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识人用人管人

商谋子(当代)
《识人用人管人》
从眼眉识人的艺术(1)
上卷识人
自从呱呱坠地,识人便成了人们生存的一种本领。人生流转,岁月匆匆,抹去了多少记忆,仿佛在昨日。岁月练就了我们一双善于识人的火眼金睛,它帮助我们,由表及里,由里看表;由近识人心,由远识人气,我们以识上之法,以求保全,以求发展;我们以识下之法,以求任贤,以求用人;经验告诉我们“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经历告诉我们“真金不怕烈火炼,危难之日见真情”。识人,一门察古知今的大学问,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第一章从眼眉识人的艺术
曾国藩指出,“有感于内,必形于外”。一个人的修养往往表现于外表,举止衣着,先有三分气象,话未出口已有七分先机。由表入里识人,须细辨其天性、品德、心理、心地、胸怀、修养。目光敏锐之人三步之外,则识人八九不离十,有此一招,则人莫能欺。
□如何从人的外形识人
曾国藩指出,人的外貌都有其独特的类型。古人根据金、木、水、火、土五行的性质和象征意义,用类比取象的方法,把人的形体相貌用五种来概括,即是金形、木形、水形、火形、土形,这与美术上对人头部的分类有共通之处。美术上把面部分为八种:目字形、国字形、田字形、甲字形、申字形、风字形、由字形等。全在于其认识问题的出发点不同,但本性一样。
曾国藩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人既然是宇宙中的精华,万物中的灵长,其构成元素也是金木水火土,当然也该合自然之性,因而说:“禀五行以生,顺天地之和,食天地之禄,未尝不由于五行之所取,辨五行之形,须尽识五行之性”。
这个思想成为古代人才学的理论依据,因此在《五行象说》中讲道:
夫人受精于水,故禀气于火而为人,精合而神生,神生而后形全,是知全于外者,有金、木、水、火、土之相,有飞禽走兽之相。
这段表明,中国古人不知凭什么知道生物最初来源于水中,“人受精于水”这个思想可不简单。达尔文等西方生物学家论证的生命来自水中,比中国古人对此的论断迟了好几百年。
照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人既然源自于动物,则脱不得自然生物的属性,因此用飞禽走兽比拟人形,也无不可。三国时的名医华佗仿五禽而成的“五禽戏”,是锻炼身体的好方法。但古代相术把飞禽走兽与人形的相关性说得神乎其神,奥妙无穷。
根据五行的分类,各种形态类型的分述如下。
(1)金形人。形貌:面额和手足方正轻小,如一块方金,骨坚肉实。肤色:白色。声音:圆润亢亮。性格:刚毅果决,睿智机敏。有诗证曰:“部位要中正,三停又带才,金形人入格,自是有名扬。”
(2)木形人。形貌:瘦直挺拔,如笔直大树,仪态轩昂,面部上阔下尖,眉目清秀,腰腹圆满。肤色:青色(白中透青)。声音:高畅而洪亮。性格:温和宽仁。有诗证曰:“棱棱形瘦骨,凛凛更修长,秀气生眉眼,须知晚景光。”
(3)水形人。形貌:圆满肥胖,肉多骨少,腰圆背厚,眉粗眼大。肤色:略黑。声音:缓急不定。性格:情感丰富,富有想像力,聪明机智,多变。有诗证曰:“眉粗并眼大,城廓要圆团;此相名真水,平生福自然。”
(4)火形人。形貌:头额窄下巴宽,鼻子高大而露孔,毛发较少。肤色:赤色。声音:燥烈。性格:情感激烈,性格暴躁,直来直去。有诗证曰:“俗识火形貌,下阔上头尖,举止全无定,颐边更少髯。”
(5)土形人。形貌:敦厚壮实,背隆腰圆,肉轻骨重,五官阔大圆肥。肤色:黄色。声音:浑厚悠长。性格:仪态安详,举止缓慢而稳重,冷静沉着,但城府很深,难于测度;待人宽厚,讲信用。有诗证曰:“端厚仍深重,安详若泰山,心谋难测度,信义重人间。”
这五种类型的人,是五行的推衍,天下所有人的形貌不外乎来自于此。
由此可见,人的容貌举止是人的美丑善恶中非常明显地表现出来的外在的东西,但是其中也有天命人事的因素隐藏其中。《孔子家语》中说:“澹台子羽有君子的容貌,但是他的行为举止却与其容貌不相般配。”《论语》中说:“子张的为人高不可攀了,但是难以带领人一同进入仁德。”澹台灭明及颛孙师二人的威仪举止肯定有过人之处,但是孔子有衣貌取人、失之子羽的感叹,曾子有子张难与共入仁德的感慨。这就是天命有相但人事上却不努力的原因;如果不是孔子,别人怎能知道这层道理。后代靠相貌观人察事的人很多,而且特别注重容貌。年轻的纨绔子弟大都是打扮美丽妖冶,身穿奇装异服,而面貌态度,行为举止,像柔弱女子一般。这样的人,人见人爱,但是处朋友则有始无终不欢而散;一起共事则少有成功,想和性格刚毅、言语迟钝的人一起共事是太难了!而且还有运用内史叔服所谓下体丰满必有后代的说法观人察士的事例:如唐朝李眅派遣将领,必选面有福相之人。曾国藩亦常审视属员随从是否面有福相,并以此决定任职的大小,其中虽偶然有巧合的事例,终究不可引以为训;难道不知道楚国的叶公子高身材短小瘦弱,走起路来像要被风吹去似的,但就是叶公子高平定了白公胜的叛乱,以此名闻后世,这件事《春秋左氏传》有记载。当初,沈攸之前往领军将军刘遵考处,请求招收自己为白丁队主,为沈攸之形象丑陋没有答应,但沈攸之最终成为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长期在外领兵打仗,这件事《宋书》中有记载。大概仅用相法谈论人的容貌举止,很难做到事事都有验证,也不是本书所想涉及的内容。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
从眼眉识人的艺术(2)
容貌举止察人,尤其是一个人的头部更为重要。
头为人的神明之府,人的智慧都集中在头部。所以观头识人智慧应该说是比较科学的。
(1)四方型:或称实业家型、运动家型。这种头面型的特征:前额上部方形,方下巴,身体亦随之有方形的趋向。这种头面型造成的是大将领、实业家、运动家、飞行家、探险家。这种头面男子较多,女子较少。这种人精力充沛,生性活泼,喜运动,好冒险,不受拘束,好自由,喜户外生活。这种人不爱谈理论,而讲求实际,却有建设性。他们的身体很能耐劳,吃得苦中苦。他们的缺点,就是不喜欢读书,智力懒惰,不善思考问题,所以他们只好用他们的手及身体,实地去做或执行思想家所计划的事情。
(2)长方型:头窄,长脸,有点长方形。这种头面型的人,擅长外交手腕,喜交际,友善和气,态度温和有礼,很聪明,机警。这种人欲达到目的,决不动武力,而用他的机智、外交手腕、计谋。这种人女性较少。这种人做一个外交家、推销员很合适。但这种人的缺点是缺乏魄力和执行力,且不善理财。
(3)圆脸型:英国著名相家柏里先生在分析头面时,发现这种头面型圆的人,其身体也圆,其为人处事也是四面圆通,八面玲珑。这种人永远是乐观的,对一切都感到安然惬意。所以,这种人永远是和气、幽默、可亲的。这一种人天性爱好享乐,爱吃贪睡,结果身体愈胖愈不免懒惰。这种人如果是女性,则还要加上聪明伶俐,讨人喜欢这一优点。这种人擅长管理行政,很有理财的才能。当我们提到某某商界富豪,某某工业巨头,某某银行董事长,就会联想到一个脸孔圆圆的肚子大大的胖子形象。
