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那时汉朝

_30 月望东山(当代)
  
  刘启接着问道:夫人啊,皇宫后院就我最疼你了,知道不?
  
  栗姬还是不应,心里冷笑:扯淡!
  
  刘启继续说道:夫人啊,你是我在世上最可倚重的人,我走后,你能不能替我管走那帮孩子?
  
  此时,栗姬脸色像被煎过的番茄,已经黑白不分。她终于忍不住大声骂了起来:娘的,你玩女人的时候,知不知道我的心在滴血。好了,你今年才三十八岁,就玩出毛病来了。然后拍拍屁股想走人,然后留下那一堆孩子让我替你照料是吧。老实告诉你吧,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栗姬这翻话,刘启听得真是心都要碎了。好啊,刘嫖姐姐说得一点没错,你姓栗的果然是一个变态的女人。就冲你这个态度,你想转正当皇后都没辙。如果真让你当皇后了,估计我的那群小老婆不变成人彘,儿子们亦要变成毒酒的冤鬼了。
  
  是啊,吕雉的阴影还在长乐宫里久积不散,栗姬此中恶劣,教刘启怎么不心寒呢。吕雉让刘邦吃过亏,刘启怎么能在同一个地方再摔倒呢。哎,这个栗姬,自掘坟墓,真的是让刘启绝望到顶了。
  
  绝望就好,这说明刘嫖和王美人有奔头了。于是,刘嫖再次向刘启贴耳朵。此时,栗姬已不配让刘嫖大动口舌。她换了一个口味,专说某人的好话。这个某人,正是时值虚年六岁的刘彻。
  
  刘嫖经常对刘启说的一句话就是:老弟,王美人替你生的刘彻,真的很聪明哦。其实,不用刘嫖多说,刘彻之聪明,宫中无人不知。要不然,刘启也不会替他改名为彻。
  
  不过,刘嫖此话也不全是废话。她这就叫造势。她之所以造势,是看出栗姬转正为皇后的希望几乎为零。栗姬皇后位不保,刘荣的太子位亦跟着不保。只要刘启废掉刘荣,刘彻自然是太子的首选人物。这就像今天的广告市场一样。过硬的品牌,再加上铺天盖地的广告效应,那就是无往而不胜了。
  
  然而,到底废不废太子,真让刘启为难了。没办法,请神容易送神难啊。如果要废掉刘荣,必须得先给两个人打招呼,一个是刘荣的师傅窦婴,另外一个就是太尉周亚夫。此两个轻足轻重的家伙,偏偏都是太子刘荣的死党。
  
  现在,该轮到王美人登场了。王美人是这样掂量刘启的:他之所以对废太子一事犹豫不决,完全是还缺一个十分充足的借口。理由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刘启需要,我王美人就给您造一个十万分充分的踢人阴谋。
  
  事实上,王美人真造出一个完美的借口。这就是,收买礼宾总监(大行),怂恿其上奏给刘启请封栗姬为皇后。这个阴谋的妙处就是,欲擒故纵,激将刘启。
  
  王美人是这样想的,刘启也是按她的思路办事的。果然,大行奏书一交到刘启手里时,刘启看了,然后火了,接着,开始骂人了。
  
  刘启骂娘是有理的。封皇后这事,根本就轮不到大行先生操心,然而大行先生之所以甘心出面,只有一种解释:这都是栗姬和他窜通好的。
  
  于是,刘启大骂栗姬:妈的,老子还没死,你就等着不耐烦了是吧。你想转正,我偏让你永世不得翻身。
  
  果然,刘启立马斩杀大行,然后叫嚣废掉太子。可刘启一喊话,马上就有人替太子说情了。此两人,正是太傅窦婴及太尉周亚夫。
  
  可是,一切都已经晚了。刘启决心已定,神仙也拦不住了。于是,刘启大手一挥,对窦婴和周亚夫吼道:你们该干嘛就干嘛去,就算是老天爷来说情都是假的。
  
  汉景七年(公元前150年),冬天,十一月。
  
  刘启宣布废掉刘荣,贬其为临江王。消息传出,天下哗然。窦婴先是力争,力争无果,只能无语,接着称病辞职;周亚夫亦固争,依然自讨无味,还没刘启数落一翻,渐渐被疏远。
  
  不久,栗姬含恨抑郁而死。
  
  这个冬季,长安城萧杀的风,吹落了满地的黄叶。栗姬,就像长安城上那片随风悲哀的枯叶,于苦雨中飘荡,最终轻轻落下,被随后的叶子掩埋了青春的容颜和痛楚的声音。
  
  同年,夏季,四月十七日,王美人被封皇后;
  
  四月二十九日,刘彻被封为太子。
  
  刘嫖和王美人,终于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然而,斩草要除根,这是政治斗争最基本的常识。摆平了栗姬,踢了刘荣,封了皇后,立了太子,任务只算完成一半。革命尚未成功,姐妹仍须努力。接下来,刘嫖和王美人要做的一件缺德事是,搜罗刘荣罪名,把他这颗定时炸弹丢到深海里引爆。
  
  两年后,机会终于来了。这次,刘嫖和王美人仍然没有自己动手。她们又找到了一个肯卖力的替死鬼。此人,正是汉朝排名第一的酷吏,郅都先生。
  
  四、郅都和刘荣之死
  
  郅都,河东大阳(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人也。初,郅都以郎事孝文帝;孝景帝时,升至皇家警卫指挥官(中郎将),以敢言直谏,冷酷无情闻名宫中。
  
