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那时汉朝

_19 月望东山(当代)
韩将军,你办事,我放心。既然主意已定,那我们就干他一票吧。于是,陈豨豪爽答应韩信,共同举事。韩信当即就开心地笑了,他紧紧地握住陈豨的手,就像在茫茫大海中,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事实证明,韩信抓的不过是一根腐朽的烂绳子。
之所以说陈豨是条烂绳,是因为他有一个养士的毛病。士这玩艺,文人叫我帮手,黑社会却叫他打手。养士之风,春秋战国最是风靡,在那些人当中,陈豨最是仰慕战国时期的魏无忌,于是他一到代国,就大张旗鼓地广招门客,大力发展消费力。此消费力,不是空前,当然也不会绝后,然而在汉初却绝对是一大奇观。有一例可以说明:陈豨有一次请假回家探亲,路过赵国,光随从宾客就有上千乘车,把邯郸城的旅店全都住满为患。
不要说两千前,就是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你就是纵人骑着千辆自行车路过某城,也绝对是当天媒体一大新闻。当然,汉朝也不是不准别人养士。养士是可以的,问题是招之过多,这就成为问题了,而首先发现问题的,恰是赵相周昌。
在周昌看来,代地地穷人少,国小势弱,在诸侯国当中,其经济收入几乎是年年倒数第一。然而,陈豨作为代相,不过是刘邦派出去的一个职业经理,你不想着发展生力力,也不养鸟,不养禽,偏养着这么一大群生猛食客,你到底想干嘛。除了造反,还有更合理的借口吗?周昌越想越觉得问题严重,于是火速赶回长安,向刘邦汇报。
好你个陈豨,好好的岗位你不守,偏要给我惹事找抽。先给我查,一旦事实可疑,马上唯斩是问。于是,刘邦立即派使者前往代国,调查取证。查案和战争不同,战争可以擒贼先擒王,但是查案只能由下往上,顺藤摸瓜。于是,使者先拿陈豨门客开刀,结果发现,陈豨诸多门客皆有犯法不义之事;调查表明,陈豨确实存在着不稳定因素。
陈豨害怕了。造反未行,阴谋先泄,那一江坏水不是诸之东流了吗?反,还是不反,这又是一个问题。不反,形势迫人,肯定要被门客犯法之事株连;反,然而时机似乎未得成熟,匆忙而战,可谓是兵之大忌啊。然而,陈豨还是反了。因为,他找到了一个造事的好伙伴,他就是让刘邦头疼不已的韩王信。
韩王信之所以能拉陈豨下水,完全是情报工作做得好。他已经获知,陈豨已经陷入了调果门事件,此种情况几乎是当初韩王信的翻版,反或不反,都不是自己能决定的。有时候,形势威力比个体的意志要强大,那个威办就是杀头,死无葬身之地,只想活命,唯有反戈一击,自立为王。于是,韩王信就像压在陈豨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只派王黄前来游说,就立马自立为代王,发兵攻打赵国。
消息传回长安,刘邦既是大怒,又是无奈。真所谓,山高皇帝远,派出去一个,就造反一个。冒顿和韩王信已经让他两次亲征了,今年他已经六十过了,他真的不想再亲征北方了。那怎么办,他不去,谁去?刘邦想了一想,于是想到了一个人,太子刘盈。
刘盈今年已经十五岁了。尽管他二十加冠还有五年,但必须先让出去见见世面,不然做室中之花,屋下之草,庭中之树,永远都不会大有出息。于是,刘邦决定,由刘盈挂帅率军出征陈豨,诸侯必须跟其前往。这些诸侯名单中,有淮阴侯韩信,梁王彭越。然而,俩人不约而同的向刘邦宣称:我病了,而且病得很重,恕我不能响应中央。
淮阴侯自从被削去楚王后,早已准备长年装病,一直装到造反为止。而梁王彭越装病却甚是蹊跷,迟不病,早不病,偏偏在关键时候病,这才未免太凑巧了吧?刘邦不是傻子,他可以理解韩信,但是彭越不来,于情于理皆是不通。于是再次派人去唤彭越,彭越还是那句回答:重病中,请勿打扰!
刘邦火大了,好你个彭越,咱们走着瞧!然而,更让刘邦郁闷的还在后头,刘盈也不想率军亲征。刘盈想不想亲征,当然不是由他一人说了算,而是由刘邦。可是刘邦说了也不算,还得躲过吕雉的胡搅蛮缠了才算。刘邦问吕雉,你能不能不要再搅乱我心,放刘盈上战场?吕雉的回答是:不!
吕雉说不,并非出自她主意,而是商山四皓。当时,商山四皓闻听刘盈要派太子亲征,立即商议,得到一个共同的结论,太子绝不能离开长安。理由是:第一,太子出征,无非是为立功,然而战胜陈豨立功归来,除了皇帝之外,再也没有比太子更高的职位,所以立功无用。第二,如果胜败归来,必受刘邦非议,借无能之名废掉太子之位,更立刘如意。从现实的情况考虑,战败可能性极大,因为刘盈年幼孱弱,驭诸将就如羊将狼,岂有不败之理?
商山四皓这翻太子亲征无用论,高瞻远瞩,道出刘邦灵魂的最深处的秘密。吕雉一听,不由傻掉,这下怎么办,请问四位神仙爷爷,有没有办法让太子躲过此劫吗?商山四皓的回答是,办法当然有,不然商山四皓的名声岂不是白混了。于是,他们给吕雉支了一招,此招正是吕雉乃至女人最善长的,那就是哭诉。
当然,商山四皓已经为吕雉准备好了哭诉词,其内容如下:皇上啊,英布是天下猛将,善长用兵,你派太子去统率他,这让羊指挥狼有什么区别。到时,英布不但不为太子出力,还更可能欺负太子孱弱无能,从而趁机作乱造反。皇上您尽管身体有病,但还是可以躺在战车上指挥作战的,如此一般,诸将谁敢乱动。所以,为了大汉天下,为了妻子儿女,只好再委屈您亲自再走一趟战场了!
以上这翻言辞,不见得完美,但是当吕雉经过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丰富和演绎时,刘邦犹豫了。吕雉说的没错,刘盈这孩子,一看就是只温顺的羊。可是这个英布,瞎子都能闻出狼味。诸侯当中,除却韩信,唯英布善战。再说了,目前形势诡异,陈豨一造反,彭越和韩信双双装病,诸侯们又是站在同一条战船上,如果刘邦不亲征,无异向他们发出一个错误信息,刘邦老了,日薄西山了,而太子刘盈又不够强悍,那不是引诱英布等人也要造反吗?
于是,刘邦越想越害怕,不由摇头叹息命苦。晚婚晚育,有时真他妈的不是东西。老子一大把年纪了,小子还只那一小把年纪,惹得青黄不接,最后苦的还是老家伙。于是,刘邦不得不对吕雉说道:“我就知道我这个不中用的儿子不能成行,看来,还得我亲征不可了。”
刘邦一无奈,吕雉就不由破涕而笑。阿弥陀佛,太子又躲过一劫。吕雉笑,淮阴侯韩信也在笑,因为刘邦亲征,朝中无皇帝,恰好是动手的最佳机会。
公元前196年,冬天。年老孤独的刘邦率军远征陈豨。此时,长安城黑云压城,韩信布署完毕。之前,韩信已秘密派人联络陈豨,只等陈豨回音,只要一有回讯,他就马上乘夜假传圣旨大赦囚犯,集结他们进攻孤援无助的吕雉和刘盈。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韩信有理由相信,寒冬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然而,对韩信来说,这实在是一个漫长无比的冬天。他等啊等,等得雪落梅开,黑夜过去,黎明再来,雪又再加一层,仍然不见陈豨回音。这个冬天,韩信夜不成眠,他独自驻立窗口,等待着风雪夜归人。窗外,只见北风呼呼,然而韩信耳朵异灵,院落外面的雪地上,只要传来咯吱一声,他都会神经紧张,异常兴奋。
夜,雪越积越厚;耳朵,越听越疲惫;心,越等待越无助。漫长的三月就此过去,音讯全全。这时,一种不祥的预感突然涌上韩信心头,他强烈的意识到:陈豨肯定出事了!