(4)椭圆型:或称鹅蛋型。这种人若是男性,则很稳重,多思考,少说话,心里很明朗,做事一丝不苟。讨人喜欢,宜做行政、经理之职业。这种人的缺点是自私心重,死爱面子,经不住外来打击。这种人若是女性,聪明过人,爱读书,好艺术,会管理家务,为人温和,讨人喜欢,宜做教师、医生、文秘等职业。这种人的弱点是头脑简单,心胸狭窄,易冲动。
(5)三角型:或称智慧型、理想型、艺术型。这种人的头面型是前额高而宽,下巴尖,脸型如一个倒三角形。这种人智力灵活,好深思,善推理,爱钻书本,富于创造力,生性聪明,足智多谋。这种人的弱点是体质弱,缺乏活力,户外活动过少,不惯于体力劳动,容易冲动。发明家、设计家、文学家、教育家、评论家、思想家多属于此种类型。
(6)残月型:这种头面型的特征是,前额后倾,鼻梁高,唇部突出,下巴短而后缩,如“(”型。这种面型的人,智力极佳,思想极快,行动敏捷,善观察,富创造力,喜进取。他的个性可以用一个“快”字来表示。所以,他的缺点就不免过于性急,欠深思熟虑,常常妄动。故有云:“面中仰而人不义,盖其人常妄动的缘故。”这种人,言多而直爽,故易失言。这种人虽然反应快,但都是5分钟热情,缺乏持久性,而且易冲动,易发怒。
(7)反残月型:这种人的头面型特性是,前额突出,眼眉部分平坦,鼻子低,唇部短缩,下巴突出,如“)”型。这种头面型的人与前面残月型的头型正相反,他的个性可以用一个“慢”字来表示。思想、行动皆缓慢,一切吞吞吐吐,不急进,性情固执,想法不切实际,缺乏创造力。但是,这种人却因此养成一种谨慎、不盲从、不冲动的性格来。这种人处世镇静从容,理想重于感情,一切三思而后行,不轻举妄动,动则有收效。故相书云“面中凹而机谋深”。故这种人惹祸少,能忍耐,有持久力,态度温和,随遇而安,都是其优良的性格。
(8)平直型:这种头面型的人数较多。它的特征是:前额平直,鼻梁平直,嘴与下巴也平直,上下成“|”线型。这种人的性格常常在深思及盲动之间,所以易趋于犹豫不决。其心境常处于平静如湖水,有时也如波翻滚,左右摇摆不定。这种人如鼻梁骨突出一些,是智慧的象征,事业成功多于失败。但如鼻梁骨陷塌,鼻孔上扬,则往往是愚昧型,事业失败多于成功,或者是一生碌碌无为,灾难频频。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
从眼眉识人的艺术(3)
(9)缩额型:额头后倾,眼眉高挑,高鼻梁,嘴唇短缩,下巴长而突出,如一个“∠”型。这种人因前额后倾,所以思想敏捷,智商高,下巴长而突出,所以行为慎重。他的性格是重实际,有魄力,善谋略。这种人是一个领袖人才,组织力强,雄辩家。其弱点是易趋专制,固执己见,怀疑心重。假如你是一位未婚的先生,要去追求这种头面型的小姐,你最好要有耐心,不妨多花些时间。因为这个小姐或者已属于你,只是她还没找到行动的时机而已。
(10)啄额型:这种头面型的人的特征是,前额突出,眼眉平坦,鼻子低平,嘴唇突出,下巴短缩。这种人的行动快于思想,故不易于先有周密的计划而后行动,常常不免轻率疏忽,所以每每行动后再后悔。这种人不大重实际,重理想,人也聪明能干,口才好,常常也会做几件成功的事业,令人夸赞。但是,这种人易于冲动,缺乏忍耐力,领悟性较弱。假使读者诸君想恋爱早日成功,奉劝你去寻找这样的对象,成功率很大。中年脱发谢顶从而使额头与头顶连为一体,是善于理财的表现,有掌管钱物的能力。
如果容貌恭敬就是吉利,如果容貌不恭敬就会怠惰,倔傲、骄纵、衰落,这样一来就会有祸患;如果举止端庄则吉利,如果不是举止端庄,如步履太大,高视阔步,站位不当就会有祸患。这些观点都是根据人情事理,和阴阳五行灾异之说迥然有别;只不过是论述容貌的地方比论述举止的地方多一些罢了!然而如《后汉书》记载汉桓帝时梁冀秉持国政,兄弟富贵盛极,骄傲自恣,喜欢驱马驾车,长驱直入,甚至回家时仍然马不停蹄,长驱而入,老百姓称其为“梁家灭门驱驰”,后来梁冀兄弟及家人便被诛灭;《三国志注》记载管格曾说邓?NFCDC?走路时好像没有筋骨,一堆走肉,站立倚靠时好像没有手足一样,把邓?NFCDC?比为“鬼躁”,意为像鬼一样浮躁;《续世说》中记载张融的举止也很奇特,平常居坐是脚膝端正,走路时则拖沓缓慢,昂首翘身,花样繁多,见到他的人都很惊异,围观的人好似市场一般,但张融却面无惭色如无事一般,齐高帝曾经说:“这种人没有也不行,但是绝不能有第二个!”这里就是容貌、举止二者并论了。
依据容貌举止辨别君子小人的说法,宋瑾也有所论述:
(1)站立要像乔木松柏一样,端坐要如华山泰岳一样,前进要像太阳一样朗朗正正,意气垂豫,不疾不徐;后退要如流水一般,步履轻盈、态度安详,既不颠蹶,也不背逆,这样的人是高居上位的君子之相。站立时容貌端肃像斋戒一样,端坐时容貌如同参拜祭祀一样,拜见高贵显荣之人时,不自觉地浩浩落落,步履轻飘;辞别孤立无援、贫寒微贱士人时,不自觉地依依不舍,步履徘徊,这样的人是身处下位的君子。
(2)在众人瞩目的地方,落座时故意作庄严肃穆状,于稠人广众之中,进退举止,故意装作安然舒泰,一拱手一作揖都显现出骨头软、屁股大者,是身居上位的小人。
(3)站立落座都不端正,手脚不停地摇摆,进见时则惊慌张皇、举止失措,退去时则急走快跑,形象慌张,肩也耸,背也摇,是身居下位的小人。
□如何从眼眉来辨别人的本性
在生活中,当我们形容某人漂亮时,常用“浓眉大眼”一词,而形容心术不正的人则用“贼眉鼠眼”。可见,“眉目传情”并非虚言。这就是说,眼眉可当作非常独特的一种表达手段,尤其是视线更表现着种种心态。
而作为一代名臣,曾国藩尤其精通相术,擅长于从眉相识人。据说他观眉有四个条件并从中加以区别人才。
有势,即“弯长有势”;有神,即“昂扬有神”;有气,即“疏爽有气”;有光,即“秀润有光”。
清秀眉:这种眉再配上丹凤眼,真是眉清目秀,贵不可言;新月眉:女人具有这种眉,温柔多情,是男士追求的好对象;柳叶眉:这种人骨肉情疏,多情善感,聪明伶俐,对朋友却很情笃;八字眉:若是女性,反而爱情专一,聪明能干,但性躁。若八字眉,眉尾不垂而长者,长寿之相;一字眉:这种人顽固、独断,自尊心极强;虎眉:性野,勇而无谋,果敢逞强;鬼眉:眉毛粗而阔,人面兽心,占有欲特强;间断眉:兄弟无缘,薄情,这是凶相;交加眉:这种眉毛的人,一定是倾家荡产的败家子;螺旋眉:多疑,虚荣心强,易中途受挫。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
从眼眉识人的艺术(4)
看眉识人,一看浓淡,二看清杂,三看眉形。一般来说,眉毛清秀疏淡,是福禄尊贵;眉毛浓厚粗杂,是低贱贫苦。
古人认为,下列眉形为好:眉毛长垂,高寿;眉长过目,忠直福禄;眉如弯弓,性善富足;眉清高长,身名远扬;眉秀神和,得享清福;眉如新月,善和贞洁;眉角入鬓,才高聪俊。
概括地说,眉毛宜长、宜秀、宜清、形宜等。长则寿高,秀则福禄,清则聪颖,弯则善洁。
识眉识人认为下列眉形为坏:眉短于目,性情孤僻;眉骨棱高,多有磨难;眉散浓低,一生孤贫;眉毛中断,兄弟离散;眉毛逆生,兄弟不和;眉不盖眼,孤单财败;眉交不分,年岁难久;短促不足,漂流孤独。
概括地说,眉忌短、忌散、忌杂。短则贫寒,散则孤苦,杂则粗俗。
眉毛的变化丰富多彩,心理学家指出,眉毛的动态分别表示不同心态。
