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当内向而特例独行的畅销书作家遇上固执且性格坚毅的编辑
又岂止是火星人对上金星人这么简单……
内容标签:都市情缘 欢喜冤家
【正文】
AB日记
作者:春十三少
【角色】
一(1)
【12.07 角色
每周一早晨踏进办公室的时候心情都不太好,今天也不例外。先是被老板叫去训了一番话,内容无外乎又是约稿、催稿、审稿,他仍然秉持着“大棒加金元”的政策(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赏一巴掌再给颗糖吃),我除了点头,一句多余的话也没有说。
忽然想到了“角色”这个有趣的词,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却又其实不同。在父母面前是不耐烦却还保持微笑的孩子,在上司面前是敢怒不敢言的下属,在朋友面前是想要诉苦但最后往往选择粉饰太平的傻瓜,在恋人面前……噢,我不知道,我想我暂时没有资格发表意见。总之,我们需要不停地转换身份,表象越来越假,但演技越来越真实,甚至于即使独自一个人的时候,也要忍不住扮演一个让自己满意的自我——天呐,忽然发现,这些对于一个三十岁的女人来说,竟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听上去是不是很可悲?
不过,我恐怕连一点点悲凉的时间也没有,十点了,如果我再不开始着手做那些该做的事,有人会想要杀了我。不知道,会不会因为是下雨天,所以牢骚特别多……
就让雨尽情地下吧……
Alpha】
梁见飞挪了挪腿,迟疑了一秒钟,然后按下“发布文章”的按钮,电脑屏幕先是一阵泛白,接着她刚才输入的那些文字就出现在白色的背景画面上,文章的最上方有一排大大的黑色加粗字体:角色。
她记不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刮起一股交友网站的风潮,那些熟悉的、不熟悉的,正出现于或曾出现在她生活中的人们,开始像蜜蜂回巢一样往她的信箱里投递添加好友的请求。经过最初的新鲜感之后,她已不再为“久别重逢”感到欣喜,有的反而是怅然若失,回想起过去种种,忽然觉得时间流逝的速度远比她想象中的快。
迈入三十岁的这一年,她开始在网络上写日记。她从没写过日记,当她还是个少女的时候,周围那些满怀心事的姑娘们用各种花样百出的本子记录着“生命的点滴”,她却丝毫没有这种心情,那时的她忙着从书本里体验别样的人生,根本没有时间来记录自己。现在,当年的女孩们忙着成为妻子、成为母亲,她们需要扮演好每一个角色,只有她,有大把属于自己的时间,用某一位好友的话来说就是:如果不写点什么,就显得浪费了。
她不知道有多少“朋友”会认真读她的“日记”,她不在意,反正也不是写给别人看的,那只是对生活的一种回应,有苦有甜,她需要说出自己心底的感受罢了。
她是少数几个没有在这网站中使用真名的人,所以她本人一直奇怪于那些“失散”多年的旧朋友是如何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她的,难道只是因为她登在人物头像上的一张照片吗?
“怎么可能!”她的表姐汤颖说。
“?”
“这个原理很简单,就是你和一些人成为‘好友’,这些人和另一些人成为‘好友’,于是另一些人就能顺着这些人找到你啦。”
梁见飞听得头晕,不过最后还是勉强接受了表姐的说法: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人会顺藤摸瓜找到她。
听上去很……恐怖!
她关了网页,拿起大红色的咖啡杯咕咚咕咚地喝了几口,才下定决心在这个下着细雨的初冬的上午,投入到“出版公司编辑”这个角色中来。
她盯着电脑屏幕旁的台历,深吸了一口气,拿起电话按下号码,在等待的十几秒钟时间里,她试着说服自己要以一种平和的口吻去开始这段谈话。
“喂?”一个低沉的男人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
“你好,”她尽量让自己听上去是在微笑,“请问稿子写得怎么样了?”
“……”对方一阵沉默。
“就是我上周以及上上周都提醒过你的,关于刊登在我们公司某本杂志发刊号上的短篇小说,我想我应该告诉过你,交稿日是在……”她伸手一把扯过台历,确认时间,“本周三,也就是后天。”
“哦,”男人听上去带着浓重的鼻音,“我尽量吧。”
见飞抿了抿嘴,继续保持接线生一般客气的口吻:“不是尽量,是一定要在那个时间交稿的。”
“嗯……”男人心不在焉。
她强迫自己不要摔电话。
“对了……”男人忽然变得疑惑起来。
“?”
“你是谁?”
“……”
电波两端的气氛一时之间有点凝固,即使窗外下着冷到人骨子里去的冬雨,也冷不过那两声从喉咙最深处冒出来的笑声——
“哈、哈……”
“梁见飞?……”
“嗯……你答对了。”这一次,她的声音是从鼻腔的最深处发出来的。
“给我买两碗小馄饨,最好十一点之前送到。”
“……”她张了张嘴,但怕会骂人,于是又强迫自己闭上。
“你还有四十分钟。再见。”他的口吻认真而严肃,就好像刚刚发布了一个命令。
挂上电话,见飞觉得心情愈加低落起来。挣扎了几分钟,还是站起身,穿上大衣、背上背包,打开门冲了出去。
电话那头的男人叫做项峰,书评家们一致认为他是如今最炙手可热的侦探小说作家,数不清的热情读者也间接证明了这一点。近几年来他的每一本书都能够打进销量榜的前十名,是名副其实的畅销书作者。
很多时候,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尤其是畅销书作者,他们是每一家出版公司力争的对象。项峰还默默无名的时候,见飞所在的这家出版公司的老板便慧眼识英雄,尽管出了一、两册当时并没有大红的单行本,但老板没有放弃。紧接着,这位当时年仅二十八岁的青年作家凭借生平第三部长篇小说,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火热程度迅速走红于侦探小说界,接下来的五、六年里,他的书渐渐成了畅销小说的代名词,他本人也一跃成为时下最得令的侦探小说作家。可喜的是,他并没有就此露出一副唯利是图的嘴脸,除了偶尔的约稿以及少数专栏连载之外,所有的作品仍然委托见飞所在的公司出版,而且据她所知他也从没有任何提高版税的要求。
他是老板眼里值得信赖的作者,是上司眼里公司利益最大化的实现者,说不定还是很多读者心目中的“神”——但见飞想说的是,她不喜欢他,一点也不!
