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茶人三部曲

_10 王旭烽(当代)
  杭天醉的求救,竟然把儿子嘉和逼昏了。
  嘉平的大叫,把在外面厢房里各自打吨的绿爱和寄客叫醒了过来。他们急忙跑到窗下,绿爱生气地训斥嘉平:"谁让你们自己跑过来了?半夜都过了,准是你出的主意,你看你把你哥吓的!"
  赵寄客说;"不要紧,孩子小,惊吓的。"
  "我就没有!"嘉平说。
  "你和他不一样。"赵寄客说着便抱起孩子往回走。
  绿爱这头看赵寄客抱着孩子走,那头,对着门缝说:"天醉,你听着,我给你跪下了,我嫁到你家十几年,今天第一次给你跪下。你把大烟戒了,以后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不把大烟戒了,你就别想走出这个门坎,我沈绿爱说话算话,你可都听明白了。"
  里面,好久都不再有声音。绿爱抬着发酸的脚回了厢房,刚跨进门,那边,嚎叫哭喊声又开始了。沈绿爱终于忍不住了。她觉得一切都是没有意思的了,对一个不可救药的鸦片鬼,也没有什么可以再存幻想了。她拔腿往外走,又被赵寄客一把拦住。他生气地说:"你要干什么?"
  "我把他放了,我走!"绿爱歇斯底里地说。
  那边,又传来了变了调的咒骂:"赵寄客啊,我把你当亲兄弟,你把我往死里整啊,我早晓得你看中我的媳妇,我死了,你们俩好作一对啊!你心里这点东西瞒得过天也瞒不过我啊!你让我死,你让我去死吧,我死了好成全你们,你们两个骑在马上上天人地我也管不着了。你们两个畜生,为啥不让我去死啊……"
  绿爱听着,脸都变了色,人就要瘫软下去。赵寄客转过了身。几步就跨出了院子,三两下打开了房门的锁。正趴在地上的天醉不知哪来的精神,一蹿而起,朝门外扑去,被赵寄客一把抱住了,两个就打成了一堆。
  虽然此时,寄客已经只有了一只手臂,但发了疯的杭天醉依旧不是他的对手。他被赵寄客夹在那里,简直就如同夹了一张纸板,他再三再四叫也没用,浑身上下也没哪一块可以和赵寄客比力气,一发狠对准赵寄客的肩膀就是一口,顿时便流得满身满脸的血。见了血,赵寄客自己倒没吭一声,杭天醉却先昏了过去。
  这边,绿爱和嘉平赶了过来,见赵寄客一脖子的血,吓得面如土色,不知如何是好。赵寄客呸地吐口血痰,说:"拿根绳子来。"那两个人便慌着去找绳子,心一急,哪里找得到?倒是刚才昏过去的嘉和现在清醒了,巴巴地把绳子递过来。寄客把天醉拖到床上,又说:"你们来拉住他的脚,我把他绑上,省得出危险。"
  嘉和犹犹豫豫地站着不动,倒是嘉平爽快,一个箭步上去,按住了半昏迷的爹,这边三下两下,便把他固定在床上了。
  绿爱一脸死灰,说:"这样强做,有用吗?"
  赵寄客指指墙角壁龛里那只曼生壶,说:"壶在,我赵寄客在。你看他折腾一夜,也没去碰壶,杭天醉有救。"
  嘉和赶紧上去捧了那壶,他担心父亲神志不清把它弄碎了。
  赵寄客又说:"我去请了医生来,要配合治疗。绿爱,你弄些好吃的给他灌下去。你们两个,回去睡觉。还有两天好打熬呢。"
  嘉和与嘉平,拖着脚步,回了自己的房间,两兄弟少有地沉闷下来。半晌,嘉平问嘉和:"你刚才听到爹那些乱叫了吗?"
  "什么?"嘉和不抬头看他的弟弟。
  "就是爹说寄客伯伯和妈的那些话。"
  "……听到了……"
  "你……相信吗?"
  "你呢。"
  "我就是怕你相信!"嘉平直截了当地说。
  "我也是。"嘉和把头又别开了。
  "你不相信就好。"嘉平橹了一把汗,"我刚才冷汗都给吓出了。爹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一个人抽鸦片,会抽得这样神志混乱,真叫人不敢相信。"
  嘉和已经躺到了床上,盯着天花板,突然坐了起来,眼睛发直,面容恐惧。
  嘉平也坐了起来,问:"你做恶梦了?"
  "我不敢往上看,我不敢往上看,我只要一抬头,就看见姨娘吊在房梁上……"
  嘉平便往房梁上看,当然,什么也看不见,他拍拍嘉和的肩膀,说:"大哥,你是被爹吓着了吧。以为爹过不去,姨娘就过不去。"他发现大哥在发抖,用力地拍打了他几下,"你看你,这不算什么,马上就要好起来的,爹一定能戒了鸦片。我相信的。"
  "你怎么相信?谁告诉你的?"嘉和伸出手去,搂住他这位异母兄弟的肩膀。
  "这里。"嘉平指指自己的心,"我自己告诉我的,我很相信我自己的心。我心里想能实现的事情,一定是要实现的。"
  嘉和盯着他弟弟,像是盯着一个他不认识的人。嘉平意志里那些嘉和所没有的东西,甚至在他们少年的时候,便开始起引导作用了。
  嘉和不睡了,披衣坐在床头,他在等待天亮,他要赶到吴山圆洞门去。这是属于他个人的极深极小的隐秘,心里的一片深远的希冀和夙愿。这一夜被搅得四分五裂的心,重新拼合起来了。他比任何时候都更渴望看到他的生身母亲。
  从那一天早晨开始,杭嘉和开始把姨娘称为了妈。太阳升起来了,照在清河坊的店铺和招牌上,洒在走来走去的越来越多的人群中,像伸出硕大无比的金黄色的大舌头,温柔地抚舔着昨夜受伤的心灵。杭嘉和一想起他那瘦骨伶什的母亲就痛彻心肺。昨夜她是怎样地熬将过来,四周是这样的黑暗,心也是这样的漆黑一片,这双重的黑暗中,伸手不见五指,里外难以做人,妈是何等的绝望?妈!妈!杭嘉和迎着早晨向吴山圆洞门走去,自责和怜悯使他阵阵心酸——他发现他原来是这样刻骨铭心地爱着生身母亲,他多年来对妈的冷淡,乃是深切的委屈——原来他是这样地渴望和受苦受歧视的母亲在一起啊。
  杭嘉和一面为自己的悔之晚矣的觉悟而痛苦万分,另一面又为这早晨的阳光所鼓舞,为那在光束尘埃中忙碌的背门板的店员们的身影而鼓舞,他走过翁隆盛茶店时,看见了衣衫整洁的人们正走进那扇芳香清爽的大门,他便想起自家的忘忧茶庄来了。他不由得挺了挺胸膛,觉得自己任重道远,前方山高水长。
  而那个生性懦弱不可自拔的女人,亦比任何时候都更渴望获得大烟。她骨瘦如柴,家贫如洗。她已经把一切可以卖的都卖了。当她单独面对吴升这只饿虎时,巨大的痛欲甚至使她忘却了恐惧。
  她披头散发地趴在烟榻上,甚至失去了站起来为自己弄点食物吃的兴趣。丈夫被软禁在羊坝头了。儿子嘉和赶来,把这消息告诉她时,她竟然当着先头赶到的吴升的面,歇斯底里地尖叫起来,然后光着脚板,就往墙上撞去。没有丈夫在身边,她既弄不到钱,也弄不到烟,她不知道怎么活下去。
  满怀着一腔温情依恋来寻找母爱的嘉和,被那样的狂叫震得目瞪口呆,有生以来他第一次晓得,一个女人疯狂时是这样地丑陋。他沿着清河坊金字招牌林立的商店忐忑而来,不停念叨的"妈"字,顿时被颠叫得烟消云散。他只来得及大叫姨娘,和吴升一起冲上去拉回母亲,把她按在床上。
  健壮的茶行老板吴升一边死死按着小茶一边厌恶地想,何必再来理睬这个堕落的女人?她要吸大烟,让她去吸好了,她要变卖家产,让她去变卖好了。上一回她不是已经卖掉那副前清的青花盖碗茶盏了吗?她心满意足地吸足了痛,才告诉他,那副茶盏是小莲的。"是婊子的东西,你买下了。"她还有些高兴,她似乎已经不怕他强暴她了。也许她已经无所谓了?也许她已经猜到他对她已经无所谓了。她甚至敢奚落他——"这是婊子的东西!"他火了,把婊子的茶盏往地上猛地砸去,粉身碎骨。
  "你以为我稀罕你这点东西吗?"他吼着,"你儿子都在我手里。"
  小茶看着那只粉碎的茶盏,里面那张丑陋不堪的脸也粉碎了,小茶的心一紧一松的,多少年她都怕着这只茶盏呢,如今好了,到底让人给砸了。
  "儿子在你手里好。"女人就懒洋洋地说,她困了。
  "我迟早得把你睡了!"他吼着,气得面孔铁青。
  "你睡吧。"她说,然后她自己便一翻身,先睡着了。
  但那都是他趁杭天醉不在时如期为她送来大烟的日子里说的话。今天他试图不再供应她了,她就歇斯底里地叫,她就当着十五岁大儿子的面,撕破自己的面皮;她就一声一声杀猪一样地催命:"给我——,给我——给我——"
  吴升不知道,究竟是他控制了她,还是她控制了他。
  和吴升一起按着母亲小茶的杭嘉和精疲力竭,心力交瘁。他从来不会想到,对付了父亲,还得同样对付母亲。他茫然盯着母亲皮包骨头的脸,心里想着,是把她绑起来,还是不绑起来卜…··
  弹跳着眼皮的眼睛却睁开了,离他那么近,那么近,近得不像是母亲的眼。陌生的,猜忌的,心怀鬼胎的,歹毒的,喜出望外的……小茶一下子跃起,抓住嘉和的领子:"你是我儿子?"