韩信所料没错,陈豨是真的出事了。在刘邦看来,陈豨想不失败都不行,大好的邯郸城他不占据,偏去据守一条没用的漳水。天下可任将领的有许多,他偏挑了些商人出身的人为军将。商人,换个西方名词,我们叫他资本家。马克思说过,如果你出足够的价钱,从他手里买勒死他的绳子,他仍然能出售于你。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刘邦只用重金贿赂陈豨属将,结果无一不降,陈豨军大败。
我们前面说过,恶运有如病毒,他具有传染和扩大的作用。果然,陈豨军败就像一个病体源,通过空气传播,传到长安城内,种到了韩信的心房上。这种病毒,不叫脑残,也不叫疯癫,而叫无可救药,身败名裂,株连三族。
不用多说,韩信企图造反的阴谋败露了。其坏在防范不周,被人告密。事情是这样的:首先是韩信的一个舍人得罪了韩信,韩信把他关了起来,准备杀掉。而舍人的弟弟看救人无望,只得打击报复,于是就跑去吕雉那里把韩信造反的阴谋一古脑的全托出来。
此时,正是春季,正月。春还未暖,雪还未融。吕雉一听告密者,立即惊慌失措。内忧外患,真是多事之秋啊。韩信将兵,天下无敌,如果杀进长乐宫来,宰我们母子俩不就是比杀鸡还容易吗?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的生死择决问题,又无情地摆在了吕雉的面前!
这时,吕雉马上想到了一个救星,丞相萧何。准确地说,此时应该称萧何为国相。因为一年前,刘邦把丞相改为国相。刘邦这不是在玩文字游戏,这两个职位,从其内涵上来说,“国相”比“丞相”权威更重。
傻瓜都知道吕雉为什么要找萧何。这不仅因为他是国相,更重要的还有,他是韩信的伯乐。韩信就像一团野火,火是你萧何点起来的,解铃还须系铃人,你不去灭火,谁去?又再说了,萧何你是天下皆知善长打后卫的高手,韩信就要射球进门了,刘邦那个前锋都来不及了,后卫不抢球,那大家都跟着完蛋了。
站着说抢球腰不疼,问题是当局人怎么抢,怎么扑。于是,吕雉和萧何一夜讨论,得出一个结果:韩信这厮,只能诱杀,不能击杀。此时,刘邦不过是大败陈豨,而不是干掉陈豨。然而,那是一个信息绝对不对称的冷兵器时代,这让吕雉有机可乘。吕雉认为,不如向外诈称陈豨已灭,朝廷要举行庆功会,诸侯大臣,只要没有被抬进殡仪馆的,一律得来参加朝贺!
高,实在高。朝贺不是叫你雪中送炭,也不是叫你锦上添花,只不过是叫你拍拍手,鼓鼓掌,说句不痛不痒的好话,这都有难度吗?主意已定,吕雉命萧何出发,由他亲自请韩信入朝。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你死定了!
萧何来到了韩府,见到了韩信。俩人相见,不胜唏嘘。一晃眼就十一年过去了,十一年前,韩信自登上拜将坛上,就一步一步地朝人生颠峰冲刺。出汉中,灌章邯,擒魏王豹。背水一战,斩杀陈馀。蒯通之计,杀将入齐。兵围垓下,四面楚歌,大败楚王。这一幕幕好戏,如烟似雾,一阙又一阙,不胜光荣,不胜感慨。
然而,如今这一切都成了光阴故事。在萧何看来,人生就像一个圆圈,从哪里来,归哪里去。难道不是吗?韩信,曾经潜龙勿用,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韩信成长的一生,不仅是萧何造就的一生,也是见证的人生。如果说韩信是一部活史,那么萧何就是一部活史写作的史家。历史,从来都是悲剧的。今天,萧何就经轻轻地点上一个大大的感叹号,以表示终结这部伟大的历史作品。
萧何心里,一半是火焰,一边是悲伤。他和韩信回忆了许多许多,聊起了许多许多,最后,他对韩信道:“陈豨死了,这是满朝皆贺之事。你尽管有病,但还是得去朝贺一下。不然,落得别人话柄,不好!”
对韩信来说,萧何这话就像一阵风,掐灭了他内心残存的火焰和梦想。韩信惶惑了,到底是陈豨抛弃了我韩信,还是苍天抛弃了我韩信?当我不想造反的时候,天下人都说我傻;当我想造反的时候,天下人也全都说我傻。我不反,不过是存谢主之心;我反,不过是表泄愤之心。这难道都是一种错吗?
韩信无力问天,苍天亦无力答复。或许,萧何最后留下的那句话,就是最后的保身之计。没有外应,造反已是不可能的事。阴谋就像怀孕,早产是危险的,晚产也是危险的。真是人算不如天算,酝酿了三年之久的阴谋,只能这样让他胎死腹中。
第二天,韩信上朝了。我们知道,长安有两座宫殿,一是长乐宫,二是未央宫。自从萧何修好了未央宫,刘邦就搬到那里办公,而长乐宫则是皇后吕雉办公所在地。从政治权力大小来说,未央宫是太阳,长乐宫是月亮。太阳不照,月亮升空;刘邦不在,吕雉说了算。所以说,大家要上朝道贺,其实就要冲着长乐宫而来。
此时,吕雉已在长乐宫埋伏武士,静等待韩信。陈平曾经说过:擒韩信,不过一武士耳。所以,他发明了云梦泽之游,捉住了韩信。此时的韩信,他是多么的孤独。他装病,一半是愤懑,一半是不屑于与诸臣同朝。过去,他孤独,是因为他不主动与人接触。现在,他孤独,却是没人愿意去踩他这跎大牛屎。只要孤独的韩信入得长乐宫,犹如鸟进笼子,纵有一千双翅膀,也是插翅难飞了。
春天的早晨,仍然寒气摧人。当韩信走进长乐宫来,似乎发现天空弥漫着一股不祥之气。事实告诉他,第六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吕雉埋伏的的武士汹涌而上,制服韩信,立即缚往长乐宫室内,立即斩杀。同时,韩信三族被夷,血染长安。
英雄谢幕,长乐宫的编钟开始撞响。悠悠长钟,发出江河之悲。韩信,他的一生是传奇的,精彩的,亦是简单的。简单得只剩下一句诗,那就是:生死一知已,存亡两妇人。知已,指的是萧何;存之妇,指的是漂母;亡之妇,则是吕雉。
千古以来,无人不对韩信之死心表遗憾和可惜。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吕雉落刀干脆,先斩后凑,足见她对韩信之恨。恨他功高盖主,以势压人,恨他不识时务,不知死字何写。如此看来,韩信早不死,晚亦死。这正如司马光所说的: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士君之心望于人,不亦难哉!
第一部 第二十一章 4
四、彭越:下一个就是你
这年春天,刘邦从战场归来。此次出征,他没有干掉陈豨,但是他成功斩杀韩王信,终于了却一桩心病。此时,吕雉已跑到洛阳等待刘邦。她一见到刘邦,第一件事就告诉他淮阴侯韩信谋反一事,并且狠狠地加上一句:韩信终于被我杀了!
刘邦一听,不由悲喜交加。刘邦之喜,喜在天助汉朝,诛灭反贼。悲的则是,韩信英雄一世,不善始也善终,可惜啦。真是天意啊,他在外战场杀韩王信,吕雉在内战场杀淮阴侯。正所谓,男主外,女主内,夫唱妇随,天生绝配。
然而打心里看,刘邦还是爱韩信的。没有韩信,就没有他今天的皇帝;没有韩信,他多数还被项羽死死地压在汉中不得出;没有韩信,项羽可能就会东山再起,历史将重新改写。爱,是必然的。怕,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韩信不是周勃,曹参,或者夏侯婴,没有和刘邦同穿一条裤档起家的光荣历史,也没有生死与共的承诺。说到底,他不过是半路跳槽求职的高级将领,前去自由,无牵无挂,无须告辞。
鲁迅说,有些人,一阔就变脸。纵观韩信的一生,无不是如此。初,假以借口逼封齐王,又会战不来,后迁为楚王,陈兵出入。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个不安于现状的火种,终有一天会成燎原之势。
罗马不是一天造反的,造反也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弄出来的。我认为,造反之种在极早之前就在韩信的灵魂深处种下,然而只不过是魔鬼之种被另一半天使压住。但是,一旦内心的天使压不住内心的魔鬼,造反之种必然高速澎胀,犹如脱僵之马,不可抑制。
耶稣说,谁作孽,谁下地狱。既然人头已经斩掉,尘埃已经浇落定,就让韩信那颗骚动的灵魂入土为安吧。刘邦送葬的仅有叹息,没有眼泪,仅此而已。然而,刘邦还是追问吕雉:“韩信死前,有没有留下精彩名言!”
