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平家物语》作者:[日本]无名氏

_3 无名氏(日)
【11】“竹节”与“忧患之时”谐音,暗指当年先帝驾崩的忧患。“不义名”,原文为“无先例的名声”。
【12】圣贤屏风上共画着三十二人,都是中国历代名臣。
【13】李将军即汉武帝时的李广。
【14】小野道风是平安朝的著名书法家。
【15】巨势金冈是平安朝画家,据《扶桑略记》所载,他于仁和四年(888)在清凉殿画了这些画。
--------------------------

立匾的纠纷
永万元年(1165)春天,传说天皇身患疾病,到了入夏时节,病势越发沉重起来,因此,大藏大辅【1】伊吉兼盛的女儿所生的第一皇子,刚刚两岁,便传说将要立为太子,到了六月二十五日,匆匆宣旨立为亲王,当夜便受禅登基了。因为事情发生得太突然,天下人全都惶惶不安。据通晓故事的人说,在日本有几位童年登基的天皇,清和天皇【2】九岁接受文德天皇禅位,当时是效仿中国周公辅成王,南面临朝,代理朝政的先例,由外祖父忠仁公【3】辅佐幼主。这是摄政的发端。以后,鸟羽天皇五岁,近卫天皇三岁,都以冲龄即位,那时就有人说未免太年幼了。现在的天皇是两岁即位,就更没有先例了。
同年七月二十七日,二条上皇驾崩,年仅二十三岁,好象是含苞未放的花凋落了一样。玉帘锦帐中的后妃无不落泪。就在那天夜里,天皇在香隆寺的东北下葬,陵寝在莲台野的深处,一个叫船冈山的地方。在殡葬的时候,延历寺与兴福寺【4】的僧人为立匾的事发生了纠纷,最后竟大闹起来。本来,凡是天皇去世,送到墓地,按规定是由奈良和京都的各寺僧人全数同行,在陵墓的周围各自竖起本寺的匾额。先是竖东大寺的匾,因为东大寺是圣武天皇敕建的,这没有什么异议。其次是竖兴福寺的匾,那是淡海公【5】许愿建造的。然后京都方面竖延历寺的匾,与兴福寺的匾相对。接着才是竖园城寺【6】的匾,那是由天武天皇许愿,由教待和尚、智证大师创建的。但是这回山门【7】的僧众,不知出于什么用意,违背先例,在东大寺之后,兴福寺之前,竖了延历寺的匾额。于是奈良的僧徒们纷纷商议各种对付的办法,兴福寺的西金堂【8】有两个以勇猛著称的僧徒,分别叫观音坊和势至坊。观音坊身穿黑色的腰甲,把长刀的白木柄紧贴着刀镡握着【9】;势至坊身穿鹅黄的腰甲,手拿黑漆大刀,二人冲上前去,把延历寺的匾额砍了下来,打得粉碎,同时高声唱道:
溪流欢腾唱,瀑布哗哗响,
太阳出东方,还是一个样。
做完这一切后便走回奈良的僧众当中去了。
--------------------------
【1】即大藏省的次官,长官称为卿。
【2】清和天皇是日本第五十六代天皇(585—875年在位)。
【3】忠仁公是藤原良房的谥号。
【4】延历寺在京都比睿山上,建于延历四年,是天台宗的总寺院。兴福寺在奈良,是法相宗的总寺院。平安朝末期,这两个寺在政治上很有势力,均拥有僧兵,有南都(兴福寺)北岭(延历寺)之称。南都原指奈良。
【5】淡海公是藤原氏创业者之一藤原不比等的谥号。他生于七世纪,系大织冠藤原镰足之子,光明皇后之父。
【6】园城寺,别名三井寺,简称寺门。
【7】山门是延历寺的简称。
【8】金堂,指供奉本尊的佛堂。
【9】长刀适于远战,不宜近攻。这里说紧贴着刀镡握着,意指准备砍斫。
--------------------------

火烧清水寺
延历寺的僧众,对于兴福寺方面的所做所为本来可以进行反抗,但他们并没有这么做,而是一句话也没说,似乎有更深沉的打算。天皇晏驾没有几天,连那些无情的草木都带有愁容,如今这样胡闹,实在不像话,因此无论高官还是贱夫都惴惴不安,各自散去了。同月二十九日【1】午时左右,延历寺的僧众大举下山,向京城进发。武士和检非违使向西坂本奔去,打算阻止他们,但那些僧人毫不理睬,突破防线,进入京城。当时不知从哪里传出的流言,说后白河上皇传谕延历寺僧众,叫他们来讨伐平氏。于是近卫军兵士全都聚集在宫中,防守四面的大门;平氏家族的人,全都聚集于六波罗。后白河上皇也急忙驾临六波罗。这时清盛公任大纳言,也十分惊恐。但小松公【2】说道:“怎么会有这样的事呢?”极力劝众人镇静。但是,人们还是深感不安,非常担心。然而那些僧人并没有到六波罗来,却向与平家毫不相干的清水寺冲去,将那里的佛阁僧坊,一把火烧个干净。据说是为了雪洗上次殡仪之夜的耻辱,因为清水寺乃是附属于兴福寺的寺院。清水寺被烧的第二天早晨,在大门前立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且看究竟!”又过了一天,又立了一块木牌,上写:“历劫不思议,人力不能及。”【3】
延历寺僧众回山之后,后白河上皇也离开六波罗回宫去了。仅有重盛卿一个人随侍,清盛公因心怀戒意没有去。重盛卿送驾回来后,清盛公对他说:“上皇驾临我家,令人十分惊恐。想必上皇平日里透露过这个意思,民间才会产生这样的流言。你也要谨慎一些,不要太大意了。”重盛卿说道:“从上皇的态度、言语,绝没有表示出这个意思。让人们产生这样的感觉,对我们是非常不利的。在这种时候,千万不要违背上皇的旨意,对别人也要多关照一些,这样就一定能得到神佛的护佑。这样,父亲也就不用担心了。”说完就走了。清盛公说道:“重盛未免太不当回事了!”
后白河上皇回宫之后,平日亲近的臣僚都前来问安。上皇说:“不知是谁传布这样的流言,我却一点都没有想到。”上皇宫里有一个非常得势的人,叫西光【4】法师,他上前说道:“俗话说:上天无口,叫人代言。平氏过于专横跋扈了,这是上天示警呀。”别人听了都说:“这话可不能乱说。谨防隔墙有耳,可怕,可怕!”
