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燃烧的海洋_1

_214 闪烁(当代)
以当时的情况,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利用日本。
在钱德勒看来,日本与印度结盟,中国将两面受敌,战略扩张势头必然遭到遏止,美国就能借机巩固其他地区。
最重要的是,美国可以避免在中国的上升期与中国直接对抗。
只是,局势的发展,与钱德勒的预料有很大的出入。
在他看来,至少要到二零四零年,印度才有实力挑战中国,而且有足够的战略威慑力量阻止中国发动大规模战争。在无法击败印度的情况下,中国将别无选择,只能倾尽全力对付日本。
结果可想而知,日本肯定能在美国的支持下打一场翻身仗。
也许,日本不可能彻底击败中国,毕竟日本没有战略打击能力,只能确保在局部战争中取胜。可是,只要日本能够在一场局部战争中击败中国,就能遏止中国的扩张势头,迫使中国转为战略防御。
毫无疑问,这是最理想的结果。
在中国接受了既成事实,即无法挑战美国之后,也就必须接受新的国际身份,放弃挑战美国的所有想法。
对美国来说,这意味着用最小的代价取得了最大的胜利。
别的不说,至少在数十年之内,美国的霸权地位将无人能及,而且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挑战美国。
可惜的是,钱德勒的预料并不准确。
二零二七年的那场战争,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也破坏了他的战略规划,让他不得不面对一个更加糟糕的现实。
丧失了战略威胁能力的印度,已经失去了挑战中国的资格。
可以说,就算印度能在经济上取代中国,从而使美国摆脱必须在经济上向中国妥协的被动局面,在政治、外交与军事上,印度都不可能取代中国,甚至不可能获得再次对中国构成威胁的能力。
原因很简单,中国绝对不会让印度再次成为有核国家。
最有代表性的,当属这几年,中国情报机构在印度策划的刺杀行动。特别是去年,中国军事情报局秘密刺杀了印度最重要的核技术专家,使印度的核技术水平倒退二十年,也使该情报机构负责人下课。
在钱德勒看来,如果有必要,中国甚至会主动发动一场战争,彻底消除印度的威胁。
显然,遏止中国的努力已经失败。
钱德勒非常清楚,此时介入与中国有关的战争,都将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甚至有可能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但是又不能无限制的让中国扩张下去,必须迟滞中国的扩张势头。
结果就是,美国必须尽可能的利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矛盾。
正是如此,在钱德勒的主导下,美国的对越态度一波三折,最终使中国不得不通过战略围剿来对付越南。
在钱德勒的战略规划中,越南属于“消耗品”。
大概是对越南战争记忆犹新,钱德勒丝毫不怀疑越南的实力,即中国只要与越南爆发全面战争,就会遭遇惨败。也许越南的结果会更加糟糕,毕竟战争在越南进行,可是中国的结局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为此,钱德勒有足够的理由,点燃越南的战争野心。
中国采取行动之后,钱德勒等待已久的机会终于成熟了。
越南已经被中国逼到角落,是战是和都得尽快做出选择,拖下去,只会使越南丧失最后的选择权。
对钱德勒来说,他必须尽快采取行动。
原因很简单,没有美国的支持,越南不可能挑战中国,最终只会向中国妥协,成为中国在中南半岛上的盟友。中国轻易拿下越南,意味着钱德勒的战略部署全盘失败,今后再也没有机会阻止中国向外扩张。
事实上,中南半岛上的紧张局势,正是钱德勒期望看到的结果。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他推行的对越政策必然引发的结果,因为中国不可能一直对和平谈判抱最大期望。
四月底,在黎平寇访问金边后,钱德勒前往国会,向外交与军事委员会做闭门陈述。