  嘉和几乎要哭出来了,他被她抓掐得透不过气来,但他还能点点头。
  然后,他感到自己一下子被抓住了肩膀,推到那个流氓老板面前。他亲耳听到他母亲说:"他是我儿子,我把他卖给你了,你给我大烟!"
  他听到那流氓大笑起来:"你疯了!抽你的命去吧。"
  然后,那只紧紧抓住嘉和肩肿的手便松弛了。嘉和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样从圆洞门狂奔出来的。他浑身冰凉,冷汗直冒,双眼发直,在人群里像一条死鱼,被弹到东又弹到西。当他看到忘忧楼府那扇剥落破旧的高台大门时,他一个寒呼站住了——他恐惧极了,恐惧极了!无论从那里走,还是从这里走,他听见的,都是歇斯底里的疯狂的叫喊,他恐惧极了。
  那个叫小茶的女人现在还有什么了呢?甚至那个名字"小茶",也被罪孽抹掉了。每天吴升都要来圆洞门转一转。他捏着她的下巴,说:"你是红衫儿!谁说你是小茶?你得给我回去——回到红衫儿那里去!"
  这样穷凶极恶地吼叫时,他便心碎地哭了起来,脸涨得鲜红,眼角沾着眼屎,拿手捶自己胸,胸膛上便一片红手印子。
  "干爹啊,我好悔啊!我真不该啊!呜呜!你看她这副样子啊!死不死活不活,呜呜!她是我的人!是我的人!她是我的人啊!"吴升想起茶清,心被一阵阵地刺痛了。
  "呸!"红衫儿麻木且凶狠地唾他一脸。
  "我迟早得把你睡了!"他回过头来吼着,面孔铁青。
  终于有一天,吴升再来时,几乎有些受宠若惊地看到这女人露出从前的小心翼翼的笑容。她把自己梳洗干净了,薄施了粉黛。她轻声慢气地招着手,说:"阿升,你过来。"
  吴升迷迷瞪瞪地走到她身旁,那女人就把右手往下一垂,手指下挂,那枚祖母绿的戒指就滑了下来。
  "给你。"她把戒指放在吴升的掌心。
  "这是你老公的东西,你也要换了大烟?"
  "你给我羊坝头去一趟,你拿这戒指给天醉,你叫他。决来救我,你跟他说,他再不来,我就要死了……"
  吴升慢慢站起来,两只手却向女人脖子卡去,他想现在就卡死她!女人却不慌张,睁着一双绝望的眼睛,她想着死呢。
  "他要是不来呢?""归你了,戒指,我不要了。""你不怕我骗你?""不怕。"女人又笑了,"你这个破脚梗你对我是好的。"
  吴升回来时,带来了两顶轿子,前面一顶坐着抗家正房沈绿爱,后面一顶是空着的,两个女人在圆洞门相逢。
  圆洞门里静悄悄的,灯例已经被点上了,但和没点也差不多,屋子里透着股死气。小茶倒是穿戴整齐了,烟具也被撤了下去,她就悄悄地僵尸一样地坐在烟榻上。两个女人相对无言的时候,只听见女仆婉罗在发出声响:"啮,喷喷喷,脏啊,蓬尘啊,哪里都是蓬尘,阶…··这份人家,怎么在过的……"
  沈绿爱一声不响,往外拿着年糕、挂面、糯米、腊肉、成鱼、香菇、冻米糕、香瓜子…··小茶见了冻米糕,一下子就往肚里吞了好几块,手爪黑乎乎的,绿爱见了心一酸,说:
  "天醉送到英国人医院去了,他得戒毒,非戒了不可。他不能见你。"
  "……知道了。"小茶想了想,说。
  "你也得戒。"
  "不!"
  "你仔细想想……"
  "不想。"
  "你不把烟戒了,你就做不成杭家人!"
  "我不要做杭家人。"
  "你说什么?"
  "我不要做杭家人。"
  "我把轿子抬来了,跟我回去。戒了烟,你不要走了,我走。"
  "我不回去。"
  "你疯了!"
  "我是疯了。" 两个女人的对话无法进行下去你吓着嘉和了吧?" 靠在榻上的那一位,脸色青了,半晌,那站着的才又说说:"嘉和靠你了。"
  站着的愣了一会儿,劈头劈脑把祖母绿戒指扔了过去,尖叫起来:"你跟我回去!"
  然后她就冲了过去,一把拖起那骨瘦如柴的女人。绿爱高大健壮,小茶就像她手里一只负隅顽抗的小鸡。但她似乎因为已经知道死期将近,便拚死挣扎起来。她尖叫着,缩着身体,腰一紧,裤子松了下来,上身的衣服被绿爱一拖,又缩了上去,便露出了肚脐眼和大半个脊背以及臀部。她的一双手指甲长长的,又死死扎在门框上,头发挂落下来,像个疯子。她叫着哭着,丑陋不堪,绿爱气得咬着牙往前拖,一起跟去的婉罗也跟着叫了起来:"夫人不可再拖,姨娘的裤子……裤子……"
  绿爱长叹一声,松了手,自己也瘫在门槛上,喘着气,斜盯着小茶,半晌,伸出手,一把橹了她的头发,在她额头上狠狠一点:"你啊……,你还叫不叫我们活!"
  她就泪如雨下了。
  那一天夜里好生奇特,吴升放下茶行按规矩请水客吃饭的大事,让行里的伙计们自行料理,匆匆忙忙地又赶到吴山圆洞门去了。平日里他也去,但夜里他却从来不去的。他掐算着,知道那女人的大烟又抽得差不多了。每一次他掏腰包为她付钱买货时,都心疼得心尖子直抖,但每次他都买,这一次也一样。
  烟榻上点着蜡烛,女人梳洗得干干净净,穿了一件粉红单布衫,见了吴升,眼睛就亮起来了。吴升吃了一惊,嘴半张着,烛光下的粉红色!他的眼睛眯了起来——粉红色没有毛边了,不再是毛茸茸的了。
  烛光召唤他回到那些不曾发生一切的夜晚,但一切依旧已经发生。吴升恼羞成怒,惯常的肆虐心理又像一只出山的豹子冲了出来。
  "你看到了吧,瞧,我刚弄到的,东北货。你嗅嗅。想抽可不那么容易,你还有什么可以给我?我看你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给我的了。你身上只有一只戒指,这只戒指现在也归我了。你还有什么?你只有这幢房子了。你把这幢房子抵押给我吧,那就够你抽上一阵。可惜房子抵掉,嘉乔日后成人住到哪里去?莫非也和我一样七八岁到茶馆去当茶童,把老板的双面巴掌当早饭吃?不行不行,房子得留给嘉乔!那你还有什么?你倒细细想想,蚀本生意我吴老板是不做的。"
  吴升半闭着眼睛摇头晃脑,手里掂着那一小块大烟,半得意半要挟。耳边一小阵寨寨审寒的声音,他睁开眼睛——一下子又紧紧闭上——他虚幻了。他再次缓缓睁开夹紧的眼皮,放目光到人世来,他看见烛光下一具青里透白的皮包骨头的裸体,大腿和小腿一样粗细,胸乳如两枚僵硬的冻果,脖子扭转,像一小截千磨万拽的井绳。
  吴升心惊肉跳从榻上弹跳而下,刹那间只想夺门而逃,然那僵尸一般的人竟说话了,"来呀,我有我呢!"
  你有你?吴升把头别转——你还有你吗?他咬牙切齿地挤出一行字:"谁说我不行!"
  然后他惊慌失措地想:"难道我真的不行了?难道我……"
  "谁说我不行!"他吼了起来,饿虎一样扑向女人。他一跃而起时尚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干什么!是要强暴她还是拥抱她!结果却两者都不是。他扑倒在榻前时,看到的正是那双皮包骨头的脚,这双脚看了令人心碎。吴升双手抱住了女人的脚,一声不吭地流下了眼泪,咸水竟把女人的脚背打湿了。
  现在他知道他已经对她无事可干了。他已经把她打得粉碎了,永远也不会再有那粉红色毛边的烛光下的女人了,他把她彻底给毁灭了。可是他毫无欣慰,他只觉得他自己的一部分,也被彻底毁灭了。他觉得他们两人同病相怜,天生的一对,相依为命,不是他毁灭了她,而是他们毁灭了他和她!时光不再,他再也没有机会向她证明他的力量了!谁说我不行的意思直到此刻,才被吴升破译了出来——可是破译得太晚了!应该被用来作证明的力量,却在那无穷无尽的生命折磨中消耗殆尽了!
  我们再也无法知道这场漫长奇特扭曲的男女关系的尾声了。沉积着的过于复杂的历史再也提炼不出简洁明朗的生活。当杭氏家族的人们与吴升本人同时撞开吴山圆洞门时,当他们看见挂在梁上的女人又轻又小,挂在半空,如同一片轻烟时,双方彼此射出了无比仇恨积怨甚久的目光。尸体下有一张遗书,原来是一张房契,吴山圆洞门的房主是写在这女人名下的。她说,房子托吴升代管,待嘉乔成年后还给嘉乔。她对所生的其他两个孩子中只提到了嘉草,那只她生前送来送去送不到位的祖母绿戒指,送给女儿。
  对她的大儿子杭嘉和,这杭氏家族的长子继承人她只字未提。同样未提的是与她共同生活了十几年的丈夫——依旧还在医院里治疗的杭逸杭天醉,这个一生都无性格的女人在最后所表现出的巨大反叛巨大骚扰,犹如悬案与世仇,绵延至子孙后代,也再一次惹起杭、吴二家的新一轮仇恨。
  被埋葬在鸡笼山茶园杭家墓地上的杭天醉之妾,坟墓位置在右下方,单穴。住在那里的村民,惊奇地发现这个女人被同时祭奠了两次。上午人多一些,由一个女人主持。下午却只有两个,一个中年男人和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
  杭天醉浑然不觉地在医院里度过了艰难而又平易的戒毒生涯。知道小茶的死讯,并没有使杭天醉疯狂昏厥。在忘忧楼府的书房里,他静静地呆了三天三夜。没有人去打搅他,他也不去打搅别人。三天以后,才由绿爱陪同去了鸡笼山。他在小茶的坟前站了一会儿,突然问:"怎么没有种上茶树?"