--------------------------
【1】据《百炼抄》,此事发生于永万元年八月九日。这里提前了十天,是为了使故事情节紧凑。
【2】即清盛的长子重盛,因住在京都东山区小松谷,故有此称。
【3】这两处都是利用《妙法莲华经》上的偈语作为问答。“历劫不思议”是说观音济世属于永远,神变无穷,非凡人所能解。
【4】西光是藤原师光出家后的法号。
--------------------------

立东宫
这一年因为天子新丧,所以没有举行御禊和大尝会【1】,十二月二十四日,当时还称为东方君的建春门院【2】所生的王子,被立为亲王,是为宪仁亲王。第二年改元仁安,那年十月八日,又将宪仁亲王立为东宫太子,宫址在东三条。东宫是当时六条天皇的叔父,年仅六岁;天皇是东宫的侄儿,年仅三岁;长幼顺序都颠倒了。但宽和二年(986)一条天皇七岁即位,后来三条天皇十一岁立为东宫,这也算是有例可循吧。现今六条天皇二岁即位,今年只有五岁便让位给东宫。东宫二月十九日登基,称为新院,而逊帝还未行冠礼,便有了太上皇的尊号,这样的事无论在中国还是日本都是首创吧。
仁安三年三月二十日,高仓天皇于太极殿即位。这位天皇即了帝位,标志着平氏一家的荣华登峰造极。国母建春门院是平家入道相国的妻子二品夫人【3】的胞妹。大纳言平时忠是她的长兄,是主上的外戚,在朝中很有权势,凡是封爵授官,都由时忠卿定夺。唐朝杨贵妃得宠时杨国忠权倾朝野,与这事正好相象。世人的景仰,当时的富贵荣华,真可谓炙手可热。入道相国对朝中大小事情的处理也都要和他商量定夺。当时人称时忠卿为平关白。
--------------------------
【1】御楔是天皇即位后,在大尝会之前举行的祓禊。大尝会是即位后举行的第一次新尝会,将新谷献给天神地祇。
【2】建春门院,原名平滋子,是平时信的女儿,平清盛妻平时子的妹妹;系后白河天皇皇妃,所生皇子即位为高仓天皇,遂上徽号为建春门院。
【3】二品夫人,原文作二位殿,指平清盛之妻平时子。她官阶二位,后来成为高仓天皇的岳母。
--------------------------
十一
与殿下争道
嘉应元年(1169)七月十六日,后白河上皇出家了。但是出家之后,他仍然摄理朝政,院里【1】与宫中并没有什么区别。院里所用的公卿和殿上人,以及警卫武士,官位奉禄都非常优厚。然而,人心总是永不知足的,气味相投的人常聚在一起,相互表露心迹:“唉,某人若是死了,那个国守便出了缺;如果没有那个人,我就可以补上了。”法皇也在私下里说道:“历代平乱的人也不少,却从没有象平氏这样的。平贞盛与藤原秀乡剿灭了平将门,源赖义灭了安部贞任和宗任,源义家灭了清原武衡与宗衡,论功行赏,也仅是地方的国守而已。现在清盛这样肆意妄为,实在有悖常理。如今是佛法已至末世,王法已趋衰微的时代了。”虽是背地里这么说,因没有适当机会,并未对平家提出告诫,平家对于朝廷也没有什么不满,但是滋扰世间的事却屡屡发生。嘉应二年十月十六日,小松公的次子新三位中将资盛卿,当时任越前守,年仅十三岁,时值微雪初霁,野景诱人,便率领三十多个年轻武士,骑马从莲台野、柴野出发,来到右近马场,放出许多鹰去,猎捕鹌鹑和云雀,打了一天猎,直到薄暮才返回六波罗。
当时的摄政松殿【2】正好从中御门东洞院的邸宅进宫。他应该从郁芳门进入大内,所以要从东洞院向南,再从大炊御门往西走。行至大炊御门的猪熊地方,资盛正好和殿下【3】的卤簿相遇。摄政的随从急忙喊道:“什么人,竟敢这样无礼!殿下正从这里经过,还不快下马!下马!”但资盛十分傲慢,一副把世间的一切都不放在眼里的样子,手下的那班武士也都是不满二十岁的青年,完全不懂得下马致敬的规矩,所以也不管什么殿下不殿下,非但不下马致敬,反而想冲过去。这时已是薄暮,没有人认出马上的是入道公的孙子,或者虽是有人认得也佯作不知,于是把资盛卿以及那些武士从马上拉下来,肆意羞辱了一番。资盛卿狼狈地回到六波罗,将这事禀告了入道相国,入道公十分恼怒,说道:“即使是殿下,对于净海家的人也应该有些斟酌,况且对年幼的孩子,毫不留情地加以羞辱,实在太可气了。出了这样的事,从此会被人家看不起的,应该叫殿下认识到这一点,对殿下非报复一下不可。”重盛卿听了说道:“不,这没有什么值得介意的。假如是被赖政、光基等源氏族人欺侮,那真的是平家的耻辱。现在是重盛的儿子遇上殿下出行,却不知下马致敬礼让,这是十分失礼的。”后来还把有关的武士们召集起来,告诫说:“从今以后你们要小心一点,我还要向殿下赔礼道歉呢!”说完就回去了。
后来,入道相国也不同小松公商量,便召集了乡下的武士难波次郎经远、濑尾太郎兼康等六十余人,他们都是些不懂礼仪,除了入道公谁都不怕的人。入道公对他们说:“本月二十一日,摄政殿下为商谈主上冠礼的事要到宫里去,你们去路上找个地方守候,把卤簿侍从的发髻统统剪掉,洗雪资盛所受之辱。”殿下做梦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种事。为了商量主上明年举行冠礼以及加冠、拜官的事,需要先到摄政大臣在宫中的公馆去,因此,这一天比平时的仪仗更加隆重,这次是从待贤门进去,从中御门一直往西。在猪熊堀河旁边,六波罗的三百余骑,全身甲胄正在那里等着,这些人将殿下包围在当中,同时呼喊一声,将那些今天装束得格外整齐的卤簿侍从追赶得四处乱跑,把他们全都拉下马来,肆意加以凌辱,一个一个地剪下他们的发髻。侍从一共有十人,其中右近卫府的府生【4】武基的发髻也被剪掉了。在剪去藏人大夫【5】藤原隆教的发髻时,还特地警告他说:“你不要以为这是剪你的发髻,这是剪你主人的发髻。”还将弓梢伸到车里去,把车上的帘子打了下来,把牛车的前后套绳也都割断了。弄得凌乱不堪之后,才高兴地喊叫着,回到六波罗来。入道公听说之后道:“干得很好。”随车的侍从中有一个是当过因幡的先使【6】的人,他名叫国久丸,家乡在鸟羽,虽然资历还很浅,却很重情义,他一路哭着侍奉着殿下的御车,回到中御门府邸。象这样用庄严的礼服袖子擦眼抹泪,啼泣而归的卤簿行列,真不知道怎么形容才好。大织冠【7】、淡海公时代,自不必说;就是忠仁公、昭宣公【8】以来的各位摄政关白,都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这是平家恶行的开始。
