朴素的投资思想,有“农民哲学家”的称谓。
名家推荐
做期货投资,对现货市场的理解和把握非常重要,傅海棠把大量时间用在对现货市场的考察和分析上,这是他成功预测价格走势的关键。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分析预测部处长 张立伟
傅海棠在海通期货笑傲江湖大赛的交易表现展示出他运作大资金游刃有余的实力,备受广大投资者关注,成为大赛耳目一新的亮点。
——海通期货总经理 徐凌
傅海棠是期货行业的传奇人物,他的期货经历和人生经历十分励志,是我们这个行业的榜样。
——全国期货实盘冠军 杭州朔阳投资创办人 李永强
期货行业不缺明星,只缺寿星。傅海棠既是明星,又是寿星。有勇有谋者,恰如傅海棠。
——全国期货实盘冠军 上海睿福投资创办人 付爱民
学会几招小技巧,在期货市场最多只能赚点小钱,只有像傅海棠那样充分理解期货市场的本质,才可能成为大赢家。
——全国期货实盘冠军 杭州尚泽投资创办人 丁洪波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孙中山
大势是天定的,人只能顺势而为。——傅海棠
宇宙永恒,天道平衡,变化循环,持续发展。——傅海棠
洞悉市场运行的规律,财富将滚滚而来。——沈良
“天”是宇宙,同时也是宇宙运行的必然规律。
“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势,也是大势的运行方式。
“天”在不断变化,但它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并且是有迹可循的。
“天”是经济运行的本质规律,“天”是行情运行本质规律,“天”是已然存在供求关系。
“天”是强大的客观,“我”是渺小的主观。
“我”必须顺从“天”,才能得“势”。
前言
作为一个农民,我本不想出书,也不奢望出书。但从2011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朋友建议我把自己的投资经历、投资感悟、期货故事用出书的方式写出来和大家分享。我推脱好几次,但似乎越是推脱,建议的人越多。
于是,我就想,如果自己的投资经历、投资理念、分析方法、操作方法,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那么出一本书就有个落脚点,有一点价值,也算是给朋友们一个交代。
但我自己文化水平有限,不善写作,如何才能成书呢?说来也巧,刚好在我出书的念头定下来之时,在普陀山认识了金融作家、期货中国网的总编沈良,我和他算是有缘分的,我的很多观点他都认同,我有一些话说出来大家都听不懂但他就能听懂,他关于投资和宇宙的观点我也十分欣赏,所以我们之间互相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
2012年4月底,我去杭州办事,沈良先生送给我一本他新出版的《时间财富》,看着他写的书,又从朋友处得悉他已经出过十来本书,我突然觉得或许他能帮我完成出书一事,便和他提及此事,没想到他也有此意,于是我们决定用“傅海棠口述、沈良主编”方式完成此书。我们商量后,决定用第一人称的方式书写,以此表明该书记录的事件和观点源于“傅海棠本人”的经历和总结。
在全书创作的过程中,我只是负责把自己有代表性的经历和主要的投资观点说出来,而沈良先生则进行了后续的大量工作,从记录到整理,到逻辑梳理,再到编辑成书,工作量很大,但却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真是难为了他,在此我真要由衷感谢沈良先生。
做期货是很难的事情。行情千变万化,我曾被它那涨涨跌跌的图形所迷惑,也被它的“高杠杆赚大钱”、“炒短线赚快钱”所诱惑,在期货市场足足煎熬近十年,多次感受从天堂直接坠落到地狱的极大痛苦,直到满心伤痕、暗自流泪却依然无法成功。
做期货又是很简单的事情。行情纵使千变万化,我却能透过它的现象看价格波动的本质动力。一个品种上涨或下跌,不是画线画出来的,而是其基本面供求力量推动的,供求力量的博弈和动态平衡的实现是价格运行的本源所在,全面深入研究供求关系就是期货交易的成功路径。期货市场是人类的金融游戏,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存在于宇宙中,期货市场的运行必然受宇宙规律的支配,明白了宇宙的核心规律便能解开期货之谜。
期货市场的魅力极大,我就是一个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的交易者,它给了我其他行业不可能给予的自由,而且它所给予的自由是全方位的,财务自由只是常人的说法,我更多感受到的是思想的自由和时间的自由。我想这个市场还将继续吸引众多向往自由的人群进来参与,我希望越来越多的参与者能够洞悉期货市场的本质规律、价格运行的本源动力。
在2009年、2010年,我仍认为自己做期货的方法是“独家秘密”,不打算说给任何人听,后来出来和朋友们交流多了,自己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就慢慢改变了原有的想法。而如今,既然要把“秘密”说出来了,我就希望能说透,不然对不起别人,也对不起自己。
本人始终是一个农民,语言表达能力不太好,有些事情虽然心里非常明白,但就是说不太清楚,另外经历过的某些事情、场景、地点等,也可能因为时隔太久而记忆模糊了,因此在书中有些不周全、不清晰,甚至是错误的地方,还请各位读者谅解,同时,也希望大家能指出我的错误。
我个人的经历未必给每个投资者带来启发,我的个人观点亦有较多值得商榷之处,该书的出版,应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它若能给读者在投资方面、处事方面一点参考,便是我莫大的开心。总之,出书已是冒昧之事,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傅海棠
2013年1月
目录
前言
第一章1967 -1991 少年怀大志 心想办大事
编者按:
出身卑微,并不等于身份卑微,每个人的身份不在别人的眼中,而在自己的心中。
理想、抱负,每个人都有,能否实现就看是不是“有心”人。
任何事情,用心去感悟、去学习、去总结、去运作,做好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
年少时的模糊理想,便是一个人一生的事业蓝图。
商业社会,学会应用谋略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
生于山东农村 从小木讷 但爱学习
我生于1967年,是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付庄村人,在家里排行老大,还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亲过土,种过地,养过猪,有些人对自己的农民身份是不齿的,而我却感到骄傲。农村的广袤大地所能教给我的生存技能、交往艺术、生活智慧、投资方法和哲学思想,拥挤和世俗的城市根本不可能教会我。我一直以我的农民身份为荣。我以前是农民,现在是农民,将来还是农民,这是我最质朴、最本源的身份,我一辈子都喜欢这个身份。
我十来岁的时候,感觉自己和同学、伙伴们相比,是比较傻、比较呆,或是比较另类的,似乎有点像《射雕英雄传》里面的“郭靖”。
和同伴们一起玩的时候,他们说到一个词,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可是他们都知道,只有我一个人是“另类”,所以常被玩伴们取笑。我也觉得自己就是比他们笨,智慧不如别人。
慢慢地,我不敢在公开场合说话,因为一说话就是错的,就是跟不上“潮流”的,甚至见人都会脸红,走路不敢抬头。
不过,我内心是个不服输的人,我不喜欢自己那样的状态,我想要比其他小伙伴更优秀,更善于交流,更被别人认可。于是,我默默地观察、学习和模仿我所“仰慕”的大人们的言行举止。比如,我去留意他们见面第一句话怎么说的,“你们家的收成怎么样啊?今年种了几亩地啊?”,一听到这些“有用”的开场白,我就暗暗记下,并告诉自己千万别忘了,以后自己也可以用。就这样我不断学习、模仿,不断体悟、提高,到了我成家立业的年纪时,似乎自然而然都能熟练应用了,村里人也都说我为人大方、处事贴切了。
我喜欢和老年人沟通,用心向他们学习,因为很多的人生经验和生存技能是他们几十年的生活感悟和成败总结,是他们人生的精华所在。向老年人学习,不管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对年轻人来说都有莫大的帮助。对善于学习、善于吸取经验的人来说,向老年人学习,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成长速度相对快一点,错误少犯一些。
记得在七八岁时,我听到了司马光的故事,说他从小就是个有心人,擅于思考、懂得向身边的大人学习,在他小的时候有一次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有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水缸,大家都急得不知该怎么办,司马光却非常镇定,抱起石头砸破了水缸,救了那个小朋友。听了这个故事之后,我突然有所领悟:要做成事,要有所成就,就必须做一个有心人。所谓的有心,就是指平时看到、听到一些有用的、有启发的事情,就用心去学习、领悟、总结、应用。
一个人是不是一个有心人,在七八岁的时候就会有所体现,就会在他的学习态度、处事方式上表现出来。主动地、持续地、充满热情地向生活学习、向身边的“智者”、“能人”学习,并不断地自我反思、自我总结、从自己和别人的经验教训中成长,这是有心人在学习进步方面的重要特征。
小时候,我从老年人身上学到不少东西,树立了较多的处事原则,很多当年学到的、总结的处事方式到如今也是适用的,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我小时候就确立直到现在也在运用的处事理念。我从小喜欢听老年人讲话,喜欢和他们聊天,反而不太喜欢和小伙伴们玩耍,直到现在我和同龄人的共同语言也比较少(反而和比我年长很多、比我年轻很多的“有缘人”有着说不完的话题)。
我从十几岁开始,出门从未被偷过东西。因为我听村里的老人讲过出门要怎么防备,身上带着钱,在表情上、语言上、行动上要怎么表现才能不被“贼人”关注。比如坐公交车,人多的时候别着急上车,让别人先上车,自己最后一个上,用“你挤我退”的方法,不给“贼人”动手脚的机会。多年来,我出门在外也从未中过坏人们骗人的圈套,那时骗子比较多,什么翻牌的、套圈的、撒瓜子的、丢人民币的(一捆假钱,骗你说捡到了钱一起分)、利用健力宝易拉罐中大奖的等。因为我经常听老人讲“想巧就有拙”、“天上不会掉馅饼”、“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人不图三分利,没人起个早五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从北京到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从老人身上学到的智慧确定了我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标准。
