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儿子与情人

劳伦斯(英)
必读网(http://www.beduu.com)整理
儿子与情人
作者:D·H·劳伦斯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二十世纪杰出的英国小说家,被称为“英国文学史上
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劳伦斯于1885年9月11日诞生在诺丁汉郡伊斯特伍德矿区一个矿工家庭。做矿工
的父亲因贫困而粗暴、酗酒,与当过教师的母亲感情日渐冷淡。母亲对儿子的畸型
的爱,使劳伦斯长期依赖母亲而难以形成独立的人格和健全的性爱能力。直到1910
年11月,母亲病逝后,劳伦斯才挣扎着走出畸形母爱的怪圈。
劳伦斯的成名作《儿子和情人》正是带有他早年的独特家庭经历的自传体小说。
小说中矿工沃特·毛瑞尔一家的畸型关系,正是劳伦斯一家生活的写照。
在完成《儿子和情人》的两年后,劳伦斯于1915年完成了他自创一格的小说
《虹》,这是他作品中篇幅最长的一部。
《虹》以英国小说中没有先例的热情与深度探索有关性的心理问题,通过三代
人的正常与非正常的两性交往寻求建立自然和谐的性关系的可能性。劳伦斯说:
“它在小说艺术中确实不乏新鲜之处”,是对“两性关系的研究”。
《虹》以家族历史的方式展开,叙述了一位自耕农的三代人的经历与变迁。第
一代汤姆·布朗文是个忠厚诚实的农民,与一位波兰遗孀莉迪娅结合,他们的结合
平凡无奇。莉迪娅前夫所生的女儿安娜与汤姆的侄子威尔结婚,成为农庄上的第二
代,他们的婚姻,在蜜月过后充满了信仰的分歧、感情的挫折、性格的冲突和争夺
支配地位的斗争,没有温柔,没有爱情,只有在欲望驱使下对肉体的追求,在恨的
长夜中偶然迸发出爱的火花。然而肉体上的一时满足,填补不了精神上的长久空虚,
他什1只能转向别处寻求寄托。第三代,即厄秀拉这代,她在性关系上的体验是对一
种不同于父辈的新型关系的探索。她少女时期与女教师英杰的一段同性恋是她探索
中的一个插曲,随之而来的是她与军官安东的一番放荡的热恋,他们的如火恋情终
因缺乏精神上的和谐与理解而分手。
《虹》的姊妹篇《恋爱中的女人》,完成于1921年,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
期间。这部小说反映了西方世界深刻的危机。
《恋爱中的女人》描写贵族女性赫米奥恩追求一种精神恋。她对中学督察伯基
爱得发狂甚至内心甘作他的奴隶,任他摆布,但总是当着别人向伯基显示出爱的颐
指气使和霸道独揽的关切,这使寻求肉体和精神双重和谐的伯基对她不堪忍受,转
而追求温柔美丽的中学教师欧秀拉,但女人们事实上都有一种天生的任性和倔强,
他痛感女人追求和付出的爱完全是一种占有,一种母亲似的占有,是把男人当作填
补子宫空缺的婴儿。欧秀拉的妹妹则是另一种女性,醉心于新矿主吉拉尔德,并与
他同居。新矿主的父亲乐善好施,但对妻子他只有野蛮自私的性欲发泄和占有。新
矿主秉承了父亲的后一特性,这使古德兰痛苦万分,而与邂逅相遇的艺术家陷入爱
的狂欢。
完成于1926年的《羽蛇》,是以爱尔兰蠕妇为主人公。凯特厌恶西方文明世界,
想到墨西哥去寻找新生,却被卷入当地推翻天主教、恢复羽蛇神古教的漩涡中。凯
特和西波里亚诺结合,是他身上那种不可预测的吸引人的男性力量把她留在墨西哥。
