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羊皮卷》全集

_7 奥格·曼狄诺(美)
富足之心,有着各种丰富的力量来源。如果某方面力量不够,他会给自己养精蓄锐的机会,蓄势而发,目标必在循序渐进中达成。他为自己准备的后劲是绵绵不绝的,由于后劲的频频支持,他长期处于巅峰状态。因为,力量产生于他的心间。
(4)帮助他人而不求回报
因为太富足,他任意地帮助他人,不求名不求利不求回报。他知道内心里献出东西,依旧会从内心里产生出来。他就像自己的一家能源工厂,生产力很高,永远能提供满足。
(5)体贴与友爱
富足之心的人会在十字路口,毫不犹豫给希望得到帮助的人指出一条正确的路。他们和他人建立友爱关系,不屈服也不放弃达到美好境界的目标。
(6)不自怨自艾
个性富足者对损失看得很淡。他相信相对于整体而言,损失的不过是小小的局部。他们不会不能释怀,不会老是对自己怨艾和指责,知道谁都有犯错的时候,他们勇于承认错误,并宽恕自己和他人,他只是采取行动来挽回损失。满心喜悦地做着自己能力范围的事。
(7)放弃“多多益善”的想法
只要你拥有“多多益善”的想法,认为物质生活“越多越好”,你就永远不会满足。
每当我们得到什么,或达到了某目标,我们大部分人仅是立即再继续到下一件事。这压制了我们对生活和我们许多幸福的欣赏。例如,当一位宗教人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时,他从记者那里得到的第一批问题之一就是“下一步干什么?”就像是无论我们做什么——买一套房子或一辆车,吃顿饭,找个搭档,买些衣服,甚至是赢得声誉——从来都没有够。
克服这一暗中为害的趋势的诀窍是说服你自己,越多并不越好,问题不在于我们没有什么,而在于拥有更多的奢求。学会满足并不是说你不能、不会或不该想得到比你的财产更多的东西,只是说你的幸福不要依赖于它。你可通过更着眼于现在,而不是太注重你想得到的东西来学会安享现有的一切。当怎样才能使你的生活更好的想法进入你的头脑时,轻轻地提醒你自己,即使你得到了你想要的,你也不会感到更满意,因为“想要更多”的思维模式使你仍想要得到更多。
奥格·曼狄诺指出:“你可以建起一种新的欣赏你已享有的幸福的思维,以新的眼光看待你的生活,就像是第一次看到它。当你建起这一新的意识,你将会发现,当新的财产或成就进入你的生活,你的欣喜程度将被提高。幸福的一个极佳衡量尺度就是你所拥有的和你想得到的两者之间的差异。你可以将一生用在去得到更多的东西,永远在追逐幸福;或者你也可以仅仅决定有意识地减少所需。后一策略要更容易、更充实得多。”
羊皮卷之七
我要笑遍世界。
人类是惟一会笑的动物。树木受伤时也会流“血”,禽兽也会因痛苦和饥饿而哭嚎哀鸣;然而,只有人类才具备笑的禀赋,可以随时开怀大笑。从今往后,我要培养笑的习惯。
笑有助于消化,笑能减轻压力,笑,是长寿的秘方。现在我终于掌握了它。
我要笑遍世界。
我笑自己,因为自视甚高的人往往显得滑稽。千万不能跌进这个精神陷阱。虽说我是造物主最伟大的奇迹,我不也是沧海一粟吗?我真的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吗?我现在所关心的事情,十年后看来,不会显得愚蠢吗?为什么我要让现在发生的微不足道的琐事烦扰我?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能留下多少日落的记忆呢?
我要笑遍世界。
当我受到别人的冒犯时,当我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我只会流泪诅咒,却怎么笑得出来?有一句至理名言,我要反复练习,直到它们深入我的骨髓,出口成言,让我永远保持良好的心境。这句话,传自远古时代,它们将陪我度过难关,使我的生活保持平衡。这句至理名言就是:这一切都会过去。
我要笑遍世界。
世上种种到头来都会成为过去。心力衰竭时,我安慰自己,这一切都会过去:当我因成功洋洋得意时,我提醒自己,这一切都会过去。穷困潦倒时,我告诉自己,这一切都会过去。腰缠万贯时,我也告诉自己,这一切都会过去。是的,昔日修筑金字塔的人早已作古,埋在冰冷的石头下面,而金字塔有朝一日,也会埋在沙土下面。如果世上种种终必成空,我又为何对今天的得失斤斤计较?