在我十五六岁初中还没毕业时,我会攒钱到新华书店和书摊上买书看。那时很多同龄人喜欢看故事书、小说,我则喜欢看一些知识性的书,特别是农业方面有针对性的书。这些书有的是关于种植、养殖的,比如小麦、玉米、大豆的种植,或是养猪、养鸡、特种养殖等,也有关于天气、农谚的书。我一般一个晚上不睡觉,十来个小时就能看完一本。这些书对我以后种大蒜、养猪、做期货投资都很有帮助。
我岳父是个懂天文、历史的人,在第一次见他之前我留了个心,在几天时间内看了好几本历史方面的书,这样和他聊天才会有共同语言,才能获得他的好感。我正因为知道自己笨,才迫使自己提前准备、提前学习,从而养成了学习的习惯、养成了把事物研究透彻的习惯,这对我以后的生活、性格、处事、做生意、做投资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父亲对我的影响
在我的心目中,父亲是个能人,他在村里和周边小范围地区有着很好的声望,大家都愿意和我父亲聊天,遇到事情愿意听我父亲的意见,做生意愿意和我父亲合作。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很早就开始“做生意”了,在毛主席时代,他就贩过鱼、宰过羊(我从小没少喝羊架汤),后来就去做贩卖皮毛、买卖金银器等生意。
父亲是一个非常勤劳、很能吃苦、敢于闯荡的人,在他同辈人当中,算是出去闯荡比较多的了,父亲除了把地种好,还有一定的生意头脑,很多“商机”他总能先人一步看到,并且敢想敢做。父亲也非常节俭,能花一块钱办的事情,绝不会花两块钱,能自己做的事情,绝不会花钱请人做,我们一家在父亲的“经营”下,生活水平上在村里算是比较领先的。
父亲这一代人,是伟大的。在国家苦难的时候,他们默默地自我坚强,在国家需要发展的时候,他们辛苦劳作,为国家创造财富。在他们的心目中,劳动创造是光荣的,好逸恶劳是可耻的。他们为这个国家付出了很多,但却没有过分的要求,甚至连一些合理的要求都不会向政府提出,他们只是默默耕耘,至于回报,能有一些就满足了。他们的劳作,几乎是停不下来的,如今父亲已经70多岁了,还在干活。
父亲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我的生意思维、勇敢果断都是从父亲身上耳濡目染学到的。只是父亲的节俭我没有继承,在父亲眼中我是一个花钱大手大脚的人,为此父亲经常会“教训”我。
我感觉自己从小就有“投机”思想,能花一个小时就做好的事情,就不愿意花两个小时,能花点小钱请别人做好的事情,就不愿意自己做,能不通过劳动只通过投资买进卖出就赚到钱的事情,就不愿意用劳动去换取财富。在父亲眼中似乎我不愿意好好“干活”,有时候他会说我生性懒惰,认为我不脚踏实地。我的“投机思想”和“投机行为”,父亲是看不惯的,他经常会反对我的一些“不务实”的想法和做法。
我是一个好自己做主的人,父亲也是一个喜欢做主的人,这一点我是从父亲身上遗传的。但两个喜欢自己做主的人在一起,就难免会有点小矛盾。我做的某件事情如果他看不惯,可能会教训我。
不过,总体上父亲还是开明的。我很感谢父亲给了我自由思考的环境,让我拥有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很感谢父亲给我相对自由的空间,让我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在意见不合时,父亲会和我争论,甚至明确反对我,但这些都只体现在语言上,一旦我决定要做的时候,他还是会支持的,至少不会在行动上干预我、反对我。
父亲口中的韩信 给我很多启发
父亲这个人是个朴实、沉稳的人,他只是闷头做实事,很少和我聊聊天、讲讲故事,但还是给我讲过一个关于韩信的故事。
后来我长大了,对楚汉相争时期的韩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知道父亲给我讲的这个故事多半是后人杜撰的,不过我没有去深究,因为一个历史人物的故事的意义在于它能给后人多少启发,而不是它的真假程度。
父亲说,韩信小时候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他们家地有千顷、楼有百间、银子压塌了楼板、骡马成群(意思是说韩信家是大户人家,家大业大,有很多财富)。在韩信“高不过膝、粗不过掐、黄皮寡瘦、抠了着个眼”的时候(这是夸张的说法,说的是在韩信年纪很小的时候很瘦弱),就很聪明、很有智慧。
有一次丫鬟叫他吃饭,他不吃,躺在床上。丫鬟叫不起来,就去禀告他父母。父母叫他,他还是不起。父母就问他“为什么不吃饭?”他说“让我吃饭也可以,得让我当家一年”。
父母听了,心想“这小孩,又瞎闹了”,以为他在玩耍、胡闹。
可韩信说“不让我当家,我饿死不起!”,父母看他是认真的,怕他饿坏了,又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也就答应他了,想着家里反正有钱,一年当家当坏了也损失不了多少,无大碍。
韩信就真的当起家来了。到了开春种地的时候,管家问。“小少爷,咱今年地里种什么呀?
韩信答,“种黍子。”
管家又问,“种多少啊?”
“所有的地全部种上!”
管家心想“这小孩当家,尽会胡闹。”(黍子这个作物单产低,只是在一些地力不好的地块稍微种一些,当做杂粮,换换口味。)
不过既然老爷已经允许他当家了,也拿他没办法,管家只好让雇工们把所有的地都种上了黍子。
黍子种上后,他不让家里的雇工们下地干活,进行田间管理,却让他们去喝茶,到树荫下休息。
浇水、除草等下地劳动的事情,韩信全部让家里的小姐、姑娘们去干,不去干活就不让吃饭,还得挨罚。小姐、姑娘们心里对他是咬牙切齿“你这小鬼,发神经,整我们干嘛!”。村里的人也都笑话韩信。这让家里的大人们哭笑不得,搞不懂他想干嘛,对他的做法都无法理解,但因为答应让他当家在先,也只好由他了。
小姐、姑娘们原本一个个不下绣楼、细皮嫩肉,哪里经得起风吹日晒,没过几天,一个个脸上都晒得崩起皮来。一两个月后,她们都变成了又黑又瘦的“丑小鸭”。
到了秋天,黍子收获的季节。朝廷发下榜文,比往年高了很多的价格大量收购黍子,民间的黍子价格涨了好几倍,韩信家由此赚了不少钱。这时人们开始对韩信有点佩服了,“这小孩真神,他怎么知道朝廷会收黍子,黍子会涨价啊?”
过了一段时间,朝廷派人来选美,到了韩信家,一看家里的小姐、姑娘们一个个又黑又瘦、都不美,一个也没被选上。
话说当时的皇帝是个昏君,喜欢在旱地上放黍子,然后在黍子上面走船玩,选美过去的女孩有的拉船,有的陪他玩,他喜怒无常,很多女孩都受罚、受罪。这下韩信家的小姐、姑娘们开心了,多亏韩信让她们躲过一劫。人们都说韩信能掐会算,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又过了一段时间,韩信当家的事情越传越远,有一天传到了朝廷,皇帝一听,这小子厉害大了,我心里想的他提前全知道了,这还了得,要是他长大了造反怎么办,我不是他的对手啊!于是派了一员大将去杀韩信。这大将就骑着大马、拿着大刀来找韩信了。
有一天,韩信起床后,走到父母身边,给父母跪下磕头,说,“我以后不能在二老身边行孝了,你们要多多保重,我要走了。”
父母追问原因,韩信摇头不语,只是说,“你们别担心我,也不要打听我的去处,我没事。”父母不知为何,也舍不得他走,但是“管不住”他,只好由他走了。
大将到韩信家,一看韩信已经逃走了,就马上去追他。韩信还小,跑不快,眼看就要被大将追上了。于是他心生一计,在一个坟头下边拉了大便,还在大便边上撒了一泡尿,然后头枕着大便,脚搭着坟头,头朝下,脚朝上,睡了。
大将追上了韩信,一看,原来是个傻子,杀他何用,传言不实。就决定不杀了,走了。
大将回朝廷复命,军师说,“你被韩信耍了,这是他的计谋,现在你赶紧去,这次一定要把他杀了。”
韩信知道大将又来追杀他了,逃到大江边的一颗大树下时又心生一计,咬破手指,在这棵大树上用血写下“某某死于此树下”,树下有很多蚂蚁,蚂蚁过来吃血,爬满了这些字。
韩信找了一条小船,过江而去。
大将到这棵树下,看到很多蚂蚁,而且这些蚂蚁刚好排成了“某某死于此树下”,心想韩信应是上天指派的人物,现在上天要我死,天命不可违,我就死吧。于是就拔剑自杀了。
可能有些朋友会觉得这个故事很荒诞(估计父亲也是听说书的人说的),但它却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故事中韩信的智慧如此之高、预测如此之准,真是神奇。这个故事对我人生的指导、投资的指导也有一定的意义。韩信有很多方面都值得我学习,通过这个故事,我为韩信总结八点:第一是熟悉环境,第二是了解对手,第三是用心观察,第四是准确预测,第五是巧用谋略,第六是沉着应对,第七是临危不乱,第八是进退自如。
人小胆大收黄金
我小时候不聪明,学习成绩不好,1985年八年级后(当时小学五年制、初中三年制,八年级念完即初中毕业),没有考上高中,又是在农村,也就没有再读书了。
我在念初中时,家里做买卖金银器的生意(改革开放后,银行需要金银,而百姓则有了做生意的许可和勇气,便把家里藏着的银币、银器、首饰等卖出去,获得一点收入用以改善生活或投入生产、生意),父母把银器从周边的农户手中收购起来,卖给银行。记得当时质量、含量不等的银器只有30元-100元一斤。
因为家里做金银器买卖,我从小就对金、银、铜、锡等比较懂,一般拿在手里看一看、捏一捏、掂量一下,就知道真假和大概的成色。
父母经常会出去收购金银器,很多时候,放学后就我一个人在家。父母做金银器买卖的生意在我们村和周边地区算是比较出名的,所以也有一些上门客户带着家里的金银器“慕名而来”,放学后我就在家里接待客人,有时候也就自己做主收下一些金银器。
我虽不聪明,但从小就是个有主见的孩子,也喜欢做生意,感觉在父母的熏陶下,在自己的学习、模仿和摸索中,有了点生意头脑、有生意敏感度,也由此,我对有把握的事情会充满自信,甚至过于“大胆”。
有一天,父母都出去了,我刚好放学在家(初中),李屯村来了一个卖“金克子(音)”、“银垛子(音)”的人,所谓的金克子就是一小两(十六两一斤,31.25克等于一小两)一个小金元宝,所谓的银垛子就是各种式样的银块。那个金银贩子因为知道我家是做金银器生意的,主动找上门来推销。
当时我十六七岁,一个人在家,既然这个金银贩子来了,我就招呼他。我手里拿起他想要卖给我们的金克子,看一看成色,掂一掂分量,摸一摸质感,我就知道这是真的金子。于是就和他谈价格,谈了一个比较合适的价格,我就自己做主买下了。
这个金克子,重一小两,就是31.25克,按照现在的黄金价格,要上万块钱,当时只要几百块,但即便是几百块也是一户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我一个“小孩”就做主把它买下了,还真让那个金银贩子吃了一惊。
