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论确实性》作者:[奥]路德维希

_3 路德维希(奥)
566.一个学会我的(第二节)[6]语言游戏的孩子并没有学会说“我知道这叫做‘石板”’。
现在当然有一种孩子在其中使用这个句子的语言游戏。这就预先假定一旦把这个名字告诉孩子,他就已经有能力使用它了(就好像某个人告诉我说“这种颜色叫做……”一样)。这样,如果孩子已经学会一种关于建筑用石的语言游戏,人们就可以说“这块石头叫做……”这类的话,而通过这种方式,原来的语言游戏就得以扩大。
567.而现在我叫做L.W.这一知识是否与水在100摄氏度沸腾的知识同属一类?当然这个问题的提法不对。
568.如果我的一个名字只是偶尔才用,那么就可能发生我不知道这个名字的情况。不言而喻,我知道我的名字只是因为我同别人一样,无数次使用它。
569.一种内心体验不能表明我知道某件事情。因此,如果我不顾这一点而说“我知道我的名字是……”,显然这仍然不是一个经验命题。
570.“我知道这是我的名字,在我们当中任何一位成年人都知道他的名字叫什么。”
571.“我的名字是……,你可以确信这一点。如果出了错,将来你永远不必相信我。”
572.难道看来我不是知道关于我自己的名字不可能弄错吗?
这就是这几个字词所表述的:“如果这错丁,我就是精神错乱。”这固然很好,然而这是些字词,但是它对语言的使用有什么影响?
573.这是不是不可能通过任何事物让我确信其反面?
574.问题是“我知道关于这一点我不能弄错”,或者“关于这一点我不能弄错”,是哪一类的命题?
这个“我知道”看来似乎与一切理由无关。我只是知道它。但是如果这里竟然有弄错的问题,那么检验我是否知道它就一定是可能的。
575.这样,“我知道”这一短语的目的也许就是表明在什么地方我是可以信赖的,但是这个符号的用处却因此一定来自经验。
576.人们也许可以说“我怎么知道我不会弄错我的名字?”而如果回答说“因为我这样经常使用它”,人们也许会继续问:“我怎么知道关于这一点我不会弄错?”而在这里“我怎么知道”不能再具有任何意义。
577.“我完全明确地知道我的名字。”
我会拒绝接受任何试图证明其反面的论证!而“我会拒绝”的意思是什么?它是一种意图的表现吗?
578.但是难道一位更高的权威不会使我确信我不知道真相吗?以致我不得不说“教教我”!但是这时我就不得不睁大眼睛了。
579.每个人都以最大的确实性知道他的名字,这是人的名字这种语言游戏的一部分。
4月20日
580.每当我说“我知道它”时都发现是错的,这种情况也许确实是可能发生的。
581.但是也许我还是不能避免继续宣称“我知道……”。然而孩子是怎样学会这个表达式的?
582.“我知道它”的意思可能是:我十分熟悉它,或者:它确实是这样。
583.“我知道这件事物在……中叫做‘……’。”——你是怎么知道的?——“我是学来的。”
我在这里能够用“这件事物在……中叫做‘……”来代替“我知道……等等”吗?
584.是否只有在继一个简单断言之后说的“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个问题中才可能使用“知道”这个动词?——人们不说“我早巳知道这件事情”,而说“我熟悉这件事情”;而这只发生在被告知该件事实之后。但是人们不说“我知道这是什么”又说什么呢?[7]
585.但是“我知道那是一棵树”,难道不是说出某种不同于“那是一棵树”的东西吗?
586.人们也许不说“我知道这是什么”,而可能说“我能说这是什么”。而如果人们采用这种表达方式,那么“我知道这是一个……”又会成为什么样子呢?
587.回到“我知道这是一个……”是否不同于“这是一个……”的问题上来。第一个句子提到一个人,而第二个句子则没有。但是这并不表明它们具有不同的意义。不管怎样,人们还是常常用第二个句子代替第一个句子,并常常用一种特殊的语调来说第二个句子。因为人们在作出一个未受到反对的断言时不同于他们在遇到反对而维护一个断言时的说话方式。
588.但是难道我不是使用“我知道……”这些字词来说出我是处在某种状态,而“这是一个……”这个单纯断言却没有说出这一点吗?然而人们却常常对这样的断言以“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一提问作为回答。——“但是确实仅仅是由于这件事实即我断言这一点才让人相信我认为我知道它。”——这个论点可以用以下方式表达:在动物园中可能有个牌子写着“这是斑马”,但却绝不会写“我知道这是斑马”。
“我知道”只有在由一个人说出时才有意义,但是这样一来说“我知道……”或者说“这是……”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589.因为一个人怎样学会认识他自己在知道某件事情时的状态?
