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改变命运的40个黄金支点

_3 佚名(当代)
  他们中的一半随机指派为“看守”,另一半指派为“犯人”,实验者发给他们制服和哨子,并训练他们推行一套“监狱”的规则。剩下的另一半扮演“犯人”角色,他们穿上品质低劣的囚衣,并被关在牢房内。
  所有的参加者包括实验者,仅花了一天的时间就完全进入了实验。看守们开始变得十分粗鲁,充满敌意,他们还想出多种对付犯人的酷刑和体罚方法。犯人们垮了下来,要么变得无动于衷,要么开始了积极的反抗。
  用津巴多的话来说,在那里“现实和错觉之间产生了混淆,角色扮演与自我认同也产生了混淆”。尽管实验原先设计要进行两周,但它不得不提前停止。“因为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令人胆战心惊。大多数人的确变成了‘犯人’和‘看守’,不再能够清楚地区分角色扮演还是真正的自我。”
  这个颇受争议的模拟实验表明,一个简单假设的角色可以很快进入个人的社会现实中,他们从中获得自我认同,无法从他们扮演的角色中清楚自己的真实身份。
竞争优势效应
在双方有共同的利益的时候,人们也往往会优先选择竞争,而不是选择对双方都有利的“合作”。
  一只河蚌正张开壳晒太阳,不料,飞来了一只鹬鸟,伸嘴去啄它的肉,河蚌急忙合起两张壳,紧紧地钳住鹬鸟的嘴巴。
  鹬鸟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肉。” 
  河蚌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会有死鹬鸟。”
  两个谁也不肯松口。这时,一个渔夫走过来看见了这种情景,便走过来,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它们一起捉走了。
  虽然这只是一个寓言,但是因为鹬蚌相争而被别人得利的事情,代不乏人。它形象地说明了人们的竞争意识有多么强烈,拼着自己与对手同归于尽,也不想给对方让步。
  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竞争优势效应”。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经典的实验:让参与实验的学生两两结合,但是不能商量,各自在纸上写下来自己想得到得钱数。如果两个人的钱数之和刚好等于100或者小于100,那么,两个人就可以得到自己写在纸上的钱数;如果两个人的钱数之和大于100,比如说是120,那么,他们两就要分别付给心理学家60元。
  结果如何呢?几乎没有哪一组的学生写下的钱数之和小于100,当然他们就都得付钱。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们与生俱来有一种竞争的天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强,每个人都不能容忍自己的对手比自己强,因此,人们在面对利益冲突的时候,往往会选择竞争,拼个两败俱伤也在所不惜;就是在双方有共同的利益的时候,人们也往往会优先选择竞争,而不是选择对双方都有利的“合作”。
  有这样一个笑话:上帝向一个人允诺说:“我可以满足你的三个愿望,但有一个条件----你在得到你所想要的东西的时候,你的邻居将得到你所得到的两倍。”
  于是这人开始提出自己的愿望,第一个愿望第二个愿望都是一大笔财产,第三个愿望却是“请你把我打个半死吧!”
  这句话背后的心理活动是,如果把我打个半死的话,那么邻居岂不是要被“完全”打死?如果是这样,那么他从我身上赚到的“便宜”,岂不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虽然为此要被打个半死,但为了不让人白得好处,也是值得的!
  这样的笑话并不仅仅是笑话,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曾经听别人讲起这样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一对夫妻离异,根据法官的判决,丈夫应该把自己财产的一半转让给妻子,因此,丈夫开始出售自己的车、房。为了不让妻子平白无故的得到一大笔财产,丈夫将自己价值几百万美元的车子和房子以十美元的“天价”贱价出售,妻子固然没有得利,丈夫也损失了一大笔。
  利益冲突会导致人们优先选择竞争,这是不言自明的,但是在有共同利益的情况下,人们是否仍然会选择竞争呢?
  战国时,秦昭襄王对范睢说:“天下的贤才武士,以合纵为目标,相聚在赵国,而且要攻击秦国,我们该如何对付。”
  范睢说:“大王不必忧愁,让我来破解他们的合纵关系。秦国与天下的贤才武士,并没有什么仇恨呀!他们相聚要来攻打秦国,只是为求一已的富贵。一群狗在一处,卧的卧,立的立,走的走,停的停,不会互相争斗,如果投一块骨头过去,每只狗就起来抢夺,并且互相撕咬,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那块骨头,彼此都有起了争夺之意。”
  秦王于是派范睢带了五千金,在武安大摆宴会,散给合纵之士的黄金不到三千斤,他们就互相争斗起来,也不再策划攻击秦国了。
  由这个故事可见,即使在有共同利益的情况下,因为利益分配的不平均,以及长期利益与眼前利益的矛盾,人们仍然会选择竞争。
  除此之外,心理学家还认为,沟通的缺乏也是人们选择竞争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双方曾经就利益分配问题进行商量,达成共识,合作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如果在上面的实验中允许参加实验的两个人互相商量,或者两个人对对方的选择有充分的把握,结果必然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酒与污水定律
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黄帝时,大隗是一个很有治国才能的人,黄帝听说了他的才干,就带领着方明、昌寓、张若等六人前去拜访,在具茨山下一条山沟里,七个人都迷了路,见旁边有一位牧马童子,就问他知不知道具茨山?
