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那时汉朝

_82 月望东山(当代)
  
  郭皇后的幸运,还在于他生了一个聪明的儿子。太子刘彊见母后被废,就知大势已去。他思来想去,决定向刘秀请辞太子,刘秀一听,摇摇头,不同意。刘彊急了,再辞,多次辞。刘秀一改往日凌厉作风,沉默不语,不作回答。
  
  两年后,刘彊再请辞,说愿意降级当诸侯王,太子位就留给别人吧。这次,刘秀终于点头了,撤掉刘彊太子,改封为东海王。刘彊是个乖孩子,刘秀告诉他,王是给你封了,但你不要急着就封国,可以多呆在洛阳玩玩。
  
  就这样,刘彊在洛阳一玩就是多年。九年后,出洛阳,就封国。郭皇后离开洛阳后,心里是失落了。但她没跟自己过不去,她也一口气又活了十一年。最后,才依依不舍地挥一挥衣袖,作别洛阳的云彩。
  
  这个结局,不尽完美,却是最人性的收尾。刘秀很无奈,但亦心满意足矣。
  
  到此,刘秀诸多人生大事,都完成差不多了。他决定留点时间,做点有益身心健康的闲事。公元54年,刘秀五十九岁,他离开洛阳,远游天下。
  
  方向,东边。
  
  自秦始皇以来,每有闲心,总喜欢往东边跑。秦始皇多次东巡,简直到了自谑的地步。汉武大帝也不甘落后,带上文人墨客,一路旗飞,一路赞哥,好不惬意。
  
  相比之下,刘秀东巡甚是低调。他准备只往鲁国和济南国等地,走一圈就打道回府。可就在半路上,有人告诉它,难得见你有闲心,出来一趟也不容易。有一个地方,陛下可别忘了光临。
  
  那个地方,就是五岳之一泰山。当然,左右叫刘秀走泰山,不仅是去游的,而是上泰山封禅。
  
  古今以为,中国皇帝如过江之鲫,看得你眼花缭乱。然而真正上过泰山的,寥寥无几。那些帝王,不是不想去,而是不敢去。想上泰山封禅,那是要讲资历的。资历不够,就算有人免费送你去,你也不敢去。
  
  当然,去了老天也不会劈你。可自然会有人劈你,胆敢有资历浅前去的,回来后,肯定被滔滔口水淹没。
  
  在中国诸多帝王中,刘秀资历如何,那是没得说的。如果我们将他与诸多开国皇帝比较,你就会发现,他简直就是帝王中的帝王。
  
  和秦始皇比,他暴力少,享有子孙福。秦始皇不会善后,让个败家子赢胡亥把所有江山都败完了;和刘邦比,俩人逃命技术都属一流。但是,刘邦没有张良韩信,心里就会堵得慌。刘秀则不会,高祖刘邦无军事之才,才显出张良之谋,韩信之勇;而刘秀卓越的军事大才,光茫盖过邓禹冯异诸多将才。
  
  唯有唐朝李世民后辈,似乎要青出于蓝,胜于蓝。然而不是,李世民玄武门兵变夺权,名不正言不顺。刘秀则不然,他起点低,成长快,有生之年完成天下一统,并且汇成汉朝发展之大蓝图。
  
  宋太祖赵匡胤,于乱世中崛起,继承刘秀之衣钵,杯酒释兵权。然而宋只得半壁江山,刘秀则不然,东汉国土之辽阔,宋无法与之比拟。明太祖朱元璋,起点更低,成长更快。可是心狠手辣,杀人着了魔。开国功勋,几乎被他全砍光了。
  
  古今两千年,唯有刘秀,高高在上,屹立于帝王之林。他就像五岳之首泰山,一览众山小。如此高人,如果他说不敢登泰山,还有谁敢去吗?
  
  可刘秀偏偏说,别逗了,立国三十年,政绩还是不称意。只要老百姓生活不满意,我就不敢上登山欺骗老天。这事到此为止,以后谁也不允再提登泰山封禅一事了。如有敢提者,剃光他的头,流放他的身,叫他吃不完兜着走。
  
  刘秀把众人都唬住了。
  
  难道,他此生就此飘逝而过,不想在泰山,留下他漂亮的政治足迹吗?没人知道,也没人敢问。
  刘秀是真谦虚,还是想做秀?没人摸得透。我也摸不透。非常之人,常出非常之举,做非常之事,我等鼠辈难见其心,也无可厚非。然而我看到,不久,刘秀改变主意了。
  
  事情源于刘秀读了一本书,是一种神秘预言书,名字就叫《河图会昌符》。书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赤刘之九,会命岱宗。”
  
  在汉朝,神秘预言书,最先不过是茶余饭后,当做谈资哗众取宠取宠的玩艺。后来经过刘向,以及王莽,将它转化为官方学术后,全国人民无人不谈图畿。于是乎,神秘预言书,满天乱飞,真版盗版,无人知晓。
  
  刘秀这辈子,权力,美色,音乐,等等玩艺,于他眼中可视为无物。他独有一个怪癖,就是喜欢研究所谓的神秘预言书。
  
  他之所以乐此不疲,就是他应了某句多年前就流得天花乱坠的畿语,当了皇帝。从那以后,他唯图畿是从。
  
  老实说,刘秀这人,做事要认真起来,天下无敌,可以糊涂起来,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的。当年,刚当上皇帝那会,他拜邓禹为丞相,却想不出该让谁来当大司空和大司马。于是乎,他就去翻家里那些神秘预言书,找到了两个人选。一个是王梁,一个是孙咸。
  