她相信,一切真正的生活的关键存在男女之间充满活力的性爱关系中。男女之间这
种一体是一切今日之生活与未来之可能的关键。一切新生活来自这关键的男女一体。
这是一切核心。
此外,劳伦斯还写了《白孔雀》(1911年)、《迷途的姑娘》(1920年)、
《亚伦的藜杖》(1922年)《袋鼠》(1923年)等多部小说。
在他一生所写的10部长篇小说中,《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成为他影响最大的一
部作品。此时,他已重病在身,但仍三易其稿,把一部惊世之作留给了后人。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通过康妮和梅勒斯美妙的肉体交流,劝告人们要自然地、
诚实地、纯洁地思考性的问题,性不是什么丑恋、淫秽不道德的东西,它恰恰是人
们能够自救的根本。
劳伦斯正是带着严肃的、深刻的、纯洁的目的描写性爱,而且许多场面写得特
别精细,他是把性爱作为拯救人类的一种生命力,作为那些陷入文明困境中的人走
向新生的最好途径。他一直是一位强烈的婚姻支持者;他说:“我们反对的是廉价、
荒淫;我所坚持的是:性是纤细、脆弱的生命属性,不容玩弄;我所痛惜的是没有
感情的性。性应该是一种真情的流动,一种真情的慷慨而温暖的流动,决不是诡计,
决不是一时冲动,决不是纯粹的暴虐,我之所以写了一本有关男女之间性关系的书,
并不是提倡男人和女人都开始轻率随便地结交情人或漫无节制地胡搞淫乱。”劳伦
斯正是自始至终把握这崇高和纯洁的理性尺度,写出男女肉体快感,写出性爱纯洁
无邪,写出他真诚的心曲。同时,劳伦斯很好地把握住语言的洁净,使一个个人物
完美地凸现出来。
认真阅读和研究劳伦斯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出,劳伦斯这些作品探讨的理想的
两性关系是精神和肉体的和谐。
劳伦斯还认为性是人生来俱有的自然本性,人类爱美是一种天性,而性与美是
一回事,就像火焰和火,如果你仇视性,你就是仇视美;如果你爱活生生的美,你
就得崇拜性。性与生命同在,美与生活相伴。他说:“假如我们的文明教会了我们
怎样让性感染力适当而微妙地流动,怎样保持性之火的纯净和生机勃勃,让它以不
同的力量和交流方式或闪烁、或发光、或熊熊燃烧,那么,也许我们就能——我们
就能——终生生活在爱中。”
劳伦斯相信,人的本能,尤其是性本能的淋漓通达的渲泄和发挥可以拯救人类,
他认为对人类来说伟大的相互关系总是男女关系。甚至认为和谐、协调的两性关系
可以化解社会病症。他在致爱德华·加尼特的信中写道:“现在,我即将完成《两
姊妹》这部小说,全书将只有300页。这部小说是为年轻的小姐而创作的,我只能写
我感受最强烈的东西,这种东西在目前说就是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或者调整旧
的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这毕竟是当今问题所在。”1913年4月26日,劳伦斯在给
麦支劳德的信中又说:“我相信,只有通过调整男女之间的关系,使性变得自由和
健康,英国才能从目前的萎靡不振中解脱出来。”
劳伦斯在短暂的一生中,不仅成名于小说,而且还是诗人和散文家。他最推崇
的文学形式,当属长篇小说。他认为此种形式最能充分展现生活。
劳伦斯一生动荡,他当过屠户会计、厂商雇员、小学教师;他曾在英伦中部漫
