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生命之书:365天的静心冥想

_3 克里希那穆提(印)
我们所谓的情绪到底是什么?它是不是感官上的反应或觉受?譬如怨恨、奉献的精神、喜爱的感觉或是对别人的同情 ——这些都是情绪反应。我们把爱、同情之类的情绪视为正向,把怨恨之类的情绪视为负向,并且一直想排除掉它们。然而爱是不是恨的反面?爱是不是借由记忆而延伸出来的一种情绪或觉受?我们所谓的爱到底是什么?很显然爱跟记忆无关。这一点我们很难了解,因为对大部分的人而言,爱就是一种记忆。当你说你爱你的妻子或丈夫时,你的意思是什么?你爱的是不是一个能够带给你快感的东西?你爱的是不是你所认同,并且属于你的东西?我并不是在捏造一些讲法,这些都是事实,因此不要看起来那么惊慌。
我们爱的只是“我妻子”或“我丈夫”的形象罢了,我们爱的并不是那个人。我们对自己的丈夫或妻子其实所知有限;如果你以为认识一个人就是不断地去辨识他,那么你永远也不可能了解他。因为辨识的活动永远是奠基于记忆的 ——对苦乐的记忆,对自己曾经追求过或拥有过的事物的记忆。爱怎么可能跟恐惧、哀伤、孤独或绝望相关呢?一个野心勃勃的人怎么可能有爱呢?但我们都有巨大的野心,不论这野心是体面的或不体面的。
因此若想弄清楚爱是什么,必须毫不费力地止息所有的情绪、好恶的反应以及过往的历史,就好像它们是有毒的东西一样。
五月七日 强烈的感受力
现代社会有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人们已经失去了强烈的感受力。我所说的感受力不是情绪或心情,也不是兴奋的心境,而是觉知、聆听和感觉,包括对阳光下的树叶、在树梢鸣叫的鸟儿,都有一种强烈的感受。
对大部分的人而言,深刻地、强烈地、洞穿地去感觉眼前的事物,是很困难的事,因为我们的烦恼实在太多了。无论什么事都可能被我们弄成一种烦恼。很显然人类的烦恼是永无止境的,而且人们也似乎没能力去解决。烦恼越多,我们的感受力越低。
我所谓的感受力就是去欣赏树枝曲曲折折的美,观察路上的尘土,感受别人的痛苦,或是欣喜万分地看着落日的美景。这些都不仅仅是情绪或心情而已。情绪或心情会形成残忍的态度,被社会所利用;只要落入情绪和心情里,你就变成了社会的奴隶。但是人必须有强烈的感受力。美、语言、话语间的静默以及对声音的觉知,这一切都会带来强烈的感受。只有感受力能够使人心变得敏锐。
五月八日 不带思想的观察
若是没有思想,就不会有情绪,而思想的背后一定有一份对快感的追求。因此,快感、思想和情绪是连在一块儿的。不带思想或情绪的观察就是一种高能量的觉知。但能量会被思想、联想、快感或时间感所消耗,于是观察的能力就不见了。
五月九日 感觉之全体
什么是感觉?感觉跟思想是差不多的东西,感觉就是一种觉受。我看到一朵花,我对这朵花产生了好恶的反应,这些好恶的反应是由我的思想所操控的,而思想则是从记忆中所生起的反应,于是我说“我喜欢这朵花”或“我不喜欢这朵花”,“我喜欢这种感觉”或“我不喜欢这种感觉”……可是爱跟感觉到底有没有关系?很显然,感觉就是一种觉受 ——好恶、好坏之类的觉受。这样的觉受跟爱有没有关系?你有没有观察过门前的那条街道,有没有观察过自己居家的方式,行住坐卧的方式?有没有留意过自己所崇拜的那些圣人?对他们而言热情就是一种性欲,所以他们否定了热情,否定了爱 ——否定指的是把这些东西抛至一旁。因为把感觉抛弃了,所以心中的爱也不见了。“感觉会让我变成性欲的囚犯,因此我必须割舍它。 ”如此一来你就把性变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若是能彻底去了解自己的感觉,认清感觉之全体,你自然会知道什么是爱。如果能看见树木的美、笑容的美以及城墙后面的落日 ——完整地看到这一切 ——你自然会知道什么是爱。
六 月 能量·觉知·无拣择的觉察·暴力
六月一日 能量可以带来纪律
证入实相需要无比的能量,如果人不追求实相,他的能量就会制造出不幸,如此一来社会就必须管束他。因此,人的能量有没有可能用于追寻实相和上帝、探索什么是真相、了解人生根本的议题而不被社会所摧毁?