雨刮器不知道是不是寿命已到的缘故,刮在前挡风玻璃上发出“吱吱”的声音,不至于刺耳,可是依旧让人心里有股难以言说的烦躁。梁见飞在等待红灯的时候打了个电话,是打给项峰公寓附近馄饨店老板的,她没有说自己是谁,只说要三碗小馄饨,对方不知道听清了没有,敷衍几句就挂断了。她驾着深蓝色的休旅车穿梭在被雨水笼罩着的城市里,有那么一瞬,她仿佛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什么,生存于这样的大都市,她觉得自己是一粒毫不起眼的灰尘而已,可是她心底有一个声音,只叫她向前,不能退缩。
休旅车停在一条肮脏的小巷边,拐角处有一间饮食店,梁见飞降下车窗对坐在店门口的老板挥手,老板抬了抬眼皮,让小妹送来三袋食物——正是她要的小馄饨。她摸出准备好的零钱交在那女孩手里,女孩的手在这样一个初冬已经冻得有点发红,让人看得心疼,她露出表示感激的微笑,一边说“谢谢”,女孩也点点头,脸上的表情却分不清是热情还是麻木。
梁见飞踩下油门又一次上路,目的地很快到了,是两栋并排立在一起的高楼,她驶进地下车库,十分钟以后,出现在项峰公寓门前。
“来了……”门内有个沉闷的声音说。
过了好一会儿,门才被打开,梁见飞抬起头的时候不禁愣了愣——此时此刻,我们著名的畅销书作家身上正裹着厚厚的毛毯,他眼圈浮肿、发黑,眼里充满血丝,下巴以及脸颊两边的胡渣看上去很刺眼,他的嘴唇是干涩的,甚至有些泛白。
“我知道你最近在走艺术家的颓废路线,”她进门,一点也没有要换鞋的意思,即使项峰从鞋柜里拿出一双拖鞋丢在地上,她也丝毫没有要开始脱那双新买的黑色皮靴的打算,“但是,也不用贯彻得这么彻底,你是作家,不是个性派演员。”
“我可以把你的话当作是对我外型的某一种不得要领的赞扬吗?”他没有理她,径自接过她手里的袋子,走进厨房。
她微笑张嘴,顿了顿,说:“当然——不可以。”
项峰在解开袋子的一瞬间皱起眉头,然后两手撑在大理石桌面上瞪她。
“?”
“我不要葱——你明知道的!”他的表情几乎像在发怒。
但她知道他不是,他不过是……心情很差。
她没有辩解,径直走过去,拉开他厨房某一个抽屉,拿出一只银色的汤匙,平静地说:“大概是我忘了,用不着冲我吼,我帮你挑出来就是了。”
说完,她真的开始帮他挑葱,她挑得很仔细,像是小时候在课堂上从一堆桑叶中挑出已经开始腐烂的那些,唯一不同的是,此时等着吃的不是蚕宝宝,而是一个心情很差的男人。
“好了。”她把两只白色的一次性塑料碗推倒他面前,然后拿起银色汤匙直接开始吃另外那碗,汤汁表面布满了绿色葱花的,但她却吃得津津有味。
项峰脸上的表情有点怪异,仿佛她在吃的是蟑螂而不是葱,又仿佛……她说不清楚,难道那是感激吗?但明明没可能啊……
他也转身从她刚才打开的那只抽屉里拿出同样的银色汤匙,认真吃起来。一时之间,整个餐厅里只听到他们嘴唇与汤汁碰撞的声音,粗鲁却引人发笑。
梁见飞转过身,忍住笑意,狼吞虎咽地吃完了自己的早午餐。
“我是来追债的。”十分钟后,她放下碗,用纸巾不着痕迹地抹了抹嘴,对项峰说。
但畅销书作家显然并没有要继续这个话题的意思,仍然自顾自地吃着第二碗馄饨,然后以一种令人惊异的、咀嚼的同时却还保持着的异常清晰的口齿,说道:“如果今天晚上我感觉好一点的话,会开始构思的。”
“但人家后天就要了!”
“那就请他(她)等一等。”
“你……”她看着白色的天花板,尽量忍住心里的怒意。
“或者让他(她)另请高明。”他说这话的时候,眉毛也不抬一下。
梁见飞双手抱胸,舌头舔了舔粘在智齿上的一颗葱花,她早该料到会有这样的结局,当初根本就不应该逞强去答应那个新来的杂志主编。
“算你狠!”她丢下这句话,就拎起背包走了。
临要出门,她又转回身,板着面孔,低声说:“明天下班之前——或者后天上午——好歹先给我一、两万字,可以吗?”
她看着他,这几乎算是她最大的让步,就差没有说“求你了”!
项峰喝了一口汤,放下碗,用纸巾擦了擦嘴角,缓缓说:
“请你,出去的时候记得关门。”
梁见飞的表情在一秒钟之内飞快地转变着,奇怪的是,她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发怒的迹象,而是微微一笑,优雅地转身消失在门后——然后,不出所料的是门框被撞击后发出的“砰”一声巨响。
项峰揉了揉耳朵,把餐桌上的一次性塑料碗收到垃圾桶里,银色汤匙被丢弃在水槽,他倒了一杯温水,裹着毯子回卧室去了。
一(2)
回到办公室以后,见飞踌躇了一会儿,起身来到走廊的另一头,去敲李薇办公室的门。
“不好意思,”她开门见山地说,“关于项峰的约稿,出了点问题。”
李薇停下敲击键盘的动作,视线从电脑屏幕移到她脸上,嘴角有微笑,但却是公式化的,意思是:怎么了?
“他……最近很忙,”不知道为什么她竟找了个听上去很假的理由,“后天可能只能交一部分。”
李薇鼻梁上那副厚重的镜片后面,其实是一对明亮而漂亮的眼睛,只是当这对眼睛配上那微微上翘的眉毛,会给人一种极其犀利的印象:“一部分?”
