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期货市场技术分析

_3 约翰·墨菲(美)
4.随后的下跌低于前一个峰(A点处),且接近前一个向上反弹低点(点 D)。
5.第三轮上冲(点E)具有显著减轻的交易量,且无力达到头顶的高度(点C处)。
6.收市价低于颈线。
7.反扑回颈线(点G),然后下跌至新低点。
   这里有三个显著的波峰,它们的界定颇为明确。中间的峰(头)稍高于双肩(点A和E)。然而,只有当市场以收市价格的形式,决定性地突破颈线之后,该形态才得以最后完成。同样地,我们也可以采用3%穿越原则(或在前一章所介绍的其余价格过滤器)、或者双日原则(即市场连续两天收市于颈线之下),作为进一步的验证手段。另外,除非确实发生了向下突破,不然始终存在以下这种可能性:整个图形并不是真正的头肩顶,在未来某一时刻,上升趋势也许仍将恢复口
  
交易量的重要性
  
与价格变化相对应的交易量形态,在头肩顶形态的发展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在其它的价格形态中,交易量的作用也都如此。一般来说,第二高峰(头)的伴随交易量比左肩为轻。这一点倒不是必要条件,而是市场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具有的一种强烈的倾向性,也是说明市场上买进压力减轻的早期警讯。最重要的交易量信号,发生在第三高峰(右肩),此处的交易量应比前两个高峰处显著地减轻。在突破趋势线的时候,交易量应扩张;在价格反扑时,交易量应减少。然后,一旦反扑完结,交易量便再度扩张。
我们曾经交代,在市场顶部的形成过程中,交易量的关键性比底部过程要逊色些。但是在某些场合,如果新生的下降趋势能够持续的话,交易量依然应当开始增加。而在市场的底部过程中,交易量则担负着更为关键的角色,很快我们将讨论这个问题。现在我们先讨论一下头肩形的测算意义。
  发现价格目标
  
形态高度是测算价格目标的基础。具体做法是,先测出从头(点C)到颈线的垂直距离,然后从颈线上被突破的点出发,向下投射相同的距离。举个例子。假定头顶位于100,相应的颈线位置在80,那么其垂直距离便是两者的差20。如果颈线如图5. la所示,那么我们就应该从颈线上的突破点开始,向下量出20点。突破点位于82,那么,向下突破的目标就被投射到62的水平(82-20=62)。
   还有一种较简便的方法:先简单地量出下降运动中第一浪(从点C到D)的长度,然后往下翻出一番。这两种情况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形态高度越大(即波动性越大),那么其“前程”便越远大。第四章中所介绍的关于趋势线被穿越的测算技巧,伺此处的头肩形测算方法类似。现在朋友们不妨比较比较。大略地说,价格在突破趋势线后所走出的距离,同它在趋势线之上曾经经历的距离相当。贯穿我们关于价格形态的讨论,你都将看到,线图上的绝大多数价格目标是建立在各种形态的高度(或者说,波动性)之上的。从突破点开始顺势投射与形态高度一致的距离,这是个老话题,我们将会一再地提起.
重要的是,上述价格目标仅仅是最近的目标,而实际上,价格运动经常越过上述目标。不过,如果我们对最近目标心中有数,那么对判断市场运动是否还有足够余地来开立头寸无疑是大有帮助的。即便市场越过了这个价格目标,那么剩下的也只是蛋糕上的那层奶油。当然,最大目标是原先趋势的整个范围。比如说,原先的牛市从30涨到了100,那么从顶反转形态得出的最大下跌目标便为30,从哪里来,还回撤到哪里去。从反转形态上,我们仅能预期市场对原先趋势的反转或回撤。
  价格目标的调整
   在我们预计价格目标的时候,还应当考虑到其余许多因素。价格形态本身的测算技巧(如上面介绍的关于头肩形顶的相应情况),只是第一个步骤。其余技术性因素也应予以考虑。举例来说,由原先牛市中的向上反弹低点所形成的重要支撑水平在何处?熊市经常会在这些水平上被扼止住。百分比回撤的位置怎样?最大回撤目标是原先牛市的100%回撤。但50%和66%回撤的水平又在哪里?它们同样常常成为市场下方的重要支撑。价格跳空的情况怎祥?它们同样常常演变成支撑区域。另外,市场下方有无长期趋势线存在?
在从价格形态确定价格目标时,技术分析者必须考虑其余技术资料。比如说,如果向下的价格测算目标是30,而32是一个重要支撑水平,那么,明智的做法是,把向下测算目标放在32,而不是30。一般地,当测算目标同清晰的支撑或阻挡水平只有微小差别的时候,我们通常把价格目标调整到这些支撑或阻挡水平上,以求可靠。这种综合考虑其余技术信息来调整价格形态测算目标的做法,常常是很有必要的。我们都知道,有许多不同的工具可供分析者选择,那么,最巧妙的技术分析者正是那些懂得如何恰如其分地综合使用各种工具的人。
  倒头肩形
头肩形底有时也被称为倒头肩形,它恰好与头肩形顶互为镜像。正如图5. 2a所示,它具有三个清楚的底谷,其中头(中间的谷)稍低于两肩。收市价格决定性地向上突破颈线,也是该形态得以完成的必要条件,而且它的测算技术也与头肩形顶的一样。稍有差别的一点是,在底部,当颈线被向上突破后,市场更惯于反扑。
头肩顶和头肩底最重要的区别在与之配合的交易量序列上。在判别头肩底形态及其突破的时候,交易量起到更为关键的验证作用。前面我们讲过,市场具有“因自重而下跌”的倾向性,因此在底部,当市场力图发动一轮牛市的时候,必得具有较多的交易量才行,也就是说,必须具有显著增强的买进推力。
我们不妨把这种市场特点同重力规律对照一下。我们都知道,当物体从手中释放后,无需我们再作努力,便很快地跌向地面。举起某物则是另一回事,我们必须付出劳动.要是朋友们对体育运动较有体验的话,请设想一下山路赛跑的情况。在下山时,我们一直会跑得很轻快。然而上山的赛程才是考验耐力的关键之处。“波士顿马拉松赛”的场地末端是块上坡地,人称“伤心坡”,要是它是下坡的话,可能就会以“快活坡”这样的名字而著称了。我们用更带技术性的方式来理解这个区别。市场常常会仅仅因为惯性而下降,但市场却不因为惯性而上升。需求不足、或者交易商缺乏买进兴趣等原因,,经常就足以把市场压低。但只有在需求超过供给,并且买方比卖方更积极时,价格才能上涨。
在本形态前半部分,交易量形态同头肩顶很相似。就是说,头部的交易量是比左肩的稍有减少。然而,在头部的上冲阶段,不但应该显示出交易活动有所增加,而且其交易量水平经常要超过左肩的上冲对应的交易量水平。右肩下跌部分的交易量应该非常轻弱。关键时刻是市场突破颈线而上冲的时候。这个突破信号如果成立,那么所伴随的交易量非得相应地急剧膨胀不可。
这一点是头肩底同头肩顶最大的分别.在底部,强劲的交易量绝对是完成形态的关键组成部分。反扑在底部比在顶部更经常发生,不过,其交易量应该轻弱。随后,新的上升趋势应该在较重的交易量下恢复。头肩形底的测算方法与头肩顶相同。
颈线的倾斜程度
顶部的颈线通常稍稍倾斜向上,不过也有时是水平的。这两种情况并没有太大差异。然而,偶尔顶部的颈线会向下倾斜。这种坡度是市场疲弱的一种表现,通常,随之而来的右肩也很软弱。不过,这并不全是好消息,而是利弊参半。如果分析者要等颈线突破再开立头寸的话,就不得不等待较长时间,因为该信号在向下倾斜的颈线上出现得很晚,而且届时大部分的下降运动已经发生了。对底部形态而言,绝大多数颈线稍倾向下.而向上倾斜的颈线意味着市场的坚挺,不过此处同样也有信号过迟的缺陷。
复杂头肩形形态
在我们的图表上,有时会出现一些头肩形的变体,称为复杂头肩形。这种形态可能呈现出双头或二个左肩和二个右肩的情况。它们不如其原型常见,但具有同样的测算意义。对付这种情况有个窍门,那就是利用头肩.形形态所具有的强烈的对称倾向。单个的左肩通常对应着单个的右肩,双重左肩则使出现双重右肩的可能性增加了不少。
  对策
在所有的期货交易中,交易策略问题均是举足轻重的,我们在以后章节中还将更探入地探讨。并非所有的技术型交易商都愿意等到颈线突破后,才开立新头寸。如图5. 3所示,较为大胆积极的交易者在相信自己已经正确地判明头肩底之后,在右肩形成过程中就开始尝试着买进,或者在右肩下跌完结的第一个信号出现时就买进了。
有些人先测出从头部的底点上冲的距离(点C到D ),然后在其50%或66%回撤位置买进。还有些人会看看市场下方有无跳空存在,以利用之作为买进点。也有些人或许沿着点D和E画出一条短期的下降趋势线,该趋势线一被突破便买进。有些人考虑到这种形态具有枢当的对称性,从而当右肩的发展接近了左肩的低点的水平时买进。这里要说明的是,在右肩形成过程中,会发生许多预期性的买进行为。如果上述尝试性头寸果真有利可图,那么,在颈线被实际穿越时或者在颈线突破后市场反扑时,交易商就会追加更多的买进头寸。
流产的头肩形形态
一旦价格越过颈线,头肩形形态就完成了,市场也就不应再返回颈线的另一边。在顶部,一旦颈线被向下突破了,那么只要随后有任何一个收市价格返回到须线上方,都是严重的警讯,表明此次突破可能是无效信号。显而易见,这就是流产头肩形的由来。此类形态起初貌似典型的头肩形反转,但在其演化过程中的一定时刻(无论是在颈线突破前还是其稍后),价格将恢复原先的趋势。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两条教训。其一,没有哪个图表形态百发百中。它们在大多数时间是成功的,但并不是永远如此。其二,技术型交易商必须永远警惕自己分析中的错误信号。在期货市场,致胜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尽快摆脱亏损的交易头寸(这将在第十六章关于资金管理及其策略的讨论中介绍),确保交易损失限于小额.这里,我们或许可以为图表分析这门工具添加一条最实用的长处:它能够警告交易商认清现实、纠正错误。在期货行业,迅速地发现并承认自己的交易决策错误,及时采取断然的保护性措施,这样的能力和意志力是难能可贵的,我们绝不可以等闲视之。
  
