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左手孔子右手老子

_6 林语堂(当代)
  注释
  (1)玄。此字的意思是幽微深远;同义语是"神秘"和"神秘主义"。人称道家为"玄教",或"秘宗"。
  (2)妙可解释为"本质",作名词用。是指奥妙莫测,真理不可知之意。
  (3)是非是一般道德的审判和心智辨别的标准。如:对错,真伪,是与不是,肯定与否定,及当与不当。
  (4)庄子时,墨家为儒家强劲的对手。
  (5)这两句的解释为:"如果把不同的种类合为一,所谓不同的地方自然就不存在了。"
  (6)按字义作"天府"解。
  (7)政治上的尚贤,是典型的孔子思想。
  (8)中文的"虚心"解作"坦怀"或"谦虚",是君子的特性。有时可解释为"消极"。在老子的书中,"虚" "实"分别解释为"谦虚"和"骄傲"。
  (9)为,行的意思,本书常解作"干涉"。无为就是不干涉的意思,也可解释为"放任"。
  (10)"仁义"为儒家思想的代表。
  (11)黄钟、大吕为标准的律管。
  (12)孔子的弟子。
  (13)杨朱和墨翟谓之"杨墨"。
  (14)天地之教。圣人行无所私,乃是体道(天地无情)而行。
  (15)中,人之本性。"守中"是道家的主张。
  (16)谷神形容道的虚无寂静,如风箱,是道家的"空"。
  (17)牝,象征创生作用,玄牝,谓不可思议的创生力。
  (18)指道创生万物,从不劳倦,永不穷竭。
  第七章 无私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1 ),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语译]
  自古至今,天还是这个天,地还是这个地。天地所以能长且久的缘故,乃因它不自营其生,所以才能长生。圣人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常把自身的事放在脑后,但是他的收获却远超出他的本意。这还不是因为他遇事无私,故而才能成就他的伟大吗?
  一、道无私:无为的另一个成因
  少知问太公调说:"什么叫做丘里的言论?"
  太公调说:"丘里,是集合十姓百人,自成一个风俗的单位。它聚合了许多不同的成为相同,又把相同的分散为许多不同。就好像以马的各部分来认马一样,分散的马只是个体的一部分,不能称为马。所谓的马,是聚集了身体各部形成的躯体而言。
  "所以山丘是聚积小的才变成高大,江河是汇集了许多小溪才成为大川,天下的形成,乃是伟人并合了四面八方所致。了解这个道理,外便不会坚持成见,内更不会摒弃有道的本性。
  "四时有不同的季节,天不偏私去改变它,所以才能完成一个周年;百官有不同的才能,国君不偏爱哪一人,所以国家才能太平;文武才俊之士的名衔,不是百官所赐,所以德性才能具备;万物有不同的条理,因为无私,所以大道才没有称谓;没有称谓,所以能无为,能无为也就无所不为了。
  "时序有终始,世情有变化,祸福有循环,它们都各自追寻自己的目标。如果勉强改变它们的本性,只会导致双方迷失正道,对万物并没有什么好处可言。
  "道就好像大泽一样,各种木材由此而长,再以大山为例,木、石不同却聚集一处,合于一堂。这就叫做丘里的言论。"(《庄子》杂篇第二十五章《则阳》)
  二、天无私覆
  天地包容,承载万物,没有丝毫的私心。(《庄子》内篇第五章《大宗师》)
第57节:第七章 无私 第八章 水
  三、圣人无私
