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数据三国

_145 三卷天书(当代)
南烨此次入蜀得了不少文武,除了先前投靠的法正、吴懿等人,还有费观、彭羕、卓膺、李严、李恢、张翼、秦宓、谯周、吕义,霍峻、邓芝、杨洪、周群、费祎、费诗等等,南烨尽皆重赏。
这些人中给南烨增加将星的便是法正、费祎二人,这二人一个长于军略,一个长于政治,都是蜀中良臣。
将星录:法正,字孝直,扶风郡人。原为刘璋部下,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cāo大将夏侯渊斩首。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终年四十五岁,被追谥为翼侯,陈寿称赞其可比魏国的程昱和郭嘉。智力94。
将星录:费祎,字文伟,荆州江夏鄳县人。三国时蜀汉名臣,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深得诸葛亮所器重。诸葛亮死后为尚书令,再迁大将军,执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为蜀汉的发展尽心竭力。xing格谦素甚廉,家无余财。政治93。
南烨收服一群城中文武之后杀牛宰马,犒赏士卒,又开仓赈济百姓,于是军民大悦。之后南烨又命刘璋给葭萌关张任四将写信劝降。
刘璋不敢不从,写罢书信交给南烨。南烨得了书信便要命人前去送信,却被郭嘉劝阻道:“四将领兵在外士卒甚众,若肯归降还好,若是不降反攻关隘,其害大也。又或转投张鲁,同样对国师不利。依我之见国师当领兵向北,到白水关截住四将归路,而后再以书信劝降。”
法正道:“奉孝所言极是!另外西川平定难容二主,国师可将刘璋送去交州。”
南烨听从二人之言,休兵数ri之后便出兵北上,同时遣人将刘璋送到交州软禁。等南烨到了白水关,张松已然完成使命,劝张鲁退了兵马。
庞羲、张任、严颜、雷铜四将见张鲁退兵松了口气,可他们刚要回兵成都,南烨便断其归路,送来了刘璋劝降的书信。四将见信便知大势已去,于是献关投降。至此益州全境皆为南烨所得。
张鲁兵马刚退就闻听南烨得了益州,当时心中大惊。汉中乃是四战之地,北接西凉,东接司隶,南接益州,如今三面皆被南烨所得,张鲁岂能不怕?忙召众将商议对策。
阎圃道:“主公不必担忧,南烨出师必然有名,主公与其无怨,何必惧其来攻?”
张鲁道:“昔ri我驱逐镖师,封闭镖局,断绝两家来往,又如何无怨?”
阎圃道:“此乃小怨而已,南烨若以此为名,主公便重设镖局,再请镖师,与其讲和,看他还有何话说?”
杨松此时在帐下冷笑出言道:“yu加之罪,何患无辞?南烨真yu起兵还愁没有原由不成?依我之见当趁南烨、刘璋两败俱伤立足未稳之际兵发益州,再结连曹丕共攻南烨。待攻陷益州,主公可令曹丕为主公请封汉宁王。两家合力可不惧南烨矣!”
张鲁想要封王久矣,听杨松所言十分顺耳,便问杨松道:“若是出兵何人可为先锋?”
杨柏乃是杨松之弟,自然心向杨松,当时出班道:“末将愿往!”
阎圃见张鲁想要出兵急忙劝道:“如今正恐南烨来攻,主公反要前去攻打岂不授人口实?何况我等只知南烨得了益州,却不知其是否与刘璋两败俱伤。若其兵马尚多,我等出兵岂不自寻死路?”
杨松道:“主公不必为此担忧,我家中有一客人,最知南烨、刘璋根底。南烨兵马如何,益州有何险要,唤来此人一问便知。”
第一卷 第五十五回 南烨平定汉中地 三分鼎立多国师(1)
张松受南烨所托出使汉中,来到汉中之后他并不急着贿赂杨松,而是按郭嘉之计找了一处僻静宅院住下,四处搜集汉中消息,以备他日之用。
经过一番打探张松方知汉中张鲁与其他诸侯不同,其祖张陵在西川鹄鸣山中造道书以惑人,人皆敬之。张陵死之后,其子张衡继之。百姓有学道者,献米五斗。故有“米贼”之称。张衡死后,张鲁又继之。
张鲁在汉中自号为“师君”,来学道者皆号为“鬼卒”,为首者号为“祭酒”,领众多者号为“治头大祭酒”。官府中人多为信徒。众信徒以诚信为主,不许欺诈。
治下有生病者,便设坛使病人居于静室之中,自思已过,当面陈首,如同基督徒忏悔,然后为之祈祷。主祈祷之事者号为“奸令祭洒”。祈祷之时书病人姓名于纸上,将服罪之意写于名下,一式三份,名为“三官手书”。一份放于山顶以奏天,一份埋于地下以奏地,一份沉于水中以申水官。如此之后病若痊愈,献米五斗为谢。
张鲁又盖义舍,舍内饭米、柴火、肉食齐备,许过往行人量食多少,自取而食,多取者受天诛。境内有犯法者,必先宽恕三次,再不改者,方才施刑。村间乡亭并无官长,尽属祭酒所管。如此雄据汉中之地多年,朝廷无法约束。麾下谋士以阎圃、杨松为首,武将有张卫、杨昂等人。
张松探查明白,十日期限已到,张松便找到杨松献上金珠,游说张鲁退兵。杨氏乃汉中大族,杨松在张鲁面前说话很有分量,三言两语便劝得张鲁退兵。张松一计已成,并不离去,反而留在杨松家中住下,装作一见如故之态,日日请杨松饮宴。
杨松不知张松心意,见他完成了刘璋使命依然殷勤侍奉自己,便以为张松真心实意与自己为友,于是留张松在家中好生款待。
南烨攻取益州的消息一到汉中,张鲁与杨松几乎同时得到了消息。张鲁得到消息的反应是聚将议事,杨松得到消息之后便先来找张松商议。
张松得知南烨已得益州,心中欢喜,面上却装作悲痛,再次献上金珠,让杨松劝说张鲁出兵益州。
杨松这人虽然贪财,可是也有一个优点,就是言而有信,收钱之后绝对办事,这一点比现代的某些官员可强多了。正因得了张松嘱托,杨松这才在殿上举荐张松。
张鲁闻听杨松家中客人有知南烨、刘璋根底者,急忙命人将张松请到殿上一同议事。张松一见张鲁便哭诉道:“南烨不仁侵我益州,还望师君兴兵为我主报仇。”
张松本就长相难看,他这一哭,鼻子眼睛挤到了一处,脸上肌肉皱成了一团,看着就更加可怜。
张鲁眉头微蹙道:“我闻刘益州乃是献城而降,子乔先生不随故主同降国师,反而寻我发兵报仇是何道理?”
