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人的潜能和价值

_7 马斯洛(美)
问题和疑难
对有些人来说,高峰体验一直具有较髙的治疗意义;而对另
174
一些人来说,髙峰体验则由于使人产生了意义重大的顿悟、启示 或宗教皈依而使其整个人生观发生了永久性的变化。这一点很容 易理解,因为高峰体验就像使我们暂时步入了天堂,而后我们又 在这索然无昧的人世上不时回想起那美好的时刻。一个人很有特 色地说道,“我知道生活是美妙的,值得我活在世上I在那 些冷酷的日子里,我就竭A*忆那些美好的瞬间。” 一个妇女刚 刚经历了顺产以后,气喘吁吁地、同时又无比惊奇地对丈夫说, w决没有人有过像我这样的心情! ”另一个妇女在回忆同样的经 历时说,“我在当时感到自己就像是一个女皇,一个进界上最完 美的女皇。”有一个人回忆起他在战争期间一次夜间护航的情景 时说,在没有一丝光亮的沉沉黑夜里,他感到一种无比敬畏的情 绪油然而生,感到自己已经与广漠的宇宙融为一体,被包含在整 个世界的美之中,不可分割《>另一个人则回忆当他独自一人像鱼 一样在水中翻腾欢跃时,他感到自己爆发出一种纯粹是孩子的狂 喜心情,他因负感到一种生理上的完美幸福而禁不住放声大叫a 不用说,健康正常的性生活在相宜的情况下也常常产生类似的体 验。
我们不难理解这类美好的体验会产生心理治疗效果,使人变 得高尚美好。这种体验对任何人(不论是丈夫还是小孩)的性 格、人生观、世界观都要产生影响。真正令人费解的是这类体验 为什么〒学经常发生。尽管每一个人事实上都可能最终意识到自 己曾有似的体验,但为什么人的命运却如此可悲,充满了妒 嫉、恐惧、敌意和痛苦?这是我始终不能明白的问题。
从目前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线索,我们中有些人 正在专门研究“高峰体验者”和“反高峰体验者”。反高峰体 验者是指那些排斥、否认或压抑其髙峰体验的人,或者指那些 害怕自己的髙峰体验的人。我确信,如果我们以这种方式来抵
3F5
制高峰体验的话,那么我们内心的这种体验就不会带来任何好 处。
起初,我们以为有的人根本就没有产生过髙峰体验。但是正 如我上面所说,我们后来发现更可能的情况是反髙峰体验者有过 自己的这类体验,但他们压抑、曲解或由于种种原因排斥了自己 的体验,因而未能利用这类体验。
导致人们排斥其高峰体验的部分原因有:C1)那种刻板的 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如西蒙?德_博乌华相信这种体验是一种 脆弱病态的表现(阿瑟*凯斯特勒也这样认为)。在他们看来, 马克思主义者就应该“强硬”。为什么弗洛伊德要对自己的髙峰 体验持否定的态度,这是大家都拿不准的,也许是因为他 抱有十九世纪所特有的机械的科学观,也可能是因为(3)他的 悲观性格。在我所观察的对象中,我发现上述因素在不同的时候 都要起作用。在其他一些人身上,我还注意到(4)他们排斥自 己的髙峰体验,因为他们有一种狭隘的理性主义态度。我认为这 种态度是一种防御机制,专门反抗情感的泛滥、非理性的倾向, 失去控制、不合逻辑的柔情,危险的女性特征、对精神先常的恐 惧等等。我们在有些人身上比较经常地看到这种态度,如工程 师、数学家、分析哲学家、书店老板、会计人员等。一般说来, 他们都是具有强迫症倾向的人。
拒绝承认自己的高峰体验可麁导致种种不良影响,现在我们 就是要努力消除这些影响。
有一点我已经注意到,即权威人士对髙峰体验的赞赏有助于 人们解除对这类体验的压抑。举例来说,无论我是给学生还是给其 他团体作了关于髙峰体验的讲演后C不用说我对这类体验是肯定 和赞赏的),我的听众们都会恍然大悟他们曾有过i午多髙峰体 验,或者说,他们才首次“回想起来”。不过今天我更愿意这样
576
说,所有处于前意识?状态的混乱无序的这类体验全都冒了出 来,清晰注目,我们必须对此命名,必须认真对待&简言之,人 们此刻才“意识到”或者说才“明白”他们曾有过什么样的体 验。你们中4一定有许多人在听了我今天的讲演后也会有同样的发 现。这种发现很像你们刚进入青春期时首次萌生出性欲感觉的情 景一样,不过,这次你们的父亲却不会表示异议。
、最近,我从一个观察对象身上认识到一些与今天的讲演有关 的东西。一个女人虽然可能在分娩时产生髙峰体验,但她不能意 识到这体验与其他髙峰体验也完全一样,她不知道所有的髙峰体 验都具有相同的结构。大概正是由于这一原故,高峰体验不能产 生治疗性转换,不能产生普遍的效果。例如,女性只有在最后才 意识到T当她看到自己在丈夫的心中占据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位置 时所产生的感情,跟她在分娩时所产生的感情非常相似,也跟她 在碰到一个孤儿时所激起的强烈母爱板其相同。只有在这个时 候,她才能认识到这种体_具有普遍意义,她才能在以后生活的 各个方面有意识地利用这些体验,而不仅仅筒限于某个孤立的生 活角落。
这一研究工作也能有助于解释那个为许多宗教作家邦神秘主 义者所注意的古老难题,这个难题特别受到那些描写过有关宗 教皈依的作家的注意,像詹姆斯和贝格比等。他们常常暗示任何 人都有必要经历“灵魂最阴沉的阶段”,说到底,就是要有绝望 的体验。他们认为这是一个人要想达到神秘的狂喜心境之先夾条 件。从某些这样的作品中,我感到人似乎总要首先在最大程度上
(£ Precoflscious,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如弗洛伊德>,人的?识可分为两大部 分,*识和无意识,而无*识叉可进一步分为前*识和无*识主体,前*识 是无素识中接近意识的節分,其内容随时可能进入意识,伹无意识主体中的 内容却不容易或不可能进入意识,一译注
377
表现出自己的意志、骄傲和狂妄,当事实证明其意志、骄傲和狂 妄只能产生极大的痛苦时,人才可能打心底里表示让步和屈服, 并变得谦恭起来。他俯首屈膝,拜倒在圣坛前,对主说:“不是我 的意志,而是您的威力所致。”我要强调这不仅仅是一种宗教现 象,这种现象也可能发生在酗酒者或精神病患者身上,发生在女 性反抗丈夫的压制时,发生在青年人反抗父母的约束时。
我现在认负,这个问题的难点一直在于它既可能呈现出健康 的形式,也可能通示出病态的形式。例如,这整套系统不仅对宗 教皈依和神秘体验起作用,也对胜欲起作用。茌神秘主义的文学 作品中,我们能轻易发现有关性的成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清心 寡欲的教士是怎样彻底弃绝其情欲的,可以看到像蒙肯(Henry Louis Mencken)那样的评论家是怎样高声取笑这类风流韵 事的。对于所有那些不能使性欲和宗敎(在“较高尚”的生活 中)共存的人来说,这是一个进退两难的困境,它使人终日烦恼 不安。现在,这个问题的这一方面已经不再使人感到困扰,至少 对于那些把性欲(起码是性爱〉看成是愉快美好的事情的人来说 是如此,他们极愿意将这看成是通向天堂的大门之一。
但是,还有其他一些问题。骄傲很容易变成一桩坏事,而 完全缺乏骄傲也同样不好,这样可能导致受虐狂。一个人似乎应 该既能坚定、顽强、固执、戒备、蝥惕、气盛、好胜、自信等, 也能信赖他人,能做到松弛和善于感受,能采取道家的态度,对 万事万物听其自然、不加干涉,能谦恭臣服。例如,我们现在 S经知道,一个人要想创造,要想进行深邃的思索和理论研究, 要想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当然也包栝与异性的关系,他就必须 将上述两个不同方面的特点和能力恰当地结合在一起,女性在信 任人和谦恭方面较强,而男性在决断和竖强方面较强,这看来是 真实的,但是男女双方都应该同时具备两个方面的能力?
3T8
就我们迄今所看到的高峰体验来说,其中大多数都具有被动 感受的性质。高峰体验降临于人,而人则必须能够做到听其自 然.人不能强迫、控制或支配高峰体验。意志力是无用的,奋力 争取和竭力遏止也是无用的。对这类体验我们只须让其自然发 生。我可以给你们举一些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我的意思。安贾尔曾 对我说,根据他的经骏,那些真正患有强迫症的人根本无法在水 中“漂浮”,因为他们不能放松自己,不能做到无控制。要想自 由溧浮,你就得相信水的浮力。你愈是挣扎,你就愈往下沉0这 种倩形跟大1小便,入睡,松弛肌肉等一样。所有这些活动都需 要我们能够使自己放松,任其自然发生,意志力只会碍事。由此 可见,意志力的干涉似乎只能抑制髙峰体验。
关于这一点我最后想说,“听其自然”和“信赖感”等诸 如此类的能力,并不一定意味着是“灵魂的阴沉”或ff绝望”, 也不意味着是骄傲感被彻底粉碎,或人的被迫屈服。健康的骄傲 感与健康的感受性可以并行不悖。我们要打掉的是那种不健康的 骄撖。
随便提提,这一点也是神秘体验与髙峰体验之间的又一不同 之处^
我在其他地方巳经提到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即高峰体验使 一些人变得更活跃、更激动、更兴奋,同时又使另一些人变得松 弛、平静、安详。我不明白这种差别的真实含义,也不清楚产生 这一差别的根源是什么。也许后者与前者相比是更完全的满足, 当然也许不是。在所有的受试者中,我至少遇到过一位因高峰体 验、特别是审美体验而感到剧烈头疼的人。她说在这些时候她感 到自己很生硬1紧张、激动,因而变得特别健谈。这头疼并不使 人讨厌,她一点也不回避,相反她还期待头疼出现。与头疼同时 出现的还有其他一些比较普通的现象,她说,“世界变得美好,
379
我自己徂变得和善。我有一种强烈的希望感,这对我来说是少有 的事。在这些时候,我明白我想要什么,我很有把握,较少怀 疑;我的工作效率变得高起来,能很快作出决定,很少含糊。我 比任何其他时候都更清楚自己的要求和喜奸。我不仅惑到更有希 望,而且更富有体谅精神和同情心,”等等。
我提的问题都是关于那些人们感到极度兴奋和幸福的瞬间, 因此他们能够注意到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悲剧、痛苦以及面临 減亡在那些具有足够勇气和力量的人的心中同样能够产生认知效 果和治疗效M。因此我们必须研究快乐与忧伤的融合,欢笑与眼 泪的密切关系。
人们常常告诉我,有人流泪是因为极度的幸福(如在愉快的 婚礼上哭泣),或是因为正义的最后胜利(如为幸福的结局而热 泪盈眶)> 也有人因为感情激动而喉咙哽咽〈如由于跳舞特别优 美而产生高峰体验时),或是因为音乐髙峰体验而打寒颤、起鸡 皮疙瘩、发抖,甚至有一个人还出现呕吐的征兆。所有这些问题 都需要深入广泛地研究。
对高峰体验的研究不可避免地要提出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解答一定会成为下一个世纪的心理学的注意中心。 这就是古代某些神秘主义者和神学家称之为“大间意识”(Uni— tive consciousness)或其他什么名称的问题。正如驾信宗教的 人所说,这个问题就是怎样在这个世俗的世界上度过圣洁的一 生,怎样使人生具夜永恒的意义,怎样在这不完善的世界上始终 保持着对至善至美的理想,怎样在假、丑、恶的尘埃中永不忘记 对真、善、美的追求^过去,人们若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不得 不逃离尘世,隐居在寺庙里,过着苦行的生活。不少人还想尽一 切办法来折磨自己的肉体,压抑自己的欲望,克制其胃口,他们 错误地以为肉体和欲望是与永恒、至善至美、神性、上帝的意旨
3B0
等格格不入的。
请注意1高峰体验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被吸收到——或 甚至完全取代——那些不成熟的观念》根据这些观念,天堂不过 像一个乡村俱乐部,只是地点有些特殊罢了,大概在云层里。而 在高峰体验中,人们常常能直接窥见上帝的本质,而永恒性也似 乎成了现实世界本身的特征,或者换种说法,天堂就在我们的身 边,从大体上看,它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达到,我们随时都可以步 入天堂,逗留几分钟。夭堂存在于任何地方,在厨房里,在工厂 里》在篮球场上,在任何地方完美都可以出现,手段可以变 成目的,事情可以妥善办好。“大同生活” CUnitive Lire)变 得比任何时候都更成为可能,而不仅仅是梦想。有一点很清楚, 我们的研究将使这种生活更接近、更可能达到。
最后还有一句话。现在,那些比较熟悉有关神秘体验的文学 的人已经可以淸楚看到,高峰体验与祌秘体验非常相似,二者间 有彼此吻合一致的地方,但它们并不是同一的。它们之间的关系 究竟如何,我还不十分了解6我最多只能猜测二者并先本质区别, 只有程度上的差异p正如古典意义的描述,整个神秘体验多少有 点接近那些或大或小的高峰体验*
炫維译
第三部分
新的趋向及其它
人类潜在能力的新启示?
C美〕奥托②
何谓人类潜在能力?简单地说,它的含意是,一般健康人只 在运用着他的潜能的极小一部分《>本世纪初,美囯心理学家威廉* 漘姆斯曾提出假设:一个正常健康的人只运用了其能力的百分之 十。稍后又有学者玛格丽特?米德撰文,认为不是百分之十,而 是百分之六。她的文章后来收入我于一九六四年出版的《人类潜 在能力探索》—书中。而据我最近恬计,一个人所发挥出来的能 力,只占俥全部能力的百分之四a我们估计的数字之所以越来越 低,是因为人所具备的能力及其源泉之强大,根据现在的发现, 远远超过我们十年前、乃至五年前的估测。以下我进一歩阐明此 问题4
首先,深信人类潜在能力的有哪些人呢?其中有亚伯拉罕_ 马斯洛,自然还有加德纳?墨菲,著名心理学家,这位我认为是当 之无愧的“人体潜在能力运动之父”。一九五四年,壅菲出版了 《人类潜在能力》一书,由于这本书,他遭到各界人士的漫骂围 攻。一九六三年,我曾要求他为(〈人类潜在能力探索》撰文。从 那以后,他就在人类潜在能力的几个领域中更加话跃,除上面言 及的几位人类引为科学家之外,从事这项研究工作的还有已故的 戈登?奥尔波特,刚才提到的玛格丽待?米德,以及〗*乙?莫
①译自Arkoff, A. (ed.) , Psrchologf and personal groTrth, 19S0, pp. 337 — 344
② II托(Herbert A*Otto, 1922-).
