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那时汉朝

_20 月望东山(当代)
这,就是一个游子最原始,也是最美的对故乡的回报。沛县百姓一听,无不欢欣喜悦。于是,他们继续杀牛宰羊,强烈要求刘邦留下来多玩几天。这一玩,十多天就过去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就算是今天,春节放假也就十来天。这一趟回乡省亲,刘邦可是忙里偷闲的,不能再这样无休止的喝下去了。于是,刘邦对沛县百姓说道:行了,聚会就到此结束吧。我这一路带的人多,让他们供应不起,我还是回去吧。
供应不起?刘邦这话一半是客气话,一半则是过意不去。然而,这话传到沛县百姓耳里,却是另外一翻演绎。皇上你不要担心,您吃得起,我们当然招待得起。你南征北战,十几年如一日,好不容易路过故乡一次,容易吗?来来来,杀牛宰羊且为乐,劝君更尽一杯酒!于是,当刘邦刚刚离开沛县,走到城西时,沛县空城出而,再献上美酒肥牛,以此拘留刘邦。
刘邦不得脱身,只得驻下,搭起帐蓬,又痛饮三天。三天后,沛县父老突然集体向刘邦叩头请事道:“皇上啊,沛县有幸得免除赋税徭役,丰邑却还没有被免除,请陛下也可怜可怜他们一下吧。”
刘邦先是一愣,后恍然大悟。原来这三天酒不是白喝的,沛县父老就想他买一送一,顺水送个人情。正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父老乡亲们,你们应该不会忘了吧?当初我才起义时,你们杀沛令响应我,可是丰邑父老却护着雍齿背叛我,等于给我泼了一地洗脚水。这个恨,直到现在还在我心头上久挥不去呢,叫我怎么给他们好处?
于是,刘邦委婉地拒绝道:“丰邑是我生长的地方,我当然不会忘掉这里。可是,往往历历在目,痛还在心头。我看,免除丰邑赋税的事,还是以后再说吧。”
沛县百姓可不是傻瓜。什么以后再说,你都六十二岁了,十几年不回老家一趟,不在这时解决,以后估计只能在地下见到你了。于是,沛县百姓再次请求刘邦,如果不答应,那行,继续喝酒,喝到你想呕吐为止。反正沛县父老多,五个对你一个喝都不成问题。
刘邦这下真无奈了。不答应,走不了;答应了,心里又是不爽。正当他犹豫之时,有两个好消息传来。一个吴臣带来的,英布成功被斩。一个是周勃派人传来的,陈豨亦被斩首,叛乱之地全被平反。人逢喜事好办事。行吧,就当是一事还一事。让丰邑享受沛县一样的待遇,世世代代不交税!
到此,沛县百姓终于松开手,放刘邦回长安上班加点。
第一部 第二十二章 江山依旧在 3
三、太子,太子
刘邦终于回到长安了。此时,刘邦心情与出征前的悲壮截然不同。好啊,我终于还是活着回来了。人还是活着的,可是他的身体却一天不如一天。当生命进入倒计时,不管高贵者,或是贫贱者,往往都表现出相同的情绪,那就是对世界的无比眷恋和对亲人的牵肠挂肚。这就是死亡的力量。在刘邦看来,富贵如云烟,生命如燃灯,没有什么是不死的。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永远不死,它的名字就叫死亡。
死亡是所有生命恐惧之源。刘邦不是对生命即将消逝的恐惧,他担忧的是,我走了,戚姬和我那小儿刘如意怎么办?
是啊,孤家寡人,漂泊人世,无依无靠。犹如浮萍跟着风儿走,朝不保夕,不知所归。这下怎么办?刘邦担忧无不有道理,从来以色艺事君者,士大夫所不屑也。刘邦就像一棵大树,戚姬犹如樊附树上的长春藤,别人昂望的不是你长春藤,而是那个参天大树。一旦枝枯树倒,长春藤也将失去天空的高度。
这还不是问题所在,最让刘邦恐惧的首推吕雉。将近二十年的夫妻了,彼此都是知根知底的。吕雉这个人,躺在怀里是一条温顺之蛇,惊吓起来却是一头无人不咬的母老虎。难道不是吗?韩信和彭越这两个军事大佬,纵横战场,屡建奇功,他一样下手凌厉,眼睛都不眨一下。这,实在叫人不放心啊。
所以说,只能想尽办法废掉刘盈,力扶刘如意。只要皇帝职位在手,母子俩的生命保障就有希望了。举世之间,这是最好的办法,也是唯一的办法。于是,刘邦再次下定决心把刘盈废掉。不然,他在九泉之下,心不能安。
山雨欲来风满楼。这将是太子争夺最后的PK赛,惊险度及竞争度都远超从前。这场比赛,年迈多病的刘邦既是主持人,又是裁判。地球人都知道,刘邦黑哨在手,随时都可以让吕雉等整个利益集团的梦想烟消云散。刘邦真要吹黑哨,是没有人敢奈何的。但是,吕雉这方成员已作好充分准备,如果刘邦真敢要吹,那就只好集体玩命了。
决赛正式开始。
首先,张良第一个出场。真不容易啊,张良都病得饭都吃不下了,还要喘着大气走上大殿,向刘邦力陈废太子之害。但是,刘邦自有绝招对付张良这位十多年的老革命同志,那就是塞上双耳,什么都不听。张良说完,刘邦还挺客气地对他说道:留侯请回去,身体要紧,千万别费太多口舌,伤身啊。
这是张良有史以来,在刘邦门前第一次吃闭门羹。人啊,真是一老就糊涂。张良摇头叹气,却又无可奈何。你爱咋整就咋整吧,从此以后,我懒得理你这等鸟事。于是,张良再次称病不朝,再也不轻易出门了。
你方唱罢,我登场。紧跟着,第二个人物出场了,他就是刘盈太傅叔孙通同志。叔孙通总结张良游说失败经验教训,这次他一上阵没有多废口舌。他的第一句话就是:陛下如果敢废刘盈太子之位,请先从我的尸体上踩过。
正所谓,蛮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刘邦一见叔孙通真玩命,不由紧张了。他连忙叫道:太傅不要急,有事请慢讲。刘邦此话一出口,叔孙通暗自窃喜。好,既然你想有话好好说。那么,我就告诉你废刘盈的利害之处:
第一,正所谓,前世之事,后世之师。昔者晋献公您是知道的吧,当初他喜欢骊姬得不要命了,于是废掉太子,立幼子奚齐。结果呢,晋国乱者数十年,成为天下人的笑柄。远的不说,就来点近的吧。赢胡亥你更是知道的吧。当初,秦始皇赢政同志迟迟不立长子扶苏,结果被赵高诈立幼子胡亥。最后呢,身死国破,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第二,地球人都知道,太子刘盈仁教天下闻名。同时,数十年以来,吕后同志不畏辛苦,跟随你南征北战。斩韩信,剁彭越,功劳赫赫。难道你就忍心掀她下位?
