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鲁迅全集

_133 鲁迅(现代)
    虐政何妨援律例,杀人如草不闻声。
    千古同心有孟子,也教肉食远庖厨。
    好向侯门卖廉耻,五千一掷未为奢。
  三月五日。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三月六日《申报·自由谈》,署名干。
  按本篇和下面的《伸冤》、《曲的解放》、《迎头经》、《出卖灵魂的秘诀》、《最艺
术的国家》、《内外》、《透底》、《大观园的人才》,以及《南腔北调集》中的《关于女
人》、《真假堂吉诃德》,《准风月谈》中的《中国文与中国人》等十二篇文章,都是一九
三三年瞿秋白在上海时所作,其中有的是根据鲁迅的意见或与鲁迅交换意见后写成的。鲁迅
对这些文章曾做过字句上的改动(个别篇改换了题目),并请人誊抄后,以自己使用的笔名
寄给《申报·自由谈》等报刊发表,后来又分别将它们收入自己的杂文集。
  〔2〕 “人权论” 指《人权论集》。该书主要汇集胡适、罗隆基、梁实秋等在一九
二九年间所写的谈人权问题的文章,一九三○年二月上海新月书店出版。
  〔3〕 《栎园书影》 即《因树屋书影》。明末清初周栎园著。该书卷二中说:“昔
有鹦鹉飞集陀山,因山中大火,鹦鹉遥见,入水濡羽,飞而洒之。天神言:‘尔虽有志意,
何足云也?’对曰:‘尝侨居是山,不忍见耳。’天神嘉感,即为灭火。”这原是一个印度
寓言,屡见于汉译佛经中。按周栎园(1612—1672),名亮工,河南祥符(今开封
)人。
  〔4〕 胡适(1891—1962) 字适之,安徽绩溪人。一九二七年曾得美国哥
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他早年留学美国,一九一七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五四”时期,
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右翼代表人物。后来先后投靠北洋军阀、国民党反动派,为帝国主义的侵
略效劳。一九四九年四月逃美国,后病死于台湾。
  〔5〕 何将军 指何键(1887—1956),湖南醴陵人,国民党军阀。
  当时任湖南省政府主席。一九三二年十二月胡适应何键之邀到长沙讲演《我们应走的路
》,据传何送他“路费”五千元。
  〔6〕 实验主义 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的一个主观唯心主义派别,认为有用即真理,否
认真理的客观性。主要代表人有美国杜威等。胡适是杜威的学生和信徒。一九一九年胡适在
北京连续讲演宣传实验主义。一九二一年写《杜威先生与中国》一文为之吹嘘,文中说杜威
的哲学方法“总名叫做‘实验主义’”。
  〔7〕 《字林西报》(“North China Dairy News”) 英
国人在上海办的英文日报,一八六四年七月一日创刊,一九五一年三月三十一日停刊。
  〔8〕 离得杀猪的地方远远的 见《孟子·梁惠王》:“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
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伸  冤〔1〕
  李顿报告书〔2〕采用了中国人自己发明的“国际合作以开发中国的计划”,这是值得
感谢的,——最近南京市各界的电报已经“谨代表京市七十万民众敬致慰念之忱”,称他“
不仅为中国好友,且为世界和平及人道正义之保障者”(三月一日南京中央社电)了。
  然而李顿也应当感谢中国才好:第一,假使中国没有“国际合作学说”,李顿爵士就很
难找着适当的措辞来表示他的意思。岂非共管没有了学理上的根据?第二,李顿爵士自己说
的:“南京本可欢迎日本之扶助以拒共产潮流”,他就更应当对于中国当局的这种苦心孤诣
表示诚恳的敬意。
  但是,李顿爵士最近在巴黎的演说(路透社二月二十日巴黎电),却提出了两个问题,
一个是:“中国前途,似系于如何,何时及何人对于如此伟大人力予以国家意识的统一力量
,日内瓦〔3〕乎,莫斯科乎?”还有一个是:“中国现在倾向日内瓦,但若日本坚持其现
行政策,而日内瓦失败,则中国纵非所愿,亦将变更其倾向矣。”这两个问题都有点儿侮辱
中国的国家人格。国家者政府也。李顿说中国还没有“国家意识的统一力量”,甚至于还会
变更其对于日内瓦之倾向!这岂不是不相信中国国家对于国联的忠心,对于日本的苦心?
