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赫本风格:好莱坞永恒时尚女神

帕米拉· 克拉克· 基尔(美)
『赫本风格:好莱坞永恒时尚女神/作者:(美)基尔 陈美岑』
正文 纪梵希序
我很荣幸得以在赫本初入影坛时便认识她,我也很高兴能够与她一起设计她的服饰,包括她在电影里的造型与她自己平常穿的衣服;我感到相当自豪,可以在本书里用文字表达我对她的敬意。
奥黛丽有她个人独特的风格。她在个人的穿着上,穿出了优雅、流行与简单。她独树一帜地创造了属于她个人特色的“赫本风格”(TheHepburnStyle)。
我何其有幸可以与奥黛丽合作,并为她打点所有的穿着服饰。她是如此地独特,无人能出其右。
这就是奥黛丽·赫本魅力独具的地方,也是本书想呈现给读者之处。
正文 黄薇序
说起奥黛丽·赫本,她的风靡全球,人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她的风格与个人品味能够赢得全世界时尚人士一致的认同,无论是对名流或明星来说,都非常少见。在她事业刚起步时,她就很清楚自己喜欢的风格,与设计师GIVENCHY展开了一生的合作。她曾说过:“你的衣服给予我在电影角色中的灵感与生命,当我穿上你设计的衣服时,我就能进入角色的生命中。”
“人们梦想拥有一个很大的游泳池,但我却梦想拥有一个很大的衣橱。”她对服装的见解与选择,让“赫本风格”至今仍是全球女性模仿的对象。多年之后,奥黛丽的穿着方式仍然可以做为现代人智慧衣橱的参考;比如:简单黑色小洋装、无领无袖洋装、白衬衫、剪裁合身套装,或是俏丽七分裤、黑色高领毛衣、围巾,甚至于平底芭蕾舞鞋、低跟鞋、大的黑色太阳眼镜都是她的注册商标。现今许多品牌设计师的服装系列中,还将这些款式命名为奥黛丽款式——以她优雅、简洁、大方的风格表现出超越时尚流行的境界,获得一种经典之美。
这本书非常值得阅读,书中有名人传记式的事实记载,时尚界的潮流改变,到实际穿着上的启示。另外,还有许多第一手的珍贵画面,让我们能从这本书里欣赏到大家心中十分爱慕的奥黛丽·赫本。
谨以此书献给所有热爱赫本的人们……基本档案生日:1929年5月4日忌日:1993年1月20日国籍:比利时出生地:布鲁塞尔身高:170cm体重:50公斤头发:棕色外貌:黑眼睛大嘴巴棕色头发最喜欢的艺术:芭蕾最喜欢的颜色:白色最难忘的景色:瑞士的白雪最意外的事:获得奥斯卡奖使用品牌:Givechy(纪梵希)、FERRAGAMO(费拉加莫)、RalphLauren(拉尔夫·劳伦)、Guess、Valentino(华伦天奴)、LouisVuitton(路易威登)……代言品牌:浪琴表、午后红茶个人标志形象:“赫本头”、七分裤、大黑色太阳眼镜、黑色合身小洋装、腰身打结的白色无皱棉质衬衫、低跟鞋、无袖合身洋装、“瑟宾娜露肩洋装”、深色高领套头上衣……奥黛丽·赫本呈现的是一些消逝已久的特质。
例如:高贵、优雅与礼仪……,上帝都愿意轻吻她的脸颊,她就是这样一个讨人喜欢的人。
——比利·怀尔德(BillyWilder)
正文 楔子
凌晨六点钟的第五大道上,奥黛丽·赫本扮演着霍莉·戈莱特利(HollyGolightly),她患有下床气,惟有到蒂凡尼逛一圈才能痊愈。手里拿着纸杯咖啡,咬着可颂面包,戈莱特利看到了她灿烂的未来。首先让我们为之一振的是她的美丽。她内心藏着秘密,她个性温和,她是仙女下凡,她梦想拥有爱情。一身黑衣显现出她的纤瘦,柔软纤细的上臂,颈上戴着假珠宝项链,她的内心期待着可以戴上真正的珍珠项链。她望着玻璃窗里的世界——一个使她的现实生活更为平静、有秩序、更璀灿的世界——她希望可以到蒂凡尼享用一顿早餐。
身为电影明星的奥黛丽·赫本和我们一样,但是过得更好。她去过所有我们向往的地方,说着我们希望说出口的话语。她是姬姬、是翁蒂娜、是安妮公主、是修女、是玛莉安夫人,还是天使。时至今日,我们追随着她所扮演的每个角色,直到世界末日,或许,直至天堂为止。
奥黛丽·赫本出现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几年,正是经济蓬勃发展、乐观主义盛行,以及全球女性有着极大转变的时代。许多女性进入职场,接受大学教育,追求自己的梦想。流行,一如往常地,也反映在欣欣向荣的自由潮流中。在纽约市的边陲地带,哈蒂·卡内基(HattieCarnegine)创造出我们现在所谓的高级时装(ready-to-wear)。她的设计充满了优雅、活力与现代感,反映出新世界(NewWorld)里最美好光鲜的一面。
奥黛丽·赫本具有欧洲人的优雅特质以及美国人的活力,她以成熟世故却又天真之姿跃出于美国世纪最如日中天的时刻。当时的女性亟思追求角色楷模,这种楷模不是男性心中幻想的那种理想女性,而是女性心中的理想样貌。奥黛丽刻画出一个充满勇气却又娇柔、美丽而坚强的女性英雄形象;不仅是态度上如此,在衣着上更是如此。当这位经典巨星在摄影棚小心翼翼地摆出姿势时,摄影师菲立浦·哈斯曼(PhilippeHal**an)捕捉住这位美丽的美国新星的乐观神韵。他在拍摄众多名人的跳跃身影时,更是抓住了奥黛丽在电影中展现的无限精力与深具感染力的迷人笑脸。当她穿着圆裙与合身的白色衬衫快乐地纵身一跳时,我们看到了,好莱坞公主原来是真有其人。
奥黛丽·赫本无可比拟的优雅旋即掳获了大众的注意力,也从此失去了她个人的自由空间。譬如,她显现了另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现代而睿智的生活方式,值得各个阶层的女性仿效。奥黛丽出于本能,鼓舞着全球女性去发掘与强调自己的优点。就像科科·夏奈尔(CocoChanel),她不仅改变了女性的穿着方式,更永远地改变了她们的自我形象,扩展了美的定义,并且体现出一个入世、不屈不挠、非性感的新典范。正如王薇拉(VeraWang)所写的:“奥黛丽是最早的现代女性之一——受制于文化的影响,要走出个人的风格并不是那么容易。她的穿着显示出了她的想法与心智。为了要这样做,必须时时游走于危险边缘。要拒绝好莱坞的种种诱惑需要极大的勇气,特别是要走出20世纪50年代简·罗素(JaneRussell)当道的性感时期。”
奥黛丽的解放信息直到今日仍有所闻,因为她仍然被视为思想前进的女性偶像。在杰奎琳·欧纳西斯(JacquelineOnassis)、格洛莉亚·斯坦能(GloriaSteinem)、莉娜·洪尼(LenaHorne)、黛安娜王妃(PrincessDiana)或是奥普拉·温弗里(OprahWinfrey)之前,奥黛丽·赫本便已经树立了永垂不朽的典范,不仅为她的时代给出定义,更是超越了她的时代。
当同一时期的影星大多星光尽褪,默默无闻之际,奥黛丽的一举一动仍是世人捕捉的焦点。1990年《时人》(People)杂志推举她为“全球最美丽的五十人之一”。1996年,距离她辞世已经有3年之久,《哈泼斯与名媛》(Harpers&Queen)杂志的一项民意调查:要找出当代最美丽的女性,赫然高居榜首的仍然是——奥黛丽·赫本。
更令人瞩目的是,赫本对于艺术中最多变的形式——时尚——仍有着影响力。她在那个时代所塑造出的风格没有受到时间的限制;她的风格在我们的脑海里已经根深蒂了。时至今日,许多的设计师、电影明星与时尚杂志仍然对奥黛丽与纪梵希50年前共同合作的作品推崇不已。
奥黛丽·赫本之所以成为绝佳的角色典范,不仅缘于她的宽阔胸襟与优雅,也缘于她质朴不做作的风格。她所建立的时尚风格至今仍为世人所模仿,的确,她对当代时尚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女性视今天的打扮穿着为理所当然,”设计师米歇尔·科斯(MichaelKors)观察说:“但如果不是奥黛丽·赫本的话,她们今天不可能有这样子的穿法。”格雷斯·凯莉(GraceKelly)以她的爱马仕(Hermés)皮包著称,科科·夏奈尔著名的是她的黑色小外套,但是奥黛丽·赫本令人津津乐道的是她的赫本头、平底鞋、立领套头毛衣、剪裁简单的合身长裤、夸张的黑色太阳眼镜、紧束的腰身、三分袖,以及在腰上打结的合身衬衫。她的独具一格令人难忘。塞西尔·比顿(CecilBeaton)在时尚杂志里这样写道:“二次大战以前,没有人这样打扮……,但现在则有成千上万的人都在模仿她的穿着。”
在一个过度虚伪的媒体吹捧与名人无止境曝光的时代里,就像戴维·哈伯斯塔姆(DavidHalberstam)所说的:“过度报导一些不真实的人、不真实作为的伪事件。”只有奥黛丽·赫本是真实不虚的。在世纪末的今天,人们可以因为恶名昭彰而受到称赞,假如他们对此缺乏想像力,真是再可悲不过了。奥黛丽永恒崇高的人格,更与现今的时尚名人构成强烈的对比。她是一位有格调、举止优雅的伟大女性,这样的完美典范今日已不多见了。
显然地,全世界的人都会爱上奥黛丽不是没有原因的——还有,时至今日,我们只要看到杂志封面出现她的脸庞,或是观赏她主演的电影时,我们也会立刻爱上她。在奥黛丽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实事求是,却又如此令人信服的影星;有点矛盾,却又如此坚毅。一位充满勇气,却会在演讲时膝盖不停地打颤的女人。这位让人一眼就印象深刻的女性,在家里与家人共处时最快乐。一位时尚界的象征人物,但她的品味却是如此简洁。
奥黛丽·赫本成为一代巨星,而且其巨星地位屹立不摇,因为她不断地激励着人们。身为一名演员,她把我们的希望、梦想与心痛具体化,并且反映出一个令我们难以想像的观照方式。奥黛丽·赫本动人的美、令人心疼的娇柔,以及她的勇气更是直接、发自肺腑,也令人惊讶。最重要的是她的真诚——我们相信她在银幕上的种种角色,我们对她深信不疑。
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奥黛丽的风格随着她的历练不断地增进;这些风格不是靠着时装设计师或是片厂行销部门制造出来的。奥黛丽不是好莱坞训练出来的,事实上,是她教好莱坞如何训练新人。她的优雅与讨人喜欢的魅力唤醒了我们的梦想,但这些都不是她赢得人心的特质。她小时候的生活匮乏,她的教养,甚至她对前后两任丈夫的失望,都促成她的发光发热。
比利·怀尔德在导演《黄昏之恋》(LoveintheAfternoon)之后,这样形容奥黛丽:“喔,那位特别的小姐!她拥有拉丁人所说的纯真特质。”奥黛丽·赫本纯真不做作,她诚实的特质更是散发在银幕上。正如《哈泼时尚》(Harper'sBazaar)杂志所观察的:“赫本揉合了这些特质,她的纯真、热忱与自然,让人第一眼就会被她深深吸引。”
最后,可以贴切地形容奥黛丽与她的风格的字眼,莫过于“真实”二字。罗伯特·沃德斯(RobertWolders),这位陪着她走过生命最后13年岁月的人,发现奥黛丽“信守自己的价值观,而且早早便确定了她自己最适然的状态。她的风格来自于她不愿妥协,并对基本与真实的事情专注投入。她对于外在的影响显得相当顽固与抗拒,对于最自然与自在的事情她总是坚持到底。她的正直与教养可以和她的幽默讽刺相容,不会让她太过严肃,但她总是对事情相当认真。”
虽然奥黛丽·赫本只有一个,也只能有一个,但我们也不必因此感到沮丧;因为,我们还是可以从研究她的一生学习许多事情。让我们虚心接受各种面貌的风格,我们就可以让奥黛丽·赫本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不仅会变得优雅,也会为优雅所环绕。毫无疑问地,这将使得赫本小姐深感欣慰。
她似乎出乎意料地与纪梵希相遇,但毫无疑问地,他们注定会相识。
——德雷达·米尔(DredaMele)
正文 第一章 遇见纪梵希
奥黛丽穿着休闲窄脚裤、白色衬衫、平底鞋,戴着她在意大利拍摄《罗马假日》(RomanHoliday)时所戴的宽边帽;她这一身轻装打扮,站在这栋蒙索公园(ParcMonceau)对面的哥特式华宅外,已经有好一会儿的光景了。她希望自己准时和纪梵希会面;毕竟她从母亲——男爵夫人——身上学到,太早赴约和迟到是没礼貌的表现。
这是1953年的夏天,奥黛丽刚刚要开拍她的第二部电影,和威廉·霍尔登(WilliamHolden)、汉弗莱·鲍嘉(HumphreyBogart)共同演出《龙凤配》(Sabrina),在片中她饰演一位时髦的管家女儿,周旋在一对兄弟之间。导演比利·怀尔德要她到巴黎找一些设计师设计的原创服饰,以做为瑟宝娜从巴黎返回美国时穿的戏服。她无法置信自己身在法国,奥黛丽歪着头研究着这栋豪宅装潢华丽的砂石外观,这原先是巧克力巨子默尼耶(Meunier)拥有的产业。想到快要见到纪梵希,她不禁微笑。这位身高六英尺六,巴伦西亚加(CristobalBalenciaga)的追随者,在一年半前创办了自己的设计公司,其典雅细致的设计风格令他声名大噪。奥黛丽知道纪梵希的名气,她对于流行服饰一直很注意,就如同球迷对棒球的狂热。事实上,早在两年前她就注意到纪梵希了,那时他还在斯基亚帕雷利(Schiaparelli)那里当学徒,而她则在法国南部拍摄轻松的欧洲喜剧《蒙特卡罗宝宝》(MonteCarloBaby)。
她的心跳不禁加速,8年前在荷兰,二次大战期间,她只能穿着自己缝制的衣服;现在她却即将踏进光灿眩目的高级时尚界,一件刺绣衬衫标价3000美金。这样的对比真是难以想像。
见面的时刻到了。奥黛丽想到要和纪梵希见面实在是紧张不已,但她强制压抑着这份恐惧。她抬头挺胸,就像在芭蕾舞蹈课里学的,从脚踝开始便要好好站直,让自己看起来比1.70米的身高更显高挑。门房为她打开厚重的大门:“小姐请进。”《罗马假日》一个月后才会在法国上映,所以,奥黛丽走在巴黎的街道——或是任何路上——都不会被认出来。她对门房微笑,走进屋里。室内绽放的白色百合清香扑鼻。她想,在这里一切事情应该都会顺利吧。
“我要见纪梵希先生。”
“是的,小姐。”门房答应着,并引导她上楼,奥黛丽三步并作两步地上了楼梯。
踏上大理石阶梯,奥黛丽并不知道这场冥冥中注定相遇的时尚会面,在纪梵希的心中却完全不同。奥黛丽起初以为会是巴伦西亚加为她设计戏中女主角的服饰,结果却没有人负责这件事。安排奥黛丽的巴黎行,派拉蒙驻巴黎办事处负责人的夫人格拉迪丝·德塞贡扎克(GladysdeSegonzac)没办法在这么接近巴伦西亚加年度发表会的时刻打扰大师。事实上,巴伦西亚加的追随者对他的忠诚度绝对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当巴伦西亚加于1968年决定结束他的工作室时,梅林(PaulMellon)夫人在床上病了两星期。
奥黛丽·赫本建议找纪梵希。莎岗笑着表示赞同。真是个好主意!因为她和纪梵希私交不错,便由她居中介绍。莎岗打电话给纪梵希,恳求他见这位年轻女子。虽然他也忙着准备自己的新装发表会,纪梵希还是同意了。“有一天,有人告诉我赫本小姐将到巴黎挑选新戏的服装。我从未听过奥黛丽·赫本这个名字。我只知道凯瑟琳·赫本(KatharineHepburn)。如果是凯瑟琳·赫本的话,我一定会很高兴地前去迎接。”他回忆当时的情景。当他见到奥黛丽时,他相当优雅地隐藏了内心的失望:“我对她的第一印象是,觉得她像个脆弱的小动物,一捏就碎。她的双眸明亮美丽,她实在很瘦很瘦……脂粉未施,很有魅力的一个女孩子。”
当年他们初次见面时,纪梵希26岁,奥黛丽则比他小两岁。他们就如同兄妹一般,成为一辈子的好朋友。他们都有相同的人格特质——纪梵希7点就起床;他那忠心的秘书珍娜会在8点端坐办公桌前,帮他的模特儿化妆、整理发型。9点一到,一切准备就绪。他表示,是“纪律”使他的行为举止得以如此诚实不欺。纪梵希一天工作14个小时,画草图、打版、检查布料;他精力充沛,才智过人,更具备法国人特有的优雅气质。德雷达·米尔,这位纪梵希的首席CEO回忆起奥黛丽与纪梵希的相同之处:精力充沛,有条不紊,对工作专注投入,而且“一生的举止都很得体合宜”。
从奥黛丽身上,纪梵希找到了一位和他同样对服饰有着高度兴趣的伙伴。当他还是个小学生时,他们家在法国即拥有织锦工厂,他的祖母每每以展示私人收藏品作为对他优异成绩的奖励——整个柜子里各式各样的布料让他目眩不已。长大成人之后,作为一个设计师,他更知道布料是服饰的源头,他说:“这是所有灵感的序曲。”从他的老师巴伦西亚加那里,他更学到了“不要和布料作对,它是具有生命的有情众生”。对纪梵希而言,他在时尚工艺上的丰富选材,毋宁像是盛宴里不可或缺的佳肴美酒。“丝绸的诱惑、芳香,丝绒的触感,荷兰丝绸的声音,多么令人陶醉。而绫绸的颜色与光亮,皱纹丝的真珠光面,刺绣的韧度,还有抚摸长条丝绒时的感觉,更是令人喜悦。真是妙不可言。”
但纪梵希初次看到奥黛丽时,无论当时她的眼神是多么殷切,想要得到他的帮助,他确实忙得抽不出时间帮助她。几个星期之后,他们就要展出服装,而且千头万绪,有许多事情要处理。奥黛丽请求他,即使不能为她设计戏服(从所有的情况看来似乎是真的不可能),也许他可以让她从以往发表会已经做好的现成衣服里,挑一些适合她穿的衣服。
纪梵希不置可否地耸耸肩,谁又奈何得了这位女孩呢?他微笑答应,于是奥黛丽开始在混乱的工作室里挑选她想要的戏服。
奥黛丽试穿的第一件服装,是一件灰色羊毛套装,以科利特·瑟夫(ColetteCerf)的身材量身订做的,她穿起来合身极了,因为两人的纤腰都只有20英寸。但这件衣服穿在奥黛丽身上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变化:纪梵希是第一个无法相信自己所见的人。这位衣衫平凡的瘦弱女孩,就如同奥黛丽自称的,不是个女演员吗?怎会摇身一变,成为一位超级大美女,而且她的美丽是他旗下任何一个模特儿都无法超越的。
“她穿着那件套装缓缓走来,真是神采飞扬!”纪梵希说:“她说这正是她想在戏里做的装扮。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你真的可以感受到她的兴奋与喜悦。”
奥黛丽挑选的第二件衣服是一件白色、合身、无肩带连身长裙晚礼服,一层蝉翼纱从腰身直泻而下,将她紧紧包住。上衣、裙身以及裙摆上都绣着黑色丝绒的花卉图饰,这件衣服让人屏息赞叹。这个讨人喜欢的陌生人竟赋予这些衣服无限的生命。穿在她瘦直脖子、纤细身材以及迷人长腿下,纪梵希觉得这套衣服和她真是绝配。
至于最后的这件衣服,奥黛丽选了一件黑色质的时装,是瑟宾娜和莱纳斯·腊拉比(LinusLarrabee)在约会时穿的衣服,这件衣服的设计在腰身上采用贴身的剪裁,长及小腿的芭蕾舞圆裙,而袖子的部分则是削肩剪裁。她最喜欢这种平领露肩的设计,正好可以遮住她削瘦突出的锁骨,这一点在好久以后,她才透露给纪梵希。
奥黛丽喜欢有变化的衣服,这样才会流露出她的个人特色;她更喜欢不按牌理出牌地搭配衣服。所以,她在工作室里四处搜寻,想要找到适合黑衣的配件,当她看到那顶缀着水晶的包头巾帽子时——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啊!穿着白色工作服的女裁缝师们,看着奥黛丽都禁不住笑了。她真是神奇!纪梵希被奥黛丽深深吸引之后,便邀请她到格兰大道上的餐厅用餐。餐桌上有酒焖子鸡和美酒,他们交换着自己的故事,奥黛丽告诉他战时的经历与伦敦、好莱坞的种种遭遇。“我喜欢紧身的衣服,”奥黛丽笑着说,并优雅地撕了一片面包。她向他透露,在她演出《罗马假日》,第一次拿到拍片片酬时,她便去买了纪梵希的外套。出了试衣间,她就像其他崇拜纪梵希衣服的无名氏一样,用原价买了那件外套。修伯特听了她的故事,愈发被她所吸引。
虽然他们不曾去想像未来会是怎样,但他们知道彼此是自然而然地属于上流社会的一员。此事非关权势、金钱或是家庭地位,而是因为他们的天赋、努力工作与坚持超越的信念使然。他们与生俱来的优雅绝非金钱可以买到。
奥黛丽在修伯特身上找到一个可以分享世界观的朋友。宛若两人陷入爱河——然而,却又是比这更完美的状况。就像她的天赋异禀,可以挑选出正确的服装搭配,她直觉地认定自己可以相信他。在他们见面后不久,她就打电话告诉他,她爱他,随后即挂上了电话。她对修伯特的情感从来不曾动摇过。“有一些人是我深深爱过的,”她之后表示说。“他是我认识的人里最正直的一个。”
在迷信的时尚界里,夏奈尔总是会把她的星座图像(狮子)和四瓣苜蓿放在作品里,同样,许多人觉得修伯特和奥黛丽是注定要相识的。事实上,看来亦是如此。德雷达·米尔告诉过《浮华世界》(VanityFair)杂志说:“奥黛丽对于她的品位与外表很决断,她之所以找上他,是因为他给她的形象深深吸引着她。她完完全全地进入了那个梦境,她也进入了他的梦想。他们是天生一对。”
正当奥黛丽与修伯特陶醉在新友谊的开展之际,时装界的传奇设计师伊迪丝·黑德(EdithHead)重返好莱坞;让人跌破眼镜的是,她将是奥黛丽惟一的服装设计师。黑德在她的职业生涯中从未闪失过。44年的生涯中(先是在派拉蒙,后来又跳槽到环球片厂),黑德是个精明干练的政客和内斗高手。服装部门的裁缝师们流传着一个笑话,“如果可以的话,这位老板可能会说自己是发明裙子的人。”的确,在她的事业登峰造极之时,她的合约上载明了,她是惟一可以在派拉蒙电影上挂名服装设计的人。比利·怀尔德记得当时他不要黑德担任《龙凤配》的服装造型,但她却还是可以自动分配到担任所有派拉蒙一线电影里的服装设计工作。
当时,好莱坞圈内对于伊迪丝根本就不是设计师的谣传甚嚣尘上,有人说,她连怎样画设计稿都不会——她只会在别人的图稿上签上她大咧咧鬼画符似的名字。但在她还是个基层设计师时,她的交际手腕就已经相当高明。好莱坞盛传着伊迪丝是惟一“唱作俱佳,能屈能伸的演员”。首席的女星比如芭芭拉·史坦华克(BarbaraStanwyck)、卡洛·兰柏(CaroleLombard)、格雷斯·凯莉、伊丽莎白·泰勒(ElizabethTaylor)都深深为她的支持与信心所吸引,主动要求与她合作。但是,在这样强人环伺的环境中工作,黑德宁可像个企业主管,而不是一个艺人。她处心积虑地让自己成为上位者权力链中一个无可取代的人物。无论是影星或是主管的妻子,出席首映典礼或是参加重要派对,想要租借礼服时,她都会欣然从戏服里打点,出借礼服给她们。
当奥黛丽·怀尔德(AudreyWilder),比利·怀尔德的妻子和艾伦·拉德(AlanLadd)共事时,伊迪丝对她说:“这是要给你穿的黑色戏服,我们会再另外帮你找一件貂皮大衣。”奥黛丽·怀尔德说她正好在泰特邦(Teitelbaum)买了一件银色的狐狸皮大衣,那儿也是片厂租借皮衣的地方——当时的租金是100美元外加每个月40美元。“好,”伊迪丝说:“那这部片子里我要租用你的貂皮大衣。”她甚至还立下字据——“租用银色貂皮大衣,租金每天50元。”
怀尔德太太一天的薪资是35美元,她的貂皮大衣一天的租金却是50美元。她就用这笔费用付给泰特邦,买下了这件大衣。
奥黛丽与伊迪丝曾经在《罗马假日》里合作过。在她们第一次见面时,伊迪丝就被这位刚进影坛的新人给迷住了(当然,还有她一口气可以吃下焦糖圣代或是四个巧克力奶油点心的本事)。“我知道我设计的任何衣服穿在她身上都会很完美。”伊迪丝很快就发现,奥黛丽在服饰上比其他的女演员更为专情与讲究,甚至还自备有她的身材版型,对服装设计有不小的帮助。“奥黛丽的装扮是10小时,而不是10分钟的修饰。”黑德回忆说。“她知道自己表现出怎样的外表,也知道怎样的衣服最适合她,但她从不自大狂妄或者挑剔。她是个如此令人喜爱的甜美女孩!”