  牧马童子说:“知道。”
  又问他知不知道有一个叫大隗的人?牧童说:“知道。”然后把情况都告诉了他们。
  黄帝见这牧童年纪虽小却出语不凡,就问他:“你懂得治理天下的道理吗?”
  牧童说:“治理天下跟我这牧马的道理一样,唯去其害马者而已!”
  在任何组织里,几乎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它苹果也弄烂。
  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如果一个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即使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
  诸葛亮在《将苑》中专门有一篇《逐恶》指出了五种害群之马的特征,值得我们今天的管理者好好的推敲研究。他说:不论是治军还是理国,有五种人需要对之注意,他们是国家、军队混乱的祸患。这五种人是:私结朋党,搞小团体,专爱讥毁、打击有才德的人;在衣服上奢侈、浪费、穿戴与众不同的帽子、服饰、虚荣心重、哗众取宠的人;不切实际地夸大盅感民众人,制造谣言欺诈视听的人;专门搬弄是非,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兴师动众的人;非常在意自己的个人得失,暗中与敌人勾结在一起的人。这五种虚伪奸诈、德行败坏的小人,对他们只能远离而不可亲近。
  “害群之马”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
  有这样一个职场寓言。四只猴子共同搬运一块正方型的石板。其中A猴兢兢业业,出力出汗,一心要完成搬运任务;D猴是从一开始就没有出力,但是装作很卖力的样子,嘴里还高喊着号子;B猴和C猴则是随大流者,它们的出力的程度完全取决于上级领导的态度。
  于是,这块石板能不能正常搬运,就要看B、C究竟是学习A,还是模仿D。一般来说,由于A猴出力受累,而D猴比较悠闲,那么B、C两只猴子会本能地模仿D猴,石板当然会砸下来。
  当然,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加入管理者介入的因素,结果会有所不同,但是向哪个方向发展,则完全要看管理者的介入表现。
  如果管理者不仅在口头上大力弘扬A的精神,而且在实际工作中重用A、提拨A,那么B、C就会向A学习,至少不会偷懒,不敢模仿D。这样,即使D不出力,那块石板也能顺利地搬运到目的地。可是如果管理者仅在口头上表扬A,而实际上重用提拨的是D,甚至连口头上也没有表扬A,而是表扬D(因为D尽管没有出力,而号子喊得最响),那么B、C就会模仿D。这样,即使A还在用力,但是B、C、D都松手了,石板仍然会砸下来了。
  一个组织的管理者是否懂得害群之马的危害,并且在工作中加以抑制,直接关系到组织的绩效。如果组织里有这样的D猴这样的害群之马,管理者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因各种因素无力这样做,就应该把它拴起来。
  在开头的故事中,黄帝等到访过大隗归来,忽然想起还没有问牧童的名字,十分遗憾。到了晚上梦见一人手执千钧之努,驱赶上万群羊放牧。黄帝突然醒悟到牧马童子应该叫力牧,是一位难得的管理人才,于是就回去找到他,经过培养后任命为管理人事的官员,为治理国家做出很大的贡献。
  司马迁说:“黄帝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其中的力牧,就是那位懂得去除害群之马的牧童。
快鱼法则
当今市场竞争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这就是快鱼法则。
  有两个人在树林里过夜。早上,突然树林里跑出一头大黑熊来,两个人中的一个忙着穿球鞋。另一个人对他说:“你把球鞋穿上有什么用?我们反正跑不过熊啊!”忙着穿球鞋的人说:“我不是要跑得快过熊,我是要跑得快过你。”
  故事听起来有点无情,但竞争就是如此残酷。因为,我们面对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变数并且竞争非常激烈的世界,比跑得快不快,很可能成为决定成功与失败的关键。
  而这是由“快鱼法则”所决定的:当今市场竞争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这就是快鱼法则。这个法则是美国思科公司总裁约翰?钱伯斯总结出来的,他在谈到新经济的规律时说,现代竞争已“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的吃慢的。”
  以往,“大鱼吃小鱼”以往被视为常理,可是在信息社会的市场竞争中,有时不论大小,“快鱼吃慢鱼”的事时有发生。
  它对于现代企业的启示有两个,一个是要学会快,另一个就是要学会吃。
  先说学会快。
  在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重要历史时期,市场反应速度决定着企业的命运,只有能够迅速应对市场者,才能成为市场逐鹿的佼佼者。Modell体育用品公司的CEO默德在一次圆桌会议上重复了钱伯斯的这句话,他对与会的CEO们说:想要在以变制胜的竞赛中脱颖而出,速度是关键。
