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反经(全)

_37 赵蕤(唐)
魏。
[议曰:国君为社稷死则死,为社稷亡则亡,谯周劝后主降魏,可乎?孙
盛曰:“春秋之义,国君死社稷,卿大夫死位,况称天子而辱于人乎?周谓
万乘之君偷生苟存,亡礼希利,要冀微荣,惑矣!且以事势言之,理有未尽。
何者?禅虽庸主,实无桀纣之酷,战虽屡北,未有土崩之乱,纵不能君臣固
守,背城一战,自可退次东鄙,以思后图。是时罗宪以重兵据白帝,霍弋以
强卒镇夜郎,蜀土险狭,山水峻隔,绝??激湍,非步卒所涉。若悉收舟楫,
保据江州,征兵南中,乞师东国,如此则姜廖五将自然云从,吴之二师承命
电赴,何投寄之无所而虑于必亡耶?魏师之来,搴国大举。欲追则舟楫靡资,
欲留则师老多虞,且屈伸有会,情势代起,徐因思旧之人以攻骄惰之卒,此
昭王所以走阖闾、田单所以摧骑劫也。何为忿忿遽自囚虏,不坚壁于敌人,
致斫石之至恨哉?葛生有云:‘事不济即亡耳,安能复为之下?’壮哉斯言,
可以立懦夫之志矣!观古燕、齐、荆、越之败,或国覆主灭,或鱼悬鸟窜,
终成建功立事,康复社稷。岂日天助,抑人谋也。向使怀苟存之计、纳谯周
之言,何颓基之能构,令名之可获哉?禅既暗主,周实驽臣,方之申包胥、
田单、范蠡、大夫种,不亦远乎?”]
【译文】
当时魏国的司徒华歆、司空王朗等人,写书信给诸葛亮,说魏国取代刘
氏天下是上天的旨意,想让蜀国向魏主称臣。诸葛亮不答应,义正辞严地说:
“昔日西楚霸王项羽,不以仁德对待百姓,即使力量强大,有帝王的威势,
最终还是身败名裂,成为千古遗恨。如今魏国不吸取项羽灭亡的教训,反而
去追求效仿,即使曹操有幸不死,他的后代子孙也必然要灭亡的。你们这些
人如同战国时的苏秦、张仪,到处摇唇鼓舌,颠倒是非,妄图抵毁圣明的君
主,白白劳心费力,弄墨舞文,这种事是品德高尚的君子所不耻的。《军志》
中说:‘如果一万名士卒,抱着必死的决心,那就可以天下无敌了’昔日轩
辕皇帝率领几万士卒,还能击败四位帝王,平定天下。何况我们有几十万兵
马,是在替天行道,讨伐有罪的人,那谁还能够与我们匹敌呢?”诸葛亮死
后、魏国派邓艾攻打蜀国,蜀兵战败,后主刘禅听从谯周的计策投降了魏国。
[国君应该和国家共存亡,谯周劝后主投降魏国,应当吗?孙盛说:“春
秋时认为国君应当与国同亡,卿大夫应当与君同死是一种义举。谯周认为君
王不与国同死,应苟且偷生。这是丢弃礼德以图小利,追求微荣的作法,太
糊涂了!况且,根据当时的情况和形势来讲,蜀国照理还不至灭亡。为什么
呢?后主刘禅虽然无能,但还不至于象夏桀、商纣王一样残暴;虽然屡战屡
败,还不至于土崩瓦解;即使不能固守,但撤退还可以保存力量,再等机会。
当时,蜀将罗宪还在率领重兵把守白帝城,霍弋还有精兵镇守夜郎。加上蜀
国地形险要,山水阻隔,步兵很难长驱直入,假如蜀国收集所有的船只,在
坚守不出的同时积极召募士兵,向东吴请求援助,这样做的话,象姜维、廖
化等几员大将必定会积极响应,吴国水陆二军也会迅速救援,怎么会无处投
身并担心一定会亡国呢?魏军远道而来大举进攻,想追击又缺乏船只,想常
驻又怕军众疲惫而生不测。而且成败因时而定,形势也会不断变化,慢慢地
再收取旧部来攻打曹魏的疲惫骄横之兵,这就同从前楚昭王逃避吴王阖闾的
大军、田单最终打败骑劫一样。何必要满心不情愿地投降,却不坚守壁垒抗
击敌军而招至千古遗恨呢?葛生有句话说:‘大事不成,只有一死,怎么能
再侍奉别人呢?’说得真是悲壮啊!这句话足可以使懦夫增添几分志气。纵
观古时燕国、齐国、楚国、越国战败的情况,他们有的国破君死,有的做鱼
悬鸟散的逃窜状,却都能最终建功立业,复兴社稷。难道只能说是天助,或
许也是人谋之功。由此可见,刘禅是昏庸的君主,谁周是没有骨气的大臣,
他们和申包胥、田单、范蠡、文种这些贤明的臣子相比,相差太远了。”]
【经文】
晋时,李特复据蜀。
[初,特在蜀暴横,晋乃募取特兄弟,许以重赏。未暇,宣闻,遂不藏。
李特弟骧见书,悉改其购云:“敢斩六郡人头首李、任、闫、赵等及氏侯王
一人,诣官,许以重赏。”六郡人见之大骇,遂并反归特。益州牧罗尚遣隗
伯攻李雄于郸城,迭有胜负。冬十月,雄与朴泰金,鞭之流血,令泰佯得罪,
