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正面管教(美)尼尔森 着

_5 简·尼尔森(美)
有些家长不相信孩子们打架最主要是为了从父母那里得到救助。他们争辩说,他们的孩子在他们不在场的时候也照样打架。我总是会问:“你不在怎么能知道他们打架了?”
他们会不好意思地笑笑,并承认:“因为他们会确保让我知道。他们常常在我一下班就在门口向我告状。有时候,他们会在我上班时给我打电话,让我介入。我现在看出来了,他们是想让我成为对另一方的法官、陪审员和执法官。”
如果你不能忍受置身事外,并且决定介入孩子们的打架,最有效的办法是“让孩子们处境相同”。不要偏袒一方或试图确定是谁的错。很可能你根本无法判明,因为你不可能看到所有的事情。“正确”永远是一个观点问题。在你看来的“正确”,至少从一个孩子的角度上来看肯定就是不公平。如果你觉得必须介入以阻止打架,就一定不要成为法官、陪审员和执法官。你必须一碗水端平,要同样对待每一个孩子。
汉密尔顿太太注意到了两岁的玛瑞莲打八个月大的萨丽。尽管汉密尔顿太太觉得萨丽没有做任何事招惹玛瑞莲,但她还是要让两个孩子“处境相同”。她先抱起小萨丽,把她放进婴儿床里,对她说:“当你准备好不再打架时,我们就抱你出来。”然后,她把玛瑞莲带进她的房间,对她说:“等你不再打架时,就出来告诉我,我们一起去抱宝宝。”
一眼看上去,这样做似乎很可笑。为什么要因为打架把小宝宝放进婴床里呢?她只是无辜地坐在那儿,而且她根本听不懂妈妈的告诫。很多人猜测,同等对待两个小姐妹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让姐姐觉得错的总是自己。实际上,同等对待对两个孩子都有好处。当你站在你“认为”是受害者的孩子一边时,你就是在训练这个孩子的受害者心理。当你总是“欺压”你“认为”是惹祸的一方时,你就是在训练这个孩子的“欺压”心理。
我们无法确定萨丽是否惹了玛瑞莲(不管无意还是有意)。如果是萨丽惹了玛瑞莲,斥责玛瑞莲不只是不公平,还会教给萨丽一个让妈妈站在自己一边的好办法。这样就把事情变成了一个“受害者”心理的培训。如果萨丽没有惹玛瑞莲,斥责玛瑞莲(因为她大些)会让萨丽学会通过招惹玛瑞莲来获得妈妈的特别关注。玛瑞莲则可能会形成一个错误观念,觉得自己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自己是个“坏”孩子。
有人还是认为,把一个没做任何错事的小宝宝放进婴儿床里没有任何意义。关键不在于谁做了什么,而在于要同样地对待两个孩子,这样才不会让一个孩子形成“受害者”心理,另一个也不会形成“欺压”心理。更何况,小宝宝并不介意你把她放进婴儿床里待一会儿。重要的是你的姿态。
另外一个“让孩子们处境相同”的办法是给双方同样的选择。“你们要么停止打架,要么到外面去解决战斗。”或者“你们愿意各自去自己的房间,等你们觉得不会打了再出来?还是想一起到一个房间里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你俩愿意都坐到妈妈腿上来,等到你们觉得不想打架吗?”随你怎么做或怎么说,只要你觉得舒服就行,而且,只要能同等地对待双方就行。
我知道还会有人反对。那要真的是大的无缘无故打了小的呢?大的难道不该受到惩罚吗?小的难道不该得到安慰吗?
