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西方哲学的故事

_10 文聘元(当代)
黑格尔的家庭观是他对自己婚姻与家庭生活的心满意足的哲学表达。
我们在讲他的生平时已经说过,他在41 岁时娶了一个不但年轻得可以做他女儿,而且漂亮娴雅且出身高贵的小姐。黑格尔对这样的婚姻当然要多满足有多满足了。因此在他的伦理法里,他说婚姻可以使夫妻双方的人格“同一化”,是一种具有法的意义的爱,而且这便是伦理精神。他还说:一夫一妻制是人的伦理生活的绝对原则。
何谓市民社会?很简单,黑格尔的市民社会就是指他当时所在的社会,那时欧洲已经基本上城市化了,城市成为了整个社会的中心,而农村则成了边缘,在文化上从属于城市,整个社会当然也成为市民社会了。
黑格尔说,在这个市民社会里,上面的抽象法,即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等被制定成法律,凡违反这一法律的行为被当成犯罪,必须受到惩罚。由于不是每个人都这样想、老老实536
实地这样做,于是,为了维护法律,人们组成了各式各样的团体,例如商业行会等,还出现了种种执法机关,如警察局与监狱等,这些机构的总和便是伦理的最高表达― 国家。
黑格尔认为,国家乃是家庭与市民社会的统一,是伦理法的最终实现,也是理念在人间的最终形态,因此他对国家极为尊崇,甚至用这样的话来形容国家:“神自身在地上的行进,这就是国家。”而且在黑格尔看来,一切国家,无论它有什么样的缺陷,做了什么错事,它总是合理的。一句话,国家至上,这对于任何国家都是成立的。
正由于国家是至上的,因此个人必须从属于国家。他说,一个人只有成为国家之一员后才能真正自由,才具有真正的客观实在性,也就是说才真算得上是人。他说:
个人本身只有成为国家成员才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伦理性。结合本身是真实的内容和目的,而人是被规定着得过普遍生活的:他们进一步的特殊满足、活动和行动方式都是以这个实体性的和普遍有效的东西为其出发点和结果。
但我们不要以为黑格尔是说要人们无条件地忠于国家,相反,他认为国家也应当为其公民谋福利,否则它就不可能是一个稳定的国家,迟早会完蛋。他说:
人们常说国家的目的在谋公民之幸福,这当然是正确的。如果一切对他们说来不妙,他们的主观目的得不到满足,又如果他们看不到国家本身是这种满足的中介,那么537
国家就会站不住脚的。
这句话中,这个“幸福”是很重要的,黑格尔虽然重视国家,但他似乎同样重视人民,具体地说,是人民的福利,他不但认为人民的福利是国家目的之所在,而且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同样是以福利为中心的,所以,“福利是国家在对别国关系中之最高法律。”这句话正应和了那句有名的外交名言:“在国际舞台上既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如果两个国家之间不能用和平手段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必然导致战争,用战争来分配福利。
黑格尔在这里显示了对战争的某种“向往”,他认为战争是必然的,是事物本性的要求。不过几十年后,他的同胞尼采也提出了相似的主张,只是比他所说的更加赤裸了。尼采曾说:“你们应当爱和平为未来战争的一种手段,你们应当爱短期的和平甚于长期的和平。”尼采死后不过十余年,德国便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此后又不过二十来年,希特勒上台了,将人类拖入了史无前例的战争血雨腥风之中。
在这些人与事件之中,是不是有着某些内在的联系呢?有这可能性。例如希特勒对尼采是十分尊敬的,曾特意到尼采故居瞻仰,还得意洋洋地拍照留念,说不定他认为自己是尼采思想的继承者与实践者呢!
为什么黑格尔认为国家如此神圣?这当然是因为在他的眼中国家乃是理性的最终实现,用他的另一种说法,国家是“世界精神”的活动舞台。而世界的历史便是人们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 他称之为“热情”― 与世界精神之完美结合。
当然,说历史是热情与世界精神的结合,其实也就是说世界538
历史是理念一家发展的结果,因为理性与世界精神不过是同物异名而已。
这样我们就可以说,世界历史之所以不断发展,从遥远的过去― 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与古罗马― 直至今天,那内在的推动者就是理念、经扭扫塑念,或者说经岁寸精神。是理念在不断地实现自己,又不断地否定自己,在这“否定之否定”中阔步前进。讲完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之后,我们现在就来讲黑格尔哲学的最后一部分:绝对精神。
从绝对精神这“绝对”两个字我们就可以知道它是多么重要,也许就像绝对理念一样呢。
不错!在黑格尔看来,绝对精神乃是表达绝对理念的一种方式,具体来说,绝对精神以三种形式表达绝对理念:艺术、宗教、哲学。其中艺术以感性形式把握绝对理念,宗教以表象把握理念,而哲学则以概念把握理念。在这三者之中,又以哲学为理念之最高与最终把握者。
它们是如何把握的呢?我们现在来看看具体的情形。关于艺术,黑格尔有这样一个命题:“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就是前面刚说的“艺术以感性形式把握绝对理念”。现在的问题是,艺术是如何反映理念的呢?黑格尔说,这需要一个过程、一段历史。黑格尔将艺术的发展分成了三个历史阶段:原始型、古典型与浪漫型。
在原始型里,艺术以一种象征的形式表达理念。由于这时人们对理念的理解是朦胧的,因此当他们表达理念时也必以一种朦胧的形式,也就是说,不以具体的形象,而以一种象征的形式来表达,这种象征的形式也是一种朦胧的形式。这只要举例说明就行了:
539
如果大家看过一些原始岩画的话,会看到在那些原始艺术里,除了有一些可以辨别出来的动、植物与人的形象外,还有许多线条或者不规则的几何图形。这些东西其实都不是原始人乱画的,而是他们的一种象征,他们用这些线条与图形来象征某些东西,这些东西就是他们的理念。事实上,不但这些朦胧的线条与图形如此,就是那些可以辨别的图形同样如此。有许多原始艺术研究者们发现,原始人的艺术作品几乎无不是用来表达其信仰这类宗教感情的,当他们画上一只牛、一条蛇或一块石头时,他们并不把它们真的当成了这种动物,而是将它们视为一种信仰之象征,作为他们信仰与崇拜之对象。就像一位叫阿涅莱? 亚费的艺术研究家所言:“在古代和原始社会,甚至粗糙的石头也具有高度的象征意义。”
关于这种艺术― 包括原始与现代派艺术― 中的象征,我可以用一整章来谈它,那是有趣而又有深度的,可惜现在不能这样做,也许等到写《 现代西方艺术的故事》 时可以!
随后,艺术进入了古典型阶段。在这个阶段,艺术家们同样是为了表达理念,但这时他们所用的表达方式已经不是一些几何图形了,而是具体且生动的形象。这个古典阶段的最伟大形式就是古希腊艺术。我们从古希腊的艺术作品中可以看到,那些艺术作品,无论是《 赫尔墨斯与小酒神》 还是《 掷铁饼者》 或者《 米洛斯的维纳斯》 ,当我们欣赏它们之时,所看到的其实远非仅仅是一尊雕像,而仿佛看到了那充满于雕像之内的力与美,它们以最生动具体的形象表达了古希腊人内心的理念。关于这可以参考本丛书的《 西方艺术的故事》 。
然而黑格尔说,古希腊艺术尽管伟大,毕竟只能部分地表达理念,它们与理念的统一也只是部分的统一,因为理念是无限540
的,有限的艺术不足以表达。
在艺术发展史上,古典之后用以表达理念的艺术便是浪漫型的艺术。黑格尔认为,这种浪漫型艺术在表达理念上还比不上古典型艺术,在这里,理念同感性的形式再一次分离,就像在原始艺术中一样,当然比起原始艺术来它要更形象一些。黑格尔说这话时,也许是看到了那些浪漫型艺术比起伟大的古希腊艺术来,的确在力与美上远远不及,就像它们不再有古希腊艺术作品中那惊人的神韵一样。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随便看两座雕像,一座是古希腊的,另一座是浪漫派的,就可以深深地感觉到。
艺术既然能够部分地却无法充分地表达理念,那么谁更有这个资格呢?黑格尔提出的第二个表达者是宗教。他认为宗教在表达理念时,在感性的形式之上又加了一个新东西― 虔诚,因而它更深刻地表达了理念。他说:“如果艺术作品以感性方式使真实,即心灵,成为对象,把绝对的这种形式作为适合它的形式,那么宗教就在这上面加了虔诚的态度,即内心生活所持有的对绝对对象的态度。”
这里黑格尔所称的“绝对对象”实质上也就是绝对理念。黑格尔认为宗教仍然是对理念的感性形式的表达,不过这时的表达者,也就是我们,在表达这个理念时不但以感性的形式表达了它,而且是虔诚地表达了它,将之视为某种崇高者。而绝对理念,我们知道,黑格尔是将之视为上帝的,甚至可以说就是上帝,当然应当虔诚地对待它,而具有虔诚特性的宗教因此也是比艺术更高的表达理念的形式,黑格尔将之称为表象的形式。但宗教仍然不是最好的理念表达形式,因为它仍然是一种感性的表达形式,不足以完美地表达超感性的、普遍而无限的绝541
对理念。那么惟有何方神圣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方神圣便是哲学。
为什么哲学有如此大神通呢?黑格尔说,那是因为哲学不再是感比地把握理念,而是以概念的形式,即理性的形式去把握。我们知道黑格尔在其逻辑学的最后一部分概翻仑里讲的主要就是理念,概念与理念是统一的,因为概念是存在与本质的统一,包含了它两个阶段全部的内容,而且概念发展的最后阶段就是理念,而理念同样也是概念的主观与客观胜之统一。如此,以概念的形式把握与表达理念的哲学当然是最佳的理念之表达形式了。
黑格尔认为哲学是以表达理念为己任的,但它并没有一开始就完美地表达了理念,而是有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一个有规律的过程,他说:
哲学的活动并不只是一个机械的运动,像我们所想象的太阳、月亮的运动那样,― 只是一种在无阻碍的时空中的运动。而在哲学史里,我们所了解的运动乃是自由思想的活动,它是思想世界、理智世界如何兴起、如何产生的历史。
上面的自由思想、思想世界、理智世界等其实无不可以用另一个词来替代之,这个词就是“理念”。黑格尔认为,这个思想,即理念,它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认识过程,不过它不是一个被认识的过程,而是一个自己认识自己、自己发现自己的过程。他说:
我们必须认为,惟有当思想不去追寻别的东西而只是以它自己― 也就是最高尚的东西― 作为思考的对象542
时,即当它寻求并发现自身时,那才是它最优秀的活动。我们目前所研究的这种历史就是思想自己发现自己的历史;而思想的情形是这样的,即:它只能于产生自己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也可以说,只有当它发现它自己时,它才存在并且才是真实的。这样的产物就是各种哲学系统。思想藉以出发去发现自己这一系列的产生或发现,乃是一种有二千五百年历史的工作。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知道,理念乃是通过哲学才发现自己的,因为哲学就是思想,因此通过哲学当然也就是通过自己。并且由于当它发现自己时,理念才可以说― 当然只是“可以说”而不是“事实上”― 是存在的,因此我们甚至于可以说就是哲学造就了理念呢!