奔尚,欲为内应。尚信之,以兵随。泰、雄内外击之,大破尚军。雄乘胜追
蹑,夜至城下,因称万岁,诳尚城中云:“已得郫城。”尚信之,开少城门,
雄军得入。尚遂遁走,遂克成都称王也。]
晋桓温灭之。至宋义熙中,谯纵又杀益州刺史毛璩于成都,称成都王。
[初,毛璩使任约赴义军,军至枝江,会刘毅败,约奔桓振。璩闻约奔桓
振也,自将兵三千,由外水下。谯纵为之参军,使将梁州兵五百人,从内水
发。梁州人不欲东,遂推纵为主,反攻涪城,克之。璩闻难作,自洛阳步还,
至成都。为纵党所杀也。]
宋使朱龄石灭之,此蜀国形也。
[议曰:吴蜀唇齿之国,蜀灭则吴亡,信乎?陆士衡曰:“夫蜀盖蕃援之
与国,而非吴人之存亡也。”何则?其郊境之接重山,积险陆,无长谷之径,
川隘流汛水,有惊波之难,虽有锐师百万,启行不过千;夫舳舻千里,前弛
不过百舰。故刘氏之伐,陆公譬之长蛇,其势然也。故黄权称曰:“可以往,
难以返,此兵之绝地也。”古云:“夫道狭路险,譬少两鼠斗于穴,将勇者
胜也。”]
【译文】
晋朝时,又有李特占据了蜀地。
[起初,李特在蜀国横行霸道,晋廷就缉拿李特兄弟,以重金悬赏。李特
听说悬赏捉拿自己,就派弟弟李骧偷偷去揭榜,把它改成:“有能斩送流民
首领李、任、闫、赵等人和氏候王一人的,送交官府有重赏。”六郡人见了
非常惊骇,于是一起反叛归顺李特。益州牧罗尚派隗伯在郸城攻打李雄(李
特少子),互有胜负。寒冬十月,李雄给朴泰黄金,把他鞭打得浑身是血,
让朴泰假装获罪,投奔罗尚,做李雄的内应。罗尚相信了朴泰,派给他军队。
朴泰、李雄内外夹击,大破罗尚的军队。李雄乘胜追击,夜里到了成都城下,
于是高呼“万岁”。哄骗城中的罗尚说:“已经攻下了郸城。”罗尚信以为
真,打开了小城门,李雄的军队进入城中。于是罗尚逃走,李雄攻克成都称
王。]
后被晋国的大将桓温率军剿灭。到了南朝宋义熙年中,谯纵在成都杀死
益州刺史毛璩,自立为成都王。
[起初,毛璩派任约去投奔义军,军队到枝江时,正赶上刘毅兵败,任约
就投奔了桓振。毛璩听说任约投奔了桓振,就自己带领三千士兵,从外水下
来。谯纵是他的参军,毛璩派他率领梁州兵五百人从内水出发。梁州人不愿
意向东去,就推选谯纵为国主,反攻涪城并占领了它。毛璩听说发生叛乱,
从洛阳步行回来,到了成都,被谯纵一伙人所杀。]
宋刘裕派大将朱龄石率军剿灭了谯纵。以上就是蜀国兴亡的历史情况。
[吴国和蜀国唇齿相依,蜀国灭亡则吴国也会亡国,真的吗?陆机说:“蜀
国是靠外援来保存它的国家,吴国的存亡并不在蜀国身上。”为什么?蜀国
有重山峻岭,陆地险要,路径狭窄,山川险隘,河流湍急,即使有百万雄师,
也只能前进千人;船只成千,能前进的不过百艘。所以刘备攻打东吴的阵势,
陆士衡把它比作长蛇,形势使然。因此黄权说:“易进难退,这是兵家的绝
地。”古语说:“道路狭窄险要,就象两鼠在穴中争斗,总是勇敢的一方取
胜。”]
苍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汉室覆灭,诸侯纷起。成者王侯败者寇,谁有雄才伟略,抓住机遇,便
可异军突起,跻身人主之列。吴国由弱渐强,由分散到统一,最终与魏、蜀
鼎足而立。后主昏庸,面缚降晋,祖宗基业一朝断送。今人以古为镜,不可
不深思明析。

【经文】
丑为星纪,吴越之分,上应斗牛之宿,下当少阳之位。[今之会稽、九江、
丹阳、豫章、庐江、广陵、六安、临淮皆吴之分野;今苍梧、郁林、合浦、
交趾、九真、日南、南海皆越之分野。]古人有言曰:“大江之南,五湖之间,
其人轻心,扬州保强,三代要服不及以正。国有道则后服,无道则先叛。”
故《传》曰:“吴为封豕长蛇,荐食上国,为上国之患,非一日之积也。”
【译文】
丑为星纪之次,吴越的分野恰好同斗牛、少阳二星座遥相呼应。[今天的
会稽、九江、丹阳、豫章、庐江、广陵、六安、临淮都是吴国分野;今苍梧、
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南海都是越的分野]古人说:“生活在长江
以南及五湖之间的人比较分散,不易统一,只能凭借扬州这一有利的政治经
济要地,并以公正的态度对待子民方能统治三代。治国有道的最后归服,治