有时,长时间的凝视属于一种对“私生活”的侵害。因为不管有意或无意,将视线集中某处是作为一个人企图扩大其势力范围的表征之故。米歇尔·阿基利所写的《对人行动心理学》一书的观点,一个人与他人单独交谈之时,视线朝向对方脸部的时间,占全部谈话时间的百分之三十至六十左右。他指出,在交谈中,超过该一平均值,在说话之中,几乎是连续注视对方的,则可认为该人对说话者本身比对说话内容,更感兴趣。因为一直凝视对方,便认为是他对话题深感兴趣的看法,诚属大错特错,事实上,他对说话的内容,一个字也没有听进去。
反之,低于该一平均值,在交谈之中,视线朝向对方脸部的时间在百分之三十以下,即几乎不看对方者,视为企图掩饰什么,大致不会有错。此在刑警询问嫌疑犯时,也被用作判断嫌疑犯之口供是否真实的一种手段。
至于,话至中途,常常可以感受到对方直视自己的现象,似乎每个人都会有体会。
根据阿基利等人就直视与人类心理所作的实验显示,直视是性方面受到诱惑的一种信号。因为女性大多数均采取直视。这是实验室之中,所获证的结果。因此,直视行为是想抑制深层心理的性欲望及情绪作用,结果反而更呈现出这一心理。
直视原本属于想跟对方保持融洽的欲求增大时产生的行为。但是,此仅限于彼此状况和好或是协调的情形。处于竞争或对立状况时,采取直视的人,表示其具有强烈的支配欲,尤以女性方面,该一倾向更为强烈。
另外,视线的移动也经常表现出该人的心理状态。
说话之际,眼神闪烁不定者,表示精神上的不稳定状态。据干练的刑警称,犯罪者在坦承罪状之前必然出现此种状态。因为他们企图回避我方凝视的视线,不愿双目交接,也是由于心中隐藏着某事或有所愧疚之故。
回避视线的行为,就心理学而言,视为自己不愿被对方看见的心理投射。亦即隐藏着不想被对方知道的某事之可能性更大。
所以,积极运用这种“回避视线”的身体言语,也可以不必开口而将自己意向传达对方。在酒席等场合,想尽早结束无谓的胡扯或牢骚满腹的怨言,以及欲以“不”拒绝对方要求之时,上述手段很有效。这是由于表面上一边保持热衷的附和,似乎专心听话的状态,一边却利用眼神的游移不定,在心理上阻止对方想继续说下去的意思。
人的视线方向象征心理状态。首先谈谈斜视看的目光。这是属于拒绝姿态,还是属于猜疑轻蔑对方的一种表现呢?其实,这只不过是利用视线来表达想将身体也转过去的一种心理。
如果在席间交谈中,你的宴席朋友用这种斜眼之光看你,那就意味着他没有重视你,或者是想离开你,起码是对你的话题不感兴趣了。在现实中以眉眼看人,能使你更好地了解他人认识他人。
□如何从面相神气识人
曾国藩博览群书,精通相法,乃面相识人高手。观貌识人先察骨,然后考察整个面部和形态举止。他通过骨相察神,能卜命运,察品性,观前程,是为识别人才之第一心法。骨貌识人精妙之处如曾国藩所说:“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
从眼眉识人的艺术(5)
曾国藩指出:山峰表面的泥土虽然经常的脱落流失,但却不会倒塌破碎,正是因为坚硬如钢铁的岩石在那里支撑着,使它得以保持稳固。这就相当于人的骨骼。一个人的精神状态都集中在他的两个眼睛上,一个人的骨骼丰峻与否,都集中呈现在面部。像除文人之外的社会各阶层人士,既要看他们的内在精神状态,又要考察他们的体势情态。作为以文为主的读书人,主要看他们的精神状态和骨骼是否丰峻。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骨骼形貌,犹如两扇大门,而其命运就如同大门外面的一座高山,只要打开精神和形骸的门,就能测知人的内心世界,这是识人的第一要诀。
这里,曾国藩所言的“骨”,并不是现代人体解剖学意义上的骨骼,而是专指与“神”相配,能够传“神”的那些头面上数量不多的几块骨。“骨”与“神”的关系也可以从“形”与“神”的关系上来理解,但“骨”与“神”之间,带有让人难以捉摸、难以领会的神秘色彩,一般读者往往难于把握,只有在实践中自己去多加体会。对此古代医书中记述道:骨节像金石,欲峻不欲横,欲圆不欲粗。瘦者不欲露骨,肥者不欲露肉,骨与肉相称,气与血相应。
曾国藩所言的“神”,并非日常所言的“精神”一词,它有比“精神”内涵广阔得多的内容,它是由人的意志、学识、个性、修养、气质、体能、才干、地位、社会阅历等多种因素构成的综合物,是人的内在精神状态。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而这里所论的“神”,不会因人一时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大的变化,貌有美丑,肤色有黑白,但这些都不会影响“神”的外观,换句话说,“神”有一种穿透力,能越过人貌的干扰而表现出来。比如人们常说“某某有艺术家的气质”,这种气质,不会因他的发型、衣着等外貌的改变而完全消失。气质是“神”的构成之一。从这里也可看出,“神”与日常所言的“精神”并不一样。
一个人的“神”主要集中在两只眼睛里,一个人的骨骼丰俊与否,主要体现在一张面孔上。像工、农、兵、商等类人士,既要考察他们的精神状态,也要考察他们的体势情态;读书人则主要是考察他们的“神”和“骨”。神和骨就像两扇大门,命运就像巍巍立于门外的大山。考察“神”、“骨”,犹如打开两扇大门,山势的起伏昂藏自然尽收眼底。两扇大门——“神”和“骨”——是从外表考察人物的第一要诀。
神是一种气质性的东西,能在后天的环境中发生变化。可能来自于磨炼,也可能来自于阴阳的调和。读书到相当程度,他头面上的气质与其他人有不同,仿佛若有光,这是神的一种表现。在经历事务中成长,历经风雨事变的考验,气质神态又有不同,这也是神的一种表现。神是藏于形之内的,形也就是容貌,尤其是眼睛。神与眼睛的关系就像光与太阳。神通过眼睛外观出来,犹如光从太阳里放射出来普照外物,但神是藏于目之中的,犹如光本身就存在于太阳内部一样。因此曾国藩用八个字来讲:“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总之,“神”并不能脱离具体的物质东西而空空地存在,它肯定有所依附,这就是说“神”为“形”之表,“形”为“神”之依,“神”是蕴含在“形”之中的。
在古代,读书人是为数不多的一部分,他们的思想很复杂,心眼也多。比如说水泊梁山那一百零八个草莽英雄,真正的读书人只有军师吴用等几个,其他英雄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想就怎么做。但吴用就不一样,当卢俊义为晁盖报仇以后,宋江要推卢俊义坐头把交椅,吴用是反对的,但他不说,使个眼神,黑旋风李逵就跳出来了。吴用也许考虑自己的身份,带头反对,不给卢俊义面子;但从另一方面来讲,他不出面,至少不会得罪卢俊义。万一宋江要死命坚持晁盖临死前的诺言——谁为他报仇,谁就坐头把交椅——那卢俊义还是要坐的,吴用自己不出面,两人都不会得罪,何乐而不为呢?李逵、武松等血性汉子就不会有这么多心眼了。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
从眼眉识人的艺术(6)
读书读进去了,就在心里积储了一种气功态。换句话说,读书人长期在练气功,气质与常人也有不同。但他们当中也有心怀邪念的小人,也有落井下石、拐骗别人妻女财物声名的不义之士,在文儒雅士、谦谦君子的文明面纱掩盖下,该如何识别呢?