“……比较小的一部分。”其实,她根本没办法肯定他能够交出些什么来。
李薇用那对明亮而漂亮的眼睛打量了她几秒钟,视线又转回电脑屏幕,手指重新在键盘上敲击着:“我知道了。”
梁见飞明白自己已经在这位新来的杂志主编面前丢了脸,经理几个星期前跟她介绍李薇的时候,说希望她们以后通力合作,甚至有要她帮李薇一把的意思,但现在看起来——也许她根本帮不了什么。
“我会尽力的。”说完这句,她就退了出来。新买的黑色平底皮靴踩在走廊那白色的大理石地板上,发出清脆的“嗒嗒”的声响。
还能说什么呢,既然很多事是自己无法改变的,那么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尽力而为。
这天下班的时候,雨已经停了,可地上还湿漉漉的,见飞低头看了看自己的靴子,鞋底的两侧已经有泥渍,不过幸好不算太丑。她站在办公大厦门口,抬头看着早已一片漆黑的天空,心想:我究竟是为了什么要在这样的天气穿这双新买的鞋子啊……
几秒钟之后,她终于想起了这个无聊问题的答案——因为她晚上还有约会,堪称“十分重要”的约会。
深蓝色的休旅车再次上路,周一傍晚总是出奇得顺畅,她很快到了某家餐厅门前,那餐厅的招牌永远是缤纷且刺眼的霓虹闪烁——跟汤颖高调的作风非常相符。
她把厚重的外套留在车里,对着倒车镜整理一下身上那件稍显单薄的毛衣,又批上一条大大的披肩,便走进餐厅。大概人们都被那刺眼的招牌戳到眼睛了,所以在这样的高峰时段,店堂里的客人并不太多,她稍稍环视了一下,就看到一只裹着粉色短袖衫的手臂在向她挥舞。那只手臂的主人相当漂亮,简直可以用“艳光四射”来形容,见飞撇了撇嘴,快步走过去。
“你终于来了!”汤颖的嘴角微微向外拉扯着,嘴唇露出一个刚刚好的弧度。梁见飞不禁愣了愣,转头毫不避忌地开始打量起坐在汤颖对面的男士——果然,长得还不错——不然,汤颖也不会如此故作端庄。
见飞在心里露出一个无奈的微笑,大方地坐下,听到汤颖说:“陈先生,这位就是我表姐梁见飞,我妈妈在电话里跟你提起的女孩。”
“女孩”那两个字着实让她打了个冷颤,但她还是克制着要笑场的冲动,看着陈先生的眼睛,说:“你好。”
对方也礼貌地回了她一句,不过她看得出来,他的心思根本就不在自己身上。
“我表姐人很好呢,”汤颖的声音温柔得像春风,“也很能干,在出版社做编辑。”
见飞很想纠正说“是出版公司而不是出版社”,可是看到陈先生看着汤颖的眼神,又忍住了。
汤颖的话让她想起上午的那两碗小馄饨,想起自己摔项峰的门,又想起李薇那一句“我知道了”,于是心情忽然没来由地低落起来。
那家伙现在在干嘛呢?会真的在构思吗?如果明天下班前或者后天上午他能交一、两万字来,她怎么也能够拿去跟李薇商量一下……但如果他交不出呢?一个字也交不出呢?她真的可以说出“另请高明”这句话吗?
“表姐,”汤颖碰了碰她的手臂,“表姐,陈先生问你平时有什么爱好呢……”
梁见飞这才回过神来,她定定了看了汤颖一眼,又看看对面那个男人,终于决定不要再继续忍受汤颖那一句句假惺惺的“……呢”。
“是这样的,”她调整了一下坐姿,直视对面的男人,“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把你骗来参加这次相亲的,我想说的是……我已经三十岁了,而且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我基本上不会是你要找的人。”
陈先生怔怔地看着她,像是惊呆了。
她从包里抽出一张名片推到他面前:“这上面有汤颖的电话,你有空可以打给她,今晚就可以——但是得在半个小时之后。现在,我找她有点事情,所以先失陪了,账单麻烦你应付一下吧,幸好我们还没开始进入点菜的程序——主要是,我不想浪费不必要的精力和物力。”
“……”
“就这样,”她露出一个有点可爱的公式化的微笑,然后脸上所有的表情在一秒钟之内又消失得一干二净,“很高兴认识你,再见。”
说完,她拉起身旁有点恼怒的汤颖,快步走出餐厅。
“嘿!”汤颖坐上蓝色休旅车,终于忍不住露出泼辣的本色,“你知道为了陪你来参加这见鬼的相亲,我推掉了多少约吗!你这样我回去怎么跟我妈交代?”
见飞一声不吭地从后座上取来一只厚厚的牛皮信封交到汤颖手里:“下周一之前,把这些书的书评给我好吗,每个差不多500到1000字,要写得……‘纽约时报’一点。”
很少有人想得到,汤颖那胸大无脑的外表之下,其实包裹着一个极具才气的灵魂,就好像面前这家闪烁着俗气招牌的店里竟然能够提供有品位的菜色一般。汤颖是个多面手,专栏作家、影评家、书评家……凡是发表评论的工作她都能做得很好。
“天呐,又是‘纽约时报’,你们饶了我吧……”汤颖翻了个白眼。
“不用太长,但是要表扬得很有噱头,你懂吧?”
但书评家似乎懒得理她。
“……还有,还有一件事,”见飞迟疑地开口,“能不能请你帮个忙?”
“……说!”
“你不是跟那个……谁,很相熟吗?”她说了另一个在侦探小说界颇有名气的名字。
“怎么?”
“可以帮我跟他约稿吗,价钱只要不是太离谱都有得谈,但条件是后天上午一定要交稿,只要五万字就可以。”
汤颖沉默了几秒钟,大约是在想要不要把这个麻烦拦上身,最后,她抬了抬眉毛,说:“我只能说,我尽量问问看。”
见飞苦笑,又是“尽量”……但人如果真的能做到尽量,也已经是一件不易的事情。于是她点头,露出一抹感激的微笑。
“你怎么每次都来找我做这些‘擦屁×股’的事情。”在方圆十米没有异性靠近的情况下,汤颖总是很乐意露出她的“真面目”。
“……谁叫你是我表姐。”见飞苦笑。
噢,事实上,汤颖才是年纪比较大的那个,但她常常觉得自己看上去较年轻,所以一直跟别人介绍说见飞是表姐。
“我要去吃晚饭了。”
见飞看着汤颖推门下车,再次回到那霓虹闪烁的餐厅,陈先生应该还没有离开,他们也许会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她不禁笑起来,是由衷的笑容,为汤颖感到高兴—— 一个人要是能够随时活在随性与快乐之中,那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她系上安全带,重新上路。
在路边等红灯的时候,她看到街角的书报亭还开着,玻璃门上贴着一张大大的海报,那是项峰不久之前刚出版的新书的海报,海报上的图片在朦胧夜色中根本看不清楚,但右上角那一排红色的字却格外醒目:本年度最值得期待的侦探小说!不得不看的悬疑佳作!