  有事为凭:郅都曾经跟随刘启入上林苑打猎,其间贾姬如厕,不断有一饿得慌的野猪闻粪香拔腿冲来。刘启眼看贾姬就要被野兽侵犯,给郅都打眼神去救人。然而,郅都一动不动,仿佛瞎了眼。于是,刘启只好独操兵器,跳将起来就要去救人。
  
  就在这时,致都伏身拦住刘启,劝道:“亡一姬,复一姬进,天下所少,宁贾姬等乎!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
  
  此话翻译过来就是,像贾姬这种女人多的是,死一个大不了再找一个。但是天子只有一个,陛下奋不顾身之前,首先要为国家和窦太后考虑考虑啊。
  
  这就是传说中的拍马高手,毫不利人,专门利已,竟然还振振有理。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如无,则与禽兽又何异。是啊,郅都不过是披着野猪皮的人。
  
  恰恰是,刘启就喜欢这种人样的野猪。当时,刘启果然不救贾姬,而野猪从贾姬那里讨到一顿粪饭后,也满足地离开。后来,窦太后闻听此事,赏郅都黄金百斤,致都自然也得到倚重。
  
  野兽的力量是无穷的。上林苑一事,郅都初露锋芒,刘启认为,这个郅都,肯定是驯兽高手。于是他决定,派郅都去盛产披着人皮野兽的地方当训兽师。此一盛地,正是当时以治安混乱闻名天下的济南郡。
  
  济南郡之所以乱,根源在于地痞流氓。都说了,流氓不可怕,可怕的是流氓有文化。济南郡这群流氓,不但有文化,而且队伍宠大,已经发展成了宗族犯罪集团,历任郡守甚是头大。
  
  如果你看看一个统计数据,郡守先生想不头大都不行。数据是这样显示的:济南郡以宗族为帮派的流氓集团共有三百多家,更可怕的是,这三百多家,家家都是强悍的主。他们不但强,而且猾,黑白通吃,无人可奈何。
  
  所以,要解决郡守治安问题,不仅仅是个麻烦问题,甚至还是个棘手问题。其实,要解决复杂问题,不一定要用复杂的办法。至少,郅都是这样认为的。他的办法是,化繁为简,一洗而尽。
  
  郅都的简单办法就是:通杀无赦!
  
  果然,郅都一到济南郡,不给任何人打一声招呼,也不给任何人一个面子,更不会开会动员。他就只管闷声抓人,然后把首犯通通像割草一样干掉。
  
  于是,不到一年功夫,济南郡治安脱胎换骨。地霸明抢暗诈,横行乡里,无恶不作的济南郡,如今变成路不拾遗,人人争抢当雷锋,甚至还成了全国最具安全感和最适合居住的郡县。
  
  须不知,这些都是郅都用上百个恶霸人头换来的。也正如此,郅都变成了凶神恶煞的代名词。济南郡的流氓怕他,官场同僚怕他,连襁褓婴儿也怕他。如果婴儿半夜狂哭乱喊,只要说一声:再哭,郅都就来了。没有人不相信,这个婴儿还敢哭出第二声来。
  
  其实,郅都能换来这个大名声,着实不易啊。杀人的时候甚痛快,但也要时刻防着别人杀到你头上来啊。郅都的防身之术是,不接私客,不受私礼,抛妻弃子,敢作敢当,公事公办。
  
  郅都此招,就像今天的电脑系统,敌人就是病毒,防止病毒,就必须安装防火墙。只要郅都坚定守住那道冷酷无私的防火墙,无论是黑道,或是白道,一般的黑客都会拿他没辙。
  
  有郅都如此,他没有理由不升官。果然不久,刘启就给他换了一个岗位:长安市公安局局长(中尉)。郅都不负刘启所望,从济南郡挟着冷酷杀气扑回长安,整个首都都被震动了。
  
  首先,郅都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该砍头的砍头,甚至该打屁股的也可以砍头,此种执法,京人赐他两个字,变态;变态还不算什么,郅都还要违法必究,不避皇戚,无论贵戚,除了皇帝,六亲七贵,通通不认。
  
  硬汉,实在是一条硬汉。
  
  面对这条硬汉,不服也得服。更骇人的是,听说长安的列侯宗室迎面碰见郅都,都不敢抬头正视。看来,有郅都如此,吓唬小孩子不哭,那实在是太小意思啦。
  
  事实也是,经过这么两轮折腾,郅都名声天下无人不知。于是,全国上下都给他贯了一个绰号:苍鹰。苍鹰在上,利爪横空,想活得久点,那就安分守已省省吧。我想,这应该当时长安贵族们最想说的一句心里话。
  介绍完郅都的光荣经历,让我们再回到刘嫖和王美人身上。郅都不认皇戚贵族,不代表他不认王美人。不对,不应该叫王美人了,应该改称王皇后。
  
  皇后王娡认为,要摆平刘荣,必须找一把好刀。郅都就是一把好刀,一把只须划过空气就能震人心寒的利刀。
  
  是的,她们没有理由不找郅都。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和推理。在这里,我不想诬蔑王皇后和刘嫖,历史据我手里有限的资料,没有看到她们怎么和郅都搭上线的。
  
  可当时,有闲人状告刘荣,说他侵占刘恒宗庙墙外土扩建王宫,刘启马上就下诏召刘荣进宫对质。奇怪的是,刘荣才到长安,不容他争辩,郅都也啥话都不问,直接把他关到监狱里去了。
  
  这,难道就没有诈吗?
  