头肩形作为调整形态
在接着讲述下一种价格形态之前,关于头肩形尚有最后一点需要补充。本章开头曾把它列举为最广为人知且最可靠的主要反转形态。但是朋友们必须明白,本图形偶尔也会充当调整性形态而不是反转形态。不过,后面这种情况与其说是贯例,不如说是例外。在第六章讨论持续型形态时我们将有详细讲解。
三重顶和三重底
我们在讨论头肩形形态时所引入的大部分要领,也适用于其它种类的反转形态(见图5.4a到c)。三重顶〔或底),比头肩形少见得多,其实是前者的小小变体。其主要区别是,三重顶或底的三个峰或谷位于大致相同的水平上(见图5. 4a。在判断某个反转形态到底应属于头肩形还是三重顶的问题上,图表分析者经常有争议。因为两种形态其实是一回事,所以这种论争是迂腐的。
在三重顶中,交易量往往随着相继的峰而递减,而在向下突破时则应增加。三重顶只有在沿着两个中间低点的支撑水平被向下突破后,才得以完成。在三重底中,情况正相反,形态完成的必要条件是,收市价格向上越过两个中间峰值的水平(我们还有另一种对策,那就是把价格突破最邻近的峰或谷选作反转信号)。底部形态完成时,向上突破的交易量是否强劲有力,也是同样关键的。
它们的测算意义与头肩形相似,以形态的高度为基础。通常,价格在突破颈线后,由突破点起算,至少将要走出等于形态高度的距离。一旦突破,随后回向突破水平的反扑现象也很常见。考虑到三重顶(或底)只是头肩形形态的稍许变化,我们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双重顶和双重底
  
双重顶(或底)反转形态比三重顶(或底)常见得多,这种形态仅次于头肩形,出现得也很频繁,且易于辨识(见图5. 5a到e)。图5.5a。和5. 5b各展示了双重顶和双重底的两个例子。出于显而易见的原因,这类顶经常被称为“M顶”,这类底被称为“W底”。从一般特点上讲,双重顶一与头肩形顶、三重顶类似,只是此处只有两个峰,而不是只个。交易量形态与测算法则也均类似。
在上升趋势中(如图5.5a所示),市场在点A确立一个新的高点,通常其交易量亦有所增加。然后,在减少的交易量背景之下,市场跌至B点。到此为止,一切均符合匕升趋势的正常要求,趋势进展良好。然而,下一轮上冲抵达了C点后,收市价格却无力穿越前一个高点A点。接着,价格就开始跌回。此时,一个潜在的双重顶便跃然纸上。我们之所以讲“潜在”,是因为这才是所有的反转形态成立的必要条件,而只有在收市价格突破前一个低点B的支撑之后,这个反转才能成立。除非发生突破,否则价格可能仅仅是处于横向延伸的调整阶段中,为原先趋势的恢复作准备。
理想的双重顶具有两个显著的峰,且其价格水平大致相同。交易量倾向于在第一个峰时较重。而在第二峰时较轻。在较重交易量下,当价格决定性地收市于中间谷点B点之下时,顶部形态就完成了,标志着趋势向下方的反转。以后,在下降趋势恢复之前,市场往往先要反扑回突破点的水平。
双重顶的测算技术
双重顶的测算方法是,自向下突破点(中间谷点B即被突破的价位)开始,往下投射与形态高度相等的距离。另一种方法是,先测出双重顶中第一条下降轨迹(点A到B)的幅度,然后从位于B点的中间谷点开始。向下投射相同的长度。双重底的测算方法一样,只是方向相反。
理想形态的变体
各种市场分析的领域都一样,现实情况通常都是理想模型的某种变体。比如说,有时双重顶的两个峰并不处于严格相同的水平上。有时第二峰相当疲弱,达不到第一峰的高度,这并不太成问题。而当第二峰实际上约略超过第一峰时,就出了些岔子。起初它貌似有效的向上突破,显示上升趋势已经恢复。然而好景不长,不久,它竟演化成顶部过程的一个部分。为了解决这个两难间题.前面曾经提到过的那些过滤法则或许会派上用场。
过滤器
在判别突破成立与否的时候,大多数图表分析者都要求收市价格越过前一个阻挡峰值,而不仅仅是日内的穿越。其次,我们还可以采用某种价格过滤器。其中的一例便是百分比穿越原则(例如l%或3%过滤器)。第三,也可以选用双口穿越原则,这是时间过滤器的一例。换言之,为了证明向上穿越的有效性,价格必须接连两天收市于第一峰之上。
上述过滤器肯定不会是绝对可靠的,不过,它们的确有助于减少经常发生的错误信号(所谓“拉锯”现象)。这些过滤器有时有效用,有时也没用。分析者必须清楚,他面对的是百分比概率和可能性,错误信号的出现是免不了的,这是交易现实的客观规律。
在牛市中,双重顶的最后一程或最后一波在建立新高点之后,掉头转而向下的现象并不稀奇。在这种情况下,最后的一轮向上突破就形成了“牛市陷阱”(见图5. 6a和b)。但是足资安慰的是、绝大多数趋势信号还是能贯彻始终的,否则,整个趋势顺应理论就要丧失一大半价值和一大半可靠性了。
“双重顶”术语被大大滥用了
“双重顶”术语在期货市场上被大大地滥用了,大多数潜在的双重顶(或底)最终演化得面目全非。归根结底,价格本具有从前一峰值挡下,或者从前一低点弹起的强烈倾向,这种价格变化正是市场在阻挡或支撑水平上的自然反应,其本身并不足以构成反转形态。请记着,在顶部,价格必须真正跌破前一个向上反弹的低点,才能表明双重顶成立。
注意。在图5. 7a中,在点C,价格被前一个高点A挡下。这一变化在上升趋势中完全正常。然而,许多期货交易商在价格第一次试探前一个高点失败之后,马上就判断这个图形为双重顶。图5. 7b显示了在下降趋势中的对应的情况。对图表分析师来说,要判定价格从前一个高点的下撤,到底是双重顶反转形态的开端,还是仅仅是既存趋势的暂时挫折(或者反过来,要判定从前一个低点的上弹是不是双重底反转形态的发韧),是极为困难的。在通常情况下,从技术角度看,趋势继续发展的可能性更大,所以明智的做法是,一定要等到形态完成之后采取相应的动作。
两峰或两谷之间的持续时间很重要
最后,形态的规模始终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双峰之间持续的时间越长、形态的高度越大,则即将来临的反转的潜力越大。这一点对所有的图表形态而言,都是成立的。一般地,在最有效力的双重顶或底形态中,市场至少应该在双峰或双谷之间持续一个月,有时甚至可能达到两、三个月之久(在更大范围的月线图和周线图上,这类形态可能跨越数年)。这里所列举的大部分例子,是市场的顶部形态。现在朋友们应该清楚了,底部形态只是顶部形态的镜像,而两者之间的几点一般性的差别。在本章的开头部分我们己有交代。
圆顶和圆底
下面要讲的反转形态比前面几种都少见得多。它有好几个名字一圆顶或圆底、圆形、盆形或者碗形(如果系顶部形态,则不妨加上“倒扣”二字)。本形态代表着趋势的很平缓的、逐渐的变化。图5. 8a和b展示了这种图表形态。
请注意,图中价格从上升到下降、或者从下降到上升的变化过程,极为平缓。同时也请注意,图表下方的交易量也倾向于形成相应的盆状形态。在顶部和底部,交易量均随着市场的逐步转向而收缩,最后,当新的价格方向占据主动时,又都相应地逐步增加。
有时在圆底中点的稍后的位置上(如图5. 8b所示),价格在异乎寻常的重大交易量的背景之下突破,向上冲刺,然后又回落到缓慢的圆形形态过程中。在底部的末端。有时会出现一个“盆把’(或者说“平台”),随后新的上升趋势将恢复。请注意,在交易量图上的圆底上,过了中点之后,交易量突然开始上升,随着价格进一步上涨,交易活动相应逐步增加;平台出现时,交易量下降;接下来,当价格向上方突破时,交易量又进一步扩张。
我们很难确切地说圆形形态何时完成。如果在中点A处价格上冲,那么此后.当这个高点或向上穿越时.可能就是牛市信号。还有一个变通的办法,即把从平台向上的突破作为底部完成的信号。
圆底不具备精确的测算规则,不过技术分析师还是拥有其他各种技术工具,可以测算出新趋势的潜力。比如说,原有趋势的规模就是个重要的参考。能够提供价格回撤的一些大致范围。同时,圆形形态本身持续的时间也是很有价值的信息,其持续时间越长,则未来运动的潜力越大。另外,技术分析者还需要考虑其它要索—诸如原先的支撑和阻挡水平、百分比回撤、跳空、或长期趋势线等等。
如前面所述,相对来说盆形或者圆形形态,出现得较一不频繁。此处之所以要着重讲述圆形底形态,是因为根据我个人的经验一旦这种罕见形态果真出现了.通常便是市场的底部。我怀疑,在过去十年。此类形态罕见的原因之一。在于我们所经历的特定市场条件。1970年代以剧烈牛市为特点。而1980年代则以熊市为代表,都不具备滋生圆底的环境条件二今后,在期货市场再度稳定以后。在各种主要底部形态中。我们很可能将看到圆底卷上重来。
  V形形态,或称长钉形
  