这位可爱、甜美的女孩一直彬彬有礼,但她并不是唯唯诺诺、没有主见的人。奥黛丽知道该给别人怎样的外表,也知道怎样的衣服最适合自己。甚至当她从巴黎回来之后,她知道应该让纪梵希负责服装设计。凭着她对流行服饰的精确敏锐度,奥黛丽推荐纪梵希为她设计《龙凤配》里的戏服,当时除了上流社会一些金字塔顶端的人,纪梵希的名字在美国根本没几个人听过。比利·怀尔德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伊迪丝,假装这是他的主意。虽然,她仍然要求并且确实在电影中挂名服装设计;最后,还是只担任瑟宾娜衣衫褴褛、在停车间生活时的服装设计,还有一些较为次要的场景(例如,瑟宾娜和莱纳斯·腊拉比在船上约会时所穿的短裤与格子衬衫)。这可真是伤了黑德的心。
瑟宾娜从法国烹饪学校学成回到故乡,与开着哈雷敞篷车的戴维·拉腊比(DavidLarrabee)在格伦科夫(GlenCove)车站相遇。虽是身着男性味十足的羊毛质料、剪裁合身的灰色套装,还是掩盖不住她玲珑有致的曲线,她绝对不是典型的长岛北方社交名媛。大卫心里纳闷着:这位神秘的美女是谁?她为何对自己的一切了若指掌。她时髦的外表包括上了妆的眼睛,灰色头巾下覆在前额的刘海,白色的手套,一堆硬壳行李箱,一只贵宾狗,以及诱人香味。她的神秘吊足他的好奇心,而这位花花公子就这样被她吸引了。
全球的观众也和戴维·拉腊比一样,被这位以全新姿态出现的瑟宾娜吸引,并且立刻被她慑服。影片最后,出现工作人员的名单时,伊迪丝·黑德竟是奥黛丽·赫本的服装设计师。旋即,人们就知道是纪梵希设计了这些可爱的服饰,却被黑德抢走了功劳。后来,她甚至还对外宣称自己设计了“瑟宾娜式的露肩洋装”,而这明明是纪梵希设计的领子,是赫本喜欢的领子,因为它可以藏住她削瘦突出的锁骨,露出她美丽的肩膀。
奥黛丽与纪梵希在《龙凤配》的合作,对于女性的服装意识造成了极大震撼。似乎每个女人都想要变成奥黛丽·赫本。即便这个梦想不可能实现,她们也会开心地模仿起赫本的穿着方式。事实上,一件抄袭自《龙凤配》里纪梵希所设计的衣服,甚至在电影还未上映之前就先轰动,始作俑者更是令人意想不到。原来,奥黛丽·怀尔德看到赫本从巴黎带回来给她先生看的草图。她于是拿了那套黑色的宴会晚礼服给她母亲看,她母亲正好又是为许多片厂工作的顶尖裁缝师。她母亲根据这个草图为女儿缝制了一件晚礼服,她就穿着这件衣服出现在宴会上。“这样不公平!”怀尔德抗议道,“电影还没有上映呢!”(尽管如此,他不得不承认他太太穿上这件衣服实在是太美了。)但全心拥抱奥黛丽时尚的热潮并不止于模仿她的服装,“街上的每个人几乎都剪了赫本头,”德雷达·米尔回忆道:“大家学着她走路、说话的样子。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看起来像奥黛丽·赫本,这股模仿热潮持续发烧长达10年之久。”奥黛丽知道她引起的流行风潮吗?“当然!”怀尔德说:“她只要看到满街模仿她的人,她当然知道。”
奥黛丽邀请纪梵希参加《龙凤配》的首映典礼,这也是他首度到洛杉矶旅游。坐在观众席上,奥黛丽很惊讶纪梵希竟然不在工作人员名单上。对于这一点,纪梵希非常有礼貌地不做任何评论,只说是自己“漏看”了。奥黛丽强忍住愤怒,承诺一定会对他有所补偿。她做到了。在他们初试啼声奏捷之后,两人展开了最长的合作,也是时尚史上最成功的合作。他为她设计的戏服包括《甜姐儿》(FunnyFace,1957)、《黄昏之恋》(1957)、《蒂凡尼的早餐》(BreakfastatTiffany's,1961)、《谜中谜》(Charade,1963)、《巴黎假期》(ParisWhenitSizzeles,1964)、《偷龙转凤》(HowtoStealaMillion,1966)等片,甚至还包括第二次结婚、儿子受洗时她穿的礼服、受洗袍等等。
纪梵希曾经说过:“女人不是单纯地穿上衣服而已,她们是住在衣服里面。”而这样的服装哲学与奥黛丽的想法不谋而合。他的衣服剪裁简单,正好完美地烘托出她典雅的轮廓。纪梵希认为年轻、有教养与独特,造就出她带有巴黎人的成熟世故,是她当时可以在一堆新人中脱颖而出的原因。至于他的衣服所带给她的自信与力量,更是具有十足的心理效果。“只有穿上他设计的衣服,我才是原来的我。”奥黛丽1956年时这样告诉记者。“他不仅是位服装设计师,他是人格的创造者。”为了回报他的支持,奥黛丽愿意扮演着缪斯女神的角色,不断地鼓舞着纪梵希。
他们共同创造出代表赫本风格的利落线条、简单颜色与无懈可击的作品。奥黛丽与修伯特之间的友谊与艺术上的合作,使他们成为时装界里最重要的搭档。马诺洛·布拉尼克(ManoloBlahnik),这位制鞋大师最近又让瑟宾娜高跟鞋再度流行,以表达对奥黛丽的敬意。他觉得“赫本小姐的影响力是绝对的、无远弗届,而且历久弥新。无论你喜欢与否,她将是20世纪最重要的表征之一。”
纪梵希对于奥黛丽成为世界时尚领导的赞誉,更是深表赞同。“她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她了解自己的容貌与身材,优点与缺点。她知道要穿着削肩的晚礼服遮住自己嶙峋的锁骨。我为她设计的款式终于变成广受欢迎的时装,我将之命名为‘瑟宾娜露肩时装’。”
她的朋友拉尔夫·劳伦(RalphLauren)对于奥黛丽与纪梵希的搭档,也给予同样的好评。“我相信奥黛丽给了纪梵希服饰全新的风貌。他们持续不断地合作,但我认为是奥黛丽挑选出适合她个人风格的衣服;同样地,对于我的服饰,她也制造了一样的效果。她懂得挑选适合她的衣服。”名模克里斯蒂·特林顿(ChristyTurlington)也同意劳伦的看法。“纪梵希设计的美丽服饰何止千万件,但你记得的却是赫本与他合作的那几件,我觉得这与她对他造成的影响有关。那些服装也正是我的最爱。那是真正的合作关系,她不仅是缪斯女神——她为那些设计提供了更多的想像。”
借着她独特的外表,赫本做了其他的事情,也许当时大家并不能十分清楚地看到她的影响力——她改变了之后10年,一般世人所接受的美女定义。我们不应忘记她的现代风格,无论以现今的眼光看来是多么地主流,对于当年的奥黛丽而言,可谓是相当激进的转变。在蓬松卷发、裹着紧身毛衣、紧身窄裙的简·罗素(以及霍华德·休斯〔HowardHughes〕为她设计的内衣)当道的时代里,奥黛丽男孩般的身材、短发与平底鞋,正是她个人最独特的标志。
赫本引领风潮、前卫的风格,完全是因为她能够了解自己,而不盲目地跟着流行走。根据王薇拉的看法:“奥黛丽的穿着迥异于当时好莱坞流行,她是为自己而穿。她个性独具的风格其实是一种混合体——融合了她特立独行的勇气,以及洞悉纪梵希服饰的精髓。这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直到今日,我仍会一想起奥黛丽,就想到她那种独树一帜的勇气。”
纪梵希与奥黛丽之间的友谊,对于她身为女人与演员的成长上,意义非凡。奥黛丽的一生中,也曾穿戴过其他设计师的衣服——在罗马时,她穿的是华伦天奴(Valentino)的衣服;20世纪80年代的日常衣着则是以拉尔夫·劳伦的服饰为主;甚至代表联合国到处旅行时,她穿的是Guess的牛仔裤;但她最喜爱的仍是纪梵希的衣服。他们的友谊比起她和任何一任的丈夫都来得更长久。他对她就像是皇后身旁忠心耿耿的侍卫。之后,他更担任她立遗嘱的证人。
1993年奥黛丽去世之后,时尚界仍是对他们的关系议论纷纷,偶尔有些恶意的攻击,把他们比喻成凡尔赛宫里的拿破仑与约瑟芬。“她完全是他一手创造出来的,”有位著名的评论家是这样说的。“奥黛丽知道自己要什么,而且对修伯特予取予求。”另一个精于推测的设计师如此刻薄地说。至于格里高利·派克(GregoryBeck)则认为:“奥黛丽有她独具的流行感,她知道撷取最好的部分。至于纪梵希则是为了她尽心尽力。她的风格来自她独一无二的特点。”即使是伊迪丝·黑德也望尘莫及。“伊迪丝从未替奥黛丽设计过半件衣服,”奥黛丽·怀尔德透露这个立场。那么,到底是谁替她设计的呢?“修伯特,他完成了一切。”她浅笑了一下,意指:你不是早就知道答案了吗?“修伯特寄给她草图,而她自己做衣服。因为修伯特没有加入服装工会,所有的功劳归她。”
奥黛丽和修伯特,抑或是纪梵希与赫本。谁主谁副?并不重要。最后,就如同所有的爱情绯闻,惟一知道他们两人真正关系的人,就是奥黛丽和修伯特他们自己。任何人只要看过他们两人互相依偎地走在塞纳河畔,修伯特的手臂围绕着奥黛丽;当她向他倾诉心事时,他总是呵护着她,他们的关系自是不言而喻。和所有动人心弦的罗曼史一样,奥黛丽和修伯特一起永远深印在人们的脑海中。
惊艳世界的三件“赫本”式套装令人讶异的是,让奥黛丽掀起时尚界骚动的衣服,只是三套她借自纪梵希1953年设计的春夏装——她在《龙凤配》里穿的三套衣服。当她出现在他办公室大门时,他正为冬装发表会忙得不可开交(时尚界通常在6月展出该年的冬装)。
结果,奥黛丽在上一季展示过的衣服里到处寻找,她找到了一件套装、一件洋装,还有一件晚礼服,并在他的工作室里找到搭配的帽子。最后让世界为之惊艳。
格伦科夫套装这套衣服是奥黛丽向纪梵希自我介绍后发现的第一件衣服,适合在冬天穿。对于这件套装,《浮华世界》形容说是“牛津灰的羊毛套装,合身的腰身剪裁,双排扣圆领上衣,加上合身及膝长度的裙子。”奥黛丽认为它很“有劲”,换言之就是很棒。
白色晚礼服这件是1953年春夏装,编号808的晚礼服。纪梵希的草图画的是一件长及足踝的长裙外加合身上衣,有着黑色圆领三分袖。奥黛丽穿的却是露肩礼服,加上一层可卸式裙摆。令人惊艳的杰作。这是影史上最成功的灰姑娘装扮,奥黛丽在拉瑞比华宅穿着这件晚礼服,让所有的人因埋没她多年而感到后悔不已。威廉·霍尔登拿了两只香槟酒杯,暗示乐团开始演奏《这样不是很浪漫吗?》(Isn'tItRomantic?)他挽着司机的女儿走到网球场去。一件改变一生的衣服。
结局约会时的洋装汉弗莱·鲍嘉因为自己的角色不突出,心里没有安全感,又碍于威廉·霍尔登与导演的私交,他在整部片子的拍摄过程中几乎是个不定时炸弹。为此,他被婉拒,无法出现在晚会上。他还被威胁说,如果他继续素行不良,剧本将会改写,让他的戏就此停止。不过,看到奥黛丽穿着这件衣服出现时,观众仍会以为剧中的男女主角彼此相爱。这件黑色的晚宴礼服腰部合身紧束,肩线有着相当活泼的曲度,在背部与袖口上做大幅度的挖空处理,而平领设计更被称之为“瑟宾娜露肩洋装”。千万不要被黑德的话唬住,这件衣服的草图上有纪梵希的签名。根据制片备忘录所载,这三件衣服是由奥黛丽向修伯特买下,派拉蒙公司不必付钱或在影片中证明纪梵希赞助提供。他们认定这些衣服是属于奥黛丽私人拥有的。如果你还是有所疑虑的话,这件衣服当年的售价是560美元。
我想要成为玛戈特·芳延(MargotFonteyn),我也希望成为一名舞者。
——奥黛丽·赫本
正文 第二章 甜姐儿
这是1951年6月,蒙特卡罗巴黎饭店铺着大理石的大厅里,也是《蒙特卡罗宝宝》的拍片现场。此时到处是摄影机,电线散乱一地,还有导演的吼叫声。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女演员在镜头里,像是自娱般轻盈地跳着舞。另一个坐在轮椅上,上了年纪,有点威严的女士,深受这名演员的吸引。“我一直注视着她,”科莱特(Colette,1873-1945年)夫人后来回忆当时的情景。“她就是我的姬姬。”她对着身边的人斩钉截铁地表示。“这个人是谁?”她要求别人帮她引介。科莱特对于奥黛丽·赫本只是惊鸿一瞥,但她却很确定,这个默默无闻的演员就是她小说改编百老汇歌舞剧的女主角。
科莱特的反应并不是针对这个陌生人的服装(当时,奥黛丽穿着丝质条纹丑角裤),或是她在法国喜剧片的演技,而是她的气质仪态——任何设计师的衣服也不能提供的特质。虽然,她独特的美貌与纪梵希惊人的设计引起了举世的注意,但让世人永难忘怀的是她内在的气质。小说家天生就有一种内在的天赋,科莱特也洞察出奥黛丽身上具有这样类似的特质。也许正是这样跃进式的想像,才能够使科莱特慧眼独具地相中奥黛丽担纲主演百老汇歌舞剧。
在科莱特的坚持之下,奥黛丽到了纽约,经过6个星期紧张的彩排,她的《金粉世界》正式开演。评论倒是不温不火,但观众却热情地起立鼓掌喝彩。至于该剧制作人,之前对奥黛丽的声音并不满意,甚至在两星期之前还想临时换角,如今却发现这部剧可以一炮而红。这个大眼睛、黑发,留着刘海的年轻女孩,竟然在百老汇大受欢迎。首演的隔天早上,奥黛丽·赫本爬上阶梯,亲自把她名字的“A”字摆在她的名字前头,《每日新闻》(DailyNews)的摄影师则在底下按动快门。她的名字放在剧名之上——巨星于焉诞生,好莱坞很快便向她招手。
当然,一夜成名并非一蹴可及。在得到大众的掌声之前的日子可能充满了无限的心酸,想要达到某种目标,必须历经错误;但最重要的还是天赋、信心与运气。所以,这位年轻、风格独具与天生丽质的奥黛丽,凭借着她探向未来世界的一腔希望与对自己永不磨灭的信心,终于可以实至名归。而奥黛丽最引人好奇的地方,莫过于她在当时这样年轻的人生阶段,却早就具备了这样迷人的吸引力。
尼古拉斯·达纳(NickolasDana)曾在美国很受欢迎的歌舞剧《高跟钮扣鞋》(HighButtonShoes,1948)中与奥黛丽·赫本共舞,他对于奥黛丽早期的风格记忆犹新。这部剧是由朱尔·斯蒂内(JuleStyne)编曲,杰罗姆·罗宾斯(JeromeRobbins)编舞,并于1948年时到伦敦公演。身为一个初出社会、正在打拼的歌舞剧团团员,赫本的行头几乎只有“一条裙子、一件上衣、一双鞋以及一顶呢帽,但她却有14条丝巾。有时,她把帽子戴在头顶上,侧边或另一边——或是折成一半,让它看起来非常奇怪。她对于衣着打扮有着无比的天赋与才能。”当奥黛丽愈加光鲜、散发自信与得到掌声时,这些特质便驱使着科莱特这样的人不自觉地一下子就被她吸引。
如果用“王室气质”来形容后来的“赫本风格”是一个更普遍的形容词,那么她独特的气质就不需要特别的理由。奥黛丽于1929年5月4日在布鲁塞尔出生,原来取名为EddaKathleenvanHeemstraHepburn-Ruston。她的母亲是一位荷兰贵族,从小便渴望当一名女演员和歌剧演员,但因为她的社会地位而遭到家人反对。奥黛丽的父亲,约瑟夫·赫本-罗斯顿(JosephHepburn-Ruston)是一位英籍爱尔兰商人。赫本夫妇的婚姻关系并不好,加上约瑟夫倾向纳粹,爱好杯中物,最后甚至还将连襟的钱拿去资助法西斯运动。
1935年5月,罗斯顿做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他弃妻子与6岁的女儿于不顾,径自离家出走。奥黛丽对于父亲的失踪一直耿耿于怀,觉得这是“生命中最大的创伤”。她的母亲一夕之间黑发转白。奥黛丽回想起自己与母亲的反应时,仍然心有余悸:“看着母亲的脸庞布满泪痕,你会惊吓不已。心想‘接下来,我该怎么办?’你脚下站立的土地似乎离你而去……,父亲真的已经远走。他就这样走了出去,永远也不会回来。”虽然有着严重的失落感,奥黛丽内心里仍然藏着对父亲的爱,终其一生对父亲的失踪感到遗憾。
虽然失去父亲,奥黛丽还是度过一段快乐的童年时光。她成长于二次世界大战时的荷兰阿纳姆(Arnhem),她一直很喜欢跳芭蕾舞,从11岁开始习舞。舞蹈给了奥黛丽一个情绪的出口,一种到达完美的方法,也让她得以在残酷的世界里找到美好的事物。在战事纷乱的那几年,她的芭蕾舞课始终维持不辍。芭蕾舞让她的世界找到了依赖的重心。事实上,她常常把邻居附近的小孩集合在一起,在她祖父的家中为小朋友们上芭蕾舞课;为此,她祖父还在家中铺着黑白大理石的大厅中特地装上跳舞用的把杆。“我的学生里各种年纪的人都有,”她回忆说,“每一节课收5分钱。”到了1944年,德军几乎横扫全欧,奥黛丽即使舞鞋损坏,没有新的舞鞋可穿,她仍然继续跳舞。最后,她只好穿上最令人痛苦的舞鞋——木制舞鞋。
即使芭蕾舞带给她一个美丽世界,仍旧抵挡不了残酷的现实世界。由于谣传她母亲希斯特家族有部分犹太血统,她最亲近的舅舅与表哥被视为是第三帝国的敌人而遭到处决。进占的军队扣押了奥黛丽外祖父家里的财产与银行账户。虽然,当时她只是个小孩,但她在战时便开始散发反纳粹的文章,更要逃避德军的追捕。
对于遭受纳粹统治的迫害,奥黛丽更是永生难忘。15岁时,她在荷兰经历了所谓的“饥馑之冬”(thehungerwinter)——这是战争的最后一个冬天,时值1945年。许多人因为饥饿丧生,加上缺乏棺木而爆发肺结核瘟疫,更是雪上加霜,造成更多的死亡。她曾经说过,当时她靠着吃郁金香球茎维生,还希望可以用草做成面包。许多时候只能靠喝水过日子,而且为了要有饱胀的感觉,她必须喝很多的水,到了下午便早早上床以保存体力。她曾经目睹母亲为了替母女两人打点食物的痛苦,奥黛丽下定决心这辈子不要再受到食物匮乏之苦,也养成了她这辈子只要身处压力之下便不进食的习惯。
在荷兰重获自由时,奥黛丽已经亭亭玉立,身高有1.68米,体重却只有41公斤,并患有贫血、气喘、黄疸症,以及因营养不良所引起的许多疾病。从11岁到16岁饱受营养不良之苦,奥黛丽的新陈代谢更因为悲惨童年的重创而受到严重影响。虽然,她后来又长高1英寸,达到1.70米,成人后的体重增加到50公斤,但她始终希望保持着这样的体重。她著名的“干扁”身材后来蔚为流行,深受世人喜欢。但事实上,这样的身材是来自于基因(她说她的身材跟她母亲一模一样)以及悲惨的生长背景。
在她的童年经验里,比物质匮乏所造成的更显著与深远的影响,可能是奥黛丽因此而饱受的心理创伤。1990年接受电视访问时,多纳休(PhilDonahue)曾问奥黛丽,生活在纳粹统治下是否造成她的不安全感。“那并不是造成我不安的原因,”她回答说。“父亲离我们而去,才是造成我缺乏安全感的原因。这使我对任何亲密关系都没有安全感。每次我谈恋爱结婚后,我便会活在害怕被遗弃的恐惧中……,无论你的最爱是什么,你都会很怕失去它。”
父亲不辞而别,纳粹的恐怖暴力以及战时物质的匮乏,这一切都是不容易复原的伤痛。如果说在塞西尔·比顿拍的那一帧著名的跳跃照片里,奥黛丽的明眸闪烁着喜悦,但也总是有那么一丝丝的阴影。奥黛丽一直都知道饥饿的滋味,身为男爵夫人的女儿,她却必须在严冬的土地上寻找食物。她也体验到失去一切的痛苦:她看着坚毅不挠的母亲因为恐惧而啜泣。奥黛丽的童年让她既坚强又脆弱,造成她两极化的个性——这一点当然使她与同年代的美国人大不相同。就像她的朋友罗杰·卡拉斯(RogerCaras)的观察:“有过那种经历的人,不是变得刚强,就是变得温和。她是变得温和。”曾和奥黛丽共事,为《哈泼时尚》拍照的波利·梅林(PollyMellen)同意这样的看法。“奥黛丽的个性真的很温和。在那样的行业里必须要真的很温和,所谓的外柔内刚——因为那是个狗咬狗的行业。我想她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我觉得因为家庭背景,她对自己的了解很透彻。她的过去与背景对她助益很大。”
希特勒于1945年4月30日自杀。同年的5月4日是奥黛丽16岁的生日,当时荷兰已重获自由。她回忆说:“那一年生日,我得到了这一生最好的生日礼物。”几天之后,加拿大军队在镇上的广场安置了一个自动发电的放影机,奥黛丽与她的朋友在战后第一次看到好莱坞的电影,开心地在广场上大叫。因为,从外面的世界传来的信息显示未来必定充满希望,奥黛丽感觉到自己应该再做一些投资。内向害羞、没有任何野心,一心只想要养活自己与母亲的她,相当渴望成为一名芭蕾舞者(在她赢得奥斯卡奖之后,她坦言说,当个害羞的舞者,显然要比当个害羞的演员容易许多)。很快地,带着一百英镑,奥黛丽和她的母亲前往伦敦,男爵夫人觉得那是女儿最有发展机会的地方。
男爵夫人是个意志坚强的人,不管怎样,母女之间的感情都很稳固。当她们在伦敦生活的时候,爱拉倾全力帮助奥黛丽。她帮人修指甲,在花店上班,最后终于在梅费尔(Mayfair)拥有一栋公寓当起房东,以支付奥黛丽芭蕾舞课的学费,她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女儿瘦削的肩膀上。奥黛丽却达到更远,远远超过她们两人所能想像的成功境界。这一路走来,加诸于她身上的是异常沉重的担子。虽然当时她们母女想的只是维生,但奥黛丽却深深感激她母亲为她所做的牺牲。虽然,她们在外表上并不相似,但是对于奥黛丽独特风格的塑造,爱拉厥功甚伟。奥黛丽曾经有点半认真地说:“母亲总是教我要站直坐正,喝酒吃甜食要节制,一天只能抽6支烟。”