  庄子说:"覆载万物的道何其伟大啊!君子不抛弃主见是体会不出的。抱无为的态度去做,便称为'天';以无为的言辞来表达,称做'德';爱人无私,施恩万物,叫做'仁';视不同的万物为同体,称为'大';行为没有形迹,叫做'宽';具备所有事物的不同点,便称为'富'。
  因此,持守的大小事物有顺序便是有'条理';纲纪既行便有'力';顺应大道,则有'备';不因外物而动心挫志,就是'完人'了。
  君子一旦明白了这十种道理,其心便能包容万物而无所遗漏。到时,他宁愿把金子藏在深山,珠宝藏在大海里,也不会借重它去求利的。
  此外,他不会再苦心求取富贵,更不喜欢长寿,不哀伤夭折,不以显达为荣,不以穷困为忧,不把世俗的财利占为己有,不认为君临天下是自己的荣耀。因为,当他忘掉物我的分别,与万物同归于一时,生死荣辱对他而言便没什么不同了。"(《庄子》外篇第一十二章《天地》)
  第八章 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语译]
  合于道体的人,好比水,水是善利万物却又最不会与物相争的。他们乐于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卑下地方,所以最接近"道"。
  他乐与卑下的人相处,心境十分沉静,交友真诚相爱,言语信实可靠,为政国泰民安,行事必能尽其所长,举动必能适其会,这是因为他不争,所以才无错失。
  若对照研究老庄的著作,不难发现他二人最大的不同点就是"不争"的观念。正如序文所指,老子最有代表性的学说是不争、谦恭、涵养及就低位(如水),他曾利用不少篇幅来谈论。
  然而,要在庄子的作品中找到和这个相同的观点,不但不容易,甚至可说是不可能。所以人们常误以为庄子此名家更强调雌性的精神。其实,庄子以"水"作为柔弱,就低位等智慧之征象,也正是庄子口中的"精神宁静"。请参考序文。
  一、水乃天德之象
  形体劳苦不休息就会疲惫,精力耗用不停止就会疲劳,疲劳导致精力的枯竭。如同水一样,水不混杂就清澈,不扰动就平静,但是如果闭塞它而不让它流动的话,就不能清澈了。这种平静随着自然运行的现象,便是天德之象。(《庄子》外篇第十五章《刻意》)
  没有一样东西能比水还平坦,必定要用水作法则。静止的水,外无水波,内里透明。人心也是如此,如果内心能保持平静,便不会被外物所动摇。(《庄子》内篇第五章《德充符》)
  庄子认为精神和物质是不同的。尽管他赞同人类的精神在无形的世界中徘徊,但对生活上的问题却并未忽视。这些问题是,"某些事是不能被帮助的。不助的态度就是圣人的态度。"这种态度也正是忍耐、谦虚的美德。
  二、天道和人道
  万物虽贱,却又不得不任其自然去发展;百姓虽卑,却又不能不顺从;世事虽不明显,却又不能不参与;言教虽不适当,却又必须去陈述;义理离道虽远,但却不能被抛弃。
  仁爱虽有偏私,却又不得不推广;礼章虽繁杂,却又不能不加强;德行虽与世相和,却又不能不自立;大道虽是一体,却又不得不变化;天道虽神秘不可知,但却又不得不行。
  所以圣人观察天地的妙理,并不以人力去助长自然,也不故意去行德,他的行为符合大道而不是出自预先的计谋,应合于仁不自以为有恩,接近义理不自以为受到重视。
  他应接礼文而不拘泥,接触世事而不辞让,以自然的法则齐一万物而不致纷乱,依恃百姓而不轻用其力,因任万物而不离其本。
  世间的事物有不值得去做的,也有非做不可的,这本是自然的道理。那些不明白大道的人,是因为他的德性还没有达到纯一的境界,因此他所做的事也常常遭到阻挠。那不明大道的人啊,实在可悲!