3S5
雷诺博士和卡尔*罗杰斯当然,在其他国家中,还有许多同 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人类潜在能力的表现种种
那么,有哪些人类潜在能力的表现呢?你也许会记得你的金 色童年。当你走出房门,空气是何等的新鲜,万物的颜色是何等 的灿烂!你也许有如此体会:你的父母走进屋子,一言未发。然 而你已预感到他们将说什么,什么事情将会发生。这种种感觉的 能力到我们成年后就逐渐消失了。童年时,对于父母所作的种种 暗示,我们更容易心领神会。当然,这种惑觉能力在成年期能够 再度获得。
临床心理学家们通过训练之后,往往能够理解人们种种非言 语的暗示。一个人踅进办公室,在椅子上坐定,虽然他未讲一句 话,一个训练有素的心理学家已经对他有很多了解^在很多新的 成长研究中心里,都设有这种感性觉知训练。这种训练能重新唤 醒人们的这种感觉能力。而这种能力使人能够采用与现在不同的 方式和周围的人与事接触^
我们不断感觉到的阈下意识是人类潜在能力的另一种表现。 当听别人汫话时*我们同时也注意到了周围的嘈杂声音<^我们所 感觉到的信息,只是我们接受的无数信息的很小一部分。还记得波 士顿那场椰林公寓火灾吗?那扬火灾使许多人丧生。哈佛大学公 共卫生研究所的一位精神病理学家对这场火灾进行了研究,他发 现火灾之前有十来个人走进室内,旋即又走了出来。原因是他们 感到“不舒服”。到底哪里不舒服,他们也说不出来。只是感觉 异常,似乎有某种因素催促他们离开那里。这些人感到不舒服的 时间,从火灾前一小时到十五分钟不等s于是这位精神病理学家提
出如下假设i这些人在那时通过嗅觉已感到火灾已在某处闷烧。 他们的意识或者说他们的大脑计算机构告诉他们:那些珠光宝气 的帷帘快着火了,快离开这里。他们的大脑经过简单的计算然后 发出报蕾信号,于是他们采取行动&从这件事中,我们得出教 训;要更加相信你的直觉,并照此办事。
人的大脑可以看成是一个计算机,但比现荏的任何计算机强 大得多。设在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本学的大脑智力研究所的一些 研究人员认为人的大脑功能实质上是无限的。我们之所以用计算 机比拟人脑,因为人脑和计算机一样,在.它活着的时候,汲收了 大量的信息P但我们还没有学会给自己编排解决问题的程序。意 味深长的是,是什么因素阻碍了我们利用这些大量储藏的信息解 决问题? '
在未开化的部落中,我们得到另一个人类潜在能力的例证。 印地安人有着非常敏锐的意识。通过地上的鹿蹄印,他们就可以 做出判断:“此鹿离开已约有一个半小时,它有多髙,有多重 等” 0 —个巫医也许会指着万里无云,艳阳高悬的天空对一位来 访的人类学家说:“用不了一个钟头,准有一场暴风雨”。人类 学家对此浑然无觉,但巫医感觉锐敏,早已嗅出暴风雨的蛛丝马 迹。这样的例子真是不胜枚举。许多未开化部落的人都有异常发 达的嗅觉^而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却由于生活在一氧化碳和有毒 的工业气体环境之中,大大丧失了这种感觉。
^■于澳大利亚土人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人类潜在能力的又一 表现。科学家们发现,这些土人具有超人的感觉能力。他们能够在 很远的距离以外以非物质的方式传递信息。这种信息的传递是在 严格限定的条件下进行的。这就使我们接触到了超感知觉,进入 了灵学的领域0而灵学在几十年内都时运不济。许多科学家至今 担不承认超感知觉。虽然已经有人对此作过大童的研究,虽然美
3B7
国在这方面的先驱和奠基人约瑟夫*莱茵也就此做过大量的工 作,心理学界仍然在这个问题上争论不休。他曾受到不少攻击, 怀疑他收集的数据的准确性。尽管美国最高专业学会对他的统计 处理给予充分肯定,对他的攻击仍是有增无减。值得指出的是, 如果人们全盘接受超感知觉假说的话,那无异于动摇他们对一切 事物的根本看法,将改变他们的信仰,将改变他们整个的系统。 这也许是灵学受到巨大反对的原因。
在苏联有二十多个政府主办的研究所和研究中心从事这方面 的研究。他们称这种特殊的心灵感应现象为“脑电波传感”。苏 联的科学家相信人的大脑可以象广播电台那样传递信息。他们的 研究和我们有所不同。他们承认现存的现象,选择一般智力的人 作为试验对象并施加训练&他们的研究就是这样进行的。而我们 的研究方向是选择天赋很高、冇这些超感能力的人,然后进行测 试、研究,试图弄清超感现象并证明其实际存在。我本來可以在 这方面讲很多,然而在这里我只想说明超感知觉也是一种人类潜 在能力的表现。美国工业部门已经对人的超感知觉研究进行投 资。如果你对此项研究有兴趣的话,可以从《怎样发挥你的潜在 能力>〉一书?中得到更多的东西。
创造力是人类潜在能力的又一表现^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惊 人的创造力。行走在美国的大地上,我时时都被我周围的人民的 巨大的创造力所震悴。数据证明,如果你参加过创造能力训练的 话,你的创造力就会比以前更加旺盛D美国的企业界在这个领域 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通用电气公司的研究就是杰出代表之
^ o
人类潜在能力还可以从人们对自主神经系统的新理解中显示
① Otto, Guide to developing your 1967*
3S8
出来。我们这一代人被告知他们不能控制自主神经系统&然而最 近通过对生物反馈系统的研究,我们发现心律、血压、消化器官 的运动和脑电波都可以受到人为的控制。这个结论所包含的意思 似乎有点荒诞不经。然而那些被称为中流砥柱的科学家们正断 言3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人体有能力使自身再生。如果我们减 少登月投资而增加这方面投资的话,我们定能使这一设想在我们 这一代人中成为现实&人体内部的大千挞界还极镭人们去探索0
现在人们正在越来越多地用人造器官来代替人体内坏死的器 官。这种作法使人失去人性。人被装上人造肾、人造心脏、人造 胃,便越来越象机器人。我们应该把时间和精力用于研究那些起 死回生的倒子。有些人得了不治之症,身离黄泉路不远&但心不 由己,忽然决心恢复健摩,最后竟达到目的。或者利用人的信念 和他们对上帝的信念作为他们自生的促媒,最后也确实实现了器 质怯的再生。这类例子世界各地都有,有案可稽,充分证明了人 类的这种能力6这才是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多年以来,每当和 内科医生谈到这个问题,他们总是同意我的观点,并当场举出几 个从医i上看来不可能、但实际上又发生了的例子。我们的,应 该花在这方面,而不是去研究什么人造心脏、人造肾一那些本 末倒置的事情。
人们现在热衷于在人体内更换“小零件”,这只能使人机械 化、使人性丧失。当然器官更换有一定的意义,无可厚非。我只 是想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探讨这个问题。科学研究为绝大多数人的 最大利益服务,使整个国家受益。把一些小玩意儿移椬进人体, 因而使人性丧失,则与此目标南辕北辙。据我看来,现在还无人 涉足起死回生,器官再生这些领域。而这些事情却已经发生或正 在发生,这就是现实。如果有人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的话,我愿 得知进展而欣欣然。
389
脑力活动是人体潜在能力的又一表现。在这个领域里,我们 的苏联同行巳遥遥领先。他们曾对一些智力最高的人做过一些研 究。一九六四年,在一家理发馆里,我偶而在r张苏联为英语国 家的人办的报纸“苏联今日生活”上读到一篇文章。其中谈到人 们运用自己脑力的本领。文章如下:
“人类学、心理学1逻辑学、生理学的一系列最新成果证明 人类的潜在能力是巨大的。当代科学使我们懂得人的大脑结构和 工作情况,大脑所储存的能力使我们目瞪口呆。”
“在正常情况下工作的冬,一般只使用了其思维能力的很小 一部分。如果我们能迫使我们的大脑达到其一半的工作能力,我 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学会40种语言。将一本苏联大百科全书背的 滚瓜烂熟,还能够学完数十所大学的课程吣”
“这种说法并不夸张^这种对人类潜力理论的推断,现在已 为人们所接受a怎样才能挖掘出这一巨大的潜力呢?这是一个牵 涉甚广的复杂问题。”
为了争取人们对人类潜力研究的普遍支持,我曾先后与副总 统汉弗莱及各方面其他政府人士进行过会晤,我甚至还在墙上画 过一幅俄国熊的画。不过我同时提出,两国之间不庳竞争,而应 本着情报互通,造福人类的精神,共同搞好这项研究,汉弗莱曾 对我作过口头许诺,以后就杳无音信了。
人类潜力的另一表现是精神潜力。这种潜力人人都有。我认 为教堂无助于对这种潜力的发掘。教堂所鼓吹的,是一种使生命 衰弱的,低级的精神感受&希望得到这种感受的,都可望获得圣 徒迦克伯?伯可米或圣徒莫格所获得的那种神秘的感觉。人们不 通过教堂的礼仪也可以得到更加深刻的思想交流和思想一致的调 整。教堂神父们似乎对此不感兴趣,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因为 人们通过深刻M思想交流会成为异教徒而反对教堂。所以我认
为,每个人都有巨大的精神潜力,而这个领域是被忽视了的。
最后还有“摩西老母效应w值得一提。许多人到了垂暮之年, 忽然发现自己有这样或那样的能力。这种能力过去从未被发现,只 有到了老年,才派上用场。这些人和那些徒有这种本领而不得其 用最后终于抱恨终生的人相比,要强得多。当我访问称之为“退 休村”的村子时,我发现了具有各种各样才能的老人,在暮年之 际正发挥着自己的才能。美国现已著名的艺术家摩西老母在她的 晚年才发现自己有惊人的艺术才能。所以我们往往把她当作范 例,解释这类现象,并称之为:“摩西老母效应〃。
与此相提并论的还有“短路理论”:如杲我们不去唤醒我们 的潜在能力(这种潜在能力包括能力源),这些能力就会转化成 自我毁灭的渠道。这是我的观点^这和一句体育界的行话相似 ——“不用,就会失去” ^肌肉如果不运用,就会萎缩。而这种 荽缩程度之大,足可以加害于身体。我们说,如果你不断地挖掘 你的潜在功能,你的一生都会充满令人激动的探险^
当我谈及人类潜在能力的假设 <人只发挥了其潜在能力的百 分之十)时,人们也许会说“啥?我现在已经做得相当好,没有 必要再来给我施加压力。”我对此的答复是“你可曾记得在你的 生活中有这样一天:你工作得特别轻快,你的创造性得到了空前 的发挥,你的工作由此而卓有成效。你这天感到很幸福,心里有 一支歌在欢快地跳荡……总之一切都那么称心如意? ”。我们每 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这是因为你比平常更多地运用丁你的潜 力,而充分地运用你的潜力是一次愉快的经历。是的,迖到这一 步可能会有骚扰,因为这涉及现状的改变A成长和变革总是息息 相关的。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在成长、在进步时,我们的心情是欣慰 的,这是一种满足和欣喜结合在一起的丰富情感。
391
人类潜能运动
现在让我谈谈人类潜能运动。大约四年之前,还只有三个成 长研究中心:它们是伊萨冷学院、凯洛斯研究所和芝加哥的绿洲 研究所。今天,已有至少有一百七十五个研究所,从事这方面的研 究,这些研究所都同意人类潜能说,并用分组试验#的方法发掘人类 潜力。I960年,我在犹他大学创办了一所人类潜力研究所w我们在 实验中发现:人们很难自动挖掘自己的潜力,我们利用了小组试 验室的研究,并采用了许多方法。之后,我把这些方法汇总编成 —本书,名叫《挖掘人类潜力的小组法种种》①研究所重点研究 怎样在专家辅导下,以结成小组的方法挖振人类潜力,专家们百 分之九十五的精力都用于对正常、健康人的试验,参加者也都发 挥得很好,他们都希望能更多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在试验中,许 多人一而枵,再而三地回來要求再接受这一类小组体验(在我指 导的那个组中,百分之五十都是再次参加的),这是为什么呢?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此法行之有效,能帮助人增进创造力,増强 解决困难的能力。使人们对自己的看法和估价更加积极《值得一 提的是,它还给人们的家庭生活带来了积极的变化。
人类潜在能力假说断言每一个人只运用了其能力的很小一部 分-这个假说实际是给愚笨的儿童或成人都带来一线希望之光。 因为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力。虽然至今我们还未学会去开发它,但 它毕竟能被开发出来。在这方面,我主要在黑人居住区,在老年 人及一些失业的人中,进行了试验。最近我们在人类能源发展组 织的协助下,在圣迭戈作了一次颇为成功的试验。虽然人类潜力
① Otto*H*A*Graup methods to actualize hum an potential, 3975* 392
坷以给每个人带来益处,遗憾的是,对于美国的大多數人来说, 人类潜力假说还是陌生的。只有少数髙级知识分子知it它。然而, 这个假说却应该众人皆知。应该让全世界人民都知道,应该成为 各国人民的福音。
我们正在经历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我们都是变革者,阿 尔文*托夫勒的著作《未来的展惊》中所谈到的新兴村社的兴 起,妇女解放运动,争取生态平衡,都是这场变革的标志。下面 我们摘引一段理査德? E _法森博士的文章。该文发表于1967年 3月的《公共教育》上,文章的标题是“杰瑞米_法森的教育v, 这篇文章同时也是给加利搞尼亚州中等教育委员会的一个报告,
“将来,变革将不仅是生活中的一段插曲,而且是生活本 身。生命也将不仅是一种存在而被人们视为不断变化的过程。只 有那些能在变化过程中生活并享受这种变化生活本身的人才能得 到幸搞。那时,变革在生活中已是必不可少。未来的生活变化很 快,我们必须有灵活适应的能力,人与人之间的暂时关系和萍水 相逢,都能够使我们的生活増添欢乐和兴趣。在过去,熟悉的环 境、熟悉的人,固定的生活,对于价值、地方、人与人之间关系 永恒不变的概念及电此产生的可靠感,一直是我们生活的基础。而 将来,我们能否适应生活,则要看我们对这种变化的应付能力了。” 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你因循守旧,你就会越来越走向生 活的反面。因为无论在嘟里都处在变化中。也许你三年五载后会 重返母校,发现母校也在变化。如果你的心里还伟念着过去,你 会感到痛心的,
人格和环境 环境对于人格的影响的重要性,在过去一直是被行为学家
393
们忽视和低佶的。因为人的内心活动复杂而莫测》还因为如果人 们指出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环境,那么人类就必须对坏境负 起责任来。我个人认为,这是行为学家们避而不谈环境与个人的 密切关系的又一个原因。我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基于多年之前 的感觉隔离试验。多次的试验证明I如果把一个人放在充满了水 的容器里,配以氧气设备以保障生存,把盛满水的容器放在一个 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断绝一切声音来源,使这人处于一种完全与 信息搞绝的状态中,过三个小时或四个小时,他就会产生幻觉。 这就充分说明人格的支柱是环境。
把一个人与世隔绝,是现在能够采用的、最严苈的刑法3如 果一个人在孤独中呆很长时间,他最后就会精神失常。这神惩 罚,最为常用。在一些完全熟练地采用这一方法的监狱,牢房里 的人在食物被推进双层夹门时,听不到任何声响,他周围是绝对 的黑暗,他听到的是完全的寂静口到后来,犯人就会精神失常。 当然如果他性格坚强,或有股力量支持着他,.那就另当别论了。即 便如此,他所忍受的痛苦也是很大的在人格形成过程中,物质 环境和社会交往有极大的意义。我们过去一直不愿正视这一现 实,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剧之一。
从环境这个角度来说,舆论宣传的冲击力不可低估。我曾在 《屋期六论坛》上撰文,对此问题有所谈及,这里转摘如下: "舆论宣传工具如同贩卖精神粮食一样,宣扬暴力行为其恶果压慢 悵地腐蚀着人们的自我系统9这种腐蚀,损害了人们的信任因子。 假知我们在发育成熟的那些年间,我们能在感情、爱情和理解方面 得到一定的满足,我们就能够对我们的伙伴投以相当的信任' “尽管其重要性被贬低到最小程度,信任仍是当今社会最重 要的因素之一。我们基本上是信任人的。比如:当我们驱车奔驰在 公路或高速公路上时,我们就对同行的人怀有极大的信任感,对
394
于那些和我们联系以完成他们的任务或责任的人,我们也是很信 任的。信任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的基本工具。当我们对某人表示 不信任时,他会敏感地觉察到,并回报以同样程度的不信任。我们 的新闻报纸里不间断地充斥着犯罪暴力行为1抢劫、强奸等消 息。这些消息正形成一股缓慢而强大的潮流,侵袭我们信任水库 的堤坝。年复一年,我们很少听到恩爱、关心、人情友谊的佳 音。同理,我们自己也开始不被人信任了。总而言之,舆论宣传 不间断地发表犯罪行为的消息,好似滴水穿石,蚀穿了人们心中 的信任因素,导致人们之间的互相疏远、隔阂,妨碍了人们之间 真挚感情的交流,破坏了人类大同世界的形成、发展和昌盛。”
我们的电影、电视,满眼暴力行为,真是槽糕透顶。至少和 信任因素的毁掉一样糟糕。它使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方法> 用暴力解决问题。比如,毒打某人,或暗杀某人,更有甚者,折 磨某人以求解决个人或社会问题。这个方法被认为是行之有效 的。当今社会上犯罪率惊人的上升,很大程度上是这种引导美国 人以暴力解决问题的社会条件造成的。这就是我国的瑪实,而我 们却在一旁坐视不管,任其蔓延。
家庭群
群居运动之兴起,是因为人们寻隶一种人与人之间真诚相 爱、相互关心的关系。人彳门认为这种关系,靠单个家庭是难以达 到的。
显而易见,家庭这种社会结构已处于进退维谷的困境。扶危良 计之一,就是建立家庭群。家庭一直陷于原来的那种窘境中, 难以自拔,若要成力一个互相理解、互相爱护、互相关心的集 体,其唯一出路是家庭加入另外的家庭,组成一个扩大了的家庭
395
~"家庭群,家庭群的理论基础是斯托勒博士关于网状家庭结构 的概念?。人的自我舁化和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疏远,是当今最严 重的问题之一,而家庭群这种根基雄厚的方式,可以部分地解决 这个问题&
一个家庭群拥有三个到五个家庭,这些家庭有自己独立的住 m按固定时间在一起碰头,労了建立起互相友爱,互相关心的 关系,他们首先要公开直率地交流思想。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 交往和经历〈这种交往能在家庭之间制造一种友好气氛,我也曾 就此写过专论),这些家庭就探讨起他们的理想和目标,比如: 作为一个扩大了的家庭,将来应做些什么?怎样共同发挥家庭成 员的作用?家庭群之间的宗旨是帮助其成员发挥他们的潜力,使 家庭生活更加丰富、更加美好、更加稳固。 ‘
我竖信,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家庭将和我们同在。而同 时,又会有很多新的生活方式出现,供我们选择。它们发展缓慢 而又确定不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这些方式。面对各种各样 的生活方式,我们应诙允许它们的存在,承从它们的存在^也许 我们社会会在其中的一种方式中永恒地生存下去,有谁知道呢? 海明威?在很多年前曾说过一句话,对我来说,真是震聋发愦。 他说他将不再说:“我绝不会那样作”,因为他发现,若干年后 他将正在做他“绝不会做”的事。
家庭的巩固 我确信,家庭关系应该加强。每个州都应成立婚姻服务咨询
<3)参见Otto, H-A-, The family1 in starcTi of & fuiure, 1970.