张松道:“师君所言差矣!若非南烨贼子兵临城下我主不敌,又岂会降贼?我主与众将纳降皆不得已,师君若肯发兵为我主复仇,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说蜀中众将皆来归顺。”
张鲁闻言大喜过望,便要答应出兵。可是还没开口,阎圃便出班插言道:“兵者国之大事,岂能因你一言而决?南烨兵马虚实如何?蜀中又有何人能被你所说来投我主?你若不能一一道来,我主又岂能发兵?”
张松先前打探消息之时,便知阎圃不好对付,因此早就准备好一番说辞。此时听阎圃质问,从容答道:“阎公所虑不无道理,诸公且听我将南烨虚实一一道来。诸公当知曹孟德百万之众败于赤壁一战,此战孙仲谋、刘玄德二人出力最多,可到头来曹孟德却被南烨麾下马超所害,荆州、司隶、西凉三地也被南烨所得。如此一来孙、曹、刘三家皆不喜南烨,南烨更要留大军在三州之地以防三家兵马。原本南烨提防三家,再无力出兵攻伐益州,只因师君与我主相争,这才令南烨趁虚而入。
南烨入川兵马本不甚多,战犍为,攻成都又损兵折将,此时已是强弩之末,师君正可发兵。再者我主麾下忠臣良将不少,黄权、王累、张任、严颜皆是忠贞之士,投降南烨迫不得已。法正、孟达乃我故交,我只用一言便可说其来降。”
张鲁听张松说的头头是道十分欣喜,阎圃却谨慎道:“若按子乔所言,蜀中便无一将投南烨乎?”
张松道:“那也不然!只是几员叛将不足为惧,我自有计克之。”
阎圃道:“不知子乔有何妙计?”
张松从怀中取出西蜀地形图展开道:“此乃我所画西川地理图,南烨新得益州不识路径,师君有此图在可敌南烨。至于几员叛将,自然有我蜀中忠臣斩之。”
张鲁一见此图再无疑心,当时大喜道:“有子乔之图,南烨不足为惧也!”说罢命其弟张卫与大将杨昂、杨任兵分三路为先锋往葭萌关而来,张松随军参谋。张鲁自己亲率大军往阳平关总督粮草军马。
张卫、杨昂、杨任三将到了关前,早有人禀报南烨。众将一听张鲁派兵前来纷纷请战,就连刘璋之前镇守葭萌关的旧将庞羲、张任、严颜、雷铜四人也都请战。这四人未降之时确实忠于刘璋,可是如今已然随刘璋投降,效忠的对象就成了南烨。
南烨听张鲁兵来就知张松计策已成,对众将道:“张鲁不足为惧,我已有妙计破之,你等可如此这般……”说罢众将领命而行。
张卫到了葭萌关下对张松道:“子乔能否说守关之将来降?”
张松摇头道:“尚不知守关之将何人,将军可先往搦战,若是蜀将守关,我当阵前说之。”
次日张卫便与二将到关前搦战,南烨在关上隐藏身形,施放技能存星、取星一番,便命张任出关迎敌。
将星录:张卫,字公则,沛国丰人,张鲁之弟。建安二十年,曹操征张鲁,张卫守阳平关拒敌。张鲁降操后,张卫亦降。
将星录:杨昂,张鲁部将。曾奉张鲁之命,率兵助马超争夺凉州。曹操攻打汉中时。杨昂与张鲁之弟张卫守卫阳平关,双方攻防多日,终为曹操所破。
将星录:杨任,张鲁部将。曹操攻打汉中时守阳平关。曹操趁守备松懈时发动夜袭,杨任被斩。
第一卷 第五十五回 南烨平定汉中地 三分鼎立多国师(2)
张卫关前搦战不久,便见葭萌关大门敞开,一将引兵策马提枪而出。 张鲁与刘璋交战多年,张卫对刘璋麾下将领十分熟悉,一眼便认出是大将张任。
作为知根知底的老对手,张卫自认不是张任对手。他看向身后的张松问道:“子乔可否说张任将军来降?”