590.关于认识一种状态,也许人们最多只能讲“我知道这是什么”。在这里人们可以确信他们实际上具有这种知识。
591.“我知道这是什么种类的树。——这是一棵栗子树。”
“我知道这是什么种类的树。——我知道这是一棵栗子树。”第一种说法听起来比第二种自然。人们只有在特别想强调确实性的时候才第二次说出“我知道”,也许是为了防备受到反驳。第一个“我知道”大概的意思是:我可以说。但是在另一个实例中,人们也许可以用“这是一个……”的说法开始,而在受到反驳之后又会反驳说:“我知道这是什么种类的树”,并通过这种手段来强调其确实性。
592.“我能告诉你这是什么种类的……,并且不带一点疑问。”
593.甚至当人们用“这是……”来代替“我知道这是……”时,他们仍然不能用一个说法的否定式来代替另一个说法的否定式。
“我不知道”给我们的语言游戏带进一种新的成分。
4月21

594.我的名字是L.W.。而如果有人想否认这一点,我就会立刻建立起无数种联系使之变得确实。
595.“但是我仍然能想像有人建立起所有这些联系,其中没有一种联系符合现实。为什么我就不应该处于一种类似的情况?”
如果我想像这样一个人,我也就是想像一种现实即他周围的一个世界;我还想像他的思想(和言语)不符合这个世界。
596.如果某个人告诉我说他的名字叫N.N.,那么对我来说问他“你会不会弄错”就是有意义的。这在语言游戏中是个合理的问题。回答不管是“会”还是“不会”都是有意义的。当然这个回答并非永远正确,也就是说,它可能有时证实是错的,但这并不能使“你会不会……”这个问题和“不会”这个回答失去意义。
597.对于“你会不会弄错”这个问题的回答给予这个陈述以特有的分量。回答也可能是:“我不这样认为。”
598.但是对于“你会不会……”这个问题难道人们不能作出这样的回答吗?即“我将把情况讲给你听,这样你就会自己判断我会不会弄错了”。
举例说,如果这是关于某人自己名字的问题,情况也许是他从未用过这个名字,但却记得他在某个文件上读到过,但是另一方面回答也许是:“我一生都用这个名字,人人都用它来称呼我。”如果这不等同于“我不会弄错”,那么后者就完全没有意义了。然而这却十分明显地指出一种非常重要的区别。
599.举例说,人们能够描述水在100摄氏度左右沸腾这个命题的确实性。这并不是一个(比如说)我曾听说过的命题,例如我能举出的这个或那个命题。我亲自在学校做过这项实验。这个命题在我们的教科书里是个很基本的命题,而教科书由于……的原因在这类事情上是可以信赖的。现在人们能够举出与所有这些例子相反的实例。这些实例表明人们一直认为是确实的这个或那个命题到后来照我们的意见却证实是错误的。但是这个论证是没有价值的。[8]说我们最终只能引证那些我们认为是理由的理由,实际上什么也没有说。
我相信在这里深深埋藏着一种对我们的语言游戏本质的误解。
600.我有什么样的理由相信实验物理学教科书?我没有任何理由不相信它们。我相信它们。我知道这类书是怎样写成的——或者不如说我相信我知道。我有一些证据,但并不充分而且很零散。我曾听到、看见和读过各种事情。
[6]
《哲学研究》§2。——编者注
[7]
最后这句话是后来添上的。——编者注
[8]
难道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即我们今天认为认识到的前人的错误后来却又被认为是正确的吗?——作者注
论确实性601-676
4月22日
601.总是有着这种危险,即想通过观察表达式本身和人们使用表达式时的心境,而不是通过思考实际使用,来找出表达式的意义。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对自己常常多次重复这个表达式的原因,因为情况就好像人们一定要在表达式上和表达式给人的感受上看到所要寻找的东西似的。
4月23日
602.我应该说“我相信物理学”还是“我知道物理学是正确的”?