我当时为什么敢买下这个金克子,一方面是因为家里本来就是做金银器生意的,常看常摸,也就知道真假了,之前父母在整理、处理金银器的时候我经常在一边看着或者帮忙;第二方面我还算比较好学,特别是和“做生意”有关系的事情,我很愿意学,父亲做了多年小生意,我也跟着学了不少“商业知识”、“交易逻辑”和“谈判技巧”;第三方面,我觉得可能也有一点自信的因素,甚至是自负或者说是虚荣心的影响,我想证明自己是有能力辨别真假,有能力谈价格,有能力做生意的人。
父母回家后一看买的是真的金克子,价格也合适,就没说我什么。
不过我后来想想这个事情,是稍微有点后怕的。如果当时买的是假货,会给家里造成不小的损失,估计要被父母大训一顿。
买卖银器比年长者做得好
我初中毕业的时候,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从城市吹到农村,当时的社会,工作机会变多了,人们的消费理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当时正处在商品奇缺的阶段,几乎贩卖任何商品都能赚钱,如今很多的知名企业家,都是从那会儿的摆地摊、贩小货开始的。而我,一个刚刚从学校走出来的“毛头小伙”,在父亲的熏陶下,在自己“商业理想”的引领下,也成了“小贩大军”的一员,开始了我至今都历历在目的“商业旅程”。
初中毕业后,我就骑着自行车,和父亲的两个朋友,三个人一起出去做收购银器的生意。当时,父亲还不放心我一个人出去,一方面怕我涉世未深被人哄骗,另一方面也担心我的人身安全,所以和两个朋友商量了带我一起出去,这样好有个照应,也希望我多向长辈们学点东西。
但收银器的事情,虽说是两个长辈带我出去的,实际效果却是我做得更好一些。每次出去,似乎我的收获要比他们多一些,收到的银器质量也要比他们好一些。这可能是我家里原本就是做金银器生意的,我跟着父亲学习摸索,有了一点基础;第二我肯吃苦,他们跑10公里,我愿意跑20公里,他们拜访100户人家,我愿意拜访200户人家;还有我的胆子比较大,主见也比较大,自己心里确定了,就敢尽快做主把生意做成;另外就是我比较用心,和别人谈生意讲策略,人多的时候,我就先发一圈烟,然后再和卖家谈价格,这样生意容易谈成,人容易站在我这一边,帮我说好话,哪怕不说坏话也好,不然人多嘴杂,说什么的都有,一句不好的话我的生意可能就吹了。
收银器的一年时间里,我骑着自行车几乎走遍了周边的乡镇,也去过曲阜、临沂等地。刚好那个年纪是长身体的时候,经常骑自行车几个小时也算是锻炼了,这也为我虽然不算高大却比较健康的身体打下了基础。
我记得在山东曲阜收到过一个德国老怀表,这块表有个银链子,表的里外也有银,德国货的质量就是好,我估计那东西有年头了,还在正常走字,当时我一眼就看上了,摸在手上就知道是真的,就和卖家谈价钱,最后几块钱就买进了,卖出的时候赚了不少钱。
我还记得当时卖过手镯,是铜镀银的,很受农村妇人的欢迎。
关于买卖金银器,还有一件说得上危险的事情。
由于各地白银的价格不同,就产生了很大的盈利空间,记得当时在山东收银币是5元一个,而拿到福建福州去卖给当地的银贩子则是10元一个(福州的银贩子再卖出去则更贵),整整一倍的利润,这是巨大的盈利,虽然当时国家不让跨区域卖,但面对如此之大的利润诱惑,还是有人愿意冒险的。当时,有些贩卖银器的人一次性在山东收2000元,然后去福州卖,一个来回就能赚2000,我感觉这2000元(1980年前后)比现在的20万还值钱。
当时,我父亲和他的合伙人就做过把银器从山东贩卖到福州的买卖。他们把银器贴身缠好,再穿上衣服。从山东坐火车到福州下车,和那里的银贩子接头。如果成功了,就赚一大笔,如果被公安抓住了,则亏一大笔。福州的公安抓得比较严,在火车站看谁眼神不对,看谁闪躲,就查谁。据说当时福州火车站有个“杨‘鹰眼’”,一抓一个准,一般人逃不过他的眼睛。我父亲没有被抓过,可他的合伙人被抓过一次,亏了钱,所以后来他们就不敢去了。
我当时还在上学,没有参与,但听我父亲说起的时候,我就说,“既然福州下火车可能被抓,那就不要从福州下,先坐大巴到江苏徐州,转小巴到南京,再坐大巴到温州,再转车到福州周边的汽车站,然后下车骑自行车到福州,这样就不会被公安抓到了,即使公安查,拿出车票给他看,也看不出是从山东过来的。”不过我父亲因为亏了一次,就没有再参与了。
一心想着办大事、赚大钱
一个人有理想、有目标,不一定能实现,还需要不断地努力,需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坚持、去克服、去创造,才可能达到目标。
至于事情做成了能赚多少钱,则要看这个人的心胸有多开阔,如果心胸不够开阔,要么赚不到大钱,要么赚到了大钱也要“吐回去”。
我似乎很小的时候就有了很大的目标,十几岁就有了明确的创业梦想和模糊的投机思想,想着自己长大后要去做很大的事情,要去赚很多的钱。为了达成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我在后来的实践中做了很多“生意”,从很多层面去寻找做大事、赚大钱的门道,要是看准了,别人养几头猪,我就养几十头,别人种一亩大蒜,我就种五亩,只可惜自己的出身、环境和本钱都有很多限制,很多大机会要么无法参与,要么只能少量参与,根本就不可能做大(当大蒜从3毛涨到1块5的时候,我只能光看着;当大豆、绿豆、红小豆价格大涨的时候,我都无法参与)。而我后来做期货则是看中了它的杠杆,并一开始就重仓交易,我觉得期货的放大功能把我的很多制约都解决了,我只需在期货市场放手一搏就相当于把现货市场很多不能做的事情都做到了,只不过期货这个游戏赚钱的速度快、亏钱的速度更快,对人的考验程度提高了数倍甚至数十倍,所以做期货承受教训和挫折是难免的,甚至是经常的。
从小到大,我的理想是坚定的,目标是远大的,也足够努力,足够坚持,足够自信,从不放弃,但在2009年之前始终没有赚到大钱,其实,这恰恰说明了我在2009年之前的“心还不够大”。心胸的开阔,是靠磨练出来的,我一开始“心不够大”,因此做小生意、养猪、种大蒜都赚得不多,做期货更是赚不到钱,即使赚到了也还了回去,从2000到2009年初,花了9年多的时间都没有在期货市场获得成功。
到了2009年,之前无数的失败、屈辱、煎熬没有把我打倒,我的心被这些失败、屈辱和煎熬慢慢地撑大了,钱也就自然而然地来了。所谓钢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坚持就是胜利,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功力到了,方法得当,总有一天会成功。
每个人都可以打破局限
现在想来,我儿时原本是一个沉默寡言、智慧和见识都低于玩伴、不善于和别人交往的人。正是少年时有着隐约而远大的目标,并且经常用心去感悟丰富繁杂世界蕴含的简单之美,让自己从年长者的行为和交谈中观察、学习、模仿,然后逐步衍化变成自己的生活技能。而青年到现在,我竟成为村里较受欢迎的人,大家都喜欢和我交往,认为我识大体、明事理,大家对我的看法和反应又反作用于我,正向激化我,让我进一步学习更好的为人之道。
任何人的外部成长环境必然有相关局限和不利因素,只是每个人遭遇的局限和不利不尽相同而已、或多或少而已。贫困的人有物质的烦恼,富裕的人有精神的不快,农民有农民的局限性,市民有市民的冷漠感。任何人就他自己这个个体本身,也必然不是完美的,即使美,也是有缺陷的美。所以每个个体都必须用心去体悟,努力去学习,坚定去改变,积极去提高,才能适应当下环境及其环境的变化,才能实现人生的升华。
人生在世,赚大钱很难,而做好人更难,做好期货则是难上加难。做人应是人世间最难的事情了。若人没有做好,即使取得一时的小成绩,最后终究是成不了事的。只有把人做好了,事情才能做好,才华才有用武之地,财富才会来。
若我少年时不用心体悟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艺术,不用心向长者学习为人之道,那么我后来投资大蒜、棉花去陌生的地方实地调研时,恐怕也难和素未谋面的蒜农、棉农、贩子等打成一片,不打成一片,便不可能获得真实、深入的第一手信息,也就无法形成坚定的投资方向。所以,回头来看,2009年大蒜的翻身之战,2009-2010年棉花的亿万盈利,若没有少年时打下的“为人”基础,倒也是成不了的。
贩卖皮毛 辛苦不赚钱
银器生意做了一年,生意就大不如前了,当时做买卖银器生意的人应是把周边地区农户家里的金银都收得差不多了。于是我开始了五年“小生意人”的生涯,当时我买卖过皮毛、皮鞋、塑料桌布、服装,期间还养过羊。做生意去过的地方不少,比如山东郓城、巨野、菏泽、江苏徐州等。
1989年,22岁,我结婚了,第二年生下女儿。我们那个年代,在农村,一般只要到了法定年龄就会结婚生子。当时我也是等满22周岁去领结婚证,结果民政局的人一看我的户口是1966年的,比我实际出生早了一年,可能是当时登记户口的时候父亲有意多报了一年,或是农村里一般报虚岁,当年登记户口的人弄错了。也就是说,当时如果按照户口本上的出生时间,我1988年就可以结婚了,但我一直不知道这个事情,只知道自己真实出生的年份是1967年,也就只好等到1989年才去领结婚证了。
因为自己养过羊,对皮毛质量的好坏、品级的高低算是了如指掌了,因此买卖皮毛,我基本上可以做到十拿九稳。
当时,父亲和我主要是去山东郓城、江苏徐州收集买进各类皮毛,主要是狗皮、羊皮、羊毛等,然后卖给皮毛加工厂,当年山东省菏泽市鄄(juàn)城县的金堤口有一个“皮毛人发”市场,那里周边的人养羊比较多,我们主要去鄄城地区收皮毛。
去鄄城县的金堤口收羊毛,大约100公里左右的路。一开始父亲和我是骑自行车去的,一大早出来,下午才能到,晚上住店。第二天上午去市场收羊毛(有时也捎带收些狗皮),把收来的羊毛装在几个大的编织袋里,一辆自行车大概能载170-180斤。把这三大袋羊毛放上自行车,还得想办法,若是一个人,没有帮手,那就把自行车往一边倒下,在后座的一边先放上一包,捆好,再翻到另一边,放上一包,然后竖起来,后座上面再放一包,全部捆结实了,就能上路。若是装在超大的编织袋里,则只能在后座的两边各捆一包,后座上方就放不了了(两个编织袋突起很多,上方不好捆东西了)。
第二天下午3点后,骑着装满羊毛的自行车回家,回到家里凌晨一点。第二天再骑车到离家3公里左右的马桥村赵王河边上的皮毛加工厂(当年一个村支书开的厂,姓马,是当时很有名的农民企业家,改革开放涌现出来的当地名人,那里不少路是他出钱修的)。
这样,上百公里的路全靠骑自行车,来回一趟花三四天时间,骑自行车经常骑到腿很酸很酸,甚至掐一把都不知道疼(很多年都留下后遗症,这几年才慢慢好起来)。把皮毛卖掉后,一趟能挣100元左右,按照当时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有100元挣也算是不错了,但实在是太累了,比起那辛苦劲,我觉得100元还是太少了。
放在大巴上托运 赚钱不辛苦
当时我发现,当地的皮毛其实很多,我们一次只收个180斤太少了,一次收1800斤也能收到。于是我就想,收180斤能挣100元,收1800斤不就能挣1000元了吗?这里的羊毛有的是,我们不收掉就会被别人收掉,我们收得慢赚得就少,收得快赚得就多。用什么办法可以每次多收一些呢?用什么方法可以让每次收羊毛、卖羊毛的时间缩短呢?
当时有一路大巴车,从鄄城经菏泽至济宁,正好路过金堤口皮毛人发市场。我就想到了用大巴车托运。于是和父亲商量。
“爸,我想把咱收的羊毛装到大巴车上托运。”
“找大巴车托运干啥?”父亲有些不解和愤愤,“骑自行车也一样是收!”
