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燃烧的海洋_1

_84 闪烁(当代)
汪誉涵会抓住眼前的机会吗?
萨非墨没有把握,所以他不得不有所保留。
如果“海蛇”号没有出现,“海龙”号就得冒险发动攻击,同时得为美军潜艇留下几条鱼雷。
那么,用来攻击两栖突击舰队的只能是反舰导弹。
第一百四十七章 海航突击
第一百四十七章 海航突击
空中战场上,中国海军舰载航空兵参战,让联军颇感意外。
虽然几天前,在志愿军发动的空中反击中,中国海军舰载航空兵参与了作战行动,但是在最后关头,舰载战斗机调头返航,没与联军制空战斗机交战。CIA提供的情报证明,中国海军舰载航空兵还不具备实际作战能力,不然航母战斗群不会一直呆在渤海湾,而不是前出黄海夺取制海权。
既然中国海军舰载航空兵出动,联军就不会手软。
一时之间,战场重点转移到了那些J-15身上。
在联军司令部调派下,联军制空战斗机放过了撤退的J-11B与J-10机群,转向对付J-15机群。
这道命令是由皮特上校直接下达的。
此时,皮特上校有自己的打算,或者说更加长远的打算。
中国海军舰载航空兵首次出现在战场上之后,联军就把其当成主要威胁。不是说那几十架舰载战斗机有多大的威胁,而是中国海军航母战斗群的影响,特别是对黄海的制海权有多大影响。
虽然CIA获得了非常多的情报,证明中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在二零一五年年底之前无法形成战斗力,但是战争时期,很多事情的发展速度都超过了之前预期,谁也不能保证中国海军航母战斗群不会参战。
航母战斗群参战,会有什么影响?
首先可以肯定,中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肯定不会离开近海,只能在岸基航空兵的掩护下活动。
问题是,如果航母战斗群进入黄海,而不是留在渤海湾里,联军肯定会遇到麻烦。
从政治上讲,攻击中国海军航母战斗群肯定行不通。
虽然在此之前,中国海军的潜艇已经偷袭了第72特混舰队,还在战斗中击沉了“华盛顿”号航母,以及数艘大型战舰,但是在外交上,参战的潜艇不属于中国,而是编在人民军的战斗序列内。
也就是说,击沉美国航母的是朝鲜潜艇。
中国当局这么做,就是为了避免与美国发生直接冲突,为停战创造条件。
反过来,美国却不能用同样的办法对付中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
即便美军不参战,而是让韩国派遣潜艇与作战飞机,后果也难以设想,因为中国很有可能据此否认三八线的合法性,进而打击韩国境内的军事目标,甚至在地面战争打响后进攻韩国,让停战变得更加遥远。
对美国来说,这是绝对无法承受的后果。
虽然韩国打成什么样子与美国没有关系,但是在韩国本土受到打击后,美国肯定没有理由在击败志愿军之前选择停战。从政治上讲,这等于抛弃了韩国、抛弃了美国在东北亚地区最重要的盟国。
可以说,只要打击中国海军航母战斗群,战争就将失去控制。
到时候,美国只有一个选择:拼尽全力,击败志愿军。
地面战争即将开打,美国有把握在地面战场上击败中国军队吗?