既然你已经把这本书读到了这儿,你应该知道惩罚是绝对不可取的。惩罚是给孩子一个非常荒谬的示范:“我打你,就是要教你不许打人。”
我建议你先安慰大的,然后让大的和你一起去安慰小的。再次重申,这并不是对大的“挑起事端”的奖励。明确的是,大的孩子因为某些原因而感到了挫折。也许这个孩子觉得小宝宝把自己赶下了“掌上明珠”的位置;或者他相信你更爱小宝宝。原因在这里并不重要。(但处理孩子行为背后的观念很重要。)重要的是,要知道孩子们何时感到了失望并需要我们的鼓励。
鼓励可以像这样:“宝宝,我能看到你在生气。”(证实孩子的感受就是很大的鼓励。)“妈妈抱抱你好不好?”你能想象得到,当孩子得到的是爱和理解,而不是惩罚和蔑视时,会多么惊讶吗?在孩子的感觉好转之后,你可以说:“你愿意去帮助你的小妹妹感觉好起来吗?你想先给她个拥抱,还是想让我先抱?”你能明白这样的姿态会鼓励孩子友爱、和平的行为吗?
假设这个大孩子因为太生气而不愿意拥抱你,或不愿意拥抱妹妹。你仍然要做出姿态,然后说:“我能明白你现在还没有准备好。我要去安慰你妹妹。等你准备好了,你可以过来帮我。”在你花这点儿时间安慰大孩子的时候,小宝宝不会遭受多大的痛苦——而且你会避免滋长孩子的“受害者心理”:“让妈妈特别关照我的方法就是去惹我姐姐。”
如果你在用心听这些方式,你就应该已经抓住要点了:要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什么对你最有帮助?什么最能让你学到东西?而且,别忘了运用你的幽默感。
有个爸爸在孩子打架时会把大拇指伸到孩子面前,并且说:“我是CBC电视台的记者。请问哪一位愿意先到我的麦克风前面来说说对这件事情的见解?”有时候,孩子就会笑起来,有时候他们会轮流说自己的看法。等双方都说完后,爸爸会转身对假想的观众说,“好了,朋友们。现场情况播报完毕。要想知道这些聪明的孩子们怎么解决问题,请在明天接着收看。”如果事情还不能平息,爸爸就会说:“你们要不要把问题写到家庭会议议程里去,让全家人都可以来帮你们提建议?还是要我明天再来这里采访,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向我们的观众继续报道?”
当大人拒绝介入孩子们的争端,或者通过同样对待他们而使双方“处境相同”时,打架的最大动机就被消除了。
九、无言的信号
到目前为止,我们在这一章讨论的大多数方法都是某种形式的无言信号。这些方法都包含其他一些重要的概念和态度,比如说要考虑冷静期,以及要同时做到和善与坚定。这些方法强调行动,而不是言语。当需要说时,话越少越好。你让孩子参与解决问题时,如果制定的计划中包括一些无言的信号,以帮助大人们学会闭上自己的嘴巴,就会更有效。
柏瑞先生是一所学校的校长,他决定参加自己学校里的一个家长学习小组。他跟这个学习小组说的很清楚,他是以家长身份来参加学习小组的,想学习一些能用于自己的孩子的技巧。
一天晚上,他请这个小组帮他解决让他儿子麦克倒垃圾的问题。麦克总是答应去倒,但如果不提醒,他一次也没倒过。这个小组提出了几条建议,比如关掉电视,等倒完垃圾再开;或者让麦克选择他什么时候去倒垃圾。一位家长建议他试试无言的信号,如果麦克忘记了在晚饭前倒垃圾,就把麦克的空餐碟翻过来扣在餐桌上。柏瑞先生决定试试这一招。
首先,全家人在一次家庭会议上讨论了倒垃圾问题。麦克再次确认自己能做到。柏瑞太太说:“我们很高兴你愿意帮忙,但我们也知道这很容易忘。我们用个信号来提醒你好不好?这样我们就不用唠叨了。”
麦克想知道是什么信号。
柏瑞先生解释了把麦克的空餐碟翻过来扣在桌子上的想法。如果麦克走近餐桌看见自己的餐碟扣在桌子上,就会提醒他。他这时就应该先去倒垃圾,再吃晚饭。麦克说:“好啊,没问题。”
到麦克再次忘记倒垃圾时,已经过去了八天。(当孩子们参与了解决问题的讨论时,他们通常会在试探之前合作一段时间。)当他来到餐桌前,看到自己的餐盘扣在桌上时,麦克开始发脾气。他哭哭啼啼地说:“我饿了!我吃完饭再去倒垃圾!这真是蠢主意!”