  正如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们一样,当他们一开始迎着太阳奔跑的时候,狮子知道如果它跑不过速度比它慢的羚羊,它就会饿死。而羚羊也知道,如果自己跑不过速度最快的狮子,它就必然会被吃掉。
  加拿大将枫叶旗定为国旗的决议通过的第三天,日本厂商赶制的枫叶小国旗及带有枫叶标志的玩具就出现在加拿大市场,销售火爆。作为“近水楼台”的加拿大厂商则坐失良机。有人曾形容说,美国人第一天宣布某项新发明,第二天投入生产,第三天日本人就把该项发明的产品投入了市场。
  如今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市场风云瞬息万变,市场信息流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谁能抢先一步获得信息、抢先一步做出应对,谁就能捷足先登,独占商机。因此,在这“快者为王”的时代,速度已成为企业的基本生存法则。企业必须突出一个“快”字,追求以快制慢,努力迅速应对市场变化。
  众所周知,作为市场战略,时间对于资金、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创新观念等,更具有紧迫性和实效性。因此,“快鱼吃慢鱼”意即“抢先战略”,是赢得市场竞争最后胜利的首要条件。实践早已证明,在其它因素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谁先抢占商机,谁就会取得最后的胜利,抢先的速度已成为竞争取胜的关键。闪电般的行动必然会战胜动作迟缓的对手,使“慢鱼”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败下阵来。
  实施“抢先战略”,意在“先”,贵在“抢”,因为“商机”是短暂的、有限的,是转瞬即逝的。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有一段时间,北京前门外一家商店的经理发现,有许多顾客到店里来打听有无某种畅销商品,于是马上决定亲自到广州进货,可到了广州才发现,已经有多家北京商店的采购人员都已经捷足先登,前来进这种货。
  这位经理当机立断,马上采购,即刻用飞机抢运回京。果然,产品供不应求,当这家商店的产品销售已经进入尾声时,其它商家的货才通过铁路姗姗而来。这便是“快鱼吃慢鱼”的最好诠释,正所谓“领先一步,海阔天空,落后一步,寸步难行”。
  其次是学会吃。
  在市场上,人们往往将企业间的兼并收购比喻为“ 吃鱼”。有时是“大鱼吃小鱼”,这是指大企业兼并小企业,有时是“小鱼吃大鱼”,通过资本动作等方法实现小企业吞并大企业。
  青岛海尔集团的老总张瑞敏认为,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企业的兼并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大鱼吃小鱼,亦即弱肉强食;第二个阶段是“快鱼吃慢鱼”,技术先进的企业吃掉落后的企业;第三个阶段是鲨鱼吃鲨鱼,亦即强强联合。而在目前的中国,国企之间的兼并却不会出现这三种情况,因为是国有的,企业只要有一口气,就不会被吃,且“小鱼不觉其小,慢鱼不觉其慢,各得其所”。“死鱼”就根本不能吃。这是中国的国情决定的。张瑞敏认为,既不能吃活鱼,又不能吃死鱼,唯有吃“休克鱼”,也就是处于休克状态的鱼。企业的表面死了,但是肌体还没有坏,企业的管理有严重问题,停滞不前,只是处于休克状态。
  张瑞敏所说的“休克鱼”,事实上也就是对带有中国国情的“慢鱼”的更传神称呼。中国市场经济中的“快鱼”海尔,迄今已经进行了近20起兼并案,被收购的这些企业的亏损总额超过5亿元人民币,但是重组之后盘活的资本总额超过15亿元人民币,可以说是吃得其所,吃得其法!
马太效应
让有的变得更富有,没有的更加一无所有。
  在美国乡村住着一个老头,他有个和他在一起相依为命的儿子。
  有一天,他的老同学基辛格路过此地,前来拜访他。基辛格看到朋友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于是就对他说:“亲爱的朋友,我想把你的儿子带到城里去工作。”
  没想到这农民朋友连连摇头:“不行,绝对不行!”
  基辛格笑了笑说:“如果我在城里给你的儿子找个对象,可以吗?”
  他的朋友还是摇头:“不行!我从来不干涉我儿子的事。”
  基辛格又说:“可这姑娘是罗斯切尔德伯爵的女儿(罗斯切尔德是欧洲最有名望的银行家)。”
  老农说:“嗯,如果是这样的话......”
  基辛格找到罗斯切尔德伯爵说:“尊敬的伯爵先生,我为你女儿找了一个万里挑一的好丈夫。”
  罗斯切尔德伯爵忙婉拒道:“可我女儿太年轻。”
  基辛格说:“可这位年轻小伙子是世界银行的副行长。”
  “嗯......如果是这样......”
  又过了几天,基辛格又找到了世界银行总裁对他说:“尊敬的总裁先生,你应该马上任命一个副总裁!”
  总裁先生摇着头说:“不可能,这里这么多副总裁,我为什么还要任命一个副总裁呢,而且必须马上?”
  这个人说:“如果你任命的这个副总裁是洛克菲勒的女婿,可以吗?”