虽然她们十分亲密,但两人之间时常存着一些紧张。爱拉年轻时总希望自己很瘦,很漂亮,成为一名演员。“现在,不是很讽刺吗?”她有次曾对朋友说:“我的女儿却具备了这三个条件。”奥黛丽的母亲以女儿的成就为荣,她对这些成就并不惊讶——因为这是她长久以来的期待。但是和许多母亲一样,她很难开口表达自己对女儿的爱。她总是用别的方法表达她的情感——不断灌输她对奥黛丽的期望,竭尽全力督促她前进。奥黛丽的朋友曾说:“没有奥黛丽的母亲,就没有今天的奥黛丽。”
两人之间的摩擦也是她们的脾气使然。奥黛丽相当渴望爱情和感情——她承认自己是如此。但问题就出在,这么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儿却是由一个拙于表达情感的母亲所养大。奥黛丽曾经以少有的自我启示口吻表示:“我的母亲真的很优秀,但若是提到情感的话,她的确不是一个很亲切的人。她是个很出色的母亲,但她来自一个讲究纪律与道德的时代。她的内心充满了爱,却无法表达其中的万分之一。她相当严厉。我几乎找不到人呵护我。只有从姑姑或是保姆的身上才能得到被捧在手掌心上的温暖。而这些温暖一直停留在我的身上。”
当男爵夫人以奥黛丽和她的成就为傲时,她竟无法将这样的想法传达给她的独生女。“想想你自己并无任何的天赋,你今天得到的,实在是很棒的成就。”这些话可以说是她最接近赞美的话语了。奥黛丽承认她自己之所以内敛,也是拜她母亲所赐,也和她“渴望得到爱,并热切爱别人的欲望”密不可分。
奥黛丽甚至第一次与她的经纪人见面时,就热情地拥抱亲吻迈克尔·布莱克(MichaelBlack)的两颊。亲吻你的经纪人——在好莱坞真是天方夜谭的举动。任谁都会很高兴在环球片厂与某人握手,然后抽走百分之十五的佣金(当然,我们不是说他没这个身价。布莱克观察奥黛丽这种无人可比的风格时,也以他独一无二的方式表示说,奥黛丽如果穿着麻料衣服会更好看)。
她母亲严厉的管教影响了她的一生。这一点从1991年她在林肯中心接受影艺学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时表露无遗。她穿着纪梵希设计的礼服,裹着锦缎披肩,她对观众展开笑颜说:“自小我便被教导着,引起别人注意是一种没礼貌的行为,而且千万不要让自己丢脸。”观众开怀大笑,觉得这是奥黛丽一种自谦的表现。没有人知道她的言行举止确实是遵循着这样的守则。
1948年,奥黛丽获准进入伦敦著名的兰伯特(MarieRambert)芭蕾舞团就读,尼金斯基(Nijinsky)也曾在此就读过。当奥黛丽加入这个“芭蕾俱乐部”时,兰伯特年届60,几乎是巅峰事业的尾声;奥黛丽发现在这里可能与萨德勒的韦尔斯(Sadler'sWells)剧场合作,甚至皇家芭蕾舞团(RoyalBallet)。从此,她改名为奥黛丽·赫本。
我们想像奥黛丽早年在伦敦的模样,几乎都是穿着芭蕾舞衣与舞鞋。她觉得自己是个舞者。芭蕾舞让奥黛丽的外表亭亭玉立。从芭蕾舞中,她学得了节制的力量与专注。这些童年记忆伴随着她的一生,甚至为她之后的人生决定了她的性格。
芭蕾舞为奥黛丽雕琢出无懈可击的雍容华贵,这是她风格中最不可名状与最强烈的部分。从奥黛丽的早年岁月中,我们知道优雅不是因为她有个法国设计师朋友或是有着削瘦侧影;优雅与聪明、想像力一样,都是发自内在的。一种最深沉的内在,她的优雅是从最细腻的姿态中淬炼出来的——她的动作、她的声音,甚至她签名的方式。无论我们对优雅的定义为何,奥黛丽都将它具体化了,从她的举手投足开始。如同她的朋友、著名素描家乔·尤拉(JoeEula)说的:“她是个舞者,所以她的一举一动都是很协调的。她的梦幻走路方式——没有人可以像她这样走路。”
奥黛丽的优雅,一半是来自上天的恩赐。毋庸置疑地,早年学习芭蕾舞让她可以神奇地在舞池中翩然移动。奥黛丽与科科·夏奈尔的优雅养成方式多少有相似之处,科科小时候在孤儿院被一群法国修女抚养长大。她们也都偏好黑色的简单服饰,赫本也从未忘记在伦敦从兰伯特学得的屈膝舞姿。科科后来把修女道袍的形式,放进她设计的黑色夏奈尔套装上,而奥黛丽则是以艺术的形式在房间翩然优雅地走过。
除了芭蕾之外,奥黛丽的内心世界是迷倒众生的原因所在。认识奥黛丽的人莫不提及她的专心。奥黛丽·怀尔德回忆说,奥黛丽有着相当正直的信仰。蒂凡尼的设计指导以及她后来的好友约翰·洛林(JohnLoring)也说奥黛丽意志坚强。对于人生有着她自己的看法。“她所说的话和她所写的一样。她会仔细地把事情想过一遍,再慢慢地说出来,仿佛这些话是她第一次说出口似的,一点儿也不像是她早已说过千百遍的话。她总是边想边说。虽然是她的意见,却不会令人觉得咄咄逼人——或许这就是让她一直跟得上时代的原因。”奥黛丽有着禅定的力量,一次只做一件事。有个朋友回忆说:“她在试衣时,她就专心地试衣;一旦阅读时,她便专心阅读。如果在整理发型时,她也不会像其他的人,一边弄头发,一边抽烟吃三明治。她对于手边的事情一定是专心致志。”
在这方面,她和后来合作的影星弗雷德·阿斯泰尔(FredAstaire)很类似。弗雷德·阿斯泰尔每天都花4个小时练习舞蹈,终生都维持这样的习惯。从舞蹈上,他们都体会到专心可以让美的力量发挥至极致。他们也知道目的会使得艺术变得毫无意义,在人生中,它一点也不重要。(有趣的是,和她合演《龙凤配》的汉弗莱·鲍嘉却形容她的人格特质为:“她很重视纪律,就跟其他的芭蕾舞星一样。”)和其他的风尚创造者,如科科·夏奈尔、弗雷德·阿斯泰尔、芭比·佩利(BabePaley)一样,奥黛丽知道完美、单纯与优雅才是所谓的理想典范。成就绝非运气或偶然,它需要投注无比的专心、努力与纪律,才能够筑梦踏实。
奥黛丽的自制能力可以从她维持身材上看到最佳的例证。经过战时物质的匮乏,在伦敦那段日子,奥黛丽终于开始饮食正常,体重增加到她所谓“臃肿”的59公斤。“我毫无节制地大吃,”她说,“只要是看得到的东西,无论多少,我几乎都吃下去。我会拿着汤匙把一整罐的果酱都吃光。只要食物一出现在我的眼前,我一定会抓在手上。我很快地发胖,体重增加了10公斤。”奥黛丽决定以她1.70米的身高,50公斤是她的“理想体重”。靠着她的决心,她减少了面包与甜食的摄取量,一个月之内瘦了10公斤,并且一辈子都保持这样的苗条身材。
奥黛丽的闲适、优雅被过于夸大,但若以为她的外表纯粹成之于偶然,这样的想法也未免太天真。伊迪丝·黑德和纪梵希乍见奥黛丽,都讶异于她可以如此洞悉自己。“对于自己,你必须要有客观的看法,”她在事业初期,曾向她的影迷建议说。“就像工具分析那样地自我分析,你必须对自己坦诚不虚。面对自己的障碍,不要掩饰。但你可以发展自己其他的长处。”
由于她是芭蕾舞蹈班上最高的女生,“我希望让自己的特质成为资本,”她提到自己早年在芭蕾舞校时的岁月。“开始只会做快板组合,我另外再上课学慢板组合,这样反而可以运用我手长脚长的优点。”正当纪梵希没几年的工夫便成为高级女装设计师时,奥黛丽却在一个欠缺热情的芭蕾舞蹈教室习舞。
过了几个月的训练之后,兰伯特把奥黛丽叫到一旁,说出这个残酷的事实:“你有很好的技巧,也可以做个老师,但你绝对不会成为首席芭蕾舞星。”奥黛丽崩溃了。多年之后,她告诉她的儿子西恩,那天她回家时,真希望自己就此消失。她的梦想已经幻灭。重述这件事时,他的声音相当平静,回应着他母亲的痛苦。“因为她必须工作养家,于是转行演戏,”西恩微微笑着说:“毕竟这一行也不太差。”
奥黛丽努力弥补芭蕾事业破灭后的失落。她偶尔充当商业摄影师的模特儿赚取一些外快,但因为自知牙齿长得不美,她很少在镜头前露出笑容。也许正因如此,更让人觉得她有一股神秘的气质。她也曾经担任护肤乳液的平面广告模特儿,所以在一千多家药房里都可以看到她的照片。她于是有了一个经纪人,(“或者可以说是经纪人找到我。”她一如往常谦虚地表示。)并且开始在西城音乐歌舞剧里担任歌舞团团员,在《高跟钮扣鞋》、《塔塔酱》(SauceTartare,1949)与《开胃酱》(SaucePiquante,1950)里演出。
在一张照片中,我们大概可以看到奥黛丽的转型期,她在《塔塔酱》里和两个女孩子站在屋顶上。在照片中,明显看出设计者的安排——两位“女孩”是坐在一大块冰块上面,奥黛丽则徘徊在背景前。她穿着有袖套的农夫装,在一旁笑弯了腰。她的头发被风吹得乱七八糟。脚上的芭蕾舞鞋也大得不合脚。和她多年后穿着纪梵希服饰,一派成熟世故的样子,这张照片里的奥黛丽看起来很轻佻幼稚,好像只有12岁大。当然,她美丽的脸庞依然有着吸引我们的一些气质。
一年之后,1951年,奥黛丽终于有机会从歌舞团里出线,在英国片《天堂里的笑声》(LaughterinParadise)中,开口说句台词:“谁要抽烟?”无论这句话重不重要,奥黛丽总是有了机会。由于这个短短的露面镜头,英国联合电影公司打算要和奥黛丽签下7年合约。奥黛丽并没有接受——她不想被任何一家电影公司绑死,特别是英国的制片公司,因为当时比较有趣的电影几乎都是美国出品的。后来证明她这个决定是对的,因为她在巴黎饭店的大厅中被科莱特夫人相中,并在《金粉世界》百老汇舞台剧中担任女主角。
就在奥黛丽启程准备前往纽约,在百老汇的舞台剧中演出——剧中她扮演一个不甘做**的法国女孩角色——派拉蒙的英国办事处把她的经纪人找来。他们希望她可以来试镜:扮演一个不想受到控制的欧洲公主。在某夜溜出皇宫跑到城里去,与一名美国报社记者(由格里高利·派克饰演)邂逅的故事。这部电影由威廉·怀勒(WilliamWyler)导演,在罗马拍摄,并由伊迪丝·黑德担任服装设计。所有的阵容大致敲定,独缺女主角——他们找遍欧美两洲的演员,最后才找上她。
奥黛丽回忆说:“当时我的经纪人告诉我,有一部电影《罗马假日》准备开拍。他们希望找没有知名度的演员,所以找了许多女孩子试镜。我必须去找一位名叫威廉·怀勒的人试镜。我不知道他是何许人也。有一天,约好时间我就跑到克拉里奇(Claridges)赴约。我穿上惟一比较正式的衣服到了他的办公室。我的心里很担忧,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他人蛮和善的。他把我仔细打量了一遍,我想我跟他会面的时间大概不超过5分钟。”
奥黛丽在5分钟内确实就给了威廉·怀勒深刻的印象,他建议公司应该和她签约——当时甚至都还未试镜。他形容奥黛丽:“她给我的印象是,这个女孩子相当机灵、聪明,有天分,也有企图心。”但是让她担任女主角前,他还是要确定一下,她这些个人特质显现在银幕上的效果如何。因为他无法亲自试镜,他安排了英国导演罗尔德·迪金森(ThoroldDickinson)试镜,也详细指示他要如何拍完试镜的镜头。后来他解释说:“试镜其实蛮靠不住的,有些好演员也许因为当时情境的影响,在试镜时表现得并不好。你可能会因为她很紧张,而无法掌握到她真正的特质。所以我就叫导演耍个诈——在镜头结束之后,让摄影机继续拍,希望这个女孩不要注意到这一点。”
当奥黛丽在伦敦郊外的松林片厂(PinewoodStudios)为《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的角色接受试镜时,她对好莱坞所知不多,也不知道威廉·怀勒,遑论伊迪丝·黑德。“那时距离我们离开荷兰只有4年的时间,”她解释说:“我们并不了解有哪些电影,所以我是相当地落伍。”奥黛丽只知道怀勒到英国找个不具知名度的演员,她说这一点大概是她最合格的地方。“我不知道威廉·怀勒是谁,更无从知道怀勒先生往后对我的事业会有何影响。当时,我真的一点概念都没有。”她笑着说。“我当时很嫩、很年轻,只是对于要去试镜,并且见一些会喜欢我的人而感到兴奋。”奥黛丽对于成为演员的演艺生涯并未多想,她只希望如果她认真工作,演好她的戏,或许他们就会给她表现机会。
他们在伦敦找的这名“小舞者”真的一点也不令人担心。她在黑白试镜上很迷人。而奥黛丽回忆说:“我从未演过戏,也不曾开口说过台词。于是有个年轻人和我一起对词。我很生涩,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想罗尔德对我是有点失望。但是他并未放弃,或许这样挽回了一点颓势吧!他说:‘我们试镜的部分已经结束,你可以换回自己的衣服,出来之后我们聊一聊!’所以,我换上自己的毛衣和家常的宽松裤子,回来之后就和他开始聊天。他问了许多问题,都是有关我自己、我的工作,甚至是我在二次大战时的种种经历。我突然明白,原来摄影机一直都在转动着。我抬起头来,人就变得很僵硬。但这才是真正的试镜。他要我尽量在镜头前自然而不要做作。”虽然有点害羞,也有点紧张,奥黛丽动人的双眸还是紧紧抓住了我们的目光。她希望我们会喜欢她。看着这个没有名气的年轻女子,我们还是不由自主地仔细听她诉说。我们虽不明了她的影响力,但她就是如此令人难以抗拒。
试镜的带子送到罗马的怀勒手上,他觉得奥黛丽有凡人无法抵挡的魅力。“她就是我寻觅多时的人,”他回忆说:“她是如此富有魅力、有天分且清纯可人。她绝对是一个令人神晕目眩的人。”派拉蒙同意并紧急发电报给伦敦的制片总监理查德·米兰德(RichardMealand):“启用这位新人。试镜结果是好莱坞、纽约或伦敦最好的一次。”奥黛丽被要求改姓,以免和凯瑟琳·赫本的姓冲突。她拒绝了。如果派拉蒙要用她的话,他们势必要接受她的姓。
奥黛丽得到了这个演出机会,46年之后,格里高利·派克轻柔的声音带着我们走进那个罗马的夏日回忆中。“奥黛丽绝对是个好心肠的人,她从不会刻薄别人或对人小气——这是她的个性使然。她有很好的个性,我想人们也很喜欢她这一点。她绝对不会暗箭伤人、贪心、小气或是说人闲话,在这一行里这是常见的行为。我很喜欢她,事实上,我爱奥黛丽。像她这样的人,你很难不爱上她的。”
这就是她的未来。当时奥黛丽并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她对于派拉蒙决定让她担任《罗马假日》的女主角反应得相当谦虚。她先是第一次演百老汇舞台剧就担任女主角,现在又有这样的机缘。这一切都远超过她的想像。初抵伦敦时,她的心愿是要穿上舞鞋,在科芬花园(CoventGarden)里表演芭蕾。如今她整理行囊,准备搭乘《玛丽皇后号》(QueenMary)的头等舱,会见纽约《金粉世界》的制作人。那年她23岁,她知道她的人生即将有重大的转变,却不知道会变成怎样。“上帝,请帮助我度过一切难关。”她在内心暗自祈祷着。
奥黛丽与杰奎琳“从小看一生,”米尔顿(J.Milton)这样写道:“观日出而知全天。”奥黛丽小时候喜爱的东西,终其一生如影随形地跟着她。她热爱芭蕾舞、巧克力(她在荷兰解放之后,把一个英国士兵送给她的7条巧克力全部吃光,后来便生病了),之后,则是喜欢上香烟。“你可以想想看,”她的设计师朋友杰弗里·班克斯(JeffreyBanks)说:“当时这个士兵给的可是赫喜(Hershey)巧克力和香烟。或许现在这些东西很便宜——别忘了,当时大家都很穷,没有钱买这些东西。”
有趣的是,另一位时尚界的代表人物,杰奎琳·肯尼迪·欧纳西斯也和奥黛丽有着相同的嗜好。她是美国芭蕾剧院(AmericanBalletTheatre)的赞助人,喜欢在海滩上享受巧克力甜筒冰淇淋;当摄影师的镜头对着她时,就把香烟藏在身后。这两位女性除了有着年轻人的梦想之外,她们有着许多相同之处,和些许差异。
奥黛丽与杰奎琳都生于1929年。大家都觉得她们有一双大脚,虽然我们不知道杰奎琳是否自觉到这一点。
杰奎琳喜欢夸大她的血统(事实上,她爱尔兰的血统多过法国),让大众与姻亲们觉得她出身尊贵(她曾经在写给奥雷格·卡西尼〔OlegCassini〕的字条上,称别人是“牙医师太太们”)。奥黛丽则是荷兰贵族的后裔。
杰奎琳醉心于成为一名演员。1956年时,维达尔(GoreVidal)曾带她到曼哈顿第八街演员群聚的住所,介绍她是“华纳公司新进的女孩”,使她精神为之一振。没有人认识这位参议员太太——天啊!大家可能还是觉得她是牙医太太吧。至于奥黛丽·赫本,从演出《罗马假日》到1954年得到奥斯卡奖之后,她不仅是派拉蒙的新进演员,她更成为众所公认的最闪亮人物。
杰奎琳是个技术纯熟的骑师,直到1993年的感恩节,她依然可以在维吉尼亚的上谷(Upperville)骑马打猎。相反的,奥黛丽在拍摄《恩怨情天》(TheUnforgiven)时,曾经从马上摔下来。因为当时她刚怀了身孕,所以她并不愿吃镇定剂,还担心在告诉她先生——梅尔·费勒(MelFerrer)之前,就让他知道她坠马的事。奥黛丽足足卧床一个月,忍受着脊椎摔伤、下背肌肉拉伤与脚扭伤的痛苦。在养伤期间,她还对一百多张的慰问卡发出回信,并把这匹马的照片裱在白色皮革制的相框里,放在床头柜上(跟梅尔和他小孩的照片摆在一起),告诉朋友们不要责怪那匹马。
奥黛丽和杰奎琳一样,都嫁给那些有魅力、自以为是,但也许是相当残酷的人,维持着辛苦的婚姻。在艰辛的感情步调上,两个人都是被丈夫摆在最后才会想到的人。经过两次婚姻,两人终于都找到崇拜她们、真心爱她们的人——但都一样没有再婚。她们同样育有两名子女,也许可能的话,都可以有更多的子女,而且以做母亲为荣。杰奎琳曾说:“如果你连小孩都养不好的话,那么你做的其他事,也都显得不重要了。”
波利·梅林曾说,杰奎琳和奥黛丽的风格里有一些很明显的相同之处——“她们穿衣服都很简洁,不喜欢装饰繁复或穿戴得闪闪发亮。这是美国上层社会白种人最精致的穿着方式。”她们一样有着时尚界的穿着模式:在公开场合时穿着正式的法式套装,而休闲时,穿着套头高领衣服和宽松的长裤。她们几乎都在同时期钟情于华伦天奴(Valentino)的衣服(杰奎琳于1968年嫁给欧纳西斯时,穿着米白色的华伦天奴新娘蕾丝礼服),而且她们终其一生,都保持着一贯的风格,喜欢轻便的卡其裤、T恤和平底鞋。
杰奎琳成为第一夫人(这是她极其讨厌的称谓,她觉得这听起来像一匹赛马),最后成为历史的传奇人物。奥黛丽亦然。
她是第一位不以性感取胜的人。
——辛西娅·罗利(CynthiaRowley)
正文 第三章 年度风云女性
“奥黛丽要到镇上来了,”奥黛丽·怀尔德回忆说:“这时每个人都想减轻10磅。”这个城市就是好莱坞,而奥黛丽当时因为饰演《罗马假日》安妮公主一角而赢得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这也是她第一次在大银幕上担纲主角。对于迎接这位讨人喜欢的美女的影迷而言,大家都觉得她在银幕上表现得非常耀眼。拉尔夫·劳伦自己就坦诚说:“从《罗马假日》开始,我每看一部她的电影,就与奥黛丽坠入情网。我扮演着每个男主角的角色——我是格里高利·派克,我是威廉·霍尔登,我是汉弗莱·鲍嘉,我是她的头号影迷。”
正如奥黛丽会立即赢得观众的喜爱,她对时尚造成的效应也像旋风一般地蔚为风潮。《纽约时报》(NewYorkTimes)曾经观察说:“一见到《罗马假日》里奥黛丽·赫本的打扮,几乎有一半的年轻女孩不再把内衣填得满满的,也不再蹒跚地踩着像钻孔锥一样细的高跟鞋走路。”在影片中,安妮公主轻盈地在群众中走动,穿着就像1952年左右的北方女孩。她在腰间系上宽板腰带,穿着圆裙,棉质钮扣衬衫;卷起袖子,脖子上系着丝巾,这样的打扮就像家教良好、初次到罗马旅行的大学生。尽管她的风格简单大方,但奥黛丽却对数以百万计的女性开启了最具现代感的风貌。在与黑德的合作下,她发展出一种让年轻女子争相模仿的成熟、典雅打扮。
《罗马假日》的最后一幕,有记者问公主,在她这趟旅程中,最值得她回忆的城市是哪一个。整个房间霎时变得悄然无声,大家都等着她的回答。
“罗马,”她最后说了出来,字正腔圆地说着,眼睛看着格里高利·派克。没有哪个欧洲城市可以这样动人心弦,充满着爱与回忆,却又让她怀抱着失落感。“罗马。”她可能也会真诚地说出:“费拉加莫”。因为在罗马,奥黛丽发现了制鞋大师萨尔瓦托雷·费拉加莫(SalvatoreFerragamo),从此,她一辈子都是他的忠实顾客。在刚出道时,奥黛丽穿着他设计的高跟鞋,60岁时依然穿着他的蓝白色的平底鞋。