这就要看骨相察神。这一点大家都知道,心有所动,眼睛会流露出变化,这其实就是在由眼睛察神。不论神光内敛锋芒外显,神所传递的心性正邪、智慧愚笨都是掩盖不了的,一如云层厚积中的阳光,区别仅在于会不会鉴别。
这就是曾国藩讲的“文人先观神骨,开门见山,此为第一”,犹如大门与门外的大山,门一打开,山势的幽深伏藏、奇伟雄姿自然一目了然。察神,相当于推开大门,门一开,事业与才能就能预测出来了。
曾国藩是科举出身,行军打仗也多从文人中选拔将领,因而一生结识的读书人无数。“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这句话简简单单平平实实,却是他一生经历的结晶。后世文人推崇曾国藩,仅此就足以理解一些文人的敬佩之心了。
江忠源(1812~1854),字常孺,号岷樵,湖南新宁人。本是读书人,后成为湘军中很有代表性的文人勇将。1848年开始办团练,比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金田起义(1851年)还早三年,而曾国藩本人是1853年才开始办团练的。江忠源办团练,是为镇压新宁县的青莲教起义。青莲教首领雷再浩率众起事,江忠源率乡里团练(不算正规军队),一役即将雷再浩剿灭。由此授七品知县,往浙江任职。
江忠源本在湖南偏僻山中读书,因参加科举考试到了北京,以同乡晚辈的身份去拜见曾国藩(当时曾国藩已是二品官员,而江忠源只是一个普通的待进科举的读书人)。见面后,两人谈得很投机,曾国藩也赏识江忠源的才华。江忠源告辞时,曾国藩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离去,直到他出到门外。曾国藩对左右人说:“这个人将来会立名天下,可惜会悲壮惨节而死。”后来的史实印证了曾国藩察人的正确。
太平军在广西起义后,1852年,江忠源带兵进驻广西,奔赴广西副都统乌兰泰帐下,准备狙击节节胜利的太平军。后来,曾国藩从北京给江忠源写信,坚决反对他投笔从戎,认为他“读书山中”,投笔从戎,“则非所宜”。他还动员朋友劝阻江忠源,认为“团练防守”即为文人本分,他率兵去广西,就是“大节已亏”。曾国藩为什么要坚决反对江忠源投笔从戎,旁人以为是他“爱人以德”,不愿江忠源文员夺武弁之制,但是否与他认为江忠源当会“悲壮惨节而死”有关呢?
江忠源与太平军的第一次作战,即大告成功。他率军在广西蓑衣渡设伏,重创太平军,太平军早期领袖南王冯云山即牺牲于此役。江忠源因此以善带兵而名闻朝廷。
由于江忠源追击太平军有功,军功累积,由七品知县迅速升迁至安徽巡抚(官级三品)。
1854年,太平天国勇将、翼王石达开率兵迎战曾国藩湘军。江忠源防守庐州,被太平军围困,城破,江忠源苦战力竭后,溺水悲壮而死。
曾国藩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江忠源会“立名天下,当悲壮惨节而死”,现在已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注视良久,肯定与察神有关,可见“文人先观神骨”意义非常。
任何一位领导者,在考察人物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禀赋。不如此,不足以成就事业。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领导者必须会鉴别人才,然后才能组建强有力的核心首脑集团,带领他们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纵观古今人物,身为团体领导人,惟有曾国藩留下了一套鉴别人才的非常系统的学问《冰鉴》。唐代的袁天罡,宋代的陈抟,都是鉴别人物的高手,但他们都不是世俗中人,偏僧偏道,游于山水之间,过着神仙似的生活。而曾国藩秉承“兼善天下”的思想,从未打算要归隐山林,秉承他祖父鼓励他的竭尽心血效忠朝廷的思想,从而留下了一套鉴人的学问。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
从眼眉识人的艺术(7)
曾国藩这套鉴别人才的学问,影响不小,与民间流传的相学也区别甚大。相学是静态考察,易流于机械主义,而且宣扬命运天授思想,看不到个人努力的作用,还从面相中定人一生富贵。人的富贵荣华,受家庭、历史条件、个人奋斗等多种因素影响,仅凭相貌来定,少掉了许多依据,正确性是不足为论的。曾国藩鉴别人才,一个核心思想是从他的相貌、言语、行动特征来考察其思维和做事的方法,从而判断他才能的大小,以此确定他适合担任什么工作。
这样的思想才是考察人物、鉴别人才的正道,今天的领导人要善于从中吸取,领会其精髓。
□如何从骨色外貌识人
曾国藩指出,观察一个人的“骨”,能识辨他的强弱。“骨”健,其人强壮,“骨”弱,其人柔弱。曾国藩在鉴识人才时,认为“神”和“骨”是识别一个人的门户和纲领,有开门见山的作用,他在《冰鉴》中说:“一身骨相,具乎面部。”他经常将“筋”和“骨”联在一起来考察一个人的力量勇怯。
举例来说,骨有色,面以青为贵,“少年公卿半青面”是也。紫次之,白斯下矣。骨有质,头以联者为贵,碎次之。总之,头上无恶骨,面佳不如头佳。然大而缺天庭,终是贱品;圆而无串骨,半是孤僧;鼻骨犯眉,堂上不寿;颧骨与眼争,子嗣不立。此中贵贱,有毫厘千里之辨。
意思是说,骨骼有不同的颜色,面部的颜色呈现青色为贵相。常说到“少年公卿半青面”就是这个意思。黄中隐红的紫色比青色稍差一些,而如枯骨薄粉的白色则是最下等的颜色。骨骼有一定的长势,头部的骨骼,以相互关联彼此贯通者为高贵,支离散乱的则略次一等。只要头上没有支离散乱的恶骨,比较而言,面部即使再好也不如头好。但是如果头大天庭骨却不丰隆,最终是卑贱的品位;如果头圆而佐串骨却隐伏不见,多半要成为僧人;如果鼻骨冲犯两眉,父母必定不会长寿;如果颧骨紧贴眼尾而颧峰凌眼,必无子孙后代。这里的富贵与贫贱的差别,有如毫厘之短与千里之长,是非常大的。
曾国藩所说的是否有道理呢?我们知道,由于中国古代哲学、医学、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色”又与五行、五性、五脏、四时相配合,具体如下:
一曰水,五性上是精,五脏属肾,颜色为黑,方向为北,旺在冬季;
二曰木,五性上是魂,五脏属肝,颜色为青,方向为东,旺在春季;
三曰火,五性上是气,五脏属心,颜色为赤,方向为南,旺在夏季;
四曰土,五性上是意,五脏属脾,颜色为黄,方向为中,旺在四季末;
五曰金,五性上是魄,五脏属肺,颜色为白,方向为西,旺在秋季。