在这次闭门会议上,钱德勒明确提出,美国应该有限支持越南,阻止越南在南海问题上向中国妥协。
也正是这次闭门会议,促成了钱德勒在五月一日访问河内。
从美国国会的态度来看,希望爆发战争的不仅仅是钱德勒,还有那些替利益集团说话的联邦议员。
也就是说,美国的利益集团,才是真正的战争推动者。
第十三章 底线
第十三章 底线
利益集团推动战争,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严格说来,中国在中南半岛的政策,也是受利益集团驱使,特别是国内私营企业对海外市场与资源的迫切需求。
作为完全市场化的国家,美国重大战略的利益倾向更加明显。
虽然钱德勒是职业军人与职业政治家,但是他与美国利益集团,特别是军火、金融、能源等利益集团的关系绝对非同一般。别的不说,他能在二零二八年战胜帕克斯、获得共和党提名,并且在随后的大选中战胜民主党候选人,成为美国历史上第四十六位总统,就得益于利益集团的全力支持。
根据CNN公布的调查数据,钱德勒用于竞选的五十七亿美元中,大概有四十二亿来自军火、金融、能源、资源与贸易组织,而他在大选中的竞争对手,只获得了不到三十亿美元的企业捐助。
既然拿利益集团的钱当选总统,钱德勒自然要为利益集团服务。
在联邦政府官员的安排上,这一点体现得非常明确。在钱德勒任命的五十七名主要联邦官员与高级幕僚中,五十四人拥有利益集团背景,没有背景的三人,也来自利益集团控制的民间机构。这其中,十八人来自“外交咨询委员会”。要知道,这个机构早已被公认为西方金融集团的代言人。
如此一来,钱德勒的大战略,可以看成是美国利益集团的大战略。
说得更准确一些,钱德勒的政治主张,特别是在对外事务上的观点,基本上反应了以金融集团为首的西方利益集团的利益诉求。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第二次朝鲜战争。
在这场夺去了数十万条人命的战争中,最大的获益者就是西方金融集团,而不是获得生存机会的朝鲜、也不是借机强大起来的中国。通过这场战争,西方金融集团用常人难以发现的方式完成了全球剪羊毛的“壮举”。
要知道,战后五年,全球主要货币的贬值幅度都在百分之五十以上
这就意味着,老百姓手里的存款在无形之中减少了一半,以不流血的方式把财富集中到了少数人手中。
只是,十五年后,第二次朝鲜战争的红利已经消耗一空。
随着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老百姓又积累起了财富,已经尝到了甜头的金融寡头肯定会再次发动战争。
只有通过战争,才能用平民百姓都难以察觉到的方式收刮财富。
可以说,这正是美国积极策划中越战争的根本动机。
在飞往河内之前,钱德勒已经得到了国会议员的慷慨承诺:只要中国对越南发出了战争威胁,美国将为越南提供除参战之外的一切军事援助,支持越南进行以捍卫主权为目的的战争行为。
这就意味着,钱德勒可以在河内做出足够让越南动心的战略保证。
问题是,这些保证可靠吗?
五月三日上午,牧浩洋接到了黄峙博的电话,随后赶往总参谋长办公室,黄峙博已经让秘书调好了电视频道。
一般情况下,黄峙博办公室里的那台大屏幕投影电视只是摆设。
这次兴师动众,主要是越南外交部已经发布消息,钱德勒与越南国家领导人将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
显然,钱德勒的河内之行已经取得成果。
“李明阳昨天晚上就给我打了电话,钱德勒已经做出安全保证承诺。”黄峙博把电视调到了静音状态。“具体情况还不清楚,但是有一点已经搞清楚了,钱德勒开出的条件已经被越南当局接受。”
“美国打算出兵越南?”
黄峙博笑了笑,说道:“可能性非常低,除非钱德勒有信心在越南击败我们。”
“他缺乏的不是信心,而是野心。”
“不管怎么说,我们必须把美国的影响考虑进去。”
牧浩洋点了点头,说道:“我认为,钱德勒不会做出出兵承诺,因为这会迫使我们提前采取行动,而美国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向越南部署足够的军事力量,更不可能在一夜之间熟悉越南。”
“你的观点是,钱德勒只做出了有限的安全保障承诺?”