张松胸有成竹的点头道:“待我阵前一试。”说罢策马上前越过张卫。
张任此时也知张松早就投了南烨。从本心讲,张任十分不满张松背主之举,可是他又不得不承认张松的做法并没有错。跟随刘璋归降之后,张任才知道有多少益州文武心向南烨,才知道蜀中百姓都希望国师入蜀,才知道南烨麾下将士勇武不凡,才知道刘璋根本没有保住益州的希望……
尽管张任知道张松做不做南烨内应刘璋都会败北,可他还是难消心中不满,就算他此时降了南烨也是一样。这种个人感情和立场无关,所以张任可以配合南烨用计,却别指望他能给张松什么好脸色。只见张任打马上前怒道:“张松,我主已投光华国师,你不投国师反投张鲁是何道理?”
张松不知张任心中埋怨自己,还当他在演戏,暗道张任演技出众。于是张松也怒道:“张任将军常将‘忠义’二字挂在嘴边,如今南烨侵我益州,逼降我主,你不思为主报仇反而投贼又是何道理?”
张任听张松这个投降之人反而责问自己心中更怒,高声道:“忠臣当从主命,我归顺国师是从主命,你投主公仇敌有何话讲?”
张松道:“师君出兵是为我主报仇讨伐南烨。张任将军若还有忠义之心,便当与我一道斩杀南烨救出主公。”
张任怒道:“我张任岂是反复无常之人?你要战便战,休想说我降张鲁。”
张松闻言一愣,若按郭嘉先前之计,张任此时应该投降张鲁以为内应才对。张任不按剧本说台词,张松顿时急的汗都下来了,他不由打马又向前两步道:“张将军还请三思啊!”一边说一边向张任连使眼色。
张任见张松着急心中快意,他不能因为厌恶张松破坏南烨计策,却不妨碍他吓唬张松一番。此时见张松急得够呛,张任也打马向前小声道:“你且叫张卫来战。我自有话说。”
张松闻言松了口气,打马而还对张卫道:“张任请将军上前一战,说有话讲。”
张卫对张松怒道:“你无法说降于他,还叫我上阵送死不成?”
张松也不知张任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好找个说辞解释道:“张任不降似是有难言之隐,将军上前一战便知其心意。”
张卫刚才也看见张任在张松马前嘀咕了两句,却没听清说的是什么。他有心上前一战探知虚实,又怕是张任诱敌之计。一番思量之后对杨昂、杨任二人道:“我且上前厮杀一番,看那张任有何话说。你等且为我掠阵,若有万一便与我一同上阵围杀张任。”
二将闻言点头之后,张卫便提马来在阵前道:“张任可敢与我一战?”
张任见张卫出马叫阵,当时大笑道:“有何不敢!”说罢挺枪策马来战张卫。
张卫与张任一交手,便发现张任力道还不足平日五分,心中松口气道:“张任将军约我上阵有何话说?”
张任借着兵器相交之声遮掩小声道:“我与关中庞羲、严颜、雷铜皆不愿降南烨,我主一降,我等便有起兵报仇之心,怎奈南烨断了我等粮草归路,这才迫不得已献了关隘。”
张卫闻言一喜道:“既是如此,适才子乔劝降,将军又因何不降?”
张任一边打着一边叹息道:“南烨并不放心我等新投之将,早在军中安排细作。我若此时投降,关中三将必被南烨所疑,我等无法献关矣!”
张卫听张任打算献关而降心中更喜,便问道:“敢问张任将军有何定计?”
张任道:“我等武人不善筹谋,张松向来多智,可遣其今晚入关与我等共商大事,待有定计再告知将军。”
张卫也觉得让张松联络双方是个好主意,当时点头答应。二人又假意战了二十余合,张任诈败而走,张卫也不拼命追赶,放张任回到关上。
当天夜里,张松受张卫所遣来到关前,便见关墙之上放下一个吊篮。张松坐在篮中上了关墙,只见南烨领着一群文武俱在。
南烨与张松见礼道:“此次出使辛苦子乔了。”
张松还礼笑道:“有国师金珠傍身并无辛苦之处。不知国师又有何妙计擒拿关下三将?”
郭嘉道:“子乔可令三将明夜三更取关,关上举火为号。只要三将一来,关中十面埋伏,令他们有来无回。”
张松闻言奇道:“如此易行之策何不在阵上告知张卫,反而令我传话?”
南烨道:“自然是怕子乔不知此计也与张卫同来。到时候乱军之中刀剑无眼,若伤了子乔我悔之晚矣。”
张松听罢感动非常,躬身谢过南烨之后又与众人聊了一阵,这才告辞回营。张卫听了张松带回的消息十分欢喜,下令士卒养足精神,就等明夜偷关。
次日晚间张卫领着杨昂、杨任尽起大军出营,张松心知是计,便谋了个寨中守帐的差事留在营中。张卫三将皆知张松是谋士,也不强求他一同前往。
张卫因为张任阵上的小心之举,丝毫没有疑心,率领人马蹑行潜踪来到关下,便见关上火把晃动,而后关门大开。张卫、杨昂、杨任三将见关门开启,率领士卒争先恐后冲入关中。可还没等三将为得关欢喜,关墙之上便火光四起,鼓声震天,一阵箭雨射了下来。
张鲁士卒毫无防备,头上便落下无数箭矢,顿时慌了手脚,纷纷抱头鼠窜。只是关内关外全是人马,根本无处可逃,许多士卒都中箭而死。伤者更是不计其数,哀号惨叫响彻夜空。
张卫三将也知中计,待要拨马而回,便见关门内外已然被自家兵马堵死,一时间根本无法出关。便在此时,四下战鼓声响起,无数交州兵马从十面围杀而来。典韦、周仓、赵云、杨雄、黄忠、魏延、张任、严颜、庞羲、雷铜,十员大将,五人关里,五人关外,将张鲁兵马围了个水泄不通。
杨昂见十面埋伏身陷死地,不由心中发狠,一指关上对张卫道:“南烨此时必在关上坐镇,我等冲杀不出,何不弃马上关一搏生死?”