还有一种说法,是专论骨“色”的,认为骨色来自“六气”。而所谓“六气”,即青龙、朱雀、勾陈、酟蛇、白虎、玄武。
这六种气中,以青色为美、为佳。这是因为,在中医理论中,青色的五行属木,人体五脏的肝也属木,因而肝与青色与木与春天是有联系的。春天,万物生发,勃勃一片生机;肝在体中是造血的器官,是生命力旺盛的潜机,因而青色是生命的象征,所以古人把青色作为最美、最佳的颜色。
观人、相人,要相其内在的结构,要通其神。相人以形,通之以神,虽然并不能最终断定一个人是否贤能之士,但却是用人艺术中最为关键的一步,而且是实际的识人用人之道中被普遍遵循的。到目前为止,识人之术中的这种方法虽然不能称之为科学,但却是识人之术中最具艺术性的地方。评价一个领导者是否识人,正在于他在这方面的功夫和修养,因为科学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这里有刘邵的“观人八相”。
“观人八相”把人各种相分成八个类型,即威相、厚相、清相、古相、孤相、恶相、薄相及俗相。
(1)威相。即人体形貌具有威仪刚猛之相,其气势如同老虎出山林,百兽胆战心惊。蛟龙腾四海,万物莫不顺服。其形是体貌高大,仪表堂堂,神情庄重,仪态威严,性情勇猛,不怒自威,有天仪之表,龙凤之姿,生此相者,掌重权,具有很强的决断力和行动力。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
从眼眉识人的艺术(8)
(2)厚相。就是厚朴稳重之相,其特征是:度量如沧海能纳百川,能容万物。其气宇如巨舟,引之不来而摇之不动,从体貌上看,正直厚实,举止中正,性情又温顺和气,行动老练持重。此相主有福有禄。生此相者,雍容大度,心底宽阔稳若泰山,平生多福又少风险。
(3)清相。即相貌清秀疏朗,气度纯和无一点杂质。正所谓“如桂林一枝,昆山片玉,洒然高秀,一尘不染。”体貌文秀清朗,姿容朴实端庄,神情自若,举止轻捷,朴实无华,仪表温雅,性格爽朗,思维敏捷,主大贵。生此相者,聪明睿智,灵活机巧,做事有创造性和进取心,但有的清秀而不厚实,这就与刻薄相近了。
(4)古相。一为古朴之相,就是前面所述那种。但古朴而不清秀,就与庸俗相近了。二是古怪之相,“古者,骨气,岩棱谓之古,而不清者近于俗也。”古怪之相的形貌为体形奇怪,甚至是粗俗丑陋。性格又内向,性情孤傲,孤僻,郁郁寡欢。古相主命运的吉凶,是根据“古”中是“清”是“浊”而决定,古而清,命运亨通大吉大利;古而浊,命运不济穷蹇孤穷。
(5)孤相。即孤独贫困之相。其特征是:体形孱弱,神色浑浊萎靡,脖子长、两肩缩、脚歪斜、脑袋偏,坐时不断摇动,走路时张牙舞爪,如同手抓东西,又如水边仙鹤,雨中鹭鸶。孤相主人性格内向,乖戾了无情趣,心胸狭窄,自然是命运不济。
(6)恶相。即凶煞恶神之相。“恶者,体貌凶顽如蛇鼠之形,豺狼之行,或性暴躁,神惊,骨伤节破”。生有此相的人,心地狭窄,性情卑劣,阴险狡猾,无恶不作,声如豺狼,毫无理智,不讲信用,不懂礼义,好害他人。这种人一定要改恶从善,否则,天怒难犯,易遭官司牢狱而横死。
(7)薄相。即削薄软弱之相,即“体格劣弱,身轻气怯,色昏而暗,神露不藏,如一叶之舟泛重波之上,见皆知其薄弱,主贫,下贱”。有此相者,体貌形状孤单瘦弱,性情孤僻、内向、怯懦、愚昧无知、意志薄弱,为人处事没有主见,无所适从,或东摇西摆,捉摸不透,命运最终不济。
(8)俗相。即粗俗鲁莽之相,即“俗者,形貌昏浊,如尘中之物,陋而浅俗。纵有衣食而多舛也”。这种相貌的人,好比尘中之物,体形粗鲁俗陋,性格反常不定,喜怒无常,不能自持,愚昧不化,智力低下,狭隘贪婪,见钱眼开,惟利是图,忘恩负义,鼠目寸光,命运也不济。
曾国藩指出,识人、知人应观其形,然后通其神,所以相人之术就主要是考察一个人的气质、性情、才气、骨气、度量、心性等方面,这在中国古代的相人之术中称为“品藻”。所谓“品藻”就是根据一个人的外观和行事的方式对人加以评论。“品藻”以识人,滥觞于东汉,大盛行于魏晋。那时“品藻”人物,就是用极简单的词语,对人的或气质、或性情、或才气、或骨气、或度量、或心性加以概括总结。比如说某某人“高洁”,某某人“狷介”,某某“旷达”,或“真独简贵”,某某有“高韵”等等,但“品藻”人也不都这么简单,也会讨论到一个人的各种品性之间的关系,可以更为准确地认识一个人。比如谈一个人的妻子,则说她“才拙而性刚,聚敛无厌,干豫人事”。再比如说一个人“才不称量”,就是说一个人的才能与他的气量不相称,或者才高而气量小,这种人一般都心胸比较狭小,对人不太宽容;气量大而才小,则必无所成就。何晏是魏晋时名流雅士,但当世人对他的评价则是:巧思而损其质。意思是说这人的思维机巧,但损害了他的质朴,所以他虽为名士,但有轻佻之嫌。嵇康是晋代的大文学家,也是当世的名士,但有人在“品藻”他时认为他“隽而伤其道”,意思就是说嵇康这人才性卓然超群,隽秀超拔于众,而与他信奉的老庄自然之道不合,最后终有厄运。
相其形,通其神的相人之术,并不是简单地只看一个人的德的方面,或单纯只看一个人的才的方面,而是通过其外形及行为、行事,把一个人的德、才、情、性、骨气等各个方面综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这样才能判断一个人是贤能之士,还是不肖之臣,是成事之人,还是败事之人。应该说,洞识一个人的灵魂对于识人来说要来得更为深刻和全面。古代那些善于相人的人,大都能具慧眼来洞识一个人的灵魂,所以于一眼之际,即能判断此人的为人处事方式、处世方式。也就是掌握了一个人的性格,基本上就能对此人的才能和办事能力作出判断、推测,而结果往往与其推测应验。例如世人往往用“精明”来评判一个人。但精明本身也分为各种情况。精明的人未必都能成大事,因为“精”和“明”是人的性情的不同方面。“精”指善于权变、算计,“明”则指善于识断,通达识体。有些人是精而不明,有些人则明而不精,有些人则既精又明,两者偕行。精而不明的人小算盘打得很多,往往比较贪婪,但机关算尽算掉的却是自己的性命。明而不精的人,明于识断,凡事不争不拈,其失误在于不勇于创造机会,但凡他能得到的,该得的,他都能稳稳保有而不失。精而又明的人,其把握机会和创造机会的能力比前两者都要优秀。或精而不明,或明而不精,或精与明兼具,这些都是“精”和“明”这两种因素在不同的人身上形成的不同结构。识人相人正在于要把握这种不同素质之间形成的不同结构。单纯地考虑一个人的单一方面的素质,往往并不足以判断一个人,不足以对其做出最为公允的推断。这里讲一个有关“反骨”的故事,相信有助于大家的理解。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