最后要讲的这种反转形态可谓神出鬼没,在其出现时最难于判别,但它并不罕见。实际上,因为V形顶或底(或称长钉形)其实不是形态,所以我们极难判定。前面讨论的所有的反转形态均代表着趋势的逐渐变化。现存趋势先逐渐放缓,进而供求双方的力量对比达到相对平衡,最终,买卖双方通过“拔河比赛”,决定原有趋势到底是反转还是恢复。
在前面的各种形态中,价格有一段横向延伸的时间,分析者能够利用这个机会研究市场行为,仔仔细细地探求其去向的线索。这种阶段称为转换阶段。这是绝大部分反转形态的特点。
   然而,V形形态代表着剧烈的市场反转,同市场逐步改变方向的惯常方式大相径庭。当它发生时,在几乎毫无先兆的情况下,趋势出人意料地突然转向,随即向相反的方向剧烈地运动。因为其身后并无形态可寻,从而其本质是非形态的。这类变化极为经常地孕育在关键反转口或岛状反转(见第四章有关内容)之中。交易商如何预期这类形态的降临,从而在其实际发生时,及时地把它判别(或至少猜测)出来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呢?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我们要进一步深入研究V形顶形态(见图5. 9a到c)。
首先,事先必须有趋势存在。趋势以V形反转的现象,极经常地出现在市场持续上涨,一路很少调整或只有微小调整的情况下。通常,事前已经发生过数次价格跳空。当前的局面显得失去了控制,市场似乎已远远超出了绝大多数正常预期。目前,大部分职业交易商对这种情况已经提高警惕了.
我们可以想见,交易商当然梦想着自己能够在这种脱缰了似的市场中赶上潮流。但是从某个时刻开始,即便是最富经验的交易商也开始因为上涨的持续而不安·这种情况实在好象“骑虎难下”一性,抓住老虎,安全地爬上虎背只是开头,如何不出危险又不失体面地从虎背上下来才是棘手的难题。
这种困扰事出有因。市场有个极难对付的坏习惯,一旦它脱通之后,起初总要朝一个方向走得过远,然后,又常常会向相反的方向突然反噬回来,就象一根橡皮带被拉得太长,突然“喇”地反弹回来。这类突然回弹的特点是,事先通常无迹可寻,事后,市场向相反方向的剧烈运动,往往引发一系列交易所涨(或跌)限价。
V形反转的形成条件
形成V形反转的主要条件是陡峭的或脱缓的趋势。其转折点以关键反转日或岛状反转形态为标志,同时伴随着重大的交易量。有些时候,这种反转的唯一有效信号是,市场对其非常陡峭的趋势线的突破。移动平均线在这种情形下帮助不大。因为它的天性使它滞后于失控的价格变化。
随之而来的下跌,通常在极短的时间内回撤到原先趋势的某个显要的比例(多达1/3或5%)位置。发生这种反向剧烈运动的原因之一是,在原先趋势中缺乏支撑和阻挡水平,它一路上的许多价格跳空也留下了“真空”。
事情发生后,在市场顶部被套牢的人急于抛售,以摆脱亏损头寸,这就反过来进一步加剧了下跌的速度。所以,另外一个危险的信号是,事前市场上高得非同寻常的持仓兴趣,尤其是在持仓兴趣的增长主要发生在原先趋势的后面部分的情况下(我们将在第七章中更多地讨论持仓兴趣).
交易商面临着两难选择,一方面,市场趋势强劲,大大地有利可图;另一方面,他不得不选择恰当的时机,及时平仓出市,以免被套住。他总可以利用逐步尾随的保护性止损指令“让利润充分增长”,这是既能防止趋势突然反向,又能充分积累利润的常用的方法。问题是,在市场失控之后,V形反转突如其来,即使我们已经预先设置好止损指令,但是由于市场在相反的方向经常发生限价的情况,平仓出市变得出奇地困难。而如果交易商试图猜想此类顶部即将降临,预先平仓获利,那么结果通常是过早地出市,丧失了更多的潜在利润。当然,话说回来,没有人敢说发财是件如履平地的容易事。
  这里,我们主要讲述了市场的顶部,底部介绍得较少。虽然本形态在两种情况下均有发生,但最剧烈的实例还是出现在顶部。
扩展V形反转形态
  扩展V形反转形态 v形形态有一种变体,称为扩展V形形态·在这这种形态中,当市场反向后,很快形成一个小平台,除此之外,它与V形形态基本一致。如图5. 10a所示,平台通常形成在图形的右侧。它与旗形形态(在第六草中讲解)颇为相似,也朝新趋势的相反方向稍稍倾斜。
  在顶部,平台向上倾斜;而在底部,则往往向下倾斜。当平台出现时,交易量亦会有所下降,然后在趋势恢复之后,交易量再度增长。在平台突破后,我们就认为该形态已经完成了。扩展V形反转形态比真正的V形形态要少见些,但它能够为图表分析者提供更多的反应机会。在平台阶段,我们要么可以平仓了结旧头寸的方向开立新头寸。,要么可以顺着新趋势
左侧扩展V形形态
  本形态比扩展V形形态更为少见,其中平台出现在形态的左侧,先于市场的反转(见图5. 10b)。尽管这种形态在市场反向后对交易商无甚价值,但它也能提供一点参考。它原先在图上形成的向上反弹低点一旦被向下突破,则顶部形态便完成了。这个向上反弹低点也许暂时从市场下方提供了一定的支撑,从而减缓了下跌的速度,使交易商有更多的应对时间。
结语
本章我们讨论了五种最常用的主要反转形态—头肩形、双重顶和底、三重顶和底、圆形以及V形。其中最普遍的是头肩形,双重顶和底,以及V形反转。这些形态通常意味着趋势正在发生重要的转折,因而被划分到主要反转形态这一类中。还有另一类形态,它们在本质上较为短期,且通常表示趋势的休整而不是反转,所以恰如其分地,我们把它们归结为持续形态。下一章我们将对后面这类形态展开研究。
第六章持续形态
引言
本章探讨的图表形态属于持续型形态。这类形态通常表示,图表上的横向价格伸展仅仅是当前趋势的暂时休止,下一步的市场运动将与事前趋势的原方向一致。前一章的那些形态通常表明趋势的反转正在形成,因此与这里介绍的对象截然不同。
反转形态与持续形态的另一个差别是它们的持续时间不同。反转形态的发展过程通常花费更长的时间,并且它也构成了主要的趋势变化。相反,持续形态通常为时较短暂,在更多的情况下,明显属于短暂形态或中等形态的类别。
请注意,我们连续使用了“通常”这个限定语。在所有的图表形态中,我们都不得不面对着一定的普遍倾向性,而没有严格的规则可循。总有例外,甚至有时我们对价格形态所作的分类也是模棱两可的。三角形通常属干持续形态,但有时也会作为反转形态出现;虽然三角形通常被右成中等形态,它们偶尔也可能出现在长线图表上,具有主要趋势的意义。:三角形的一种变体—反转三角形—通常标志着市场的主要顶部。甚至连头肩形这种最著名的主要反转形态,偶尔也会以I}整形态’的面目出现。
  即使图表形态因为存在一定程度的含混以及偶尔的例外而打了折扣,一般也仍然可以把它们归结为上述两种类型。并且,只要图表分析者解释得当,就可以由其确定它们之后的大部分时间内可能出现的市场行为。
  