  俩人是个什么人物,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刘秀那帮跟他同肩奋战的同志不高兴了。天下离谱的事,可多着呢,可哪见有人翻书来定官位的?最后,刘秀迫于压力,只好撤了心中念头,选吴汉为大司马,风波才就此罢休。
  
  赤刘之九,会命岱宗。这话啥意思?其实也不难解。赤刘,就是刘秀家姓刘的。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崇尚赤色,刘氏政权就叫赤刘。赤刘之九,就是刘家第九代。岱宗,就是泰山的别名。
  
  大约意思就是说,刘家第九代后裔,应该去泰山封禅。
  
  刘秀恰好是刘邦九世孙,而封禅之人,必是皇帝。按神秘预言书的意思是说,无论他多么不想出门,也得要辛苦跑泰山一趟。
  
  刘秀初看到这话时,心里极是疑虑。原因很复杂,我想原因之一,就是担心读到盗版书,把他骗了。于是乎,他马上将虎贲中郎将梁松喊来,布置了一个任务。
  
  任务很简单,就是去图书馆翻查收集的所有神秘预言书,看看有没有类似赤刘之九,会命岱宗的话。
  
  梁松挨骂时嗑头卖命,跑腿也是挺积极的。很快的,他找到了一本书。名字就唤《河洛畿文》。一看就书名,我猜跟咱们的《新华字典》差不多。后者收录的是汉字,前者收录的则是所有畿语。
  
  梁松拿着书去见刘秀,说,书里的确有一条,跟陛下读到的差不离。
  
  梁松前脚才走,这时,拍马屁的人来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像刘秀这种不爱听好话的人,拍马系统要逮到一次拍马屁的机会,也是五百年一遇的。这一次天赐良机,他们当然不能错过了。
  
  最先闻风而动的人,是司空张纯。他是刘病已时代汉朝第一富翁,张安世的后裔。
  
  刘秀之前说过,谁要再提泰山封禅的事,就剃光头,流放。拍马屁就像做生意,盈亏自负,愿赌服输。张纯继承家族传统,决定搏了去。于是乎,他率领一帮人,冒着被剃光头赶出洛阳的风险,联合上书,建议刘秀登泰山,祭天地。
  
  很快的,刘秀回信了。看在大家一片诚心份上,我就不剃你们的头了,只好辛苦一趟,亲自登泰山去了。
  
  自高祖刘邦以来,去过泰山封禅的,也就只有刘彻一个。接着,刘秀就下诏,派人去把刘彻时代封禅的档案翻出来,将封禅程序汇总报告上来。
  
  张纯的马屁,可是拍得爽了。这可就害苦了宫里有关部门。从汉武大帝到刘秀,都多少年了。皇权更跌,战乱多年,要找到刘彻的封禅档案,还真是有一定难度的。
  
  好事多磨。公元五六年,正月二十八日。刘秀正式启程,一个月后,他顺利地登上了泰山之颠。封禅仪式很繁锁,可这是刘秀生命中,最难得快乐的时光。
  
  他,起身草根谷底,跃于龙野,腾于河畔,飞于天之顶上。山高人为峰。刘秀穷尽一生,到达了人生的顶峰,实现了所有伟男人渴望到达的高度。这一刻,历史见证,他永远不朽!
   三、偷窥皇权的人
  
  公元57年,刘秀六十二岁。二月五日,这是一个很平静的日子,没有异象,也没有梦兆。刘秀像一个安静的老人,在洛阳南宫前殿病逝了。
  
  洛阳宫很平静。治丧由太尉赵熹负责,这家伙办事很严肃,手段老到。他把太子刘庄拉到宫殿台阶上,居高临下;亲王们则在阶下,全都做仰望状。老家伙赵太尉,以命令的形式宣布,亲王们各自回封国设于洛阳的宾馆,亲王们带来的官员,必须全部回封国。
  
  意思很明显,刘秀新丧,安全第一。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防止胆大包天之人,趁机作乱。
  
  如人所愿,一切都处理得有条不紊。太子刘庄正式登基,封母亲阴丽华为皇太后。
  
  众神归位,一切都很平静。至少从表面上看,是这样的。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的。平静的海面之下,往往酝酿着风暴。貌如平静的洛阳城,其则暗藏一股暗流。
  
  刘秀走了,亲王们被安排,每天按时入宫哭丧。哭丧是世界上最真实,也最能欺骗人的行为艺术。有人发现,诸亲王中,有一个哭得并不怎么卖力,似乎有点敷衍了事的意思。
  
  但是,没人敢说他,更没人敢动他。因为他是刘庄的胞弟,都是从阴丽华这条藤上结出来的果实。他的名字,就叫刘荆,时为山阳王。
  
  刘荆很有才,文章写得很不错。但他毛病不少,为人苛刻,心理很阴暗,典型的有才无德之人。这才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人。凡属此类,天生就是来惹事的,想让他们规矩做人,不如杀了,让他重新投胎。
  
  从刘荆对刘秀哭丧之态度,可见他对刘庄之意见,有多么的大。为什么会这样,没人知道。如果让我们猜,只有一个原因——都是嫉妒惹的祸。
  
  仅论才能,刘庄可能不是刘荆对手。可他命好,从娘胎出来快。他为人低调厚道,尽管悟性一般,但学习很勤奋。所以,他一直深受刘秀宠爱。刘荆要想争太子位,那是自找苦吃,没辙的。
  