  绿爱说:"等着你来呢。"
  两个人便从茶园中移一株新茶,种在坟前。天醉指着旁边一株问行不行,绿爱摇摇手,跑到正中央挖了一株。把茶苗往坟前埋时,杭天醉蹲着捧上,突然心痛如绞,啊呀一声,捧着心口,头上豆大汗珠就出来了。绿爱连忙问他要不要紧。他摇摇头,一会儿,好了。绿爱说:"你不要恨我没告诉你,我是怕你受不了。"
  "我没有恨你。"
  "我晓得你恨我。我去接过她了……我拖不动……"绿爱哭了。
  "还是死了好。"杭天醉说,他的口气冰凉彻骨,冷漠无情。
  绿爱转过头来,看了他丈夫一眼,她吓得一跳,离开她丈夫好远。这个男人完全变了,连他的容貌也变了,和躺在地下的茶清伯如此相像。特别是他的眼神——那种什么都明白、什么都不说的眼神。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变成了另一个男人了呢?
  小茶之死,拉开了忘忧茶庄杭氏家族的告别之幕,从此以后,生离死别的一幕幕场景,便被连绵不断地搬上了杭家五进大院的人生舞台,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忘忧茶庄便成了一杯天地间的无尽苦茶。
  先是赵寄客接到了北京大学来信,邀他去北大执教。他很快就答应了,行前数日又秘而不发,突一日前来忘忧楼府,要接了杭天醉去湖上走走。杭天醉凝神半晌,长叹一口气:"又要走了!"
  赵寄客淡淡一笑:"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杭天醉便晓得赵寄容乃有所指,说:"那是我犯烟痛时胡说的,何必当真!"
  赵寄客正襟危坐,许久方说:"天醉性情中人,何必作假!"
  这一次,他们和童年出游一样,去的又是南山。雷峰塔,夕照山,捧出了一番黄昏中的西湖。雷峰塔可真是又老又皱,身形斜歪,一脸惟淬,却依旧凌空突兀。塔顶生老树,残缺中它那特殊的风姿又挺住了四百年。暮色苍茫,枯藤老树昏鸦,颓塔败墙,然斜阳夕照,依旧十分风光。
   两个弟兄在塔下盘桓,却见数名白发老姐正在挖那塔基角。赵寄客笑曰:"雷峰塔也是倒霉,说是镇了白娘子,大家就都咒它,又挖了它的砖去逢凶化吉,岂不又成宝贝,雷峰塔也是左右为难了。"
  "何时你也有了这种雅兴来指点湖山?"杭天醉冲了他一句。
  "你也不用牢骚满腹,我这次北上,你若有心,与我同去算了。"
  黄昏里杭天醉的目光亮了一下,又淡了。半晌,才说:"我是没劲了,两个儿子中你挑一个去吧。你挑谁生的我都没想头。"
  "你这不是为难我吗?"
  "你若说不出这句话,不妨我替你说了,你实在想带了她去,我也不拦。我已经想透想空了,你又何必遮遮掩掩……"
  他的脸上立刻结结实实挨了一记大耳光!倒把他打愣了,打笑了,说:"这倒像是因果报应!她打了你的!你便打了我的!哪一日我再打了她的,我们就算是一个轮回了。"
  赵寄客一只拳头握得紧紧的,咬牙切齿说:"你当我赵寄客不是血肉之躯,没有胆量!赵寄客什么事情不敢做得?难为是你的……
  "他气得说不出话来,一口气就跑到塔下湖边,扎进西湖,用他那一只独臂在水里扑打起来。
  他水淋淋地从湖里上岸时,暮色四起,只见天醉正坐在柳下等他。手里还捧着那只曼生壶,见了寄客,举了举壶,说:"内清明,外直方,吾与尔偕藏。"
  "滚!"他吼道。
  杭天醉道:"我想来想去,还是嘉平跟了你去,把嘉和给我留下吧。忘忧茶庄,日后靠的还是他,我是决计不管了。"
  赵寄客理都不理他,管自己穿衣服,要走。被杭天醉拦住了,说:"就让嘉平去了吧。"
  嘉平跟着赵寄客北上那一日,全体去了火车站送。嘉平高兴得什么都忘了,只记得那北京二字。嘉和微笑着,心里凄凉委屈,满腹愁肠。赵寄客拍着嘉和肩膀说:"你这孩子温文尔雅,心地善良,委曲求全,为人重信义,守诺言,是块当先生的好料子。只是忘忧茶庄将来怕是要你多担一点。嘉平跟着我这样一个江河湖海的人,将来又不知浪迹何处呢!"
  嘉和迷茫地看着赵寄客,看着他说话时瘫痪洒洒的神情。连那一只空荡荡的袖子都晃荡着,一副拿得起放得下的扬长而去的架势。他不由得再看看绿爱妈妈,她依旧那么冷漠高傲,她说话时热烈如火,不说话时却又那么冰冷似铁。她身上不见一丝的离别的隐情,嘉和无法想象赤木山之夜了,他几乎怀疑自己是做了一个春梦。
  突然,拿着《申报》的嘉平叫了起来:"获奖了!中国获奖了!获金奖了!"
  大家乱纷纷地都凑到报纸上看,从旧金山传来的消息告知,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中国有七个茶品获得了金银奖,其中惠明茶果然获得金奖!
  这巨大的喜悦,把暗淡微妙的生活,一下子冲出了彩虹。别离之际的汽笛奏鸣着,听上去,也不再那么凄婉。这个世界不再是那么一成不变,随时都会有什么出其不意的新事件涌来——然而,除了静候等待,留下来的人们,还能干什么呢……
第二十五章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只是一个普通的星期天,凉爽刮风的日子,比中国北方大多数春天,稍少了些云彩。
  下午一点三十分,三千多学子聚集在了天安门广场。他们大多数人穿着前一辈文人学士的服装:带衬垫的短上衣与丝绸长袍,有的人还戴上了西方圆顶硬礼帽。十三个学院和大学的代表们闹热了京都,最后到达的是来自北大的学生领袖们。他们因为被警察和教育部所劝阻,竟耽误了赶来的时间。
  广场上召开了群众大会,消息是昨日夜里在北大就公布过的,赵寄客和他的浙江同乡邵飘萍一起参加了集会。来自欧洲的消息警告中国人,山东省的主要港口和1897年以来德国的海军基地青岛,有被移交给日本的可能。法、英、日的秘密协定,使蒙在鼓里的中国青年震惊与耻辱之心爆发。
  下午两点整,游行的学生向着外国使馆区出发,十七岁的江南少年杭嘉平激动万分地尾随其后,情急中掉了一只鞋子,他也顾不得拾了,赤着一双脚,喊得喉咙充血,眼睛出泪。他和他的朋友们举着的标语牌上,写着"还我青岛"的口号。他们散发题为《北京全体学生宣言》的传单时热泪盈眶,使得他们面对市民呼吁时埂咽而不能言语。
  仅仅过了八天,同样只有十七岁的杭嘉和,便也同样举着标语出现在杭州湖滨的公共运动场了。他标语上的内容,却叫"抵制日货",和北京嘉平举的,倒正好是一对。
  已经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就读的杭嘉和,在杭城十四所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中,成了不大不小的学生领袖、新派活跃分子。而一向就有济世之怀的领袖欲旺盛的杭嘉平,则心甘情愿在遥远北方的青年海洋中充当一滴小水珠。
  嘉和进入"一师"的前一年,任教美术与音乐的李叔同先生已经削发入山。在一师的大操场上,嘉和与他的同学们一起高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看着那个个子高高的说话慢吞吞的校长经亨颐走来走去,心里充满着完全与茶庄茶楼风马牛不相及的神秘的新鲜的气息。他开始写白话诗,画人体素描,接受各种主义的宣讲,还在学校进行勤工俭学。他的一位慈溪同学,把本家郑世表所著的《乙已考察印锡茶土日记》借给了他看,倒引起了这位热爱自然科学的五四青年的兴趣。
  他对郑世横这个人从前毫无了解。只知道1905年,当时的清政府南洋大臣、两江总督周薄派了他以及翻译、书记、茶司、茶工等人去了印度、锡兰,考察茶业,故有了《乙已考察印锡茶土日记》一小册,册中有这样一段话,使杭嘉和大为欣赏,曰:"……中国红茶如不改良,将来决无出口之日,其故由印锡之茶味厚价廉,西人业经习惯……·且印锡茶半由机制便捷,半由天时地利。近观我国制造墨守旧法,厂号则奇零不整,商情则涣散如故,运路则崎岖艰滞,合种种之原因,致有一消一长之效果。"
  嘉和边读边唱然长叹,中西之一消一长,何止茶界,实在是国力的一消一长啊。
  父亲杭天醉在家中把从前的书房辟为禅室,有事没事,在里面饮茶打坐,又为这禅室取一名,曰"花木深房"。嘉和没有多少心思去思考他的父辈——从前父亲是这样爱热闹,唯恐天下不乱。他那时倒仿佛不如现在这样离茶更近更亲切呢。
  看到了放在红木桌上的郑世磺的书,杭天醉顺手一指,便说:"这个人,我晓得的。光复前四年,在南京霹雳洞建江南植茶公所。"
  然而郑世横在霹雳涧设立的江南植茶公所,辛亥之后便停了业。直到1914年,北洋政府的农商部商业司,将湖北羊楼洞示范场改办成了试验场。与此同时,云南有个叫朱文精的人,成为赴日本学习茶技的第一位华人;1915年,北洋政府又在安徽祁门南乡平里村建立了农商部的安徽示范种植场;1919年,浙江农业学校又派了上虞人吴觉农等去日本学茶。
  杭州人氏杭天醉本人对这一中国近代茶业科技时代的到来,并非毫无知觉。他曾经给在北京执教的赵寄客写过一信,希望他在可能的情况下把嘉平送到国外去留学。赵寄客却急信一封前来寻访嘉平的下落。原来嘉平自从结识了一群无政府主义者之后,便三日两头不回赵氏公寓。五四运动爆发以后,他就干脆失踪了。沈绿爱一听,急得连喊带叫,沈绿爱随着年岁的递长,性格变得越来越焦灼,和杭天醉性格越来越沉默,刚刚走了一条相背的道路。沈绿爱越叫,杭天醉就越不屑于和她对嘴。直到她叫累了,才说:"你叫什么?问一问嘉和,不是什么都明白了!"