小松公知道了这件事,惊骇异常。他把参予其事的武士们都处分了,又说:“入道公下这种极不明智的命令,重盛连做梦也不曾想到。都怪资盛不懂事,佛经上说栴檀在长出两片叶子时就散发芳香【9】,资盛现在已经十二三岁,理应懂得礼仪,以礼行事,如今竟干出这种蠢事,使入道公背负这种恶名,真是不孝之至,全是资盛一个人的罪过。”随后就让资盛暂时到伊势去了。君臣上下都对重盛公这么处置表示赞赏。
--------------------------
【1】是上皇办公的地方,后白河上皇亦称一院。
【2】即藤原基房,以住所地名称之,以示尊敬。
【3】殿下原是对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皇太子的尊称,后来扩大到摄政。藤原氏历代为皇上外戚,很有权势,所以世人以王族相待,尊称为殿下。
【4】是卫府的低级官员。
【5】藏人所是供奉天皇起居、掌管仪典、节会等宫中事务的机构,其长官称为大夫。
【6】是国司未赴任之前,派到地方对官吏传达训示的人员。
【7】大织冠即藤原氏的先祖藤原镰足。日本第三十六代天皇孝德天皇(596—654年在位)时所定衣冠制度,大织冠居第一位。
【8】忠仁公即藤原良房,昭宣公即藤原基经。都是谥号。
【9】见《观佛三味海经》,意为伟人自幼不凡。
--------------------------
十二
鹿谷
因为发生了这件事,原定商议天皇冠礼的事只好往后推迟了,到了二十五日,才在后白河法皇的法住寺殿上开了一次会议。对于摄政公自然应该有所奖慰,乃于十一月九日宣旨,于十四日升为太政大臣。同月十七日举行了谢恩仪式。然而,民间对这件事的反应好象十分冷淡。
这一年就这样过去了。第二年是嘉应三年(1171),正月初五举行天皇加冠典礼,十三日向上皇和皇太后行朝觐之礼。接受朝觐的法皇【1】和建春门院【2】看了正装冠服的天皇十分喜悦。入道相国的女儿【3】被册立为皇妃,年仅十五,算是法皇的养女。
那时,以内大臣兼领左大将的妙音院【4】太政大臣藤原师长,要辞去左大将。以资格来说,德大寺大纳言实定卿应补此缺;花山院中纳言兼雅卿也颇有希冀之意;另外,已故中御门藤大纳言家成卿的三子——新大纳言成亲卿也想得到这个职位。因为他是法皇的亲信,所以就开始做各种各样的祈祷。他在石清水的八幡宫里召集了一百个僧人,诵读《大般若经》六百卷全卷,历时七日,在这期间有三只山鸠从男山方向飞来,落在高良大明神【5】前面的桔树上,相互扑啄,最后都死了。主管社寺事务的检校匡清法印【6】说:“鸠是八幡大菩萨的第一使者,在宫寺【7】中不该出现这种异象。”便把这事奏了上去。上边叫神祇官进行占卜,说这种征兆预示着将要发生骚乱,但并非出于君王,而是出于臣下。新大纳言对这个征兆却毫不在意,因为白天人多,便每夜出去,从中御门乌丸的住宅徒步到上贺茂神社,连续参拜了七个晚上。到了最后满愿的那一夜,参拜过后,回到自己的住所,感到非常疲惫,刚一合眼就梦见自己到了上贺茂神社,一推开宝殿的门便有一个可怕的声音说道:
樱花呀,不要怨贺茂河上的风吧,
它无法阻止花的凋落。
新大纳言并没有因此而醒悟,又在上贺茂神社宝殿后边杉树的洞里造了一个祭坛,请一个高僧在那里连续为他施行拏吉尼法【8】祈祷一百天。但是在这期间,雷电击中了大杉树,那杉树燃烧起来,几乎殃及神殿。好多神官赶来才将火扑灭。他们想赶走那个施行邪法的僧人,他却说:“我己立下了在本社连续祈祷一百天的大愿,今天才七十五天,还不能出去。”这样说了,一动也不动。神官们将这情况奏报到宫里,上边传下旨意道:“依法将他赶出去!”于是神官用为预防万一而准备的白木杖打那僧徒的后颈,把他赶了出来,一直赶到一条大路的南面去。俗话说:“神不享非礼。”大纳言因为妄想当上大将而举行祈祷,所以干出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怪事来。
那时候封官叙爵,并非出于上皇天皇的意愿,也不由摄政关白决定,全由平家独断,因此没有论资格给德大寺和花山殿加官,而是把入道相国的长子小松公由大纳言右大将调为左大将,将次子宗盛中纳言,超越了那些更有资历的人补了右大将的缺,这实在是太说不过去了。
其中德大寺公乃是首席大纳言,他门第高贵,才学出众,而且是本家的嫡嗣,这回被门第平常的平家的次子宗盛超越过去,心中自然愤愤不平。人们纷纷私下里议论:“怕是要出家了吧?”但是他说还是观望一下形势再说,所以只是辞去了大纳言,隐退下来。新大纳言成亲卿却说道:“如果是被德大寺或花山院超越过去,那当然没有话说,这回却被平家的次子宗盛超越了过去,我实在是不甘心。应该想办法灭了平家,成就我的心愿才好。”这种居心实在太可怕了。成亲卿的父亲只做到中纳言,他是最小的儿子,却已晋升至正二位,官居大纳言,下赐很多领地,子弟家人皆沐朝恩,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却动了这样的念头呢?这大概是魔鬼在作祟吧。他在平治之乱【9】的时候,是越后守兼近卫中将,是信赖卿的同类,本来已经定了死刑,后经小松公重盛卿多方周旋,才得以保全性命。但是现在却忘记了这个恩情,在一个非常秘密的地方准备武器,召集兵士,全心全力地谋划讨伐平氏的事。
在东山的山麓,有一个叫作鹿谷的地方,后边与三井寺相连,那里有一处戒备森严的城郭,是俊宽僧都【10】的山庄。成亲等人经常聚集在那里,谋划怎样灭掉平家。有一天法皇也巡游到那里,藤原通宪的儿子净宪法印随侍在侧。在晚上的宴会上,法皇向净宪等人谈及此事,净宪法印说:“啊呀,可不得了,这么多人都听到了,很快就会泄漏出去,成为震惊天下的大事了。”新大纳言听了,很不高兴,突然站起身来,这时狩衣的袖子把法皇面前的酒瓶子带倒了。法皇问:“这是怎么啦?”大纳言回过神来说道:“瓶子(平氏)倒了!”法皇听了笑着说:“大家来演一出猿乐【11】吧。”平判官康赖出来说道:“呀,因为瓶子(平氏)太多,所以喝醉了。”俊宽僧都说:“那么,怎样处置才好呢?”西光法师说道:“只有将头取下来,那样比什么都好。”说着便把瓶颈敲断,随后离席而去。净宪法印看了他这种狂态,非常吃惊,再也无话可说,只是觉得非常可怕。那些同谋的人有近江中将入道莲净,俗名成雅,法胜寺执行【12】俊宽僧都,山城守中原基兼,式部大辅雅纲,平判官康赖,宗判官信房,新平判官资行,摄津国源氏多田藏人行纲,另外还有许多近卫军中的武士也参与其中。