奥黛丽会喜欢上费拉加莫的鞋子,并不令人讶异,因为几乎20世纪中期所有讲究穿着的女性都是他的顾客,包括索菲亚·罗兰(SophiaLoren)、葛丽泰·嘉宝(GretaGarbo)、温莎公爵夫人(theDuchessofWindsor)、克莱尔·卢斯(ClaireBOotheLuce)、爱娃·嘉纳(AvaGardner)与劳伦·白考尔(LaurenBacall)等人。鞋子是费拉加莫一生最醉心的东西,他精心制造出匠心独运、华丽却舒服的鞋子,而这也是意大利驰名世界的产品。
在拍片期间,《罗马假日》花了整整6个月的拍摄时间,充裕得让大家可以去逛街买东西。“怀勒希望慢工出细活,”格里高利·派克事后回忆说。“每一幕都要大家都满意之后,我们才会正式开拍,一点都不赶。”对每个人来说,《罗马假日》是个特殊的工作经验。“6个月的时间,”派克坦言道:“在那部童话故事里,她是公主,我则是报社记者。我觉得我们和导演都开始相信这个故事了——有趣的镜头很逗趣,伤感的镜头则令人感到悲伤。”
拍摄期间,奥黛丽仍然不知这部片子的演员排名如何,但一些有经验的演员都知道她应该排在哪个位置。在开拍的几个星期后,格里高利·派克问他的经纪人该怎样排名。“《罗马假日》——格里高利·派克主演。”派克说:“你不能这样做。她的排名应该和我一样。电影讲的不是记者的故事,而是关于公主的故事。”每当有人觉得他很慷慨地让一个无名小卒和他联合挂名,派克都会笑笑说:“我想我是比较好管闲事吧!”好莱坞同意了他的判断。当《罗马假日》造成轰动之后,邀请奥黛丽拍片的片约蜂拥而至,她再也不必为工作的事情发愁了。她很快地又与汉弗莱·鲍嘉、威廉·霍尔登合演《龙凤配》,和弗雷德·阿斯泰尔合演《甜姐儿》,与加里·库珀(GaryCooper)合演《黄昏之恋》。她对于时尚的影响力至今仍风行不坠,而在每部片子里,她还是像第一次出现在银幕上一样,继续穿着她的圆裙与平底鞋。
奥黛丽对于时尚的影响并不止于1953年的崛起,直至今日,她都有着无比的影响力。事实上,在这部影片上映至今30年后,当格里高利·派克和他妻子前往北京参加《罗马假日》在中国的放映时,“当我们步出飞机时,”派克回忆说:“我看到40个和《罗马假日》安妮公主一模一样打扮的女孩们,她们都留着刘海,梳着赫本头,裙长到小腿,还有衬衫——我想她们很渴望见到年轻时代的格里高利·派克,结果却是一个头发灰白,嘴里叼着烟斗的老先生。”派克深信奥黛丽造成的时尚旋风,是因为她是一个“风格与内涵并具的人,她带给电影一股清新的气息。她具有欧洲贵族的教养,有个荷兰籍的母亲与英国籍的父亲。你也会记得她曾经经历过战争与纳粹的统治,所以她和一般的美国人不一样。她的历练使她风格独具,而这些不同的特质也正是她吸引人的地方。”
有些评论认为奥黛丽对时尚造成的影响纯粹是天时之利:她崛起于20世纪50年代,当此之时,正好整个社会都可以接受定义广泛的美丽标准。其他的评论认为,她受欢迎的时间正好与艾森豪威尔时代同期,是一个社会繁荣升平的时期。但随着时间的消逝,更证明奥黛丽的风格效应几乎不因为她的年龄渐长而与日消退。当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奥黛丽魅力独具,因为她不像是邻家的加州女孩。她的黑色高领衣服、紧身长裤、平底鞋、讨人喜欢的发型,还有那只她走到哪儿跟到哪儿的狗,这样的风格毋宁是相当欧式的。美国影迷初次认识的是安妮公主,奥黛丽·赫本给人异国风味——而非性感——与当时好莱坞推出的玛丽莲·梦露(MarilynMonroe)和杰恩·曼斯菲尔德(JayneMansfield)那种金发碧眼的性感尤物迥然不同。她的好友以及工作伙伴,罗杰·穆尔(RogerMoore)有次曾经说:“奥黛丽赋予美丽一种全新的概念。50年代的电影明星看起来都像拉纳·透娜(LanaTurner)或是爱娃·嘉娜。接着出现了奥黛丽这种有着大眼睛、流行感十足的人。她之所以独特,是因为她诚实、真挚以及有趣。”
比利的太太奥黛丽·怀尔德,在她先生执导《龙凤配》时与奥黛丽成为好友,之后,她搬到好莱坞。像赫本一样,她对时装情有独钟——直到现在,她还能与《时尚》(Vogue)杂志的编辑讨论卡尔·拉格费尔德(KarlLagerfeld)设计的精妙之处。她相信即使是到超市去,还是应该好好打扮;她和比利·怀尔德一样非常慷慨,曾把夏奈尔套装送给詹尼弗·格兰特(JenniferGrant),卡莱·葛伦与黛安·坎农(DyanCannon)的女儿,因为“她是个小女孩!衣服穿在她身上比穿在我身上好看——我也不知道当时为何要买下这件衣服。”
奥黛丽·怀尔德对于奥黛丽在银幕下的穿着有不同的见解。“奥黛丽对于时尚界有一定的影响力,而且她对衣服的质感一点也不马虎。如果她穿的是衬衫的话,那必定是一件质料一流的衬衫。或是一顶最好的帽子。但是她要的样式都很简单——我指的是,她在做园艺工作、煮饭或是其他事情时。”这两个人常常逛威尔希尔大道(WilshireBoulevard)上一家杰克斯(Jax)服饰店,就在贝弗利·威尔希尔饭店(BeverlyWilshireHotel)的斜对角。如果奥黛丽不需要穿得很正式时,她比较喜欢物美价廉的衣服。“这家店推出一种天鹅绒裤装。这是奥黛丽最喜欢的衣服。”怀尔德太太记得很清楚:“她会一次买很多套,因为价钱十分便宜——长裤40元,上衣60元,各种颜色都有——黑色、咖啡色、粉红色、绿色、蓝色,你也可以搭配着穿。她喜欢这样的穿法,所以一次就买很多件。每个从欧洲来的人都喜欢这样的搭配方式。穿起来很好看,式样简单,只有三四个钮扣,外加一个可爱的小口袋。几乎人手一件,吊架上的衣服很快就销售一空。”
摄影师鲍勃·威洛比(BobWilloughby)曾经与奥黛丽·赫本以及当时许多影星合作过,他对杰克斯显然有着截然不同的印象:“那个地方的定价是不可能合理的。当时,那里是很高档的地方。店员通常打着赤脚,也不太会搭理客人。他们都站在柜台后面,对于不认识或是没有知名度的人是不怎么理睬的。”威勒比相信他自己之所以会得到良好的服务,是因为他借用他们的场地替《生活》(Life)杂志拍摄时尚照片,而且认识店东。
设计师辛西娅·罗利与拉尔夫·劳伦一样,初次见到《罗马假日》(20世纪70年代早期在电视播出)里的奥黛丽,便觉得与她十分投缘。“其他的影星像索菲亚·罗兰,或是玛丽莲·梦露可能会吸引我的目光,但我觉得我绝不可能像她们一样。她们是男人理想中的美女,至于奥黛丽比较像是女人心目中理想的美女。她具有一种更亲切、更容易让我认同的特质。”
奥黛丽的魅力和当时那些性感女孩是截然不同的。《龙凤配》的导演兼制片比利·怀尔德就是看上她的成熟与吸引力,他说:“光是这个女孩就足以让人缅怀过去时光。”怀尔德也了解奥黛丽对观众的魅力并不仅止于她所引导的时尚。“她吸引住每一个人。她也会说一些不正经的话,但她说得很优雅,让你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会错意。”
但是奥黛丽风格的吸引力中必定有一些性感的元素。对于当时热衷于卡美洛(Camelot)、肯尼迪家族与20世纪乐观主义的新美国而言,她的性感显得细致而成熟。“性感是一种深藏内在的感觉。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奥黛丽自己觉得。“我不像索菲亚·罗兰或是吉娜·罗乐勃丽季达(GinaLollobrigida)那样体态丰满,但有些性感并不一定是外在的。我不必用卧室证明我的女性特质。我可以穿得紧紧的,在树上采苹果,或是伫立在雨中,也能显现出魅力。”如同辛西娅·罗利说的:“奥黛丽是第一位不靠性感取胜的人。”
这个几年前还在努力学习芭蕾的学生长大了,一天天出落得更加成熟,也更有自信。这样的转变很神奇,而这也是奥黛丽“一夜成名”的原因。她平步青云,一炮而红,像灰姑娘一样;之前默默无闻,却突然窜红。曾与奥黛丽合作过《甜姐儿》、《谜中谜》与《俪人行》(TwofortheRoad)的导演斯坦利·唐南(StanlyDonen)也有同感:“我第一次看到奥黛丽,是在她演出《罗马假日》时。我一生少有的惊艳的感觉立刻涌现出来——好比我第一次见到弗雷德·阿斯泰尔,第一次见到马龙·白兰度(MarlonBrando)。显然,她对我而言,也将跨入熠熠巨星的行列:卓别林(Chaplin)、亚斯坦、白兰度,与他们平起平坐。”
亨利·卢斯(HenryLuce)对奥黛丽也有着同样的想法。1953年9月7日,奥黛丽成为《时代》(Time)杂志的封面人物,这也是该杂志对才华初露的新星少有的礼遇。同年,《生活》杂志评选她为年度风云女性。该期杂志的标题是:《谁造就了奥黛丽的惊人魅力?》。答案是:“奥黛丽向定义挑战。她是这世上的女性,也是个流浪儿。她不分远近,和善待人,却又对陌生人十分冷漠。”奥黛丽浅褐色的眼中隐藏着神秘,其他的影星则是大咧咧地;显然,奥黛丽另有一番人生经历。
1953年,当赫本与梅尔·费勒在《罗马假日》的首映式上相识后,她的人生变得更加有趣了。费勒是格里高利·派克在赫拉影片公司(LaJollaPlayhouse)的好友。派克当时在伦敦拍摄《夜归人》(NightPeople),而费勒则在松林片厂拍米高梅的《圆桌武士》(KnightsoftheRoundTable),派克向梅尔提议去参加奥黛丽母亲在梅费尔公寓里办的派对。
摄影师塞西尔·比顿当时也参加了这个派对。他在日记里写道,梅尔是个“迷人、瘦高的帅哥,他向我说奥黛丽是全场最美丽的人。”奥黛丽对梅尔必定也深有好感,虽然他结过两次婚,有4个小孩,而且还比奥黛丽大上12岁。但他不久后便打电话给奥黛丽(在派克的建议下),他们很快就在一起了。梅尔是个想像力丰富、具有天赋、不屈不挠的人,他立刻就感受到奥黛丽的与众不同。他也不想错过这样的好女孩。
从高大自信的梅尔身上,奥黛丽觉得自己已然找到了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在别人的眼中,这似乎是个美丽的错误。列名在社会名人录上,普林斯顿大学毕业,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当大部分的片厂老板都只是受三流教育的皮货商,梅尔站出来,的确引人注目。他还集制片、导演、演员的身份于一身,是个具有社会地位的人。
当时罗斯玛丽·克卢尼(RosemaryClooney)和奥黛丽都是派拉蒙的新人。罗斯玛丽正在拍《白色圣诞》(WhiteChristmas),而奥黛丽则在拍《龙凤配》。两人的化妆室就在隔壁,于是结成好友。
“那时,我已经嫁给若泽·费雷尔(JoséFerrer),他和梅尔没有亲戚关系,”克卢尼回忆说:“有天晚上我邀请奥黛丽到我家吃饭。当时只有我们两个人,吃饱了饭坐在客厅看电视,她问我:‘你觉得梅尔·费勒这个人怎样?’我说:‘喔!天啊,他很可怕——谁挡了他的路,他就会把对方挤开。为达目的,他不惜强迫女人,他很坏。’”
“她什么也没说,只是沉吟不语。”
“后来她回去了,我对若泽说:‘我觉得我说错了话……’”
“他问我:‘怎么回事?’”
“我说:‘她问我觉得梅尔怎样,结果我全说了。’”
“若泽说:‘这下子你可错了!’”
“为什么?”
“她和他在约会。”
奥黛丽与罗丝后来会拿这件事来开玩笑,奥黛丽最后也原谅了她。事实上,梅尔和奥黛丽从1954年2月到6月登台演出百老汇舞台剧《翁蒂娜》(Ondine)时还租了费勒夫妇在庞德里奇(PondRidge)旁的度假别墅。
虽然奥黛丽母亲极力反对,梅尔与奥黛丽之间的感情越来越好。他们一起住在村庄小屋,也同台演出《翁蒂娜》,这出剧描写的是水中精灵与一个无法忠于她的武士之间的故事。在那段期间,梅尔带着奥黛丽接触爵士乐与纽约的夜生活。他们两人都是科沃德(NoelCoward)的书迷。在8月,梅尔37岁的生日,奥黛丽送给他一支白金劳力士手表,上面刻着科沃德的书名:“爱上男孩。”
演出《翁蒂娜》之后,奥黛丽得到了东尼奖最佳女主角奖,他们于1954年9月24日在瑞士结婚。或许,奥黛丽一直都在害怕没有人会向她求婚,她非常高兴可以嫁给梅尔。“就像小孩子一样,”她后来承认说:“我觉得自己丑得没有人会愿意娶我当妻子……这也是为什么我常告诉梅尔说:‘因为你,我终于可以嫁得出去。’”奥黛丽结婚当天穿着白色皮尔·巴尔曼(PierreBalmain)的礼服,头上戴着用玫瑰编织成的头冠,手上戴着白色手套。新婚的费勒夫妇在意大利阿尔巴诺(Albano)渡蜜月,此地距罗马约20英里,梅尔记得有一堆狗仔队和新闻记者亦步亦趋地跟着他们——他们甚至得在租来的乡村农舍外加上层层篱笆,才能换取片刻安宁。
在他们结婚3年后,即1957年,奥黛丽拍了《甜姐儿》,这部片子中的高级女装使得许多设计师竞相投入时装设计界,这是别的片子不曾有过的情形。杰弗里·班克斯第一次在华盛顿特区看到这部电影时,是11岁。他在乔治城M街一家专播二轮电影的圆环戏院(CircleTheater)看到这部影片,另外一起播映的是莱斯莉·卡伦(LesileCaron)主演的《孤凤奇缘》(Lili)。杰弗里拉着母亲一起看,结果他母亲看了两遍这两部电影。“从那时开始,”他记得:“我被奥黛丽深深吸引了,从此我就从事设计这一行。”
刚从纽约帕森斯设计学校(ParsonsSchoolofDesign)毕业的伊萨克·米兹拉西(IsaacMizrahi)向班克斯表示希望可以到他公司上班。这个人才华洋溢,班克斯看了一下伊萨克的素描簿,当下就决定雇用他。如果他愿意待上一年的话,那班克斯就真的赚到了。某天,他们在工作室里聊天,突然提到了《甜姐儿》。伊萨克坦陈他没看过这部电影。“如果你连《甜姐儿》都没有看过,怎么有资格称自己为设计师呢?”杰弗里惊呼。这个年轻人是个天才,但是还要再训练。杰弗里立刻跑了出去,借了一卷录影带回来。伊萨克很喜欢《甜姐儿》,说奥黛丽影响了他对美国休闲服装的看法。事实上,在把注意力转到电影和好莱坞之前,伊萨克就已经是当代最受喜爱的设计师之一了。
史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Spielberg)小时候在亚利桑那凤凰城的露天电影院看《甜姐儿》时,还被他的父母抓出来痛骂一顿;他导演了奥黛丽·赫本最后的一部戏《直到永远》(Always)。在他见到奥黛丽的刹那间,他就被迷住了。他们的世界真是令人向往。那一晚,他爱上了奥黛丽,当她看着摄影机对着观众时,他觉得奥黛丽也在回应着他的爱。奥黛丽演戏的天赋,只要从凝望着她,全世界的人都会和斯皮尔伯格一样有同感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她精湛的演技。
《甜姐儿》这部浪漫电影是与弗雷德·阿斯泰尔一起主演,故事背景在巴黎,说的是高级女装设计师的故事,这似乎是为奥黛丽量身定做的电影。起初,她的经纪人库尔特·富林斯(KurtFrings)很生气地回绝了,觉得这种“无聊的歌舞片”和奥黛丽的巨星形象一点也不搭界。但是当剧本送到奥黛丽的手上时,她连着读了两个小时。“我是在巴黎读到剧本的,”奥黛丽回忆说:“我立刻就爱上这部戏。故事很迷人,最棒的是可以跟弗雷德·阿斯泰尔一起跳舞。”奥黛丽本人很喜欢,甚至她的母亲还告诉编剧伦纳特·格什(LeonardGershe),她真不敢相信,这样的剧本是一个根本不认识她女儿的人写的。
但在这灿烂的远景中,却出现了一个小问题:伊迪丝·黑德又被指派担任这部电影的服装设计,唐南这么表示。“伊迪丝·黑德怎么可以担任时尚片的服装设计呢?”奥黛丽和唐南很快就同意纪梵希是惟一的人选,而让伊迪丝·黑德担任凯·汤普生(KayThompson)的服装设计。汤普生本人对设计也颇有心得,自是相当不高兴。
一旦服装的问题敲定之后,大家知道男爵夫人并未看走眼。《甜姐儿》在许多方面几乎不可思议地预言了奥黛丽后来蔚为风尚的风格和明星架势。在这部影片中,乔·斯托克顿(JoStockton)这个大城市里的一个书虫,被黛安娜·弗丽兰(DianaVreeland)式的杂志编辑发掘,另一位魅力十足的时尚摄影师,则是由温文儒雅的弗雷德·阿斯泰尔饰演真实生活中理查德·艾夫登(RichardAvedon)的角色。然而,在巴黎的薰陶之下,乔·斯托克顿蜕变成为一个充满自信的封面女郎。当沙龙秀的帘幕拉起,奥黛丽走了出来,像埃及的公主一样昂首挺立,身后则是纪梵希设计的黎明背景。观众爱戴她的掌声如潮水不断。我们屏息等待奥黛丽的出现。我们终于见识到时尚与电影的力量。当然还有奥黛丽四射的巨星魅力。
我们只要想想看名摄影师理查德·艾夫登为奥黛丽在片中所拍的照片,就可以看出她对时尚界具有无远弗届的影响力:在卢浮宫前面,她穿着细腰的黑色洋装,捧着一束色彩缤纷的气球,仿佛她自己随时也会跟着气球飘起来;她站在火车旁,穿着那件毛料套装,抱着她的宠物——“出名”(Famous),提着时髦的白藤行李箱,被周围的烟雾与神秘环绕着。即使和弗雷德·阿斯泰尔跑到烟雾缭绕的贫民窟酒吧里,她在黑色套装上加了A字剪裁的雨衣,这些经典照片里,奥黛丽都是出色无比。
弗雷德·阿斯泰尔饰演的角色——迪克·艾弗里(DickAvery),其实就是理查德·艾夫登的化身,他把丑小鸭变成天鹅的部分,便是影射奥黛丽早期当模特儿的经历。“36年前,我抵达美国时,首先见到的便是自由女神像;”奥黛丽回忆说,她在1989年将美国服装设计委员会(CFDA)的终身成就奖颁给理查德·艾夫登。“第二个见到的是——理查德·艾夫登。在我知道以前,我就已经在他的照相机快门前了。他的闪光灯不停闪烁,伴随着悠扬的音乐;理查德会在一分钟之内不断地拍照,像蜂鸟般不停地变换各种角度……因为理查德,我可以展翅自由翱翔,站在蒸气的云端上,在雨中淋湿,甚至一路从楼梯上飞奔而下,却不怕把脖子跌断。”
波利·梅林当时是黛安娜·弗里兰年轻的服装助理,曾经与理查德、奥黛丽一起为《哈泼时尚》杂志拍摄照片。“她真的很迷人,无论穿哪一件衣服都很棒……理查德也很棒,特别是帮奥黛丽所拍的照片更棒,他只要拍她坐着喝茶或喝咖啡的样子,就足以让大家神魂颠倒。”和奥黛丽工作并不需要具备任何应付明星的特别技巧。“我们年纪差不多,她很有魅力,”梅林回忆说:“举止优雅。但当时,大家几乎都是在这样的教养下长大的,那个时代不同,讲求的是优雅与礼貌。”
奥黛丽愈具信心后,她就更了解在摄影师面前要摆的各种姿势,其实就像导演、服装设计师、化妆师一样,大家都是合作者。她和他们一起努力地在大众面前呈现出她最美好的一面。鲍勃·威洛比是奥黛丽初到好莱坞时一起共事的摄影师之一。1953年的一天,他接到经纪人的通知,要他到派拉蒙为一个新人拍照,而这名新进的演员刚在罗马和格里高利·派克合作了一部电影。据说那部电影很不错。
“我去到那里,”鲍勃记得:“看到她,觉得她真是特别——和一般好莱坞的新星截然不同。我对她印象深刻,觉得每个人对她的态度也不一样。如果你担任过工作人员,像是服装、化妆人员的话,你就知道他们对她与对待其他新星的方式不同。他们小心翼翼地对待她,只要奥黛丽出现,你永远不会忘记她。”
“我想这是因为奥黛丽自己是个淑女的关系。你知道她不是公主,但你就是会对她好一点。她的气质可能是一般年轻美国女孩子所缺乏的。而且大家都知道她始终都具有这样的气质。不只是在我认识她,以及大家共事的那几年。无论是在欧洲或美国,人们对她都相当地尊敬。我从未见过哪个人可以像她这样得到朋友的爱戴。”
奥黛丽对这些照片是否会有她自己的想法呢?威洛比说奥黛丽很信任他——一旦得到她的信任之后,她可以为他做任何事。“奥黛丽会接受她所有的剧照,自己再看过一遍。她还会看我最近的作品。我们之间可以达成共识。她只要点点头就好,根本不需开口,我就可以感觉到她的想法。”
锡德·艾弗里(SidAvery),另一位在奥黛丽刚出道影坛时的好莱坞摄影师也说:“奥黛丽对于自己该呈现的风貌,以及如何在镜头前显得耀眼,都相当有概念。她从不会强人所难,但是,我知道她的建议大多经过深思熟虑,并且能让作品更有质感。”
“我总觉得拍她的照片,就像在拍自己的女儿一样,她像是多年以前就跟在我身边。和她在一起会觉得很自在,”他还记得40年前第一次见到奥黛丽的情景。“你从来不会觉得自己被打断,或是你不应该做这件事。”