国元道则率先背叛。”因此《左传》说:“吴就如同正在生长的大猪和长蛇,
不过是口中之食,早晚要被大同吞并。要想对强国构成威胁并不是一天可以
做到的。”
【按语】
这是分析了吴国的地理位置,它既是一块风水宝地,也有不利于统治的缺憾,关
键在于治理者如何扬长避短。“封豕长蛇”的比喻同时也说明了吴国由弱到强决非易事,
它是一个长期的艰难成长过程。对于当今社会来说,大到治理国家小到管理一个企业同
样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尤其是后者。现有的状况不足以说明将来,只要攻其所长,
不断摸索,积累经验,就必会一鸣惊人。
【经文】
汉高帝时,淮南王英布反[布都六安,今寿州是也]。反书闻,上召诸将,
问:“布反,为之奈何?”汝阴侯滕公曰:“臣客故楚令尹薛公,有筹策,
可问。”[初滕公问令尹,令尹曰:“是敌当反。”滕公曰:“上裂地而王之,
疏爵而赏之,南面而立万乘之主,其反何也?”令尹曰:“往年杀彭越,前
年杀韩信,此三人同功一体之人也,自疑祸及,故反耳。”]上乃召见,问薛
公。薛公对曰:“布反,不足怪也。使布出于上计,山东非汉之有也;出于
中计,胜败之数未可知也;出于下计,陛下安枕而卧矣。”上曰:“何谓上、
中、下计?”令尹曰:“东取吴,西取楚,并齐取鲁,传檄燕赵,固守其所,
山东非汉之有也。[议曰:合从山东为持久之策,上计也。]何谓中计?东取
吴,西取楚,并韩取魏,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口,胜败之数未可知也。[议
曰:长驱入洛,以决一朝之战,中计也。]何谓下计?东取吴,西取下蔡,归
重于越,身归长沙,陛下安枕而卧,汉无事矣。”[议曰:自广江表,无窥中
原之心,下计也。桓谭《新论》曰:“世有围棋之戏,或言是兵法之类也。
及为之,工者遂基疏张置以会围,因而伐之,成多得,道之胜。中者则务相
绝遮要,以争便求利,故胜败狐疑,须计数而定。下者则守边隅、趋作罫以
自生于小地。”然亦不如察薛公之言,上计云:“取吴楚、并齐鲁及燕赵者。”
此广道地之谓。中计云:“取吴楚、并韩魏,塞成皋、据敖仓。”此趋遮要
争利者也。下计云:“取吴小蔡,据长沙以临越。”此守边隅、趋作罫者也。]
上曰:“是计将安出?”令尹对曰:“出下计。”上曰:“何为废上中计而
出下计?”令尹曰:“布故郦山之徒也,自致万乘之国,此皆为身不顾其后,
为万世虑者。故曰出下计。”上曰:“善。”果如策。
【译文】
汉高祖刘邦当政时期,淮南王英布谋反。高祖得知消息之后,便招集众
将商议,问:“英布谋反,该怎么对付他呢?”汝阴侯滕公说:“我有一个
门客是原楚国的令尹薛公,他有对付的办法,可以请来一问。”[起初滕公向
令尹问计,令尹说:“此人应该谋反。”滕公说:“君主分割土地给他,封
他为王,赏赐给他官爵,使他南面成为万乘之主,他为什么还谋反呢?”令
尹说:“往年杀彭越,前年杀韩信,这三个人是功劳相当的同一类人,英布
怀疑灾祸将殃及自身,所以才谋反的。”]高祖于是召见了薛公并向其征求意
见,薛公说:“英布谋反不足为奇,如果英布使用上计,我汉朝就将失去崤
山以东的地区;使用中计则胜败不定;若使用下计便可以高枕无忧了。”高
祖说:“这上、中、下计该如何解释?”令尹说:“东取吴,西取楚,并齐
取鲁,号令燕赵,安守现已取得的地区,这样崤山以东将归他所有。联合山
东诸候,是保证长久的办法,这是上策。什么是中计呢?东取吴,西取楚,
吞并韩地,取得魏地,控制住敖仓的粮食,堵住成皋这一要塞,结果如何便
不可预料了。[长驱直入进入河洛,与汉军决战,这是中策。]什么是下计呢?
东取吴,西取蔡,把注意力放在越地,固守长沙,那你就可高枕无忧了,汉
朝便相安无事。”[使长江流域各部自行征伐,不让他们产生进兵中原的心思。
这是下策。桓谭《新论》说:“世上流行围棋这种游戏。有人说这也和用兵
相似。当下棋的时候,工于棋艺的人便选择要点,疏布棋局,以便会合包围。
依仗大势来攻击对方,会取得绝对的胜利。这是通晓棋局中运筹之道的胜利。
中等的棋手则致力于阻断、拦截,以求自活争夺微利。因此,这种棋局上的