这个理念― 也就是哲学― 的过程不但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这规律就是它是不断地向上发展的,由贫乏浅薄逐渐趋向丰富深刻。这样的必然结果就是:最后起来的哲学就是最丰富深刻的哲学。就如黑格尔自己所言:
那在时间上最晚出的哲学体系乃是此前一切体系的成果,因而必定包括前此各体系的原则在内;所以一个真正名副其实的哲学体系必定是最渊博、最丰富和最具体的哲学体系。
那么,这个“最晚出的哲学体系”,这个绝对理念的最终表达者,究竟是哪个体系呢?在黑格尔所处的时代,不用说,当然就是黑格尔自己的哲学体系了。
543
第二二十月又章悲枪的生命
叔本华之人格与所为受到无数人健责、嘲骂,但我要说:即使他罪无可赦,也情有可原? ? ,…
伏尔泰说:“真正的夭才,尤其是开辟新途径的天才,他们可以铸成大错而不受责难,这是他们的特权。”
我把伏尔泰的这句名言献给叔本华,大家自然明白为何如此。
格但斯克位于欧罗巴东部,波罗的海南端,是一个风光秀丽的海港,如今它是波兰共和国的造船和航海业中心,一座繁荣的大城。不过它从前也了不得,那时它的名字不叫格但斯克,而叫但泽,几百年来都是商业重镇,成群结队的商人和数不清的各类船只使它整天闹闹哄哄、忙忙碌碌。
海因里希? 叔本华就是这些整天忙碌的商人中的一个。他有两个特点:一是热爱自由;二是意志坚定,头脑精明。可以说是个典型的资本家,靠着这些“优秀品质”,他挣了份不小的家业,成了一个阔佬。
然而令他感到美中不足的是,他还缺少一个继承人,好让他544
的商号发展壮大。
公元1 788 年2 月22 日,随着哇的一声大哭― 那哭声就像是在向世界控诉一样:“谁叫你们把我带到这个可恶的人世来!”一海因里希先生有后了!他给自己的儿子起名叫亚瑟? 叔本华。
海因里希给这个儿子起这在当时的德国有点儿古怪的名字,也许是因为他一向热爱自由,因此对当时全欧洲最自由的国度― 英国― 充满了热爱与向往。据说他为了让儿子获得英国国籍甚至想在儿子出生前将肚子大了的老婆送到英国去,只是因为她经不住颠簸,没到半路就病了,只好将她又送回了但泽。为了弥补没有获得英国国籍的遗憾,他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叫亚瑟。我们都听说过亚瑟王这个英国古代最有名的传奇般的国王及其那群了不得的圆桌骑士们的故事。
这个小亚瑟出身真是不错,不但父亲是阔佬,他的母亲,名叫约翰娜,更是当时一位非常有名的小说家,不过不是像歌德或者托尔斯泰那样的小说家,而要在前面加上“通俗”二字。但正因为通俗,她在当时既挣了大笔的版税稿费,又有了不小的名声。若干年后,长大了的亚瑟不无得意地说:“我的父亲给了我意志,我的母亲给了我智慧。”
叔本华一生中的最早几年是在家乡度过的。作为有钱人家的孩子,自然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啥有啥。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童年有多么幸福,这主要是因为他的母亲。我们知道爱好文学的女孩子往往有一个共同特点― 罗曼蒂克,总是不断地向往新的爱情,对丈夫和孩子的感情日子不长便淡掉了。因此打叔本华懂事起便没有体味过什么母爱。
小叔本华就在这种没有母爱,但并不缺少父爱的环境下在545
赦乡但泽生活了生命中第一个五年。到1 793 年,由于这一年普鲁士人占领了但泽,但泽就此失掉了它的“自由市”身份,热爱自由的海因里希便不顾生意上的损失而逃离了但泽,迁居到了另一个城市汉堡。他大约丢掉了十分之一的财产。
在汉堡住了四年后,亚瑟的父亲为让儿子见见世面,也为了让他体会一下法兰西的自由气氛,将他带到了巴黎。我们知道这时法国的革命者们正闹得不亦乐乎,拿破仑正像早晨的太阳一样冉冉升起呢。
不过巴黎的浪漫气氛好像对叔本华没什么影响,他一辈子也没有显示出半点法国人的浪漫气质。这也许是因为他在那里只呆了短短两年的缘故吧。
两年后,也就是1 799 年,叔本华父子又回到了汉堡。这时亚瑟已经是一个n 岁的少年,该上学了,叔本华先生便将儿子送进了龙格博士办的私立学校。
大家知道在西方国家办的公立学校同私人办的私立学校有什么区别吗?有两个区别:一是私立学校比公立学校办学质量好得多,二是它的收费也贵得多。因此只有阔佬家的子女们才上得起。亚瑟上的这个龙格学校是当时汉堡颇有名气的私立学校,有钱的商人们喜欢将儿子送到这儿。
老叔本华的目的本来是要儿子在这里好好学习经商之道,可惜的是这个爱子对做生意似乎毫无兴趣,读起生意经来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总是懒洋洋、有气没力的样子。做父亲的不由十分焦虑,担心自己一老生意上后继无人。他凭着商人的狡黯眉头一皱,计上心头。一天他对儿子说,如果儿子肯好好学做生意,便带儿子来个环欧旅行。小孩子们哪受得了这样的诱惑!小叔本华也是,他忙不迭地答应了。
546
这样,从1803 年5 月起,老叔本华带着老婆孩子开始了一段漫长的旅行。
他们先到了荷兰,后来又到了老叔本华心目中的自由天堂英国。老叔本华还将这种对英国的爱原原本本传给了儿子,使叔本华也一生都爱英国人远胜于爱自己的德意志同胞。叔本华在英国一心学起了英文,这可比当初学生意经积极多了。在英国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又回到了欧洲大陆。到1804 年9 月,在风景优美的奥地利住了一阵子后,终于回到了阔别十多年的故乡但泽。
叔本华在故乡生活了几个月,又听父命在一个大商人那里学生意经。第二年初,他回到汉堡后,继续在另一个商人那里学习经商。其实这时的叔本华已经满心不乐意将来做个商人了。他的志向已经不在于探讨挣票子的秘密,而是整个世界的奥秘了。只是不愿违背他所热爱的父亲的意愿,才做了自己所不愿做的事。他后来的经历将表明他这样做并没有错,正是这些经商之道替他以后的哲学生涯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何谓天才呢?天才并不是只通一面的人,而是有多方面才能的人,像达? 芬奇或者康德那样的人,叔本华也是那样的天才中的一个,他虽然只学过很短时期的生意经,但以后的事实证明他的商业头脑之精明要超过许多一辈子做生意的人。
只是他仍不愿意在生意场上耗费所有的天才,他内心深处一直盼望着有一天能做心爱的工作― 哲学研究。
又过去了一段时光,叔本华已经17 岁,是个青年人了。这年发生的一件令他终生痛苦的事却令他终生受惠,也令哲学永远受惠。
他的父亲,海因里希? 叔本华,他在这个世界上最爱的人,547
也许还是他一生惟一真爱的人,在这年离开了人世。关于其父的死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死于意外,有人说是自杀的,至于自杀的原因,有人说是生意失败,有人说是因为妻子的不贞令他伤心欲绝、痛不欲生。总之是有一天,他从一间仓库顶楼的窗口跳到,或者是掉到了地面上一条水沟里,当即呜呼哀哉了。父亲的死造成了对叔本华的一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个后果:一是他不必再遵循父命去学生意经了;二是他得到了父亲的遗产,足以使他一辈子不必工作而过上体面的生活,这等于说他可以自由地、全心全意地研究哲学了,而不必像康德和黑格尔一样靠它来谋生;第三个结果是使叔本华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更趋恶化!由于此前母亲从来没有对他这个儿子表现出多少母爱,母子之间本来就恍若路人,父亲的死使叔本华与母亲之间简直成了仇人。这是1805 年4 月的事。
丈夫一死,约翰娜? 叔本华女士就卖掉了原来的宅子,第二年干脆迁到了另一座城市― 魏玛。为什么要到这里呢?只有一个原因,这里是当时德国的文化中心,大量骚人墨客糜集于此,其中包括伟大的歌德。
一到魏玛,约翰娜立即办了一个规模不小的文艺沙龙,招待那些文人骚客,像太阳一样光芒四射的歌德也来了。由于约翰娜热情接待了他那出身女仆的妻子,歌德更成了沙龙的常客。歌德的妻子原来是歌德的女仆与同居者,后来当拿破仑的士兵们占领他居住的城市,并且闯进他的家中,使歌德一度面临生命威胁时,她站出来勇敢地挽救了危局,歌德出于感激而娶了她。只是她出身极寒微,在那个什么都讲门第的时代里即便是“歌德的妻子”也受到了“出身好”的贵妇名媛们的轻视冷落。现在约翰娜看在歌德的面子上热情接待了歌德之妻,使在当时就被看成是奥548
林匹斯山上的神一样的歌德走进了她的家门,也令她的沙龙顿时热闹起来。
主客之间有没有一段风流韵事呢?这就难说了,反正也有史家这样说过。不过约翰娜女士有情人是坛子里捉乌龟― 十拿九稳的事。
叔本华看到父亲尸骨未寒,母亲就放浪如此,心里更加痛苦,对母亲的敌意也更深了;而母亲看到儿子如此对她,在她快乐的生活中成天插进一张苦瓜脸,也对这个儿子越来越恼火,不但谈不_仁有爱子之心,简直是恨子如仇了。
叔本华在这样的气氛里怎呆得下去?第二年就离家上学去了。他到了一个叫戈塔的地方,进了这里的文科中学,住在一个叫棱梭的教授家。这是1807 年的事。
但在这所中学呆了一年后,他又离开了,回到了魏玛,进了这里的一所文科中学。在这里学习拉丁文,并大量阅读希腊、罗马古典作家们的作品,直到毕业,据说毕业成绩还相当出色。中学毕业后,下一步当然是上大学了。但令人惊奇的是,他没有进柏林大学,甚至没有学哲学,而是进的哥廷根大学。当然,这也是一座历史悠久、极负盛名的大学,是当时世界数学中心,伟大的“数学之王”高斯在这里生活和工作了近半个世纪。当叔本华来到哥廷根时,高斯正是这里的太阳呢,就像歌德是魏玛的太阳一样。然而一贯喜爱数学的叔本华竟也没有选择数学系,而是选择了医学系。
在哥廷根,叔本华虽然读的是医学,但在解剖学之类的课程之外读了大量哲学书,特别是柏拉图的著作令他如沐春风。他在哥廷根大学只呆了两个学年,到1 811 年9 月便转学到了开张不久便名声鹊起的柏林大学。这时柏林大学有两个当时549
最有名的哲学家在做教授,一个是现代新教神学的缔造者和卓越的古典语文学家施莱尔马赫,另一个便是我们闻名已久的费希特。不过这两人的课叔本华似乎都不感兴趣,他觉得他们的学说各有缺点,他都不敢苟同。入学第二年他甚至同施莱尔马赫发生了争执,当然那还只是学生同老师之间的争执,像柳絮掉在水里,激不起什么波澜。
特立独行是天才们的共同特点,这倒也不必多言。何况叔本华在柏林大学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包括从那些他经常敌视的已经成名的哲学前辈们那里。
但他在柏林又没呆到毕业,到第三学年,拿破仑百日王朝的隆隆炮声也传到了柏林,爱惜生命重于一切的叔本华虽然一度购买了成套武器,想如费希特一样投入到争取民族自由独立的伟大战争中去,但那纯粹只是一时冲动而已,就像醉酒后的胡言一样,酒醒后立即后悔了,他不但没有参加战斗,而且逃出了柏林,一直逃到德累斯顿。在那里呆了几个月后,又回到了魏玛的新家中,不管他有多讨厌这个地方,总之这里还是他的家,他的母亲和妹妹还生活在这里呢。
但这次的回家对于他并非好事,他同母亲的矛盾又加深了。他像一尊忧郁之神的雕像一样,一天到晚愁眉苦脸地坐在母亲的客厅里,对于本来整天只有欢声笑语的沙龙简直是一锅粥里的一只苍蝇,怎不令他罗曼蒂克的母亲厌烦得要死?她又怎能不将这透心的烦发表出来?而叔本华对成天只知道玩乐、风流韵事像她的头发一样多的母亲本来就既烦又恨了!终于有一天,两人的敌意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在一场惊天动地的争吵之后,两人彻底决裂,叔本华离开了魏玛,并且在有生之年再也没有见过母亲。这是1814 年的事。
550
当然那造成两人决裂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在叔本华,而是在他的母亲,他母亲令人惊奇地对儿子没有丝毫感情,好像他没有从她子宫里出来似的。叔本华之所以对人生如此悲观,不能不说同他几乎从未体会到应当是人生最重要的爱― 母爱― 有关。就像杜兰特教授在谈到叔本华时所言:“一个从未经验过母爱的人,或者更糟的是,一个曾被母亲痛恨过的人,没有任何理由迷恋这个世界。”
以下是一封叔本华的母亲写给他的信,她写这封信的缘故是因为儿子说想来看看她。信中这位母亲说:
我希望听到你生活得幸福的消息,但我并不想亲眼见到。我不必对你隐瞒真情… … 我无论如何也不愿你到我这里来。我已经说过,我很难与你在一起生活。你那忧郁的心境,你对那些命定事物的抱怨,你那闷闷不乐的脸色,你讲的那些神谕一样的、没有人敢反驳的古怪见解― 所有这一切都令我沮丧和烦恼… … 你对世上愚行的种种辩辞和对人类苦难的无尽悲叹,常常使我坐卧不宁、寝食难安。
在这位母亲看来,这样的信还是客气的呢。她很少给儿子写信,在这些少有的信中,与其说是关怀儿子,不如说是为了折磨他。在信中她把她作家的笔力大肆发挥,淋漓尽致地嘲讽儿子,有一次她在信中说:“我可以告诉你许多令人毛骨惊然的事,但我遏止了这种愿望,因为我知道你怎样地爱思考人类的痛苦,我不愿让你得到满足。”为了告诉儿子少在她眼前露面,在另一封信中她说:“对我来说,你是难以忍受的负担。因此我不可能和你一起生活。”
551
母亲对儿子的态度也许就此决定了儿子对世界的态度,后来叔本华写道:“从我一开始思考问题起,我便觉得自己与世界很难和谐相处。”
在家里受到母亲的冷遇时,叔本华还是得到了有些人的青睐,其中就有沙龙的常客歌德。据说有一天当大家兴致勃勃地在客厅里谈天说地时,叔本华在一个角落里独坐。歌德对那些众星捧月般围着他并不时用怪异的目光瞄一眼年轻的叔本华的姑娘们说:“孩子们,让那个青年独自呆在那里吧。将来有一夭他会超过我们所有的人。”
与母亲彻底决裂时,叔本华已经26 岁了,他已经在耶拿大学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叫《 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这时他已经锁定了自己的一生:他将把自己的生命之链牢牢地锁在哲学之门上。
离开母亲后他来到了德累斯顿。这是德国一座比较新的工业城市,大家可能听说过它,在它不长的历史上最有名的事也是它最大的苦难:第二次世界大战临近结尾时,盟国数以千计的战机将这座一度繁荣的城市彻底地摧毁了,全城被夷为平地,数以万计的平民被炸成了童粉。
在德累斯顿,叔本华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了一件事情之中― 写作《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
这本惊世之作是如何诞生的只有叔本华自己知道,据他说这本书仿佛是神交给他的,就像耶和华在西奈山巅将律法授给摩西一样。对此他有一段动人的回忆:
在我的手里,主要是在我的思想里,正构思着一部著作,一种哲学,一种把伦理学和形而上学融为一体的哲学552
… … 这部著作在成长,正在慢慢地具体化,就像一个孩子在子宫里成长着一样:我不知道最先形成的是什么,最后又将形成什么… … 我看到了一个环节、一个容器、一个接着一个的部分,这就是说,我心不在焉地写下了? 一因为我知道,一切来自一个根源,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只有这样,一个整体才能生存… … 我,坐在这里的我,朋友们认识的我,并不理解一部作品是如何诞生的,就像母亲不理解她体内的孩子是如何诞生的一样。我注视着它,并且像母亲一样说:“我害怕怀孕。”
这本书对于叔本华的意义又如何呢?他如是说:“我活着就是为了撰写这部著作,也就是说,我活在世上,所企求和所能奉献的百分之九十九都已经完成了,其余的只是些次要的东西,我的生命和命运也是如此。”
叔本华搬到德累斯顿后,并没有马上动笔写《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而是先做了一些别的事情,例如做了许多的颜色学研究,在1815 年完成了《 论视觉和颜色》 ,第二年出版。这主要是受了歌德的影响:当他还在魏玛时,歌德常同他讨论颜色学问题。我们知道歌德自己也写过一本叫《 颜色学》 的著作,虽然这本书科学见解不多,错误倒是不少,但歌德自己对这本书却十分偏爱,据说甚至超过了对《 浮士德》 的爱。叔本华是在写完《 论视觉和颜色》 之后才开始写作《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的,到1818 年3 月就完成了初稿,因此它大约花了叔本华三年时间,也许不到。这本书长达50 万字左右,作为一本通俗小说这样的速度当然算不上快,但作为一部哲学杰作来说,它的确够快了,也许真如叔本华自己所言,是一本神授之作哩!至少有不少内容是那神553
秘的灵感给他的,这我们只要读读就可以感觉出来。
这年叔本华刚好30 岁。
写完并且修改完《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后,叔本华就离开了德国,到意大利搞了一次长途旅行,好松弛一下紧绷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神经。大家知道,如果一根橡皮筋太长久地绷紧,就会失去弹性,脑神经也一样,如果太长久地绷紧就会失去智慧。
他漫游了差不多整个意大利,从水城威尼斯到但丁和达? 芬奇的故乡,从千年之前就被火山岩浆淹没了的庞贝到千年之后依旧辉煌灿烂的罗马。
这年,也就是1 819 年年初,《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出版了。
出版者是一个叫F ? A ? 布鲁克豪森的出版家,此后叔本华的著作几乎都是由他出版的,他死后由他的儿子继续出版。这位出版家是个眼尖的家伙,他也许不能确定叔本华的著作是一部不朽杰作,但他却能预见到它必定不会畅销。因此当叔本华想向他索要稿费时,他不客气地回答说:稿费?我弄不好连印刷费都捞不回来哩!
他的话不幸言中了,《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出版后,不但没有热烈反响,简直连反应都没有,一句话,就像没有出版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不少人爱用社会背景来分析,认为是当时的社会背景令人们不喜爱读叔本华这样的悲观著作,就如杜兰特教授在谈到这一情况时所言:“贫困、疲惫的世界无法阅读自身的贫困与疲惫。”但实际上是如此吗?我们来看看这时的社会背景吧。
这个时候的普鲁士已经打败了拿破仑,德意志民族获得了554
独立与自由,而且德国统一的前景也已经进入人们的大脑,他们看到未来充满了希望,这种情形甚至一直要持续到百年之后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在这整整一百年内德国乃至整个欧洲都在享受工业革命带来的繁荣昌盛,而社会改革的推行使得甚至最底层的老百姓也得到了好处。有关的详细情形大家可以参考《 西方历史的故事》 中《 迅猛崛起的德国》 以及《 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两章。
而且退一步说,在1819 年到1860 年之间社会的苦难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何以就由大拒绝转到大接受《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呢?何以由无人理睬到处处喝彩呢?因此,从社会背景来分析一本哲学著作的被接受与否是不恰当的。那么为什么叔本华的著作会在诞生之初遭受冷遇呢?首先我认为这问题并不重要,这只是一个事实,重要的是它毕竟得到了应有的承认。如果一定要讲原因,那可能是因为天才们的思想太具有超前性,因此无法立即得到普通人的认同,但这毕竟是“立即”而非“永远”,也就是说,他们的思想终究会得到认同。这就如罗素在《 西方哲学史》 中所言:
一般讲,最早想出新颖见解的人,远远走在时代前面,以致人人以为他无知,结果他一直湮没无闻,不久就被人忘记了。后来世问的人逐渐有了接受这个见解的心理准备,在此幸运的时机发表它的那个人便独揽全功。例如,达尔文就是如此,可怜的孟伯杜勋爵却成了笑柄。
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远不止一个,从马克思的《 资本论》 到弗洛伊德的《 梦的解析》 ,到乔伊斯的《 尤利西斯》 ,无不遭遇如此555
的命运。
其实,叔本华自己也并非没有认识到他的著作诚然伟大却可能受到冷落,因此他在《 序言》 中说了下面的话,他先大行欲擒故纵之计,劝读者不要为他的书“浪费一个小时”,接着却又“提醒读者”说:
… … 即令他不读这本书,他总还知道一些别的办法来利用它,此书并不下于许多其它的书,可以填补他的书房里空着的角落,书既装订整洁,放在那儿总还相当漂亮。要不然他还有博学的女朋友,也可把此书放到她的梳妆台或茶桌上去。再不然最后他还可以写一篇书评,这当然是一切办法中最好的一个,也是我特别要奉劝的。
我想多半是人们没有读到他这篇序言的缘故,所以尽管这本书很整洁,装订得也不错,但既没人将它送给博学的女朋友,又没几个人读它,绝大部分的书在书店的角落里躺了整整十六年后,被当废纸卖了。而他的《 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命运也好不了多少,它共印了50 。本,十年后还有350 本躺在灰堆里哩。自己杰作的遭遇使本来就有些乖僻不合群的叔本华更瞧不起人了。他后来在《 生活智慧论》 中说了好几句俏皮话来讽刺有眼不识金镶玉的凡夫俗子们,例如:“一头蠢驴去照镜时,你不可能在镜子里头看到天使。”还有,“当大脑和书相撞发出空洞的响声时,不能总是归咎于书吧?' '
怎么样?够幽默吧l 在这冷嘲热讽之中我们也不难感触到叔本华那苦涩的心灵。
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叔本华正为自已的书无人喝彩556
而痛苦之时,一个新的危机突然从天而降。这年6 月,当他还在国外时,接到妹妹的来信,信中告诉他一个致命的消息:保管着他们家财产的穆尔商号倒闭了!
这消息不亚于晴天霹雳,因为他的全部财产都存在这家商号里,他是不打工的,当然也没有薪水,生活所需的一切开支都来自于他在这家商号投资所获的利息,倘若失去了这笔财产那他真只好喝西北风了!
他急急忙忙赶过去,商号虽然倒闭了,但并没有真的一个子儿无存,股东们答应归还他投资的70 %。这本来是一个够优惠的条件了,叔本华的母亲妹妹都答应了,但叔本华就是不干,坚持一定要全数返还。也不知道他用了什么妙计,竟然从骨头里榨出了油来,收回了全部投资。
事后,他不由得意洋洋地自称自赞道:“一个人可以成为一个哲学家,而又不必因此就是一个蠢人。”
不过那些股东们虽然答应全额赔款,但叔本华真正拿到自己的钱还要等上几年,他当然还不至于断炊,不过仍感受到了当无业游民的不妥,决定弄个工作干干。
他能干什么工作是秃子头上的虱子― 明摆着的,当然是去大学当老师啦。
到哪儿去做老师呢?当然是去柏林大学了。
这年,也就是1819 年年底,叔本华向柏林大学提出了当老师的申请。他的申请不久便获得了批准,主要是因为他申请的可不是正式教师,例如教授、副教授之类― 那连门儿都没有,而是私人讲师。关于这个给学校干活儿却不要学校给钱的特殊工作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这职位似乎是专给那些思想不同凡晌,一时得不到承认的伟人们安排的哩!从康德到黑格尔,从弗雷格557
到弗洛伊德都干过这活儿。
在叔本华前面的康德和黑格尔干私人讲师都获得了成功,最后荣升教授。叔本华是不是也有这运气呢?我们且拭目以待。获得授课资格后,在1820 年3 月,叔本华开了第一堂课,先是试讲,题目叫做《 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讲的当然就是他的博士论文。讲的效果大概还可以,因此叔本华获得了由黑格尔签署的同意书。不久便正式开课了。
他给自己的讲座起了个颇为诱人的名字:《 论整个哲学,或者论关于世界的本质和人的精神的学说》 。每周五次,每次一小时,具体时间是每天下午5 点到6 点。
这个时间决定了讲座的命运。
叔本华是故意选这个时间的,因为他最不服气的黑格尔的讲座也是在这个时间举行,这也就是说,如果谁选了他的讲座就不能再选黑格尔的了,反之亦然。
我们在讲黑格尔生平时就说过,这时的黑格尔不但课讲得好,而且已经享有德国哲学界的帝王之尊了。大家猜猜在这种情况下叔本华想来争会有什么后果呢?