  果然,嘉和已经接到嘉平的信,他正从北京动身回杭,决计做一把"运动"的火炬呢。
  嘉和穿着长衫,卷着袖子,吃饭时风卷残云,说话又多又快,一副天下已经交给他们负责的神情。因为从未有过的激动把他搞得手足无措,看上去他甚至有些戏剧化了。他走进走出,手里老是提把斧头,目光从极似父亲的似醉非醉,变得炯炯有神。猛一眼看,甚至眼睛都变大了。他骄傲地举着利斧,说:"我们正在做木笼,谁还敢再卖日货,就叫谁站在木笼里游街示众!"杭天醉对着这个变了一个人似的狂热的大儿子说:"你不用找我,我家有日货,你只管烧了便是。"
  嘉草捧着一堆衣服,说:"妈说这全是日本料子做的衣衫,怎 么办?"
  嘉和说:"这些我们家都不能要,嘉草,你快把我床下那双东洋产的皮鞋拎了来!"
   嘉草说:"我记得这鞋是大舅送的,你一双,爹一双。"
  嘉和便看看天醉,不吭声。杭天醉皱了皱眉,挥挥手:"我原来就说不要的,拿走了才清静。"
  正说着,绿爱拎着个旧的柳条箱子出来,打开一看,手帕、草鞋、袜子、毛巾、肥皂、药品、鞋子……乱七八糟的一大堆东西。绿爱倒是去湖滨运动场看过热闹了,所以爱国热情陡然高涨,穿件单布衣,套件小马夹,身上还流汗,说:"不少东西,那还都是叶子留下的呢。"
  嘉草好奇,往那箱子里乱翻,一翻,沉甸甸地,竟翻出了那已碎成两半了的叶子送给杭家的免毫盏宋代茶碗。
  嘉草不知这是件稀罕之物,一手一爿拿起,举得高高地道:"什么日本破黑碗,我把它砸了!"
  说着便脱手扔了出去。毕竟是件宝贝,自有上天佑着,当它从空中劈来,被嘉和眼明手快,像扑足球一般地扑住,恰恰都接在怀中,就说:"这是国货,不是东洋货,只是早先到东洋转了一圈,现在又回来了。我和嘉平一人各得了一半,当古董留着,爹,你说呢?"
  爹看了他一眼,脸上什么表情也没有,说:"分什么你我,人不一样,东西都是一样的。"
  嘉和的脸立刻敏感地涨得通红,冲口而出:"爹的意思,那些东洋货倒还是留着让中国人用才光荣了?"
  杭天醉倒是真的被嘉和从来没有过的口气震开了眼皮,一双似睡非睡的目光亮了一下,又黯淡了下去,才说:"我没有意思,我早就没意思了。"他顺手拎起门前的一把洋伞就扔了过去,"统统烧掉,眼不见为净。"
  说罢,便自己进了书房。
  嘉和与嘉草面面相觑,嘉和问:"怎么搞的,爹不是恨日本人欺侮中国人吗?和羽田就为这才闹翻的呢。"
  绿爱把那一柳条箱的日本货递给了嘉和,说:"别理你爹,这事要放在从前,他早就自己忙着点火去了。"
  嘉和、嘉草便都低下了头,他们想起了自杀三年的生身母亲小茶。自那以后,爹就再也没有缓过劲来,他对什么事情都没有特别大的兴趣了。
  嘉和想起母亲,一时便有些沮丧,手里拿一把斧头,不知如何是好。再抬起头来时却不由欣喜若狂,同时又因为突然的惊喜而脸红了。
  嘉草大叫了起来:"二哥,二哥……"
  杭嘉平穿着学生装,戴着学生帽,一步步走过来了,慢慢地举起拳头,对准大哥的左肩肿狠狠一拳头,用又大气又粗护的与众不同的北方打招呼方式:"老兄,怎么,不认识了?"
  他把帽子就摘了下来。
  当大哥的也大笑了,一把拽住大弟的手说:"走,见爹去!"
  两兄弟便雄赳赳气昂昂地进了杭天醉的书房。杭天醉正在屏心静气地用小楷习字,嘉平叫了一声:"爹,我回来了。"
  杭天醉看看二儿子,长得比大儿子还高,宽肩细腰,广额直鼻,神采飞扬,心里便涌上了一些什么,又强压了下去。
  "回来了。"他淡淡一说,便用毛笔去舔墨砚。难得地笑了一笑,说:"到后场去见过你妈了吗?她正在进货包装。没事,去帮帮忙。"
  "怎么没事?忙都忙死了,喉咙都哑掉了。"
  做父亲的穿了件长衫,从头到尾审视了这个穿学生装的儿子一遍,才说:"怎么,你也去火烧赵家楼了?"
  "哪有我烧的份哇,那都是傅斯年、杨振声和罗家伦还有许德伤他们带的头,我在后面跟着,差点让警察抓了去。"
  "听说章宗祥和他情妇被你们痛打了一顿?"大儿子插嘴问。
  "嗜,直到警察到达,他还在装死呢。"杭嘉平毫不犹豫地在他父亲的洁净之地,忿忿地吐了口唾沫,"呸!真倒霉,三个卖国贼,陆宗舆海宁人,章宗祥湖州人,两个浙江人,真丢脸!"
  "丢什么脸?已经被开除族籍了。"父亲淡淡吸了口茶说。
  "爹,你也知道?"嘉和欣喜地问道,"你也关心这个?"
  "我不关心,就不知道了?"父亲横了他一眼,"你大舅从湖州来信告诉你妈,他们和章宗祥,恐怕还沾亲带故呢。"
  "倒霉倒霉,倒霉透了!"嘉平直跺脚,父亲才突然想起什么似的问,"你回来干什么,不是说了,预习了功课,要上北大的吗?"
  "爹,现在全中国,还有哪个学生安心读书?都跑出来拯救山东了!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啊!"
  五四运动在改变了中国的格局的同时,也改变了忘忧茶庄的人际关系格局。在北京推动杭州的日子里,杭家也不可能不是嘉平推动嘉和。在西湖一轮明月如期升空的初夏,明月下的内容,完全改变了。
  兄长是瘦削的,长眼睛,微妙深奥的眼神,静静地坐在石凳上,总有一副迷茫的神色。
  弟却是高大的。骨架宽广,浓眉大眼,灵动活跃,顾盼飞神。弟在不停地说,在宣传,在鼓动,在做新文化运动不自觉的播种机。在将来岁月中,他也是这样不停授教于人的。他布道,他呼吁,他呐喊,直至死亡。而另一类人倾听,欢呼,举手,赞同或反对,那里面必有他的兄长。
  "看过《城报》吗?"
  "看过。英国人在上海办的。"
  "看过那上面介绍的飞机吗?"凶"看过,炸了故宫。""往故宫投的炸弹,我都亲耳听到了声音,那天我正在北海。""这个杭州知道,轰动全国的特大新闻。""那么列宁呢?""你是说俄国的过激党?有杀人放火的照片,列宁看上去很
  "我不相信。凡事自己不去做不去看,我就不相信。"
  "你想去俄国?"
  "想。你呢?"
  "我想去所有的地方!"
  "豁!真胆大。"
  "我跟你们去!"
  一个女孩子的声音。是嘉草,她给两个哥哥送点心来。
  "你晓得我们要到哪里去啊?"哥哥们笑了起来。
  "你们到哪里,我就到哪里。"
  "你还是刺你的绣吧?"嘉平说,"我们把天下改造好了,享受。"
  "那得多少年?"你来
  嘉平叫了起来:"什么多少年,谁等得了多少年?到你出嫁有多少年?"
  嘉草伸出素手去打二哥:"二哥坏,二哥坏!"
  "坏什么,到你出嫁,社会保证很好了。你一定很幸福了。大哥你说是不是?"
  "肯定是。"大哥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肯定了这个连他自己也没好好想过的预言,转过脸又问:"你们读《新青年》吗?"
  "怎么不读,最要紧的文章。"
  "那你见过陈独秀吗?"