  那时,刘荣莫名其妙地被关起来,先是手足无措,接着异常愤怒,转而是极度悲哀。刘荣悲哀的是,郅都不过是幕前杀手,而幕后的主凶,肯定就是:刘启,王皇后,刘嫖三人。
  
  我只能这样说,囚禁刘荣,刘嫖应该是出过力的,皇后应该是讲过话的,刘启应该是点过头的。所以说,阴谋,这是实实在在的阴谋。这都是太子惹的祸啊
  
  哦,想杀就直接剁了吧,何苦要冤了我。我生是你身上的毛,死是刘家的鬼。拔毛除根,骨肉相背,人生无常,我只能认了这命。然而,生死寻常事,容我道别离。借我一刀笔,一竹简,刻上的我的眼泪和绝望。然后,挥一挥衣袖,让我从此忘记,我曾来到这人世间!
  
  那时还没有笔,写字只能用刀刻。所以,刘荣知道死已经是不可避免,只能带着一颗绝望的心,向郅都大人提出借刀笔。
  
  然而,郅都冷冷地告诉刘荣:想借刀笔?没有!
  
  伤痛,从来没有像今天来得这般绝望和无助。然而,就在刘荣举头无望之时,总算有人悄悄地给他送来了刀笔和简。此人,是那个想救他,而又无能为力的窦婴先生。于是,刘荣果然在简板上痛诉绝望,趁机自杀。
  
  刘荣自杀的消息马上传到了皇宫之内,终于:刘嫖放心了,王皇后舒心了,刘启默许了。唯有一个人极度愤怒和悲哀,窦太后。
  
  此时,窦太后之前对郅都的所有好感,通通一笔勾销。这个熟读了一辈子《道德经》的女人,没有什么阴谋能逃过她的眼睛。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她窦太后才是真正的上德,从不标榜自己的德行,但是她是有良心的。然而,郅都之流,口口声声标榜治国有德,实则是借刀杀人的刽子手,说得更损一点就是,他简直是一把无耻的杀人工具!
  
  愤怒和悲痛的窦太后,转而是对郅都深深的痛恨。这个丑陋的郅都,既然都容不下一个清白无助的灵魂,那么,她的利刀也一样不能容许郅都下德失德的无耻者。
  
  于是,窦太后绕过刘启,直接派人去搜集郅都的罪状。当有关部门把郅都所谓犯罪事实呈现到窦太后面前时,窦太后立即召来刘启,把郅都的罪证甩到他面前:杀还是不杀,你看着办吧。如果不杀,你可以叫郅都把孙子还给我。
  
  母老虎发飚,看来,郅都死到临头了。
  
  然而,郅都还是暂时躲过窦太后的刀。
  
  刘启最后决定,从轻发落郅都,免他官职。同时,他还还特别安尉郅都,你这段时间辛苦了,先回家休息一下吧。
  
  没办法,郅都也不容易啊。人家辛辛苦苦替你打了不少工,杀了不少人。不能因为窦太后一句话就把他干掉吧。事实上,刘启此招也就是障眼法,他就是想装装样子,让窦太后先消消气。果然不久,刘启秘密起启郅都了。
  
  为了躲过窦太后的耳目,刘启派人持节到郅都老家,叫郅都不必回长安报到,直接取便道去上班。此上班地点,刘启已经打点好了,相当隐蔽可靠,新岗位就是雁门太守!
  
  雁门,位于山西代县。此处山高皇帝远倒不说,它还是汉匈边境,是匈奴经常观光旅游,又顺便抢劫的理想地盘。然而,当匈奴闻听郅都赴任雁门太守,先是一愣,接着拔腿吼道:郅都来了,赶快跑啊!
  
  一时间,汉匈边境上,只见匈奴骑兵哗啦啦的全部撤兵。此情此景,无不让人感慨万千。只凭一个郅都,还没动一个兵,没动一匹马,匈奴全跑没影了。天下第一酷吏,还真不是吹出来的啊!
  
  从此,郅都真的像一个守关门的恶神,匈奴全都不敢靠近雁门半点。当然,郅都是人,不是神。既然是人,他和我们一样,可以吃刀子,可以挨利箭。于是,匈奴为了对付郅都,整出了一个郅都木偶像,命令所有战士练习骑飞箭射杀!
  
  我可以告诉你们结果,很遗憾的是,没有一个人射中。他们之所以射不中,只有一种解释,心惮而虚,飞箭不稳,当然不中。然而,悲观的匈奴马上转忧为喜。因为,有人终于射杀了郅都。
  
  不过,此射杀高手不是匈奴,正是远在长安城下的窦太后。
  
  此时,窦太后已经知道刘启庇护郅都远调一事。窦太后读《道德经》的时候,小刘启还在地上滚着呢。刘启想跟她玩瞒天过海的阴谋,那简直就是无知。要知道,窦太后要爱一个人,她肯定爱得惊天地,泣鬼神,诸如刘武。如果她恨一个人,就算他远走高飞,也要掘地三尺,整你个稀巴烂方肯罢休。很不幸,郅都就是这样落在走极端的窦太后手里。
  
  还是那个老把戏:首先,窦太后秘密派人调查郅都,搜集罪状。因为有了上次受挫的经验,窦太后命令她的马仔,必须搜到足以置郅都死地的罪状。其次,组织有关人士弹劾,由窦太后撑腰斩杀。
  
  果然,窦太后的人终于凑够了郅都的死罪状。鬼知道是些什么罪,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整死人就行了。接着,窦太后召来刘启,然后下了一句狠话:小子,你别再跟我玩了,这次你一定要给我斩了他!
  