“一如丰满的胸部或是身材,但她却不会把这些看得很重要,因此,我觉得她很了不起。你不必在意自己的外表,你只要在意自己的人品。”
鲍勃·威洛比也觉得,是奥黛丽的人品使得人们对她的美貌如此着迷。“她的个性和大部分人一样——是学也学不来的。这是与生俱来的特质。她天生就是如此独特不凡。像威廉·霍尔登或杰克·莱蒙(JackLemmon)——这些都是我很喜欢共事的人。他们也是我愿意邀到家里吃饭作客的人。好莱坞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我都不会把他们带到我家去,但奥黛丽是一个我很乐意招待的贵宾。”
奥黛丽在她渴望成为芭蕾舞星那几年所培养的自我要求,对她后来与纪梵希共同创造独特的视觉标志,以及与导演、摄影师共事,有极大的帮助。她很直觉地知道哪些东西适合她,并勇于抛弃不适合的东西。就像琼·克劳馥(JoanCrawford)懂得利用宽肩的衣服平衡她过大的臀部,赫本也将她的优点发挥到极致。以期掩饰她自己所说的“皮包骨”,她和纪梵希创造了一个强调她的纤瘦、高挑与流线的形象。同样地,她会亲自挑选照片,以传达自己最好的形象。她会挑出那些别人觉得有瑕疵的照片,并把它们拿到最前面;她也喜欢穿着黑色或是单色的衣服、紧束腰身和合身的长裤,让人注意到她最纤细的部分。她在建立现代美感的定义上也相当成功,《时尚》杂志就尊称她是“当今最正点的女孩”、“深深吸引众人的想像力与掌握当代的风潮,能够建立流行美学的新标准,每个人争相模仿的‘赫本形象’。”
尽管她的教养很好,奥黛丽·赫本对于自己要穿什么或是不穿什么,可是相当地坚持。这一点从她决定要纪梵希取代伊迪丝·黑德出任《龙凤配》服装设计一事,就可以看出来。由于她对自己的缺点与特质研究得很透彻,她发展出个人风格的穿着规则,并且奉行不渝。事实上,和斯坦利·唐南在拍摄《甜姐儿》时,当他反对她认为很有道理的事时,发生了一次令人记忆深刻的争执。唐南回忆说:“奥黛丽和我都同意穿着黑色紧身裤,黑色毛衣与黑鞋。我希望她穿白色的袜子,但却吓到她了。‘我绝不穿白袜子!’她斩钉截铁地表示。‘这样会破坏整个黑色的线条,而且我的脚看起来会不连贯。’我说:‘如果你的袜子不是白色的话,你会整个人都被背景吃掉,你的动作会看不出来,而且整场舞蹈就会显得枯燥无趣。’她哭了起来,跑到更衣间。过了一会儿,恢复平静后,她换上了白色的袜子,走进布景里,继续拍戏不再啜泣。”
“后来,”唐南说:“当她看到这一幕时,她递给我一张纸条说:‘你是对的!’”至于奥黛丽,她说她哭的原因并非是得穿上白袜子。“我不太记得当初为什么会这样激动,”她说:“但是斯坦利应该了解我很在意自己的外表,而且背后的原因其实还挺复杂的。我一直都不曾对斯坦利说清楚,因为其中有一些他无法理解我为何会生气的原因。你知道吗?从小,我对于自己的大脚就有错综复杂的心结——我穿八号半的鞋子——而和我一起长大的女孩,都是一些个子娇小的芭蕾舞者。我总是最高的,如果我穿上白袜子的话,人们就会注意到我的脚很大,我一直羡慕那些女孩的小脚、美丽的线条和其他我所没有的东西。”
除了时尚的故事之外,男爵夫人之所以不相信《甜姐儿》是个不认识她女儿的人写的,是有原因的。赫本和剧中女主角乔·斯托克顿一样,不觉得自己会成为时尚典范。很有意思的是,电影人物与演员本身的个性都具有极端的特质:既聪明又谦虚、既冷静却又浮躁、既自信但也脆弱。这样的冲突个性只有在奥黛丽身上才会找得到,只有她有能力面对自己的恐惧与害羞,尽力克服;这也是我们觉得她很吸引人的原因。
赫本勇敢的特质一直都在转变当中——从发现罗马惊奇的公主,失恋的司机女儿到从法国回来的淑女名媛,被年轻的小提琴家惊为天人,以及平凡瘦弱的书虫,最后却变成舞会上令人赞叹的公主。奥黛丽成功地诠释了这些女子,因为她深知这些人的犹豫、希望以及对美的渴望。
就像《甜姐儿》的主人翁,奥黛丽虽然一出道就成为耀眼影星,但她在演艺事业上则一直保持低调——这在好莱坞是难得且不多见的作为。这样的人格特质让人们愈发喜欢她;她不像其他的大牌明星,她似乎比较平易近人。正如一个记者曾经写道:“奥黛丽·赫本看起来相当女性化,但其实她是最不像女孩子的。”当别的女星总是忙着表现自己的身材时,她反而很快地说出自己的缺点。但就像一位摄影师说的:“她的缺点凸显出她的风格。粗黑的浓眉、不整齐的牙齿。她不在乎自己的头发是否凌乱,也不在意跌在水里弄湿自己。她是一个性情中人。”
赫本不但有世界知名巨星的教养与天分,而且也有一般人少有的能力,可以淡然看待自己——不论是在幕前或幕后。格里高利·派克总觉得奥黛丽的幽默感是她最被低估的资产。“她很会恶作剧,她会扮小丑,”他说:“我想不了解她的人,大概都会对她的逗趣感到惊讶。她总是会把我逗得笑场。我觉得她演的喜剧角色太少了。制片看到她,都只想让她演一些严肃的角色,其实她是很有喜剧感的演员。”
奥黛丽回想拍摄《甜姐儿》时,一些好笑的例子。“有次我们闹了一个笑话,把法文搞混了。飞机上会有警示灯,警告我们不要抽烟,用法文写是‘不要烟’。结果我们大家都面面相觑,因为看起来像是‘现在停止冒烟’。”虽然,她很优雅漂亮,奥黛丽却常有出人意料的幽默感。“奥黛丽看起来很有皇室气质,”设计师迈克尔·格尔斯说:“但是她却是个不拘小节的人。她对于自己的穿着一样感到自在。”奥黛丽是很闲适安逸的一个人,所以和她相处的人也都很自在,这样的气质其实也散发在银幕上。正如纪梵希说的:“奥黛丽很了解自己——不论是优缺点,她都坦然处之。”
另一则《甜姐儿》的轶事也透露出奥黛丽对自己很在意——但又不会太过严肃。每部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势必是完美无瑕的,就和这两位巨星一样:优雅的奥黛丽·赫本和弗雷德·阿斯泰尔最后终于重逢,他们在船上翩然起舞。这时,奥黛丽穿着王薇拉设计的白色结婚礼服,戴着项链、白手套,奥黛丽和弗雷德开怀唱着《如此美好》(S'Wonderful),一路舞向日落尽头。但大部分的电影——也和我们的人生一样——幕后的故事都不如银幕前那般光鲜优雅。导演斯坦利回忆说:“当时下了好几个星期的雨,最后我们还是要跑到小岛上拍这一幕,这个岛其实是两条小溪间的一片草地。每个人都很紧张,奥黛丽突然说:“我盼了20年要跟弗雷德·阿斯泰尔跳舞,下场是什么?一身泥泞。”
多年以后,奥黛丽也说了拍片中一些好玩的事,也许是有点揭人隐私,这是有关唐南那一幕的笑话。“斯坦利当时以他的法文为傲,正好在拍摄最后一幕,我和弗雷德在溪流中木筏里的镜头,斯坦利为了美化画面,希望我们在影片淡出时,跟在天鹅后面——结果天鹅先游走了,我们慢了一步。斯坦利发狂地扯开嗓门大叫:‘猴子!猴子!’(法文)”
“他原本要说的是,”奥黛丽想到当时的情景不禁笑开来:“天鹅!但是他没念对,嘴里喊的却是猴子!”
奥黛丽难以抑制的特质也是她的风格和吸引力的来源之一,就像她的平底鞋和夸张的太阳眼镜。奥黛丽除了具有公认的美貌之外,其实她个性中的其他层面——比如谦虚、慷慨与不安全感——才是观众对她如痴如醉的原因。
在《甜姐儿》和《黄昏之恋》于1957年上映之后,奥黛丽已经与风尚划下等号,所以她的名字“奥黛丽”成为一个形容词,有教养、成熟、美国风貌的同义词。“这样很奥黛丽。”这句话成为形容服装光鲜女性的用词。这样的简称我们还可从当今一些设计师的作品看到,如比尔·布雷斯(BillBlass)、拉尔夫·劳伦、迈克尔格尔斯、奥斯卡·德拉伦塔(OscardelaRenta)以及辛西娅·罗利。
1991年,拉尔夫·劳伦在林肯中心影艺协会向奥袋丽致意时,他提到奥黛丽对于时尚影响卓著,引起全场热烈的掌声。“身为一名服装设计师,”他告诉在场的群众说:“我敢说——每一本杂志的编辑或服装助理可能每分钟都会提到奥黛丽的名字。他们会怎么说呢?他们会说:‘喔!这样很奥黛丽。’”观众们哄然大笑。拉尔夫怯怯地笑着,向奥黛丽瞄了一眼:“我不知道奥黛丽是否听过,但我相信纪梵希一定听过。”
奥黛丽和大家一起鼓掌,并对着她的好朋友拉尔夫微笑着。虽然她只是隐约知道全世界对她的喜爱,但她一定知道如何能够很“奥黛丽”。
出名的“出名”
谁知道你会和你的狗一样古怪。
——奥黛丽“出名”是一只喜欢乱叫、容易神经紧张、约克夏品种的狗,也是奥黛丽最出名的狗。“她真是个爱狗的人,”比利·怀尔德说:“她对她的狗都很好,尤其是那只‘出名’。”这只狗是梅尔·费勒1956年送给奥黛丽的礼物,它曾经在《甜姐儿》里露脸,在《蒂凡尼早餐》拍摄中场休息时,趴在主人的膝盖上,更是多次出现在艾弗登的摄影作品里。在弗洛伊德盛行的50年代里,有个导演就认为“出名”是奥黛丽的“小孩替代物”——她帮它打扮,和它形影不离,忽略它所有的缺点。在这上面,“出名”是填补了丈夫的空洞,而非她的小孩。
不幸的是,“出名”的行为,一点也不像它那举止优雅的主人,是一只很不乖的狗。有一次,赫本带着这只狗到比利·怀尔德洛杉矶的家中作客。奥黛丽一再保证“出名一定会乖乖的”。结果,它看了怀尔德家里的约克夏“五十”一眼,便在他们家里路易十四时代丝质客厅座椅上撒尿。赫本深感抱歉,但是奥黛丽·怀尔德觉得“出名”却是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
虽然它破坏了主人家的古董家具,因为奥黛丽和她的朋友都了解“出名”,所以它也没受到什么处罚。这一点“出名”倒是心知肚明。毕竟它知道怎样取悦自己的主人,就像好莱坞许多影星的恶行很快就会被遗忘;“出名”因为在镜头前大出风头,特别是和比利·怀尔德处不好时,这一点可是大有帮助。只要摄影机一开动,好莱坞都知道“出名”一定会表现得可圈可点(此点与它的主人无异)。但是,奥黛丽的狗有时却没有狗明星的风范。也许是成为名狗对他来说压力太大了吧。也许,太多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它身上。因为不希望它成为狗类的朱迪·加兰(JudyGarland),医生还开给“出名”镇定剂,让它心情平静一点。
1958年时,奥黛丽已经有太多的狗了。因为要拍《绿厦》(GreenMansions),她又养了一只小鹿。这只鹿的一对大眼睛和细瘦的腿,让大家一致觉得这只宠物跟主人长得很像。不用说,“出名”却不太高兴。事实上,“出名”还蛮生气的。当主人喂“依布”(Ib)吃东西,而它没得吃时,它就会躲起来生气。“你应该了解,”摄影师威洛比曾说:“‘出名’对奥黛丽是情有独钟。”
“依布”小时候,是奥黛丽每两个小时用奶瓶喂大的。“当它两个半月大时,就住在我们家,”梅尔说,“我们在客厅,它就和我们待在客厅吃东西;我们睡觉时,它就睡在浴室里。”“依布”还跟着奥黛丽一起上超市买东西——你能想像这两个人一起选购农产品的样子吗?那年,梅尔与奥黛丽的私人圣诞卡上,就是“依布”和“出名”和他们坐在沙发上拍的照片。每个人都笑得很开心。
1960年在拍摄《双姝怨》(TheChildren'sHour)时,梅尔与奥黛丽在日落大道上租了一栋房子。“我们说这里是离婚者和失婚者的梦碎大道(BoulevardofBrokenDreams),”奥黛丽·怀尔德说。后来,“出名”被车撞,死在奥黛丽的怀里,奥黛丽原本对好莱坞即甚少评语,这会儿更加地不予置评。奥黛丽带着儿子西恩到巴黎去,当时梅尔正在那里拍《最长的一日》(TheLongestDay)。梅尔又买了一只约克夏狗送给奥黛丽,从这个情形看来,他似乎是个好丈夫。它与“出名”长得很像,奥黛丽慢慢地也愈来愈爱它。
虽然她很喜欢动物,奥黛丽却不太喜欢养猫。在隔年春天替《哈泼时尚》杂志拍照时,他们用了一只白猫(当然一起参与工作的还有梅尔、迪克尔弗里、巴斯特·基顿〔BusterKeaton〕、阿尔特·布赫瓦尔德〔ArtBuchwald〕,以及一整排硬壳的路易威登行李箱)。艺术指导亨利·沃尔夫(HenryWolf)还记得:“那只猫一直抓奥黛丽的脸,所以,我们有好几天都不能拍她另一边的脸……我想可能是忘了喂它吧!”
奥黛丽最后把她的爱,从约克夏和小鹿身上转到杰克·罗素犬(JackRossellterrier),这种吵闹、身材只有鞋盒一般大小的狗,常以为自己是牧羊犬。她的最高记录是养了五只狗。奥黛丽把一只叫“图柏”(Tupper)的狗送给罗伯特·沃德斯,当作是他50岁的生日礼物。“罗伯特从来没有养过狗,我觉得他应该养一只属于自己的狗。”奥黛丽或许回想起“出名”带给她的许多快乐。虽然“米西”(Missy)和“图柏”这两只狗于她在世时相处得很好,但在奥黛丽去世之后,他们就必须分开。毕竟,魔力已经消失,而他们与奥黛丽的关系也不复存在。
“我觉得和动物的关系可以说是最单纯的,”奥黛丽曾经有感而发:“没有人,也很少有小孩可以这样无所要求地陪着你。他们只想活着罢了。他们只想吃饱。他们完全地依赖你,如此之脆弱。他们的脆弱让你完全敞开心胸接纳他们,或许你很少这样对待过任何一个人。”
所以,在这样的情感之下,那几张受损的椅子,又算得了什么呢?奥黛丽有着天使般的特质。她并不想高人一等;但她从内在显现出的神采、精力与光芒,令人不敢逼视。
——凯文·奥库安(KevynAucoin)
正文 第四章 迷人脸庞
时间是晚上6点,庞德里奇饭店十四号房里,法国“情人晚上会面的时间”。奥黛丽饰演的阿里亚纳(Ariane),一位年轻的大提琴女学生,脚上只穿着一只鞋子,身着纪梵希设计的合身、上有花朵刺绣的圆裙洋装,正趴在地上找鞋子。这件衣服适合穿着去幽会,她的情郎是加里·库珀饰演的弗朗克·弗拉纳根(FrankFlannagan),一个性好渔色的企业家。
“我不能只穿着一只鞋子见人,”阿里亚纳哀怨地说,因为她已经赶不上她下一个捏造的约会时间。
“为何不行?你的脚很好看!”弗拉纳根言辞闪烁,因为不见的那只鞋子就在他的口袋里。
“我的脚太大了。”阿里亚纳在电话桌下面找鞋。
“它很好啊。事实上,你全身都很完美。”弗拉纳根一边说一边爬到她身旁。
“我太瘦了,而且有对招风耳,牙齿不齐,脖子太长了。”
“也许吧!但我就喜欢它们的样子。你的长相有说不出来的巴黎风味,也像是法国人对左岸的观感。”
弗朗克·弗拉纳根说的没错——奥黛丽·赫本的美确实让人难以给出明确的定义,她的特质即使是满腹经纶的人也无法形容于万一。即使是最伟大的导演也无法完全捕捉到这些特质,她这一生拍过的几千张照片也一样难以完全展现出来。奥黛丽的美深藏在她细致的皮肤下,她的美绝对不是外表的。对此理查德·艾夫登说:“我觉得她的美难以形诸照片。她自己就是一帧最完美的照片。”
无论怎么拍她,她饰演的人是谁,奥黛丽展现出来的风采都令人惊艳不已。每个人只消看她一眼,就会像是看到《罗马假日》里的安妮公主,对于她明亮的大眼睛,弯曲的粗眉,典雅细致的骨架难以忘怀。她对着镜头明亮开朗的注视让全世界为之屏息。乔·尤拉记得:“你只要看着她的眼睛,就会相信她说的每一句话。”
但当世人带着崇拜眼神看着她时,她对自己长相的评语却是无比严苛。她的亲密好友多丽丝及尤尔·布林纳(DorisandYulBrynner)夫妇就说过:“奥黛丽这个人很矛盾——她觉得自己的胸部太平坦,也觉得她的脚太大。以前我们常常聚在一起,如果她心情不好时就会说:‘为什么我的脚不能跟你的一样小?’这些话真是太荒谬,因为她实在长得很漂亮!奥黛丽和许多女人一样,常觉得自己长得很可笑。她对自己不整齐的牙齿、有点宽的鼻子、10号大的脚和小精灵耳朵,一直耿耿于怀。‘我从来没想过要照相,’她曾经这样说过:‘像我这样的一张脸。’”当然,她的影迷没有人会同意她的想法。
奥黛丽的伴侣罗伯特·沃德斯也认为,奥黛丽根本不觉得自己长得很漂亮,因为她看自己的角度和我们看她的角度不同。“她从小就很清楚她自己所认定的一些个人缺点,只要有人赞美她的外表,她就会觉得那是一种赞美,过度赞美。”
奥黛丽对自我的观感与别人对她的看法之间所存在的分歧,使得她更接近于一般平凡的女人——她的不安让我们和她更为接近,其实每个人的内心多少也会有这样的不安。然而,我们想到奥黛丽·赫本时,我们根本就不会想到她所提过的这些缺点。如果有的话,那也是像杜鲁门·卡波特(TrumanCapote)形容芭比·佩利所说的:“她惟一的缺点就是她太完美了。除此之外,她是完美无瑕的。”
奥黛丽的生活严谨、健康,这也是她精力充沛与魅力十足的原因。她住在乡村,早起早睡,把自己照顾得很好。“她总是按部就班,一辈子过着规律的生活,”她的儿子西恩表示:“她希望自己每天都能按时地起床、吃饭、散步与就寝。”
奥黛丽的美并无特别的秘诀。“我的日子没有理论或公式,”奥黛丽解释说:“有时跟着直觉,有时是常识。逻辑推论也很好,我从许多的事物与人身上学习到逻辑推理——从我的母亲身上,从芭蕾舞的训练,从《时尚》杂志。”奥黛丽的美是一种整体美——她会倾听自己身体的需要,也知道她得到了什么。“在都市里,”她说:“也应该保持在乡村那样的生活形态——很自然的是:你希望运动,却又常常做不到;你会吃一些对身体有益的食物,但同时也会吃下一些无益的东西。面对现实吧。一块好吃的奶油蛋糕真是让人垂涎欲滴,其实,我也抵挡不住这样的诱惑。”你当然可以觉得奥黛丽的规则并不是那么严格。“对于食物或是身材,其实你不必太过紧张,否则你就会沦为自己美丽的奴隶……也许你可以拥有美丽的肌肤,但是你可能也会变成机器人。”
终究,美并不是只存在于美丽的外表而已。正如同凯文·奥库安这位常和奥黛丽共事,并且帮许多封面女郎、影星和歌剧女主角化妆的专业化妆师说:“我们最需要向奥黛丽学习她那种乐观、勇敢面对生活的态度。”或许这也是让她如此美丽的原因——不论是内在或外在。
此外,奥黛丽并不像其他的影星那么重视保养。根据1953年一份她的公关人员发布的新闻稿,奥黛丽被问到她擦什么粉:“没有。”“口红呢?”“很浅的颜色。”她的唇彩都是浅色调,强调眼部化妆,奥黛丽脸上的妆很清淡、实际,是任何女性每一天都可以上的妆。
如此一位绝世美女,奥黛丽其实不太需要化妆技巧。“我不是很强调规则的人,”奥黛丽对《时尚》杂志坦白地表示:“我不是那种需要很多睡眠来保养肌肤的人。我喜欢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吸入很多、很多的氧气。而且我的睡眠品质很好,一天睡8到9个小时,整个人就可以神清气爽,否则我也会睡午觉。没睡午觉的话,对我的影响也不大,我一向很放松,没有特别的保养方法。我只是做我该做的事,剩下的就是顺其自然。”
为奥黛丽在《罗马假日》化妆,并一直担任她的化妆师的亚伯特·德罗西(AlbertodeRossi)对于奥黛丽和她的妆更是有他个人的见解。“每次我见到一张脸,”他说:“就是见到一张上帝给的脸。但这张脸应该要自然柔和,不要像戴着面具一样做作。”奥黛丽和其他的女演员一样,和她们的化妆师都很亲近,最近她还成为亚伯特夫妇的好朋友。曾经有人赞美她的眼睛是全世界最美丽的眼睛,奥黛丽便回答说:“喔,不!或许是化得最漂亮的眼睛,但这都是亚伯特的功劳。”
德罗西帮奥黛丽化妆的技巧之一,便是用肥皂与清水将她的脸清洁干净之后,在她的脸及脖子轻轻地上一层粉底。然后扑上蜜粉刷匀,再喷上埃维昂(Evian)矿泉水,两分钟后再用面纸擦过一次。这样可以增加她的肌肤质感。
虽然亚伯特都是和大牌影星合作,包括伊莉莎白·泰勒、爱娃·嘉纳以及巴斯特·兰开斯特(BustLancaster),他总觉得奥黛丽最特殊。“奥黛丽的五官很上相,”亚伯特说:“她的下颚骨线条分明,所以我会强调她的鬓角部位作为修饰,除此之外,她的脸部是不太需要修饰的。”
不工作的时候,奥黛丽便很少化妆,“只有眼部化妆,我用黑色的眼线、睫毛膏和深咖啡色的眼影笔。我会在眼睑上刷一下眼影,眉毛则顺其自然。”有时,在晚上她会在眉骨上一些亮彩眼影。她试过绿色和紫色,不过这些颜色都不太适合她。正如我们看到她在《罗马假日》时所化的妆,口红是很淡的粉红色,而且脸上也不打粉底。“我喜欢没化妆时素净的脸,”她说:“这样感觉比较好。”
奥黛丽的装扮至今仍很流行,最重要的原因是简单、容易打扮。凯文·奥库安曾经好几次帮她在拍照与公开场合化妆,觉得“模仿是赞美最诚挚的一种表现方式,我觉得很多人都想模仿她的美貌与风格。”奥克恩说奥黛丽的外表就是简单。“只要强调一下眼睛,让眉毛有型,使用浅色口红。如果说我想重建这种感觉,这就是我帮奥黛丽化妆的三大秘诀。我是说,没有人可以像奥黛丽·赫本,无论外表有多相像,但只有这样的化妆方法才能像奥黛丽吧!”