你知道人是一个能量体,若是不追求实相,这股能量会变成破坏的力量。这么一来社会就必须塑造人,控制他的精力,于是能量就被扼杀了。也许你已经注意到另一个有趣的事实:如果你真的想做某件事,自然会有能量……这股能量会变成自律的工具,于是就不需要外在的纪律了。在追求实相的过程中,能量会创造出自己的纪律。人若是能自动自发地追求实相,就会变成正当而善良的公民,而不是去依循某个政府或社会所制定的规范。
六月二日 二元对立会制造冲突
任何一种冲突,不论是生理上的、心理上的或心智上的,都会浪费精力。从冲突中解脱出来是极为困难的事,因为我们从小就被教导成努力奋斗的人。在学校里老师教我们的第一件事便是“努力”,然后我们整个一生就花在努力上了 ——若想有成就,你必须奋斗,必须对抗邪恶,学会压抑和控制自己。因此学校教育、社会和宗教组织都在教导我们如何努力奋斗。周围的人总是告诉你,如果想发现上帝,就必须守戒,努力地修炼,折磨你的身心灵,否定和压抑你的欲望;你必须在精神层次上不断地对抗某些东西 ——但这根本与精神修为毫无关系。
因此每一个层次上我们都在消耗能量,而能量消耗的本质就是冲突:应该和不应该之间所产生的冲突。二元对立一旦出现,冲突便势所难免了,因此你必须了解二元对立的整个过程 ——但并不是说二元对立不存在,因为男女、红绿、明暗、高矮等的对立都是事实。我要指出的是,概念和事实之间的界分便是精力耗损的主因。
六月三日 概念的模式
你如果说“我该如何节省能量?”的话,那么你已经制造出了一个概念。你会按照这个概念而行事,如此一来冲突矛盾就产生了。但若是能觉察自己的精力是怎么消耗的,你就会发现心中的冲突便是最主要的耗能原因 ——譬如有烦恼而不去解决,活在旧有的记忆里,受制于传统,等等。
你必须了解能量消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但不需要按照商羯罗、佛陀或其他圣人的观点,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去观察冲突的整个过程。因此,能量消耗的主因便是冲突。只要概念比事实还重要,冲突便永远存在。
六月四日 有矛盾,就有冲突
大部分的人都活在矛盾冲突里,包括内在与外在。矛盾冲突意味着费力……只要感到费力,能量就会耗损。只要心中有矛盾,就会有冲突,冲突一出现,你又会想克服它 ——另一种形式的抗拒。不过抗拒也会制造出某种形式的能量。
所有的行动都是奠基于应该或不应该的冲突之上的。这种抗拒和冲突的形式也会滋生出一种能量,但仔细地观察这种能量,你会发现它是具有破坏性的——它不是创造的能量。一个有写作和绘画天分的人,往往会借由心中的冲突去表达和创作。张力越大,冲突越强,表达的欲望就越高,这便是我们所谓的创造力。然而这并不是真正的创造力,而是冲突的产物。承认自己心中有冲突矛盾,自然会为我们带来顺畅的能量。
六月五日 与抗拒无关的创造力
我要提出的问题是:有没有一种跟思想无关的能量?它不是冲突矛盾的产物,也不是冲动,更不是从挫败感中所产生的不满足?你了解我的意思吗?除非我们发现那种与思想无关的能量,否则我们的行动一定具有破坏性。不论我们从事社会改革、著书立说、经商或是参与政治活动,都会造成一些破坏。这个有关能量的问题不能用理论来解决,因为用不成熟的理论来解决眼前的事实是很幼稚的事。就像一个得了癌症而必须开刀的人,你已经没有时间去讨论该用什么工具来开刀,你必须立刻采取行动。同样地,若是不想变成思想的奴隶,你的心就必须洞穿自己的真相。毕竟所有的思想都是人为的发明,譬如发明喷气式飞机、电冰箱、火箭,发现原子,进入太空,这些都是知识和思想的产物,它们都不是真正的创造,而只是一种发明。思想永远是有限的、不自由的,它不可能具有真正的创造力。只有超越思想的能量才具备真正的创造力。
六月六日 最高形式的能量
有关能量的概念与能量本身是不同的两回事。有许多方法及概念都在教我们如何得到最高形式的能量,但方法与焕然一新的能量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最极致的能量形式就是最纯粹的能量,但心必须解除所有的概念、动机和方向才能觉知到它。这样的能量是无法被求得的,你不能说:“请告诉我一个如何得到它的方法。”因为根本没有方法。若想发现这能量的本质是什么,就必须了解我们在生活里如何消耗精力——说话时如何在使用能量,聆听鸟叫或别人的声音时如何在耗神,如何看着河水、无际的晴空和贫困的乡下人,如何观察夜幕低垂时的树林。观察万事万物都需要能量,而我们通常是从食物和阳光里摄取到它。每日身体所需的能量可以透过食物来加强,很显然这是必要的,但心理上的能量,也就是思想,却会在矛盾产生的那一刻遭到破坏。
六月七日 聆听的艺术就是解脱的艺术
某个人正在告诉你某些事,于是你静静地听着。聆听本身就是一种解脱的行动。一旦洞察到某个事实,这份对事实的觉知就是解放的行动。如实聆听或如实观察某个事实,可以带来毫不费力的解脱。
譬如拿野心这件事来说,我们很清楚它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一个充满野心的人永远不知道如何去同情,如何去爱。野心便是残忍之心,包括内在与外在。你听到这样的说法,很快就会把它诠释成:“我该如何活在这个野心勃勃的世界里?”说出这样的话表示你没有在听。你立刻产生了自己的想法,因此并没有在看这个事实。你只是把这个事实诠释成一种意见和反应。若是真的在聆听 ——没有任何评估、反应或论断 ——那么事实一定会创造出一股能量,凭着这股能量我们就能摧毁和扫除会制造冲突的那份野心。
六月八日 没有抗拒的觉知
你很清楚空间是什么。这个屋子有它自己的空间,从你的旅馆到我们这里有一段路程,从那座桥到你的家也有一段路程,从河的此岸到彼岸也有一段距离 ——这些都是空间。但是你的内在有没有空间?还是它已经塞满了东西?如果你的内在有空间,那空间里一定有寂静 ——从寂静里会产生别的东西,然后才有能力聆听,有能力在不抗拒的情况下去觉知。因此心中有空间是非常重要的。心如果不塞满东西,就能听见附近的狗吠声、火车经过远处的那座桥所发出的声响,同时也能觉知到眼前那个人话语中的真意。这样的心是活泼而非僵死的。
六月九日 不费力的觉知
有没有一种觉知是不融入于任何东西的?有没有一种觉知是不专注在任何目标上的?有没有一种觉知是不带着任何动机、冲动或掌控性的?心有没有可能在没有结论的情况下去觉知?当然有可能,而且这才是真正的觉知,其他的都是耽溺或头脑的把戏罢了。若是能拿出所有的注意力而不专注在任何事物上,也没有任何结论,就会发现真正的冥想是什么。这样的觉知没有界线、挣扎或需求,而且是毫不费力的。因此真正的冥想就是让心从所有的修行体系里解放出来,它不刻意专注,也不融入于任何东西,只是觉知着一切。
六月十日 无排他性的觉知
我认为有目标的觉知和没有目标的觉知是不同的。我们可以专注在任何一种概念或信念上——一种具有排他性的专注方式,但另外还有一种觉知是没有排他性的。同样地,不满足也可以是没有任何动机的,它不是因为遭到挫败而产生的不满足;它不想借助任何外在的事物来满足自己,也不想达成任何目的。也许我的描述还不够清楚,不过我认为这不凡的不满足是很重要的东西,缺少了它,其他任何形式的不满足都会变成追求满足的方式。
六月十一日 觉知是无限的
在心的锻炼上,我们应该强调的是觉知而非专注。专注是把心窄化到一点的过程,而觉知是没有任何疆界的。在专注的过程中,心一直受到制约。若想了解心的整体活动是什么,就不能专注于一点。觉知则是无限的,它不受任何知识的束缚。知识是透过专注而得来的,但知识不论多么广博,仍然是有限的。处在觉知的状态里,心智还是可以运用知识,必要时它还是能专注,但局部永远不是整体,把局部拼凑起来,还是无法觉知到整体。认知乃是对专注的活动上瘾,它是无法了解无限境界的。专注的心永远无法领略完整的实相。因此觉知才是最重要的东西,它无法借由专注来达成。处在觉知的状态里,心智是永远在学习的,但又没有一个自我在那里把知识累积成经验。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总是会利用知识来膨胀自己。自我膨胀的活动往往会带来矛盾和反社会的心态。
六月十二日 完整的觉知
我们所谓的觉知到底是什么?我能不能强迫我的心去觉知?如果我对自己说“我必须去觉知,我必须控制我的心,把所有的念头搁置一旁”,这还算是觉知吗?很显然不是。如果强迫自己的心去觉知,会发生什么事?你会因此而制造出一种抗拒力——你会阻止其他的念头渗入心中。你会不断地抗拒和排除妄念,如此一来你就无法觉知了。这便是事实,不是吗?
