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玩的就是心计

孙京媛 (当代)
做人,一定要有一点心汁。这里说的心计,不是阴谋,不是为达到
目的而使用不光明的手段,而是为人处世的技巧,是助人们通向成功的
谋略。
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家庭背景多么显赫,如果不懂得做
人的道理,没有一点处世的“心计”,是很难事业有成的。如果不懂处
世的“心计”,不知提防别人,不知道何为“难得糊涂”,不知道何时
“该出手时就出手”,不知道怎样与上级、下属、同事、朋友,乃至爱
人、家人融洽相处,就会处处碰壁,屡受挫折,不仅影响与他人关系的
和谐程度,还将影响自身事业的发展。
有心计的人会低头,到了矮檐之下,该低头时要低头,大丈夫能屈
能伸,“忍”字当先才是智者所为;有心计的人头脑“活”,心思更
“活”,正所谓“水流不腐,人活不愉伙有心计的人善于把握自己的人
脉,任何人都不是生活在“孤岛”上的,总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
建立关系;有心计的火会时刻注意识人辫人,营造良好的关系网;有心
计的人还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做人淡泊平和,豁达乐观。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的人做人一败涂地,、币有的人却能够做到方
与圆的灵活统一呢?原因就在于“心计”二字。做事没有一‘心计”,就
会四处碰壁,孤立无援;做事不懂’‘心计”,就会稀里糊涂,深陷绝
境;做事不会“心汁”,就会碌碌无为,一生平庸。做事有“心计”,
不是让你在做事过程中为达到月的而使用不光明的手段,而是做事时先
下手为强的胆略,是行动前深谋远虑的眼光,是让“人情”更具“杀
伤力”。
当然,“心计”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也需要我们后天不断摸索,
需要我们认真观察生活,观察周围人群之间细腻复杂的关系,学习那些
在各种社交场合如鱼得水之人的经验和教训。做到这些,相信每个人都
能成为当代的“小诸葛”。
本书立足现实,取材于我们熟悉的生活,但又没有丝毫构泥于世俗
生活的痕迹,把为人处世的“心计”哲学娓娓道来。希望通过阅读本
书,能受到“心计”和谋略的启发,在玲珑变通的处世之道的引领下,
走出困境,迈向卓越的顶峰。
第一篇说话心计学―巧迂回,
直言不妨拐弯说
但凡有些心计的人,说话必然犹如迂回婉转的溪流,含蓄委婉;劝
谏必然是委言婉致,用巧妙的暗示潜移默化地影响对方的意识。、币只有
那些不懂得说话艺术的人才会直来直去,让自己的“忠言”逆耳
提出否定意见,要用转折句
与人交往,难免有意见与他人不一致的时候,你是怎样面对这种情
况的呢?是虚伪地迎合他人的观点,还是直言否定别人的意见。其实,
有心计、会说话的人知道,只有带有转折地提出自己的否定意见,才是
让对方接受的最佳方法。
转折,就是在提出否定意见之前先对他人的观点表示一定程度的认
可,接着话锋一转再吐露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既顾及了别人的面子,
又表露了自己的想法,可谓一举两得。
春秋时期,齐景公放荡无度,喜欢玩鸟打猎,并派烛邹来专管看
鸟)一天,鸟全都飞跑了,齐景公大怒,要下令杀烛邹。这时,大臣晏
子闻讯赶到,他看到齐景公正在气头上,怒不可遏,便请求芥景公允许
他在众人之前尽数烛邹的罪状,好让他死个明白,以服众人之心〔)齐景
公答应了。
于是,晏子便对着烛邹怒目而视,大声地斥责道:“烛邹,你为君
王管鸟,却把鸟丢了,这是你第一大罪状;你使君王为了几只鸟而杀
人,这是你的第二大罪状;你使诸侯听了这件事,责备大王重鸟轻人,
这是第三大罪状。以此三罪,你是死有余辜。”
说罢,晏子请求景公把烛邹杀掉。此时,景公早已.听明白了其中的
意思,转怒为愧,挥手说:“不杀!不杀!我已明白你的指教了!"