  刘启无奈了,只是无力地争辩道:“郅都是忠臣,吓唬匈奴有功,怎么能杀呢?”
  
  窦太后冷笑:“难道临江王刘荣就不是忠臣吗?”
  
  是啊,你能杀得了我的孙子,我就不能打断你的狗腿子吗?一招还一招,一命还一招,还是扯平吧。
  
  这时,刘启只好点头同意,杀了郅都。这这样,这个传说中的酷吏,像一颗另类的流星,带着委屈之情消失在汉朝的天空。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我想,或许郅都他曾经有过吏治天下的理想;有过碰上南墙不回头的信念;有过气吞山河,惊天地泣鬼神的气魄;有过杀了我郅都,还有后来人的勇气;有过生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壮烈。但是,我真的不知道,他是否真正的享受过人类的温情,抢救过人间的呼喊,发自内心地悲悯过那些即将消殒的生命?
  
  我想,这个答案只有一个人可以回答,那就是:鬼知道!
  一、梁孝王刘武
  
  一直以来,地球人都知道,梁孝王刘武的日子都过得很爽,很惬意,很风光。想想也是,干得好,不如生得好。有个好父母,至少可以少奋斗二十年。事实上,刘武混得好,不全是因为有个好老妈的。
  
  回头看看刘濞率领的三十万大军攻打梁国的那一刻,刘武悲绝呼救,周亚夫就是死活不救他,刘启想救也只能干瞪眼。还好,本着内心强烈的求生欲望,及热烈的爱母情操,刘武还是坚守梁城,拖死刘濞。
  
  有一句广告词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刘武因为击败吴楚联军有功,所以刘启又提高了刘武汉的待遇。最明显的就是:准许刘武出行时用天子才用的旌旗及仪仗队伍。
  
  刘武这就叫,搞特殊。事实上,他这辈子坏就坏在特殊两字
  
  现代著名心理学大师马斯洛,发明了一个著名的心理学结构。他认为,人类的内心欲望和追求是分层次的。由此到高到分别如下: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关于人类欲望,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也描述得相当深刻。他认为,人就像是一个钟摆,永远摇摆于欲望和无聊之间。当某个欲望满足了,他又开始无聊了。为了排除内心的无聊,必须寻找更刺激的欲望;于是一次次的追求,换来的是一次次的满足和无聊,然后又是一次次的追求。直到,生命衰竭,或者被毁灭的那天,方可停止。
  
  马斯洛和叔本华对人类心理的描述的案例,随便翻开中国历史,那是一抓就是一大把。比如,眼前的这个刘武就是一个典型。
  
  刘武享受了他不该享受的东西,这个阶段,他应该已经满足了彻底被尊重的需求。欲望满足后,按照叔本华的理论,就是继续向更高欲望冲刺;按照马斯洛的心理结构,那就是必须向最后一个层次冲刺,追求和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
  
  身为诸侯王的刘武,他人生最大的梦想是什么呢?当然就是那个诸侯们做梦都想的职位:皇帝。可是,天子之梦,无论是同姓诸侯,或是异姓诸侯,如果有此爱好,首先掂量自己的实力。远的倒不说,看看刘濞的下场就知道了。韬光养晦四十年,还是落下一个:四十余年天子梦,换得千古笑骂名。
  
  还必须提及一个问题:关于皇位的继承问题,兄终弟及的时代早就终结几百年了。近几百年来,从来都是子承父位。即使皇帝只剩一下孩子,此孩不管是傻儿,还是痴儿,只要他还有一口气,皇位还得乖乖留得他。吕雉就是一个典例,刘盈崩后,她是多么渴望当一回女皇。可是最后还是畏于男权传统,让位给刘盈那些还不懂事的小不点。于是,她不得与中国第一女皇的光荣称号擦身而过。
  
  说了那么多,只说只想总结一句:刘武想当皇帝,于情于理,那实在是很不靠谱的。
  
  可刘武却不这么看了。他认为,一切皆有可能。况且,他有一个宠着他的老妈子窦太后。还有,他身边纠集着一帮蠢蠢欲动的亡命之徒,他们都时刻准备着为刘武的天子之梦挨刀子,或者伏首甘为铺路石。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刘武差的就只是一个机会。果然,机会还是来了。此机会,其实就是前面说过的事,刘启怒废刘荣太子职位。
  
  我们知道,刘启废掉刘荣太子,这完全是当时刘嫖和王美人的共同劳动成果。然而,刘荣被废后,刘武立即闻风而动,挂名探望母亲,扑回长安。他要做的是,在刘启封新太子之前,抢去刘嫖和王美人的劳动果实。
  
  于是,窦太后再次出面了。老人家摆宴设席,刘启刘武俩兄弟坐左右。一翻杯来酒酣之后,她开始发话了。
  
  窦太后:皇儿,你曾经说过百年之后,传位于小武,这事你还没忘吧?
  