--------------------------
【1】即后白河法皇。
【2】参见第一卷第十节注二。
【3】参见第一卷第五节注十六。
【4】妙音院即藤原师长,因其邸宅号称妙音堂,故以为名。
【5】高良神社在石清山八幡的一隅,所祀神为武内宿祢。
【6】是第一位僧官的称号,其次是法眼、法桥。
【7】宫寺是附设在神社内的寺院,这里指八幡宫寺。
【8】属于密宗的一种秘法,供奉荼枳尼天,能使诸愿成就,在普通佛教看来是一种异端邪道。
【9】平治之乱发生在平治元年,参见第一卷第五节注十三。后白河上皇宠任藤原通宪(出家后法名信西),藤原信赖想当近卫大将,为通宪所阻,于是与源义朝等为乱,囚上皇,杀通宪,旋为平清盛所败,信赖、义朝均被杀。藤原成亲因其妹为重盛夫人,重盛子维盛与清经的妻又都是成亲的女儿,因此重盛竭力营救,使成亲免于罪罚。
【10】僧都是统领全国佛教事务的僧正的副手。
【11】猿乐,据说是散乐的转音,系唐代由中国传入日本的杂技。
【12】执行是统管全寺事务的首脑。
--------------------------
十三
鹈川械斗
法胜寺执行俊宽僧都乃是京极的源大纳言雅俊卿的孙子,木寺法印宽雅的儿子。祖父大纳言原是武将出身,脾气非常暴躁,他不许别人从他居住的京极邸宅前行走,平时经常站在中门,咬牙切齿地怒视着四周。因为祖父如此暴烈,所以俊宽虽做了和尚,性情依然刚烈、傲慢。也许正因为如此,才参予了这个谋反的计划吧。
新大纳言成亲卿将多田藏人行纲叫到跟前说:“我叫你做独挡一面的大将,待事成之后,土地庄园,都任你挑选。你先拿这个去作为弓袋的材料。”便送给他五十匹白布。
安元三年(1177)三月五日,妙音院内大臣藤原师长晋升为太政大臣,这时小松公也超越大纳言定房卿成为内大臣。以大臣兼任大将,真是可喜可贺的事,于是大摆庆祝筵席,主要宾客是大炊御门右大臣经宗公。妙音院本应晋升一级为左大臣,但因避他父亲恶左府【1】的讳,所以才这样晋升了。
北面武士【2】在古时本来是没有的,自从白河上皇在位时设置此职之后,六卫府的人大多分配在这里。为俊、盛重,自幼就被称为千手丸和今犬丸,是当时最得意的红人。鸟羽上皇的时代,季教、季赖父子在禁中服役,专司给上皇传谕和回奏等,还算安分。然而后白河法皇时代的北面武士却不再安守他们的本分,渐渐不将公卿和殿上人放在眼里,不遵礼仪,不讲礼节。从北面的下方升到上方,再从上方到允许在殿上行走,因此傲慢之心日渐滋长,以至敢于参与图谋不轨的阴谋了。其中就有故少纳言信西的两个部下,一个叫师光,一个叫成景。师光是阿波国的国司官署的属员,成景是京城人,本是出身卑微的仆役。他们当过小健儿【3】或恪勤者【4】,由于伶俐机敏,所以师光升为左卫门尉,成景升为右卫门尉。后来主公信西死于平治之乱,两个人都出了家,一个叫左卫门入道西光,一个叫右卫门入道西敬。出家之后仍在法皇宫中担任警卫御仓的职务。
西光有一个儿子叫师高,也是精明能干的人,做过检非违使五位尉,于安元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追傩除目【5】的时候,被任命为加贺守。在行使地方行政权的过程中,他无视国法先例,随意没收神社佛寺和豪门势家的庄园领地,做了大量违法乱纪的事。即使当时距召公【6】的时代已很遥远,至少也应该平稳处事才好,但他却肆意妄为。安元二年夏天,国司师高的兄弟近藤判官师经递补了加贺代理国守,他赴任途中,走到加贺国府附近鹈川地方一个山寺时,寺中僧人正在烧水洗澡,他带领随从闯进寺内,赶走僧人,一个人先洗了,然后又叫随从们下来洗马匹。僧人们生气地说:“国司的官吏向来不到这寺里来,请按照以前的规矩,不要胡闹,都出去吧!”师经却说:“从前的代理国司不中用,所以受你们愚弄,现在的代理国司可不是那样,只知道依法办事。”听他这样说来,双方各不相让,于是就打了起来,师经心爱的坐骑当即被打折了一条腿。然后各自拿了弓箭兵刃,乱斗了一阵。师经看到不能取胜,眼看天已黑了下来,便撤离了。事后,又纠集加贺国府的吏佐武士一千余骑,奔袭鹈川,把寺院烧了个净光。这个鹈川的寺院乃是白山的末寺【7】,其中有老僧智释、学明、宝台坊、正智、学音、土佐阿阇梨等,他们都主张将此事上奏朝廷。白山三社八院【8】的僧人闻风群起,约聚集了二千多人,于七月九日傍晚,冲到代理国司师经住所附近。见天色已经晚了,于是决定明天开仗,当晚便没有进攻,暂时驻扎在那里休息。看那情景:带露秋风,战袍之左袖翻飞;凌空闪电,盔上之列星灿烂。师经估量难以招架,便连夜悄悄逃到京都去了。到了第二天卯时【9】,那些僧人呐喊着冲上前去,但是邸内悄无声息。叫人进去查看了一番,回说是都已逃走了。僧众没有办法,只好撤了回来。
人们提议到山门去提出控诉。于是将白山中宫的神舆【10】装饰了一番,抬着奔比睿山而去。八月十二日午时【11】左右,白山的神舆将到比睿山东坂本的时候,忽然北方天空响起了雷声,向着京城震天动地而来,同时天上飘下雪花,山上以及京城里边,甚至连山间常绿的树木也都变成了白色。
--------------------------
【1】即左大臣藤原赖长,因与其兄忠通争权,兴起保元之乱,中流矢而死。府邸在宇治,性情暴戾,故有宇治恶左府之称。
【2】即上皇御所北面所设警卫。
【3】原文为健儿童,意即幼小的健儿,是守卫国司官署的下级武士。
【4】是守卫亲王、大臣家的下级武士。
【5】除夕的逐鬼仪式,除目是任命官吏。每年追傩完毕,任命一批官吏。
【6】此处把召公时代看作是德政的典范,可能是根据《诗经》中“召伯之教,明于南国”的意思。