  什么是大道?所谓的大道有天道和人道之分。无为而受尊崇的是天道,有为而致纷乱的是人道;主宰万物的是天道,饱受役使的是人道。天道和人道,差别极大,不可不详加体察。(《庄子》外篇第十二章《在宥》),
  调和而顺应它,便是德;无心而顺应它,就是道了。(《庄子》外篇第二十二章《知北游》)
第58节:第九章 自满的危险
  第九章 自满的危险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语译]
  若是自满自夸,不如适时而止,因为水满自溢,过于自满的人,必会跌倒。若常显露锋芒,这种锐势总不能长久保住;因为过于刚强则易折,惯于遥人,必易遭打击。
  金玉满堂的人虽然富有,但却不能永久保住他的财富;而那持富而骄的人,最后必自取其祸。只有功成身退,含藏收敛不自满、不自骄的人,才合乎自然之道。
  一、自鸣得意,偷安和驼背
  世上有自以为是的人,有偷安自喜的人,有身体佝偻的人。
  所谓自以为是的人,便是只学习了一位老师的学说,就洋洋得意地说自己已经很充实了,却不知道宇宙开始时是什么都不存在的。
  偷安自喜的人,在猪毛稀少的地方为居,便以为是广大的宫室,宽阔的庭院了。他们藏身在猪的两股、乳腋、脚肘和胸怀间,自以为找到了安全的处所,却不知一旦屠夫举起手臂,放火烧猪的时候,自己便和猪一起葬身火海。这是和环境同进,又和环境同亡的一类。
  至于驼背的人,就是舜了。羊肉不喜欢蚂蚁,蚂蚁却非常爱慕羊肉,这是因为羊肉有膻味的缘故。舜就像羊有膻味,因此百姓爱慕他就好像蚂蚁喜爱羊肉一般,所以他三次迁都,百姓都跟随其后。他所治理的现在已经有十万多户人家了。
  尧听到舜的贤能,便把他派到没有开发的地方,希望他替百姓带来恩泽。舜被派到那个地方的时候,年纪已经老大,耳目也已衰退,但是他却不能退休归养。所以说,舜就是身躯佝偻的人。(《庄子》杂篇第二十四章《徐无鬼》)
  二、积财之险
  满苟得说:"无耻的人大多富有,言过其实的人大多显达。"(《庄子》杂篇第二十九章《盗跖》)
  三、儒教不足学
  儒者为了研究诗书礼乐而去掘古墓。
  大儒传话下来说:"天快亮啦!事情办得如何?"
  小儒说:"还没有把死者的裙子短袄脱下来。不过我们在他嘴里看到一颗珠子。古诗上面记载说:'青翠的麦子,生在土坡上面。'这个人活着不周济别人,死后含颗珠干什么?"
  于是,捏着死尸的鬓发,按着尸体的胡鬓,用铁锤敲着他的下颚,慢慢分开两腮。他们的动作非常谨慎,惟恐损坏尸体口中的珠子。(《庄子》杂篇第二十六章《外物》)
  四、谦卑
  正考父(孔子十代祖)一任士职,就曲着背;再升大夫,就弯着腰;最后担任卿职时,就俯身顺着墙走路了。他这样的谦卑,那里还有人敢侮辱他?
  如果是一般的凡夫俗子,一上任士职,就开始自命不凡;再任大夫,便在车上轻狂起来;一旦担任卿职,便自称长者了。(《庄子》杂篇第三十二章《列御寇》)
  五、屠羊说的故事
  楚昭王弃国逃亡,屠羊说也跟着昭王出走。昭王返国,要奖赏跟从他的人。但是等到找到屠羊说的时候,屠羊说却说:"大王失国的时候,我放弃了屠宰的工作。现在大王回国,我的工作已经恢复,又何必说什么奖赏呢?"昭王坚持要他接受。
  屠羊说又说:"大王失国,不是我的罪过,所以我不该接受诛罚;大王返国,也不是我的功劳,所以我也不敢接受奖赏。"昭王便宣召他进宫相见。
  但是,屠羊说拒绝了,并且说道:"楚国的法律是必定要有特殊功劳的人才得晋见大王的,现在我的才智不足以保卫国家,勇力又不足以消灭敌人,怎敢妄自晋见大王呢?而且,当吴国军队入侵郢都的时候,我因为害怕而逃避他乡,并不是有意追随大王的。如今大王要废置法律召见我,实在是很不合理的啊!"(《庄子》杂篇第二十八章《让王》)
  这篇文章是选自《让王》二十八章,一般人都认为这是杜撰的。
第59节:第十章 抱一
  第十章 抱一
  载营魄抱一 (2 ),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3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4 )?明白四达,能无以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语译]
  你能摄持躯体,专一心志,使精神和形体合一,永不分离吗?你能保全本性,持守天真,集气到最柔和的心境,像婴儿一样的纯真吗?你能洗净尘垢、邪恶,使心灵回复光明澄澈而毫无瑕疵吗?你爱民治国,能自然无为吗?你运用感官动静语默之间,能致虚守静吗?你能大彻大悟,智无不照,不用心机吗?