这种不自量力的尝试之命运可想而知,叔本华的教室里从来没超过3 个人,几次讲座后更是空空如也了,他只好灰溜溜地堰旗息鼓,落荒而逃。
离开柏林大学后叔本华并没有离开柏林,他还渴望在这块德国文化的沃壤上开出几朵属于自己的奇葩,或者哪怕是生出小花小草也好。他密切地注视着所有的报刊杂志,像守财奴盯住金子一样,想从那上面找出几篇赞美他的文章来!
后来总算给他等到了一篇,而且是柏林大学的一位老师,名叫贝内克写的。叔本华不由喜上眉梢,以为他终于“得到承认”558
了。但仔细一瞧,不由气炸了肺!其实文章并没有骂他,不过是相当含蓄地批评他不该把康德以后的哲学,包括黑格尔,一概当成狗屎。但这在叔本华看来等于是在他脸上捆了一巴掌。他立即给那份报纸去了一封信,自然没客气话讲,编辑看了也许觉得有些过分或者不值得,就没有登。叔本华气上加气。大家猜猜他最后怎么做?他竟然出钱在一家报纸登广告回击贝内克那可怜的批判!
一个人竟然会用此种态度对待学术批评真是不可思议。我想这只能归因于叔本华太神经过敏了,而且他这神经过敏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人生经历的后果:童年经历、家庭生活早已使他的神经不那么坚强了,作品受到冷落之后更是郁倡难解。如今这小小的批评就像加给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样,他终于挺受不住了,做出了失常的反击,这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我们愿意理解叔本华的话。
1822 年春天,叔本华痛苦地离开了这个学术之都。他不但离开了德国的首都,也离开了整个德国,又一次来到了总给他无限遐想的意大利。
他经过瑞士进入意大利,重游了米兰、佛罗伦萨、威尼斯等景色优美而又历史悠久的城市。他想,也许现在他得不到承认,但历史终究会承认他的,他应该等待。
在意大利四处浪游了一年后,他回到了祖国,到了另一座城市慕尼黑,住了下来。以后的一整年他将生活在这里。这一年,得不到社会承认的痛苦姑且不谈,他身体上也不断地遭受种种疾病的折磨,痛苦不堪,最后他的右耳聋了。正当这时,母亲,这个应当说是他在世上最亲的人,又给了他沉重一击:这年7 月,她正式宣布,剥夺儿子对她一切财产的法定继承权。559
叔本华如何反应不得而知,但我相信他的内心必定十分痛苦,也许更痛苦的是:他不能,也无法述说这种痛苦,而只能将它深深地埋藏心底。
为了减轻身心的负担,他到了一个叫加斯泰因的地方,这里是德国有名的温泉疗养地。泡了几个星期温泉后,他感觉身体恢复了一点,就离开了,又回到了以前生活过好久的德累斯顿。不过几个月后再一次离开。令人惊奇的是,他又到了他的伤心之地柏林。
此后,叔本华好像与自己过不去似的,在这座压根儿不把他当一回事的城市一下生活了整整六年,从1 825 年直到1831 年。在这六年里他干了什么呢?他那二十几岁时就有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的创造之欲过早地离开了他。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有记录的事只是做了点儿翻译,例如将自己的那本《 论视觉和颜色》 译成拉丁文,好像有人读它似的,又将17 世纪的西班牙哲学家巴尔塔萨尔? 格拉西安的一些著作译成德文。这位巴尔塔萨尔? 格拉西安并不知名,其著作儿乎要被遗忘了,而叔本华却对他情有独钟。这也许是因为那也是一位如他一样的悲天悯人者吧,所谓惺惺相惜。
如果不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吓走了他,叔本华也许还会在柏林呆下去。这场灾难我们在讲黑格尔时已经说过了:1831 年,柏林发生霍乱,正如日中天的黑格尔突然死去了。叔本华一看这架势,哪还敢呆在这里,他飞也似的逃走了,一直逃到了在远远的南边的法兰克福。
为什么要到法兰克福而不去其它地方,例如慕尼黑呢?据说一路上叔本华将几个城市列成一张表,一一列上它们的优劣之处,经过比较,最后才选定了法兰克福。主要原因之一是这里的560
英国人多。喜欢英国人、讨厌德国同胞是叔本华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一个特点,我们不要忘了他的名字“亚瑟”是怎么来的。叔本华是1 833 年抵达法兰克福的,此时他年约45 岁,却已经感到自己是个地地道道的老人了,无情的命运过早地催白了他的头发,也使他的心苍老了。他决定不再四海为家了,在此地度过余生。
在法兰克福,他依然每天辛苦创作,成果亦不少。如1836 年发表了《 自然界中的意志》 ,五年后又出版了《 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1843 年时他完成了另一部重要著作《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第二卷。这些书也像他前面的著作一样,一出版便如泥牛入海。不过叔本华好像没有表现出多少失望,因为,经过如此长久的被社会冷遇之后,他已经习惯,或者说,已经麻木了。但这种情形意外地有了改观。
1 851 年,叔本华又写了一本《 附加与补充》 ,当然就是对《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的补充。对叔本华著作之销售业已绝望的布鲁克豪森拒绝出版。叔本华只好将之送到另一家小出版社。令人大出意外的是这本书竟然大受欢迎。
什么原因呢?也许是因为它有一点与叔本华此前的那些著作不同:通俗。
人们终于认识了叔本华的著作,发现这个被他们打入冷宫数十年的宫娥原来是一个绝代佳人!
叔本华终于得到了他毕生向往的荣誉,这里简录如下:叔本华有了自己的忠实追随者,例如来自柏林的尤利乌斯? 弗劳恩施泰特,他写了一本《 关于叔本华的通信集》 ,又编辑出版了两卷本的《 叔本华大辞典》 和洋洋6 大卷的《 叔本华全集》 。叔本华开始被公认为是有世界意义的哲学家和思想家。561
叔本华有了自己的,但不是自己写的传记,作者是一位叫威廉? 格维纳尔的作家。
一个叫伊丽莎白? 奈的艺术家创作了叔本华的雕像,法兰克福市还举办了油画展展出他的光辉形象。
伟大的音乐家瓦格纳将自己的经典名作《 尼伯龙根的指环》 献给他,音乐家被称为“音乐中的叔本华”,而不是把叔本华称为“哲学中的瓦格纳”。
波恩大学开设了专门讲授叔本华哲学的课程。
他的《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出了第三版,受到空前欢迎,一时洛阳纸贵。
在他70 岁生日时,德意志最高贵的学术团体― 柏林皇家科学院― 决定授予他院士称号,这是给予一个学者最崇高的荣誉。
可惜的是叔本华拒绝了。
是的,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他虽然很高兴,说“谁要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就该满足了。”但这荣誉的确太迟了,他已经行将就木。
而且胜利的喜悦需要与朋友亲人分享,但他却无人分享
他没有亲人。他深爱的父亲早已逝去;他在人世血缘最亲的母亲事实上竟是最恨他的人;他还有一个妹妹,却几乎同他没什么关系,也几乎没有来往。
他没有朋友。叫化子还有三个穷朋友哩,但叔本华却的确是一个都没有。也很孤独的尼采在谈到他时都说:“他孑然一身,没有一个朋友,有一个与一个都没有之间,存在着天壤之别。”他不信上帝。我们知道,一个孤独的普通人可以通过宗教的562
慰藉来解脱自己的痛苦。但叔本华却不是一个普通人,他不相信上帝,不但不信上帝,他什么都不信,如他自己所言:“最好是保持疑虑而不依靠信仰。”
这样一个没有亲人、朋友,甚至连上帝也不信的人如何过他的日子呢?我们来看看吧,看看他那曾遭无数人谴责嘲讽的日常生活。
在这里我要让时光倒流,从1833 年倒流到1814 年他永远离开母亲,迁居德累斯顿的日子。
刚到德累斯顿时,叔本华竭力麻醉自己的心灵,甚至装出一副快乐的样子。他经常身着华美礼服出入各种社交场合,同名媛贵妇们周旋。但不久便感受到了这种生活的虚空及心灵之痛苦,日日眉头紧锁。这种痛苦又造就了他许多的怪癖。例如,他怕有人乘他睡着后来谋害他,每天晚上都将一把手枪放在枕头下,枪已经上好了子弹,一扣扳机就能置人死地;他怕理发师为他刮脸时割断他的喉咙,绝对禁止理发师给他理发后刮脸;他深通病从口入之理,怕别人将传染病传给他,因此不管到哪家咖啡馆都带着一只特制的皮杯子,至于他要塞进嘴里的雪茄烟斗就更不准人碰了;他还怕有人来偷他的钱,将它们放到他认为小偷怎么也想不到的地方,他甚至于怕让别人知道他有多少钱,怎么花,因此用一般人不懂的古希腊文和拉丁文来记账;有趣的是,他还想了个高着儿,在房子里一些贵重摆设上贴了些假标签,大概是在贵重的瓷器上标明“普通花瓶”之类,您说是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叔本华生平最遭人非议的事大概是1821 年他在柏林发生的那件事了。据说有一天,他嫌邻居― 一个女裁缝― 吵了他,盛怒之下将她从楼梯上推了下去,摔断了她的胳膊。这下可563
不得了,经法院判决,叔本华必须负担全部医药费,还要养她一辈子。这下该叔本华活受了!此后,这个再也不愁吃不愁穿的女裁缝整整又活了二十年,叔本华就这么养了她二十年!当她终于死了时,大松了一口气的叔本华在当天的日记上写下:“老妇死,重负释。”
因为如此残忍,叔本华遭受了百年的攻击,从来没有人为他辩护过。我想探讨一下叔本华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他虽然不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但至少还不是一个恶棍啊,为什么要行这样非同寻常的恶事呢?我想这有两个原因。前面我们已经知道,这时正是叔本华在柏林大学开课,想同黑格尔一决高下,结果输得精光,连课都开不下去了的日子,心里之痛、烦、恼可想而知。一个人在痛苦、孤独、烦恼到了极点时,就会有一些疯狂的举动,甚至真的疯起来― 就像那位伟大的尼采一样。我想,要是我到了这个地步,说不定也会做出什么坏事来哩!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他有一个最大的怪癖便是特讨厌噪声,人要是一吵他,他就会像老虎被人拔了胡子大怒而起。他曾写道:“我历来认为,一个人能容忍的噪音的大小与他的智力成反比,因此,声音能作为一种很好的度量智力的工具? ? ? ? ? 一切多余的费力,如敲、砸、来回折腾,在我的一生中,每天都是一种煎熬。”这两个原因凑在一起,我想叔本华做出那样的恶事来,即便罪无可赦,也是情有可原了。
1833 年到了法兰克福之后,整整二十七年间他成了康德第二,尽量过有规律的日子。
每天,他起床后,先洗个冷水澡。接着吃早餐,内容是一杯浓浓的咖啡。接下来开始工作了,主要是写作,因为这是他一夭中脑子最清醒的时候。工作大约三小时后便准备吃午饭了,不过午564
饭前他还要松松筋骨,好多吃一点,办法是吹半个小时长笛。至于吹得怎么样就不得而知了,大概不赖,因为他本人是最恨噪音的。此后就去吃午饭了。他没有家,当然也没有人替他做饭,他总是去当地一家叫安格拉特的饭馆吃,这里的菜很合他的胃口。他是一个美食家,总是食不厌精,那饭量也很惊人。据说有次一个新顾客看到他面前小山一样的食品,很是惊讶,便站在对面看个不停。叔本华看了他一眼,很冷静地说:“先生,你似乎对我的胃口感到吃惊。确实,我的饭量是你的三倍,但我的智慧也是你的三倍。”
午饭后,他又回到家里,他总在旅馆的一楼,因为他怕失火难逃出,再喝杯浓咖啡。然后开始下午的工作了,一般是读书看报。一直看到傍晚开始散步的时候。
这时他便带着他的那只卷毛狗走上了法兰克福的大街。他的小狗在法兰克福街头是很有名的。它就像叔本华的影子一样,总是同主人形影不离。当主人在家时它便躺在主人专门为它准备的那块价格不菲的黑熊皮上,像个老爷,而叔本华则像最忠实的仆人一样按时替它准备一日三餐。当主人出门时,它便大模大样地跟在后面,一副高高在上、旁若无人的样子,也像主人一样。市民们便将这条狗叫做“小叔本华”,叔本华自己则称它“你这个人”,或者也有人说它叫“艾特玛”,这是古印度人的话,意思是“宇宙精神”。
它是叔本华在世界上惟一的朋友和伴侣。
散完步后,叔本华便带着“宇宙精神”到别的餐馆用晚餐了。他常常会跟侍者开一个玩笑:他将一枚闪闪发光的金币放在桌上,按一般客人的习惯,等于是将这枚金币饭后送给侍者做小费。侍者心中不由大喜过望,格外殷勤地侍候哲学家。但当饭一565
用完,他便又将这枚金币收进了口袋。