603.人们教我说,在如此这般的条件下会发生这件事。这是通过进行几次实验才发现的。所有这些不会向我们证明什么东西,如果这种经验不是与周围其他经验结合成一个体系的话。所以人们并不仅仅就落体进行实验,而且也就空气阻力和其他等等进行实验。
但是最后我信赖这些经验或关于这些经验的报告,我毫不犹豫地按照它们安排我自己的活动。然而这种信赖本身是否也已得到证明?——就我的判断力来讲已经是到证明。
604.物理学家在法庭上说的水在100摄氏度时沸腾这一陈述会被无条件地当做真理。
如果我不相信这个陈述,我怎样做才能把它推翻?自己做实验?这些实验又会证明什么?
605.但是假如物理学家的陈述是迷信,而且按它行事正同依靠“探火判罪法”[9]来定罪一样荒谬,结果又是如何呢?
606.别人照我看来已经弄错并不是认为我现在弄错的理由。但是这难道不是可以认为我也许可能弄错的理由吗?这并不是我的判断或我的行动中有不可靠因素的理由。
607.一位法官甚至也许会说“这就是真相——人们所能认识的全部真相”。但是这句附加的话所起的作用又是什么?(“不能作出任何有理由的怀疑。”)
608.我的行动受物理学命题的指导这一点对我来说是否是错误的?我能说没有正当理由这样做吗?难道这不正是我们所说的一个“正当理由”吗?
609.假定我们遇到一些不把这当做强有力理由的人。现在,我们怎样来想像这种情况?他们不去请教物理学家,而去询问神谕。(因此我们把他们当做原始人。)询问神谕并受其指导对他们来说是错了吗?——如果我说这“错了”,难道我们不是在用我们的语言游戏为出发点来反对他们的语言游戏吗?
610.而我们反对他们的语言游戏是对还是错?当然有各种口号可以用来支持我们的做法。
611.当两个无法相互调和的原则真正相遇时,每个人都会把对方叫做蠢人和异教徒。
612.我说我会“反对”另一个人,但是难道我不会给他讲出理由吗?当然会。但是这些理由能有多大效力?在理由穷尽之后就是说服。(想想传教士让土著人改信宗教时所发生的情况。)
613.如果现在我说“我知道煤气炉上的水不会结冰而会沸腾”,我似乎有理由说这个“我知道”,正如我有理由说任何一个“我知道”一样。“如果我还知道什么事情的话,我就知道这件事情。”——或者我是否更确实地知道我对面那个人是我的老朋友某某?而这又怎样同我正用双眼看并且照镜子就会看见这双眼睛这个命题相比?——我没有把握知道我在这里应该怎样回答。——但是在这些事例之间仍然有一种区别。如果煤气炉上煮的水结冰,我当然会大吃一惊,但是我会认为有某种我不知道的因素,也许会把问题交给物理学家去判断。但是什么能使我怀疑我认识了好多年的这个人是不是N.N.?在这里怀疑似乎把一切都置于怀疑之下并使之陷入一片混乱。
614.这就是说:如果我在一切方面都陷入矛盾并被告知这个人的名字并不是我一直所知道的名字(我在这里是有意使用“知道”的),那么就这个事例讲,一切判断的基础就会从我身上抽掉。
615.现在这是否意味着:“我所以能够判断全靠事物以如此这般的方式(好比说温和地)行事”?
616.那么如果我不顾事实的冲击而仍然坚守原来的立场,这会是不可想像的吗?
617.某些事件会让我处于一种不能继续使用旧的语言游戏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对我来说这种游戏就失去了确实性。
难道这不十分明显地表示一种语言游戏的可能性受某些事实的限制吗?