“骑自行车太累了,而且浪费时间。”我正要和父亲阐述用大客车托运的好处,他就劈头盖脸地来了“你这是偷懒,吃不起苦,你这是浮华自大,资本主义享乐。”
被父亲这么训,我也有点生气了,但我还是强压了火气,“爸,您也别先发火,我问过了,放在大客车上托运,从金堤口到嘉祥县新挑河,2000斤的托运费才20元,我们多收一袋羊毛就够托运费了!”
父亲不说话。
“这不是浮华自大,您想想,我们爷俩骑自行车三天一个来回才能买多少羊毛。要是用大客车托运,一天就能来回,而且一个来回就能抵我们骑自行车10个来回的量!去掉成本,我们还能多赚很多呢!”
父亲还是不说话,实际上他已经心动了,听出了里边的道道,只是不好意思向我“妥协”。(父亲还是一个讲道理的人,他只是脾气急一点,经常用吃苦耐劳、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道理教育我们。)
“这样好了,托运费我来出,我们先试试,看看放在客车上托运是不是能比骑车赚更多。”
就这样,我终于把父亲说服了。
于是我们就一次收了1500斤山羊毛,第二天早上放到大客车上托运,中午卖到马桥的羊毛加工厂,下午坐车返回,当天就能来回,一次的利润比骑自行车多了好几倍。
我记得很清楚,那一个月,我赚了一万多,令同行们羡慕不已。这是我赚的第一个一万元。
能简单就不复杂,能一步走到目的地就不走十步,是我做事的方式,也是我性格特征的一部分,从少年开始,就一直指导着我。
病中生意成
后来我一个人去收狗皮、羊皮,去的是山东郓城,60公里路,也是靠骑自行车来回。
有一次,我骑车出去,本来是要去收羊皮狗皮的,但那次胃受了点凉,疼得厉害,到了红船镇,看了医生,买了药,只好在店(旅馆)里养病,不能下乡去吆喝,生意做不成了,过了三天才基本恢复。有点力气了,我就骑车转回郓城,晚上住在郓城东关坝头的“杨家老店”,我记得当时的住宿费是一块钱一天,好几个人睡一个房间。
我是下午下店的(下店即住进去的意思),心里还着急,这病什么时候好呢?等身体好点,得马上去收狗皮羊皮,不然这一趟就白跑了,还费了路钱。
说来也巧,到了傍晚的时候,来了两个也是收狗皮的人,他俩的自行车上都装满了狗皮。我正寻思着能不能把他们的狗皮买下来。
他俩看到我,主动过来和我打招呼,“老傅,你也住店啊?”(我在金堤口收羊毛的时候有点小名气,他们认识我,而我对他们的印象不深。)
“是啊,我在金堤口收了一车狗皮,明天回去叫车,把狗皮拉回家。”(我假装成有实力的收狗皮的老板,抬高架势,意想他们把狗皮卖给我)
两人一听我收了这么多狗皮,愣了一下,没说话。
我和他们寒暄几句,就各自回房休息了。只字未提要买他们狗皮的事。(我心里想买,但不能主动表现出来,我要等他们先开口,以便争取主动权。)
第二天早上,天刚亮,我还没起床,他们先起来了,过来找我。
“老傅,你看看我们的狗皮怎么样,你要是把这狗皮收下,我们就继续下乡收狗皮,不用回去了。”
我心想,这事要成了,有门。
于是我就抓紧起床,去验收他们的狗皮。
我们仨把狗皮一张一张过价。
他俩先一人拿出一张“上色”的狗皮(狗皮分为上色和下色,青色和黄色的狗皮为上色,黑色和白色的狗皮为下色,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质量、尺寸差不多的上色狗皮是下色狗皮价格的四倍)。他们是想试我给的价格合不合适,我一眼就看穿了他们心里的想法,就知道他们这两张狗皮上过价(上过价是指让其他买家给过价格)。
按照当时的市场价,他们这两张上色狗皮卖到皮厂最多也就20元一张,我想他们上过的价格不会超过18元(其他人不赚他们2元不会要的)。
于是我出价“19块5”(根本不会有人出这样的高价)
“行!”他们看我给的价格很好,有点心喜,看我爽快,笑了(认为卖到根上了)。
他们又拿出第二张狗皮,和第一张差不多。我就出价19块2,他们也没怎么犹豫,给我了。再拿一张出来,我就出价19块、18块8……这样慢慢地压价。
他们越卖越多,越剩越少。虽然后来我给的价格越来越低,但由于一开始给他们的出价高,他们以为我出的价格都是比较合适的,都顺利成交。
我一看狗皮已经有一半多卖给我了,就试着给他们收狗皮的成本价,他们虽然心里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价格,但已经卖出大半了,剩下的总要卖完,也就答应了。
最后,他们拿出一张超大的狗皮,青色的,成色特别好,铺开接近有一张床那么大,这是他们的压仓货(也就是在郓城巨野才有这么好的狗皮),估计原本是舍不得卖给我的。
我摸了摸这张狗皮,摇摇头,“这张不好,我不要。”
“这可是好货,你别不识货!”对方紧张了。
“你们看这狗皮,毛这么粗,没有绒,不好,没人要,我要下了可能卖不出去。”(其实没有粗毛还不行了,那是一张好皮必备的要素之一,粗毛是毛针,有粗毛在外面,里面的绒毛才不会黏在一起。)
对方有点懵了,估计他们以前没收过这样的狗皮,心里觉得好,但也不确定到底能值多少钱,“你看我们的狗皮都给你了,就差这最后一张,你也收走吧,刚好我们可以出发再去收一次。”
我装着勉为其难的样子,“那好吧,帮忙帮到底,我买下了。”
就这样,我收了他们所有的狗皮,最后一张还是以好低的价格收的(估计最后一张他们是赔钱的),当然,总的加起来,他们还是有利润的,做买卖要有技巧,但也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我几天没出去收,结果得到的狗皮还更多了,卖给工厂后,比自己出去收一次还赚得多。
欲擒故纵买狗皮
有一次,我出去收狗皮(在郓城县南边的一个村),自行车快装满了,钱也快花完了,我想着走过这个村就回去了。
我在吆喝着,路过一户人家。
出来一个中年男子,拿出来四张黑狗皮(按照当年的品级划分,黄色的狗皮最好、青色的次之、黑色的最差)。
“收狗皮的,给个价吧。”
我一看这狗皮,卖给皮厂每张最多值5块钱,我给他出价“3块钱一张”
“不卖,价格太低了。”
我给3块5,他还不肯卖。又给4块,还是不卖。我心想着这个家伙可能是个行家,搞不好是个狗皮专业户,他只不过是拿四张劣等的狗皮来试试我,于是我给出最后一个价格“4块5”,他还是不卖。
我扭头就走,走得斩钉截铁。(我出4块5,一是因为快收满了,临走能捎一张算一张,二是一般没人会出这个价,他再不卖很难遇到比这更好的价了。)
“好了,好了,卖给你。”(出乎我意外,我以为他这个价也不会卖)。
哦,原来他也不一定知道这狗皮值多少钱,只是和我讨价还价,试我的心理,看我愿意最高能出多少钱。在我们讨价还价的过程中,他一直在仔细观察我的表情,我估计他是在揣摩我心里的想法(他的心眼也多着呢)。看我真的不要了,他就以为我给到了最高价,就卖给我了。于是,在现场我就闪出一个想法,“下次看我怎么低价买你的狗皮。”
一个多月后,我估摸着他家里应该存了一些狗皮了,专门到他家门口高声吆喝。
他果然出来了(不过好像没有认出我),领我进门。
我一看,在一个棚子底下存了一大堆狗皮,这家伙居然攒了这么多。不过他似乎有点愁眉苦脸(狗皮攒太多了,没出手)。
“哎呀!瞎事了!差大钱了!”我装作很可惜的样子,“现在狗皮的行情不好,我给不了你好价钱。你的货又这么多,怎么不早卖掉啊,现在已经过了季节了,狗皮掉价掉得不像样子了,我没办法出价。”(当时快到麦收季节,天逐渐热起来了,皮子不易保存,说掉价也有客观理由存在。)
注:“瞎事了”就是“坏事了”的意思,“差大钱了”就是“不妙了、掉价了”的意思。
他有点愣。
“这样吧,”我很真诚的样子,“你把这些狗皮整理一下,我领着你去济宁卖,试试看能不能卖掉。我要不了你的货,我领你去卖,不收你钱,连饭钱路费都不要你的。”这怜惜的劲,都写在了我脸上。
他想了一会儿,“老弟,要不你还是把这狗皮收走吧,济宁我就不去了,我家里还有事呢。你就给个价吧!”
“我没办法给你出价,唉!现在狗皮价掉成了这样,我收走了也是亏钱。”
他和我磨了很长一段时间(一个小时以上),最后,他还是要求我把狗皮收走。于是,我勉强答应了,“那我就给你目前最好的价格,我收走你的狗皮,最好是不赔钱,赔的话,能少赔点就好。你这么多狗皮太可惜了,这一次就当我帮你一个忙吧,下次再有好狗皮给我留着!”
就这样,我以低于市场价较多的价格把他的狗皮全部收走了。
“低买高卖”和“认清对手”这是商业法则中很关键的两条。想赚钱,必须买得便宜。如果买不出利来,也就卖不出利。期货的建仓、平仓也是如此,建仓的价位很重要,如果建仓价位不好,就坚持不了头寸,很容易被洗出来,赚不了钱,更不用说赚大钱了。
春秋的大商人、巨富范蠡认为“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他把买进卖出的正确方法和心态说明白了:在价格便宜的时候,要像珍惜珠玉一样把货物买进来,在价格贵的时候,要像对待粪土一样把货物抛出去。商品价格,总是在“贵-贱-贵-贱”之中波动。任何商品都是有生产成本的,虽然该成本也是动态的,但终归是可以评估出来的,低于市场价,甚至低于成本价,乃至低于成本价很多的时候,若外围环境配合,便是极佳的“贱取”之时。
范蠡在2000多年前就建议政府“宏观调控”,在商品便宜的时候政府买入,在商品昂贵的时候政府卖出,以此平抑物价,并增加政府的收入。有人说“冬天买草帽、夏天买棉袄”,这也是符合范蠡的买卖思想的。
范蠡还主张“无息市”,就是钱不能闲置,要让资金流动周转起来。十年“贱取贵出”一次,和一年“贱取贵出”一次,还是一个月“贱取贵出”一次,最终的财富效应是不一样的。钱滚钱,财富效应将几何级增长。
选人流必经处卖塑料桌布
那几年我还卖过塑料桌布,做贩卖塑料桌布生意的时候,我们是三个人合伙做,两个“大人”,一个“小孩”,我年纪比较小,另外两个合伙人是我父亲的朋友。他们两个没有本钱,我父亲出本钱,让我跟着他们学习,一开始他们以为小孩不会做生意。
我们三个人一起去山东淄博市,住在张店区,每天早晨每人备上两大包塑料桌布,坐客车到周边各地区赶集卖,往往是年纪最小的我卖得最好。
当时我们各自骑上自行车,运上塑料桌布,去赶集,到一个一个集市销售塑料桌布。他们两个到了集市就摆个摊开卖,而我却不同。我多用了一点心,俗话说“天时不如地利”,我到了集市,不急着摆摊,而是先在整个集市上转三圈,“考察”地形。我主要是看看哪个地段最好,哪里是绝大部分来赶集和赶集回去的人的必经之地。我就在这样的必经之地设点摆摊,再加上一定的销售技巧(主要是察言观色,看每一个顾客不同的需求,揣摩他们内心的想法,有时候也需要用欲擒故纵的小技巧),于是我卖出去的货总会比另外两个合伙人多一些。
当时我只是隐约觉得到了集市不急着卖,花点时间看看环境,找个合适的地段再卖,应该会比随便找个地方卖效果要好很多,我想花时间找个好的地段肯定有助于销售,这点时间花下去肯定是值得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后来我进一步思考,做任何生意、做任何事情,想要做得更好,选时选点的功夫必须要花下去,这往往是决定生意成败的关键因素。期货更是如此。
第三章 2000-2009 结识期货 煎熬十年
初识期货 美好的想象
我现在的财富,大部分是在期货市场赚的。多年来,人们对期货市场始终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偏见,有人认为早期不规范的期货市场就像是洪水猛兽,甚至还有人认为做期货必然会倾家荡产。
有些人做期货是“误入期途”,而我做期货却是“自投罗网”。
1995年,我去岳父家走亲戚。在他家堂屋(正房的客厅)的一张小板凳上坐着,看到地上有一张纸,看上去像杂志上撕下来的。我捡起来一看,“期货”!