  既然自己得不到,轮不上太子,当不上皇帝。但也不能太便宜刘庄,得整点事,折腾折腾,或许真能折腾出意外的劳动成果。这就是阴暗的人,最为阴暗的人生哲学。
  
  刘荆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很快的,他想到了一计阴招。
  
  阴人想阴招,就像吃家常便饭,没什么难度的。很快的,刘荆行动了。首先,他写了一封信,诈称是大鸿胪郭况亲笔信,派仆人送给东海王刘彊。
  
  郭况,就是曾经的郭皇后的弟弟,刘彊的舅父。你猜刘荆这信里写啥?竟然是怂恿刘彊发兵造反。夺权的理由是,郭皇后啥罪都没有,竟然落下被废的命运。
  
  为了加强说服力,刘荆在信中猛烈鼓吹。他说,想当年,高祖刘邦,不过是区区一小亭长,都能整出好大一堆事来。今天,您还是雄踞一方的诸侯王。而且,你还是陛下的长子,做过太子的。皇帝本来是你的,半路就被刘庄抢去了,不郁闷吗?你身上集中了两代人的仇恨。这个仇都不想报,还是个男人吗?
  
  就这事,你不说刘荆心理不阴还不行。明摆着,他就是想煸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大家都打起来,他好坐收渔翁之利嘛。
  
  但是,刘荆算错了一步棋。
  
  刘荆这招,在汉朝诸多诸侯王中,都可能凑效。但偏偏是,他碰上了刘彊。一点也不夸张地说,刘彊是个不折腾的好孩子。刘彊一看完信,吓得魂都要飞了。
  
  刘彊当时立断,将送信人逮捕,并将信封好,连人一起送往洛阳,交给刘庄。替刘荆送信的,是刘荆的仆人。刘庄一审,什么事情都明白了。
  
  刘荆貌似要替郭皇后和刘彊打抱不平,实则居心不良哪。
   就这事看,刘彊是个地道的好孩子,刘荆却是个十足的坏孩子。到此,可能有人认为,刘荆可能玩完了。然而,事实超乎意料。不久,有人看见刘荆了。
  
  他毫发不伤,身体特好,还能乱蹦。稍微有点区别的是,他换了个地方,挪到洛阳城外去了。
  
  以上见闻,不是什么路边社消息,是个事实。事情是这样的,刘庄把刘荆教唆刘彊造反的案子,当做机密文件压住了。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刘庄不是曹植,他写不出那样的诗句来,但道理还是懂的。为了防止刘荆再惹事,刘庄稍微做了一下惩罚,将他赶出城外,住进了河南宫。
  
  刘庄看出来了,刘荆是在跟他呕气,并非存心造反。凡是想造反的人,都将它视为事业,而非儿戏。如果刘荆真想跟刘庄干起来,凭他才能拍拍脑袋都想得出来,刘彊是不是块料。
  
  就算猜不透,打听打听他的老底也是可以的。就算刘彊想造反,他也没机会造反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刘彊的身体早就不行,躺到病床上了。
  
  刘彊这辈子,人不争气,身体也不争气,或许真的白活了。然而,有些人活着,注定是要踩着别人的肩膀,爬到金字塔顶;有些人活着,注定被人家狂踩,甘做一块默默无闻的垫脚石。
  
  刘彊的确是块垫脚石,这是历史赋予他不可抗拒铁任务。然而,他绝不默默无闻,至少在刘庄看来,不是这样的。
  
  刘庄闻听老哥刘彊病重,特别派使节去探望。刘庄的使者,不是在什么月黑风高的夜晚出发,神出鬼没的出现在东海王面前。相反,刘庄的排场搞得很大,使节,御医,一拨接一拨,前往东海王国。道路上到处都是人,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接着,刘庄下诏,命令所有诸侯王,都必须亲自去东海王国首府鲁县探望刘彊。这不是生对死的敬畏,而是好人应有的回报。
  
  数月后,刘彊病逝。他只留下一封遗书,不愿儿子刘政继承爵位,而是要求刘庄把它遣返老家。刘庄读着遗书,悲痛异常。兄台果然厚道人啊,都这个地步了,还想着给后人留条活路。
  
  刘庄决定给刘彊举行一个厚重的丧礼。命司空前往鲁县治丧,同时命令,所有诸侯亲王,必须到场参加。
  
  我想,这应该是刘彊不完美人生中,最完美的结局了。自汉朝开国以来,没有一个被废的太子,能够善始善终。但是,他做到了。他跟他的母亲一样,是在一个正确的时间,输给了一个正确的人。
  
  人生如此,足矣。
  
  刘彊总算是好走了,然而刘荆还在赖活着。他住的河南宫,美名其曰有个宫,其实跟坐牢有什么区别。人生失意,又无朋党作乐,满腹牢骚无处可发。
  
  于是,失意无主的刘荆,只能坐在宫里,夜夜望着星空。他渴望天上能出现异象,给他一个惊喜。但是,他夜夜观看,夜夜失落。露水打湿了双眼,朦胧了远方,人生之希望,似乎更加茫然了。
  
  不久,刘荆盼来了一个天大的喜讯——西羌人造反了。这时,刘荆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羌人造反,天象肯定有变,只是自己肉眼凡胎,看不到诡异的变化。关键时刻,还是专家靠谱。于是乎,他秘密出门,请了通晓天文的大师到家里,指导策划。
  
