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学之道

_21 泥男(当代)
  新路村,父老乡亲。
  深夜的这个时候,路通就清晰地想起他是怎样走出路村的?村里的乡亲们全村人怎样为他送行?老大娘塞给他手中的鸡蛋塞得直到塞不下为止。一幕幕一桩桩,在脑海里回放。
  啊,那个镜头,胆战心惊的老父亲被楚大的学生围着,免受了地震的劫难。那一刻,他心中真为这一群勇敢善良的学生叫好,为自己的父亲如果活下来而心存感激。
  这么多年了,他没有尽到做儿子的责任。
  “爸爸,长大后我养你,接你到大城市住,有面包吃,有车坐……”
  稚嫩的声音仿佛就在耳边响起。
  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父子开始疏远了?
  父亲不愿来楚天,路通也不愿意回路村。
  也许是工作太忙。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山里人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每一天有多少事情要处理,有多少人要面对。他路通,活得太累了,他哪有什么时间和精力来照顾老父。再说,媳妇并不喜欢老父,嫌老人不讲卫生,嫌老人穿得破烂丢脸,嫌老人深夜会不断地咳嗽。老父在自己家中,整天看媳妇脸色,而自己无能为力。
  路通忽然想到一定要把老父亲接过来,媳妇再不给好脸色,这一次一定要拿出点男人的威严来。可是,拿得出来吗?!
  不管了!
  一个星期后,一辆小车把路得海老人接到了楚大。接到的当晚,路通专门请了林晓六人到家吃一顿隆重的晚饭。在酒桌上,堂堂副校长向他的六个学生表示最真挚的谢意。
  路通的老婆因为路得海的到来,多次与路通大吵,这一次路通没有听进去,甚至在盛怒之下给了老婆一个巴掌。老婆捂着腮帮子跑回娘家,要娘家人帮他教训路通。
  路通的老丈人听完女儿的哭诉,说道:“看来一巴掌不够,我再给你一巴掌!你懂个屁?!路通堂堂的副校长、副书记,他的老父住在帐篷,住在难民堆里,地震时他不回去,是因为学校大局,不能因私忘公,现在局势稳定,当然要派人接回老父亲,难道让所有人看他的笑话。你给我滚回去,老老实实伏侍老人,要有个差错,给老人一点脸色,就不要再回这个家门,我也没你这个女儿!滚!”
  还是历经宦海沉浮的老丈人看得远,果不然,过了没多久,关于路副校长坚守岗位,不因私忘公的先进、感人事迹被挖掘出来,披露报端。
  人们是这么描述的:路副校长守卫着楚大一方平安,他无法分身前往新路村打探老父的安危,老天怜他,恰是他的楚大学生挽救了他老父的生命,这可真称得上是一段佳话。
  
  
第三十一章 大学校长的宏伟计划
更新时间2006-10-4 21:23:00 字数:3361
 一时间,关于楚大好学生、好校长,或简单的描述,或深度的报导层出不穷,楚天大学的声望达到这年夏季意外的一个高峰。可以预见,在今年六月份的高考之后,将会有更多的学子报考楚天大学。
  二○○七年的五月,楚天大学的师生们在课堂、图书馆、宿舍、BBS上激烈地讨论着,呈现着一种鼎沸的热闹,然而,这些热闹并没有分散校长周全多少注意力。
  对于林晓原是一亿万富翁的身份,校长周全只是略感惊讶,看过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会客厅》之后,周全有一种急切和这位年轻人促膝长谈的冲动,但很快,他忘了这种冲动,因为在他的心头,正被一个非常宏伟的计划而激动着。
  一回国,他就把自己的绝大精力投身于这个计划的筹备工作当中。
  校长周全宏伟的计划就是在学校筹建全世界一流的汉学院!
  校长周全牵头各部门召开了一次由各院系杰出代表,主要以中文系、历史系、地理系教授为主组成的汉学研讨会。在会上,周全校长介绍了一下此趟出国的见闻与感想,然后就是请各系的老师就汉学发展畅所欲言。
  校长周全认真地听在座诸位热情洋溢地发言,边听边记笔记。
  最后,周全校长总结发言道:“非常感谢诸位教授和青年教师的积极发言,你们给以我非常大的启发。前面我说过,此次出国,在美国一些著名高校参观,对他们对汉学研究之热,我本人感到非常惊讶。一方面,这是我国经济实力发展成就为世瞩目所致;而另一方面,更是因为我国优秀文化固有的、亘古的文化之魅力所致。看到国外如此热闹地研究汉学的场面,反观国内,颇感到惭愧,因此油然而生一种紧迫感。大学,乃研究世间学问之地也!在科技发展领域里,我们有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迫切愿望,因此,我们引进人才,建大型实验室,投下巨资,这固然必不可少。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但靠科技一个轮子,是会有偏失方向的,从这个方面来说,大学有纠正社会发展偏离之功用的。国家教育部对包括我们学校在内为三所大学发出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伟大目标,同志们啊,历史的重担就在我们身上啊,这所百年名校是否能再现辉煌,就在你、我身上,任重道远啊!”
  周全校长语重心长的话语伴着沉重的语调让在座每一位都感觉到沉重的时代使命感。
  周全校长继续说道:“那么,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按照我们国内的话就是务实和务虚两个方面都要抓。务实就是我们的比较教育专家把那些国际一流大学拿来,解剖它们,仔细分析它们的各项指标,在这些指标上,我们有什么差距!比如说,年发表论文数量,科研成果,学校各硬件设施,一年中学术会议的数目与层次,学生团体发展状况等等,我相信,这样比对下来,可以列出详之又详的指标来,然后按这个指标,诸君努力,逐一去消除这些差距,直至达到同等水平,但即使这些指标都达到了,同志们想一下,是否我们学校就成了世界一流大学呢?很显然,不是的。这只是务实一块。”
  周全校长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这就需要务虚方面,作为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学,精神上独立,学术上要自由,思维上要开放,要有面向宇内外的勇气和魄力,要既有服务社会的功能,又要把引领社会发展看为己任。这务虚的方面就必须在大学管理方面做改革,但这需要一个过程。目下结合我校的发展实际情况,我的思考是,可以让某些院系先一流起来,对于过去,我们是在争取国家重点实验室,争取国家重点专业,现在,这不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有的院系应该瞄准世界一流的目标,在我们学校还不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情况下,率先成为世界一流的专业,一流的研究所,一流的实验室,这个和小平同志的先富起来的理论是一样的,因为各个院系情况是不一样,不可能整齐划一地走路。综合各方面意见,集全校之力筹建汉学院,进行面向世界汉学界的招聘,是有可能先期实现这个世界一流的目标,因为我们人文学院有很好的基础的。同志们看啊,我们立足国内,自小受传统文化熏陶,汉文字、汉语言可以说深入到我们的骨髓,我们的血液,我们的灵魂,我们楚天大学应该主动站起来,带这个头,把全国研究汉学的权威集中起来,一方面做研究,另一方面对我们的大学生进行国学教育,让他们在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同时,不丧失来自自身民族文化的信心感。我发现,我们的很多优秀学子在学业上没得说,但一到了外面,都普遍缺乏一种中华民族自信感,这也是这次出去我遇到我们楚大出去的学生的感觉。这是因为什么?这是因为我们的传统优秀文化出现断层的缘故,我们教育界是有责任的。我们楚大,不应该把仅仅是满足在华中地区,应该为传乘中国文化做出我们的贡献。我想啊,立足国内,与国外相应研究机构进行资源共享,我们现在在与国外的一些机构在谈这个东西。大家都知道,我们有很多好东西都流到国外了,提起这个来我们就窝火,我们的学者都要骂娘,这是我们国内汉学研究滞后的一个客观原因,现在看来要回来是不可能,但我们要加强这种联系,一起来研究。我要求他们无偿地,无任什么时候都要给予我们国内学者研究方便,他们不同意,我就骂他们是文化贼,国外大学校长,研究所所长也都是文化人,也是讲面子的。”
  众人笑。
  周全校长也笑了,但很快他的神情又严肃起来,说道:“同志们,汉学又称为中国学,我希望大家携手起来,抛弃门户之见,积极广泛地交流,从现在开始,学校成立汉学研讨会,每三天一次交流探讨,让一切迅速运转起来,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再等下去了,时不我待我啊?!我们在坐的每一位,都要有急迫感,同时要有危机感,我非常欢迎你们竞争汉学院的各个岗位,到时候,恐怕要与世界上的汉学专家一起竞争,下次会议我们将拿出汉学院组建以及拟招聘方案来,在这里,我私心是希望大家都竟聘上,因为我们即将参与的将是一项造福千秋万代的不朽的事业,与有荣焉。”
  周全校长回到学校后就废寝忘食地忙碌这些事,因此,学校的热闹他虽有所觉,却没多加注意,已近花甲之年他,胸膛中正燃烧着无比炙热的火焰。他已经给国家教育部提交了筹建汉学院的报告,已经得到同意,不仅是同意,而且是大力支持!