为了完整地了解某件事,你必须彻底地觉知它,但是你很快会发现这是极难办到的事。因为你已经习于分心,所以才会说:“天哪,觉知真是一件好事,但我如何能办到呢?”如此一来你就生起了一种想得到某个东西的欲望,于是永远也无法彻底觉知了。
譬如你看到一棵树或一只鸟,若想彻底觉察它们,就不能说“这是一棵橡树”或“那是一只鹦鹉”,然后就走开了。命名的那一刻你已经停止觉知,但如果能彻底觉察眼前的事物,就会发现自己有了截然不同的转变。那种全然的觉知便是良善。你无法借由任何一种修炼方法来达到全然的觉知。修炼只会让你专注,也就是竖起一道抗拒境外的墙,在这堵墙内有一个专注者,但这并不是觉知,而是排他性。
六月十三日 恐惧的消除便是觉知的开始
觉知的状态如何出现?你不能借由说服、比较、奖惩来培养它,因为这些状态里都有压制的成分。恐惧的消除便是觉知的开始。只要你还想变成什么,譬如追求成就,那么恐惧一定会出现,而且会带来各种挫折和冲突。你可以教别人如何专注,但无法教别人如何觉知,就像你无法在恐惧的基础上去教别人解脱。能了解恐惧的成因,才能消除恐惧。如果学生能处在幸福的氛围里,而且有安全感和轻松自在的感觉,并能意识到周围的大人具有爱心和无私的精神,那么他自然会有觉察力。爱是不比较的,如此一来羡慕之心和想要“变成”什么的挣扎就停止了。
六月十四日 没有目的
谦虚能不能培养得出来?一旦意识到自己是谦虚的,你就不再谦虚了。你很想知道自己是否达到了某种境界,这意味着你听我说话的目的只是为了达到那种境界,一种不再受干扰、永远有快乐或至乐的状态,对不对?可是我早先曾经说过,你什么境界也达不成,你只能不断地学习——这便是生命的美。如果你达成了某种境界,就到此为止了。你们都想在事业上或别的方面有所成就,所以才会不满足和饱受挫折。先生,你什么境界也达不成的,你只能不断地学习,但学习如果变成了知识的累积,你就会感到痛苦。一个能够彻底聆听的心是不会去追寻成果的,因为它的真相不断地被自己揭露,就像河水永远在流动着。这样的心没有任何忸怩或不自然,它不会助长自我的活动,也不会寻求某种成果。
六月十五日 反省是不完整的
觉知只能在当下进行。透过觉知你会发现过去的一切正在操控当下的念头,接着你又会修正这些念头,让它们延续到未来。但觉知是一种整合的过程,它不会造成界分。如果我问自己“我信不信上帝?”的话,那么在质疑的过程里,就会观察和觉知到是什么动机在促使我问这个问题。如果我真的在觉知,便能洞察问题背后的驱力是什么,进而发现恐惧的种种形式:我的祖先创造了上帝这个概念,然后传给了我,我当下的反应加上他们所传给我的概念,形成了眼前我对上帝的想法。如果我真的在觉知,就会洞察到这整个活动的真相,以及它对过去和未来的影响。
你会发现上帝这个概念是如何经由恐惧而产生的,或者某人曾体悟过实相,而把这份体认传给了另一个人,那个人基于贪欲而将其占为己有,还在模仿的过程里加油添醋。觉知是完整的,反省是不完整的。反省会造成抑郁和痛苦,觉知则会带来热情和喜悦。
六月十六日 认知不是觉知
觉知的状态里是没有谴责或接纳的,它只是面对事情的真相。如果看着一朵花而不去想它的学名,你就会看见这朵花的整体,但如果你的心一直在想着植物学上的知识,就不能全神贯注地看着这朵花了。
因此观察事实就是在觉知。觉知之中是没有拣择、论断或好恶的。大部分的人都做不到这一点,因为不论是传统或职业上的要求,都不允许我们以空无的心去面对事实。我们必须觉察这些历史背景所带来的制约。若是能面对事实,这些制约就会显现出来。观察眼前的事实而不去管其中的内容,就可以把这些历史背景搁置一旁。如果你把兴趣放在理解事实上面,自然会发现这些历史背景障蔽了眼前的事实。
六月十七日 看见整体
你是如何在观看一棵树的?你能不能看到这棵树的整体?如果看不到它的整体,就等于没有在看这棵树。你可能会经过它,然后说:“这里有一棵树,它真是好看极了!”或者你会说:“这是一棵芒果树。”“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树?可能是罗望子树。”因此你从未看过眼前这棵树的整体。如果看不到这棵树的整体,就等于从未看过它。觉知也是同一回事。如果看不到自己的心是如何运作的——看见它的整体活动——就等于没有在觉知。树是由树根、树干、树枝所构成的,上面的树枝比较细致,下面的比较粗大。叶子有的枯死了,有的还是翠绿的,有的则被鸟儿啃出了许多的洞,因此看起来很丑,还有的已经掉落到地面。同时你还看到了它的果实,它的花。当你看着这棵树的时候,你会看到所有的东西。
同样地,若是能彻底观察心念的活动,就会看到里面的谴责、赞同、否定、挣扎、绝望、希望、挫折以及它的徒劳无益。觉知能涵盖一切,而不是只有局部,因此你能不能像看到一整幅画一样,洞察到你所有的心念活动?
