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单独中的洞见

_5 张方宇(当代)
37
所有的问题都来自头脑,所以头脑是唯一的问题。而头脑是受欲望驱动的,所以欲望是所有问题的根源。
38
我们以欲望驱动我们的生活,我们胸怀理想,心系未来,为实现希望和梦想不停地忙碌,但所有这些最终都变成了我们的恶梦,所有这些都引领我们趋向死亡。或许存在着一条完全相反的路,通过寂静无为和无欲无求,可以引领我们趋向一个不朽和永恒的境地。
39
欲望总是在追求单方面的东西,但任何东西都是和它相反的东西粘在一起的,它们就像一个硬币的正面和反面,就像白天和黑夜总是交替出现。这个世界的一切事情都是以一种圆周的方式在循环,像生老病死、吃喝拉撒、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以及得失成败等等。如果我们执着于一极,那么我们迟早会被相反的那一极所捕获。欲望看不到这一点,那就是为什么每个欲望最后都无一例外地遭到挫折。
所以,无论我们追求什么,我们所追求的那个东西的相反之物就隐藏在它的背后,那个相反之物迟早会来临。当你为一个年轻美貌的女人着迷的时候,你并没有看到她的祖母或外祖母就隐藏在她的背后。恋爱的时候你觉得自由快乐,但随后的婚姻却给你带来监禁和痛苦。当你发迹的时候,离破产就不远了。当你声誉日隆的时候,毁谤已经开始悄悄靠近。
最后,每一样东西都变了味道,每件事情都转变为吃不了兜着走的难局。即使我们这个身体,我们把这个身体当作生命,但它同时也是疾病和死亡。也许你年轻的时候为自己拥有一个俊美的身体而自豪得意,并且通过它攫取各种快感享受。但疾病的时候,同样这个身体却让你遭受病痛之苦,尤其到了临终的时候,同样这个身体将成为你的负担和耻辱。
欲望永远看不到整体,它总是只能看到局部和碎片,并且被它所看到的东西迷住。除此之外,欲望还非常的近视,它只能看到眼前的,而无法瞥见远处掩藏的。
如果我们去买水果,我们通常会拿起那个水果,看看它的背面是不是有虫眼,或者是不是已经烂掉了。同样地,当我们想要追求某个东西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先看看那个东西的背面呢?
40
欲望是永远无法让你感到满足的,只有无欲才能够满足你。
41
欲望永远是片面的,它只能看到局部,而不知道整体。当整体被看到了,欲望就会消失。
42
欲望的寂灭不是透过严厉的苦行,也不是透过刻意地去抑制欲望,而是透过智慧的成长。当你的智慧成长到能够完全看清欲望的愚蠢、荒谬以及它所带来的极度痛苦,当这个看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透彻,突然,欲望自己就脱落了。
43
只有在欲望消失的时候,一个人才会看到纯粹的美。
第十章 死亡
1
一个人真的有未来吗?如果未来真的存在,那么它就应该能够一直持续延绵下去。但是死亡打断了一个人的未来,死亡堵住了所有通向未来的路。所以死亡才是唯一的真实,而未来只是头脑制造出来的幻象,未来只是生存欲望的自我安慰。
是死亡打断了你的未来,还是你用未来遮盖你的死亡?
