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不要等到毕业以后

张志 (当代)
第一章 专业好才能就业好?
我本科毕业已经18年。这么多年过去了,家长们对选专业的认识没有什么改变。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能读上一个好专业,将来好就业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这种心态和孩子上小学时为他争取一个好座位的心态类似。
没有人能准确预测未来,企图用一次选择锁定成功的人,不过是想用固定的坐标寻求安全感。愿望是良好的,但现实将会是残酷的。
我想告诉大家几个事实:
1.很多专业名称很好听,但就业率却很低。
2.绝大部分大学生没有真正了解自己就读的专业。
3.毕业后换专业甚至跨专业找工作的人越来越多。
当年,我高考成绩出来后,也是父母帮忙选的专业。
父母是医生,他们觉得做医生太辛苦,希望我不要做医生。这大概是很多父母的通病,觉得自己职业很辛苦,便希望孩子不要从事自己的职业。
我是1993年参加高考,这一年正是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后经济大发展的一年,钢铁行业正红火。父亲当年读了冶金中专,因为“文革”中断学业下乡转行做了赤脚医生,于是,父亲替我报选了当时的武汉钢铁学院(现武汉科技大学)。这大概又是很多父母的通病,因为自己人生有遗憾,潜意识里便希望孩子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其实,我父母的想法很简单,专业好才好就业。读钢铁学院容易进大钢厂工作,将来一辈子有保障。另外,父亲的一位老同学也在钢厂,也许还可以利用这层关系。
毕业后,我的发展和父母的规划全然不同。我没有去机械行业,而是应聘到武汉一家IT公司做软件实施项目经理,后来又跳槽进了大学教机械制图(这倒是回到了本行),再后来又因为玩PPT混得一点名声,在外面写书培训,甚至还与人合作出版了两本讲微博、微信新媒体营销的书。
人生、事业跨度大的人非常多,我的大学同班同学都是学机械的,现在从事与机械相关工作的人却不到一半。
我的好朋友@古典老师,出版了畅销书《拆掉思维里的墙》。他现在的身份是新精英生涯总裁,帮助很多人进行职业规划。1997年,古典老师并没有如愿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而是考进了湖南大学建筑工程。毕业后半年,他辞去了一份在某著名建筑事务所的工作,选择去新东方做了一名英语讲师,现在又成为了一名职业规划师。
我的另一位好朋友@萧秋水老师,现在的身份是独立讲师和顾问。她大学学的是旅游专业,毕业后却进入银行工作,然后又跳槽到深圳成为金蝶软件公司的员工。经过金蝶软件公司的历练后,她成为了一名知识管理和网络运营专家,并且能够依靠自己的专长写书和培训。
我学的是机械工程,古典老师学的是建筑工程,萧秋水老师学的是旅游专业,这些专业都是当时的热门专业,但是我们后来都换了专业,选择了其他的职业发展方向,而且都发展得不错。
谁说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只能通过锁定选择的专业来实现?专业、选择、兴趣,这些都只是实现人生梦想的一座桥梁而已。大学专业是人在职业领域的初步定位,并不能完全决定你未来的就业选择。
在大学,读什么专业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学会独立学习,把知识转变成个人的能力。
我想推荐一本书,大前研一的《专业主义》,这里面的观点值得大家思考。
实操训练:一张表帮你分析你的专业
很多大学生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专业,你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
通过关键词找到这个行业的网站,再找到这个行业的期刊报纸,然后通过期刊报纸上的曝光率找到这个行业里面的名人,加入他们的虚拟社区,结识可以沟通互动的草根网友,了解圈子内的文化后慢慢通过社交媒体找到和行业内强人互动的渠道。这样的方法,不只是可以用在分析大学专业上,还可以通过这个训练学到一点高效搜索和整合情报的方法
第二章 我想换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
最近几年很流行电视达人秀比赛,比如“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很多人能走上这类节目,是因为他们的心里都有一个梦想。
很多大学生在学校浑浑噩噩过日子,他们的理由是,目前所学的专业自己并不感兴趣。他们会说假如我读的是喜欢的专业,肯定会努力。
我在大学听到很多学生以不喜欢专业为由,不好好学习、荒废学业和虚度青春。我深感痛惜。
真正的梦想是经过现实无情打击后,却依然愿意去相信、去坚持。那些让大家感动落泪的参赛选手,哪一个是一帆风顺的?其实,之所以能赚到你的眼泪,是他们在打击面前选择了坚持,而你选择了放弃。
如果只一味地抱怨专业,为自己的懒散、不求进取找借口,我只能说,你真的错了。г米г花г在г线г书г库г t
什么是专业?专业是将来走到社会上能够让自己生存的一技之长。
专业不等于爱好,也不等于毕业证。所谓专业,就是不管你是否喜欢它,都必须经过大量艰苦的专业训练才能成为“专”才,然后靠它就“业”。
要知道,99%的人把自己的爱好当工作是一种奢望,最现实的选择是通过大学四年学习让你拥有一技之长的技能。一个人只要有了一技之长,就能立足社会,将来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发挥的空间机会就会很多。
还有同学说自己已经很努力地学习但没有成效,是不是不适合目前这个专业?很多书都强调要成功就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假如没有特别的天赋,是不是应该尽快换一个专业?