晚饭后叔本华一般会去搞搞娱乐活动,例如去看场歌剧,或者听场音乐会,然后回家睡觉。
这就是叔本华整整二十七年的生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这最后一天是1 860 年9 月21 日。这天,他像往常一样独自喝过早餐的咖啡,不过却没有起身去写作.这是很奇怪的事,所以房东太太过来看看,发现他已经死了。
566
第二二十弓赞章丫乍为尾志和月兑象的七全界
请随我开启一扇崭新的哲学之门,走入一个全新的哲学之境,在这里生命将成为不能承受之轻。
《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是叔本华的名著,在这本书中,叔本华创立了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为未来新哲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阳关大道。
我的表象
”于叔本华在《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
世界》 中开宗明义地说“世界是我的表象”。
这也是他全部哲学的基点。
应如何理解这个基点呢?这还要从康德谈起。
叔本华的哲学之起点来自康德,具体地说,是康德对世界的划分。
我们知道,康德认为世界分为两重:一重是现象,另一重是物自体。那物自体,我们惟知其存在,而它其余的一切都属不可567
言说之神秘,人甚至不可考问之。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极目所见之一切都是现象,人类可能认识的尽在于此。
依照康德的划分,叔本华也将世界划分为双重:一重为表象的世界,另一重则是意志的世界。
什么是表象的世界呢?很简单,叔本华的表象实际上就是康德的现象,二者是同物而异名,因此叔本华的表象世界也就是康德的现象世界了。
然而叔本华对于另一个世界― 意志世界的说法却与康德大相径庭。
我们已经知道,在康德看来,那个物自体是十分神秘的,我们不惟不知,连问都不能问哩,好像它是一个外在于我们的神,是《 圣经》 里的耶和华,凡人不可能见到,总之怪得不能再怪,神得不能再神。
但叔本华则认为那个物自体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意志,也只是我们的意志,而世界就分成这样的两面,一面始终是表象,另一面则始终是意志。
这样我们就可以分两部分来讲叔本华的“世界观”了,第一部分是“作为表象的世界”,而另一部分则是“作为意志的世界”。我们现在就来讲第一部分― 作为表象的世界,下节再讲作为意志的世界。
作为表象的世界当然也即“世界是我的表象”。
我们己经说过,叔本华的表象与康德的现象是同物而异名,这其实是粗略而言的,实际上叔本华的表达比康德要更丰富真切。叔本华认为,所谓表象就是我们的感性、知性和理性所察觉的一切,也就是说,我们用一切认识事物的手段― 不管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 所认识的一切事物都是我们的表象。请注568
意,这里“我们的”三个字,它的意思就是说:这些表象既是我们的,同时也是我们制造的。因此它们的存在当然依赖它们的制造者― 我们。
那么是我们的什么本事,什么器官制造了这些表象呢?叔本华说:就是我们的感官。例如我们听到鸟语,闻到花香,这个鸟语和花香就是表象,它的制造者就是我们的耳朵和鼻子。那么如果没有我们的耳朵和鼻子呢?当然我们也就不能听到鸟语,闻到花香了。
如果仅止于上头这句话,那么谁都会同意,就像我们同意聋子听不见声音,瞎子看不见颜色一徉,因为否则他们就不是聋子、瞎子了。但如果叔本华仅止于此,那么他也就不是叔本华了。他的意思是:如果我们没有耳朵和鼻子,不但听不到鸟语,闻不到花香,而且根本就没有了我们用耳朵听到的鸟语,用鼻子闻到的花香!
这句话的意思大家一看就明白,还可以用一句更具有普遍性的话来说:世界不但依赖于我们这个认识者,而且仅仅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中,没有我们的意识也就没有我们所意识到的世界。
听到这句话时,您也许会间:如果人死了,那么世界呢?叔本华会回答说:世界也死了。
因为世界万物只是我们的感觉,就像我们触摸到大地,看见太阳,但我们所有的其实只是触摸到大地的手及看见太阳的眼睛。甚至于我们的身体也仅仅是我们的表象,如同外物一样,它只是我们所见、所闻与所触到的东西。而除此之外根本没有什么独立自在的太阳、大地和身体。不但我们所感觉到的事物如此,就是我们用理性所认识到的一切同样如此。例如开普勒以为他569
理解了行星运动的规律,达尔文以为他理解了物种进化的规律,但实际上他们所真正拥有的不是什么行星运转、物种进化的规律,而只是他们用来认识的那个理性而已。用叔本华自己的话来说:
“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一个生活着和认识着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不过只有人能够将它纳入反省的、抽象的意识罢了。并且,要是人真的这么做了,那么,在他那儿就出现了哲学的思考。于是他就会清楚地明白,他不认识什么太阳,什么大地,而永远只是眼睛,是眼睛看见太阳,永远只是手,是手感触着大地;就会明白围绕着他的这世界只是作为表象而存在着的,也就是说这世界的存在完全只是就它对一个其他事物的,一个进行“表象者”的关系来说的。这个进行“表象者”就是人自己。
如上所言,我们所感受的外在世界只是作为表象而存在的世界,叔本华认为,这是他哲学的第一条真理,而且是比任何其它真理都要普遍和绝对的真理。
用这种方式将整个世界统一为表象之后,叔本华尖锐地抨击了传统哲学中的将主体与客体对立起来的做法,认为这是极其荒谬的。
我们知道,哲学中的主体就是进行认识的我们自己,具体地说,是我们的感性与知性的统一,而客体就是所要认识的对象― 现象。
以前的哲学家们为了这类问题,例如何为主体、何为客体、主体能否真正认识客体,进行了长久的争论。叔本华认为他决定570
性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即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为之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答案。
在叔本华看来,主体是世界的承担者,凡是存在着的,都是对于主体的存在,也就是说我们认识到的一切归根到底都有赖于我们这个主体。可以用镜子来打个比喻,客体有如镜中之像,而主体则是镜子前那个产生像的东西,如果没有了这个东西,那么还会有它的镜中之像吗?
当然不会有!这就是说,没有主体就没有客体,这就像前面所说的如果没有看见太阳的眼睛、触摸大地的手也就没有我们对于太阳、大地的感觉一样。但是不是说只有客体依赖于主体,而主体就不依赖于客体呢?叔本华说,也不是,因为主体也是受客体制约的,如果没有客体,光一个主体那也不行,就像没有对象的意识也并不是意识一样。这也就是说,主体与客体是相互统一的关系,它们统一于表象之中,不可分离。他在《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中说:
l
所以,作为表象的世界… … 它有着本质的、必然的、不可分的两个半面。一个半面是客体… … 另一个半面是主体… … 这两个半面是不可分的,甚至对于思想也是如此。因为任何一个半面都只能是由于另一个半面和对于另一个半面而有意义和存在:存则共存,亡则共亡。
正因为如此,叔本华说,无论说主体决定客体,即思想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还是声称客体决定主体,即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都是错误的,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也是一种愚蠢的对立。
571
这种对整个哲学史进行大否定与大更新、不承认旧日的权威是叔本华哲学的一个鲜明特征。
为什么唯物主义是错误的呢?叔本华说,那是因为它从外在事物出发,并且将之当做最后的根据。就像古希腊有的哲学家将水当做世界的本原一样,认为万物的本原就是这些物质性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东西,并且认为是物质决定意识,客体决定主体。叔本华说,这是错误的。因为一切客观事物既是我们所发现的事物,那就意味着它已经多方面地被主体决定了。例如一根棍子,我们可以用它来做柴烧,也可用它来打成浆造纸,还可用来打狗。而且,就主、客体而言,如果没了这个发现着、规定着客体的主体,怎么会有客体存在呢?从这个角度而言,主体是客体之母,而非相反,如果没有了母亲,还会有儿女吗?就物质与意识而言,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叔本华认为世界万物只是我们的感觉,就像我们触摸到大地,看见太阳,也许有人以为存在着客观的、外在于我们意识的大地与太阳,但实际上我们所有的其实只是触摸到大地的手、看见太阳的眼睛,而这一切,都依赖于我们的意识。
叔本华否定唯物主义,但同样并不认为传统的唯心主义就是对的。他说,传统的唯心论同样有它的缺陷。它的缺陷在于将客体与主体分离、对立起来,以主体去决定客体。他说,这样当然也是不好的,因为我们人― 主体,并不能真的决定一切。例如如果我们前面有万丈悬崖,不管我们这个主体怎么想,或者这主体是个瞎子,看不见,这悬崖总是存在的,不管什么样的主体一脚踏下去都会摔成肉酱。因此我们也不能说主体决定客体。与此类似,我们也不能说主体先于客体,就像我们不能说世界是从我的肚子里生出来的一样。但如果我说:世界是我从娘肚子里带572
出来的,那倒未始没一点儿道理。因为实际上,外在世界既不先于主体,也不后于主体,而根本就是由主体所构造出来的,而且一旦有了主体,也必定有了客体,无所谓先后。
用这样的方法叔本华就将传统主、客体分离对立的哲学推倒了,而重建了一种将主、客体统一起来了的、全新的哲学,叔本华为之自豪。
但叔本华并没有骄傲自满,止步不前,因为他在这里又发现了另一个全新的问题。
将主、客体统一起来后,叔本华自问:那么,这个主、客体统一的世界是不是整个的世界呢?或者说,是不是一个完美的世界呢?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对自己说:根本不是!这个主客体统一的世界只是一个表象的世界,它实质上只是一个梦中的假象,只是一块遮蔽着另一个世界的摩耶之幕!
所谓“摩耶之幕”就是叔本华所钟情的古印度哲学中的欺骗之神的纱漫,它蒙蔽着凡人的眼睛,使他们只能看见我们眼前的世界,即作为表象的世界。在《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中,叔本华引用印度上古智者的话说:
这是摩耶,是欺骗之神的纱绳,蒙蔽着凡人的眼睛而使他们看见这样一个世界,既不能说它存在,也不能说它不存在;因为它像梦一样,像沙粒上闪烁着的阳光一样,行人从远处看来还以为是水,像随便抛在地上的绳索一样,人们却将它看成一条蛇。
叔本华认为,康德之前,数千年来,哲学家们都被这层摩耶573
之幕遮住了双目,也就是说,被蒙蔽了。他们犹如吃了欺骗之神给的迷药,或者干脆沉浸在睡梦之中。而他叔本华的哲学之目的就是要为人们掀开这张沉重的大幕。
那么,在揭开这张大幕之后又如何呢?
叔本华说,康德透过现象看到了在现象背后有一个物自体,这是他对哲学的伟大贡献。但康德认为物自体虽日存在,然人类不可能认识之。也就是说在物自体与我们之间存在着一道深达千初、宽逾万丈的鸿沟,上面没有桥梁,也永远不会有。因此居于此岸的人类永远不可能知道彼岸有些什么。
叔本华说,这种将两个世界绝对隔绝起来不是积极的,而具有消极的意义,它刻意地给人类划定了一个禁区,无异于画地为牢,作茧自缚,这是康德哲学的主要缺陷。他说:
至于说有一种实在,并不是这两者(表象与意志)中的任何一个方面,而是一个自在的客体(康德的“物自体”可惜也不知不觉地蜕化为这样的客体),那是梦吃中的怪物,而承认这种怪物就会是哲学里引人误入迷途的鬼火。
实际上人类完全能够撕开这张现象的摩耶之幕。叔本华说,人类一旦撕开了这张遮住我们双眼的大幕,就能走出千奇百怪、变化万端的表象世界,从而建筑一座前往康德认为不可通达的彼岸世界的桥梁。一旦我们建好这座桥梁,那么物自体的真面目必将呈现在我们面前!