618.看来这种情况就好像是:语言游戏必须“显示”那些使之成为可能的事实。(但这并不是真实的情况。)
那么人们是否可以说使归纳成为可能的只是发生的事件有一定的规律性呢?“可能”当然必须是“逻辑上的可能”。
619.我是否该说:即使在自然事件中突然出现不规律的现象,这并不一定要我放弃原来的立场。我也许仍然照以前那样作出推理,但是人们是否叫它“归纳”则是另外一个问题。
620.在特殊情况下,人们说“你可以信赖这一点”,这种确信在日常语言中可能找到也可能找不到支持它的理由,甚至在预言的事情并未发生的情况下也可以认为找到了支持它的理由。一种语言游戏的存在全靠运用这种确信。
4月24日
621.如果讨论的是解剖学,我就会说:“我知道有12对神经从大脑分布出去。”我从未看见过这些神经,即使一位专家也只是靠少数标本观察过它们。——这正是“知道”一词在这里得到正确使用的情况。
622.但是现在在摩尔谈到的语境中使用“我知道”也是正确的,至少在特殊情况下是这样。(确实我并不知道“我知道我是一个人”是什么意思。但是即使对这句话人们也可以赋予意义。)
对于这些句子中的每一个句子来说,我都能够想像出使之成为我们语言游戏中一步的情境,而这样一来它也就完全失去了它在哲学上令人惊奇的成分。
623.奇怪的是:就这样一个事例来讲,我总感到想说(尽管这是错误的):“我知道这件事——就人们能够知道这样一种事物而言,这是不正确的,但是某种正确的东西却藏在它后面。”
624.“这种颜色在德语中叫做‘绿色’。”“关于这一点你能弄错吗?”我对此的回答只能是:“不能。”如果我说“能,因为总有出现错觉的可能”,那就完全没有意义了。
因为是另外那个人不知道这个附加句吗?而我又是怎样知道它的呢?
625.但这是否意味着“绿色”这个词在这里竟然出自口误或者暂时弄混是不可想像的吗?难道我们不知道这类情况吗?——人们也可以对某个人说“难道你不可能也许出现口误吗?”这就等于说:“你再考虑一下。”
但是这些谨慎的准则只有在一定限度内才有意义。
一种无限度的怀疑甚至说不上是怀疑。
626.这样说也是没有意义的:“这种颜色的名称在德语中确实无疑叫做‘绿色’,当然除非我出现口误或者不知怎的弄混了。”
627.人们难道不是必须把这个子句插进所有语言游戏吗?(这就显示出其无意义。)
628.当我们说“某些命题必须排除在怀疑之外”时,这句话听起来就好像我应该把这些命题——例如我名叫L.w.——放进逻辑教科书里去。因为如果它属于对一种语言游戏的描述,那么它就属于逻辑。但是我名叫L.W.并不属于这类描述。人的名字赖以运作的那种语言游戏即使在我弄错自己名字时也确实无疑地存在着,但它却预先假定:说大多数人弄错自己的名字是没有意义的。
629.然而另一方面,就我自己来讲,说“我不可能弄错我的名字”是对的,而说“也许我弄错了我的名字”则是错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别人怀疑我宣称是确实的事物是没有意义的。
630.这完全是正常情况:用本国语言称呼某些事物不可能出现错误。
631.“就这一点来讲,我是不可能弄错的”只是描述了一类断言的特征。
632.确实的记忆和不确实的记忆。如果确实的记忆一般来说不比不确实的记忆可靠,即如果确实的记忆不比不确实的记忆更常被进一步的证实所确认,那么确实性和不确实性的表达式在语言中就不会具有其现在的功用。
633.“我不可能弄错”,但是如果我还是弄错了,那么结果又当如何呢?因为难道这不可能吗?但是这会不会使“我不可能等等”这一说法成为无意义的胡说?或者不如说“我不大可能弄错”?不会的,因为这表示某种另外的意思。
634.“我不可能弄错,而如果出现最坏的情况,我就让我的命题成为一个规范。”
635.“我不可能弄错,我今天曾同他在一起。”
636.“我不可能弄错,但是如果某件反对我的命题的事情出现,我将不顾这一现象而仍然坚持我的命题。”
637.“我不可能等等”向我的断言显示出它在这种游戏中的地位,但是这主要关涉到我,而不是关涉到一般的游戏。
如果我的断言错了,这并无损于这种语言游戏的效用。
4月25日
638.“我不可能出错”是一个常用的句子,旨在给出一个陈述的确实值。它只有在其日常用法中才有理由存在。
639.但是如果——正如每个人都承认的那样——关于这句话,从而也就是关于被认为是由它支持的那个命题我可能弄错,那么它还会有什么用处吗?
640.或者我是否应该说:这个句子排除了某一类的失败?