这个故事就是下级迁回地批评领导,表达反对意见,并被领导心悦
诚服地接受的一个很好的例证。很明显,晏子反对景公重鸟轻人的做
法,但他看到景公正处于气头上,直谏反而不妙,于是就采取了以退为
进、以迂为直的方法来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使齐景公得以领悟其中
的利害关系和是非曲直,达到了既救烛邹之命,又得以说服景公的目
的。而且,也避免了自接触犯景公,给自己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就提出,每个人都有与他人意见
不相符的时候,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和面子观念。所以,当你用直
截了当的方式反对别人时,无论你的口气和神态怎样,对方都会觉得你
没有给他面子,伤了他的自尊,这样会使你在无形中多了一个不必要的
麻烦。相反,通过先扬后抑的转折句间接地提出你的想法,会产生不一
样的效果。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一个下属与领导交流的时候,就更应该注意
提出反对意见的方式。许多现实例子表明,越是有社会地位的人,越希
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所以,如果你直接反对领导的意见,他会觉得这是
不尊重他。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领导都那么狭隘。有些领导还是有一定心胸
的,不会偏狭地受情绪左右,意气用事。但是,其心中的不快却是不能
自控的,而且由于领导处于指挥全局的岗位上,又加入了权力的因素,
领导是很难避免出现愤怒情绪的。
属过于直接的批评方式,会使领导自尊心受损,大跌脸面。你的
直言不讳,往往会使领导觉得脸上无光,威信扫地,而领导的身份又决
定了他非常看重这些东西。因为这种方式使得问题与问题、人与人面对
面地站到了一起,除了正视彼此以外,已没有任何回旋余地,而且,这
种方式是最容易形成心理_上的不安全感和对立情绪的。
“闻过则喜”的人毕竟不多,所以,当你说服别人接受你的意见
时,不妨通过迂回的办法去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间接的方一法很容易使
你摆脱其中的各种利害关系,淡化矛盾或转移焦点,从而减少对方的
敌意
直言有分寸,委婉效果好
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交谈时的含蓄与得体,比口若悬河更可
贵。”做人固然要正直、自率,但并不意味着说话也可以直言不讳。太
过于唐突的直言,有时就是一种消极、否定的语言暗示,不仅使人抵触
反感,还会让人顾虑重重,甚至增加心理压力。
比如,医生给人看病,遇到病情较严重而又诊治不及时的病人,就
直言道:“你怎么这么瘦哇!脸色也很难看!"“你知道你的病已经到了
什么地步了吗?"“哎呀!你是怎么搞的?你这个病为什么不早点来看
哪!”这些说法里所包含的消极暗示会使病人怎么想呢?作为医生这是
治病还是致病呢?
相反,若医生说:“幸好你及时来看病,只要你按时吃药,多注意
休息,放下思想包状,相信你很快就会好起来的。”这将给病人很大的
鼓舞。
所以,在言谈中,有驾驭语言功力的人,就会自如地运用多种委婉
的表达方式。他们知道,生活中并非处处都能“直”,有时还非得含
蓄、委婉些,才一能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巴西的贝利素称“世界球王”,他在绿茵场上的超凡技艺不仅令万
千观众心醉,而且常使场上对手叫绝。他不知踢过多少好球,当他创造
进球数满一千的记录后,有人问他:“你哪个球踢得最好?”贝利笑笑
回答:“下一个”
委婉的修辞手法,即在讲话时不直陈本意,而是用委婉之词加以烘