  周全校长知道,在一些高等院校也有一些汉学院,但大多停留在培养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学生及承担对外传播文化的任务水平上。周全校长所要做的就是要整合各个研究领域的权威,让他们聚集在一起,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汉学,即中国之学也,过去历史、地理、语言等专业的划分在这里将打破,在这个未来的汉学院里将实现多学科共同研究的新型研究气氛。
  这个会议开到晚上九点半。会散后周全校长又和一些不愿走的老教授谈了许久,折腾到十点半,周全校长出了会议室,向自己的住所走去。
  周全校长暂住在学校招待所里,他的老伴孩子们都留在北京了,留着他在楚天一个孤单却不孤独的老头。
  开完会,周全校长心头很是激动,这种激动多年没有了,他觉得他自己正在进行着一项伟大的事业,他这个叫“周全”的校长,可一定要想周全啊。
  周全校长喜欢这样漫步在校园里,亲切和学生们打招呼。
  当周全校长走过研究生宿舍的时候,正看到从图书馆看书回来的林晓,周全校长才想起那被压抑下去的与这年轻人交谈的冲动来。
  林晓也看到了校长,这是他自五月光辉事件之后第一次看到校长,他当然知道校长是早已回校了。
  周全问道:“林晓,你住这?”
  林晓点头:“是的,是辅导员老师有意安排的?”
  “舒夜?”周全校长可是知道舒家这个女儿的,原来,他和舒夜的父母是大学同学。正因为有这层关系,舒夜老师在辞去辅导员的时候直接找了这个周伯父要求给05级经济本科班自治权,不要再派辅导员里。周全答应了,正是为这事,路通副校长找他谈了他关于学生管理工作的不同看法的。
  周全一时间不明白舒夜这个鬼丫头为什么会做这个安排,明明是本科学生怎么安排在研究生宿舍呢?
  林晓看两个人站在宿舍门口说话不像个事,就说道:“校长,要不到我那坐一坐?”
  “好啊!”周全校长很爽快答应道。
  校长的答应倒让林晓有些意外了,这一句邀请原本并没多大的诚意,就如同中国人从前相互见面问候“吃了吗?”一样道理。
  周全校长一挥手,说道:“走!我正想找机会和我们楚大的英雄谈一谈,一直没找到时间。”
  
  
第三十二章 千年一步
更新时间2006-10-13 23:15:00 字数:3274
 林晓和校长周全谈了一个小时,若不是宿舍门要关,还要谈得更久一些。
  校长走后,林晓不禁想起不知是哪个名人说过的一句话来:
  有些人年轻着,却已经老了;有些人老了,却还年轻着。
  是的,林晓感觉到校长周全的胸膛正燃烧着年轻人一样的火焰和激情。
  林晓开始有些诧异,到后来有些明白了,似乎是自己的英雄事迹感染了校长。校长也年轻过,不是吗?校长讲述着他年轻着的时候走天下的故事。
  林晓那时还并不清楚校长周全心头宏伟的计划。
  一个星期后,林晓从校报上看到了“楚天大学即将成立汉学院,拟面向全世界招聘教师”这则新闻。
  在报纸上,林晓看到校长周全在筹备会上的照片,林晓明白校长那晚找自己谈话时为什么始终充满激情了。
  英雄总是惜英雄。
  看来,这是已近花甲的周全在他最后的校长生涯中要留下灿烂的一笔。
  汉文化渊源流传,普惠中华大地,要研究起来何其艰深?过去的学者可谓皓首穷经,而现在,借助现代信息化手段,整合优秀人力、物力资源,似更有可为。
  校长周全将亲自主持招聘专家,面向全世界,面向社会,无论资历,无论学历,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来面视、来应聘!
  林晓看到这的时候,奇怪的是,首先想到的是冯村人的男女老少。
  在林晓以为,冯村整个就是一个中国文化的活化石,一个现存无比珍稀的样本,随便拎出哪一个人来,就足以惊世骇俗。
  实际上,林晓把冯村的文化意义夸大了,他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冯村自古以来就是一种顽强而封闭的文化形式,他保留下来的文化气息虽然古老,但与历代占据正统的中原文化又有不同。然而即便这样,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学者而言,他们若发现冯村的人和物,心头将有着类似生物学家发现一个基因宝库的狂喜。
  正当林晓念叨着冯村人,念叨着冯家妹回到冯村之后是否受到责备的时候,冯村的人找上门来了,找他的正是冯国放,而且不止他一个,总共两个人。
  六月六号的晚上,接近十一点林晓才回宿舍。
  虽然事情过了一个多月了,林晓依然是媒体追逐的热点。
  每天晚上,他或者躲到图书馆看书,或者到帅青他们宿舍聊天、讨论什么,捱到宿舍快关门了才溜回来。
  林晓看到冯国放还有一个不认识的人站在自己宿舍门口,显然,他们是在等他。
  林晓以为又是冯家妹出了什么事,赶紧把他们引进房间里后就问,一问才知道不是这么回事,冯国放此次前来,是受全村人所托来找林晓的。
  在房间里,林晓听冯国放慢慢叙述着,原来千年冯村,想打开村门,想走出村外的世界了!
  林晓一听就来了巨大兴趣,他立时产生一种投资冯村开发文化旅游业的冲动,但他强行按住了心头的这个冲动。
  冯家妹随父回村之后,并未受到家人及长辈的责备,只是冯村过去是一潭千年不变的潭水,而现在,却被冯家妹这颗“巨石”给搅起了波纹,事实上,也怪不得冯家妹,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族长七公及开明的长老召开全族大会,把冯家妹出走之事前前后后告诉了冯村的男女老少,然后让他们自由发表评论。
  评论的热潮让族长七公有些始料未及,可一想想,又在情理之中。冯村人千年的教育让人清净无为,可好奇、求知、探索乃是人的天性,这些都让人冲动向外,让人莽撞摸行,遮掩压抑反而会让人更加向往。
  听说,现在外头是信息化时代!听说,全国上下掀起了村村通路运动,过去靠着交通闭塞而自生自长的冯村,封闭的生存状态一旦被打破,村人将何所适从?
  作为族长七公,在如此高龄遇上冯村发展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不得不让他殚精竭虑去思考、去思索。如果说过去一切矛盾都深藏于水中的时候,那么重孙女冯家妹的出走,就那这种藏着掖着矛盾大白天日了。
  冯村人因循过去,以自身顽强的文化力不断消融着外来文化的影响。可世界大势,滔滔如海啊!
  七公出去过,楚天就曾经是他生活战斗过的地方。想起那热血如歌的外面世界的日子,七公几回回梦里梦到,自己尚且如此,年轻人又拿什么来抵抗外界的诱惑呢?
  七公不想看到一旦冯村暴露在世人面前,冯村人一副副胆怯畏缩的面孔,如果是这样,与其自我封闭,不如主动走出去,去大胆“兜售”冯村古典而质朴的文化。
  冯村自古以来,并不是绝对的封闭。
  在最早春秋战国时期,在秦末汉初期、三国风云、南北朝、五代十国,在中国历代乱世中,冯村以其广阔容忍的胸怀容纳着来自华夏大地的各族流离失所普通老百姓、落魄的士大夫,亡国灭家的末代皇族,他们一旦在冯村居住下来,渐渐地就忘却原有的文化记忆,渐渐地依附于这一片天地钟情的山水,渐渐地也都改了“冯”姓。
  有意思的是,冯村的繁荣往往是中国的乱世。
  在中国历代的太平盛世里,天高皇帝远,冯村悄然无息地发展,不会萎缩退化,却也无意于争斗扩张。
  然而,现在情况不同。即使冯村人不大胆地走出去,自解放以来,冯村人的人口已经锐减,与外村人通婚,必然加速冯村暴露于世人面前的进程,同姓人通婚,比如说冯姓与后来改姓冯姓的人通婚,但这样的婚姻越来越像是包办婚姻了。冯村遇到非常现实的挑战,那就是繁衍力匮乏。
  看来,是该痛下决心了。冯村要勇敢面对世界,不再做文化的孤岛了;冯村人要勇敢地走出去,去传播冯村优秀文化。
  七公的主意定了,可要说服村中其他长者费了他不少周折,长辈们在感觉到形式严峻之后也都纷纷同意了七公的看法。
  那么,具体怎么走出去,又成了村人争论不休的问题,这种争论从○七年二月一直持续到六月。
  不能怪冯村人太过小心翼翼,因为这是他们千年后的第一步。庆幸的是,冯村一直有不少优秀的外派人员,这些在外面红尘世界滚打了一番的人,他们的意见,渐渐成了左右大局的意见。
  讨论形成几点意见是:
  第一,是要最大程度地保护冯村现有的生活方式,保证愿意过清净无为生活村民不受外界干扰;第二,加大外派子弟学习的数量,要五倍甚至十倍的增加,谨慎地选择学习的地点以及专业;第三,每一个在外弟子要以推广冯村文化为己任,让冯村文化获得世人的尊重与承认,而不被看待是怪物。
  …………….