我其实不喜欢机械专业。如果谈营销策划,谈广告文案,谈PPT制作,谈项目管理,谈时间管理,我都自信可以成为一流高手。在机械领域,我只能说自己很平庸。但正是这份平庸的技能帮我谋得了一个大学教职,使我慢慢有了空间去发展自己真正的爱好。
大学里的专业学习,好比学做饭,只要肯学都能学会。除非你要成为顶尖级的大厨,才需要点厨艺天分。
除了个别专业,当今大学里面的功课,并不要求你有多么高的智商和天赋。
抱怨自己很努力却没有成效的同学,也许要反思一下,真正的问题不在专业,而是你根本没有适应和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
绝大部分“天才”是经过艰苦的专业训练后拥有特殊技能的人。其实,最好的天赋也需要不断修炼才能成器,“勤奋+坚持”是打败天赋的最好武器。
还有的同学担心自己的专业是冷门专业,就业困难,是不是应尽早调换其他专业?这个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大学里也有换专业的空间。
但是我要提醒大学生朋友,在换专业前需冷静思考三个问题:
第一,你了解自己的专业吗?
第二,你了解自己想调换的专业吗?
第三,你想过10年后社会更需要哪种人才吗?
当然,我不建议大学生强迫自己去学自己完全没兴趣的专业,我只是提醒,在说爱或者不爱一门专业之前,至少要能说出这个专业是学什么的,将来能够在哪些行业、哪些岗位,发挥怎样的作用。假如对这个专业一无所知,那为什么这个专业适合或者不适合你?无论理由是什么,都显得苍白。
在了解专业后,先试试能否培养出你对专业的热情。任何行业做到精深,都不愁就业,也不缺成就感。
我喜欢的态度是:先做出一流的事,自然拿一流的回报。
在这里提醒大家,冷门专业也许意味着竞争对手少;也许是未来社会的热门专业。
选择所谓的“好”专业,也要考虑将来尽可能利用你家庭的人脉资源。没有背景的人,选择一门相当艰苦、技术含量高的专业,将来总可以靠它吃饭。
建议大家看一段@罗振宇讲的视频《逻辑思维——夹缝中的80后》,一定会有收获。
实操训练:绘制你所在学校换专业的流程图
现在大学大都提供调整专业的机会,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规定。如果真的想明白需要调整专业,那么决定转专业之前,你应该弄清楚相关流程。
在启动任何工作之前,尝试画出整个事情的流程图(见图一)。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判断出其中的关键环节,为不可预测的挫折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
好的流程图,除了让人了解各个阶段的衔接顺序,还应让人了解这个过程中传递的信息。如每个阶段负责人是谁,需要满足怎样的条件才能进入下一环节,每个环节有无资金或其他的特殊要求等等。
第三章 我们能够又通又专吗?