②海明戒{Ernest Hemingway, 1961),臾国小说j|C, 1054年得过诺
见尔文学奖。一译注
396
中心,这种中心由联邦支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巨大的系 统,为巳婚和未婚的,以及需要得到帮助的人服务或提供信息与 建议a这样就可以减少婚后的不幸和离婚。因此,有必要加强这 种联邦和州支持的婚姻服务咨询中心。这里我想引用我在“难道 一夫一妻制失败了吗? ” 一文中说过的一段话:
“目前的医学大力介绍年际体检作为防止疾病的方法之一, 这是完全必要的&同样,对于那些愿意培养和发展婚后幸福的夫 妻来说,年终总结也应提倡。这样,在‘危机’到来之前就能达 到统一认识,加强和提髙家庭关系发展的潜力。主要注意力应集 中在促进家庭达到更加亲密、愉快,有创建力又完美的婚姻关 系。我建议,全国各地都应有婚姻和家庭潜力服务中心,这样, —个家庭可以每年有一次‘体检’,也许,更重要的是可以欢得 对他们婚姻有利的、积极的信息。所谓‘信息’,我指的是在如何 使婚姻更加完美方面所收集的建议、提示和研究。”
婚姻和家庭潜力眠务中心是1968年我在芝加哥短暂停留期间 与我的一个同事拉西*霍尔博士共同提出的&这一方案得到#基 石基金会”的支持,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一直未能充分实行。 无疑,这是很可悲的。因为,婚姻和家庭潜力眼务中心不论是 作为一个试验方案,还是为了培养为发展家庭潜力而工作的专业 人员,都是当务之急。
在全国范围内,有一种对家庭冷漠无情的倾向。所以要得到支 持,是十分困难的。例如,据我所知,除内布拉斯加的尼克*斯 提奈特教授外,还没有人在加强家庭关系方面作任何研究。在我 看来,家庭迄今仍是人与人之间关系中最完美的结合。让我们支 持、加强它,力提髙发展家庭关系的潜力而努力。
397
提高个人潜力
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粘住”或B冻倕” 了不少的人。提 髙个人潜力,并不是要推翻所有这些风俗习惯,而是在认识到它 的束缚性的基础上,迈出新的一步。陈规旧习逐渐根深蒂固, 最后把你带入六尺深土之下。你的希望成灰,瞑目而眠。应该认 识到陈规旧习正侵害着我们,阻止我们接受新经验。人们吃的是 同样的早餐,甩同一个牌子的牙音刷牙;发出同样的动作洗 脸r采用同样的方式娱乐;在同样的三、因个餐馆就餐I购买同 样的饮料。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能力,挖掘更大的潜力*就要除去 其中限制你发展的陈规旧习,让新的经验和信息输入。要获得这 些东西是值得冒险的。
我们的教育制度,扼杀了求知的好奇心。据统计*我校毕业 生每年只读一本书。我认为,这就是对我们教育制度的最严厉的 控诉。目前情况发展的恶兆是再清楚不过了。"信息输入”和
“信息输出”的“灌输法”,即"如果你完全重复我的话就能得到 优良等级这类事,常常就是所谓的大学、学院教育。我们应当激 发求知的好奇心,箝要新的经验,需要冒各种风险,深入人类潜力 的各个领域及发展中心。在发展中,不怕冒险。
我发现我釆用的一种方法极有价值。这里我愿与你们共享I 这就是自我承认法。每当完成一项自己认为了不起的工作,十有
A
九回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上级很少说I “这工作干得不错1 ” 或者同事称道,“好家伙,真了不起i ” ,或者其他人的表扬。 但我们自己却明白我们完成了一项很不错的工作。因此,每当我 完成一项工作,只要我自己认识到它是出类祓萃,井且也真正喜 爱它,我就对自己承认它。通过这些事例,我赠给自己一份美好
33#
的礼物。这礼物舞我前进的动力。结果,每当我衰成一项杰岀的 工作,我就盼望着这种献给自己的礼物。我认为,通过这个过 程,高质量的工作和创造性可以重现,这就是自我承认的方法之 一,而且确有成效。
最后,我想谈谈发掘个人潜在能力的小组试验法。这个方法 S被许多精神病医生和大学所采用。我还打算走遍全美,并去国 外,对有兴趣采用这些方法来完善人类潜能的同仁进行培训,为 咨询服务中心和心理学部门输送人材。各地的人类潜能研究机构 的负责人不妨将此法忖诸一试。小组试验法强调建立互爱的环 境,使自由交往不受阻碍,人与人真正达到互相关怀。在许多方 面,这都与#交朋友”和"敏感作用”提供的环境不同,后者在小 组实践中,常常弥漫着愤怒和敌意的气氛4我们绝不强迫任何人 参加我们的试验,参加与否,恭请自便。一周以后,我们不难发 现,参与者的变化和发展是十分惊人的。
我们之中的每一个人都只是发挥着自身潜力的很小一部分, 小如芥豆之微。在这里,我衷心希望诸位去不断发掘自己的潜 力,进行那人生旅途上最激动人心的探索*
田海林许启明译邓鹏校
扣9
存在的焦虑与创造性的生活?
〔美〕沃克?
现在苒去评说当今社会的飞速变化以及知识,技术、财富的 猛增已是过于迁腐了,但上上一代人或前两代人前进的步子大大 加快,这却是事实。恰如有人打趣所说的那样:刚开始干,就 过时了。”现代世界委实变化太快,以致诞生在这个世界的儿童 们到了成年时,他们出生的那个世界已不复存在。学生在学校所 学的功课,一俟他们毕业的时候,都已经因为社会的迅猛变化而成 了无用的玩意儿。在过去,事态似乎稳定一些,还可以预测。人们 为生存而奋斗,这似乎赋予了生活一些内在意义,目标似乎也比 较明确。然而,由于今天技术与财富的泛滥,对大多数人来说, 生存已不再是唯一的奋斗百标。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开始思考 他们生存的意义和这时,他们常常发现自己为这一类问题 所画感,诸如:“我i谁?我正走向何方?为什么我要去那里? 我所干的一切意义何在?真的有必要吗? ”伴随这些问题而来的 是烦心的焦虑、极度的苦恼。
有些心理治疗家曾提出一种存在心理疗法,以帮助人们认清 这些疑难和问题。这方面比较引人注目的先驱之一是维也纳精神 病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 一次,弗兰克尔博士问一位陷于绝 望而不能自拔的病人,“你为什么不自杀呢? ”这时,弗兰克尔
①译自 Arfcoff,A, (erl, >P Psychology acd personal growtli, 1980,pp, 258—262,
②沃克(C,Eugene Walker, 1939~~>
400
的眼睛一亮,一下子窥见一秤能着手帮助病人认清自己的生活意 义的方法。
弗兰克尔是极有资格来谈生活意义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 被囚禁在纳粹集中营里时,他的思想曾受到考验。他的早期著作之 一题名为《从死亡的营垒走向存在主义》(后修订,并以《人对意 义的探索》?为题出版),这样有些人就以为他的思想是在集中 营里形成的。其实,他曾告诉我,在他被囚禁以前,自己的思想 就已形成,并完成了阐发这些思想的手稿。只不过他的思想在集 中营得到检验,信念也更加坚定。
弗兰克尔认为,人的主要动机是要揭示出自己生存的意义。 他把这称为“探求意义的意志” (WiU-to-meaning),并杷它 与其它两种流行的关于人的本质和动机的观点区别开来^ 一是认 为,人的动机是趋乐避苦。这种享乐主义的观点弗兰克尔称之为 “求乐意志” GViU-to-pleasure)。这一看法曾得到不同领域 中许多人的认可,在精神病学领域,弗洛伊德是最大的代表,第 二种认为,人的主要动机是统治和征服的欲求。这是以阿德勒为 首的一些人的看法,弗兰克尔称之为“权力意志"CWill-to^po-wer>。弗兰克尔认为,这两种看法只包含有部分真理*但在 探究人身上的主要动力时,它们就错了。人的主要动力是竭力要 理解生存的意义。动物寻求快乐与征服,但却不懂得生存的意 X.入的本质是探明意义。
有时,人的“探求意义的意志也会受挫,弗兰克尔把这称 为*生存挫折”。这种挫折根源于人在生活中所感到的“生存空 虚”,而且它主要表现为一种厌倦状态o这是一种空虚感,一种 失却自身的滋昧,一种觉得万事无聊的心绪6这种厌倦和空虚的
? Frankly V*. Maay3 Search for m?aaingv
401
情绪状态本身并不是一神精神疾病。它是一种精神上的“不安% 人人都可能产生。人们只有在发现自己生存的意义后才能消除这 种状态。但如果这种状态持续下去,它就会成为滋生焦虑、神经 症和其它情绪疾病的温床。
神经症和情绪障碍当然也会由其它原因引起,但在今夭,有不 少是由生存空虚和生存挫伤导致的a弗兰克尔把它们称之为“心 灵性”(no6genic)神经症。“no如edc”这个词是no6s和gen-ic 两个词构成。从上下文看,的意思是指“思想” ' “灵 魂”、“心灵”,genic是指“根源v 、 “开端”。这类神经症都 是由精神问题发展而来的。甚至在其他神经症中,有关存在方面 的间题也以这种或那种方式紧紧地交织在一起。在弗兰克尔看 来,人不能给自己的生活强加上某神意义,世不能指望别人为自 己的生活陚予意义e人们必须去发现生活本身所固有的意义。其 他人可以帮助他去发现。弗兰克尔称他的这种心理治疗法是他 独创的理牲疗法Uogotherapyh从内在涵义来看,(logo)或 ■ * 4 A ■
弗兰克尔所提出的许多见解和方法都可用来对付我们生活中 常有的焦虑。他指出,作为一个人,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对自己在 生活中的责任要有明确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心。我们必须对自己负 责,对他人负责,这种生活才是有意义的生活o这是一个不断前 进、'永无止境的进程,而非我们一朝所能达到的状态。人不会满 足于自我平衡、内心和谐和没有任何压力的状态。只有当人富有 责任感地去对待困难、处理问题时,他才是最满足、最幸福的, 他的生活祖才最有意义。
当一个人为了追求价值而不断成长进步时,他的生活也是有
402
意义的。这些价值主要有三方面工创造的、体验的、态度的。
一个人为社会利益而工作时,这是创造的价值。在谈到对人 类的创造性贡献时,我们一般总是指艺术、音乐、文学一类的东 西。弗兰克尔的意思也包括它们。寻束这种价值的人可能从事这 类活动,不管是消遣徂好,述是搞专业也好。大多数社区学院都 开设有能帮助人们从事这类活动的课程。当然,图书馆可以就这 些领域提供丰富的资料和信息9在社会的每一个池方,都会有些 个人和团体鼓励人们变得更富有创造性,从绘画、酿酒到雕刻, 乃至生活中的日常小事。这类成就能提供部分的生活意义。但创 造性价值的概念毕竟比这广泛得多。比如,我们在工作中完成了 一件漂亮活,并为自己的产品感到骄傲,无论如何,这与前面那 些成就是有所不同的。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日常工作当作表达创造 性价值的媒介,而不是当作花时间去挣钱,我们就会发现生存的 —种充实而又激奋的方面> 在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里,人们常常 由于像僵尸般地一味操劳而儿乎感觉不到这一点&如果从创造的 角度去对待我们的工作,人人都会获益。我们不但丰富了自己的 生活,也使我们周围的人的生存得到充实。
但创造性价值的概念还不仅于此,我们还能在帮助别人时获 得这种价值,如帮助朋友、家庭、邻居等等。给小孩跌倒碰玻皮 的膝盖缠上绷带,让他不再疼痛,也是极富创造性的行为&参加 公共事业的工作也是如此。在这些富有责任感的活动中,我们发 现了人生的真实意义6
第二个方面是体验的价值。它与对爱情、愉悦、好奇、知 识、大自然、艺术以及历史的体验和欣赏有关。观察生活中的真、 善、美,体验热情和激奋的心绪,就会使人感悟到生活的深蕴和 意义。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到那些可以发现这些事物的地 方去。我们可以去听音乐会,参观画展,上剧院等等。真正说来,
体育活动也是激发心智的艺术活动。旅游1闲谈和其它一系列活 动都可以包括在内。有一个古老的笑话,说某人每月都耍到得克 萨斯州的瓦科度一次周末。但他体验和欣赏了生活,因此,这个 周末对他来说也是激动人心的经历。另外,认识和了解他人身上 的种种特点,di可以使我们获得体验价值。在真正的交往中, 与人交谈,增进与他人的了解,显然会带来体验的价值。
