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说春秋(1-6)

_130 贾志刚(当代)
  因为什么需要?
  因为历史的需要。
  历史,常常被历史篡改。
  【称霸】
  灭了吴国,越国声名大振。
  按照早就确定的计划,越军北上,沿着当年吴军北上的路线挺进中原。
  中原震恐,因为吴军的实力大家见过,如今越军比吴军还要强横,谁能抵挡?
  越军挺进到了宋国的彭城,不过,他们不是来打宋国的。
  “要称霸,就要显示武力;显示武力,是为了不动用武力。”这是范蠡告诉勾践的,他们都对称霸感兴趣。
  早在一年前,范蠡就已经派人去了鲁国,越国人和吴国人一样,认定鲁国的地位最适合作为召集人,与鲁国修好是称霸的条件之一。
  鲁国人当然愿意当这个召集人。
  所以,当越军北上的时候,鲁国的使节已经出发,召集全世界诸侯到彭城参加盟会。
  诸侯们去了吗?谁敢不去?
  于是,彭城大会,晋国、楚国、齐国、宋国、郑国等国家全部参加。盟会上没有任何争议,大家一致推举越王勾践为盟主。勾践采纳了范蠡的建议,同样邀请王室代表出席,宣布向周朝王室进贡,自称越公而不是越王。周元王任命勾践为伯,赐了一块祭祀用的肉。
  现在,从法理上、实力上,越王勾践都是盟主。
  越王勾践,春秋第五霸,名正言顺的春秋第五霸。这一年,是越王勾践二十四年(前473年)
  所以,春秋五霸应该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晋悼公、越王勾践。
  当上了盟主,勾践决定给小弟们发红包了。
  淮上的那块地原本是楚国和吴国争夺了许多年的,后来一直在吴国控制之下,现在,越王勾践无条件给了楚国人。
  吴国还从宋国手里抢了不少地盘,勾践全部还给了宋国。
  此外,为了对鲁国的组织工作表示感谢,泗水以东的一百多里地都给了鲁国。
  “哇,越大哥好慷慨。”得到了好处的国家这么说,没得到的也这样说。
  勾践真的这么慷慨吗?真这么慷慨。
  为什么这么慷慨?这是有原因的。
  越国的地盘本来就没有吴国大,现在地盘骤然扩大,管理上怕顾不过来,送出去几块地,什么也不影响,这是第一;第二,用这几块地拉拢几个邻国,对于还不稳定的新的越国来说,是合算的;第三,把原先吴国的地盘肢解掉,可以有效防范吴国人的造反。
  这个主意,当然还是范蠡给出的。
  【范蠡】
  越国大军浩浩荡荡,回到了越国。越国人民举国沸腾,这下算是发了战争财了。二十年前被抢走的现在都抢回来了,还有多。
  回到越国的第二天,还没有来得及论功行赏,就有人来报,说是计然突然得了神经病,时哭时笑,整天胡言乱语。
  “怎么刚刚灭了吴国,计先生就疯了?真是命中无福啊。”勾践有些奇怪,派人去看了,说是确实疯了,谁都不认识了。
  没办法,勾践下令给了计然儿子一块地,给计然养老。
  那计然为什么疯了呢?范蠡最清楚,典型的装疯。
  早年计然曾经对范蠡说过勾践不能共富贵,范蠡始终有些怀疑。不过两件事让范蠡相信了计然的判断,一件是勾践竟然尝了夫差的粪,这说明勾践做事已经没有心理底线,他什么都做得出来;另一件是勾践任命伯嚭为越国太宰,这等于告诉大家他现在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也就告诉了大家他现在不需要什么样的人。
  范蠡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去做。早在彭城的时候,范蠡就想走,可是想起来还有一件事必须要回来作,这才跟着越军回来了。
  什么事?风流韵事。
  为色忘命,即便范蠡这样的人,也是如此。
  范蠡早就看上了西施,早到什么时候?