  冯村人先期考察的地点就是楚天。因为历史上冯村人大多是以楚天为发展根据地的,有着颇深的渊源。
  到了楚天,冯国放很自然地想到林晓,于是他就和同族的兄弟冯国青来楚大找林晓了。
  林晓听冯国放说完前因后果,兴奋得头皮发麻。
  林晓拿笔迅速在纸上画了两个圈,一个大圈,一个小圈,林晓说道:“两位冯哥,你们看,大圈是外面的文化,小圈是冯村文化。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要么是彼此吸收但依然保持各自特色,要么是小的被大的吃掉,要么是处于两种文化剧烈对抗的局面,不外乎这三种情况。”
  冯国放、冯国青看着两个圈,点了点头。
  林晓说道:“如果是第三种情况,冯村依然封存,封闭,那么早晚免不了被外面文化吃掉的结果,这其中将发生个人的悲剧,也会发生冯村整体的悲剧。”
  冯国放、冯国青神色严峻,他们显然也预知这种命运,特别是冯国放最近一趟在外面的世界走上一遭,感触颇深。
  林晓继续说道:“我个人认为,七公的决定,英明无比,主动出击,一个亚文化圈去接触、去碰撞外界的大文化圈,这样就有可能在一个较长时间内获得一种缓冲,从中吸取适应现代化社会生存所必须的文化养料,通过这个来反哺自身文化,希望能达到第一种状况,彼此吸收但依然保持特色。”
  冯国放点点头,说道:“林晓,你说得正是七公所希望的,我们该怎么做?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林晓说道:“你们需要一股力量,一个屏障,这股力量,这个屏障为你们至少挡去由于商业化所带来的冯村的蜕变。”
  “哪有这种屏障?”冯国放不禁问道。
  林晓微笑到一指自己,说道:“那就是我!”
  
  
第三十三章 再造冯村
更新时间2006-10-14 8:12:00 字数:3501
 “再造冯村?”冯国放压抑不住心头的吃惊问道。
  并不是冯国放的思维速度跟不上林晓,而是他们冯村人的思维方式和外界的人迥然不同,更何况林晓的思维方式时常天马行空。
  “再造冯村”这一句话,是从林晓口中一时蹦出来的,是大脑接近灵机一动状态的,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
  林晓停了停,以让自己的思维速度跟上自己的口头表达,冯氏兄弟二人,正巴巴地望着自己有什么好主意了。
  林晓说道:“我的方法是在这个楚天市附近县市,选择一个自然环境与冯村很接近,但交通方便的地方,照现在冯村的样,再建一个冯村出来!这个新冯村,从整体的建筑布局,到各建筑的细节上,都力求和冯村一模一样。”
  林晓说到这的时候,思路渐渐清晰了,心头很自然地想起一个人——姚卫,姚雪的哥哥,很显然,他是这一宏大工程之总设计师的最佳人选,他已拿了公司一次性薪水一千万了。
  冯国放有些明白林晓的意思了,说道:“林晓,你是说?”
  林晓继续说道:“撇开冯村的文化魅力不说,两位,在我这个外人看来,冯村对世人的致命诱惑,正在于其独一无二性!如果贸然向世人开放,如此桃源一般的村落,必引得世人纷至沓来,冯村再难安宁!但如果这世界上,有与冯村一模一样的村落,冯村的独一无二性必然减弱,而如果在新冯村,古典文化气息也不显弱,加上与大城市比邻,交通方便,那么,人潮就会涌上那,这就是千年冯村的一道屏障!”
  林晓心想世人旅游多图一个热闹、新鲜。如果新冯村和老冯村一模一样,前者交通方便,接待条件好,人自然大多数往新冯村涌,而老冯村藏在深山,交通不畅,接待条件又差,去的人就少,往往是学者和职业旅游家。
  冯国放点头说道:“林晓,你说得很有道理,但冯村的外表容易复制,其内的精神和气质却难复制的,而且,这应该要不少的投资吧。”
  林晓说道:“是的,这个投资不会少。但我们有最棒的建筑设计师,他会最大程度地降低我们的建设成本,至于精神和气质难以复制的问题,我希望这个新冯村,迁入一部分冯村子弟,这样就会给新村注入一定冯村的精神与气质。”
  冯国放、冯国青二人互望一眼,这么重大的事他们无法做主,但就他们个人而言,却显然为林晓这个设想而感到激动。
  他们都直觉地相信林晓,相信他的真诚,相信他的能力,并没有向世人那样一问而三个怀疑。这就是冯村人识人与世不同的地方,他们着重看人的眼睛。林晓的眼睛清澈透亮,因此他们相信。
  冯国放、冯国青二人的才智,搁在古代,出入将帅,安邦定国或许都不成问题,然而现在,他们的才智,必须在明了现代社会运转准则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正常发挥。
  冯村人的学习速度一样很快,加上这是冯村千年来第一次决定主动走出去,必然在年轻的冯村子弟们造成一种如饥似渴的学习外界局面,但他们还是需要一个缓冲时间,三到五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而冯村,也需要新冯村这个缓冲地带。冯氏兄弟二人在心头一分析,都觉得新冯村的建立,是冯村主动与外界联系的一个稳妥之举。
  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新冯村建成之后,把敢以面向外,具有探索精神,同时具有一定自制力的冯家子弟迁入新冯村,这样一来,新冯村就成了冯村人与外界接触的一个中介,若感到非常不适,可退回冯村;若能坚持下去,冯村人将逐步积累适应当代社会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获得一种信心。
  林晓心里激动起来,为自己提出“再造冯村”的这个宏伟计划而激动起来。他马上联想到前不久校长周全在宿舍里与自己的交谈,自己的眼下的这种激动状态,就和当时校长的激动非常之相似。
  男人,当一项伟大的事业就在眼前,而自己有可能成为这项事业的推动者的时候,试问他怎能不激动?
  而就在联想到校长周全的一刹那,在林晓思维的汪洋中,一个个彼此接近的亮点迅速连接在一起,刹那连成光辉的一片,林晓的思维,豁然开朗了。
  林晓激动地说道:“你们看,新冯村就是一个试点,是冯村古朴文化的一个推介站。而你们,就是文化大使。冯村由于长期的封闭而获得一种完好的体魄和独立的精神,但由于长期缺乏外界的阳光照耀和风雨的侵蚀,这体魄和精神都还不健全,都还不够有生命力。现在,是进是退,实是冯村死生大事。退,终究难逃消亡;进,或能置之死地后生,吸收外界文化的养料,保持冯村独有文化的生命力。”
  林晓说到这的时候,冯国放、冯国青二人已是对其完全信任了,因为林晓所说的和族长七公在会议上所提的话语几乎一致,看来,林晓是真正懂得冯村之人,因此在与外界接触过程中,林晓是真正可以放心依靠的人。冯氏二兄弟在来之前,并不预知此行是否有收获,现在看来,收获很大。征询外界可以信任的人的意见,是他们此行的一个重要目的。当千年冯村决定迈出这历史一步的时候,冯村接下来的每一小步都显得那么重要,弥漫在冯村人心头对前途的一种整体迷茫感让他们对迈出每一小步都显得那么小心翼翼,犹犹豫豫。而现在,二人在听林晓一席话后,不敢说前途一片光芒,但在他们的心里,隐约看到了光芒。
  林晓看到二人眼中闪现着火花,知道自己的话打动了他们,继续说道:“我想,每一个当代的冯村子弟,都要肩负着传承,甚至传播冯村文化的历史使命。有这种使命感,才可能在今后在外界生活、工作当中,克服困难,抵制诱惑。”
  林晓这番话让冯国放感同身受。他的宝贝女儿冯家妹,就在外生活了这么一段时间,见识了物质的无比繁华与迷乱之后,结果眼睛失去了颜色的感官,这似乎是老天的一种惩戒,告戒人们不要在物质繁华,人欲横流的世界失去了本心。然而,冯家妹得到这样一种惩戒,却保不定以后在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有更多的冯家子弟付出更多的代价。
  代价,是必然要付出的。七公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冯国放为爷爷七公在高龄还可以做出这番决断而深深敬佩。
  林晓说道:“我有一个想法,这是冯村人在外安身立命之本。”
  冯国放感兴趣说道:“林晓,你说来听听!”