我要笑遍世界。
我要用笑声点缀今天,我要用歌声照亮黑夜。我不再苦苦寻觅快乐,我要在繁忙的工作中忘记悲伤。我要享受今天的快乐,它不像粮食可以贮藏,更不似美酒越陈越香。我不是为将来而活。今天播种今天收获。
我要笑遍世界。
笑声中,一切都显露本色。我笑自己的失败,它们转化为梦的云彩;我笑自己的成功,它们回复本来面目;我笑邪恶,它们远我而去;我笑善良,它们发扬光大。我要用我的笑容感染别人,虽然我的目的自私,但这确是成功之道,因为皱起的眉头会让顾客弃我而去。
我要笑遍世界。
从今往后,我只因幸福而落泪,因为悲伤、悔恨、挫折的泪水在商场上毫无价值,只有微笑可以换来财富,善言可以建起一座城堡。
我不再允许自己因为变得重要、聪明、体面、强大,而忘记如何嘲笑自己和周围的一切。在这一点上,我要永远像小孩子一样,因为只有做回小孩子,我才能尊敬别人,尊敬别人,我才不会自以为是。
我要笑遍世界。
只要我能笑,就永远不会贫穷。这也是天赋,我不再浪费它。只有在笑声和快乐中,我才能真正体会到成功的滋味。只有在笑声和快乐中,我才能享受到劳动的果实。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会失败,因为快乐是提味的美酒佳酿。要想享受成功,必须先有快乐,而笑声便是那佳酿。
我要快乐。
我要成功。
我要成为世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今天我要加倍重视自己的价值
你应该是自己生活的主宰
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谁在掌管你的生活?
当你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你的父母在掌管你的生活。他们告诉你:什么时间上床睡觉,什么时候应该起床,你可以买什么样的玩具,甚至你要吃什么。
随后,你的老师和校长会告诉你应该做些什么,他们决定:你应该读什么书,你应该学什么知识,什么时候可以休息,什么时候你可以去浴室,甚至你可以吃什么。
逐渐地,你们的同伴也会对你们施加一些控制,他们会告诉你:你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它哪里看起来“酷”,你说话的方式,甚至你应该喝什么饮料。
当你长大成人的时候,你会向别人讨教你该做些什么。你会和朋友一起讨论你的计划,请上司为你提出建议,让顾问评估你的决定,从事一项工作,并且让老板决定你做什么。
当你很小的时候,生活非常简单。当你害怕的时候,爸爸、妈妈会来到你的房间。如果你要求,他们会留下来陪你,或者为你开着灯,哄着你入睡。他们对你尽心尽责。
现在,你们都长大了。在过去,如果事情没有朝着你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你可以责怪你的年龄、你的社会地位、你的工作,或者你的环境。但是,你会逐渐地认识到,你可以改变这种情况——如果你愿意为做出这种改变付出必要的努力的话。
廉·丹佛在《向你挑战》一书中写道:你应该相信,在生活中,你可以获得比你曾经经历过的更多。你的生活,不是由你周围的人,或你周围的环境所塑造的,你应该是自己生活的主宰。当然,你可以和其他人商量,以获得他们的忠告。但是,最终做出决定的是你。到了面对这一事实的时候——你是你生活的主人!你是,并且将永远是你自己选择的产物!
认真思考你的生活目标
为了确定你的生活目标,拿破仑·希尔建议你:闭上眼睛一分钟,想像一下从现在开始,十年后你的生活是什么样子,要对自己有信心。确定一个能满足你生活中需要和渴望的财政目标是很重要的。
拿破仑·希尔指出,制定目标并且朝目标不懈努力,可以帮助你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原因如下:
① 目标给了你生活中为之奋斗的目的和方向。
② 目标给出了你不要拖延的最好的理由。
③ 目标可以帮助你集中精力,朝着你选定的目标不懈地努力。
④ 目标可以激起你工作的热情。
⑤ 目标可以使你在愿意帮助你的人的帮助下,更有效率。
⑥ 目标能给你自己、你的老板和你生活中其他的人节省时间。
⑦ 目标可以有助于你挣钱和积攒钱财。
⑧ 目标可以帮助你以长远的观点来看问题。
⑨ 目标可以使你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⑩ 目标是你制定新的目标的基础,它可以帮助你抓住机遇,不断发展。
拿破仑·希尔强调,在选择生活目标的时候,你必须回答出以下三个重要的问题:
① 我是谁?一个简单的练习就能帮助你回答出这个问题。你可以通过写一段简单的文字来说明你是谁,但有以下几个条件:不能写出你的姓名、年龄、学历、地址、简历或平时你最常用来形容自己的词语。确实有关的问题就是,“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② 我在这里干什么?你希望一生中能够做出什么贡献?是使自己的个人生活更富足,让我们生存的世界更加美好吗?为自己写一个你喜欢的座右铭。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当你逝去的时候,世人会怎样谈起你。
③ 我的目标在哪里?在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句子归纳出你一生追求的目标。