  为着中国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光荣起见,我们要想答复李顿爵士已经好多天了,只是没
有相当的文件。这使人苦闷得很。今天突然在报纸上发见了一件宝贝,可以拿来答复李大人
:这就是“汉口警部三月一日的布告”。这里可以找着“铁一样的事实”,来反驳李大人的
怀疑。
  例如这布告(原文见《申报》三月一日汉口专电)说:
  “在外资下劳力之劳工,如劳资间有未解决之正当问题,应禀请我主管机关代表为交涉
或救济,绝对不得直接交涉,违者拿办,或受人利用,故意以此种手段,构成严重事态者,
处死刑。”这是说外国资本家遇见“劳资间有未解决之正当问题”,可以直接任意办理,而
劳工方面如此这般者……就要处死刑。这样一来,我们中国就只剩得“用国家意识统一了的
”劳工了。因为凡是违背这“意识”的,都要请他离开中国的“国家”——到阴间去。李大
人难道还能够说中国当局不是“国家意识的统一力量”么?
  再则统一这个“统一力量”的,当然是日内瓦,而不是莫斯科。“中国现在倾向日内瓦
”,——这是李顿大人自己说的。我们这种倾向十二万分的坚定,例如那布告上也说:“如
有奸民流痞受人诱买勾串,或直受驱使,或假托名义,以图破坏秩序安宁,与构成其他不利
于我国家社会之重大犯行者,杀无赦。”这是保障“日内瓦倾向”的坚决手段,所谓“虽流
血亦所不辞”。而且“日内瓦”是讲世界和平的,因此,中国两年以来都没有抵抗,因为抵
抗就要破坏和平;直到一二八,中国也不过装出挡挡炸弹枪炮的姿势;最近的热河事变,中
国方面也同样的尽在“缩短阵线”〔4〕。不但如此,中国方面埋头剿匪,已经宣誓在一两
个月内肃清匪共,“暂时”不管热河。
  这一切都是要证明“日本……见中国南方共产潮流渐起,为之焦虑”〔5〕是不必的,
日本很可以无须亲自出马。中国方面这样辛苦的忍耐的工作着,无非是为着要感动日本,使
它悔悟,达到远东永久和平的目的,国际资本可以在这里分工合作。而李顿爵士要还怀疑中
国会“变更其倾向”,这就未免太冤枉了。
  总之,“处死刑,杀无赦”,是回答李顿爵士的怀疑的历史文件。请放心罢,请扶助罢。
  三月七日。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三月九日《申报·自由谈》,署名干。
  〔2〕 李顿报告书 李顿(V.Lytton,1876—1947),英国贵族。
  一九三二年四月,国际联盟派他率领调查团,到我国东北调查九一八事件,同年十月二
日发表所谓《国联调查团报告书》(也称《李顿报告书》),其中竟说日本在中国东北有“
不容漠视”的“权利”及“利益”。日本侵入东北,是因为中国社会内部“紊乱”和中国人
民“排外”使日本遭受“损害”;是由于苏联之“扩张”及“中国共产党之发展”使日本“
忧虑”。在《报告书》的第九章中,把孙中山早年关于引进外国技术、资金以帮助中国开发
建设的主张加以歪曲引用,提出“以暂时的国际合作,促进中国之内部建设”,实际上是主
张由帝国主义共同瓜分中国。《报告书》还荒谬地提出使东北从中国分割出去的“满洲自治
”主张。当时国民党政府竟称这一报告“明白公允”,对《报告书》原则表示接受。
  〔3〕 日内瓦 瑞士西部日内瓦州的首府,国际联盟总部所在地。
  这里的意思是指英、法等帝国主义集团。
  〔4〕 “缩短阵线” 这是国民党宣传机构掩饰其作战部队溃退的用语。如《申报》
一九三三年三月三日所载一则新闻标题为:“敌军深入热河省境,赤峰方面消息混沌,凌原
我军缩短防线。”
  〔5〕 这也是李顿在巴黎演说中的话。
曲的解放〔1〕
  “词的解放”〔2〕已经有过专号,词里可以骂娘,还可以“打打麻将”。
  曲为什么不能解放,也来混账混账?不过,“曲”一解放,自然要“直”,——后台戏
搬到前台——未免有失诗人温柔敦厚〔3〕之旨,至于平仄不调,声律乖谬,还在其次。
《平津会》杂剧
  (生上):连台好戏不寻常:攘外期间安内忙。只恨热汤〔4〕滚得快,未敲锣鼓已收
场。(唱):
  〔短柱天净纱〕〔5〕 热汤混账——逃亡!