那张纸上大约是这么介绍的,期货不同于摆地摊、卖烩面,期货没有那么简单,做期货必须知道天文、地理、历史、经济、政治、哲学才行。上面还介绍说,做期货的好处是它有很大的杠杆,用5%-10%的资金(当年的期货比现在的杠杆更大)就可以做100%的现货“生意”。
我当时就被吸引了,因为我之前判断大蒜要涨价,苦于没有足够的本金而“少赚了”,如果大蒜有期货,我做大蒜期货不是能赚更多!要是做期货,1万能当10万用,在知道要涨的时候,不需要很多钱就可以“囤货”了。价格从1块钱只要涨到1块1毛钱,本金就能翻番了!做期货,还不用我自己种地、施肥、灌溉、除草、收割,也不用收购、雇人、销售,却可以用同样多的资金“储备”十几倍的货物,然后在高价时卖出,赚的钱多得多了。(当时我还不知道期货的双向操作,不知道做空是怎么回事。)
期货是多么好的东西啊!
另外,我在电视上也看到过“期货”,记得96年97年的时候电视上有过郑州商品交易所的信息。当时我还真有点想去郑州看看,只是由于当时养猪和其他的事情耽搁了。
可以这么说,我当时对期货是充满美好想象和激情向往的。只是因为身在农村,周边根本没有一个人做期货,也没有期货公司,不知道怎么做,也不知道去哪里做。虽然很想参与,却迈不进期货的大门,也就只好作罢。
进入期货 主动开户
我虽然想接触期货,但一直没有机会。
到了2000年,我还是在养猪(一直养到2001年),有两个雇工帮忙喂养,饲料是我自己配的,我记得当时我经常要去济宁买大江牌“料精”,所谓的“料精”是一种配料,一百斤饲料配五斤料精,有助于猪长肉。有一次我去济宁买料精,和卖饲料的老板聊天,说起了股票的事情。因为我还惦记着几年前朦胧接触过的期货,就问他:“济宁有没有做期货的地方?”
“有的,我见过,就在那个做股票的地方。”
“真的?!”我有点喜出望外。
“可不是,就在做股票的楼上。”
“具体在哪里?”
“就在这附近。”饲料老板看我很来劲,“那个地方离这不远,这样吧,我刚好也想去看看股票,我带你去吧。”
我们到了三隆期货,那栋楼一楼是股票营业厅,十四楼是期货营业厅(这栋大楼原是济宁信托大厦,后被自来水公司收购,股票、期货营业厅就搬走了),我后来知道那里其实也不是正规的期货营业部,而只是一个代理点。我和期货公司的一个业务员谈得很投机,说是期货涨了跌、跌了涨,做了正向再做反向,可以来回赚钱。我现场就开了户。
第二天我就去期货公司入金10万元,据说当时是那个业务员手中最大的客户了,成为了重点服务对象。
“期货不就是那么回事吗?不就是涨涨跌跌吗?”我当时想“凭我对价格走势的判断,期货还不是手到擒来!”
当年,我做期货似乎是迫不及待地进去,原本想大赚一笔,但期货却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赚赚亏亏 很不服气
期货公司的人给我介绍大豆等品种。记得当时大豆在2200到2300左右,我有点看空,认为能跌到2000左右,就开始“操练”起来。
一开始我就赚了一点小钱,现在想来几乎都是运气成份。
当时做期货不像现在这么方便,电脑鼠标点点就可以买进卖出了,那时要买卖,需要期货公司的报单员处理,我记得当时帮我报单的期货公司人员是一位姓王的年轻姑娘。大豆期货公司收我单边20块一手(和现在比起来,那时手续费收得很贵),因为我是自动上门的客户,期货公司的经理好像只把手续费中很少的比例给服务我的业务员作提成。
我以为自己能把期货做好,把期货当成小菜一碟。其实我当时连期货基本的规则、道道都不懂,不知道期货的特点、特性,甚至不知道一些品种涨跌幅度的限制,对期货杠杆的作用和风险也只是了解个大概,一知半解,至于期货价格的演变特征那更是不知道了。说到底,我当时就是一个期货生手,两眼黑乎乎,进入这个市场,注定是要“交学费”的。
我后来才知道,经过1998年国家对期货市场清理整顿之后,2000年的期货市场是非常低迷的。当时的大豆持仓量很少,成交也不是很活跃。有一次我买了大豆,价格下跌了,要平仓,结果跌了20个点平不出来,跌了30个点还是平不出来,直到跌了40多个点才平出来。
后来我悟出一个简单的技巧,我2100买的大豆,如果要止损,不应现价报单,而应该多给几个点(即平仓是往下打几个点),这样才能马上成交。
慢慢地我想明白了,当市场成交不活跃,或是一次下单的单量比较大的时候,让报单员下单,用市价报单就会有问题。用市价报单,要开仓,往往是方向错的时候能成交,方向对了则成交不了。而在用市价平仓时,也往往是正确的单子很容易平掉,错误的单子很难平掉。单子一旦亏损,市价平不出来,再报单又平不出来,再报单还是平不出来,亏损会越来越大。因此开仓的时候要敢于多给成本,平仓时要敢于多割一点肉,这其实就是抢单子。因为期货的成交机制首先是价格优先,然后是时间优先,同样的报价先报的人先成交,但不同的报价,谁给的价格更好谁就先成交。另外,即使多报了一些价格,成交的时候也是按照对手的价格是多少、单子有多少来成交的,成交结果未必会多付成本或额外亏损,比起成交不了再追价往往还是能“省钱”的。比如,2000的价格,我要买,可以报2005的买入价,这时报单为2000-2005的卖单都要先和我配对成交,如果买入是正确的,那么用这样的方法报单成交反而是合算的,因为如果只报2000的市价,可能别人会先成交,轮到我的时候,价格搞不好已经2010了,甚至追2010也不一定能成交。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对我2009年到2010年做大蒜和棉花时有很大的帮助。
买大豆的过程中,我亏了一些。身边的“老期货”和我说“这是庄家洗盘,欲涨先跌,目的就是把我们这些散户洗出去。”
我当时对什么叫“庄家洗盘”都不知道,更不用说去理解和研究庄家的手法了。
就这样,做期货不久,我就亏了一点钱,但是我很不服气,认为自己对农产品价格中长期的判断不会错,对短期价格的波动也有一定的想法,怎么就赚不了钱呢?我一定要把亏的钱扳回来!