张卫闻言顿感有理,关头弓箭手总比四周刀枪不入的藤甲军和交州骑兵好对付。于是一声令下弃了战马,率领士卒往关上冲杀。
南烨确实在关上俯视战局,见三将竟然敢抢上关来,不由一笑。伸手一招,便将兀突骨放了出来,再一挥手,三尖两刃刀便出现在手中。
兀突骨的巨斧平时无法卡化取用不便,三尖两刃刀则正好合用。南烨控制兀突骨一把抓过三尖两刃刀,就往关下冲去。张白骑、马云騄、花蓓三人率领亲卫紧随其后。
张卫三人顺着关墙阶梯一路向上冲杀,果然阶梯之上士卒不多,这让三将一阵欣喜。可当他们登上关墙,就知道自己高兴的太早了。只见一个巨人身高丈二,披挂甲胄如鳞,手持三尖两刃刀正守在阶梯口上。
兀突骨见了三将大吼一声:“你等哪里走!”喊罢抡起三尖两刃刀冲杀过来。
张卫三将听兀突骨这声大吼如同龙吟虎啸便是一惊,再看他挥舞纪灵那口五十斤重的三尖两刃刀就如拿着根树枝一样轻松,更是胆寒。三将此时也顾不得单挑斗将的规矩了,三个人,三杆枪,分上中下三路来刺兀突骨。
南烨施展控魂技能眼观六路,最不怕的就是群战。三将虽分上中下三路攻来,不过从兀突骨的角度看,这三枪是攻中、中下、下这三路。这是因为兀突骨个子太高,寻常武将不骑战马要想攻他的上路实在太难。
张白骑、马云騄、花蓓三人在兀突骨身后看他以一敌三心中暗道不妙,便想上前相助。可是兀突骨块头太大,在关墙走道上一堵,他们谁也无法越过,就是想帮忙也没办法,只能暗自焦急。不过接下来的一幕顿时让三人从焦急向着痴呆转变。
三人只见兀突骨大喝一声,微微闪身,高举三尖两刃刀一招力劈华山,便听耳边“喝哈~咔~咔~咔~哐~”一阵乱响,三杆长枪被兀突骨一刀劈断,就连关墙一角都被兀突骨巨力劈了下来。
张白骑三人只是在兀突骨背后看着都觉得心惊胆颤,更别提兀突骨面前的张卫三人了。兀突骨这一刀不但劈断了三人长枪,震裂了三人虎口,也将他们的胆子一劈两半,完全失去了反抗的勇气,呆立在当场。
兀突骨可不管三人是否发呆,蒲扇般的大手一抓一个,扔到身后对张白骑三人大叫道:“绑了他们回去吃肉!”
南烨如此叫唤不过是为了震慑张卫三将和他们身后的张鲁士卒。可是张卫三人不知此言真假,他们先被一刀断枪震裂了虎口,而后又被兀突骨抓小鸡一般拎起抛在地上摔了个七荤八素,此时一听眼前这丑陋巨人竟然还要吃人,当时两眼一翻晕了过去。
第一卷 第五十五回 南烨平定汉中地 三分鼎立多国师(3)
张卫、杨昂、杨任三名主将被俘,兀突骨又领兵从关上向关下冲杀,张鲁士卒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十面被围,当时溃不成军。刘璋士卒若是陷此绝境定然早已跪地请降,可是张鲁士卒却十分顽强,投降者只有半数,另一半竟然死战不降。
张鲁士卒如此忠勇确实给南烨造成了一点麻烦,可也只是一点麻烦而已,在交州军绝对的实力面前,就算张鲁士卒全部死战不退也无法挽回败局。对于这些死硬分子,南烨也不手软,将宁死不降的士卒全部斩杀。
就在南烨打扫战场收拢降卒之时,高顺已然领陷阵营攻破了张卫三人营寨。三人大营之中留守兵马本就不多,又有张松为内应,高顺拿下大营毫不费力,张松也顺理成章的回到南烨一方。这一仗南烨大获全胜,接下来便是处理降卒降将和缴获辎重。
张卫是张鲁之弟,杨昂、杨任家小也在汉中,所以南烨并不着急劝降三将,只是命人严加看管。待得汉中之后再做处置。辎重粮草则是用来犒赏三军。
张鲁在阳平关没等来张卫攻入益州的喜讯,反而等来了南烨大军和三将兵败的消息,当时吃了一惊。他麾下武将本就不多,能与刘璋相抗多年凭的不是将勇,而是兵强。张鲁的士卒并不是战力有多强,装备有多好,而是强在士气高昂。这些士卒多是五斗米教的信徒,经过张鲁多年洗脑忠心不二,作战英勇悍不畏死。张鲁就是靠这些信徒和少量将领与刘璋周旋多年。
张鲁麾下的鬼卒、祭酒作战确实悍不畏死,可也正因为他们敢于拼杀却不知退却才需要将领统带,否则一个诱敌之计就能让这些信徒灰飞烟灭。如今张鲁麾下的武将就剩下杨柏一人,张鲁岂能不怕,忙召众将商议对策。
阎圃献策道:“主公可令杨柏关前下寨,与关中成掎角之势。南烨久战不下,自然退兵。”
张鲁从其计,命杨柏领兵关前下寨。南烨兵到阳平关,见杨柏大营与关上遥相呼应,便知若要取关,当先取杨柏大营,于是问众将道:“何人愿去破杨柏?”