亨;的价值指我们应诙持正确的态度去对待生活。比如,只 要可我们就应该回避苦难,但假如我们面临的是无法逃避的 苦难,我们就应该努力便苦难成为自己生活中的一种推动力 量*承受苦难使人崇高,只要有自己的目标,我们就有力量去承受 苦难而不被压垮。如杲我们遭受的苦难对他人或对某一重要的事 业有利,那么我们就应责无旁贷地承受它。弗兰克尔在他的一书 中写道:一位老人因自己心爱的老伴去世而痛不欲生,押/兰克尔 却对他说,他替他感到高兴。老人不解:“你怎么能这样说呢?” 于是弗兰克尔给他指出,如果他先死,他的老伴必然会万分悲 痛。既然现在是老伴先死,他就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这种痛苦, 并为老伴不会受这种罪而感到庆幸。
我们从苦难中还会获得教益。艰苦磨难是一位良师,无忧无 虑的生活固然不坏,但痛苦的人生却可以使我们的人格变得深邃 而成熟。苦难可以成为促使我们发展的有力激素。所以,生活的 意义也常常可以在痛苦磨难中找到。
态度的价值也与人的幸福观密切联系着o弗兰克尔认为,美 国的特点是备受“玩乐道德” (£un morality)之害。美国人觉 得,生活的基本价值和目的就是幸搞和玩东。这使他们认识不到 生活中苦难的意义,因为当他们受苦时,总是觉得双重的难受。 一方面,由于遭受磨难而感觉不快,同时,又由于不幸而觉得丢 脸。其实,对待幸福的正确态度是,幸福在任何时候都是不能追
404
求、甚至是不能期望的。只有当我们在生活中求得真正的意义和 积极的价值时,幸搞才可能作为这种生活的附产物而产生。这才 是真正的幸福,它与单纯的享乐格格不入。
此外,态度的价值还涉及时间。在《医生与心灵》一书中, 弗兰克尔把他对时间的看法概括如下:
流逝的时间不可造,但时间中发生的事却是不会磨灭 的。所以流逝的时间不仅仅是烛芯,也是评论员《任何哲学 都不需要悲观主义,尽昝它们清楚地揭示了存在的短暂性。 为了明确地表达这一思想,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比喻:悲观 主义者是这样一种人,他总是怀着恐悮和悲戚的心情注视着 他墙上的日历a他每天撕去一页,日子一夭夭流逝,H历越 来越薄。另一方面,与悲观主义相反的人一张接着一张地撕下 曰历,然后小心整齐地把它与以前的排列在一起,在背面草 草记下几行曰记。从这些日记中,他能怀着自豪和喜悦来回 顾他记下的丰富内容,追忆他度过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即便 他发现自己在变老,那又有卄么关桌呢?难道他有理由嫉妒 他所看见的古年人,或以愤愤不平的心情留恋自己的青春? 他有什么理由去嫉妒青年人呢?因为青年人有更多的机会和 更长的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未来吗? “不,谢谢你,”他会这样 想I “在过去的岁月里,我已经实现了一切,而不仅仅是机 会,我不仗完成了我的工作,而且爱过,承受过苦难。这些 就是我最感自豪的事,尽管它们丝毫不值得嫉妒。,
一个人对他在生活中所起作用的态度同样十分重要。每一个 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命运和在生活中的贡献,没有人能代替他。每 个人都有责任去认识自己的作用,履行自己的义务。这样,他就
405
能使生活变得有意义。死亡与其说是毁灭生命,不如说是给生命带 来了意义。假如生命是无限的,人就会把一切事情都往以后淮 延。我们也就不需要去活动、去工作、去创造。生命必然完结这 —事实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死亡也就是生命的一部分p有趣 的是,当新的一天来到时,我们感到好像是第二次过这一天;在 第一次,我们白白地浪费了光阴,而这一次我们仍可能如此,假 如我们不以新的方式去对待生活的话。
以上述方式对待生活就可以使生活富有意义^这样生活的人 便不会因存在挫折而为无谓的焦虑所烦恼D
弗兰克尔还发明了一些他用来治疗他的病人的特殊方法。这 些方法能帮助病人正确认识事物,找到自己生活中的意义。其中 有一种方法叫辦“矛盾意向” (paradoxical iateiUioa〕。
矛盾意向的理论前提是:在许多情况下失调行为的产生是由 于人们过分害怕某些令人恐惧的事物。这就是说,由于他老是担 心着某种可能使他感到焦虑的处境,因而他变得万分恐怖,以至 于不由自主地被引入这一境地。这叫作“预期焦虑”,它常常使 人变得无能为力。一个人对某种处境的恐惧,以及他对这种恐慎 的害怕,使他陷入恶性循环。他极力希望摆脱他所恐惧的处境, 结果被焦虑所压倒。如果到了他不得不面临这一处境时,他已几 乎不能正常进行工作和活动。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矛盾意向法,即告知病人努力去做他在这 种情況中最害怕做的事,或盼望这些事发生。当然,这是与真正 的愿望相反的。这样,致病的惧怕感为相反的愿望取代了。这一 方法使人以先发制人的方式克服预期焦虑,让他松弛,以便从容镇 静地对付他所面临的局面。弗兰克尔曾谈过一个十分有趣的例 子。他曾治疗过一个很严重的成年结巴。那人说自己从懂事起就 结巴a只有一次他没有结巴,那是他十二岁那年,一次他乘公共 406
汽车不买票,想蒙混过去,结果被售票员抓住了。他暗自想道,这 下越结巴越好,让售票员知道他不过是一个可怜的结巴孩子,于 是他竭力想结巴,但却一点也没有结巴《
弗兰克尔的同事还谈过一个例子,那是一个有过心脏病发作 的人,他非常担心自己的心率变化,不敢出院,害怕万一急需医 生时不能救急。一次,当他又陷入这种毫无必要的焦虑时,护士 便要他加快心跳,而且尽量增加痛苦和焦虑。然后*护士离开房 间,让他独自呆在萊里。当护士固到房间时,他说自己实在不 能做到护士的要求。实际上恰恰相反,他这时反倒十分平静。他 竟鼓起勇气起床到医院外面去散步,他足楚有半年没有出去散步 了。到一家商店时,他又开始感到心挑加快,于是铒对自己说 道t “焦燥不安吧,尽置I ”结果,他却感觉不到焦虑,反而乎 静下来,不久以后,他出了院,又回到工作岗位上
如果一个人要用这种疗法来医治对演说的胆怯,那可以在演 说前这样对自己说t “我要尽力感到焦虑。我要焦燥不安,在台 上心惊胆顫,想逃逋,把自己从上到下裹起来。我要打眵嗦,浑 身打战,我要汗颜,脸红脖子粗,要结巴》语无伦次。我要焦燥 不安,使自己觉得整个大搂都在与我一起颤抖,我流的汗也许 足以把全部听众淹死。至少可以肯定,我的汗水要没有淹死他 们,那汗气也一定会把他们闷死。我会当上坻界冠军,第一流台 上颤抖的选手。奧林匹克不是还有这一项目吗?我会得金牌” 通过这种矛盾意向的作法,人就会平静下来。嘲笑恐惧并以一种 幽默的方式来决定你该针对恐惧自言自语些什么。这样就可以消 除逆境可能对你产生的消极影响,使你在这种境況下仍然能应付 自如》
在弗兰克尔看来,这一方法是以发现生活的意义为理论根据 的。它使我们注意到我们是怎样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到日常生活的
407
琐事上,并且过分地夸张它们。这样做会导致非理性的、不必要 的焦虑。要是我们停止这类无聊把戏,把力量集中夜有意义的事 情上,那么我们马上就会摆脱焦虑,过一种更充实、更有明确目 的、更幸福的生活。矛盾意向就起抵消这些日常的琐碎恐惧感的 作用。当然,这类恐惧感是从生存的空虚中滋生起来的P所以* 过有意义的生活是对它的最好预防。
带兰克尔发明的另一种方法叫作“逆反应”弗兰克尔区分了正确与错误两种对待逆境的态度,在这些情 況下,我们可以运用上述方法。他认为无论是被动的方法还是主 动的方法都有正确与错误两类。
错误的被动方法是指人们由于预期焦虑而逃避困境,这是逃 离恐惧^正确的被动方法是运甩矛盾意向法。凭借这一技法,人 们就可以不再害怕困境,而且会奄无畏惧和焦虑地去克服困难。
错误的主动是沉迷和强迫地执着于问題和忧虑,结果自己过 度劳累,精疲力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逆反应就是这种情况
40%
下的正确的主动。藐视问题,使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更重要的事 情上。
到小概译
幸搞、献身和意义?
〔美〕加德纳②
假如今天的青年人没有被当前广为流行的那种对“追求幸 福”的幼锥解释所迷惑的话,他们可能会更加容易理解“献身” 在生活中的地位。任何一个人,只要他在智力和道德的发展上已 经超过刚刚出生三个星期的婴儿,就不大可能真正接受当代关于 幸福的观念e我们这样说并不见得过分苛刻。从亚里士多德到杰 弗逊,所有曾经认真思考过人类幸福的人,一旦发现人们今天对 这个字眼的解释时,肯定都会大吃一惊。
人不可能让自己沉緬于当代幸福观所暗示的那种单调祜燥的 生活状态,这是一个简单的真理。虽然人们普遍认为满足、悠闲、 舒适1娱乐和达到全部目的就意味着幸福,但事实恰恰相反,这 —切并没有给人带来幸福。尽管经过了有史以来最狂热的努力, 美国人并没有捉住象征幸搞的青鸟。其原因在于t使人能够充分 满足的幸福并不是一种人们可以渴求的生活状态。我们运用了空 前未有的动力,结果却获得这样一种静止呆板的状况,这本身就 是一种嘲讽《?
—个穷困的国家可能抱有这样的错误法,即认为幸福仅仅 雋舒适、快乐和拥有足够的各种物质。但是我们已经尝试过了, 所以我们知道得更清楚。
① i?启ArkofL A. and personal growth, 1980, pp .
2B7—2S3,
? 如籂纳(lohn W. Gardner^ 1912~
419
任何人都可以接受上述事实,同时又不必低估生活中使人感 到快乐的东西。对于那些劝告穷人应当满足于贫穷或者对饥者宣 扬饥饿使人髙尚的道学家,人们理所当然要表承怀疑。每一个人 都应该有机会享受美好生活给人带来的舒适耜愉快,但我们在这 里所要指出的是,仅仅这些是不够的。假如舒适和快乐的生活就 足眵了的话,那么有不少的美国人应当说是极度幸福了。在历史' 上,还从未有过像美国人这样普遍地沉溺于自己的幻想。他们应 当相互诉说自己的安宁和喜悦,而不是像他们现在这样彼此交换 镇静剂的药方。
这样,我们就达到一种与流行小说鼓吹的见解根本不同的幸 福观丨小说宣扬的是满足欲望I而我们这种更正确的幸福观垮 指,人们朝着有意义的目标而进行的艰苦奋斗。这些目标使个人 与更广泛更远大的人生目的联系起来0小说所说的幸福不过是乏 味的无所事事》而正确的观点则是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有目的的努 力。小说的幸福包括各种形式的百无聊親的愉快> 而真正的幸搞 却是指一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和才能。这两种幸搞观都 包话爱情,不过小说强调的是被爱,而正确的观点则更强调能爱。
我们这种更加成熟和更有意义的观点揭示出了这样一种可能 牲,即一个人在致力于履行其道德责任时也可能获得幸福P这种 情形决不可能在那些受到当前流行的幸搞观影响的人身上出现, 除韭他们的道德责任碰巧是异乎寻常的有趣。
请注意,我们在说到那种因朝着有意义的目标奋斗而产生的 幸福时,我们并不是说一定要达到这些目标。人类某些奋斗的特 点正是在于其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些为建立一个理想玫权或 者为战胜人间疾苦而献身的人,可能也会享受到一些小小的胜 利,但他们不可能贏得长期的斗争。目标会在他们的面前向后退 去,始终是可望而不可及*正如奥尔波特所说,这样的奋斗“陚
411
予人格以稳定不变性,但这决不是达到目的后产生的稳定不变 性,不是静谧安适所带来的稳定不变性,也不是紧张减轻后所导 致的稳定不变性。” ?
正因为如此,富有自我更新精神的人从不感到0己巳经达到 目的a他明白,真正重要的事业是不可能完成的,可能有间断, 但决不会有终点^ 一切有意义的目标都会随着人向它们的迈进而 往后退去。那些自以为已经迖到目标的人恰恰是丧失了目标,或 许他们一开始就没有什么目标。
人们普遍认为,处于自然状态的人只愿意从事那些对于满足 生理需求来说是必要的活动》但是,每一个人类学家都可以证明 这种看法并不正确。原始人对于他所属的社会群体和他所承认的 道德秩序有着强烈的义务感。人类一定在人为的文明大染缸中经 过相当时间的浸泡后,才可能想像得出只有那种沉迷于生理满足 的生活方式才是完美无缺的。
任何头上长着眼睛的人都能够看到,大多数人(包括男人和 女人〉为了一个有意义的目标,都愿意承担艰难困苦,而且他们 也确实这样做了。事实上,他们常常为了自己的信仰而承受苦 难。蒙田写道:“安适会使美德落空,美德只有在充满荆棘的崎 岖小道上求得o”?
这并不是说,人们所抱^的任何超越自我需要的目的都一定 能得到我们的赞同。这些目的可能具有最高的理想主义特征,但 也可能是残酷的,甚至是邪恶的。这是我们讨论的问题的一个突 出特点。如果我们错误地以力人只需要满足其物质要求而不给他 提供任何有意义的东西,那么他就会轻率地抓住出现在面前的决
① AHportT G W、Becoming, 1355,pp, 66—6S* @ Montaigae^ M, Essajs, toI, 21 p, 100.