当你确立你生活的目标时,要知道,你的生活中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拿破仑·希尔认为,做好下面的选择对你来说是很重要的:
① 事业——它不仅会带给你经济方面的报偿,而且能满足你的深层次的精神需求,使你体会出生活的意义。
② 个人和家庭关系——它们可以让你的生活充满爱意。
③ 团体和宗教的目标——它们可以同时满足你在精神和为他人做贡献方面的需求。
④ 文化和娱乐的目标——它可以丰富你的生活,让你的生活充满乐趣。
准确地给自己定位
今天,人们开始比以往更多地考虑从为数众多的可能性中为自己选择职业。职业选择的过程是一种决策过程,是将个人特点与工作需求最大限度地相匹配的过程。就像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心理特点,也总存在着一些更适于他做的工作。
奥格·曼狄诺不赞成两种极端的观点。一种极端的观点认为:每个人都可能在任何工作上获得成功,每种工作都可能由任何人做好。这种观点是站不住的。很显然,一个有色盲的人就不能胜任从画家到化验员的许多种工作;许多人由于自身生理、心理特点的局限,不能成为一名高速战斗机的驾驶员。另一种极端的观点认为: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存在着一种最佳职业,对于每一种工作来说,都存在着一类最佳人选。这种观点也是站不住的。事实上,对于具有某种生理、心理特点的人来说,他都可能在若干职业上获得成功。这些职业对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有相似的要求。例如,对于一个思维敏捷、长于言谈、性格外向、喜好与人交往、有感染力的人来说,他既可能在政治领域中获得成功,成为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他也可能在经济领域中获得成功,成为一位有名的企业家。对于某一种特定职业来说,也可能由具有非常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的人来完成。
我们认为,只有很少的人可以在几乎一切工作上都能得到满足,和获得职业上的成功;只有很少的工作(如马路清扫工作)是几乎任何人都可以胜任的。即使是马路清扫工作这种几乎什么人都可以胜任的工作,也并不能给所有的人(甚至不能给多数人)带来满足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总有一些工作更适合他的特点;对于大多数工作来说,也总有一些更适于承担之人。为了获得职业上的成功,为了生活得更好,有必要更多地了解和更准确地认识自己的心理特点,更多地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在考虑职业选择时,能力倾向是最重要的因素。智力水平因为影响到人在各种职业中的成就,因此对职业选择来说并不重要。对某一职业领域中专业知识的学习,通常是在职业选择之后进行的,因而对职业选择的意义也不大。由于每个人的能力倾向不同,一个人在某一些职业领域上如果遇到了较大的困难,他完全可能在另一些职业领域上获得很大的成功。因此,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对于职业选择来说就非常重要了。
制定明确的目标作为人生奋斗的方向
拿破仑·希尔在《思考与致富》一书中写道:“一个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便会有奋斗的方向。”这样一个常识性的问题看起来简单,其实具体到某一个人头上,并非就是那么回事。
目标,也就是既定的目的地,你理念中的终点。
对于组织,目标是告诉人们做什么事,做到什么程度。其结果是:用不着持续的教育和指导,就能完成此事。这颇像建筑物的设计图样和说明,能清楚地告诉建筑工人,做了多少事,还有多少事没有完成。
聪明的人,有理想、有追求、有上进心的人,一定都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他懂得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因而他的所有的努力,从整体上来说都能围绕一个比较长远的目标进行,他知道自己怎样做是正确的、有用的,否则就是做了无用功,或者浪费了时间和生命。
愚蠢的人,没有什么理想、追求;没有上进心的人,一生便没有什么目标。他同别人一样活着,但他从来没有想过活着有什么意义。
这种人往往凭惯性盲目地活着,从来不追究人生的目的这些让人头疼的事情,为活而活,怎么都可以,对什么都无所谓。
显然,成功者总是那些有目标的人,鲜花和荣誉从来不会降临到那些没有目标的人头上。
许多人怀着羡慕、嫉妒的心情看待那些取得成功的人,总认为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是有外力相助,于是感叹自己的运气不好。孰不知,成功者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确立了明确的目标。
一个人有了生活和奋斗的目标,也就产生了前进的动力。因而目标不仅是奋斗的方向,更是一种对自己的鞭策。有了目标,就有了热情,有了积极性,有了使命感和成就感。
那么,该怎么制定合适的目标呢?拿破仑·希尔的建议是:
(1)目标应该是明确的