  《吴地书》中说:嘉兴县南一百里有语儿亭,勾践令范蠡取西施以献夫差,西施于路与范蠡潜通,三年始达于吴,遂生一子。至此亭,其子一岁能言,因名语儿亭。
  也就是说,在西施培训的三年期间,范蠡已经跟西施上了床,还生了一个孩子,孩子还很聪明。这样说来,吴王夫差娶的竟然是个孩子他妈。
  这个说法太玄,不足信。
  但是不管怎样,范蠡是看上了西施。并且,就在西施培训的三年时间里,已经利用职权之便,与西施有了一腿。
  灭了吴国,勾践把西施送回了自己的后宫,交给夫人看管。夫人不太高兴,毕竟西施风情万种,对自己是个威胁,怎么办?找个借口杀了她?有说法,夫人把西施沉到了西湖。不过,这个说法不采用。
  范蠡自然知道西施的处境非常危险,于是在越军北上之前就派人回来,找到了夫人,请他把西施留下来给自己处置。勾践夫人当年在吴国跟范蠡也是一个屋子睡了三年,感情没得说,既然范蠡这样说了,知道范蠡有想法有办法,于是好好养着西施。
  现在,范蠡回来了。
  范蠡有什么办法?最简单的办法。
  “夫人,你把西施偷运出宫,交给我,然后就没事了。”范蠡去见夫人,出了这么个主意。
  夫人一听,这叫什么主意啊?最傻的主意啊,没一点技术含量啊。
  “那,大王问起来怎么说?”夫人问。
  “就说西施是亡国的祸水,留着不吉祥,所以给沉到湖里去了。”
  “就这么简单?大王怪罪怎么办?”
  “不会,大王不是好色的人。否则的话,根本就不会送回来了。”
  于是,当天晚上,西施被送出了后宫,范蠡接回家中。
  范蠡说得没错,过了很长时间,勾践才想起来问一问西施的事情,夫人照着范蠡教的话说了,勾践点点头,觉得夫人做得挺好。
  范蠡得到了西施,盼这一天盼了十多年了,终于得偿心愿。
  如果说在认识西施之前是帮助勾践打吴国的话,那么在认识西施之后,范蠡就纯粹是为了自己打吴国了,因为唯有拿下吴国,才能得到美人。
  美人已在手,下一步怎么办?
  一个字:走。
  范蠡走,明走不暗走。
  “大王,我听说君忧臣劳,君辱臣死。当初大王受辱,而我没有去死,就是为了今天灭掉吴国。如今大功告成了,我也没脸在大王身边呆下去了。”范蠡去找勾践,直言要走。
  “别介,是不是听到什么人说你坏话了?谁要是敢说你坏话,我就杀他全家。范先生,你一定要留下来,我把国家一半的税赋都分给你。如果你不留下来,我就杀了你,还杀你全家。”勾践有些吃惊,之后极力挽留,最后那两句话,半认真半开玩笑。
  “我知道大王的意思了,您可以按照你的命令执行,我按照我的想法去做。”范蠡笑了,也是半认真半开玩笑的样子。
  几天之后,范蠡失踪了,全家不知去向。
  《越绝书》曰:“西施亡吴国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才子佳人,终成眷属。
  范蠡后来运用计然七策,到处发财,先后改名鸱夷子皮、陶朱公和范伯,在齐国、楚国都是富甲一方。
  要权有权,霸主越国的头号权臣;要钱有钱,最富的齐国的头号财主;要美女有美女,中国第一美女西施。
  不贪污,不受贿,不拍马屁,不留恋权贵。
  范蠡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是富裕的一生,也是快乐的一生。
  范蠡的一生,一个字:值。
  丢了范蠡,越王勾践悲痛欲绝。于是,命令工匠用上等的金属制成范蠡的像,每天礼拜。命令大夫们每十天也要礼拜一次。
  同时,把会稽山四周三百里土地划为范蠡的封地,发誓说:“后代子孙,有敢侵占范蠡这块封土的,让他在越国不得善终,天地神灵,四方的官长都可以为我的话作证。”
  【文种】
  灭吴的三大功臣中,计然回家养老,范蠡人间蒸发,就只剩下了文种一个人。
  三人当中,勾践最信赖的是范蠡,最佩服的是计然,最不放心的是文种。文种这人的性格跟伍子胥有些类似,说话不太讲究场合,也不太讲究策略,因此勾践总觉得他居功自傲。范蠡人间蒸发之后,勾践心情非常糟糕,看见文种更不高兴。
  “怎么走的不是文种,是范蠡呢?”勾践有的时候这样自言自语。
  实际上,范蠡在走之前曾经让人给文种送来一封信,信上这样写:“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史记》)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两个成语,出于这里。
  看了这封信,文种也就明白了计然是在装疯,范蠡为什么要走。不过,文种舍不得,辛辛苦苦打拚来的地位和财产,怎么能说做就走呢?