我领过报酬的工作包括大学老师,IT管理软件实施顾问,网站编辑,网络营销顾问,IT培训行业主管,机械设计师,企业内训师。我已经出了十二本书,大部分都卖得不错;我还创过业,开过两家公司,不过都关门了。
很多人会问:“秋叶,你到底是干什么的?”、“秋叶,你到底想干什么?”。
还有人问,现实中做出非凡成就的人不都是专注于某一行业吗?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专注才能成功,而你却在每个领域做得不错!你是怎样处理好“通和专”的关系,这不会是有特殊的天赋吧?
没有什么天赋,只是我比一般人勤奋,做到了别人想做但没有做到的事情。
首先要说的一个事实就是:这个世界上的确存在一种人,他不光是通才,而且在每个领域都是一等一的人才。比如达?芬奇,是画家,还是科学家,文学家。在我的微信里回复“达?芬奇”,可以看到一篇关于他的详细介绍,你就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大牛。τ米τ花τ在τ线τ书τ库τ boOk.mIHUa.NET
人在一生中通晓几个领域是完全可能的,通才让你获得不一样的知识,让你做人做事不拘一格,常出奇招,却合情合理,用现在的流行词来讲叫“跨界”。
跨界并非大家想象的那么难,这辈子完全没有跨过界的人很少,很多普通人跳槽的跨度比我还大。真正的问题是跨界后,如何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我的看法是:在走向通才的路上,得先在某个方向成为专才。
早年我花7年的时间做项目经理,从中学到很多处理问题的方法。这个世界上问题的解决模式无非是“老问题老办法,老问题新办法,新问题老办法,新问题新办法”这四种。等进入其他领域后遇到问题时,我会试着用过去学习到的方法去解决,大部分效果还不错。
别人奇怪为什么我在新领域学得快,其实,我的大脑不过在调用过去已经熟练掌握的重复性框架。
这也是会读书和不会读书的人的区别。会读书的人看懂别人思考的框架,不会读书的人记住别人思考的结论。
因为很多行业的业务流程和工作方法是可以套用的。比如,一个好销售员绝不是只能在一个行业做销售,一个技术人员也不是只能设计一种产品,一个管理者也不是只能管理一类公司。
有的思考框架大家都知道了,意味着同样的武器大家都掌握了。此时,你又要发现新的方法,这需要不断改进思考框架。
好比分析股票的一个软件大家都在使用,这个软件的边际效应就在递减。赢家永远是采取新规则的,世界就在这样动态对抗中不断进步。
所以,不要因为某个框架在某些领域证明很成功就形成对它的依赖。我很喜欢卡斯帕罗夫在《棋与人生》中的说法:当你依赖某种模式获得巨大成功时,它就成为你最大的弱点,你看不见,但你的对手看得见。
我现在的习惯是为自己的大脑多贮存几种框架,遇到事情时,用不同的框架对比思考,这样更容易做出更好的选择。冯仑说过一个人要做大事业必须会说四种话:“官员的话,学者的话,商人的话,江湖的话”。四种话,就是四种话语结构。如果你有训练这些讲话的模式,那么与人沟通起来更顺畅。
任何行业的思考模式都需要学习。学习一个思考框架要经过“摸索→模仿→记录→表达→复用→优化”六个阶段。
一开始在自我摸索中遇到困难,人就会观察别人的做法并加以模仿。如果只是模仿不去总结,就会停留在表面的层次。所以,管理学要求把你实践过程中的行为、数据和经验记录下来,慢慢地,这些记录的内容,就会变成你的财富。这时,你可以把经验分享给别人,这就进入表达的阶段。
一旦其他人借鉴你的思考框架,那么你的思考框架就证明是可以复用的好框架。这不仅仅是你个人的经验,还可以成为组织的经验,大家可以一起持续优化和完善它。
建立思考框架的方法,对大学生而言不妨开始学一点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并非是万能的,但作为一个入门级的思维工具,很适合大学生学习。很多职场人士很喜欢用思维导图沟通,提前掌握这门武器,将来在职场是会加分的。
想学习思维导图,百度“思维导图”,或者看看思维导图发明者博赞兄弟写的《思维导图》一书。
实操训练:你是如何为书籍分类的?
有一天,你发现书柜里的书太多了,请问,怎样分类才能既便于查找又便于归类?能想出5种以上为书分类的方法吗?