总结叔孙通以上两条,只有一句话:幼子不可立,立必不祥;吕后不可抛,抛弃终受天下诟病。再浓缩一点,那就是,刘邦所作所为,于理不符,于情不合,大大的荒谬。
刘邦骂了几十年的竖儒,这下子,他终于尝到了竖儒的厉害。刘邦一下子没话可说,只好打着哈哈地对叔孙通说道:太傅所言皆是,废立太子之事,不过是我开的一个玩笑。请你放心回去吧。
刘邦这招就叫缓兵之计。惹不起总能躲得起吧。问题是,叔孙通不是傻子,刘邦想躲,两个字,没门。于是,叔孙通继续对刘邦说道:如果说是戏言,这就是陛下的不对了。太子本是天下之本,本一摇而天下振动,你怎么能够随便拿天下来玩笑呢?
刘邦一愣,真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好你个叔孙通,我服你了行不。于是,刘邦不得不装出笑容,当场承诺道:我愿听太傅之言,绝不废掉刘盈。
刘邦这招就叫活忽悠。他是口服,不是心服。所谓天子,高高在上,有时候苍天矮身,亲近大地,不过是风云所致。如果云淡风轻,他又不得不恢复原貌。此时,刘邦就是这么想的,满朝大臣,远近皆为刘盈力争,这是风云聚集之时。他就要等叔孙通这等遮天蔽日之云散去,再暗做决定。
明战,只得转得暗战。第三轮,一场好戏即将登场。
这天,刘邦置酒设宴,太子奉命侍侯老爹。酒,当然是联络感情的好东西。但是,酒也是一种杀人不见血的刀。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这是一次别样的鸿门宴。刘邦想探的,就是培植刘盈这孩子的势力达到了何种程度。
刘邦想看好戏,吕雉当然不能让他失望而归。吕雉决定安排商山四皓陪伴刘盈出席宴会,此四人出场,绝对是压轴好戏。
于是,商山四皓随太子见刘邦。只见四人鹤发童颜,衣冠雄伟,神采奕奕,活生生的四个老神仙。更让刘邦惊奇的还有,此四位老神仙,在刘盈面前没有一丝趾高气扬之气,反而乖得像圈养动物,伴其左右,不舍不弃。
刘邦不由问道:“请问这几位老先生是……”
这时,商山四皓站起身来,从容而对。他们相继登场,各自报上自家姓名。刘邦一听,着实大惊。四位老人,国宝级人物啊。想当初,我盼星星盼月亮地盼着你们投附我,可是没一个人买我的帐。今天,你们怎么跑到我太子家来了?
此时,刘邦既然是惊奇,更是纳闷。问四位老人:“我求你们数年矣,可你们就是躲着不见我。今天你们为何全粘到我儿身上来了?”
商山四皓淡然而笑,说道:“陛下想知道原由是吧。好,我就明白告诉你吧。陛下向来轻士善骂,多少骨气之士都被你骂跑了。我等义臣决不受你耻辱,避之不及。但是,我们一听说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人,天下名士无不仰慕其人,愿引颈而为太子蹈死。所以,我们就毫不犹豫地奔过来了。”
原来,四位老先生竟是我儿的追星族。原来,我多年以来的偶象,竟然也会追星啊。刘邦听得心里既是失落,更是悲哀,似乎还参杂着一种莫名的沉痛。此时,他的脸上不得不强挂笑容说道:“既然这样,那就麻烦您四老好好调护我家太子了。”
老子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这个道,就是人心。看来,刘盈木已成舟,玉已成器。如果穷争力夺,事情只会越来越糟。哎,黑哨是可以吹的。但是吹黑哨的后果只能是,引起球员和球迷暴动,破坏足球本来具有的美感,甚至还会被后人盯上耻辱柱上。既然如此,又何必引火自焚?
就这样算了吧?当四位老人祝酒礼毕,刘邦目送他们悠然离去,惆然若失地指着商山四皓的背影对戚姬说:“我是真想换掉太子,推小儿如意上台。然而彼四位活神仙助之,羽翼丰满,难动矣!”
绝望的眼泪,马上挂满了戚姬的脸。这个世界上最温顺,最柔弱的美女子,激起她对生命的守护,不是斗志,不是阴谋,唯有自甘认命的眼泪。死亡似乎提前登场,挽歌似乎只能为提前哀唱。此时,刘邦抚慰不胜伤悲的戚姬说道:“请君为吾楚舞,吾为君楚歌。”
戚姬甩落长袖,为刘邦起楚舞。刘邦起楚歌,歌曰: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这歌词是说,我儿刘盈已成高飞之鸟,我纵有利箭在手,也不能射之下地。这就好像远远地看着一颗飞弹横空而来,却又没有爱国者导弹拦截,只好闭眼受之。也难怪这歌声哀伤绝望,犹如利箭穿破了胸膛。刘邦连唱几遍,戚姬已不能起舞,唯有伏地哭泣。
一切,即将拉下帷幕!
第一部 第二十二章 江山依旧在 4
四、卢绾,刘邦人生最后的悲歌!
一个男人,当他活到不得不离开他这个曾经纵横过的世界时,有两种人是值得他珍惜和回忆的。一个是心驰神往的女人,一个是出生入死的兄弟。然而,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见过太多的善始不能善始的兄弟结义,比如张耳和陈馀。很不幸,在刘邦的生命的最后一年,从小和他相伴相随的兄弟卢绾,竟然反了他。
这不是美丽的误会,这正是活生生的铁的现实。事情是这样的:陈豨造反时,时为燕王的卢绾发兵帮助刘邦攻打陈豨。陈豨抵挡不住,只得向匈奴求救。这时,卢绾得到情报,亦派使者前往匈奴处,说陈豨快不行了,即使帮也是不顶用的。所以,希望匈奴不要多事。然而,事情就坏在卢绾这个使者身上。
卢绾派出的这位使者,名叫张胜。当张胜到达匈奴时,已经有人准备好了离间计,这人就是曾经被项羽封为燕王臧荼之子臧衍。臧荼造反被刘邦干掉后,儿子臧衍跑到匈奴啃沙子也有好几年了。当臧衍见到张胜时,犹如见到故人一般,拉着手就话起了家常。
臧衍装出一幅语重心长的样子,这样游说张胜道:你之所以被燕王倚重,是因为你了解匈奴。而卢绾同志之所以还能坐稳燕王之位,是因为诸侯接二连三叛变,汉朝没精力搞你,才让他有所缓解。你今天出使匈奴,当想是想劝说匈奴帮助你们搞掉陈豨。可是你有没有想过,陈豨一灭,接下来就是燕国了。燕国一灭,你多数也是个死囚。所以呀,我还是劝你回去说服燕王放弃攻打陈豨,并且与匈奴结交。这样,陈豨能活下去,燕王亦能坐长久,就算刘邦要打过来,也有匈奴这个好帮手。如此安得百年长寿之计,何乐而不为呢?