由于她曾经演过舞台剧,奥黛丽深知不卸妆对脸部肌肤伤害很大,所以她的卸妆工作做得很彻底。她自称是“肥皂与清水女孩,”她用的是埃尔诺·拉斯诺(ErnoLaszlo)的产品。但她晚上不会特别涂上什么保养品(当然你可能觉得用25美元一块的肥皂是很特别的秘诀)。“我不相信流行,”她说:“我觉得良好的健康是好皮肤的重要关键;如果你的皮肤不好,那也是健康有问题的一个信号。”
奥黛丽的发质很好,她特别喜欢伦敦一位毛发学家菲利浦·金斯利(PhilipKingsley)调配的洗发精。她四到五天洗一次头,上发卷,用家里固定式吹风机把头发吹干,因为到美容院洗头总是让她觉得很累。她洗澡时喜欢用沐浴油,她并不知道这样对皮肤有什么特别作用,但她喜欢洗一个气味芬芳的澡。
至于运动,奥黛丽觉得自己是个喜欢户外活动的人,虽然称不上有运动细胞。她喜欢在乡间田野散步——享受清新的空气。她会在海边散步几个钟头,但绝不做日光浴,她觉得躺在大太阳下实在很热(多年以后她说:“我虽然没有晒黑,但也比以前黑一点。可能因为我常听到晒太阳对健康有帮助吧!”)她常常游泳,但并不是很规律地游泳。她不滑雪、不打网球和高尔夫球;在她忙着跳舞和拍电影的那些年里,她说她没有时间好好学打球。然而,她一个星期会做三次按摩,她常常告诫大家一定要找好的按摩师,因为“不好的按摩会破坏肌肉,造成终身的伤害,而好的按摩却可以让你放松肌肉”。
奥黛丽喜欢烹调美食,或许是因为吃饭可以让全家人共聚一堂,让她表现对家人的关爱。“她煮的饭就像她的长相,”奥黛丽·怀尔德说:“她是个讲究健康饭食的厨师。”奥黛丽说她自己喜欢“健康的食物——新鲜的水果、蔬菜和肉类。”她对于质和量都一样地讲究。她也觉得太多人饭食过量。“我是那种在意健康的人,”她承认说:“我的身体里似乎有个测量器。我的胃口很好,也不挑食——我每种食物都吃——但只要吃饱,我的闸门就会放下来,我就不再多吃。”
在家里奥黛丽并不喜欢吃豪华大餐,她喜欢好好做一顿简单的食物——像是好吃的牛排,赏心悦目的沙拉,外加几颗覆盆子。她在家里招待朋友,会找六七位朋友到家里晚餐,吃意大利面、时令青蔬做成的沙拉,以及可爱的巧克力蛋糕甜点。多丽丝·布莱勒曾经在瑞士与奥黛丽当过邻居,她记得奥黛丽喜欢吃意大利面。她承认说,只要两人的丈夫不在家,她们就会把香草冰淇淋淋上巧克力糖浆,吃个痛快。
或许从化妆、运动、饮食中,我们可以定义一下奥黛丽的美。但奥黛丽之所以迷人,不仅止于她有一张美丽的面孔,而是她优雅的内涵和内敛,她的力量与坚强。在柔弱的外表下,奥黛丽有着一颗最坚强的心。
在斯坦利·唐南导演的《谜中谜》里,奥黛丽饰演里格娜·兰布特(RigenaLambrt),一位成熟有社会地位的女性。开场的那一幕是她在滑雪场的野餐桌上安静优雅地吃午餐,卡莱·葛伦饰演的彼得·乔舒亚(PeterJoshua)和她目光相对。她心里想着要如何和丈夫离婚,无心观赏白雪皑皑的远山。
“我们真的互相了解吗?”彼得问道。
“为什么这么问?你觉得我们了解对方吗?”里格娜闪避话题。
“我不知道,我怎么会知道?”
“因为我认识很多人,除非之中有人去世了,我不会再认识其他人。”
“嗯……如果有人上了这份名单,你再告诉我吧!”乔舒亚点个头走开了。他觉得很烦。
“懦夫,”里格娜在他背后说。
他转过身,“什么?”
“你总是轻易地放弃,是不是?”她微笑问道。奥黛丽的眼神闪闪发光,真是无比动人,尤其是在亚伯特的巧手装扮下,她似乎也在嘲笑自己。还记得她和乔治·佩帕尔特(GeorgePeppard)在《蒂凡尼的早餐》里,两人把万圣节面具拿开,在门口忘情拥吻的那一幕吗?这样的情景真是难以形容。还有格里高利·派克在《罗马假日》里带着她到城里四处观光,在罗马古迹前假装自己的手被吃掉,而忽略——真实生活也是如此——他用小把戏来使她开心吗?奥黛丽开怀大笑的镜头是无价、也是可爱的。正如派克回忆时说:“奥黛丽是一个既漂亮又有趣的人。她很神奇地具备了流行与令人振奋的气质。”
如果你好好地凝望着迷人的她,或许美貌渐渐地不再是奥黛丽的吸引力来源。人们喜欢她的自然不做作。从她1948年在伦敦的首次登台,她只是个歌舞团团员,在《高跟钮扣鞋》里表演,对于她伴随着幽默感的弱不禁风,观众给予的回响真是空前绝后。
赫本化妆要诀《月河》化妆要诀这种彩妆在晚上会显得格外亮眼。而你的唇彩将会闪闪动人。
嘴唇强调嘴唇的丰满性感。首先,用和口红颜色相同的唇笔将唇型描好,接着抹上口红。用面纸轻抿口红,再擦一次口红,并涂上亮彩唇膏。
两颊用接近肤色的粉底强调五官。先从颧骨开始,由前额往太阳穴的方向擦匀,让粉底颜色融入在发线里,依序把整个脸到下巴都打上粉底。用浅杏桃红的腮红刷在两颊,往后向耳际方向刷淡。
眼部化妆眼部呈现的是迷蒙优雅的风韵。先在整个眼窝,从眉骨到睫毛的部分涂上浅褐色眼影。接着在双眼皱褶处抹上雾灰色的眼影。上下眼线的部分,用黑色眼线笔描好。接着,再用黑色的液体眼线笔描出上眼线,加强眼尾部分,以增加戏剧效果。接着,用棉花棒沾取棕灰色的眼影,由眼线向眉毛往上渐层涂布。因为眼影是层层叠着擦上去的,你不必担心补妆的问题。如果再粘上假睫毛,就会更像剧中女主角。
《龙凤配》化妆要诀这是一种比较年轻、有自信、现代感的装扮——将使你闪烁着绝世美貌的风采。如果你化着这样的妆,开着敞篷车在镇上走一遭,保证大家都会目不转睛地看着你。
嘴唇晶莹亮泽的唇彩。用接近唇色的唇线笔描出唇型,涂上可可色或浅桃色的口红。再加上一层亮彩唇膏,你的双唇将能光润夺目。
两颊腮红强调的是干净、富有现代感。将腮红由颧骨往耳际刷去。为了让脸部更有立体感,可以在颚骨部分刷上淡粉红色的腮红。
眼部化妆最能展现这个妆的重点便是眼睛,双眼皱褶处先用浅葡萄色的眼影衬底,接着在眼窝部分刷上一层淡紫萝兰色的眼影。如果是晚妆,可以在眼尾涂上深紫色眼影,并轻轻向内推匀。画出上下眼线。眉毛要画出弧度,显得饱满而有力。
如果要增强化妆效果的话,可以在下眼睑内侧部分,用白色眼线笔描出眼线,或是使用假睫毛。
《窈窕淑女》化妆要诀这是奥黛丽在公开场合时化的妆。以下的化妆诀窍,可以让你呈现出自然的美感。
嘴唇在浅玫瑰红或珊瑚色的烘托下,嘴唇显现出亮丽湿润的质感。尽量用唇线笔描绘出最自然的唇型。为了让嘴唇更加自然有型,请在擦好口红后,再描一次唇型。
两颊以画圈的方式,给两颊刷上腮红,这样可以显得比较有透明感。为了在户外看起来亮丽健康,你可在阳光会先照到脸上的地方轻轻扑上腮红,比如鼻梁、颧骨与眉骨上方。
眼部化妆先用浅灰色的眼影打底。上下眼线都用可可色的眼线笔描出,尽可能地贴近假睫毛。利用棉花棒沾取棕色或深灰色的眼影,沿着眼线往上刷淡。这样会很有透明感,而且感觉很柔和。如果是晚妆,就在下眼睑的部分用棉花棒沾上一些深色眼影。然后,上下睫毛都刷上睫毛膏。最后,在全脸刷上一层淡玫瑰红或桃色蜜粉。
《乡间早晨》化妆要诀奥黛丽一直很喜欢她的乡村岁月——闲适、宁静、温馨,和好友共进美食,一起渡过许多美好岁月。任何时候都适用的妆。如果你想要脱掉鞋子,打着赤脚在草地上散步——试试这样的妆,也许你也能拥有她自在的风格与优雅。
嘴唇强调的是透明感。你可以用手指沾些唇膏,将口红轻轻涂在唇上。
两颊在这个彩妆中,强调的是透明感,腮红部分只要轻轻地由颧骨向后刷即可。用楔型海绵上粉底,可以达到最自然的效果。再用大粉扑刷沾取一些蜜粉与腮红,均匀地刷在脸上。呈现的均匀色泽能提供更自然的感受。
眼部化妆眼部强调的是柔和感。先在眼窝部分,以自然的棕色眼影由内向外推匀。接着用小刷子或是眼线笔,勾勒出比较深色的眼线。用棕色的睫毛膏把睫毛刷过一遍。用软毛牙刷沾一点发胶把眉毛向外向上刷好即可。
大家一听到“奥黛丽要进城了”,每个人都想减个十磅。虽然我不需要减肥,但我也想这么做。——奥黛丽·怀尔德
正文 第五章 放眼世界
1961年,《蒂凡尼早餐》引起的风潮,让成千上万熙攘往来的女性,个个穿起奥黛丽·赫本的合身黑色晚礼服;当《月河》的乐声悠扬响起,更令她们想要寻觅心目中的乔治·佩帕尔特。电影的影响力真是无远弗届,根据“美国防止动物受虐协会”的统计,该年要求养橘色斑纹猫的信件如雪片纷飞而至(电影里一共动用14只猫)。除了让养猫蔚为风潮之外,赫本——纪梵希组合更使得优雅时装成为流行时尚,尤其是片中女主角霍利·戈莱特利的行头,让大家一窝蜂地戴上三串式假珍珠项链、无袖洋装以及超大镜框太阳眼镜,这些东西至今历久不衰。
《蒂凡尼早餐》的拍摄过程更是汇聚许多幕后轶事。利迪希亚·鲍德里奇(LetitiaBaldrige)这位曾任杰奎琳·肯尼迪的白宫执行长、蒂凡尼珠宝的首席公关回忆,当时每个人都很崇拜奥黛丽。“从夜班守卫、一楼卖场职员,到蒂凡尼执行长沃尔特·霍文(WalterHoving)一致对她惊为天人。”
蒂凡尼在电影里的分量,几与奥黛丽、乔治·佩帕尔特及鲍迪爱德森(BuddyEdsen)等量齐观。电影公司为了不干扰商店做生意,对第五大道从每天晚上五点到清晨进行交通管制,将近两个星期之久。其中一幕拍到奥黛丽和乔治要在一只戒指上刻字,但是沃尔特·霍文考虑到这家店里商品的贵重性,拒绝让工作人员进入一楼卖场拍戏。派拉蒙为了让饰演接待奥黛丽与乔治的性格演员约翰·麦吉弗(JohnMcGiver)能入内拍戏,大手笔地付钱让卖场的销售人员都加入演艺公会。结果面对这些价值连城的珠宝,大家都非常洁身自好,一直到整个制片团回到好莱坞,完全没有珠宝短少的传闻。
说到这部电影带动的时尚风潮,鲍狄吉记得奥尔巴克斯(Ohrbachs)对于奥黛丽和乔治·佩帕尔特约会时穿的那件腰带半系在背后、橘红色纪梵希外套十分着迷。而她的貂皮帽子则是“大家都希望人手一顶”。鲍狄吉想起这些依然难掩兴奋之情。
传奇的时尚编辑嘉莉·多诺万(CarrieDonovan)当时也见过奥黛丽。“弗里兰(时任《哈泼时尚》的总编辑)很喜欢她,”她回忆说:“而我则是帮弗里兰,她需要一些到圣莫里茨(St.Moritz)时可以穿的滑雪装。”
“于是我赶紧到店里或是发表会上去找,当时她下榻丽池饭店,我把挑好的东西带过去……她实在是个很好的人。真是非常地优雅、亲切、和善。名不虚传,真的很让人喜欢,而我也不过是个帮忙的人罢了。”
“我记得其中有一套是貂皮镶边的粉红色毛料长裤套装,而她想穿的衣服可能也不会超过要登陆月球的人。我不过是个时尚杂志的编辑,她却是相当客气地对待我。隔天,她送了我一大篮花,向我致谢——其实对我而言,这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奥黛丽真是一个迷人又善良的人,她是一个有崇高品格的人。”
隔年,奥黛丽在《谜中谜》这部电影里穿着由纪梵希设计、精致剪裁的三分滚边收缩袖的衣服,更流露出她个人独特的时尚风格。这部希区柯克式的悬疑片,描述的是被谋杀的丈夫所留下的遗产遭窃,而他则有一位光鲜美貌的遗孀——事实上,设计师巴杰利(MarkBadgley)与米斯卡(JamesMischka)表示,这部电影呈现的时尚风格是他们最喜欢的。“从小我们便十分喜欢奥黛丽主演的电影——她在圣莫里茨穿的滑雪装真是好看。”巴杰利还说:“最有趣的是,即使她穿的是欧洲品牌的衣服,她还是表现出她的美式风格——也就是她很放得开,她在衣服里显得灵活不僵硬。”
奥黛丽·赫本饰演一个回到家,发现家里空无一物的家庭主妇,卡莱·葛伦则是一位帮助她的陌生人。这部电影由赫本、葛伦、纪梵希的服饰加上巴黎美景组合而成。赫本与葛伦的精采对手戏,至今仍令人怀念不已;例如,赫本为了顾左右而言他,便用戴着手套的手指指着葛伦下巴凹陷的地方:“这里的胡子,你怎么刮?”不过他们两人认识的过程,在她的无心之过下,更是令人难忘。奥黛丽回忆当时的情况是:“卡莱和我在拍《谜中谜》之前,互不认识,当时正好我们两人都在巴黎,准备在一家很棒的餐厅吃饭。我记得当时是初春时节,葛伦的穿着一向都很笔挺光鲜,那天他穿着一件淡色西装。我很兴奋可以看到他,我一定是兴奋过头;因为才坐下来没聊几分钟,我手部动作太大,一不小心就把整瓶红酒打翻在他很好看的西装上。”
“他一副很冷静的样子,但是我却吓坏了。当时我们才刚认识呢!如果可以躲到桌子底下,从此再也不要见到他,我一定会这样做。但当时的情况下,我只能力图补救。我一直道歉……而卡莱身上还不断滴着酒,他平静地脱下外套,斩钉截铁地表示说这些污渍可以处理掉。”
葛伦对这场小小灾难的反应相当有君子风度——他隔天便送了一盒鱼子酱,附上卡片,告诉奥黛丽不必在意他的西装。在电影里,唐南加了一个玩笑的画面,当他们在塞纳河畔散步时,让奥黛丽演的角色不小心把冰淇淋倒在葛伦的西装领子上。
奥黛丽和卡莱都是很优雅的人,这部电影非常卖座,而他们在银幕上的款款深情看起来就像是真的一样。这部电影中一些脍炙人口的对话——奥黛丽自己加进去的——当她邀他到家里坐,她很优雅地问:“你为什么不进来,我又不会咬你。”停了一下之后,她接着说:“除非你要求我。”另一幕则是赫本靠在葛伦的肩膀上哭泣,她抬起头看着他时,突然不按剧本即兴地说:“你看!我把你的西装都弄湿了。”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别担心,它自己会干。”奥黛丽非常喜欢两人之间有趣的对手戏。影评则说这部电影是“上乘的轻松喜剧片”。这是唐南最成功的一部片子,同时它也打破了无线电城(RadioCity)的票房记录。
一年后,奥黛丽与梅尔重返巴黎纪梵希的工作室,观赏1964年春装发表会。
记者会当天,工作人员以欢迎一位老朋友的方式来接待奥黛丽,而非将她当作名人。“她实在很棒!”当奥黛丽挽着梅尔,面带笑容、轻盈地走进屋子时,耳旁响起了赞美。房间很小,每个人几乎是膝碰膝地坐在一起,窃窃私语。奥黛丽与梅尔依偎在这间缀饰着水晶吊灯的双拼沙龙,他们坐在最尽头处两张路易十四风格的宫廷座椅上。天花板上的黄色电扇不停转动着,却无法驱散房间里的热气,奥黛丽很快地脱下她的合身外套,露出的臂膀与她的薄毛料连身裙形成明显的对比。
虽然1960年代一切都往新潮流行发展,但经典时尚依然独领风骚。女士们都穿着最好的时装——纪梵希,而且也一定会戴上最名贵的珠宝。毫无例外地,时尚记者们几乎清一色地都穿着黑色套装。男士们穿着西装打领带。和椅子搭配成套的白色小茶几上摆着流行的烟灰缸,让抽烟的顾客们方便抽烟。每个人几乎都面带笑容——从模特儿、设计师到奥黛丽。挤在小椅子里的梅尔右手拿着笔,专心记下奥黛丽想选购的服饰。奥黛丽在模特儿经过时,微微笑着。在服装发表会上请个大名鼎鼎的来宾,或是让一个名气大过服饰的模特儿来表演,这样的做法很可笑。因为在发表会上,设计师——纪梵希——才是国王,才是焦点所在。一切都是以他为主。“在小地方加朵花或是装饰,都称不上设计。”纪梵希很坚持:“能够用简单的线条制造一件简单的洋装,才是服装设计的重点。”他的设计理念在此具体化。
这场发表会以展示一连串的亚麻洋装做为开场——这些套装有着松紧腰带,上衣合身有型,而背后则是宽松的剪裁;颜色上则以中性色调为主:小麦、米色以及金属色;而大衣则是以七八分或是**分的比例,让里面的洋装从大衣底下稍微露出来。
奥黛丽微微倾身向着梅尔,在他耳边说:“我很喜欢那件小外套。”梅尔微笑。奥黛丽随即拥有了这件外套。
接着又展示出更多漂亮的衣服:前高后低,风情万种的黑色鸡尾酒会礼服。鲜艳的颜色则以纪梵希所著称的——中国蓝、粉菊红为主。另外一些精美华服更是让人心动不已。因为这些衣服的用心之处真是巨细靡遗——从袖子接缝处的绉褶,上衣内里精致的打版,上衣、外套与洋装内里的细致收边缝工。追求时尚的这群人,全都沉醉在纪梵希所呈现的匠心巧艺下。
“那件穿在格洛里亚·吉尼斯(GloriaGuinness)身上的上衣真是好看!”奥黛丽目不转睛小声地说。她比在座每位观赏发表会的人更清楚地知道,完美要花费多少代价。
1960年代的奥黛丽,在事业上已渐渐开创她个人的高峰时期,从演出《蒂凡尼早餐》、《双姝怨》(都在1961年推出),接下来的《谜中谜》《巴黎假期》《窈窕淑女》《偷龙转凤》《俪人行》,到《盲女惊魂记》(WaitUntilDark)。奥黛丽统领时尚与风格的动向——在她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最无瑕、最成熟的奥黛丽。我们再也不复记忆她所饰演的司机女儿,以及她在逃难中穿着自己做的衣服那种可怜兮兮的印象了。她已经是个不畏展现自己美貌的女人,而这也是她对全世界最重要的贡献。
正因为奥黛丽与纪梵希所创造的时装潮流,让我们一再把她跟流行联想在一起,她再无法饰演一个住在车库的平凡女子。她也带给我们一些新的启示,而这也是驱使她不断转变的动力。从《时尚》杂志里摄影师伯特·斯特恩(BertStern)为她拍摄的跨页照片以及她的电影中,我们眼前看到的奥黛丽,已然绽放成长为她长久以来所企望的成熟女性。
奥黛丽在事业巅峰时期,比其他的女演员更相信服装对她的成功有许多帮助。“俗话说,人靠衣装,”奥黛丽承认说:“衣服确实带给我许多我需要的信心。”在《窈窕淑女》中,奥黛丽形容塞西尔·比顿为衣衫褴褛的卖花女所设计的晚礼服是“最棒的衣服”。“我要做的只是穿着它走下楼梯。这件衣服让我可以充满自信地演出。”当她穿上这件光彩耀眼的衣服,她变成了依莉莎(Eliza)小姐,同样地,穿上纪梵希设计的衣服,也让她在银幕上自信十足地扮演好每一个角色。
“在演戏时,衣服对我的帮助很大。它帮助我看清楚自己要扮演何种角色,接下来的其他部分就变得很简单。更明显的是,你在拍同一部戏时,像《战争与和平》(WarandPeace)、《修女故事》(TheNun'sStory),你穿着那些衣服,就会穿出习惯。即使你不是真的成为修女,你也会感染一些修女的行为举止。如果你走路的样子不对,你就会觉得怪怪的。这对演戏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在时装剧里,穿着纪梵希简单可爱的衣服,可爱的红色小外套或是戴一顶流行的帽子,都会让我觉得很棒。”
奥黛丽相信衣服带给她许多力量,并不仅止于她演戏时。这样的信念也延伸在她的日常生活中。多年后,她对纪梵希透露(这些话对他非常受用),“当我代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电视摄像机面前演讲时,自然会紧张;但穿着你设计的衣服,我觉得好像有人在保护我。”
奥黛丽对时装的影响之所以深远,是因为她会随着时代变迁而改变,却又葆有她独特的风格。“奥黛丽的风格是简单而且不退流行的,”名模克里斯蒂·特林顿有过这样的观察心得:“即使她表现出时尚与流行感,她也不会跟着潮流走。”奥黛丽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当你发现自己的风格时,你就应该坚持自己的步调。”她绝对不会穿着设计师现成的衣服,但是她会把它们修改到适合她自己。她喜欢一些基本款式,有时只是加上个配件,就可以表现出她原有的个性。
奥黛丽的穿着之所以到现在仍风行不坠,或许是因为她对衣着的态度十分执着——执着于她所买的衣服,也执着于她的穿法。王薇拉觉得:“奥黛丽对于穿着自有一套明显的规则,和时装编辑对于外表的装扮理念类似。”这种执着一半也出自于她的背景。法国女孩子可能会为了一条围巾,或是一双可以穿好几年的鞋子而花费一整个星期的薪水。奥黛丽多少也有欧洲人这种为了买奢侈品而平日节俭的消费习惯。她生长在一个女性买衣服重质不重量的时代。一个女性要穿得出去,她的行头里至少要有两件洋装、一件套装以及许多衬衫上衣,在60年代之后甚至还要有几条长裤,但每件衣服都要精心选购,用心剪裁。奥黛丽对时尚的敏感,是跟着欧洲的概念而来的,因为女人会投资买一件好的衣服,而不是买一大堆不实穿的衣服。
奥黛丽的执着更可以从她买的衣服款式中看出来。她的衣柜中绝对不会出现影集《朝代》(Dynasty)里那种夸张的衣服,因为她相信“优雅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想到奥黛丽·赫本,绝对不会想到金属亮片这种金光闪闪的东西。相反的,我们的脑海会浮现出剪裁完美的无袖晚礼服。她不戴珠宝,或者偶尔带着钻石耳环,这样更彰显出她个人独特的风格。
正如纪梵希所形容的,奥黛丽具有独特的风格,任何衣服穿在她身上绝对不会显得喧宾夺主。也就是时尚界所说的,是奥黛丽在穿衣服,而不是衣服穿在奥黛丽身上。无论她的打扮线条多鲜明,奥黛丽依然会戴上她那夸张的太阳眼镜,配上一条优雅的丝巾或是宽边的帽子,作出整体的造型表达出属于她的特有风格。无论当时她的心情是优雅、性感还是开心。就像她在《龙凤配》里和拉瑞比兄弟鬼混时,穿的那件背后绑着蝴蝶结的晚礼服,或是更极端的例子,就像她在《偷龙转凤》中开着红色跑车时穿的那件全白套装,奥黛丽知道要怎样装扮自己。
奥黛丽不喜欢繁复的穿着方式,她形之于外的简单大方,更是远远超越了时尚的境界。“她看来是如此地纯洁。”奥黛丽·怀尔德说:“她不像我们都会戴着珠宝或是穿皮衣,而她通常会化妆的部位是以眼睛为主。”奥黛丽终身以她澄澈的大眼睛与实际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就像约翰·洛林所说的:“真正让她发光发热的东西,并不是她的时髦或俏皮,而是她的纯真不矫饰。”奥黛丽先于阿曼尼(Armani)40年,告诉我们现代就是简单的道理。
南希·里根(NancyReagan)在米高梅时代即认识奥黛丽,深谙时尚界最难完成的便是精致细微的地方。“我记得在一次访问中,有人问她如何缔造所谓的‘奥黛丽·赫本风格’,她说:‘喔,那很简单,你只要把头发往后梳,穿件黑色无袖的连身洋装,戴上黑色太阳眼镜与帽子就行了。’”南希笑说:“不过,这里面的学问可不简单呢!”