三角形
我们首先研究三角形。三角形可分为三类—对称三角形、上升三角形和下降三角形(有些图表分析者还把所谓扩展三角形或者喇叭形归结为三角形的第四种类型,我们以后将单独处理这种形态)。每种三角形均具备稍有差别的形状,具有不同的预测意义。
图6.1a到c是各种三角形的图例。对称三角形(见图6.1a )具有两条逐渐聚拢的趋势线,上面的直线下倾,下面的直线上升。左侧的垂直虚线,表示了形态的高度,称为底边,两条直线在右侧相交,交点称为顶点。对称三角形也被称为“绕线筒”,显然这是针对其外形而称的。
  上升三角形的下边线上倾,上边线水平(见图6. 1b)。下降三角形(图6.1c)与之相反,上边线下降。下边线水平。以下我们就来分别地进行研究。
  
对称三角形
对称三角形(绕线筒)通常属于持续型形态。它表示既有趋势暂时处于休整状态,随后将恢复发展。在6.1c所示的例子中,原先趋势向上,因而最终可能性较大的是,以价格向上突破来了结这场三角形调整。如果原先趋势向下,那么对称三角形具有看跌的意义。
在三角形中,我们要求其中至少有四个转折点.请记住,至少需要两个点才能作出一条趋势线.因此,为了得到两条聚拢的趋势线,市场在每根线上必须至少发生两次转折。在图6. la中.三角形实际上从点
1开始,这也就是上升趋势的调整的开端。接着,价格撤回点2。然后上冲到点3.点3低于点1。仅当价格从点3再度回落之后,我们方能作出上边趋势线。
注意,点4高过点2。仅当价格从点4向上反弹之后,我们才能作出上倾的下边线。正是在这一刻,分析者开始揣测,手头这个形态可能属于对称三角形:现在.我们得到了四个转折点(1,2,3,4),以及两条聚
拢的趋势线。
虽然三角形的最低要求是四个转折点,但是实际上,大部分三角形通常具有6个转折点,如图6.1所示。这就是说在三角形内,其实包含了三个峰和三个谷,总共形成5个波浪(在我们讲到艾略特波浪理论
时,还要进一步讨论三角形的五浪倾向)。
三角形完结的时间极限
三角形形态的完结,具有时间极限,这就是两边线的交点—顶点。一般地,价格应该在三角形横向宽度的一半到四分之三之间的某个位置上,顺着原趋势方向突围而出。该宽度就是从左侧竖直的底边到右侧顶点的距离。因为两条聚拢的边线必定相交,所以,只要画出了两条边线,我们就可以测得上述距离。向上突破的信号是市场对上边趋势线的穿越。如果价格始终局限于三角形内,并超出了上述四分之三的范
围,那么,这个三角形就开始丧失其潜力,这通常意味着价格将持久地漂泊下去,直到顶点以外。
于是,三角形构成了价格与时间的一种有趣的结合。一方面,聚拢的趋势线界定了形态的价格边界,我们可以根据价格对上边趋势线的穿越(在上升趋势情况下),判断何时该形态完成、原趋势恢复。另一方
面,两条趋势线通过其形态宽度,也提供了时间目标。举例来说,如果其宽度为20个星期,那么突破就应发生在第10周到第15周之间的某个时刻。
实际的趋势性信号,是以收市价格穿越某条趋势线为标志的。有时候,价格突破后也会向这条趋势线反扑一下。在上升趋势中,上边的趋势线被突破后演化为支撑线。而在下降趋势中,下边线被突破后变成阻挡线。在突破后,顶点也构成重要的支撑或阻挡水平。类似于前两章的有关内容,我们也可以应用各种穿越原则来鉴别此处的突破。最低穿越原则是市场以收市价越过两条趋势线之一,而不能仅仅是一个日内穿越。
偶然的伪信号
出于某些奇怪的原因,有时在看涨三角形中,恰恰在上升趋势恢复之前,会闪现出看跌信号,这种信号通常发生在三角形的第五个阶段(即最后阶段)。它们经常在二角形内接近顶点的地方出现,表明其中的横向趋势向右侧延伸得过远r。其特点是,在两三日内,价格先以重大交易量向一下突破,随后又同详急剧地向上回弹,并恢复上升趋势。
交易量的重要性
在三角形内,价格的摆动幅度越来越小,交易量也应相应地日趋萎缩。这种交易量的收缩倾向,在所有的调整性形态中都普遍存在。但当趋势线被穿越从而形态完成时,交易量应该明显地增加。在随后的反扑中,交易量轻弱。
关于交易量,交易活动更为活跃。然后,当趋势恢复时,,我们还需要说明两点。同反转形态的情况一样,交易量在向上突破时比向下突破时,更具重要意义,在所有调整形态中,当上升趋势恢复时,交易量的相应增加都是至关紧要的。而在向下突破时,交易量虽然也重要,但在头几天内并不如此关键。事实上,当价格向下突破时,如果交易量大大地跳升,特别是在接近三角形顶点的情况下,反而是可能出现虚假看跌信号的警兆,前面曾谈到过这个现象。
关于交易量要说明的第二点是,虽然交易活动在形态形成过程中逐渐减弱,但如果我们仔细地考察交易量的变化,通常仍可获得较重的交易量到底是发生在上升运动中还是下降运动中的线索。举例来说,上升趋势应当有个微弱的倾向,当价格上弹时交易量较重,而在价格下跌时交易量较轻。
测算技术
对三角形,我们也有测算技术。在对称三角形的情况下,一般可以采用几种方法。最简单的是,先测出三角形最宽的部分(底边)的竖直线段的高度,然后从突破点或顶点起,顺势测出相等的距离。图6.2a展示了从突破点向相应方向投射等距离的情形,我偏向于这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是,从底边的端点(点A处)出发,作出平行于下边趋势线的平行线。这条管道线就是上升趋势上方的价格目标。因为市场还有一种倾向,新的上升过程同以前的上升过程(三角形形成前),具有大体上差不多的坡度或倾角,所以,价格触及上方管道线的地方既是价格目标,也是大致的时间目标。
上升三角形
上升三角形和下降三角形都是对称三角形的变体,但是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预测意义。图6. 3a和b是上升三角形的例子。请注意,其中上边趋势线持平,而下边线则上升。本形态显示,买方比卖方更为积极主动。它属于看涨形态,通常以向上的突破作为完结的标志。
  上升三角形和下降三角形均与对称三角形有着很重要的区别。上升三角形或下降三角形无论出现在趋势结构中的哪个部分,都具有明确的预测意义。上升三角形看涨,下降三角形看跌。另一方面,对称三角形在本质上属于中性形态。不过,这并不是说对称三角形不具备预潞价值,相反,因为对称三角形是持续形态,所以,分析者只要找出原有趋势的方向,然后假设该既有趋势即将恢复就够了。
有些人宣称,因为对称三角形没有先天性的偏向,所以,其本身不具预测价值。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本类三角形的结果通常是原先趋势的继续。很清楚,对称三角形确实具有预测价值。
现在我们回到上升三角形上。如前所述,上升三角形经常是看涨的。其看涨的突破,以收市价格决定性地超出上边水平趋势线为标志.正如所有各种有效向上突破那样,此时交易量应当显著地增加。随后
市场对被突破趋势线(水平的上边线)的反扑也不罕见,但它应在较轻的交易量下发生。
测算技术
上升三角形的测算技术相对简单。先量出该形态最宽处的高度,然后从突破点起,简单地向上投射出相等距离就行了。这也是利用价格形态的波动性来确定其价格目标的一例。
充当底部形态的上升三角形
上升三角形最经常地出现在上升趋势中,属于持续性形态。不过,它有时也会以底部形态的面目出现。在下降趋势处于强弩之末的阶段时,出现上升三角形也是不足为怪的。但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该形态的含义也仍然是看涨的。上边线的突破标志着底部形态的完成,构成了牛市信号。上升三角形和下降三角形有时均被称为直角三角形。
下降三角形
下降三角形仅仅是上升三角形的镜像,一般认为,它属于看跌形态。注意,在图6. 4a和b中,上边线下降,下边线水平.这种形态说明,卖方比买方更为积极主动。它通常是以向下突破而告完结的。向下的突破信号以收市价格决定性地低于下边趋势线为标志,并且在通常情况下,交易量应有所增加。有时市场随后也会发生反扑现象,不过在下边趋势线下应遭到阻挡。
  其测算技术与上升三角形完全相同—分析者先在左侧底边测得形态的高度,然后从突破点起,向下投射出相同的距离。
充当顶部形态的下降三角形
尽管下降三角形属于持续形态,通常发生在下降趋势中,但偶尔也能在市场顶部发现其踪迹。当这种形态确然发生在顶部过程时,要辨别它并不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收市价低于水平的下边线,可能就标志着向下的主要趋势反转。
交易量形态
在上升三角形和下降三角形中,它们的交易量形态很相似。随着形态的逐步发展,交易量也相应地萎缩,然后在突破时又大为增加。同对称三角形的情况一样,在其形成过程中,图表分析者可以细究交易量形态配合价格摆动所呈现出的蛛丝马迹.这就是说,在上升形态中交易量倾向于在价格上弹时稍重,而在价格下落时稍轻。在下降形态中,交易量应该在价格向下时较重而在向上反弹时较轻。
三角形的时间因素
关于三角形,我们最后要考虑的是它们的时间尺度。一般认为,三角形属于中等形态,即它的形成过程通常花费1个月以上的时间,但一般少于3个月。持续时间短于1个月的三角形可能属于另外的形态类别,例如三角旗形,后面我们很快就讲到了。早些时候我们曾说过,三角形有时也会出现在长期的价格图表上,但是就其自然本性来说,它还是日线图的专利。
扩大形态(喇叭形)
下面这种形态,是三角形的不同寻常的变体,相对较少见。它其实是反向的三角形。以前所探讨的三角形的两条边线都是相互聚拢的。喇叭形与此正相反,可谓名符其实。如图6. 5a所示,在扩大形态中,两条边线逐渐分离,呈现出扩大三角形的轮廓。
本形态的交易量形态也与众不同。在其余三角形中,随着价格的摆动幅度逐步缩小,交易量也倾向于相应地收缩。但是在扩大形态中,情况恰恰相反。交易量随着价格摆幅的日益放大,而相应地扩张。这种情况显示市场已失去控制,变得极为情绪化。因为本形态代表了公众参与交易活动非常积极的情形(这是不同寻常的),所以最常发生在市场的主要顶部过程中。因此,喇叭形通常是看跌形态。
喇叭形顶如何形成
图6.5a例示了该形态最常见的外形。图中出现了三个依次增高的峰(点1,3、和5)以及两个依次降低的谷(点2、4)。显然,在这种形态下进行交易是极为困难的,因为在其形成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错误信号。在前面关于顺应趋势理论中,我们曾讲过,当前一个高点被向上穿越时,通常意味着上升趋势的恢复,而价格向下突破前一个低点,一般表明下降趋势的开始或者恢复,但是这个形态却与上述理论背道而驰。在这里,如果交易者机械地根据向上或向下的突破信号采取行动,则必将受挫于一系列错误信号。
形态的完成
当来自第三峰的回落突破了第二谷(见点6)之后,本形态就完成了,并且构成了主要看跌信号。如同检验所有的重要突破一样,为了减少错误信一号,这里我们也可采以借助各种过滤器。因为本形态具有三峰、两谷,有时又被称为五点反转形态。请注意,这里再度出现了5这个数字,在前面关于对称二角形的讨论中,我们也曾提到过它。
在本形态完成顶部过程、发出看跌信号后,价格反扑是很正常的,其回撤幅度可能达到前一段下跌的50%,然后,初生的再恢复厂跌。尽管第三峰通常高于前二峰,但它偶尔甚至也会达不到第二峰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分析者据之可以得出市场上冲失败的及早警示,而且该形态实际上已经开始同具有下倾颈线的头肩形顶相像起来。
扩大形态小结
  首先,扩大形态是相对少见的。不过一旦它出现了,通常便是市场的重要顶部。它的形状如同扩大的三角形,有三个依次上升的峰,二个相继下降的谷。在价格摆动幅度逐步增大的同时,伴随着交易活动的逐步增长。在第三峰完成后,如果价格跌破第二谷,就标志着该形态的完结。
  