在美国当局已经开始动摇的情况下,显然不会把希望寄托在地面战争上。
如此一来,联军就不会拿中国航母战斗群开刀。
问题是,只要中国航母战斗群进入黄海,那么联军在黄海上的制海权就将受到威胁,西部战场受到局面将彻底改变。
一支航母战斗群,足以控制整个黄海。
即便航母战斗群不参与直接作战行动,也能为那些在黄海东部海域活动的潜艇提供必要的掩护,让潜艇不再畏惧联军的航空反潜力量,从而更加严密的封锁前往海州的航线,让联军的后勤保障出现问题。
西线军团失去最可靠的后勤保障支援,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即将打响的地面战争中,这个问题必将成为联军西线军团的死穴。
不能攻击航母战斗群,不等于无法消除航母战斗群的威胁。
与美军的航母战斗群一样,中国海军航母战斗群的战斗力来自舰载航空兵,没有舰载航空兵,航母战斗群什么都不是。
只要能够打掉舰载航空兵,航母战斗群自然不足为虑。
这正是皮特上校的打算。
利用中国海军舰载航空兵参战的机会,消灭那些J-15战斗机,让中国海军航母战斗群失去作战能力。
舰载战斗机不是空军的战斗机,产量本来就不大,补充起来肯定更加困难。
如果能够借此机会击毙一些舰载战斗机的飞行员,中国海军航母战斗群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出海活动。
为了做到万无一失,联军调集了大量制空战斗机。
用差不多五十架F-15C与F-22A去对付十二架J-15,有点杀鸡用牛刀的滋味。
只是没过多久,皮特上校的部署就发挥了关键作用。
飞在最前面的F-15C机群与J-15机**火前,在东朝鲜湾南部海域上空,也就是郁陵岛北部上空巡逻的E-2D发现了第二支J-15机群。
二十四架J-15,差不多是中国海军舰载航空兵的全部兵力了。
要知道,J-15在去年年底才定型量产,战争爆发前,只交付了二十多架。最快要到明年年中,才能配齐三十六架。战争爆发后,沈飞把重点放在了J-11B上,J-15的生产受到很大影响。
干掉这二十四架J-15,中国海军舰载航空兵肯定无法在短期内恢复元气。
只是,E-2D发现J-15的时候稍微晚了一点。
让E-2D向南规避,撤出东朝鲜湾上空的反潜巡逻机之后,联军调派了一个F-15中队与一个F-22A中队前去拦截J-15机群。
在东朝鲜湾上空,联军的优势非常大。
离J-15最近的KJ-2000在四百多公里外,只能勉强探测到F-15C机群,另外一架专门支持J-15机群的KJ-200在三百公里外,也只能探测到F-15C机群,伴随预警机活动的电子侦察机没能发现F-22A机群。
与之相比,联军不但能用东部战场上的E-3C支持F-15C与F-22A机群,还能调动韩国的E-2C与海军的E-2D。
在预警机的支持下,F-15C都能对付J-15。
只是这样一来,联军在东朝鲜湾的反潜力量就没有那么充足了。
因为F-15C机群与F-22A机群不一定能及时击落所有J-15战斗机,所以两栖突击舰队不得不收回所有反潜直升机。
为了尽快离开危险海域,两栖突击舰队把速度提高到二十二节。
只有在离开空战区域之后,反潜直升机才能再次升空,为两栖突击舰队提供数十公里的反潜纵深。
在此期间,两栖突击舰队只能依靠护航的反潜战舰。
掩护两栖突击舰队的四艘驱逐舰中,两艘是“伯克”级的2A型,另外两艘是早期建造的2型,也只有这两艘配备了拖拽声纳。正常情况下,两艘驱逐舰足以掩护整支两栖突击舰队,把敌潜艇挡在重型鱼雷的射程之外。可是在高速航行时,驱逐舰得收回拖拽声纳,只能使用舰壳声纳。
没有空中威胁,主要依靠反潜直升机。
在只能依靠四艘驱逐舰的时候,两栖突击舰队的安全没有任何保障可言。
只是,美军并不担忧。
除了反潜驱逐舰,海面下还有攻击核潜艇。在日本海,攻击核潜艇的反潜作战效能不但超过了反潜战舰,还超过了反潜巡逻机与反潜直升机。只要部署到位,一艘攻击核潜艇就能对付数艘常规潜艇。
更重要的是,攻击核潜艇能够跟上两栖突击舰队。