  这些事如果都能做到的话,便能任万物之性而化生,因万物之性而长养。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兴作万物而不自恃己能,长养万物而不视己为主宰。这就是最深的"德"了。
  庄子写了一篇老子的对话,其中提到了许多思想,和本章大义大为相符。
  一、保全本性的常道
  南荣趎带着粮食,走了七天七夜,到达老子的住所。
  老子问他说:"你从楚国来的吗?"
  南荣趎回答说:"是的。"
  老子又问:"你怎么和这么多人一起来?"
  南荣趎吃惊地回过头看了看。
  老子笑了笑说:"你不知道我所说的意思吗?"
  南荣趎羞愧地低下头,然后叹息一声说道:"我不知道该怎么样来回答你的问题,而且也忘记了自己此来是要问什么?"老子怀疑地问:"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南荣趎回答道:"有件事很叫我烦恼。如果我不求知,人家说我愚蠢,如果我得到了知识,反而使自己伤脑筋;如果我不学仁,会害人,行了仁,又担心违背大道;若说我不行义,会伤人,行了义又忧愁自己会违背本性。我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这些困扰啊?这就是我老远赶来向你请教的原因。"
  老子说:"刚才我看你眉目间的神态,就已经了解大半,现在听你这么一说,就知道我所想的没有错了。你的样子看起来既像失去双亲的孤儿,又像拿着小竹竿去探测大海的人。唉!你已经失去了自我。虽然你想恢复自己的本性,但是又不知道从何做起,所以你的心才会这么混乱,我实在为你感到难过。"
  南荣趎回到家中,抛弃那些扰他的俗事,专心致力于道德方面的修养。十天后,他仍然觉得心里郁闷,于是又来见老子。
  老子说道:"你已经洗净了本心,所以体内已充满了精气,但是你的内心还存着一些系累,这就是导致你烦恼的因素。请记住,当你的耳目受声色引诱时,不可去控制它,应该不用心智来平息耳目的纷扰。
  "当你的心智被物欲所系时,千万不要控制它,一定要尽力断绝心神的活动。耳目心智被外物所扰,即使有道德的人也不能自持,何况那仿效大道而行的人?"
  南荣趎说:"有个人病了,他的邻居去看他,病人把自己的病情告诉了邻居,但是来探望他的人并没有因为听到了病情就使得自己也生病;而我听了你的大道,倒像是吃药反而加重了病势。你还是告诉我一些保全本性的常道吧!"
  老子说:"要知道保全本性的常道,先得问自己有否离本性?能使本性自得吗?能不必卜筮就知道吉凶吗?能安守本分吗?能不追求外物吗?能不仿效别人而求于自己吗?能无拘无束吗?能随顺物性吗?能像赤子之心吗?
  "赤子整天号哭,声音却不嘶哑,这是心气和顺的极致;整天握拳而不拿东西,这是德性自然的结果;整天看而眼珠不动,是看不偏向的结果;走路没有目的,停下来也不知道要做什么,只是随顺外物,与之同浮同沉罢了。而这就是保全本性的常道。"(《庄子》杂篇第二十三章《庚桑楚》)
  老子把人性非恶比作"婴儿"和"璞"。
  二、天徒与人徒
  心里诚直的和天理同类(天徒),既和天理同类就知道:人君和我无分贵贱,全属天生。……人们将称我做"童子",它的意思就是"和天同类"。
  外貌恭敬的和人同类(人徒)。有人手执朝笏,跪拜鞠躬,行人臣之礼,一般人就说:别人都这么做了,我敢不做吗?做别人所做的事,别人自不会嫉恨,这就叫做"和人同类"。(《庄子》内篇第四章《人间世》)
第60节:第十一章 "无"的用处
  第十一章 "无"的用处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语译]
  三十根车辐汇集到一个毂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否则车轴便无处安插,车也不能转动了。糅合陶土成为器具,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否则器具便失去了用处,连一点东西也不能包容。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否则也就毫无用处可言了。
  如果明白这种道理,就知道"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真正有用的所在,还是在于虚空的"无"。
  一、"无"的用处
  眼睛光亮便看得清楚;耳朵灵敏便听得明白;鼻子通畅可以闻气息;嘴巴通彻可以尝美味;心里通达,思路便畅行无阻;智慧透彻,便已到达德的境界。
  道是不可以壅滞的,壅滞了就要梗塞,梗塞不止,结果行为必定狂妄,终致互相践踏,互相攻击,祸害从此生起。凡物有知觉的,都靠气息周转不停;假使气流不畅,并不是天的过失,因为天生万物,都以孔窍通气息,又怎会阻塞气流?是人的声色嗜欲,阻塞了那条通道啊!