【7】指涌泉寺,属于白山八院之一。
【8】三社八院:别宫、佐罗、中宫称为中宫三社;隆明寺、涌泉寺、长宽寺、善兴寺、昌隆寺、护国寺、松谷寺、莲华寺,称为中宫八寺。
【9】卯时是早晨六点。
【10】神舆是神出巡时每次所用的舆,平时出巡都有定期,这回是山门僧众临时抬出,含有示威请愿的意思。神舆里照例应当安放神体,这不是神像,而是一种与神有关的物件,如一面古铜镜,或一木一石等均可,因其属于神道教的秘密,凡人不得窥视。在日本,神道教与佛教分离开来是明治维新以后的事,中古时期,盛行“本地垂迹”之说,以为日本的神道和英雄都是佛菩萨的权现。这样佛教便和神道结合为一了。
【11】午时是中午十二点。
--------------------------
十四
许愿
神舆被抬进比睿山的客人宫【1】中。这客人宫是白山妙理权现的宫殿,与白山中宫乃是父子关系,所以这次诉讼的胜败且不去说,生前曾为父子的两位神得以相会也是可喜可贺的事。这应该比浦岛太郎【2】遇见第七世的孙子,释迦出家时还在娘胎里的罗喉罗【3】后来在灵山见到父亲还要高兴吧。山门的三千僧众陆续来到,山王七社【4】的神官也都来了,不断地读经祈祷,这盛况绝非三言两语所能形容。
山门僧众奏请法皇将国司加贺守师高处以流放,将代理国司近藤判官师经下狱治罪,可是法皇迟迟没有作出裁决。朝中那些位高权重的公卿和殿上人在私下里议论说:“唉,快点准奏算了。山门的诉讼向来就不同寻常,大藏卿为房和太宰权帅季仲【5】虽都是朝廷的重臣,也因为山门的控告而处了流罪。师高这种低贱的人算得了什么,哪用得着这样仔细斟酌。”但是,所谓“大臣重禄而不谏,小臣畏罪而不言”,所以没有一个人向法皇进言。
“贺茂川的水,双六的骰子,比睿山的法师,这些都是不能随我心的。”从前白河上皇曾说过这样的话。鸟羽上皇在位的时候,曾将越前的平泉寺当作山门所属的一个下院,上皇对山门十分尊敬,说过对待山门,应将其无理视为有理,而且下过谕旨。太宰权帅大江匡房曾问白河上皇:“假如山门僧众将神舆抬到宫门前来争讼,那应该如何处置呢?”上皇说:“山门提出的诉讼,是不能置之不理的。”
在嘉保二年(1095)三月二日,美浓守源义纲为要废掉山门在当地新建的庄园,曾诛杀了在比睿山修行多年的法师圆应。于是日吉神社的神官和延历寺的僧官共三十多人,带着上告义纲的奏折向宫门口冲来。后二条关白藤源师通命令大和源氏中务权少辅赖春【6】去阻止他们。赖春的兵卒射死八人,射伤十余人,剩下的神官僧官便四散逃走了。山门的高级僧官【7】便要进京面奏朝廷,得知这个消息,武士与检非违使便奔赴西坂本,将他们挡了回去。
因为朝廷迟迟不下裁决,山门僧众便抬了山王七社的神舆齐集于比睿山的根本中堂【8】,在那里奉诵了《大般若经》七天,以诅咒关白。最后一天主持诵经的是仲胤法印,那时称为仲胤供奉,他登上高座,一边敲钲一边诵读祷文。祷文曰:“我等众人自幼崇仰供奉的各位神灵,请向关白射一支响箭吧!大八王子权现!”高声诵读了祷文之后,当天晚上就出现了神奇的事情。人们梦见从八王子的神殿飞出一支响箭向王城疾驰而来。第二天早上,关白在开窗子的时候,发现了一枝好象是刚从山上摘来的带着露水的莽草【9】,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此后不久,二条关白就得了重病,人们都说这是得罪了山王的报应。他的母亲、摄政关白师实的夫人,因此深为愁叹,便化装成卑微的女人,住在日吉神社里,连续七日七夜祈祷。表面上的祈祷形式有:露地田乐【10】一百场,祭祀行列【11】一百场,跑马、流镝马【12】、相扑各一百场,仁王讲【13】一百座,药师讲一百座,一拃半高的药师塑像一百尊,等身大药师象一尊,此外,还塑了释迦阿弥陀的佛像,进行奉祀供养。同时,她心里还许下了三个大愿。当然,她心中之事别人是不会知道的,但奇怪的是,在第七天满愿的夜里,在熙熙攘攘的参拜人群中,有一个从遥远的陆奥来的小巫女,到了半夜里忽然断了气。人们将她抬到外边,为她祈祷的时候,她马上苏醒过来,站起来又唱又跳,大家十分惊奇地看着她。跳了大约半个时辰之后,山王就在她身上显灵了,说出了种种启示,令人十分生畏。她说道:“众生好好听着,师实公夫人,在我殿前已经祈祷七天了,她许下三个大愿,第一是请求救关白师通一命。她发下誓愿,假如能够使她儿子得救,她将和下殿里拜佛的那些残废人一起,连续一千日朝夕侍奉山王。她是师实公的夫人,一向不把世人放在眼里,现在为了爱子心切,以致忘了污秽肮脏,宁愿杂在卑贱的残废人中间,连续一千天朝夕侍奉山王,倒也实在可怜。第二是从大宫的桥边至八王寺的社前,建造一条回廊。想起三千僧众不顾风雨往来参拜的辛苦,这确属善举。第三是如果关白师通能保住性命,她将在八王寺的社里举行法华问答讲【14】,月月不间断。这每一项誓愿都不寻常,前两个暂且不说,我真希望每天能举行法华问答讲。这次争讼本来是很容易解决的,但不仅不予裁决,还射死射伤许多神官僧众,他们哭着向我诉说,实在是可悯可悲,这是永世不能忘怀的。而且射中他们的箭,就射在和光垂迹【15】之神的身上。是不是这样,看看这里就明白了。”说着脱下衣服,只见左肋下有个碗大的伤口。山王又接着说道:“因为此事实在不可饶恕,无论许怎样的愿也难以挽回,但若确实能够举办法华问答讲,可以再给他三年寿命。如果还觉得不满足,那我也无能为力了。”说完山王就升天而去。那做母亲的许下的心愿,从不曾告诉过别人,也不曾有人向她问过,但在山王降灵时却揭示出来了,这使她深受感动,更加虔诚了。她哭着说:“即使延长寿命一天半日也非常感激,何况延命三年,更是难得了。”便下山去了。急忙赶回到京城,把关白领地纪伊国的田中庄,奉献给八王寺。从此以后,每天在八王寺举行法华问答讲,从无间断。