臧衍以上这翻话,可以用一个成语形容,鬼话连篇。是的,刘邦是说过,非刘氏不能王之。也就是说,不是姓刘的,就不能让他称王。问题是,在刘邦看来,卢绾姓卢和姓刘已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他想搞死卢绾的话,他何必顶着大臣的压力把他封为燕王。再说了,也没有任何根据证明刘邦封卢绾为燕王就后悔了。刘邦之所以要搞死那么多异姓王,那是因为他们如刘邦当年为汉王一样,个个都是龙虎之辈,都不是什么安分守已的好鸟。如果个个都像长沙王吴芮一家,规矩一点,听话一点,天下何来那么多纠纷?
鬼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要相信它。偏偏是,张胜相信了,卢绾同志也相信了。这个卢绾同志,估计在张胜身边安插了间谍。开始,他收到张胜私通匈奴和陈豨的情报,立即发书密报汉朝中央,并请求诛杀张胜。可是当张胜回到燕国,把臧衍那翻鬼话重新演绎一翻时,他就后悔了。
你个张胜,迟不回,早不回。情报都送往汉朝中央了,这下子怎么办?情报是死的,人却是活的。卢绾马上找到一个替死鬼,并诛杀他全家。同时,又对刘邦称说,他对张胜已经斩首,诛灭全族。接着,卢绾再次秘密送张胜至匈奴,作为和匈奴联络的线人。再接着,卢绾又派人去游说陈豨要坚持打游击战,能拖一天是一天,千万不要为了斗气要一下子和刘邦决出胜负。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也难怪卢绾一辈子都是刘邦的跟屁虫,他自以为此主意实在美妙,陈豨不死,就能分散刘邦的注意力,他就能多做一天燕王。可是天意不如人意,陈豨还是被斩首了,其副将投降,把卢绾和陈豨暗通造反的情报全供出来。这下子,卢绾可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人。
如果说谁反,刘邦都能相信,偏偏是这个卢绾,叫刘邦真的无法相信他会反水。数十年以来,刘邦身边有许多好兄弟,但是唯有卢绾享受最高待遇,那就是随时都可以推开刘邦大门走进去。刘邦熟悉卢绾,就像熟悉他的手足。从小到大,他们同吃,同穿,同住,就差没同睡一个女人了。如果说刘邦能返祖变回猴子,那么卢绾就是猴子的尾巴,已构成了刘邦身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可是造反这等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卢绾是不是真反,叫他回长安问问不就知道了吗?于是,刘邦派使人叫卢绾务必回京城汇报工作,可是卢绾却对使者说了一句话:我有病,恕我不能与你前往京城。
当刘邦听到卢绾传回这话时,不由火大了。你个小样的卢绾,你身上有几根胁我难道不知道吗?说什么有病,为什么直说你心里有鬼呢?韩信,彭越,英布,哪个不是说他有病,结果呢,还不是真反了。如果你敢不来京城把话说清楚,恕我六亲不认,斩你全家。
刘邦再次派人去迎接卢绾。此次,派出使者两个使者都是重量级的。一个是辟阳侯审食其,一个是刚刚挤掉周昌而登台的御史大夫赵尧同志。审食其曾经是刘邦老爹的私人秘书,也是吕雉阿姨同志最信得过的人。所以,审食其和赵尧联手出使燕国,可见汉朝中央对卢绾的重视程度。
审食其和赵尧说是迎接燕王,实则上前来调查事实的。很自然的,卢绾也是知道此两人的厉害的。当卢绾见到手下大员一个接一个被两史中央特派员叫去问话时,他害怕了。卢绾真是跟屁有余,造反无门。大难当前,他没有发兵自卫,竟然躲藏闭门,打死都不肯见审食其等人。
卢绾不仅仅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不彰自显,从医学角度讲,更属于脑袋进水。连审食其等这两个中央特派员都替之悲哀了。有问题,就得摆出来解决,而不是想躲就能想躲掉的。如果有能躲掉的问题,韩信和彭越他们还会有那么惨的下局吗?
审食其请又请不走卢绾,只得留下来继续调查寻找确凿证据。很快的,他们马上发现了一个严重问题,卢绾的大臣纷纷逃亡,不再待在岗位上了。再深入调查,原来燕国官们集体出逃,全是被卢绾一句话吓出来的。卢绾这话就是:现在异姓王当中,就只剩下我和长沙王吴臣同志了。现在,刘邦年迈多病,吕后专权。而吕后又会找借口铲除异姓王,如果我前往长安,那非得落韩信及彭越等人一个下场不可了。
更让燕国官员郁闷的是,卢绾明明害怕,也不见他有所准备造反。这还怎么混呀,不逃,难道眼睁睁地看着被审食其用牛车装回长安斩首吗?
卢绾,你死定了。以上这句话及燕国官员作鸟兽场的情景足可编成造反罪。于是,审食其和赵尧回报刘邦。刘邦一听,震怒异常。这时,又有情报传来,有匈奴降者言张胜还在匈奴为燕使。好呀你个卢绾,你早不学,晚不学,偏偏在这个时候学造反了。我明明都快死的人了,还想让我斩你陪葬。好!既然你想死,我就成全你吧。
于是,刘邦当即命令樊哙率兵出卢绾。
刘邦发出这个死命令时,他已经病得只剩下一口气了。再加上卢绾一气,剩下的气就被气没了。夏天,四月二十五日,刘邦崩于长乐宫。
此时,卢绾脑袋突然开窍,充分认识到不随审食其回京城的严重后果。然而他已经打听到,刘邦快要不行了。只好带着全家人及数千骑兵驻守燕界,等侯消息。如果刘邦痊愈,他就马上亲自率队回长安谢罪。没想到的是,卢绾却等来了刘邦崩掉的消息。
一切都是天意啊,悔情竟被无情绝。活人送死人,生死两茫茫,卢绾只有带着无限的哀伤告别汉朝,逃入匈奴陪臧衍啃沙子去了。
第一部 第二十三章男人唱罢,女人登场
一、弥留之际
其实,回头看看刘邦,他之所以伸腿登天那么快,跟他装酷有关。他在和英布那场决战中,所受的流箭之伤,回长安旅途中,继续恶化。当时,吕雉派良医替他治病。医生诊断后,刘邦问医生情况。医生回答是,只要休养,这病是可以治好的。但是,刘邦听后,一反过去惜命如金的态度,拒绝治疗。并向外宣言:生死由命,富贵在天。老子本是小民一个,手提三尺剑夺得天下。如果上天要夺我性命,就算扁鹊在世,又有何用?