雷铜新降急于立功,便出班道:“末将愿往!”
魏延一向好战,同时说道:“我也愿往!”
郭嘉见二人愿往便道:“两位将军可一同前往,一人去劫杨柏营寨,一人需防关上来人。”
魏延、雷铜二人回营商议一番,便由雷铜先去劫营,魏延防备关上。假如雷铜劫寨不成,再由魏延前去劫寨。
当夜雷铜引着益州本部人马前去劫营,不料杨柏早有准备,营中亮起火把死守营盘。雷铜麾下率领的益州兵本就不如张鲁士卒,杨柏又占着地利,雷铜当时陷入苦战久攻不下。
正在二将相持之时,雷铜背后一阵鼓响,魏延领兵杀来,加入战团一起攻营。原来魏延怕雷铜抢了头功,便假意令雷铜先来攻营,自己领兵在后,想等雷铜与杨柏交战之时出奇兵制胜。
魏延兵马一到,杨柏果然开始吃力,不过还是凭借士卒勇悍挡住了两人兵马。魏延本以为自己一到,便可摧枯拉朽攻陷营盘,却没想到张鲁士卒毫不畏死。魏延提着大刀一连砍翻了数十名士卒,想要冲入营门,可是却有更多的士卒从营中冲出补上缺口,让魏延不得寸进。紧接着营中又是一阵箭雨射出,将魏延赶离了营门。
雷铜见魏延吃瘪心中暗爽。对于魏延的抢功之举雷铜心中也是不忿,此时魏延没能趁着突袭一举入营,他们两人等于战成了平局。在此僵持阶段,谁先攻入杨柏营盘,谁就是头功。因此雷铜鼓舞麾下士卒向着杨柏营盘连连发动猛攻。
魏延看雷铜如此拼命自然不甘落后,同样率领荆州兵奋力攻营,早就将提防关上守军之事忘在了脑后。
就在魏延、雷铜将注意力都放在眼前营盘上的时候,便听身背后喊杀声四起。这阵杀声与众不同,黑暗之中传来的呼声乃是:“师君赐福,刀枪不入!”
营中杨柏和麾下士卒一听这呼声顿时士气大振,杀得满脸鲜血的杨柏举枪高呼道:“师君亲率刀枪不入的祭酒来救我等了,我等且奋力杀敌!”说罢举枪又刺死一个益州兵。
魏延、雷铜惊讶的发现,身后人马还没到,眼前的兵马便强了三分。这些张鲁士卒简直就像那些听到战歌的交州兵一样,士气高昂的可怕。本就难以攻取的营寨,此时更是水泼不进。
张鲁的个人武艺虽不值一提,但是他领兵作战却有独到之处。只要他身处战场,不论是鬼卒、祭酒还是治头大祭酒全都会转化为五斗米教的狂信徒,拼命与敌军厮杀。这就好比皇帝不一定会统兵打仗,可御驾亲征却能提升士气一般。
此刻张鲁亲自领兵下关救援杨柏,顿时让营中士卒心神振奋。魏延、雷铜见眼前营盘难下,身后敌军又至,只好下令撤军,免得被前后夹击。可是他们二人想走,杨柏却不放过他们,领着营中士卒杀了出来。
就在三军士卒缠斗之时,张鲁援军已至。四方混战一场,魏延、雷铜难以抵挡,败退回营。张鲁、杨柏也不敢过分追逼,各自收兵。
魏延、雷铜损兵折将败阵而回,自缚双手来向南烨请罪。南烨领兵一向小心,又有技能傍身,征战多年还真是胜多败少。魏延、雷铜这一战损失的数千士卒虽不是交州精兵,可也是自家兵马,把南烨心疼的够呛,不由怒道:“你等出兵之时奉孝便令你等小心提防关上,你等为何不听?”
魏延闻言惭愧道:“此事全怪末将争功,不怨雷将军。”说罢便将二人如何分派,自己如何抢功之事说了出来,倒也敢作敢当。
郭嘉深知魏延性情,有意敲打,便道:“军令如山,魏文长有违军令,国师可斩之。”
雷铜虽不满魏延争功,可是张鲁兵到之时,魏延却与雷铜齐心合力杀出重围,一路冲杀对雷铜多有救护,否则雷铜还真有可能身陷阵中。于是雷铜求情道:“魏将军虽有罪,可也是一心杀敌,罪不至死,还请国师和军师宽恕。”
第一卷 第五十五回 南烨平定汉中地 三分鼎立多国师(4)
南烨本就无心斩杀魏延,此时又有雷铜求情,便有意赦免。可是正如郭嘉所言,军令如山不能轻废,南烨便有些为难的看向郭嘉,希望他拿个主意。
郭嘉一看南烨眼神自明其意,便道:“既有雷将军求情,文长死罪可免,但活罪难饶。限你十日破寨,将功折罪。若不能破,二罪归一,定斩不饶。”
南烨听郭嘉定下期限也不好反驳,只能命魏延、雷铜尽快回去调兵遣将,齐心合力破敌,不要自行相争。
魏延、雷铜出帐之后便凑到一处,魏延先谢过雷铜求情之恩,而后对雷铜道:“先前我等兵马未损尚不能克敌制胜,如今损兵折将还要十日破寨需有妙计才行。雷将军可否到我帐中一同商议?”