  然而,消息很快就被走透出去了。
  
  作为刘秀的孩子,刘庄是个好孩子,尽孝守道,至死不渝;作为皇帝,他兢兢业业,尽心尽责;作为兄长,他尊老爱幼,宽厚待人。但是,在所有仁义的外表下,刘庄还藏着一颗狡黠的心。
  
  刘庄把刘荆弄到河南宫,不仅仅是打发他远点就行了。事实上,河南宫里里外外,都装满了摄象头,到处都是监视刘荆的眼睛。监视你,不是约束你,而是保护你。只要你不乱动,你的日子还是你的。
  
  但是,刘荆不懂。无知者无畏。无畏他谈不上,他可是无知到家了。
  
  刘庄截获刘荆异样动作的情报后,跟前面一样,他把这事当做国家机密处理了。然后,他下了一道诏书,改封刘荆为广陵王,命令他不准逗留,即日前往封国。
  
  刘荆原先是山阳王,山阳国首府昌邑,距离洛阳航空距离三百二十千米;现在当他了广陵王,广陵王首府广陵,距离洛阳航空距离七百五十千米。
  
  就这个距离,只要长眼睛的都看出来了,刘庄将他甩得远远的,摆明就是防止祸水泼身。
  
  这一次,刘庄总算稍微安宁了。刘荆被踢到广陵后,似乎变乖了许多,再也没有看到他闹事的迹象了。假象,刘荆这是在制造假象。他是想麻痹刘庄,欺骗所有耳目。所以,他决定狠下心来装乖。
  
  的确够狠的,刘荆一装就是八年。八年后的一天,刘荆以为,刘庄派来监视他的人,早就麻木不仁了。所以,机会应该来了。
  
  有一天,刘荆请了一个看相的大师。大师坐定,刘荆就先开口说话了。他说,我老爹刘秀,三十岁就当了皇帝。我长相跟老爹相似,今年也恰好三十岁,是不是可以到了起兵的时候了?
  
  刘荆一话,当即吓得面相大师说不出话。大师是想来挣几个钱花的,刘荆竟想造反,开什么玩笑。看相说话,可以胡扯,可是造反这事,立场不能糊涂。于是乎,看相的两腿抹油,就跑去地方政府告状。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洛阳。刘庄一看,晕哪,刘荆藏得好深哪,他竟然还嫌折腾不够。
  
  不过,经过这一次,刘庄总看明白了,刘荆为什么多年以来,对他这个哥当皇帝仍然耿耿于怀。原因就在前面他说的那句话——面相与先帝刘秀相似。
  
  面相相似,才能亦出众,只可惜,他脑袋进水了。对待刘荆这种脑袋想常不开闹短路的兄弟来说,要杀他似乎玷污了自个名声。于是,刘庄决定饶刘荆一死,只做惩罚,剥夺他全部权力。
  
  不过,刘荆还可以继续在封国收税。只是他不像以前那样自由了,走到哪里,都有专人跟着。在规定活动范围,做规定的事,这叫啥?双规。
  
  事实上,刘荆之所以逃过此劫,他本人的双腿也是有功劳的。他听到看相的告状后,腿脚特快,自己就跑到监狱报到,投案自首。
  
  到此为止,刘荆也算是个惯犯了。惯犯,即习惯性犯罪。不久,刘荆犯罪的瘾又发作了。他请了一堆法师,到家里做法事。法事内容只有一个,就是诅咒刘庄早死。
  
  亏他还真想得出来。
  
  已经是第四次了。刘庄能忍,中央诸部官员,早就忍不住了。中央有关部门,提审刘荆,然后上奏刘庄,请求诛杀。
  
  刘庄很郁闷,却迟疑不决。他都忍三次了,难道就不能再忍一次吗?
  
  正在这时,有人告诉刘庄,陛下无须再忍,您也不必亲自动手了。因为,刘荆已经自杀了。
   四、汉朝的富二代们
  
  富二代这个词,换到哪朝哪代,都是幸福的代名词。幸福的含义,换个说法说是命好。人家穷尽一生奋斗,可能还是个穷一代,穷二代。可这些人打一娘胎出来,世间什么东西都替他准备好了。
  
  朱元璋说,打江山就像建房子,武臣是建筑工,文臣就像装修工。武臣造好房子后,还不能住人,须得文臣来粉饰装修一下。照此说来,刘秀是个优秀的房东。他造好房子,上好涂料,买好家具,放好位置,然后大门一开,就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在他的孩子们当中,刘庄无疑是最幸福的一个。
  
  对刘庄来说,治国实在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国家就像一个程序,刘秀早就写好了。刘庄能做的,就是按部就班,扫扫房子,保持清洁,然后就是到后院种种花,浇浇水,听听鸟叫。
  
  刘庄每天收完房间,突然觉得好像还缺了点什么。他拍拍脑袋,突然想起来了,忘了在房子外树一块大碑。
  
  这块碑记很大,上面刻着三十二个建筑工的名字,还绘上肖像。碑记就摆在南宫云台阁,这就是所谓的云台三十二中兴功臣谱。其中,邓禹居首,吴汉居第三。
  
  有人仔细数完名字,却发现漏了一个重要的人物。这个人,就是以奋战一生为骄傲,而死得很凄凉的马援。
  
  相信刘庄是长眼的,马援功劳赫赫,他怎么就忘了给马援记下一笔呢?
  