她苦笑,关于这排俗气的红字,在当初的讨论会上她还着实竭力反对了一阵,最后又不得不妥协,可是现在看来,她认为最俗气的东西却是海报上最能吸引人之处。
这就像是生活,如果有一天,你曾经以为的、并且执着着的东西,被发现是错误的,或者,根本不值一提。
你会怎么做?是就此放弃,还是仍然默默地坚持?
忽然,手机响了,她被吓了一跳,慌忙之间去找手机,找了一会儿才想起自己其实早就戴上了蓝牙耳机,手机被扔在背包的最底层,要找出来恐怕要多花很多时间。停在她前面的车子开始启动,她也跟着放开刹车,按下蓝牙耳机的接听按钮,轻轻的提示音过后,电话被接通了:
“如果你有足够的钱,是会买印有路易威登标记的皮包和带着七彩汽车人标志的擎天柱模型,还是会买印有擎天柱头像的皮包和带着路易威登标记的变形金刚模型?”
梁见飞愣了几秒,很冷静而果断地回答:“前者。”
“啊……”
项峰的这一句“啊”,既有种“不出所料”,又有点“嫌恶”的意思。
果然,他道声“再见”,便挂了电话。
见飞在心里冷笑一声,视线凝固在前方的路上,仿佛从未接到过这个奇怪的电话。
这就是她要扮演的角色,一个无奈的、常常不知不觉令自己陷入被动局面的编辑,而这所有一切,都是拜项峰所赐。
一(3)
“各位银河系的听众下午好,这里是每周二下午三点开始直播的‘地球漫游指南’,我们节目的重播时间为每周六晚九点。”徐彦鹏今年二十九岁,他的声音很特别,浑厚中带着轻盈,每一个听到这嗓音的人都会不自觉地在脑中幻想他说话时的样子,并且十有八九都以为电波另一端的他说话时总面带微笑。
但事实是——他几乎没有任何表情,甚至于如果不是就坐在他身旁看着他的脸,见飞简直无法将那把温暖的声音和眼前这张雕塑似的脸联系在一起。
“我是彦鹏,”在短暂的主题曲播完之后,他继续说道,“坐在我身旁的依旧是两位有趣的地球人,下面让我们先来看看在过去的一周里,地球上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吧。”
熟悉的背景音乐响起,梁见飞咽了咽口水,说:“英国一男子同时娶两妻,享齐人之福;美国一位父亲在妻子去世后父代母职,抚养两名子女成人,但最近却被请进了警察局;另外……”
她不自觉地瞥了一眼录音室角落里的那个人,他的脸色今天看上去还是不太好,脸颊的两侧甚至给人凹陷的错觉,她垂下眼睛看着稿子,道:“项峰的畅销小说将被改编后,搬上大萤幕,各角色尚在甄选中。”
直到这句话说完,从开始就一直闭目养神的项峰,才忽然睁开眼睛,调整了一下坐姿,伸手拿起杯子喝了一口水。
见飞顿了顿,继续读道:“英国一位丈夫,同时拥有两位妻子,分别住在两个地方,几年来他一直在两个家庭之间周旋,扮演丈夫的角色,并且做得很好,妻子们都认为他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并且深爱着他……直到这位丈夫发生车祸,医院在通知家属前来看望他后,终于穿帮了。”
“我很好奇,”彦鹏的手肘顶在桌子上,像是课堂上爱发问的小男孩,“他是同时跟两个人恋爱,两个女人都想嫁他,于是他同时结婚,还是说他跟第一位妻子结婚后,发现自己又爱上另一个女人,却又没办法舍弃原有的家庭?”
“这跟原因无关,”项峰忽然开口,他双手抱胸,声音低沉,“而是一种心理斗争的结果。”
“?”
“他要么是心软,要么就是贪心。”侦探小说家下了一个初步结论。
“听上去活得很‘幸福’,但实际上说不定每天都生不如死吧?”彦鹏一脸的遐想。
“明知道不能够同时维持两段感情,却还坚持那么做,说明他脑袋里面的切换功能很好。”
“切换功能?”
“人对于所有事务的记忆以及反应都储存在大脑的某一部分,就好比是电脑硬盘被分为不同的区域,把相应的记忆存储在各个区域里,当需要这一部分的时候,就把它调出来——但是更多的人是只有一个硬盘区。”
“就是说所有的东西都存放在一起?”彦鹏思考着,表情像极了名侦探的助手,“那么也很容易搞错喽?”
“没错,这样很容易产生‘混淆’。记忆被混合在一起,不重要的部分就渐渐消失,重要的部分被完整清晰地记录下来,而还有一部分……不那么重要却无法丢弃的记忆就像灰色地带一般。”
“啊……”彦鹏一副颇为受教的样子。
“但是某些人对于记忆以及各种反应的存储有非常好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切换功能很好。”
“就像身上有个开关?”
项峰想了想,赞同地点头:“这个说法很贴切。”
“所以说,”彦鹏一向认为自己很适合做总结陈词,“想要出轨却不被发现,也需要有过人的能力。那些连昨晚电视剧放了些什么内容都搞不清的人,最好还是乖乖呆在家里,别想东想西,除非这日子你已经不想再过下去了。”
“可是……”一直在旁边没有开口的见飞,忽然幽幽地说,“如果一个男人心里真有了些什么……他才不会去考虑什么见鬼的电视剧。即使你站在他面前,告诉他这件事总有一天会被发现的,他十有八九也还是会义无反顾的……难道不是吗?”
两位男士被她这么一问,都答不出话来,过了好几秒钟,彦鹏轻咳了一声,试图挽回尴尬的局面:“不知道在其他星球上有没有婚外情或是出轨呢?”