2
人们活着,像不会死去那样活着。人们死去,像不曾活过那样死去。
3
人一生下来就被封闭在老、病、死这趟行程漫长的列车上,个人的奋斗、野心和成就只不过是徒劳地在车厢里来回奔跑、上窜下跳罢了。
4
如果把人的一生高度浓缩,那么我们的整个生命就像是一起高空坠落事件。人刚一出生就已经从高空向下坠落,下面是死亡这块巨大的沼泽地,在这稍纵即逝的掉落过程中,大多数人都力图在空中做出各种复杂和高难度的动作,以博取他人的喝彩和欢呼。
5
如果从悲观的一面看人生,人生就如同一个高空走钢丝的过程。很多人时不时就处于一种紧急状态,所以他们不得不时常做出一些很扭曲又很难受的动作才能勉强保持住平衡,他们大部分的精力和聪明才智都只是用于怎样保持平衡,以免于从上面掉出来。当然也有少数能力高超的人能够在上面做一些高难度的动作,比如翻几个跟头之类的,而这也成了大众娱乐的一部分。但就最终而言,每个人还是无一例外地要从上面摔下来。
6
生命之所以追求活动和自我表现都是出自于对虚无和死亡的深度恐惧。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上之后,本来他前方所面对的唯一背景就是死亡,而生死之间的距离和过程则是一片虚无。每个人一生所投入的永无休止的活动就像厚重的迷雾,它们可以产生两个作用:一是它填充了生死之间的虚无;二是它遮掩了死亡。
7
索取、享乐和对物质的消耗是生命拥有的权利,痛苦、疾病和死亡是生命要承担起来的义务。
8
我们一生都在忙着积累东西,我们囤积财富,扩充知识,收集各种证书和奖章。但是当死亡来临,所有这些东西恐怕连陪葬品都算不上。
9
生存意欲穷其一生的全部努力最终换来的只是一堆骨灰或白骨而已。
10
每个人都力图用财富、成就和名望为自己的生命建立起坚固可靠的支柱,但一堆骨灰就使这些支撑全部坍塌。
11
人生就像是一个迷宫,我们焦急地在里头走来窜去,苦苦寻求出路。等我们真正撞到出口处,我们也正好与死神撞了个满怀。
12
死亡透露给我们的讯息是:这个世界是死胡同。
13
当一个人被病痛折磨的时候,他会深切地体会到平时的那些享受是虚幻和一文不值的,他愿意放弃所有的享乐,只要能换来病痛的解除。当一个人遭受临终的痛苦时,他一定会为自己拥有的这个生命而后悔,他宁愿不曾存在过。
14
当代的人类已经完全陶醉并迷失在科学和物质文明的进步当中,但是每个个体仍然逃脱不了老、病、死这几样最基本的事情。我们可以把监狱装饰得很舒适、很花俏,但监狱仍然还是监狱,人类努力去做的一切只会让我们对自己的处境更加迷惑。如果身处监狱,却没有意识到这里是监狱,那才是最绝望的。
如果明白了自己身处监狱之中,那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设法从中逃脱出来,而不是企图在监狱中有所成就,让其他的犯人刮目相看。
15
自杀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做出自杀决定的那个东西还活着,那个东西并没有被杀死。除非那个东西被杀死,否则自杀毫无意义。
16
除了死亡之外,再也没有什么能够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17
人一生的过程可以被视为连续不断的消费过程,死亡是结账的时刻。
18
在人的一生中,死亡是唯一重要的时刻。因为死亡是那么的神秘和未知,死亡当中蕴藏很多的潜力和可能性,所以,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为死亡做准备。
19
我们越接近死亡,时间流逝的速度就越快。童年的时候我们觉得时间过得很慢,那时我们的一切体验都是新鲜神奇的,所以时间显得很漫长。随着我们接受教育,我们变得越来越死气沉沉,越来越无聊。到了中年以后我们已经定型了,一切都成了例行公事,时间飞快地流逝,我们开始加速驶向死亡。这就好像一个从空中坠落的物体,越接近地面,速度就越快。
20
每个人都活在希望当中,每个人也都在挫折中死去。其实,真正死亡的是希望,其他没有什么东西会死。
21
也许生命的价值并不在我们的肉体生命上,而在于内在灵魂的成长。死亡是对我们肉体生命的最好总结,死亡揭示出我们目前这种生命方式的荒唐、愚蠢和空洞,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竭力回避死亡这个话题。他们对死亡的态度与通缉犯对刑警的态度并没有什么两样。
22
死神跟我们开了一个多么大的玩笑啊!到我们命终的时候,不仅我们一生辛苦积累起来的一切,甚至连我们如此钟爱的肉身,死神都毫不留情地全部掳走。既然生命是这么大的一个玩笑,那么我们平时对生活如此严肃和认真就明显不合时宜了。
23
人们总是匆匆忙忙,像赶集一样地奔向他们的目的地,似乎那里有什么好事在等着他们。事实上,人生的真正目的地是死亡。人们是如此地惧怕死亡,但是人们又是如此急切地奔向死亡。如果一个死刑犯被押赴刑场,他会急急忙忙地赶路吗?难道他不是会慢下脚步、带着强烈的警觉来走完这短暂的路程吗?