我们仍然记得,之前刘邦依陈平之计,捉住韩信。韩信就曾生发精彩一言:狡兔死,走够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当然,这话不是韩信首创,而是春国战国时期,范蠡和文种辅佐赵王勾践成功复国后,范蠡落跑天涯之前送给文种同志的。范蠡的意思是警告文种,要懂得功成身退,不然,人头落地,毫无商量之策。果然,文种被诛,临死之前,肠子都悔青了。
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张良和韩信,就如当初范蠡和文种。范蠡藏身江湖,与美人泛舟饮酒对歌;张良则闭门不出,修道学仙,吞云吐雾。正所谓殊途同归,张良活学范蠡,终于明哲保身。但他又不学范蠡遗书韩信一封,只管个人逍遥,不管别人洪水滔天。所以只能是,韩信沿着文种的老路一路走到地底,找到了知已朋友。
话说回来。韩信除有以上盗版名言外,吕雉告诉刘邦,他临死前确有一句原创名言,那就是:吾悔当初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韩信这话,换过来就是说:我后悔啊后悔。后悔当初不听蒯通的话三分天下,以至落到现在被吕雉这个小女人害死,这真是天意啊!韩信这话听来实在耳熟,想了一下,原来和项羽说的无不相似。项羽临死前说,是天要亡我,非战之罪也!如此看,韩信是项羽的死敌,竟又是项羽的难兄。一切都于天,推得精精光光,了无痕迹,只剩天地白茫茫一片多干净!
但是,刘邦已经无力去探究韩信和项羽的阿Q精神。他一听蒯通两字,敏感地惊跳起来。蒯通这个人他是知道的,依韩信之意,可以推测蒯通肯定怂恿韩信造反,但是怎么个造反,却又是个谜。要彻底解开谜底,唯有把蒯通擒来再说。
要捉蒯通,并非难事。因为蒯通没有像商山四皓逃到山里,而是在齐国首都临淄装傻以算命以生。蒯通想要装疯骗过刘邦,那实在是扯蛋。刘邦叫人把蒯通擒到面前,也不把他当神经病看待,直接就问道:“你是不是曾教韩信谋反过?”
蒯通知道,疯癫是不能再装下去了。他抽了一口寒气,直着腰板立即回答道:“没错!我是教韩信谋反,可惜他不听我的话,落到今天这等悲惨之境。如果他肯用我计谋的话,陛下你还能今天坐得稳屁股吗?”
这不仅是真话,还简直是赤祼祼的挑战。他妈的,你蒯通一个破落户有什么资格挑战我皇帝。刘邦一听,拍案而起,疯狂地叫道:“拉出去,给我把他烹了!”
烹我?!蒯通一愣,转而狂叫:陛下,我冤枉啊!
呵!教人谋反,罪孽深重,烹你还冤枉?冤枉个屁!就是千刀万剐也算是便宜你了。于是,刘邦再次对蒯通怒吼:“你叫韩信杀我,还说冤枉?”
纵横家,从来都是挖空心思和耍嘴皮谋生于世。蒯通,生死只在一语间,今天能不能活着走出洛阳城,就靠你那根三寸不烂之舌了。然而,蒯通没有辜负自己,他挺身而起,对道:
陛下错也!我给你打个比方,古时像尧这样的贤君厚道吧,可就算他活着,春秋盗跖的狗还得咬他。这是为什么?因为狗只忠诚他的主人,根本就不管对方贤不贤。再说了,秦之其鹿,天下共逐之,想当皇帝的人可多着了,人人都为其主干活争天下,是不是你要把他们也通通烹了才解你的气?
语言是刀,可以杀人于无形;语言是糖,可以哄人于盛怒。蒯通之言,利如刀,韩信不用它杀刘邦,那不关蒯通的事。蒯通之言,甜如糖,他用来哄刘邦,却是大大成功。此时,刘邦一听,顿时哑口无言。他想想,世间之事,何尝不是如此。蒯通一日为人谋,一日就为人走狗,狗的本性是,除了不咬主人外,其他通通不顾。不要说蒯通,他手下这帮兄弟何尝不是如此?并且他也说过,萧何是管家,是功人,其他的诸如曹参,樊哙,灌婴之徒,无不是他的功狗。
刘邦长叹一声,像泄气的皮球,说道:“好吧,放了他。”
于是,蒯通就此被释放。人生如狗,狗如人生。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此救了蒯通一命。其实,蒯通这个比方是经不住考证的。他以为韩信是主人,他则是走狗,可问题是,造反之计是你蒯通替韩信想出来的,也是你坚决怂恿的,世间有如此放声叫主人去咬人的狗吗?
然而,世间之道,重要的不是原来他是黑的,他就不能说他是白的。当初,赵高都能指鹿为马,蒯通强扯他是韩信走狗,又有何不能?于是,蒯通的教唆罪也就不了了之。刘邦也无力去追究太多,接下来,还要办的事还有很多,比如为韩信办葬礼。
办葬礼,必须有陪葬。他,就是梁王彭越。
没人知道,好好的梁王为何称病。身为诸侯,听命天子,理所当然。称病,往轻处想就是偷赖,往深处想则是意昧着对抗和撕裂。对于刘邦来说,彭越偷赖是没理由的,对抗则是自掘坟墓。于是,当刘邦回到洛阳后,再次认真揣摩彭越的病理报告,发现,彭越造反的概率远远高于真病的概率。
的确没错。彭越对外诈病,打的就是造反的主意。然而,彭越造反不是赶集,图个热闹;更不是为了没事拿命来玩,而是保命自守。之前,刘邦屡屡征调彭越,彭越已经害怕,不由想亲自走长安谢罪。然而,其手下一名叫扈辄的将军却将他拦住,理由是:彭王你开始不去,现在已经激将刘邦生气,一去肯定被擒治罪。不要说远,淮阴侯韩信就是例子,坏事做到底,不如真反算了。
彭越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去,怕被捉;不去,造反也是高风险低收入,得不偿失。怎么办?捉,死路一条。造反,辛苦是辛苦一点,可是只要能存命,也不在乎那点辛苦费了。于是,梁王干脆将装病进行到底,等待时机,时刻准备造反。
然天不助韩信,亦不助彭越。彭越兵车未动,阴谋先泄。告他谋反的人,正是常跟领导出入的司机大人(太仆)。梁国这个太仆,不知何故犯罪,便逃亡洛阳告密,以功赎罪。刘邦一听,跳将起来:好你个彭越,果然不出我所料,你要造反,先拿命来。于是,刘邦果断决议:立即擒拿彭越前来治罪。
但是,要捉拿彭越何其容易。刘邦对付韩信的那招肯定是不管用的了,不过,他立即想到了一招,即派人秘密潜入梁国绑架彭越。美国大片告诉我们,绑架国家公敌,这事中情局干得最拿手。那时,刘邦没有中情局,也没有前苏联的克格勃,亦没有以色列的摩萨德,更没有绵衣卫。
然而,刘邦还是迅速组成立一支由使者带头的武装小分队,悄然出动,前往梁国。更绝的还在后头,偷袭队没有辜负刘邦厚望,他们一潜入梁国,成功绑架彭越,囚往洛阳城。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彭越,中国游击队战争的创始人,习惯于东张西击,竟然浑然不觉地被使者成功偷袭?