游,走过许多城镇和乡村;他与一位教授夫人的私奔,曾在当时掀起轩然大波……
而这一切经历,都成为他创作的积累,并支撑了他的写作大业。
1930年3月2日,这位天才的文学家病逝于法国的旺斯镇,享年45岁。
英年早逝的劳伦斯,事先不会想到他有些作品被列入禁书。一部《查特莱夫人
的情人》,在他的祖国——英国,被禁了三十年(1930年——1960年)。他的有些
作品,在我国目前尚未译介。如本书所收的《羽蛇》,即为国内首次译介。
最后,我们仍引用劳伦斯的话,为本序作结:“这本书的真正意义便在这儿,
我要世间的男子女子能充分地、完备地、纯正地、无瑕地去思想性的事情。纵令我
们不能如心所欲地作性的行动,但至于让我们有完全无暇的性思想。”这也是我们
译这套劳伦斯精品的初衷,是为序。
刘一之
一九九四年春于铁狮子坟
第一章 新婚岁月
过去的“地狱街”被“河川区”取而代之,地狱街原是青山巷旁那条溪边的一
片墙面凸凹不平的茅草屋,那里住的是在两个区以外小矿井里工作的矿工们。小溪
从赤杨树下流过,还没有受到这些小矿井的污染。矿井的煤是使用毛驴吃力地拉着
吊车拉上地面的。乡村里到处都是这种矿井,有些矿井在查理二世时期就开始采掘
了。为数不多的几个矿工和毛驴像蚂蚁似的在地下打洞,在小麦地和草地上弄出奇
形怪状的土堆,地面上涂成一块块的黑色。矿工们的茅屋成片成行到处都是,再加
上分布在教区里的零星的庄园和织袜工人的住房,这就形成了贝斯伍德村。
大约六十年前,这里突然发生了变化。小矿井被金融家的大煤矿所排挤。后来,
在诺丁汉郡和德贝郡都发现了煤矿和铁矿,便出现了卡斯特——魏特公司。帕尔莫
斯勋爵在一片欢呼中,正式为本公司坐落在深坞森林公园旁边的第一家煤矿的开张
剪了彩。
大概就在这个时候,臭名昭著的地狱街被烧了个精光,连大堆的垃圾也化为灰
烬。
卡斯特——魏特公司吉星高照,从赛尔贝到纳塔尔河谷开采出一个又一个的新
矿,不久这里就有六个新矿。一条铁路从纳塔尔开始,穿越森林中高高的砂岩,经
过破落了的卡尔特会修道院、罗宾汉泉和斯宾尼公园,到达米恩顿矿,一个座落在
小麦田里的大矿。铁路从米恩顿穿过谷地到达本克尔煤山,然后向北通往可以俯瞰
克瑞斯和德贝郡群山的贝加利和赛尔贝。这六个矿就如六枚黑色的钉子镶嵌在田野
上,由一条弯弯曲曲的细链子般的铁路串成一串。
为了安置大批矿工,卡斯特——魏特公司盖起了居民区,一个个大大的四合院
在贝斯伍德山脚下出现。后来,又在河川的地狱街上,建起了河川区。
河川区包括六幢矿区住宅,分成两排,就像六点骨牌似的,每幢有十二间房子。
这两排住宅坐落在贝斯伍德那陡峭的山坡脚下,从阁楼窗口望去,正对着通往赛贝
尔的那座平缓的山坡。
这些房子构造坚固、相当大方。靠近谷底的一排房子的背面种着樱草和虎耳草,
上面一排房子的阳面种着美洲石竹,窗前的小门厅、阁楼上的天窗收拾得干干净净,
小水蜡篱笆修剪得整整齐齐。但是,这只是外表,是矿工的家眷们收拾干净不住人
的客厅的景象,卧室和厨房都在房屋的后面,对着另一排房子的背面能看到的只是
一片杂乱的后院和垃圾堆。在两排房屋中间,在两行垃圾堆中间,有一条小巷是孩
子们玩耍,女人们聊天,男人们抽烟的场所。因此,在河川区,尽管那房子盖得不
错,看起来也很漂亮,可实际生活条件却非常恶劣,因为人们生活不能没有厨房,
但厨房面对的却是塞满垃圾的小巷。
莫瑞尔太太并不急着要搬到河川区,她从贝斯伍德搬到山下这间房子时,这间
房已经盖了十二年了,而且开始逐渐败落。然而她不得不搬下来。她住在上面一排