结果交易做下来,无非就是赚赚亏亏,算总账依然是亏的。2000年-2002年这三年时间我都没做好,只是一开始小赚,后来都是亏的。我又急于扳回损失,搞得情绪很不好。记得当时如果持隔夜仓了,有时候晚上就睡不着,还不敢看外盘的涨跌和消息。甚至第二天用电脑看价格的涨跌心里也会“砰砰”响,有时候还不敢看,只是去“瞄一眼”,看看价格对自己是否有利。
当时,我几乎是“沉迷”在期货市场,2001年养猪也不养了,常规的收入减少了,而在期货中又是赚赚亏亏,亏的比赚的多,家庭的储蓄实际上是在变少。只不过在家里,夫人一般不管钱,关于赚钱的事情都是我去处理,当然花钱也要我来支付。我们家的生活水准在村里一直是一流的,即便是我做期货亏了钱,情绪上受了一些“苦难”也都只是我自己一个人承担,夫人甚至不知道我做期货是亏钱的,因为家里的开销费用从来没有缺过,还是和以前一样,吃穿在村里还是一流的。
身边做期货的人几乎都是亏的
我刚开始做期货时,身边做期货的人,或是听别人说做期货的,几乎都是亏的。
有一个人50来岁,做期货,自己的钱亏没了,亲戚凑的5万块钱也亏没了,据说这5万块是他岳父准备买房的钱(当时的房价很便宜,一平方不到一千元)。他是有心脏病的,有一天他在看盘,结果来了个反向停板,他就瘫倒在桌子底下,两个人都抬不起来。
一个年轻人,父亲去世早,母亲带大的。拿了他母亲5万块积蓄做期货,做空大豆,一个月大豆阴跌,赚到了10万。他和母亲说期货这东西赚钱容易,他母亲就和他一起来期货公司,看着电脑行情。结果国家出了个政策,大豆加关税,期货连续三个涨停板,他的钱就连本带利都亏光了,他母亲也空欢喜一场。
还有一个故事不是我所见的,而是听做期货的朋友说的。说是有一个人做期货亏光了钱,为了再搞到钱做期货,而去抢劫杀人。据说是抢了一辆出租车,把出租车司机杀了,把车卖了,然后拿着销账的钱又去做期货。和他在一个期货公司一起做期货的人不知道他是杀人犯,有时候还在一起吃饭喝酒。有一天他正做着期货,警察来了,把他从电脑面前抓走了。
虽然看着、听着这么多人做期货亏钱,但我始终“自大”地认为自己和他们都不一样,认为自己是肯定能赚钱的,而且能赚大钱。
判断大豆要涨
2003年,大连商品交易所转基因大豆合约退市,大豆期货做的是新品种非转基因大豆。在2003年秋天,大豆在每吨2400到2500的时候,我预计大豆2004年春天能涨到4000左右。
当时一直在买进卖出做大豆,到了国庆前,我树立了坚定做多的思路
注:大商所原大豆合约是转基因大豆,于1993年11月18日上市,从1996年开始成为大商所的主打品种,并逐步成为当时中国期货市场的支柱性品种。2001年大豆期货成交量为9077.9万手,成交金额19126亿元,分别占全国期货市场总成交量和总成交金额的76%和64%。2002年成交量为6263万手,成交金额13221亿元,分别占全国期货市场总成交量和总成交金额的45%和34%。2002年3月15日大商所上市交易非转基因黄大豆1号,到了2002年12月,黄大豆1号合约成交量达1111万手,占当月全国期市总成交量的58%,成为国内最大期货品种。2003年1月15日是原转基因大豆S0301合约最后一个交易日,以2480元/吨结束交易,那时期货市场的大豆合约都是非转基因大豆了。后来到2004年12月22日,大商所黄大豆2号合约上市,这一合约允许非转基因和转基因两种大豆交割。
1996年牛市之后,一直到2003年,大豆的价格大多在每吨1800到2500之间箱体震荡。这给了很多人一个固定的概念,因为多少年了价格就是在这个区间徘徊。
那么我为什么判断2003年大豆会大涨呢?我开始做期货时的经纪人叫王丽华,她看到我对基本面感兴趣后,把她在火车上认识的一个大豆现货商朋友的电话给了我。这位现货商姓刘,老家安徽的,在黑龙江做大豆生意,我一开始和他打电话的时候因为不认识、不熟悉,沟通比较难,但联系了两三年后,互相熟悉了、认可了,也就成了朋友(现在还常见面)。2003年国庆前我和他通过多次电话,确认了玉米价值高、大豆价值低的情况已经运行了几年,大豆的价值必然会调整,结合他了解的比较全面及时的大豆收获、供应情况,再根据我当时对家乡周边大豆播种面积大幅减少的切身感受,以及当年的气候环境、库存情况等,我判断大豆要上涨。(我小时候,家乡及周边农村大豆种植面积占耕地的50% ,到2003年降到20%左右,到2012年连1%都没有了。)
具体来说,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确认大豆要上涨:
第一方面,2003年之前,大豆的价格好几年都在低位徘徊,农民种大豆利润很少,和其他农作物相比,尤其和玉米相比,比价关系也处在下风,因此农民种大豆的积极性持续低迷,造成国内大豆种植面积下降(当时国产大豆的产量占国内消费的比重还很大,在世界上也有一定的分量)。
第二方面,因为全球大豆进出口比较畅通,价格联动性好,美国也因为大豆价格常年低迷而减少了种植面积。
第三方面,2003年秋天美国大豆产区大旱,中国黑龙江大豆产区也受灾,导致北半球大豆亩产下降。
第四方面,中国当时的国家储备大豆只有几十万吨,为了压制大豆价格的上涨,国家的库存早就拍卖光了。同时,美国的库存也在历史低点。
第五方面,中国的经济运行良好,物价持续几年保持稳定,而2003年开始,起了一点通胀的苗头。
第六方面,早在1995-1996年大豆就涨到过3600左右,时隔七八年后,大豆供求平衡再次被打破,若供求缺口较大,完全有可能再涨到4000(在这七八年中,其他相关品种的价格都有很大的升幅)。
当时官方公布的数据说是预计黑龙江大豆减产5%左右,其实不然,种植面积、单产都下降,所以现实不像国家公布的那样,实际减产在30%。其实,即使国家知道减产会比较多,也几乎不会说减产30%这样的数据,因为国家有国家的用意,有它的利益出发点,国家必须为稳定物价而努力。
注:在预测价格涨跌时,国家公布的数据能不能相信,相信多少,我们自己心里要有判断,特别是在受灾减产的时候,最好是自己去实地调查,若不能大范围调查,则可以以点带面深入了解实际的情况。
种植面积和单产两者都下降,这对价格的影响是很大的,而且当时国家已经抛光了储备,没有了调控能力。大豆相当于是处在“无库存、低产量”的状态下,价格大幅上涨的基础已经打好。
看对行情 赚不到钱
到了2003年国庆前,大豆期货的价格在2500左右。当时黑龙江的收购价为1.1元一斤左右,一吨大豆运到大连大约250元左右的运费。这是大豆收获的季节,一般人认为那时的大豆价格到了近几年的最高价区间,人们在心理上已经形成了价格到高位就会回落的固有观念,又在收获季节,认为供应不成问题,价格应该会跌。殊不知,每一次农产品大牛市上涨最快的时候都在收获季节、农产品上市前后,而不是在“青黄不接”的季节。一般人很难理解,但这是市场的简单规律、价格的简单逻辑。因为收获之前,减产还只是一个预期,人们对具体减产多少的判断可能因为媒体报道和国家统计数据的影响而低估,而一旦真正收割,具体减产多少,农民、收购商、相关厂家等最清楚,收购时价格会迅速抬高,农民会惜售、收购商会囤货,这就会进一步抬高价格。
在国庆黄金周放假期间,中国期货市场休市7天,其中外盘有6个交易日,根据当时的形势和信息的判断,如果大豆假日期间现货上涨很大,那么节后开盘一个涨停板都打不住。于是,我买入了少量大豆的多单过节(说来也奇怪,那时我喜欢重仓交易,可到了关键时刻又被“假日风险”吓住了,反而没有重仓。)
我强烈感觉到大豆的爆发性上涨已经在节骨眼上了,放假前一天的下午,我和另一个做期货的朋友在聊天中说:“节日期间,豆粕的价格每吨至少上涨300。”
他听了,一愣,认为短时间内上涨这么大的幅度是不可能的,“你瞎说吧!”(一般人认为短期内大涨大跌是不正常的,还说什么绿豆妖、红小豆妖、咖啡妖,其实并不妖,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供求关系下,某个品种大涨大跌才是正常的。这也是不少人错过大行情的原因之一。不相信大行情能发生,怎么抓得住呢?)
“你不信啊,那咱打赌。”
“打赌就打赌。”
于是我就和他打赌,如果豆粕节后涨300或300以上,他请我吃饭,如果涨幅不到300,则我请他吃饭,好像还写了一张打赌的“契约”,两人都对自己的判断有充分的信心。
结果,假日期间豆粕现货就涨了350,节后期货开盘当天,榨油厂又涨了300,现货共涨了650。豆粕和大豆当然是连续上涨,中间还有多个涨停板。不过我没有让那位和我打赌的朋友请我吃饭,反而是我请他吃了饭。
虽然我节前持有了大豆的多单,但仓位不大。我之前一直以短线操作为主,我计划着大豆若出现连续三个涨停,若涨停板有打开我就先平出来,然后马上就再次买回去,这样倒一下仓,三板协议平仓的时候,我的单子就能“幸免”了。
注:期货合约连续三个交易日出现同方向涨跌停板,则D4交易日结算时,交易所将D3交易日闭市时以涨跌停板申报的未成交平仓报单,以D3交易日的涨跌停板价,与该合约净持仓盈利客户按持仓比例自动模拟撮合成交。同一客户持有双向头寸,则首先平自己的头寸,再按上述方法平仓。
2003年10月13日,大商所突然连夜发布公告,调整了大豆和豆粕的涨跌停板幅度,把原本3%的涨跌停幅度下调到1.5%。这是明显有利于空头的政策调整,因为如果涨停板依然是3%,连续三板涨停后协议平仓空头亏损会很大,而涨停板改为1.5%之后,则可以少亏很多。这说明,当时现货商对交易所的影响非常之大。
以下是2003年10月14日《期货日报》关于大商所临时调整大豆、豆粕涨跌停板幅度的新闻报道:
大商所理事会决定,缩小大豆、豆粕合约涨跌停板幅度
《期货日报》讯(记者 齐宣)由于近期大豆、豆粕期货价格连续大幅单边上扬,特别是昨日在豆粕连续涨停板后,大豆也全线涨停,市场出现了较大的结算风险,应会员要求,为提前防范化解市场风险,大商所昨日召开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决定缩小大豆、豆粕期货涨跌停板幅度。
市场人士认为,目前大连大豆、豆粕现货价格大幅狂涨的直接原因是美国芝加哥期货价格大幅走高。近一个月来,美盘大豆期货价格由570美分/蒲式耳涨到了736美分/蒲式耳,涨幅近30%,创下了1997年以来的历史新高。受以上因素影响,进入9月份以来,大连大豆、豆粕期货价格涨幅均超过500元/吨,特别是在国庆节前后,大豆、豆粕期货价格呈现加速上扬态势,在短短六个交易日内分别上涨300元/吨和350元/吨。
大连大豆、豆粕市场单边暴涨带来了较大的市场风险,特别是近几日大豆、豆粕的连续大幅上涨使部分会员和客户已经穿仓或面临穿仓风险,市场面临较大的结算风险。由此,在会员要求下,交易所根据《大连商品交易所交易规则》第71条、第101条、第102条的有关规定,经交易所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研究决定,交易所采取如下措施提前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
一、2003年10月14日和10月15日,豆粕M0311、黄大豆1号合约涨跌停板幅度调整为上一个交易日结算价的1.5%,保证金按10月13日结算后保证金标准执行;10月16日,涨跌停板幅度调整为上一个交易日结算价的6%,保证金制度恢复正常;10月17日起,恢复正常涨跌停板制度。
二、2003年10月14日,豆粕M0401、M0403、M0405、M0408、M0409合约涨跌停板幅度调整为上一个交易日结算价的1.5%,保证金按10月13日结算后保证金标准执行;10月15日,涨跌停板幅度调整为上一个交易日结算价的6%,保证金制度恢复正常;10月16日起,恢复正常涨跌停板制度。