六月十八日 觉知是无法锻炼的
如果你去锻炼觉知,把这件事变成一种习惯,它就会演变成一种乏味而痛苦的事。觉知是无法锻炼的,凡是能锻炼出来的都不是觉知,因为锻炼暗示着制造出一种习性,而且必须用到意志力。凡涉及刻意就是一种扭曲。觉知不但涵盖外在所有的事物——飞鸟、光影、波涛汹涌的大海、树木、风、乞丐以及从他身边经过的豪华轿车——同时也包括对心理活动的觉察,譬如内在的紧张和冲突。你不会去谴责一只飞鸟,你会去观察它,欣赏它的美,但是当你看着内心的挣扎时,却可能会谴责它或为它找理由。你无法以毫不拣择的态度来观察内在的冲突。不带着认同与否定去检查你的思想和情感,就不会制造出乏味和痛苦的感觉;但若想得到一个成果,就会助长冲突,并且会造成内心的挣扎。
六月十九日 让念头充分显现出来
觉知是把一切都包容进来的一种心态——包括飞过天际的乌鸦、树上的花朵、坐在你前面的人、他们衣着的颜色——若想把觉知的范围扩大,就必须把一切都观察进来,包括树干的形状、某个人的头形以及他正在做的事。从这种全观的觉知中,你会观察到自己存在的整个真相。如果你的觉知范围只有一个区域,并且只从这个有限的区域去经验一些事物,那么你的心就会变得平庸而狭窄。但若是能觉知到你存在的整体,了解每一个念头和每一份感觉,而不去设限,并且让这些念头和感觉彻底呈现出来,那么你的觉知就是完整的,这跟受制的专注是截然不同的。
若想让思想、感觉完全呈现出来,你必须有觉知,而不是去集中注意力。我指的是任由某个思想或感觉自由地呈现出来。凡是能充分呈现出来的东西一定有自由,而自由便是一种光明,它是不受限制的。你无法论断自由,你不能说:“这是对的,那是错的;这是应该的,那是不应该的。”深入地觉知思想的活动就会发现,思想一旦彻底揭露出来,自然会止息下来。
六月二十日 被动的觉知
觉知之中没有任何变成的活动,也没有可以达成的目标;其中只有默观而没有拣择或批判,然后你就会有所了悟和理解。在思想和情感揭露出来的过程里,如果能既不迎也不拒,你的觉知就会扩张,这时底层的问题自然会浮现出来。这份觉知能够揭露那无法想象也无法言喻的空寂。这份扩张的知觉和富有创造性的空寂是在当下整体示现出来的,所以不需要任何进阶过程。如果能默观一个问题而没有谴责或合理化的借口,那么消极无为的觉知就会出现。在消极无为的觉知中,问题自然会被了解和消解掉。
觉知会让你的敏感度提高,而这就是最高形式的精神修为。念头不断地生灭和构思时是没有创造力的。念头如果能安静下来,不再制造问题,那种警醒而被动的觉知里自然会产生创造力。创造力只能在消极无为的状态下产生,但消极无为不是积极有为的反面。一想要追求成果,问题就产生了;不去追求成果,烦恼反而消失了。
六月二十一日 彻底了解某个问题
若是能觉知,就不需要忏悔,因为觉知能毫不扭曲地映照出一切事情的真相。每一个念头和感觉都可以被觉知反映出来,透彻地得到理解,但若是有谴责、接纳、论断或认同的反应,这份理解就被障蔽住了。痛苦和哀伤能够创造出高度的好奇心,并且能带来强烈的觉知,进而促成深度的理解。
快速运转的机器必须放缓速度,你才能观察它的活动。同样地,思想和感觉只有在心放缓速度的情况下才能被研究清楚。心一旦觉醒,觉知的速度就会加快,那么心就会变得非常稳定。当风扇快速运转的时候,扇叶看起来就像是一整片结实的金属。我们的困难就在于如何让心念活动减缓下来,以便看见和了解每一个念头和感觉。凡是被彻底了解的东西就不会再延续下去了。
六月二十二日 暴力
当你全神贯注于暴力这个东西时,会发生什么事?——我们会透过信仰和各种局限而产生种种的暴力行为,同时也会因个人的安全需求或社会规范而生出暴力。你能不能全神贯注地觉察心中的暴力?当你全神贯注于某个东西时,会发生什么事?也许大部分的人从未全神贯注于任何事物,但若是能这么去做,会发生什么事呢?先生,全神贯注是什么?很显然,当你在全神贯注时,你的心中一定会有关怀。如果没有爱,没有热情,就不可能有关怀。因此当你全神贯注于某个东西时,暴力还会存在吗?我们对暴力通常抱持谴责或逃避的态度,再不就是去合理化它,说它是很自然的一种倾向。这所有的态度都是一种忽略。但如果我能全神贯注于暴力这个东西,在这种留意的态度中就会生出关怀、热情和爱,然后暴力就没有容身之地了。
六月二十三日 暴力可能止息吗?
当你谈到暴力时,你的意思是什么?深入地去探索,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人类有没有可能在世俗生活里完全止息暴力这个东西。宗教组织或某些社团一直在强调不杀生,有的人就会说:“你们不杀动物,可是植物呢?”如果做得太极端,我们可能连活都活不下去了。请问你那道线要画在哪里?你能不能按照自己的理想、想象、智力水平、气质和局限来武断地画下这道线?个人的暴力行为跟集体的恨意所促成的军事对立有什么不同?也就是说,我们所探讨的暴力属于哪个层次,或者我们应该研究人类有没有可能彻底摆脱暴力,而不仅仅是一部分的暴力?
人性之中的动物性还是十分明显,即使文明已经演化了数千年,仍旧没什么改善,因此我们应该从外围来解决暴力,还是从内心去发现这个东西?你告诉我暴力是很丑陋的东西,所以必须止息它。你解释了许多理由给我听,而我认清了暴力是个恐怖的东西,包括内在与外在的,那么我有没有可能止息这些暴力?