收回反潜直升机的时候,两栖突击舰队的指挥官让两架反潜直升机联系了伴随活动的两艘“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这两艘潜艇将跟随两栖突击舰队加速航行,其中一艘在舰队前方大约四十公里处,另外一艘在舰队东面大约十公里处。按照美军的作战部署,两艘潜艇的主要任务不是反潜,而是吓跑中国海军的常规潜艇。
如果需要对付常规潜艇,美军还有其他手段。
正是如此,在两栖突击舰队加速后不久,“海蛇”号与“海龙”号先后探测到了“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发出的噪声。
在此之前,因为舰队的噪声更加巨大,所以两艘“洛杉矶”级没有暴露行踪。
用攻击核潜艇掩护两栖突击舰队,不算什么怪事。
第71特混舰队离开之后,两栖突击舰队成为美国海军在日本海的唯一存在。与航母战斗群里的水面战舰不同,攻击核潜艇不需要去日本的海军基地休整。正常情况下,攻击核潜艇能在海上活动六十天。冷战期间,美国海军的“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曾经创造过持续部署一百二十天的纪录。
不用掩护航母战斗群,自然有足够的潜艇掩护两栖突击舰队。
这下,难题交到了汪誉涵与萨非墨手上。
攻击两栖突击舰队,首先得考虑那两艘攻击核潜艇的威胁。
与攻击核潜艇对抗,常规潜艇的胜算几乎为零。如果因为发射导弹、鱼雷暴露行踪,常规潜艇更是必死无疑。
在此情况下,反舰导弹成为理想选择。
至少能在更远的距离上发起攻击,避免与美军的攻击核潜艇交战。
只是在两栖突击舰队前方的那艘“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让汪誉涵打消了这个想法,在他发射导弹的时候,美军潜艇就能用鱼雷发起反击。
时机还未成熟,必须耐心等待。
第一百四十八章 勇敢的选择
第一百四十八章 勇敢的选择
根据美军的作战记录,首先攻击两栖突击舰队的肯定不是“海蛇”号,而是位置不太理想的“海龙”号。
因为距离太远,超过了重型鱼雷的最大射程,所以“海龙”号只能使用反舰导弹。
萨非墨别无选择,他必须为友艇创造机会,唯一的办法就是抢先发起攻击,把美军反潜力量吸引过来。
只是,萨非墨忽略了一点,战场上不止有美军的反潜力量。
事实上,他也不可能知道,在“海龙”号发射反舰导弹的时候,正好有一架E-2D朝这边飞来。
这架E-2D隶属于美国海军,部署在釜山附近的海军航空站。
第71特混舰队撤离后,舰载预警机没有离开战场,而是转移到陆地上,继续在日本海上执行巡逻任务。
虽然韩国空军有不少E-2C,还有四架不久前才装备的E-737,具备相当的实力,但是在作战行动中,美军不大信任韩国的预警机。按照联军的作战安排,韩军的预警机主要为执行攻击任务的战斗机服务,只在必要的时候参与制空作战。绝大部分时候,美军更加相信舰载预警机。
必须承认,E-2D确实非常先进。
采用了机械扫描相控阵雷达之后,E-2D的性能大幅度提升,不但看得更远,对低空目标的探测能力也更加突出。
“海龙”号发射的四枚C-802刚刚跃出海面,就被E-2D发现了。
战场信息迅速转发给两栖突击舰队,位于舰队东面的两艘“伯克”级驱逐舰在几秒钟之后就用“宙斯盾”系统锁定了来袭的反舰导弹,随后各发射了四枚“标准”2,对反舰导弹进行拦截。
虽然空中战斗还没结束,但是美军管不了那么多。
防空导弹升空后不久,两艘驱逐舰各出动了一架反潜直升机。后方,两架SH-60也从两栖突击舰上起飞,参加反潜战斗。
海面下,SSN761“斯普林菲尔德”号也调整了航向,用主动攻击声纳搜索敌艇。
在反潜直升机到达敌艇所在海域之前,攻击核潜艇的主动声纳是主要探测手段,甚至是唯一的探测手段。
距离不算很远,还不到四十公里,完全在主动攻击声纳的探测范围之内。
只是,海水受温度、盐分、潮汐等影响,不同海域的密度并不一样,会对声波产生折射干扰,甚至会折返声波,导致声波的传递距离大幅度缩短。此外,直接用主动攻击声纳照射目标,也会使本艇暴露,甚至有可能遭到反击。受这些因素影响,美军潜艇在用主动声纳探测远距离目标时,往往会利用海底与海面产生的镜面反射现象,增大声纳的探测距离,并且保证本艇的隐蔽性。
用这个方法,主动攻击声纳的探测距离可以提高到一百公里以上。