412
一个“有意义的东西”,不管它是多么肤浅和愚蠹。他可能献身 于虚假的神明,毫无理性的政袷运动,狂热的崇拜和一时的风 尚。因此,如何把人的献身精神引导到有价值的对象上,这一点 至关重要^
如杲认为人是无私的生物,只希望服务于高尚的理想,那也 是错误的。我们已经反对了那种把人性看作是一昧追求物质享受 的.自私自利的过分简单的观点,但我们也不能陷入另一种相反 的错误中。人是一种复杂而矛盾的存在。他以自我为中心,但又 不可避免地要与自己的同类交往。他是自私的,但他又可以做到 最高的无私。他力自身的需要所控制,但又发现只有使自己与自 身需要以外更广泛的东西联系起来,他的生活才会有意义。这是人 的自我中心主义和道德■倾甸之间的紧张冲突,正是这种紧张冲突 给人类历史增添了不少的戏剧色彩。
彭吉象译陈维正校
重新写你的历史°
[美]埃利枭@ 哈泊③、
过去的一百年间,心理学界有这样一种观点,即:在影响人 们的生活方式的诸因素中,过去的经验占着首要地位。无论是精 神分析学派,还是条件反射(或衧为主义)学派都十分强调这一 点。然而,不幸得很,人们发现,这一心理学上最重大的突破之 一,对许多人竟造成了最严重的危害。一些人将这一并不完全明 智、并不一定有效的见解接过来,加以利用,创造出并支持了我 们所说的第八恭理性认识。即:一个人的过去对他的现在是头等 重要的。由于过去某件事对你产生过重大影响,它在今天就仍然 对你的感觉和行为起决定性的作用。
在一个正常的工作日里,我(埃利斯)一般要接待二十名来 进行个别治疗的病人和二十名进行小组治疗的患者。他们当中大 多数人都相信过去的条件作用或影响¥年他们的行为在某种程度 上呈现失调状态。例如,一位四十岁&4常漂亮的离婚妇女对我 说》“您老是诱导我更积极地去跟男人交往,这我没法做到a我 ~辈子也没这么干过。” 一位年轻的妻子告诉我,她宁愿自己的 丈夫在商业上的冒险中损失五万块钱,也不愿看见他被解雇一 原因是她丈夫过去找到的许多职位都很不理想,所以她相信他再
① #自, Psychology and persoml growth, 1930, pp, 350.
? 埃科訢(Albert Ellis, 1913—).
⑨哈泊(Robert A.Harper, 1915-) ?
414
也不可能找到满意的工作了。一位非常英俊、聪明、受过良好教育 的二十二岁的小伙子对我承认,如果他现在的女朋友跟他吹了的 话,他就简直不敢想象自己能再找到这样称心如意的人儿,因为 他“从儿童时代起就形成了一种恐惧心理v,认为自己“缺乏足 够的才智走向社会,去获得自己的意中人”。既然如此,他问 道:“我怎么敢指望再找上一个呢? ”
就这样,在我门诊的大多数日子里,都有不可数计的患者 告诉我说,他们那些过去的残酷、根深蒂固的创伤无论现在或是 将来都不会愈合,除非我能象魔术师变戏法那样,替他们解除这 种有害的影响。遇到这种病人,我总是说*
“陈词滥调!无论你在儿童时代所接受的条件作用和有害影 响是什么,如杲没有别的原因,他们的作用总是有限的。它们之 所以至今对你继续产生影响,是因为你至今仍听之任之,至今还 对过去人家对你灌输的胡说八道深信不疑e你究竟要等到什么时 候才放弃自己念念不忘的信条,将自己解放出来呢? ”这种愉快 的反灌输战役进展迅速,结果通常是我取胜^有时候(令人遗 憾>,病人也从我这里逃走,从为了消除被他们夸大了的过去的 有害影响而需要进行的工作面前逃走。
我们周围的大多数人和这些人有相似之处。他们相信,如 果某事曾经对自己的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如果在某个时斯某件 事显得适宜或必要,那么这件事必将永远举足轻重《>于是,他们 认定,因为自己曾经不得不听命于父母,所以即使现在已经长大 成人,也应该照此办理,或者,因为曾经感到自己是环堍的牺牲 品,所以现在有这种感觉亦理所当然;或者,因为自己曾经接受 了某种迷信,所以至今仍应该对这种胡说八道信之敬之P
这种对过去的作用的过分尊岽之所以站不住脚,有以下几方 面的理由《
1.如果你让自己过分感到过去的经验的影响,从逻辑的角 度来讲,就犯了过分概括的错误。一件事在某种情况下合理,并 不说明它在一切条件下都合理。你的父亲在你小时候对你也许不 近人情,你也因此被迫反抗过他的“暴政,怛这并不意昧着所 有的人都不近人情,不说明你必须随时对他人保持戒备心理。虽 然过去你觉得自已无力反抗母亲的控制,但这并不说叨你命中注 定永远都那样虚弱。
2*如果你任随自己过分受往事的影响,你必然放弃寻找解 决问题的多种途径。那种只需一种方法就能得以解决的难题事实 上太少。而如果你保持思想方法上的灵活性,就能上下求索,排除 那些乍看有理、实则错误的方法,找到较好的方案。然而,如果 你认为自己必须继续不适当地受过去经验的影响,就会倾向于根 据以前的“方案”行事,而这些方案往往是有很大缺陷的。
3.—个人的举止在某种情况下得体,可是在另外的场合却 会大不相宜。尤其是儿童在其与父母的关系上,往往采取哭泣、 闹别扭、或者是发脾气来解决问题。这些方法后来被证明是无济 于事的,因为除非被这些孩子雇用,其它的成人对这一套是不买 帐的^如果你墨守陈规,至今仍原封不动地用过去行之有效的方 法来解决今天的问题,你会常常发现它们已经完全无效了。
4 .如果你仍然明显地受过去的影响,就会招致精神分析家 所谓的移情效应——这意昧着你将不恰当地把自己对过去生活中 出现过的人的感情转移到今天跟你有关系的人身上来。例如你会 自找苦吃地违抗你的上司的意旨,仅仅因为它唤起了你对二十年 前父亲的独断专横的回忆,而这种移情关系常常是不现实的,有 害无益的。
5 *如果你一昧因循守旧,总是按过去的经验办事,就将错过 许多对你也许是极其愉快的体会。比如,如果你因为少年时代喜欢
■415 -
体育运动^至今仍然对它忠贞不二的话,你就可能一辈子不涉猎 艺术,当然也就不会发现艺术还能给你带来更大的满足。或者,
如果你因为曾经夹去一个财会工作而从此放弃寻求会计职务的努 力,你也许就永远不再会有足够的能力保持并享受另一项会计工 作的乐趣。
6 ,对既往的影晌的盲目接受使人缺乏现实感,其原因在于 情过事迁,现实与过去有明显的差异。在今日的超级公路上驾驶 T型搞特汽车是危险的,因为旧日的交通条件今天已不复存在。 以对待你母亲的态度来与妻子相处必将招致麻烦,因为她不是你 的母亲。
结论是,尽管如精神分析学者和行为主义者所清楚地看到的" 那样,过去的存在不容抹杀,它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人们去重复旧时 的行为方式,担逛这种影响不一定是巨大的。人们能够改变人 性,无论过去的行为条件存在了多长时间——否则,我们另会跟 我们祖先一样,至今还生活在山洞里。
一个人由过去的经历所造成的基本的个性并非根深蒂固,也 无需进衧多年“深入”的分析才能重新塑造它。如果一个人借助 有效的治疗,参与大强度的心理治疗阅读、讲座、集体活动,最 重要的是对自己的基本假设和人生哲学的不断反省和否定,不懈 努力地改变着自己的“本性〃,那么他就往往能在几个月内取得 按常规几年内才能取得的显著成绩。
不错,绝大多数人多多少少反对让自己产生急剧的变化a因为 正如我们在本书中从头到尾所指出的那样,他们总在不断地强化 旧时的信念4例如,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告诉自己,黑人从来没有出 息> 或者,工作上的失败是可怕的事;或者,这个性界不应该强 迫他们把蛋糕烘烤熟了再吃等等。然而这种情况,非但不能证明 “人性”的不变性,反而恰恰说明了其反面,正因为我们的自我
* * 4
4i7
判决使我们不断重复过去的错误,所以我们也总能作出另外的自 我判决来改正这些错误。正因为我们今天的行为极大地受到我们 对以往经验的看法的制约f所以我们的将来才会取决于我们今 天的作为。而我们凭着有目的有计划的思维和实践呈能够在很大 程度上调节和控制自己今天的活动的。
一位名叫哈罗德?斯托弗的病人来接受治疗时,脾气乖戾、暴 燥,他一来就告诉我,如果他不能改掉这脾气,就无法娶自己心 上的人儿。他恳汞道t “哈泊大夫,你可千万得帮我的忙,因为 格雷丝说了,只要我再发一次火,她就不再原谅我,跟我一刀两 断。我听她说,几年前,当她老是跟自己的上司过不去的时候, 您对她帮助很大。她还说,要是我不来找您帮助的话,她就会跟 我过不去的”
我回答说《 “噢,我只能尽力而为,或者更确切点说,只能 帮助你充分发挥出你的所能D本过,最最重要的是> 你得先告诉 我,你这脾气是怎么养成的? ”
哈罗德就告诉我,他怎么从小时候起,每当稍不遂意时,便 大发雷睫。这事很有典型意义。这神脾气也是他人纵容的恶果, 因为他记得他的母亲曾得意洋洋地告诉客人:在哈罗徳还很小的 时候,就会因为母亲叫他干点他不愿干的事而大吵大闹,“哈罗 德一生下来就有主见' 他母亲总是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往事。看 来,这位不可一世的独生子倒颇能讨得母亲的欢心,
不难设想,在这种情况下,母亲认为他的火气是天性自然、 不可避免、而旦还近乎可爱,这种态度使哈罗德逐渐习惯了,他 将发脾气看成是一神征服母亲和其他人的正常而有效的手段,尤 其是对女人,他觉得这手段更有必要。可是当格雷丝不吃硬的一 套,正告他除非他不再象个没教养的大孩子那样为人处担:,否则 就与他断绝关系的时候,他终于猛釅过来*他的乖戾暴燥的个性
寿数巳尽。他应该改弦易辙,为自己的生存寻找更加适合的道路
对哈罗德指出他毛病的根源所在并不困难,他很快就同意他 没有必要为养成这样的恶习而责备自己。既然这明显地是他母亲 的功绩,自我谴责是于事无补的。
“可今后我该怎么办7 ”哈罗德问道,“旣然我已经搞清楚 了这一切的由来,又该怎么克服它呢?难道我身上那些实际上可 以追溯到出生的那一刻、那些长期以来深深地扎根在我的举止中 的东西还有可能改变吗? ”
“当然可以。”我回答,“不错,由于你的孩子般的火爆脾 气存在了这么长的时间,或者,确切点说,由于你长期以来视其 完美无瑕,天经地义,所以,要跟它作斗争的确十分困难,这是 没有疑问的a但是跟你不改掉这些自找苦吃的习惯而将会遇到的 困难相比,这里的困难就小多了。”
“可我该怎么做呢?我怎样才能把坏脾气根除掉呢? ”
“基本上用同样的方法。你怎么养成它,就怎么革除它。” “可你刚才不是说过,我这个性子是我母亲娇惯的结果,由 于她对我发脾气百依百顺,给我的恶习提供了条件吗? ”
“不,这不完全对——尽管表面上看来是这么回事当然你 的坏脾气姜到了你母亲的嘉奖,可更重要的是,你自己不仅接受 了这种嘉奖,而且还得陇望蜀指望更多的嘉奖。你不仅对自己 说* ‘呵,妈妈又来了,看来我又可以要一通脾气了,我不妨坚 持下去你还对自己说,妈妈让自己感到畏惧我的脾气,爸爸也 睁只眼闭只眼,还有女仆弗洛伦斯也听任我为所欲为。这么看起 来,无论什么时候我要什么东西,人家又不给我的话,我就找上 象爸爸妈妈和弗洛伦斯这样的人声嘶力竭地闹上一通,不达目 的,誓不罢休。我也知道这样做叫人家不愉快,可是》只要达到
419
自己的目的,那又有什么关系?因力对我来说,人家对我不是有 苯必应的话,那真叫不可思议,不能忍受。即使叫人家不痛快,我 也在所不惜。如果有人任我叫嚷,不理我这一套的话,就叫他们 见鬼去,我去找其他迁就我的人好了。难道你不是老对自己说这 种话吗? ”
“仔细一想,你说的话太中肯了9话既然说到这里來了,我 的确记得,我曾经有过许多朋友,小时候我让自己当上了我们那 个区域的娃娃头之一。可是当我发现他们当中有些人对我的火气 不做it步,不让我靠发火来达到目的的时候,我就同这些孩子断 绝交往,跟一群总是让我力所欲为的胆小鬼混在一起。现在回想 起来,我得承认,那些胆小鬼中没有一个算得上是那个地段上最 聪明能千的孩子^可我力了让自己随心所欲地行事,仍然不惜跟 他们搅在一块儿。”
“你过去力了满足自己眼前的愿望,甘愿牺牲你的一些最聪 明能干的朋友,那么今天,你还保持着这种习惯,还在那些象你 的父母、女仆一样一听到你叫唤就对你百依百顺的胆小鬼中寻眾 满足,并且放弃那些长远目标,弃绝那些更有能耐的朋友吗? ” “我想是这样的。可是我至今不清楚该怎样改变Q己的习惯
呵。”
“我已经说过了一怎么来的,还得怎么去。因为如果说你 的火爆性子并非主要由于他人的训练所致,而是由于你训练自 己,总是去寻求舒适享乐的方式的话,你如今也同样能训练自已 不发脾气,从长计议去争取那些更为长远的幸福和快乐。”
“过去,我对自己说,‘咦,哈罗德,别犹豫,发他一通 火,吓唬这帮傢伙,叫他们照我的办。’现在,我是否同样可以 对自己说‘哈罗德,别发傻啦,去争取你生活中真正需要的东西 ——争取那些象贏得格雷丝一样更远大、更有意义的目标吧,为
420
人处世得象个男子汉,别再耍小孩子脾气了’。对不对? ”
“不错。你现在常对自己说*既然我的坏脾气生下来、就养成 了,既然它踉我的个性已结成了不解之缘,我怎么能改变它呢7’ 这多少是你对自己只图眼前享受,不頋长远利益的做法而找出的 理论依据。可你同样可以这样对自己说:‘无论我这孩子脾气养 成了多久,无论我制服了多少人来依从我》我现在都要改掉它。 我得痛改前非,时时警惕自己,为自己好,避免旧病复发,换个 样子为人处世。
“你的意思好象是我再不应该把失去眼前的快乐和满足看成 是不可接受的事,你认为我能眵承受这样的损失,而且这样做是 为了更大的利益《>对吗? ”
“对,不宴光是从行动上来改变,还要把这种变化提高到哲 学的高度。我相信,如果你接受了成人的处世哲学,那么你从今 以后就能驾轻就熟地更成熟地处世为人。” . ^
“可是假如我照你说的去做了,一时也取得了好结果,而后 来我又失畋了,又发了脾气,怎么办? ”
“果真如此的话,只要你不用这一小小的筋斗来向自己证明 江山易玫,本性难移,部么发火虽不可避免,它也就只会仅仅是 小小的挫折而已&你很快又会恢复平静,而越到后来,你失误的 时候就越少。”
“只要我抓住现在,为不同的将来不懈努力,就能忘记以往 长期的消极条件的作用吗? ”