“这是最合理的选择。”
“为什么?”
“我们首先得相信,不管是美国、还是越南,都不认为我们会主动发起战争,因此在军事政策上肯定会有所保留。说得直接一点,只要做出这个战略判断,钱德勒就会认为,只要及时给予越南军事援助,帮助越南提升军事力量,就能阻止我们发动战争。越南当局也会持同样的观点,即在我们完成战争准备之前,有足够的时间增强国防力量,从而让我们放弃战争野心。”
“这也是事实。”
牧浩洋笑了笑,没有反驳。
虽然战略部署已经开始,但是进入军事策划阶段之后,黄峙博与牧浩洋都认识到,立即发动战争的可能性非常低。原因很简单,中国的军事部署并不针对越南,而是把重点放在了东西两端。要想在越南打一场大规模战争,仅前期部署就需要数个月,最快要到年底,才能集结足够的作战部队与军事物资。
拖到年底的话,局面将发生剧变,也就得重新进行战争部署。
黄峙博沉默了一阵,说道:“拖下去,对我们非常不利。我们还得考虑一个问题,即在我们的军事威胁升级之后,美国会不会与越南结盟,以此来牵制我们。如果是,我们就得放弃战争行动。”
“可能性不大,但是确实存在这种可能。”
“你的观点呢?”
牧浩洋愣了一下,说道:“迟打不如早打,等到丧失了所有战略优势,再来解决问题肯定不是最好选择。”
“早打的话,怎么打?”
“增强空中打击的比重,缩小地面战争的范围。”牧浩洋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战争爆发后,各方面的准备工作都将加快。我的意见是,首先完成空中打击的部署工作,其他的等到战争爆发后再准备。”
“有把握吗?”
牧浩洋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这时候,越南外长出现在了电视屏幕上,黄峙博也没再讨论下去,开启了声音频道,只是两人都听不懂,只能看下方的同步翻译字幕。
看完新闻报道,两人的眉头都锁到了一起。
钱德勒确实开出了军援大单,不但答应为越南提供更加先进的武器装备,还答应为越南提供人员培训,帮助越南建立现代化的军事指挥体系,并且让美军重返越南,只不过是军事顾问。
更重要的是,越南向战争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在接受美国的军事援助时,越南承诺把南海争议地区的油田开采权出售给美国企业,并且以此支付军购费用。
要知道,几年前,越南就打算这么做。
当时,中国就发出了战争威胁,宣称越南出售争议海域的油田开采权,等于侵犯中国的主权,也就等于向中国开战。
问题是,能够以此理由向越南开战吗?
两人还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
黄峙博过去接电话的时候,牧浩洋去关掉了电视。
“好的,我知道了。”黄峙博只说了一句话,就放下了话筒,转而对牧浩洋说道,“总理打来的,高层将在下午召开会议,让我们提供军事解决方案。是战是和,几个小时后就有答案了。”
“现在才打招呼?”牧浩洋有点惊讶,“我连一点头绪都没有。”
“怕什么,又不是让你一个人去,有我在呢。”黄峙博笑了笑,说道,“再说了,高层领导需要的不是战术计划,而是一套可行的战争计划,或者说是一个较为肯定的答复,你不会心里没数吧?”