六月二十四日 造成冲突的主因
你认为祈求和平就能得到和平吗?如果你在日常的关系互动中不断地追求心理上的安全感,并且充满着贪婪和攻击性,你的心怎么可能平和?你必须了解造成痛苦和冲突的主因,才能消解掉它们,而不再向外追求和平。但是大部分的人都很懒惰,很懒得去了解自己,而懒惰就是一种自欺的形式。我们以为别人会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带给我们内心的祥和,再不然就认为那少数几个造成战争的人应该被铲除掉。如果个人的内心充满着矛盾,外在世界不可避免地一定会有冲突,所以每个人都必须得到内心的祥和,这样外在世界才会有和平,因为个人便是世界。
六月二十五日 发现心中的暴力
动物是充满着暴力的,人就是一种动物,所以也充满着暴力。人类的存在之中早已埋藏着愤怒、忌妒、渴望、权力、追求名望和地位、喜欢操控、具有攻击性等暴力倾向。人类的暴力制造出了无数的战争,还进一步地发展出了非暴力的意识形态。只要国与国之间仍然有战争在发生,每一个人都脱离不了暴力。暴力是我们真实的状态,因此发展出非暴力的理想只会造成冲突矛盾。然后我们又试图以各种修炼的方法来解除心中的暴力,但仍然制造出了更多的冲突矛盾。
因此,首先你必须发现自己的心中确实有暴力,而不是一味地想变成一个没有暴力的人。如实地看着心中的暴力而不去解释它、管束它、克服它、压抑它,就好像你第一次看见它一样。我曾经解释过如何不带着任何意象去看一棵树,现在我们也要以同样的方式来看心中的暴力。这样的观看才是单纯无邪的。
六月二十六日 从暴力之中解脱出来
你能不能看着内在与外在的暴力,而不去形成聆听和行动之间的距离?这意味着聆听的本身就能使你从暴力中解脱出来。因为你没有制造出一个想要摆脱暴力的意识形态,所以不会陷入时间感中,于是当下就摆脱了暴力。要做到这点必须有非常深的默观能力,而不只是在嘴上赞同或不赞同就算了。我们从未真的聆听过任何东西。我们的脑细胞完全受制于内心的暴力和意识形态,所以从未真的面对过暴力。我们总是透过意识形态来看暴力这个事实,而这种做法只会制造出时间的间隔。如果承认时间的存在,暴力就会延续下去;你会继续鼓吹非暴力的理念,但同时展现出暴力的行为。
六月二十七日 造成暴力的主因
我认为暴力之所以会形成,是因为我们不断地在心理上寻求安全感。心理上对安全感的渴望,会向外投射出各种追求的方式。我们定下婚姻的契约就是为了占有某个人,然后在这份关系里找到安全感。如果这份关系遭到了打击,我们就会产生暴力——一种对安全感的需求。然而安全感这个东西根本不存在,虽然在心理上我们渴求它,但永恒不变的安全保障是不存在的。
因此这些原因都造成了普世性的暴力。只要稍微观察一下这个世界每天所发生的事,只要观察就够了,不需要一堆的学问,你就会发现个人的暴力确实助长了世界的无情、冷漠、不可思议的残忍和种种的暴戾行为。
六月二十八日 暴力就是我们的事实
我们都很清楚止息暴力是最重要的事,但身为个人的我要如何从暴力之中解脱出来——不是表面上的解脱,而是要达到彻底的转化?如果非暴力的理想无法让心从暴力之中解脱出来,那么去分析暴力的起因是什么,能不能帮助我们消解暴力呢?
这就是我们最主要的问题,不是吗?全世界都陷在暴力和战争中。我们这个贪得无厌的社会,正是由暴力建构成的,那么你我要如何从暴力之中彻底解脱出来——但又不落入自我为中心的修炼方法里?
你能了解我所提出的问题吗?如果我很关心如何从暴力之中解脱出来,而我采用一些修炼的方法来控制暴力,把它转成非暴力的状态,很显然这种做法只会带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和行为,因为我的心会一直想排除某个东西得到另一个东西。假设我能认清摆脱暴力有多么重要,那么我该怎么办?暴力是我们的真相,一味地想变得不暴力,只会制造出徒劳无益的妄想。如果我们有能力观察暴力,并且去试着了解它,或许就能消解掉它。
六月二十九日 摧毁怨恨
世界目前正充满着怨恨,这股恨意是由我们的父亲以及他们的父亲所制造出来的,因此无明是早就存在的一种东西。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的愚昧造成了这股恨意,不是吗?我们承袭了祖先所遗留下来的恐惧、贪婪和怨恨,只要还耽溺于其中,就等于在助长世界的恨意。这个世界是每一个人的延伸,如果你很想摧毁这股恨意,那么身为个人的你必须止息心中的恨。若想止息心中的恨,就必须从各种形式的恨意中解脱出来才行。只要还耽溺于其中,便是在助长世界的无明和恐惧。这个世界正是你的延伸,它是从你所复制出来的,世界和个人不是分开来的两个部分。世上也许有各种的理念、国家、社会组织,等等,但是让理念、社会或宗教组织运作的,还是个人。个人的无明、恐惧和贪婪,会形成集体的无明、恐惧和贪婪。个人如果有了转变,会不会影响到整个世界?只要个人还耽溺在无明、贪婪和怨恨里,世界就会落在同样的情况里。个人一旦发展出觉知及诚挚审慎的精神,便能脱离那些会制造出痛苦的肇因,凭着这份理解,就能带来世界的整合与和平。
六月三十日 不要对抗心中的问题
越是对抗一个问题,越会变成那个状态……如果我在生气,而你也用生气来对治我的愤怒,结果会是什么?一定会产生更多的愤怒。你会变成和我一样的状态。以恶治恶意味着你也变成了邪恶的一部分,不论你觉得自己有多么正义。以暴制暴终究会让你变得跟我一样暴戾,这种事我们已经做了几千年了,很显然应该还有别的方法可以解决怨恨。如果我以暴力的手段来镇压心中的愤怒,那么错误的手段一定不可能带来正确的结果。这样的做法之中缺乏理解,因此不可能转化愤怒。
你必须很有耐性地去了解愤怒这个东西,你不能用暴力的手段来克服它。愤怒可能是由许多原因造成的,若是不了解它们,就无法脱离愤怒。我们创造出了一个敌人,一个歹徒,然后又把自己变成了这个歹徒的敌人,这样如何能止息心中的敌意呢?我们必须了解敌意形成的原因,而且不再用思想、感觉和行动去助长它。这是很艰苦的一项任务,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觉察,而且要柔软地观照自己,因为我们就是社会和世界,外在的敌人和朋友都是我们的思想及行动的结果。
我们制造出了这些敌意,因此必须去觉察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而不是关心谁是敌人,谁是朋友。正确的思想能止息对立,爱能化敌为友。
七 月 快乐·哀伤·受创·痛苦
七月一日 快乐与满足
大部分的人到底在寻找什么?我们究竟想要什么?每个人似乎都在寻找一份内在的祥和、一种快乐的感觉、一个避难所,因此去弄清楚我们到底在寻找什么,确实是很重要的事。也许我们都在追求快乐及祥和,在一个充满着纠纷、扰动和斗争的世界里,我们都想得到内心的平安。我认为这就是大部分人想要的东西。因此我们不断地追求,从一个宗教组织转入另一个宗教组织,从一个领袖投向另一个领袖,或是追随不同的精神导师。
然而我们追求的到底是快乐,还是某种可以带来快乐的满足?快乐和满足是有差异的。快乐是可以被你求取的东西吗?也许你可以求得一些满足,但快乐是无法求取的。因为快乐是另一个东西的副产品。
探索这件事需要极为审慎的思考,也需要觉知和关怀,因此我们必须弄清楚我们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是快乐,还是满足?