  林晓说道:“长期以来,私塾在现代社会销声匿迹了,但现在,各地都有报导一些新型私塾出现,作为现在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但大多难成气候。我想在新冯村建成一个私塾中心,利用寒暑假、节假日时间,对生活在都市的孩子们进行国学教育,条件成熟,我们可以开设国学成人班,这样一来,至少可以使得我们生活在外的冯家子弟无衣食之忧。而且,目前,我们楚天大学正全力筹备建设汉学院,我们的校长非常有魄力,正在面向全世界,无论学历,无论男女,不拘一格招聘人才,我有个大胆的想法,七公就曾经在楚大任教过,历史上就有这个渊源,我想可以派出冯家在国学杰出子弟来楚大应聘,我想应聘成功应该不是难事。这样一来,在大都市和乡村都有冯家子弟,这就像有两个试点,冯村人了解现代社会也就更全面一点。”
  事实上,林晓在一瞬间想到了许多具体的商业化运作,比如说等新冯村建成后,在其成功经营的基础上,在附近再修建其他风格的村落,打造一个能符合满足各种拍摄情况的农村题材影视拍摄基地,这样一来,集影视、文化、教育旅游就连成一片,按照这个计算,这个工程可谓巨大,这里面必须要有一系列巧妙的资本运作,必须全局着眼,逐步形成,不可一下铺开。
  林晓之所以没有说出这些商业化的打算,因为一来现在说不成熟,二来林晓要替他们挡了与商业有关的东西,商业的运作就交给自己,冯村人好好地把文化产品做好,好好琢磨现代社会的人需要怎样的国学知识。
  林晓清楚地意识到,这种教育方式肯定是无法与现行的西式的科学教育相提并论的,林晓把这种教育定位在对幼儿的国学启蒙教育,成人的国学知识补充教育,是启蒙,是补充,如此定位了,林晓就能找到需要这种教育的人群。
  冯村,是一个国学的宝库,师资、图书资料都非常丰富,在林晓心头油然而生出垄断这宝库的yu望。是的,如果他不知道不用说,可是他知道了,这个宝库要尝试着向外界开放了,他怎么能无动于衷呢?如果他的这种垄断能够比世界上任何其他人做得更好,那为什么又不呢?其实说垄断并不准确,准确的说林晓是这种千年保存完好的文化的经纪人。
  林晓有一种把冯村这个项目抓在手里的迫切心理,于是他坦呈了自己的实力,自己的商业帝国,他针对冯国放的生物专业背景说道:“我就愿意做那一层生物膜,膜内是冯村,膜外是外界社会,既保持冯村的独立,要保持冯村与外界正常的物质交换,信息传递。”林晓的比喻深得冯国放之心。
  这一夜,三个人一直讨论到破晓时分,这在林晓楚大的历史上,是绝没有过的。
  
  
第三十四章 老五虎上将的故事
更新时间2006-10-16 10:12:00 字数:3229
 二○○七年,有着火炉之称的楚天市的六月,骄阳似火。人们在抱怨天气炎热的同时,也在为这城市的炎热,做出属于他们的一份小小的贡献。
  今年六月的这份燥热,似乎比去年要提前了些日子,林晓想起五一期间在新路村三天三夜的凄风寒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老天好象是在给世人开玩笑。
  冯氏二兄弟在林晓宿舍连着商量了三天三夜,然后他们回去向族长七公汇报。
  冯家子弟要走出冯村,就必须了解现代社会运转的方方面面。
  于是,林晓向冯国放他们提出,在暑假期间,他可以组一个五人教师团到冯村向村人传授他们急需的现代知识。这五人,当然就是虽然还年轻,但却与林晓共过患难,经受过考验才华横溢的穆琴、帅青、李凤、吴明、杜笑白。
  这五人是可造之材,假以时日,将成为林晓的新五虎上将!
  林晓的腾龙并非是他一个人的腾龙,是整个腾龙人的腾龙。值得一说的是,在他和苏晴之下,有五虎上将。
  林晓手头现有两头虎。宋云生负责横山新城运动,楚雨蒙负责在楚天周围开展腾龙中小城市向大城市的包围战。有趣的是,这两头虎是一对欢喜冤家,是夫妻。
  说起这二人加入腾龙,还有着一段有趣的故事。
  在宋云生和楚雨蒙从前生活的那座小城里,两人都是极热心的人,从事的都是与房地产不怎么相关的工作,一个是公务员,一个是教师。
  宋云生和楚雨蒙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要买房了,却发现手头这点钱根本买不起房。两个人在各楼盘是跑断腿,看中的买不起,买得起的又实在是太糟糕。这个过程啊,他们是彻底见识了房地产商的黑心以及一些人的嘴脸。
  宋云生就一个帖子发在当地网站论坛上,号召集资买地造房。
  宋云生没想到,响应者如潮。
  宋云生和楚雨蒙两人都算是当地网络界颇为知名、颇有信誉的人物,一时头热,就起了这个头,楞头楞脑地栽了进去。
  宋云生和楚雨蒙从对房地产怎么操作,怎么运作毫无所知,到逐一逐一精通,每一次了解,都是在n次碰壁、吃哑巴亏中获得,两人吃尽了苦头,可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吃,两个人都是好强不服输的人,加上后面有一百多位人的支持,硬是坚持下来。
  说是个人不能集资买地造房,那么两个人硬是想办法注册出一家集体制房地产公司。这样过了两年炼狱一般的日子,大楼,终于做好了!
  可本地其他房地产商不干了,他们动用他们一切手段,亲戚关系,行政命令,流氓恐吓,硬是拉走了二十多位原参股人。
  这些人赔了一点罚金后,留下一大笔资金缺口。
  宋云生和楚雨蒙准备把房屋发售给其他人,这个时候银行又不提供按揭了,不提供按揭,就少有人一下子付得起房子的全部金额,真是庙小被人欺负,欠了民工的工钱转眼过年又不得着落,他们马上要变成电视、报纸上批判的拖欠民工工资的恶老板,一时间宋云生和楚雨蒙真是山穷水尽啊,这个时候,林晓出现了。
  林晓是很偶然地从报纸上看到这则新闻,他立刻找上门,二话没说,直接就给宋云生、楚雨蒙帐面上划钱过去。
  林晓对宋、楚二人说道:“两位帮人者,遇危困时,自也会有人帮,好心是会有好报的。”
  林晓又说道:“我们腾龙也造房,也卖房,可造房是给需要人居住,这样才安居乐业。股市跌到最低的时候,剩下的就是业绩真正优良的企业;房地产泡末要破灭的时候,投机的房地产公司都要倒,剩下的就是像我们腾龙这样真正给老百姓造房的公司,因为不管什么时候,老百姓都需要房子住。“
  林晓的一席话打动了宋、楚二人,两个人义无返顾加盟了腾龙。
  不得不说林晓是慧眼识英雄,腾龙多两员干将。
  正是由于宋云生和楚雨蒙二人有较长时间在中小城市生活、工作的经历,总部才决定把他们两个一个派往横山,一个派到楚天。
  林晓想自己手上有两头虎,苏晴那有三头,加上舒夜这一新生力量,总部那可谓坚如磐石,不用自己担心。
  在自己这头,宋、楚二人都是从房地产每一细节抓过来的,只要不冒进,不一下把摊子铺得太大,争取边建设边收益,过了两年的铺垫期,即可进入腾龙一个蓬勃发展期。
  而冯村人意外地来找林晓,使得林晓产生向教育行业投资的想法。这个想法其实一直有,但从未这么强烈过。
  在横山兴办职业技术学校林晓其实是有不少担心的,因为他并没有涉足过这个行业,教育人才的匮乏会令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虽然现任校长干得非常不错,但林晓还是没底。然而,这一次不一样,冯村提供了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才宝库,林晓估计,他们向外界输出五十到一百多名国学教师是没问题,这简直可以在全国各地开国学馆的连锁店。但林晓压下这种冒进的念头,他得走一步看一步,冯村人才是否能输出将取决与他们第一批人是否能与当代社会兼容。
  是的,兼容,只要解决了兼容问题,就可以在腾龙所有的楼盘地连锁开下去。试问一个居住的地方,有好山,有好水,有好学校,这个魅力怎么能挡?房地产、教育一旦成为腾龙两大支柱产业,腾龙地发展将更为稳健。
  房地产和教育的联姻,将真正形成腾龙的核心竞争力,而有了这个,腾龙就是常青企业。
  林晓想得很远,他很容易激动起来,但也很容易地把这激动按下去。
  那么在教育行业的人才,林晓的班底就显得分外薄弱了。本来,如果段天在的话,他具有帅才的潜质,加上是何老的关门弟子,这方面交给他,是最好不过的事。可是,段天一心在彩虹坪教书,一年休学期将满,也不知这小子回不回。对这个事,林晓还不好发表任何意见,因为方芸也实在是个值得为之放弃一切的好女孩。所以,一切都要看段天自己的意念。
  这样一来,林晓很自然地想到他的五位会员,他们并不是教育专业,但若对他们潜移默化,逐渐激发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结合他们各自的才能,在教育行业找到属于他们的舞台,是极有可能成为新五虎上将的。
  老谋深算的林晓已经开始算计这些人的未来了,但他显然不会表露出来,显然,他会在这个暑假给五人精心安排一个暑期实践,在冯村,充当义务教员,教授现代社会知识。
  林晓想好了,由穆琴这个知性女孩讲授现代法律、政治课程;由李凤教授现代礼仪方面知识;由吴明介绍现代信息社会;由帅青讲述物理知识;由杜笑白教授现代白话文以及文学知识;而林晓自己则讲授现代经济生活。
  林晓打电话一一通知各位在晚上八点过来,有要事相商。
  六月十六号的晚上将近八点,穆琴和李凤先过来,一来穆琴就对林晓说道:“刚才会长大人关风在路上跟我说路副校长要请我们吃饭?”
  林晓在报纸上知晓了路副校长的“先进事迹”,这可真是桥,那个路副校长竟然就是新路村路得海大爷的儿子。林晓本来只是觉得有些巧,结果看到报纸上宣扬的事迹时候,颇觉有些讽刺意味。
  林晓说道:“哦,看来是感谢我们?”
  穆琴点点头,说道:“是啊,老大,去还是不去?”
  “当然去了,难得到校长家去坐一坐。”
  等了一刻钟,帅青来了。进到宿舍门,看了穆琴和李凤一眼,找了一个座位坐下。过了一会,吴明来了,进门的时候也看了穆琴和李凤一眼,找了帅青对面位置坐下。林晓觉得有些怪异,却因为心头正由冯村的事激动着,并没有深查。
  最后,照例是大诗人杜笑白拖着一双走进来。
  众人看杜笑白一个爆炸的发型,忍不住大笑起来。穆琴说道:“听说大诗人这一个月写了许多诗,拿来读读。”
  杜笑白很大气地摆了摆手说道:“都是拿来骗骗小姑娘的,在战友面前不值一提了。” 杜笑白转而问林晓道:“林老大,今天有什么重要的事找我等来啊。”
  林晓微笑着在桌面上摊开一张地图,说道:“我要诸位在暑假辞去一切不必要的活动,跟我去一个地方!”