  刘启一愣:这事一直放在儿的心上呢,一点都不敢忘。
  
  窦太后微笑,说出了一句古文:安车大驾,用梁王为寄。
  
  所谓安车,是古代一种小车,以其可以坐乘,故名“安车”。但是,此车妇人均可乘坐,这里窦太后是喻指自己。所谓大驾,本指帝王出行的车驾,在这里,窦太后委婉喻称死亡。那么,连起来,窦太后此话的意思是说:我百年之后,就把梁王托付给你了。
  
  换句通俗的话来说:梁王能不能当皇帝,就看你的了。
  
  这下子,刘启彻底傻掉了。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以前不过是一句哄太后开心的话,竟然一再被提起。谁说吹牛不打税。看来,刘启想不交这笔大税,难熬了。
  
  于是,刘启只得硬着头皮,跪谢窦太后,艰难的吐出一个字:诺!
  
  诺字说完以后,窦太后和刘武其乐融融,笑开了花。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刘启心里有多苦。明白说吧,太子问题,说小了是换人问题,孝顺母亲问题和心痛问题;说大了,则是国家问题。因为古今以来,因为争抢太子闹得国家鸡犬不宁的大有人在。所以,皇帝这个接班人,必须慎之又慎啊。
  
  现在终于看清楚了吧。其实,孝子这饭碗,是很不好端的。曾经有这么一由漫画:一个将军出阵在外,都是士兵们向他敬礼。可是他回到家,则是向夫人敬礼。两千年前的刘启演的就是这种双面角色,上朝接受群臣的叩拜,他说了算;退朝必须向太后叩拜,窦太后说了算。
  
  事实上,关于刘启要不要真把皇帝位传给刘武,刘启说了不算,窦太后说也不算。只有一个人说了才算。
  
  这个人,就是晁错曾经的死对手:袁盎!
  
  那时,刘启退出宴会后,心里甚是怏怏不乐。于是,他第一个想到了找些人发发牢骚。袁盎就是一个不错的同志,对,就找他去,看看有没有办法。
  
  当然了,刘启不是傻皇帝,他有他做事的风格。那就是,装傻。当袁盎等一帮人被召进宫里来的时候,刘启简约陈述了他和窦太后等人吃饭喝酒一事。然而,故作糊涂地问道:你们说说,太后对我说的那句,“安车大驾,用梁王为寄”是什么意思?
  
  窦太后这句话,如果仅从字面上理解,还可以这样翻译:皇帝无论是坐大车或是小车,都要让梁王坐在身边。
  
  然而,袁盎一听,就笑了。皇帝装傻,但他们不能装傻。于是,袁盎告诉刘启:梁王这么大一个男人,太后整天让他跟着你,当然不是想证明你们俩手足情深。明白地说,老人家就是想陛下把皇位传给梁王。
  
  嗯,答得不错。刘启心里笑了,这正是他想要的听到的话。袁盎既开此口,接下来,自然就不用他操心了。因为,自有袁盎这帮人主动开口替他跑腿。是啊,不跑腿,养你那么辛苦干嘛?不跑腿,当然也不会把你们都召到家里来了。
  
  这时,刘启故作惊慌,问道:“既然这样,那现在怎么办?”
  
  只见袁盎一笑,安慰刘启道:陛下放心,对付窦太后,臣下自有招儿。
  
  刘启就知道袁盎有招,不然,他不会屈身找到这里来的。那么,袁盎到底有什么招儿能搞定窦太后呢?事实是,袁盎所谓的招根本就不算招,说到底,不过是袁盎有胆。因为,袁盎要对付窦太后的招儿,不过是劝谏。
  
  袁盎是这样认为的:窦太后是个读书人,凡是读书人,都得讲点道理。而他要讲的,正是只要是读书人都能明白的历史真理。当然,袁盎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群人。果然,袁盎纠集十来个大臣,个个端着历史教科书走进了窦太后的宫寝。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袁盎也不多废话,各就各位后,他首先向窦太后发问:听说太后想梁王为帝,请问窦太后,梁王百年后,帝位传给谁好呢?
  
  窦太后:当然是复立景帝子。
  
  袁盎心里一乐,他就知道窦太后会说出这话。道理是漂亮的,事实是残酷的。窦太后并不知道,权力是魔鬼,一旦被粘上,将是六亲不认,骨肉相背。想当初,刘恒对刘长够好吧。结果怎么样,越纵越骄,越骄越不好收拾。最终,只能以悲剧收场。
  
  当然,如果袁盎将旧事重提,那窦太后就有话说了。刘长和刘恒并非同母所生,怎么能将他和刘启刘武俩兄弟相提并论呢。袁盎既然来了,当然不会傻到戳皇室旧痛。他要戳,也要戳远一点的别人。这个别人,正是春秋时期的宋宣公。
  
  于是,袁盎再问窦太后:汉朝初立,法周还是法殷?
  
  窦太后:当然是法周!
  
  袁盎:那么你应该知道周朝立太子的规矩吧?
  
  窦太后:周道,太子死,立嫡孙。
  
  袁盎得意地笑了。很好,窦太后已经落入了他的语言圈套。接着,袁盎再说道:
  
  窦太后应该听说过春秋宋宣公不守周朝规矩的下场吧。如果能不嫌弃我话说,那我就当做多话再给您讲讲这个故事吧。宋宣公死前,他曾说过一次灾祸的话:父死子继,兄死弟及。
  
  于是,他死后,将皇帝不传给亲儿子,留给了亲弟弟宋穆公。宋穆公死后,又把王位传给了宋宣公的儿子。结果,他的儿子却说,父死子继,天经地义;于是,就杀了宋宣公的儿子。最后,今年你杀我,明天我干你,鸡犬不宁,宋室祸乱五世不绝。
  
  经典,实在经典。窦太后终于明白袁盎一行人此话目的:什么话都好说,什么规矩都可以破。偏偏是,传帝位一事,老规矩是不能破的。一破,保不准国家也跟着破。流芳千古,或是遗臭万千,只在一念之间啊!
  