  人肚里是空虚的,所以能容纳胎儿;心地必须空虚,方可安容天机。比如房屋没有空余的地方,婆媳难免有所争吵。人也是一样,心地若不空虚,六情自会互相争夺。至于看见深山丛林就觉得清爽可喜,则是由于平日心胸狭窄,心神不适所致。(《庄子》杂篇第二十六章《外物》)
  二、"无用"的用处
  惠子对庄子说:"你所说的话毫无用处可言。"
  庄子回答说:"知道无用就可以和他谈有用的道理。广大无边的地,人所使用的,不过一块立足之地而已,其余没有用到的地方还多着呢!若将立足以外之地尽掘到黄泉,那么对于那块有用的地而言,还有用吗?"
  惠子道:"没有用了。"
  庄子说道:"那么没有用处的用处不是就很明显了!"(《庄子》杂篇第二十六章《外物》)
  脚所踩的地方虽然只是像鞋那么大的一块地,但他还必须靠他没有踩着的地方继续远行。(《庄子》杂篇第二十四章《徐无鬼》)
  三、不知的安慰
  精于手艺的人,不用规矩就可以画圆或直,那是因为他的手指和使用的工具已化合为一,可以专心致志而不受拘束。因此,忘记了有脚的存在,鞋子穿起来就舒适了;忘记了腰的存在,皮带束上也舒适了;忘记了是非的存在,心情自然也随之舒畅起来。
  心志不变,便不会受外物的影响,所在之处则无不安适。一旦觉得安适,就再也不会觉得不安适了,那是因为"它"--道,是忘记了安适的"安适"。(《庄子》外篇第十九章《达生》)
  讨论"无用的树之有用"的思想,请参阅二十二章之三的说明。
  第十二章 感官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5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6 ),故去彼取此。
  [语译]
  过分追求色彩的享受,终致视觉迟钝,视而不见;过分追求声音的享受,终致听觉不灵,听而不闻;过分追求味道的享受,终致味觉丧失,食而不知其味;过分纵情于骑马打猎,追逐鸟兽,终致心神不宁,放荡不安;过分追求金银珍宝,终致行伤德坏,身败名裂。
  所以圣人的生活,只求饱腹,不求享受;宁取质朴宁静,而不取奢侈浮华。主张摒弃一切外物的引诱,以确保固有的天真。
  一、感官减损了人性
  丧失天性的五种要素是:一为五色,它迷乱了众人的眼晴,使他们所见不明;二为五音,它迷乱了众人的耳朵,使他们的耳朵不聪;三为五臭,它熏迷了众人的鼻子,使他们鼻塞不通而伤到额头;四为五味,它污浊了众人的口舌,使他们食不知味;五为欲望,它混乱了众人的心扉,使得他们心情浮动而急躁。这五种因素扰乱了我们的生活,而杨朱和墨翟还认为这是有"得"的表现。
第61节:第十二章 感官
  但是他们口中的"得",并非我所说的"得",因为有"得"就有"困",这样的"得"可以称为"得"吗?如果是的话,那被人养在笼中的斑鸠和鹗鸟,也可以说是"得"了。
  如果一个人的内心为声色欲望所塞,形体为皮帽、鹬冠、插笏、大带、长裙所束,还自以为得,那么被反绑臂指的罪人和困于笼中的虎豹,也可以说是自得了。(《庄子》外篇第十二章《天地》)
  二、河风的行为
  风吹过河,河水就有损失;太阳晒河,河水也有损失。假如让风和太阳与河水相守,若河水自以为没有损失,那是因为有水不断流过来的缘故。
  所以水固守在泥土,影固守着形体,物物也彼此相系。因此,眼睛想要过分求明,耳朵想要过分求聪,心意过分追逐外物,便会导致伤害。危害一旦形成就来不及改变,反而会逐渐滋长丛生。(《庄子》杂篇第二十四章《徐无鬼》)