房子的最后一间,因此只有一家邻居,屋子的一边比邻居多了一个长条形花园。住
在这头上的一间,她仿佛比那些住在“中间”房子里的女人多了一种贵族气派,因
为她每星期得付五先令六便士房租,而其他却付五先令。不过,这种超人一等的优
越感对莫瑞尔太太来说,安慰不大。
莫瑞尔太太三十一岁,结婚已经八年了。她身体玲珑气质柔弱,但举止果断。
然而她和河川区的女人们第一次接触时,不由得有一点胆怯。她七月从山上搬下来,
大约九月就怀了第三个孩子。
她的丈夫是个矿工。他们搬到新屋才三个星期就逢着每年一度的假日。她知道,
莫瑞尔肯定会尽情欢度这个假日的。集市开始那天是个星期一,他一大早就出了门。
两个孩子,威廉,这个七岁的男孩,吃完早饭就立即溜出家逛集市去了,撇下只有
五岁的安妮哭闹了一早晨,她也想跟着去。莫瑞尔太太在干活,她还和邻居不太熟,
不知道应该把小姑娘托付给谁,因此,只好答应安妮吃了午饭带她去集市。
威廉十二点半才回家,他是个非常好动的男孩,金色的头发,满脸雀斑,带几
分丹麦人或挪威人的气质。
“妈妈,我可以吃饭了吗?”他戴着帽子冲进屋,喊道:“别人说,一点半集
市就开始了。”
“饭一做好你就可以吃了。”妈妈笑着回答。
“饭还没好吗?”他嚷道,一双蓝眼睛气冲冲地瞪着她,“我就要错过时间了。”
“误不了。五分钟就好,现在才十二点半。”
“他们就要开始了。”这个孩子半哭半叫着。
“他们开场就要你的命啦,”母亲说,“再说,现在才十二点半,你还有整整
一个小时。”
小男孩急急忙忙摆好桌子,三个人立即坐下。他们正吃着果酱布了,突然这孩
子跳下椅子,愣愣地站在那儿,远处传来了旋转木马开动声和喇叭声,他横眉冷眼
地瞪着母亲。
“我早就告诉你了。”说着他奔向碗柜,一把抓起帽子。
“拿着你的布丁——现在才一点过五分,你弄错了——你还没拿你的两便士钱
呢。”母亲连声喊着。
男孩极为失望地转过身来,拿了两便士钱一声不吭地走了。
“我要去,我要去。”安妮边说边哭了起来。
“好,你去,你这个哭个不停的小傻瓜!”母亲说。下午,莫瑞尔太太带着女
儿,沿着高高的树篱疲倦地爬上山坡。田里的干草都堆了起来,麦茬田里牧放着牛
群,处处是温暖平静的气氛。
莫瑞尔太太不喜欢赶集市。那里有两套木马:一套靠蒸汽发动,一套由小马拉
着转。三架手风琴在演奏,夹杂着枪弹零星的射击声,卖椰子的小贩刺耳地尖叫声,
投掷木人游戏的摊主的高声吆喝,以及摆西洋镜小摊的女人的招呼声。莫瑞尔太太
看到自己的儿子站在西洋镜摊外面出神地看着,那西洋镜里正演着有名的华莱士狮
子的画面,这只狮子曾经咬死一个黑人和两个白人。她没管他,自己去给安妮买了
一些奶油糖。没多久,小男孩异常兴奋地来到妈妈跟前。
“你从没说过你要来——这儿是不是有很多好东西?——那只狮子咬死了三个
人——我已经花光了我的两便士——看!”
他从口袋里掏出两只蛋形杯子,上面有粉红色蔷蔽图案。
“我是从那个摊子上赢来的,他们在那儿打弹子游戏。我打了两回就得到了这
两个杯子——半便士玩一回。看,杯子上有蔷蔽花,我的这种。”
她知道他是为她选的。
“嘿!”她高兴地说,“真漂亮。”
母亲来逛集市,威廉喜出望外,他领着她四处游荡,东瞧西瞅。在看西洋景时,
她把图片的内容像讲故事一样讲给他听,他听得都入了迷,缠着她不肯离去。他满
怀着一个小男孩对母亲的自豪,一直意气昂扬地跟在她身边。她戴着小黑帽,披着
斗篷,向她所认识的妇女微笑示意,没有人比她更像一位贵妇人了。她终于累了,
对儿子说:
“好了,你是现在就回去呢,还是再呆会儿?”