钻石形态
钻石形态通常出现在市场顶部,是另一种相对罕见的形态。本形态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其实是由两种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扩大三角形和对称三角形组合而成的。请看图6. 6a,该钻石形的前一半类似一个扩大三角形,后一半是对称三角形。这种价格变化所对应的交易量形态是,在形态前一半,交易量扩张;在后一半,交易量随着价格摆幅的日益缩小而逐渐减轻。
在这种形态中,先是两根边线逐渐分离,然后两条边线再逐渐聚拢,围成了与钻石相像的图表形状,图表形态由此得名。本形态相对少见,一般出现在市场的顶部。它经常地充当反转形态,而较少作为持续形态露面。在钻石形的后半部分,当下边的上升趋势线被向下突破后,形态完成。一般在其向下突破时,会配合着交易活动的增加。
如何测算钻石形
钻石形的测算技术与前面三角形形态类似。我们先测出该形态最宽部分的竖直距离,然后,从突破点起向下投射相同距离。有时候也会出现反扑现象,市场回到下方的阻挡线附近,但新趋势应从这里恢复。
结语
以上对钻石形的讨论,结束了我们对三角形这个课题的研究.在图表形态分析中,三角形通常指对称三兔形、上升三角形和下降三角形三者。扩大三角形和钻石形代表了三角形的奇特的变体。下面我们继续讨论其余一些常用的持续形态。
旗形和三角旗形
扩大形态和钻石形相对较少见,而旗形和三角旗形在期货市场却相当普遍。因为它们在外形上非常相似,往往出现在趋势结构中的相同位置上,并具备相同的交易量和测算原则,所以,我们通常把它们放在一起研究。
旗形和三角旗形表示市场充满活力,但暂时处于休止状态。事实上,剧烈的、几乎是直线式的市场运动,是旗形和三角旗形出现的先决条件。这两种形态说明,市场的陡峭上升或下跌过于“超前”了,因而需要稍作休整,“喘息一会儿”,然后再顺着原方向飞奔而去。
旗形和三角旗形是两种最可靠的持续形态,仅在极少数情况下引发市场的反转。图6.7a和b显示了两者的图例。首先,请注意在形态出现前的陡峭的价格上升及其重大的伴随交易量。还请注意在该调整形成过程中交易量的急剧萎缩,以及在向上突破时交易活动的突然进发。
旗形和三角旗形的结构
这两种形态的结构稍有不同。旗形与平行四边形或矩形相像,是由两条向流行趋势相反方向倾斜的、相互平行的趋势线围成的。在下降趋势中,旗形或许具有稍稍向上的倾角。
三角旗形以两条相互聚拢的趋势线为特征,从总体上说,更呈现出水平向发展的特点,极像小的对称三角形。在两种形态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随着两个形态的逐渐形成,交易量应该显著地枯竭。
  相对而言。两个形态都是短期的,应当在1到3个星期内完成。三角旗形和旗形在下降趋势中延续时间往往较短,经常不超过一到两周。在上升趋势中,两种形态的完成均以对上边趋势线的突破为标志。
而在下降趋势中,下边趋势线的突破意味着下降趋势的恢复。对上述趋势线的突破应当发生在较重大的交易量背景下。通常,向上突破时的交易量因素比向下突破时,起着更为关键的验证作用。
测算技术
两个形态的测算意义是一致的。旗形和三角旗形被比喻成旗帜在旗杆中点作“降半旗状”。旗杆就是先前的剧烈上升或下跌的轨迹。而“半旗”的含义是,这类小型持续形态倾向于出现在整个运动的中点。一般地说,在形态完成之后,即趋势恢复后,市场将重复原先的那一半“旗杆,’(或者说形态形成之前的运动)。
更确切地说,我们应当从原始的突破点起计算先前运动的距离。换言之,起算点应为当前趋势萌生时信号发生的那一点。具体地说,这一点要么是价格穿越重要支撑或阻挡水平的点,要么是市场突破重要趋势线的点。然后,从旗形或三角旗形的突破点—在上升趋势中,为上边线被突破的点,而在下降趋势中,为下边线被突破的点一一起,顺着当前趋势的方向,量出相等的竖直距离,就得到了价格目标,
小结
我们来总结一下两种形态的要点。
1.在两者之前,市场上几乎都是直线式的价格运动(称作旗杆),且其交易量重大。
2.然后,价格在非常轻弱的交易量下休整一到三个星期。
3.趋势恢复。同时交易活动迸发式地增强。
4.两种形态均出现在当前市场运动的中点附近。
5.三角旗形同小型的水平向对称三角形相像。
6.旗形像小的平行四边形,其倾斜方向与流行趋势相反。
7,在下降趋势中,两种形态持续时间都较短。
8.在期货市场,两者都非常普遍。
楔形
就外形和持续时间两方面看,楔形与对称三角形相似。象对称三角形那样,该形态也以两条相互聚拢的趋势线为特征,其交点称为顶点。从时间角度看岛楔形通常持续一个月以上,但不超过三个月。从而属于中等形态的范畴。
楔形的与众不同之处在其明显的倾角上。楔形具有鲜明的倾角,方向很明确,要么向上,要么向下。一般地说。楔形如同旗形一样,其倾斜方向与流行趋势相反。于是。下降楔形属于看涨形态,而上升楔形为看跌形态。注意。在图6. 8a中是一个看张楔形,它在两条聚拢的趋势线包围下倾斜向下。而在图6.8b所示下降趋势中,两条聚拢的趋势线无疑是倾斜向上的。
充当顶部或底部反转形态的楔形
楔形最经常地出现在既存趋势中间,通常属干持续形态。锲形也可能出现在顶部或底部过程中,标志着趋势的反转。但这种情况比前者少见得多。在上升趋势接近尾声时,图表分析者或许会观察到一个清晰的上升楔形。因为在上升趋势中,持续性楔形应当逆着流行趋势而倾斜向下,所么,这个不寻常的上升楔形就成了一条重要线索:这是看跌的而不是看涨的。在底部,下降楔形或者是熊市可能终结的警讯。
无论楔形出现在市场运动的中间还是尾部,市场分析者总能从以下这条一般经验中得到些启发:上升楔形看跌,下降楔形看涨。
市场在从楔形形态中突围之前,通常至少要朝顶点经历过其全部距离的2/3,有时甚至直达到顶点后,形态才告完结(在楔形中,有些时候价格倾向于一直移动到顶点,然后才能突围而出。这是它与对称三角形的另一个区别)。在楔形形成过程中,交易量应当收缩,而在突破时易量应增加。楔形在下降趋势中比在上升趋势中持续的时间更短·
矩形
矩形有许多绰号,不过在价格图表上通常是易于辨识的。它也是趋势中的休整阶段,在形态中,价格在两条平行的水平直线之间横向伸展(见图6. 9a到c)。
  有时,我们把矩形称为交易区间或密集区。在道氏理论中.相应的说法为“直线”。不管怎样称谓,它通常只是既存趋势中的调整阶段,最终市场将顺着之前的趋势方向完结它。从预测意义这方面来看,它算是与对称三角形类似,但它的两条趋势线边线都是水平直线,而不是聚拢相交的直线。
  当价格决定性地收市于上边界或下边界以外时,矩形形态完成,并且指向现行趋势的方向。不过市场分析者必须始终保持警惕,留意矩形调整会不会演化成反转形态。例如,在图6. 9a所示的上升趋势中,请注意,其中三个峰或许可能演化成三重顶反转形态。
交易量形态的重要性
在这种形态中,交易量形态是值得观察的重要线索。因为价格向两个方向的摆动幅度均相当广阔,所以分析者应当密切注意在哪个方向上交易量更重。如果在价格上冲时交易量较重,而下撤时交易量较轻,那么该形态可能是上升趋势中的持续形态。如果较重的交易量发生在向下运动这一边,那么这可以看成趋势可能正在反转的警讯。
  