  三、外物改变了本性
  三代以来,人莫不因外物而改变了自己的本性;小人为利牺牲,读书人为名牺牲,官吏为家牺牲,圣人则为天下而牺牲。这些人的事业不同,名声各异,但他们损害本性,牺牲自身的精神却是一致的。
  譬如说:有臧和谷两个人去牧羊,他们都失掉了羊群。问臧怎么丢了羊的?他说是在读书。问谷怎么丢掉羊的?他答说因为赌博的缘故。两个人失去羊的原因虽不同,而其结果(都失掉了羊)却是相同的。(《庄子》外篇第八章《骈拇》)
  第十三章 荣辱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 (7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 (8 ),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语译]
  世人重视外来的宠辱,没有本心的修养,所以得宠受辱,都免不了因而身惊。又因不能把生死置之度外,畏惧大的祸患也因而身惊。
  为什么得宠和受辱都要身惊呢?因为在世人的心目中,一般都是宠上辱下,宠尊辱卑。得到光荣就觉得尊显,受到耻辱就觉得丢人,因此得之也惊,失之也惊。为什么畏惧大的祸患也身惊呢?因为我们常想到自己,假使我们忘了自己,那还有什么祸患呢?所以说,能够以贵身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把天下托付他;以爱身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把天下交给他。
  人失去本性,乃因五官分心于物质世界所致。一般宗教家认为,要使人类的精神得到解脱,惟有采取无我之教,这也是他们共同的理想。
  至于道家的解脱,乃是透过了解自身之无及天地之有而来。明白了这个道理,万事的幸与不幸,荣或辱都将化成肤浅和无义。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也出现在三章之四,若能对照阅读,将会有更深一层的领悟。
  一、荣、辱的定义
  大道本不能琐碎地去施行,道德原不能心存偏见地去了解。只了解一方,便伤害了德性;只施行一方,也妨害了大道。所以说:"使自己的行为正当就好了。"
  快乐又保有天性的叫做"得志"。古代所谓的得志,并不是高官厚禄的意思,乃是指没有比现在再欢乐的愉快而言。如今所谓的得志,指的却是高官厚禄了。
  官爵对人来说,并不是天生就有,而是外物暂时的寄放。凡是暂寄的东西,来了不能拒绝,去了也不能阻止。
  所以有道的人不因为自己的官爵显贵,就放纵自己的心志;不因为自己的地位穷困,就抑低自己的身份,以讨世人的欢心;而把高官和穷困的快乐视为一体。这样他才能身居显贵而无所忧虑,身处困境也无所愁烦。
  如果暂寄的富贵离开了就不快乐,那么在他快乐的时候,其本性的丧失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说:因外物而丧失自己,因世俗而丧失天性的人,便是不分轻重,本末倒置的人。(《庄子》外篇第十六章《缮性》)
  二、主权(所有权)
第62节:第十三章 荣辱
  有一天,舜问丞说:"道可以占有吗?"
  丞说道:"你的身体都不是自己的,怎能占有道?"
  舜奇怪地说:"我的身体不是我的,是谁的?"