胜败就很难判断,只有通过计算子数才能判定胜负。下等的棋手往往是固守
边、角,自求作活,在一块小小的地方生存下来。”这个说法还不如仔细揣
摩薛公所说的话。上策是说攻取吴、楚之地,统一齐鲁和燕赵。这就象下棋
中重视整体布局一样。中策说攻取吴、楚之地,吞并韩魏,阻断成皋,占据
敖仓。这就象中等的棋手致力于阻断和争夺微利一样。下策是说攻取吴地中
的小蔡,占据长沙,威胁越地,这就象围棋当中下等棋手固守边角一般。]
高祖说:“他会选择哪一计呢?”令尹回答说:“用下计。”高祖问:“为
什么不用上、中两计而单选下计呢?”令尹说:“英布本是郦山的一名苦役,
发展到万乘之国的确来之不易,他目光短浅,只会安于现状,根本不作长远
打算,因此说他必定使用下计。”高祖说:“非常好。”结果事实确如薛公
预料那样。
【按语】
决策直接关系到事情的成败,而决策又不可盲目从事。高祖召众将讨论对付反臣
英布的过程即是一个决策的过程,令尹薛公审时度势,不是从自身出发而是站在对方的
角度先为对方拟定种种方案,推测其必然决策,然后以人推已,决策自然产生。这种“逆
推法”可谓独辟蹊径,尤其是在情况复杂或存在多种可能性而不利于从已方决策时尤为
适用。在现代企业中决策已成为管理的关键所在,对一个处于市场这个开放系统中的企
业来说,倘若事事从自我利益出发,处处只考虑自身状况则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仅
仅做到知已而不能知彼,往往会轻率下结论,易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因而决策亦可采
取薛公的迂回之术。
另外薛公的“上、中、下计”之论也大有可借鉴之处。他认为英布联合山东诸国
乃长远之策,是上计,若长驱直入仅备一战则为中计,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则为下计,实
则说明为事应有远谋。围棋的战术中亦有类似的优劣策略之说。看似疏松实有精心谋划
的为上策;处处遮挡或想一招置对方于死地是中策;而在棋盘边缘处处设局以求自生的
为下策。上策者往往控制大局,志在必得,中策者胜败胸中无数,下策者想求自保却往
往功亏一篑。谋事同样如此,贵在有远见卓识,要做到胸怀丘壑,目无全牛,将大局了
然于胸,处处皆在意料之内。倘若走一步看一步,看似处处谨小慎微,实则处于被动状
态,稍有差迟便会不攻自破。
【经文】
是后吴王刘濞以子故而反。初发也,其大将田禄伯曰:“兵屯聚而西,
无他奇道,难以就功。臣愿得奇兵五万人,别循江淮而上,收淮南、长沙,
入武关,与大王会,此亦一奇也。”吴王太子谏曰:“王以反为名,此兵难
以藉人,人亦且反王。”吴王不许。其少将桓将军复说吴王曰:“吴多步兵,
步兵利险阻;汉多车骑,车骑利平地。愿大王所过城邑,不下,宜弃去,疾
西据洛阳武库,食敖仓之粟,阻山河之险,以令诸侯。虽无入关,天下固已
定矣。即大王徐行,留下城邑,汉车骑至,驰入梁楚之郊,事败矣。”王问
诸老将,老将曰:“此年少摧锋之计耳,安知大虑?”吴王不从桓将军之计,
乃自并将其兵。汉以太尉周亚夫击吴楚,亚夫用其父客计,遂败吴。
【译文】
这之后吴王刘濞因晁错而谋反。刚开始时,大将田禄伯说:“招集兵马
向西进发不是一个特别好的策略,事情不易办好。我愿带领五万人马沿江淮
而上夺取淮南、长沙,进入武关,与大王会合。这是出人意料的一招。”太
子却说:“大王以谋反为名,这场战争难以令人信服,民众会起来反对大王。”
于是吴王没有答应田禄伯的请求。后来小将桓将军又对吴王说:“我们多是
步兵,利于在崎岖不平的地方行军打仗,而汉朝多是车辆马匹,在平原地带
占优势。希望大王经过那些城池,夺不下,便放弃它,迅速地向西占据洛阳
的军备库,以敖仓的粮食为军粮,倚仗山河的险要向诸侯发号施令。虽然没
有入关,天下就都属大王了。假如大王进兵很慢,停留于城市,汉朝的车马
一到,进入梁楚一带,我们的事情就会失败。”吴王征求各位老将的意见,
老将说:“这是年轻人追求冒险罢了,哪里考虑得周全呢?”吴王没有听从
桓将军的计策,亲自统率全部兵马。汉朝派太尉周亚夫阻击吴王兵马,周亚
夫使用他父亲门客的计谋,结果击败了吴军。