641.“他今天告诉了我这件事,关于这一点我不可能弄错。”但是如果后来证明这是错的又当怎样?!——难道人们不是必须在某件事情“证明是错了”的各种方式中作出一种区分吗?我的陈述怎样能被证明是错误的?在这里证据对着证据,必须决定的是哪个证据应该让步。
642.但是假定某个人表示出这种疑虑:如果我仿佛突然间醒来似的说:“想想看,我一直在想像我的名字叫L.W.!”那么谁说我不会再一次醒来并把这一想法称做一次奇特的幻想等等呢?
643.诚然人们可以想像这样一种情况(这些情况也确实存在),即人们在“醒”后决不会对哪是想像和哪是现实再抱什么疑问。但是这样的情况或其可能性并不会让人不相信“我不可能弄错”这个命题。
644.因为不然的话,一切断言不是都会由于这样而让人不相信吗?
645.我不可能弄错。但是不管是对还是错,有一天我却可能认为我看得清楚我没有作出判断的能力。
646.如果总是或者常常发生这种情况,那就自然会完全改变语言游戏的性质。
647.一个可以说在游戏中已为其准备好位置的错误与一个作为例外而发生的反常情况之间存在着一种区别。
648.我也可能让另外某个人相信“我不可能弄错”。
我对某个人说:“今天早晨某某人曾和我在一起并对我说了如此这般的话。”如果这句话令人感到惊讶,他就可能问我:“你不可能弄错吗?”这可能表示:“今天早晨真发生了这件事吗?”或者表示:“你确信你真正理解他的意思吗?”人们很容易看出,我应该补充什么细节来表明我没有弄错时间,并以同样的办法来表明我没有误解这段话。但是所有这一切都不能表明我不是在梦见整个事件或者做梦似的是自己想像出来的,也不能表明我也许不曾一直在无意中讲着错话。(确实有这类事情发生。)
649.(有一次我用英语对某个人说,某一个树枝的形状充分显示出榆树树枝的特征,而他却否认这一点。随后我们就从一些樗树旁边走过去,我对他说:“你看,这就是我刚刚说过的那种树枝。”对此他回答说:“但那是樗树呀。”于是我说:“我说榆树时总是指樗树的。”)
650.然而这却表示:在某些(为数不少的)情况下出现错误的可能性是可以消除的。人们在计算中确实是以这种方式消除错误的。因为当一次计算经过反复核对后,人们就不能说:“计算的正确性仍然仅仅有很大的概率——因为错误仍然总是可能在觉察不到时发生。”因为假定计算看来确曾有一次好像是发现了错误,为什么我们就不应该猜想在这里出了错误?
651.12x12=144,对此我是不能算错的。现在人们不能把数学的确实性同经验命题的相对不确实性进行对比。因为数学命题是通过一系列行为得出的,这些行为与我们其余的生活中的行为并无不同,并且可能在同样程度上被人遗忘、受到忽视和引起错觉。
652.目前我能否预言,人们永远不会抛弃现在的算术命题,永远不会说现在他们终于知道事实的真相?然而这是否会为我们一方的怀疑提供理由?
653.如果12X12=144这个命题不容怀疑,那么非数学命题也一定不容怀疑。
1951年4月26日
654.但是对此有许多反对的理由。首先,“12X12等等”是一个数学命题,由此人们可以推论出只有数学命题处于这种境地。而如果这个推论找不到支持的理由,那么就应该有一个同样确实的和处理这种计算过程的命题,但其本身却不是数学命题。我想到一个类似这样的命题:“由会计算的人去做‘12X12’这个乘法运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得数都是‘144’。”没有人会对这个命题有争议,而这当然不是一个数学命题。但是它具有数学命题的确实性吗?
655.数学命题已经好像正式地被打上了不可争议的烙印。也就是说:“争论其他事情吧,这是不可动摇的,是你进行争论所依靠的枢轴。”
656.关于我的名字叫做L.W.这个命题,人们不能讲那样的话。关于如此这般的人已经正确计算出如此这般的算题,人们也不能讲那样的话。
657.数学的命题也许可以说成是固定了的东西。而“我的名字叫做……”这个命题却不是。但是它也被那些和我一样具有支持它的强有力证据的人认为是无可争议的,而这并不是由于粗心。因为证据的强有力恰好就在于我并不需要在相反的证据面前退却。所以我们在这里也有一个类似作为使数学命题无可争议的支柱的东西。
658.“但是你现在难道不可能是处在一种幻觉状态并且也许后来会发现这一点吗?”这个问题也许又会被当做对乘法表的每个命题提出的反对理由。
659.“我对于我刚刚吃过午饭这件事来说不可能弄错。”
因为如果我对某个人说“我刚刚吃过饭”,他可能认为我在说谎或者暂时失去理智,但他却不会认为我出了错误。的确,认为我可能弄错的想法在这里是没有意义的。
但这并不符合实际情况。比如说我也许可能在饭后立即睡着了而自己并不知道,而且睡了一个小时,而现在则认为我刚刚吃完饭。
但我仍然在这里区别开不同种类的错误。
660.我也许会问:“关于我名叫L.W.这件事,我怎么可能弄错呢?”我可以说:“我看不出这怎么会是可能的。”
661.我认为我从未登上过月球,关于这一点我怎么可能弄错呢?