倘若真这样,即我们真的能看到康德想都不敢想的物自体,我想对于哲学家们而言,这无异于守财奴找到了满满一屋金子,怎不兴奋得发狂!
574
这时,大家一定会问:这会使哲学家们兴奋得发狂的物自体到底是何方神圣呢?有些什么特征呢?长得美不美呢?对于这些七嘴八舌的提间,叔本华微微一笑,轻轻揭开了那遮掩着神秘的物自体的面纱,说:
请您自己看吧!
我们看到了什么呢?我们看到了两个漆黑的大字:意志。
为意志的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康德认为没
有任何办法可以了解自在之物,无论用何种方式― 经验、知性或是理性。也就是说在现象的此岸与物自体的彼岸之间永远横亘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叔本华承认存在着这样一个彼岸世界,但认为它不是不可理解的,而是可以在此岸与彼岸之间建筑起一座桥梁,它将引导我们从此岸世界走到彼岸世界,去探究那些神秘的物自体。那么这座桥是如何建筑起来的呢?首先建造它的不可能是理性,这康德早已说过了:因为当人类的理性想要考察物自体时同样只能运用他们考察现象时所用的工具― 知性,然而这个工具只能用于对现象,而不能用于对物自体的考察,如果我们硬要用它去考察物自体,那么这就是逼它做力所不及的事,这样势必会陷入谬误之中而不能自拔,就像强迫弱不禁风的林黛玉做女子举重运动员一样,不但夺不了冠军,反送了性命。总之,我们之不能用理性达到彼岸世界就像不能揪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
究竟是何者能令人类建造起达到彼岸世界的桥梁呢?叔本575
华毫不犹像地回答说:它就是那同外在世界没有关系的纯粹主观的直觉。
叔本华告诉我们:只有通过这种直觉才能找到事物的本质,才能建筑起通向彼岸世界的钢铁大桥,才能找到躲藏在那里的自在之物。
这时也许有人问:这个直觉只是对自我的直觉,它怎么能认识外在于我们的自在之物― 物自体呢?
叔本华说,这是因为在直觉里,整个现象世界、我们自己和物自体被压缩了,成为一个整体。这就是说在直觉里现象即自我、自我即物自体、现象即物自体,它们已经由三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变成了新的圣三位一体了。
这时大家会睁大眼睛问:真的吗?你真能把它们三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化为一体么?如果你能,那么这个新三位一体又是什么呢?我们看见过没有啊?
首先我要说:不是我,是叔本华真的能把三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化为一体。其次,他的这个新三位一体并非是一个多么神秘兮兮的东西,而就是我们自身。
哇鹰!您也许会大吃一惊,说:“真的么?难道我真有那么了不起,是无所不在的现象、伟大而神秘的物自体还有最亲切的我自己之三合一么?我怎么一点不知道呢?而且如果真这样,我早就该知道物自体是怎么样的了,就像知道我的血液和眉毛、鼻子是什么样的一样,可事实上打死我也不知道!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坐在这里听你闲扯的原因。”
叔本华会如此回答您:“上面我说的‘我们自身’并不是那个认识的主体― 你这个人,而是那意志,直观物自体的意志。”您立即反洁道:“瞧,又讲意志了,你这个意志到底是什么玩576
意儿呢?它难道是三头六臂?' '
好!我就说说,好好地说说这个了不起的意志。
首先,对“意志”这个词无须多说,因为这是一个常见的、基本的词,当然在叔本华这里它有一些特别的意思。我便这样说吧,你将欲望、本能、意愿、倾向还有冲动等等词的意思加起来基本上就构成“意志”这个词的内涵了。我相信在这里某种略带些朦胧的理解比一个像泉水一样清澈的解释还要合适。我们不去详细地分析意志的释义,但不等于我们也不探索意志本身,也就是说,当现象、自我与物自体合而为一,变成我们自身― 意志― 时的情状,我们不但要谈,而且要谈得仔细些。
我要说,当现象、自我与物自体合而为一,变成我们自身― 意志― 时,我们自身不再是一个认识的主体或者客体,而是以直接展示自己内在本质的意志而出现的。
这句话也可以这样说:当意志展现自己时,它并不是用传统的、我们所习惯的形式,例如以主体与客体、精神与肉体的形式,而是干干脆脆地将自己内在的本质直接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就像一个娃娃刚刚从黑暗的子宫里来到这个世界,他是赤条条的,因此也是直接地、毫无隐晦地展现自己,并且自豪地说:“我就是意志!"
这个意志是人的本质。
我们刚刚讲过,意志是欲望、本能、意愿、倾向还有冲动等等的叠加,实际上,这些东西叠加起来后不但构成了意志,同时也构成了人的本质。因为我们人,叔本华说,实质上并不是一个有意识的、智慧的理性生物,而是在这个下面的无意识的、非理性的生命之冲动。可以打个比方说,意志就像一个饿了三天终于看577
见面前有了一只肥烧鹅的大汉,此时他的冲动,就如意志之冲动。
这是什么样的冲动呢?不言而喻,它是剧烈的、自发的、永恒不息的而且迫不及待的冲动,这便是生命之意志。
这种生命之意志占据着― 也许是默默地占据着― 我们全部的生命,展现着生之本质,它也就是人之本质。
我们每个人正是因为有了意志这个本质才能成其为人,我们可以如此宣称:“我有意志,所以我存在。”
除了是人之本质外,这个作为自我、现象与物自体之融合的意志当然也是物自体,并且是惟一的物自体。作为物自体它也是一切现象之根基。这样,再一次地,自我、自在之物、现象在意志里完美地统一了。
当一切统一之后,这个意志就成了惟一的自在之物、惟一真正的实在,也是万物惟一的始基,除它而外,世界其余的一切不过是表象。
通过意志我们也获得了另一样东西:自我意识。因为意志必使我意识到自身,发现我就是意志,这样我就有了自我意识。凭着这个自我意识我们能够认识许多事物,例如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并且探究其本质― 一种“科学的”本质。这个自我意识就是我们打开自然之门的金钥匙,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把金钥匙,它就在我们自己身上,只要我们能够找到,我们就能自己打开自然之门。
那么,您可能又有一个新问题:既然这个意志存在于我之内,那我为什么不知道自己有这个意志呢?如果说既存在于我之内又说我不知道,这岂不是一种自相矛盾?
其实这并不是自相矛盾,前面我们刚刚说过,叔本华认为我578
们人实质上并不是有意识的、智慧的理性生物,而是无意识的、非理性的生命之冲动。什么是无意识呢?我们曾说过无意识就是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却没有为人自身所意识到的意识。这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第一个基本概念,弗洛伊德还认为:“心理过程主要是无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也就是说,虽然我们有意识,也通常能意识到我们自己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愿望,但实际上我们所意识到的这些自己的想法、动作、愿望只是我们广大无边的精神世界之一小部分而已,另外还有大量的、无限的东西潜藏于我们的心灵深处,只是我们无法知觉。
那么我们如何认识意志这种无意识呢?
叔本华说,正因为意志是无意识的,所以我们恰恰不能认识意志。也就是说,意志与认识是完全不同的,并且他认为将意志与认识完全地区分开来是他的哲学区别于以往所有其它哲学的主要之点。
为什么说认识与意志无关呢?这是因为叔本华认为,认识是同理性相关的东西,其对象只是现象世界,只是对表象的认识。而意志的对象却超越现象世界而达至了物自体,且是对物自体非理性的直觉,而非理性的认识。
它们二者之间的地位对比又如何呢?叔本华认为,相对于认识而言,意志更为基本,认识是从意志之中派生出来的,并且是为意志服务的,可以说意志是认识之母。
一开始,由于认识认识的是表象世界,意志认识的是物自体,而现象与物自体是冤家对头,加上认识蒙蔽着意志,不让我们了解它,因此意志碰到认识就像铜锅遇上铁刷子― 硬碰硬,两个家伙水火不容,到处作对,后来,当我们通过意志认识到物579
自体之后,意志就不再同认识对抗了,因为它自己也成了一种新的认识范型― 意志直觉。
而且,作为新的认识范型的意志发现,由于它是对物自体的认识,而理性认识只是对表象的认识,是浮于表面的、肤浅甚至虚假的认识,因此只有它才是真理性的认识形式。
运用意志这新的、真理性的认识形式我们不但可以认识物自体,还可以认识整个世界。当我们认识之后,我们将会发现,这个世界就是本节的标题所表明的,是“作为意志的世界”。何谓“作为意志的世界,' ?这就是说意志已经内化于整个世界万物之中,就像牛奶溶于水一样,真是水乳交融、同为一体了。正因为意志己经如此这般地同世界融合了,因此当我们认识世界时,意志便为我们敞开了一道崭新的认识之门,通过这道「1 我们将对世界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就像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世界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一样。
我们现在就来看这个世界吧。
首先,整个世界及其实在性都根源于意志,意志乃世界之核心。至于我们所看到的表象世界只是意志的客体化。具体地说,它们本来是意志,客体化后产生了变形,于是由精神性的东西变成了物质性的东西:花鸟虫鱼、夏夜繁星、蓝天白云,等等。总之我们所看到、听到、闻到、摸到、测量到的宇宙万物无不是如此而来的。叔本华说过一段这样的话:
意志活动和身体的活动不是因果性的韧带联结起来的两个客观地认识到的不同的情况,不在因和果的关系中,却是二而一,是同一事物;只是在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下给予的而已:一种是完全直接给予的,一种是在直观中给予悟性580
的。身体活动不是别的,只是客体化了的,亦即进入了直观的意志活动。… … 可以说整个身体不是别的,而是客体化了的,即已成为表象了的意志。
在这段话里,叔本华主要说了人的肉体是意志的客体化,后面他甚至说“身体的各部分必须完全和意志所由宣泄的各主要欲望相契合,必须是欲望可见的表达:牙齿、食道、肠的输送就是客体化了的饥饿,生殖器就是客体化了的性欲。”
身体如此,其它万物当然也是如此。总之,这个由意志变形而来的世界完全受主体、理性等的制约,成了一个表象世界。由于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由意志而来的,虽然变形了,但其中无处不深蕴着意志,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动物到人,无物不如此。
那么在由意志构成的万物之中,所有的意志是不是完全一样的呢?是不是像理性或者智慧一样,等级低的物种便要少一些?叔本华说,并非如此。万物的意志就根本而言都是一样的。但在化而为万物之后,意志在万物之中有了变形,例如在人身上,它便表现为人的种种欲望。当然这欲望并非与原来的意志完全一样,而是那种本初意志的变形。然而即使在变形之后,我们在生命的冲动中仍不难看到它的踪迹。
在生命开始之初,意志是盲目的,它以自己的原始性无意识地起作用,但当后生的意识进入到作为存在之基础而融入万物的原初意志中时,意志便开始意识到自身。于是我们便具有了“有意识”的意志,除人而外动物也可能具有这种意志。但这实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我们不要忘了,万物及其生命均是意志的客体化。
581
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对万物而言意志本初是同一的,不过,当万物成形之后,由于万物显然是有高低之分的,这个万物的形成者意志至少在表面上形成了某种与万物等级相类似的“等级”。例如物体的惰性、刚性、硬度、弹性等等一切物理与化学特性,都可以被看做是意志,且是较为“低等”的意志。由此上推,从植物到动物,都有其意志,这些意志我们可以看做是“较高等”的意志,再往上,人的意志则是“最高等”的意志。
不管什么等级,总之,我们可以断然地说:世间万物,从无机物、有机物到人,这一切本身及所具有的特性都只是意志之表象而已。意志是世界之王、万物之母。
这个世界是作为意志的世界,意
志是世界之本,而人则是意志的最高体现者。那么,这个生活于作为意志的世界的人的生活又如何呢?