有些人也有自己奋斗的目标,但是他的目标是模糊的、泛泛的、不具体的,因而也是难以把握的,这样的目标同没有差不多。
比如,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确定了要做一个科学家的目标,这样的目标就不是很明确。因为科学的门类很多,究竟要做哪一个学科的科学家,确定目标的人并不是很清楚,因而也就难以把握。
目标不明确,行动起来也就有很大的盲目性,就有可能浪费时间和耽误前程。
生活中有不少人,有些甚至是相当出色的人,就是由于确立的目标不明确、不具体而一事无成。
(2)目标应该是实际的
一个人确立奋斗的目标,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要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
如果目标不切实际,与自己的自身条件相去甚远,那就不可能达到。为一个不可能达到的目标而花费精力,同浪费生命没有什么两样。
(3)目标应该是专一的
一个人确定的目标要专一,而不能经常变换不定。
确立目标之前需要作深入细致的思考,要权衡各种利弊,考虑各种内外因素,从众多可供选择的目标中确立一个。
一个人在某一个时期或一生中一般只能确立一个主要目标,目标过多会使人无所适从,应接不暇,忙于应付。
生活中有一些人之所以没有什么成就,原因之一就是经常确立目标,经常变换目标,所谓“常立志”者就是这样一种人。
(4)目标应该是特定的
确定目标不能太宽泛,而应该确定在一个具体的点上。如同用放大镜聚集阳光使一张纸燃烧,要把焦距对准纸片才能点燃。如果不停地移动放大镜,或者对不准焦距,都不能使纸片燃烧。
这也同建造一座大楼一样,图纸设计不能只是个大概样子,或者含糊不清,而必须在面积、结构、款式等等方面都是特定和具体的。目标应该用具体的细节反应出来,否则就显得过于笼统而无法付诸实施。
(5)目标应该是长期的
一个人要取得巨大的成功,就要确立长期的目标,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和心理准备。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
有了长期的目标,就不怕暂时的挫折,也不会因为前进中有困难就畏缩不前。许多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必须付出时间和代价,甚至一生的努力。
(6)目标应该是远大的
目标有大小之分,这里讲的主要是有重大价值的目标。只有远大的目标,才会有崇高的意义,才能激起一个人心中的渴望。
一个人确定的目标越远大,他取得的成就就越大。远大的目标总是与远大的理想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那些改变了历史面貌的伟人们,无一不是确立了远大的目标,这样的目标激励着他们时刻都在为理想而奋斗,结果他们成了名垂千古的伟人。
依靠正确的思维方式规划人生
不管男人还是女人,谁都想出人头地成就一番事业,期望在工作和其他领域取得成功。
真正的“成功”就是自觉地去发挥自己所拥有的全部能力。更具体些说,“成功”意味着将自己的天分与潜在的能力发挥出来,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克莱门特·斯通在《获取成功的精神因素》一书中写道:“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是精神上的准备,这种精神准备不是父母所赐,也非重金可买,而是加强自身心理品质锻炼的结果。”人生在世,面对人世间的各种问题,应该学会拥有发展性的正确的思维方式。
(1)强烈的自我动机
动机来自自身的鼓舞和行动激发。即根据自己的想法、需要、感情或心理状态,主动地促成自己的行动。可以说没有成功的愿望,就没有成功的行为。
成功者总是自觉培育强烈而积极的动机感。他们能自己选定目标,向想要发挥作用的方向努力,很少灰心丧气。即使有时出现失望、沮丧的情绪,他们也能够从自身内部涌出力量,稍许徘徊就又会能继续向自我实现的目标迈进。
成功者积极的自我动机有两个来源:第一、个人的和现实的自我期望。第二、无论恐惧还是愿望都是最高的刺激剂,当恐惧和愿望同在心中时,恐惧是有破坏性的,而愿望则引导你实现目标,取得成功,得到幸福。他们集中注意力于成功的报酬,并积极地跳出畏惧和失败的纠缠。成功者总是说:“我想……”、“我能!”
(2)炽热的自我期望
期望对未来的事物或人的前途有所希望和等待。成功者期望成功。他们把生活看作一场非常真实的竞争,而不仅仅理解为简单的冒险。他们期望成功更怀有想要成功的欲望,懂得成功是由自己去创造的自我控制和准备成功的信念为前提。
生活中的成功者相信自己预言的能力,保持着努力向上的势头,期望一个较好的工作,保持健康的身体,收入能有不断的增加,有热情的友谊和新的成功。成功者总是把问题看作向能力和决心挑战的机会。一种灼热的期望是产生向上力量和赢得“好运气”的最实在的方法。人生本来就应为实现自己的预言而存在;人所能获得的都是他曾想像描绘的东西。成功者总是豪情满怀:“今天干得不错,明天肯定更漂亮!”只要我们活着,就应经常向往着最美好的前景,在心里刻画它,想像它。这样我们就能够既从精神上也从肉体上做好迎接成功的准备。
(3)明确的自我调节