我相信你能想象得到,麦克的妈妈和爸爸要不理睬这种令人厌恶的行为该有多么困难。大多数父母都会想说:“得了吧,麦克,你同意了的!别再像个婴儿似的!”如果麦克继续不良行为,他们会希望忘掉他们的计划,并使用惩罚。(这能制止当时的令人厌恶的行为,但不能解决倒垃圾的问题,也无法让麦克学会承担责任。)
柏瑞夫妇仍然没有理睬麦克的大发脾气,甚至在他剁着脚进了厨房,拿起垃圾,出去时把门摔得山响,吃饭时生着闷气把叉子在盘子上摔得劈啪做响的时候。
第二天,麦克记住了倒垃圾,并且在吃饭时很愉快。作为他们一致遵循大家制行的计划的结果,麦克有两个多星期没忘记倒垃圾。当他又看见自己的餐盘倒扣在餐桌上时,他说了声:“哎哟。”然后,他就出去倒了垃圾,回到餐桌,把自己的餐盘翻过来,并且愉快地和全家人一起吃了晚餐。
父母很难不理睬让人厌恶的不良行为的另一个原因,是觉得他们这是在让孩子逃脱什么。他们觉得自己实际上忽视了自己应该为此做点什么的职责。如果这种不理睬的背后没有什么计划或目的的话,这种感觉可能没错。柏瑞夫妇“放过”了麦克的大发脾气(记住,事情在好转之前往往会更糟糕),但由于这是大家同意的计划的一部分,他们解决了一直唠叨的倒垃圾的问题。
碧尔太太很沮丧,因为孩子们放学回家后把书乱扔到沙发上,让她烦燥的不行。连续不断的唠叨不起任何作用。在一次家庭会议上,她告诉孩子们,她再也不想为这件事喊叫、唠叨了。她建议用一个信号来提醒大家,如果她再看见有书扔在沙发上,她就在电视机上放个枕套。孩子们都同意这个计划,并且效果奇佳。除了信号之外,妈妈再也不用介入这件事了。当孩子们看见枕套时,他们就会把自己的书收拾起来,或者提醒别人去收拾。
几个星期以后,在孩子们都去上学之后,碧尔太太想看她最喜欢的电视连续剧。她惊讶地发现电视机上有一个枕套。她往沙发上一看,看见了自己昨天晚上留在沙发上的一大包东西,她当时忙着去做晚饭,忘了收起来。
全家人都为事情的这个转变而大笑。他们喜欢这个方法,并且从那以后,孩子们想出了好几种信号作为解决其他问题的方法。
瑞德老师喜欢在自己五年级的班里用无言的信号。在开学的第一天,她就把这些信号几乎做为第二语言教给了学生们。一个是让学生们给她发的信号,学生们安静地坐好,两手勾在一起放在课桌上,表示他们已经准备好听课了。当她想让学生们在上课或开会时转过身并坐下来时,她就伸出右手的食指,按照“转过身来,请坐下”的节奏,先在空中画两个小圈儿,然后作两次上下动作。她还教给学生们一个从吵闹中安静下来的信号。她先拍一下手,听见这一下拍手的每个学生都跟着拍一下手。然后,她再拍两下。这时,往往会有好几个学生听到了其他同学回应的拍手,并会加入到回应两声中来。一般拍到两下就已经足够让全班安静下来了,很少需要拍到三下。
诺伍德太太和女儿玛丽老是吵架,吵过之后又都很懊悔,很快就相互道歉。一天,她俩谈到了这个问题,决定以后吵架时看谁会先想起来把手放在胸前,作为一个“我爱你”的信号。诺伍德太太有点儿尴尬地告诉我们,往往是玛丽最先想起来。
十、给孩子提供选择
大人们最大的错误之一就是向孩子提要求,而不是给孩子提供选择。当孩子们不回应要求时,常常会回应选择,尤其是当你在给出选择之后加上一句“你来决定”的时候。给出的选择应该是尊重的,并且应着重于情形的需要。选择和责任直接相关。年龄小的孩子缺乏能力承担很多的责任,所以给他们的选择应该更加有限。年龄大的孩子有能力做出更多选择,因为他们能够为自己的选择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