再想一想这种分类的方法可以应用到衣服分类、朋友圈分类和的时间管理上吗?
现在尝试把你最擅长的一件事情,画成一个结构化的思维导图放到网上分享。比如,画一个组织班级春游或组织班会等方面的思维导图。
第四章 培养一种终身受益的兴趣
我经常收到大学生的来信,说自己的性格和专业不搭。有趣的是,大部分人都说自己喜欢接触新鲜的东西,喜欢旅游,喜欢和不同的人沟通,所以,不想做沉闷无聊的技术工作,想找到更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
希望从事的职业是自己感兴趣的,我年轻时也是这样想。等工作后才明白,能够把兴趣当职业的人少之又少,毁掉兴趣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把它变成工作。
我有一个做销售的朋友,总是拉我和他合伙做事情赚大钱。我这兄弟会唱歌、会喝酒、会跳舞、会打麻将。只是现在他把这些特长变成了应酬技巧,把兴趣和赚钱扯在一起,如果赚不到钱他就没兴趣。你看我这朋友就是一个反例,把自己的兴趣和工作结合在一起,结果兴趣就毁了。
其实,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80%的时间是在做简单重复的事情。重复、单调没有变化的生活会让人抓狂。所以,我们需要找一点别的快乐来平衡这种生活,这种平衡往往来自你有一样可终身坚持的爱好和兴趣。没有这种平衡,每天只是学习工作,你都不会觉得幸福。。米。花。在。线。书。库。 t
工作能带来收入,地位和名声,但不能给你带来幸福感。如果在工作以外能培养一种可以长期坚持的兴趣,那么,在压力大的时候,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排遣方式。通过自己的兴趣认识新的朋友圈,谈不一样的话题,了解不一样的人生,发现不一样的世界,不需要那么功利,也不需要那么费心,所有的投入都是你自己的心甘情愿,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多了很多快乐。
发展和职业不一样的兴趣对职业也会有帮助。
爱因斯坦是大物理学家,他的业余爱好是拉小提琴。很多人的兴趣都和艺术、体育、文学相关,这些领域的兴趣往往能激活人的右脑,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使人能在工作中有更好、更有深度的思考。
进入职场后,兴趣也许可以成为你组织活动的特长,也许可以成为结交人脉的最佳名片。兴趣的交往往往少了很多功利心,反而能帮你带来更多的机遇。
有时候把兴趣玩出名堂,兴趣也可以变成职业。
有个男孩很喜欢玩肥皂泡,长大后,他在业余时间就去做肥皂泡魔法师,每天接到很多邀请去各种场合表演玩肥皂泡。他的兴趣给自己带来了机遇,也给别人带来了快乐。
但是,我希望大家培养的兴趣不是想着把它变成功利性的武器,而是让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有本书很好玩,叫《黑客与画家》,去看看,会让你产生很多不同的思考。
实操训练:你的兴趣是什么?
这个世界上的人很多,每个人的个性和特长都不同,有的人喜欢动,有的人喜欢静,有的人喜欢热闹,有的人喜欢宅居。不管是哪种人,都可以培养在某个方向的兴趣。
一个人的兴趣发展和他的个性还有某个方面的特长相关。我建议大家思考一下,你们在文学、音乐、美术、建筑、手工、收藏、运动、游戏、极客等领域能否找到一个爱好?
现在,把你想培养的兴趣写下来,去搜索有无类似的爱好者网站或者社区,加入他们,一起去玩,说不定这些爱好能让你成为某个领域的行家呢!