  可是,文种很快发现勾践对自己的态度越来越差,而且越来越不信任。
  终于有一天,文种决定先请个病假,看看形势再决定下一步怎么办。
  病假很容易就请到了,但是,没等文种想明白下一步,越王勾践就派人来了。
  文种的面前是一把宝剑,这把剑的名字叫做属镂。文种很熟悉这把剑,因为这是吴王阖闾的剑。吴王阖闾死后,这把剑就成了吴王夫差的剑。勾践灭吴之后,这把剑就成了勾践的剑。
  这把剑,就是伍子胥自杀的那把剑。
  现在,越王勾践派人把这把剑送到了文种这里,同时也让使者带了几句话:“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
  阴阳怪气的语气,配上阴阳怪气的话。
  勾践的话什么意思?你教给我对付吴国的七条计策,只用了三条就成功了。剩下的四条啊,你去教给我爹试试吧。
  勾践的爹在哪里?地下。
  文种自杀了。
  三大功臣都已经烟消云散,勾践实际上就已经无力称霸了。
  所以,在勾践随后的时光里,越国没有再发生对外战争。
  不过,勾践还是做了一件事情,一件有些奇怪的事情。
  勾践对于越国的地理位置不太满意,他希望越国是一个中原国家,而不是一个蛮夷国家。于是,勾践决定迁都。
  勾践迁都的原则是;越往北越好。
  越国最北的地方在琅琊(今山东胶南市),原本这里是莒国的地盘,后来被吴国从海上侵占,越国灭吴国之后,就继承了下来。基本上,算是一块飞地。
  勾践不管这些,反正莒国随时可灭掉。于是,勾践出动战船三百艘,从海上抵达琅琊,在这里建造都城。勾践之后,越国的都城就在琅琊了。
  第二○○章 越亡
  〖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方子胥窘於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史记·伍子胥列传》〗
  吴越春秋的历史,就是一部复仇史。
  仇恨的力量是超乎想象的,就像上面太史公所说的“怨毒之于人甚矣哉”。从巫臣到伍子胥到伯嚭,再到夫差、勾践和白公胜,仇恨是他们前进的动力,报仇则是他们奋斗的目标。
  在这个报仇的过程中,忍受屈辱成为一种历练,伍子胥过昭关,沿街乞讨;勾践养马尝粪,卧薪尝胆,都成为千古传奇,所以太史公说“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但是,仇恨往往令人失去理智,失去判断,失去更远大的目标。
  吴国,在几个仇恨者的帮助下迅速崛起,但是崛起的只是军事,这为他们穷兵黩武创造了条件,也就为他们的灭亡创造了条件。
  迅速崛起,快速灭亡,吴国经历的是一个“快餐式”强国过程,之后灰飞烟灭。
  那么,越国呢?在仇恨中强大起来的越国呢?