刘邦自以为,无数次的死亡危险他都能熬过,这次依然不例外。没想到的是,卢绾反水,病情加重,信念俱灰,最终只能享年六十二年虚龄。
**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邦的一生是伟大的,亦是光荣的。出身草莽,登顶九五,历尽辛苦,阅过人间百态。曾经,他渴望像秦始皇那样活,他实现了。秦始皇的一生都是在跟人斗,跟地斗,跟天斗,所以他才会发疯地求长生不老之药。但是,刘邦信仰天命,他只跟人斗,所以他不求不死之药。
成,在天;死,亦在于天。这是刘邦留给世界的一句结语。
对于生死,古今以来唯有庄子最看得开。他说,人从无中来,又归于无,这是天之大道,不必悲伤。于是,当妻子死后,庄子不但不流眼泪,还能敲盆鼓歌,歌唱大道。刘邦将死,吕后当然庆幸,因为她的儿子可以理直气壮地当上皇帝了。但是,她绝不能像庄子那样敲锣打鼓庆贺一翻,而是假装虚心地向刘邦请教国相及太尉的接班人。
刘邦告诉吕雉:萧何之后,曹参可以接之;曹参之后,王陵可以接之。但是王陵太直,不能独当一面,一定要请陈平帮助。这是文职安排。至于武官,周勃当太尉最为合适。周勃尽管木讷,但是他办事,我放心。安刘氏江山者,非周勃不可。
刘邦这翻崩前话,基本上是为汉朝定下发展基调。但是,吕雉问话并非就是按基调唱下去。恰恰相反,她就是想探刘邦口实,以便唱出反调。汉朝,一场新的危机犹如黑云,正在笼罩着大地。
果然,刘邦一崩,吕雉封锁消息,秘不发丧。她和审食其相谋道:汉朝诸将与刘邦皆是草莽出身,功高气傲,事奉我家刘邦都已心情不快,现在我儿又小,他们肯定会更加放肆。如果诸将不除,天下不安。
母狼的獠牙终于暴露。一场腥风血雨的屠杀,即将开场。
但是,就在这危险时候,有一个人及时站出来,使吕雉急刹车。他,正是郦食其的弟弟郦商同志。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郦商的工作履历,就可知道他的杀伤力。其基本名衔和履历如下:当过将军,任过右丞相,护卫过太上皇刘太公,食邑五千一百户。总共击夸垮过三支敌军,降服平定六个郡,七十三个县。像郦商这等同志的威望,如果非用四个字可以概括,那就是,举足轻重。
当郦商听说吕雉要大杀出手时,马上找到审食其,并且威胁般地告诉他道:陛下都崩了四天了,你还不发丧,是不是想趁机诸杀群臣诸杀?如果真敢这样的话,那吕后和你可就危险了。首先,陈平和灌婴将十万兵守荥阳;其次,樊哙和周勃将二十万兵平燕代;如果他们听说你要屠杀汉朝功狗,那么他们必定发兵攻打关中。诸将外反,大臣内叛,到时候汉朝之亡,也就是他们踮一下脚跟就能搞定的事。
郦商这翻话,让审食其听得倒抽一口凉气。于是,审食见马上提腿就跑去后宫见吕雉。吕雉也听得傻掉了。我的妈呀,光想着杀人,却没想到寡不敌众。天下兵权都不在诸将手里,还杀个屁呀。那不是引火自焚吗?
罗马不是一天能造成的,胖子不是一天能吃肿的。要想搞定诸将,那得像吃饭一样,得一口一口来。这下子,吕雉不得不以隐忍为上,为刘邦举行发丧,大赦天下。
五月十七日,刘邦葬于长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二十千米处)。群臣对刘邦的一致评价是:起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所以尊号高皇帝,又称汉高祖。三天后,十六岁的皇太子刘盈继位,吕矬由皇后变成尊号皇太后。尊号搞定,各就其位。
刘邦的时代已经结束,属于吕雉的时代,正式拉开序幕。
第一部 第二十三章男人唱罢,女人登场 2
二、陈平:生存是第一需要
吕雉悬崖勒马止杀,首先躲过她屠刀的人当数陈平。陈平的劫数,得从春天二月说起。当时,刘邦派遣樊哙出征卢绾。然而,当樊哙前脚刚离开长安,后腿就有人向刘邦告樊哙的状。说是告状,实是诬陷。告状之人不详,但状词还是有板有眼的,其状词如下:樊哙与吕后结党营私,听说他只等陛下一崩,即可发兵击杀小儿刘如意等人。
我们知道,那时的刘邦老眼昏花,加上爱儿心切,不管来话是真是假,一听此话,犹如急火攻心,不可盛怒。常人言,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这话如果放在十年前给刘邦讲,他是信的。想当初,进入咸阳宫,樊哙硬冲入宫,力劝离城回驻霸上。后来,鸿门宴上,舍命相救,情义冲天。
可是,当天下归一,一切都将颠倒重演。女人如手足,兄弟如衣服。衣服乃可换,手足不可断。保刘如意,就是保戚姬。为了戚姬,刘邦连刘盈都想废掉,小样的连襟樊哙又算什么玩艺?
于是,刘邦杀意顿起。然而,因为废立太子一事,刘邦已经气晕了张良。朝中能与刘邦议事的谋事的唯有陈平,刘邦只好寄托于陈平,希望他能找出一个绝招来,不动声色就能干掉樊哙。果然,陈平不辜负刘邦所望,立即给他支了一招。这就是:派遣周勃秘密跟随陈平前往燕地,以诏传樊哙,杀其军中,以周勃代其将兵。
一直以来,周勃和樊哙都披着同样的战袍,骑着同样的战马一起出生入死。如今,刘邦突然教他杀将取之,这叫周勃实在意外。陛下啊,您怎么是越老越糊涂了呢。想当初,如果没有樊哙,估计你早就被项庄一剑斩下头颅当酒壶了。如今,只为一小人谗言就大喊要杀,这是不是也太那个了啊?
周勃只顾心里想着,却不敢说出口。刘邦命令已下,他不得不藏在陈平的大马车下,窝着郁闷的火前往燕国。然而,马车一离开长安,陈平马上就变卦了。他对周勃说道:“樊哙不能杀,一杀我们就跟着玩完了。”
陈平把周勃说得一愣一愣的。支招的是你,变招的也是你,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陈平镇定地说道,道理很简单嘛。樊哙是陛下的故人,而且功高盖世。更更重要的是,他的老婆是吕后的亲妹妹。愤怒出糊涂,尽管陛下说要杀樊哙,可是万一他后悔了怎么办?退一万步来说,就算陛下不后悔,可是陛下重病在身,命在旦夕,他崩后,吕后和樊哙的老婆吕须能饶过我们吗?