@小巴_1990是河南省南阳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类)的大三学生,学校似乎不太有名,据说这个专业毕业后最对口的岗位是初、高中的政治老师。
小巴刚踏进大学时心里很失落,眼前的学校与自己想象中的大学差远了,专业也不好。但他坚持隔一段时间就给自己写一篇总结文字,然后发在QQ空间和微博。没想到这个习惯却给他带来一个新的圈子。
小巴第一次在微博上发长文是因为帮一个同学修改迎新晚会PPT。作品在一天做好并得到对方认可,于是他想:“我能不能以心得总结的形式分享自己的制作思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于是他写了一篇文章,《搞定五大问题帮你一天做好一个PPT》发新浪微博,发微博时顺便@了PPT圈的几位高手,没想到竟然得到@秋叶语录老师的鼓励:“非常好的制作总结,做PPT不在多,在于思考和总结才能提高快。”
这次经历激发了他写长微博的兴趣。
2012年元旦,小巴到卖场做临促——卖笔记本电脑。做临促通常被认为是打酱油的,小巴并不是这样想,他非常用心和其他三位店员创下了一天卖掉笔记本电脑36台的最高销售纪录。回到学校,他马上从卖场、厂家、常促、临促这四个角度谈了自己的一些感想。没想到竟然获得微博大V@数据化管理的转发评论鼓励,随后电信全国市场部经理粉了他的微博,鼓励他尝试手机的销售。
这些经历与小巴的专业似乎都不相关,他的同学也很不解,觉得他是做无用功,对找工作有什么帮助呢?
寒假时,秋叶老师建议小巴:你其实适合做管理,为什么不发挥自己的优势呢?
在秋叶老师的推荐下,小巴开始看“管理圣经”《哈佛商业评论》杂志中的100篇经典文章,并尝试通过自己的理解将大篇的文字转化成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等形式分享到网上。没想到第一篇文章转发量竟然破千条,更让人惊喜的是,@哈佛商业评论官方微博竟然转发了小巴的作品,并私信联系他:“请告知您的相关信息,我们将为您寄送最新一期的杂志。”
再后来,《哈佛商业评论》前主编@陈雪频邀请小巴到他的创业公司“智慧云传媒公司”做暑假实习生。要知道,陈总公司招聘的实习生都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的本科生、硕士生。
一个不知名的二本学校的普通学生,完成了一次漂亮的屌丝逆袭,这个故事对你有启发吗?
第五章 学会自学才算读过大学(1)
有的学生说在大学要好好玩,也有人说读大学的目的很简单:中国社会认文凭,不就是混张文凭,用这块敲门砖就业吗?
读大学拿文凭是必需的,但这还远远不够。假如花费那么长时间和那么多金钱,只是为了拿一个文凭,这个大学读得根本没价值。
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五四”运动最有价值之处不仅是提出“民主和科学”,而且希望每一个青年都能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陈寅恪在王国维纪念碑上提出的这句话,应该值得每个青年人深思。上完大学,不一定能生活得很好,但将来的生活质量,一定和你有没有独立思考能力有关。
在中国,学会独立思考,自主行动,摆脱依赖,实现自我,比获得文凭更难。我的建议要学会独立思考,不妨先从学会自学开始。在大学学会自学,是人一辈子最重要的能力之一。c米c花c在c线c书c库c BOok.mIhUa.NeT
培养自学能力,必须对知识进行一个分类梳理,不同的知识有不同的学习对策,不同的自学方法。
我把在大学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共性的知识、思考的方法、通用的能力三类。
大部分工作都要借助营销、传播、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历史等知识,我把这些叫共性的知识。无论你将来从事什么行业,这些知识都用得上。
看到很多毕业生非常纠结地想通过考研换专业,想通过求职去转行业。我很想告诉他们,这行不通。不是因为专业技术多难掌握,而是他们的思维方式太窄和知识面不够广。
可惜,中国的大学普遍重视专业教育,忽视通识教育。如果你想将来在不同行业求职时能多一点机会,大学时期要主动多读书。
共性的知识在大学阶段未必有足够的时间去实践,你可以通过广泛地阅读,笔记积累,争取将来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等参加工作后,遇到难题,过去积累的知识,真的会帮你突破困境。
大家可以多读西方的经典著作,如果英语好,直接看原版,还能锻炼你的外语能力。
有了一些知识贮备不代表你就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人能解决问题是依赖流程和规定,假如出现新情况他就会缺乏对策。我讲的“思考的方法”就是要求你在面对新问题时能提出合理行动对策。自学也好,老师教也好,都要学会这种思考的方法。
如果遇到我没有研究过的领域,我会使用“分析背景→找准问题→提出对策→建立行动→效果评估”的套路去思考。
顺便说一句,对于大方向非常清楚的问题,我常用的工作模式是:定义一个清晰的目标→对比各种可能的策略→落实详细的行动计划→寻求合适的资源完成→监督和验证计划效果并动态调整。
下面以建设“秋夜青语”微信账户的过程为例,说明一下这个思路。准备运营微信时,我的微博已经玩得不错,粉丝不少,那么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让微信公众账户拥有一定规模的粉丝呢?