雷铜此次兵败虽说没被南烨定罪,可终归脸面上不好看,也想大胜一仗挽回颜面,当即应允,与魏延一同归寨。
二人凑到一处眉头紧锁,想了半晌不得一计。便在此时帐帘挑开,一人走入帐来,正是南烨。
魏延、雷铜双双起身行礼,而后魏延问道:“国师来我帐中所为何事?”
南烨笑道:“奉孝在众将面前喊打喊杀是为了严肃军法,并非与文长有怨,还望文长不要怪罪。他怕你二人无计,特让我来相助。你二人要兵要将皆可与我说,不论是陷阵营还是藤甲军都随你二人调遣,保你二人十日内攻陷敌营便是。”
魏延心中确实有些记恨郭嘉无情,可是此时听南烨一说,心头怨恨全消,拱手道:“军师以军法为重,乃是顾全大局,我岂有怨恨之理?国师好意延受之有愧,还请国师莫要相助,且看我十日破寨。”
南烨明白武人心中自有傲骨,听魏延不用自己相助,便起身告辞道:“既然如此,我便坐等文长喜讯。若有用我相助之时,文长可随时找我,不用客气。”
二将把南烨送走之后,雷铜问魏延道:“我等正无计可施,文长将军因何不让国师相助?”
魏延答道:“若请国师出兵相助如何显出我等本事?无端令众人小觑。”
雷铜皱眉道:“话虽如此,可十日之内无法破营,文长将军岂不要受军法?求助于国师纵然令人耻笑,总好过送了性命。”
魏延笑道:“雷将军多虑了!我魏延岂会因一时意气枉送性命?我等有十日工夫可用,若到第九日还无计破寨,再请国师相助不迟。”
雷铜闻听此言这才安下心来,与魏延一同定计。只不过二人智谋有限,能想出来的计策无非也就是诱敌出战,声东击西等寻常计谋,还要防备关上张鲁领兵而来。一番商议之后,便决定由魏延营前搦战挑衅杨柏,引杨柏斗将,由雷铜防备张鲁。若杨柏出营单挑,魏延便斩将夺营。若杨柏领兵而出,魏延便诈败诱敌到雷铜处,而后二人合力夹击。
杨柏自然不知魏延、雷铜如何定计,他也无需知道。杨柏要做的无非就是守住大营,管你魏延是示敌以弱还是千般辱骂,我只闭营不出。只要你魏延不去攻打阳平关,我便装作没看见。这就叫你有你的千般妙计,我有我的一定之规。
魏延本打算放下香饵钓鳌鱼,没想到却变成了对牛弹琴,演戏给瞎子看,心中郁闷可想而知。一连过了九日,不论魏延如何搦战谩骂,杨柏只是不出。眼看十日期限已到,雷铜便与魏延商议,干脆去找南烨借兵。
南烨的兵马虽强,但攻打营寨总要费些时候。所以魏延、杨柏起了个大早,约定一同去找南烨。这一日大雾迷漫,对面不能相见。雷铜一直走到魏延帐前,才看到魏延。可是魏延似乎没看到他,只是看着漫天大雾出神。
雷铜走近前道:“文长将军,我等莫要耽搁,快去寻国师借兵。”
魏延见雷铜来了哈哈大笑道:“此次不用借兵,只借衣甲便是,我有破敌之计矣!”说罢拉着雷铜去见南烨。
却说杨柏守在寨中日日听魏延在外叫阵,这日见大雾弥天,深恐魏延前来偷营,便命士卒小心戒备。就在杨柏提防之时,便听阳平关方向传来阵阵喊杀之声。杨柏闻声出营望去,只见浓雾迷蒙,十步之外无法见物,只能听到声音,却看不到人。
杨柏心头一惊,暗想:莫非今日魏延不来偷营却去偷关?可他前次偷营尚且不成,偷关又岂会成功?难道这又是魏延诱敌之计?
部将昌奇见杨柏犹豫不决便道:“魏延前去攻关,将军因何不出兵相救?”
杨柏闻言看了一眼昌奇。这昌奇本是杨任部将,之前因为偶感风寒便留在关中,没与杨任出征,后来得知杨任被俘生死不知,便请战前来守营,要为杨任报仇。杨柏对于昌奇的忠心十分赞赏,便解释道:“非是我不去相救,而是凭魏延、雷铜二将根本无法入关。我担忧这又是他们调虎离山之计,等我兵马一出,他们就会来袭我营盘。”
昌奇也有几分计略,对杨柏道:“师君法力通天,若遇魏延、雷铜二将自然不会失了关隘。可就怕南烨趁着大雾全军尽出同去攻关,倘若如此,将军不去相助关隘必失!”