三、从2003年10月10日起计算,如果黄大豆1号合约、豆粕合约连续3个交易日达到同方向涨跌停板,交易所将实施强制减仓,强制减仓具体办法按照《大连商品交易所风险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执行。
四、2003年10月14日、15日,如果某黄大豆1号、豆粕合约未达到涨跌停板,则该合约于下一交易日起恢复正常涨跌停板制度和保证金制度。
今日,交易所特别提醒客户(包括双向持仓的客户)将需要强制减仓的亏损持仓在收市前挂单。
市场人士认为,采取上述措施及时防范化解风险是必要的,能够得到广大会员的理解和支持,对于保证大豆期货市场规范平稳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我的情绪一下子就上来了,和其他做多的散户一起大骂“交易所联合空头坑散户”,原本制定的交易计划被干扰。再加上自己贪心,第三板打开时,没有马上买入,而是主动平仓后想再跌一点到更便宜的价位买入,结果很快就拉涨停,买不进去了。虽然这波大豆行情我看对了,也做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没赚到多少钱。
持续亏损 第二次破产
做期货,一般的投资者是因为赚小钱亏大钱,最终导致亏损;而我则是亏小钱赚大钱,但由于亏小钱的次数实在是太多了,虽然一段时间后,总能赚一笔“大的”,但日常交易中的买进卖出、来回止损让我持续亏“小钱”,因此结果还是亏的。
我做期货的前几年,赚赚亏亏导致心态不稳,亏了钱的时候急着翻本,于是经常开仓过重,还经常做短线想赚快钱。其实做期货重仓隔夜最难把控风险,短线搏杀最难赚到钱,只可惜,我当时看不透这些。
我做期货目标很大,亏了钱之后,更加需要快速赚钱。在凶悍的手法下,一两个月翻几倍也不是稀罕的事情,但赚的钱始终会回去。有时候,用一种方法做多了就涨,做空了就跌,来来回回非常顺手,很短的时间就能翻几倍,但行情波动一变化,这种方法马上就不管用了,钱还是会亏回去。我在2009年之前,在期货市场没有真正守住过钱。
我这个人花钱大方,又不会让家里人跟着我吃苦,家里的开销不小,但在期货市场输的钱却越来越多。所以,我只好向亲戚、邻居、朋友借钱,我又好面子,借的钱都会付利息(每年12%的利息)。慢慢地,我债台高筑了,如果当时核算我的资产,一定是负资产,相当于破产了。不过,我是一个讲信用、要面子的人,再困难的时候,还钱我也不会差一天,说好明天还就不会拖到后天,世界上总有让我找到钱的地方。可以这么说,我人生中经历过两次破产,第一次破产是因为逃亡生儿子,第二次破产是因为做期货。
不过再大的苦,我也是一个人背,家人的生活质量依然要保持,在家人面前我尽量喜笑颜开,而到了屋后,我可能一个人泪流满面。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从小到大没少吃过苦。
但让我吃苦最多的、最大的,还是期货市场。那种在来来回回行情中的煎熬,那种隔夜反向跳空的痛苦,那种把生活费都亏掉之后的无助,那种看对行情赚不到钱的自责,那种刚一平仓行情就启动的遗憾,那种看到别人赚钱自己却赚不到钱的郁闷,那种固然坚守却依然惨淡的悲凉……在没有经历若干轮回,没有彻悟期货本质和规律之前,快乐始终是短暂的,而痛苦却是持久的。
期货市场的“苦”是如此丰富和极端,若我从小没有吃过那么多苦,可能期货的苦我根本就吃不消、扛不住,可能我早就成为期货市场的“逃兵”了。
在最困难的时候,我甚至一闪而过地想过死、想过逃。
其实,那时死最容易了,活很难,做好期货更难。去死很容易,但必须对儿女、妻子、父母、亲戚、邻居、朋友都要有交代。
有时候,我感觉做期货比死都不如。
但我始终没有被期货的“苦”击垮,我一直坚守,并坚信自己能成功。路是人走出来的,天无绝人之路。死容易,做好期货难,死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要做的是把期货做好。
失败中总结
亏了钱,总要找亏钱的原因。只可惜,不管是在股市还是期市,大部分投资者亏了钱之后,总是去找市场的原因、政府的原因、主力的原因、行情的原因、庄家的原因、小道消息的原因……,而很少去找自己的原因。
我后来想明白了,在任何时候,亏了钱,都只能怨自己,不能怪市场。我2000年开始做期货,一直到2008年,整个过程是亏钱的,虽然我很早就有了赚钱的理念和方法,但操作下来的实际结果就是亏的。期货市场是一个公平和残酷的市场,它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最佳写照的市场,任何一个做期货的个体,都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去适应市场以及市场的变化,最终“优”的个体胜出,“劣”的个体淘汰。2000年到2008年我始终赚不了钱,那只能说明,在那整整九年的时间里,我相对市场中某些“优”的个体来说,还是“劣”的,那只能说明,我用了九年时间和市场磨合,试图适应市场,试图生存发展,但因为自己的种种原因,依然没有成功。
做期货,买了就涨,卖了就跌,这是不可能的。市场始终在变化,但市场不可能适应我们的想法和做法,我们想要在市场中生存、在市场中赚钱,只能慢慢改变自己适应行情、适应市场,自己想办法求生存、求发展。赚了钱,要总结经验,看自己是因为运气好赚到的,还是因为自己的水平高赚到的;亏了钱要找原因,多找自己的原因,不要责怪市场和他人,发牢骚是严重错误的行为。
虽然,这些年里做期货的结果是没有赚到钱,但在过程中,在赚赚亏亏的经历中,我总结了很多操作“要领”。比如,当利空消息出来时,行情没有跌,那么反而要涨;当利多消息出来时,行情没有涨,那么反而要跌;买强不买弱,当所有品种都跌停了,只有一个品种不跌停,那么如果要买,买这个品种就对了;一个品种的非主力合约涨停或跌停,而主力合约没有跟进涨停或跌停,那么这很可能是庄家做的假信号(非主力合约成交量小,庄家容易打涨跌停),是用来吓散户的(这一招对中小投资者或许管用,他们可能会跟风或惊吓而推动主力合约的价格运动);大部分品种跌停,有一个不跌停,并且在低位有大量成交,可以买入;…………
我有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做期货赚赚亏亏都是很正常的,不能怕亏损,更不能死扛,亏钱了一定要舍得砍掉,只要跑得快就死不了,只要还有资金在,就能重头再来。我亏钱了,自己一定会平仓,从来不等到强平才被迫走。亏了就要认,哪怕是反向涨跌停了,该砍还是要第一时间砍掉。正因为我止损都比较及时、果断,那几年虽然持续亏损,始终没有爆过仓。那时,虽然我赚的次数少,亏的次数多,但我赚的次数里有赚得比较多的,赚一次就够亏十次了,因为我经常重仓交易,有时候赚一把可以让我亏好长时间,只不过我始终没有守住赚到的钱,亏的次数还是太多了。当时有个期货公司的经理,看到我几年了赚赚亏亏都还在市场里“混”,说我是“主力打不死的妖精”。
我还有一个反思,那就是:期货短期的盘面交易和长期的价格涨跌预测是两回事。从长远来看,现货和期货的基本面应该是一致的,是同样的基本面信息在影响两者价格的长期走势。可以这么说,期货和现货中长期的涨跌是一回事,只要把现货的各个基本面要素分析清楚了,期货中长期的价格走势也就知道了。但是,由于期货和现货毕竟有较多的不同点,比如同样一笔资金对短期价格影响的不同、杠杆的不同、死扛亏损的时间不同、双向交易的不同、涨跌限制的不同、交易制度的不同,等等,更重要的是参与者心态的不同、价格变化对心情和判断影响的不同、情绪变化对操作影响程度的不同,因此,从短期来看,期货盘面的交易买卖和现货的买卖是两回事。
期货太自由,做期货容易受外界和自己的干扰,即便之前有一个坚定的看法,也可能很快就发生变化,然后又因为期货可以让你随时“认错”、随时“改方向”、随时“止盈”、随时“止损”,期货价格的变化可能会“引发”你过多的思考,让你不再坚定,甚至让你改变方向,这就导致了交易的冲动性和随意性。原本制定好的计划,在盘中修改或完全变化,对很多期货投资者来说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都说做期货必须克服很多人性弱点,比如贪婪、恐惧、懒惰、骄傲、冲动、妒忌等,都说这些人性弱点的“发作”是期货亏损的重要原因,我基本认同。但只要是人,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贪婪、恐惧、懒惰、骄傲、冲动和妒忌,也无法完全克服这些情绪,甚至在该贪婪的时候还是需要贪婪的。这些人性弱点都要尽量克服,但我觉得最最要不得的还不是通常人们所常说的这些,据我多年做期货的切身体会和对很多做期货的朋友的观察,从自己和别人的成败得失中深刻感悟到的是,“懦弱”绝对不能有!在期货交易中,懦弱比其他任何人性弱点的危害性都要大。我看社会上各行业的成功者,有贪婪的、有冲动的、有骄傲的,但绝没有懦弱的,懦弱是成不了事的,特别是对一个男人来说,岂能懦弱?做期货勇气必须要有、目标必须要有、信念必须要有,懦弱绝不能有。做期货要有判断力、要有勇气、要有执行能力,该果断的时候必须果断,除了那些靠背景、权力或不法手段而赚了大钱的人,任何领域包括期货市场,凡是成功者,都具备这样的素质:关键时刻判断力强、重大机会有勇气出手、细节方面执行到位。
做期货定力也很重要。没有定力,看错了会动摇,看对了,行情一波动也会动摇。没有定力,就会导致无谓的进进出出,就会导致没有深思熟虑的换品种,就会导致做多做空方向频繁切换,就会导致一会儿短线一会儿长线乱做一气。没有定力,做期货必亏。
另外,经历了期货多年风雨,我的信心依然是满满的。虽然我一直没有走出赚赚亏亏的“泥潭”,甚至有点越陷越深,但我始终坚信自己会在期货市场获得成功。做期货、做投资,或者做其他任何事情,都需要自信,没有自信,事情多半是做不成的。但自信不是凭空想象的出来的,自信需要知识、经验和能力做支撑。自信应是要有足够的依据的,自信所坚持的观点,背后必须意味着对真理、对自然法则、对宇宙规律的感悟、理解和认识,而不是对自我主观臆想的固执。
我觉得凭我对众多品种现货市场的了解程度和动态变化的把握度,凭我当年对大蒜、生猪市场分析和成功运作的经验(种大蒜和养猪),凭我打不死的韧性、肯吃苦的态度、专研的精神,还有做对了大赚一笔、做错了跑得快保全实力的能力,我想我在期货市场的成功只是时间问题。时间没到,说明我受到的煎熬还不够,说明我心境的磨练还不充分,说明我对期货交易的手法还不成熟,只要继续努力、持续坚持,胜利必然属于我。这些年,我对市场始终没有失去信心,对自己也始终没有失去信心。
当然,作为一个农民,是“体制外”的人,“全职”做期货后,期货上不赚钱,家庭就没有了收入,将来国家也不会给“养老金”,这让我有一些担忧,但也让我意识到自己没有了退路,必须勇往直前,必须把期货做好。
急着突破 但成效不大
我就这样,平时亏,抓住一次行情赚一次大的,然后又可以活很久。不停地总结经验教训,似乎一直在提高,但始终没有走出来。
我那时喜欢重仓交易,而且几乎每次都重仓,不去区分怎样的行情适合重仓,怎样的行情只能轻仓。老是重仓交易的原因是我急着想翻本,急着做大,因为我在期货市场已经惨淡很久了,已经煎熬和纠结很久了,总想着早点走出来,而且我所谓的走出来还不是简单的赚点钱、过点小日子那种,我要的是赚大钱、出人头地。怀着想早日做大的心态,每每重仓交易,似乎总是时不待我的样子,到头来,本没有翻回来,反而亏得更多了一些,钱没有做大,反而做得更小了一点。