可以在局限于一定区间内的价格波动中交易
有些图表师针对局限于这类形态的价格波动,在价格下跌到接近底边的时候买进,在价格上冲到接近上边的时候卖出。这种方法使短线交易商得以充分利用界定良好的价格边界,从一个无趋势可寻的市场中获利。因为我们把头寸建立在形态的极限位置上,在其上方和下方,市场的趋势状态有明确的区分,所以风险相对较小。只要交易区间完好如初,这种反趋势的交易方法就行之有效。当突破发生时,交易商不仅应当立即了结亏损的头寸,而且应该顺着新趋势的方向建立新的头寸以扭转原来的头一寸方向。摆动指数在横向交易区间中特别有用,但是一旦发生突破,其效用便会下降。我们将在第十章讨论这方面问题。
也有些交易商认为,既然矩形是持续形态,那么在上升趋势中,就应当在价格范围的下边界建立多头头寸,或者在下降趋势中,在接近上边界时建立空头头寸。另外也有人完全避开此类无趋势的市场,直等到清晰的突破信号出现后,才投入资金。第十五章我们将研究在处于这种多变的、不明朗的市场阶段时,自动交易系统遇到的间题。大多数趋势顺应系统在这种横向伸展的无趋势市场中表现极拙劣。在这儿,朋友们只要对这一点知道个大概就够了。
其它相似性和差异性
   就持续时间来说,矩形通常属于1到3个月的类别,与三角形和楔形类似。但其交易量形态与其它持续形态有所不同。由于矩形的价格摆动范围广阔,避免了在其余形态中通常可见的交易活动萎缩的现象。
   关于矩形,最常用的测算技术是基于价格区间的高度之上的。我们先从顶到底地量出交易区间的高度,然后从突破点起,顺势投射相等的竖直距离。本方法类似于前面提到的各种竖直侧算技术,也是以市场波动性为基础的。在我们介绍点数图分析中的“数算法”时,还将就水平方向的价格测算方法作进一步的探讨。
   前面讲过的价格突破时的交易量变化特点,以及反扑动作出现的可能性等内容,此处也同样适用。在矩形中,因为上边界和下边界均是水平的,有良好的界定,所以,支撑和阻挡水平更为清晰易辨。这就意味着,在向上突破发生后,原先价格区间的上边线将在所有抛售中提供坚实的支撑。而在向下突破发生后,交易区间的底边(原先的支撑区)现在应该在所有上冲中构成坚实的阻挡。
对等运动
所谓对等运动,有时又称为自测摆动.它所描述的是,主要的市场上升或下降的过程(如图6.10a所示),可以分成距离相等、相互平行的两个部分。只有当市场运动相当有序并且节奏分明的情况下,本方法才有用武之地。对等运动实际上是我们前面涉猎的某些技术的变体。从一些调整形态中,诸如旗形和三角旗形中,朋友们已经看到,它们通常出现在整个市场运动的中途。我们也曾经交代,市场具有首先回撤之前趋势的l/3到一半、然后才恢复原有趋势的倾向。
   当图表分析者看出市场步调明确的时候(如图6. l0a所示的情形),对等运动的概念就很有用了。价格从点A上冲到点B,然后从点B逆着趋势摆动到点C(这个调整回撤到了AB浪的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位置)。根据对等运动理论,我们认为,当前一市场正处在该上升趋势的下一阶段((CD)中,而它应当差不多是第一阶段(AB)的翻版。于是,我们根据AB浪的高度,从调整阶段的底点C起,向上测量出相等的距离。另外,所谓翻版,同时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下一阶段的规模及其倾斜程度。因此,市场在这种场合,具有一种强烈倾向,即第二个主要的上升运动不仅将经历与第一个运动的相同距离,而且从角度上说,平行于或相当于第一个运动。在结束本节前.我们还要指出,在对等运动的理论中,还有其它更为复杂的测算技术。找们将在后面的部分一一介绍。
  持续型头肩形形态
  