我们把生命分为过程和目标,事实上只有过程存在,只有过程是真实的,而目标是虚假的,它只存在于我们的头脑当中,其实目标也只是过程的一部分。我们总是专注于目标,而忽略过程,这就等于我们专注于那虚幻的,而忽视那真实的。错过了真实的过程,我们就几乎错过了整个生命。
24
一个人在世上混得再好,也只不过解决了生的问题,却丝毫解决不了死的问题。但生和死是一体的,不能够解决死的问题,就等于什么都没有解决。
25
你可能外在已经达成了很多事情,但你的内在却没有达成任何东西。任何外在达成的东西都不会被死亡所承认,死亡会把那些东西当作垃圾一样地扔掉,死亡只承认你内在达成的东西,只有内在达成的东西才会在你死后继续跟着你。就这个意义而言死亡就像一个批阅试卷的考官,所以当死亡来敲门的时候,你一定会发抖。
26
当死亡来临的时候,我们曾经认为的那些很有用的东西最终被证明是没有用的,而被我们一直忽略过去的那些看似无用的东西才是对我们真正有用的东西。当我们临终的时候,所有耗费我们一生所积累起来的那些东西都变得毫无用处,你无法带走其中任何一样东西。还有我们苦心营造起来的各种人际关系,这些关系也帮不了你,你必须自己单独上路,没有人能陪你走。相反,真正能够永远陪伴我们的是我们自己内在的品质和潜力,但活着的时候,又有多少人真正去理会那些看似没有什么用的东西。
27
我们之所以害怕死亡,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真正地生活过。我们一直生活在虚假之中,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真实的世界,一个在虚假中生活久了的人会害怕真实,而死亡是非常真实的。一个真实的人不会害怕和拒绝真实的事物,他甚至会去享受死亡。
28
为什么我们对死亡怀有如此之深的恐惧?也许是因为我们一直生活在未来和希望之中。当死亡来临的时候,再也没有时间让我们去欲求未来,希望之门也从此关闭,我们不得不回到此时此地,但这不是我们喜爱和熟悉的方式。
此时此地我们总是感到空虚和不满足,因此我们一直寄希望于未来,其实我们整个一生都一直活在未来和希望的巢穴之中。想象一下一个蚂蚁窝被捣毁的情形,那些不知所措的蚂蚁是何等的慌乱!当一个人得知他自己很快将要去世,其慌乱的程度绝不亚于那些蚂蚁,未来和希望之门顿时变成了一面无法穿透的墙,而且他会从墙上被有力地弹回来,弹回到过去。那就是为什么一个临终的人总是在回顾过去,回忆他的一生。
29
生命的美丽就在于它会死亡,死亡意味着一个剧烈的变化和更新,一朵花早晨开放,也许傍晚就凋谢了,这才是真实的生命。如果生命没有死亡,那样的生命就像一朵塑料花一样,那是非常无聊和死气沉沉的。
30
当你体验够了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你仍然感到深深的不满足,那么你就很可能开始向往和等待死亡了,因为现在只剩下死亡是未知的,神秘的。
31
死亡意味着对已知和熟悉事物的终结。死亡意味着结束已知,进入未知。
32
死亡是生命的源泉,生命在死亡中重新积蓄和更新能量,以便再次登上现象界。植物扎根于潮湿、阴暗的泥土中,根部在地下的拓展是艰苦和挣扎的过程,以此为代价,植物地面上的部分才会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33
不去深入地反省死亡,你就不可能拥有真正的生命。
34
如果你不深深地呼气,你就无法深深地吸气。如果你不深深地接受死亡,你就不可能全然地生活。
35
保持某种形态是一个持续的紧张和努力,那是一件苦差,一个劳役,退回到无形的状态反而是一种难得的放松和休息。所以,死亡是一件非常美的事情。