  这下子,窦太后无话可说了。仔细一想,宋宣公说过的: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天下通义也。这简直就是屁话。屁话之所以是屁话,是说得响亮,贯彻起来却是遗臭无穷。
  
  兄终弟及,那是殷朝的规矩;父死子继,那是周朝的规矩。每一个周代都有自己的规矩,两套一起用,只有一个结果:国家不安,祸乱横行,问题多多。
  
  既然这样,那刘武接班的事就算了吧。于是,窦太后再也不提将刘武托付刘启的话。再接着,刘嫖和王美人终于得到了她们想要的结果:刘彻立了太子;王美人封了皇后。
  
  刘武的美梦,就此被天杀的袁盎搞砸了!
  二、刺杀袁盎
  
  孙子兵法说,兵之道,诡也。其实,将此话套在官场,完全可以实用。古今以来,官场若赌场,有人倾家荡产,国破家亡;有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人一生抑郁,徘徊不进;有人突飞猛进,忽如流星。
  
  官场世态,道出多少冷暖炎凉。似乎没有一个领域,能够比官场更能激烈的诠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成王败寇,愿赌服输。一幕又一幕,你方唱罢我登场。不到剧罢人残,决不罢休。
  
  回头看,刘恒下去了,刘启起来了;刘长远走了,刘武心痒了;晁错头落了,袁盎高兴了。事实上,此时的袁盎,一点都快乐。快乐的理由很难,不快乐的事情,说来就来。
  
  袁盎替刘启保住了太子肥位,不流外人田,可是他得到了什么?事实上他得到的东西不少,至少有两样东西摆在面前:一是刘武的恨;二是刘启的丢弃。
  
  前者可以理解,后者似乎是百思不得其解了。其实,只要用心想想,答案马上就解出来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观离合。走在官场的路上,是月满花开的的路;走着,开着,月至圆则缺,花至盛则凋。如果你凭着一腔热情扑到官场中,往往升得快,跌得也快。这不仅仅是官场之道,是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
  
  一切皆是梦影,一切皆是过客,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
  
  此时,袁盎的生命之花已经开到了极盛。说得好听,就是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特有的历史任务。用官场一句套话来说,袁盎的利用潜力和价值已经完了,结果只能是,该是打发他走的时候了。就像一条甘蔗,啃完了糖水,还有不丢掉的道理吗?
  
  于是,刘启马上给他安排一个新岗位:楚相。
  
  今天的楚国,不是从前的楚国;今天的刘启,不是从前的刘启;今天的袁盎,亦不再是从前的袁盎。袁盎做了一段时间楚相好,只有两个字:郁闷。如果再加一个字,很郁闷。
  
  他郁闷,是因为他屡屡上书,刘启不再踩他。刘启之所以不想踩他,是想让他好好安度晚年,别瞎折腾了。可是,袁盎身在其中,却全无知觉。最后,袁盎发现,他和刘启的蜜月和政治友谊,似乎也就到此为止了。
  
  既然这样,还有玩下去的必要吗?袁盎决定称病辞职。很快,刘启批准了他的请求。于是,袁盎作别官场,郁闷归乡。
  
  回头看袁盎这多半生,上过刀山,下过火海;保过皇家,卫过国家;被人整过,亦反回整;有如船行波浪间,起伏不定,摇晃不安。历经种种,有惊无险,如影如幻,仿若梦里。
  
  所谓政客,戴上官帽就是人样,脱下官袍,分明就个大流氓。政治创造了袁盎的神话,生活却还原了袁盎的面目。袁盎回到家乡后,无官一身轻,闲得乐逍遥,斗鸡走狗,无人不交,三教九流,来者不拒,多多益善。
  
  然而此时,有一双遥远的眼睛正在仇恨地注视着他。这是一个死神的眼神。袁盎并不知道,他的世界末日即将降临了。
  
  袁盎的死神,来自于遥远的梁国。袁盎搅破梁王的皇帝梦后,刘武一直对他恨得睡觉时牙齿都咬得咯咯响。在所有欲望中,仇恨的驱动力无疑是最强悍的一种。仇人不灭,仇心不死。这是刘武最想对全世界宣布的内心想法。
  
  想杀袁盎不仅仅只有刘武。有两个人也对袁盎恨得咯咯响,而且他们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一个是羊胜,一个是公孙诡,他们都是刘武的智囊团。老实说吧,怂恿刘武要当皇帝的是他们,鼓动刘武干掉袁盎也是他们。
  
  他们要杀袁盎的理由很简单:袁盎让刘武升不了天,他们这些当鸡做犬的自然也升不了天。 让我们升不了天的,也没想在地上混。于是,他们抱团结伙,准备派出刺客暗杀袁盎。
  
  地狱很黑,风很大。袁盎,你准备好了吗?
  那时,羊胜和公孙诡列出了一张黑名单,包括袁盎在内,总共有十来个。就算地狱风很大,也算有人陪袁盎吹风打颤。好,就这样吧。刺客们,请分头上路吧。
  
  刺客,别名杀手。古今中外,杀手都是一项神秘的残酷职业。从香港电影中也可以看到,所谓杀手,认钱不认人。只要钱一到手,二话不说,马上行动,不到见血封喉,绝不罢休。
  
  事实上不全是如此地。至少,前来刺杀袁盎的第一个刺客并非如此。
  
  老外曾经拍一部电影叫《这个杀手不太冷》,讲述了一个外表冷酷,内心温热的杀手故事。其人逸事,无不让人叹息。的确也是,刺客之所以不冷,自有温情的一面。那时,负责刺杀袁盎的杀手,似乎职业使命感不是很强,至少并不急于直奔主题。首先,他先逛关中,到处打听袁盎的为人。结果是,得到的答案都一样:袁盎人很好,特讲义气。
  
  接着,无名杀手找到了袁盎。并将事情经过告诉袁盎:臣受梁王金前来刺杀君,君为长者,吾不忍刺君。但后刺君者有十馀批,请君备之!
  