【经文】
淮南王刘安怨望其父厉王长死,谋为叛逆,问伍被曰:“吾举兵西向,
诸侯必有应者,即无奈何。”被曰:“南收衡山[衡州]以击庐江[庐州],有
浔阳之船,守下雉之城[在江夏,县名也。],结九江之浦,绝豫章之口[洪州
是也],强努临江而守,以禁南郡之下,东收江都[扬州也]、会稽[越州也],
南通劲越,屈强江淮间,犹可一举得延岁月之寿。”王曰:“善。”未得发,
会事泄,诛至。
【译文】
淮南安刘安怨恨其父厉王刘长莸罪早死,打算谋反。问伍被说:“我向
西发兵,诸候一定会有起来响应的,就会令皇帝没有办法。”伍被说:“占
据南面的衡山[在衡州],从那里进兵庐江[在庐州],在浔阳布置船队,守住
下雉[江夏县],再把守住九江的人口和洪州,在江边设置弓弯手以做防备,
这样可以防范南郡派兵而下。向东边攻取江都[扬州]、会稽[越州],连同浙
江一带,这样不仅可制约江淮一带的强大兵力,而且还可以拖延时间。”淮
南王说:“好吧。”还没有发兵,事情便已败露遭来杀身之祸。
【经文】
后汉灵、献时,阉人擅命,天下提契,政在家门。
[何进谋诛阉官,太后不从。进乃召董卓诣京师,以胁迫太后。密令卓上
书日:“中常侍张让等窃幸乘宠,浊乱海内。昔赵鞅兴晋阳之甲兵,以逐君
侧之恶。臣辄鸣钟鼓如洛阳,讨让等罪。”卓未至,进败,及卓到,遂废立,
天下乱矣。议曰:“家门,大夫也。”]
时长沙太守孙坚杀南阳太守张咨,袁术得据其郡。剑原术合纵,欲袭夺
刘表荆州,坚为流失所中,死。
[初,刘表据荆州也,闻江南贼盛,谓蒯越等曰:“吾欲征兵,恐不集,
其策焉出?”对曰:“众不附者,仁不足也;附而不理盅,义不足也。苟仁
义之道行,百姓归之如水之趋下,何患不附?袁术勇而无谋,宗贼贪暴,为
下所患,若示之以利,必以众来君。诛其无道,抚而用之,人有乐存之心,
必襁负而壮。兵强士附,南据江陵,北守襄阳,八郡可传檄而定,术等虽至,
无能为也。”后果然。]
孙坚死,子策领其部曲;击扬州刺史刘繇,破之,因据江东。[策闻袁术
将欲僭号,与书谏曰:“昔董卓无道,凌虐王室,祸加太后,暴及弘农,天
子播越,官庙焚毁。是以豪杰发愤,沛然俱起。然而河北异谋于黑山,曹操
毒被于东徐,刘表僭乱于荆南,公孙叛逆于朔北。正礼阻兵,玄德争盟,当
谓使君与国同规,而舍是弗恤,莞然有自取之志,惧非海内企望之意。昔成
汤伐桀犹云:‘有夏多罪。’武王伐纣,曰:‘殷有重罚。’此二王盅,虽
有圣德,假时无失道之过,无由逼而取也。今主上非有恶于天下,徒以幼小,
协于强臣,异于汤武之时也。使君五世相承,为汉宰辅,荣宠之盛莫与为比。
宜效忠节以报王室。”术不纳,策遂绝之。]
【译文】
后来汉灵帝、献帝当政之时,太监把持朝政,天下被其控制,国家大权
落在了乱臣贼子之手。
[何进密谋诛杀宦官,何太后不同意。何进便让董卓进京,以此来胁迫太
后。他暗中指使董卓上书说:“中常侍张让等人窃取了皇上的恩宠,祸乱天
下。从前,赵鞅动用晋阳的兵力来清除晋君身边的坏人。我要鸣钟击鼓进入
洛阳,讨伐张让等人的罪责。”董卓还没赶到,何进的密谋便败露了。董卓
一到,马上废立皇帝,此后,天下就大乱了。按:家门是指大夫。]
当时长沙太守孙坚杀了南阳太守张咨,袁术乘机占据了他的南阳郡。孙
坚与袁术联合,准备夺取刘表的荆州,孙坚被乱箭所伤而死。
[当初,刘表占据荆州,听说江南乱军四起。就对蒯越等人说:“我想征
募军卒,担心招集不来,有什么好计策吗?”蒯越回答说:“老百姓不归顺
的原因是仁爱不足;归附了但却无法管理的原因是道义不够。假若仁义之道
能够推行,老百姓就会象水往低处流一样地前来归顺。哪里还用得着担心老
百姓不归顺。袁术有勇无谋,残暴贪婪,他的属下深以为患。如果示以小利,
他的属下大部分人一定会前来归顺。你翦除他们中胡作非为的人,以安抚的
方式任用他们。人都有渴望生存下来的想法,这样做就一定会使四方百姓负
子携妻前来。兵力强大,上下同心,在南面占据江陵,北面据守襄阳八郡,
天下很轻易地就会安定了。即便袁术率兵前来征讨,也不会有什么作为。”
后来果真如此。]
孙坚死后,其子孙策率领他的部队攻打扬州刺史刘繇,打败了他,并因
此而占据了江东。[孙策听说袁术将要篡位称帝,写信劝谏说:“过去董卓无