“你这就要走啊?”他满脸不高兴地说道。
“这就走,现在都四点了。”
“你回去要干嘛呀?”他抱怨道。
“如果你不想回去,可以留下。”她说。
她带着她的小女儿慢慢地走了,儿子站在那里翘首看着她,既舍不得放母亲回
去,又不愿离开集市。当她穿过星月酒馆门前的空地时听到男人们的叫喊声,闻到
啤酒味儿,心想她丈夫可能在酒馆里,于是加快脚步走了。
六点半,威廉回来了,疲惫不堪,脸色苍白,多少还有几分沮丧情绪。他心里
感到一丝莫名其妙的痛苦,因为他没陪母亲一起回家,她走了以后,他在集市上再
没开心地玩过。
“我爸爸回家了吗?”他问。
“没有。”母亲回答。
“他在星月酒馆帮忙呢,我从窗子上那个黑铁皮洞里看到的,池的袖子卷得高
高的。”
“嗯,”母亲简单的应了声,“他没钱,别人或多或少给他些钱,他就满足了。”
天开始暗下来,莫瑞尔太太没法做针线活了,她站起身走到门口,到处弥漫着
欢快的节日气氛,这种气氛最终还是感染了她,她情不自禁地走到旁边的花园里。
女人们从集市上回来了,孩子们有的抱着一只绿腿的白羊羔,有的抱着一只木马。
偶尔,也有男人走过,手里拿满了东西。有时,也有好丈夫和全家人一起悠闲地走
过,但通常是女人和孩子们走在一起。暮色更浓了,那些在家围着白围裙的主妇们,
端着胳膊,站在小巷尽头聊天。
莫瑞尔太太形单影只,但她对此已经习惯了。她的儿子女儿都已在楼上睡了。
表面看来她的家稳固可靠,可是,一想到将要出世的孩子,她便深感不快。这个世
界似乎是一个枯燥的地方,至少在威廉长大以前,她不会有别的期望。但是,对她
自己来说,只能枯燥的忍耐下去——一直忍到孩子们长大。可是这么多的孩子!她
养不起第三个孩子。她不想要这个孩子。当父亲的在酒馆里眼务,自己醉醺醺的,
她看不起他,可又跟他联系在一起。她接受不了这个即将来临的孩子,要不是为了
威廉和安妮,她早就厌倦了这种贫穷、丑恶的庸俗的生活。
她走到宅前的花园里,觉得身子沉重得迈不开步,可在屋里又没法呆下去。天
气闷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想想未来,展望前程,她觉得自己像是给人活埋了。
宅前的花园是由水蜡树围起来的小块方地。她站在那儿,尽力想把自己溶入花
香和即将逝去的美丽的暮色中。在园门对面,高高的树篱下面,是上山的台阶。两
旁是割过草的草坡沉浸在霞光中。天色变化迅速,霞光转眼就在田野上消失,大地
和树篱都沉浸在暮霭里。夜幕降临了,山顶亮起了一簇灯光,灯光处传来散集的喧
嚷声。
树篱下那条黑暗的小路上,男人们跌跌撞撞地往家走。有一个小伙子从山头陡
坡上冲下来,“嘭”跌倒在石阶上,莫瑞尔大大打了个寒噤。小伙子骂骂咧咧地爬
起来,样子可怜兮兮的,好象石阶是故意伤害他。
莫瑞尔太太折身回屋,心里不知道这样的生活能否有变化。但她现在已经认识
到这是不会改变的,她觉得她似乎离她的少女时代已经很远很远了,她简直不敢相
信如今这个迈着沉重的步伐在河川区后园的女人,就是十年前在希尔尼斯大堤上脚
步轻快的那位少女。
“这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她自言自语“这儿的一切都和我有何相干呢?甚
至这个即将来世的孩子和我又有何瓜葛呢?反正,没人来体贴我。”
有时,生活支配一个人,支配一个人的身躯,完成一个人的历程,然而这不是
真正的生活,生活是任人自生自灭。
“我等待”莫瑞尔太太喃喃自语——“我等啊等,可我等待的东西永远不会来。”
她收拾完去了厨房,点着了灯,添上火,找出第二天要洗的衣服先泡上,然后,
她坐下来做针线活儿,一补就是好几个小时,她的针在布料上有规律地闪着银光。
偶尔,她叹口气放松一下自己,心里一直盘算着,如何为孩子们节衣缩食。
丈夫回来时,已经十一点半了。他那络腮胡子上部红光满面,向她轻轻地点了
点头,一副志得意满的神气。
“(呕欠),(呕欠),在等我,宝贝?我去帮安东尼干活了,你知道他给了我多
少?一点也不多,只有半克朗钱……”
“他认为其余的都算作你的啤酒钱啦。”她简短地答道。
“我没有——我没有,你相信我吧,今天我只喝了一点点,就一点儿。”他的
声音温和起来“看,我给你带了一点白兰地姜饼,还给孩子们带了一个椰子。”他
把姜饼和一个毛茸茸的椰子放在桌子上,“嘿,这辈子你还从来没有说过一声‘谢
谢’呢,是么?”