“不错。每当你旧病复发时,你就对自己说:‘噢,我又犯老 毛病了,迭是因为我又在愚弄自己&让我想想刚才对自己说了什么 来着,.让我看看怎样把这次反复变为前车之鉴,使自己下次不再 重犯。’如果你能冷静地、怀着兴趣地观察这种反复,观察引起 这种反复的自我判断,你过去的消极条件的作用就能转化为现在
421
的积极条件的作用,你的问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事实果不出我所料,六个星期之后,哈罗德来作了汇报, “您相信吗?我跟格雷丝真的订婚了。订婚的通知书正在付印,印 出之后f您将收到一份,这还是她主动提出来的呢!头天晚上》 当她提出订婚的时候,我对她说,‘亲爱的,听我说,我知道最 近六个星期以来自己再没有乱发脾气,我因此为你,也为我自己 感到高兴。可你怎么知道,我明天就不会再闹一回呢? 〃我不敢 肯定你明天就不犯老毛病了,虽然我以为你并不会,格雷丝说,
4过去我不喜狄你发火,但是我更反对的是你那种不论要什么,人 家都得答应的小孩子脾气。是它叫你发火的。自从你跟哈泊大夫 谈话之后,你这_气大大改变了,我相信你不会很快又恢复老样 子的。要是恢复了,’说到这里,她笑了。哈泊大夫,你知道她是 怎么个笑法儿的,她笑起来那模样,没人能比得上。她接着说, ‘我马上就跟你离婚
格雷丝和哈罗德真的结婚了。哈罗德那成熟的举止风度再没 有退化到原来的小孩子作风上去。他in在尽一切努力巩固自己的 爱情,我们有充‘的理由相信他俩会成功的。
任何一个有头脑、有毅力的人,都能通过以下的一些途径克 服过去的影响。 ,
1.正视现实,承认在某些方面,你的过去对你产生着重要 影响。疽同时也看到,你的今天对明天来说也是“过去”。今天 你不可能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成为一个完全不同的人。但 是,你却可以从今天开始,对自己施行有意义的改造,而最终彻 底脱胎换骨。通过新的思维方法,对现实的新的体验,把你的过 去看成一种不利条件而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你就能在明天或后 天极大地改变你的举止,
2.客观地承认你过去的错误,不要对自己进行道德上的谴
422
责,而要学着从中吸取教训,这于你现在和将来都有好处p不要 因为曾经犯过错误,就不自觉地重复它们,而应该带着冷静的眼 光观察和分析这些错误。不时检査你的习惯、举止,分清好坏, 决定取舍,这样来改变自己。
3.如果你发现自己受制宁某种痼疾,阻碍你实现眼前的目-标,你可以不仅通过语言、而且通过行动来对它进行不懈的斗争, 例如i如果你在母亲面前老象个孩子而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的话,你就可以不断地说服自己:“我没有必要这样表现下去, 我已经不是小孩了,我可以对母亲开诚布公,把自己的真实的心 愿告诉她。她对我已经没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她再也不能打我 了,除非我自己心甘佾愿。我要干什么事她也不能拦阻了。虽然 我并不想无故伤害她,可我同样也不愿伤害自己。我过去以为违抗 母命就会带来灾难,真荒唐——没那回事儿! ”这样,标就能抵 制过去的任何不合理的影响,让你自己看到其中的荒谬可笑,看 到它们对你有害无益,看到如果没有它们你的成就会大得多,
4 .为了在自己身上造成一种可靠的变化,光A自我反宣传 总是不够的,你必须伴之以行动,有意地跟过去的影响作斗争。 比如,在你母亲面前强迫自己表现得象个成人,敢于冒招惹她反 对的风险,言以往所不敢言*行昔日所不敢行。如果你从未跟公 共汽车上的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交谈,从未单独去参加舞会,或者 是干其他什么你想做的事,那么强迫自己去做,不要让自己安 静,直到IU己一次又一次地去尝试这些“可怕”的举动为止,这 没有什么可笑的。不要只是想,而是要靠了这种强制性的 实践,你儿天或几周之内就能战胜自己数年形成的恐惧心理 和惰性。
5.你还可以通过制定计划来帮助自己战胜过去的影响。例 如*要是某一天,你成功地眼公共汽车上的一个陌生人搭了
423
腔,就允许自己那天抽烟看报。反之则取消自己当天抽烟看报的 资格。不断增强自己踉过去作斗争的能力,如若自己没头没脑容 忍了过去,立刻惩罚自己
6,使用理性——感情想象能力每天用十分钟时间生动地 想象自己与一个陌生人交谈的情景,让你自己感到忧虑或者惭愧。 然后,靠着改变你认为在陌生人面前举止唐突是件可怕的事这种 宥法,把自己的感觉变为一种关切,不带任何紧张。在这种生动 想象出来的“危险”情景中不断实践培养起自己对此的关切心 情,消除忧虑感。
7*最重要的是要记住!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它对今天或 将来都没有什么神奇、自动的影响你的旧习惯充其量使你的变 化比保持原状困难些而已,然而困难不等手不可能。努力和时 间,实痺再实践,思维、想象、行动——你能够将它们作为一剂良 方,医治以往任何时候的失败和创伤*并将昨天的失败变为今天 和明天的胜利#
邓鹚译田海林校
424
属于自己的生活°
C英〕米尔纳?
快意的产生和消失
自从我发现我过去的体验如一幕幕往事不断远远退去而我的 脑海中又不断浦现出我前所未知的许多想法以来,我便难免对我 的事业中的许多难题感到有些束手无策了。因此,我认定,如果 我选择一些特殊的经历加以细致研究,或许会使这个问题更容易 解决。正如我写日记时总要试图记下每天最美好的时光,我也开 始更仔细地观察这些美好时光,并追根索源。引起我注意的第一 件事,就是在一定的思想情绪下,一些最简单的事,甚至连电灯 在澡盆水面上瞬间的反光,也能给我带来最大的快意》而在另一 些时候,我似乎又变得那样麻木,毫无反应,就连我所喜爱的音 系、明媚的春光,乃至挚友的陪伴都无法使我满足。因此,我决 心找出这些情绪的依琚所在,我能驾驭自己的情绪吗?有时我仿 佛觉得情绪被我的某一故意的行为所左右,尤其是记载下来的情 绪感受使我惊讶不已。好象我在试图捕捉着什么,而纸上的字则 提供了一张网,这^网暂时缠住了一个模糊的影子,而这个影子 同宇意毫不相干。有时我似乎感到,我写作时的动作犹如泼往余 火上的燃油,使火焰升腾而起,照亮四周的黑暗,也为我忽明忽
(D 译自Ctii&fig;, H*-M+ and Maslov. A.H, healthy Periona-
litj, 1977, pp. 189—202,
? 米尔钠(Marion Miljierr 1900—1980) ?
暗地揭沄了从未想象过的事情?
我知道我为描述我的经历所作的努力,不仅提高了这一经历 的质量,而且为描述所做的努力本身就能使我更敏锐地观察自己 内心的细微活动。由此我开始领悟到,各种各样的观察方法举不 胜举,这些观察方法由一种我所说的内心姿态所控制,这就如一 个人的自我意识会有一个最强烈的存在中心,即一个人的自我核Z 心。我现在发现,这一存在的核心能够随意转移I但是,如果试 图向那些从未有过这种感受的人解释这一发现,这就象解释怎样 摆动耳朵那样不容易P
通常情况下,这一意识中心似乎存在于我头脑中的某个地 方.可是我渐渐发现,只要我愿意,我能将它转移到体内的任何 部位,甚至可以完全把它排除在我的体外。一天晚上,我乘坐在 火车上,由于白天的印象在脑海里不断涌现,使我实在无法入 睡二我碰巧在心底感觉到了 “自我”,我的头脑立即安静了下 来,没过片刻我就安然入睡了。但一想到我活了二十五年,竟然 没有发现意识内存在的这种可能性,这使我感到诧异。
表明我真正具有驾驭自己观察事物方式的能力的第一次暗示 来自我与音乐的联系。过去,我聆听咅乐时总是被一些萦绕在心 底的想法所打搅,所以音乐的内涵远比我听到的要深刻。但是偶尔 我也察觉到自己不知不觉地越过这一障碍,达封了一种完美的欢 快意境,使我忘掉了自身的不适。然而这一现象却也罕见,在绝 大多数情况下,我发现自己开始会认真地听一段,接着就心不在 辕、思绪翻腾、冥想起个人琐事4这时,我就会不耐烦地把Hi己 晃隈,决心好好地欣赏佘下的音乐节目,其结果我还是发现,单 靠决心仍不能使自己陶醉在音乐之中。但我逐渐萁觉,尽管我无 法用直接努力的方法来促使我全心倾听,却能在音乐会开始之前 先展幵内心活动<> 我以不同的方式向自己解释这种努力。有时我
42S
似乎让意识传递到了我的脚心,有时又让自身的情感飘荡在音乐 厅里,要不就感到自己仿佛正站在交响乐队的旁边。我曾试图把 这一感觉记录下来,使之能不断提醒我。
在我的笔记里,有这样一段话t
上周星期三,我到考文特花园歌剧院听歌剧《弄臣 $觉得疲惫不堪,开演时我根本就无法听进去(坐在顶层楼 i又窄又挤的条凳上〉,但是我蓦地想起应该使自己超脱于 自身之外,和音乐融成一体——有时我沉醉于音乐意境里, 我感到浑身释然,轻忪自如。
在这种时刻我也开始臆想,看也许同听一样,也有各种各样 的方法。
一天我漫不经心地望着一群鸥鸟从高空中飞过,我对它们亳 无兴趣,因为我把它们只认作“鸥鸟”,我只是果呆地望着鸥鸟 一只一只地飞过,突然我的眼前似乎出现一片光明。对于那些司 空见惯的东西的厌倦感骤然变成一种深深的宁静和快意,而我的 全部注意力一下就被鸥鸟吸引住了,整齐的飞行队形,明快的节 奏,还有它们悠然的翱翔宛如优美的舞姿。
我全神贯注地观察这一现象,我感到自己的意识范围开阔 了。我感受到的是自己亲眼所见的,我想到的也是自己亲眼所见 的,我不知道怎样使自己既能感觉又寧思维a直到三个月之后, 我才想到将我听音乐时发现的窍门用在观察上。这个念头产生 时,我一直在思索和寻找在日常生活中从自我中解脱出来的方 法,以及觉察别人感觉的愿望到底有多强烈但是我不知该从何作 起。我倏忽回想起我听音乐时的窍门,就幵始试着坐在屋里的一
①意大利四幕歌剧,由威尔第和皮亚$根据葙果的《偏快的a王》改?4
、 一译者
42T
把椅子上“解脱自我” C我独自一人,所以觉得从椅于开头为 好)。眨服间,椅子就象面目全非了,我“感到”椅子的大小, 而且马上能说出我是否喜爱它的形状。以我之见,这一点或许就是 观察的秘密所在,这种方法并可应用于了解人们所喜爱的东西, 我观察事物的一般方法似乎都是由大脑支配的,仿佛就象一座禁 锢我自己的髙塔,只能从窗口远眺窗外正在发生的一切。而现 ,在,我似乎发现,只要我愿意,可以走出塔外,使自己同正在发生 的事情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我才能体验到一些从孤立的高塔窗口 所无法看见的事情……有人会认为,在发现了这一新的可能性 之后,我会不断走出塔外去观察事物。实惊则不然,每天工作的 压力要求我去思虑,而不是去感觉,我好象完全忘记了这一新的 自由的存在,而且我觉得我惧怕这种自由,也不情愿老是夬掉在 塔内所具有的安全感。
通过这些方法,我开始理解到,我的观察能力是可以改变 的,这并不直接依赖于视觉或者听觉,而依赖于这种特殊的内心 .姿态p
接着我开始推测,不仅观察,而且实干也能如法加以控制。 我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打乒乓球的秘密在于手臂要灵巧、放 松。”我敢说任何关于体育运动的手册里都会有类似的说明。但 是,因人云亦云而承认这点与靠自己的肌肉去验证这点是风马牛 不相及的两码事。我刚开始打球时,根本不相信不费吹灰之力就 能用一块小小的球拍去打击这样一个湖蹦跳跳的小球,因为我是 在这样的信念中长大的,即:克服困难的唯一途径是要亲自尝 试。< “噢,史密斯小姐,这道算术题太难了”——“唔,荣爱 的,你就努力试试吧& ”)亲自尝试就意味着咬牙皱眉,绷紧肌 肉,全力以赴。所以如果打乒兵球难,那你就得试一试^结果 呢?你全身值硬,埋头用力,朝着球猛力挥拍,直到有人指正
42&
道T “手臂放松些。”我不相信地试了一下,立刻,那小球干净 利落地越过网,击到了对方的球台上,一次还不算,只要我不胡 打一气,一次一次都成功了。使我吃惊的是自己的手臂仿佛能自 动地挥拍,能正确地判断力的大小和方向,而无需我的帮助,这 时所需的内心姿态似乎却躲到一边去了口
我另一个关于运动的发现是在补秣子时发现的。我通常是笨 手笨脚地乱忙一气,总是急于早点补完,但却事与愿违,这全怪 我未发现补袜子也有趣,而且能使我不再白日做梦。有一天,我 不知从哪儿读到每个人都该学会熟悉自己身体部位的运动。我记 不起书里的其他内容,但是这一点引起了我的兴趣,并决定试试 看3我发现在补袜子时我能做某种内心动作,一种使我不留意手 的超然动作,它不打搅手,让手自行穿针引线^起初我感到很难 做到不让我的大脑去支配我的手缝针,可每次取得成功其结果使 我为之惊叹> 因力此刻就产生了一种轻松感,而且我能毫不费力 地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缝补a我发现这并不是一时的效果,只要我i 抑制住有千涉欲望的大脑,就会出现好效果。从那以后,缝缝补1 补成了我渴望的乐事,通过手活动产生的触觉给我带来了一种享 乐,缝缝补补不再是一件尽力躲避的烦心事了。
尽筲我感到这一发现对我至关_要,但我似乎并不觉得我能 如意地利用它。尽管我知道该如何着手,但总记不住去干,就象 神话中的英雄那样,经常忘记运用他们特有的魔力。这一点常使 我感到非常气恼。而一当我记起利用这一点,又使我联想起小小 的单壳动物,它能从体内释放出一部分自己的香气,便之扩散, 把它想猎取的食物笼起来。释放我自身生死攸关的精华是一种新 的姿态,这比将我自己的意识置于体外(我听音乐时曾尝试过) 更具扩散性;这更象是伸出无形的具有超感的触角,就如海葵伸 出自己毛茸茸的触角一样4我现在还认识到我对世界所持的一般
429
态度是畏缩的,就象一只受到突然惊挠的海葵,就象一条畏缩在 自己制造的防护壁里的阿米巴虫。我还有待去学会自信,只有在 '自信的情况下,我的触角才会在我想观察时自然展开.