道,凌辱王室,加害何太后,对弘农王施加暴行,天子逃亡在外,皇家宫殿
太庙被烧毁。天下群雄激愤,揭竿而起。虽然如此,但河北袁绍在黑山心存
异志,曹操在东徐涂毒生灵,刘表在荆南谋逆,公孙述在朔北叛乱。你匡正
臣礼,阻止兵祸,增厚臣德争取联合。人们公认你的行为符合国家的法度,
可你却毫不吝惜地抛弃了这种做法,突然间产生了自己取代汉室的想法,这
恐怕不是天下百姓所企盼的。从前商汤讨伐夏桀还要说:‘夏桀罪孽深重’,
周武王讨伐殷纣王时说:‘殷纣王犯了大罪’。这两位君王,虽然身负圣明
之德,但假如当时没有夏桀和殷纣暴行天下的过错,也就没有取而代之的机
会。现在皇上并没有对天下百姓办过什么大的坏事,只因年纪小,就被强臣
压迫,这不同于商汤和周武王的时侯。你祖辈五代相承,作汉朝的重臣,荣
耀恩宠没有人能比得上了,应当效尽忠臣的气节,来报答汉室的厚恩。”袁
术不听,孙策于是同他断绝了关系。]
【经文】
策闻魏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将渡江袭许,未济,为许贡客所杀。
[初,策有是谋也,众皆惧。魏谋臣郭嘉料之曰:“策英雄豪杰,能得人
死力。然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
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果为许贡客所杀。]
策死,弟权领其众。[时吴割据江南,席卷交广也。]属曹公破袁绍,兵
威日盛,乃下书责孙权,求质。张昭等会议不决。权乃独将周瑜,诣其母前
定议。瑜曰:“昔楚国初封于荆山之侧,不满百里之地。继嗣贤能,广土开
境,立基于郢,遂据荆、扬,至于南海,传业延祚九百余年。今将军乘父兄
余资,兼六郡之众,兵精粮多,将士用命。铸山为铜,煮海为盐,境内富饶,
人不思乱。泛舟举帆,朝发夕到,士风劲勇,所向无前。有何逼迫而欲送质?
质子一入,不得不与曹氏,曹氏命召,不得不往,便见制于人也。岂与南面
称孤同哉?不如勿与,徐观其变。若曹氏率义以正天下,将军事之未晚;若
图为暴乱,兵犹火也,不戟,必将自焚。韬勇抗威,以待天命,何送质之有?”
权母曰:“公瑾议是也。”遂不送质。[策薨,权年少,初统事。太妃忧之,
引见张昭、董袭等。问曰:“江东何可保安不?”袭对曰:“江东地势有山
川之固,而讨逆明府,恩德在人;讨虏承基,大小用命。张昭秉众事,袭等
为爪牙,此地利人和之时也,万无所忧。”众皆壮其言也。]
【译文】
孙策听说曹操与袁绍对垒官渡,准备渡江袭取许昌,没有成功,被许贡
的门客刺杀。
[当初,孙策有渡江偷袭曹操这一打算时,曹操手下的人都很恐慌曹操的
谋臣郭嘉推测道:“孙策是英雄豪杰,能使人为他效死力。但他轻敌而无戒
备。即便有百万大军,也不过如同独自一人行走于中原一般,如果派刺客伏
击,他只是一个人就能对付的敌手。让我看,他一定会丧命于低贱匹夫的手
中。”后来果真被许贡的门客刺杀。]
孙策死后,其弟孙权接替了他的地位。[当时孙吴已经尽据江南、湖广一
带。]他跟从曹操打败了袁绍,兵力日益壮大,曹操下书责怪孙权并索要人质。
张昭等人在一起讨论,始终拿不定主意。孙权于是请周瑜共去找母亲前来商
议。周瑜说:“以前楚国被封于荆山之下时,方圆不足百里。它的后代非常
有才能,开拓疆土,并在郢(今湖北省)建立基业,后来又占据了荆州,扬
州,到达南海。基业世代相传了九百多年。现在你凭借父兄的威望兼并了六
郡,兵精粮足,将七个个可为你效死力。可开山炼铜,煮海晒盐,境内土地
富饶,民不思变;水路畅通,交通便利,百姓都英勇善战,所向无敌。有什
么理由被逼迫而交纳人质呢?人质一交,便不得不服从曹操,下令召见便不
得不去,这样就受制于别人,哪里能与南面称王相同呢?不如不听从而静观
其变。倘若曹操能遵循常理以公正见称于天下,将军再归顺于他也为时不晚。
如果他企图以下乱上,战争犹如火势,轻举妄动,自会引火烧身。我们应保
存实力抵抗外强,又何必送人质呢?”孙权的母亲说:“公瑾说的对。”于
是便没有送人质给曹操。[孙策死的时候,孙权还不大,刚刚懂事。太后很是
担忧,就把张昭、董袭等人引见给孙权。孙权问道:“江东怎么才能保证氏