周勃恍然大悟。转而又疑惑地看着陈平,不杀,陛下怪之,死罪;杀樊哙,吕后责之,亦是死罪,这教人如何是好?
周兄,您别紧张。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既然能想得出招,肯定就有破招之法。现在,我们唯一的好办法就是,绑架樊哙,囚往长安。如果到时陛下反悔了亦来得及,如果真杀樊哙,我们亦能推脱责任。
妙,实在妙。
周勃立即转忧为喜。更妙的还有,陈平已经想好一个捉樊哙的好计。当他们未行至樊哙军中,陈平筑起高台,召樊哙前来听诏。陈平这招就叫引蛇出洞。他就曾经说过,捉韩信,不过一力士而。捉樊哙何尝不是如此,只要他一露脸,马上就成为瓮中之鳖。更让周勃叫绝的还有,樊哙此趟必来,因为陈平已经为他准备好了礼物,那就是“节”。
于是,陈平派使者持节前往樊哙军中。果然,樊哙很爽快地独自策马前来受诏,陈平一看到樊哙,拿出诏书宣布一大堆死罪。樊哙一句话都没有申辩,直接反扣双手,等待绑绳。此时,周勃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入樊哙军中,取代樊哙将军之职。
这一切,犹如排演过一般。没有一丝差错,没有半点意外。樊哙的表现着实让人意外。但是往深里一想,一切都明白了。樊哙勇猛过人,却甘愿束手就擒,不争不辩。反而使诬陷不攻自破。陈平是很明白这个道理的,问题是他不知道刘邦会不会明白,更不知道的还有,刘邦和吕后能不能明白他的用心良苦。
四月,陈平押着樊哙返回长安。这时,刘邦驾崩的消息传来。陈平一听,先是震惊,接着是庆幸,继而又是一阵深刻的恐惧。他震惊的是,刘邦不辞而别;庆幸的是,有先见之明,没有干掉樊哙。恐惧的是,樊哙的老婆吕须尚在朝中,只要她向吕雉一翻谗言,追杀令马上赶来。
陈平当即的反应是,快。他一定要在吕须向吕雉进谗言之前,赶回长安把事情向吕雉说清楚。不然,纵有千双佛手,亦是难以救之于万劫不复之中。于是,陈平命令押解樊哙的士兵先缓而后行,他先前赶回长安。
事实证明,陈平第六感果然正确。此时,长安调令已出,他半路上碰上使者,使者宣诏,调其与灌婴屯守荥阳。其实,这正是吕雉的调虎离山之计。陈平不是傻瓜,立即接诏,继续赶往长安。陈平这招就叫赶为上策。如果听命前往荥阳,留吕须进谗言商讨机会,那必死无疑。要死,也要告诉吕雉真相,死个明明白白。况且,这也是自救的唯一希望。
陈平终于赶回了长安,他第一件事就是奔往宫中哭丧。司马迁用两个字来形容陈平哭丧的境况:哭甚哀。用现代话说就是,哭得特别惨烈!
陈平不得不装悲啊。他悲刘邦,你一登脚就走人了,把我推到吕雉刀下,这是悲一也;他悲吕雉,你不由分说下死调命令,摆明就是想置我于死地,这是悲二也;他悲告状之人,告谁不行,偏找樊哙这等有背景有功劳的人来告,害他不得不响应刘邦支招,这是悲三也;他悲自己,一脑聪明才智,一腔凌云壮志,今天却碰了前程未卜的劫难,这是悲四也。
陈平哭的时候,吕雉就站在旁边看。于是,陈平放高分贝,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对刘邦哭诉道:陛下啊,你叫我杀樊哙,我没有遵照您的旨意,只是抓起来,还押在回长安路上。
陈平这翻苦诉,吕雉听得犹如吃了一颗定心丸。好啊,樊哙还活着。于是,只见吕雉也可怜般地对陈平说道:“好了,你辛苦了,请回去休息吧。”
吕雉这话像一阵清风,一下子扫去了陈平心里的一半阴云。做事要趁热打铁啊,第二步就是请求留在长安。不然,只要吕须一句吹风话,一切又是前功尽弃了。于是,陈平趁机对吕雉提出一个执着的请求,一定要让他留在宫中替刘邦守棺。
什么理由都可以拒绝,偏是守棺这个漂亮的借口不能拒绝。吕雉妥协了,任命陈平为郎中令。郎中令,宫廷禁卫官司令,只要是傻瓜都明白,如果没有深得后宫信任的人,休想碰这个职位。陈平能被委任,只能说明一点,他以他独有的智慧和魅力战胜了恶运,成功的扭转了吕须对吕雉的影响。
同时,吕雉又命令陈平任刘盈的老师。好啊,一切都将烟消云散了,危机即将过去了。陈平自信已经战胜了吕须。事实也是,吕须向吕雉说了陈平一大堆坏话,吕雉却全把他丢在垃圾堆里。这时,樊哙也回到了长安,不过是虚惊一场,官复原位,该享受的爵位一个没少。
一场恶难风波,就此不了了之。其实,陈平只是渡过了第一道难关。对于他来说,考验,只是刚刚开场!
第一部 第二十三章男人唱罢,女人登场 3
三、女人,你的名字就叫疯狂
安葬好刘邦后,吕雉开始了政治人生的一系列报复行动。她第一个下手的,正是让他久眠不安的戚姬和刘如意。这对绝配母子俩,一个软弱,一个年幼,宰她们就像剁铁板上两块肥肉。第一步,吕雉命令逮捕戚姬下狱,剃光头发,穿上囚服,带上刑具,当上了专门捣米的劳改犯。第二步,把赵王刘如意召回长安,准备剁掉。
此时,刘如意年纪十二。吕雉要想召回刘如意,还得经过他的保护人的同意,此人正是周昌是也。按理说,皇太后要召谁,就算天王老子也不能拒绝。偏偏这个周昌是个不怕死的家伙,只要是地球人都知道,吕雉召刘如意回长安就是为了打击报复。所以,周昌一见到吕雉使者拿出的诏书,大手一挥,大嗓音一吼:不!刘如意决不能回去。
吕雉郁闷了。换成是谁,她早一刀劈出去。可是偏周昌不行,因为他毕竟曾经舍命保过刘盈太子之位。不过,斩草除根,这是政治斗争的基本常识。就算周昌多么强硬,这个刘如意,是坚决不能让他在地球上呆下去的。
于是,吕雉再次派出使者前往赵国,一次比一次催得急。这下子,周昌更是一次比一次拒绝得坚决。好啊,赵尧果然是个好眼力,竟然为刘如意推荐周昌这等不畏强权的守护神。如果刘邦天下有知,应该眼含微笑,谢天谢地。
最后,使者再次前来催人,周昌更是不耐烦了。他干脆打开天窗对使者说起亮话:我不让刘如意回长安理由有二,一是皇太后恨戚姬,戚姬都入狱了,如果刘如意回长安,不等于送他下地狱吗?既然这样,我当然不能答应你们。二是刘如意身体有恙,恕他不能奉诏进京!