托或暗示,让人思而得之,而且越揣摩,似乎含义越深越多,因而也就
越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妻子买了一块布料征求丈夫的意见,丈夫觉得妻子用这块布料做成
衣服穿不太合适,如果丈夫不尊重体贴妻子的心情,就会直露地批评
说:“你看你的审美观真成问题,一把年纪了还穿这么鲜艳的衣服,岂
不成老妖婆了?”这样生硬、贬损的话必定会伤署妻子的自尊心。如果
丈夫尊重体谅妻子的心情,就会把否定的意见说得委婉得体,给予暗
示:“不错,颜色真鲜艳,给女少L做衣服,那是很漂亮的。”
在社会交际中,人们往往会遇到不便直言之事,只好用隐约之词来
暗示。如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周恩来在一次酒会上说:“由于
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中美两国隔绝了二}一多年。”真是妙绝!既让人体
会到造成这一事实的原因是美国侵略和干涉的结果,又不伤美国客人的
面子,听者皆发出会心的微笑。
委婉法是办事说话时的一种“缓冲”方法。委婉语言能使本来也
许是困难的交往,变得顺利起来,让听者在比较舒坦的氛围中接受信

息。因此,有人称“委婉”是办事语言中的“软化”艺术。但是,使
用委婉语,必须注意避免晦涩艰深。谈话的目的是要让人听懂,如一味
追求奇巧,会使他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甚至造成误解,必然影响表
达效果。
你可以选择讳饰式委婉法,它是用委婉的词语表示不便直说或使人
感到难堪的话语。
有一位外籍旅游者在华旅游期间自杀了,为了减少话语的刺激性,
经再三推敲,有关部门最后在死亡报告书上回避了“自杀”两字,而
用了“从高处自行坠落”这一委婉语。
有时,即使动机是好的,如果语言不加讳饰,也容易招人反感比
如,售票员说:“请哪位同志给这位‘大肚皮’让个座位。”尽管有人
让出了座位,但孕妇却没有坐,“大肚皮”这一称呼使她难堪。如果这
句话换成:“为了祖国的下一代,请哪位热心人,给这位‘有喜’的大
姐让个座位。”当有人让出座位时,这位孕妇就会对售票员表示感谢,
并愉快地坐下。
或者运用借用式委婉法,即借用一事物或他事物的特征来代替对事
物实质直接回答的方法
在纽约国际笔会第48届年会上,有人问中国代表陆文夫:“陆先
生,您对性怎么看?”陆又夫说:“西方朋友接受一盒礼品时,往往当
着别人的面就打开来看。而中国人恰恰相反,一般都要等客人离开以后
才打开盒子。”
陆文夫用一个生动的借喻,对一个敏感棘手的难题,婉转地表明了
自己的观点―中西不同的文化差异也体现在文学作品的民族性上。以
上两例,实际上都是对问者的一种委婉的拒绝,其效果是使问话者不至
于尴尬难堪,使交往继续进行。
委婉说话不仅是一种策略,也是一门艺术。含蓄委婉地说话,正是
待人圆滑的表现。作为一个现代人,应当有这种文明意识,掌握这一有
利于人际交往的语言表达方式。
也许含蓄不是说话艺术所追求的至高境界,但无疑是口才技巧中不
可或缺的点睛之笔。与那些说话过于直自,容易伤人感情和自尊心的人
相比,说话委婉的人,更善于调节尴尬的谈话氛围,更工于心计。
不论是在批评或者恭维别人的时候,都不妨直话曲说、忠言婉说。
在说话中避开对方的忌讳点绕道而行,选择对方感兴趣的话题谈起,不
过早地暴露自己的意图,一步步迂回接近,当对方跟着你走完一段路程
之后,他已经不自觉地缴械投降了。春秋战国时的晏子、触龙等人可谓
是迁回说话的大师:
春秋后期,齐相晏子头脑机敏,能百善辩,经常劝谏齐景公轻赋省
刑。有一天,齐景公的一匹爱马暴死,齐景公勃然大怒,不容分说就要
把养马人用刀肢解。恰好这时,晏子也在齐景公身旁,侍卫已经持刀进
来了,晏子不动声色地问齐景公:“当年,尧舜肢解人时,从谁的身躯
开始的?”齐景公回答道:“从自身开始。”刚答完齐景公就听出了晏子
的言外之意是委婉地批评他,于是下令不肢解养马人,改口道:“那么
就罚他下狱吧!"