从眼眉识人的艺术(9)
“反骨”,千百年来曾多少次地困扰过中国人。越是关键性人才,用起来越怀疑。因此,也就越难把这类人放到关键性岗位上。常能听到一些人间接地谈起:这人可靠不可靠?这人是不是一条线上的?这人用了以后会不会不好控制?诸如此类的疑问,都要细细分析。与反骨相比,什么业绩、能力、学识水平,心目中都成了次要的事,魏延那样的人,运用之中又要防范,干脆不用,如果是这样,哪来蜀国的大好江山呢。
在《三国演义》中讲魏延有“反骨”,据称长此反骨者日后必反其主。诸葛亮虽然识得魏延的本质,但仍然珍惜他的才干而用之不疑。这个魏延,最初以部曲随刘备入蜀,作战勇猛,累迁为征西大将军,诸葛亮死后,他与长史杨仪争权,率兵打杨仪,兵败被杀。而当时诸葛亮用他用人不疑。这一方面与诸葛亮善于用人有关,另一方面也与魏延能征善战,征西大将军非其莫属有关。
又如,后唐初年,晋阳的命相师周玄豹曾说:“明宗(李嗣源)前程尊贵无比。”后来李嗣源登上帝位后(公元926年),准备召请他进京入朝。
大臣赵凤闻知此事,急忙出来劝谏道:“周玄豹的话已经应验了,他势必声望很高,如果此时将他召进宫来,那些轻佻浅薄之徒就会聚集在他门下,这将是大唐的隐患。自古以来,算命人的胡言乱语导致灭族之灾的事例可并不少见啊!”
李嗣源听了这番话,就改变了初衷,只将周玄豹委以一个专管膳食的官员,使他不可能对政事有任何影响。
这个人也许是个人才,但他已超越自己的本分,而大胆妄言非分之事,这说明此人的破坏性大于他的才气,不能守本分的人才不能用,妄语坏事的人更不能用。
当然,反骨是古人鉴人的一种说法,现代人不足为信,只要是有作为的人,就要注重其才,领导人看重的是干才,不是偏才和歪才。
□如何从头面五官识人
曾国藩认为,一个人头部圆圆,一定富贵;眼睛流露善意,心底必定慈悲;眼睛横竖,性情刚烈;眼珠暴突,性情凶恶;眼睛斜视不语,心怀妒忌不满,近距离细看则神情内藏不露。性情温柔的人容貌平和,脸色青蓝的人多遭困顿,脸色红黄不改的人一定荣昌,面上有黑白色,疾病不断,面土紫色,福禄晚至,面上赤红色,必有犯官作乱之事。眉毛平直如一字,仁义之人。鼻头尖薄,定是奸险孤贫之人,鼻头圆圆,好似截筒,定居高位。眼珠黑如点漆,富贵聪明。四字口,朱红唇,日月二角朝向天仓,此是公侯之相。眉毛高翘,两耳耸起,官运亨通。
应该指出,仪表,可以显示一个人的性情、能力、福泽等等。因此,每一个器官都有许多形容词,因其人的身份不同,形容词的涵义亦会发生极大甚至截然相反的变化。
古人认为人的面相、脸型与人的成就具有密切关系。清朝举人会试三科不中,而年龄渐长,苦生计艰难,需要俸禄来赡家时,可申请“大挑脸”。则纯然以貌取人,而以一字为评,长方为“同”字脸;圆脸为“田”字脸;方脸为“国”字脸,这都是能挑中的好脸;而冷落的则有上丰下锐的“甲”字脸;反之即为“由”字脸;上下皆锐则为“中”字脸。均不能重用。
就相貌来看人,最要紧的是“五官端正”。端正即是匀称之意,“五短身材”之所以相法上目为贵格,就在匀称。就五官的个别而言,在男子眉宁粗勿淡,眼宁大勿细,鼻宁高勿塌,口宁阔勿小,耳宁长勿短,当然要恰如其分,过与不及,皆非美事。
明建文二年(1400年)策试中试举人有个叫王良的对策最佳,但以其貌不扬,被抑为第二,原本第二的胡靖擢为第一。后来惠帝亡国,倒是王良以死殉国,而胡靖却投靠了永乐皇帝,做了高官。明英宗对朝臣的相貌也特别看重,天顺时,大同巡抚韩雍升为兵部侍郎,英宗发诏让大学士李贤举荐一个与韩雍人品相同的人继任。李贤举荐了山东按察使王越。王越人长得身材高大,步履轻捷,又喜着宽身短袖的服饰,英宗见后很是满意,说:“王越是爽利武职打扮。”后来王在边陲果然颇有战功。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
从眼眉识人的艺术(10)
古人认为,好的面色是:面相有威严,意志坚强,富有魄力,处事果断,无私正直,嫉恶如仇;秃发谢顶,善于理财,有掌管钱物的能力;观颧高耸圆重,面目威严,有权有势,众人依顺;颧高鼻丰并与下巴相称,中年到老年享福不断;颧隆鼻高,脸颐丰腴,晚年更为富足;颧骨高耸,眼长而印堂丰满,脸相威严,贵享八方朝贡。
识面认为不好的脸色是:颧高而颐瘦,做事难成,晚年孤独清苦。颧高而鬓发疏稀,老来孤独;颧高鼻陷,做事多成亦多败。薄脸皮的人常常会被误认为高傲,或者低能。这些误解更增加了薄脸皮者在人际交往中的困难。因此,他们在处理问题时常常不敢大胆行事,宁愿选择消极应付的办法。他们对工作往往但求无过,不求有功,怕担风险。然而,脸皮薄的人并非一无是处。一般说来,脸皮薄者的为人倒是比较坚定可靠的。他们是好部下,好朋友,在特定的狭小范围内,还可以充任好骨干。
曾国藩指出,人类对事物的一般认识过程是:受了外界事物,然后心里有了印象,接着发出声音加以评论,最后才表现为人的外表反应。所以我们可以说从貌知其音,再知其心气,最后看清他的内心世界。我们从以下方面可作一些参考。
(1)一个心质诚仁的人,必定会展现出温柔随和的貌色。
(2)一个心质诚勇的人,必定会展示出严肃庄重的貌色。
(3)一个心质诚智的人,必定会展示出明智清楚的貌色。
也可从人的眼神中去挖掘人的内心世界,以达到认识人的目的。
眼神是从人的外貌认识人的风采。刘邵认识人,非常注重人的眼神的观察。用现在的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所以我们认识人必须从观察眼神入手。刘义庆说:“目为心候,故应心而发,心不倾倚,则视不回邪;志不怯懦,则视不衰悴”。
观眼神来认识人,孟子说得最清楚:“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HT5,7”〗目〖KG-*3〗〖HT5,6〗毛〖HT〗?焉。听其言,观其眸子,人焉瘦哉?”“了”是眼珠明亮,“?〖HT5,7”〗目〖KG-*3〗〖HT5,6〗毛〖HT〗?”是眼珠不明。从眼神的反应即可知内心的正或不正。当我们一边听其声音一边观察时,心口不一的人则目光昏暗闪烁,而心口如一的人则眸子明亮。通过细微观察眸子,我们可以判断人的正邪、强弱、真假。