使者无语了,只得乖乖回长安复命。这下子,吕雉像一只老母鸡终于跳起来了。好呀你个周昌,让你是想给你面子,没想到你竟然不识趣的顶撞起我来了。
然而,吕雉跳是跳了,骂的也骂了。最后,她发现,问题还是不能解决。因为,对于周昌,她还是拿周昌没办法。
这下怎么办?难道就甘心刘如意被周昌这把保护伞挡得一点没辙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吕雉脑子一转,终于想到一个绝杀办法。首先,召周昌进京,给他换工作。只要周昌离开赵国,刘如意自然就失去保护伞,接下来的事就好办多了。
果然,调令一到赵国,此次周昌什么话都没说,只得乖乖地收拾行李,打道回府。周昌很是无奈啊。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怕死也得有个度。若是惹急了吕雉阿姨,恐怕只能黑头发白头发一起入土为安了。他的任务已经够出色地完成了,剩下的问题,只能靠刘如意个人造化。
此时,吕雉正憋着一肚子气,焦躁不安地坐在长乐宫里等待周昌进谒。不久,周昌回到长安,前来向皇太后请安。吕雉一见周昌,便是破口大骂。杀你不得,骂你总行吧。妈的,本来杀掉刘如意,不过是再简单不过的一件事,就是被你这个好事者搅得夜长梦多。
吕雉问周昌:“你知道我恨戚姬吗?”
周昌:“知道!”
吕雉更怒了,再骂:“妈的,你明知道我都恨戚姬,为何不给我送赵王前来?”
周昌这趟是准备来挨骂的,他闭嘴不语。
你别以为你装聋作哑,我就不知道你心里想什么。你以为我容易吗我。想当初,刘邦一无所有时,我嫌弃过他吗?没有。众所周知,多年以来,我一直都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刘邦造反前,我是规规矩矩地替他种田生孩子。造反后,我可是背着两个孩子整天没了命的东藏西躲。好了,当他得到天下了,戚姬就想过来夺我江山了。你说我恨不恨她?你说我该不该废掉她?如果没有你们这帮老臣护着我们母子俩,他妈的今天坐在这里跟你讲话的,恐怕是戚姬,而不是我吕雉。
天下的母鸡都是一个德性。在哺蛋之前,它们总是一脸活泼可爱之气。一旦哺出鸡崽来,全身的羽毛总是像充气一般,全部竖起来。这是动物一种本能,不管多么软弱的母鸡,它们为保护幼崽不得不逼使自己变得强悍,并时刻准备着与一切来侵敌对势力斗力斗狠。此时的吕雉,正被这种叫做本能的力量牢牢控制。正所谓,爱得越深,斗得亦越深。戚姬和刘如意,如果一天不能在人间蒸发,她就一天不能安卧长乐宫。
这种斗争精神,用孟子一句高尚的话,就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好了,骂是骂完了。可是吕雉发现,她心里的气还是没有出完。骂架也算是一项民间体育运动,唯有碰上棋逢对手的人骂才过瘾。就像打排球一样,你扣我顶,我扣你又顶,你来我往,这样才能显出精彩纷呈的体育精神和魅力。只可惜周昌还紧闭双唇,不顶不撞。其原因有二,一是他口吃;二是,有些话,一出口就是错。于是干脆闭嘴认错,一了百了,多干净。
吕雉只得自知无趣地打发周昌走人。紧跟着,她马上派人征召刘如意。在吕雉看来,刘如意是个听话的孩子,只要她举起火把,飞蛾就会自动扑火而来,自寻死路。果然,刘如意一执着到吕雉诏书后,二话没说,当即起程赶往长安。
刘如意,你真的死定了。
正当吕雉洋洋得意之时,上天给刘如意又送来了一个保护神。说来让人不可思议,此人正是刘如意老妈戚姬想搞掉的刘盈。
回首往事,刘邦之所以讨厌刘盈,就因为他太仁慈,像个熊样,没有杀气,镇不住人。而刘邦之所以喜欢刘如意,则因为在他身上似乎集中性的继承了老爹的精华。
上天真是公平的造物主,软弱的戚姬造出了刘邦喜欢的版本孩子。剽悍的吕雉却造了一个软弱善良的刘盈。正所谓,知母莫如子也。刘盈知道,老娘吕雉恨戚姬恨得要发疯,她想杀刘如意,也是想得要发疯。如果苍天再给刘如意十年,而刘如意也真的表现出老爹刘邦的流氓无赖之特点,或许个人命运及王朝命运即可改写。
可偏偏是,人生没有如果,历史也不会重来。
刘盈今年十七岁。一个十七岁的孩子,换到今天,顶多就是一个会做高考题,甚至会赶韩流,或者是早恋的高中生。然而此时,刘盈却要绞尽脑汁去保护一个比自己小五岁的异母弟弟。刘盈的想法,吕雉不理解,或许别人亦不理解。但是,只要认真想想,其实也没什么不可理解。原因只有一个:刘如意是无辜的,刘盈是仁慈的。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他曾经有一句经典名言: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保护你说话的权利。然而,在二千年前,刘盈却以他的行动告诉世人:我不同意刘如意夺我太子,但我誓死保护他生存的权利。伏尔泰的话是一种思想启蒙,刘盈的做法却是一种人性启蒙。在人类的天秤面前,后者比前者更伟大。也正因为此,刘盈后来被尊称汉惠帝。“惠”,本义仁爱。
然而,在争取保护刘如意的事情上,刘盈的孤独的。刘盈的孤独是一种必然,当吕雉露出母狼野性,当嚣张的周昌亦被搞定,谁,还有必要和胆量去保护一个貌似人道,其实却百无一用的孩子呢?
好!没人帮忙,我自己来。
刘盈当即想到了一个笨办法,当他闻听刘如意即将来到长安时,亲自率团到霸上郊迎这只不知死之将临的小绵羊。于是,刘如意便和刘盈一同进入长安。为了好好罩住刘如意,刘盈决定和他形影不离。一同吃饭,一同玩耍,一同睡觉,一同入梦。
这下子,吕雉可傻住了。一个是让她爱得心力憔悴的骨肉;一个则是让他恨得比天天更年期还疯狂的小孩子。可是他们偏偏是像影子和身子一般,时刻无不粘在一起,让她不好下手。这,难道是好事多磨,还是上天捉弄?