生活中的成功者信奉现实的自我调节,设计生活中的目标。他们有着合理的生活计划、总的目标和明确的任务,每一天的工作任务明确。他们日复一日地努力着,决心达到确定的目标,得到要得到的一切。他们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懂得自我指挥。
曾有人巧妙地把人比喻为一条船。在人生海洋中,很多人像无舵船,他们总是幻想着“什么时候能漂到一个富裕繁荣的港湾”。对风浪海潮的起伏变化,他们束手无策,只有任其摆布,听其飘流,结局大多是触礁或搁浅。但那些成功者,他们把时间用在实施计划、确定目标和航向上,研究了最佳航线,学习了航海技巧扬帆远航,从此岸到彼岸,有计划地行进。那些无舵船一辈子航行的距离,他们只要两三年就达到了。
成功者的自我调节,秘密在于建立一个清楚的、明确的行动计划和目标,并经常思考修整,在完成计划和达到目标中赢得成功。
让生活之舟驶向你要去的地方
现今工商界中,做一个随波逐流的人,要比依照自己的鼓声节奏前进的人要容易得多。要做到无论何时都能够把握住自我,不管大家现在都做些什么,也不管目前正好流行什么,是需要相当的自信与独立的。
奥格·曼狄诺在他的文章中,经常引用爱默生的这句话:“要成为一名顶天立地男子汉,就必须不随波逐流。”当你在攀登顶峰时,你是站在某个“机构”的最上头;它可能是某个部门、某家工厂、某间公司、或者某个代理商。每个商界人士必须认识到的:“一个机构就是一个人加长的影子。”
当然,许多人通常都会需要也很欢迎别人在他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在你攀登顶峰的路上,你不要拒绝别人的帮助,但要记住从长远来看,你依然是自己那艘船的船长,掌舵的是你,而这艘船是驶向你要去的地方,你必须是发号施令的人。毕竟,你未必喜欢他人的目的地。你绝对不能随着他人的节拍起舞。同样的,因为你未必喜欢他人那种音乐。牢记:“付钱给风琴手的人才有资格点歌。”你必须信任你的直觉,感觉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当初哥伦布的船上船员都力促他返航,但他不为所动,继续他的航程。你必须学着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它与自信非常相似,但不全然相同;它与狂热也相近,而狂热正是独立自主的持续动力。
在你一路攀向顶峰时,很多时候当你环顾四周,会发现自己竟然是如此地孤独,就像人们所形容的:“高处不胜寒”。你可能突然想到:“我要依靠谁?我要与谁同行?谁会领着我走过艰辛的一程又一程!”
答案只能是:你自己。现在你一个人正步履蹒跚地朝着目标前进,而你所依恃的正是那份独立自主的能力。所以去他的“人云亦云”!拒绝“一窝蜂”,要不断努力去做你认为是对的事,那些你在内心里相信应该去做的事。
即使你发现自己是如此的孤独,如此的与众不同,你仍然应该为所当为。别人可能会要你向大家看齐,但想想看,如果大家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那这个世界会是多么单调乏味。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指纹是相同的,也没有哪两个人的声波是相同的,就连雪花也片片不同。
你所要遵守的规则就是:当你独自在事业以及生活的领域里站稳脚跟时,要确定你不会阻碍别人拥有相同的权利。让他们也保有他们的立足点,同时如果有必要,要让他们协助你保有你自己的立足点。
罗伊·加恩在《神奇的情感力量》一书中写道:“除了你自己之外,绝对没有一个人对你的命运操有最后的决定权。”
你敬重父母、朋友,但是你最亲密的友人是你自己。你要先和自己做朋友,要先敬重自己;在博得别人好感之前,先获得自己好感,你拥有的最大财富是你的自我心像——对自己的好印象;不管是谁,都不能把它夺走。假如有人这样做,那是他固执己见,想要让你过他的生活,而非你自己的生活。
当然,你可以聆听父母、朋友的忠告,可是在最后关头,要自己决定想做什么。只要你想做的,是在一己能力、知识范围之内,只要你想做的不会损害他人,那么,积极地向你的目标迈进,不要让任何人使你在航程中转向;因为你必须信任你的目标,你必须到达你的目的地。
你的目标和父母、朋友的目标是不相同的,你必须要做你觉得非做不可的事,那是你应该行使的权力。换句话说,要让自信帮助你而非反对你。要选择自己的事业,因为你相信它的发展。千万不要选择适应别人的事业,那是失败和苦恼的开端。尊重他人坚守的原则,也就是尊重自己坚守的原则:你,才是自己命运的主宰。
生活中不存在结局
一个普通人,你问他(或她)希望从生活中获得什么,回答总是些明确的、具体的目标,如良好的教育、优越的职业、美满的婚姻、和睦的家庭、旅游、金钱、成功等等。
这些目标对于你设计令人满意的生活没有多大帮助。奥格·曼狄诺认为,之所以这样,原因有二:
第一,这些目标是固定的,缺少变化的,而生活恰恰相反,它是动态的,不稳定的,变幻无穷的。例如说,你希望有一个好的职业,这意味着什么地方有那么一个职业在等着你,它将永远使你感到愉快。或者你向往一桩美满的婚姻,这意味着如果你找到了意中人与他(她)结婚,那么,以后你会一辈子生活得很幸福。
遗憾的是,实际情况并非这样。实际上,所有目标如果不做某些调整、更新,就会因时光的流逝而黯然失色。一种工作于第一年兴味盎然,5年之后,则没有多少兴趣了;若仍不更新,10年以后它就会变成机械的活动,20年以后则如同坐牢了。婚姻也同样如此,离婚率也许是婚姻失败的最好的标志。它的持续上升,告诉人们,即使是所谓“白头偕老”的爱情,如果缺乏更新,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削弱,产生变异。