  总裁先生当然同意:“嗯......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绝对欢迎。”
  基辛格之所以能够让农夫的穷儿子摇身一变,成了金融寡头的乘龙快婿和世界银行的副行长,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充分利用人们的一种心理:宁可锦上添花,绝不雪中送炭。这是中国的传统说法,对这种现象,西方心理学家有另外一种更为哲理化的定义: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出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
  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们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例奖励了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一锭银子也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默顿用这几句话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经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并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是个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其消极作用是:名人与无名者干出同样的成绩,前者往往上级表扬,记者采访,求教者和访问者接踵而至,各种桂冠也一项一项地飘过来,结果往往是其中一些人因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没有理智态度而居功自傲,在人生道路上跌跟斗;而后者则无人问津,甚至还会遭受非难和嫉妒。
  其积极作用是:其一,可以防止社会过早地承认那些还不成熟的成果或过早地接受貌似正确的成果;其二,“马太效应”所产生的“荣誉追加”和“效应终身”等现象,对无名者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无名者去奋斗,而这种奋斗又必须有明显超越名人过取得成果才能获得向往的荣誉,社会的进步和科学上的突破中也有“马太效应”的推动作用。
  在人类社会中,马太效应反映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富人享有更多资源——金钱、荣誉以及地位,穷人却变得一无所有。20世纪60年代,知名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首次将这种现象归纳为“马太效应”。
  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朋友多的人,会借助频繁的交往结交更多的朋友,而缺少朋友的人则往往一直孤独;名声在外的人,会有更多抛头露面的机会,因此更加出名;容貌漂亮的人,更引入注目,更有魅力,也更容易讨人喜欢,因而他们的机会比一般人多,有时一些机会的大门甚至是专门为他们敞开的,比如当演员、模特;一个人受的教育越高,就越可能在高学历的环境里工作和生活。
  一次,某大学的一群同班同学聚会。有的成了博士、教授、作家。有的当了处长、局长,有的成了公司老总,也有下岗分流的,给私人小老板打工的,还有赔本欠债的。
  当年一个课堂里听讲的学生如今差别这么大,有些人不服气,说当初毕业的时候,大家学问、本事都差不多,可有的人机遇好,就上天;有的人背时,就入地——这世道太不公平。
  被邀请来参加聚会的班主任听了这些抱怨,只是微然一笑,给这群当年的弟子出了一道题:10-9=?
  老师见学生一个个直眉瞪眼,便说:“你们会打保龄球吗?保龄球的规矩是,每一局十个球,每一个球得分是0至10。这10分和9分的差别可不是1分。因为打满分的要加下一个球的得分,如果下一个球也是10分,加上就成了20分。20与9的差别是多少?如果每一个球都打满分,一局就是300分。当然,300太难,但高手打270、280却是常有的。假如你每一个球都差一点,都是9分,一局最多才90分。这270、280与90的差距是多少?”
  老师继续发挥:“排除别的因素不谈,你们当初毕业的时候,差别也就是10分与9分,不大。但是,这以后,有的人继续十分地努力,毫不松懈,十年下来,他得多大成绩!如果你还是九分八分地干,甚至四分五分地混,十年下来,你得拉下多大距离?可不就是天上地下吗?”
  上面的这个故事中所反映的是个人发展中的马太效应,它对我们的启示是:成功是成功之母。
  人们喜欢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有一定道理,但不是绝对的。如果一个屡屡失败,从未品尝过成功的甜头,还会有必胜的信心吗?还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吗?
  在一本名为《超越性思维》的书中,提出了“优势富集效应”的概念:起点上的微小优势经过关键过程的级数放大会产生更大级别的优势累积。从中可以看出起点对于整件事物的发展,往往超过了终点的意义,这就像在100米赛跑的时候,当发令枪响起的时候,如果你比别人的反应快几毫秒,那么,可能你就能夺得冠军。
  事实上,马太效应使成功有倍增效应,你越成功,你就会越自信,越自信就会使你越容易成功。成功像无影灯一样,不会给人心灵上投下阴影,反而会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成为不断进取的加油站。
  而与此相反,失败会使人越灰心丧气,离成功越来越远。因为一个人遇到一次挫折和失败,马上就会受到上司的轻视、朋友的疏远和亲人的责怪,使得他的自信荡然无存,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态,放任自己,产生恶性循环,要想翻身必须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的结论,我们可以得出马太效应对于个人发展的启示意义:成功是成功之母。
毛毛虫效应
毛毛虫习惯于固守原有的本能、习惯、先例和经验,而无法破除尾随习惯而转向去觅食。