晏子说:“好呀,但请允许我代大王数数他所犯下的大罪,这样才
能让他心服口服。”齐景公说:“那就先听一听。”于是,晏子历数养马
人“罪状”道:国君让你养马而你把马养死了这是第一条死罪;而且
养死的是国君最喜爱的马,这是第二条死罪;你让国君因为一匹马这样
的小事而杀人,百姓知道,一定会埋怨国君残暴,而且邻国听了,也一
定会耻笑国君,轻视齐国,这是第三条死罪。来人,把他打入大牢!晏
子虽是在历数养马人的罪状,可齐景公听得明白,立即说:“把养马人
放了,不要因为这件小事阻碍了我的仁政。”
可见,说话语气委婉含蓄,旁敲侧击,效果之神奇。直来直去这种
说话方式,对于家人或交心的好友而言还是比较能让人接受的,但就同
事、上下级的关系来看,说话也直来直去恐怕就多有不当了。下属与老
板谈话时,最好多旁侧,少直人。旁侧是指从题外话说起,而这题外话
又必须是和要说的主题有关的,不能离题万里,要让对方能够领会你的
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就要求说话者既要有一张巧嘴,又得有学识讲
技巧了。
比如你有求于老板时,你可先了解他的兴趣爱好,然后找个理由把
老板恭维一下,老板心里自然就会得意起来,氛围就会活跃起来,在这
种轻松的氛围中你就可以切人主题谈正事了,因为这时什么事都能够
商量。
某大公司新员工小王,特别惧怕老板。可怕什么就来什么,有一
天,老板指令要和他一起出差,这可让小王为难了。在飞机.上,他们俩
只是出于礼貌简简单单地寒暄了几句,便吝自做自己的事了,两人一路
沉默无语。小王心里很不自在、憋得慌,双眼极不自然地乱瞅,怎么也
不敢看老板一眼。
小王心里是很想打破僵局的,可是他生怕自己口拙,不知道从何入
题,更怕说错话。忽然,小王瞥见老板穿的那套西服有个很明显的商
标,于是就说:“李总,你这西装真有品位,穿在您身上特别合适,在
哪里买的?"
本来只是没话找话说,但老板一听来了精神,说道:“这套西装啊,
是我上次去广州时买的,罗蒙,是世界名牌呢!”老板的话匣子一下子
打开了,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在服装搭配上的心得,还善意地指出
了小王平时在工作中着装、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不足。两人一路交淡
甚欢。
小王后来深有感触地说:“我无意中露出一句旁侧的赞美,竟能
‘钓’出他那么多真心的话,给我那么多好的建议,真是没有想到!"
这就是旁敲侧击说话方式的好处,舌头拐着弯说话就有这么神奇,
是任何直人式的谈话都达不到的效果:实际上,不管是高高在上的大人
物,还是普通人,都需要与他人沟通。只要你掌握好说话方式就能达到
意想不到的效果。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员「与老板之间的鸿沟,通过巧
言是可以跨越的,这就要看你说话有没有心计了。
点破不说破,让对方知道自己错了
说话心训学
为了帮助别人发现错误以便及时改正,我们总是乐于给对方一些善
意的提醒。但是,一定要注意方法,对于别人的错误,大可不必完全说
破,相信只要稍加提点对方自然会明白。
批评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也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批评要让被批评者
心悦诚服地接受,达到批评的目的而又不伤到被批评者的自尊心。批评
的目的,是要让犯了错误的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及时改正。批
评本身是手段,而非目的,否则,只为提意见而提意见、为批评而批
评,则会适得其反
点破别人时不要指出缺点,而要强调如果纠正过来会更好。
某公司的老板经常慨叹纠正别人实在难,下属工作上出现问题,稍
微提点一下,他们或是置之不理,或是破罐破摔,越变越坏。原来,这
位老板仅仅是指出错误加以批评而已。后来这位老板发现,换一种强调
改正过来会更好的提点方式,效果就好多了。
优秀的教练在纠正运动员的错误时,从来不会说“不对,不对,这
样不对。”而是说“动作做得已经不错,但如果再改进一下……结果会
更好”。他并非否定选手,而是先给以肯定再帮其改正。也就是说先满
足对方的自尊心,再把要求提出来。如果单纯指出、批评的话,只会徒
然引起选手的反感,没有任何效果可言。
话一旦说出就无法收回了,说话过了头就会伤到别人,破坏感情。
如果不小心说话伤到对方或对对方不礼貌,最好的做法,不是去否定冈lJ