由于这个缘故,藤原关白师通的病果然逐渐减轻了,身体恢复到以前的样子,上下人等都非常高兴。但三年的岁月梦一样地逝去了,到了永长二年,六月二十一日,师通公的鬓角生了一个恶疮,卧床不起,当月二十七日便去世了,年仅三十八岁。其性情激越,禀性倔强,平时都超过常人,但到了病危之际平日的性情全变了,苦苦留恋生命,这也许是人之常情吧。享年不到四十岁,使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实在是可悲可怜。虽然没有父亲应比儿子早逝的一定之规,但是顺从生死的定数乃是世间常理,即使是功德圆满的世尊,历尽十地的菩萨【16】,对此也是无可奈何的。慈悲的山王为救济众生,有时也要对行恶犯过的人进行惩戒的吧。
--------------------------
【1】在比睿山麓,是山王七社之一,所祀神与白山的妙理权现同为一体。
【2】平安初期出现的民间传说:“丹后地方一个名叫浦岛太郎的渔夫,乘大龟入海到了龙宫,三年后回到故乡,人间已经过了七代,没有人认得他了。”
【3】释迦的儿子,在母胎内六年才出生,其时释迦外出修行,后来在灵鹫山上说法,才初次相会。
【4】山王七社在比睿山麓,即大宫、二宫、圣真子、八王子、客人、十禅师、三宫,这叫作上七社,还有中七社,下七社,以及许多分社、下院。所谓山王,指比睿山的守护神,是模仿浙江天台山镇守山王的说法,将比睿山日吉神社崇祀的大三轮神奉为山王。
【5】大藏卿为房于宽治六年(1092)任阿波国国守,太宰权帅季仲于长治二年(1105)任周防国国守。
【6】源赖亲之孙,源赖俊之子。大和地方为源氏一族祖居之地。中务省是中央机构八省之一,主管宫中典礼、诏敕、文卷的监督以及历史的编纂。中务权少辅是中务省的额外次官。
【7】高级僧官即上座、寺主、都维那。
【8】根本中堂在比睿山东塔,中堂是安置本尊的地方。东塔为日本全国天台宗的中心,所以称为根本中堂。
【9】原文为樒(shikimi),是木兰科的常绿灌木,茎叶果实均有毒,其枝用之供佛,故亦称为佛前草。
【10】在草地上表演的一种民间舞蹈。
【11】是身着一律的服色,列队祈祀的意思。
【12】是跑马发射响箭的一种游艺。
【13】即关于《仁王般若经》的讲座。
【14】即关于《法华经》的议论问答的讲座。
【15】是合并两个典故合成的一句话。和光同尘,语出《老子》,意即不露锋芒,随和世俗。这里是说佛不显露本相,却垂迹本地,以神的形相出现,即神佛合一。
【16】十地是大乘菩萨的十种境地,循序升进,历尽十地,便和佛只差一级,是地位最高的菩萨。
--------------------------
十五
抬神舆
山门僧众屡次奏请法皇将国司加贺守师高处以流罪,将代理国司近藤判官师经下狱,但迟迟得不到裁决,因此日吉神社每年四月例行的祭礼也取消了,安元三年四月十三日辰时一刻,十禅师、客人、八王子三社的神舆装饰好了,并抬到宫门口去。在垂松、切堤、贺茂河原、纠森、梅忠、柳原、东北院一带,到处都是下级僧众、神官、神宫中的杂役、下法师等,简直不计其数。神舆从一条大街向西行进,使得所经街巷顿生光辉,有如日月落地。朝廷命源平两家的大将军防守四面宫门,防止僧众侵入宫中。平家由小松内大臣左大将重盛公率领三千余人,守卫宫廷前面的阴明、待贤、郁芳三门;他的兄弟宗盛、知盛、重衡,叔父赖盛、教盛、经盛等,防守西南的宫门。源氏则有大内守护源三位赖政卿【1】,渡边省【2】和他的儿子授为主将,统领三百余人,固守北边的门户缝殿一带,由于那里地面宽阔,而他们的兵力又少,因此显得人影寥寥。
僧众见那边兵力薄弱,就打算从北门缝殿【3】防地将神舆抬进去。赖政卿是非常精明的人,便跳下马来,摘下头盔,向神舆礼拜,兵丁们也都跟着行礼。随后他派一个使者到僧众中去传达朝廷旨意。这使者是渡边的人,名叫长七唱,他那天穿的是青中带黄的麴霉色长袍,黄色的铠甲,上缀小樱花型的革片,挎一柄用赤铜装饰的大刀,背一筒白翎箭,胁下挂着藤缠的弓。他脱去头盔,挂在肩头的纽结上,在神舆前跪下说道:“诸位僧众,源三位公叫我来传达几句话。这次山门提出的诉讼,当然是十分有理的,但朝廷迟迟不下裁决,在旁观者看来也觉得非常遗憾。至于你们抬神舆进宫,对此我们也没什么异议,只是赖政兵力单薄,假如开了这宫门进去,日后会给人留下话柄,让京中的年轻人说‘山门的僧众连眼皮都没有抬一下就笑嘻嘻地走进宫中了’。放神舆进宫是有违诏旨的,如果进行阻挡呢,那就难免冒犯我们一向崇奉的医王山王【4】,从此以后也就只能和弓矢告别了。这事的确让我们左右为难。东边的阵地由小松公率重兵防守,还是请众僧从那边进去吧。”长七唱这样说了,神官和杂役一时迟疑不决,其中有个年轻人说道:“哪有这么多计较,就从这里抬进去吧。”但是有一个比睿山各寺院最有计谋的老僧,叫摄津竖者【5】豪运,出来说道:“他说的很有道理。我们既然抬了神舆前来诉讼,只有冲破重兵把守,才能名闻后世。还有,这赖政卿是六孙王【6】的后裔,源氏的嫡系正统,自从统领兵马以来不曾听说有过失败,不只是武艺,就连咏歌也很有造诣。近卫天皇在位时,举办即兴吟咏的歌会,题为《深山花》,当人们还在苦苦思索的时候,赖政卿即随口咏出一首有名的歌来:
深山藏树影,独见樱花俏。
很受人们赞赏,这样的风流武士,我们不能让他受辱,把神舆抬出这里吧。”他这样提议道,于是数千僧众,从阵前到阵后,都赞成道:“极是,应该这样。”于是便抬起神舆向东边的阵地走去。刚走到待贤门的时候,马上发生了冲突,武士们连连放箭,连十禅师的神舆也被射中了,有许多神官和杂役被射死,许多僧人也负了伤。喊叫的声音混成一片,连神佛也会震惊于这种惨景。僧众把神舆丢在宫门口,连哭带叫地祇回本山去了。
--------------------------
【1】源赖政是源赖光的子孙,属多田源氏一族,长于弓矢与和歌。
【2】是嵯峨源氏融的后代,因住在摄津国渡边地方,故以渡边为姓。
【3】缝殿是大内(宫禁)最北边的朔平门,亦即这里所说的北边的门。
【4】医王即比睿山所崇祀的药师如来。山王是药师如来在日本垂迹的化身大物主神。
【5】竖者是通过一种所谓竖义的考试的人。在天台宗的论场上举行答辩,十问能答上五问即合格。
【6】即源经基,因是清和天皇第六皇子贞纯亲王的儿子,故称六孙王,赐姓源氏。
--------------------------
十六
大内被焚