当然,在折返数次之后,声波的强度大大减弱,导致反射时的强度不高,很容易被海洋背景噪声干扰,也就无法对目标进行精确定位。
只有一点可以保证,即敌艇最多只能确定对方的方向,而无法确定距离。
没有距离参数,敌艇就无法进行反击。
两分钟后,“斯普林菲尔德”号发现了敌艇,并且根据回波强度,判断为一艘中国海军的常规潜艇。
此时,美军驱逐舰发射的“标准”2防空导弹已经击落了来袭的反舰导弹。
没等美军喘口气,第二批反舰导弹冲出水面。
第二批反舰导弹的出水海域与第一批反舰导弹非常近,让美军指挥官开始怀疑,这是不是同一艘潜艇发射的导弹。
只是,谁也不敢保证海面下只有一艘潜艇。
几天前,美军就发现,清津港里的两艘潜艇已经进入日本海。即便中国海军增派的潜艇还没到达,此时也至少有两艘潜艇。如果算上之前经过宗谷海峡进入日本海的那几艘常规潜艇,那么参与伏击的潜艇很有可能有八艘之多。
显然,美军的担忧有点过头了。
进入日本海的中国潜艇只有四艘,从宗谷海峡进来的那两艘潜艇没有前往东朝鲜湾,而是按照周渝生的安排,留在了宗谷海峡附近,监视过往的运输船只,为041型潜艇提供情报支援。此外,这两艘潜艇还有一个任务,即在第二批增派潜艇到达时,用上一次的办法在宗谷海峡里往返数趟,让联军做出错误判断,从而让其他潜艇隐蔽进入日本海西部海域,袭击联军的舰队与船队。
第二批导弹,也是“海龙”号发射的。
萨非墨甘愿冒险再次发射反舰导弹,不是想用导弹取得战果,而是要让美军相信,两艘潜艇都在东边,从而派更多的反潜兵力过来。
为了达到目的,萨非墨还让“海龙”号在发射了第一批反舰导弹之后急加速,并且改变潜深。如果美军攻击核潜艇使用主动攻击声纳进行远程搜索,就有可能把改变了位置的“海龙”号当成另外一艘潜艇。
这个战术确实发挥了作用。
两艘“伯克”级驱逐舰发射防空导弹,拦截第二批反舰导弹时,“斯普林菲尔德”号再次用主动攻击声纳探测到了“海龙”号。因为目标所在海域有所偏差,而且美军艇长不相信一艘潜艇能不顾一切的进行两次导弹攻击,所以在没有发现“第一目标”的情况下,美军艇长用通信浮标发出了消息,警告两栖突击舰队的指挥官,战场东面很有可能有两艘中国海军的常规潜艇。
这份报告,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当时,两栖突击舰队的指挥官正在安排更多的反潜直升机升空,而且已经考虑到,中国潜艇设置了伏击圈,威胁不仅仅来自东面。如果没有潜艇艇长的警告,两栖突击舰队会把反潜重点放在南面,也就是航线前方。接到警告后,两栖突击舰队指挥官不得不重新考虑战场形势。
结果是,原本应该派往南面的四架SH-60中,两架被派往东边。
对“海蛇”号来说,这绝对是天大的好消息。
当然,美军潜艇艇长的做法也无可厚非。虽然萨非墨的战术有很多漏洞,比如一艘潜艇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冒充两艘潜艇,但是在潜艇战术中,任何艇长都知道,绝不能在敌人占优势的情况下,进行两次毫无意义的攻击。
更重要的是,两批反舰导弹的发射间隔时间不到三分钟。
正常情况下,潜艇重新装填弹药需要两分钟,然后还得花点时间为导弹输入目标的航行数据。
要在三分钟内发射两批导弹,几乎不大可能。
“海龙”号做到了,而且用的办法非常简单,即没有为第二批反舰导弹输入新的目标航行数据,而是用了第一批反舰导弹的数据。萨非墨的战术目的很简单,他也没有指望用四枚反舰导弹取得战果。
既然这些反舰导弹注定要被美军的防空导弹击落,就没有必要输入更加精确的信息。
只是,打到这个时候,汪誉涵还没有动手。
不是他不知道战场上发生的事情,“斯普林菲尔德”号使用主动攻击声纳之后,他就知道萨非墨出手了,而且正在为友艇创造突袭机会。可惜的是,两栖突击舰队还在二十五公里之外,没有进入鱼雷的理想射程。
更重要的是,在“海龙”号发射导弹前不久,两栖突击舰队前方的那艘“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刚刚从“海蛇”号附近经过。在用被动声纳监视两栖突击舰队的时候,“海蛇”号还得盯住那艘攻击核潜艇。
汪誉涵知道,不管结果如何,他只有一次机会。