这些特定的具体目标并不是我们为之奋斗的重点所在。其第二个原因是:它们一旦实现,就不再显得重要了。提职、挣一万美金,与世界上最显赫的人物结婚,赢得金牌,获得学位,完成定额——这些都只是引诱我们去追求的理想,它们是令人神住的,特别是在开头的时候。但是如果它们只是空洞的允诺,没有在现实中得到实现,就失去吸引力了。美国女诗人艾米·狄金森写道:“从未成功者,方知成功甜。”没有哪一个具体的目的一旦达到了,它还能使人们保持对它长时期的兴趣。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这种“理想的境界”,要认识这一点,需要相当的生活阅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只是通向理想境界的道路,而我们总是走在这条道路上。
放弃“结局”的概念,是我们规划人生的最重要的一步。很多人很难接受这一点。但对单一的幸福结局的追求,总是会遭到失败的。
这听起来似乎悲观,不过那只是在你将生活看成是单纯的情况下才这样。生活是复杂的——这才令人感到兴味无穷。
奥格·曼狄诺指出:“你应该用这种态度看待生活:将生活看成是在你前面无限延伸的、漫长的、渺无尽头的道路,你只有不断地努力向前走,才不会在中途迷失。”
应该设定一个稍高的目标
不少人认为天才或成功是先天注定的。但是,世上被称为天才的人,肯定比实际上成就天才事业的人要多得多。为什么?克莱门特·斯通指出:“许多人一事无成,就是因为他们缺少雄心勃勃、排除万难、迈向成功的动力,不敢为自己制定一个高远的奋斗目标。不管一个人有多么超群的能力,如果缺少一个认定的高远目标,他将一事无成。设定一个高目标,就等于达到了目标的一部分。”
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的建立者齐瓦勃出生在美国乡村,只受过很短的学校教育。尽管如此,齐瓦勃却雄心勃勃,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发展的机遇。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做成大事。
18岁那年,齐瓦勃来到钢铁大王卡内基所属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一踏进建筑工地,齐瓦勃就抱定了要做同事中最优秀的人的决心。
一天晚上,同伴们都在闲聊,惟独齐瓦勃躲在角落里看书。这恰巧被到工地检查工作的公司经理看到了,问道:“你学那些东西干什么?”齐瓦勃说:“我想我们公司并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经验、又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或管理者,不是吗?”有些人讽刺挖苦齐瓦勃,他回答说:“我不光是在为老板打工,更不单纯为了赚钱,我是在为自己的梦想打工,为自己的远大前途打工。”抱着这样的信念,齐瓦勃一步步向上升到了总工程师、总经理,最后被卡内基任命为钢铁公司的董事长。最后,齐瓦勃终于自己建立了大型的伯利恒钢铁公司,并创下了非凡业绩。凭着自己对成功的长久梦想和实践,齐瓦勃完成了从一个打工者到创业者的飞跃。
开始时心中就怀有一个高的目标,意味着从一开始你就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里,以及自己现在在哪里。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至少可以肯定,你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方向正确的。一开始时心中就怀有最终目标会让你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工作方法,养成一种理性的判断法则和工作习惯。如果一开始心中就怀有最终目标,就会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眼界。有了一个高的奋斗目标,你的人生也就成功了一半。如果思想苍白、格调低下,生活质量也就趋于低劣;反之,生活则多姿多彩,尽享人生乐趣。
努力去追求你真正想要的
寻找就能寻见。随波逐流,还是定准航向,这里边有着巨大的差别。
你能接受什么,生活就给你什么。有时候,人生就像是一场战斗,所以只要能迅速地减轻肩头的重担,我们愿意接受任何一种解决方法。比如说,我们刚从学校毕业,急于找到一份工作,这个时候,任何一份工作都比没有强;但是,我们的起点决定了我们的收入,而且对将来的发展影响很大。所以说,只有知道自己(而不是别人)要的到底是什么,牢牢把握住人生的方向,这才是最重要的!
麦克高中毕业的时候就碰到了这样的问题。进大学之前,他在达拉斯市区的一家人寿保险公司里找到了一份暑期工作。麦克在记账部门,负责把收进来的健康保险费登记到账本上。
那时的记账工作完全靠手写,不到一个星期就能学会。不用说你也知道,这真是一份枯燥、重复、毫无挑战性的工作!麦克刚刚做了两个星期后的一天晚上吃饭的时候,爸爸问他喜不喜欢自己的新工作,麦克无比坚决地回答他:“嗨!说实话,我真讨厌这份工作!我只希望能熬满三个月,大学开学就好了!”