“有的,”见飞生硬而肯定地代为回答,“只要有婚姻就有婚外情,这两者密不可分。”
彦鹏张了张嘴,想再说些什么,她却已经接着开始读下一条新闻:
“美国一位父亲在妻子死后父代母职将两个孩子抚养成人,并且自己光荣退休。近日,他却被请进了警察局,原因是他趁孩子们出去工作时,男扮女装去超市购物,期间与一个小男孩攀谈,小男孩的母亲发现他其实是男人之后,吓得报警……”
眼睛盯着面前的稿件,但心早就到了很远的地方。见飞忽然想到一种眼神,就是昨晚那位陈先生听到她说“我已经三十岁,而且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时,眼底闪现的错愕与惊讶,也许他早就知道她是个失婚女子,却不知道她竟这么大方、直白地把事实说出来,没有任何羞怯或隐瞒。不记得已经有多少次从相亲时坐在对面的男人眼里看到这样的眼神,她无奈,然后说服自己不去在意。
“他是个变装癖吗?”彦鹏听完新闻的内容,忍不住问。
见飞花了几秒钟才让自己回过神来,眨了眨眼睛,低头看着面前的稿子,说道:“……可以这么说,不过他是有苦衷的。”
“?”
“他穿的,其实是死去妻子的衣服。”
彦鹏脸上一下子露出“天呐,他不会是变态吧”的表情。
“……是因为他想念亡妻。”项峰低沉的声音里,仍然夹杂着浓重的鼻音,他垂着眼睛,不知道在看什么地方,一脸平静。
“……是的。”见飞唏嘘地眨了眨眼睛。这个乍听上去有点诡异的故事,其实悲凉而且……浪漫。
两个男人,一个努力在两位妻子面前扮演自己,一个则在自己面前扮演亡妻,也许他们都有过人之处,才能找到开关,变作另一个人。
不知道为什么,见飞忽然不再像昨晚那样痛恨项峰了——也许明天上午她没办法交出稿子的时候还是会继续痛恨他——但此时此刻,他既然能够猜到这故事的原由,那么他应该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冷漠。
“关于项峰的小说将被改编后搬上大银幕……”见飞微侧着头,以一种轻快的口吻说,“我想我们没必要为这条新闻而浪费时间吧,因为根本没有多少地球人在期待,更何况各位银河系的各位也看不到,所以还是来听一首本周地球最流行的歌曲好了,Leona Lewis的‘Happy’。”
六点过五分从录音室出来,见飞脑海里冒出要喝一罐冰咖啡的迫切念头,于是向自动贩售机走去。旁边的长椅上坐着一个人,捧着一杯热水,面带疲惫。
她摸出零钱包,说:“吃药了吗?”
“嗯……”项峰用手掌抚了抚额头,继续安静地喝水。
她在贩售机上找了一会儿,摸出仅有的几个一圆硬币,却发现还差一个。
“喂……”她撇撇嘴,“能借我一块钱吗?”
项峰抬眼看了看她,说:“可以,但是有个条件。”
“?”她用眼神示意他说下去。
“送我回去。”
“你没开车?”
“我吃了感冒药片。”
“那又怎么样?”
有那么一瞬,见飞以为自己看到项峰在翻白眼,但她印象中的他很少露出这种过于情绪化的表情。她眨了眨眼,他又一脸平静,只是顿了顿,用一种交通警察教育乱过马路的孩童的口吻说:“感冒药的副作用之一就是让人嗜睡。”
见飞扯着嘴角,说:“好吧,怕了你了。”
其实,她心里想的是那篇稿子,尽管知道希望渺茫,却还是心存期待。
“一块钱。”见飞伸手到项峰面前。
项峰看了她一眼,起身把纸杯丢到垃圾桶里,然后从口袋里摸出皮夹,抽了一张十元纸币塞到硬币口的下方,纸币很快被吸了进去,他示意她按按钮,她怔怔地按了,就像被交通警察教育了的乱过马路的孩童一般。罐装的冰镇咖啡掉在出货口,“咚”的一声,随之而来的是一阵硬币掉落的声音。
“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东西,叫做‘纸币找零’,”项峰那浓重的鼻音更加重了语气中调侃的成分,“咖啡我请你喝,找回的钱你收着,就当是我的车费。”
说完,他转身走了。
“……喂,你去哪里?”见飞没有去取咖啡,而是看着他。
“拿点东西,麻烦你在门口等我,谢谢。”
说完,他消失在走廊里。
见飞从自动贩售机里取出咖啡,还有那些找回的硬币。打开易拉罐,她坐到刚才他坐的位置上,安静地喝起来。她忽然想起两年前他们初次见面时的场景,也是在这里,在这条狭长的走廊尽头,她和他都被邀来做访谈节目,编导停下脚步,对她说:“这就是项峰。”
她抬起头看着他,皱了皱眉头,跟她想象中的大作家不同——非常的,不同。
他的目光很清澈,一点也不像是老谋深算的侦探小说作者,反而像是个单纯的、怀才不遇的画家。他对她点了点头,轻声说:“你好。”
她也对他说“你好”,手心冒着汗。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话题是——”徐彦鹏那时已是电台的当家小生,他轻快的主持风格很受年轻人的欢迎,但那一天,他却经历了人生中迄今为止最大的“危机”。
后来见飞每每向别人谈论起这件事的时候,总是一再强调彦鹏其实是一个十分稳健的人,只不过当时的情况造成了一个小小的意外:一只蚊子飞到了他们面前的显示器上,他本能地伸手去拍,显示器就这样毫无预警地摔在地上,发出巨大的“砰”的一声,他张着嘴,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听到自己颤抖的声音毫无意识地说:
“——是……啊……是什么呢……”
所以,“本能”这种东西有时候会让人犯大错误,比如——在直播节目中忘词。
见飞作为第一次参加电台直播节目的嘉宾,只能用“吓傻了”这几个字来形容,她不知道节目该怎么进行下去,因为彦鹏显然也愣住了,目瞪口呆地看着地上的显示器,说不出话来。
“当然是侦探小说。”项峰一手撑着下巴,坐在麦克风前不紧不慢地开口道。
徐彦鹏不愧是当家小生,愣了几秒,立刻恢复往日的神采:“是的,今天来到我们的节目的,一位是人气作家,一位是出版公司的编辑,相信两位都对现今的市场都很了解。”
他转头对项峰眨了眨眼睛,表示感谢。
项峰还是不紧不慢,像是什么也没有发生:“不能说很了解吧,但我本人毕竟是侦探小说作者,所以……”
直播节目经历了一个小小的插曲,又走上正轨,项峰的确有过人之处,他头脑灵活,言谈之间有独到的见解,举止优雅又不失风度,或许在很多人眼里,他是一个颇有魅力的男人——见飞也不例外,她一度觉得他是个不错的人。
但她很快从他身上发现了一些……在她看来几乎是致命的缺点,其中最让人难以忍受的就是:高傲、对女人怀有极大的偏见。并且对于这些“缺点”,他从不掩饰。
“其实有一个问题,不止是读者也是我本人很感兴趣的,”彦鹏说,“那就是,为什么你笔下的犯人大多数是女性?”