拉尔夫·劳伦对于奥黛丽天生的时尚敏感度,有着更一针见血的看法。“你可以带着奥黛丽去西尔斯(Sears)、罗巴克(Roebuck)或纪梵希,还是随便一家军事用品店,她随便怎么穿,你就是知道这是奥黛丽。很少人可以像她这样。衣服穿得好不好看,全看到底是谁在穿。”
我们一路追寻思索着奥黛丽与她的风格,才了然这个部分几乎已成了“禅学”定论:我们再怎么像奥黛丽,最该做的就是发掘自我,发展出自己的风格而不是盲目追随。《城乡》(TownandCountry)杂志的总编辑帕梅拉·费奥里(PamelaFiori)就觉得,奥黛丽的力量来自于忠于自己,而非模仿流行。“你可以看到许多人都在模仿她,她们只是奥黛丽·赫本的复制品——尤其是东施效颦时,更令人觉得好笑。她最不会做的事情是模仿。她要女性发掘自己的风格,而她正好就是风格的创造者。”
时至60年代,奥黛丽的事业已臻巅峰。她主演的许多电影,无论在票房或是影评都很成功,她愈发冒险地扮演修女、同性恋、盲女,甚至**的角色。对她而言,这是演技的考验,但观众接受了她扮演的每一个角色。到了1963年,她无疑已成为全球最成功的女演员之一。主演《窈窕淑女》(MyFairLady)时,她的片酬已高达100万美金,之后的片酬更是节节高升。但在1967年演完《等到天黑》后(由梅尔·费勒导演,片中歹徒为了找到一个装有海洛因的洋娃娃,不停地追杀奥黛丽饰演的盲女),奥黛丽突然宣布息影。当时她的决定震惊全球影迷。她要去追寻一个更为重要的角色:扮演好妻子与母亲。她离开好莱坞之后,便回到她在瑞士精心布置的居所,把她的农庄命名为“和平之邸”(LaPaisible)。
在奥黛丽的事业蓬勃发展时,她的家庭却出了问题。过去十几年来,关于费勒迫切想分居的谣传甚嚣尘上;如今,他们的关系似乎得真正摊牌了。虽然我们不可能猜测到两人关系的确实情形,但部分原因是奥黛丽已经不理会费勒坚持己见的态度,或是她已经厌倦了不停地要去安抚他的日子。但可以确定的是,奥黛丽的事业掩盖了他的锋芒。
尽管这几年在事业上,奥黛丽也和费勒合作——像是1954年的《翁蒂娜》,1956年的《战争与和平》,他们在片中分饰奥利弗(Olivier)与利(Leigh),1959年的《绿厦》——奥黛丽在事业上的成就显然比费勒略胜一筹。虽然费勒与奥黛丽合作的电影得到了艺术上的成就,却在票房失利;在以票房论成败的好莱坞,这些电影无疑是失败的。对于梅尔这样野心勃勃、有天赋的男人,被称为是“奥黛丽·赫本的先生”不啻是他心里的最痛——毕竟他仍是以艺术家自居。
最困难的部分恐怕还是个性吧。在工作上,奥黛丽是个很好相处的人,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但她的丈夫却常常遭到工作伙伴的白眼。“梅尔是个讨厌鬼!”不只一位和奥黛丽共事过的摄影师这样抱怨。“他老是在片场闲晃,到处干预别人。”而费勒则辩称,当时的女演员在好莱坞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即使是奥黛丽·赫本。在电影事业里,必须有人能在背后支持你,你需要一个辅助者,而梅尔扮演的就是那样的角色。
罗伯特·沃德斯觉得梅尔对奥黛丽的演艺事业贡献匪浅。“梅尔是以丈夫的身份来引导奥黛丽,而不是一般人认为的,奥黛丽对他惟命是从。而且,我觉得他们有婚姻关系的时候,正好与奥黛丽事业如日中天的时期不谋而合。”沃德斯相信,奥黛丽内心里有一种信任别人的渴望。“她这辈子一直需要有个可以信任的人在旁边,她会把自己的一切交给那个人。我觉得她嫁给梅尔时,多少就已经把自己的事业交给他,因为她信任他。她认为他是她的丈夫,他一定会提出对她最有利的看法或建议。”对于梅尔其他的缺点,则不在此讨论:奥黛丽在嫁给梅尔后,事业上的确表现得相当出色。
不幸的是,他们的意愿或是奥黛丽的成功都无法维系他们的婚姻。奥黛丽为了他们的儿子西恩,试图挽回婚姻,但是努力终究是徒劳无功。费勒与赫本13年的婚姻,经历了四次流产以及合作关系,最后在1967年,还是以离婚告终。
20世纪60年代,奥黛丽成为全球最知名的女性之一。虽然她的事业蒸蒸日上,婚姻失败却令她甚感挫败。奥黛丽对情感的忠诚,让她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女演员,也因此让她更脆弱。根据沃德斯的说法,奥黛丽是一个相当忠于爱情的人,“一旦她觉得可以相信对方,她愿意为对方做任何事情,”沃德斯说:“但若她对他们心灰意冷的话,那将使她陷入世界末日的困境中。”
奥黛丽接下来演出的片子,多少也反映出她个人生活所面临的成长与改变。在演出斯坦利·唐南导演的《俪人行》时,正值她和梅尔分居的阶段,奥黛丽与亚伯特·芬尼(AlbertFinney)饰演一对结婚很久的夫妻,片中描述了现代夫妻关系的起起伏伏、紧张与相爱的种种。奥黛丽回忆说:“这部电影成熟地探讨各种不同阶段感情的变化,而且故事的陈述方式是以时空交替进行着。”许多影评和影迷皆认为,这是奥黛丽从影以来最“真实”,也是最佳的一次演出。这部电影1967年4月27日在无线电城的音乐厅首映;同年9月1日,两人的律师共同宣布38岁的赫本和50岁的费勒即将离婚。
奥黛丽决定在服装上要有所改变。她第一次决定纪梵希不适合担任《俪人行》的服装设计,在导演唐南以及服装制片克莱尔·伦德尔沙姆(ClaireRendlesham)的协助下,她飞往伦敦到京士大道上亲自采购戏服。她为电影戏服所选的大多是玛莉·匡特(MaryQuant)的服饰,也买了哈迪·埃米斯(HardyAmies)、米歇尔·波西尔(MichelePosier)、帕科·拉巴纳(PacoRabanne),及当时较为流行的一些设计师服装。
《俪人行》的装扮显然和过去在《谜中谜》、《偷龙转凤》里,纪梵希为奥黛丽设计的中规中矩的套装、白色手套截然不同。相反的,观众可以看到奥黛丽在片中耳目一新的打扮,从牛仔裤、运动鞋、水手领毛衣、肉色浴袍、红橘色相间条纹的迷你裙,以及压克力框太阳眼镜、皮质裤装(那种曲线毕露的剪裁几乎是只有米克·贾格尔〔MickJagger〕才会穿的裤子),奥黛丽做了许多不同的造型。甚至她还和亚伯特·芬尼有暴露的床戏,由于当时民风保守,芬尼还是穿着白色的四角短裤和衬衫,而奥黛丽则用床单包得紧紧的,露出肩膀而已,像是穿晚礼服一样。
尽管奥黛丽和梅尔离婚的这项决定令她十分痛苦,但在她下定决心之后,她便用全新的热情过着她的生活。斯坦利记得:“拍这部片子时的奥黛丽,几乎是一个我完全陌生的人。她是如此地潇洒、快乐。我从来没有见过她这个样子。她看起来是这样的年轻……我猜那是亚伯特的缘故。”换言之,她片中的男主角让她寻回欢乐,他们的友谊在她的心中占有一席地位。“奥黛丽很喜欢芬尼,”沃德斯也这样说。“他为她呈现出一个全新自由与亲密的关系。这是她人生新阶段的开始。”
后来,奥黛丽也回忆说,《俪人行》有几幕戏是她从影生涯中最喜欢的戏。“像是在车子里换衣服,这是我在现实生活中曾经有过的经验。例如,把食物偷偷带进饭店,因为餐厅的东西太贵,最后才发现饭店的费用包括食宿。这也曾经发生过。”
至于亚伯特·芬尼,他则记得:“奥黛丽和我在地中海一个浪漫的地方相遇,我们很快就热络了起来。第一次排演后,我知道这样的关系让我们可以愉快地合作。无论我们是否真的有缘份……奥黛丽也是抱持这样的态度。和奥黛丽一起演戏是蛮受干扰的,事实上,因为和这样性感的人演戏,有时你会走到现实与幻想的模糊边际上——尤其是四目相接、互相凝望的时候……因为牵涉到亲密程度,我就此不再详述。总之,和奥黛丽相处的时光,是一段非常甜蜜的时光。”
亚伯特·芬尼为奥黛丽打开了一扇门,带给她光明与欢笑,告诉她另一种生活方式。但在现实生活里,是奥黛丽自己开启了这扇门。奥黛丽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坐在丈夫身边,当他在法国时装发表会上为她购选新装时,会带着微笑,高兴有人保护她的年轻女子。世界不断地改变,奥黛丽也准备好迎接新的改变。
影迷眼中的奥黛丽·赫本“我很诚实地说,”杰弗里·班克斯像个被冷落的恋人,叹息道:“那时我很失望!”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午后,我们在切尔西一家餐厅用餐时,他回忆起初见奥黛丽的情景。首先你必须了解的是,班克斯之于奥黛丽的爱可是恒久不变的。他11岁的时候便拉着母亲去乔治城的二轮戏院,看了两遍《甜姐儿》。“我知道这样拖着一个人不公平,”他坦言道:“但谁忍得住呢?”
他对奥黛丽的爱,就像他对美的事物一样,自有定论而且着迷不已。奥黛丽在《盲女惊魂记》穿着水手领毛衣的造型,被亚伦·阿金(AlanArkin)死命追赶是否有损她的美丽?“不!我没有看过那部电影,我也不会去租录影带来看。”那么《龙凤配》呢?“我也不会去看《龙凤配》,”说到这儿,他有点不满地说:“我是指重拍的这一部。我最在意的是全世界只有一个瑟宾娜,就是奥黛丽演的那一个角色。”
杰弗里得以遇见偶像真是因缘巧合。1982年时在汉普顿(Hamptons)的一场鸡尾酒晚会上,杰弗里遇见纪梵希美国公司的总裁约翰·里佐托(JohnRizzuto)。“你认识奥黛丽吗?”他不经意地问杰弗里,完全不知道这是他一生梦寐以求的向往。“下次她到这儿来,我介绍你认识。”
他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奥黛丽后来到纽约是为了参加“时尚设计学院”(FashionInstituteofTechnology)9月为纪梵希举办的回顾展。杰弗里为此将奥黛丽隔壁桌的位子都买了下来。为了他最崇拜的偶像,他买了一束玫瑰花要送给奥黛丽——其实是一大把,几乎像一棵树,他把花藏在桌子底下。在中场休息时间,他到了奥黛丽面前。他把花送上去,奥黛丽微微笑了笑,但是有点冷漠。“我是说,她虽然很有礼貌,但她的目光却有点回避。”显然这段回忆仍触动他的痛处。“你知道吗?那一刻我曾经盼了一辈子。”
他回到座位之后,他的西装礼服也变得无精打采。他的朋友知道他的心情低落,为了让他开心,还带他去听鲍勃短剧(BobShorts)。不过鲍比也无法让他提起劲来,他的公主让他失望了。
第二天早上8点半,对设计师而言是个很早的时刻,尤其是他前一晚还耗到酒店打烊。杰弗里家中的电话响起,是约翰·里佐托打来的。
“杰弗里,我知道你昨晚很失望。”
“她真不是那样子的人,我知道这样说有点蠢……”
“唉,你不了解!奥黛丽的母亲三天前在瑞士跌倒了。她的腿受了伤,原本奥黛丽是不想离开她的。但她知道很多人不仅是冲着纪梵希,也因为要一睹她的风采而来,她不想让大家失望。她搭夜车赶到巴黎,再搭协和机到纽约,隔天又要这样赶回去。整个晚上她只挂念着她的母亲,打了五六次电话回去;那也是她为何会整晚香烟一根接着一根地抽。我向你保证,下次你再遇到她,情况一定会截然不同。”
他终于拨开阴霾,了解整个状况。“当然,”他笑着说:“下次我看到的就是如假包换的奥黛丽。”后来,他们成为好朋友,一年中有好几次为了颁奖,只要奥黛丽与罗伯特到了纽约,他们一定会碰面。
有一次他们从芝加哥飞过来,杰弗里便安排两部车子接机:一部接他们两人,另一部则是他自己坐;他觉得经过舟车劳顿,他们一定很累。当他们在肯尼迪机场会面,奥黛丽邀他到雅典饭店(Plaza-Athenee)小酌一番。杰弗里没有接受,因为他不想叨扰他们。毕竟他是娴熟于社交礼仪的南方小孩。奥黛丽有点失望,“喔,如果你有事情要忙的话。”
杰弗里于是给了小费把第二部车遣返。当他们下榻到雅典饭店套房里,罗伯特忙着整理行李,而奥黛丽则与杰弗里一起喝酒、闲话家常。他们坐在沙发上聊到纪梵希在巴黎举办的回顾展,而她觉得卡尔·拉格费尔德是最聪明的人,至于拉尔夫·劳伦是她最爱的设计师。他们也聊到了电影,奥黛丽告诉杰弗里说茱莉亚·罗伯茨是年轻女影星中,她蛮喜欢的演员。
不知不觉地,两人聊了一个小时又15分,他才惊觉——天啊!我都没有让她上洗手间或是卸妆。最后他说:“我真的要告辞了!我们明天颁奖会场见。”
在他步出饭店时,他看到有位设计师已经把花送过来了,这些花朵很美但不够份量,他心想:奥黛丽需要更多的花才对。他打电话给花店说:“我需要很多的花——我需要这种、这种以及那种花。”其实他要的是一座花园。“我大概又说了好几种我希望摆在那儿的花和一些东西。”杰弗里想起当时的情况:“但电话的那一端却沉默不语。”最后开口了:“杰弗里,你忘了告诉我,花要送到哪里去,还有,你的预算是多少?”
“我说:‘这是要送给奥黛丽的,钱不是重点!’话一出口,我才发觉自己不该这样对店东说。”杰弗里笑说:“我到现在都还未把花钱还清。”
当晚在林肯中心的会前晚宴上,许多人趋前向奥黛丽致意。但杰弗里并不想这么做,他知道当别人在吃饭时,打断别人是没礼貌的举动。而且,他确信在会场上他一定可以碰到奥黛丽。晚餐之后,大家都前往纽约州立剧院参加颁奖典礼。
杰弗里继续说:“当时,门一推开,就听到有人喊我的名字;回头一看,原来是奥黛丽。她抚着我的脸,在我的两颊上亲了14下。真的,我告诉你,当时我觉得就算是被人用枪打死,吾愿足矣,我会死得很高兴。那是我要的加冕。她向我道谢,告诉我每一种花的名字;她说,这是她一生中所收到过的最美的花朵。我当下决定,只要奥黛丽到纽约,我一定要送她花。”
杰弗里这样送了三、四次花(成为花店的最佳主顾),直到最后,在一次晚餐上,奥黛丽对他说:“杰弗里,你不要再送花了,我很喜欢,但这太荒谬了!”