662.如果我说“我从未登上过月球——但是我可能弄错了”,那就是愚蠢的胡说。
因为即使那种认为我也许可能在睡梦中通过不明手段被送上月球的想法也不会给我任何权利说这里有可能出现错误。如果我这样做,我就是不会玩这种游戏。
663.即使我错了,我也有权利说“在这件事上我不可能弄错”。
664.这是有区别的:人们是在学校学会数学上的对与错,还是我自己说我在一个命题上不可能出错误。
665.在后一种情况下,我是在公认的规定上又加上了某种特殊的东西。
666.但是这对(比如说)解剖学(或其中一大部分)来说,情况又是怎样呢?难道解剖学所描述的东西也是不容怀疑的吗?
667.即使我来到一个居民都相信人们会在梦中被带上月球的国度,我也不能对他们说:“我从未到过月球。——当然我可能弄错。”对于他们所提的问题“难道你不会弄错吗?”我一定回答说:“不会的。”
668.如果我讲出一则消息并且附加一句说对此我不可能弄错,那么它的实际后果又是什么呢?
(我也许可以换一句附加的话说:“对此我不可能弄错,就像我的名字叫做L.W.不可能弄错一样。”)然而别人也许仍然会怀疑我的说法。但是如果他信赖我,他就不仅相信我的消息,而且会从我的确信中得出我将怎样行事的确定的结论。
669.“我不可能弄错”这个句子确实用在实践当中。但是我们可以怀疑它是否因此就应该按照一种完全严格的意义来理解,还是不如说它是一种只是为了说服才使用的夸张的说法。
4月27日
670.我们也许可以谈谈人类研究的基本原则。
671.我从这里飞行到世界的一部分,那里的人对于飞行的可能性只有不确定的知识,或者毫无所知。我告诉他们说,我是刚从……飞到他们那里的。他们问我是否可能弄错了。——他们对于这件事情怎样发生显然有一种错误的印象。(如果我被包装进一个箱子,我就可能弄错我是怎样到那里的。)如果我只告诉他们说我不可能弄错,也许不会使他们相信,但如果我对他们讲述实际过程,那就会使他们相信。他们一定不会把错误的可能性带进问题里去。但是尽管如此——即使他们信赖我——他们也许可能认为我刚才一直在做梦或者是魔术才使我想像出这件事来。
672.“如果我不相信这个证据,我为什么应该相信任何一个证据?”
673.区分开我不可能弄错的事例与我几乎不可能弄错的事例难道不是困难的吗?一个事例总是明确无误属于哪一类吗?我不相信。
674.然而却有某些类型的事例,对于它们我有充分理由说我不能弄错,摩尔就已经给出过几个这样的事例。
我能列举各种不同类型的事例,但却不能指出任何共同的特征。(N.N.对于他几天前从美国飞行到英国这件事不可能弄错。除非他疯了,他才会认为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675.如果某个人认为在过去几天他已从美国飞行到英国,那么我相信他不可能弄错。
如果某个人说他此刻正坐在书桌旁写字,情况也完全一样。
676.“但是即使在这些事例上我不可能弄错,难道我不可能受了麻醉药的作用吗?”如果我受了麻醉药的作用,如果麻醉药已经使我丧失意识,那么我现在就不能真正进行谈话和思维。我不可能真正认为我此刻正在做梦。某个人做着梦说“我在做梦”,尽管他这时说话声可以听得见,却并不比他当真下雨时在梦中说“天在下雨”来得正确。即使他的梦的确与雨声有关。
[9]
欧洲中世纪以火刑验定罪犯的判决法,以不受火伤者为无罪。——译者注
首页 上一页 共3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