七月二日 深入于内心才能发现喜悦
很少有人懂得享受人生。当我们看到日落、月圆、一个美丽的人、一棵美丽的树、翱翔的飞鸟或是曼妙的舞姿时,我们并没有强烈的喜悦感。我们只会产生一些表面的兴趣或兴奋,然后就把这种觉受称作喜悦,但喜悦是一个更深的东西,我们必须了解它和深入它。
我们年纪越长,越渴望去享受一些事情,然而最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了,于是我们就开始对其他的觉受产生执著 ——肉欲、权力、地位。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我们不需要谴责它们,也不需要合理化它们,但必须去了解它们,把它们放在正确的位置。如果你把它们视为毫无价值或愚蠢低俗的东西,就等于在摧毁人生的整个历程。
若想认识喜悦,你必须深入内心。喜悦不是一种觉受,你的心必须非常精致才能体会到它,但这种精致并不是一种享受物质的能力。囤积物质的人永远无法了解无我的喜悦,可是你必须了解这个不凡的东西,否则人生就会变得琐碎而肤浅——出生,学会一些东西,受苦,结婚生子,赚钱,拥有小小的智性上的享受,然后死去。
七月三日 快乐是求不到的
你所谓的快乐是什么?有人主张快乐就是得到你想要的东西,譬如你想要一辆车,而你终于得到了它,于是你感觉很开心。我想要一件衣服或是想去欧洲玩,而这些事都办到了,于是我觉得很高兴。或者我想变成最伟大的政治家,如果能办到的话,我就会心满意足,办不到的话,我就会郁郁不乐。因此你所谓的快乐只是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成就或是变成一个高尚的人。我们所关怀的只有这些事情。
不论穷人或富人,都想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获取一些东西,如果受到了阻碍,就会郁郁不乐。我并不是在说穷人不能追求他们想要的东西,这并不是问题的症结点。我想弄清楚的是快乐到底是什么东西,快乐是不是我们可以意识到的一种东西。当你意识到自己的快乐时,那种感觉就是快乐吗?还是一旦意识到自己在快乐,就不快乐了?因此快乐是无法求得的,就像一旦意识到自己是谦卑的,就不再谦卑了。快乐只能自然而然地降临,如果去追求它,它就会躲开你。
七月四日 快乐不是一种感觉
头脑永远无法发现快乐,快乐不是一种可以被你发现的感觉。你会不断地发现自己生起一些感觉,但快乐是无法被发现的。凡是会消失的东西都不是快乐,凡是会结束的东西都只是一种感觉罢了。记忆永远是老旧的,老旧的记忆里总是有一些情绪,但快乐不是情绪。
你所知道的都是一些陈旧的东西,譬如一些怀旧的感觉、心理反应和记忆,然而老旧的记忆能认得出快乐吗?它只能记得以往的快乐。能认出快乐,就不是真正的快乐了,因为辨认是从记忆中所产生的反应。一个拥有复杂记忆和经验的心,有可能快乐吗?辨认这个活动的本身只会阻碍我们经验到快乐。当你觉知到自己在快乐时,快乐还存在吗?当快乐真的出现时,你会觉知到它吗?自我意识之中只有冲突和矛盾——因记忆而产生的冲突和矛盾。快乐和记忆是无关的,任何一个层次的思想都是从记忆里所产生的反应,因此思想一律会助长冲突。思想是一种觉受,但快乐并不是一种觉受。追求满足永远会产生某种觉受,但快乐不是一种成果,它是无法被求得的。
七月五日 快乐是没有媒介的
我们总是透过东西、关系、思想和概念等来追求快乐,因此这些事物就变得比快乐更重要了。这种解释听起来很简单,但事实就是如此。我们总是透过财物、家人及名望来追求快乐,然后财物、家人及名望就变得比快乐还重要了。若是借由某种手段来达成快乐,这个手段本身就会摧毁它的目标。快乐可以借由我们的头脑和双手而达成吗?东西、关系和概念显然都是无常的,它们只会令我们不快乐……东西总有一天会毁坏,会消失;关系不断地在产生摩擦,终有一天它也会结束;概念和信念也都没有永恒性。我们在这些东西里面寻找快乐,浑然不觉它们都是无常的,因此痛苦才会永远伴随着我们。
若想发现快乐的真谛,就必须探索自我认识是怎么一回事。自我认识是没有结尾的。河流真的有源头吗?每一滴水都会促成河流的形成。想象自己有一天会找到快乐的源头,是非常错误的观念。只有投入自我认识的洪流里,你才会找到快乐。
七月六日 跟心智活动无关的快乐
我们可以不断地变换我们的享受方式,不断地从某种精致的思想转换到另一种,但核心从未改变过,那个“我”永远在那里 ——其中总有一个“我”在那里享受,追求快乐,不断地挣扎,变得越来越风雅,但从不想停止自己的活动。只有当这个“我”的所有细微活动止息之后,才能出现无法求得的至乐 ——一种没有痛苦也不会被染指的喜悦。当心超越自我中心的思维活动时,那名经验者、观察者和思想者就消失了,然后才能发现无法被染指的快乐。我们的心永远都在追求永恒的快乐,但渴望快乐能延续下去就是一种腐化的心态。
若是能了解人生的整个历程而不去论断对错,那么不属于你我的那种富有创造性的快乐就会出现。那种快乐就像阳光一般,如果你把它占为己有,它就不再是明亮、温暖、能滋养万物的阳光了。同样地,如果基于痛苦而渴求快乐,因为失去了某个人或一事无成而追求快乐,那么你的追求就是一种反应。快乐是跟心智活动无关的,因此你的心必须停止追寻。
七月七日 了解痛苦的起因
我们为什么要探讨快乐是什么?这样的质疑方式正确吗?如果我们都很快乐,世界就截然不同了,我们的文明和文化会完全改观。但我们都是不快乐的一群人,我们的心充满着挣扎、虚荣、琐碎的念头和痛苦的情绪,我们的周围堆满了毫无意义的东西,而且对功成名就、拥有财富已经感到心满意足。