  "怎么没见过?陈独秀、李大到、蔡元培,还有胡适之,我统统见过。有时是他们来找赵先生,有时是赵先生带了我去找他们。"
  当哥哥的再一次沉默了,一会儿惊喜大于惊惶,一会儿惊惶大于惊喜。他第一次发现,他在精神上和知识上的大哥地位,已经切切实实地让给了阔别数年的大弟。他心里难免有些醋意,但他生来的宽和与心灵自觉趋向高尚的品格,又使他对他的这位异母兄弟由衷的敬佩和折服。他想,我要怎么样才能与嘉平共同拥有这个世界呢?首先是要打开眼界,要跑出西湖这个小小的弹丸之地,要到广大的空间去,呐喊!疯狂!求得自由和科学!还要和嘉平一样,结识许多伟大的名人——陈独秀、刘半农、钱玄同、李大宅小…··他想起了这位大学者,手里一直拿着的那把斧头用力往地上一跺,斧柄颤颤的,斧口就插入了泥地。然后,他叉着一只手,另一只手比划着,背诵道:
  "大实在的瀑流,永远由无始的实在向无终的实在奔流。吾人的'我',吾人的生命,也永远合所有生活上的潮流,随着大实在的奔流,以为扩大,以为继续,以为进转,以为发展。故实在即动力,生命即流转。"
  当弟弟的一把扑过去抱住大哥的双肩,使劲摇晃着,大声喊道:"从现在青春之我,扑杀过去青春之我;促今日青春之我,禅让明日青春之我。"
  他们便同时放声大笑,像是接上了接头暗号似的。因为他们立刻明白,他们不仅是手足,还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了。
  接着,嘉平二话不说,便问:"咱们家上门板了吗?"
  嘉和知道大弟的意思是茶庄参加罢市。他撤撇嘴,说:"茶庄现在是摄着在当大伙计。他死活不肯关门罢市,说咱们家的茶是正宗国货,现在春茶刚刚下来,就要罢市,岂非蚀耗了。他这样讲了,爹和妈就没再说话。"
  "那你呢?"嘉平便盛气凌人起来,"你就不能告诉他们,山东都要被他们日本佬吃去了,我们还心疼这一点点的春茶?"
  "我是说了,"嘉和连忙分辩:"他们不听。他们说,劝用国货,反对日货,我们最欢迎。但茶是正宗国货,日本人的茶,我们吃不到我们也不要吃的。不过中国人自己的茶,中国人要吃,中国人为什么不卖呢?"
  嘉平便气得直拿自己右手掌心抵挡左手拳头,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同胞速醒,全中国都闹得天翻地覆了。少吃几口春茶,又算得了什么?杭州人就晓得吃吃吃,怪不得吃成了一个亡国之都。"
  杭嘉平坐在院落里灯光斜射到的亮处,他手舞足蹈口若悬河,倒映在地下的影子又大又黑。巨大的天外的思想武装了他,使他成为了一个别人眼中的巨人。现在,所有的人都对他另眼相待了。
  绿爱多么想抱住她亲爱的儿子,像从前孩子小的时候那样,紧紧地抱住他,像抓命根子一样地抓住他,再也不松手。听说儿子暂时不去北京,她心里多么喜悦。可是儿子不让这种喜悦保留得稍微长一些,儿子非要母亲上门板罢市。
  "我们卖的是中国货啊!不是说,世上所喝之茶,均为中国所产吗?不上门板就不行吗?"
  "不行!"儿子坚定地说。
  "你对你爹说去!"绿爱不想让儿子在她这里绝望,便把天醉推了出来。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嘉平走进花木深房,就那么开门见山义正词严地对父亲说,而父亲也当仁不让地回击说:"你的意思,是说国家现在眼看着要亡.而我这个匹夫却不愿意尽责惯?"
  这未免尖利的话,使三年未见父亲的嘉平一时噎住了话头。在他心目中那个神经过敏、心慈手软、性格懦弱的父亲,突然消失了。
  大哥嘉和连忙打圆场:"大弟的意思是说,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已是眼下的大势。"
  杭天醉推开椅子,扔了毛笔,在房间里背着手走了几圈,才说:"我知道你们要跟我说什么,你们要罢市,要上门板,是不是?你爹我也是中国人,我不心疼钱。我甩手掌柜一个,辛苦的是你妈和你撮着伯,他们都不心疼钱,我心疼什么?"他有些生气了,说:"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杭天醉抽掉的大烟钱,就可以再盖一幢忘忧茶庄了。你们把我看成了什么人!"
  杭天醉这几年连话都少说,突然发作,说了那么一串,叫嘉和心里不安,就不再回嘴。但嘉平却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了,且跟赵寄客这几年也学得伶牙俐齿,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什么也不怕的。刚才被父亲几句话怔住,现在缓过劲来了,便宣告:"听其言观其行,我一路南下,所到之处,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已成风气,为什么到了杭州,连我们这么大的茶庄都不罢市呢?难道因为日本的茶叶没有侵犯我们茶庄的利益,我们就不用关心其他行业的命运了吗?如此推理,日本人要的是山东,与我们浙江又有何干,让他们割去,不就了事了吗?"
  这下,轮到父亲要不认识这个三年不见的二儿子了。他还依稀记得,当年是大儿子递的绳子,二儿子按脚,赵寄客把他绑在床上,才戒的大烟的,儿子不简单。儿子不能小看,儿子迟早是要爬到老子头上去的啊。
  他想了想,心平了下去,说:"你们跟我来。"
  开茶庄的甩手掌柜父亲,此刻便带着两个热血沸腾的儿子,走出他的书房,穿过院子,进入夹巷,又进入后花园。花园有一小侧门,门打开便是忘忧楼府的右侧山墙,此刻,沿着山墙,尚有一辆辆黄包车接着挨着排着队,沿着黄包车向前,左转弯,依旧是车,一直往前,直到茶庄大门口旁停下。
  杭天醉说。"看见了吗?"
  儿子们答:"看见了。"
  杭天醉说:"都是干什么的?"
  儿子们答:"是到我家茶庄排队买春茶的。"
  杭天醉说:"我好意思关门吗?"
  嘉和张了张嘴,有些不好回答,便不吭声了。嘉平却奇怪地反问父亲:"为什么不好意思关门——是喝春茶要紧还是还我青岛要紧?"
  父亲终于不耐烦,咆哮了起来:"你跟他们说这些大道理去!看你说不说得通!不要以为天下都是你们这批人在喷血,我也是过来人。你游你的行,他喝他的茶,老百姓永远是一样的。吃饭、睡觉、喝茶,样样少不了。不要鸡蛋乱碰青石板,不相信现开销!"
  "现开销就现开销!"嘉平一点都不买爹的帐,腾腾地几步就跑了上去。大哥嘉和看了一眼爹,便顾不着他了,也匆匆地跟了上去。嘉平这个初生的牛犊,一个箭步就跨上了茶庄门口停着的一辆黄包车上。他总算有了个机会,可以和北大的那些学生一样,大声疾呼了。
  所有那些正耐心排队,准备品尝龙井新茶的市民们,都被一个穿黑色学生装戴学生帽、脖子上挂一条格子围巾的年轻人的一声振臂高呼,叫得个顶头呆。只见他呼啸一声,黄包车旁边一个穿长衫的瘦削小伙子就跟着应和一声: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罢市罢工,抵制日货!"
  "罢市罢工,抵制日货!"
  两个人,此起彼伏地喊了一阵,市民们倒也不再觉得突兀了。因为这一向,学生们在拱高桥、武林门、湖滨等地四处发表演说,又有"劝用国货会"和"日货检查会"在街上走动。市民们也是爱国的,每日在看报纸,晓得有人在卖国,大家要声讨。所以,口号喊到后来,便也有人跟着举手了。
  嘉平站在黄包车上,见来来去去那么多人盯着他看,自我感觉就好极了。他放开喉咙,便开了讲:"同胞们,各位已经晓得,山东省的主要港口和1897年以来德国的海军基地青岛,已经被卖国政府答应了移交给日本,而且法国、英国和日本之间也已经对此作了秘密协定。眼看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土地,却要由人家拿把刀来,想割哪一块,就割哪一块,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政府不但不为老百姓说话,不但不敢保护自己的疆土,还要和日本人秘密照会,私下里割了肉送了上去,我们中国人活得还像个中国人吗?同胞们,同胞们,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们起来呀!"
  说着说着,嘉平血气冲头,声泪俱下,在下面当听众的嘉和,也不由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他本是个内秀的不好张扬的少年,此时却忘乎所以地步着大弟的后尘,一个箭步也挤上这临时的演讲台,大声道:"同胞们,学生读书,工人做工,商人买卖,这原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三前摘翠,春来品茗,也是我们杭州人古往今来的习俗。可是事到如今,忘忧茶庄只好以大失小,罢市而声援青岛,以尽匹夫之责了。敬请各位父老乡亲谅解。民一日无茶可,一日无祖国则不可!"
  听了这半天,排队买卖的人方知,原来是要关门,不让他们进货了。大多数人倒还是晓得国难当头新茶吃不吃小事一桩的,但也有人不服,说:"你们这两个潮潮鸭儿是谁,倒还来作忘忧茶庄的主!"
  两个小伙子却已经七手八脚地关了大门上大锁了。
  又有人说:"不知道啊,这是杭老板的两个少爷啊!"
  人家便吐舌头:"这户人家了不得,有这样两个呼风唤雨的宝贝儿子!"
  那被关在里头的撮着从后门出来进夹巷,再进绿爱的小院,对着太太就喊:"不好了,两位少爷把茶庄门关了,说是要罢市呢!"
  绿爱一听,头就嗡了一下,首先便想到,天醉不知会怎么样。急急忙忙地朝天醉的书房赶,婉罗却说朝后门去了,再寻声问去,果然见那杭天醉,站在山墙折角,斜着身子,拿一把舒莲记扇子这着阳光。绿爱再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远远的茶庄门口,杭天醉的那两个无法无天的宝贝儿子,还在黄包车上上蹿下跳,一声声地叫着同胞们呢。
  绿爱是个性急的人,一个箭步便要冲上去,被天醉拉住了,说:"随他们去吧,迟早的事情。"
  绿爱生气得很,直骂自己生的那一个:"一回来就惹事,要罢市我们自己不会罢,要他当什么出头椽子?"