麦克觉得爸爸好像被他那强烈的情绪吓了一大跳。麦克没有告诉爸爸,和自己一起工作的女士们,无论年轻还是年长,都让他震惊!很明显,她们和他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部门主管对待顾客的态度恶劣极了,让麦克觉得很难过!这种分歧实在太大了,所以,麦克每天都眼巴巴地盼着五点钟的下班铃响。上班时间里,他对人很有礼貌,但他尽量少说话,只是注意观察。
正是因为这份假期工作,麦克开始深刻地认识到——能去上大学真是好幸运啊!他明白了,上大学可以给自己更多选择的机会,他可以选择工作的环境,还有工作的同事。
麦克清楚地知道了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是他不想要的。他不愿意被迫和自己不喜欢、也不尊重的人一起工作,而教育给了他更多的选择,他也的确想得到这些选择的机会。
谁在掌控我们的人生?我们究竟是等着别人丢给我们的一切,还是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
要得到自己想要的,首先就得知道我们想要的是什么,然后靠自己去争取。
好多年以后麦克才认识到,他有责任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梦想不会自动变成现实,在生活中,你必须主动出击!这也正是《圣经》中的一个基本信条:“寻找,就能寻见”。《圣经》上可没有说要我们静静等待,机遇就会降临。
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就不知道该去追求什么。如果我们不知道该追求什么,我们就不得不等待、盼望,最后捡起生活扔给我们的一点残羹冷菜。
生活中所有的重大决定都要经过深思熟虑,不要放弃任何机会。你可以、也应该为自己争取得更多。要弄明白究竟什么是你真正想要的,然后,毫不妥协地去追寻!
你必须有一个梦想
《圣经·箴言》中写道:“没有默示,民就放肆。”“想到才能做到。”梦想是成功所必需的。有些东西你是否拥有都无关紧要,但有一件东西你必须拥有,那就是梦想。所有成功者的共性是什么呢?就是梦想的能力!梦想的能力使你能看到尚未成为现实的事物,看到实现它们的可能性,能够梦想,就能够发展出面向未来的眼光。
如果你没有梦想,那还谈何梦想成真?因此,你必须有一个梦想!
廉·丹佛在《向你挑战》一书中写道:“梦想,促使人生富有价值。”梦想是把人类从卑贱中释放出来,把人类从平庸中提升出来的一种动力。现在的一切,只是过去各时代的梦想的总和,过去各时代的梦想实现的结果。没有梦想者,没有寻梦人,美国也许至今仍是一片未开垦的土地。世界上最有价值、最有用处的人,就是那些“能够远远看见将来,预先瞻望到未来人类必能从今日所有的种种束缚、桎梏、迷信中释放出来,能够预见到事情的当然,同时也有能力去实现它的人。梦想者永远是那些能够成就“似乎绝对不能成就”事业的人。
现实生活中,在各界取得巨大成功的人总是那些梦想者。如工业巨子、商业领袖等大都是想像力很丰富的人。他们对工业、商业上的发展的可能性,均有先见之明。
常常将自己从一切烦恼痛苦的环境中挣脱出来,沉浸于和谐、美、真的空气中,这种能力真是无价之宝,假使我们梦想的能力被夺去,恐怕我们中间再没有人能有勇气、有耐心继续战斗下去了。
约翰·华纳马克原本是费城一家零售店的店员,他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很早就下定决心,有朝一日要自己开店。他把这个想法告诉老板,老板笑他说:“天啊!约翰,你的钱还不够买一套西装哪!”
“没错,”华纳马克说,“我还是要开一家和你一样,甚至更大的店。我一定会做到。”在华纳马克事业最顶峰时,他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零售店。
“我没有读过什么书,”几年以后,华纳马克说,“但是我不断地充实必需的知识,就像火车头一样,一边走一边加水。”
记住,一个人只要敢于大胆梦想,并对自己的信念坚定不移,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善于梦想的力量是人类神圣的遗传。只要你相信你的事业定会成功,一个美好的明天定会到来,那么,创业的艰辛和今天的痛苦对你来说就不算什么。但是应该注意,有了梦想同时还须努力实现。只有梦想而不去努力,徒有愿望而不能拿出力量来实现愿望,那是不能成事的。只有实际的梦想,加上坚韧的工作,才有用处,才能开花结果。
把梦想提升为具体的人生目标
克莱门特·斯通说:“成功的人生始于策划。”当一个人选择了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认真策划的时候,基本上可以说就选择了成功。而假如包括生儿育女这样的事情在内的若干细节都能够采取积极策划的态度,而不是被自己的欲望牵着走,那么就已经开始向成功迈进了。有人以为,其实无论男女,80%的人的一生都只是一个人壳,只有20%的人才活得像个人样。事实上,能够勇敢地选择成功的人最终其实根本不到两成,至多也就是芸芸众生的两个百分点。也就是说,98%的人都在选择失败。这其中的重要标准就是对于人生的策划与经营的能力。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成功者,就一定要预先规划,确立阶段性的明确目标。
没有明确具体的奋斗目标,你会一事无成,毫无建树。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无数的欲望和梦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脱颖而出,成为杰出的佼佼者,这其中的原因大多是没有将这种欲望与梦想明确为具体的人生目标。
梦想是比较模糊的,短暂的,具有强烈的不定性。有些人今天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着憧憬,但也许一夜之间,就忘得一干二净,又重新对另一种生活开始执著起来。
而目标能够帮助你将这种梦想的不定性消除,使你前进的道路变得有序和清晰,每一阶段的任务都一层层推开展现在你的面前,让你知道如何去行动。