  法国心理学家约翰·法伯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称之为“毛毛虫实验”: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使其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在花盆周围不远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喜欢吃的松叶。
  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的边缘一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这些毛毛虫还是夜以继日地绕着花盆的边缘在转圈,一连走了七天七夜,它们最终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相继死去。
  约翰·法伯在做这个实验前曾经设想:毛毛虫会很快厌倦这种毫无意义的绕圈而转向它们比较爱吃的食物,遗憾的是毛毛虫并没有这样做。导致这种悲剧的原因就在于毛毛虫习惯于固守原有的本能、习惯、先例和经验。毛毛虫付出了生命,但没有任何成果。其实,如果有一个毛毛虫能够破除尾随的习惯而转向去觅食,就完全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后来,科学家把这种喜欢跟着前面的路线走的习惯称之为“跟随者”的习惯,把因跟随而导致失败的现象称为“毛毛虫效应”。在自然界中许多比毛毛虫更高级的生物身上,这一效应也发挥着作用,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鲦鱼。鲦鱼因个体弱小而常常群居,并以强健者为自然首领。科学家将一只稍强的鲦鱼脑后控制行为的部分割除后,此鱼便失去自制力,行动也发生紊乱,但其它鲦鱼却仍像从前一样盲目追随。
  再进一步,我们甚至可以说,我们人类也难逃这种效应的影响。比如说,在进行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对于那些“轻车熟路”的问题,会下意识地重复一些现成的思考过程和行为方式,因此很容易产生思想上的惯性,也就是不由自主地依靠既有的经验,按固定思路去考虑问题,不愿意转个方向、换个角度想问题。
  固有的思路和方法具有相对的成熟性和稳定性,有积极的一面。是因为袭用前人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人们进行类比思维,可以缩短和简化解决的过程,更加顺利和便捷地解决某些问题;
  但与此同时,它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那就是容易使人们盲目运用特定经验和习惯的方法,对待一些貌似而神异的问题,结果浪费时间与精力,妨碍问题的解决。而且经年累月地按照一种既定的模式思考问题,不仅容易使人厌倦,更容易麻痹人的创造能力,影响潜能的发挥。
  时代在不断变化和发展,我们自己也在不断地成长和发展,对于任何问题的解决不能禁锢于以往的僵化模式,而要不断地创新和与时俱进,从而能够适应时代变化以及自身发展的需求。惟有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所创造,摆脱自己头脑中的思维定势,不再因循前人的足迹,而是另辟一条属于自己的蹊径,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清朝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自幼酷爱书法,古代著名书法家各种书体他都临摹,经过一番苦练,终于和前人写得几乎一模一样,能够乱真了。但是大家对他的字并不怎么欣赏,他自己也很着急,比以前学得更加勤奋,练得更加刻苦了。
  一个夏天的晚上,他和妻子坐在外面乘凉,他用手指在自己的大腿上写起字来,写着写着,就写到他妻子身上去了。他妻子生气地把他的手打了一下说:“你有你的身体,我有我的身体,为什么不写自己的体,写别人的体?”
  郑板桥猛然从这句话中受到启发:各人有各人的身体,写字也各有各的字体,本来就不一样嘛!我为什么老是学着别人的字体,而不写自己的体呢?即使学得和别人一样,也不过是别人的字体,没有自己的风格,又有什么意思?
  从此,他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以隶书与篆、草、行、楷相杂,用作画的方法写字,终于形成了雅俗共赏的“六分半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乱石铺街体”,成了清代享有盛誉的著名的书画家。
  毛毛虫那种毫无意义的绕圈所导致的悲剧还说明:在实际工作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神话并不存在,我们不能只注意自己做了多少工作,而且还要关注这些工作带来多少成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绩效。如果沿着一个错误的方向,老是跟在别人后面走,可能会付出很多无谓的努力,只有找到一个新的方向和思路,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做学问如此,做生意赚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有一年,市场预测表明,该年度的苹果将供大于求。这使众多的苹果供应商和营销商暗暗叫苦,他们似乎都已认定:他们必将蒙受损失!可就在大家为即即将到来的损失长吁短叹时,聪明的某甲却想出了绝招!他想:如果在苹果上增加一个“祝福”的功能,即,只要能让苹果上出现表示喜庆与祝福的字样儿,如“喜”字“福”字,就准能买个好价钱!
  于是,当苹果还长在树上,他就把提前剪好的纸样贴在了苹果朝阳的一面,如“喜”、“福”、“吉”、“寿”等。果然,由于贴了纸的地方阳光照不到,苹果上也就留下了痕迹——比如贴的是“福”,苹果上也就有了清晰的“福”字了!这样的苹果的确少见,这样的创意也的确领先于人,正因为他的苹果有了这种全新的祝福的功能——而这又是别人所没有的,他果然在该年度的苹果大战中独领风骚,赚了一笔大钱!
  转眼到了第二年,他的这一手别人学会了,但仍然是他的苹果卖最火,为什么?因为他的点子想得更绝,他的苹果上不仅仅仍然有“字”,而且还能鼓励青睐者“成系列地购买”。原来,他早已将他的苹果一袋袋装好,且袋子里那几个有字的苹果总能组成一句甜美的祝词,如“祝你寿比南山”、“祝你们爱情甜美”、“祝您中秋愉快”、“永远怀念你”等等。人们再度慕名而至,纷纷买他的苹果作为礼品送人!