  众人兴奋道:“骑车去西藏?”
  林晓摇了摇头:“跟我去一个村落,一个活生生的桃源世界!”
  
  
第三十五章 新五虎上将的情感纠葛
更新时间2006-10-18 9:37:00 字数:3356
 穆琴自新路村回来后的一个月里,陷入了一种无名的烦恼之中。
  这一个月来,对于自行车协会的六个铁人而言,是无比喧闹的一个月。林晓是当之无愧的焦点,而他们,也被各式各样的媒体追逐着,同样的故事,同样的情感,总要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说。似乎,他们的故事被挖掘干净了,然而,总是有一些秘密藏在各人心头不肯说出。
  穆琴的烦恼并不在这些数不胜数的大小媒体记者,她的机智与能力足以应付这些人,甚至,这被穆琴当作一次演练的极好机会,令穆琴烦恼的是,在她回到楚大后,她的心中隐隐约约就有了另一个男人的形象,而这另一个,当然不是帅青,是吴明。
  这个印象,是在新路村的三天三夜留下的。
  在世人眼里,这三天三夜时间是太短了一些,似乎并不足以产生这么大的变化,然而时间却是相对的,三天三夜的患难与共,让他们迅速看清楚了对方,这远远胜过了三年漫不经心的交往。
  帅青是那种一见面就很容易让女孩子倾心的帅气、阳光男孩,他的身上有着非常动人的东西。
  帅青对穆琴略显羞涩的追求,笨拙的表白,这都让穆琴感到高兴,因为一个女孩能得到这个在楚大号称“美女杀手”之男孩的倾心,这本身是一种值得炫耀的骄傲,在这一点上,穆琴和别的女孩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帅青要想真正深入穆琴心里,似乎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记得在去齐云峰的途中,穆琴就曾这个问题暗暗问过林晓,得到的回答是“学会等待”,那么,穆琴也确实准备等待,等待爱她的男人成长起来,成长成她心目中男人。
  可时间并不等人,在新路村的三天三夜里,吴明意外闯进了穆琴的心中。
  自林晓走后,吴明似乎就成了大家的主心骨。
  穆琴观察到,这个瘦弱,看起来并不帅气的男孩,他的身上有一种与其年龄极不相称的成熟;他表现机智而勇敢,他敢以承担,他善于分析问题,更擅长动手解决问题;他与他们不同,他忘记了他是学生这一不同的身份,他彻底和乡亲们融在一起,让他们很难在人群中找出他来。
  吴明在新路村的表现,与在校期间的那个玩世不恭,说话总是带着自我调侃意味,有些才华,但隐隐有些自卑的男孩完全不同!
  穆琴在心头找了一个外交词来形容吴明,那就是“韬光养晦”,就是说,这个人在平时看着不怎么样,一到关键的时刻,就像利器一般果敢在前,往往难题也迎刃而解。
  如果是单方面的琢磨,穆琴的心说不定很快就会冷静下来,可是这三天三夜里,穆琴发现吴明看自己的眼神也开始有些躲闪。眼睛里有些莫可名状的东西。她不能确定那是什么,她不敢想,然而事实上正如穆琴所不敢想的那样,吴明,也开始注意、留心、倾心穆琴了。
  穆琴这般美丽的女孩,在吴明心里原本是和“柔弱”等义的,原本以为她的的坚强只是一般意义的坚强。然而,吴明这三天三夜来看到的穆琴,她似乎从未有过害怕,即使在再忙乱的时候她都保持着一种冷静,她的睿智,她的聪慧,她唱的那首摇篮曲,吴明听到耳里,就仿佛是唱给他听的,这让他很快睡着。他的心里渐渐有了穆琴的影子,这让吴明感到惊讶,感到不解,感到困惑,感到烦恼,他原本是喜欢李凤的啊。
  吴明是个爱静的人,他的动,都在大脑里,他可以一个人坐在电脑前坐上一天二十四个小时而一动不动,而正是他长期呆在电脑旁损害了他的健康。
  或者,正因为人会对与己相反的力量产生一种浓烈的渴慕吧,李凤性格外向,开朗大方,她的身体是那么健康和美丽,她的一举一动充满了一种动感的美,这些都让吴明很快神魂颠倒。
  可是,在吴明见过红色帐篷里的恬静安详的穆琴之后,一种精神上的美感深深地打动了他。吴明的心,迷惑了。他的心第一次如此的乱,完全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或者,根本上就轮不到他选择。
  帅青可是喜欢穆琴的,自己怎么能横插一杆子呢?吴明在网络上是一名无名剑客,在现实中、在情场中,却是一名看客,往往站在旁边看热闹的客人。
  吴明依然自卑着,因为自卑所以沉溺在网络,在网络中扮演着几乎完美的骑士,当他意识到健康要远去的时候,他终于决定自救,从网络中自拔出来。在新路村的三天三夜啊,他无比沉静,无比冷静,他为自己感动着,他几乎要崇拜自己了,那三天三夜,几乎可以和在网络中完美的他相媲美,他甚至有一种分不清是现实还是在网络之中的感觉,他是一个侠客,他正领着大家英勇自救着哩。
  并不说在这一次意外当中,帅青与李凤就表现得差了,他们同样表现非常得出色,他们的精神之美同样感动着许多人,只是,各人眼看各人景,在那么一个异样的环境下,人们往往最先看到的是自己心灵中最渴慕的人,最美丽的事。
  穆琴苦恼着,因为她的心里有两个男人的影子,准确点说,帅气的帅青的影子正在逐渐变淡,吴明的影子正在逐渐变浓。
  吴明,也在苦恼着,同时激动着。也许,人第一次用眼睛,用心感觉到的爱人,并不就是这一辈子值得相守的爱人。
  吴明心中渐渐明了,渐渐确定,可是回到楚大的他,消退了在新路村的勇气,同时,在男人心里,抢夺兄弟的恋人,这几乎可以算是卑鄙可耻的事情了,于是,吴明的苦恼比穆琴升级,是痛苦!是煎熬!大自然淋漓的风雨并不能让他惧怕,让他退缩,可在人与人心之间去猜测,去衡量,却让吴明有一种未战而先输的沮丧感觉。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帅青和李凤在这三天三夜里几乎同时在心头转了方向。
  与吴明和穆琴不同的是,帅青与李凤,却浓烈地感觉来来自对方对自己的那种好感。相对而言,他们都是感性的人,热爱艺术,喜欢歌唱,喜欢跳舞,只是他们如同吴明和穆琴他们不知道“他们”一样,在这样一种混乱的状态,实在也不是他们所能处理的,于是,一切的秘密,都似乎还在夜雾中。然而,夜雾有散尽的时候,如果人等不到那个时候,那么在痛苦的煎熬中以悲剧收场,如果人有足够的耐心,更有勇气了,更有能力了,那么一切就会朝着好的方面发展。
  李凤不像穆琴那么沉着,相反,她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她从小到大,没经受过这样的磨难。深夜里她抖缩着无声地哭泣,而白天,却装作坚强,装没事人的样子,这一点,申明爱她的吴明并没有察觉,同是女性的穆琴也没有察觉,而帅青却看在眼里,他时不时过来拍拍肩膀,一个小小的动作,却让李凤很是感动。
  然而即使是这样,李凤心头的恐惧还是止不住地在扩大,李凤快要没顶了,她要惊慌得大叫了,可偏不能让队友们知道她害怕,她强压着,她快要崩溃了。
  于是,在林晓走的那一天,黄昏即将降临的时候,正当李凤轮休,她却没有在帐篷里呆着,她一个人偷偷地向山上走去。事实上,并不是偷偷的,因为没人注意到她,即使有人注意到她,人家都会以为女孩恐是有什么不方便的事要处理,看了一眼也就不会再看另一眼,而这个时候,穆琴他们依然在忙碌着,但帅青注意到了,他不放心,就悄悄地跟了在后面。
  李凤穿过废墟,向他们原来上齐云峰的山路走去,这条山路,眼下变得更是崎岖了。
  李凤记得上了一个山坡又往下走,然后才是正式的攀登,在那小山窝里有一泓澄清的泉水,极是喜人。
  李凤走了二十来分钟,到了,看到那泉水,依然在。
  李凤走到泉水边,蹲下身,用手捧起一掬水,轻轻地洒在了脸上,然后,然后,开始跳舞。
  李凤快乐时会跳舞,忧愁时会跳舞,痛苦时会跳舞,恐惧的候也会跳舞,当心头的情绪积蓄到足够的强度,李凤就想跳舞,舞蹈是她的语言,是她的情绪,是她的灵魂,是她的一切。
  她的四肢缓慢而沉重地展开,一开始,跳得非常艰难,似乎总有什么压着。
  跟在后面的帅青看到这一幕,呆了!