  "你不用骂嘉平,嘉和是孤掌难鸣,他早就想这么干了。"
  "这两个人碰在一道,就野了心肝。"绿爱无可奈何地说,"那么些新茶都订好了的,怎么办?卖不出去,就变陈了,可惜!"
  杭天醉依旧若有所思地望着他那两个儿子,说:"中国都可惜不过来,还可惜这点茶?"
  "那你怎么……"
  杭天醉淡淡地瞥了妻子一眼,说:"可惜的是你白辛苦啊。"
  绿爱一怔,眼圈便红了。
  那边茶庄门口,杭氏两兄弟同胞长同胞短地叫了一阵,同胞们见茶不能买了,便通通散了去,唯有一个白衣黑裙的短发少女站在这两兄弟面前,笑着不走。
  嘉平挥挥手说:"你笑也没用,反正我们是不卖茶了。"
   "我已经买了。"少女指指她怀中那个布拎包,"我是最后一个。"
  "那你怎么还不走?"嘉和站在黄包车上惊奇地问。
  "你们说呢?"少女笑着,反问他。这位小姐倒是落落大方,没有一般杭州市井里巷中人的扭。泥作态。两兄弟有些愕然地盯着姑娘,不知他们有什么地方牵连着了她,使她站着不肯走开。
  "你们不下来,我怎么走哇。"少女终于又笑着点破他们。两兄弟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权当演讲台的黄包车,乃是小姐她代步的"油壁车"哇。
  两兄弟立刻就从黄包车上跳了下来,口里连说着对不起对不起,少女说:"什么对不起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刚才不是你说的吗?我们女子蚕桑学校,也参加游行的。今天是我父亲想喝春茶,要我来忘忧茶庄买那'软新'。要不然,我也说不定在哪里发传单呢。"
  两兄弟一见来了个女同党,便分外热情,也不管男女授受亲不亲的,三个人站在路口就开了讲。女孩子是个读书人,说话便大气得很,问:"你们参加烧日货吗?今天下午在城站,新市场上。"
  "怎么不参加卢嘉和素来不敢和女人说话,见有大弟在,便有了胆量,热情洋溢地说:"我们学校还做了木笼,谁还敢私藏日货,就抓去游街!"
  简直就跟为了印证嘉和的话一样,一阵口号锣声之后,从官巷口就拖来了一只装有四个轮子的木笼,笼子里果然站了一个人,那人戴着瓜皮帽,头发蓬乱,又闹着眼睛,也看不清楚面目。一群学生们围在周围,大喊大叫着,周围又跟着一群看热闹的市民。那女学生说:"看,游街的过来了。"
  "是我们学校的。"嘉和兴奋地说。
  但那笼子也是行进得奇怪,一会儿停,一会儿进,还有个小孩哭哭啼啼的声音。再定睛一看,竟是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子,哭哭啼啼地倒走着,面对着那木笼子哭着:"干爹啊,干爹啊,干爹你可别死啊……"
  那干爹睁开了眼睛,阴沉、仇恨、无奈、疲倦和耻辱,杭天醉已经转过身要回家,却用眼睛的余光撞到了这宿怨的枪口下。吴升!他的心不由地悸动起来。
  那群学生见着了嘉和兄弟,便高兴地大叫,七嘴八舌地说:"你看这个不要脸的昌升布店老板,把日本人的布换上中国标签,还敢放到外面来骗国人买,被我们当场抓住了,又想赖帐,不老实,就抓来游街!"
  嘉平狠狠瞪了一眼吴升:"游得好。这个人,一肚子坏水,早就该那么游一游,煞煞他的威风了。"
  嘉和一言不发,瞥了吴升一眼头便别开了。他厌恶这个人,又害怕见到这个人,哪怕他已经关在笼子里,他也不愿见到他。
  吴升那双已经变得老奸巨猾的眼睛,被千万道皱折过早地包围了起来,像是千万道栅栏锁住了目光。人们只看到他浑饨的眼珠,扫过嘉平,嘉和,最后扫到他哭哭啼啼的干儿子嘉乔身上。
   "把眼泪擦了!"他说。
  嘉乔听到干爹的话,像接了圣旨似的,倒地收回泪水,挥着小拳头,对嘉和他们叫道:"把我爹放了,你们这些坏货!"
  "嘉乔!"嘉平有些惊愕地叫道,他还认得出这个弟弟,但嘉乔三年不见嘉平,却已经不认识了。他此时不顾一切地冲了上来,一头撞在嘉和身上:"把我爹放了!你这个坏货大哥!"
  嘉平来了气,一把拉开了嘉乔叫道:"你还长不长心肝?谁是你爹!是他还是他!"
  他指了指天醉,又指指笼里的吴升:"你晓不晓得,他卖日本货,要当卖国贼,你认贼作父,就是小贼!"
  嘉乔是个暴虐的孩子,听到有人竟敢说他小贼,一把冲上去,就咬嘉平,气得嘉平反手给他一个耳光。
  孩子到底小,一巴掌打借了,嘉和连忙拉开了嘉乔,说:"二弟,你不认识了,这是北京回来的二哥,你怎么敢咬他?"
  嘉乔气得一脸泪水,鼻翼一张一张地,看着笼里的吴升,叫了一声干爹,就趴在笼子上哭开了。
  周围那些学生子,哪里弄得清他们家里那层复杂关系,大眼瞪小眼地看着,有人便问:"还游不游?"
  嘉平立刻说:"游,怎么不游?杀一做百,叫杭州人看看,卖日本货的下场!"
  那少女小心翼翼地问:"这孩子,是你家的弟弟吗?"
  嘉平生气地挥挥被嘉乔咬伤的手:"谁认贼作父,谁就不是我们杭家的人!"
  "哪个要做你们抗家的人?我不姓杭了,我又不住在杭家!"嘉乔哭着哭着,竟然这么来一句。
  "你不姓杭,你想姓什么?你想跟这个贼,姓吴吗?"嘉平又要暴跳如雷嘉乔却大叫:"姓吴,就姓吴好了!哪个要姓杭!姓杭的没一个好东西,我最好姓杭的一家门死掉!"
  那边杭天醉正端着他那只曼生壶走来,恰恰听到这句话,手一抖,壶嘴里就抖出了水。吴升看到了茶壶,却立刻就大声呻吟,说着:"水啊,我渴死了,阿乔啊,你快给我喝水啊,阿乔你救救我啊……"二 升 壶他 吴 把
  嘉乔泪眼婆婆,一下子就看到他亲爹手里的那把茶壶话不说,跑上去,一把守了过来,就跟起脚爬上车喂吴升喝着喝着,眼泪就下来。嘉乔喂完了下来,也是二话不说一把塞进杭天醉的手里。
  游街的木笼子又开始往前移动了,嘉和没有跟上去,他被他二弟的行动惊愕震撼了。
  那少女也没有跟上去,她小心翼翼地指着那个喊口号的身影,问:"他也是杭家人吗?"
  嘉和看看她,有些茫然地点点头。少女上了黄包车,沉思地说:"奇怪,杭家人也不一样。"
  杭氏父子和绿爱,都怔怔地站着,很久很久,绿爱才叹了一声:"作孽啊!"
  "是我作孽,我给儿女作孽了,报应要来了。"杭天醉盯着嘉和,说道。
  坐在黄包车上的少女,把她那双弯弯的笑眼睁大了,盯着这奇怪的一家人。然后,才若有所思地被车缓缓地载走。黄包车的车棚,用布幌子遮了起来,从后面望去,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方"字。看来,这便是一位出身在殷实人家的五四新女性了。
----------------------
更多免费TXT电子书
请到txt.A
----------------------
该TXT小说下载自A
第二十六章
  忘忧茶庄忽然进入了一个混乱的时期,这个时期并不长久,但后人的议论却经久不衰。在那样一种叙述中,茶这个杭氏家族赖以生存的无所不在地渗透生活的主体仿佛不见了。是退隐了,消散了,还是被排挤了?没有人去关心它,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杭家新生代。而新生代中,人们又把注意力倾投在了二少爷杭嘉平身上。
  二少爷杭嘉平乃忘忧茶庄之"混世魔王",一个不协调的捣乱的音符,一个温文尔雅的江南儒商之家的叛子逆孙。二少爷杭嘉平在北方学会了饮酒,故而在他身上散发的不再是茶的典雅和冲淡的清香。他浓烈、激昂,说话滔滔不绝,心潮逐浪而高;他极端、虔诚,一腔热血到处寻觅可以供他献身的地方。他对有关茶的一切话题,听也不要听,以为做生意这种事情,与他向往的信仰风马牛不相及。他本来是准备重返北京的,但家中发现几年不见的嘉平,变得这样无法无天难以控制,又担心给寄客带去麻烦,便决定留他在家读书。然嘉平他转入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之后,也根本没有好好地读过什么书,他终日琢磨着怎么样向劳苦大众靠拢,并救他们于水火之中。所以他虽没有好好地读书,却好好地在校园里卖了一阵自己办的油印小报,撰稿人主要是他和他的异母哥哥杭嘉和。小报名为《忘忧》,这是哥哥坚持的报名,他说唯其如此方能从家中取得办报资金。杭嘉平在《忘忧》上所宣传的 主张五花八门,有社会达尔文主义、工团主义、国家主义、社会主义。不过他最热心的还是无政府主义,这种主义很合他砸烂旧世界的激情的胃口。
  "什么叫无政府主义?"刚刚听到这一主义称谓的杭嘉和感到很新鲜。
  "一切权力都是罪恶,个人绝对自由,反对一切政府和一切权威,反对有国家,反对密谋、暗杀、暴动,反对建立一切政权——这就是无政府主义。"
  "那不是无法无天吗?"