36
当冰融化成水的时候,那个水一定会感到快乐,因为它从固体中解放出来,变成了液体,现在它变得能够流动,并且有了更大的自由度,所以那个溶解的水一定会觉得快乐。同样地,死亡是一个人的身体和欲望溶解和消散的过程,那个过程应该是非常快乐的。
37
死亡是一个有形的个体溶解在整体中化为无形的过程,就像一个海浪升起,然后又落入海洋当中,如果这个海浪执着于自己的形状,那么它一定会害怕和痛苦。但如果这个海浪知道自己本来就是海洋的一部分,波浪的形式会死,但海洋是不会死的,那么这个海浪就能够享受这整个游戏。
我们害怕死亡是因为我们太执着于自己的外形和形式了,我们太执着于我们占有和积累的东西了。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内在本质是永恒的,形式会死,但那无形的是不会死的。如果你和形状认同,你就会死无数次。如果你不与形状认同,你就丝毫不会产生对死亡的恐惧。
38
免于执着就等于免于死亡。
39
死亡是一个个体和整体之间的终极拥抱,如果你和自己的爱人相拥抱都能给你带来那么大的快乐,那么你无法想象当你和整个宇宙相拥抱时会有多么大的快乐。也许通往死亡的最后一小段距离会有一些痛苦,但死亡本身应该是一个巨大的狂喜。
40
人们对孤独的恐惧实际上就是对死亡的恐惧,孤独是一种较小级别的死亡。在死亡中,所有外在于你的东西都死去了,只有你的本质留了下来,在孤独中也有类似的情形发生。
一个热爱单独的人也会热爱死亡,因为死亡才是全然的单独,纯粹的单独,一个热爱单独的人会带着一种极大的渴望去体验那个高潮的时刻。
41
死亡是一个临终之人与神之间的私人会面,让临终者单独,并且在他周围保持幽静是极为重要的。
第十一章 爱
1
我们的爱和恨从来都是交织在一起的,你的恨不是别的,只是受挫的爱。当你的爱扑了个空,撞到了墙上,然后鼻青脸肿地弹回来,它就变成了恨。
2
真正的爱并不是和某个特定对象的关系,而是一种自身固有的品质,它是一种从内向外自然的散发和渗漏,就像花朵释放的芳香。
3
爱本来是一种在放松和自由的状态中产生的喜乐,而我们的爱却变成了从依赖和约束当中产生出来的持续的压抑。
4
没有了宁静的品质,爱所带来的只是永无休止的冲突和悲哀。
5
慈悲之爱犹如阳光普照。世俗之爱则如同探照灯,只向特定的方位投射。
6
爱是一种柔和、敏感的品质。这种敏感不是对可欲之物的敏感,不是对自己的利害得失的敏感,而是对艺术、音乐的敏感,对人类社会的虚伪和苦难的敏感,对大自然和一切生命的敏感。
7
当一个人为了自己的某种满足而爱上另一个人,这种爱是非常恐怖的,它无异于豺狼向绵羊张开的血盆大口。
8
对于一个善良的人,即使他的恨也有某种公正在里面,甚至有某种慈悲在里面。而一个不善良的人,即使他的爱也是有毒的。
9
在爱和宁静当中,一个人的自我开始消散和溶解,这个自我的消散和溶解给他带来了纯粹的喜悦。在贪婪和憎恨当中,一个人的自我开始收缩,开始结冰,这种向内的收缩产生出一个张力,这个张力就是他的痛苦,他的地狱。
10
自发的爱来自于强烈的敏感,这种敏感是对万事万物的感同身受,如同感受自身的苦与乐。人一旦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他的存在就不再局限于自己的身体而扩展到整个宇宙。这样的生命没有冲突、悲哀和对死亡的恐惧。
11
真正的爱是不会有期待和要求的,如果爱里面掺杂了期待和要求,那它就不是真正的爱,它一定是别的什么。
12
我们常常把自己对某个东西的需要和欲望错误地理解为爱,但它的立足点是自我。而爱的真正基础是同情,即将万事万物与自己视为等同。
13