  他几乎能准确地从李凤的每一个细小地动作读出那里面的含义,因此,他感动莫名。
  远远地看去,这小小的身躯正搅动着天地之间的灵气,让地震后的一幕幕,在帅青心头再演了一遍。帅青从未看过这样的即兴舞蹈,刹那间,他明白李凤是借助舞蹈来舒缓心头的压力。
  李凤渐渐摆脱一开始的艰涩,动作越来越快,越来越轻灵,当最后一个动作定在那的时候,李凤仰起头,金子一般的夕阳光芒照在她的脸上,含着泪,露着笑,李凤看到了呆呆傻傻望着自己的帅青,心头不禁泛起异样的感觉。
  
第三十六章 给农民造房子
更新时间2006-10-18 20:53:00 字数:4338
 那晚从路副校长家中出来后六个人依次走在校园干道上。林晓在前,穆琴和李凤二人在后亲密地“依偎”地走在一起,她们后面自然是帅青和吴明,最后自然是杜笑白。
  林晓并没注意到帅青跟在李凤后面,当然也没注意吴明跟在穆琴后面,即使注意到了,一时他也不会多想。在林晓心里,正想着酒席上所见的路通路副校长。林晓想他全是因他是周全的对手。如果林晓没记错的话,路副校长今年应该是四十五岁,但看起来,路校长实在有五十五岁的样子了。
  林晓把路通副校长和校长周全放在一起比较。
  路通副校长更加沉稳,但缺乏激情;他待同学们很是友善,却总给人距离之感。那种因为长期做过学生管理工作所具独有的威严,依然挂在脸上,与之相比,大家伙倒是很乐意在楚大再见到路得海老人。
  路得海老人并没有因为儿子是楚大的校长而对大家伙有半分态度上的改变,他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向同学们诉说着新路村的状况。
  原来,新路村灾后重建工作进度缓慢,老乡们的生活依然很是艰难。
  说到这的时候,路副校长插上一句话:这一次受地震灾害的面积大,党和国家一时照顾不来,所以灾后重建的速度有些慢,我们要理解!
  路得海马上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擦干眼泪说道:“是啊,是啊,一个国家这么大,总有顾不来的。”
  在地震一个月后,新路村与外界的交通勉强恢复了,衣食、药品不再短缺了,军事帐篷也分发下去,但村里依然是一片废墟,而政府有关决策人员正在是重建还是迁村下山左右徘徊了。看来,应对灾害并非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就可以了,还要有着丰富灾后处理经验的领导才行。
  在林晓出席代表腾龙集团公司向新乡捐资仪式之后,就把善后事宜全权交给随后赶来的楚雨蒙楚大经理。
  腾龙的捐款并非是一捐了事的,捐款以及物资的发放都需要有腾龙的人监督。对于这一点,政府表示充分的理解并在行动上给予积极配合。
  说实话,腾龙公司的这一做法,若在平时,企业对政府职能部门的不信任态度会引起有关领导的反感,然值此大难降临之际,只靠地方政府独撑,实在捉襟见肘,政府也是希望社会上一切友善的力量来帮助灾区的灾后重建,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嘛。
  于是,这一个月来,楚雨蒙就像个“钦差”官员一样,在地方各级官员的陪同下在各灾区视察腾龙的捐款落实问题,例如田家镇希望小学的重建,灾民药品的发放等情况,楚雨蒙都要在场。一个月来,这位在腾龙集团内部有着“知心大姐”之称楚雨蒙的心灵,受到了极大震撼:灾区老百姓太苦了!
  虽然政府在紧急调集各种物资、调配人力应付眼下的难关,但几乎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一些大型煤矿场相继发生瓦斯爆炸,一时间,国家安检部门的领导几乎马不停息地在各种灾区奔波。
  地震灾区的人们要想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孩子们要想回课堂上课,还需要一段时日。
  楚雨蒙无法受得了老乡们一只只手握着自己的手,就像她真是钦差大臣一样,看到她就犹如看到了希望。
  楚雨蒙深知腾龙的捐款是杯水车薪,但在将近一个月的考察中,她的心中渐渐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这个想法就是由腾龙公司承包所有灾区的灾后重建工程。
  这个想法一旦产生,楚雨蒙自己吓了一跳,这太过大胆了,这很可能会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但这个想法一经产生,楚雨蒙心头就再难遏止这个想法。她注意到一些地区已经开始重建工程,但都是国家出面,召集乡下的一些散兵游勇一般的工程队,兴建一些粗陋而在楚雨蒙看来存在不少问题的房屋。
  这其中,没有看到哪个企业参与灾后重建。
  楚雨蒙觉得这是个近乎疯狂的想法,要知道,她原本的任务是在楚天附近中小城市进行房地产项目运作,如果按照她的想法进行的话,那就意味着公司的战略要进行重大调整,这远远不是她所能决定的。所以,她必须尽快与林晓会晤,正好她要上省城楚天的农业大学请教农村建设规划方面的专家。于是,楚雨蒙连夜驱车来到楚天,第二天找专家上门,虚心请教,专家给了楚雨蒙很多意见,让楚雨蒙心里渐渐有了一些底,这样她才敢来找林晓。
  林晓宿舍,晚上八点。
  林晓静静地听楚雨蒙的报告。林晓的神情不喜不怒,这让楚雨蒙心中忐忑不安,说实话,这位“知心大姐”是很有些憷这个比自己年纪要小上五岁林晓的。
  楚雨蒙有些结结巴巴地说着她心头的想法,并附上她的一份分析报告,林晓是边听边看。楚雨蒙说完后,说道:“林总,您是什么意见?”
  林晓冷冷而有些严肃地说道:“楚总经理,你要明白,虽然我们腾龙公司一直倡导为民谋利为宗旨,但公司就是公司!不是慈善机构,这些工作,原本是应该由政府,由慈善机构,由群众做的事,为什么要我们去做?粗看是对公司在社会上的名誉有好处,但一个处理好,很容易引人诟病的。我们去做,做得好别人会说我们发灾难财;做得不好,工程有质量问题,别人会说我们赚黑心钱。我的楚大经理,你有没有考虑过?”
  楚雨蒙脸有些红了,说道:“林总,我可以保证工程质量绝不可能出问题的!你相信我!相信我的能力!”
  林晓眼睛中忽射出两道寒光,语气非常严厉地说道:“楚经理,你也是公司老人了,怎么还做出这种凭个人保证的事来呢?公司做事,不是靠个人拍胸膛做事,而是靠一套完善的机制去保障,要靠大量专业人才去保障。你难道不知道我们公司一向在大城市运作吗?今年初才在横山这小型市运作,在农村进行房屋建设,我们根本就没有经验,也没有相关人才,况且你的职责并不在乡镇,而是在新乡这样的市里,这才是公司的初衷,你知道不知道你的职责?”说到后面,林晓的语气已是相当严厉了,在楚雨蒙的记忆中,对她是没有过的。
  一开始,楚雨蒙有些胆怯,可是善良的楚雨蒙想起没屋住老乡恳切的眼神,想到女孩盼望能在亮堂堂的教室里上课的眼神,不知怎的,心里勇气又上来了,嘴唇有些哆嗦地说道:“林总,这场灾难,我们的政府在尽力而为,老百姓在努力重建家园,您要是去看一看,就一定会被他们那种不屈不饶的精神感动!”
  林晓一摆手,制止了楚雨蒙继续说下去,说道:“不要和我说这些,地震的时候我就在新路村,我亲历所有的这些,从感情上,我很愿意帮助他们,但我不能让我个人的喜好来决定公司的决策,公司的决策从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可轻易改动的。”
  楚雨蒙倔强说道:“林总,我想对于我们公司,这个时候应该站出来,对于社会,企业与政府、社会团体一样,也有他们一份义务与责任,而且有更加快捷的运转方式,在这场灾难面前,我们应该有所作为。我也相信,我们一定能有所作为的。林总,请相信我!”
  林晓盯着楚雨蒙看了好一会,语气缓和下来,叹了一口气说道:“楚大姐,你真是这样看的?”
  楚雨蒙挺直了身子,说道:“林总,我是这样看的。一向以来,很少有房地产公司关注农村建设,而国家十一五计划明确提出建设新农村计划,这是个上万亿的工程,但由于是接政府的单,且目标在农村市场,利润非常小,很少有企业介入这个工程。我看我们公司可以以此次灾后重建为契机,进行一种大胆的尝试,不但完成重建,让老百姓住上安心房,还要为以后的新农村建设奠定一定的基础。”楚雨蒙看到林晓渐渐显露出嘉许的眼光,受到鼓舞,更加大胆地说道:“林总,接政府的单,虽然薄利,但利润稳定,而且与政府形成良好的关系,利于其他项目的运作。”
  林晓点了点头:“楚大姐,你这样想就客观了。我刚才语气严厉了一点,是提醒楚大姐我们腾龙是公司,一切行为都将按商业化方式运作,不商业化,公司的壮大发展就无从谈起,希望你能明白。”
  楚雨蒙点点头,说道:“林总,我明白。”
  林晓站起身来,说道:“什么也别说了。坦白地说,我被你所说打动了!新农村运动由腾龙推动,这将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事啊!这一定会记载在腾龙发展历史上的,是里程碑式的。但我要看你有没有能耐做到。我们先别说的这么宏大,楚大姐你马上回去,一天之内递交更加详细的计划书来,两天内你们选定一个村子,进行重建规划,三天后既开工,把规划图以及预算给我,我来做好后勤,一个月的时间,你给我新建起一个村子来!有没有把握?!”
  楚雨蒙也站起身来说道:“没问题!我一定完成!”
  林晓点了点头,说道:“公司里需要什么人才你可以紧急调配,以应付这场大战,我希望,希望楚大姐能够创造新的腾龙速度来!”说到这个时候,林晓的眼睛里闪烁着动人的火花。
  楚雨蒙则心情澎湃,得令后离去!