例如,对年龄小的孩子,你给出的选择可以是现在上床还是等五分钟后。对年龄大的孩子则可以完全让他们自己负责选择上床时间,因为他们还对自己第二天早上按时起床去上学负完全责任。
选择还直接与尊重他人并方便他人相关。对年龄小的孩子,你给出的选择可以是按时吃晚饭还是等到下次就餐时间再吃,而不能指望有谁会再去做一次饭、再打扫一次厨房。对年龄大的孩子,你则可以让他们选择是按时就餐,还是自己去做饭并把厨房收拾干净。
当给出选择时,每种选择都应该是大人能够接受的。我第一次让我3岁的孩子做选择时,是这样说的:“你现在想上床了吗?”她还不想。显然,我提供的选择超出了让她去上床的需要(我的需要和她的需要),而且其中没有包含我愿意接受的另一种选择。我等了五分钟,又让她做了一次选择:“你想穿粉红色的睡衣还是兰色的?你来决定。”她选择了兰色睡衣,并且开始穿。给出选择之后加上 “你来决定”,会让孩子感到自己被赋予了权力。它向孩子更加强调了一个事实:他们确实能有选择。
如果孩子们不想要你给出的选择,而想要别的什么呢?如果这个“别的什么”是你能够接受的,那很好。如果是不能接受的,你就说:“那不是一项选择。”然后,再重复一遍你给出的选择,以及“你来决定。”
孩子们对很多事情不能有选择,比如要不要做家庭作业。家庭作业需要完成;但你可以让孩子们选择诸如他们愿意什么时候做作业,比如放学以后马上做,晚饭前做,或者晚饭后做。
“你一……我们就……”
“你一收好你的玩具,我们就去公园。”这句话通常比下面这句话更有效,“如果你收好你的玩具,我们会去公园。”前者在孩子听来是和善而坚定的陈述,表明了在规定的条件下你愿意去做什么。后者在孩子听来(而且往往也是大人的本意)却像是对权力竞争的一个挑战。当 “你—……我们就……”不附加任何主动性时,会更有效,也就是说,你去不去公园对你无所谓。你知道孩子想去,因此是否满足去公园的条件取决于孩子。你需要接受的是,你可能会因为孩子们选择逃避收好自己的玩具,而不去公园。如果你的确打算去公园,可以试试启发式问题:“有谁想去公园吗?去之前我们应该把什么做好?”
许多老师发现“你们一准备好,我们就开始上课”这种说法很有效。他们具备了尊重自己、尊重学生、尊重情形需要的态度——这是这种方法成功的关键。“你—……”应该以一种能表达出如果条件不满足你就退出的语气说出来。然后,你就不要再去在意,要让孩子们去体验自己的选择带来的后果。如果你没法做到不在意,那么不论你怎么说,都会变成一场权力之争。
零花钱
零花钱可以是个很好的教育工具。当孩子们有了定期给的零花钱时,他们就能学到钱的价值——如果父母处理得当的话。
零花钱不应当用来做为对孩子的惩罚或奖励的工具。很多家长试图用零花钱作为让孩子承担家务的手段。如果孩子做了家务,他们就给零花钱当作奖赏;如果没做家务,他们就扣下零花钱作为惩罚。当把这种威胁去掉时,孩子会对金钱和责任感有更多了解。要用家庭会议教给孩子与承担家务有关的责任感,这和零花钱是另外一件不相干的事。
当孩子有了零花钱时,他们就可以不再缠着你买这买那了。不论玛丽什么时候说:“我要那个!”妈妈就问:“你的钱够吗?”玛丽的钱通常都不够,所以妈妈就说:“唔,也许你应该把零花钱攒起来,到时候你就可以买了。”
玛丽常常以为她真的非常想买,她会满怀信心地攒钱。然而,往往在几个小时以后她忘了。她通常并不真的对哪个东西想买到了愿意自己攒够钱去买的程度,尽管她会很高兴让妈妈花钱给她买。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以及想要一些比较贵的东西,比如一辆自行车时,你应该让他们为买自行车攒一定的钱。当孩子们自己投入一些钱买来东西的时候,他们会更加负责、更加珍惜。如果孩子们损坏了别人的财物,也要用他们的零花钱去赔偿。