  也有人可能说,刘庄是在避嫌。马援一生都替自己争气,他死后,女儿也替他争气,嫁给了刘庄,还当上了皇后。人前马后,人家都称她为马皇后。马皇后无子,但她稳坐位上,无可敢与之争锋。
  
  主要是马皇后很会做人,她当贵人的时候,就把皇太后阴丽华哄得很开心,刘庄很满意。于是刘庄建议她,领养了马皇后同父异母姐姐的孩子。还特别交待,只要你好好养好这孩子,皇后永远都是你的。
  
  好皇后的标准是什么?无非以下三条:上得厅堂,下得卧房;纯洁善良,不势利眼;知书达理,善解人意。
  
  以上标准,换成现代的说法,就是知性女性。很幸运,马皇后很符合。但是,她对马援一案,从来不开口说情,一个字都不吐。马皇后不说,刘庄也不说,事情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拖着。
  
  刘庄不说,不等于他没说法。他不给马援画像,搬出一个理由是:马援以椒房之亲,独不与焉。意思就是说,因为马援是马皇后的父亲,所以独不给他画像。
  
  很明白地说,就是避嫌了。
  
  我认为,说是避嫌,那是很扯淡说法。这里肯定有问题。大家都知道有问题,但没人敢问。东平王刘苍斗胆问了一句,为什么独不给伏波将军画像?
  
  你猜刘庄怎么回答的,他竟然是笑而不答。
  
  刘庄的姿势,很明显,只要他活着,马援的案子就会一直拖着。房子是刘秀留给他的,马援就好像刘秀箱子里的隐私,刘庄自然不能随便乱翻。这是一种美德,他必须遵守。
  
  刘秀的隐私不能乱翻,但他的遗志是必须继承的。公元前72年,刘庄四十五岁,他纠结一帮汉朝高官富二代,集体上阵,把前辈未完成的遗愿,全搬上了案头研究,准备大干一场。
  刘秀一生的遗憾,大的方面来说,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北匈奴,一个是西域。汉朝天下大乱,北匈奴趁火打劫,屡屡得手,却恨鞭长莫及,奈他不得。所以,当西域诸多小兄弟,派出王子当人质,要求刘秀出兵时,他都只有痛苦的摇头了。
  
  有些人,有三分颜色,就敢开大染坊;有几斤米,就敢开饭店。但刘秀不是,他是有多少米,就吃多少饭。按他先前的饭量,西域这桶饭,他是不敢碰的。
  
  一代有一代人的任务。我想,他的任务只能到这封顶了。搞不定的事,就留给下一代,下一代搞不定的,再留下一代。实在都搞不定了,就永远搁置,寻求共同开发项目得了。
  
  刘庄三十岁登基,眨眼十五年就过去了。如果他再不做点事,或许这辈子就完了。所以,他必须趁他有生之年,把北匈奴和西域两个大问题摆平。
  
  在汉朝,富二代与权力两代简直无异。权力一代,都是靠拼命建功立业,获得封侯的。侯爵,就会有封地,然后就可以当大地主收税。侯爵可以继承,但是如果兄弟多,父辈封地还可能被瓜分,就像蛋糕,不出三代,所剩无几。
  
  我们又知道,所谓富二代们,要败家,山倒都不如他们快。但是要整点大事,鬼神都挡不住。首先,他们起点高,基础好。人家有的只是背影,他们有的全是背景。而且只要有点脑袋的都想到,在中国世袭制度下,蛋糕只有越分越小。想得分得大的,就得努力奋斗,自力更生。
  
  是的,刘庄是这样想的,窦固是这样想的,班超也是这样想的。
  
  窦固家族,发家源于伯父窦融;班超,老爹班彪曾经跟随过隗嚣,后投窦融,最后到洛阳城,在刘秀政府中,当了部级干部。俩人跟刘庄一样,典型的富二代,就一群羽毛丰满的,渴望一飞冲天的鹰。
  
  然而,最先提出解决西域问题的,不是窦固,也不是班超,而是耿秉。看到姓耿的,可能有人就会想到耿弇。如果有此念头的人,那么恭喜你了。耿秉也是个典型富二代,他叫耿弇还得一声伯。
  
  事实上,如果要从耿弇老爹耿况算起,耿秉已经是富三代了。然而,这厮身上雄性激素,一点也不亚于一代和二代。相反,他集中遗传了祖先的优秀基因,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文化素质,用北方话来说,都是扛扛的。
  
  耿秉时为谒者仆身,官职不大。说白了,就是在皇宫中跑腿的人。但是,皇宫就像笼子,想一辈子关住他,那是不可能的。于是,为了破笼而出,耿秉屡屡上书,要求刘庄出兵,攻打北匈奴。
  
  刘庄开始是假装不睬,耿秉的奏书,却像锣鼓般,响了一阵又一阵。最后,他终于醒悟了。他也有太子了,作为老爹,不想替儿子铺点路,将来崩了,儿子混得惨了,那还不指着庙宇骂他无能?
  