爱有时候更像是微风拂面的那种感觉,清新、自然和全然的开放性。占有并不是爱,正如我们无法把风关进一间屋子里,如果是那样,那个本来流动着的风就变成了一团死气。爱也不是努力和造作的产物,电风扇和空调也能产生风力,但是这种风和大自然那种清新的风截然不同。
14
一个野心勃勃的人是不可能去爱的。爱来自于敏感,爱需要一个细腻而敏感的心灵,只有当一个人处于放松和从容的状态下,敏感和爱才会产生。而一个充满野心的人几乎把自己全部的注意力都投注到将来,他时时刻刻都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除了自己欲求的目标,他不会真正关注任何事情。他的心灵已经变得很坚硬甚至已经钙化了,所以,像柔和、敏感和爱这些品质无法从他的内在产生。
15
真正的爱没有原因,它不是由什么东西引起的,所以它与过去无关。真正的爱没有目的,它不是要去达成什么,所以它也与未来无关。爱就是这样一种无始无终的存在,爱只为自己而存在。
16
对于我们人类而言,爱也许是唯一能够让我们瞥见永恒的一种状态。
17
爱是一种自然的发生,爱不是一种能够被造作出来的东西。当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一见钟情的时候,他们两个人并没有做什么,爱自然地发生在他们的身上,他们被爱占有了。那一刻的爱是相对纯净的,几乎没有什么杂质。但是,头脑和欲望马上介入了,他们都试图要去占有这个爱,然后就会有争斗,整个事情就会变得越来越丑陋。
18
爱不是一种特定的关系,而是自身的一种品质。就像花只是自然开放,并不是为了某一个特定的对象而开花。
19
真正的爱会给予自由,只有在自由中才会产生真正的爱。
20
自由是生命的最高尊严,自由的价值比爱来得更高。所以,以牺牲自己的自由去获得爱是不值得的,那个被牺牲掉的自由迟早会报复,那个被牺牲掉的自由迟早会以恨的面目出现。
21
能够带来自由的爱是稀有和高贵的,那种爱是神性的爱,但它很少会发生在这个世间,尤其很少发生在人与人之间。我们所谓的爱大都是一种制造出依赖和束缚的爱,在这种爱的关系中,生命并没有变得更有尊严,相反,在这种爱当中乞讨的气氛甚浓。
22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所以会坠入情网,他们之所以产生相互的吸引,这是因为在这之前他们都是自由的,他们之间还没有形成一种关系,而自由的东西本身就存在着一种美。然而,一旦他们之间的爱变成了一种关系,成为婚姻那样的一种模式,那么爱就会消失,剩下来的就只是执着和占有,双方都竭力要把对方关进自己的笼子,整个关系就变成了地狱般的煎熬。随着自由的消失,爱也跟着消失。
23
自由是爱的翅膀,没有了自由,爱就从天上美丽的飞鸟降格为地上丑陋的爬虫。
自由是爱的天空,没有了自由,爱就没有了活动的空间,爱就不能够自然流动。没有了自由,爱就会窒息而死。
24
来自于爱的驱动力也许正是一个人对更高自由的向往。所以,人们表面上是在追求爱,实际上他们更深的内在是在追求自由。一旦那个最高的自由被达成,爱就变成了多余的东西。
25
当一个人能够完全享受他自己的时候,他才能够真正去爱。他的爱不再是出于内在的饥渴,他的爱也不再是一种逃离自己的方式,而是让别人来分享他的喜乐。
26
只有自身已经充满的人才会去爱,那是一种想要别人来分享的冲动,但这种冲动是含蓄而温和的。
27
世俗的爱大都是出于内在的饥渴和躁动,而神圣的爱则是完全出于内在的宁静和喜悦。世俗的爱有着明确的动机,趋向某个特定的目标,它需要占有某个东西来满足内在的饥渴,或者宣泄内在的躁动。神圣的爱是漫无目的的,它就像一首优美的音乐,这首优美的音乐如清澈的溪水一样自然地流淌着,你可以享受它的旋律,也可以用它来解渴,但它不会对你任何期待。它只是对它自己的一个庆祝,你可以加入这个庆祝,也可以无动于衷,这一切都取决于你,它甚至不会刻意邀请你。