  越国也无法逃脱这样的命运。
  【越国灭亡】
  关于越国的灭亡,历来也是一个迷局。
  按《史记》,越国亡于楚威王和齐威王年间,可是,楚威王和齐威王不在同一年代,所以,这个说法自相矛盾。
  如果越国亡于楚威王年间,应该是在楚威王七年(前333年),这距离勾践称霸已经一百四十年。一百四十年间,当时第一大国越国竟然无声无息地度过,实在不可思议。何况,在《史记》楚世家中,根本没有记载楚国灭越国这段历史,而如此大事竟然没有记载,也实在是匪夷所思。
  根据《史记》,楚简王元年(前430年),楚国灭莒。莒国距离楚国很远,要灭莒必须要跨越越国,并且,越国首都琅琊在莒国以北,越国本土在莒国以南,越国可以容忍中间夹着一个莒国,但是绝对不会容忍中间夹着一个楚国。
  所以,楚越之战应该在楚简王元年,楚国战胜越国,顺手灭掉了莒国,之后攻占越国首都琅琊。
  也正是因为越国在几十年间迅速灭亡,所以历史上的记载很少。
  年代背景交待完毕,看看越国怎样灭亡。
  越王勾践称霸之后,迁都琅琊。
  此时,各诸侯国都是乱作一团,忙于内部权争,国际争端相对较少。而勾践也无心讨伐,因此就在海边颐养天年。
  勾践死后,越国首都依然在琅琊。
  也不知道传了几辈,到了无疆为越王,决定重新称霸。
  越国大军集结在淮水一带,准备北上讨伐齐国。
  此时的齐国国君是齐宣公,眼看着无缘无故被讨伐,急忙派人前往越国,忽悠越国人。
  “大王,没事讨伐我们干什么啊?有什么意义啊?得楚国者得天下啊,您要是不打楚国,既不能称王,也不能称霸啊。”齐国特使没怀好意,想把战火引到楚国人那边去。
  “我们不是不想打楚国啊,可是现在楚军兵力集中,不好打啊。我们原本想让你们各国牵制楚国兵力,我们好打楚国。可是现在齐国和秦国支持晋国的魏家和韩家内战,没办法,我们只好先讨伐你们,解决你们的问题。”看来,越王无疆也不是没有考虑这个问题。
  齐国使者一看,还得继续深入地忽悠才行。
  “大王,越国之强,天下无双啊,难道您还等着我们跟您一同出兵,南北夹击,才敢跟楚国人交手?那我告诉你,韩家和魏家那是绝对不敢出兵攻打楚国的,因为他们地盘太小,一旦战败,可能就无家可归了。”齐国特使用激将法。
  “那当然不会,我们并不期望你们攻打楚国啊,你们做做样子,吸引他们的一部分兵力就行了。”越王无疆开始上套了。
  “那不就对了?楚国人现在兵分九路,围攻晋国,威胁齐鲁,兵力分散在三千七百里,这还不够?大王非要等到晋国和楚国打起来再出兵的话,猴年马月了。这当口,楚军主力都在北方,越军可以从南边进攻,拿下仇、庞、长沙和泽陵,那都是楚国产粮食和出木材的地方,多实惠?再说了,楚惠王刚死,国家还不安定,多好的时机?要称王称霸啊,赶紧打楚国去吧。”齐国使者一通忽悠,忽悠得越王无疆频频点头。
  就这样,越王决定趁火打劫,不攻打齐国,攻打楚国去了。
  越国东征,楚国急忙调集三军迎战。
  几十年不打仗,越军的战斗力早已经不行了,而楚军时不时打个小仗,面对北方诸强,战备始终没有放松。因此,两军交战,胜负立判,越军溃败,越王无疆被活捉。
  随后,楚军乘胜进攻,北边顺道拿下莒国,进占越国首都琅琊,南面占领了原先吴国的地盘,并且将越国的北部平原占领。
  越国王族逃入山中海边,分散为多个国家,有的称王,有的称君,楚国无意扫荡他们,而他们也已经无法对楚国构成威胁。