在面部的五官中,眼睛是监察官,这大概是因为它“明察秋毫”。人要传出的信息,也有一部分是通过眼睛传出,尤其是情感方面的内容。人的精神气质,喜怒哀乐,很大程度上是由眼睛所显示出来的,俗话说,炯炯有神,眉目传情,暗送秋波,及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都是这个意思。同时,眼睛又是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的显示屏。眼睛黑白分明,神气清爽,是健康之象;灰暗浑浊,枯涩呆滞,是不健康之象;顾盼无光,昏花恍惚,是衰弱之象。正因为眼睛对于面孔如此的重要,所以说“目者面之渊,不深则不清”,渊要深才清,清才美。目也应该深,从而至清并至美,否则,便不会清,也不会美。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深指的是眼神深邃不露,而不是眼眶陷或眼窝深,而所谓“清”则是指整个面相的神色要清秀爽朗。
三国时,东吴的国君孙权号称是善识人才的明君,但却曾“相马失于瘦、遂遗千里足”。周瑜死后,鲁肃向孙权力荐庞统。孙权听后先是大喜,但见面后却心中不悦。因为庞统生得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加之庞统不推崇孙权一向器重的周瑜,孙权便错误地认为庞统只不过是一介狂士,没什么大用。于是,鲁肃提醒孙权,庞统在赤壁大战时曾献连环计,立下奇功,以期说服孙权,而孙权却固执己见,最终把庞统从江南逼走。鲁肃见事已至此,转而把庞统推荐给刘备。谁知,爱才心切的刘备,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他见庞统相貌丑陋,心中也不高兴,只让他当了个小小的县令。有匡世之才的庞统,只因相貌长得不俊,竟然几处遭到冷落,报国无门,不得重用。后来,还是张飞了解了他的真才后极力举荐,刘备才委以副军师的职务。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
从眼眉识人的艺术(11)
一向慧眼识珠的曹操,也有以貌取人的错举。益州张松过目不忘,乃天下奇才,只是生得额镬头尖,鼻偃齿露,身短不满五尺。当张松暗携西川四十一州地图,千里迢迢来到许昌打算进献给曹操时,曹操见张松“人物猥琐”,从而产生厌烦之感;加之张松言词激烈,揭了自己的短处,便将张松赶出国门。刘备乘机而入,争取到了张松,从而取得了进取西川军事上的优势。如果曹操不是以貌取人,而是礼待张松,充分发挥其才识,那样恐怕会是另一种结果。
晋代学者葛洪在《抱朴子·外篇》中深有感触地说:看一个人的外表是无法识察其本质的,凭一个人的相貌是不可衡量其能力的。有的人其貌不扬,甚至丑陋,但却是千古奇才;有的人虽堂堂仪表,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草包,倘以貌取人,就会造成取者非才或才者非取的后果。
□如何观眼神辨人心
曾国藩指出,眼神是我们判断人心地的重要依据。古人通过不断的研究和观察,把眼神区别为清与浊两种,清与浊是比较容易区别的,但邪与正却不容易区分,因为邪与正都是托身于清之中的。考察一个人眼神的邪正,要从动静两种状态入手。
眼睛处于安静状态时,目光安详沉稳而有光,宛如晶莹玉亮的明珠,含而不露;处于运动观物状态时,眼中光华生辉,精气闪动,犹如春水之荡清波。或者眼睛处于安静状态时,目光清莹明澄,静若无人;处于运动状态时,锋芒内蕴,精光闪射,犹如飞射而出的箭,直中靶心。以上两种表现,澄澈明亮,一清到底,属神正的状态。
眼睛处于安静状态时,目光像萤火虫的光,一点柔弱却又闪烁不定;处于运动状态时,目光又像流动的水,虽然清澈,但游移不定,没有归宿。以上两种目光,一种属于奸巧和伪善的神情,一种属于奸心内萌的神情。处于安静状态时,眼睛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处于运动状态时,又像受惊吓的鹿,总是惶恐不安的样子。以上两种神态,一是聪明而不行正道的表现,一是深谋内藏、又怕别人窥探的表现。前一组神情多是品德欠高尚、行为欠端正的表现,后一组神情多是奸心内萌、深藏不露的表现。这两种状态都属于奸邪神情,由于二者都混迹在清莹之中,因此必须仔细、正确地区分。按照曾国藩的经验,一个愚笨的人,在不断的训练中,如果大脑升华了,人也聪明起来了,眼神也会由浊而清。也许曾国藩本人就是一个由浊到清的人。
曾国藩7岁时,他父亲因多次童试未果。愤而设立私塾,起名叫“利见斋”,曾国藩就开始随他读书,前后共八年。他父亲自信心连遭重创,因此自卑,自认天分有限,教书的秘诀就是不厌其烦,重复是记忆之母。父子俩同睡一床,同行一路,时时不忘考曾国藩功课。他常自我解嘲地说,“因为我自己笨,所以教起你们这些笨弟子来,一点也不感到厌烦。”
曾国藩并不聪明(至少在童年时没有表现出聪明),才思也欠敏捷。一天,他与妹妹随父亲外出,一路上学习作对联。父亲随景出上联“狗尾草”,妹妹立刻接口说出“凤冠花”,父亲点头说:“也还工整。”曾国藩却答不上来。过一座桥时,父亲又命上联:“观风桥。”兄妹俩都未对出佳联。一天,曾国藩跑去对父亲说:“对‘听月楼’。”父亲一时间竟没想过来,继而点头赞许他的倔强。并说他的这种性格深受母亲的影响。他自己也讲道:“吾兄弟皆秉母德居多,其好处亦正在倔强。”“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19岁时,他与弟弟曾国潢去衡阳,师从汪觉庵。弟弟聪明伶俐,深得汪觉庵的欢心,常受夸奖,而曾国藩却默不好言,老师对他的功课只用“也好”二字敷衍了事。
一次,他背书不畅,老师训斥他说:“你将来要是会有点出息,我给你背伞!”好,曾国藩就记下了这一句话。
金子的闪光总会被人发现。24岁他去长沙参加童试。父亲的朋友欧阳凝祉出题面试。写成后,欧阳称赞道:“这是金华殿中人语气!”并表示愿为他说媒。不料长沙的“名门闺秀”都看不上这个乡下人。欧阳便学刘邦的丈人,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曾国藩。由此看来,曾国藩的天分,要么是乡下众人不能识别,要么他是大器晚成。但他的岳父、欧阳凝祉当然是识人高手了。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
从眼眉识人的艺术(12)
下面介绍几种观眼识人方法:
1.观眼识心术
一个人的眼睛不能掩盖心里的邪恶念头:心胸纯正,眼神就清澈、明亮;心胸不正,眼睛就昏暗,有邪光。从一个人的眼睛,可以清清楚楚地分辨一个人的品质高下,心术正邪。
观察一个人的善恶,再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了。因为眼睛不能掩盖一个人的丑恶。心正,眼睛能明亮;不正则昏暗。听一个人说话时,注意观察他的眼睛。这个人的善恶能往哪里隐藏呢?