  楚雨蒙走后,林晓的心情难以平复。楚雨蒙为林晓推开了一个新的窗户,让林晓看到一个新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原本是生他养他的世界。
  是啊,他林晓过去一直在给城里人造房子,却从未想过给乡下人造房子。
  在现实情况里,农村的房子大多是由自己造,因此几乎没有哪一个房地产公司会想到介入农村市场。
  然而楚雨蒙的话点醒了林晓,通过此次地震突发事件,公司完全可以考虑成立一个专门的灾后重建部门,专门从政府里接手该类工程,以公司快捷的运作方式替代繁琐的政府统筹调度,中国地大,一年来不少地方要遭受这个和那个灾害的,政府肯定要有专项灾后重建资金,正如楚雨蒙所说那样,虽然薄利但非常稳定,即使政府一时不能付出资金,腾龙也可以垫付或者向银行贷款,这种情况,银行贷款是绝不会有问题的。
  而在另一方面,从中央到地方,新农村建设口号方方面面都叫了许久,国家也大笔的专项资金准备着,但一直以来少有专业大型的企业介入,实际上这是非常大的市场。腾龙完全可以与政府合作,依托自身先进、科学的设计理念,结合农村发展实际,同时推广各种科技手段,打造一个个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前景应该是相当不错的。
  林晓清醒地认识到,这对于腾龙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如今殛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农村建设的人才匮乏,要尽快在这个领域做到专业,做到精深,才能在这个领域站稳脚跟,而这个新农村建设计划与自己原本的“再造冯村”计划相吻合,想到这,林晓不禁有一种急切的心理。
  林晓马上给保安部部长张德生打电话,点名要秦大海及他手下一百五十多兄弟过来楚天。
  电话里张德生问他们怎么过来时,林晓说道:“飞过来,现在机票不都打折吗?时不我待。”
  在林晓计划中,楚雨蒙这边弄好规划,自己这边则为她准备好了人力,调配好了物资。
  林晓放下电话,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息,等秦大海这些曾经和自己一起在楚大图书馆建设工地奋斗的兄弟们过来,林晓要对他们说:“兄弟们,现在我们要给自家农民兄弟造房子了!”
  
第三十七章 顺势而为
更新时间2006-10-19 20:27:00 字数:3768
 给张德生打完电话后,虽然已经很晚了,林晓依然不肯上chuang入睡,他坐在电脑旁边敲出一份关于腾龙进入新农村建设领域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林晓敲完后已接近凌晨两点。他检查一遍无误后就发给苏晴。虽然他全权处理公司在华中地区业务,但重大事情必须要和苏晴沟通,且需征得总部众元老的意见,腾龙从来不是一言堂。这个时分,苏晴已然入睡,或者依然在哄她的儿子小杰入睡。林晓虽然兴奋万分,却不好在这个时间打扰苏晴。
  第二天,苏晴上班时收到了林晓那份彻夜写成的可行性分析报告。看完之后,苏晴皱起眉来,按林晓报告所说,公司在楚天地区的投资将面临重大的战略调整,临时改变战略方向,那可是兵家大忌啊!苏晴对此彼此要有自己清醒认识,她迅速召开了包括舒夜在内的腾龙高层会议,讨论林晓的分析报告。
  果然,在讨论会上,各部门老总意见不一,有表示赞成的,有表示反对的,更多是质疑。意见普遍集中在各位老总对政府有关部门的不信任。
  有一位老总的意见很具典型,他说道:“政府工程难做,很容易吃力不讨好。有各项法规限制,从设计到具体施工,不仅要考虑经济因素,还要考虑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等等,这也是我们公司一直以来很少参与公共建设项目竞标的原因,而新农村建设对我们公司来说,是一个完全的领域,利润虽然稳定但并不高,我们可能要经过比较长的一段摸索过程,再者,政府的钱不是那么好赚的,现在,到处都是地方大兴土木,都不是政府掏钱,而是商家垫付资金,一到年关,这些公司就得上政府求爷爷告奶奶地讨钱,而且,我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担心,历来各种专项资金往往被各级政府层层挪用,像灾后重建资金,真正到难民手中的很少,我们公司要做这重建工作,势必把从中央拨下来的资金直接拿在手上,然后直接用在灾民身上,这固然是做了大好事,可也把地方官员给得罪光了,因为他们没得油水刮了,那么公司在其他项目的运作就不要想做了。”这位老总道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苏晴点点头,说道:“你说得很有道理,确实存在这个问题。但我们这个林老总,大家也是知道他的行事风格,他决定了的,大抵在大方向没有错误,况且我们的这位林总,这会子在楚天地区的声誉是如日中天,若再加上帮助灾区重建的这一善举,当地政府与我们公司的来往应会特事特办,至于与当地政府官员的微妙关系,与我们林总的为人,应该会摆平这一点的。我个人,对这项进入农村市场的计划表示谨慎的支持!”
  苏晴的表态让大家都感觉到这事基本就这样定调了,接下来就是商量具体该怎么运作了,腾龙的老员工都会调整心态,无论是刚才赞成和反对马上为这事出谋划策。一直在旁做着会议记录默默不作声的舒夜心里却颇有些感触。看来,林晓是颇具农民情节的一个企业家,他时刻不忘反哺农村、农民的机会,然而仅仅把这次突然进军农村市场看做是林晓的心血来潮又实在浅薄了,说实话,农村的房地产建设实在是舒夜这个做学问的过去想也未想过的问题。林晓也是真敢想。舒夜一边记录着一边在脑海里想,如果自己是林晓,自己现在做些那些事。舒夜想了想,如果自己是林晓,一定要彻底改变农村过去脏乱的不良好局面,多次暑假下乡实践过的舒夜,对农村的厕所是记忆忧新啊。
  苏晴看大家统一意见了,说道:“好,既然大家统一意见,那么我们基本上就定了这个方向。但对于战略的大转变,现在说还为时过早,眼下就看我们的楚大姐这个灾后重建第一村怎么个建起来。我们拭目以待!原有在楚天运作的资金只能允许十分之一介入,在楚天市下各县市的房地产项目我们依然不能丢,但项目数目可缩减为过去一半,我们就围绕在发生地震的新乡市周围集中作战,这样,既顾及原来的计划,又有考虑新的情况出现。林总经常教导我们要顺势而为,既然势变,那么公司的战略就要做出相应调整。”
  会议结束后,舒夜整理好会议记录正准备递给苏晴,苏晴一摆手,神色略显慌张进了会议室的内间去接一个电话。舒夜不明就理,自在腾龙以来,还没看过苏晴在公开场合有慌张的神色出现,难道出什么大事呢?
  旁边的张德生部长说道:“准是她儿子的老师打来的告状电话!”
  舒夜问道:“张部长,你怎么知道?”
  张德生和公司其他老总互视了一眼,都露出苦笑,张德生说道:“舒夜,你是不知道,我们的苏老板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儿子的老师找她骂。”
  “她儿子很调皮吗?”舒夜问道。
  张德生点点头,加重语气说道:“不是一般的调皮,你见过就会知道了。我们苏总是成功的女人,却是不成功的母亲,难啊。”
  苏晴神色慌张地进内室接的电话确实是小杰老师的电话,刚才在会上手机一直有振动,苏晴不敢接。
  这会子,苏晴像换了一个人,语气有些卑微:“何老师,我们家小杰又出什么事呢?”
  电话里立时传来那为样貌端庄淑贤的长江贵族学校何老师有些声嘶力竭的声音:“苏总,你再忙,也要管管你的孩子,小杰又打人了!这样下去怎么得了,不要忙着赚钱忙着赚钱,孩子需要的不是钱,是父母的爱心,需要的是父母多陪儿女在一起的时间,你懂不懂啊。”号令腾龙三军的苏晴苏老总被小何老师电话那头训得一楞一楞的。
  好半天,苏晴安抚完情绪几乎崩溃的小何老师,出了房间,看到依然在会议室等她的舒夜。舒夜递给她整理好的会议记录,苏晴看了一眼,问道:“舒夜,刚才在会上,你一直没发表你的意见,你怎么看林晓的这个分析报告。”
  舒夜说道:“看完之后,很受鼓舞,很激动。”
  苏晴笑了,说道:“你这丫头,说具体的。”
  舒夜微笑道:“林晓的战略,可概括成八个字:顺势而为,引势而发。”
  “怎么讲?”苏晴来了兴趣了。
  舒夜说道:“政府关注农村,解决三农问题势在必行,必然要下大决心进行这项工程,这个工程,不可能没有企业参加了,这个时候,就看谁敢先跳进去。腾龙跳下去,就是顺势。”
  苏晴点头道:“说下去!”
  舒夜:“林晓这个人,我分析过,是冲动在前但会马上冷静的这么一个人,刚才在会上讨论那些问题,我相信林晓也都考虑到了。”
  苏晴对楚大的这位才女又恢复直称林晓其名,甚感有趣,这会却无暇多问,凝听她的高见。
  舒夜继续说道:“眼下,国家、人民都看着灾去尽快重建起来;大的方面,广大农村农民也盼着新农村建设起来,这就是大势。但灾区以及新农村建设之所以迟缓,它与旧体制,旧思想有关,所以这虽是大势,却一直缺乏一个有力的手去推那么一下。那么,现在我们腾龙就应该大胆地去引势,虽然可能要付出些代价,但回报应该是丰厚的。而依我估计,我们的林总会让楚雨蒙承建一个村的重建工作,当不会摆出我方主动向政府请缨的局面,而是想方设法造成政府有关官员求到腾龙,变成腾龙不得已而为之的局面,这样一来,就在较长一段时间,地方官员对腾龙失去警惕。如果腾龙一上来就要求政府接手全面灾区重建工作,这就会令人怀疑,传统对商家无利不起早的看法在人们心中,而一些官员可能的既得利益受到损害,就有可能从中作梗。顺势而为,而势将发未发,腾龙则引势而发,那良好时机快点出现。”
  苏晴听完舒夜的分析,心里着实吃惊,没想到舒夜看林晓是如此透彻,反观以往,林晓商场所为一直不就遵循着这顺势而为,引势而发的八字方针吗?