仿佛为了表示歉意的回报,她拿起椰子摇了摇,看看它是否有椰子汁。
“是好的,你放心好了,我是从比尔·霍金森那里要来的。我说‘比尔,你吃
不了三个椰子吧?可以送一个给我的孩子吃?’‘行,沃尔特,’他说:‘你要哪
个就拿哪个吧。’我就拿了一个,还说了声谢谢。我不想在他面前摇摇椰子看好不
好,不过他说,‘沃尔特,你最好看看这一个是不是好的。’所以,你看,我知道
这是一个好的。他是一个好人,比尔·霍金森真是一个好人。”
“一个人喝醉时,他什么都舍得给,你们俩都喝醉了。”莫瑞尔太太说。
“嘿,你这个讨厌的臭婆娘,我倒要问问谁喝醉了?”莫瑞尔说,他洋洋得意,
因为在星月酒馆帮了一天忙,就不停地嗦叨着。
莫瑞尔太太累极了,也听烦了他的废话,趁他封炉的时候,溜上床睡觉去了。
莫瑞尔太太出身于一个古老而体面的市民家庭,祖上曾与哈钦森上校共同作战,
世世代代一直是公理会虔诚的教徒。有一年,诺丁汉很多花边商破产的时候,她的
做花边生意的祖父也破产了。她的父亲,乔治·科珀德是个工程师——一个高大、
英俊、傲慢的人,他不但为自己的白皮肤、蓝眼睛自豪,更以他的正直为荣。格特
鲁德身材像母亲一样小,但她的高傲、倔强的性格却来自科珀德家族。
乔治·科珀德为自己的贫穷而发愁。他后来在希尔尼斯修船厂当工程师头领。
莫瑞尔太太——格特鲁德——是他的二女儿。她像母亲,也最爱母亲,但她继承了
科珀德家族的蓝眼睛宽额头。她的眼睛明亮有神。她记得小时候她恨父亲对温柔、
幽默、善良的母亲的那种盛气凌人的态度;她记得自己跑遍希尔尼斯大堤去找船、
她记得自己去修船厂时,男人们都亲热地拍着她夸奖她,因为她虽是一位娇嫩的女
孩,但她个性鲜明;她还记得那个私立学校的一位年迈女教师,后来还给她当助手。
她现在还保留着约翰·费尔德送给她的《圣经》。十九岁时,她常和约翰·费尔德
一块儿从教堂回家。他是一个富有商人的儿子,在伦敦上过大学,当时正准备投身
于商业。
她甚至能回忆起那年九月一个星期天下午他俩坐在她父亲住所后院的葡萄藤下
的每一个细节,阳光从葡萄叶的缝隙中射下来,在他俩身上投下美丽的图案,有如
一条披肩。有些叶子完全黄了,就像一朵朵平展的金花。
“坐着别动,”他喊道,“看你的头发,我不知道如何形容,它像黄金和紫钢
一样闪闪发光,像烧熔的铜一样红,太阳一照有如一根根金丝,他们竟然说你的头
发是褐色的,你母亲还说是灰色的呢。”
她看着他闪光的眼睛,但她那平静的表情却没有流露出内心的激动。
“可是你说你不喜欢做生意。”她缠着他问。
“我不喜欢,我恨做生意!”他激动地喊道。“你可能愿意做一个牧师吧。”
她半恳求地说。
“当然,我喜欢做一个牧师,我认为自己能做一个第一流的传教士。”
“那你为什么不呢——为什么不做牧师呢?”她的声音充满愤慨,“我要是一
个男子汉,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我。”她把头抬得很高,他在她面前总是有些胆怯。
“但是我父亲非常固执,他决定让我去做生意,要知道他是说到做到的。”
“可是,你是一个男子汉吗?”她叫了起来。
“是个男子汉算什么。”说完后,他无可奈何地皱着眉。
如今她在河川区操持家务,多少能体谅一点男子汉是怎么回事,明白凡事不可
能样样顺心。
二十岁的时候,他身体不佳,便离开了希尔尼斯。父亲已经退休回到了诺丁汉。
约翰·费尔德因为父亲已经破产,只得去诺伍德当了老师。一去两年,沓无音讯。
她便下决心去打听一下,才知道他和房东太太,一个四十多岁富有的寡妇结了
婚。