【分析背景】:能复制微博的加粉方法吗?
我的微博是通过分享干货、有奖转发等方式加粉的。我仔细研究微信公众平台和微博后,发现这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微信没有传播性,如果通过微博的加粉策略玩微信,只怕是事倍功半。
微博的缺点是信息刷屏量大。比如我给大学生做的分享,经常在很短时间内就被刷屏秒杀了,所以,定位明确、内容专注、为某一类特定人群提供服务,让大家需要这种服务才愿意关注你的微信是可行的。
第五章 学会自学才算读过大学(2)
【找准问题】:我能提供什么服务内容?
经过分析后,在推广微信时我给自己提出问题是:我能提供的什么服务是大学生们需要的?是别人无法复制的?
【提出对策】:用什么策略推广最有效?
一旦能够找准问题,找到成本最低或者最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就非常关键,这就是提出对策。
推广微信,普通人的做法是,推出有吸引力的核心服务,然后不断宣传吸引粉丝关注。但是微信一天只能发一条信息,如果大家进来发现没有什么内容可以读,也许很快就会取消关注。
特别是对于没有品牌没有影响力的微信,靠宣传一个所谓的好服务就想吸引人大量关注是很难的。所以,我这个“秋夜青语”微信一开始的推广策略是不着急加粉,只发展一批核心粉丝关注,然后先推送一批文章,这样新粉丝关注后就可以按提示,利用智能检索阅读更多内容。一个微信能吸引别人停留的时间越长,就越可能吸引他们留下来关注。τ米τ花τ在τ线τ书τ库τ t
你看微信推广至少有两种策略:一种是先宣传再推出服务;一种先贮备内容再宣传推广。其他的工作也一样,绝对不会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建立行动】:马上把想法变成行动计划
我的微信2013年计划是分三个阶段:
准备期:贮备一批可以发布的高质量原创文章。我找了一位大学生培训,负责账户的日常维护,使我能集中精力回复问题。
预热期:利用3个月时间通过博文推广和高校讲座吸引一批粉丝互动,了解粉丝的喜好,慢慢找到粉丝最喜欢的互动形式。
推广期:结合2013年下半年这本书的发行,响应读者的问题,借助书籍发行渠道推广。
【效果评估】:我的行动真的符合预期结果吗?
想知道你的计划是否有效,得设置一些检查的标准。到了约定的时间点,对照检查标准,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
我的微信就是提前设置好发布的文章,然后每天按计划时间发布,发布后第二天评估微信的粉丝留言和退订的情况,不断调整推送策略。
每隔半个月,我会总体评估一下,想想哪里做得好或者不好,能否有更好的方法?如果有更好的想法,我会调整计划,甚至是策略和目标。
让人遗憾的是,很多大学生朋友书读了不少,但始终没有建立起自己解决问题的通用框架,结果到了工作中的表现就是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部分人的思维方式是“出现问题→参考教科书或规定→依据规定办事”,如果问题超出学过的知识,就会陷入束手无策的困境。
我之所以啰嗦半天,其实是希望大家将“分析背景→找准问题→提出对策→落实行动→评估效果”这种思维移植到学习上,慢慢变成自己的能力。
下面以自学一门课程的思考框架为例(见表二)。
很多人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半途而废,就是因为迟迟看不见效果。考研至少复习半年,如何检测复习是否有效?每周做一套试题,看看成绩有无长进,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掌握情况。有了进展的自学,往往更能激发人坚持到底。
学会“思考的方法”远远不够,还要动手。一些好方法,好技巧,还得加以反复实践训练。
许多人学习都需要借助各种工具,擅长利用这些工具的能力我称之为“通用的能力”。比如,外语就是一种通用能力,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软件、收发电子邮件等等都是通用的能力。
如果通用能力差,很多工作你无法胜任。前面提到的快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也是一种高级的通用能力,甚至是最高级的一种能力。如果掌握这种能力,其他通用能力的短板都可以自我弥补。
关于学习的方法,推荐一本书给大家,维茨金的《学习之道》。
实操训练:试试利用碎片时间学习
我的另外一个微信账户“秋叶PPT”(微信找朋友中搜“PPT”或“秋叶”即可找到)就是想帮助有兴趣利用碎片时间的朋友学习。目前已经有超过30000人在这里学习各种职场技能,其中很多是大学生。
大家有兴趣可以关注微信后搜索“一起来拆书”,看看我们是如何利用碎片时间读书的。
第六章 为什么有些人学习效率高?