昨天搞定了一个周昌,今天冒出了一个刘盈,明天,又将是谁来替之撑腰?吕雉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现在只有一个办法,派人时刻盯着,只要刘盈离开刘如意半刻,马上就能下手夺命。
做事只怕有心人,吕雉果然盼来了一个天大的机会。
第一部 第二十三章男人唱罢,女人登场 4
四、虐待狂是怎么炼成的
公元前194年,史上称此年为汉惠帝元年。仁厚悲哀的刘盈,从今年算起,总共在位七年。七年一觉皇帝梦,蓦然回首皆是空。他无所事事,毫无建树,连司马迁同志都不舍得半点笔墨替他在本纪里留一个小传。班固总算厚道,在《汉书》里为他记了不到一页纸的流水帐。然而,这薄薄的一张纸,如果非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这荒唐的泪水,从他登基的这年冬天起从来就没消停过。它缘由一场人为的人生大变故,那就是与刘如意和戚姬的告别式。
那时,十二月冬天的寒风正腊腊在吹响着长安的天空。这天早上,刘盈起床,拉起刘如意说要一起出门打猎。此时的刘如意,不过是个十三岁的小孩子。用现在的话说,他正是贪吃贪睡的长身体阶段。在这种天寒地冻的季节,就算是父母逼迫,就算是军训号角在耳边吹响,想让孩子自己揭开温暖的被子,那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
况且,刘盈晨猎,不过是锻炼身体。只听说过硬逼着上学的,没听说过硬逼着出门跑走的。当刘盈要求刘如意一起出门时,刘如意有一万个理由拒绝起床。什么天气太冷,我年纪太小,让我多睡一会吧,反正你一会儿就回来了。
刘盈的心是孤独的,亦是软弱的。小弟爱睡就多睡一会吧,我尽快回来就是了。于是,他便同意刘如意赖床,带队出城打猎去了。然而,当刘盈一离开长安城,马上就有人报告吕雉,刘如意正一个人赖床贪睡着呢。
对吕雉来说,宫人报告的这个消息不亚于中了五百万大奖。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刘如意的死期到了。于是,吕雉马上为刘如意准备了一份早餐,它不是牛奶,而是一杯鸩酒。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可想而知。一个宫人端着毒酒来到刘如意床前,说您该起床吃早餐了。刘如意眯着眼睛,翻了一下身,推辞道,早餐请放桌上,我一会再吃。宫人肯定又接着说,不行啊,早餐要趁热着吃,不然凉了就不好吃了。于是,硬拖着刘如意起床,灌下了那杯要命的鸩酒。
刘盈离开长安城时,天色未亮。当他打完猎时,黎明的太阳正像吕雉煮的一个蛋黄,高高地挂在天边。一想到吕雉,刘盈马上就想到了刘如意。于是,马上收起玩兴,收队回城。然而,当刘盈回到卧室再次摇动熟睡的刘如意时,发现他再也醒不来了。
刘如意竟然无声无息地就死了!
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刘盈此时的心情,巨痛。他痛自己一时麻木大意,疏于放范,没有保护好刘如意;更痛吕后大妈为何痛下杀手,欲除刘如意而后快。吕雉不是在鸩杀生命,而是毒灭人间所有美丽的情感,诸如善良,仁义,博爱。这一切,在她身上通通都找不到。
两个孩子的友谊和善良,竟然不能挽救一个毒性攻心的母亲。这,到底是吕雉的悲哀,还是刘盈的悲哀?这样的问题,刘盈无力回答。而吕雉相信,她能够给刘盈一个完美的答案。这个答案就是,政治的仇恨不相信眼泪!
刘如意是必须死的。这不但是死亡的诅咒,更是宿命的安排。然而,在这个世界上,死亡还不是最坏的事,最坏的是,生不如死!此时,戚姬就正在承受这种生不如死的折磨。
所谓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活生生在毁坏在你的面前。在吕雉看来,美的生命正是如此。曾经,戚姬美腰如蛇,环绕刘邦左右;曾经,戚姬佳音犹如天籁,弄得刘邦如痴如醉;曾经,戚姬肌白如玉,搞得刘邦五魂出窍。今天,吕雉就让戚姬拥有的这一切,一件一件的化成残忍的血水流敞在她的脚下。
首先,吕雉命令砍断戚姬手足。戚姬这辈子最拿手的功夫就是手足舞蹈,好了,现在没了。接着,去眼,挖掉她两只明媚如水的大眼睛,让你不能暗送秋波,不能看日出月起,永堕黑暗。再接着,煇耳。所谓煇耳,就是凿聋双耳,让你听不见虫吵鸟鸣,让你活生生的感受,世界不但是黑暗的,更是死寂的。最后,灌哑药。想唱,不能唱;喊冤,喊不出音。
残忍,实在残忍啊!
吕雉,她正以一种亘古未有的手段,向历史渲泄内心极度的仇恨。同时,她为了没有愧对中国历史第一女虐待狂的称号,绞尽脑汁,使出更绝的虐待手段。那就是,把戚姬丢到厕所,命之为“人彘”。
所谓“人彘”,就是人猪。其实,戚姬这哪是猪,吕雉之所以称之人彘,不过是讽刺她猪狗不如。这不是胜利者对残灭者的嘲笑,更是禽兽不如者对禽兽的突出贡献。更绝的还有,吕雉对她本身这项史无前例的发明创造是洋洋得意的,为此,她特意安排刘盈去观看人彘表演。
此时的戚姬,不能听,不能看,不能说,不能爬,只能靠着身体惯性在肮脏的污泥中滚来滚去。刘盈见过千千万动物,独不见此等宠物。于是,他疑惑的问左右,这是什么?
他马上听到一个震惊的回答:这正是曾差点夺去你太子之位的戚姬!
戚姬?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左右坚定地又说道:这的确是戚姬!它也是您的母后吕雉大妈的伟大杰作!
刘盈当即号啕大哭,泪水纵横满脸。泪水象征着善良,善良是刘盈身体内唯一的元气。眼前的人情世界,犹如久旱之大地,纵使他放尽平生泪水浇田,亦不能滋润这残酷的世态炎凉。然而当心灵的善良费尽,生命亦沉入茫茫暮年。
果然,刘盈观看人彘之后,大病一场,久卧不起。吕雉有晴天惊雷,一下子把刘盈这棵小树轰得支离破碎。一年之后,刘盈才如枯枝逢春,离开病床。但是,从此他患上了惊雷后遗病。
吕雉,从此成了刘盈人生永恒的恶梦!