回顾
当我们以友善的态度来运用这一章介绍的方法时,这些方法会很有效。你的态度、意图以及方式,是成功的关键。有些大人使用这些方法时的态度和目的就像他们在惩罚孩子时一样。惩罚只会招致孩子的反叛或者盲目服从。而正面管教则会使孩子合作、相互尊重、负责,并且有社会责任感。
正面管教工具
1.花一些时间让自己冷静下来,因为在你感觉更好的时候才能做得更好。这些方式包括卫生间的使用技巧(适合家长)、小说的技巧(适合老师)、以及“积极的暂停”(适合大人和孩子)。
2.决定你自己做什么,而不是要孩子做什么。
3.让孩子预先知道你会怎么做。
4.和善而坚定的行动,而不是光说。
5.如果必须要说,语气要和善而坚定,而且说得越少越好。
6.以情绪上的撤出让自己避开权力之争,等双方都冷静下来以后,关注于解决问题。
7.用日常惯例表来避免权力之争。
8.要避免就寝前的争斗,你可以一边给孩子盖好被子,一边和孩子分享一天中最快乐和最伤心的事情。
9.通过让孩子参与解决问题来避免权力之争。
10.对孩子间的争端置身事外,或“让孩子们处境相同”。
11.要先安慰打别人的孩子,然后让这个孩子和你一起去安慰被打的孩子。
12.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
13.给孩子一个拥抱。
14.运用你的幽默感。
15.让孩子参与晚餐的计划、烹制和打扫。
16.设计一些暗号来提醒孩子该做什么。
17.给孩子提供选择,而不是要求。
18.用“你一……,我们就……”。
19.用零花钱教孩子学习管理金钱,而不是用做奖励和惩罚。
问题
1.冷静期可以有哪些方式?
2.“决定你自己做什么,而不是要孩子做什么”的原理是什么?它为什么有效?
3.要提高上述方式的效用,我们应该牢记哪六点?
4.“不在意”是什么意思?如果你做不到“不在意”,该怎么办?
5.情绪上的撤出是指什么?
6.冷静期过后,或以其他任何形式撤出冲突之后,我们还需要接着做些什么?
7.要避免早晨的争斗以及就寝前的争斗,最关键的是什么?
8.为什么睡前分享有助于避免就寝前的争斗?
9.介入孩子们的争端会有什么负面结果?
10.当你决定不再介入孩子们的打架时,你应该按照什么程序来做?
11.哪三种情况下打人不能不介入孩子们的打架?
12.如果你决定要介入孩子打架,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13.“让孩子处境相同”是什么意思?它能避免什么负面结果?
14.什么是“无言的暗号”?用暗号会达到什么效果?
15.给孩子提供选择的好处是什么?
16.要确保你给出的选择是有效选择,应该注意哪些指导原则?
17.对零花钱的建议,会给你和孩子带来什么好处?
18.要成功地使用本书中建议的任何正面管教工具,关键是什么?
第八章 家里和教室里的爱与欢乐
一、三个提醒
下面三个提醒,向我们表明了在我们和孩子的关系中如何避免偏离能体验到爱、欢乐和满足的轨道。
1.我们做什么永远不如怎么做更重要
我们行为背后的感觉和态度会决定我们怎么去做。言语背后的感觉通常能最明显地从我们说话的语气中表现出来。
有一天,我旅途归来,家里迎接我的是厨房水池里满满的脏碗碟。我感到非常失望、非常生气,就开始了斥责和批评:“我们早就说好了的,各人把自己的碗碟放进洗碗机里。怎么我一不在,就没人遵守了?”