  不得不说,这个杀手真的不冷。不但不冷,还特厚道,竟然吐出暗杀内幕。真有梁王一套的,为了刺杀袁盎,竟然安排了十拨人马。有梁王如此狠毒,袁盎不死,猪都笑了。
  
  如果熟看杀手题材电影的人,多少都能看出职业杀手集团的游戏规则和以下套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若是反悔,必受其咎。于是,无论是好莱坞电影,或是香港电影。那些不太冷的杀手,无一不是良心发现,掉头走人,然后,被逼与刺杀对象联合对付背后黑手的追杀。最后,良心杀手也死了,刺杀对象还活着。到此,剧终再见,观众也该走人了。
  
  我们无法清楚,以上这位杀手兄弟有没有被刘武的人追杀。但是,我们知道的是,他的好心只做了一半。他警告完袁盎好自为之后,转头就不见人影了。可让人吃惊的是,袁盎并非把人家的警告放在心上。斗鸡走狗,照玩不误。
  
  袁盎当然有理由不惧怕别人的警告。因为,他不是江湖中的小瘪三,他是经过大风大浪的江湖老手。
  
  其实,袁盎貌若从容,内心郁闷。他郁闷的不是刘武,担怕的不是杀手。而是冥冥之中的宿命。是的,宿命。人活一世,徒求什么?建功立业,封侯万千?不,这都不是我袁盎的追求。仗义走天涯,慷慨庙堂上;仁义天下布,名声传江湖。这,似乎才是我袁盎存在的价值。
  
  然而,官场江湖,蛇道鼠道,皆是无道。所谓信义理想,皆是屁话。做官就像爬楼梯,你不踩别人,就要被别人踩。于是乎,通往前方的路,既要踩别人,又要防人踩。可是,踩得了今天,踩得了明天吗?防得了今天,能防得了明天吗?
  
  我昨天踩了刘武,今天轮到踩我了。这,就是无法逃脱的宿命。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既为朋友,不知能伴几时;既为敌人,往往必须彻底撕破脸皮。
  
  由此看,袁盎和刘武的这笔旧帐,该是算清的时候了。生死由命,富贵在天。老天已经注定,我又何必做那吱吱逃路的地老鼠呢?
  
  于是,袁盎决定,不报警,不求助,等待第二批杀手的出现。他真的倒要看看,传说中的杀手,到底有多大的神通。是的,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死得毫无其所。
  
  袁盎在等待;杀手也在等待中行动了。
  
  果然,第二批杀手马上如鬼摸黑地,飘到了袁盎的家乡。当他们来到楚地后,经过一翻踩点,最后发现,原来袁盎之所以不报警,自有他的实力。因为,袁盎在当地名声很大,人缘极好。无论是赌棍,淫棍,地痞,流氓,富人,穷人,再加上那些三姑六婆,左邻右舍,这些人天生就是他的保护衣。
  
  换句话说,在人家的地盘上动手,似乎是很不靠谱的。
  
  于是,杀手们立即启动了第二方案:引蛇出洞。所谓引蛇出洞,就是只要想计将袁盎引出他的地盘,即可大胆动手。于是,他们马上找到了具体操作方案:搞怪。
  
  在杀们手看来,闯不进袁盎的家,但是在袁盎家的屋顶上搞些神神鬼鬼的事,还是绰绰有余的。果然,袁盎家里不断发生了许多怪事。比如:家里养的狗,莫名其妙死了;金缸里的鱼,莫名跳了出来;家里养的鸡,莫名的死得很惨;家里的院子里,莫名的溜出几条毒蛇。甚至是,家里的小妾,莫名的被……
  
  其实,袁盎不是傻子,联系前后文,他应该有所警惕。然而,不幸的是,有人说,如此怪事多多,会不会是鬼神发怒了。那么,就必须去占仆问卦了。更不幸的是,袁盎真信这鬼话了。
  
  接下来的,故事就很老套了:袁盎出门问卜,还家路上,杀手埋击,杀之于安陵郭门野外。
  
  悲哉!这,难道就是袁盎自以为,冥冥之中不可逃脱的宿命吗?
  三、伏罪
  
  此时,袁盎被刺的新闻,以风一样的速度吹向了长安。刘启一听,傻了。然而,他还没回过神来,又有血案传来:当初与袁盎一起给窦太后讲故事的十来个议臣,也全被干掉了。
  
  突然,刘启一下子明白了:此毒手如非梁王所为,天打雷劈。
  
  刘启真不傻,此案恰是刘武及手下所谋。问题是,在血案主谋浮出水面前,可不能随便见人就咬。当初,贯高刺杀邦时,刘邦还一口咬定是张敖指使的呢。结果呢,张敖被冤枉了。
  
  刘启当然不希望做第二个刘邦,他也不希望刘武成为第二个张敖。再说了,张敖在刘邦眼里根本就不是什么东西。刘武就不同了,手足之情,重于泰山,全都写在窦太后一张肚皮上。所以说,先贼先擒王,用这招来对付刘武,简直就是扯淡。唯一可行的一招是,顺藤摸瓜。
  