  装腔抵抗——何妨?
  (旦上唱): 模仿中央榜样:
——整装西望,
  商量奔向咸阳。
  (生):你你你……低声!你看咱们那汤儿呀,他那里无心串演,我这里有口难分,一
出好戏,就此糟糕,好不麻烦人也!
  (旦):那有什么:再来一出“查办”〔6〕好了。咱们一夫一妇,一正一副,也还够
唱的。
  (生):好罢!(唱):
  〔颠倒阳春曲〕〔7〕 人前指定可憎张〔8〕,骂一声,不抵抗!
  (旦背人唱):百忙里算甚糊涂账?
只不过假装腔,
  便骂骂又何妨?
  (丑携包裹急上):阿呀呀,哙哙不得了了!
  (旦抱丑介):我儿呀,你这么心慌!你应当在前面多挡这么几挡,让我们好收拾收拾
。(唱):
  〔颠倒阳春曲〕 背人搂定可怜汤,骂一声,枉抵抗。
  戏台上露甚慌张相?
只不过理行装,
  便等等又何妨?
  (丑哭介):你们倒要理行装!我的行装先就不全了,你瞧。(指包裹介。)
  (旦):我儿快快走扶桑〔9〕,(生):雷厉风行查办忙。
  (丑):如此牺牲还值得,堂堂大汉有风光。(同下。)
  三月九日。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三月十二日《申报·自由谈》,署名何家干。
  〔2〕 “词的解放” 一九三三年曾今可在他主编的《新时代月刊》上提倡所谓“解
放词”,该刊第四卷第一期(一九三三年二月)出版“词的解放运动专号”,其中载有他作
的《画堂春》:“一年开始日初长,客来慰我凄凉;偶然消遣本无妨,打打麻将。都喝干杯
中酒,国家事管他娘;樽前犹幸有红妆,但不能狂。”
  〔3〕 温柔敦厚 语见《礼记·经解》:“孔子曰:‘……温柔敦厚,诗教也。’”
  〔4〕 热汤 双关语,指当时热河省主席汤玉麟。一九三三年二月二十一日日军进攻
热河时他仓皇逃跑。日军于三月四日仅以一百余人的兵力就占领了当时的省会承德。
  〔5〕 短柱天净纱 短柱,词曲中一种翻新出奇的调式,通篇一句两韵或两字一韵。
《天净纱》是“越调”中的曲牌名。
  〔6〕 “查办” 热河失陷后,为了逃避人民的谴责,一九三三年三月七日,国民党
政府行政院决议将汤玉麟“免职查办”,八日又下令“彻查严缉究办”汤玉麟。
  〔7〕 颠倒阳春曲 《阳春曲》一名《喜春来》,是“中吕调”中的曲牌名。作者在
《阳春曲》前用“颠倒”二字,含有诙谐、讽刺的意味。
  〔8〕 张 指张学良。热河失陷后,蒋介石曾把失地责任委罪于张学良。参看本卷第
148页注〔1〕。
  〔9〕 扶桑 据《南史·东夷传》:“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
  旧时我国常以“扶桑”指称日本。
文学上的折扣〔1〕
  有一种无聊小报,以登载诬蔑一部分人的小说自鸣得意,连姓名也都给以影射的,忽然
对于投稿,说是“如含攻讦个人或团体性质者恕不揭载”〔2〕了,便不禁想到了一些事—
—凡我所遇见的研究中国文学的外国人中,往往不满于中国文章之夸大。这真是虽然研究中
国文学,恐怕到死也还不会懂得中国文学的外国人。倘是我们中国人,则只要看过几百篇文
章,见过十来个所谓“文学家”的行径,又不是刚刚“从民间来”的老实青年,就决不会上
当。因为我们惯熟了,恰如钱店伙计的看见钞票一般,知道什么是通行的,什么是该打折扣
的,什么是废票,简直要不得。
  譬如说罢,称赞贵相是“两耳垂肩”〔3〕,这时我们便至少将他打一个对折,觉得比
通常也许大一点,可是决不相信他的耳朵像猪猡一样。说愁是“白发三千丈”〔4〕,这时
我们便至少将他打一个二万扣,以为也许有七八尺,但决不相信它会盘在顶上像一个大草囤
。这种尺寸,虽然有些模胡,不过总不至于相差太远。反之,我们也能将少的增多,无的化