  这个年轻女硕士果如林晓所言,是将帅之材啊。
  苏晴点头说道:“舒夜,你说得很对,你这顺势而为,引势而发概括得很好,看来你对林晓比较了解啊。”
  舒夜笑道:“我毕竟做过他一年多辅导员嘛,苏姐,刚才看你接电话的神情,家里遇到麻烦了。”舒夜故意转移话题。
  苏晴提到这话茬,脸上就不禁露出母亲的忧色,说道:“你是不知道,我们家小杰调皮得很,刚才老师又来告状了,老师都快气哭了,我是对这个孩子没一点办法,也怪我没时间管他了。”
  舒夜说道:“苏总,单亲家庭的孩子问题一般都比较多,为什么不给孩子请一个家庭教师呢?”
  苏晴脸露无奈之色,说道:“我不是没请过,可来一个气走一个。”
  舒夜笑道:“苏姐你请的是女的还是男的?”
  苏晴讶道:“这有什么区别吗?我一直是请女家庭教师啊。”
  舒夜摇了摇头:“苏姐,你请个男教师试试看。”
  “男家庭教师?”
  舒夜点了点头:“对,最好是上了年纪,四五十岁,有威严,可信赖,忠诚,对人诚恳,学识渊博。”
  苏晴露出思索的神色,她明白了舒夜所说的意思了。舒夜不好意思点明,孩子之所以顽皮是因为长期缺乏父爱的缘故。
  是啊,请一个男教师,对!苏晴想到自己怎么就一直没想到呢?难道是自己对工作之外的男人一种警惕心理作祟吗?
  苏晴决定一试,孩子的教育问题刻不容缓,不要造成终生遗憾。
  与此同时,远在西北大学的社会系丁文武教授在他的房间里忽然打了一个巨大的喷嚏,他正收拾着行李,开始他早设计好的颇为有趣的为期一年的“隐姓埋名”社会生活。这一年,是他完成一个国家级科研项目换来的学术假,他得好好休息一下。去哪呢?他决定去骄海,这个最富活力的城市,随便找一个工作,体验人生,何乐不为?他没想到,他一踏入骄海,命运等待他的是家庭教师兼保姆的工作。
  
  
第一章 苏晴家来了男保姆
更新时间2006-10-20 21:17:00 字数:4045
 丁文武,人称呼老丁,这年四十五岁。当他踏入骄海市宽敞大街的那天,新路村“疯狂”的重建工程已进入到第五天。
  新路村的疯狂建设,按老人的话,颇像新中国刚成立那会修工厂、建大坝大会战那股气势。腾龙公司的建筑工人,个个象出山的老虎,嗷嗷叫着冲向工地。全村人一看这架势,自不肯落人后,男女老少统统发动起来了。
  有什么比重建自己的家园干劲更大的呢?
  一时间,工地上,白日与黑夜,热火朝天!
  老丁踏入骄海市的那一天,世界各地当然也同时进行着许多事,这一些事不能一概说与己无关的。比如说这新路村的重建工程,老丁与这个是暂时没的什么关系;腾龙公司的老总苏晴,老丁也是暂时与之没的什么关系,可这保不准以后没的关系。
  在常人思维里,是看眼前景,想眼前事,管他处风和月。可是,老丁这个人就有些不一样,他认为世界万事万物是联系在一起的。这不就是普遍联系的哲学原理吗?许多人都在马克思哲学的课堂上学到了,但不像他那样贯彻到自己生活、日子里的。
  这样的一种贯穿,使得老丁对生活任何变化都能够接受,都能找到理由解释,而事实上,老丁生活的变化,可用丰富多彩来形容。
  他常对人言他认识美国总统。人家问起来,他说:可不是,我认识校长;校长认识教育部部长;部长认识国家主席;俺们国家主席可不就认识美国总统。
  人家笑他怎么这样一个认识法,他说: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只要我愿意,我就可以通过这些人,然后再结识美国总统。
  这只是老丁千百个奇怪故事和千百个离奇说法当中的一个,在学校同事、领导眼里,老丁是一个怪人,是个疯子,但不可否认,同时也是个天才,有着极强的记忆力不说,有着非常渊博的知识。
  怎么个渊博法?他的学生最有体验而。在学生心目中,老丁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几乎无所不晓、无所不通的神秘人物。因为,在课堂内外,同学们就从未问难倒过老丁,无论问题是专业内外,社会风情,还是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都没有难倒过。老丁的学生撺掇着老丁上中央电视台的开心词典栏目,说他一定能得年度总冠军的,老丁摇摇头说:那都是小儿科的把戏。
  老丁个人经历复杂,当过兵,做过工人,现在当学校做着教授哩。
  在学校呆了十年后,老丁觉得淡出个鸟味了:领导面目一个个可憎,同事面目一个个可怜,学生面目一个个早熟得要命。老丁决定休假一年,好好到红尘社会透一口气。老丁喜欢逆向思维,人皆言大学乃象牙塔,是纯洁之地,老丁偏偏要到社会去呼吸浑浊之气,去那酱缸一样的世界打一滚,混一身泥点才好。可在老丁心目,如下的大学不清不白的,倒让他很是爽畅。
  老丁一下火车,城市的阳光,在数不清的玻璃反射下齐齐投在他的眼中,刺眼得很;热度嘛,可以与沙漠的热度媲美。
  老丁是研究社会的,研究人的,他觉得人性中实在有趋苦远乐的本性,要不这么一大群人拼死拼活挤到这狭小的空间做甚。
  城市的人很是热情,上来一个高大汉问老丁需不需要问路。老丁没理他,他很清楚,这是一个问完路要给他钱的混混。
  老丁甩开了大汉,瞅准了一辆并不怎么挤的公共汽车就上了。
  车晃荡了半个小时,停靠一个站时,老丁扫了一眼站台,附近有一个公园,就下了车。老丁记得这个公园经常举办一些招聘会,老丁想,先找一份能让自己在这个城市不挨饿不受冻的工作,然后再四处转转,没事出一本《老丁老眼昏花看骄海》之类的书骗骗稿费什么的。
  来到公园里,老丁看到难得一片郁郁葱葱,果然,有很多招聘会上,大多是家政方面的。老丁也有从众心理,喜欢凑热闹,径直往那人最多的摊子拥去了。
  半个小时后,老丁好不容易挤到最前台,看到一个全职招聘家庭教师的通告,要求本科起点,会多国外语等等,开出的条件相当大学引进优秀人才的条件了,月薪一万,包吃包住,这可真是不错的活,可得试一试。老丁注意到了,并未限制男女,就报了一个名。
  那登记的小姐奇怪地瞅了他一眼,也没说什么,就给他报名。
  老丁长相实在很普通,像老实巴交的农民,一双小小的眼睛总是眯着,似乎在笑。
  下午,老丁晃到面视的地方,一看应聘的人,可真不少,大多数是年轻美貌的女子,也有男人,但很少。听女人们的碎语,大多是本科毕业生,也有不少的硕士、博士,老丁心中感叹:现在大学生工作难找啊。
  老丁想到这,就觉得自己实在不该跟这些可怜的娃争饭碗,可转念一想,这一份家庭教师兼家庭保姆的工作,这些姑娘家未必做得了的,要知道家庭教师可不是那么容易做的,特别这个,看来是上流家庭的家庭保姆,联系自身,那是上得厨房,入得厅堂,会电工,会园艺,会裁缝,会……做这个,那是最合适不过了。
  老丁想得如意,周围的女人们并没有把他瞧在眼里,还以为是面视单位请的勤杂工了,她们一个个忙着彼此大眼瞪小眼,当看到老丁应声走进面视房间的时候,才吃惊地发现,原来这老汉也是来应聘的,女人们吃笑不已,算是缓和了不少剑拔弩张的气氛。
  不过,更吃惊的在后面,五分钟不到,面视工作人员就出来宣布后面可以不用试了。当女士们不依不饶的时候,工作人员才说出这个岗位已经招到人的事实,此人不是别人,就是刚才进去的那位老汉。
  这怎么可能呢?!
  美女们炸锅了!
  工作人员丢出一句话:人家不但会六国外语,还会六种少数民族语言。
  其实,老丁没这么显摆,他把自己的简历往桌上一摆,人站直了,眼睛努力撑大了,说道:“我知道,这个岗位一定是我的,凭我直觉,这个岗位一定是需要一个男的,而且是个老男人,我都符合,舍我其谁?”
  老丁的这种自信着实让在幕后百忙中抽空来看应聘的苏晴吓了一跳,这是个什么老汉?苏晴见识人多,倒也不敢小瞧,拿简历一看,确认无误,马上就对工作人员说:就是他了!
  苏晴办事,有时候也是靠直觉的。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