莫瑞尔太太还保存着约翰·费尔德的那本《圣经》。她现在已经不相信他会—
—唉,她相当明白他会是什么样的。她为了自己才保存着他的《圣经》。把对他的
想念藏在心里,三十五年了,直到她离世的那天,她也没提起过他。
二十三岁时,她在一次圣诞晚会上遇见了一个来自埃沃斯河谷的小伙子。莫瑞
尔当时二十七岁,体格强壮,身材挺拔,仪表堂堂,头发自然卷曲,乌黑发亮,胡
须浓密茂盛而且不加修饰,满面红光,嘴唇红润,又笑口常开,所以非常引人注目,
他的笑声浑厚而响亮,与众不同。格特鲁德·科珀德盯着他,不知不觉入了迷。他
生气勃勃,幽默诙谐,和什么人都能愉快相处。她的父亲也极富幽默感,但是有点
冷嘲热讽。这个人不同:温和、不咬文嚼字、热心,近似嬉戏。
她本人刚好相反。她生性好奇,接受能力强,爱听别人说话,而且善于引导别
人谈话。她喜欢思索,聪明颖悟,尤其喜欢和一些受过教育的人讨论有关宗教、哲
学、政治方面的问题。遗憾的是这样的机会并不多,因此她总是让人们谈他们自己
的事,她也自得其乐。
她本人相当娇小、柔弱,但天庭饱满,褐色的卷发披肩,蓝色的眼睛坦率、真
诚,像在探索什么。她有双科珀德家人特有的美丽的手,她的衣服总是很淡雅,藏
青色的绸衣,配上一条奇特的扇贝形银链,再别上一枚螺旋状的胸针,再简洁不过。
她完美无暇,心地坦白,不乏赤子之心。
沃尔特·莫瑞尔在她面前仿佛骨头都酥了。在这个矿工眼里,她是神秘的化身,
是奇妙的组合,是一个地道的淑女。她跟他说话时,她那纯正的南方口音的英语使
他听着感到很刺激。她看着他那优美的舞姿,好象是天生的舞星,他跳起来乐此不
疲,他的祖父是个法国难民,娶了一个英国酒吧女郎——如果这也算是婚姻的话。
格特鲁德·科珀德看着这个年轻人跳舞,他的动作有点炫耀的感觉,很有魅力。他
那红光满面、黑发技散的头,仿佛是插在身上的一朵花,而且对每一位舞伴都一样
的嘻笑颜颜。她觉得他太棒了,她还从来没有碰到谁能比得上他。对她来说,父亲
就是所有男人的典范,然而,乔治·科珀德,爱读神学,只和圣保罗有共同思想,
他英俊而高傲,对人冷嘲热讽,热情,但好支配他人,他漠视所有的感官享受——
他和那些矿工大相径庭。格特鲁德本人很蔑视跳舞,她对这种娱乐没有一点兴趣,
甚至从没学过乡村舞蹈。她是一个清教徒,和她的父亲一样,思想清高而古板。因
此,矿工生命的情欲之火不断溢出温柔的情感,就象蜡烛的火焰似的从他体内汩汩
流出,不像她的那股火受她的思想和精神的禁铜,喷发不出来。所以她对他有种新
奇的感觉。
他走过来对她鞠了躬,一股暖流涌入她的身体,仿佛喝了仙酒。
“一定要和我跳一曲。”他亲热地说。她告诉过他,自己不会跳舞。“不很容
易,我很想看你跳舞。”她看着他恭敬的样子笑了。她笑得很美,这使他不禁心旌
摇曳。
“不行,我不会跳舞。”她轻柔地说。她的声音清脆得像铃铛一样响亮。
他下意识地坐到了她的身旁,恭敬地欠着身子,他常凭直觉行事。
“但是你不应该放弃这支曲子。”她责怪着说。
“不,我不想跳那支——那不是我想跳的。”
“可刚才你还请我跳呢。”
他听了大笑起来。
“我从没想到你还有这一手,你一下就把我绕的圈子拉直了。”
这自是她轻快地笑了。
“你看起来不像拉直的样子。”她说。
“我像条猪尾巴,不由自主地蜷缩起来。”他爽朗地笑着。
“你是一个矿工!”她惊愕地喊道。
“对,我十岁就开始下井了。”
她又惊愕地看着他。
“十岁时!那一定很辛苦吧?”她问道。
“很快就习惯了:人像耗子一样生活着,直到晚上才溜出来看看动静。”
“那眼睛也瞎了。”她皱了皱眉。
“像一只地老鼠!”他笑道:“嗯,有些家伙的确像地老鼠一样到处转。”他