(1)眼睛闪闪发光,表明对方精神焕发,是个有精力的人,对会谈很感兴趣。
(2)目光呆滞黯然,说明这是个没有斗志而索然无味的人。
(3)目光飘忽不定,表示这是个三心二意或拿不定主意或紧张不安的人。
(4)目光忽明忽暗,说明他是个工于心计的人,已听得不耐烦了。
(5)目光炯然,表明这是个有胆识的正直的人。
(6)主动与人进行交换视线的人,说明他的心胸坦率。
(7)不敢正视或回避别人的视线,表明此人是个内心紧张不安或言不由衷、有所隐藏的人。
2.观眼识城府
(1)在人们发怒或激动的时候,眨眼的频率就会加快。有时频繁而又急速的反应总是和内疚或恐惧的情感有关。眨眼也常被作为一种掩饰的手段。
(2)两眼安详沉稳是内心沉稳有主见。两目敏锐犀利,生机勃勃是有朝气。目光清明沉静,但杀机内藏,锋芒外露,是有胆识之人,如射者瞄准目标,一发中的。
(3)目光有如流动的水,虽然澄清却游移不定则见于奸人,两眼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是老谋深算。
(4)眼神清,如水的清澈明澄,表示此人清纯清朗、澄明、无杂质,端庄、豁达、开明。
(5)眼神浊,如水的浊重昏暗,表示此人昏沉、糊涂、驳杂不纯,粗鲁、愚笨、庸俗、猥琐、鄙陋。
(6)两眼似睡非睡,似醒非醒,这是一种老谋深算的神情,目光总是像惊鹿一样惶惶不安,是深谋图巧又怕别人窥见他的内心的神情。
(7)如果谈话时,对方完全不看你,便可视为他对你不感兴趣或无亲近感。
3.观眼识情意
(1)当他不愿意把自己所想传达给对方时,多半会发生凝视对方的行为。
(2)对方若久久凝视你而不移开视线的话,很可能有什么心事要向你诉说。
(3)对方眼睛左右、上下转动而不专注时,多半是为了不使你担心,而不将真相说出。眼睛左右、上下转个不停,这个样子很让人讨厌,在撒谎。
(4)对方眼睛滴溜溜地转动表示他一有机会就会见异思迁。
(5)乜斜对方的眼光。是表示拒绝、轻蔑、迷惑、藐视等心理。乜斜而略带笑的眼神,表示对对方怀有兴趣。
(6)竞争对手互相之间都用蔑视的眼神看对方。
(7)对方眼神发亮略带阴险时,对方一定对人不相信,处于戒备中。
(8)对方没有表情的眼神表示心中有所不平或不满。懦弱的人会出现无表情的眼神。
4.观眼识心理
如果你注意看正在说话的人的眼睛或视线,将会发现很有趣的事情。留意一下初次见面的人在看着我们时的眼神,就能了解到这些人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性格。怀有好意或敌意的时候,或者漠不关心的时候,随着他心理状态的变化,眼睛便随之变化。
(1)视线朝下者即胆小怯懦的证据。当你看着对方的眼睛时对方把视线悄悄地往下移,是因为他意识到,你在年龄上、在社会地位上都是他的长辈、上司,或者意识到,你是他的强大对手,与你谈话时,多半会带有一种紧张感。
(2)温和而内向的人,视线若左右游移即表示拒绝。和前述很相似,但视线并非朝下,而是左右穿梭游移,表现出他拒绝对方之意,而且无意识中表现出对对方不怀好意的讯息。例如男性向女性搭讪时,她要是对那个男人没有好感,就会表现出左右游移的眼神来。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
从眼眉识人的艺术(13)
(3)视线直视即敌对的表现直视着对方,一动也不动的眼神,含有非常深切的意味。受到某种强大的打击,或者怀有强烈的敌对心理时,就会出现这种眼神。
(4)视线飘移不定即表示内心不安。望着天似的呆滞的眼神,常见于情绪低落的时候表示失去安定感,或者在思考某些事。对诸事漠不关心时也常会出现这种表情。
(5)视线向上是自信的表现。说话时视线稍稍向上的人,大多是对自己的地位能力有极大的自信。性格也较外向。在政治家中,这种视线是相当普遍的,公司重要人物有这种眼神的人也相当多。属于领导人物或管制他人的工作者,他们的视线总是容易往上扬。
5.观眼识好恶
眼睛中的神采如何,眼光是否坦直、端正等等,都可以反映出人的心地、人品、德行、情感。
第一次见面,对方的眼睛就滴溜溜的乱转,由此便可略知一二了。
躲闪对方目光的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怀有自卑感,性情懦弱。
遇到陌生人,不能主动地上前去搭讪;总是被动地与别人相识而且在打招呼时躲闪着对方目光的人,一般来讲较拘谨,在处理问题时缺乏自信心常有自卑感。
□如何从气质来识人
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气质和他的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气质常常决定一个人行为的方式,而行为又表现为与气质相吻合的特征。辨别一个人的气质,对于合理调配人的行为规范是有重要影响的。
气色的变化还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心态:“所以忧惧害怕的颜色大都是疲乏而放纵;热燥上火的颜色大都是迷乱而污秽;喜悦欢欣的颜色都是温润愉快;愤怒生气的颜色都是严厉而明显;嫉妒迷惑的颜色一般是冒昧而无常。所以一个人,当其说话特别高兴而颜色和语言不符时,肯定是心中有事;如果其口气严厉但颜色可以信赖时,肯定是这个人语言表达不是十分流畅;如果一句话未发便已怒容满面时,肯定是心中十分气愤;将要说话而怒气冲冲时是控制不了的表现。所有上述这些现象,都是心理现象的外在表现,根本不可能掩饰得了,虽然企图掩饰遮盖,无奈人的颜色不听话啊!”
“色”是一个人情绪的表现,“色”愉者其情欢,“色”沮者其情悲。也有不动声色之人,需从其他角度来鉴别他们的情绪状态。
任何一位领导人,在考察人物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禀赋。不如此,不足以成就事业。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领导人必须会鉴别人才,然后才能组建强有力的核心首脑集体,带领团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下一页 尾页 共12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