我很认同一个观点:天才=科学训练10000个小时,谁也别想偷懒。
不过,当具备一定自学基础后,有多种方法能让你的学习更有效率。比方说,10000个小时如何合理分配,才能让学习变得更有效率,这个很值得探讨。
很多专业有大量的共性知识,如果你真正吃透、摸透一门学科,再转移去了解另一门学科,学到精髓只需要这10000个小时里面5000个小时,甚至1000个小时;而没有真正吃透一门学科的人,再去学习一门新学科,就好像是要继续花费另一个10000小时。
所以,研究如何快速学习,不如认真研究如何才能快速吃透一门专业。
如果你开始构建解决问题的专业体系,那你就形成自己的深度思考力,这种思考力我把它称为一门学科的元知识。这种知识的学习特点需要连续地深入思考,有些问题可能需要你连续思考好几个月才能找到答案。
所以,我给每个专业的元知识分配5000个小时的学习时间,要下苦功才能掌握。
每个学科知识体系里有大量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需要你花费大量记忆。很遗憾,在大学学习中这些知识往往成为我们学习的重点,给记忆造成大量的负担,又耗费大量的时间,我把这一类知识叫硬知识。
硬知识很适合用前面我介绍的思维导图软件来组织,思维导图在组织这一类需要大量记忆的信息方面优势明显。
大学里有实习、课程实践、社会考察、毕业设计、社团活动等等教学环节。只有把元知识和硬知识通过实践,才会让你获得大量关于知识的经验值,并加深你对元知识和硬知识的记忆,我把这一类经验知识叫软知识。
我建议在大学一开始就应该分配大量时间放到元知识学习上,而不是看各种速成的快餐书。比如,你要对心理学感兴趣,不要去读太多《好玩的心理学》《色彩心理学》这样的畅销书,应该老老实实读几本诸如引进的外文中译版的《心理学导论》《心理学的邀请》《自我?群体?社会》等入门经典书。
读完这些经典书,你对各种畅销书会有更好的理解力和领悟力,将来就能看得出来,哪些书是东拼西凑的,这样就不至于浪费大量的时间。
元知识需要专注学习,除了天赋极高的人,大家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下苦功。
很多人没有学好元知识就去大量记硬知识、去实践,看起来积累很多知识或经历,但是因为知识框架不完备,始终没有建立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不具备连续思考问题的能力。
现在大学的学生,我个人认为投入到英语学习的时间太多。英语是一门很有用的硬知识,但是大学生投入时间太多了,还不如把一些背单词时间去理解专业知识,积累实践应用的经验。假如这其中需要英文的帮助,可以选择需要时自学,借助各种翻译工具,请教高手来解决问题,你并不需要自己变成一本词典。
硬知识可以借助元知识的帮助有效梳理各种信息,从而极大节约今后的学习时间成本。
软知识需要在实践中反复尝试、调整,直到理论知识和自己的经验相匹配,才能让元知识和硬知识成为自己随机应变的软能力。比如,在某个方向,你学到一套做事的流程(掌握流程还不是高手,高手是知道流程为什么如此设计),光做过也不够,得反复训练。
好的技能或方法,你得找不同场合用不同的事情反复练习,记住是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事情用同样的方法反复练习。把一件事情反复做一百遍和用一个方法反复用在一百件事情上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元知识的学习能让你知道世界是如何运行的,实践经历能让你验证世界是不是如此运行的。
特别要指出失败也是很好的学习方式。
在大学阶段多尝试多经历挫折也是一种财富,因为大学时犯错的成本很低,等你进入职场,能力越强,犯错的成本也越高,代价可能也越大。
如果每次都倒在同一个地方,那可能是你的元知识结构出了问题。如果你没有学会结构化思考,那么错了也不知道从哪里纠正,这种思维的缺陷靠记忆再多硬知识也补救不了。