28
出自于欲望的爱就像是一种发高烧的状态,它会烫伤别人,也会烧焦自己,所以,这种爱带给我们更多的是一种焦灼,而不是安详的心境。与之相比,慈悲之爱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品质,冬天的时候,它是温暖的;夏天的时候,它是清凉的。
29
每个人都有一个自我,这个自我有着一个明确的疆界,这个自我是凝结起来的,它非常的坚硬。所以爱不可能发生在两个自我之间,因为爱意味着相互的融合和穿透。在两个自我之间,唯有碰撞和摩擦是可能的,最多它们能够暂时相互使用对方,但相互的融合永远不可能发生。只有两个空才能够相互融合和穿透。
30
那些已经在他们的内在找到生命源泉的人已经不需要被别人所爱。他们自身拥有的爱已经太多、太满溢了,别人给予他的爱对他来说已经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甚至是一种打扰。
31
一个被神和真理安慰过的人已经不再需要别人的安慰。
32
一个人会爱上别人的一个原因也许是他自己太糟糕了,他无法和自己安然相处。
33
只有在单独中才会有真实而纯粹的喜悦,花朵从来都是在单独中开放的,我们看到过粘连在一起的花朵吗?
单独意味着最高的自由,只有在全然的自由中才会渗透出爱。真正的爱并不是某种世俗中的特定关系,真正的爱是自由的副产品,它只是自由本身的满溢,它没有任何的动机。
当爱没有动机,没有方向,它就变成了慈悲。当爱带着动机,当爱指向某个特定的方向,那么它就只是伪装的欲望。
没有动机的爱带来自由,它就像迎面吹来的清新的风,它不会制造出关系,它不会制造出可怕的粘连。
34
爱和单独是一个人能够让自己的内在趋于完整的两条道路。爱是一条比较遥远和曲折的路,而单独是一条捷径。
第十二章 单独与孤独
1
沉溺于爱和关系所带来的那种温暖和甜美当中,一个人永远无法领略悲凉和孤寂之美。一个有识之士很快就会对那种暖烘烘和甜蜜蜜的东西感到窒息,其实真正能够沁人心肺的美是悲凉和空寂之美,因为只有那种美才具有一种永恒的品质。
2
孤独孕育出伟大的思想和高尚的艺术。
3
孤独而安详的人是幸运的,这种状态已经离神很近。
4
孤独对于我们每个人的价值是因人而异的,孤独的价值通常与一个人的内涵和精神智力密切相关,简言之,孤独对于一个人的价值与这个人的内在价值完全成正比。
5
也许社会和人际交往会反映和体现一个人外在的价值,但是孤独却完全反映出一个人内在的价值。如果一个人害怕自己独处,那么这个人的内在就没有价值,当一个人的内在没有价值,那么这个人就没有价值。
6
逃避孤独本质上就是逃避自己,一个人在能够成为自己的时候却退缩回来,他没有勇气成为他自己。这正是关键之处,如果你接受你的孤独,去面对自己本来的样子,那么你就和谐了,你的内在就不会有分裂。当一个人没有成为他自己,他就只能试图去成为他所不是的东西,这怎么有可能呢?你只能成为你所是的,这是唯一的可能性。当一个人逃避自己,他的内在就会被分为两半,他是逃避者,同时又是被逃避者,他的一半去反对他的另一半,我们很多的烦恼、焦虑和内在的冲突都是由这个分裂而产生。
7
独处是一个人放松自己的最佳方式。
8
单独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你不需要跟任何人周旋,你可以活得很真实。
9
单独的一个明显好处是它完全避免了窝里斗的狼狈不堪,仅仅因为这一点,它就价值不菲。