闭上眼睛头往前伸,模仿老鼠翘起鼻子到处闻,像在打探方向。“他们的确这么做。”
他天真地坚持说。“你从来没见过他们下井时的样子?不过,什么时候我带你下去
一趟,让你亲眼看看。”
她看着他,非常吃惊。一种全新的生活展现在她面前。她了解到了矿工的生活,
成千成百的矿工在地下辛勤地干活,直到晚上才出来。在她眼里他似乎高尚起来,
他每天的生活都在冒险,他却依然欢天喜地。她带着感动和尊敬的神情看着他。
“你不喜欢吗?”他温柔地问,“是的,那会弄脏你的。”
她从来没与方音很重的人谈过话。
来年的圣诞节他们结婚了,前三个月她幸福极了,她一直沉浸在这种幸福中有
半年时光。
他签约保证永不沾酒,并带上禁酒会的蓝缎带招摇过市。她原以为他俩住的是
他自己的房子。房子虽小,但比较方便,房里的陈设实惠耐用又美观大方,这与她
踏实的性格相投。她与周围的女人们不大来往,因此,莫瑞尔的母亲和姐妹们常取
笑她的小姐派头。但是,她只要和丈夫在一起,什么也就不在乎了。
有时候,她厌倦了卿卿我我的蜜语,努力尝试着跟他正儿八经地聊聊,当然他
只是在用心的听着,却听不懂。这使她那想彼此加深理解的希望破灭了,她有点害
怕。有时候,他一到晚上就坐立不安,她明白,对他来说守着她不是他生活的全部,
索性病痛快快地让他去干些零活。
他聪明手巧,擅长修修补补。因此,她就说:
“我真喜欢你母亲的那个火拨子——小巧好使。”
“真的吗?宝贝?嗯,那是我做的,我可以再做一个。”
“什么!哇,那是钢的。”
“钢的又怎么了,我一定会做一把,即使不完全一样,也差不离儿的。”
她不在乎乱七八糟,叮叮咣咣,因为他正忙得不亦乐乎。
但到婚后第七个月的一天,她在刷扫他的那件礼服时,发觉他胸前的口袋里有
几张纸。出于一种好奇心,她拿出了那几张纸。他很少穿这件结婚时穿的礼服,所
以,以前并未注意这些纸片,原来是房子家具的帐单,至今尚未付清。
“看,”在他吃完晚饭,洗完澡之后,她才说:“我在你的婚礼服里发现了这
些帐单,你还没有还清吗?”
“没有,我还没来得及呢。”
“但是,你告诉我所有的帐都已付清。那我最好星期六去诺丁汉把帐付清了。
我不想坐在别人的椅上、别人的桌子旁吃饭。”
他没有吭气。
“你能把你的存折给我吗?”
“可以,顶什么用呢!”
“我觉得……”她欲说又止。他曾经给她说过,他还有一笔存款。可是,现在
她意识到再问也没用。于是,她只好又悲凉又愤怒地呆呆地坐在那里。
第二天,她去见他们的母亲。
“你给沃尔特买过家具吗?”她问道。
“是啊,我买过。”老太太冷淡地回答。
“他给你多少钱去买家具?”
老太太被儿媳妇的问话激怒了。
“既然这么关心,我就告诉你,八十镑!”她回答道。
“八十镑!可是还有四十二英镑还没有付呢!”
“这不是我的问题。”
“可是,钱到哪儿去了?”
“我想你会找到所有的帐单的。你一看就知道了——他除了欠我十镑外,还有
我这儿办婚礼花去的六镑。”
“六镑!”格特鲁德·莫瑞尔重复了一句她觉得这话太无耻,她父亲为她办婚
礼花掉了一大笔钱,然而,沃尔特父亲还让儿子付六镑的酒席钱。
“他买房子花了多少钱?”她问道。
“他的房子——哪儿的房子?”
格特鲁德·莫瑞尔的嘴唇都发白了。他曾告诉她,他住的房子和旁边的那间房
子,都是他自己的。
“我以为我们住的房子——”她欲言又止。
“那是我的房子,那两间,”婆婆说:“收费并不高,我只需要能够抵押利息
就行了。”
下一页 尾页 共30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