不管怎么样,彭越反形已露,证据确凿,夷灭三族,势在必行。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刘邦没有杀掉彭越,而是赦免死罪,徒其蜀地青衣(四川省名山县北)。彭越这一回,就好像刚走到地狱门口,牛头马脸鬼抹了抹脖子准备砍杀时,突然发现行刑日子不对,不得不再次推回人间,缓刑不杀。这种感觉就叫死而复生,不胜悲哀。
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我只相信人间事,不相信身后鬼。刘邦之所以不杀,不是鬼使神差,而是深刻地观察到,彭越未必是真反。道理是显然的,如果彭越是真反,刘邦远征陈豨时,那是最佳机会。
再说了,彭越不是傻子,这个中国最早的游击队队长,他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时间空档,什么是真正的擦边球。但是他按兵不动,不是时机未到,而只有一个,防范刘邦,以求自保。正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一犯我,我必犯人是也。
彭越这种防范心理,就叫畏惧。这种畏惧根源,韩信之前已经讲得很深刻,就叫狡兔死,走狗烹。韩王信本来在韩国呆得好好的,就因为地理位置对洛阳城不利,于是迁往晋阳喝西北风去。还有原楚王韩信,刘邦待他就像西西弗推巨石上山一样,推到山顶,然后哟的一声放手,巨石滚落山下,只听见山谷传来嘣的一声,从此销声匿迹,英雄不再。
还有,两韩不是鸡,他们是虎和牛,杀虎宰牛来吓唬猴子,这种效果远远比杀鸡儆猴恐怖得多。梁国也是中原要地,如果刘邦突然有一天被一场恶梦搞醒,就以为梁国作鬼,再迁他个大西北或大西南之类的,那不是完蛋了吗?
畏惧是对的,生死面前,请问谁不畏惧死神。国学大师王国维说过,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我套用他的话,一代有一代之英雄悲剧。两个韩信的悲剧,其实早先为彭越敲响了悲剧的丧钟。此种悲剧,吾窃以为,它不在刘邦,也不在彭越等人,其罪恶根源就在于汉初的封国制度。在这里,我们不得不对汉朝的政治制度做一个回顾。不然,我们就无法得知刘邦为何如此疯狂的,把异姓诸侯王一个接一个地踢下悬崖。
我们知道,汉朝的红旗是根据五德而得之的,学的正是周朝。周朝的制度是封建制度,此种模式从上往下为:天子—诸侯—大夫—小民。儒家根据此种政治理论,通过逆向思维萌发出一个伟大的梦想,那就是,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此话通俗地说就是:一个知识分子想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先做好自己,然后才去替大夫打理封邑,继而替诸侯管理国家,再继而替天子管理天下。所以又说,儒家不会教你一飞冲天,而是像爬楼梯一样,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爬到人生顶端。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打天下是也。当然,理论是死的,人却是活的。历史现实中,一屋不扫,一样可以扫天下的知识分子实在太多。
让我们再回到制度本身。周朝实行封建制度,诸侯国犹如特区,有很大的自治权和自我发展权。这种制度发展的结果是,一旦地方做大,中央就会被架空。事实也是如此,周朝八百多年,发展到东周末,其封地不过几个小县大,就像一只淹淹一息的溺水小鸡。而其他诸侯个个如狼似虎,精神抖擞,不可一世。
后来,赢政同志建立大秦帝国,为实现他的超人帝国,消灭诸侯制度,实行郡县制度,。然而,到了汉朝,刘邦不走回祖宗之路,也不学赢政的绝对超人。而是决定走中间路线,这种路线,我们就叫他郡县制与诸侯制并存。中央管郡县,诸侯管特区,正所谓,一国两制是也。
郡县制无须多说,我们重点看看汉朝诸侯国这些大特区之特殊之处。汉初封国分王国和侯国两种,与它相适应,也建立了两种封国制。这就是诸侯王国制和列侯的侯国制。不要说政权,只统治面积,诸侯土地就占汉朝半数以上,而其中齐国所占封地最大。诸侯王国享受的权利和义务:
第一,诸侯王国属于汉王朝一部分,但可拥有治理王国的行政司法权;可以允许建立百官机构,还有任免除太傅和丞相外的王国官使的权力。请注意,太傅和丞相只有中央有权任用,其他的可以自己商量。
与此同时,履行义务则是,诸侯王必须受皇帝约束;不许学用皇帝的仪制;每年进京朝请两次,一次是冬十月行朝岁之礼,称“春朝”。另外一次安排在秋天。当然,如果你感冒发烧,或是状态不佳,此次完全可以不必亲往,派代表履行公事也是可以的。还有,诸侯王国没有立法权,一切法律都得由中央颁布。
第二,诸侯王国拥有支配封国赋税的财政权,比如田租和口赋等。当然,有好处不能自己捞,得向皇帝和中央进贡一部分。至于多少,就得看你的心意啦。
第三,诸侯王国拥有组建,训练地方军队的权力。看到了吧,这才是诸侯的厉害之处,正所谓,军队压倒一切。尽管说组建军队也要受中央指挥,问题是,上有政策,下肯定有对策。哪里有约束,哪里就有反约束。反正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没完没了。
侯不在小,有之也行。相对诸侯王国来说,列侯们的待遇就差远了。归纳起来,列侯们享受中央优惠政策只有两条:
第一,侯国可以允许自置吏。列侯们统辖土地大者万户,诸如萧何和张良,也就是几个县大;小者五六百户,也就一乡亭之大。别以为侯国小,中央就放任自流。错,为了防范他们,汉朝要么不定期派人突查,要么就是通过邻近的郡县进行监视。
第二,列侯在封国内有食租税。租税是一种笼统的称呼,实际上他包括田租和赋税两咱。当然,列侯们不是想收多少就收多少,一切得按中央文件办事。反正就是,中央和诸侯王国可以大鱼大肉,他们只能是小鱼小虾,加两斤干扁兔肉。
由此以上可得知,列侯们差诸侯王,就差他们没有军队。没有军队,注定很难造反,韩信实属个例。到此一看,我们也总算明白了,刘邦为何总对异姓王忐忑不安。皇帝和异姓诸侯王的矛盾不是人为而成的,是客观制度造成的。皇帝所诸侯王造反,诸侯王怕皇帝夺权,一来两往,互相猜疑,终有暴发的一天。
所以,刘邦想到的低级办法只有,搞掉异姓王,封刘氏子孙为王。只有这样,汉朝才世世代代,传至刘万世。刘邦错也!诸侯不可靠,亲情也不可靠。权力是魔鬼,只要附身缠心,杀起来一样生猛无情。事实亦是如此,汉朝的七国之乱,正是由此而生。
好了,点到为止。此时,彭越被押解西行,一步一个铅印地离开洛阳城。海格格尔说,世界就像一个大铁锅,活着被抛进来,死了被抛出去,充满了荒谬和必然。政治无不是如此,茫茫大山,犹如苦海无边。回眸人生,彭越又何曾想到,中原逞英雄,四蜀流放地;人生几多事,都在荒谬辗转中。
彭越身体已死,唯有灵魂的嗟叹未死。无尽的悲叹汹涌出口,唯有两个字,冤枉。难道不是吗?上帝要毁灭一个人,必使其疯狂。然而,我早已过了疯狂的岁月。战争教我学会了思想,让我懂得什么时候进攻,什么时候撤退,什么时候坚守。天下已定,我无所争求,能够安然无恙地干着我的梁王,爱我所爱,享我想享,仅此而已。如今,刘邦连我彭越这唯一的梦想都要剥夺,难道我彭越不该叫冤枉吗?
天若有情天亦老。光喊冤枉是没用的,要想脱离苦海,唯一的好办法就是继续申诉。当彭越行到郑县(陕西省华县)时,上天给他送来了一个临时法官,她就是刘邦的婆娘吕雉阿姨。彭越遇吕雉,犹如茫茫黑夜看到了星辰,立即哭诉冤情。然而,星辰有许多种,有吉祥星,有煞星,偏偏彭越遇到的却是世界上最不祥的星星。
此时,吕雉正从长安出发,前往洛阳途中,没想到就被西行的彭越撞上了。彭越的功劳,吕雉是清楚的;彭越神出鬼没的特点,吕雉也是知道的。然而,当彭越痛哭流涕,表示清白无辜时,他根本就不知道吕雉有着一颗世上最毒妇人心。吕雉快手斩韩信一事足够表明,这是一个一不做,二不休的女人。彭越,你的死期即将来矣!