才说出来的话,而是要沉着地若无其事地附带说句:“其实你已做得很
好了,这就是我喜欢你的地方,而且,你有很多优点,犯点小错误也很
正常。”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话总是最后的结论,附加赞美的话,对方便
认为结论是赞美的,即使你点破了,但最终没有说破,也不会引起
尴尬。
有一位中学教师,她对成绩下降的学生说:“实在难以置信,你考
这样的分数。”加了“实在难以置信”,效果就不一样了,就会给人一
种动力,想必那位同学下次成绩一定会提高。倘若只是传达事实的话,
效果就不会令人满意。“令人难以置信”之类的附属语虽然简单,显示
出的却是常人所不具备的机灵。
点破不说破,就是使用一些故意游移其词的手法,给人以暗示和适
当的鼓励〕比如,在谈及某人相貌丑陋时,不直接说“相貌丑”,而夸
人家“贤惠”“聪明”或用“长得有点困难”“有些对不起观众”这样
的话来代替。这都是在委婉含蓄地表达事情的本意。
1831年,歌德看完雨果的剧本《玛利安·德洛姆》后说:“看完这
个剧本,我们只能发现一个优点,那就是作者很擅长描绘细节,这显然
是不小的成就。”这番言论表面l几是在称赞雨果,其实是指出雨果在细
节描绘上花了太多的笔墨,从而使全文不够简练。
点破别人的错误要抱有同情心。这里的同情不是同情他的错误,而
是要考虑对方得知错误后的心情,只有这样的批评才不会置对方的心理
感受于不顾而且当对方认识到你是站在他的立场上点破他时,才会接
受你的批评并对你表示感谢。
点破之言应力求简短,最好一两句话就能使对方领悟,然后再自然
地转到别的话题卜千万不能多次重复对方一的错误,否则就极容易让对
方觉得你在紧抓他的错误不放,使对方陷人窘境而产生抵触情绪。
当然,想把话说得滴水不漏,在使用“点破不说破”的语言技巧
时,要注意语言不能晦涩难懂。任何语言的表现技巧都是首先建立在让
人听懂的基础上,同时必须把握好使用范围,如果使用“点破不说破”
的话不分场合,也是达不到最佳效果的。
“祸从口出”“言多语失”“谨于言,慎于行”等俗语、名言,都在
教我们说话一定要小l互谨慎,切不可口无遮拦、口不择言。
《管子·形势解》中有这样一句话:“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
而后行。”意思是说:贤圣之人在说话、行事之前总是要经过一番周密、
谨慎的思索,而后言可言之言,放弃不可之辞,行当行之行,搁不妥之
举。这句话启迪后人身处于世,谨于言而慎于行,实为一种优良品格和
修养。从根本上来说,它也是保全自身、少致不顺的明智选择。“择可
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既是圣人之风,也是智者之格。
纵观古今中外,因为口不择言而闯祸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NBA
里就有一个著名的“吻屁股”的故事。在姚明刚加盟NBA休斯敦火箭
队的2002赛季,原NBA球星巴克利很瞧不起他,常规赛刚开打不久,
他就在『rNT电视台的“NBA内部秀”节日上口无遮拦地说个没完,并
扫一赌说:在本赛季的任何一场常规赛上,姚明的得分如果能够上19分,
他就会去“亲吻”肯尼·史密斯的屁股。这句话后来传到姚明的耳朵
时就成了“如果姚明得到19分,巴克利就会亲吻姚明的屁股”姚明
听后就幽默地说:“那好,我就拿18分算了。”
没想到之后不久,火箭队在客场对阵湖人队时,姚明单场砍下了
20分,不但证明了自己,为自己赢得尊重,同时又把口无遮拦的巴克
利逼人“绝境”。肯尼·史密斯得知姚明得了20分后十分兴奋,表示
定要让巴克利履行诺言,弄得巴克利非常难堪,不得不去应付他的
“赌债”。尽管后来巴克利吻的对象改成了驴屁股,但在电视机的镜头
前亲吻驴屁股,对谁来说都算得L是恐怖的一幕在镜头聚焦、强光灯
灯光闪耀之下,在周围发出的一阵狂笑声中,巴克利不得不一脸难堪地
蹲下身去,无奈而痛苦地朝“肯尼·史密斯”的屁股吻去……
巴克利大嘴一张,口不择言,在NBA闹出个流传甚广的大笑话,
还在亿万球迷观众面前出了孔,大大损害了自己l均明星形象,可谓我们
的前车之鉴。
一般来说,口不择言乱说话的人有两种,一种就是巴克利式的狂妄
自大、出言不逊的人;而另一种就是那种心直口快、不顾后果说话的
人。后一种人说话往往没有恶意,却会无意中伤害了人。
一剃头师傅家被盗窃。第二天早上,来了一位顾客,见剃头师傅愁
容满面,就问他为何,剃头师傅回答道:“我辛辛苦苦剃头攒下的一年
积蓄昨夜被小偷偷去了。唉!想一想,权当替小偷剃了一年的头吧!"