虽然我们有渊博的知识,虽然我们有钱,有汽车,有许多丰富的经验,住的是豪宅,而且多子多孙,我们仍然不快乐。就因为我们不快乐,所以才会被那些承诺快乐愿景的人 ——政治、经济或宗教上的领袖所操控。
受苦的人去探讨快乐这件事又有什么意义呢?我对痛苦的起因有没有了解才是真正的重点。痛苦一消失,快乐就出现了,但是当我意识到它的时候,就不再是快乐了。因此我必须了解痛苦是什么。如果我的心一直在追求快乐,一直想逃离痛苦的感觉,我还可能了解痛苦是怎么一回事吗?如果我真的想了解痛苦这个东西,就不能排斥它,替它找借口,责难它,拿它和别的东西相比;我必须与它彻底共处,并且深入地去了解它。
如果我懂得如何倾听,就会了解什么是快乐。我必须学会倾听心中的痛苦,能够倾听痛苦,就能了解快乐是什么。
七月八日 痛苦是不分你我的
你的痛苦和我的痛苦有差别吗?亚洲人、美国人或俄国人的痛苦有什么不同?情况或事件也许有差异,但人类的痛苦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所以痛苦是不分你我的,对不对?快乐也不能分你的或我的。当你在挨饿时,你的饥饿就是全亚洲人的饥饿;当你的心中充满着野心和残忍的念头时,你的野心便是所有权贵的野心。
我们认不清全人类本是一体的,我们都受到了不同层次的制约。如果你爱某个人,那份爱并不属于你个人。如果属于你,它就会变成占有、忌妒、焦虑、残忍和专横。同样,痛苦就是痛苦,它不是你的或我的。
我现在不是在说抽象的理论,因为痛苦的感觉是活生生的。一个人如果没饭吃,没衣服穿,没房子住,他就是在受苦,不论他住的地方是亚洲,还是西方世界。现在正遭受到杀害或受伤的越南人和美国人,全都在受苦。若想了解这份痛苦,必须有深刻的洞见和透析力。痛苦一旦止息下来,和平自然会在内心与外境里出现。
七月九日 理解痛苦
为什么你我对他人的痛苦会视若无睹?为什么我们对那个身负重担的苦力、那个抱着孩子的妇人毫无所感?我们为什么会这么无感?若想了解这个问题,必须先了解痛苦为什么会令我们变得迟钝。
很显然,令我们变得无感的正是我们心中的痛苦。因为不了解痛苦是什么,所以我们对它漠不关心。如果能了解痛苦是什么,我们就会对痛苦有所体认,同时能觉知到一切的事物 ——不但觉知到自己,还能觉知到周围的人、自己的妻小、路上的乞丐和自然界的动物。但我们并不想了解痛苦这个东西,使我们变得迟钝无感的就是这种逃避的态度。
先生,重点并不在痛苦,而在于我们不了解它,所以我们的心和脑才会变得迟钝。我们只想借由上师、救主、咒语、轮回转世之说、饮酒作乐和其他形式的上瘾活动来逃避痛苦。
了解痛苦并不是要找到痛苦的起因是什么。每个人都很清楚痛苦的起因是什么:不外乎就是自己的愚蠢、狭隘、轻忽或残忍,等等。如果我能看着痛苦而不想得到解答,那么会发生什么事?在不逃避的情况下我会开始了解痛苦,我的心会变得非常警醒敏锐,亦即敏感度提高了。敏感度一旦提高,就能觉知到别人的痛苦。
八 月 实相·事实·观与被观·眼前的真相(1)
更新时间:2011-7-15 13:59:00
字数:1392
八 月 实相·事实·观与被观·眼前的真相
没有路径可以通往实相,它会自然降临到你面前。只有当你的心和脑都变得单纯而清晰时,爱才会出现。那时你就会变成一个没有标签也没有国籍的人,这意味着你已经摆脱了这些东西,有空间让实相降临到你的生命里。只有当你的心不再制造任何妄念时它才会降临,而且是不请自来的。它会像熏风一般不知不觉地来到你的心中,它会像阳光一样来得那么突然,像夜晚一样纯净。若想觉知到它,你的头脑必须安静下来,但心却充满着热情。
选自《八月一日:充沛的热情,空寂的心》
实相是无法累积的。凡是能累积的东西一定会被摧毁,它会逐渐衰萎。实相不可能衰萎,因为你会在每个当下的念头、关系、语言、姿态和泪水中发现它。如果你和我能发现它,并且能活出它来,我们就不会变成肤浅的传教士,我们会变成富有创造力的人,不是完美的人而是富有创造力的人。
选自《八月五日:实相就在当下》
八月一日 充沛的热情,空寂的心
没有路径可以通往实相,它会自然降临到你面前。只有当你的心和脑都变得单纯而清晰时,爱才会出现。心中若是有爱,就不会想设立一个组织来倡导兄弟爱,也不会一天到晚谈论信仰,或是论及权力及对立的问题,甚至连寻求和谐的需要都没有了。那时你就会变成一个没有标签也没有国籍的人,这意味着你已经摆脱了这些东西,有空间让实相降临到你的生命里。只有当你的心不再制造任何妄念时它才会降临,而且是不请自来的。它会像熏风一般不知不觉地来到你的心中,它会像阳光一样来得那么突然,像夜晚一样纯净。若想觉知到它,你的头脑必须安静下来,但心却充满着热情。
八月二日 实相是一种存在状态
实相是无路可循的。实相与过去、现在或未来都无关,它是无时间性的。一个总喜欢引用佛陀、商羯罗、基督或我的观点的人,是永远无法发现实相的,因为复述别人的话语并不是实相本身,而是一种谎言。
只有当追求结果和成就的心安静下来的时候,实相才会出现。一个想透过努力和修炼而达成某种结果的心,是不可能认识实相的,因为那个结果也只是头脑的投射罢了。头脑的投射不论多么高尚,都是一种自我崇拜的形式,一个自我崇拜的人是不可能认识实相的。只有当我们了解了整个心念活动的过程,心才会停止挣扎,然后实相才可能出现。
八月三日 实相是永不住留的
实相就是事实。当心念活动和事实之间的障碍消失时,你才能了解事实是什么。事实指的就是你跟财物、妻子、人类、大自然及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不了解关系中的事实而一味地追求开悟,只会徒增心中的困惑,因为你会把开悟变成一种逃避和毫无意义的替代品。