10
孤独对于庸人来说简直就是一块墓地,对于智者来说却是一个世外桃源。
11
对于群居的野生动物,离开群体就意味着不幸、灾祸和死亡。对于我们人类,远离人群才是避免烦恼、不幸和灾祸的有效方法。
12
当我们受够了尘世间的苦恼,我们就开始渴望能够置身于一个清静的世外桃源。其实世外桃源并不遥远,当你安然地处于你的单独和寂静之中,并且为此感到喜乐,那就是你的世外桃源。真正的世外桃源并在任何的地理位置,但是它可以在你的某种心境中被找到。
13
孤独是自由的边角料,孤独是纷争的免疫疫苗。
14
孤独的时候也是回归真实的时候,因为只有当一个人单独面对自己的时候,他才会卸下所有的伪装,那时所有的面具和表演都不需要了。一个逃避自己孤独的人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真实的人。
15
在孤独中,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清澈起来。
16
人的痛苦和困扰大部分来自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是一个无法独处的人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17
我们因为交往而丰富了我们的精神和感情,但我们也因为交往而败坏了我们的品性。我们想过我们品性中一些负面的东西来自哪里吗?比如我们的愤怒、嫉妒和虚伪来自哪里?它们来自于社会,来自于和别人的交往。当你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有谁会惹你生气?你又要跟谁虚伪?
18
在单独中,一个人更接近自然存在的状态,和别人在一起,一个人就处于社会的状态,因为社会就是建立在人与人的关系和交往的基础上。但是社会是一种非自然的东西,它有很多扭曲和做作的东西在里面,那就是为什么社会生活常常带给我们持续的紧张和焦虑。当你单独一个人的时候,别人不在了,当别人不在的时候,社会就不在了,你的自我就变得没有什么用了,因为自我这个东西没有别人和社会的滋养和支持是不能存在的 。所以在单独当中,你的自我感就不那么浓烈,正是这种相对无我的状态使你感到放松和喜乐。
19
当一个人和别人混杂在一起,那么他本来与自然宇宙之间那种天然的交融就被阻隔了,一切不再是新鲜和流动的,各种龌龊的事情很可能由此而滋生。
20
天性高贵的人生来注定要过孤独的生活。他虽孤独,却并不无聊,因为他内在丰富和高贵的品性很难让他感到无聊。但是当他不得不与其他人交往接触时,他无法和其他人真正的融合在一起,又不能像平时那样和自己安然相处,他表面上好像不再孤独,内心却产生出真正的无聊。
21
和那些愚昧粗鄙的人交往,一个精神高贵的人不得不从自己的阁楼上下来,下到自己的地下室去会客,否则他根本没有办法和别人在表面上取得协调一致。但地下室从来就不是他喜欢呆的地方,所以,这种社交活动对一个天性高贵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难以忍受的煎熬和折磨。
22
要么在单独中静静地从人类所有时代那些伟大而高贵的精神遗产中汲取营养,要么和粗俗喧嚣的人群在一起,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更多的选择了。
23
孤独的时候也是离真理最近的时候。
24
在单独中,一个人会感觉自己越来越接近于神。在群体中,一个人会感觉自己越来越像动物。
25
单独与孤独截然不同,孤独是一种分离和隔绝的感受,单独却自成一统。
26