“哦,”项峰还是双手抱胸,“关于这一点,我想也许是女性的天性造成的。”
“怎么说?”
“女性善妒、容易产生报复心理,而这两点往往是诱发人内心罪恶一面的基础,更可怕的是,她们缺乏理性,往往会因为毫不相干的理由就此仇恨一个人,并且这种恨是刻骨铭心,就跟她们崇尚的爱情一样。所以跟男性比起来,女性更容易走上‘计划型犯罪’的道路。”
“我不同意这个观点,”见飞忍不住反驳,“嫉妒不分男女,而在于一个人的胸襟。事实上我觉得女性往往比男性更宽容,更容易原谅别人。至于理性或感性,也跟每个人的性格有关,并不能说女人就是不理性的,这样说不公平。”
“那只是你作为一个女性所不自觉地在脑海里美化自身形象的一种想法,”他不紧不慢地继续道,“根据婚姻学专家的统计,夫妻间争吵有60%以上的原因是因为妒嫉。当然女人也没有把妒嫉单单放在婚姻里,在其他的很多方面她们都会不自觉地产生这种情绪,甚至于发怒到无法控制的地步,想要报复,这个时候,无法理性地面对问题是对这种报复心理的一种推波助澜。”
“那么这60%的妒嫉都是女性产生的吗,男性就不会妒嫉吗?”
“我不否认也会,只是没有女性那么严重,我想基本上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他耸肩。
“那么我要问,这难道不是你作为一个男性所不自觉地在脑海理美化自身形象的一种想法吗?”
“哦,也许吧,”他顿了顿,隔着彦鹏看着她,以一种司空见惯的口吻说,“不过,现在的你就是缺乏理性的最佳例子,你已经在痛恨我了,不是吗?”
“滚蛋!”梁见飞拍案而起,完全忘了这是在直播,“你根本就是一个世界观完全扭曲了的大男子主义者。”
“如果我是世界观被扭曲的大男子主义者,那么你就是彻底的女权主义偏执狂!”
那次的直播,梁见飞和项峰就这样激烈地争执起来,彦鹏抹了抹汗,除了干笑之外,再也发不出其他的声音。导播强行把歌切进来,两人还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着,直到节目结束。走出直播间,两人都不忘用鄙夷的眼神瞪了对方一眼,然后傲慢地转身。
回家的路上,见飞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这次事情搞大了——但是后悔也已经来不及!
第二天早晨,她被一通电话吵醒,是总经理打来的,她以为是兴师问罪,没想到却是升职。
原来,直播节目的收听率达到了电台几年来的最高点,听众们热血沸腾,许多网站评论说很久没有听到如此真实、犀利、观点鲜明的节目,应该有更多这样的节目出现在每况愈下的电台节目中。
她升职做了编辑部的主任,派给她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负责项峰的新书,于是她和他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或者称之为“孽缘”会来的更贴切一点。
但更令她吃惊的是,电台就此安排他们在彦鹏的一档节目里做客串主持人,导播说:在收听率每况愈下的情况之下,他们却轻易地在周二下午吸引了超过30%的市场份额,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这就是她扮演的另一个角色——总是不遗余力地陷害“搭档”的嘉宾主持人——不过当然这场戏要是少了那个叫项峰的男人也不行,他们是一对电波里的仇人。面对这种陷害,他的态度不太一致,有时候奋起反击,有时候却一声不吭。她很难说清楚自己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她不敢听自己的节目,因为她会觉得自己很幼稚,可是她又乐在其中,仿佛要把平时从项峰那里受的气全都吐出来。
冰镇咖啡流到胃里时的感觉很刺激,她不禁闭上眼睛,想让自己休息一下。
“喂,”项峰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在走廊的拐角处,他的脸色依旧不太好,用一种毫无生气的口吻对她说,“可以走了。”
一(4)
回去的路上,项峰出奇地沉默。见飞觉得奇怪,时不时用眼角的余光瞥他,他毫无反应。她不太习惯这样的他,不对她冷嘲热讽,也没有把她当保姆一样呼来喝去——看起来,他真的病得不轻。
“不如送你去医院吧?”她试探着问。
“不用了,”他靠在座位上,眼睛像是闭着,“我早就去过了。”
“可是也许你去的时候还没有现在这么严重……”
他转过头看着她,说:“你是在关心我吗?”
“是啊。”她回答地大方。
他先是愣了愣,接着苦笑:“是为了稿子吧?”
“当然,不然会是什么。”她依旧坦然。
项峰沉默了一会儿,声音带着疲惫,说:“有时候,你真的一点也不可爱。”
见飞被他这句话吓了一跳,因为他说这话时的语气相当罕见,就像是……无奈的宠溺。但他们应该是两个无法共存的对立面才对嘛!
她又悄悄瞥了他一眼,他闭着眼睛,侧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她转回头,继续专注地开车。说不定,刚才的一霎那只是她的错觉罢了。
嗯,一定是……
她把车停在项峰公寓楼下的台阶前,他还闭着眼睛,她认为他不会是真的睡着了,所以轻轻推了他一下,可他没有任何反应。她关上收音机,在一片静默中,听到他均匀的、轻不可闻的呼吸声,忽然松了口气。
她把档位换到驻车档,拉上手刹,又把暖风调高了一些,安静地坐在车里等待。她很难说清楚自己在等什么,或者为什么要等,她只是单纯地觉得,不想现在唤醒他。
她不自觉地望向他熟睡的侧脸,那上面没有任何表情,让她想到了第一次看到他时,那种清澈的眼神。现在他的眼神就变得很混浊吗?好像也不是。她再也没有注意过他的眼睛,他们之间有无休止的争执、嘲讽,却很少有刻意的理解。
动物会有天敌,人也一样,她和项峰就是。
见飞坐着发呆,不知道过了多久,手机铃声忽然划破了车厢内的寂静,她吓得几乎跳起来,连忙去接:
“喂?”
“是我,”汤颖的声音比平时低哑,表示她的心情不太好,“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想先听哪个?”
“好的那个。”见飞直觉地回答。
“好的就是,你托我的稿子有着落了,不是百分之百,不过也八、九十了。”
压在心中的大石终于放下,见飞如释重负地叹了口气,接着问:“那么坏的呢?”