在前一章。我们曾较详细地探讨了头肩形形态,告诉朋友们,它是最广为人知也最为可靠的反转形态。为了了防止诸位以为本书所有的问题均易如反掌而麻痹自满,我们这里特地为大家摆出了一些迷魂阵。
有的时候,头肩形竟然是持续形态,而不是反转形态(我们还要交代,大凡书中或文章中列举的图例,都经过极细心的挑选,所以,总是如同水晶般地明晰。这就容易误导那些好高骛远的朋友,使他们错误地以为技术分析这个行当不过是碟小莱。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是很少如此走运的)。
在持续头肩形形态中,价格图形的外观与横向伸展的矩形形态极相似,但是例外的一点是,在上升趋势中,中间低谷低于两肩(见图6.11a)。而在下降趋势中(见图6. 11b),这种调整过程的中间峰超过了两侧的峰。在两种情况下,同正常情况相比,头肩形都恰好是倒置的。也正因为它们是倒置的,我们才不可能把它们同头肩形反转形态相混淆(了解了这一点后,有些朋友恐怕又要飘飘然了)。
一旦我们识别出持续头肩形形态后,便可照常绘出其颈线。从此时起,对该形态的解释与前一章的对应内容一致(除了这里趋势可能将继续而不是反转这一点之外,而这个分别非常重要)。颈线被突破后,原趋势将恢复,其交易量的变化规则及其测算方法均与上一章相同。持续头肩形与反转头肩形在应用中唯一的实际分别是,前者测算的价格目标可靠性比较弱,并且对交易量的要求不如后者严格。
市场特性原则
一般来说,这两章介绍的所有图表形态都可以应用到任何市场.在技术分析界有一种经验之谈,大意是说,在应用技术分析原理分析研读某张图表的时候,我们甚至不必知道这种股票或期货的名称。所谓“图表就是图表”,这话是时常听得到的。
上述说法一般而言是相当正确的,不过按照我们的常例,也需要对它作一点修饰和补充。图表分析的基本原则确实普遍适用于绝大部分市场,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市场都按同样的方式行事。很显然,每个市场都独具自己的特性,所以,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对各种技术指标进行检验。以移动平均线为例,其测试结果表明,虽然也存在在大部分市场都能左右逢源的某种移动平均方法,但在各个市场上,表现最佳的还是其独有的移动平均方法。初看这句话似乎前后矛盾,其实不然.同图表形态一样,特定的移动平均线在所有的条件下都能良好地显示和追踪市场的趋势。不过,在大部分情况下表现良好的,在各单个市场中未必是表现最佳的。我们借助计算机模拟,在优化过程中发现,每个市场看来均具备其独有的特征或个性,因此我们应该把各种技术工具,包括图表形态,配合各个市场的具体特性,作相应的剪裁和调整。
在第九章中,我们还要再次介绍移动平均线的优化问题。我们这里的讨论仅限于图表形态这个主题。大多数有经验的交易商和图表分析者对每个市场的个性至少都直觉地有所了解。猪脯市场和铜市场大不一样,小麦同日元也相距甚远。因为这些市场分别来自实业界和金融业等不同的领域,其行为差异当然是不奇怪的。
图表分析者也清楚,有些市场的构图特点优于其它的市场。铜和黄金就是构图特性良好的两个市场。小麦和大豆是另外两个好例子。不过,在我们利用标准的图表技术对猪脯市场和橙汁市场进行分析时,就困难得多了。
关于不同市场的特征或个性的间题.在现有的著述中极少有研究。有本小册子,名为《如何利用图表预测商品价格诊,作者是威廉"I.·吉勒(纽约商品研究局,1982年,第8页)。其中涉及到市场特性的间题。
一般地,对同一商品来说,其图表形态倾向于具有相似的序列,而不同商品则各有自己的“套路”。换言之,各种商品的图表往往显示出该商品所独具的本性或特征。举例来说,在稀花的图表中,显示出许多圆顶和圆底,甚至形成一系列这种形态的组合,而这种形态在大豆或小麦的图表上却难得一见。通过观察为期数年的大豆图表,我们可以发现,三角形在这里大出风头。而在小麦图表中,头肩形形态则随处可见。所有的商品都倾向于表况出各自的特定行为模式。
在1972年8月号的《商品》杂志(现已改名为《期货》杂志)中,罗伯特·乔尔·泰勒的“主要商品的技术个性”论述了与上述相同的观点。泰勒认为,每个市场确实都具备其自身的个性,他还从图表形态的出现频率、以及在不同商品中各种具体的技术形态的预测意义的可靠性两个角度,对各种市场的图表形态个性进行了研究,并且为许多常用的图表形态编制了“技术可靠性指数”,分别表示它们在不同市场中的出现频率及其可靠程度。
现在有些分析者仍沿用技术可靠性指数,以测定某种图表形态的真正应验次数在其出现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比例。根据这种指数,在我们实际采纳某个图表形态来预测市场之前,首先必须要求其可靠性程度达到70%以上。
在这个方面,近年来几乎没有著述可资参考,所以,经验依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通过年复一年的市场实践,技术师就能够对不同市场的个性(和怪癖)心中有数了。在我们综合应用各种图表分析原理时,应该考虑到上述个性差异。
相互验证和相互背离
相互验证原则是一个常见的题目,贯穿了市场分析的始终。它与它的对立面—相互背离原则,总是连在一起使用的。因此,我们这里把两者放在一起介绍。另外,鉴于这个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后本书将一再地反复讨论。现在,我们只是就价格形态来讨论其相互验证原则,而实际上。它在技术分析的各个方面都有应用。所谓相互验证,是指我们应把所有技术}e号和指标都加以比较参照.从而保证它们中的大部分相互验证,指向共同的方向。
在价格形态的范畴内,相互验证,意味着我们应当对同一市场的一各种到明月份合约的图表形态进行分析比较,以确保它们的相互一致。在某一种到期月份图表上的看涨或看跌的形态,应该从其余到期月份图表上的类似内容中得到验证。还不止于此。相互验证原则还进一步要求我们同时考察所有相关的市场。在相关市场所组成的群类中,各个市场倾向于同进同止,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究一下与研究对象同属一个群类的其它市场的行为。如果我们分析的是某金属的市场,那么也应该东张西望一下,看看其它金属市场情况如何。
此外,这样做还有另一个原因,对相关市场的研究经常为我们的分析对象本身提供一些线索。
再进一步,我们还要检讨一下!一泛性商品价格指数,考察我们的分析是否与商品市场的大方向一致。如果商品市场在总体上处于下降趋势中。那么,对任何个别市场的看涨分析.我们都需要把它的份量打些折扣。因此,我们必须明确,商品市场的总体环境到底是牛气的,还是熊气的。
最后,我们考察连续周线图和连续月线图,以寻求更高层次的验证。看看这里是否也满足相互验证原则。然后,我们把工具囊中的所有技术指标,例如移动平均线、摆动指数、趋势线、交易量和持仓兴趣等等,也拿出来查验查验,以保证上述一致性。简单说来,相互验证原则表明,分析者关于某市场的分析结论所拥有的技术证据越多,则对自己的分析越具信心,正确决策的把握就越大。
相互背离同相互验证恰恰相反,是指在同一市场的不同到期月份合约之间,或者在相关市场的不同市场之间,或者在同一合约的各类技术指标之间不能相互验证的情形。虽然此处我们是把相互背离概念从负面引入的,但在市场分析中它其实极有价值,也是趋势即将反转的最好的先期警讯之一。在第十章我们讨论摆指数时,将对相互背离原则作更深入的探讨。
现在,我们就完成了关于价格形态的讨论。早些时候,我们曾指出,技术分析的原始资料有三种—价格、交易量和持仓兴趣。到这里为止,我们的主要内容都是围绕价格进行的。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地研究交易量和持仓兴趣这两个方面,探讨一下如何把它们揉合进分析过程中。
第七章交易量和持仓兴趣
  引言
  
大部分期货市场技术分析者同时跟踪三组数字—价格、交易量和持仓兴趣,以使自己的分析手段具备三度空间。在第三章介绍线图的作法时,我们讲解了如何把上述三类资料展现在图表上。我们强调指出,尽管在商品市场上对应于敏个交割月份的个别交易量和持仓兴趣都可以得到,但是,我们一般只使用同一商品的总额进行预测。当然。我们也建议朋友们关注各个交割月份的个别持仓兴趣,以把自己的交易活动集中到最活跃的(或者说是流动性最好的)合约上。
到目前为止,我们关于图表分析理论的讨论主要是围绕着价格进行的,顺带着才提及交易量等。在本章中,我们将进一步,介绍交易量和持仓兴趣在预测过程中的作用,从而引入第二度和第三度空间。
  交易量和持仓兴趣是次要指标
  