  嗯,就这么办了。先抓梁王几个马仔,审出个所以然来再说。
  
  于是,刘启马上派人动手办案。不过,此事关系重大,必须找一个靠谱的人来惩办。很快的,刘启的目光在汉朝官员的名单上扫了一遍,最后锁定了一个陌生的名字:田叔。
  
  田叔,赵人,好剑术,为人廉直,喜任侠。早年出游四方,踏破诸公大门。后来,幸得赵相赵午引举,在赵王张敖那谋得一个混饭吃的职务:郎中。再后来,赵午和贯高欲刺刘邦,田叔涌跃参加,结果事发东窗,戴罪入朝。
  
  再再后来,刺杀一事水落石出,刘邦召见田叔,谈了一席话,觉得此人挺有才。于是破格录用,任为汉中郡守。不过,好马也有失蹄的时候。田叔在汉中郡守干了十余年,不知何故,坐法失官,闲置在家。
  
  由上看,田叔尽管是新面孔,却是个玩政治的老手了。刘启之所以选定这个不显眼的人物,无非是就重避轻,后发制人。就是你了,田叔同志,请上路吧。
  
  然而,田叔接到任务后,竟然没有一点再次出山的喜悦之情。更没有拍起胸膛说出不辱使命之类的大话。当然,他也没有摇头说出悲观失望的丧话。反正是,去就去吧。领导的话还是要听的,皇帝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千万别以为田叔装酷,其实他一点都酷不起来。想想,刘启曾经对袁盎的态度,田叔是知道的,那就是时好时坏,捉摸不透;窦太后对刘武的感情,那是全地球的人都知道的,母子俩好得就差没法拴在一起了。至于刘启对刘武的态度嘛,就像天上的月亮,月朦胧,鸟朦胧。看上去,他心底也朦胧,啥子底都没有。
  
  带着一颗没有知底的心,去查一场没有底气的案。只能是这样,活照干,但谁都不能得罪。明白说吧,田叔不是郅都,只认皇帝,不认太子。田叔只能是他自己,不但要认皇帝,认窦太后,还要认梁王。只有一个人他不认,那就是他自己。只有一种原则他可以遵守,那就是没原则。
  
  于是,田叔到梁国后,该找的人,他找了;该开的会,他开了。当然,他还没有彻底消极怠工,凶杀案的幕后指使者还是找到了,两个人:羊胜,公孙诡。那么,凶手在哪里,不知道!知道他们藏在哪里吗?不知道!
  
  接着,田叔派人回长安城,就实汇报。没想到的是,刘启这次较真了,他再次派出使者,督促田叔和梁国有关部门:加大力度,继续查!可是,第二批人来了之后,不久又传回话,还是没抓到人。来来回来,总共来了十余批使者,还是这个结果。
  
  这时,刘启火气来了。就两个人,梁国就这么点大,竟然抓不到人?就算公孙诡遁地,也要掘地三尺把他挖出来;就算羊胜奔月,你们也要给我把他揪下来。于是,刘启再下狠诏:你们听好了。抓不到人,梁国二千石及以下的官员,通通做好思想准备。
  
  做好什么思想准备呢?不知道,刘启没有明说。真可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皇帝着急,田叔不着急,可是梁国的高官们,无人不替自己头上那颗人头着急了。于是,梁国高官们决定全力以赴,揪出两个主谋。
  
  梁国一方,负责此案的是梁相轩丘豹及内史韩安国。首先,他们在梁国展开地毡式搜索,结果空空。再搜,还是空空。这时,内史韩安国终于悟出一个道理:公孙诡和羊胜不会长翅膀,他们不会飞上天去。他们当然也不会傻到逃到别国去,想跑海南三亚去,还是再等上一千年吧。
  
  那么,两个主谋身体会藏在哪里呢?哦,最危险的地方,才是最安全的地方。此人,肯定还在梁国。梁国之在,唯有一个地方没有搜到,梁王宫室。
  
  这下子,目标终于明朗化了。如果公孙诡和羊胜能躲在梁王府中,说明受了梁王的庇护。梁王之所以庇护,是因为他才是真正的主谋。这下子,事情就更难搞了。
  
  什么顺藤摸瓜,这下子,可是摸到炸弹了。
  
  事是死的,脑袋是活的。韩安国是这样认为的:皇帝下达的任务,就是抓到公孙诡和羊胜。至于梁王到底有没有插手此事,关韩安国他们个屁事呢?目标降小了,问题就可容易多了。于是乎,韩安国立即想到了一个对付梁王交人的好办法。
  
  对,就这样办。出发吧。
  
  首先,韩安国求见梁王刘武。没悬念,刘武接见了他。其次,韩安国一见到刘武,立即跪下嗑头撞地,大哭大喊:大王啊,我没有完成陛下交给我们的任务,请你快快将我赐死吧!
  
  刘武很安静地看着韩安国,说道:搜不到就继续搜,值得你去死吗?
  
  韩安国流涕满地,继续说道:“臣死事小,但因此连累大王,臣就该死千次万次,也不足弥补罪过啊。
  
  刘武:连累到我?有这么严重吗?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