  越国就这样灭亡了,不过越国残余一直到秦朝统一中国还存在。
  越国,从勾践称霸到被楚国所灭,只延续了四十二年。
  【曹国灭亡】
  越国的灭亡,根本原因源于不自量力。当初越王勾践能够称霸,得益于勾践的卧薪尝胆的决心,更重要的得益于计然范蠡文种的全力扶佐,而这两个条件无疆都不具备。
  在春秋结束之前,实际上还有一个国家因为不自量力而自寻死路,这个国家就是曹国。
  有一年,曹国一个大夫做梦,梦见一帮人在曹国的祖庙里商量怎么灭了曹国,正商量呢,曹国的始祖振铎从牌位里出来了。
  “各位老大,给点面子,等公孙强出现了再说吧。”振铎恳求大家再给自己子孙一段时间。
  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就同意了振铎的请求。
  这个大夫梦醒过来之后,出了一头的汗。
  一大早,大夫就去让家里人到处去找梦里所说的公孙强,可是没找到。
  到临死,这个大夫告诉自己的儿子:“一旦听说我们国家由公孙强执政了,赶紧离开曹国。”
  到鲁哀公七年(前488年),曹国国君叫曹伯阳,他喜欢打鸟,结果在曹国边境上遇上了一个打鸟的高手,一问名字,公孙强。
  曹伯阳没做过那个梦,自然不知道这公孙强是国家的凶兆。两人切磋打鸟的技术,很有共同语言。说起治理国家,公孙强一套一套的,说得曹伯阳很佩服他。
  “你就是我的管仲啊。”曹伯阳高兴,等于也在表扬自己就是齐桓公。
  公孙强被曹伯阳作为超级人才提拔为司城,执掌国政。
  公孙强喜欢谈论齐桓公晋文公和楚庄王,告诉曹伯阳要立志称霸。同时,公孙强还有著作,讲述怎样从一个小国成为霸主。
  曹伯阳非常高兴,想想看,曹国这么多年以来在世界上只能装孙子,要是能称霸,不是爽大了。
  “咱们攻打齐国还是攻打晋国?”曹伯阳被公孙强忽悠得血脉贲张,跃跃欲试。
  “别介,那是第二步了,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啊。咱们啊,先把宋国给吞并了。”公孙强还挺稳重,不过呢,宋国也比曹国大十倍。
  于是,曹伯扬和公孙强率领曹国军队讨伐宋国。
  宋国虽然打不过郑国,但是什么时候也不会怕曹国啊。结果,宋国军队一个反冲锋,把曹国人打回了老窝,之后进攻曹国。
  宋国打曹国,郑国不愿意了,郑国人想:“宋国是我们的死敌,他们再占领了曹国,岂不是对我们不利?”
  于是,郑国出兵攻打宋国,宋军急忙从曹国撤军了。
  到这个时候,曹伯扬和公孙强就应该看到自己的斤两了。可是,这两位不认为是郑国人救了自己,而认为这是老天爷在帮助自己。
  于是,曹国又来攻打宋国。
  第二年春天,宋国人实在太恼火了,再次出兵。又是一个反冲锋,曹国人又回到了老窝。宋国人包围了曹国首都。
  攻打了几天,宋灵公担心郑国人又要来攻打宋国,于是下令撤军。
  大军拔营撤退,大夫子肥殿后。
  子肥子肥,长得比较肥,城上的曹军就在城头上辱骂子肥,什么脏话都骂出来了,还脱裤子给他看屁股。
  子肥气得满脸通红,蹲地上不走了。
  宋国大军走出一段路了,有人给宋灵公报告,说是子肥没跟上来。于是,宋灵公亲自带着人回来找,看见子肥正蹲在那儿生气呢。
  “子肥,怎么回事?”