有,例如戏台上走出四个拿刀的瘦伶仃的小戏子,我们就知道这是十万精兵;刊物上登载一
篇俨乎其然的像煞有介事的文章,我们就知道字里行间还有看不见的鬼把戏。
  又反之,我们并且能将有的化无,例如什么“枕戈待旦”呀,“卧薪尝胆”呀,“尽忠
报国”呀,〔5〕我们也就即刻会看成白纸,恰如还未定影的照片,遇到了日光一般。
  但这些文章,我们有时也还看。苏东坡贬黄州时,无聊之至,有客来,便要他谈鬼。客
说没有。东坡道:“你姑且胡说一通罢。”〔6〕我们的看,也不过这意思。但又可知道社
会上有这样的东西,是费去了多少无聊的眼力。人们往往以为打牌,跳舞有害,实则这种文
章的害还要大,因为一不小心,就会给它教成后天的低能儿的。
  《颂》诗〔7〕早已拍马,《春秋》〔8〕已经隐瞒,战国时谈士蜂起,不是以危言耸
听,就是以美词动听,于是夸大,装腔,撒谎,层出不穷。现在的文人虽然改著了洋服,而
骨髓里却还埋着老祖宗,所以必须取消或折扣,这才显出几分真实。
  “文学家”倘不用事实来证明他已经改变了他的夸大,装腔,撒谎……的老脾气,则即
使对天立誓,说是从此要十分正经,否则天诛地灭,也还是徒劳的。因为我们也早已看惯了
许多家都钉着“假冒王麻子〔9〕灭门三代”的金漆牌子的了,又何况他连小尾巴也还在摇
摇摇呢。
  三月十二日。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月三月十五日《申报·自由谈》,署名何家干。
  〔2〕 见一九三三年三月《大晚报》副刊《辣椒与橄榄》的征稿启事。《大晚报》连
载的张若谷的“儒林新史”《婆汉迷》,是一部恶意编造的影射文化界人士的长篇小说,如
以“罗无心”影射鲁迅,“郭得富”影射郁达夫等。
  〔3〕 “两耳垂肩” 语见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一回:“(刘备)生得身长八尺
,两耳垂肩,双手过膝”。
  〔4〕 “白发三千丈” 语见唐代李白《秋浦歌》第十五首:“白发三千丈,缘愁似
棍长。”
  〔5〕 “枕戈待旦” 晋代刘琨的故事,见《晋书·刘琨传》:
  “(琨)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卧薪尝胆”,“尝胆”是春秋时越王勾践的故事,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勾践)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卧薪”见宋代苏轼的《拟孙
权答曹操书》:“仆受遗以来,卧薪尝胆。”后来讲到越王勾践故事时,习惯用“卧薪尝胆
”一语。“尽忠报国”,宋代岳飞的故事,见《宋史·岳飞传》:“飞裂裳以背示,铸有‘
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当时国民党军政“要人”在谈话或通电中常引用这三句话

  〔6〕 苏东坡要客谈鬼的故事,见宋代叶梦得《石林避暑录话》卷一:“子瞻(苏东
坡)在黄州及岭表,每旦起,不招客相与语,则必出而访客。所与游者亦不尽择,各随其人
高下,谈谐放荡,不复为畛畦。
  有不能谈者,则强之使说鬼,或辞无有,则曰‘姑妄言之’,于是闻者无不绝倒,皆尽
欢而去。”
  〔7〕 《颂》诗 指《诗经》中的《周颂》、《鲁颂》、《商颂》,它们多是统治阶
级祭祖酬神用的作品。
  〔8〕 《春秋》 相传为孔丘根据鲁国史官记事而编纂的一部鲁国史书。据《春秋焚
梁传》成公九年:孔丘编《春秋》时,“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疾。”
  〔9〕 王麻子 是北京有长久历史的著名刀剪铺,旧时冒它的牌号的铺子很多;有的