我想找出那个该受责备的人,但每个人都声称:“不是我干的。”
我带着一种负面情绪说:“好!我们必须开个家庭会,决定这事儿该怎么办。”
你能想象出来,如果我们以我这种责备和批评的态度开家庭会议能有什么结果吗?我们不会找到那种在爱和尊重的气氛中才能找到的有效解决方案。我的攻击态度只能引起大家的防卫和反击,而不可能是和谐。
我认识到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并且立即改变了方向。我能看到,我的负面态度不可能造成我想要的结果——更别说这已经让我自己感到有多么痛苦了。我一改变态度,感觉就不一样了,而且我立即有了一个怎样得到积极效果的灵感。
我对全家人说:“我们出去吃比萨吧。然后我们来开个家庭会议,找到解决办法,而不是要责备谁。”
在这种感觉中,我们开了一次很成功的家庭会议。我们大笑着说,一定是有个幽灵把那些脏碗碟放进水池里去的。当我们不再责备,并且专注于问题的解决办法的时候,马克和玛丽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方案。他们提议每人每周担任两天“厨官”,收拾幽灵的那些脏碗碟。你也许猜到了,在这次每个人都承担起解决问题的责任的友善讨论之后,水池里很少再有脏碗碟了。
从负面的想法和感觉出发采取行动,肯定会偏离爱、欢乐和积极结果的轨道。通过消除负面态度,我们就会让自己自然的良好感觉和常识浮现出来。
2.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
我在这本书中从头到尾都在讨论帮助孩子把错误当成学习机会的重要性。如果大人们不能把这个原则运用于自身,就会立即偏离爱、欢乐和积极结果,正如下面这个例子表明的那样。
二年级的麦奇踢了一个同班同学,这让席彤老师对他非常生气。她想教给他不能伤害别人。她把他带到教室外面去申斥:“如果别人踢你,你会喜欢吗?”
为了给麦奇亲身感受,席彤踢了他——比她想的重了一点儿。一位助理老师正好路过,目睹了事情的经过,报告了校长。
席彤老师对自己的行为感到非常难过。她相信正面管教的原则,而且实践了好几年了。她打电话问我:“我是怎么了?我怎么能做出这种事来?我应该怎么办?”
我先安慰席彤老师,说她很正常。这个地球上有一个父母或教师能做到永远不“失控”,不在生气时做出反应,而始终以有利于长期结果的方式采取行动吗?
然后,我对席彤老师说,她已经知道自己犯了一个错误,这就很好。我鼓励她要赞扬自己,而不是痛责自己。太多的父母和老师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
最后,我向她想要改进并做得更好的想法致意,鼓励她把这件事当成一个激励自己今后改进的礼物(或警钟)。
正面管教的系列书中提供了很多方法用来代替对孩子行为的反击。这不是此处的重点。此处的重点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所有的人都会被羁绊于对别人行动的反击而不是主动行动。大多数大人的用意确实是好的——他们只是想教导孩子更加尊重别人。问题是,当我们反击孩子的行动时,我们自己却用不尊重孩子的行为(我们的不良行为)想教给孩子尊重别人。在反击孩子的行动过程中,我们一心要(没经过思考)通过责备、羞辱和痛苦让孩子为其行为“付出代价”。我们没有考虑这对孩子的长期影响。如果我们考虑了,我们就不会反击了。
幸运的是,这可以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结局。我们发现,不论我们曾经有多少次反击孩子的行为,多少次忘记运用正面管教的原则,我们总是能回到这些原则上来,并清除我们在反击孩子的行动时造成的混乱。确实,事实一而再、再而三地证明,错误是我们学习的大好时机。
在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后,当我们用“矫正错误的三个R”进行弥补时,我们会发现孩子们是非常容易原谅我们的。席彤老师用了一个多星期时间才从羞愧与自责中挣扎出来。然后,她把麦奇叫到一边,向他道歉。她说:“麦奇,那天我踢了你,实在对不起。看到你踢乔伊,我太生气了,但我却和你一样做了不该做的事。我那样做真是无理,是吧?”
麦奇只是腼腆地看着她,但他被老师的话吸引住了。她接着说:“我那样做也很不友好,是吧?”
麦奇松开了咬着的下嘴唇,摇了摇头。
席彤老师问:“我向你道歉是不是让你觉得好一点了?”