“最好还是准备一下。”
“行,你抓紧去准备。午饭之后,我给你打电话。”
牧浩洋没有耽搁时间,立即起身告辞。即便只是给出一个答复,他也得准备周全,总不能凭个人判断,去影响战略决策吧。
此时,国际舆论已经炸锅了。
因为中国早已把南海资源与国家主权联系起来,底线就是不破坏现状,即中国默认越南已经在南海建立的开采平台,但是不接受越南扩大开采范围,更不会接受越南把开采权转让给其他国家、或者是其他国家的企业,所以越南当局承诺出让油田开采权,等于越过了中国的底线。
在做报道的时候,几乎所有新闻媒体都提到了“战争”。
只是,一些西方新闻媒体也提到,中国无权由此向越南开战,因为中国对南海主权的利益诉求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而越南对南海的实际控制,已经是既成事实,越南转让油田开采权,并未破坏既成事实。
按照一贯原则,越南在既成事实的基础上采取行动,并未侵犯中国的主权。
当然,并非所有新闻媒体都持这种观点。
可以说,皮球已经踢到了中国脚下,何去何从还得看中国的态度。
北京时间上午十点半,杜小蕾在外交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中国的官方立场:越南当局的行为已经危害到中国的主权利益,对中国构成了侵犯,而中国有理由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与行动,纠正越南当局的错误行为。
这番外交声明有点模棱两可,但是战争意味非常浓厚。
第十四章 战争前奏
第十四章 战争前奏
在外界看来,杜小蕾发表的外交声明不够强硬。
不是外长不够强硬,而是中国领导层在是战是和的问题上,存在很大分歧。当天下午的高层会议上,易援朝与黎平寇争得面红耳赤。两人的主要分歧不是该不该打,而是有没有能力打。
虽然易援朝是主和派领袖,但是在该不该打的问题上,他的观点与黎平寇差不多,即越南越过底线,战争就不可避免。只是在他看来,现在的中国没有能力对一个有一亿多人的国家发动一场大规模战争,而且越南只是发表声明,没有采取实质性行动,中国暂时没有理由向越南宣战。
黎平寇的态度更加直接:不仅该打,还应该立即采取行动。
争论到最后,两人必须面对一个现实问题:拿什么来打这场战争?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战争经费。
二零三零到二零三一财年度预算早已通过,就算黎平寇东挪西用、压缩不必要开支,最多只有五千亿节余。这点钱,打一场小规模战争都不够,更别说大规模战争了。没有钱就打不了仗,预计战争开支在三万亿元左右,而且半数必须当年支付。缺口有一万亿,黎平寇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必须承认,黎平寇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总理。
在很多人看来,他别无选择,只能通过央行增发货币,然后用国债、战争债得方式获得融资。
果真如此的话,肯定会遭到易援朝反对。
原因很简单:到二零三零年初,中国的国债突破三十万亿元,相当于中央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两倍,早已超过警戒线。算上地方政府、国营企业、中央部门发行的债券,债务总量超过六十万亿元,为二零二九年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八十。虽然这个比例不算高,远底于美国,但是人民币的流通性远不如美国,中国的实际债务负担比美国高得多,债务甭盘的风险也大得多。
增发债务,等于动摇根基。
事实上,这也与黎平寇这些年来的执政方向完全相反。
出任总理之后,黎平寇一直在努力降低国家债务水平,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二零二二年之后的七年中,除了二零二七年与二零二八年受第一次印度洋战争影响,政府债务负担有所增强之外,其他五年都在降低。二零二六年降到了二零一四年以来的最低水准,总体债务负担仅为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四十五,不但远远低于美国,比一向注重控制债务水平的欧盟还低了十七个百分点。
政府降低债务水平,等于缩小了货币供应量,在大规模超发货币的背景下,等于控制了通货膨胀,增强了老百姓的消费能力,从而推动经济更加有效的发展,从根本上提升了人民币的保值率。