当一个无辜的犯人向法官求助时,结果无非都是一个特征:还我公道!赔我声名!对彭越来说,公道和声名不再重要了。赎身还乡,每天看到故乡昌邑的太阳照常升起,这才是最令人神往的。于是彭越对吕雉哀诉道:地球人都知道我是无罪的。然而,我不敢望侯爵之位,望吕后能在皇上替我求情,改流放地为昌邑。
故乡,永远是游子的眷恋之地。一个人,不管高升庙堂,或者贬迁异地,他的心中永远装着一个温暖的名字,它就叫故乡。故乡不仅仅是你的出身地,不仅仅承载着你童时的记忆,更不仅仅那里生活着你可爱的母亲和兄弟姐妹。更重要的是,故乡,很多时候已构成一个人的精神寄托之地。
吕雉也是人,他何尝不解彭越这等无助的请求。发达之人,渴望荣归故里,光宗耀祖;落魄之鬼,亦渴望告老还乡,葬在桑梓之地。问题是,彭越是政治犯,不是一般的劳改犯。虎死其威在,尽管你暂时落水,可是谁能保证你回到昌邑,能够不越雷池半步?韩信不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嘛。削为淮阴侯,仍然等待机会,渴望东山再起,还差点搅乱长安。由此看来,彭越如果能含冤前往蜀地,尚可存一条老命。可是他如此哭诉,不能不触动吕雉那颗敏感驿动而又阴狠狡辩的心!彭越,是你按动了死亡的按钮,休怪我刀下无情。
于是,吕雉告诉彭越,求皇上天恩可以,但你必须跟我回洛阳。
吕雉这招不叫放虎归山,而叫引羊挂刀。只要彭越跟他回到洛阳城,她自有杀招出手。果然,当彭越像中了五百万巨奖回洛阳兑奖时,只见吕雉当即撕毁诺言,力荐刘邦对彭越杀无赦!吕雉要杀彭越的理由是:做人就得做到绝,两韩都斩得毫不可惜,为何偏留下彭越?别以为西蜀山高路远,要是造起反来,你想杀进去可就难了。既然我人都给你带回来了,你就开刀吧!
刘邦一听,发现吕雉所言无不有道理。问题是,彭越造反一事已经结案,怎么能还要翻案,这不是自欺欺人,徒被天下所笑吗?吕雉似乎看出刘邦面容所难,说道:不要发愁。我既然能带得他回来,就能推得他下悬崖。杀彭越的借口我已经帮你找到了,那就是告死他!
真吕雉这招就叫诬之谋反。真可谓,欲加其罪,何患无辞。想当初,李斯自诩辩功盖世,劳苦功高,就以为能躲过被赵高诬反一劫。可是最后又能如何,还不是血染刑场,被夷三族。彭越,你只有李斯之半功,却没有李斯之才,天不救你,你何能飞出洛阳之笼?
刘邦对吕雉妙策,只能点头称赞。于是,吕后立即制订出一个完美的干掉彭越的计划,其流程如下:首先,派舍人诬告彭越再次谋反;其次,派司法部长(廷尉)上奏开斩;最后,刘邦签字同意斩杀。
三月,寒气未尽,洛阳城的春天,被一层阴冷的杀气笼罩。此时的彭越,犹如一头肥猪被推进现代化流水线工作的屠宰场。第一道溅血;第二道,脱毛;第三道,分尸。事实也是如此,刘邦命人把彭越尸体剁成肉酱,并把它分成礼物,每个诸侯王送一份。最后,刘邦还命人把彭越之头挂在洛阳城外,并且下诏:谁敢替之收殓哀号者,杀无赦!
刘邦诏令才下,不怕死的人就来了。此人正是梁国大夫栾布是也。栾布者,梁国人也。栾布和彭越交往的关系,可以追忆到他们曾经都是布衣之时。人世间,听说以下五种关系最铁,一起同过窗;一起下过乡;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一起分过脏。栾布没有和彭越同过窗,更谈不上一起下过乡。因为,无论是彭越,或者栾布,天生穷光蛋。
然而,天地之间,每人的心里,几乎都留下一段单纯美好的交好记忆。栾布一样,在彭越没有下水做强盗之前,他们曾经一起交游。所谓交游,就是志合道合者,凑到一起东游西荡,见识世界。这和现在的旅游有些相似之处。有钱人家,可以散财行天下,整年整月浪荡;没钱的,要么出体力跟有钱人家蹭游,要么就是几个穷光蛋拴在一起流浪天涯。
当初,张耳在外黄混得很开的时候,当时还是无产阶级的刘邦还曾仰慕前往,一起混过一段难忘的日子。天下不只浪子喜欢交游,文人更是如此。我们那可爱纯美,大气磅礴的唐诗,无不是诗人们走出房间,体历世界,从而用灵魂谱写留世的。李白,二十五岁时就出川,短短一年余就花掉三十多万钱,之后长达十几年游历天下,不思归蜀。李白的粉丝杜甫亦是如此,年青的时候为扩大视野,不惜功名到处交游,阅览天下大好河山和认识天下文人志士。
当今的世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局限的身体,往往局限了思想。人类天生都具有对外部世界憧憬和向往,为了丰富思想和扩大视界,他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费大量金钱和时间去遥远的和陌生的地方亲历。然而没有人说,旅行是一件轻松的事,但是上天却回报你丰富的灵魂,足矣。
当我们结团出游结束时,往往各奔东西,不管身后来往。然古人交游并非如此,暂时的告别,不等于永远的陌生化。栾布正是如此,他和彭越告别后,被生活所逼,只得去齐国当了酒保。日子并未就此平稳而过,几年之后,彭越在巨野当了造反头目,他竟然被人劫往燕地当了奴隶。这时,栾布才发现一个重大的哲学命题,生在乱世,从身体到灵魂,一切皆身不由已。那时候没有耶稣,但栾布已深深地懂得了基督的思想:活着受罪!
然而,燕地改变了栾布的全部。在这里,他从奴隶到将军,又回到奴隶。这简单的一句话,其实要说来故事很长。他之所以当上将军,是因为当时项羽封的燕王臧荼赏识他,拜他为将军。然而,臧荼造反后,被刘邦打败,栾布沦为俘虏,这时候彭越这个大救星出现了。彭越向刘邦请求,将之赎身,并拜他为梁国大夫。
对栾布来说,人生就像在深海里冲浪,七分靠打拼,三分天注定。彭越之于人,不仅仅是曾经交游的伴友,犹如再生父母,给了他第二次做人的机会。这种纯朴的人类情感,栾布可以用发自灵魂的一句话表达:生为彭越人,死亦为彭越鬼。孔子说:民不畏死,何以死畏之。此时,栾布恰从从齐国出差回来,闻知彭越被诛,头挂洛阳城。于是,他便带着一股不怕死的士气来收葬彭越。
洛阳城下,三月萧瑟的阳光,冷冷的刺在脸上。顿时,栾布不由有一种撕心裂肺的痛,他一下子就跪在悬挂空中的彭越头前,放声大哭。他一边哭,一边以臣礼向彭越头汇报工作。栾布这一幕震动了整个洛阳城,狱卒马上把他逮捕,但又不敢杀掉,只得押到刘邦面前。
刘邦已经震怒异常。杀彭越,不过是杀一儆百,吓唬吓唬异姓诸侯。你栾布却不识抬举破坏了他这个如意算盘,教他怎么不暴跳如雷,叫喊要杀。于是,当刘邦看到栾面时,不由破口大骂道:你难道眼瞎耳聋了吗?我明明下诏书要杀替彭越收尸的人,你却装出一幅不怕死的酷样。行!如果你想死,我马上成全你!来人,把他押下去,烹了!
栾布巍然屹立地看着刘邦。
这种勇气,就叫强权崩于面前而不改色。死亡,似乎是世界上最有效最能控制人的手段。然而,强权自有强权的制裁工具,弱者自有弱者的生死盾牌,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是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敢精神,更是一种敢问天下屠刀在何方的革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让栾布有一百万个理由蔑视刘邦,不为所动。
这时,栾布对刘邦说道:“死不足畏,请君听我一言,再烹我也不迟!”
刘邦被栾布勇气所摄,问道:“何言?”
何言?那个何言当然是指你不该诛杀彭越。栾布陈述刘邦不该惨灭彭越的理由如下:首先,没有彭越,就没有你刘邦皇帝的今天。想当初,如果彭越和项羽联合,刘邦必败无疑。最后,彭越却选择了刘邦,平定了天下。如此之臣,该杀吗?其次,皇上说彭越谋反,这是不成立的。彭越之前,两韩被斩,惊吓诸侯。彭越之所以称病不随你出征陈豨,不过出于自保。而且他反形还彻底现形,你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刀剁下去,这该吗?最后,彭越是功臣,杀了彭越,后面还有成十上百个彭越在驻足观看。你借小小的芝麻事就大杀出手,那么其他功臣必人人自危,借机造反自保。这,又该吗?