首先,我们要给交易里和持仓兴趣赋予恰当的地位。价格显然是最重要的因素。交易量和持仓兴趣是次要的,主要作为验证性指标使用。而在这两者之中,交易量又更重要些。持仓兴趣居末位。如果我们把三类信息按照从1到10的比例排列出来,那么,价格为5,交易量为3,持仓兴趣为2。有些分析者或许不同意上述安排,那么,我只能说这是基于我个人的市场经验的一点看法。
有些职业人员完全忽略了交易量和持仓兴趣,而有些人则对它们过于重视。依据我的个人经验,我宁愿采取某种折衷的立场。我发现,如果在研究价格变化的同时,也追踪交易量和持仓兴趣的轨迹,有时能发现市场方向的重要线索。但有时价值也不大。不过,严谨的技术分析者应该把这两方面纳入自己的考察之中,并且随时留意它们发出的重要信息。
交易量
现在.我们给它们重新定义。交易量是指在我们所研究的基本时间单位内成交的合约总额。因为我们主要研究的是日线图,所以,我们最关心的是每日的交易量。每日交易量在图表下部、价格变化之下,以一条竖直线段表示,如图7 .1所示。请注意,交易量的比例尺标在图表右侧价格刻度的下方。
在周线图上,我们同样可以作出交易量。这里,我们在价格图下方对应于每一周的位置上。画出这一周的交易量之和。不过,在月线图上.通常不再采用交易量。还请朋友们注意,只有交易量和持仓兴趣的全额才被用于预测。
持仓兴趣
到某日收市时为止,所有未平仓了结的合约的总数就是当日的持仓兴趣,如图7.1所示。也请注意,持仓兴趣的刻度标在图表下部左侧,持仓兴趣也描画在对应日期的价格之下,但其位置高于交易量。请记着,在商品市场上,交易所顺延一天发布正式的交易量和持仓兴趣的报告.从而在图表上,也相应地出现一天延迟的情况(每天我们只能获得上一个交易日这两种信息的估计数字)。这就是说,图表师每天可以作出最近一个交易日的高、低和收市价的价格线段,但只能作出这一日的前一个交易日的正式交易量和持仓兴趣。
持仓兴趣代表市场上多头一边或空头一边的未平仓合约的总数,而不是两方的总和。持仓兴趣以合约张数为单位。只有两个市场参与者—买方和卖方—会同起来才能创生一张合约。在每日公布的持仓兴趣数字后,总跟着一个正数或者一个负数,分别表示这一天相应的合约张数的增加或者减少。正是持仓兴趣水平的变化(或者上升或者下降),为图表师分析入市行为的变化特点提供了线索,从而使持仓兴趣具备了预测价值。
持仓兴趋的季节性变化我们对图7. 1多作一点解释。前面我们介绍了价格线段、交易量线段以及持仓兴趣曲线。沿着图表底部还剩下一条虚线,它表示持仓兴趣5年的平均值的情况。我们用这条平均线来显示持仓兴趣的季节性倾向。如同价格变化一样,持仓兴趣具有非常明确的季节性倾向,我们应当把这种情况也考虑进来。
举例来说,仅当持仓兴趣的增加超过了其季节性的增长之后,这个变化才具重要意义。在图表上,我们通过两条曲线的比较来剔除季节性倾向,由此得出的持仓兴趣的净变化的效果更优越。正是持仓兴趣的实际变化(实线)同通常的季节性变化(虚线)之间的差异,给两条持仓兴趣曲线增添了意义。
持仓兴越的变化如何发生持仓兴趣数值的变化意味深长,为了掌握其中的奥妙,我们必须首先理解每笔交易如何对该数字发生影响。
每当交易所大厅内一笔交易完成后,持仓兴趣就有三种变化的可能性:增加、减少、或不变。下面我们看看这些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在第一种情况下,买方和卖方均开立了新头寸,产生了新的合约。在第二种情况下,买方建立新的多头头寸,但卖方只是平仓了结原有的多头头寸。一方入市交易,另一方退出市场,结果双方扯平,合约总数没有变化。在第三种情况下,情况也一样,只是此处卖方开立了新的空头头寸,而买方只是平仓了结原有空头头寸。也是一方入市,一方退出,合约总数不会有任何变化。在第四种情况下,交易双方都平仓了结原有头寸,从而持仓兴趣减少。
综合上述,如果买卖双方均建立了新的头寸,则持仓兴趣增加。如果双方均是平仓了结原有头寸,则持仓兴趣减少。如果一方开立新的交易,而另一方平仓了结原有交易,那么持仓兴趣维持不变。在每个交易日结束之后,图表师通过考察总的持仓兴趣的净变化,就能确定资金到底是流入市场,还是流出市场。根据这个信息,分析者能够就当前市场趋势的坚挺或疲软程度做出一些推测。
  交易量和持仓兴趣的一般解释规则
  
市场技术分析者一般把交易量和持仓兴趣的信息综合应用于市场分析之中。因为交易量和持仓兴趣两者颇为相似,所以,我们把它们的解读规则合起来介绍。不过,两者之间毕竟有所不同。我们首先叙述一下两者共同的一般规则,然后分开讨论,最后再把它们综合起来(见下表)。
如果交易量和持仓兴趣均上升,那么,当前趋势很可能按照现有方向继续发展(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如果交易量和持仓兴趣都下降,那么,我们就把这种变化本身视为当前趋势或许即将终结的警讯(见图7.2)。下面我们来分别考察交易量和持仓兴趣。
交易量的解释
  交易量水平是对价格运动背后的市场的强度或迫切性的估价。交易量越高,则反应出的市场的强烈程度和压力就越甚。技术师通过观察配合价格变化的交易量的水平能够较好地估量市场运动背后买入或卖出的压力。我们也可以利用这项资料来验证价格运动,或者作为识别价格变化可靠与否的警讯(见图7. 3和7.4)。
  如果把这个规则表达得更简明些,那么,交易量应当在现有价格趋势的方向上,相应地增加或扩张。在上升趋势中,当价格上升时,交易量应较重,而在价格回跌时,交易量则应减少或收缩。只要上述情形仍在持续,那就说明交易量正在验证价格趋势。
  同时,图表师也会密切注意相互背离现象的迹象(这里又碰上这个既念了)二如果在上升价格趋势中,前一个峰被向上穿越,而与之同时交易量反而有所下降,那么就发生了背离现象。这就警告图表师,市场的买入压力正在减轻。如果交易量在价格下跌时还变本加厉,倾向于有所增加的话,那么分析者就要注意上升趋势即将发生变故了。
交易量验证价格形态
  在第五章和第六章我们讨价格形态时,曾数次提及交易量.把它看作重要的验证指标。头肩形顶成立的预兆之一就是,在头部形成过程中,当价格冲到新高点时交易量较轻,而在随后跌向颈线时交易量却较重。在双重顶和三重顶中,在价格上冲到每个后继的峰时,交易量都较轻,而在随后的回落中,交易量却较重。在持续形态形成过程中。如三角形.与夕伴随的交易量逐渐下降。一般地,所有价格形态在完结(突破点)时,只要这个突破信号是成立的,那么它就应当伴有较重的交易活动(见图7. 5 ) 。
在下降趋势中,当价格下跌时交易量应较重,而在价格上弹时较轻。只要交易量的变化保持上述特点,那么就说明卖出压力大于买进压力,下降趋势也将持续下去。仅当这种情形发生了变化后,图表师才会着手探究市场的底部信号。
交易量领先于价格
在对价格和交易量的对照研究中,我们实际上是使用两种不同的工具来估价同一对象—市场力量。仅仅根据价格趋向于上升这一事实,我们就可以判断市场上的买进压力大于卖出压力。我们不妨推论,较重的交易量应当发生在与市场的流行趋势一致的方向上。如果说技术分析者认为交易量预测了价格,那么他其实是说,无论是在七升趋势中价格上涨压力的减少,还是在下降趋势中价格下跌压力的减小,都通过交易量资料预先反应出来了。而就价格本身来说,这一点要等到价格趋势实际反转时才能体现出来。
权衡交易量(OBV)法
技术分析者尝试过许多种交易量指标,以定量表示市场的买压或卖压(见图7. 6a到7.8b)。要知道,即使我们竭尽能事,仔细察看图表底部的交易量线段,也并不总能准确地揭示交易量的重要变化。在这些交易量指标中,最简单的也最著名的是所谓权衡交易量,或称OBV法。这种方法系约瑟夫·格兰维尔创立的,并通过他的《格兰维尔氏股市获利新秘诀》(普伦蒂斯·霍尔版,1963年)而广为流行。OBV法实际上沿着价格图表的底部添了一条交易量的曲线。我们既可以用这条曲线来验证当前价格趋势的可靠性,也可以通过它与价格变化的相互背离现象,来获得趋势即将反转的警讯。
图7.6a展示了一张标准的日线图,其中既有价格线条,也有交易量线条。分析者或许可以通过仔细地审察交易量的刷形图,来判别交易量的重要变化。图7.6b与上图相同,但沿着图表底部,我们用OBV
线替代了交易量的图线。请注意,在这里,OBV线大大简化了跟踪交易量趋势的工作.
OBV线的构造方法很简单。我们先把每一个交易日的收市价格与相邻的前一个交易日的收市价格相比较,得出其相对高低,然后,在当日的交易量数值前,对应地添加一个正号或负号。如果当日的收市价格有所上升,那么,当日交易量数值的符号为正,反之,若当日的收市价有所下降,则符号为负。下一步,再选定一个基准日,从基准日起到当日止,逐日地按照上述方法得出每日的交易量数值,然后把它们进行简单的算术累加,即根据每天的收市价格的增减方向,从前一日的累计总值中,相应地加上或减去当日的交易量,最后就得到当日的累计总值—OBV值.
在这种方法中,具备重要意义的是OBV线的方向(其趋势),而不是该数字本身的实际水平。然而,为了防止OBV值滑人负数区域,我们一般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在基准日选择一个成整的大数字,作为起算值。当然,这只是为了使OBV线维持在正数区而易于描画。我们一般选择如10000这样的数字作起算值。实际上,OBV值到底是正还是负并无意义。
权衡交易量线应当与价格趋势方向一致。如果在价格图上反映出一系列依次上升的峰和谷(上升趋势),那么OBV线也应当如此。而如果价格趋势向下,则OBV线的趋势也应当向下。恰恰是在权衡交易量线与价格趋势不协调一致的情况下,构成了相互背离现象,警告我们趋势有可能要反转。
针对OBV线,我们也可以如同对价格所进行的趋势分析那样,采用各种技术指标进行分析。在权衡交易量线上,峰(阻挡)和谷(支撑)也是显而易见的。同时,我们也可以把趋势线分析和移动平均线方法移植过来,用于辨别OBV值的趋势反转。另外,摆动指数分析也完全适用于权衡交易量线。在这里所附的图例中,有一些充分显示了OBV法的妙用。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