“坏的就是,我失恋了,没办法写书评了。”
“……”她愕然,说不出话来。
“你不安慰我几句吗?”
“我……不太会安慰人。”她苦笑,只怕她说的没有人要听。
“随便一句都好。”
“那……”她想了想,“振作起来,努力为祖国四个现代化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
“……”
“这……听上去的确是很振奋人心,”汤颖非但没有高兴起来,反而听上去更焦躁了,“不过,你为什么不说几句好听的,就好像是‘你这么漂亮,不愁找不到男人’,或者‘只要你愿意,大把的男人等着拜倒在你群下’之类的……”
见飞重重地叹了口气,抿了抿嘴,才说:“因为……我不觉得男人是女人生命里多么重要的一个环节啊。”
“……我错了,我不该以为你会安慰我。”
“Sorry,”她也觉得惋惜,“……但是,那些书评我很急,或者周五吧,周五再交也可以。”
“啊!!!……”汤颖在电话那头尖叫起来,“我恨你!”
说完,电话就被挂断了。
见飞怔怔地看着手机,回想自己刚才究竟哪里惹恼了表姐。
项峰坐直了身体,她才发现他已经醒了,但面容依旧疲惫。
“我睡了多久?”
“大概……三十分钟吧。”
“哦。”
他解开安全带,下车,关上车门,看了她一眼,算是告别。
见飞看着他的背影,忽然降下车窗,大声问:“喂!你确定你不要再去看医生吗?”
项峰没有回头,摆了摆手,消失在玻璃门的另一端。
周三一早,梁见飞就给汤颖打电话,除了想问她要稿件之外,也对她昨晚说的有关于失恋的事情很在意。从小到大,她一直觉得汤颖是那种要么不爱,爱起来就很彻底的人,如果真的失恋,会是不小的打击。
可是汤颖迟迟不接电话,她在一路走走停停中拨着电话,脑海里忽然有些恐怖的景象……那家伙,不会真的出了什么事吧?
到了公司车库刚停好车,见飞的手机就响了,她连忙接起来,电话那头是汤颖那一如既往活跃的声音:“刚才我在洗澡,出来看到有十几通未接电话,吓了一跳!”
“你才真的让我吓了一跳!”见飞松了口气,下车背上背包,锁了车门,向电梯走去,“我整晚都在想你失恋的事,刚才打不通电话,真怕你做傻事。”
“……别开玩笑了,我?怎么可能!”
“我从没听说过你失恋。”
“有的,当然有,不过那都是16岁之前的事了……“
“……”
“喂,”汤颖的口吻认真起来,“你不会真的以为我有事吧。”
“是真的啊。”
电话那头发出几声响亮的笑声:“见飞,你太善良了。”
“?”
“我只是……有个男人在我拒绝他之前先拒绝我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像是为了强调什么,汤颖又补充道,“是我本来就打算拒绝他的哦,不是因为他先拒绝了我才这么说的!”
“……”她早该料到的。不过,这到底是什么逻辑,如果两个人都对对方没有意思,还互相拒绝什么啊!
“对了,关于你要的稿子,我现在马上去确认,十分钟后答复你。”
“好,我正好要问你这件事。”
“天呐……”汤颖叫起来,“有时候你真的是,一点也不可爱!”
电梯来了,见飞挂上电话,跟随人流走进去。
项峰昨天也说了同样的话,那是不是说明,她真的不可爱?
可是,她暗暗苦笑,一个三十岁的女人,还需要用可爱来修饰自己吗……
电梯门打开,见飞愣了愣,因为李薇从一楼走进来,两人互相点头,算是打招呼。李薇就站在她面前,背对着她。见飞已经属于个子高挑的,可是李薇比她更高挑。李薇进公司的第一天就有男同事私下讨论说来了一个美人,一个礼拜之后,他们又将这个称呼改成“冰山美人”。见飞对这位新同事没有任何偏见,但是每次看着那双明亮而漂亮的眼睛,她总有一种无形的压力。
“对了,”李薇忽然半侧过身,低声说,“那篇稿子怎么样了?”
“……我已经在想办法,找另外一篇稿子代替。”
“另外一篇?”李薇的眼神忽然变得很犀利。
见飞抿了抿嘴,报出一个人的名字,李薇沉默了几秒,才说:“哦,也可以。”
说完,她就转回身,留下冷漠的背影。
见飞苦笑,心底尽管有一丝不快,可是既然这件事已经揽上身了,也就只能揽到底。
回到办公室,助理咏倩已经泡好了咖啡,放在她办公桌上,咖啡的香味传来,让人不禁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她按下桌上的电话,门外的女孩立刻接起来,她温柔地说:“谢谢。”
“啊?”
“咖啡。”
“哦,”女孩受宠若惊,“不客气,不客气。”
挂上电话,见飞就打开电脑,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边喝咖啡一边等电话。可是汤颖的电话直到二十分钟后才打来,听到那一声垂头丧气的“喂”时,她就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对不起,我很抱歉。那家伙答应我的,但是……”汤颖沮丧地说。
“没关系,”尽管胸口有一阵说不出的郁闷,但见飞还是故作开朗地说,“也许侦探小说家都是差不多的。我会再想办法,总会有办法的。”
“……对不起。”汤颖并没有就此安心。
“没事,我的要求本来就有点强人所难。”
她反复强调几句后,然后挂上电话。尽管刚才信誓旦旦地说总会有办法,可是她心里清楚,此时此刻要再去变一篇稿子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去李薇那里,承认自己的失误,请她调整杂志版面。
她其实很不愿意去,可是又不得不去,她不知道这件事过后李薇会怎么看她,她其实并没有很在乎,但被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轻视,总是一件不太好受的事。
电脑屏幕的右下角跳出一个对话框:“您从项峰处收到一封新邮件”。
她用力眨了眨眼睛,对话框已经消失了,但视网膜上还有一丝残影,她连忙打开邮箱,有一封邮件是一分钟之前收到的。她承认,当食指点击鼠标左键的时候,的确有心跳加速的感觉,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梁小姐:
随附 阁下要求的稿件,暂提供两万字,离 阁下要求的5万字尚有距离,其余是否可以连载形式继续,请确认。
项峰
见飞倒在椅背上,愣了好几秒钟,才放下咖啡杯,给李薇打电话。李薇只嘀咕了一句“你不是说他交不出吗”,便立刻同意了,也许对她来说,只要是畅销书作者的作品,连载或是一次性刊登并没什么区别。
见飞转发了项峰稿件,忽又发现邮箱里多了一封邮件,是汤颖发来的,几段风趣幽默、并且很“纽约时报”的书评,邮件的最后,汤颖这样写道:其实书评早就写好啦,昨晚骗你的,不好意思啦。
她无奈,却无法生气。这天早晨,她终于深刻地体会到一句话:人生的大起大落,真是太刺激了!