栾布说完,似乎了却尘世之事。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气势昂然地说道:“好了!吾言已毕,请皇上烹之!”
刘邦愣愣地看着栾布,犹如隔空望月。栾布所说不尽完美,但也有其情理之处。汉朝今天,彭越功不可没。种种迹象表明,且彭越也不见得是真反,但他就像一把达尔摩利剑悬挂在头顶之上,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我不杀他,能行吗?其实,死了一个彭越不算什么,栾布最让刘邦心生畏惧的是最后一条。彭越之死,必引起人人自危,有造不完的反,就有杀不完的人。如此恶性循环,何日是安宁之日?
还有,栾布这一举,无异于把刘邦推上了道德审判台。此话传出去,重要的不是栾布丢掉一条命,得到了一个杀身成仁之名,而是他这个皇帝得到了一个桀纣之称。你赚了,我赔了,这算哪门子的买卖?做买卖,双赢最好。于是,刘邦不得不马上做出调整,当即赦免栾布之罪,封为都尉。
到此,栾布赢了,刘邦赢了,那些不知何时被推上断头台的功臣,似乎也赢了!唯有输掉一切的,仅此两个韩信和彭越三家!
第一部 第二十二章 江山依旧在
一、英布:我有一个梦想
转眼到了七月,天凉好个秋。然而此时的英布,犹如惊弓之鸟。当彭越被诛时,他还在野外打猎。这时,刘邦的使者就来了,他给英布送来了一碗人粥。这就是用彭越的肉煮成的。英布一看,一股巨大的悲痛和恐怖由心而生。这碗人粥,犹如一面魔镜,要让英布原形毕露。妈的,刘邦无非就是要告诉他这个刺面先生:不要乱动,一乱动,彭越就是你的写照!
此情此景,不是刘邦准备要抛弃英布,而是韩信和彭越放弃了他,让他孤零零地活在危险当中。正所谓,兔死狐悲,一条藤上的瓜,迟早也是要被摘掉的。这就好像多骨诺牌效应,韩信一倒下,后面的全都要跟着死翘翘。
刘三,你实在太让我心寒了。我相信,这是英布最想对刘邦说的一句话。
但是,政治是残酷游戏,既然参赌天下,就必须一个劲的玩到底。一直只玩到桌面上只有一个赢客。英布已经没有选择,韩信和彭越已经输得很惨,他必须总结教训,继续拼命。那么,韩信和彭越的失败在哪里呢?他们关键在于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不!我坚决不能走他们的老路!
于是,英布当机立断,发布命令,调兵遣将。只要长安有个风吹草动,他马上起兵造反。可人算不如天算,这是一个造反的时候,亦是一个告密发家的时代。英布秘密造反的消息还是不幸的被走露风声,而出卖他的人正是他的高级国务官(中大夫)贲赫同志。
英布企图造反没有新意,连被人告密的程序也是没有新意。事情是这样的:首先是,英布有一位宠妾生病了。当然,宠妾生病不关贲赫同志屁事。可问题是,英布这位宠妾的医生就住在贲赫对门。既然领导的宠妾就在对门,得去探望探望,表示关照吧。于是,贲赫就带了一份厚礼去探这位可爱的女病号。真不知是贲赫的厚礼有效,还是医生技术高明,女病号病情好转,竟然还能摆酒宴饮。
明眼人一看,贲赫同志这叫履行公务外礼,就叫拍马屁。问题是,这样的马屁英布可是受不了,所谓心知暗鬼,英布竟然怀疑贲赫和宠妾有奸情。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不过喝几顿酒,就说有奸情。这只说明一个问题,英布太不自信了。他的不自信,估计来缘于他这张被刻字的脸。
凡是自卑之人,总想走极端,要么疯狂地自闭,要么就是疯狂的报复发泄。很不幸,贲赫碰到了后者。他闻听,英布准备捉他治罪。这下子,贲赫肠子都悔青了。凭着几十年官场经验,竟然还能拍到马脚上。这就像老司机还能开车撞进悬崖,这未免太不可思议了吧。这种举动,用现在的话说,贲赫要么就是酒后驾后,要么就是撞鬼了。可是不管怎么样,先得找个万全之策。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逃,逃到长安告密。
无论是韩信舍人弟,或是彭越的太仆,又或是贲赫。这些告密者之所以有市场,那是因为他们都深刻地认识到一个问题:不告,等死;告密,反而能咸鱼翻身,大发一笔。这种一无所有就能白手起家的事,只要是个不傻的人都能做得起。相对前两者,贲赫不但会告密,还会使计。他写了一封检举书送给刘邦,并且建议道:像斩彭越一样,趁英布还未起兵时,一刀把他剁掉,以免惹个节外生枝和夜长梦多。
贲赫这招够狠,摆明一幅报得私仇,欲置英布于死地而后快的架式。而他也料定,谋反这等事,无论是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英布已如惊弓之鸟,长安稍微风吹树稍,他肯定就怀疑鬼已上树。到时,他想不反,鬼都不相信了。
此时,刘邦收到检举书后,没未急于动手。他召开了个高级会议,让诸臣议议这事怎么办才好。萧何首先对英布谋反提出了质疑,他分析道:种种迹象表明,英布不是一个容易造反的人。如果猜得没错,英布应该是被仇家所害,他就是贲赫先生。所以,当前之急是先把贲赫扣下来,先调查事情再下手不迟。
萧何一语正中贲赫下怀。他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萧何所说没错,我就是想害英布。不过你就尽管派人查吧,不查则罢,一查肯定打草惊蛇,英布必反。
知英布者,莫贲赫是也。果然当英布发现贲赫逃跑时,立觉大事不妙。又果然,没几天刘邦的使者就到了。经过使者搜查,英布防备森严,情况不对。这时,英布也也嗅出不祥气味,干脆一不做,两不休,干掉贲赫全家,立即起兵造反。
英布造反的消息马上传到了长安城。贲赫闻听,心情大喜。好啊,终于反了。造反真是好东西啊,你英布不反,我这条小命还不知道要挨多少刀呢。于是,贲赫不但没有丢命,反被刘邦释放,并封为将军之职。紧跟着,刘邦又召集诸将商议对策。但是,这种事根本就用不着讨论,大家的一致意见是:既然他敢反,就打他个狗日的!
刘邦一听,心里苦笑不已。他这些武将啊,就知道敢打敢杀,就不知道掂量掂量自己的老底。第一,自从他讨伐陈豨归来,就一直大病未痊愈,只差没断过气了。他今天能坐在这里开会,都是因为樊哙把他从后宫里硬拉出来的。第二,英布不是一个轻易欺负的家伙。他之所以能造反,肯定是有两把刷子的。只要回顾一下楚汉战争都知道,天下除了项羽,韩信,接着就是英布善战无敌了。请问汉朝上下,除了我刘邦外,谁还能搞得定英布?
刘邦所想没错。在英布自己看来,他之所以果断造反,就是抓住刘邦以上两块软骨。所以英布在造反时就牛逼哄哄地鼓动他的将士们道:刘邦老了,而且大病,他必不能亲征。在他的将领当中,我唯畏韩信和彭越,可是他们俩也死了。所以说,我造反无畏也!
英布真不是白混的。这下子,刘邦真的犯难了。诸将杀敌有余,谋事不足。不能说打就打,必须找一个稳妥的方案方可出兵。可是,方案不是一场会议就能定夺的。于是,刘邦只得散会,让诸将回家再想想办法。谢天谢地,马上就有人想出一个妙策。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人不是汉朝军事大腕张良,也不是陈平。而是一个不上镜的人物,故楚令尹薛公是也!
楚令尹,也就是楚国宰相。这么一个不错的官,竟然连名字都留传不详,我们只好叫他薛公或者薛先生了。首先是夏侯婴发现这个人才,然后向刘邦推荐。于是,薛公和刘邦摆起龙门阵,提出三个假设:上计;中计;下计。英布如果使用上计,刘邦天下丢大半;如果使用中计,生死胜败未定论;如果使用下计,刘邦可安枕而卧。
此三计,分别如下:所谓上计,向东取吴,向西取楚,吞并齐国,并取鲁国。号召燕赵两国固守其地,这汉朝大半天下非刘氏所有;所谓中计,向东取吴,西取楚,并韩,取魏,占据敖仓粮仓,塞住成皋出口,胜败之数不可知也;所谓下计,东向吴,西取下蔡(安徽省凤台县),把重要物资运往大后方越国,并与长沙王吴芮结盟。如果真是这样,刘邦就可闷头睡大觉了。
薛公一言说得刘邦寒意由脚而生。狗日的,都杀两个了,竟然还能与我争霸天下。我都到了耳顺之年,并重病在身,哪有时间和精力再玩个楚汉相争呀。于是,刘邦急忙问薛公:您认为英布会使用哪计?