目标分为两种:一是人生的大目标,即30年后你希望成为什么;二是中短期目标,即一年之后你应该做些什么。而这两点你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且做出自己的选择。
人生的大目标是你生活的一个总纲,支持着你的大半生,甚至一辈子的工作与生活。因此,你更应该树立起一个远大的目标,这样,你的人生就会变得明确而有意义,也就不再害怕漫漫长夜、世事的变迁和身世的坎坷。
无法知道自己能否做到最好,就尽力让自己做得更好。
正如一个庞大的计划会有许多细节一样,你还必须制定出中短期的目标规划,然后踏着这些阶石走向成功。
你可以给自己定下一些细小而明确的目标,比如:半年内完成财会班的自学,一年内掌握投资的技巧,三年内升至部门的副主管……当这些目标一个接着一个实现的时候,你就会一步步地接近成功。
所以,有了人生的大目标之后,还要有中短期的目标来实现大志,否则,人生的大目标就只是空谈,一座海市蜃楼。一个看起来很大的梦想,只要把它化作奋斗目标,并且分步细化,使它变为中短期的目标,那么就比较容易实现了。
利用“马太效应”发展自我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我还要加给他,叫他多多益善。”因而这种“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现象被称为马太效应。
这里的“多”和“少”指的是什么,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不妨简单地理解为“资源”。资源可以解释为做某事所须具备的某些条件。资源包括金钱、设备以及你所拥有的任何看得见的物质财富;也包括创意、理念、知识、技能以及其他素质;还可表现为人际关系、某种资格或特殊的机遇。其实,马太效应中所谓“强”与“弱”,就是指其可掌握和使用的资源的多与少。
资源的多少决定了你究竟是在马太效应的哪一边。不幸的是,绝大多数人都是缺乏资源的。这也正是为什么马太效应总是令人们感觉沮丧的原因。如果你自己的资源不足,也想利用马太效应,减少自我发展中的挫折,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
(1)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
在所谓“成功人士”中,个人奋斗、白手起家者只是少数,多数人还是通过服务于大公司、大企业才得以“实现自我”的。
为了更好的实现自我,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必须优先考虑两个因素:一是自己感兴趣,二是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你可以是一个得力的员工,也可以是一个可信赖的合作伙伴。总之,你必须让自己既有发展的实力,又有发展的空间。
(2)尽量多地使用你的资源
其中金钱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回想一下《圣经》中的寓言,那个用一锭银子换了10锭的人(可以想像他是如何高效率地使用这一本钱的),还有那个把一锭银子用布包起来惟恐弄丢的人,哪种方法更可取?才能(或者天赋)更是这样,美术大师不停地作画,音乐大师每天花费几小时练习,都是为了使自己的才能更出色。不仅艺术家如此,那些工作效率最高、工作质量最好的人,都是在不断努力中使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的。才能不是僵化的东西,它是在磨练中成长的,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而克服困难的过程自然也提高了我们的才能。
时间这个资源有点特别,因为每个人的时间是一定的,你花费时间做这件事,就一定无法再用于其他事。可是观察一下身边的人,老是抱怨“时间不够用”的恰恰是那些做事最少的人,这是怎么回事?
问题在于不同的时间利用率,一个做事迅捷、工作效率高的人,即使同时应对几件事也能胜任愉快,而一个行动迟缓的人,也许一天下来连一件事也做不成,区别就在于前者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而且掌握了做事的最简捷的方法。而后者,只是学会了拖延,他的事情总是完不成,所以时间也总是不够用。
(3)学会“集中优势兵力”重点突破
将你的时间、精力、才能、金钱等投入最有希望获胜的战场,确立自己在这一领域的优势地位。你的每一场胜利都使双方的实力对比发生变化,这样不断“积小胜为大胜”,直至取得全局性优势时,“最后的决战”也就胜券在握了,因为“马太效应”已经站在你这一边。
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的人是有福的。特别是对现代人来说,竞争更加激烈,找到一份普通工作已非易事,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就更加困难。因此,这句话更带有真理性,并且更耐人寻味。但是,人就是这么一种奇怪的东西,在几乎所有民族中,在几乎每一个年龄段,你总会发现,总是有一些人对自己的职业、对自己的工作表示不满和抱怨。
对于有的人来说,不管他们所从事的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他们都不喜欢。因为他们是一些喜欢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人。对一个不喜欢工作和劳动的人,你能指望他做出什么呢?除了失败和平庸,他们一生之中是不会做出什么成绩、创下什么事业的。懒惰乃是万恶之源,一定要牢记:一日劳作,可获一日安眠;终生劳作,可获一生幸福。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没有取得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懒惰,并不是因为他们好逸恶劳,而是因为他们在开始生活的时候,迈出了错误的一步,选择了错误的职业。人们通常把这种情况称之为对某一工作“不合适”或者说“不能胜任”。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