治久安呢?”董袭回答说:“江东有险要的山川地势为屏障,讨逆将军孙策
为政英明,有恩德惠及于人民;讨虏将军孙权继承基业以后,群臣莫不尽心
竭力。有张昭管理全局,我等做你的干将,这正是地利、人和的局面,没有
什么可忧虑的。”众人都很赞赏他这番话。]
【经文】
后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
[初刘表死,鲁肃进说曰:“夫荆楚与我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
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人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军中用事者。说刘备使抚养表众,共拒曹操。
肃未到,琮已降也。]
操得其水军船,步卒数十万,吴将士闻之皆恐。孙权延见群下,问以计
策。议者咸曰:“曹公豺虎也,托名汉相,挟天子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
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距操者,长江也。令操得荆州,奄有
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
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
迎之。”周瑜曰:“不然。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将军以神武之雄才,
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精兵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
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耶?
请为将军筹之:今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场,又
能与我校胜负于舟楫可也;今北土既未安,马
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
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蒿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
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
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擒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
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
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唯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
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时权军柴桑,刘备在樊,曹公南征刘表,会表卒,子琮举众降。先主不
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率其众南行,为曹公所追破。刘备至夏口,诸
葛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孙将军。”遂见,说曰:“将军起兵江东,
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州荆,