我记不清楚,’下一桩使我想起这种心埋姿态的事情是否发生 在春天。反正是将近一年之后,四月里的一股热浪席卷着弗吉尼 亚州的里士满,一天傍晚我注意到尘土满地的路旁有一排校着半 透光树叶的大树,大概是美国梧桐树吧,似乎暮色里灰白的天际 上显出一幅图案,就象旧铁门上的花格,又象古代抄本上的装饰 图案。我突然冒出一种难以遏制的欲望,要想攫取这一图案,使 .它成为己有——或许绘上几笔能土有它。可我无瑕动笔,而且即 :使有时间,我也不知如何动笔。我忽然记起该伸出我意识的触 角,搭在树枝上,让我飘浮在它的周围,以这些精美的图案作力 佳肴,直到它象复杂的实体化为我自身的一部分,我再也用不着 把它们画在纸上了。虽然那接踵而来的快意已被遗忘,但我还是 做了.记载,“天哪,我感到有只鸟儿萵髙地站在我内心的树梢上 婉转吟唱。”这算是我能找到的对当时最接近人的记忆的快意了。 不过这话显得太耳熟了,除非它是我自.己的真正感受,不然我就 会感到不安,因为我有些怀疑是否有人曾对我说过这句话。
自那以后,仅仅为了使我的意识突破我身体的局限,最终使 我的四肢充满活力,井使我心宽体胖,我又发现了另一姿态。这 固我的描写有些俗气,干脆把它叫做,“肥胖的感受。”稍后我 找到了这样一条注解:“肥胖的感受加深了自我呼吸。”这一点 把我逗乐了,因为那完全是我称之为纯心理姿态所产生的身体效 杲的又一个例子。而且我没过多久还岌现了 “肥胖的感受”的妙 用。有一次,经过一整天困难的谈话,我累得精疲力尽,在回家 的路上我想起该强使这种心理姿态苒现。仅过了一会,我就觉得 精神焕发,能眵毫不懈怠地满足夜生活的需要P
450
没多久,我找到了是什么在我急需时阻止我伸出我的觖角fe 第一线索,那是在一天晚上,我在纽约的中国剧院看戏,我试着 照此伸出我的触角,因为台上的话我一个宇也听不懂,无法集中 精力,这就难以使我不去回想白天的印.象,而那正是我希望忘掉 的。我想假如我能听懂的话,我的眼前该有多少迷人的乐趣啊, 而那一直在分散我注意力的就是白天担忧的烦人之事。因此,我 就故意试着伸展我的触角。我刚一做出这一心理姿态,我就隐约 感到我心房后面一阵惊慌,催促我赶快缩回自身,就象一只受惊 的蜘蛛,蜷缩着腿,一动埤不动地装死。
所有这些经验似乎都遵循着某种特殊的内心活动,我后一次 发现,证明这一活动还能带来静化,即放松。一天,我独自一人 坐在船甲板上,晒着太阳,四周是茫茫的大海,微微的海风抚摸 着我,我在那儿却心神不安,满面不悦,愁眉苦脸,就好像被剥 夺了享受的权力,而这种享受正是我在寒冬和城市的黑暗日子里 朝思暮想的事。我明白,既然我已得到我渴求的东西,阳光,悠 闲和大海,我应该高兴才是。突然我察觉到我在尽力思索,我似 乎理所当然地认为,只要我想一点什么,我就能高兴起来。这并 不是说,我有特殊的难题需要在那时解决,而仅仅是一种感受, 即:一个人应当勤于思考,多多注意,对自己的所见所闻能有些 趣谈。但是沉浸在阳光与和风之中,肚子里又填满了美味佳肴, 我脑子却显得迟滞,不便思考,我的身体也懒得动弹。自然啰, 当我一意识到人应该有思想这一想法时,我认识到这真是太愚蠢 了,我停止了自己的任何努力,干脆“随它去” B立刻,太阳照 旛下的绳子在大海的衬托下泛出的白光一下跃进我的眼帘,我坐 在那儿凝望着,心里满足极了。
我还发现由于被动性而产生的效杲的另一例证。过去我对绘 画一直显得略有兴趣,可常常又因说不出究竟喜爱什么而发
431
余了偶尔几次我在忙于其他事情没有来得及欣赏一幅画时,那 画却似乎先跳进了我的眠帘,我仿佛从来也不知道该如何决定6 可是有一天我在一张塞尚?的静物画前停住了脚绿苹果,甶 盘子,还衬托着一张布。我又累又烦,而且美术馆里熙熙攘攘挤满 了星期天出来观光的游客,简直使我无法集中精神。我只好干脆 坐下来欣赏,懒得去回想我是否应该喜欢这幅画。我慢慢觉得有 什么正将我从茫茫的凝望中拉出去,画上的色彩都复苏了,紧紧 吸引住了我的目光,直到我感受到了它们的活力。渐渐地一阵巨 大的快意融贯了我的全身,把所有的烦燥和是否喜爱的疑虑全都 驱赶得烟消云散……而这一切都发生在我静坐和等待的时候。倘 若我仅仅是草率地瞟上一眼,井妄加评论t “难道这也是塞尚的 佳作吗? ”然后,随着人流浮荡而去,总是仓促地一牺一幅地看 着,就会完全错过它&如果我不是太疲倦而不想思考的_,我会 说丨“礁,这是一张塞尚的画,是人人都应当喜爱的作品”于 是我就会站在那儿试着喜爱那幅画,结果对我来说究竟喜爱它什 么却越来越无把握。在写这篇文章时我想起了另一次我疲劳时的 经验,当时我也是太累,不想思考。那是一个仲夏的早晨,我跳 舞珧到很晚,似乎上床睡觉已大可不必,在明媚的阳光下,我独 自一人在汉普斯德的一片荒地上散步,然后在蕨丛中躺了下来, 望着天上悛悛飘动的朵朵白云,我一下就尝到了我从未经历过的 幸福感,因为当时我尚未开始追寻快意,也不知道快意从何而 来*
在我想起於另一次惊人的经历中,我感受到一种新的性质。 那时,我们在离开两年之刚回到英国在普利茅茨登陆。我们乘 着一列穿越康沃尔郡的星期日列车,每隔几英里火车就要减速,
①塞尚(Paul Ckz&jitit, 1839—1906) ?法田01家,后期印象搮代表人猶_ 432
“吱〃地一声,然后静静地停在某个乡村小站上D起初我在沉思 着自己的事,只偶尔往窗外瞥上一眼,总感到对乡村太熟悉了, 而且内心里全无返回故乡常有的澈悄。对此我心里略有点失望, 仿佛一切都显得太单调,太普通了。同过去许多次一样,我的激 情尚未达到浪搜的热潮。接着我有了新的感觉。也i午是我想起要 伸展自己,去探索窗外的景色。我巳记不起我准确的姿态。但我 突然注意到白色小村舍和小巷,整齐的绿色田野,还有一种东 西、颜色、形状、或者就是田野的特色,在我的心底引起了十分 强烈的共鸣,我坐在那儿,仿佛是在同我的情人幽会,脸上泛出 欣喜若狂的光芒。
这次我想起了在中国剧院里我曾觉察到的模糊恐惧感,我渐 渐感到好像有什么在阻止我做出这些探索姿态。渐渐出现了一些 恐惧感,尽管仍很朦胧、渺茫,但却象心跳一样强烈,主要是有 一种怕失去自己的感觉,有一种怕被其他氧物战胜的畏惧心理卩有 —天,我似睡非睡地躺在沙滩上,突然瞅见一只海鸥站在离我很近 的地方,双翅在背上高髙地舒展开,大鸟停芘地上都爱做这种姿 势。不知不觉,我感到一阵狂喜,只觉得自己已成为鸟儿运动的 一部分,接着*我的恐惧感又驀然而起,第一次提出了这样的问 题:“试图阻止我、不让我去感觉事物实际情况的妖魔是什么广 但我反应太慢了,没等我认出妖魔的形状它早已无影无踪了。
在随后的一年里,我没有关于控制情绪的新发现,就是在应 用我学会的方法方面也进展甚微。后来有一天,我在德国黑森州 一带度假,我发现了比以往更为生动的感受能力。当时天气又潮 又冷,我的旅伴病得有点神经质了,我们只好放弃徒步旅行计划。 电于我不懂德语,我无计可施,无力把我们从郁闷沮丧中解脱出 来。我感到很孤独,心里总有一种不健全感。我渴望做点什么, 行动起来,以排遣那一个接一个的忧虑念头《我对旅伴生病颇为恼
衫3
火,对自己总是以自我为中心t怨天尤人,也感到一阵无名怒 火。我不得不呆在镇子里,这使我产生了禁镝的感觉,只有当淸 爽的晚凤拂过空无一人的街道,送来四周森林的气息,我才有了 快意。我祈祷道:“但愿太阳出来,让我无忧无虑地歇息吧。” 一天早晨,我醒来一看,太阳出来了,我走进森林,沿着一条小 径漫步,来到一幢小屋前。苹果树下摆着岀售饮料的小摊,从那 儿可以俯视一条宽阔的峡谷。我坐下来,回想到有时我试图用文 字来描述我正柱观察的事物时,我发现自己的心绪却突然变了。 因此我自语道;“我看见一幢立于江色天竺葵丛中的自色房子, 我听见一个小孩的低声吟唱。”这句最简单的咒语似乎却勾通了 我与坻界的联系。事后,我试着把发生的事记录了下来:
……那些鲔动着的树叶忽闪忽现地給萆垛投上一袞簇阴 影。这些萆都是新割的。那一簌蔟阴系时蓝时绿,我认不 它究党是什么颜色,但是我骨子里却能感受到它们。沿着溪 谷的阴影往下,从溪谷上漫漫闪光的空间穿过,有一些微小 的音响在萦回,消失,被运处吞没。一束阳光透过黑暗的森 林喷薄而出,金色的阳光在我眼前泛起,流过我的脑海,倾 泻进宁靜的光池。我凝望着那棵松树,目允上下打量着笔直 的树千,我的肌肉感觉到,它的根四处蔓延开,使松材高耸 地圪立在山间。天空中乐音起优,树林里擞风阵阵。风声慢 慢融入高悬着的一片沉寂之中*^ —只蜜蜂嗡嗡飞过,在静谧 的空中留下一困金色的涟漪。我脚下的一只鸡噜咯不停地啄 着地上的草叶……
我坐在那儿,一动不动,深深地吮吸着对周围的感受,一浪 接一浪的快意流过我体内的每个细胞。我的注意力就象一只蝴 嫌,轻盈地从一种快意飘然飞向另一种快意,毫不费力地追逐着
134
欢乐。有时,我的注意力老是惦量着一种想法,发表口头评论,不 过这些已不再会在与我所见之物之间形成讨厌的障碍,它们被编 织入我的视觉组织之中。我不再费力去做点什么,我对现状颇为 满意a有时,我的各个感宫常常互相冲突,因此我只能要么看,
要么听,无法同时并举。而现在,我的听觉、视觉和空间都化为 —体了.