  "就是无法无天!"嘉平又间,"你信奉什么主义?"
  "我信奉陶渊明的桃花源生活。要说主义,就算是陶渊明主义吧。"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主义,就是无政府主义。"嘉平斩钉截铁地说。
  嘉和很是吃了一惊,竟然闹了半天,陶渊明主义就是无政府主义。不过他到底年轻,脑子急转弯,接受新鲜事物也快。况且此时此刻的杭嘉和已经被他的弟弟杭嘉平彻底征服了。在他这样的年龄,思想这种东西,只要有力,摧枯拉朽,反叛一切,振聋发喷耸人听闻,便必是光明的自由的科学的进步的。所以杭嘉和几乎没有经过什么思索,便立刻臣服于无政府主义。为了表示他的实践勇气,他听从了嘉平的建议:因为无政府主义是主张废除血缘关系的,所以,他们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把抗氏姓"无"掉了。
  他们接下去的勇气和胆略震撼了里里外外,1919年的整个夏天,忘忧茶庄和楼府,都被嘉和几个兄妹弄得B瞪口呆。一方面,他们不准他们的茶庄卖茶,另一方面,他们又万分诚恳地拿出自己不多的钱来,敬请撮着、婉罗这些所谓的"劳工阶级"们到西湖边忘忧茶楼去品茗喝茶。"劳工阶级"们很生气,说:"别瞎胡闹了,今年的春茶到现在还不让卖,你们到底还是不是杭家门里的人?"
   "我们早已不是杭家的人了。我们谁的人都不是。我们'无'人。"
  他们说出来的话,忘忧茶庄的"劳工阶级"们真是一句也听不懂,但他们不在乎。话说他们把家里的下人们赶得一个不剩都去逛了西湖,让他们的母亲沈绿爱下厨,并给坐在禅房里的父亲杭天醉送去一副水桶挑担。杭天醉朝他们白了白眼,便去了灵隐寺,在那里品茶,茶禅一味,心静。他的儿女们却心热如火,他们几个,包括小姑娘嘉草在内,则统统跑到忘忧茶楼里去跑堂,当店小二茶博士。他们免费让穷人坐茶楼,轰动全城。一时四方乞丐蜂拥而至,臭气熏天,污秽遍地,吓得老茶客们落荒而逃。茶楼老板林汝昌年事已高,本来就惨淡经营,勉力支撑,见一帮少爷小姐胡乱糟蹋家业,气喘吁吁地跑到羊坝头告状。
  谁知羊坝头忘忧楼府的整个情况,比茶楼有过之而无不及,嘉平大开了后门,一群南来北往的小乞丐们占据了偌大一个后花园。嘉草正指挥着他们在从前养金鱼和睡莲的池塘里洗澡。嘉和给他们在厢房里安顿地铺,他们打算建立一个孤儿院,来实践他们的无政府主义之理想。
  嘉平跑到父亲的禅房,张开两只手掌:"天醉同志,请给我一些钱,不用多,只要够让我们开办孤儿院就行。"
  天醉手里拿了庄子的《逍遥游》,瞠目结舌了半天,才说:"你别跟我说话,找你妈去!"
  "绿爱同志说得由您批准,否则她不给。"
  "你叫你妈什么?"
  "无政府主义者是只有同志没有爹妈的。"
  杭天醉僵立了一会儿。他感到又气愤又荒唐又不知所措。没有人教他该怎么办?除非赵寄客在场。他倒也没有觉得儿子们的行为有多少大逆不道,在道德的叛逆上他和他的儿子们至少在走向上相同。可是他需要清静、安心,他还需要一种适意的渐次有规律的生活,这是他对从前拍大烟生涯的彻头彻尾的反动。从前杭天醉一向讨厌有规律的生活,人到中年以后,却觉得这种静褴的生活滋养了他,他非常需要这样一种纯自然的生存方式。至于社会,他是背对着它的,来自社会的声音,无论欢呼还是抗议,对他个人灵魂的拯救都起不了决定性作用。可以说,此时的杭天醉,走向社会的独木桥已经抽掉了。他隔着深渊,用他的梦眼看着彼岸的喧哗与骚动。他也找不出语言来与儿子们对话。如果他用他自己的语言,儿子们根本不懂,如果他用儿子们的语言,他却完全地不会用了。"还是吃茶去吧。"他便想起了赵州和尚的喝语,这是他企图用悬置的方法来对待生活了。他突然发现他对从小浸淫在其间的"茶",有了一种崭新的认识。原来不管你碰到万千烦恼,只需吃茶去,便一了百了。他为这进入了佛理的茶禅而快慰起来,脸上便有了几分和悦。
  "我吃茶去了。"
  "那办孤儿院的钱呢?"
  "我吃茶去了。"
  "你给了钱再去吃吧。"
  "我吃茶去了……"
  "你现在是不能走的。你看你老是吃茶吃茶,多少事情你都不管不顾了——"
  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对话没有能够进行下去,他们都被母亲绿爱突然的尖叫之声干扰了。接下去的场面实在是惊心动魄,只见一名衣衫槛楼的乞儿在忘忧楼府的院落与夹墙里上房下墙,奔走如飞,手里紧紧捧着那把赵寄客送给杭天醉的曼生壶。身后的绿爱则拿着一把菜刀奋力追杀,大喊大叫,头发松散,恰如一位灶下之婢;在她的身后,又是一群长发如草墨面如鬼爪甲如兽的乞儿们穷追不舍,再后面,又是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的嘉和、嘉草追跑。"怎么回事?怎么回事?"嘉平便拽住他的"绿爱同志"问。沈绿爱也实在是气疯了,哪里还有老板娘的半丝风韵,指着嘉平就骂:"你这个现世报,我还有哪一点不依着你?由着你在家中上天入地。千不该万不该你把这批叫花子弄到家里来,你一个人哪里救得了那千千万万的人?你看他们做出来的事情!我正切着菜呢,这家伙捧着把壶就进了厨房,要倒水喝。我一看吓了一跳,那不是曼生壶吗?这还了得?这还了得!"她说到这里也顾不得再说,又要奋力去追杀了。再一看,那家伙却十分了得,抱着这把壶,他竟上了房呢。
  实际上这孩子也不是成心捣乱,他哪里晓得世界上还有什么慢(曼)生壶快生壶,他是被绿爱手里那把菜刀吓坏了,这才上了房的。下面的人用了各种的招儿,也没法让他下来。绿爱把刀扔了换了银元也不行,嘉平用他那套无政府主义理论也不行,嘉草看着孤儿上房倒没哭,看着绿爱声嘶力竭倒吓哭了,但那眼泪也没有把房上那孩子弄下来。杭天醉一碰到这样的事情更是束手无策,他对乞儿可以说是一筹莫展的,但对亲人他却源源不断地冷嘲热讽,结果事情变得很奇怪,家人们骂着哭着教育着上房的苦孩子,杭天醉讥笑着嘲弄着他的家人们。不知原委的人倒还真的以为他和乞儿们同一阶级立场,恨不得也跟着那孩儿上房呢。
  夜幕降临了,天空剪出了那乞儿怀抱曼生壶的剪影,使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孤胆英雄。下面的人们说得精疲力竭,也都只好哑口无言。房上房下就大眼瞪着小眼不知如何是好。
  突然那孩子听到了呼唤,那是他们自己的声音,来自这座深宅大院的外部。乞儿坐得高看得远,原来他的"孤儿院"的朋友们都已经移到了院外,正在招呼他出来呢。
  又见嘉和走了出来收拾残局。原来细心多谋的嘉和揣摸了良久终于找到了突破口:这吓傻的孩子除了自己同类的声音听得进去,别的一概没有效果。看来他们的第一次的无政府主义实践就只好破产了,因为孩子们根本不信任他们,也不知道这些人把他OJ弄进这大院里来究竟干啥,或者他们还会以为这些人是人贩子呢,把他们洗干净喂饱了卖掉。
  结果,在这件事上嘉和第一次没有请示嘉平,他开了后花园门,这些乞儿们,打哪里来的,也就打哪里走了。他们倒很开心,还有一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他们在后花园里厮混了一日,到夜里,他们开始怀念流浪生涯了。夏天的西子湖,六吊桥下,便是他们的房屋,他们才不稀罕什么"孤儿院"呢!