可以说,这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作用。
这时候,增发货币,肯定存在风险。
虽然相对于总量为六十万亿的债务、三十万亿的国债,三万亿战争债不算什么,但是谁也不能保证,用三万亿就能打赢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规模战争,而且打赢战争之后,还有很重的负担。
这就意味着,债务很有可能在战争期间失控。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讲,这无异于自寻死路。
万幸的是,黎平寇没有在债务上打主意,而是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用国营资产获取贷款。
这个办法回避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增发货币。
如果直接由政府发行债券,得让央行增加货币发行量,增大流动性,从民营银行获取贷款,等于利用民间资本,不会增大货币发行量。虽然这么做同样会增加政府债务负担,但是可以用战争红利偿还债务。
所谓的“战争红利”,正是中南半岛的广阔发展前景。
按照黎平寇的说法,战争结束后,政府可以通过行政担保的方式偿还战争贷款,不用为此花一分钱。
显然,这很有诱惑力。
虽然易援朝仍然反对立即开战,但是提不出更好的反对理由。
必须承认,黎平寇做足了准备工作,在提出这个提议的时候,已经联系了几家银行,获得了民间资本支持。
当时,至少有五家大型民营银行愿意为政府提供战争贷款。
在黎平寇提交的文件中,这五家民营银行承诺的战争贷款已经达到五万亿,而且承诺在必要的时候把上限提高一倍。
拿十万亿打一场战争,胜算不会小到哪里去。
既然易援朝不再反对,黎平寇的战争提案没再受到阻挠。
显然,易援朝是一个不太懂经济的元首,忽视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黎平寇提到的偿还方式是否有效。
虽然政府提供的行政担保有一定的价值,可以用来偿还贷款,但是在此之前,政府已经用国营企业的股份做抵押。说得直接一点,如果黎平寇提出的偿还方式没有办法兑现,就得出让国营企业股份。
很明显,黎平寇利用这场战争,拉开了“去国有化时代”的序幕。
讨论近四个小时之后,在最终的表决中,以微弱优势通过了向越南宣战的决议,随后进入战争讨论阶段。
黄峙博没有出风头,而是把机会让给了牧浩洋。
因为参会的主要是高层领导,没有几个搞得懂军事问题,所以牧浩洋尽量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只强调了战争将分阶段进行。
整个报告只花了半个小时,没有耽搁太多时间。
战争方案获得通过后,会议结束。
北京时间二零三零年五月三日晚上十点,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宣布,将在五月四日上午发表重大外交公告。
这下,全世界的神经都紧张了起来。
下午的时候,已经有电视台报道,中国高层正在召开会议,很有可能商讨是否借此机会向越南宣战。
虽然中国官方没有发布消息,但是战争的迹象非常明显。
傍晚,网络上出现了中国西南地区军事部署调动情况的最新地图,中国空军与海军正在向西南地区增派作战飞机。随后,几家西方电视台报道,之前一直驻扎在大连的“黄帝”号航母已经出港。因为“长江”号与“黄河”号航母战斗群在四月份先后离开榆林港,所以中国海军的三支航母战斗群都已出动。
最重要的消息在晚上八点左右出现。
驻扎在舟山与青岛的两个陆战旅开始集结,两支两栖登陆舰队也已到达,表明中国的军事动员工作正在加速。
只是,仍然有部分人认为,中国只是在向越南施压,没有打算开战。
虽然这种观点很乐观,但是忽视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即中国要向越南施压,首先会在外交上采取行动,而不是进行军事集结。如果首先进行军事集结,那么中国很有可能采取行动。
这个晚上,牧浩洋也不轻松。
在下午的会议上,他已被任命为前线总指挥。只是这次没有让他去舰队,而是让他前往榆林港。
按照黄峙博的安排,前线指挥部将设在榆林港。
连晚饭都没来得及吃,牧浩洋就搭上了飞往榆林港的专机。由他亲自点名提到的几名主要指挥官,即负责空中作战的杨禹方、负责舰队作战的章玉廷、负责海上封锁的周渝生、负责陆战队作战的庞跃龙均已收到命令,从各自的驻地赶往榆林港,而负责情报工作的马明涛则与牧浩洋同行。