  “他们骂我。”子肥指指城头上的曹国人。
  “骂什么?”
  “什么都骂,连我娘都骂,我娘又没有得罪他们,呜呜呜呜。”子肥哭了。
  城头上,曹国人看见子肥在下面哭,哈哈大笑,然后骂得更带劲了。
  “太不文明了,打仗就打仗,干什么骂人?还骂人老娘。狗日的,非灭了你们不可。”宋灵公也很生气,命令大军立即返回,攻城。
  曹国人猝不及防,他们知道宋国人一向是最讲信用最讲仁义的,撤军了就不会回来,即便攻城,也要等你准备好了再攻,所以,曹国人看见宋国人走了,都下城喝酒去了,谁还想到宋国人又回来了。
  这一次,宋灵公气急了,也不管你准备好防守没有,开始进攻。
  本来就宋军人多,曹军人少,曹军还走了很多,而宋军对于曹国人骂人都很气愤。所以,战斗很快结束。
  曹国就这样被灭了,曹伯阳和公孙强双双被宋国人杀死。
  所以,骂人不是个好习惯。
  【陈国灭亡】
  趁火打劫也不是个好习惯。
  历史上,吴国三次在楚王的丧期攻打楚国,结果每次都战败;而越国无疆在楚王的丧期攻打楚国,结果闹得是国破身亡。
  也是在春秋末期,一个国家也是因为趁火打劫而灭亡。这个国家,就是陈国。
  陈国在被楚平王恢复之后,对楚国也算是感恩戴德。到吴王阖闾讨伐楚国,占领了郢都,曾经命令陈国背叛楚国,可是那时候陈国立场坚定,不怕威胁,站在了楚国一边。
  此后,吴国多次讨伐陈国,倒也没有把陈国怎么样。
  本来站队一直很坚定,也很正确。可是终于到了一天,就因为动了一点贪念,前功尽弃了。
  白公胜作乱的那一年,陈愍公觉得现在楚国很差劲,已经不可怕了。既然已经不可怕了,为什么不趁火打劫一下呢?
  于是,陈国趁着楚国内乱,竟然入侵楚国,抢了楚国的麦子。
  等到楚国平定了叛乱,开始回头算账的时候,第一个就想起陈国来了。
  “趁火打劫?奶奶的,抢他们的麦子。”楚惠王的要求不高,派子西的儿子公孙朝率领楚军去抢陈国的麦子。
  本来呢,陈国如果认了不要麦子了,楚国人割了麦子也就回去了。可是陈国人不干,出兵跟楚国人对抗。结果一仗下来,陈军主力就泡了汤。公孙朝一看,既然这样,一不做二不休,别只抢粮食了。
  于是,楚国大军一口气灭了陈国。
  这一年,是鲁哀公十七年(前478年),也就是春秋结束的前两年。
  一个不自量力,一个趁火打劫,曹国和陈国这两个小国就算结束了他们的历史使命。那么,是不是安分守业,老老实实就能得以善终呢?
  弱小就要挨打,弱小就要被灭。
  这才是真理。
  诠释这个道理的是蔡国人。
  蔡国人自从被吴国迁到了下蔡,彻底明白自己不过是大国的下酒菜。从那之后,蔡国人老老实实做人,再也没有过非分之想。
  可是这样就能逃脱被灭的命运吗?
  陈国被灭三十三年之后,楚国人终于还是来了。
  就这样,蔡国灭亡了。
  【这就是春秋】
  周敬王四十三年,鲁哀公十八年,齐平公四年,晋定公三十五年,秦悼公十四年,楚惠王十二年,宋景公四十年,卫庄公四年,蔡成侯十四年,郑声公二十四年,燕简公十六年,吴王夫差十九年,越王勾践二十年。
  这一年,就是春秋的最后一年。
  从周元王元年(前770年)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春秋历时二百九十三年。近三百年来,你方唱罢我登台,各路诸侯各显其能。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