朝廷命令藏人左少辨兼光立即在殿上召集公卿会议。保安四年(1123)七月神舆进京时,朝廷曾命延历寺座主将神舆送到赤山社安置。保延四年(1138)七月神舆进京时,则是命祇园别当【1】送至祇园社安置。现在就依保延之例,令祇园别当权大僧都澄宪在上灯时到祇园去。又叫神官们拔掉神舆上的箭。山门僧众抬了日吉神社的神舆到宫门口来的事情,从鸟羽天皇永久年间直到如今,共发生过六次。虽然每次都令武士拦阻,可是箭射神舆却是头一回。俗话说:“灵神发怒,灾祸满路。”人们都说这真是可怕的事。
四月十四日夜半时分,山门僧众又要大举进京。听到这个消息,天皇便坐了腰舆【2】临幸法皇的住所法住寺。中宫则坐着牛车去别的地方。小松公身穿便服背着弓矢进行侍卫,嫡子权亮【3】少将维盛身穿朝服背负箭筒随侍于侧。自关白公起,太政大臣以下的公卿和殿上人,全都争先恐后地追随。京中贵贱人等,宫中的上下众人,都骚动起来。山门一方,因为神舆被射,神官和神宫中的杂役被射死,僧徒也多有负伤,大家情绪激昂,说不如把大宫二宫以及讲堂中堂全都烧光,大家都到山野里隐居起来吧。三千僧众就这样决定了。山门的上级僧官,因为听说朝廷将接受僧众要求,便想将这情况告知众僧徒,让他们不要轻举妄动,但是众僧徒一气之下把他们从西坂本赶了回去。
平大纳言时忠卿那时任左卫门督【4】,被任为上卿【5】前去镇抚。在大讲堂的院子里,比睿山三塔【6】的僧众聚集在一起,想将上卿捉住,大家商议道:“把他的帽子打下来,捆起来扔进湖里去吧。”正要动手的时候,时忠卿说:“请大家安静,有件事要同诸位说一说。”于是从怀中取出小砚和叠着的纸,写了几行字交给众僧徒。僧众们打开来一看,上边写道:“僧众妄为乃魔障作祟,天皇制止是如来护佑。”僧众看了便不再想抓上卿,口里只说不错不错,便各自回到自己的寺院去了。仅以片纸只言便平息了山门三千僧众的愤怒,免去了公私耻辱,时忠卿真是不简单呀。而山门的僧众,人们一向认为他们只知道聚众闹事,现在才知道他们原来也是通情达理的,人们也都表示佩服。
同月二十日任命花山院权中纳言忠亲卿为上卿,作出裁决将国司加贺守师高革去官职,流放至尾张的井户田【7】,代理国司近藤判官师经下狱监禁。又于十三日裁定将箭射神舆的武士六人下狱,他们是左卫门尉藤原正纯、右卫门尉正季、左卫门尉大江家兼、右卫门尉大江家国、左兵卫尉清原康家、右兵卫尉清原康友,他们都是小松公手下的武士。
四月二十八日亥时,在樋口小路和富小路的交叉处发生了火灾,因为那时东南风很猛,火借风势烧了京城里许多地方。团团火球象车轮一样隔着三五条街斜飞过去,到处延烧,京城成了一片火海,非常可怕。具平亲王的千种殿,北野天神的红梅殿,桔逸势的蝇松殿、鬼殿、高松殿、鸭居殿,东三条冬嗣公的闲院殿,昭宣公的堀川殿,从这些地方开始,接连三十多处古今名胜,十六处公卿的住宅,都被烧掉了。另外还有殿上人、诸大夫府第等等不胜枚举。最后延至大内,从朱雀门开始,应天门、会昌门、太极殿、丰乐院、诸司八省【8】,朝所【9】等处,全都化为灰烬。各家的日常记录,历代的文书,各种各样的珍宝都毁于这场大火。总共损失多少财产无从计算。有几百人被烧死,各种牲畜更不知其数。发生了这件异常的事,人们都说是山王降罪,有人说曾梦见从比睿山上下来二三千只大猿猴,手里拿着火把,来到京城放火。
太极殿在清和天皇时代,即贞观十八(876)年第一次被焚,贞观十九年正月三日阳成天皇登基大典,便在丰乐院举行。元庆元年(877)四月九日开始重建,至元庆二年十月八日落成。后冷泉天皇时代,天喜五年(1057)二月二十六日又被焚,治历四年(1068)八月十四日动工重建,未及落成,后冷泉天皇就驾崩了。直到后三条天皇时代,延久四年(1072)四月十五日才完成,当时文人赋诗,乐人奏乐,举行了迁幸典礼。当今已是末世,国力衰竭,便不再重建了。
--------------------------
【1】东大寺、兴福寺以及石清水、祇园等神佛合一的社寺均设别当,总管社寺事务。
【2】腰舆也叫手舆,是天皇在特殊情况下乘坐的便舆。
【3】权亮是员外次官。次官因官署不同,有副、辅、弼、亮、助、佐等种种名称。当时维盛是四位少将兼中宫权亮。
【4】左卫门督是左卫门府的长官。
【5】上卿是承办公务的首席长官。
【6】三塔是比睿山的东塔、西塔、横川三处。
【7】井户田在今名古屋瑞穗区内。
【8】泛指中央各机关。参见第一卷第一节注八。
【9】大臣们的食堂。
--------------------------

座主被流放
治承元年(1177)五月五日,延历寺的天台座主明云大僧正【1】被取消参加朝廷法会的资格,又派藏人为特使,到延历寺收回寄放在那里的如意轮观音像,并撤销了他的天皇护持僧【2】职务;检非违使厅也派使者对明云大僧正进行审问,指斥他是这次抬神舆、冲宫禁的罪魁祸首。据说在加贺国有座主的私人地产,国司师高【3】曾经予以没收,因为有了这种宿怨,所以明云大僧正和僧众商议,抬出神舆去争讼。这件事给朝廷带来了麻烦,西光法师父子又在法皇面前大进谗言,后白河法皇遂大为震怒。外边纷纷传说要对祸首严加惩办。明云知道法皇对他不满,便奉还了印钥【4】,辞去了座主之职。同月十一日鸟羽天皇的第七皇子觉快法亲王被任命为天台座主,他是青莲院大僧正行玄的弟子。同一天,原座主明云正式解职,检非违使派去二个人,对明云的住所进行监视,在他的井上加封,灶中泼水,使其遭受断水停炊的苦难。后传闻僧众又要大举进京,京里又起了一番波动。
同月十八日,太政大臣以下公卿十三人应召进宫,在议政殿评议前座主的罪行。八条中纳言藤原长方,那时还是左大辨兼宰相【5】,位在末座。他上前说道:“依照明法博士的判决书【6】,应判死罪减一等,处以流放。但是,明云大僧正显密兼修【7】,净行持戒,献《大乘妙经》于朝廷,奉菩萨净戒于法皇,是圣上的经师和戒师。如果判以重罪,大概有违佛菩萨慈悲之意,因此,还应该仔细斟酌一番。”他直言不讳地陈述了意见。在座的公卿都表示同意,但法皇盛怒未息,坚持定为远流。太政入道清盛公也进宫来,想为此劝谏一番,但法皇以伤风为由,不予召见,于是入道公就怏怏不乐地退了出来。僧侣获罪,照例要收回度牒,使其还俗,因此明云座主就改用了俗名,称为大纳言大辅藤井松枝。