  所以,当生活和工作遭遇挫折或陷入停顿时,我们不能再像毛毛虫那样做毫无意义的努力,而应该转变思路和善于另辟蹊径,以便更有技巧、更有效率地工作,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名片效应
在交际中,如果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感觉到你与他有更多的相似性。
  有一位求职青年,应聘几家单位都被拒之门外,感到十分沮丧。最后,他又抱着一线希望到一家公司应聘,在此之前,他先打听该公司老总的历史,通过了解,他发现这个公司老总以前也有与自已相似的经历,于是他加获珍宝,在应聘时,他就与老总畅谈自己的求职经历,以及自己对未来的发展展望。
  果然,这一席话博得了老总的赏识和同情,最终他被录用为业务经理。
  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名片”递送程序的被试要比未经过“名片”递送程序的被试,更快地更容易地接受我们所主张的思想观点,而本人在对方面前也容易成为一个他们所能接受的、感到亲切的、同他们有许多共同点的人。因此,只要我们摸准对方的预存立场和基本态度,而后恰当地运用“名片”,就能比较有效地对别人施加影响,并顺利地实现自己的目的。
  这位求职者所使用的,就是“名片”效应。
  名片效应指的是要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态度、你就要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首先向交际对方传播一些他们所能接受的和熟悉并喜欢的观点或思想,然后再悄悄地将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渗透和组织进去,使对方产生一种印象,似乎我们的思想观点与他们已认可的思想观点是相近的。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感觉到你与他有更多的相似性,从而很快地缩小与你的心理距离,更愿同你接近,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里根迎合选民的手法就变化多端,富有吸引力。在向一群意大利血统的美国人讲话时,他说:“每当我想到意大利人的家庭时,我总是想起温暖的厨房,以及更为温暖的爱。有这么一家住在一套稍嫌狭小的公寓房间里,但已决定迁到乡下一座大房子里去。一位朋友问这家一个12岁的儿子托尼:‘喜欢你的新居吗?’孩子回答说:‘我们喜欢,我有了自己的房间。我的兄弟也有了他自己的房间。我的姐妹们都有了自己的房间。只是可怜的妈妈,她还是和爸爸住一个房间’。”
  这个笑话明显地拉近了他与当选民的心理距离,有效地推销了他的形象。他所使用的,就是一种名片效应。
  “名片”效应有助于消除别人的防范心理,缓解他们的矛盾心情,也有助于减少信息传播渠道上的障碍,形成传受两者情投意合的沟通氛围。
  具体的操作方式是,在交际中先向对方传播一些他们所能接受的和熟悉并喜欢的观点或思想,然后再悄悄地将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渗透和组织进去,使对方产生一种印象,似乎我们的思想观点与他们已认可的思想观点是相近的。其要点在于:
  首先,要善于捕捉对方的信息,把握真实的态度,寻找其积极的、你可以接受的观点,形成一张有效的名片。
  其次,寻找时机,恰到好处地向对方出示自己根据“名片”打造出的形象,这样,你就可以达到目标。掌握名片效应,对于人际交往以及处理人际关系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总裁松下幸之助出身贫寒。年轻时到一家电器工厂去谋职,这家工厂从事主管看着面前的小伙子衣着肮脏,身体瘦小,觉得不理想,信口说:“我们现在暂不缺人,你一个月以后再来看看吧。”
  这本来是个推辞,没想到一个月后松下真的的来了,如此反复了多次,主管只好直接说出自己的态度:“你这术脏兮兮的是进不了我们工厂。”于是松下立即回去借钱买了一身整齐的衣服穿上再次面试。负责人看他如此实在,只好说:“关于电器方面的知识,你知道得太少了,我们不能要你。”
  不料两个月之后,松下再次出现在从事主管面前:“我已经学会了不少有关电器方面的知识,您看我哪方面还有差距,我一项项来弥补。”
  这位人事主管紧盯着态度诚恳的松下看了半天才说:“我干这一行几十年了,还是第一次遇到像你这样来找工作的。我真佩服你的耐心和韧性。”
  正是松下幸之助这种不轻言放弃的精神,在主管的心目中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名片效应,从而使他得到了这份工作。而他自己了也最终通过不断努力,逐渐成为电器行业的英雄和日本的“经营之神”。
蘑菇定律
初学者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浇上一头大粪(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任其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
  湖畔有两棵树,一棵粗如熊腰,一棵细若手臂。给湖底清淤泥时,它们被锯掉了。人马离去,岸上就多了两根树桩。
  一天,来了一个花木工人,要挖掉它们重新植树。这时一个散步的老人走过来,说,大的不敢保证,小的一定会活。花木工人看了看树桩,没有动,收起工具走了。
  一年过去了,小树桩上的嫩芽长成手指粗的枝条,大树桩上的嫩芽长成了一丛灌木。花木工人很希望大树桩上的嫩芽也长出粗壮的技条来,他砍去多余的枝条,留下最有希望的一枝,可是,一点都没有用。三年后,这根抽过多次芽的大树桩在最后一根枝条枯萎后,悄无声息地死了。
  有一天,散步的老人又来这儿,园林工人遇见了他,很想解开心中的迷惑。老人说,树和人一样,凡是早年受挫的人都幸运的,他们还有从头做起的时间,可以鼓起勇气来不忧不惧地学一门东西,最后成为有用之材。到了四五十岁才灾祸临头,就真正可怜了,他已没有从头做起的时间和精力。