这次,牧浩洋身边还多了一个高级指挥官,即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在志愿军司令部共事的赵元任。
十多年前,赵元任不过是一名陆军少校,是戚凯威手下的参谋之一。
现在,他已经是陆军少将了,而且是戚凯威最得力的手下之一。不出所料的话,戚凯威将在两年后出任陆军司令,而他则很有可能晋升为陆军中将,出任陆军参谋长,继续辅佐戚凯威。
在朝鲜战场上,牧浩洋与赵元任的关系并不怎么样,打交道的次数也不多。
这次,是戚凯威推荐由他指挥陆军作战。因为需要一名陆军指挥官,又想不到更合适的人选,所以牧浩洋接受了戚凯威的建议。
一路上,赵元任有点放不开。
牧浩洋也没有理会他,因为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组建前线司令部是小事,对牧浩洋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了。最重要的是,与他配合的几名指挥官都有自己的班底,而且都会带到榆林港。把这些人员整合起来,前线司令部就出来了。
需要立即处理的只有一件事:确定总体战争计划。
在此之前,牧浩洋必须搞清楚情况,特别是越南的军事力量。只有对敌人有了更多的了解,他才能确定作战方案。
这也是牧浩洋叫上马明涛,让他一同前往榆林港的原因。
二部提供的情报不算少,堆起来有几米高,而牧浩洋不可能在几个小时内看完,所以得让马明涛帮忙,找出重点。
还好,马明涛早就有所准备。
四月份,他就接到了牧浩洋的电话,对越南的情报做了整理,按重要性区分,以便牧浩洋阅读参考。
当然,作为情报参谋,马明涛还要把各份情报熟记于心。
很多时候,司令官不会去翻越情报文件,而是直接询问情报参谋。
第十五章 宣战
第十五章 宣战
“总体思路没错,空中打击方案基本上没问题。”牧浩洋揉了揉额头,拿起了一块夹心饼干。“我个人判断,空中打击将持续十五天左右,最多不超过二十天。具体如何,还得跟老杨谈谈。”
“关键得看打击范围,如果只针对军事目标,一周就足够了。”
牧浩洋笑了笑,说道:“既然是大规模战争,就不可能只炸军事目标。除非越南当局回心转意,不然在发动地面战争之前,肯定得扩大轰炸范围,争取在陆军打过去之前,让越南倒退二十年。”
马明涛笑了笑,朝坐在旁边的赵元任看了一眼。
“老赵,你觉得呢?”牧浩洋把话题抛了过去。
“我?”赵元任愣了一下,说道,“真要这么打,基本上没有陆军的事。”
“话可不能这么说。”牧浩洋拿起香烟,先给赵元任点上了一根,给自己点上后,把烟盒丢给了马明涛。“虽然跟老挝、柬埔寨相比,越南算得上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国家基础设施也比较完善,但是越南仍然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国家,而且城镇主要集中分布在湄公河三角洲与红河三角洲,其他地区都非常落后。真要打地面战争的话,肯定会非常艰难,搞不好会成为第二次越战。”
赵元任没有急着开口,牧浩洋的意思是,越南会成为中国的泥潭。
“老赵,放开点,这里没有外人。”马明涛笑了笑,说道,“牧司令很民主,大家有想法都可以说出来。”
牧浩洋笑了笑,等着赵元任开口。
“我也这么认为,真要打地面战争,就得避开偏远地区。”赵元任看了牧浩洋一眼,又说道,“地面战争必须围绕城市打,争取在城市附近歼灭越军主力。我的意见是,首先由陆战队在越南中部地区登陆,切断南北交通线,阻止盘踞在湄公河三角洲的越军北上,陆军则集中兵力歼灭红河三角洲地区的越军。在北面站稳脚跟后,再向南推进,或者在南方开辟第二登陆场。”
牧浩洋点了点头,说道:“这也是我的观点。”
“歼灭越军主力不是难题,关键是歼灭越军主力之后,如何应付小股敌人。”赵元任长出口气,说道,“虽然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越南的民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越军主力被歼之后,肯定会跟我们打游击战。对我们来说,真正的考验不在城市里,而是在城市外的丛林里。”
“必须避免打游击战。”
赵元任点了点头,说道:“游击战肯定无法避免,关键是怎么打,以及由谁来打。”
“你的意见是……”
“尽快在越南当地组建一支能打的武装力量,让越南人打越南人,我们只参与非接触性战斗。”
牧浩洋皱起眉头,没有立即表态。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