  丞答道:"是天地借给你的。不但如此,你的生命也不是你的,是天地借给你的冲和之气;本性也不是你的,是天地借给你的自然法则;子孙更不是你的,是天地借给你的蜕变(若蛇或蝉)。所以动则不知去向,止则不知何为,食也不知其味。这一切的一切,乃是天地运行的阳气所形成,你怎么能占有它啊?"(《庄子》外篇第二十二章《知北游》)
  从以上的观点,道家产生了"至人无我"的学说:人应"藏天下于天下",不应在家庭的某个角落里寻找安全和舒适。所以,人该在道中忘记自己,就好像鱼在水中忘记自己一样。(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大宗师》)。
  三、至人无我
  在小水泽中的 雀讥笑大鹏说:"它想飞到哪里去啊?我飞腾起来、不过几十丈高就落卞,然后在蓬蒿之间翱翔,这样不是也飞得很自在吗?它到底要飞到哪儿去呢?"这就是小和大的区别吧!
  试看那些智能可以担任一官之职,行为能够号召一乡群众,德性可以合乎国君要求的人,不是和小泽中的 雀一样的见识吗?宋荣子对这些人只有耻笑,又岂会赞同?
  然而,宋荣子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假如社会上所有的人都称赞他,他不会特别得意;世上的人都耻笑诽谤他,他也不会沮丧。因为他能认定内外的分际,辨别荣辱的境界。这种人在世上已经很少见了,可惜的是他还不能达到至德的地步。
  那列子 (9 )乘风而行,真是轻妙极了,过了十五天他才回来,得此风仙之福的人,世上少有。但是,他虽乘风而去,免于步行,却还要乘风才能飞行,毕竟还得依靠某物 (10 )。
  至于那掌握天地枢纽、适应六气变化、遨游于无穷的宇宙、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人,还须倚恃什么呢?所以说:"至德的人,忘去自己,无心用世;神明的人,忘去立功,无心作为;圣哲的人,忘去求名,无心胜人。"(《庄子》内篇第一章《逍遥游》)
  圣人的教化,就象形和影、声和响那样密切。有问的时候,他必尽自己所知道的去答复。他休息时,寂寥无声;行动时,又随物变化无迹可寻。他提挈万物复归于自然的本性,遨游于没有涯际的境界,往来于无边无际的地方,与时俱化,无终无始。
  以他的形体而论,他和万物化合玄同,既与万物同体,就已达到无己的境界。已经无己,哪里还会有物的存在?认为有物存在的,是古代的君子;认为无物存在的,才是自然的朋友。(《庄子》外篇第十一章《在宥》)
  四、藏天下于天下
  把船藏在山谷,把山藏在深泽,应该算是很可靠了。可是半夜里,有个大力士把山谷和深泽都背走了,那藏的人竟还不知道呢!无论收藏大的物件或小的物件,虽然都可以找到合适的地方,但却不能使它们没有变化。如果一味地把小东西藏在大东西里面,结果还是会丢掉的。
  天下的理不是一人可以私定的,若将天下的理付给天下,把属于天下的藏之于天下,所藏的也就不会丢失了。因为这本是万物的法则。
  如果只具有人形,就高兴得不得了,那么世界上像人一样具有形体,又能千变万化的,其欢乐可就无法名之了。所以圣人将心寄托在没有变化而永远存在的大道中,无啥欢喜,也无啥悲哀。
  能顺着寿命的长短、生死的变化而为的人,尽管他还不能忘去生死的观念,但也足够为人的典范;何况那混合万物,齐一变化,主宰万物的道呢?(《庄子》内篇第六章《大宗师》)
  注释
  (1)因为它的变化而赋生命予万物。
  (2)相当重要的道家用语。
  (3)婴儿是纯洁的象征。庄子也以"小犊"为喻。
  (4)阴是消极、敏悟、寂静的。请参阅第六章的"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5)按字义解,为"提防"的意思。
  (6)此地的"腹"是内在的自我、无意识及本能等意;"目"为外在的自我或感觉上的世界。
  (7)译作生死。庄子原文特别强调这个解释。
  (8)按字义作"身体"解。
  (9)哲学家,生平不详。有关《列子》一书,据传为后世所编幕的。
  (10)风。
第63节:第十四章 太初之道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