  这个故事对于很多职场上的新人有借鉴意义,因为他们往往正处于蘑菇定律的困境之中。
  所谓蘑菇定律,是指许多组织对待初出茅庐者的一种管理方法,刚参加工作的初出茅庐者往往遇到这样一个境遇: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浇上一头大粪(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任其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
  据说,“蘑菇定律”是上世纪70年代由一批年轻的电脑程序员“编写”的,这些独来独往的人早已习惯了人们的误解和漠视,所以在这条“定律”中,自嘲和自豪兼而有之。
  “蘑菇”经历对成长的年轻人来说,就像蚕茧,是羽化前必须经历的一步,达到三个作用:
  一、消除不切实际的幻象。很多年轻人走出校园时,认为自己一开始工作就应该得到重用。但他们缺乏工作经验,也缺乏担当重任的能力,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消除不现实的幻想,才能慢慢成长起来。
  二、消除对成绩的沾沾自喜。对于初出茅庐者来说,在做完工作、取得成绩之后,总是希望上司和同事会注意自己,最好还能加上一两句赞赏;如果遇到挫折或做错某事,总以为别人时刻在盯着自己、随时准备责备自己。但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繁重的工作、生活的烦恼,没有人有时间刻意去注意别人。
  三、加快适应社会的进程。要想在商场上游刃有余,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还要有各种社交能力。那些办事能力强、工作积极的人,都有某些共同的行为标准和思考模式。我们把这种成功的模式,称为商界适应行为。人们是否能够适应商场中的行为模式和游戏规则,决定于在最初一段时间的成长进程。
  一切都刚刚开始的时候,有一段“蘑菇”的经历不一定是什么坏事。事业中的很多机会都是在每一次单调的工作实践中挣得的,如果你一开始就不想从事单调的工作,那么你永远也不会得到提升的机会!如何高效率地走过生命的这一段,从中尽可能汲取经验,成熟起来,并树立良好的值得信赖的个人形象,是每个刚入社会的年轻人必须面对的课题。
  “蘑菇”怎样尽快成长?关键是在融入一个团队,从团队中获得尽可能多的营养和支持,以尽快地钻出地面。
  凡有组织,就离不开人际关系。尽管现在是一个“契约社会”,但是,如果把各种关系都建立在白纸黑字的契约上,毫无通融余地,则会被认为是冷酷无情。事实上,人与人之间如果没有信赖关系,工作是一步也没办法进行的。我们常会需要借助别人的力量,而这种互相信任的关系则是不分组织内外的。
  在组织内,最重要的是先把自己办公室的人际关系搞好。办公室的工作方式是以团体主义为主的。每个人不但要坚守自己的岗位,更要互助合作,互补长短。如果办公室的向心力很强,大家就会愿意为所有的同伴努力。如果小团体的每个成员都有深厚的凝聚力,那么温馨的人际关系就形成了。
  人类是一种群居的动物,自然要有群体归属感。如果和群体相同时,我们本能上就会觉得放心,万一和群体不同时,就会产生不安的感觉。有人认为对通过穿制服来强调“团体性”不以为然,但实际上,外在的融合可能会影响到内在的心情而产生效果。所以,即使你还不能习惯组织内的穿着风格,也请把自己喜欢的服装保留在假日穿。到公司上班时,还是穿着适合组织环境的服饰,由外表给自己一些规范比较好。
  礼貌是同样重要的。无论哪一个公司都会对新进人员实施商业礼貌的讲习课程。在刚进公司时,要注意学习对待顾客的方式、交换名片、自我介绍的方法,接电话、打电话和交谈的方式等应对的礼貌。这些都是基本的企业规范,触犯它们不但会让你成为众人侧目的异类,也可能给组织造成损失。
  在我们被看成“蘑菇”时,一味强调自己是“灵芝”并没有用,利用环境尽快成长才是最重要的。当你真的从“蘑菇堆”里脱颖而出时,人们就会认可你的价值。
木桶定律
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任何一个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在德国史诗小说《尼伯龙根的宝藏》中,有一位屠龙英雄齐格飞,他英勇无比,力量过人,经过激烈搏斗,杀死了尼伯龙根岛的恐龙,用龙血沐浴全身后,成了刀枪不入的金刚之身,可是因为当时他的后背粘了一片菩提叶,没有沐浴到龙血,就成了他身上唯一的致命之处。
  后来,敌人想尽一切办法,终于从他的妻子葛琳诗那里得到了这一秘密,在交战中用长矛刺入齐格飞的致命之处,终于夺去了英雄的性命。
  无独有偶,在希腊神话中,也有一位著名英雄――战神阿喀琉斯。阿喀琉斯是希腊神话中的头号英雄,他的母亲是海神的女儿忒提斯。传说他出生后,母亲白天用神酒搽他的身体,夜里在神火中煅烧,并且提着他的脚跟把他浸泡在冥界的斯得克斯河中,使他获得了刀枪不入之身。
  但是因为在河水中浸泡时他的脚跟被母亲握着,没有被冥河水浸过,所以留下全身唯一可能致命的弱点。阿喀琉斯长大后,在特洛伊战争中屡建功勋,所向无敌。后来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知道了阿喀琉斯这个弱点,就从远处向他发射暗箭。帕里斯是位神射手,很多希腊英雄如克勒俄多洛斯等都死于他的箭下,因此这一箭正好射中阿喀琉斯的脚跟,这位大英雄瞬间毙命。
  上面两位大英雄的死,都是缘于自身的唯一一点不足。但正是这一点点的不足却成为导致悲剧的关键因素。感慨之余,我们联想到生活中一个著名的定律:木桶定律。
  众所周知,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定律”或“木桶理论”。
  根据这一核心内容,“木桶定律”还有三个推论:
  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如果这个木桶里有一块木板不够高,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其二,比最低木板高的所有木板的高出部分都是没有意义的,高的越多、浪费越大。