我不知道我静静地坐在那儿观望了多久。终于,我站起身,
伸伸腰,然后沿着那条小径下山,怒气和不满消先了,心中充满 了宁静。但是,还有许多要解答的疑问<> 在我干过的事中哪一件 对我感官的苏醒更为重要呢?或许我啥也没干,全都是森林或太 阳的麋力的缘故吧?我能重复我的经历,治愈我的怒气与自我怜 悯而获得永久的解脱吗?如果仅靠观察就能使人心旷神怡,那我 为何还总是费力去找事,总要干点什么呢?当然,我绝对没有料 到,开启我个人现实的钥匙竟会存在于如此简单的技巧中,即一 种让感官自由感觉而不受目的约束的能力。眼睛和耳朵是否有它 们自己的才智,对此我已开始有所疑虑。
发现“他人”
尽管放松思想和对内心活动的观察显得如此有利,我仍没学 会怎样持续不断地运用这些方法。当我考虑这点时,过去我尽力 所为的情景一幕幕地从我脑海里闪现而过。后来,我认识到这些 情景都发生在我独自一入时,因为我一同其他人采在一块,似乎 总是神经紧张,在我和世界之间就筑起了一道保护圈。
我记得,在我第一次发现无形的心理触角可以广泛展开使自 费融入大地的风光之中或者与飞鸟一道翱翔时,我恐惧得惊慌失 措。然而,我渐渐发现,除了无穷的快意,没什么可怕的事发生,
435
我也就消除了恐惧心理,在大自然里获得了安全感;但是,在我 想试试其它感受方法时,我仍是心有余悸。有时我在聆听音乐 时,倏然产生了陶醉之感,于是除了美妙的音乐声,我和其它任何 东西都不复存在了。尽管我是如此畅快,我照样会死命抓佳某种错 乱念头,把我带回烦人的、充满自我意识的熟悉天地里。有一 次,当我聆听布拉姆斯的一首弦乐四重奏时,我突然想大声疾呼: “停下,停下,他决不会象这样倾泻他的心思,你们歪曲了他的 曲子,你们演奏的正是人们要隐藏的东西。”而且后来在参观一 个建筑物时,我发坪了恐惧。我从不觉得建筑的魅力比得上绘 画,尽管我也清楚,只要我知道如何欣赏建筑,它们也是具有魅 力的e过去我常幣同其他人一道去逛教堂,这些著名圣地人人都说 值得一看,值得赞美,但我发现自已总是心神不定,总希望参观 快点结束,快点走出,置身于阳光之下,因为我故意做出的广泛 感觉姿态在这些地方象是失灵了,或许是我无力使自己去试试。-后来,有一天我做完放松的练习后,有人带我去参观雕^ (过去 我常常觉得这种艺术令人费解>。这次我发现,只要我象人们所说 的那样保持平静,忘掉一切,我就潜入了一个充满黑暗、紧张、 压抑的天地,这些感觉构成了一种朦胧、但是深深的满足,在我 的骨子里,脚心里,呼吸里都感到了这种满足的存在。此后不 久,我碰巧来到威斯敏斯特教堂这个总是引起我莫名其妙的厌 倦的地方,我看不惯那些零乱的石碑、椅子。我静等着音乐响 起,举目四顾,尽力冲破阻碍与外界联系的屏障,驱散讨厌教堂 的成见。突然我成功了,倏忽间我的努力使我的心灵摆脱了一切 杂念,并透过建筑外表的装饰感觉到它内部赤棵的骨架结构和石 头里的自然纹路。可一瞬间我又感到有些透不过气来,因为我良 现内心畹起了恐惧的回音。在体积象超人一样庞大的真人一般的 雕塑里同样存在着紧张、压抑,仿佛在威胁着我的自我存在。自
436
那以后,我醒悟到,要了解建筑物,就需要一副深谙其道的好头 脑,就象登山运动员有一副喜好高山的头脑一样,我想,我没有 通过触摸,而是使自己沉浸在安全感中,全神贯注地去思索我目 睹的事物,我每次沒游教堂时,我都成功地感受到一种安全感I 而一到大街上,脑子里很容易就充满了各式各样的目的,闭眼也 能欣赏房屋建筑。不过,既然我已认识到我由深信耸悬在我头顶 的拱顶和梁柱而产生的恐惧,我发现,跟往常一样,对灭亡的恐 惧渐渐化为深深的快意,
从这以后,在与他人的相处中,我慢慢对怎样放松有了更多 的了解。正如我曾发现无形的触角可以伸出包围物体一样,我现 在发现我同样可以用触角把人围住。但是在这样做之前,我更箝 要一种安全嬅作为基础,因为我常感到有某种东西需要提防,这种 东西时常横隔在我和我想了解的人之间。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搞清 楚我害怕什么。尽管现在我非常清楚,在感知的天地里我想干的 事就是使自我消先在我的感知对象中,可一旦这对象是另一个人 时,这种想法就太使人寒颤了,很难得到完全承认。所以,既然我 无法认识这一想法的真象,就让它停留在臏想的程度,并一直便 我处于紧张状态,防止我所需要的这种融化得逞&
终于,我突然得知解脱自己的方法。自然,对于我要摆脱什 么我曾给了许多暗示,并县多少有些眉目,不过,直到有一天我 碰巧在回顾我过去所有的发现时,我才完全搞清楚了。我才开始 反复考?这一事实,即:任何我认为是幸福源头的事物似乎都依赖 于消除紧张的能力,似乎在于将我的注意力扩大到个人兴趣小圈 子以外,似乎在于不偏不倚地看待我的经验。我才认识到这种放 松与解脱必须以基本的安全感为基础。不过,显然我所获得的安 全感还不足以使我这样做,因为在我体内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我只 能朦胧地感受到,但从未正视过。还是在后来我才想到,一旦你
4^7
以彻底的妥协性去正视,你知道的一切一整个宇宙,哪怕只
有一次,让那些“不属于你”的东西流向你,把你吞没,你的安
全感就会永远消失。只有准备接受灭亡的命运,人们才能从楮神
上的“孤独”,从实际上真正如同死亡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我现在认识到,只要你有危险感,你就无法真正利用那种交
流技巧去正视其他男女,而这种技巧比一切其他技巧更需要消除
紧张*获得自由。当然,我说的交流不仅是指才华横溢的交谈,
而且包括感情交流的全部美的内涵,正象我初次考察我的经历时
所发现的那样,我的大多数快意皆来源于自然界的事物,我现在
觉得,我每天捕捉到的幸福感主要归于同旁人的交往。关于这
点,不言而明的谅解显得尤为重要&过去,我总喜欢通过交谈来
判断与朋友交往的价值I而现在,这种不M自明的夬系显得更为
重要——尽管部分原因或许应当归于这一事实,即:我同一个从
未学会说话的人共同生活了十八个月。 :
我正开始发现一个直接交际的新世界。当然,这不是一个靠
语言,动作和手势交际的世界,而似乎是通过忡展无形的触角达
到近乎直接的感情交流。这不仅在于我的感知力提高了,也不仅因
为我伸出白身去接触他人就能“感知他们存在的必然性”,而且
在于他们似乎也有所得,我还不知如何以别的方法解释他们举止
的变化。臂如,有一天我把一个老太太从椅子上搀扶到床上去,
她老态龙钟,早已先去了正常的理智,对许多事情的处理活象一
f
个小孩,例如耍小孩子脾气,不愿睡觉等。她长得挺胖,我完全 不知如何是好,心里直发窘,真想丢下不管,让这事不了了之。 这时,我无意中瞟见她那双无能为力的懾脚,脚上有什么东西一 下把我吸引住了,使我超脱了自己,考虑起她的难题,这样,她 的困难也变成了我的困难,她脚上的僵硬全部消失了,她轻易地 听从于我的帮助。自然,她很有可能发现我笨手笨脚的帮忙中的
4SS
微妙变化》但是,另外一些时候,尽管我没有做出任何外向动 作*只是伸出了自己内心的无形触角,人们的情绪也会变化。所 以,当我哄我的婴儿睡觉时,我总是静静地等在一旁,纹丝不 动,而且心里也是一片宁静。我一旦流露出不耐心和烦恼的神 色,他就会变得睡卧不安&当然,这或许完全是一秤巧合,但是 这种现象反复发生过多次,最后,我也很难否定我的内心状态的 确对他具有直接效力。
'交际也开始包括群居生物的整个复杂结构。正如我曾学会为 了颜色和形状本身而观察颜色和形状一样,我现在渐渐觉得,象 家务事一类的行为,就它们本身而言,也完全可能达到交际的结 果。而过去,我并不把它们放在眼里,只把它们当作例行琐事, 因为它们“不能使我有所得”。现在,我开始发现,每天的一部分 欢乐均来自扫地或者做饭(过去我总讨灰千家务活,因为这是费力 不讨好的事)i我似乎爱上了家务活,因为它也是一种交际,它 表达了我对由我保持整洁的房子和住在房里人们的思想感情。固 然,正如我不能老是为颜色和形态观察事物而不管对我个人目的 有何用处一样,我也不是每次都能这样无私。有许多时候,我 简直无法只从行为本身的角度看待我的行为,而是出于装点家庭 门面才不得不打扫一番,因为客人们可能注意到脏迹,并且不怀 好意地暗中讥笑;或杳我不得不做顿好菜,因为只有这样我才是 我喜欢把自己想象成的那类人。但是,我却从未发现我每天的快 事清单上还列有家务事这一项*以前我只是为上述原因不得已而 为之a
我现在明自了该怎样将过去的发现应用于解决交际问题^在 我的事业初期,我发现,仅为自己要挣得结果,仅带着对幸福的 期望干事,一般来说都是致命的,这会使快意潺流的源头干涸。
(自然,为了别的目的,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会被需要完成的工
439
作占去a但我不是在这里谈论由外在因素强加的必然性*而是怎 样安排可以自由选择的行为和态度。〉所以我也开始发现,正如 我曾经希望的那样,为他人力争结果是没有半点出路的,我那被 激怒的自我专注使我嫉妒那些为别人卖力孝。随着我对事物观察 力的不断提髙,我开始看清,为别人卖力本身就完全是一种毫无 把握的安宁之路,因为只要你期待你的所作所力能有结果,接踵 而来的就会是越来越多的恼火事。一旦你觉得你有权去干涉他人 的问题,那就只能使这些问题比你本人的问题更为令人头痛。因 为对你自己的问题至少你可以按你的it志尽力而为,可是他人对 干傻事总是固执己见。这一点使我轻易地想到,自己完全明白到 底什么才能对他人有利I 一想到自己处于救世主的地位,不免髙 兴地觉得自己超人一等,颇有些飘然得意,感到我自己正在成为 —个更负令人崇敬的角色。我费了很拴时间才懂得应该抑制那种 想去干涉并帮助他人过好生活的情感。我知道有人在这样做,我 就觉得自己是义不容辞了,尽管我并不很清楚什么是最应当做的。 后来除了这种当仁不让的感觉外,我还感到一种同情别人悲惨命 运的相当痛苦的感觉。由于学习,我提高了自己盼知觉能力,这 种痛苦感觉却非祖没有减小,反而越来越强烈。然而,渐渐地我 也懂得了,只要我为别人干事仅仅是为了干事本身起见,那就无 可挑剔,作为一种礼貌表示,其价值更是存在于干的行为之中,而 不在于结果,如果我为他人做出牺牲,那决不是因为我认为他们 霈要我的帮助(因为这可能对他们是一种侮辱,就好象我是在暗 地里抬高自己〉,而只是把它作为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情感的一种 方式而已。给予帮期本身就足够了,结果如何是无所谓的。
就这样,我慢慢意识到,在我能以这种不偏不倚的g光去观 察并能认出另一親心灵而对之又无所求时,才能体验到巨大的 快意。这种交际并不总是要求有具体时间和地点的接触,因为有
440
时我是从一本书或者一张画中捕捉到人的意义,为我每天的快意 增色。对于人们在领悟了一件难懂艺术品以后不可避免要产生的 烦人的优越感,我渐渐不再感到大惊小怪,尽管这种烦人的感觉常 常惹我恼怒c我不大懂音乐和绘画,我在那些喜爱音乐和绘画的 人们面前只有自叹渺小3现在我自己已看出这种虚假傲慢的原 因,因为有时一幅画、一幢建筑物或者一首诗在我眼里也会骤然 充满活力。每逢这种时刻,我总是陶醉在交际之中,陶醉在同艺 术家心心相印的交流之中^在这共享的时刻里,我感到自己成了 一个崭新的' 更为髙大的人,此刻,难以不感到要高视阔步,因 为盲目的瞎想几乎引起了一种感觉,那就是在创造美好事物的过 程中,瞎想本身也曾做出一份贡献>
王映桥栗爱平译
441
人性问题的心理学讨论
对罗洛?梅的评论?
〔美〕罗杰斯
我认为罗洛是人本心理学的主要学者。他学识渊博,造诣极 深,文章洋溢着智慧^
他常常批评人本心理学中的不良倾向,反对追逐浮浅的或未 经审査的目标。他要求研究的深度,并因他本人几有杰出的哲学 和理论思惟而受到尊敬。
我想我和罗洛的主要分岐在于对人类个体本性的理解。他把 魔鬼之性(the demonic)看作是人性构成中的一个基本元素, 井在他的著述中阐发了这一观点。至于我,虽然我深深觉察到今 日世界中有多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破坏的、残暴的、恶毒的行 为,——从战争的威胁到户外无意义的暴行——但我并未发现这 种恶是人性所固有。在有利于成长和选择的心理氛围屮,我从未■ 听说有任何人选择残暴的或破杯的道路。选择似乎总是趋向社会 化,改善与他人的关系。我的经验使我相信,文化的影响才是造 成恶劣行的主要因素。生育的粗陋方式,婴儿和父母的经验混 杂,教育系统的约柬性和破坏性影响,财富分配的不公,对于不 同于我们的人抱有很深的偏见,——所有这些和许多其他因素使
①译自 Journal of Hamanistic Psycholagj, Vol, 2Z? No. i , Summer, 1032, pp. 8 — 9* a人性问埋的心理学讨论”这一总标?是译者加的■
442
人的机体转到反社会的方向。因此,我认为人种的成员,象其他 物种成员一样,在本性上是建设性的,但受到他们经验的拫 害。个人的生活在一定程也是由他或她的选择造成的,并 且,如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到的那样,那些选择是可能趋向伤害他 人或自己的。然而,假如我们能提供一种促进成长的氛围,这些 选择就会证明是倾向有利于社会的建设性的选择,而且是完全自 由地和自发地这样选择。假如人性包含一种内在恶的因素,我就 看不出怎么会有建设性的趋向了。因此,罗洛和我在这一点上仍 然是有分歧的。
关于恶、的问题 】
—给卡尔?罗杰斯的一封公开信?
C美〕罗洛?梅
亲爱的卡尔t
你在《展望》专号上发表的文章讨论了我对人本心理学的贡 献,我非常珍视你的看法。你在许多方面给我带来荣誉。
你还进一步指出你和我在恶的问题上存在的主要分歧。
正如你正确地说明的那样,“恐怖、敌意和侵犯的存在是我 们时代的紧迫问题”。我愿补充说,我们如何对付这些问题布极 为重要的意义。在这些破坏性的力量中最重要的是核战争的可能 性——或如许多人相信的,有较大可餌性——和连带的核辐射威 胁& 一项盖洛普民意测验表明,在美国十人中有七人相信一场核 大战将会真地爆发,或者,在今后十年内很有可能爆发(Newt
(D 课自 four!1■及 1 of tluTiani^tic Psychologjr, Vol. 22, No. 3, Suminet pp. JO-21.
4U
week, 1981, Oct. 5,p. 35).很明显,假如我们不能建设 性地解除原子能造戒的威胁和它带来的恐怖,我们的文明也将象 古代的罗马人、叙利亚人、埃及人、希腊人一样走向毁灭。
你写道,罗洛“把魔鬼之性(the demoaic)看成是人性构 成中的一个基本元素,并在他的著述中阐发了这一观点。”你并 提出与此相对立的看法,认为“文化的影响才是造成劣行的主要 因素……因此,我认为人种的成员,……往本性上实质是建设性 的,但受到他们经验的损害”。
由于我对你的感情和我rt之间长久的友谊,给你写这封僧是 相当闲难的。但恶的问题极力重要,急需要有清晰的认识P因 此,我将力求阐明自己的观点*不只是为了我们个人的目的, 而且也为了帮助读者自己对忖这些问题,不只是为了我们自己, 而且也为了我们的子孙和未来的世界。我同意伯克的说法:“恶 的得逞唯一所需要的就是好人的无所做为”。
首先,我从来没有用过“demonic” 一词,而且说过这并非 我的意思。我用的词是“daimonic” 它有重要的不同含意。 在《爱和意志》(Love and Will)-书中我在这个题目上写 得最多,现将其中的一段引述如下:
这(the daimonic).是在每一生命中都存在的肯定自 身、坚持自身、延续并增强自身的欲望……这同一肯定的 C另一面〕就是能使我们的钊造性变得強有力的东西(P.
①这个饲来自希聃文daemon,在古希貭神话中指介于神和人之间的超自然的 精更,和demon—词的含窻不同,(Umon指能控制人体的KK,但习1B上两 饵已经通用。梅这里取daemon—词一详注
444
123)。
因此我是说,我把人看作是一束具有一定结构的潜能。受到 这种增强自身的欲望的驱策的潜能,.既是建设性也是破坏性冲动 的塬泉。假如这种增强自身的欲望结合在我们的人格中(我认为 这正是心理治疗的目的),它将产生创造性,那就是说,它是建 设性的。假如这种欲望脱了缌,它能支配整个人格,就象它在狂 怒中,在战争期间的集体偏执狂中,或在强迫的性行为或压迫行 为中的所做所为。这时就产生破坏的堉动。
你和我都曾在心理治疗中见到过许多青少年案例,他们的父 母说他们有破钚性,实%他们只是想取掙自己的独立,想肯定自 己,坚持自己的权利。^如我们铲除了这种欲望,象许多医师所 做的那样,我们就会有负于求诊者的期望。我相信里尔克是正确 的,他写道,“假如我的魔鬼离开了我,恐怕我的天使也会飞 走。”
的确,关于这种欲望的概念对于恶魔般的活动是一个理论的 说明,正如它对于创造性也是一个理论的说明一样。这可能是你 为什么会说我(我认为是误会了)是在论述恶魔之性。
荏你的信中你承认恶包围着我们。你说,“我深深觉察到今 日世界中有多得让人难以置信的、破坏的、残暴的、恶毒的行为 -~从战争的威胁到户外无意义的暴行。”但你说,你“相信文 化的影响才是造成恶劣行为的主要因素。”
这使文化成为敌人~但除了你我等人以外,还有谁构成文化 呢?你提到“我们教育制度的破坏性影响,财富分配的不公”。 但除你我和象我们一样的人以外,还有谁应对这种破坏性影响和
445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