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
之众与中国争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壮无日矣!”权曰:
“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
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状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
此乃天也,安得复而为人筑下?”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
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庄新败之后,安能
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所将精甲万人,
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骑一日一夜行三
百里,此所谓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编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
且北方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人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命
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
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即遣周瑜、鲁肃等
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也。]
【译文】
后来曹操进入荆州,刘琮率众投降。
[起初,刘表刚死,鲁肃进言劝说孙权道:“荆、楚之地与我们相邻、河
流连接北方,外面环绕长江、汉水,内部耸立着崇山峻岭,象金城一般坚固。
沃野万里,百姓富足。如果把它据为己有,这真是成就帝业的资本。我鲁肃
请求奉命前往安慰刘表的两个儿子,慰劳他们手下的军将,并劝说刘备让他
安抚刘表的部众,共同抗击曹操。”鲁肃还没赶到,刘琮已经投降了曹操。]
曹操获得了他的水军步兵数十万人,东吴将士闻讯都很慌恐。孙权召见
部下,询问计策。参予议论的都说:“曹操本是个豺狼一样的人,然而他却
托名汉朝的丞相,挟持天子以征伐四方,动辄以朝廷为借口,现在如果抗拒
他,事情不会很顺利。况且对将军来说,可以借以抗拒曹操的,唯有长江,
现在曹操已经夺得荆州,占领了它的全部土地,刘表所创建的水军,大小战
船数以千计,曹操将其布置于江边,再调动步兵,水陆齐下,这便与我共同
占有了长江天险。至于双方兵力的多寡,又根本不可相提并论。所以依我们
的愚见,最好还是归顺他。”周瑜说:“不对。曹操虽然托名是汉朝的丞相,
其实是汉朝的乱贼。将军英武过人、才能卓越,又依仗父兄遗留的基业,割
据江东,占地数千里,军队精悍,物资充足,英雄豪杰都愿跟随你干一番事
业,所以应该立志横行天下,为汉朝扫除污秽。况且曹操是自己来送死,怎
可归顺于他?诸将军允许我分析一下形势:现在假使北方已经稳定,曹操没
有内患,他可以旷日持久地和我们在战场上较量,在此情况下,他才能够同
我们一决胜负。而现在北方并未平定,况且还有马超、韩遂活跃在关西,成
为曹操的后患。再说舍下鞍马,操起舟楫与吴越的人争斗本来就不是中原人
的特长。现在又正值寒冬,马无草料,驱使中原的战士跋山涉水来到江南水
乡,他们不习水土,必生疾病。以上几个方面都是用兵的大忌,而曹操竟然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