为了把握好这次机会,让萨非墨的冒险变得有意义,他就不能轻举妄动。
海面上,美军驱逐舰成功拦截了第二批反舰导弹。
“海龙”号没有再次发射反舰导弹,因为潜艇上只有八枚反舰导弹。
为了扩大反潜区域,两艘“伯克”级驱逐舰没有继续南下,而是转为向东航行。这么做也是为了掩护海面下的攻击核潜艇,让“斯普林菲尔德”号能够加速航行,以更快的速度逼近敌艇。
显然,美军指挥官没有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反潜直升机身上。
虽然在“斯普林菲尔德”号关闭主动攻击声纳,在驱逐舰发出的巨大噪声掩护下加速向东航行的时候,已经有六架反潜直升机升空,前面四架已经飞行了三十公里,即将到达敌艇所在海域,但是美军非常清楚,在对付性能先进的常规潜艇时,反潜直升机的作战能力没有宣传的那么强大。
在第72特混舰队遭到袭击的战斗中,美军的反潜巡逻机就没有派上用场。
如果连反潜巡逻机都难以对付中国海军的先进常规潜艇,反潜直升机就更加别指望了。
对付常规潜艇,最理想的武器还是一艘高性能的攻击核潜艇。
按照美军在演习与训练中总结的经验,只要被攻击核潜艇咬住,常规潜艇逃脱的概率不会超过百分之一。因此要想对付中国的常规潜艇,就得让“斯普林菲尔德”号尽快隐蔽到达敌艇所在海域。
也就在这个时候,两栖突击舰队前方的SSN767“汉普顿”号也接到了作战命令。
如果东面有两艘中国潜艇,那么“汉普顿”号将能为“斯普林菲尔德”号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第一百四十九章 海蛇的毒牙
第一百四十九章 海蛇的毒牙
为什么要在敌情尚未完全明了的情况下,让“汉普顿”号放弃前进护航任务,与“斯普林菲尔德”号一同转向东面,对付无法确定一定存在的敌艇,从而使两栖突击舰队的反潜网出现重大漏洞?
这个错误战术决策,不但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也改变了一支舰队的命运。
虽然美国当局没有追究两栖突击舰队指挥官的责任,而是把遭受的损失归咎于反潜作战平台,但是这位倒霉的海军准将不得不在听证会、内部调查中度过其生命的最后时光,半年后因为精神崩溃而吞枪自杀。
美军犯的错误,为汪誉涵创造了最佳时机。
“汉普顿”号转向后不久,汪誉涵就让“海蛇”号准备好了五条重型鱼雷,瞄准了仍然以二十二节南下的两栖突击舰队。
大概是觉得距离足够远,“汉普顿”号转向后不久就把航速提高到了二十六节。
这个速度,让“汉普顿”号错过了发现了“海蛇”号的最后机会。
十分钟后,“海蛇”号发射了第一条五百三十三毫米重型鱼雷。
虽然“汉普顿”号正在远去,尾部朝向“海蛇”号,但因为速度过高,无法使用拖拽式声纳,也就不大可能探测到鱼雷发出的噪声,但是汪誉涵还是非常谨慎,把鱼雷设为最低攻击航速。
这么做,也是为了提高鱼雷的射程。
五分钟内,“海蛇”号发射了四条五百三十三毫米重型鱼雷与一条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鱼雷,只在发射管里留了一条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鱼雷。除了那条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鱼雷,其他四条鱼雷均采用惯性自导模式。
显然,汪誉涵与萨非墨非常不一样,他是一个更加谨慎的潜艇艇长。
这一点,也反映在了他的攻击战术中。
五条鱼雷分别射向五个目标,只有一条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鱼雷对准了两栖攻击舰。
用一条鱼雷击沉一艘满载排水量四万多吨的战舰显然不大现实,所以汪誉涵的战术目的不是将战舰击沉,而是将其重创。
在局部战争中,重创战舰的军事意义并不亚于击沉战舰。
即便只被一条鱼雷击中,美军的两栖攻击舰也要回厂修理数个月。如果运气好点,鱼雷命中了战舰的要害部位,炸毁了一些关键设备,或者使战舰舰体主要结构受到破坏,那么这艘战舰至少也要一两年之后才能返回舰队。
这场战争,会持续那么久吗?