  于是,刘庄就将窦固召来,说,你长期跟随伯父窦融在外,了解边疆情况。所以,我命令你和耿秉等人,组织讨论解决北匈奴的军事方案。
  
  于是,窦固将一帮富二代,全都召来了。这其中有马援的儿子马廖,耿弇的儿子耿忠等人。在会上,耿秉发言较为激烈,甚至连怎么打进北匈奴,都有了详细思路。
  
  耿秉是这样说的:自汉武大帝时代起,我们汉朝简直就是天下无敌。河西酒泉等四郡,都在我们手里;接着,通西域,西域归附,南匈奴也不甘寂寞,成了咱亲家。可是现在这一切,都没有了。
  
  世界是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一是我们永远得不到的,二是我们曾经拥有而又失去的。汉朝想要把西域拿回来,就得全力出击,把北匈奴再次打回遥远的老老家。
  
  怎么打?我认为,可以先攻击白山。北匈奴在白山据有重要军事基地伊吾。夺下伊吾,再破车师,然后跟我们的老盟国乌孙再次结盟。如此一举,等于断了匈奴右臂左角,然后就可直捣黄龙,奔袭北匈奴本土。
  
  方案敲定后,马上送去刘庄审批。很快的,刘庄就通过了。
   第八十一章 雄猎
  
  一、征伐北匈奴
  
  公元73年,二月。汉朝出兵,准备攻打北匈奴。作战计划稍微修改了一下,不是集中歼击,而是分兵四处,采取了各个击破法。各种兵路主帅及队伍,大约如下:
  
  太仆祭肜,度辽将军吴棠率河东郡等两郡的羌部队,以及南匈奴骑兵一万一千人,出高阙塞;奉车都尉窦固,耿忠率酒泉郡等三郡地方民兵,匈奴骑兵等一万两千人,出酒泉要塞;
  
  驸马都尉耿秉等,率武威郡等壮丁,以及匈奴骑兵一万余人,出张掖郡居延要塞;骑都尉来苗等,率太原郡等七郡民兵,以及乌桓等少数民族骑兵一万一千人,出平城要塞。
  
  这是东汉立国以来,对外作战中,人数最多,战线最长的一次战争。这种架式,当年刘秀想都不敢想的。
  
  打战,就是拼经济。从刘秀到刘庄,汉朝对北匈奴隐忍多年,就是等着有一天凑够一笔大钱,然后拿去西北大漠深处烧死他们。一代人有一代人之任务,这话还真是没错的。这一天,刘秀没有看到,还是让刘庄等到了。
  
  四路大军中,窦固的兵团锐气最盛。窦固一鼓作气,直接把军队开进了天山。
  
  天山,从某种角度上说,是匈奴传统意义的地盘。这里山高林密,易守难攻,天然的军事优良基地。当年,霍去病直捣天山,像淘鸟窝似的,全部将匈奴兵团从天山端了出来。
  
  霍去病已成为永远的传说,然后热血,仍然在汉朝人的心里沸腾。窦固仿佛看到,他此次前来,肯定不会空手而归。再怎么样,他淘不到鸟窝,也要打几只大鸟回去。
  
  果然,窦固一进天山,就发现了一只大鸟——北匈奴呼衍王。窦固乐疯了,追着狂打,斩杀一千余人。然后一路追到蒲类海,拿下了匈奴军事基地伊吾(新疆哈密市)。
  
  此时,耿秉兵团在另外一个方向,也发现了大鸟——匈奴句林王。他猛追狂打,追过了沙漠六百余里,最后还是被对方逃走了,只好撤兵。
  
  再看另外两路大军。来苗兵团白跑了一趟,没有斩获,还军。但是,另外一支大军,一个非常重要的将领,却输得很惨。
  
  相信有人都看出来了,这个将领就是——太仆祭肜。
  
  祭肜,字次孙,颍川郡颍阳县(今河南省襄城县东北)人。他不是什么富二代,也不是权力三代,而是地地道道的老江湖前辈了。
  
  祭肜初出江湖时,全赖于刘秀提携。刘秀之所以要扶他一把,主要是要还祭肜大哥祭遵的一个人情。祭遵兄弟本来家里很有钱,可早孤丧母,正值天大乱。当是时,刘秀率军路过颍阳县,祭遵便去求见刘秀,说要参军。
  
  那时,祭遵长得很帅,给刘秀留下深刻印象。于是乎,刘秀将他留下,任为门下吏。后来,被拜为偏将军,扫荡河北,被封为侯。从此,祭遵的人生,犹如跑车上了高速公路,屡建奇功,名扬天下。
  
  很不幸,祭遵战场受伤甚多,在讨伐隗嚣的军事行动中,病死军中。他无子,封国被解除。刘秀常替之嗟叹,决定培养祭肜,官职已经想好了——辽东太守。
  
  刘秀这辈子,最大的能耐,就是看人没走过眼,做事很少失过手。辽东是个什么地方?他是汉朝边郡,贼寇甚多。让人郁闷的是,这些贼寇不是一般的烂仔,也不是流民,而是匈奴人、乌桓人,鲜卑人。
  
  学文化,这帮人永远不是汉人的对手。然而要论杀人越货,他们天生就是干这行的种。没办法,环境逼人,他们年年喝西北风,都喝怕了。而领居大哥汉朝,家里正乱得很,所以他们都倾剿而出,沿郡抢劫。
  
  对付这帮抢劫犯,刘秀头痛,马援活着的时候,也奈何不了。但是刘秀看出了,要想治服他们,有一个人应该是可以的。这个人,当然就是祭肜。
  
  事实证明,刘秀没有看走眼。他就像一个铸剑高手,在一个火侯十足的地方,他替汉朝打造出了一把锋芒毕露的雄剑。
   跟大哥一样,祭肜长得也很帅,肌肉男一个,富有勇力,能拉三百斤大弓。出来混,长相很重要,实力也很重要。小祭哥一到辽东郡,第一把火,就是收拾境外抢匪。
  