顾客一听还没坐下就生气地走了。像这样不会说话的剃头师傅,真是砸
自己的饭碗。
有一财主过大寿在寿宴上,客人同说“寿”字酒令。一人说
“寿高彭祖”,一人说“寿比南}」少”,一人说“受福如受罪”。众客道:
“这话不吉利,而且此‘受’字也非彼‘寿’字,该罚酒三怀,另说好
的。”这位客人喝了酒,又说道:“寿天莫非命。”众人生气地说:“生
日寿诞,怎可说此不吉利话。”这位客人自知失言自悔道:“该死了,
该死了。”只见在一旁的财主脸色铁青,一言不发。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说话时不加检点,就可能伤人败兴,引起误
解,惹怨招忧,甚至可能引火烧身所以,我们说话时一定要注意说话
的场合、对象、气氛,不要口不择言,张口就说。
时刻谨记“修其辞而立其诚,谨于言而慎于行。绝不轻于言,击必
有中”,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和习惯,对于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美满
都大有裨益
别人的薪水多少不乱问
也许是受好奇心的唆使,许多人都喜欢打听别人的隐私,但这义恰
恰是人际交往中最忌讳的。比如,同事们在一起聊聊其他人的下资还
好,可千万不要轻易打听对方的薪水是多少。因为随意打听隐私是很不
礼貌的行为,很容易使谈话双方陷人尴尬的局面,甚至会导致不必要的
麻烦。
因此,关于别人隐私的问题最好不要问,而聪明人在聊到关于薪水
之类的话题时,也总是会很巧妙地把话题引开,从而使谈话愉快地进行
下去;而有些说话不经脑子的人,就直接问对方的毛资,让对方难于回
答,使双方都显得尴尬。人或多或少都有相互攀比的心理,不仅在同
事、朋友之问有之,甚至有的夫妻俩之间都暗中较劲,相互攀比自己的
薪水。试想,你不假思索地问人家的薪水,不让人产生误会才怪呢!
由此可见,乱问别人的薪水,会导致诸多不良后果,总结一下主要
有以下几点。
首先,产生尴尬,导致谈话不能愉快地进行下去。
一份薪资满意度调查显示,人们总体上对目前的薪资水平并不满
意,回答“一般,不太满意”的达55%以L。于是,当我们问别人的
工资时,会使对方难于回答而敷衍r事,想必我们自己也是这样的吧!
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这样,我们又何必多此1举呢?
其次,;伙生误会,导致同事、朋友关系不和谐。
现在好多外资企业,在员_工进来的时候,就发给他们一份员I一守
则,[面就有这么一条明文规定:不要把自己的工资随便泄露给他人.
也不要去扫一听别人的薪水。因为,如果在激烈的竟争环境里口无遮拦地
说出自己的「资或打听别人的「资,会很容易形成谣言,可能就会导致
恶性竞争,破坏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正常的丁作。朋友之间乱问工资,就
会让人觉得你只是关心他的金钱,而不是他本人,从而影响朋友之问的
友谊。
第三,产生无谓的自卑或自恋,折磨自己
问别人〔资,不仅会让对方不知道如何回答,即使自己知道了,也
无非就两个感觉。第一个感觉就是自卑,自己「作时间长、强度大,工
资还不及别人。想必很多人体会过这种难受的滋味吧?第二个感觉就是
爽,工作轻松,工资又高,马L就有了优越感「资高固然可喜,但若
总是喜形于色的话,照样会被人不耻,毕竟金钱不是人生全部价值的体
现。如果因为高一「资就自鸣得意、自命不凡的话,这种人也不会取得多
大的成就,朋友也会慢慢疏远他,成为孤家寡人也不是一种好滋味。
总之,不管是在社交场合还是在职业场合中,请记住一句话:别人
的薪水多少不要问、。除了金钱,人世间还有很多美好的东西,闲聊时我
们也有很多话题。比如,男人可多聊聊体育、政治之类的,还可以缓解
「作的紧张情绪;女人可以多聊聊化妆、厨艺什么的,在轻松交谈中打
发时间,说不定还能学点知识。
现在不是流行这么一句话吗?“见了女人不要问年龄,见了男人不
要问薪水。”交流艺术是一门语言的艺术、闲聊也需要技巧,那种自己
不讨好,又让别人为难的事,聪明人是决不会做的。做聪明人,干聪明
事,更要说聪明话,为了他人也为了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明智之举,这
才是快乐的人生。
不要一下掏心窝
古人说得好:“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没错,做人