可是,她又想起了另一句话:跟生死存亡比起来,人世间这些所谓的烦恼也不过是一缕青烟罢了。
她拿起电话,冲动地想去跟项峰道谢,但他也迟迟未接。
她起身在办公室的窗前来回踱步,心里总有些话想要说,可是,要对谁说,说些什么,又是一个未知数。
远处的云层里漏出一丝阳光,照在她脸上,很温暖。她忽然想到:项峰那家伙该不会也是很早之前就写好了稿子,但非要在最后一刻才肯奉上吧?
越想,就越觉得那很像是他的风格,他就是这样一个男人,就算是他自己犯的错,也要如对别人恩赐一般地去补救。
……这个可怕的男人!
手机响了,她拿起来,是项峰打来的。她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丝怪异的微笑:“喂?”
“你打电话给我?”他的鼻音还是很重。
“嗯。”
“什么事?”
“……想跟你说,稿子我收到了。”
“……”
“就这样。”
项峰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说:“哦,如果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再联络我。”
“好。”
“再见。”
“……等等。”
“?”
梁见飞咬了咬唇,终于还是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谢谢。”
“……”电话那头又沉默着。
“稿费会尽快算给你的。”她一副公事公办的口吻。
“你……”
“?”
“没什么,再见。”
见飞放下手机,皱着眉头发呆,不知道为什么,她几乎可以肯定,他在挂线之前没说完的那一句,十有八九是想说她不可爱。
可是……为什么呢,他为什么要这么说,而她又为什么会以为他要这么说?
她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心想大概是最近压力太大了,否则,为什么要执着于这些无聊的事!
她忽然很庆幸刚才自己冲动之下打的电话没有被项峰接到,不然他此刻一定在暗笑自己的千恩万谢吧——
嗯,幸好!
一(5)
一周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梁见飞如往常一般走进自己的办公室,热气腾腾的咖啡端放在她桌头,她很想打开门给咏倩一个拥抱,说“没有你我该怎么办”,也许周五就是最适合上演这类戏码的日子,因为大家都在暗自为即将到来的周末兴奋着,所以比较放得开。
她先是给出版社那边打了几个电话,接着又催了几份稿件,才定下心来好好喝咖啡。电脑旁的工作日历上用黑色的水笔在今天的日期旁写着:“13:30 研讨会”。她揉了揉眼睛,决定吃过午饭后精神抖擞地去参加会议,然后心情愉快地提早回家。
那个所谓的研讨会在市区一间高级酒店举行,见飞今天特地穿了一件合身而且得体的天鹅绒西装外套,外套的颜色是她最喜欢的深蓝色,但是老天偏偏跟她作对,中午的时候先是淅淅沥沥开始下起雨来,接着酒店的保安先生又把她安排在露天停车场,她的西裤在上下车的时候溅到了泥渍,尽管经过了一些处理,却还是显得失礼。搭上四面都是镜子的电梯,她不自觉地打量自己昨晚刚去剪的新发型,比以前短了些,发梢整齐地排列在肩膀的位置,从头顶向下形成一个十分优雅的弧度,这是发型师怂恿了很多次之后她才勉为其难决定剪的,没想到最后满意到不得了的竟是自己而不是发型师。
也许人生真的常常充满了意外。
电梯门打开,见飞顺着大大的指示牌上的箭头,沿着铺了俄罗斯地毯的走廊向会场走去。她脑海里浮现的是昨晚看的某一出好莱坞电影里的情景,大海、白色的房子、狗、脚印、米黄色地毯、深色的床罩……等等等等,总之跟这研讨会无关,她甚至不知道这会议的主题,她的上司昨天下午才给她下达了今天务必出席的命令。
“啊,换了新发型!”有人从后面走上来,悄悄在她耳边说。
她全然没有被吓一跳的样子,只是转过头,面无表情地说:“汤颖。你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汤颖今天穿着一件不长不短的黑色风衣外套,长度恰好足够遮住她的整个臀部,至于她那双又长又细的裹着黑色紧身裤的腿,则毫无疑问地完全暴露在所有人的视线中,她脚上是一双镶着闪片的高跟短靴,活脱脱一个英式的IT girl。但让见飞觉得最过份的是——她浑身上下竟然没有一个地方像是淋过雨的!
“我是他的粉丝啊!”汤颖以一种很少出现在三十岁女人脸上的兴奋表情看着梁见飞。
“谁?”她皱了皱眉,瞬间觉得疑惑,仿佛自己是突然来到地球的火星人。
“项峰啊!”
“项峰?”她眨了眨眼睛,停下脚步。
“今天他是主讲人,你不知道吗?”汤颖瞪大眼睛,黑色的、长长的睫毛让人想到了芭比娃娃。
“这个……”她是真的不知道!
“你太不关心他啦!”汤颖嘟起嘴埋怨了一句,然后踩着那足有十厘米的细高跟毫不犹豫地走向签到台。
见飞站在原地,在心里冷冷地说:我干吗要关心他?!
签到台旁竖了一块大大的告示牌,直到这一刻她才算是真正看清楚了研讨会的标题:《论悬疑小说与现实生活中的善与恶》。
看上去有点耸人听闻。
汤颖已经领了宣传册快步进会场去了,见飞在门口犹豫了一会儿,终于还是狠下心来签了到。要是早知道是这家伙的研讨会,她情愿呆在办公室!
会场并不大,她随便找了个角落的位子坐下,与会者路路续续地到了。看了看腕上的手表,还有五分钟就要开始,她打开背包,翻出几本随身携带的书,迟疑了半天,才挑了一本关于纽约二手书店的小说读起来。
“要不是因为下雨,来的人会更多吧。”不知道什么时候,汤颖又坐到了她身旁。
对于这位表姐的神出鬼没,见飞早就习以为常:“来干什么呢,听他自吹自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