关于人生,叔本华曾说过一段简直令人伤心透顶却又十分感人的话:
人,彻底是具体的欲求和需要,是千百种需要的凝聚体。人带着这些需要而活在世上,并无依傍,完全要靠自己,一切都在未定之数,唯独自己的需要和困乏是肯定的。据此,整个的人生在如此沉重的,每天开门相见的需求之下,充满着为维护生存而来的忧虑。直接和这忧虑连在一起的又有第二种需求― 种族绵延的需求。同时各式各样的危险又从四面八方威胁着人,为了避免这些危险,人需要时刻警惕。他以小心翼冀的步伐走着自己的路,胆战心582
惊地向四面嚓望着。有千百种偶然的意外、千百种敌人都在窥视着他。在荒野里他是这样走着,在文明的社会里他也是这样走着,对于他到处都没有安全。如卢克莱修在《 物性论》 中所言:
在这样黑暗的人生中,在如此之多的危险中,只要此生还在延续,就是如此、如此度过!
绝大多数人的一生也只是一场为了生存而持续不断的斗争,并且明知最后还是会在这场争斗中失败。使他们经得起这一艰苦斗争的,虽也是贪生,却更是怕死。可是死总站在后台,无可避免,且是随时可能走到前台来。― 生命本身就是布满暗礁和漩涡的海洋。人最小心翼翼地想方设法避开这些暗礁和漩涡,尽管自知即便历尽艰苦,使出“浑身解数”而成功地绕过去了,他也正是由此一步一步接近那最后的、整个的、不可避免、不可挽救的船沉海底,并且是直对着这结果驶去― 对着死亡驶去。这就是那艰苦航程的最后归宿,对他来说这归宿地比他回避过的所有暗礁还要凶险。
这话听起来真令我感到绝望,叔本华毫不客气地指出了人生就是痛苦,而且这痛苦是无可避免的。
他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我们将从其哲学中寻找那深刻的原因。
583
这深刻的原因一言以蔽之,就是生命意志,是生命意志使一切如此。
我们知道,人是生命意志的体现,我们的生命之中充盈着生命意志,它决定着我们一切行为的趋向。
而与此同时,这个生命意志又是自发的、无条件的、非理性的和盲目的。
它是自发的,因为当生命意志在支配着我们一切行为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生命意志在支配,我们也没有要求它如此地行动,那生命意志仿佛是一个比我们自己更有意识、更有力量的智慧生物,是自己在运动,并把运动的结果强加于我们身上。说生命意志是无条件的,因为生命意志之起作用并不需要任何条件,我们写作时需要纸、笔或者电脑,说话时需要舌头,还要懂得语言,但生命意志却不需要任何这类的条件,甚至于不需要我的生命存在,因为即使我死了,其他人还在生存,生命意志也还在起作用。
说它是非理性的和盲目的,因为当生命意志起作用时,它决不会考虑我们如何感受,也不会考虑这是否符合道德,它总是按自己的方式说话而决不考虑这话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用自己的脚步走路而决不考虑是否脚下有一个还不会走路的婴儿。当然,女口果它前面是万丈悬崖时,它就不会走下去了,因为生命意志虽然是无理性的、盲目的,然而它的盲目是一种掩耳盗铃的盲目,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盲目,也就是说,它并非真正的盲目,而是刻意的盲目,只有当它面对他人时,它才是盲目的,而当它面对自己时,它就不是盲目的了。相反,它总是尽心竭力地替自己,当然也就是替生命之主体,效劳。这时它绝对的心明眼亮。― 这也就是生命意志的表现。
584
生命意志有多种表现形式,第一个表现形式就是珍视生命,不惜一切手段使自己的生命不受威胁。
我们可以将生命的这种表现形式称做生存意志,生存意志就是生命生存的愿望,是要求生命最大限度地延续生命的欲望。我想这不用多说,中国有古话说“蟠蚁尚且惜生”,又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这些都表现了人们何等看重生命。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说,人们都拥有一种“生存本能”,这是人类的第一本能。我相信大家也会同意弗洛伊德的话,将人类对自己生命的珍惜看做是一种天生的本性。
生命意志的另一表现形式就是对幸福、快乐的不可遏止的、永不停息的渴求。在这种快乐之中,首推对性享乐的欲求。在叔本华看来,这是一种生殖意志。他在《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的第四篇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因为大自然的内在本质,亦即生命意志,在性冲动中把自己表现得最强烈,所以古代诗人和哲人― 赫西俄德和巴门尼德― 很有意味地说爱神是元始第一,是造物主,是一切事物所从出的原则。菲内居德斯曾说过:“宙斯在要创造世界的时候,把自己变成了爱神厄洛斯。,, .? ? … 印度人的摩耶也被意译为“爱”,她的纺事和织成品即整个的假象世界。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叔本华眼中,性冲动是生命的内在活力,它居于人类心灵深处,是人类的另一种本性。在这点上他与孟子的观点是一致的,孟夫子说:“好色,人之所欲。”这里指的就是性欲。
585
不但东方的孟夫子如此说,西方的亚里士多德也这样说哩,在他的《 形而上学》 中有这样一段话:
有人推测赫西俄德是第一个在这方面做探讨的人,但也有其他的人把爱清和欲望当做存在物的本原,例如巴门尼德在设计万物生成的时候就说:“全部神中爱情产生第一个神。”赫西俄德则说:
混沌在万物中首先生成,接着就是宽阔胸怀的大地,
在从不朽之物最前面的则是爱情。
大家应该相信他们的话吧?其实不但人有这种本性,就连动物也是一样的有呢。要知道大象、黑猩猩等动物,并没有谁教过它们怎么样做爱,但它们到了那个年龄段后自然而然地就会做了,这就是它们的种类得以延续的两个基本原因之一。另一个不用说,就是上面的生存意志了。
这种对生命的无限珍视,对快乐的不停追求对于人类而言是理所当然,无可避免的,这一方面造成了人类个体― 我、你、他― 得以拥有生命,并且享受生之快乐,但另一方面它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许多其它后果。
这种后果之一就是利己主义,叔本华认为这是人类一切行为的根本特点。对于什么是利己主义大家都很清楚― 至少清楚具体的也就是行为化的利己主义。例如在公共的花圃里,某个利己主义者,张三先生,看到一枝玫瑰花儿,又大又红又香,就毫586
不客气地伸手摘下来,到某某名胜古迹玩赏时,在某个地方刻上“张三到此一游”,这些都是典型的利己主义行为。
这利己主义使得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求得行为人的一己之快乐,避免一己之痛苦,这种对于个人幸福的渴望是生命的形式,是生命中一切行为的井胜。
也许这时您会提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如此呢?即为什么对于幸福的追求是生命中一切行为的共性呢?简而言之,为什么人们要追求幸福呢?
叔本华答道:这是因为我们对现实不满,现实中我们不感到幸福,所以需要追求幸福。这就说明我们对于幸福的追求是被动的、消极的,它产生于匾乏与痛苦,痛苦是幸福之母。
同时,我们之所以追求幸福,消除匾乏,也是生命意志要求的结果。生命意志要求我们去求取幸福。
然而,“幸福不是毛毛雨”,不是站到露天就能让幸福自己淋到头上,它需要许多的条件,要付出相当的代价,并且,纵使人这样做了,仍可能追求不到幸福。这时又会怎样呢?
叔本华说:这时人就会产生痛苦。所以人们追寻幸福的结果却是求到痛苦,而这痛苦,归根到底是生命意志造就的,是生命意志产生了痛苦。
前面说,痛苦来自于匾乏,那么是不是说,如果这匾乏得到了满足,人就能幸福了呢?
也不是!因为我们说这匾乏得到了满足,并不是指所有的匾乏得到了满足,而是指当前这个匾乏得到了满足。也许我们在这个匾乏得到满足之后有片刻的幸福,然而它就像白驹过隙一样,转瞬即逝。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当一个匾乏得到满足之后,自然而然地,人马上587
便会有了新的匾乏,于是就有了新的不满,造成了新的痛苦,那如美梦的幸福转眼间便真成了黄粱一梦,梦醒时分发现人生还是只有痛苦。叔本华借用卢克莱修在《 物性论》 中的几句诗说:
因为我们所追求的,一天还未获得,在我们看来,它的价值便超过一切;可是一旦已拿到手,立刻又另有所求。总是那一渴望紧紧掌握着我们,这些渴求生命的我们。
为什么如此呢?为什么人要如此不断有新欲望,导致新睑乏、新痛苦呢?叔本华说:不为别的,只为这不断地欲求是生命意志的本质。古人云:得陇望蜀,人之常情。这不但是人之常情,更是意志之常情。实际上是意志之常情使得人有了这个常情。这样人就像钟摆一样,在匾乏与欲望之间来回摆动,新的满足只会带来新的匾乏,如此循环不已。
而生命,也就在这痛苦的循环之中慢慢地腐蚀掉了。正如叔本华自己所说:“所以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着,事实上痛苦和无聊两者也就是人生的两种最后成份。”痛苦使人追求快乐,快乐预兆新的痛苦,它们都来自于生命意志,而且,生命意志愈强烈,痛苦也就愈强烈。就如俗语说:爬得越高,跌得越惨。总而言之一句话:人生即苦。
面对如此痛苦的人生,我们难道真
的毫无希望了吗?毫无趋乐避苦的良方了吗?588
叔本华又回答:不是,但也是!
说不是,因为叔本华认为,人类根本不可能真的趋乐,因为如前所言,痛苦来自于生命意志,只要生命意志依然存在并且展现它的本质― 痛苦,那么人生就不可能笑起来,快乐起来。这就是说:人生就是困乏、痛苦、哀怨、折磨和死亡种种痛苦之和,这是命中注定。
说是,因为我们虽然不可能趋乐,却可以避苦。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种种方式逃脱人生的苦难,因而也就逃脱了苦难的人生,达到一个虽不快乐,但也没有痛苦的人生。
如果真能这样,那也好,因为没苦总比有苦好,至于快乐… … 先避了苦再说吧。
如何避苦呢?叔本华告诉我们,这其实很简单。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人类痛苦的根源在于人的生命意志,因此,避苦的基本原则也就是:放弃我们的生命意志。
我们要让自己深深地明白:人的全部幸福、为之进行的全部斗争都毫无价值,斗争不过是生命意志的体现,而生命意志正是痛苦之始作俑者,因此,我们要牢牢地记住:追求生命意志、生命意志的追求只会自寻烦恼。
我们要同令我们去追求所谓幸福的生命意志决斗,只要我们战胜了它,扼制住了生命意志,就再也没有什么痛苦与恐俱来束缚我们了。如果把痛苦比做一股从地底涌出来的泉水,那么一旦我们克服了生命意志,那也就是堵塞了痛苦之源泉的泉眼。但在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这生命意志是一个相当抽象的东西,它不像我口袋里的100 块钱,要放弃它只要将之往马路上一扔就完了。这生命意志可是存在于我们大脑内部的,甚至已经与我们的生命融为一体,如何才能放弃之呢?
589
叔本华给我们指明了六条救治之道。其中前三条是治标,后三条则是治本。
我们先来谈谈前面三条吧。
这三条分别是:哲学、艺术、宗教。叔本华说它们都能令我们克制生命意志。
第一条是哲学之道。中国有句俗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话简明而深刻地揭示了无数人眼中的求福之道:尽可能地获得财富,以为这样人就可以幸福了。
叔本华说,这样的思想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财富当然可能带来某些乐趣,但这只是可能,而非必然。
我想这是容易了解的,因为如果财富等于快乐,那么世上的有钱人就都该是快乐的了,而比尔? 盖茨该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事实上当然不如此,甚至相反,有钱人的日子说不定比没钱人过得更不快乐呢。这是为什么呢?叔本华说,这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使用财富。他认为懂得使用财富,并使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幸福那简直是一门艺术哩!