冒牌者还在招牌上注明“假冒王麻子灭门三代”字样。
迎 头 经〔1〕
  中国现代圣经〔2〕——迎头经曰:“我们……要迎头赶上去,不要向后跟着。”
  传〔3〕曰:追赶总只有向后跟着,普通是无所谓迎头追赶的,然而圣经决不会错,更
不会不通,何况这个年头一切都是反常的呢。所以赶上偏偏说迎头,向后跟着,那就说不行

  现在通行的说法是:“日军所至,抵抗随之”,至于收复失地与否,那么,当然“既非
军事专家,详细计画,不得而知”。〔4〕不错呀,“日军所至,抵抗随之”,这不是迎头
赶上是什么!日军一到,迎头而“赶”:日军到沈阳,迎头赶上北平;日军到闸北,迎头赶
上真茹;日军到山海关,迎头赶上塘沽;日军到承德,迎头赶上古北口……以前有过行都洛
阳,现在有了陪都西安,将来还有“汉族发源地”昆仑山——西方极乐世界。至于收复失地
云云,则虽非军事专家亦得而知焉,于经有之,曰“不要向后跟着”也。证之已往的上海战
事,每到日军退守租界的时候,就要“严饬所部切勿越界一步”〔5〕。这样,所谓迎头赶
上和勿向后跟,都是不但见于经典而且证诸实验的真理了。右传之一章。
  传又曰:迎头赶和勿后跟,还有第二种的微言大义——报载热河实况曰:“义军〔6〕
皆极勇敢,认扰乱及杀戮日军为兴奋之事……唯张作相〔7〕接收义军之消息发表后,张作
相既不亲往抚慰,热汤又停止供给义军汽油,运输中断,义军大都失望,甚至有认替张作相
立功为无谓者。”“日军既至凌源,其时张作相已不在,吾人闻讯出走,热汤扣车运物已成
目击之事实,证以日军从未派飞机至承德轰炸……可知承德实为妥协之放弃。”(张慧冲〔
8〕君在上海东北难民救济会席上所谈。)虽然据张慧冲君所说,“享名最盛之义军领袖,
其忠勇之精神,未能悉如吾人之意想”,然而义军的兵士的确是极勇敢的小百姓。正因为这
些小百姓不懂得圣经,所以也不知道迎头式的策略。于是小百姓自己,就自然要碰见迎头的
抵抗了:热汤放弃承德之后,北平军委分会下令“固守古北口,如义军有欲入口者,即开枪
迎击之”。这是说,我的“抵抗”
  只是随日军之所至,你要换个样子去抵抗,我就抵抗你;何况我的退后是预先约好了的
,你既不肯妥协,那就只有“不要你向后跟着”而要把你“迎头赶上”梁山了。右传之二章

  诗云:“惶惶”大军,迎头而奔,“嗤嗤”小民,勿向后跟!赋〔9〕也。
  三月十四日。
  九日的报上登出来了。
原文是这样的——
  第三段“现在通行的说法”至“当然既”,原文为“民国廿二年春×三月某日〔10〕
,当局谈话曰:‘日军所至,抵抗随之……至收复失地及反攻承德,须视军事进展如何而定
,余’。”又“不得而知”下有注云:(《申报》三月十二日第三张)。
  第五段“报载热河……”上有“民国廿二年春×三月”九字。
  三月十九夜记。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三月十九日《申报·自由谈》,署名何家干。
  〔2〕 中国现代圣经 指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迎头赶上去”等语,见该书《民
族主义》第六讲,原文为:“我们要学外国,是要迎头赶上去,不要向后跟着他。譬如学科
学,迎头赶上去,便可以减少两百多年的光阴。”
  〔3〕 传 这里是指阐释经义的文字。
  〔4〕 “日军所至”等语,见一九三三年三月十二日《申报》载国民党代理行政院长
宋子文答记者问:“我无论如何抵抗到底。日军所至,抵抗随之”;“至于收复失地及反攻
承德,须视军事进展如何而定,余非军事专家,详细计划,不得而知。”
  〔5〕 “严饬所部切勿越界一步” 一二八上海战事后,国民党政府为向日本侵略者
乞降求和,曾同意侵入中国国土的日军暂撤至上海公共租界,并“严饬”中国军队不得越界