反过来,如果元知识特别发达,可以直接通过分析别人的失败改进自己的行为模式,从而更快获得硬知识和软知识。
我比较了解图书营销的流程(这算一种元知识),所以我会观察同类题材图书的销量,系统考察一本同类书的市场定位、内容结构、写作风格、书名策划、封面设计、排版特点、定价策略、发行渠道、促销手段等等,丰富自己写书的套路和营销的思路。通过详细分析竞争对手的优劣,可以规避很多错误,不必等自己的书投入市场后才发现问题。
这种对比分析多了,我就积累了很多关于图书命名的套路(这是可以结构化的硬知识),也积累了很多图书发行的经验(这是软知识)。
这种从过去的经历、别人的错误中观察对比分析学习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职场学习能力,这需要你平时养成注意观察问题的习惯。
读到这里,不妨去微信里回复“快速学习”四个字,会看到萧秋水老师写的一篇“陌生领域快速学习四大技巧”文章,希望对你们有启发。
实操训练:分析你的专业课程背后的三种知识
第七章 写好论文帮你建立思考框架
元知识训练最佳的时间在大学。
因为这个阶段的年轻人既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又有大量时间用于深入学习。
可惜的是,现在很多大学生把太多的精力投入到社团活动(软知识),背单词过四六级(硬知识),四年热热闹闹忙活下来,结果连自己专业的学科知识体系都讲不清楚,更谈不上进入社会后活学活用。
元知识最常见的训练方法就是写论文。
写论文应该是大学生大一就主动去尝试的行为,而不是等到大四才忙着复制粘贴。大四的毕业论文,导师大都会提供一个范本,你会发现论文大致是如下的结构:综述问题的背景→提出解决问题的限制因素→讨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对比决定你的技术路线→设计实验验证你的技术路线→依据实验结果做分析。
仔细看看,和我前面说的“分析背景→找准问题→提出对策→落实行动→评估效果”是不是有点类似?我的主要工作方法就是在写研究生论文阶段学会的。
知道这个结构并不能帮助你写出好论文,它没有任何关于细节的思考,还得掌握一些具体的思考框架。
写论文常见的思考框架有七种:
1.从局部到整体
发掘局部材料→进行合理归类→总结宏观趋势→再寻求其他局部事实验证。社会学科里的田野调查就是一个典型,生物学的物种进化研究也是如此,这也是所谓数学的归纳法。
2.从整体到局部
提出初始假设→解释真实现象→发现例外事实→修正或推翻初始假设。物理学很多研究都是如此,这也是所谓的数学演绎法。
3.迁移法
把A领域研究方法移植到B研究领域。比如把统计学引入社会学研究,把心理学分析引入社会学演讲,把进化论引入心理学研究等等。
4.对比法
选择一个或多个观察维度→设置一系列对比指标→寻找指标数据差异点→解释造成差异的原因→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管理案例分析中经常用类似的结构。
5.经验法
选择一个经验框架→把采集的事实或数据依据经验框架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在管理学科、工科设计行业中,很多论文研究都是依据可靠的经验框架做出某个具体问题的分析。
6.极限法
设置一个极限环境→推导可能出现的结果→证明假设的合理性或者荒谬性。在逻辑学、经济学、工程学中,这种方法的运用很常见。比如把手机放在怎样的极端环境中设计才是安全可靠的。
7.剥笋法
剥笋法是连续深入思考问题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举个剥笋法的例子,假设要学习一门项目管理的课程,我们来问问看:
(1)什么是项目?
(2)为什么项目需要管理?
(3)过去没有这个项目吗?
下一页 尾页 共2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