第一部 第二十三章男人唱罢,女人登场 5
五、垮掉的一个
“垮掉的一代”这个词,源于上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上帝,几乎代表了整个西方人的价值观。然而当时,由于二战的创伤,摧毁了美国许多青年心中的上帝。在一个心灵没有上帝驻扎约束的地方,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做的。由于信仰的缺失,使那一代的美国青年几乎一代人都陷于整体焦虑。于是乎,民间迅速掀起了一股后现代主义运动思潮。他们的身份如下:流浪者,吸毒者,同性恋者,性开放者,群殴者,裸体行为主义者,骗子。等等,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但是,这帮非主流人物几乎是天才型的青年才俊。存在的,即是合理的。他们之所以选择了如此极端的生活方式,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告诉世界:在一个堕落的时代,唯一的反抗方式就是堕落。后人为了区别他们与一战之后成长的美国迷惘的一代,称之为垮掉的一代。
如今,当我们回顾那一段历史时,仍然觉得惊世骇俗。堕落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整个一代人的无可救药的堕落。还好,历史拯救了他们,他们也完成了自身的生存使命。那帮被称之为艺术天才的疯子,多数也把名字留在了美国文学史。用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海明威的一句话来概括美国青年后来的生存状态:太阳照常升起!
此时的刘盈,诸如以上所述的美国垮掉的一代,自甘堕落。但是有一点不同的是,垮掉的一代的整体焦虑,是不可阻挡的战争造成的。而刘盈荒谬的生存状态,则是由吕矬人为而成的。哪里有荒谬,哪里就有反抗。法国存在主义者加谬就说过,明知生活是荒谬的,我们也要活下去。为了鼓励生命继续,他写出了一部传大的思想著作《西西弗的传说》,并塑造了一个反抗荒谬的伟大英雄,他的名字就叫西西弗。
西西弗被神惩罚去做一个世界上最无聊,亦是最无助的一件工作。那就是,让西西弗一年又一年的从山脚下推着巨石山顶,又让巨石滚下来,最后又再推上去。这个传说出自于古希腊传说,然而,加谬却从这个传说里发现了当代人具有和西西弗人相同的命运,那就是工业时代让每个人都站在流水线上,像木偶一样年复一年地重复着一样的工作。同时,加谬发现,西西弗在推石上山过程中,他发现了幸福的意义。后工业时代的人们也应该像西西弗一样,在枯燥苦闷的生涯中,发现幸福的意义。
法国加谬的理论和美国垮掉的一代同乎同时出世。似乎在当时,对时代的悲观绝望是每个人的共同情绪。美国人为了拯救这代人,也像加谬一样发明了一个拯救自我的伟大英雄,他就是《阿甘正传》里的那个阿甘。
我们在《阿甘正传》里发现一个奇异的镜头,阿甘疯狂地迷上了流浪型的长跑。我们永远都在路上,这几乎是那一代美国人的共同心态。他们不但在物理学,地理学上流浪,更是在广阔无际的心灵世界里流浪。越来越多的美国青年都加入了阿甘的行列,最后他们发现,只要勇敢地跋涉下去,总有发现生活意义的一天。
这,就是明知世界是荒谬的,仍然要勇敢活下去的全部意义。活下去,真的比什么都重要。
然而,孤独焦虑的刘盈,在吕雉的阴影之下,只有他一个人在艰难地生存着。他这个垮掉的一个,反抗荒谬的唯一手段,就是使自己变得荒谬。于是乎,他离开病床以后,不是上朝听政,而是长年累月的沉浸于酒色淫乐之中。
这个叛逆的孩子,仿佛要告诉他的母亲:我要以我的堕落,来刺激你的痛苦!
对于刘盈这一举,司马光在《资治通鉴》无不为他感到可惜。司马光批了一句:笃于小仁而未知大谊也。这话的意思是说,刘盈这孩子,只会小仁小爱,母亲稍微打击一下他,就纵酒伤身,忘了国家社稷大义,实在不该啊!
司马光说得好轻松啊。他以为,拯救一个孩子的绝望,犹如他小时候砸缸放水就能成功的吗?或许吕雉会如此以为,如果要让一个孩子成长,就让他承受风雨的洗礼和残酷无情的野外训练。然而在刘盈的一生中,他经历过战争致天下混乱的洗礼,经受过被父亲逃难踢下车的耻辱,种种残酷的现实都不能泯灭他心中的善念和仁爱。难道吕雉造一个残酷的人彘,就能一夜教育出一个残酷如她一样的孩子?
如果吕雉让刘盈参观人彘,是出自于他的一种教育手段。那么,我们只能说这是一种变态的教育。孔夫子曾说,因材施教。孩子不是死模板,他是一个现实的生命。你只能是顺应他,引导他,而不是扭曲他。当然,不流血的古代中国政治,那是十分罕见的。吕雉的时代,从人彘开始,流血的政治也再次证明,吕雉不是政治家,连政客也算不上。充其量,她只算一个报复狂的强势者,一个教育理念绝对失败的变态母亲!
中国当代诗人梁小斌,作为从文革阴影里爬里来的他,写下了一首震撼时代的诗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在他的诗里,钥匙是一把关闭愚蠢时代,开启新时代新生活的灵魂工具。一个时代,特别是一个时代的青年,如果失去了这样的一把钥匙,那么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小至个人,都将是绝望无救的。对于刘盈来说,他的灵魂钥匙就是仁慈。现在,吕雉不但活生生地夺走了这把人性钥匙,关闭了光明大门。同时,刘盈就像一只可怕的小鸟,失去自我,又无力还原自我,从此他只能永远在活在吕雉的手掌之中。
那只手掌,就叫魔掌!
一旦落入其中,永世不得翻生!
悲哉!刘盈!悲哉!汉惠帝!
第一部 第二十四章夕阳残照 1
一、鸩酒,鸩酒
公元前193年,十月。按例惯,岁首是皇帝接受诸侯朝拜的日子。此时,刘盈和吕雉已经闹了一年余的脾气了。奇怪的是,此次诸侯朝拜,根本就不要吕雉召唤,他自动跳下床,跑到未央官上班接待。
好啊,我儿啊,你终于不赌气了。我相信,这是吕雉在未央宫看到刘盈出没的身影时,最想发出的感叹。
吕雉您别高兴得太早。刘盈之所以主动上班,不是给吕雉面子。恰恰相反,他的面子留给了齐王刘肥。刘肥是刘邦早年与情妇曹氏生下的儿子,排行第一。和刘如意一样,刘肥亦是刘邦所爱,这从分封土地就能看出。刘肥所王土地有七十余城,城多土肥,活脱脱一个大地主。
不知为什么,在众中兄弟中,刘盈最喜欢的就是长兄刘肥和小弟刘如意。刘盈已经被吕雉牢牢地捏在手心,就差没断过气了。然而,当他一看到刘肥等兄弟时,无欢颜作笑,犹如出笼的小鸟,真是快乐得很。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