  嘉和仿佛和那些孩子心有灵犀,他让家人们各自回房干自己的,然后他独自一人等候那孩子下来。嘉和身上天生一种茶般的亲和力,使人01对他不加设防;他还有一种安全感,与人平起平坐的样子,不像嘉平有救世主的精神,又有法官的咄咄逼人神态。总之最后的结果是乞儿们作鸟兽散,重返流浪王国。而那只历经惊吓的曼生壶,也别来无恙地重新安放到花木深房的禅桌之上了。大厅里灯火通明,老板娘沈绿爱正在重整旗鼓收拾河山。行了,胡闹到此结束,什么挑水下厨下人们都去吃茶,这样的荒唐事情也就此罢休了。大家各就各位,该干什么干什么去。虽然瞎折腾没多久,但大家都有一种久别重逢的亲切,大家嘴里都翻来覆去地嚼着那个"茶"字。大家都觉得,这个夏天它被冷落了,大家都有一种负疚感。但是不要紧,明天就正常了。谁也不反对要回青岛,谁也不反对抵制日货。但茶是中国人的,要买茶,要卖茶,这是忘忧茶庄赖以生存的两大基本原则。从前,大家由着嘉平胡闹,是看在老板娘面上,如今老板娘发话了,谁还怕那初生的牛犊去?那一年春节,是嘉平的异常落寞之节。在此之前,他的一些同道中人纷纷北上,寻求新人生去了。他因了家庭的经济控制而寸步难行,在家中栖洒惶惶的,倒像是一只丧家之犬。
  嘉和平时也是落寞时多,激烈时少。不能说他对这个冬天的失落没什么感受,我们只能说是他对失落的承受力比较强罢了。在他看来,生活本来就是如此地沉闷,沉闷是我们一生主要感受的生活方式。不沉闷,不过是沉闷之间的亮丽的喘息之隙罢了。
  所以他对自己的沉闷并非不可承受,使他越来越受不了的倒是弟弟嘉平的状态。弟弟不能承受苦闷的样子使他心潮难平。关键是他非常理解嘉平,他甚至理解到有了通感的地步。他也失眠了,他也为无所事事而暴躁了。他知道如果不是嘉平他不会这样,他是被嘉平急出来的。为了平息嘉平那种急躁不安的心绪,他曾经建议嘉平与他一起上虎跑寺拜访弘一法师,也就是没有教过他们的一师先生李叔同。嘉平一向对这种逆常规之举饶有兴趣,在他看来一切标新立异之举亦都是反叛之举,而他当下的生命表现形式就是反叛。他已经不跟父母亲说话了,走进走出一张脸绷得像鼓皮,绿爱对这个宝贝心肝儿子一筹莫展。她不明白,儿子养到十七八岁,怎么倒越养越像是陌路人了。
  话说嘉平跟着嘉和倒是真的上了一趟虎跑寺,他们在寺外山墙边绕了好几圈,嘉和犹疑来犹疑去不敢去通告山人吾辈来也。山风掠过山寺,风吹草动,梵音无声,一片的大寂。嘉和想弘一法师不会走出这样的寂静的。嘉平倒是不耐烦了,他想山中的超脱安详,亦不过如此,不食人间烟火也未必能够给人带来什么出路。但他也不想为难嘉和,他对他的哥哥嘉和,还是从心底里热爱的,他还把他看成是他的亲密的叛逆战友。
  最后嘉和被自己的犹豫不决折磨得终于败下阵来了,他们垂头丧气地在一片暮露之中下了山。不料天空又飘起了小雨,在杭州的忧愁的雨巷中穿于地行走着,没有丁香花,也够愁死人的了。小哥俩的黑浓的头发上缀满了小水珠子,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
  茶可真是件怪事,永远也琢磨不透它的。
  撮着跟在嘉和后面絮絮叨叨地,骄傲中透着凄凉:"你茶清爷爷在的时候,往这走廊上一站,百十来人,那是气都不敢吭一声的。他走路的样子,慢慢地,慢慢地,像是在水上飘;突然,'唆'的一下子,就箭一样射了过去。嘉和,这个地方你要常来的。"
  "为什么?"
  "茶清伯的魂灵在这里飘呢。他是死不甘心的呢。"
  "为什么?"
  嘉和回过头来,撮着怕惊得一把就捂住了自己的嘴——嘉和那侧过脸来斜包着眼色的神情,和那个死去的人太像了!
  嘉和看着老家人吃惊的神情,不解地摸了一下自己的脸,一层幼稚的疑惑就附在脸上了。撮着伯松了口气,现在的这张脸叫他放心。许多年过去了,他依旧害怕那张眼睛发绿的脸。在忘优茶庄,吴茶清的魂灵始终还在那梁柱间隐隐现现呢。
  嘉平大喊大叫的声音就在这样的时候冲散了这不肯离去的魂魄,他手里拿着一封信,气急败坏地喊着:"学校……来信了,经校长……被撤职了……走,走,同学们都去学校了……"
  嘉和二话不说,跟着嘉平就跑。撮着伯木愣愣地看着两个少爷跑得无影无踪,空旷旷的大场子现在只剩下他一个人了。他愣了半天,对空中作了揖:"茶清伯,我晓得你不放心,你走不开,你眼珠瞪着我们。茶清伯,我们是真不晓得怎么办了。茶清伯,你保佑保佑我们吧……"
  1919年五四以后的"一师",是教育厅和给绅01的对头。经亨颐这个当校长的,竟也和嘉平一样地激进,因此便被取了个外号叫"经独头"。
  经亨颐的第一条罪状是废孔。其实说到废孔也很简单,学堂每年都要到孔庙会祭孔,谓"丁祭典礼",原来杭州师范生是要参加勺\俏舞于庭"队伍的,而经师则为重要的陪祭官,五四之后,清朝的遗老遗少们都在想,看你经亨颐来还是不来?经亨颐偏不来,他找了个借口,跑到山西开会去了,一时"大逆不道",为日后的倒经运动埋下祸根一条。
  经亨颐的另一条罪状是支持"四大金刚"搞教育革命。四大金刚者:夏丐尊、陈望道、刘大白、李次九。
  五四前的文学革命,可以说是领了文化革命之先的,而文学之革命,则自革文言文之命始。
  改授文言文为国语,原是一师教育改革的一项内容。经师以为"经史子集,不但苦煞了学生,实在是错了人生",故废读经课,聘夏、陈、刘、李为国文主任教员。这在"之乎者也"满天飞的当时,犹如长衫堆里冲进个赤脚的短裤党。
  聘请四大金刚,埋下了倒经运动的第二条祸根。
  经亨颐的第三条罪状,便是"默许"施存统非孝了。
  这篇发表在学生刊物《浙江新潮》上,被那些道貌岸然者惊呼为洪水猛兽的、红头发绿眉毛的《非孝》,其中心思想,不过是主张在家庭中用平等的"爱"来代替不平等的"孝道"罢了。原来,施存统母亲生了重病,他赶回金华老家一看,一件破单衣,一些冷硬饭,没人医治,没人照料。家人把钱宁愿花在求神求鬼做寿衣上,也不愿给她添床棉被做件衣服穿,说:"活人要紧,她横竖迟早就要死的。"施存统再三恳求父亲,父亲不理。施存统两夜睡不着,想:
  我是做孝子呢,还是不做孝子呢?
  我是在家呢,还是回校呢?
  我要做孝子做得到么?
  我对于父亲要不要一样地孝呢?一样地孝是不冲突的么?我究竟怎么样孝法呢?我做孝子于父母有利么?
  我在家看到母死就算是孝子吗?
  我能够忍得住么?我不会比母先死吗?我死了,于母亲又有什么利益呢?
  施存统终于非了孝,三天以后"含泪抛弃垂死的母亲,决然半途回校",并写下《非孝》一文。
  文章发表一个月后,母亲死了。
  施存统非孝,非了当局的祖宗,外号"琉璃蛋"的吉林人省长齐耀珊、教育厅长夏敬观双脚跳了起来,再容不得经亨颐了。他们一面查封《浙江新潮》,一面唆使议员们抛出"查办"案,沈绿村在其间,竟也起了关键性作用,告经亨颐"非孝、废孔、公妻、共产",污蔑四大金刚不学无术,并撤换了经亨颐的校长之职。
  一师风潮,就在1920年2月寒假之中,掀了起来。
  2月10日、15日、19日,一师学生徐白民、宣中华连发三信,给在家度寒假的同学,告知经师被免消息,并言,经校长之去留,关系吾校前途甚大,关系浙江文化非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从此,以"挽经护校"为号召,揭开了"一师风潮"的序幕。
  3月13日,到校同学已达二百余人,嘉和、嘉平两兄弟自然便是中坚分子。同学大会一致通过决议:维持文化运动,坚持到底,无论何人不得有暴行;校事未妥善解决以前,无论何人概不得擅离本校;留经目的不达,一致牺牲-…·
  3月29日晨,五百多军警包围一师,声称省长有令,要遣送学生回家。秀才遇见了兵,兵们拖着秀才就往外拉,三百多名学生迅速围坐到了操场,群情激愤,呼声迭起。
  墙外,杭州学生联合会发动的全体学生,包括方西岸和她的女同学们,抬着面包筐,从墙上往墙里面扔馒头,只听得墙里面的声声呼喊:"我们宁愿为新文化而牺牲,也不愿在黑社会中做人!"
  方西沙此刻也已热泪盈眶,不能自已,一边往里扔食物,一边跟着喊:"我们的学生犯了什么罪?你们这班警察这样虐待他们!"
  方西冷方小姐的嗓子不喊则已,一喊就如金石裂帛,惹得路人都停住了脚步。说来也是巧,恰恰此时,方小姐那在司法厅工作的父亲方伯平也赶来现场,处理这越演越烈的局势,没料到一师的学生还没开始处理,倒要先开始处理自己的女儿了。他本是夏敬观的同学,又在政府部门任了要职,心里也是不满经亨颐这一干人的标新立异的,见了自己女儿站到对立面去,又气又急又不敢叫,一声不响走近了去,一把抓住女儿扔馒头的手,说:"给我回去!"
  不料女儿在光天化日之下,竟如变了一个人一般,说:"不去!"
  "你敢顶嘴?"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女儿猛地挣脱了父亲的手,便往一师的大门口冲去。
  此时,一师操场已经大乱特乱,五百多名警察冲向学生,团团围住,警长高声喊道:"省长已经下了决心,再不走,我们可要动手了。"
  一声令下,数百警察便扑向了学生。此时,一位围白围巾的少年突然冲了出去,叫道:"谁再敢上前一步,我就和他拚了!"
  方西冷小姐身上的血,侧的一下全部冲向了头顶!那不是上半年在忘忧茶庄看到的杭家少爷吗?看他英姿飒爽,多么英武啊!
  然而方小姐头上的血又一下子扑向脚心,因为他看到一群警察疯狂地向她心上的英雄扑去。但是他非但不跑,而且一个箭步上前,拔下警长的刀子架在自己的脖子上,喊道:"同学们,杀身成仁的时机已经到了!"
  他竟一刀要往自己脖子上割去,方小姐吓得尖声叫了起来,这一叫,那刀犹疑了一下,立刻便被人夺了下来。方小姐浑身一片的冷汗,一下就瘫坐在了地上。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