薛公摇着羽扇说道:陛下不用担心,他肯定会使用下计!
这个薛公,说的什么话。英布好好的上计和中计不使用,你凭什么断定他会使用下计?
薛公再笑,答刘邦道:道理很简单嘛,纵观英布一生,无非一句话。只管自己高爵加身,不管别人洪水滔天;只管身前享受,不管死后下地狱。所以说,这种囚徒出身的投机主义者,哪有长远目光看到上计和中计呢?
高!实在高!刘邦一听,心情大悦,如释负重。孔明未出山沟沟,已知天下三分。薛公未见开战,已见胜负。正所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英布,这次不是阎罗向你召唤,是你主动向地狱招手了。
万般无奈之下,刘邦不得不带重病亲征。出征之前,刘邦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当然是狠狠奖赏薛公同志的高谋,赐千户食邑。第二件事,名久上废除英布淮南王封爵,立皇子刘长为淮南王。这叫先进货,后买单。第三件事,替太子刘盈找了两个主副讲师,叔孙通太傅,张良为少傅。并且调动巴蜀等地民兵组成一支强大的禁卫军守护长安和太子,驻屯霸上。
此刻,没人知道,刘邦内心的复杂情绪。战争总是充满了变数和莫测,他之所以费心费力的弄妥家事才出征,还不是提前为他准备后事。征伐英布这场恶战,不知能磨到猴年马月。如果老天托福,还可以回到长安,再见见这美丽雄伟的宫殿。如果流年不顺,或许就像当初赢政同志一样,半路被病魔拦腰斩命,伸伸腿就飞上天去了。
办完事情后,刘邦长吁了一口气。终于可以出征了。满朝百官,全部为刘邦送行,一直送到霸上。此时,张良也在送行队伍当中。张良整天学仙修道,吞云吐雾,不但没有得到长寿之身,反而惹了一身病。他是真病,不是假病。
真是岁月不饶人啊。年年岁岁花相同,岁岁年年人不同。才隔十年啊,一样的霸上,不一样的人哪。想当初,一身气盛,看尽咸阳花。想当初,委身退出咸阳城,屯驻霸上待诸侯。想当初,鸿门宴上,惊涛骇浪险葬魂。想当初,长安城下,黄袍加身,帝王将相。
回首看看这六十年,人生啊,这好像是看风景。命运是导游,他一路牵引着你,看过高山,入过山谷,涉过大江,经过骇浪。最后,把你带到一片春暖乍寒的平原季节之地,等待百花齐放。现在看来,这花迟早是要开的,然而这赏花之时却由不得人了。生当人杰,死亦为鬼雄,这通通是一个屁话。我,刘邦,不过是尘世中的一粒尘埃,我来到这世界,经历了飞流直下三千尺惊险,亦经历了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自豪。仅此而已,够了!
然而,张良强撑着病体,继续送刘邦前行,一直到曲邮(陕西省临潼县北)才止步。十年前,张良送刘邦入汉中,亦是一路相送,不舍离去。如今,十几年的老朋友了,他仍然保持着这种送君多一程的温暖牌传统。哎,病人相送,怎的就教人如此凄凉。此时,刘邦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张良也不是俯首听命的人臣,他们不过是一对多年同甘共苦的相交知已。
最后,张良叮嘱刘邦道:“我身体真的不行了,不然我都随你出征。楚人剽悍,希望你多多照顾身体,不要随意与他们争锋斗气!”
一样的话,一样的感情,却是不一样的境况。十年前,张良回韩国之前,亦中叮嘱刘邦烧绝栈道,对项羽示无东出之意。那时,他们谁都相信,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大汉青山依旧在,可这生命的火柴却烧得差不多了。能缓烧,就少烧点吧。
张良这翻话让刘邦听来感动万千,亦感慨万千。行了,留侯,就此打住吧。你的祝福我会放在心里,但我不会带着你的忧伤上路。于是,刘邦告别张良,挥挥衣袖,向东挺进!
此时,英布果然不出薛公所料,首先向荆王刘贾发起了进攻。荆国首府吴县,即薛公所说的吴国。然而刘贾守不住英布凌厉攻势,落荒而逃,死于富陵(江苏省洪泽县西北)。实践证明,英布果然依然生猛。干掉刘贾后,他下一个目标就是楚王刘交。然而刘交于楚国境内与英布展开决战,结果英布只破其一军,其他军队就纷纷溃逃,楚国全军瓦解。
英布,他正以无比的自信和剽悍改变着一个王朝的河流方向。
荆楚沦陷,按薛公所言,英布到底取上中下哪计,就在一举。事实是,英布下一个目标不是齐国,也不是韩国,更没有跟燕赵两国打招呼,形成联盟之势。很不幸的是,他被薛公言中,采取下计,渡过淮水,勇往向西。
公元前195年,十月,冬天。刘邦和英布在蕲县(安徽省宿州市南蕲县集)遭遇了。为了对付英布,刘邦基本上把全部家当都带来了。他们有,汉朝中央军,诸侯兵,及民兵,即赦免死囚以下的劳改犯。
英布看着刘邦诸多兵种,不由得意地笑。在他看来,两军对阵,泾渭分明。英布军全是精兵,采用项羽当年布阵之法,列阵井然有序,俨然一个克隆项羽。刘邦呢,搞了十多年革命,过去是乌合之众,现在仍然是乌合之众。
英布的自信和狂傲不是没来由的。面对英布如此强将精兵,刘邦的确害怕了。英布这等阵势,仿佛把刘邦带回了曾经的楚汉相争。项羽远去,然而恶梦依然在心头。但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刘邦本年六十二岁,如果真吃败仗的话,那他再也没力气跑了。更要命的是,英布是反贼,如果真让他赢一战的话,汉朝天下有可能功亏一篑,天下苍生准备再被拖入水深火热之中。
所以说,刘邦此次征伐,只许赢,不许败。兵败真如山倒,汉朝即可危矣!
决战如决赛,刘邦不得在庸城(蕲县西)固守扎营,做好充分的应战准备。此时,英布的热身运动已经完毕,他正站在起跑线上,等待刘邦进场。等了好久,刘邦终于缓缓进场。两军遥遥相对,刘邦和英布遥遥相望。刘邦犹如回到当年隔着广武涧和项羽对话的场景。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有多恨你。英布,你如果欺负我老病多难,那你就错了。世界曾经是我的,如果它不再属于我,但它也决不会属于你,它只有一个唯一的主人,不是刘盈,就是刘如意!
此时,苦闷的刘邦和得意的英布准备对话了。如果战争片看多了,我们都会听到一句耳熟能详的口号:缴枪不杀!现在叫英布缴械,那叫胡扯。于是,刘邦对英布喊了一句实在话:“英布同志,咱们君臣向来相安无事,搞不懂你何苦谋反!”
刘邦同志,你这句也问得太幼稚了吧。什么叫搞不懂,韩信先贬后杀,彭越未反亦杀,而且死得一个不如一个,我他妈的再不造反的话,除了上帝外,谁能保证我还能活到明天?好,既然你想刺激我,我也要好好刺激你一翻。
于是,英布牛气哄哄的回答刘邦道:刘三,天下不仅你一个人想当皇帝。我英布也想尝尝当皇帝的滋味!
郁闷,实在郁闷!
你不要脸的家伙,还想跟我争皇帝?你不撒泡尿照照你自己,看看你到底找的是猫脸还是狗脸。不要以为你摆了个项羽的阵法,就以为能吓唬我。屁!我过去是无赖加流氓的刘三,现在依然是顶天立地的刘三。我连项羽都不惧,难道还怕你个小样的瘪三?
于是,暴跳如雷的刘邦下达命令:所以将士听好了,给我狠狠地打。一定要把英布军全部歼灭!