如何懂得这门使用财富为我们带来幸福之艺术呢?叔本华说,这需要智慧、理性与知识。
大家听到这里也许一下子愣了,怎么?难道智慧与理性、知调文些东西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吗?叔本华回答说:这是可能的。因为人既是努力奋斗的意志,同时当他成为人之后,还是一个有知识、有智慧的主体。当他拥有理性、知识与智慧之后,就可望能用它们来控制意志。
这种对意志的控制我们可以从人们的许多行为中看到。最典型者如主动放弃生命。我们知道,人的最基本意志是生存意志,如果人完全按意志而生存的话,那就是说人无论如何都不会590
放弃自己的生命,会不惜一切地维护自己的生命。然而我们在生活中又可以看到大量与之相反的事例,在这些事例中,人们因为生命之外的原因而毫不犹豫地放弃了生命― 或者自杀,或者让别人取走自己的生命。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最感人的莫过于谭嗣同之从容牺牲。“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本来完全有机会像康有为和梁启超一样逃走,别人也这么劝他,可他这样回答道:“外国变法未有不流血者,中国以变法流血者,请自嗣同始。”
请看,这是何等豪情,敢与日月争辉!
这些例子在哲学上又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在某些情况下理性完全可能驾驭意志。
我们又知道,意志是人生痛苦的总根子,理性既然能够驾驭意志,那么它就为什么不能消饵意志所引起的痛苦呢?当然能!理性能令我们用一种更加清醒的态度看待人生万事,那些表面看来足以引起我们痛苦的事,当理性温柔地一抚,我们痛苦的心胸就可能平复下来,而痛苦也就消失了。理性既然能驾驭意志,现在的间题是:我们如何才能获得这种理性呢?叔本华教给我们的方法是读书,读哲学书,并且读哲学大师的原著。他说,只有从哲学大师们的原作那里才能找到哲学与智慧,找到能驾驭意志的理性。
一旦我们通过哲学达到了这种理性之境,我们就能超脱意志强加给我们的种种欲望,从而也就超脱了痛苦。对此叔本华有一段动人的话语:
当外部因素或内在特性突然把我们从欲求的无尽之流中托出,并使认识摆脱意志的桓桔时,注意力就不再集中于591
欲求的动机,而是抛开事物与意志的关系去领悟事物,因而能从纯粹客观的角度观察事物,不带任何个人利益和主观性― 只就它们是表象而不是动机对其加以充分的专注。这样我们以前求而不得的安宁就会自动光临,与我们安然相处。这就是没有痛苦的心境,被伊壁鸿鲁誉为至善的仙境。因为我们在这一瞬间摆脱了痛苦的意志冲动,我们为制服欲求强加于我们的劳役而欢呼,伊克希翁的风火轮也停止了转动。
这就是第一条解脱痛苦之道― 哲学之道。
现在我们来讲第二条道:艺术之道。
叔本华认为,艺术的特征就是:艺术能将人类的认识从意志的奴役之下解放出来,使人忘却自己的欲望与私利,而让心灵达到一种对真理的非意志的领悟。
将这句话结合我们前面讲过的哲学的作用,不难看出,艺术的这种解放其实质与哲学是一样的,都是令我们能超脱意志的束缚,一旦做到这点,我们也就摆脱了痛苦之源,而痛苦自然也就消失了。
为什么说艺术有这种功用呢?叔本华说,这是因为艺术作品所揭示的并不是现实的事物,而是理想化的事物,这个理想化当然也意味着事物中包含着理念,它是事物一种理性的、普遍的美,其中不掺杂任何个人的意志。
也就是说,通过这种艺术的表现手法我们就能从艺术中得到某种超脱个人意志的东西― 美。这种超脱了个人意志的美无疑也超脱了痛苦,这样,无论是创造艺术还是欣赏艺术,都可以暂时超脱个人意志,在美的沐浴中涤除痛苦。
592
叔本华的这番话不知大家是否同意?不过,我想他是有道理的。这可以从两方面来说。
一方面是大家翻开艺术大师们的作品,我们将会发现一个令人吃惊的现象,无论这幅作品的题材是什么,哪怕是异常痛苦的题材,例如像戈雅的《 法国士兵枪杀西班牙起义者》 、毕加索的《 格尔尼卡》 ,或者苏里科夫的《 近卫军临刑的早晨》 ,这些题材都是令人极其痛苦的,然而我们在欣赏它们时难道心中只有痛苦么?不,我们所得到的与其说是痛苦,不如说是美,当然是一种悲壮的美,但这种悲壮并没有令美减少,相反是一种更加动人的美。
这也就说明:艺术令痛苦变成美。而美,当然不是痛苦。另一方面的道理是,大家可以试试― 我相信大家都试过了,当你痛苦的时候,不妨打开音响,听听贝多芬的《 英雄》 、《 命运》 ,这时你会有什么感觉呢?是不是感觉痛苦随着激荡的音符渐渐减退,乃至于消失?
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它能令痛苦在艺术之美感中升华。这条路诚然可贵,不过叔本华说,却远不是我们人人能够走得通的。因为艺术需要天才,只有天才们才能创造艺术,并在艺术中超脱痛苦。
但幸运的是我们这些没有艺术天才的人还可以欣赏艺术,在对艺术之美的欣赏中超脱痛苦。
第三条超脱人生苦海之道是宗教。
为什么宗教是一条超脱苦海之道?我们不妨看一看基督教。我们知道基督教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认为人在这个世界上出生之时就带有了原罪,这是无论如何也避免不了的。这个原罪起源于上帝所造的人类之初祖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从这时593
候起人类就有了自己的意志了,从而也有了罪。因而这个原罪也可以说就是人对意志的肯定与强调。自从有了这意志之后,人类的一切欲望便蜂拥而来,从而导致了深重的痛苦。这些都是意志作用的后果。
如何求得解脱呢?我们可以看到,从很早起,基督教便宣扬一种对基督的献身精神。这种献身精神的特点就是克制人类那些平常的欲望,尤其是性欲,甚至将这种克制发挥到极端。典型者就是修士。大家至少从电视、电影或者小说中看到过,在西方有许多的修道院,那里的修士、修女们终日粗茶淡饭,惟以思索敬拜上帝为事。至于性爱与结婚,那更是决不允许的了,被认为是对神最大的裹滨。除了这些一般的修行外,甚至有所谓的苦修。这些苦修士们或者躺在碎玻璃上打滚,或者用鞭痛打自己,总之用尽各种使自己痛苦的法子来表达对上帝的虔诚。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做就可以求得上帝的垂顾,获得救赎,上达天堂。
同样,在基督教理论里,人类是很难在人间获得幸福的,就像虔诚的葛朗台太太在临终前对女儿说的:“孩子,幸福只在天上,你将来会知道的。”人死亡之时也就是其可能获得幸福之日。以上种种基督教的解脱之法有一个共同特点:禁欲。它试图通过禁止人类各种自然的欲望,例如性欲与口腹之欲,来达到对尘世痛苦的解脱。
而这一切也就是对人类生命意志的直接否定。这与前面两条解救之道可说殊途而同归。
佛教还有一种特殊的境界,叫涅桨,它是佛家修行的最高目标。这种最高的目标实际上是什么呢?它是死亡。不过它同一般的死亡当然有大区分。它是指一个人的修行达到最高境界之594
后,就能超脱人的生死轮回,也就是超脱了一切的人生之烦恼、苦难而达到了一种’自我的“寂灭”。而这人生之一切烦恼苦难如上所言,都来自于人的种种“欲”,它不但使人生即苦,而且还使人堕入了无穷无尽的生死轮回,永远也摆脱不了这种生之苦。要摆脱之的惟一办法当然是通过修行达到这种无喜无忧、无生无灭的涅桨之境了。而达到这种境界就要通过不吃荤、不谈恋爱等等禁绝欲望― 生命意志― 的法子。
叔本华将这种涅架之境看得极为玄妙崇高,视之为最高的智慧,能使人如醒酬灌顶,大彻大悟,并实现彻底消灭生命意志,永远摆脱苦难之人生。
至此我们说完了叔本华的三条摆脱人生苦难之道。可以看到,叔本华这三条道路的确能令人克制生命意志,从而摆脱人生之痛苦。然而也正如我们一开始就指出的,这三种方法是只治标不治本的。
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意思是说;这三种方法有个缺点,是它们都只压制生命意志,而不是根除它。
那么治本的方法又是什么呢?就是下面要讲的后三种了。在我讲这三种方法之前,大家可要站稳点儿,免得听了后大惊失色,以至晕倒。
这三种方法就是:发疯、自杀、消灭全人类。
这自杀的意思不用多说,一看就明白得很。
如叔本华自己所言:
如果死亡终于来到而解散了意志这一现象,那么,死,作为渴求的解脱,就是极受欢迎而被欣然接受的了。在这595
里和别的人不同,随着死亡而告终的不仅只是现象,连那本质自身也消失了。
这里的“本质自身”当然指的就是死者的生命意志。至于发疯,它的作用也同自杀差不多。我们知道,一个人之所以发疯往往是因为发生了一些他所不能承受的事情,例如爱子如命的母亲眼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在车轮下,或者女孩子被爱得死去活来的男友抛弃了,等等。这些事情是如此之痛苦― 如果我们更深地研究一下,会发现这些例子实质上仍是某种欲望得不到满足― 那理性和意志都不愿意承受,于是人便采取了一种既可不让理比知觉,又可避开意志的办法― 发疯。因为在这疯狂里,一切过去的经历和它产生的痛苦都在人的脑海里消失了。这就是发疯的实质,也是发疯的意义。对此叔本华这样说过:
如果有这样一种痛苦的认识或回忆竟是如此折磨人,以至简直不能忍受而个体就要受不住了,这时被威胁到如此地步的自然(本能)就要求助于疯癫作为救命的最后手段了。痛苦如此之深的精神好像是扯断了记忆的线索似的,它拿幻想填充漏洞,这样它就从它自己力所不能胜的精神痛苦逃向疯癫了,― 好比人们把烧伤了的手脚锯掉而换上木制手足一样。
虽然在忘却里,人初看只是失去了理智,其一切的行为都受原始的意志-一本能― 制约,然而如果更深一步地看,这种所谓受意志制约只是一种假象,因为被忘却彻底淹没了的疯者已596
经忘却了一切― 包括生命意志,他已经成了一部没有生命意志的机器。
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推理。我们知道,一个疯者是不会有什么痛苦的,他发疯就是为了忘却痛苦,而痛苦的存在是生命意志的必要条件。现在没有了痛苦,当然也就没有生命意志了。这是一个简单的三段论的逆否命题。我们根据形式逻辑也知道,如果一个命题成立,它的逆否命题也必然成立。这就是说,发疯像自杀一样,在自杀里,生命意志随死亡而消失,在发疯里,生命意志随忘却而消失。
我们还可以看到,自杀和发疯这两种方式都是一种根本性的解除痛苦的方式,因为它们也是一种彻底解决生命意志的方式。通过它们,生命意志不是隐匿了,而是消失了。
然而是不是仅有这两种方法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人类的生之烦恼了呢?叔本华说,还不能,因为这两种方法只能救少数人于苦难,自杀只是杀自己,发疯只是自己发疯,这只是消失了个体自己的生命意志,对旁人的生命意志则没什么影响,旁人仍然有着生命意志,仍忍受着由之带来的生之痛苦。
那怎么办呢?作为将整个人类放在自己心里的叔本华,他决不会因此满足,他要找出能使全人类脱离生之苦海的无上妙法。这无上妙法是什么呢?大家想必可以猜到,就是消灭人类的生命之源泉― 生殖意志。
这生殖意志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了,它与生存意志一起形成生命意志的两大表现形式。具体地说,它就是人类的性本能,通过它人类能够不但自己存在下去,还能造就自己的下一代,令人类种族绵延不绝。
叔本华对这种生殖意志可说是深恶痛绝,将之看做是人类597
不能全体一致、一劳永逸地解脱痛苦的根源,因为它的存在,使人类不但不能将生之痛苦消灭,而且还将这种痛苦一代一代传将下去,永无脱离苦海之日。
虽然生孩子是男女双方的事,二者缺一不可,但叔本华似乎将这罪过全加到了女子头上。是女子不知羞耻地勾引男子,才使他们同她们做出了生孩子这徉的蠢事。他又说,如果一个男子足够聪明的话,就不该上这样的当。他苦口婆心地劝男同胞们说:她们的美丽是短暂的,像昙花一现,过不了几年就会凋谢,到那时,他们会连看都不愿看她们一眼。即使不幸上了她们的当,同她们发生了关系,也千万不要就此答应同她们一辈子长相厮守,那才傻哩!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