  首先被祭肜打怕的,是鲜卑。有一年,鲜卑万余骑兵出动,准备大抢辽东郡。祭肜收到情报后,抄起家伙就上。然而,当鲜卑骑兵看到祭肜时,都不由轻蔑地笑了。
  
  鲜卑人干抢劫这行当,也有不少年头了。大架年年打,小架天天有,什么场面没见过。祭肜竟然不把他们放眼里,只带了千余人来。一千打一万,想一个打十个,简直就是找死。
  
  鲜卑笑得太早了。很快的,小祭哥就让他们尝试到,什么叫真正的鬼哭狼嚎。
  
  须不知,祭肜自从到了辽东郡,无论大架小架,次次总是一马当先。对他来说,打架就像拿刀进了树林,逢树砍树,无路砍路。这一次,他也没有例外,身披战甲,第一个就冲进敌阵。
  
  鲜卑很淡定地跟汉军对着砍。然而一阵混乱后,他们全都慌的。倒下的全是自家兄弟,砍人的,全都是不要命的汉军。顿时,他们恍然大悟,逢到对手啦,再不逃,命都没了。
  
  鲜卑人慌马乱,如羊奔马跑转头就逃。祭肜刚刚砍进状态,怎么能够收。他率着千余汉军,犹如嗜血狼群,狂追不舍。
  
  跑着跑着,慌不择路的鲜卑人被赶到河边,投水互相践踏,死者有一半;五千人报废了,还有五千人,祭肜再接再励,继续追着砍。
  
  祭肜砍人可是上了瘾,可人家逃命的可就辛苦了。鲜卑人都已经逃出塞外了,竟然还要追。我想,如果有机会不当抢匪,鲜卑人坚决不干了。就算再干这行,也决不到辽东这鬼地方来。
  
  绝望,犹如毒气般锁住了鲜卑人的咽喉。为了逃命,他们弃兵裸身,各自亡命。祭肜终于停止追杀,数人头,又砍了三千。数战马,数千匹。这一仗,打得过瘾极了。鲜卑人彻底怕了,从那以后,他们一听说辽东,心里都要发毛。就算倒贴钱,他们也不敢靠近祭肜地盘半步。
  
  祭肜打了胜仗后,仿佛出了久积胸中的一口恶气,手也不痒了,牙也不疼了。他没有继续对鲜卑人动刀,相反还很客气,多次派人带着财物,前往人家地盘喝酒,拉家常。
  
  战争如江湖,就像打擂台,台上输了,台下还可以是朋友。祭肜派出去的人,路没白跑,酒没白喝,话没白说。很快的,鲜卑人就表态了,说愿意归附。紧接着,乌桓人也被打怕了,归顺汉朝。只有北匈奴不吃祭肜那一套,依然躲在遥远的沙漠外,继续和汉朝玩躲猫猫。
  
  现在,该结祭肜做一个小小的总结了。如果没有他三十年如一日的操劳,就没有汉朝边境的安宁;没有他冲锋陷阵,把边郡外寇降服,刘庄腰板无法硬起来,那什么时候出兵攻打北匈奴,永远是个未知数。
  
  然而这么一个大腕级人物,怎么就吃了败仗呢?
  
  事情是这样的:祭肜率军出塞时,南匈奴左贤王,也在队伍中。不知刘庄安的什么心,左贤王跟祭肜关系,向来紧张,偏偏却安排俩人同一条船上。
  
  祭肜出要塞后,走了九百余里,不要说匈奴人,连个兔子的影都没。他们看到了一座山,左贤王告诉祭肜,我们已到涿邪山了,我们没遇到敌人,可能就是闻风而逃了。这样的话,再往前走也是白搭,不如打道回府吧。
  
  涿邪山,即今天的蒙古国巴彦温都尔山。祭肜抬头看看山,叹息地说道,运气真不好,竟然连个兔子都没后逮到。不过,祭肜撤军。可当他回到塞内时,等待他的是一场恶梦。
  
  祭肜回来后,立即被人弹劾,说他懦弱畏敌。接着,上面就派人来问罪,把他扔到监狱里去了。祭肜彻底蒙了。老子打了一辈子仗,什么时候畏敌过?如果畏敌,除非太阳围着地球转。
  
  这时,人家才告诉祭肜,如果不是懦弱畏敌,您老怎么会还没到涿邪山就班师呢?
  
  祭肜终于醒悟过来了。他到的那座小山,根本就不是什么涿邪山,他是被左贤王算计了。英雄一世,风光一世,大江大河都跨过,竟然倒在一个小人的脚下。
  
  这当然是一场误会。不久,上面把情况弄清楚了,就将祭肜放了,免去太仆职务。纵横江湖数十年,从未像今天这样输得这么惨。出狱后,祭肜越想越悲愤,耻辱难忍,吐血数日,亡世。
   二、窦氏有限公司发展简史
  
  刘庄赞助的这场征伐北匈奴大行动中,仅窦固杀敌有功,成了最大赢家。回来后,他就升官了,被封为“特进”,仅次于汉朝三公。
  
  别看窦固人前台上很风光,其实人家也是走过弯路的。窦固打小喜欢兵法,长大后娶公主,袭父侯爵,刘庄即位后,又被封为中郎将。康庄大道,任君驰骋。一切貌似很顺,可没走跑出多远,他就跌到了一个深坑。
  