而杰弗里的回答就像比利·怀尔德的剧本,却无比真心:“奥黛丽,送你再多的花也不嫌多……”
她可以流利地说许多国家的语言——英语、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或许还有我不知道的语言。
——斯坦利·唐南
正文 第六章 在意大利的日子
奥黛丽离开梅尔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剪掉她的长发。这款新造型是巴黎的亚历山大(Alexandre)在蒙特街三号美容沙龙里帮她操刀,剪出的新发型,而当时也正是弗德烈里克·费凯(FredericFekkai)这家店最风光的时候。奥黛丽试戴了好几顶假发,以决定哪一种造型最好看——对于一个想要大大地改变的人来说,这倒是个不错的点子。亚历山大知道全世界都在静观其变,最后做出了一个他称之为“六六年代表作”的发型。也许这样的发型名称有点奇怪,但这的确是一个适合奥黛丽的新造型。虽然这款女性化短发看来相当简单,亚历山大却将他厉害的手艺展现无遗;他先用剪刀利落地剪出发型,再用刮胡刀从发根处把头发打薄,最后再用剪刀把头发修整好。他细心熟练的技术,赋予了奥黛丽一个全新的风貌,根据《时尚》杂志的说法是“神采奕奕的短发造型”。
尽管她剪了个很好看的发型,仍无法改变她离婚后落寞的心情。当8岁的西恩到托洛肯纳兹(Tolochenaz)的寄宿学校就读后,奥黛丽一个人待在瑞士的家里便显得无精打采。桃乐丝·布莱勒不断地鼓励她,并为她举办宴会,奥黛丽才开始和一些仕绅名流来往。这该是她玩乐享受人生的时候了。
“从12岁开始,我就不停地工作,现在我都已经38岁了。”奥黛丽解释说。因为不再需要5点起床接化妆通告,奥黛丽渐渐地在一些社交场合露脸。有时是和巴蒂诺夫妇(AntenorPatino)到他们在葡萄牙的住所去,巴蒂诺是波利维亚(Bolivia)王储,对朋友、艺术和美酒相当挑剔。当然这些场合对宾客的挑选也相当严谨。晚餐过后,大家到为举办舞会而建造的豪华大厅跳舞。女士大多年轻貌美,戴着昂贵的珠宝行头;男士们则个个穿着黑色的正式晚礼服。
1968年奥黛丽又回到她一举成功的地方——罗马。她和她的朋友加埃塔尼伯爵及伯爵夫人(LoreanFranchettiGaetani-LovatelliandCountLofreddoGaetani-Lovatelli)一起待在那里。奥黛丽抵达之后,加埃塔尼伯爵的女佣就开始帮她整理行李,小心翼翼地帮她把玛莉·匡特的服饰吊起来,以及好几件奥黛丽在《俪人行》里的戏服。女佣茫然了好几分钟,打断了在书室里的奥黛丽与加埃塔尼夫人。
“太太,”她小声地对女主人说:“她可能有几箱的行李忘了带来。”“为什么?”伯爵夫人不解地说。“因为她只带了上衣,我已经帮她挂了20件上衣。”“那些都是洋装啊!”伯爵夫人说。而正在喝开胃酒的奥黛丽则咯咯地笑了起来。这个女佣一定没有见过这么短的洋装吧!意大利让奥黛丽心情好极了。她在那里觉得更加自由自在。人们既热情又很乐于帮助别人,他们实在是太热情了。他们的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经历了亚伯特·芬尼的友谊与离婚事件后,奥黛丽觉得该是改变自己的时候了。她希望自己的生活更开阔。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做罢了。
1968年奥黛丽接受法国企业家友人彼得·路易·韦耶(Peter-LouisWeiller)和妻子奥林匹亚·托洛妮亚公主(PrincessOlympiaTorlonia)的邀请,同去希腊旅游。在船上,奥黛丽遇见了在罗马大学教书的著名心理学家安得烈·多蒂(AndreaDotti)医生。这位幽默风趣的30岁单身汉,过去在罗马丰富的社交晚宴活动中相当活跃,他专挑社交名流交往,尤其像是克丽斯蒂娜·福特(ChristinaFord)这类的名流,现在他又把注意力转到奥黛丽身上。奥黛丽与梅尔相处时一直是她付出许多时间与精神,而多蒂却总是让奥黛丽开怀大笑。环游爱琴海时,船上的浪漫史也轰轰烈烈地展开。“我们是在优瑟斯岛与雅典之间的航程陷入情网,”安得烈回忆道:“我们和其他的同伴一起在船上游玩,但一天天过去,我们的关系也愈来愈好。”
事实上,他们爱情的进展并不慢。他们在6月邂逅,到了9月时两人已经认真地论及婚嫁。嫁给一个比她小9岁的意大利人,是奥黛丽母亲最反对的事,无论这个人多有成就或是教养多好。但过去,她母亲也曾反对她和梅尔结婚。母亲不是惟一持保留态度的人——奥黛丽的朋友中有一半的人赞成他们结婚,另外一半则是持反对意见。多丽丝·布莱勒只希望她的朋友可以快乐,但奥黛丽·怀尔德却坚持:“他们两人不般配。你有时看着一对情侣,你会觉得他们般配或不般配。但是,对于这两人我会说:‘不!’”安得烈的一个哥哥甚至建议奥黛丽:“不要嫁给他,先和他在一起试试看。”身为世界知名的演员,一举一动(从剪发到穿着)都受到万般瞩目的人,奥黛丽知道她绝对无法悄悄地和某人“在一起”。最后,每个人的意见都摆到一边去:奥黛丽和安得烈彼此相爱,他们也承诺要生小孩。当然,他们要结婚。
“你知道被掉落的砖块打到头的滋味吗?”奥黛丽说到他们浓烈的爱情:“这是我对安得烈的感觉。它真是突如其来啊。”在圣诞节那天,多蒂拿着红宝石订婚戒指给奥黛丽;很快地,他又送上一个更大的钻戒。1969年第一个礼拜,他们就在托洛肯纳兹乡下的邮局贴出他们的结婚预告。
1969年1月18日,距离她和梅尔正式离婚的6星期后,奥黛丽和安得烈在摩吉斯(Morges)附近的市民大厅举办结婚典礼。奥黛丽身着纪梵希设计的粉红色毛织洋装,围上搭配的头巾,免得被飘下来的纷纷细雨淋湿头发。多丽丝·布莱勒和曾经出现在《顽皮豹》(PinkPanther)影集里的女演员卡皮西纳(Capucine),一起出席为她做见证。婚礼之后,奥黛丽打电话给远在巴黎的修伯特说:“我又恋爱了,我现在很快乐。”她赞叹说:“我不相信爱情又降临在我身上。我几乎已经放弃了。”新娘都是美丽的,而这位新娘尤其耀眼。
在罗马,新婚的多蒂太太(应该称做伯爵夫人,但她拒绝这样的称呼,只愿意在罗马的电话簿上登记为“奥黛丽·多蒂”),开始学习做一位医生太太,就像当年她为比利·怀尔德背台词一样专注。剧本依然不断地寄到她家,几乎塞满了信箱。奥黛丽全都拒绝了,她只愿意做一个平凡的家庭主妇。奥黛丽决心尽其所能把这段婚姻经营成功。因为事业是她和梅尔婚姻破裂的起因,她现在要退出影坛,把精力放在家庭。
成为意大利平民之后,奥黛丽褪去了白色手套,也脱下了纪梵希的精致套装,把影迷的梦想留在黑暗的剧院里。她穿着牛仔裤与白色的丝质衬衫、蓝色外套,脖子上围着围巾,戴上太阳眼镜。她可以在城里自在地走动,没有人会注意到她。奥黛丽甚至觉得很放松,穿着凉鞋在夏威夷的海滩上度假。她几乎每天都很快乐。她说:“我没有助理,也不需要养狗;我不办舞会,也不办正式晚宴了。”
现在奥黛丽很早起床,弄早餐给安得烈吃,甚至陪他一起走到医院上班;她还帮他为病人量体温;加班时陪他在医院吃晚餐。在规律的生活中,距他们结婚4个月之后,奥黛丽和安得烈非常高兴地发现奥黛丽怀孕了。为了能在多次流产后保住胎儿,奥黛丽听从了索菲亚·罗兰的建议,罗兰曾经为了安胎,怀孕9个月都躺在床上。奥黛丽在秋季返回瑞士和平之邸,一直待到小孩出生为止。
安得烈会在周末从罗马飞去瑞士探望奥黛丽。在安排就绪之后,他就回去工作,并且恢复他单身时代的热闹社交生活。当奥黛丽待在和平之邸静待小孩出生时,媒体找到新的话题。他们拍到了安得烈夜不归营跟一大堆漂亮女演员与伯爵夫人在外面厮混的照片。整个罗马都知道安得烈流连忘返于夜总会、脱衣舞厅以及宴会。
尽管奥黛丽知道安得烈的社交活动,但她最重要的任务是保住胎儿。几个月来,她只能在沙发与床之间稍做移动,到了1970年2月8日,透过剖腹生产,她生下了儿子卢卡·多蒂(LucaDotti)。他们的婚姻也暂时恢复了平静,奥黛丽和安得烈非常高兴能喜获麟儿,并且很快地回到罗马的住处。
不幸的是,意大利的狗仔队并没有放过奥黛丽,让她平静地过正常的家庭生活。对于媒体,她并没说当个电影明星有什么负面的影响,因为她不希望让别人说她不知感恩。有次奥黛丽被问是否受盛名所累,她倒是回答说,卢卡因此受害。她解释说:“我惟一感到很难过的便是,第二个儿子出生时,当时我们住在罗马,我不能带他去任何地方——公园不能去,连上街去也不行。我找不到一个可以避开狗仔队的地方。那是我最感到困扰的时期,因为小孩饱受骚扰——有时,躲在树后面的摄影师会突然跳到他的面前拍照,小孩子被吓得大哭大叫!”不久之后,罗马一个家里有花园的朋友告诉她,只要她愿意,随时可以把卢卡带过去和其他的小孩子一起玩。
住在罗马也使得奥黛丽的服装风格为之改变。虽然她与纪梵希的友谊依旧,他的衣服对她这个不常工作的人来说,显得过于高贵。除此之外,身为一位社交活跃的医生太太,她觉得最好穿上意大利设计师的衣服,奥黛丽问过加埃塔尼伯爵夫人,是否知道罗马有什么好的设计师?“难道纪梵希不会送你衣服吗?”伯爵夫人问道,她很讶异奥黛丽不像一般的名人,利用自己的名气去得到一些好处。奥黛丽摇摇头。她向来是个优雅的人,坚持自己花钱买东西。“毕竟,”她笑笑说:“他也要自掏腰包去看我的电影啊!”
当伯爵夫人带着奥黛丽光顾华伦天奴的专卖店时,华伦天奴是36岁。虽然他曾经跟着德塞(JeanDesses)做了5年的学徒,又在巴黎的姬龙雪(GuyLaroche)工作了两年;他于1960年在父亲的资助下自己开店,但店里生意推展得十分缓慢。几个月之后,28岁的华伦天奴在卡布里岛(Capri)度假,遇到22岁的建筑系学生乔贾梅蒂(GiancarloGiamsetti),事情才为之改观。华伦天奴洋溢的才华搭配上乔贾梅蒂对事情的专注,两人的组合如虎添翼,生意开始有了转机。最后,华伦天奴设计的衣服广受喜爱,如杰奎琳·欧纳西斯、凯瑟琳·德纳夫(Catherinedeneuve)、南希·里根与摩洛哥的卡洛琳公主(PrincessCaroline)都是他的顾客。
华伦天奴能够成为设计师绝非偶然——他对细节的敏锐与专注,在他年轻时,艺术家的特质即已显露无遗。这位电器材料行老板的儿子,从小在伦巴第(Lombardy)长大,华伦天奴一直是学校里最干净、整齐的小孩,他的头发总是梳得整整齐齐的,制服也熨过。他从不像其他的小男孩那样邋遢。他对衣服有特殊的喜爱,而且很在意自己给人的感觉如何;甚至在6岁时,他因为母亲在一件缀有金色钮扣的蓝色海军套装上,加了个他觉得很“粗糙”的蝴蝶结领带后,便气得不穿这件衣服了。
身为一位设计师,华伦天奴的喜爱也是绝对的:他喜欢花、意大利面和为女性制造美丽的衣服。“我不喜欢没有花的日子,”他强调:“我特别喜欢牡丹花,我会特别去买旧金山进口的大朵牡丹花。”他开始细数自己喜欢的花:“我也喜欢玫瑰、樱草、雪球、粉红色的山茶花以及芙蓉。”他和奥黛丽一样对意大利面情有独钟——“我最喜欢吃细意大利面,还有加了紫苏酱的潘尼宽面,”他承认自己的癖好是:“可以早上也吃,中午、晚餐、午茶,任何时候有意大利面我都吃得下,总之,我是百吃不厌。”
他们发现彼此都很喜欢狗之后,情谊变得更加深厚。华伦天奴最宠爱的是一只叫做“奥利弗”(Oliver)的京巴(后来,他用这只狗的造型与名字作为他第二条产品线的吉祥物图案和名称)。无论到哪里,他必定会带着这只狗。“奥利弗”甚至搭乘意大利航空的飞机时,还可以有自己的座位,而且是空姐最喜爱逗弄的对象。
虽然,他们的交情不像奥黛丽与修伯特那样,总是常常聚在一起,但是华伦天奴成为奥黛丽很亲近的朋友,常陪着奥黛丽出席晚会,或到她家里做客。她十分信任这位精神抖擞的意大利人,觉得他最能代表罗马优雅的精神。
奥黛丽最不幸的是,即使拥有了全世界最美丽的华服和花朵,却无法缓和她第二段婚姻的颓势。坦白说,她结婚7年的丈夫还是像个单身汉一样,流连花丛间。多蒂总是把他的妻子摆在他夜夜笙歌之后的位置。他后来也承认:“我不是个天使——意大利的丈夫从来就不是以忠实著称。但是她从一开始便嫉妒其他的女人。”奥黛丽则说,她并不期待自己的丈夫,当她不在家时,“会乖乖坐在电视机前面”。她还说:“有个无趣的丈夫可能会更危险。”
当卢卡出生之后,多蒂偶尔会表现得比较好,但是多蒂经年累月出席的宴会是媒体最喜欢追踪的报导,对于奥黛丽的自尊更是毫无帮助。她为了西恩和卢卡尽力要保住这段婚姻;但是她朝其他角度观看事情的方式,对于缓和婚姻的恶化亦于事无补,反而带给她更大的压力。丈夫外遇是一件令她痛苦的事,但天天都看到报纸头版报导这些绯闻更让她情何以堪。有一天早上,她生气地对安得烈说,她已经忍无可忍了。“奥黛丽倍觉羞辱,”沃德斯静静回忆这件事:“对她而言,第二次的婚姻也宣告失败,是最令她感到羞辱的事。”
1975年,奥黛丽在好友演员戴维·尼文(DavidNiven,他很不喜欢她的两任丈夫)的建议之下,重新和英国导演理查德·莱斯特(RichardLester)合作《罗宾汉与玛莉安》(RobinandMarian),她想让安得烈知道,就算他不在意她,但全世界还是对她另眼相看。除此之外,15岁的西恩和5岁的卢卡都是詹姆斯·邦德迷,也威胁母亲如果辞演这部戏,并且不介绍肖恩·康纳利(SeanConnery)给他们认识的话,他们就不要认这个母亲。
这部电影讲的是罗宾汉与玛莉安阔别20年后又重逢,再度陷入恋爱;这样的中年之爱吸引着奥黛丽,因为近几年来她的角色都太过“古怪、暴力与年轻”。在退出影坛8年之后,奥黛丽很在意自己在银幕上的形象。为了安全起见,她带着曾在《罗马假日》和她共事,并持续合作的发型与化妆师——亚伯特·德罗西夫妇,还有儿子卢卡及保姆一同前往片场。至于西恩,则在学校放假后再与他们会合。
奥黛丽息影的这几年,电影生态剧变。在以公司为家这样的片场制度崩解之后,拍电影再也不像《罗马假日》那样,悠哉地慢工出细活。莱斯特决定要在36天之内在帕普洛纳(Pamplona)把整部电影拍完(和《窈窕淑女》花了四个半月的时间,只拍好主要的镜头相比,真是神速)。他一幕戏很少要拍超过两次。“在这部戏中,”他说:“我计划一天要拍8到9幕,光是那棵树下就有50场戏,不这样拍行吗?”虽然奥黛丽很关心在这样匆忙赶拍的情况下,她到底会被拍成怎样;每天赶进度的拍摄,她很害怕情况失控。
为了节流,旧式的好莱坞福利,像私人秘书、备有司机的豪华礼车,与零用金账户都一一取消(不禁令人想起,怀尔德夫妇在巴黎拍摄《黄昏之恋》时,因为抗议饭店酒保的马丁尼酒调得不好,便不住饭店的情景)。连过去免费供应,印有影星名字的专用座椅亦不复存在。奥黛丽只好从她的小拖车化妆间里拉一把小椅子来用。遑论像拍摄《等到天黑》时,还有人在下午提供茶水的服务了。
但奥黛丽毕竟是个老演员。这次她在戏里没有纪梵希设计的美丽衣服可以穿,她的戏服是英国设计师伊冯娜·布莱克(YvonneBlake)模仿自中古世纪的粗布麻衣,虽然拍片的情况恶劣,电影上映之后仍相当卖座。如果她曾经怀疑过自己或演戏的能力,奥黛丽这次应该知道她是很有实力的演员。影评对于她复出后的表现给了高度的称赞。“我们再次被提醒了,曾经有个演员如此吸引着我们,并且紧紧扣住我们的想像力。”杰伊·科克斯(JayCocks)在《时代》杂志如是写道。
奥黛丽现在是带着两个孩子的成**人,在意大利这段日子里,她学到许多东西——经过了尝试与错误之后——知道如何让自己活得快乐。她学到了一个重要的观念,走出自己的路必须有梦想及尝试错误的勇气。过去这10年来,她经历了这两件事。到了1976年,她与多蒂的婚姻充满着艰辛与失望,大部分是因为他的放纵无度。4年后双方决定好聚好散,奥黛丽正式与安得烈分居。她的另一桩婚姻,充满着艰涩的困惑,虽然有着钟爱的儿子,却也就此划下句点。
冥冥之中,或许是运气吧,奥黛丽在1980年冬天遇到了罗伯特·沃德斯,这个后来被她称为“灵魂伴侣”的男人。他们不是一见钟情。经过与多蒂情感上的高潮起伏,可以理解的,奥黛丽变得更加内向。他们是在好友康尼·沃尔德(ConnieWald)比佛利山庄的家中相识。这栋康州式的灰色石头建筑,外面围着篱笆,前院的草地上绽开着花朵,前门的青铜色门牌则写着“沃尔德”。这是一个让奥黛丽觉得很自在的个人产业,只要她到加州一定会到此居住。“她每次到康尼家总是三步并做两步,”有个朋友曾经到那里拜访她,这样回忆着。
沃尔德的房子至今仍像20年前般屹立。这栋华宅里有着老式好莱坞的配备,那是一间仅次于客厅大的放映室,餐厅里挂着几幅画,屋前有个游泳池,屋后则是客房,每次纪梵希到洛杉矶总是下榻此地。这栋房子朴实舒适,一点也没有典型好莱坞首映典礼前觥筹交错、衣香鬓影的气派。这栋房子建于1936年,比加州发迹还要久远的年代。
围绕好莱坞的这条幽静小道,因为主人的好客而出名,之前是杰瑞与康尼·沃尔德,后来则是康尼举办宴会之处。周末的晚餐与电影邀约,几乎就像被邀至奥斯卡颁奖现场一样地尊荣,也许还要更胜一筹,因为这绝对是不对外开放的。其中的座上嘉宾如里根夫妇、比利·怀尔德夫妇、吉米·斯图尔特(JimmyStewart)夫妇与格里高利·派克夫妇都是他们的老友与常客。
奥黛丽与罗伯特就是在康尼家里的书房相识的,那里有着壁炉、宽敞的白色沙发、居家照片和整齐排放的相簿。“如果墙壁会说话”,康尼回忆起十几年前的往事,不禁笑着说。这间书房让许多曾聚在这里,开饭前小酌的宾客记忆深刻。罗伯特承认这间书房是他这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地方。“喔!他们是注定会认识的。”康尼很有意思地,选了同样形容奥黛丽与修伯特交情的字眼来形容他们,“绝对会碰在一起。”
当时他们两人都是伤心人。罗伯特还处在失去妻子默尔·奥伯伦(MerleOberon)的悲痛之中,奥黛丽则是对她和多蒂11年的婚姻大失所望,着手要办理离婚手续。奥黛丽倾听、分享着罗伯特的思妻悲情。奥黛丽与奥伯伦是多年的朋友,奥黛丽与罗伯特则是听过彼此,属于点头之交。在这样沉静的晚餐——到场的宾客没超过12个人,大家都是相识多年的老朋友,这是他们两人第一次坐下来谈心。
他们用好听的外语——荷兰话交谈,原来罗伯特在二战时就住在离奥黛丽住的阿纳姆不远之处。“美国对我们而言就像天堂一样,”罗伯特说:“我们不相信世上会有这样的地方存在。”奥黛丽也有同感。现在他们两人就在比佛利山庄一栋漂亮的房子里,坐在一起聊天。
有些人的梦想是拥有一个很大的游泳池——而我则想要有个大衣橱。
——奥黛丽·赫本奥黛丽私人衣橱你可能不会看到纪梵希的真品,但这里有许多奥黛丽的戏服。“她的衣服不会特别华丽或很中产阶级”,波利·梅林的声音中有着明显的抑扬顿挫,这是法明顿(Farmington)有教养人家的一种特色。她跟她的老板黛安娜·弗里兰一样,讲话都强调重点。“你一定会看到黑色的高领衣服,还有黑色长裤,没错,奥黛丽·赫本偏好黑色的衣服。她穿着中性的衣服更是帅气。”
必备服饰合身的黑色洋装——我们的生活少不了这样的黑色洋装,不然我们怎么找得到真实人生里的乔治·佩帕尔特呢?无袖的合身洋装——这是最、最经典的打扮了。可以显示自己的长腿,裙长不要太短就好。冬天就穿上毛袜。披一件纯羊毛上衣即可。
白色衬衫——一定要全棉或丝质的,长袖、短袖,宽松或紧身,在腰身打结。不要加肩章、刺绣、金色钮扣或任何华丽的东西——你又不是在当兵。如果把衣服烫平,毫无绉痕是最好不过的了。
正式套装——我们讲的是上衣配裙子的套装。不一定得是巴黎原装进口(有也很好),但是布料最好是结子织法,让你看起来能够小一号,而且一定要有腰线。如果你母亲有一件35年前(你知道是那种丝质,有包扣,上衣有暗链,或者看起来很挺直)的套装,向她要这件套装吧。
七分裤——这种衣服在夏天穿最好看。秋冬时,你可以换穿合身、长及脚背的长裤。
深色的高领套头上衣——黑色或是深蓝色的,穿上这种衣服就好像你跟着弗雷德·阿斯泰尔在拉丁区——即使你是在邮局前排队。
加件饰品吧——表现你的品位。奥黛丽在好莱坞时期都会穿着她的貂皮上衣,戴着太阳眼镜,头上包着围巾,还有合身的长裤。棒极了。
迷死人的礼服——还记得奥黛丽饰演的瑟宾娜,出现在林纳斯面前让他惊为天人时,那件纪梵希设计的衣服吗?你也可以这样打扮——给你的朋友一个大惊喜:白天穿着卡其色的衣服,晚上穿件令他心动的晚礼服。
牛仔裤、马球衫和运动鞋——在花园里整理花草或是遛狗时可以穿,特别是没有摄影师在旁虎视眈眈的时候。
平底鞋——即使是芭蕾女伶也要偶尔休息吧。
瑟宾娜的高跟鞋——看起来庄重如公主。可以不穿袜子或是穿上袜子。
围巾(偏好爱玛仕)——投资一条吧。但要善用各种折法。
黑色的太阳眼镜——可以遮住许多罪愆。
得宜的珠宝——确定自己负担得起。只要态度正确,没有人会怀疑你戴的珠宝是假的。
怪名字小狗——血统很重要,礼貌是其次,只要自己举止得宜即可。
基本规则●是你穿衣服,不是衣服穿你。
●别理会流行,你要超越流行。
●先自我研究,做最有效益的投资。
每个人都有值得强调的优点。将优点发扬光大,其余的就不必理会。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去学习接受自己。正如布里斯(Brits)所说的:“每个人都要接受自己的优缺点。”
●找个好裁缝师——这样衣服才会合身。
●不要照单全收经典装扮——否则人还未进门,衣服就先声夺人。
●穿着要看场合才能得体,你总不会在后院穿着瑟宾娜的晚礼服吧!除非你是鲍勃·迪伦(BobDylan),否则别在颁奖典礼时,穿着牛仔裤和牛仔靴。
●一定要光鲜。奥黛丽去旅行时,都会要旅馆帮她把衣服烫整齐。
●抬头挺胸,仔细听人讲话,面带笑容。
●别忘了祷告。
奥黛丽是个完美典型——可爱、忠诚、优雅、甜美、开朗、值得信任。
她有个人独特的嗓音与节奏。我告诉你,奥黛丽与罗伯特是很优雅、很好相处的人。
下一页 尾页 共2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