当你和别人在一起,你就只是和别人在一起。当你单独的时候,整个存在都在你的手里。
27
单独中存在着完整。只有在单独中一个人才能完全与自己和谐,与他人的交往,无论怎样亲密都不足以达成这种和谐,它只是对自我残缺的逃避和临时的补救。就像我们不得不临时安装的假肢或假牙,总有它不尽人意的方面。
28
常人忍受孤独,智者享受单独。
29
孤独感是伴随着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而产生的,他被从整体的土壤中拔了根,那是一种垂死的感觉。而对于一个已经达成无我的人,他不管在哪里都是和整体在一起,即使他一个人在荒山上过夜也绝不会感到孤独和无聊,他还是一样的生机盎然,因为他已经牢牢地根植于整体的土壤中。
30
单独对于自我是一种窒息和死亡的感觉,但对于灵魂,单独是复苏,是重生。对于自我,进入单独就如同走进了一块荒漠,但对于灵魂,进入单独就等于跳进了神的海洋。
31
我们无法独处是因为我们的灵魂太孱弱了。我们已经把自己所有的生命能量都供给了自我,我们的自我被喂养得非常强壮,而我们的灵魂一直在挨饿,它被饿成了皮包骨,并且已经休克多时了。自我与社会、人群相连,自我就像一个电器,社会人群就像是电源插座,而灵魂则与整个自然宇宙相连。
所以,一个只有自我而几乎没有灵魂的人一定是非常害怕孤独的,因为只有在社交人群中,自我才会来电。相反,一个灵魂很强大而自我很微弱的人一定会非常热爱单独,在社交人群中他反而会感到无聊和窒息,因为在那种场合他的自我几乎毫无用处,他既不想展示什么,也不想宣泄什么,这会让他感到无聊。另一方面,别人的存在以及那种喧闹的气氛严重地阻碍了他和宇宙自然之间那种天然的交融,这会让他感到窒息。
32
几乎没有人不喜爱新鲜的空气,但是人们为什么不喜欢单独呢?
33
如果你甚至无法和自己在一起,别人怎么可能和你在一起?如果离你最近的都错过了,那么,一切都错过了。
34
一个无法单独的人是一个无法忍受自己的人。但是,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能忍受,他怎么能够去忍受别人?
35
没有什么能够比单独更滋养一个人的了。如果一个人不能够享受自己的单独,那么他事实上已经无法真正地享受任何事情。当一个人害怕自己的孤独,那么他由此而引发的所有活动都只是变成了一种逃难,以逃离自己的孤独,一个人能够从逃难中获得真正的享受吗?
36
我们无法直接感觉到自己的意识,因为我们的意识一直都是向外投射的,我们通常只能借助客体的反射才能意识到自己,这也许就是我们害怕孤独的原因。假如你在山谷中大声喊叫,山谷会回应,产生回声。但是如果你一个人在全然的孤独中,因为没有客体的缘故,你向外投射的意识再也没有任何反射与回馈,你整个的周围都变成了一个黑洞,这种情况让我们产生很深的恐惧。
37
对一个已经踏上内在之旅的人来说,他对单独的渴望犹如我们对新鲜空气的渴望。他越是接近于终极,这种渴望就越强烈。
38
乌合之众所在的地方通常都是乌烟瘴气的。
39
你是痛苦的,所以你想试着在别人身上找到快乐。但是那个人也同样是痛苦的,两个痛苦的人在一起不可能创造出天堂,相反,他们各自不同的痛苦叠加在一起后会发生很多异常复杂以及意想不到的生化反应,于是更多的痛苦、更大的地狱就被创造出来了。
40
对孤独的态度,是主动进入它还是逃避它,这是衡量一个人品性是否高尚的试金石。一个品质卓越的人会为自己的孤独负起完全的责任,他不会把别人当作逃避自己孤独的工具来使用。从来不试图从别人身上榨取快乐,这是一个品性高尚之人的一个主要标志。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