  窦氏有限公司自上市以来,产业大,人众,问题也多。窦氏第一代董事长窦融,是个很识时务的人。当年,刘秀统一天下,邓禹等人纷纷交出兵权,他也不例外,离开苦心经营多年的地盘和军队,带领全家人到洛阳定居。
  
  在窦融的努力下,不出二代,窦氏产业就做得很牛了。牛到什么程序呢,一句话都可以概括:一公,两侯,三公主,四两千石。
  
  窦融官衔最大,做过三公之一的大司空,即一公;窦融被封安丰侯,其弟窦友被封显亲侯,即两侯;窦氏三人娶三公主,最牛的当数窦固,娶的是刘秀的女儿;其他两个,娶的则是刘秀的孙女。即三主公。
  
  所谓两千石,就是部长级干部。窦融做过卫尉,其弟窦友做过城门校尉,窦友死后,窦融儿子窦穆接班,也做过城门校尉;窦氏另一子弟窦林,做过护羌校尉。如果要算后来居上的窦固,其实就是五个部长级高官了。
  
  宦海多风波,投资须谨慎。这个质朴道理,基本上构成窦融一生的处世哲学。但是,他没想到,正当窦氏势力炙手可热的时候,发生了两场变故,让窦氏公司倒闭开门。
  
  这一件事,是窦融堂哥儿子窦林整的。窦林任护羌校尉时,有一次西羌部落一个小头目率人投降。窦林很得意,给洛阳打报告,吹牛说是西羌酋长亲自投降。没想到,不久真正的酋长就来投降了,事情搞得很大,瞒都瞒不住。窦林只给报告说,前面投降的,是第二酋长,后来投降的,是第一酋长。
  
  报告都是递到刘庄这里的。刘庄一看,很是纳闷。西羌酋长向来只有一个,怎么到了窦林嘴里就冒出个第一第二来了,这事忽悠谁可以,如果想把他骗了,那是太不识抬举了。
  
  刘庄把窦林召来问话,窦林支支吾吾半天,回答不出。刘庄断定,窦林肯定是想糊弄他了。于是对他进行双规调查,一查可然就查出问题来了。窦林不但犯了欺君之罪,竟然还是个贪污犯。
  
  不久,窦林罪诛。此事貌似与窦融无关,但是窦融做为窦氏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其属下犯罪,他是必须负一定责任的。所以,刘庄特意下了一道诏书,痛骂窦融。
  
  刘庄口气史无前例的严厉。他告诉窦融,你别忘了西汉时外戚窦婴和田蚡是怎么死的。如果窦氏不想重蹈覆辙,最好给我安份点。
  
  窦融看到信后,吓得半天说不出话。刘庄骂的没有错,但他其实也是有难处的。他已经七十几的老头子了,早年还有精力管管事,现在不行了。他想管,窦氏那帮兔崽子翅膀已经硬了,哪还能捏得住。
  
  恐慌不已的窦融,决定引咎辞职。辞职这种表演,刘秀还活着的时候,窦融就演了多次;刘庄上台,他也演过。但是,刘庄父子俩,都没批准过。这一次,刘庄不客气了,同意窦融辞职,回家养病。
  
  三年后,窦氏集团又跳出了一个惹事生悲的家伙。这一次,真把窦融活活气死了。
  
  事情是这样的:窦融长子窦穆,娶内黄公主。内黄公主,即刘秀长子,曾经的太子刘彊的女儿。窦穆打小习礼仪,深懂礼尚往来之学问。他认为,他娶了刘氏一个公主,至少也得还一个给刘氏宗室。
  
  于是他就打起主意,想把女儿嫁给六安侯刘盱。事实上,窦穆高攀皇亲,无可厚非。问题是,人家六安侯刘盱已经娶正妻了。其实这也不是什么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姓窦的为了嫁女,用了一计损招,拆散了刘盱夫妻。
  
  宁毁十座庙,不拆一桩婚。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就姓窦的不懂。窦穆很嚣张,以阴丽华太后名义矫诏,命令六安侯离婚,娶窦氏女儿。刘盱妻子娘家也不是好惹的,他们闻听此讯,全家动员,向刘庄告状。
  
  事情很快就清楚了,都是窦穆无聊惹的祸。刘庄气得要疯了,三年前就警告过窦融的,这一次就别想他下手太狠。果然,刘庄一气之下,把窦氏所有当官的,都免职,赶出洛阳城,赐回他们老家去了。
  
  刘庄没有赶尽杀绝,允许窦融一人留在洛阳。此时,窦融都七十八岁了,就他一人孤独无依在呆在洛阳,风光一世,晚景竟如此凄凉。就算他多么钢铁,也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灭顶之灾啊。
  
  不久,抑郁寡欢的窦融,在一片凄凉寂寞中病逝了。随着窦融的离世,窦氏发展有限公司,基本上宣告破产倒闭。
   就这样,受窦氏家族公司破产影响,窦固也被赶出长安,失业闲置在家。人生如泡影,吹得越大,破得越快。正如当年马援警告他和梁松的一句话:凡人能为贵,也可复为贱。如果不想再复贱,身居高位时,就得安份点。
  
  多年以后,梁松果然应验,死得很惨。马援冤家,基本上是梁松的伟大杰作。因为整马援有功,刘秀死前,指点梁松辅政,被拜为太仆。小人窜得高,跌得也很惨。他当上太仆后,欲望不断,私心不止,经常敲诈地方官。被发觉后,免官。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