要是能够重创五艘大型战舰,这支两栖突击舰队就算报废了。
当然,如果有机会,汪誉涵肯定会给自己增加几个击沉战果。
发射鱼雷之后,“海蛇”号上的官兵用最快的速度为四具五百三十三毫米鱼雷发射管重新装填了鱼雷。
只是,汪誉涵没有急着发起第二轮攻击。
与“海龙”号一样,离开清津港的时候,“海蛇”号也携带了八枚反舰导弹,比正常时多了一倍。结果是,“海蛇”号只携带了十四条鱼雷,一口气发射五条之后,只剩下了九条鱼雷,其中四条五百三十三毫米、五条六百五十毫米。也就是说,如果“海蛇”号再次向两栖突击舰队发起攻击,就只剩下五条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鱼雷。因为只有两具六百五十毫米鱼雷发射管,所以在与美军潜艇交战时,“海蛇”号最多只能同时发射两条鱼雷,自卫能力大幅度降低。
击溃两栖突击舰队很重要,可是活着回去、掩护友艇安全离开更重要。
要不然,汪誉涵不会在发起攻击的时候留下一条重型鱼雷。
此时,美军的反潜直升机已经到达“海龙”号所在海域上空。
六架SH-60分成三个编队,每个编队中,一架在低空投放声纳浮标、搜索海面下的潜艇,另外一架在附近徘徊,准备投放反潜鱼雷。三个编队同时展开搜索,能够覆盖常规潜艇的所有逃逸方向。
海面下,“斯普林菲尔德”号也即将到达。
与敌艇所在海域的距离缩短到二十公里后,“斯普林菲尔德”号开始减速,并且再次启动主动攻击声纳。
在这个距离上,不用考虑任何干扰因素。
凭借强大的能量,主动攻击声纳足以发现任何海下目标,并且进行精确定位。潜艇要做的只是在发现敌艇后,立即发射反潜鱼雷。
这个时候,美军的联合反潜战术发挥到了极至。
三个反潜直升机编队故意在敌艇向东逃逸的航线上展开,用声纳浮标构筑起一道严密的反潜网,逼迫敌艇从其他方向逃逸。如果敌艇向南、或者向北逃逸,肯定会把宽大的侧面暴露在攻击核潜艇面前,而且无法及时进行反击,让攻击核潜艇获得机会。如果敌艇继续向东逃逸,则会撞上反潜直升机布下的反潜网,被空投反潜鱼雷击沉。如果敌艇向西突围,则会受到攻击核潜艇先发制人的攻击。
在美军参与过的反潜演习中,这个战术屡试不爽。
一般情况下,如果敌艇是一艘常规潜艇,会选择呆在原地,而不是向任何方向突围。
只是,呆在原地的生还概率也非常渺茫。
美军会逐步收拢反潜网,仔细搜索每片海域,向任何可疑目标发射反潜鱼雷,直到发现海面上出现潜艇残骸为止。
在茫茫大海上,躲避的机会肯定不大。
虽然交战海域靠近朝鲜半岛,水深在四百米到六百米之间,而041型的极限下潜深度超过四百五十米,只要找到合适的地点,“海龙”号就能座底,但是在平坦的海底,潜艇很难找到藏身的地方。
只要有足够的时间,美军肯定能够找到“海龙”号,并且将它送到海底。
可惜的是,美军没有足够的时间。
反潜直升机与攻击核潜艇全力搜索“海龙”号的时候,“海蛇”号的攻击见效了。
因为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鱼雷的最低攻击速度比五百三十三毫米重型鱼雷高了五节,所以首先逼近两栖突击舰队。
鱼雷进入尾流自导阶段后,“海蛇”号切断了导线。
随即,鱼雷开始加速,以六十五节的最高攻击速度发起冲刺。
这时候,鱼雷就没有隐蔽性了。
别说驱逐舰,连两栖战舰的舰壳声纳也发现了袭来的鱼雷。
鱼雷袭来,美军才猛然醒悟,战场上确实有两艘潜艇,而且不是在一个方向上。如果发射鱼雷的潜艇在东边,位于舰队东面的反潜直升机、反潜驱逐舰与攻击核潜艇早就发现鱼雷了。
西边也不可能,因为舰队离朝鲜半岛不到二十公里。
至于北面,更加不可能。如果那艘潜艇埋伏在北面,早就应该动手了,而不是等到两栖突击舰队过去后再发射鱼雷。
显然,第二艘潜艇在舰队南面,也就是在舰队航线前方。
醒悟归醒悟,美军却无法立即找到“海蛇”号,甚至无法在第一时间大致判断出敌艇的方向。
五条鱼雷转为自主攻击前,航向已经做了调整,各自咬住了攻击目标。
如此一来,美军就无法根据鱼雷的来袭方向判断潜艇的埋伏地点。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