杨柏听罢昌奇所言,顿时冒了一身冷汗。当初张鲁命他出关成掎角之势防的就是南烨。可是后来一直是魏延、雷铜叫阵偷营,杨柏就将注意力放在了二将身上,竟然忽略了南烨大军的存在。此时听昌奇提起,他才发现魏延、雷铜虽无能力攻占阳平关,可是只要南烨全军尽出,自己又没去救援,阳平关便很可能失守。到时候张鲁怪罪下来可不得了。
想到此处杨柏立刻传令道:“快!快整兵马,我等前去救援。”
杨柏话音刚落,便听雾气之中喊杀之声更大,隐约还可听到:“师君赐福,刀枪不入!”的喊声。这让杨柏更急,当即领兵出营,只留昌奇和少量人马守寨。
昌奇留在寨中,心中却惦念杨柏,不时向营外观瞧。可是除了重雾垂空便看不到他物,远处皆是人喊马嘶之声。不过有些奇怪的是,杨柏领兵一出营,雾中的喊杀声顿时弱了许多,后来竟渐渐止息。昌奇只当杨柏救兵一到,南烨便退兵了。
又过了片刻,昌奇便听营外马蹄声响,远远观望皆是自家士卒衣甲旗号,只道是杨柏回兵,便命士卒打开营门。
雷铜见杨柏营门大开不由心中偷笑,率领士卒一拥而入。昌奇见势不对刚要反抗,便被雷铜一枪刺于马下,让雷铜夺了营盘。
却说杨柏领兵而出往关前行进,可是走着走着便听喊杀之声渐弱,最后竟全无声息。又往前走了一段,便见浓雾之中影影绰绰有人马走动。杨柏怕是南烨兵马便命士卒列阵,可是待前方兵马走近,杨柏才认出是张鲁旗号。
杨柏见了张鲁心中大奇,急忙上前见礼道:“主公为何在此?莫非南烨兵马已退,主公出关追杀不成?”
张鲁看见杨柏同样奇怪,今日他在关上闻听关下喊杀之声便以为魏延趁着大雾劫营,这才出兵前来接应。此时听杨柏一说,张鲁顿时错愕道:“交州军不是去攻你等营寨?何用我来追杀?”
杨柏闻言大惊道:“不好!我等皆中南烨奸计也!”
张鲁就算杨柏不说也反应过来,忙与杨柏合兵一处回马赶往阳平关,至于杨柏的营盘却是顾不得了。
二人领兵还没到关前,便见前方撞出一彪人马。杨柏刚要上前交战,便听雾中人喊道:“前方可是主公人马?”
张鲁一听声音便知是阎圃,急忙领兵上前。只见阎圃、杨松两个谋士发髻散乱,满面尘土,慌里慌张,早就没了平日高人风范。张鲁大惊失色道:“你等不在关上把守,怎么到了此处?”
杨松见了张鲁如同见了亲人一般,哭诉道:“主公出兵不久,雾中喊杀声便止。而后关下便来了一队人马,皆穿我军衣甲,打我军旗号,说是主公已然击溃敌军,后队改前队回关。我等不疑放进关来,方知是敌将魏延诈关。结果被魏延夺了关城。我等趁着雾色才领残兵逃过一难。”
张鲁这下也慌了手脚,忙问道:“阳平关已失,我等该如何是好?”
杨柏道:“何不趁魏延进关立足未稳之际杀回关去?”
阎圃也道:“我观魏延兵马不多,此计可行。”
张鲁听麾下一文一武都如此说,便领兵而还到了关前,此时魏延早已占据了阳平关。原来魏延之计便是向南烨借来了之前缴获的张卫士卒衣甲,与雷铜一起装扮起来。他们二人领兵乔装之后,便选在阳平关与杨柏营寨之间假意厮杀,并遣细作分兵往关前、寨前探查。若是探得张鲁出关,二人便从小路偷关,若是探得杨柏出营,二人就从小路偷营,若是张鲁、杨柏齐出,两人就分兵偷关、偷营。
魏延在关城之上一看关下张鲁、杨柏一同领兵而来,便知雷铜也已得手,不由哈哈大笑道:“此关已然被我所得,你等何不早降?”
第一卷 第五十五回 南烨平定汉中地 三分鼎立多国师(5)
张鲁仰望关上魏延扬威耀武,气得差点从马上跌下来。他领兵出城是去接应杨柏,也没带攻城器械。此时想要快速夺关,就只能破坏关门,至于打造器械攻上关墙就不用想了。于是张鲁下令士卒各寻一捆柴草,堆在门前放火。
魏延在关上岂能坐视张鲁放火?命令士卒开弓放箭。张鲁士卒还没跑到城边,便被弓弩射杀,一个个倒在冲锋放火的路上。
若说张鲁士卒还真是悍不畏死,纵然天上箭如雨落,可还是有一部分士卒头顶木盾,冲到了关墙之下点起火来。
魏延见关下烟起并不惊慌,下令士卒道:“倒水灭火!”