就是要有点心计,绝不能一时兴起就把自己的心思、想法和盘托出。
当然,教你根据对象、场合说不同的话,并不是要你做个虚伪、城
府深的人,更不是要你去撒谎。因为人胜的丛林是复杂而险恶的,只身
闯荡社会的人,需要有大智大勇,更需要有谨慎的态度,你如果一下子
就把心掏出来给对方,用心和他交往,那就有可能“受伤”。
把心掏出来,这代表你对他人付出的是一片真诚和热情,但是世L
知己能有几人,真能与你以一颗真心相待的人是不多的。况且,知人知
面难知心,看似对方也对你掏心窝子,但难保他掏的不是“假心”!一
旦你遇到别有居心的小人,刚好利用了你的坦诚,使你受到欺骗,这就
像痴情女对薄情郎一般,最终受伤的是你自己。而会玩手段的人,更可
以因此把你玩弄于股掌之中,你就会有危险r。
2003年方捷在网L认识了一个朋友,因为两人具有相同的兴趣,
所以聊得特别投机。方捷在与对方的交往中表现出极大的真诚,就差掏
心窝了。就这样两人~直保持着联系。2004年,网友跟方捷说:“我想
买一辆汽车,你能帮我一把吗?”方捷就问网友:“说吧,能帮上忙的
我一定帮忙,咱们谁跟谁啊!”于是网友让方捷借给他l万元钱,方捷
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随后,方捷通过银行把l万元钱寄给网友。但是不
久以后,方捷再也找不到对方了。这时方捷才意识到被骗,于是后悔不
该当初。
方捷就是因为对别人太过相信,使得自己疏于防范。于是单方面地
对别人真诚,才致使自己最后卜当受骗。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这都在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千万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只有经过
:与对方的长时间交往,才能慢慢看清别人的本质。到那个时候,如果你
发现别人真的值得信任,你再对他推心置腹也不晚。
古语云:“君子敏于行而呐于言。”这也是孔子说的君子好学的一
种表现。它启迪我们做人应该多做少说,凭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可以平步
青云,同样也可以葬送前途甚至性命。三国的许枚、杨修等人之死就是
铁的证明。人们沟通、交往的主要媒介是语言,在有些时候,甚至交际
的全部内容都表现在语言上我们或许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交际的双
方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利害冲突,仅仅因为言语冒犯,就可能小事不断升
级为冲突,乃至大打出手。
“逢人只说三分话”,还有七分话,就不必再对人全部说出来了。
诚然,人人都喜欢正直而坦率的人,认为大丈夫光明磊落,事无不可对
人言,何必只说三分话呢?这是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君子,要是遇
到居心巨测的人,你就很有可能让自己受到伤害。
如果彼此关系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你对他深谈,显得你没修养;
如果谈到关于对方的话题时,因为你不是他的挚友,又显得你太冒昧;
如果你话题涉及他人,你不清楚对方的立场、主张,就直言不讳,则往
往招怨得咎。
所以要提升你的人气,与人交往时“逢人只说三分话’‘是一条重
要法则。不是不可说,而是不必要说的不要说。善于处世的人,说话圆
滑而保守,这绝不是他不诚实,而是他知道不该说的话不说(坦率直言
的人开始会给人好的印象,可是,渐渐地人们就会觉得他头脑简单、幼
稚,进而就会被定为一个弱者。
孔子说:“不得其人而言,谓之失言。”又有占语云:“言多必失。”
这是先贤的思想结晶,占人的经验总结。
与人说话,要讲艺术,要分人、分场合、分时间,得“二思而后
言”,过多地暴露,人家会觉得你很肤浅;过分的热情,会让人产生你
在讨好的印象)
失意人面前不谈得意事
人一辈子难免会有失败的时候,天生的缺陷更是不能弥补的遗憾。
面对别人的不足和失意,不要落井下石,也不要讥笑嘲讽。适当的安
下一页 尾页 共15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