  其三,要想提高木桶的容量,就应该设法加高最低木板的高度,这是最有效也是惟一的途径。
  对这个理论,初听时你或许会怀疑,最长的怎么反而不如最短的?继而就会表示理解和赞同。确实,木桶盛水的多少,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最长的木板,而是那块最短的木板,因为水的界面是与最短的木板平齐的。
  与“木桶定律”相似的还有一个“链条定律”:一根链条跟它最薄弱的环节有着相同的强度,链条越长,就越薄弱。
  你可以很容易地发现这两者的共同之处,它们说的都是任何一个组织都可能面临的问题: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质的部分往往又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最短的木板”与“最弱的环节”都是组织中有用的一部分,只不过比其它部分稍差一些,你不能把它们当作烂苹果扔掉。正如你可以清除一个屡屡犯错的害群之马,却只能对办公室随处可见的浪费和低效率现象束手无策。
  想要完全克服最薄弱的环节是不可能的。按照木桶定律,我们的薄弱环节是必然存在的,而且永远存在。一根链条总会有一节比其它的环节要薄弱一些,尽管它可能比另一根链条中的任何环节都强。强弱只是相对而言的,因此也是无法消除的。
  问题在于,你容忍这种弱点到什么程度。如果它已成为阻碍工作的瓶颈,你就不得不有所动作了。
  木桶定律可以启发我们对构成一个系统的各个要素的思考。一道好菜,也要求添加的各种佐料必须都是最好的,否则这道菜烧出来就不那么可口了。一个生产流程、一种商业运作模式、一个组织系统中,如果少了一个流程或是某个流程不合格,那么出来的肯定是废品。
  最短的木板在对最长的木板起着限制和制约作用,因此在一个团队里,决定这个团队战斗力强弱的不是那个能力最强、表现最好的人,而恰恰是那个能力最弱、表现最差的落后者。是落后者决定了整个团队的战斗力,影响了整个团队的综合实力。
  因此,在一个过程中必须要下工夫抓薄弱环节,否则整体工作就会受到影响,人们常说“取长补短”,就是加强对每一个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只取长而不补短,就很难提高工作的整体效应。
鲶鱼效应
通过引入外界的竞争者,往往能激活内部的活力。
  很久以前,挪威人从深海捕捞的沙丁鱼,如果能让其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渔民们想了无数的办法,想让沙丁鱼活着上岸,但都失败了。
  只有一只渔船总能带着活沙丁鱼回到港内。
  这条船的秘密何在呢?
  该船长严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打开他的鱼槽,才发现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就会四处游动,不断地追逐沙丁鱼。大量沙丁鱼发现多了一个“异己分子”,自然也会紧张起来,在追逐下拼命游动,激发了其内部的活力。这样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
  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
  一种动物如果没有外界的刺激,就会变得死气沉沉。同样,一个人如果没有对手,那他就会甘于平庸,养成惰性,最终导致庸碌无为。
  在我们两千多年前,一些养马的人就深得此中三味。他们在马厩中养猴,以避马瘟。原理是什么呢?据有关专家分析,因为猴子天性好动,这样可以使一些神经质的马得到一定的训练,使马从易惊易怒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对于突然出现的人或物、以及声响等不再惊恐失措。马是可以站着消化和睡觉的,只有在疲惫和体力不支或生病时才卧倒休息。在马厩中养猴,可以使马经常站立而不卧倒,这样可以提高马对吸血虫病的抵抗能力。
  在马厩中养猴,以“辟恶,消百病”,养在马厩中的猴子就是“弼马瘟”。这个弼马瘟所起的作用就相当于鱼槽里的鲶鱼。
  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这些潜能一旦被释放出来,我们能做的比我们想到的要多得多。被尊为“控制论之父”的维纳认为,每一个人,即使是做出了辉煌成就的人,在他一生中所利用大脑的潜能也还不到百亿分之一。
  虽然人们可以通过自我激励来开发潜能,但更可靠、更适用的方法是通过外因的激发带来能量的释放。因为自我激励需要坚强的意志力,而外因的激活则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而且它的激发本身带有一种竞技游戏的效果。
  老鹰是所有鸟类中最强壮的种族,根据动物学家所做的研究,这可能与老鹰的喂食习惯有关。
  老鹰一次生下四、五只小鹰,由于它们的巢穴很高,所以猎捕回来的食物一次只能喂食一只小鹰,而老鹰的喂食方式并不是依平等的原则,而是哪一只小鹰抢得凶就给谁吃,在此情况下,瘦弱的小鹰吃不到食物都死了,最凶狠的存活下来,代代相传,老鹰一族愈来愈强壮。
  在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都尽可能逃避竞争;大部分没有雄心壮志和负责精神,缺乏理性,不能自律,容易受他人影响,宁可期望别人来领导和指挥,就算有一部分人有着宏大的目标,也缺乏执行的勇气。
  这一方面是人的懒惰也有着一种自我强化机制,由于每个人都追求安逸舒适的生活,贪图享受在所难免。另一方面是所处环境给他们带来安逸的感觉,老是局限在一个安逸环境,难免闭目塞听,思想僵化,盲目自满,甚至会产生“磨”“疲”“油”。而进入一个充满竞争的环境,竞争者打破安逸的生活,人们会立刻就会警觉起来,懒惰的天性也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受到节制。人的干劲和潜力被激发出来,就能开创新局面,做出新的成绩。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