关上士卒得令之后纷纷抬来铜盆、柴锅等盛水之物便往下倒。紧接着便听城下一阵鬼哭狼嚎。原来这些士卒倒下去的并非凉水,而是滚烫的开水,既能灭火,又能杀敌。城下那些没被弓箭射死的张鲁士卒一个个被烫的劈开肉烂,却还不会马上死去,全都抱着头脸满地打滚,发出一阵阵令人毛骨悚然的嘶吼,听着就感觉痛彻心腑。
张鲁也知道这种没有器械的攻城战就是用人命来填,可是若不趁着此时关上兵少夺关的话,等南烨大军一到前后夹击,自己就可能兵败身死。因此张鲁鼓舞士卒道:“关上沸水有限,快快趁此机会放火夺关。纵然此战身死,我也会禀明天君,令你等魂归天庭,上天为官。”
旁人不会听信张鲁这番说辞,可是五斗米教的狂信徒却是深信不疑,于是又有一批士卒一手抱着柴草,一手举着盾牌冲向关前。
魏延当然不信什么天庭、天官之说,可是张鲁有一点却说得没错,就是关上沸水确实有限。魏延入关还没多久,只来得及烧开少许热水,这倒不是魏延未卜先知防备张鲁放火,而是因为滚木、礌石和开水、滚油本就是城防利器。魏延入关之后自然考虑守关,他不能火上浇油,当然是用沸水灭火,一举两得。
沸水是没有了,不过并不代表魏延无法灭火。当张鲁的第二批士卒冲过箭雨开始放火的时候,头上便浇下无数盆冷水,刚点燃的柴草又被熄灭。只是这次张鲁士卒没有伤亡罢了。可是紧接着关上又扔下来数不清的滚木、礌石,将张鲁第二批攻关士卒连同刚才第一批惨叫未死的士卒一同埋葬。
眼看一个个忠心的士卒死去,张鲁也是心如刀割。不过最令他难过的就是纵然心痛也还要攻关,否则无路可退。就当他强忍心痛准备派出第三批士卒的时候,便听身后浓雾中飘来一阵战歌。
“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闻天下,响金鼓,?鼓,天道残缺匹夫补。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
张鲁等人闻声色变,他们都知道这是南烨的交州军到了。张鲁忙问众将道:“南烨兵马已至,我等该如何是好?”
阎圃道:“山边有一小路可通关后,只是崎岖难行,车马不能通过。”
张鲁此时也顾不得车马辎重了,忙命阎圃带路,由小路而逃。等南烨领大队人马来到关前,却遍寻不见张鲁,便问城上魏延道:“文长可知张鲁去向?”
魏延摇头道:“雾气太重,不知所踪。”
这片大雾虽然能阻隔视线,却挡不住南烨技能。寻星、显星技能一放,尚未走远的张鲁人马便出现在南烨脑海之中。南烨朝着雾中一指道:“张鲁就在前方,随我杀敌!”
张鲁本以为借着雾大可以逃过一劫,没想到南烨大军随后赶来。两军混战一场,张鲁大败,十成人马折了九成,多亏一群鬼卒、祭酒拼死垫后,才让张鲁从小路得脱,逃回南郑。
南烨得胜而回,与众将入关庆功,重赏魏延、雷铜。魏延愧而不受。南烨便道:“有功当赏,有过当罚。文长此战能得杨柏营寨已补先前之过,此赏只为夺得阳平关之功。”魏延听南烨如此一说方才领赏谢恩。
众将士在关中休整一番之后继续进兵南郑下寨。这南郑本是汉中郡治所,张鲁得汉中后改汉中郡为汉宁郡,治所依然设于南郑。其重要性就相当于刘璋的成都,曹操的许昌。
张鲁见南烨兵临城下便与众将商议对策。杨松胆小贪财,已然被打的胆寒,便劝张鲁道:“南烨国师势大,不如开门投降。”
阎圃道:“主公万万不可!南烨在交州奉行科学大道,岂能容主公教化万民?”
张鲁听阎圃一说顿时醒悟,他是双重身份,除了一方诸侯之外,还是一教之主。假如是投降其他诸侯,张鲁还有自信保住教主地位,照样受信徒供奉吃香喝辣。可是投降南烨的话,不但诸侯地位难保,恐怕这教主地位也保不住。宗教斗争有时可比政治斗争还要残酷。
绝了投降的念头之后,张鲁便开始调集人马守城。别看经过葭萌关、阳平关两战,张鲁损失了数万人马,可这南郑毕竟是张鲁老巢,城中还有三万精兵。另外南郑百姓十有**是五斗米教信徒,不管是真信也好,假信也罢,这些百姓都不敢违抗张鲁命令。随着张鲁一声令下,竟然发动了十万信徒协助守城,几乎城中所有青壮都上了城头。
当南烨看到城上密密麻麻的人群便是一惊。从装束上南烨就能看出城头那些搬运滚木、礌石备战的青壮都是城中百姓,而不是张鲁士卒。这个发现非但没让南烨感觉轻松,反而让他觉得棘手。两军交锋和屠杀百姓可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典韦、魏延等将对于南烨的顾忌并不理解,在他们看来凡是与南烨作对的就是敌人,既然那些百姓自愿上城协助张鲁,就等于是做出了与南烨交战的选择,也就应该做好在战场上牺牲的准备。
郭嘉、赵云等人倒是十分理解南烨不愿杀伤百姓的心情。名声好坏且放在一边不谈。单从利益上来说,张鲁一败这些百姓便会成为南烨治下百姓,南烨自然不忍心杀害。
新投南烨的张任、严颜等将并不像郭嘉、赵云那样了解南烨。他们只是佩服南烨仁慈,感觉自己遇到了明主。
第一卷 第五十五回 南烨平定汉中地 三分鼎立多国师(6)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