前进。
  〔6〕 义军 指“九一八”后活动在东北三省、热河一带的抗日义勇军。
  〔7〕 张作相(1887—1949) 辽宁义县人,九一八事变时任吉林省政府主
席、东北边防军副司令长官。
  〔8〕 张慧冲(1898—1962) 广东中山人,魔术、电影演员。曾于一九三
三年初赴热河前线拍摄义勇军抗日纪录影片。这里引用的是他自热河回上海后于三月十一日
的谈话,载三月十二日《申报》。
  〔9〕 赋 《诗经》的表现手法之一,据唐代孔颖达《毛诗注疏》解释,是“直陈其
事”的意思。
  〔10〕 春×三月某日 这里的“×”,是从《春秋》第一句“元年、春、王正月”
套来的。据《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解释:“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这里用“×
三月”,含有讽刺国民党法西斯独裁统治的意味。
“光明所到……”〔1〕
  中国监狱里的拷打,是公然的秘密。上月里,民权保障同盟〔2〕曾经提起了这问题。
  但外国人办的《字林西报》就揭载了二月十五日的《北京通信》,详述胡适博士曾经亲
自看过几个监狱,“很亲爱的”告诉这位记者,说“据他的慎重调查,实在不能得最轻微的
证据,……他们很容易和犯人谈话,有一次胡适博士还能够用英国话和他们会谈。监狱的情
形,他(胡适博士——干注)说,是不能满意的,但是,虽然他们很自由的(哦,很自由的
——干注)诉说待遇的恶劣侮辱,然而关于严刑拷打,他们却连一点儿暗示也没有。……”
  我虽然没有随从这回的“慎重调查”的光荣,但在十年以前,是参观过北京的模范监狱
的。虽是模范监狱,而访问犯人,谈话却很不“自由”,中隔一窗,彼此相距约三尺,旁边
站一狱卒,时间既有限制,谈话也不准用暗号,更何况外国话。
  而这回胡适博士却“能够用英国话和他们会谈”,真是特别之极了。莫非中国的监狱竟
已经改良到这地步,“自由”到这地步;还是狱卒给“英国话”吓倒了,以为胡适博士是李
顿爵士的同乡,很有来历的缘故呢?
  幸而我这回看见了《招商局三大案》〔3〕上的胡适博士的题辞:
  “公开检举,是打倒黑暗政治的唯一武器,光明所到,黑暗自消。”(原无新式标点,
这是我僭加的——干注。)
  我于是大彻大悟。监狱里是不准用外国话和犯人会谈的,但胡适博士一到,就开了特例
,因为他能够“公开检举”,他能够和外国人“很亲爱的”谈话,他就是“光明”,所以“
光明”所到,“黑暗”就“自消”了。他于是向外国人“公开检举”了民权保障同盟,“黑
暗”倒在这一面。
  但不知这位“光明”回府以后,监狱里可从此也永远允许别人用“英国话”和犯人会谈
否?
  如果不准,那就是“光明一去,黑暗又来”了也。
  而这位“光明”又因为大学和庚款委员会〔4〕的事务忙,不能常跑到“黑暗”里面去
,在第二次“慎重调查”监狱之前,犯人们恐怕未必有“很自由的”再说“英国话”的幸福
了罢。
  呜呼,光明只跟着“光明”走,监狱里的光明世界真是暂时得很!
  但是,这是怨不了谁的,他们千不该万不该是自己犯了“法”。“好人”〔5〕就决不
至于犯“法”。倘有不信,看这“光明”!
  三月十五日。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三月二十二日《申报·自由谈》,署名何家干。
  〔2〕 民权保障同盟 全称“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一九三二年十二月由宋庆龄、蔡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