这位明云大僧正是村上天皇【8】的七皇子,具平亲王的六代孙,久我大纳言显通卿的儿子。他的确是举世无双的大德,天下第一的高僧,深受君臣上下人等的尊敬,并兼任天王寺和六胜寺【9】的别当。但阴阳寮【10】的长官安倍泰亲曾指责他说:“学识那么渊博的高僧却取名为明云,真是难以理解,上面日月同放光辉,底下却有云翳遮掩。”仁安元年(1166)二月二十日,明云被任命为天台座主。三月十五日举行仪式,座主登山叩拜中堂的本尊,当他打开中堂的宝藏时,在各种各样的宝物中发现了一个一尺见方的箱子,用白布包着。一生不犯戒律的座主打开看时,见里面有黄表纸的书一卷。其中有传教大师【11】写下的未来座主的名单。他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地方,便不再往下看了,按照惯例,应当卷好收起来,明云当然便照办了。象他这样尊贵的人,前世的宿孽也难于幸免,真是可悲的事。
五月二十一日,定下流放地点为伊豆国。人们虽然多方调解,但因西光父子一味大进谗言,终于决定了流放之刑。到了放逐出京的日子,押送的差人便前往白河僧院催行,僧正洒泪出了僧院,移居于粟田口附近一切经谷的一座草庵里。山门的僧众一致认为:“我们的最大敌人就是西光父子。”于是将他们父子的名字写下来,放在根本中堂内十二神将之一金毗罗【12】大将的左脚底下踩着,并且大声诅咒道:“十二神将,七千夜叉【13】,请即刻结束了西光父子的命吧!”这情形实在可怕。
同月二十三日,明云从一切经谷的草庵动身,前往流放地了。过去担任要职的大僧正,现在却被差役押解着,限令当天离开京城,过了逢坂关,向东走去,明云这时内心的悲伤是可以想见的。到了大津的打出滨,回头望去,比睿山的文殊楼顶端依稀可见,僧正不待看第二眼,便已热泪盈眶了。山门里有不少大德高僧,却只有当时身为僧都的澄宪法印【14】与明云依依惜别,特地伴送他到粟津,才告别回去。僧正被他的深厚情意感动,特将秘藏心中的一心三观【15】血脉相承的奥旨传授给他。这是由释迦佛尊、波罗奈国【16】的马鸣菩萨、南天竺的龙树菩萨依次传下来的。日本国是远离印度的边鄙之域,当今又值浊流末世,澄宪竟能得传这样的教义,真是非常值得钦敬。最后他怀着怅然的心情,流着泪返回了京城。
山门方面,众僧徒集会,议论说:“自从义真和尚【17】开始,直至有了天台座主,已历五十五代,从不曾发生过流放座主的事情。自延历年间桓武天皇迁都京城时起,传教大师来到此山,在这里弘布四明教法【18】,禁绝五障【19】女子入内,使三千净侣得以安居。僧人在山上经年不断地诵读法华经卷,山王七社异常灵验,声名远播。那月氏的灵山,在王城东北,是佛祖的幽窟【20】。我们日本的比睿山,耸立于帝都鬼门,是护国的灵地。历代贤王智臣,皆在此地设置戒坛。如今虽逢末世,也不能让本山蒙上这种污点,否则将遗恨千秋”。于是,全山僧众呐喊着尽数下山,涌往东坂本。
--------------------------
【1】明云大僧正是权大纳言源显通之子,养和二年(1182)正月就任大僧正。大僧正是统管全国僧侣的最高僧官,始设于推古天皇三十二年(624)。
【2】天皇护持僧的职责是在宫内为天皇的健康祈祷。
【3】师高是西光法师的儿子。
【4】延历寺的印和钥,据传说,最澄(767—822)曾用这把钥匙打开浙江天台山的藏经楼。最澄是近江国(今滋贺县)人,804年入唐,就学于天台山,归国后在比睿山兴建延历寺,建立了日本的天台宗教派。
【5】太政官之下设有左辨官局、右辨官局,由这两个局统辖中枢的八个省。左大辨统辖中务、式部、治部、民部四省。宰相也叫参议,是太政官的属员,位于大、中纳言之下,官阶四位以上。
【6】当时奉诏议罪,先由明法博士根据律令拟出判决书,然后由公卿据以议
定刑罚。
【7】指所学除天台宗(显教)外还有真言宗(密教)。
【8】村上天皇是日本第六十二代天皇(946—967年在位)。
【9】即法胜寺、尊胜寺、园胜寺、最胜寺、成胜寺、延胜寺,均在京都东山区。
【10】阴阳寮掌管天文历法。
【11】传教大师是最澄的谥号。
【12】据佛教传说,金毗罗为灵鹫山鬼神之一,鱼身蛇形,尾藏宝玉,在药师如来的十二神将中,居于首位。
【13】七千夜叉是十二神将的部下。
【14】是藤原通宪(入道信西)的儿子,讲经的名僧。
【15】一心三观是把一切视为空的、假的,再把空和假看作一致,溶于一心。
【16】波罗奈国在中印度。
【17】义真和尚是最澄弟子,曾随最澄人唐留学,后遵遗命主持延历寺,被朝廷任命为第一代天台座主。
【18】四明之教法即天台宗。四明山本在中国浙江宁波,因为宋代曾在此地传布天台教旨,故日本以之比拟比睿山。
【19】五障是指女子有五种障碍不得成佛。
【20】月氏原指西域,此处泛指印度。幽窟是指释迦所住的灵地。
--------------------------

一行阿阇梨【1】
“我们应该去粟津夺回我们的座主,那里有跟随押解的差役,恐怕不能轻易得手,除了依靠山王大师的神力是没有别的办法了。如果此事可行,请给我们一个吉兆吧。”山门的老僧们在十禅师权现面前做了虔诚的祈祷。这时,无动寺法师乘圆律师的一个叫鹤丸的沙弥,年仅十八岁,忽然痛苦异常,汗如雨下,变得狂乱起来。他口中念念有词:“我乃十禅师权现,而今现身说法。当今虽值末世,我山的座主怎能移往他国!如是这样,我垂临此山还有什么意义!”说罢以袖掩面,潸然泪下。众人见了觉得奇怪,说道:“如果真是十禅师权现显灵,就给我们显示一下奇迹,把念珠一个不错还给本主吧!”于是四五百名老僧各将手里的念珠丢在宽大的廊板上。那个小沙弥跑去拾了起来,一一还给原主,一个也没有弄错。众僧见此神明灵验,丝毫不爽,都铭感五内,热泪盈眶,说道:“既然是这样,咱们还有什么可怕的,就追上去将座主夺回来吧!”众僧说罢,就如风起云涌一般纷纷出发了。有些人沿着志贺、辛崎的海边步行追去,有些人从山田矢桥的湖上摇船追赶。看到众僧徒的到来,那些押解座主的差役便逃走了。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