那时,很长一段时间,我还喜欢做短线,甚至做到了痴迷和难以自拔的地步,不管有没有行情,整天在那里来回倒,生怕错过什么似的。我总想着短线机会多,赚钱快,另外还相对比较稳当,特别是在隔夜受了一点伤之后,会更喜欢做短线。记得我短线做得最疯狂、最频繁的时候,5万块钱的账户,来来回回,一天做过2000手单子,现在想来都感觉很神奇,不过神奇归神奇,钱还是没赚到,尽是给交易所和期货公司打工了(做短线交了很多手续费)。
做短线错过流畅性行情了,就想着短线抓不到大行情,要做隔夜,而做了隔夜要是做不好或是没行情呢,又想着还是做短线好,可以抓更多的机会,竟是来回折腾,或是短线和隔夜一起上,乱作一气,完全没有交易纪律。很多时候,即便事先制定了“周密”的交易计划,一到盘中,也就被上上下下的价格跳动“吸引”和“迷惑”了,手痒、心痒的感觉很容易冒出来,赚一把就走、先走掉等一下接回来这样的心态也时常发生,于是哪里还去管所谓的计划,忍不住又下场交易了,这一交易,不管是赚是亏,很快就乱了套,又变成随手交易、冲动交易、频繁交易了。
已经能赚钱 但守不住利润
2005到2006年,我做期货应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盈利能力,但是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而只要还有问题存在,任何一个问题都会吞噬你的资金,只是或迟或早、或多或少、或频繁或偶发而已,因此这两年的交易做下来整体上还是平平手。逐个认清这些问题,然后一个一个去克服,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因为自己总会给自己太多的推脱和理由,做期货的人(包括做股票的人,甚至是做任何其他事情的人),似乎赚了钱都觉得是自己的功劳,而亏了钱则都是外部因素造成的,比如去责怪政府、交易所、外盘、主力等。要给自己制定计划和纪律,然后自己监督自己去执行,这说说简单,做起来很难,因为人往往约束别人比较乐意,而约束自己则会心不甘情不愿,往往全盘否定别人都能做到,而否定自己一点点也总是舍不得,另外,任何人在本质上是向往自由的,约束自己就是和“自由”对抗,和自我本质进行对抗、战胜自我,那比战胜外在事物要难得多了。
但不管怎样,问题还是要去面对,纪律还是要去遵守。当时的我,要么去解决问题、遵守纪律,要么继续亏钱。我肯定不能继续亏钱。
到了2007年,我的交易有所改观,纪律性有所增强,手痒的问题基本解决,并且很难被行情诱惑,基本上能够根据自己的分析和计划去交易。总体来说,能有点钱赚了。“没事的时候要怕事”,就是说事情还没有去做,就要做好详细的分析,详尽的计划,把所有坏的情况都考虑到并把解决方案提前想好;而“有事的时候不能怕事”,就是说一些坏的情况真的发生时,要敢于面对,冷静处理,哪怕是预料以外的坏事发生了,也要坚决应对。
经历了7年的赚赚亏亏、沉沉浮浮之后,从2007年开始,我感觉自己快要“成了”,知道自己的方法体系已经没有太大问题了,就看后续的行情能否配合,另外就是自己的操作能否到位、心态能否调整好、资金管理是否恰当。当时我一直期盼着“成了”这一天尽快到来,并感觉自己会很快能实现。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当时的我在期货市场已经待了七八年,但还没成功,心里不知道有多着急,这心急的问题,始终没有克服。
在2007年和2008年,当我盈利了,如果把利润拿一部分出来,剩下的钱继续交易,再盈利了,再拿一部分利润出来,用这样的方法,是可以保持一些盈利的。我家里的房子是2007年盖的,说来也巧,我当时期货账户里只有几万块钱,盖房子的时候,都是赚一点拿出一点,赚一点再拿出一点,这样房子盖好了,花了30多万,账户里居然还有几万块钱。我7万2的奇瑞车是2007年买的,用的也是期货账户的利润。
而当我盈利了,如果不把赚的利润取出来,那么没过多久还是会把赚到的钱亏回去。我一心想赚一笔大的,一心想在期货市场实现真正的翻身,就老会重仓交易,心急的问题不克服,分析得再全面、再准确,行情的把握能力再好,也敌不过市场的一波正常回调。
2007年10-11月 做多大豆 又没赚到钱
2007年大牛市,我看对行情却赚不到钱,主要原因是仓位太重,经不起行情的折腾,行情反向一点就要砍掉,然后再做进去再砍掉,单子拿不住。
记得2007年国庆前,黑龙江大豆在1块6左右一斤,接近历史高价1块8,当时的期货价格在4000左右,我根据当时整个经济环境、大豆的供需情况等基本面分析,再结合这几年的物价水平,预期大豆应该还会涨不少。我当时还鼓动一个做现货的朋友1块6多收一点大豆,可惜他没听我的,他感觉价格比较高了,不敢收。
我在国庆前,账户里有三四十万,持有70手大豆的多单,因为预期国庆后要涨,在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前又开了20手。我想着国庆期间要是美盘大涨,那么国内大豆期货节后开盘就要涨停,可以大赚一笔(生怕国庆放假期间外盘大涨,错失机会)。
国庆期间,刚好家里装修房子,没有去关注盘面。等假日最后一天回到办公室,准备第二天的交易,却发现CBOT大豆跌了不少。心想这下坏了,明天开盘要亏很多了,搞不好还要跌停。
这里还有一个戏剧性的事情,我看到我账户里不是90手多单,而是70手多单,20手空单,原来是我在国庆前下的20手单子敲错了,多单做成空单了。这就相当于我的账户只有50手多单的净头寸。这倒还真让我松了一口气。
10月8日,节后第一天,大豆开盘触及跌停,但没封住,又被拉起了。因为我看多的思路没有改变,还是认为后续大豆还要涨不少,于是我平掉20手空单,还反手做多。
当天大豆就涨了一些,整个10月份涨得还不错,我也就赚了不少。但到了11月行情就涨不动了,11月中下旬又有一波下跌。因为我仓位太重,在下跌行情中又把利润吐了回去。后来大豆又涨了起来,2008年初涨到过5500左右,这波行情我基本上错过了。
回想起来,做期货,该重仓的时候确实应该重仓,但不能时时刻刻重仓,毕竟行情是波澜曲折的,即便是大行情,也常有短时间折返的情况发生。方向看对了,钱也赚到了,却没有控制好仓位,在折返行情中吐光了利润甚至倒亏,那是非常可惜的。
2007年10-11月 做多大豆 又没赚到钱
2007年大牛市,我看对行情却赚不到钱,主要原因是仓位太重,经不起行情的折腾,行情反向一点就要砍掉,然后再做进去再砍掉,单子拿不住。
记得2007年国庆前,黑龙江大豆在1块6左右一斤,接近历史高价1块8,当时的期货价格在4000左右,我根据当时整个经济环境、大豆的供需情况等基本面分析,再结合这几年的物价水平,预期大豆应该还会涨不少。我当时还鼓动一个做现货的朋友1块6多收一点大豆,可惜他没听我的,他感觉价格比较高了,不敢收。
我在国庆前,账户里有三四十万,持有70手大豆的多单,因为预期国庆后要涨,在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前又开了20手。我想着国庆期间要是美盘大涨,那么国内大豆期货节后开盘就要涨停,可以大赚一笔(生怕国庆放假期间外盘大涨,错失机会)。
国庆期间,刚好家里装修房子,没有去关注盘面。等假日最后一天回到办公室,准备第二天的交易,却发现CBOT大豆跌了不少。心想这下坏了,明天开盘要亏很多了,搞不好还要跌停。
这里还有一个戏剧性的事情,我看到我账户里不是90手多单,而是70手多单,20手空单,原来是我在国庆前下的20手单子敲错了,多单做成空单了。这就相当于我的账户只有50手多单的净头寸。这倒还真让我松了一口气。
10月8日,节后第一天,大豆开盘触及跌停,但没封住,又被拉起了。因为我看多的思路没有改变,还是认为后续大豆还要涨不少,于是我平掉20手空单,还反手做多。
当天大豆就涨了一些,整个10月份涨得还不错,我也就赚了不少。但到了11月行情就涨不动了,11月中下旬又有一波下跌。因为我仓位太重,在下跌行情中又把利润吐了回去。后来大豆又涨了起来,2008年初涨到过5500左右,这波行情我基本上错过了。
回想起来,做期货,该重仓的时候确实应该重仓,但不能时时刻刻重仓,毕竟行情是波澜曲折的,即便是大行情,也常有短时间折返的情况发生。方向看对了,钱也赚到了,却没有控制好仓位,在折返行情中吐光了利润甚至倒亏,那是非常可惜的。
2008年金融危机 做空铜 还是没赚到钱
2008年9月底,我通过综合分析,做空了铜。我做空铜有很多的理由,主要是以下几点:
1、很多商品,包括铜,在高位盘整很久了,已有一点下跌的趋向。这个时候国际经济环境不太好,次贷危机频频发作。而铜是国际经济的风向标,如果国际经济不好,那么铜也好不了。
2、美国、英国等国家房子卖不动,消费动力不足。
3、中国的房子销量也开始下降,经济环境也不算好。
4、2008年之前,全球持续了几年的大通胀,各国央行都在收缩货币,这是显而易见的,对价格的影响将在某个点上爆发。
5、中国国内因为要调控CPI,不断加息、提准,资金面收紧了。
虽然我对铜这个行业没有亲身的接触,但铜这个品种是经济的风向标,经济不好、消费低迷外加货币收缩,那么铜就必然要下跌了。我想如果铜这次还跌不下去,那么真的就跌不下去了。此时不跌,更待何时?
我对国庆期间外盘铜的下跌有着强烈的感觉,因此节前30万左右的本金能做空几手铜就做空几手。
因为我是山东梆子戏的戏迷,国庆期间山东济宁市梁山县有一年一度的戏迷、票友联谊会,我就带上老婆孩子一起去了。我们还去爬了梁山、参观了水浒基地。
9月中下旬雷曼的破产,在国庆期间全面引爆了次贷危机,全球金融海啸迅速蔓延,世界主要国家的股市和期货市场在国庆期间全面暴跌。
上期所的铜,在国庆开盘后,连续两个跌停,我已经赚了不少,而按照国际铜的跌价幅度,国内的期货铜应该还要有三四个跌停板。因为我知道交易所三板协议平仓的规则,就想着第三天开盘先出来一下,然后再空进去,这样协议平仓就平不到我的单子了(先平仓出来再做空,就是新的空单,协议平仓平的是老的空单,并且按照盈利大小顺序和亏损的多单配对成交)。
第三天开盘,开在跌停板上,我就先平仓了,按照计划我应该马上空进去,但我看着跌停板被打开了,而且价格有点往上走,我就想等价格多上去一点再抛,这样就可以多赚几百个点的差价了。哪知一个犹豫、一个恍惚,铜又跌停了,并且被封死了,我的空单就开不进去了。
不管怎样,这一次空铜赚了1万点左右,资金上也算是“赚了个大的”,大约赚了50万。
只可惜,这次赚的钱,非但没有守住,并且还在很短的时间里亏回去了。
我把铜平出来以后,铜连续跌停,做不进去了,就不做铜了。我做多了豆粕,因为第一我发现豆粕的现货价格是2800,而期货价格是2600,期货太便宜了;第二,经济危机中工业品的价格确实应该大幅下跌,因为工业品的需求会大幅下降,但农产品的价格则不应大幅下跌,因为农产品的需求还在,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第三,相对其他商品而言,10月8日后,豆粕表现得相对强一些。
我2600做多了豆粕,结果豆粕也跌了。跌了我逢低买,涨回去一点我抛掉一些,又跌了,我再逢低买……就这样,豆粕从2600点跌到了2100点左右,跌了500个点,我亏了300多个点,但是我仓位太重了,亏损较大。
做豆粕的同时,我还做了一点橡胶,因为橡胶的现货15000,而期货只有12000-13000了,我觉得太便宜了,就去买,结果橡胶跌到了8500,我来回倒仓,还是亏了2000多点。
下一页 尾页 共3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