领导的威力是无穷的。特别是,带重病出征的领导,威力更是惊天地泣鬼神。只见刘邦一声令下,汉军全都不要命的往前冲。刘邦的目光,就像一部聚光灯,每个士兵都想得到他那闪亮的一照。于是,所有心怀鬼胎的士兵,此时只有唯一一个目的,为了在领导面前混个脸熟,必务将生命赌明天,多干掉几个敌人。
英布自造反之时,一路势如破竹,不可阻挡。实话说,他连续干掉两个刘氏诸侯王,此时的他心里已经是飘飘欲仙了。他那句“我也想尝尝皇帝的滋味”并非只是刺激刘邦好玩,皇帝就在眼前,只要他干掉刘邦,皇帝于他将不再是遥远的奢想!
但梦想和现实总是有距离的,何况是奢想和现实的距离。此时,英布没想到刘邦都成病老虎,汉兵竟然还能气吞如虎,来势汹汹。战场如股市,暴涨暴跌全在一眨眼之间。很不幸,英布此次全赔了进去。
首先,汉军猛烈攻击,英布不能支持,只得撤退到淮水对岸。接着,英布再次布阵,准备反扑,汉军乘胜突进。于是,英布不得再次撤退。布阵,攻击,撤退。汉军犹如猛虎驱狼,一阵阵地把英布驱入绝境。最后,英布手里被打得只剩下一百余人,他只向逃向长江以南,逃奔亲家长沙王去了。
看着英布落荒而逃,刘邦终于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小样的,你终于明白皇帝是不容易当上的吧。老子为了这一天,不知道趟过多少条河,翻过多少座山,死过多少将士,拉笼讨好过多少诸侯。你一个囚徒出弟的劳改犯,无德无能,眼光短浅,师出无名,孤军奋战,欲想与我试比高?还是混蛋去吧!
但是,刘邦胸口恶气是出了,但他却为模范作用付出了惨痛代价,他本人不幸被流箭所伤。当初广武涧上,刘邦也受过项羽致命一箭。然而此一时非彼一时,年过一年,身体的恢复功能远远不如从前。况且,他以重病之身挨的英布这一箭,无亚于在流浓的伤口上再撒了一把砒霜。
刘邦只得还军回朝,命令其他将领继续追击英布。汉兵乘胜追击,英布在逃亡路上,再吃一次败仗,锐气彻底完蛋了。此时,英布只好身家性命押在了长沙王身上。
我们知道,英布早年参加抗秦起义时,第一个投奔的人就是吴芮,成了吴芮的女婿。吴芮早在公元前202年和张耳结伴上天堂享福去了,现在的长沙王接班人是吴芮的亲儿子吴臣。
论辈份,吴芮还得叫英布一声姐夫。此时的吴芮,正在紧张地计算着一笔生死生意的成本:到底该不该将拯救英布的事业进行到底?救他,等于害自己。因为,英布大势已去,跟流浪汉无异。被一个无耻之徒活活拉下水沉底,值得吗?如果干掉英布,天下无事,保王加爵两不误,一举两得。这,不是挺好的买卖吗?
吴臣杀念顿起。姐夫,不好意思啦。为了我这个小舅子的明天,请允许我你送你走一趟到阎王那里报到吧。但是要杀,也要讲得技术。第一,不能落得要命不要亲的千古骂名。第二,不能让别人将功劳抢了去。那么,怎么办?似乎唯有一招可用:借刀杀人!
杀人程序如下:首先,吴臣派人向英布保证,说愿意和姐夫逃亡南越。英布上当。其次,半路埋伏杀手。当英布经过番阳(今江西省波阳县)兹乡某个民家借宿时,趁机击杀。最后,吴臣向外宣布,英布被不幸遇难,被番阳人偷杀,与我无关。
如果相信英布被小民暗杀,鬼都不信。英布被干掉的消息传到了刘邦耳里,刘邦当即拍案叫绝。好样的吴臣,长沙王世世代代归吴家,永不剥王。果然,吴臣继续回来当他的长沙王。这个王位,传了五世,一直到吴家绝后才做罢休。
思想有多远,我就能走多远。看来,此话未必就是真理。至少在英布身上,它就不能够完全成立!
第一部 第二十二章 江山依旧在 2
二、游子悲故乡
此时,刘邦班师回朝,旅途经过故乡沛县。他决定留在沛宫摆宴,放松心情。自古以来,富贵还乡是每个中国人最基本的情怀。项羽说,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项羽如此,韩信如此,刘邦又何尝不是如此。一直以来,刘邦没有回乡显摆,主要还是因为工作忙。然而,近乡情更却,此时没有人知道,刘邦是提着一颗怎样的人回到故乡。
沛县,是他混了四十多年的地盘。四十年岁月蹉跎啊,整天戴着一顶引领时尚的竹笠到处招摇过街。在这里,他曾经是闻名乡里的光棍,曾经是最大的流氓加无赖。如果秦始皇不嗑药患疾而死,如果没有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他还将继续在这块沼泽之地晃过无聊的余生。但是,一切都被上天打破了。仅仅十几年,他就以天下最辉煌的成就超越了项羽荣归故里。这时,他已鬓发斑白,迟暮年华。
一个人,他一旦成为这世上的富贵者,有三种人犹变得更加可贵。一种是儿时伙伴,一种是邻居大婶大妈,一种是儿时的老师。因为,唯有这三种人能替他保存着曾经天真纯美的岁月和记忆。此时,当年看着刘邦成长的老师及大婶大妈们几乎全都作古,唯有睁眼活在世上的是儿时玩过伴侣。刘邦和这些乡村伙伴们坐于一起,无不唏嘘感慨。时光就像冲天火箭,大家仿佛昨天还趟在沛县的沼泽里抓鸟捕虫,或是上树摘桃下水摸鱼,一眨眼怎么带到另外一个衰老的世界。
几乎每个西方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年轻的时候多努力奋斗,渴望年老之时可以坐在某个海边静静地看斜阳落去。纵观刘邦的一生,他似乎全倒着走了。前大半生无所事事,后半生奔波不止。这不是命运的耍弄,这是上天以人书写传奇历史的必然。哎,岁月易老,江山依旧在。举起杯来吧,让我们饮了这杯酒,尽了这份谊,不管人间天堂,仍然是永远的伙伴。
刘邦喝得高兴起劲时,不由击筑而歌。筑,是古之失传的一种弹凑乐器。艺术演绎的最高境界,不是你去支配艺术情感,而是像神鬼上身一样,你完全被情感艺术控制。这种艺术境况,尼采称之为酒神精神。此时,已经陷入酒神状态的刘邦领唱道: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时,一支由一百二十个儿童组成,并且被刘邦亲自训练过的乐队齐声与刘邦相和。歌声慷慨激昂,犹如草原上牧民高吭的歌声,穿越苍茫大地,直撞宇宙刚强如铁的胸膛。酒精和音乐真是个好东西啊,它不但能发泄积郁,还能喷薄情志。刘邦醉意朦胧,不由翩然起舞,一股从未有过的感伤之情油然而生,眼泪缓缓地溢出眼眶,淌在了脸上。
这泪水,是游子辛酸尝尽的悲乡之水。孔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凡是背井离乡之人,他要么是受到本乡土水困扰被逼远离,要么就是受到远方理想的召唤和诱惑。但上帝是公平的,他给你赐予一些,又不得不从你身上取走一些。在这一刻,荣华富贵皆是身外之物。当黄袍脱下,当本真被还原,当衣裳被掀开,原来你背上深深地烙上了故乡之印,你的内心深深地被故乡的情丝纠缠着。
哦,故乡。最初,你不过是一个地理学意义上的鸟巢。然而,当我走得越来越远,当我漂得越来越久,这鸟巢就不知不觉地成为精神的栖息地。最终,无论我做成多大的产业,无论变成一个多么伟岸的男人,我,仍然是这个鸟巢里飞出的一只小鸟。
鸟儿恋旧巢,胡马朝北望。这是动物界一种本能的冲动。在这一刻,刘邦却淋漓尽致把它演绎成人类文化本能的冲动。于是,刘邦无不感慨万千地对沛县父老乡亲们说道:“远游的人总是思念着故乡,我虽然建都关中,但是将来我死后,我的魂魄还会喜欢和留恋故乡。为表达我对沛县的一份思情,我决定把沛县作为我的汤沐邑,免除沛县百姓的赋税徭役,世世代代不必纳税股役。”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