只要你的妻子还在掌控你或者你还在掌控她,就不可能了解什么是爱;只要你还在压抑、寻找替代品或是野心勃勃,便无法认识实相是什么。一个不再追寻、不再挣扎、不再想达成某种结果的人,才可能了解实相。实相不是一个持续不断的东西,它是永不住留的,你只能在每个当下发现它。实相永远是崭新的,它没有时间性。昨天的实相并非今天的实相,今天的实相也不是明天的实相,实相是没有延续性的。但头脑总想把证入实相的经验延续下去,这样的心是无法认识实相的。实相永远在更新,换句话说,你虽然看到的是同样的人、同样的笑容、同样的一双在挥动的手,但是你永远能看到其中的新意。你永远能焕然一新地看待生命。
八 月 实相·事实·观与被观·眼前的真相(2)
更新时间:2011-7-15 13:59:00
字数:803
八月四日 实相是没有导游的
那个未知的境界是可以求得的吗?凡是能被你求得的东西都是一种自我投射。由欲望所创造出来的东西不可能是实相,所以寻找实相就是在否定实相。实相没有住留的定点,它是无路可循、没有向导的。语言也不是实相本身。难道你只能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思潮或特定的一群人中发现实相吗?它有可能在这里而不在那里吗?它必须由某个人引领才能被发现吗?它真的需要向导吗?追寻的本身便是源自于无明,所以透过追寻而发现的东西并不是实相。你不能去追求实相,你必须停止追寻,实相才会出现。
八月五日 实相就在当下
实相是无法累积的。凡是能累积的东西一定会被摧毁,它会逐渐衰萎。实相不可能衰萎,因为你会在每个当下的念头、关系、语言、姿态和泪水中发现它。如果你和我能发现它,并且能活出它来 ——活出它便是发现它 ——我们就不会变成肤浅的传教士,我们会变成富有创造力的人——不是完美的人而是富有创造力的人。
八月六日 真正的革命家
实相不属于那些受社会尊崇的人,也不属于那些自我膨胀或是一味满足自己的人。追求安全感和永恒的人是无法发现实相的,因为他们所追求的只是无常的反面罢了。因为受制于时间之网,所以才会追求永恒,但是他们所追求的永恒也只是头脑制造出来的一种幻觉。
因此若想发现实相,你必须停止追寻 ——但这并不意味你对眼前的事实已经心满意足了。一个想发现实相的人必须是真正的革命家,他不属于任何阶级、国籍、团体、意识形态或任何一个组织化的宗教体系。因为实相既不在寺庙里,也不在教会里,它跟双手或头脑制造出来的东西无关。只有当双手和头脑制造出来的东西被舍弃时,亦即舍弃了时间这个东西,实相才可能出现。一个彻底摆脱时间的人才可能发现实相,因为他不再利用时间作为自我膨胀的工具。时间意味着对昨日的经验、自己的家人、自己的长相和性格的记忆,所谓的“我”便是由这些东西所构成的。
八 月 实相·事实·观与被观·眼前的真相(3)
更新时间:2011-7-15 14:01:00
字数:1014
八月七日 在错误中看到真相
你也许承认国家主义与其所带来的激动情绪和既得利益,会导致剥削和对立,但真的从国家主义的狭隘状态里解脱出来,就是另一回事了。
心若想保持年轻、新颖和纯净,亦即处在一种不断革新的状态,就必须从国家主义、宗教组织的教条和政治体系中解脱出来。只有这样的心才能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 ——死气沉沉的政客和受制于某种信仰体系的僧侣,是不可能做到这件事的。
因此,能听到一些真实的话语也许是幸运的,但也可能是不幸。如果听闻真理而并未受到强烈的干扰,也没有从狭隘扭曲的观点中解脱出来,那么你所听到的真理就会变成一种毒药。听闻真理而不积极地转化心念,真理就会变成一剂让伤口化脓的毒药。但如果能为自己去发现孰真孰假,并且在错误中看到真相,那么真理就能带来改革的行动。
八月八日 理解事实
我们总是投射出一堆的假设和理想而不肯面对事实,所以才会误入歧途。若想面对事实而不形成一堆的假设,必须有敏锐的觉知;每一种有别于事实的造作形式都会造成分心的后果,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内心与外境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如果你是一名基督徒,你会按照基督教的模式而投射出一些影像;如果你是印度教徒或佛教徒,也会依循某种特定的模式。你会根据这些制约,譬如你的教育背景或文化背景,而投射出基督或克里希纳的影像。这些影像都是从特定的传统背景投射出来的一些意象。这些投射出来的意象都是受到制约的,这才是真正的事实。
了解事实本来是很简单的事,却被我们的好恶、对事实的责难、意见和成见弄得非常复杂。从各式各样的评估之中解脱出来,才能了解当下的事实是什么。
八月九日 诠释事实就是一种阻碍
对事实加以论断,乃是一种狭隘、受限、具有破坏性的心智活动。你有你的诠释,我也有我的诠释,因此诠释会变成阻碍我们转化事实的一种诅咒。你我如果一味地评论某个事实是于事无补的。也许你对这个事实有许多看法,你能看到更多的细节、暗示和意义,而我所看到的意义可能比较少。然而事实是无法被诠释的,我们不能对事实提出任何意见。
我们的心很难接受事实,我们永远都在诠释,并且总是按照自己的偏见、制约、希望、恐惧等,去赋予它一些意义。你我若是能单纯地看着事实而不提出任何意见、诠释或意义,那么事实就会变得非常鲜活 ——它活生生地摆在你的眼前,其他的都不重要了;然后这个事实就会生出自己的能量,引领你往正确的方向发展。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