麦奇点了点头。
席彤老师接着说:“那你觉得如果你去对乔伊说声对不起,他会觉得怎么样?”
麦奇咕哝着说:“会好一点。”
席彤老师问:“你觉得去向乔伊道歉怎么样,然后我们三个人可以一起解决你和乔伊之间的问题。或者我们也可以把问题放到班会议程上,让全班同学帮忙。你喜欢哪一种?”
麦奇说:“就我们仨。”
席彤老师问:“你打算什么时候去向乔伊道歉,并问他是否会参加我们解决问题的讨论?”
麦奇的脸色开朗起来说:“我今天就去。”
席彤老师说:“太棒了。你和乔伊讲好了就来告诉我,我们好安排时间。”
第二天,席彤老师、麦奇和乔伊聚到一起,讨论了两个孩子各自对事情的经过、起因、感受、从中学到的东西的理解以及对如何解决问题的想法。他们还讨论了把错误当成学习机会的概念。当两个小男孩一起离开时,他们对两个人一致同意以后不再打架感到很高兴。
这是说明一个错误怎样为我们提供很多学习机会的一个好例子。席彤老师能够率先垂范,为错误承担起责任,并且道歉。然后,她帮助麦奇为他自己的错误道了歉。她还帮助两个小男生练习了相互倾听对方的看法;最后,他们还一起练习了运用头脑风暴寻找解决方案这一非常有益的生活技能,并且就他们都愿意尝试的一个方案达成了一致。
我们说多少遍都不为过:错误是学习的大好时机——不论对大人,还是对孩子。
通过观察幼儿学走路,大人们能对这一原则有更多的理解。小宝宝每次摔倒时,从来不浪费时间感觉自己的无能。他们只是爬起来继续走。如果他们摔疼了,可能会在继续走之前哭几分钟,但他们不会给自己的体验加上责备、批评或其他自拆墙脚的想法。我们能够帮助孩子们通过重新发现错误对我们的价值,保持这种体验生活的简单方式。
认为我们必须很完美,是一条最容易使我们偏离生活中的爱与欢乐的歧途。“矫正错误的三个R”(详见第2章)能使我们回到正轨。
3.有时候,我们必须反复学习同一件事情
有多少父母曾经说过:“你还要我再说多少遍?”
这些父母如果不理解其答案很可能是“一遍一遍又一遍”,他们就会造成自己的失望和沮丧。(我一直相信,孩子们直到有了自己的孩子并且要教给他们的孩子同样的事情之前,才会真正理解我们要教给他们的事情。)
波尔多太太听到这个原理之后,松了一大口气。她说:“我原来以为只需要一次家庭会议就能让我的孩子们在分担家务上与我合作,因为他们的热情持续不了一个星期,我就认为家庭会议不管用,便又回到了每天唠叨的老办法。”
波尔多太太没有认识到,即使热情只能维持一个星期,她取得的进展是也是多么巨大啊。我跟她说了我家的“三周综合症”(见第9章),并且说我非常庆幸每三个星期才需要处理一次家务问题,那可比天天唠叨并沮丧好的太多了。
孩子们并不是惟一需要机会去一遍又一遍地学习的人。否则,我们为什么需要那么频繁地用到“矫正错误的三个R”呢?把我们引向痛苦的一个歧途,就是每当我们或我们的孩子不能一劳永逸地学会某些事情时,就感到自己无能或感到沮丧。通往爱与欢乐的道路,不仅包括要承认我们会犯错误,而且要承认我们会有一遍又一遍地学习的机会。这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本书提供了很多方法。如果仅仅把它们看成是技巧,那肯定会失败。这本书还提供了很多积极的态度。当这些方法和积极的态度结合在一起时,它们就变成了能在我们与孩子之间营造出一种爱、相互尊重、合作以及快乐气氛的观念。
这一章介绍的很多概念都需要大人的参与和指导,以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坚实的基础。爱和欢乐的态度是最重要的,而且,这有助于发现每一件事情积极的方面。
二、寻找积极的方面
罗莉被学校停课了,因为在她的柜子里发现了香烟。她对爸爸说:“我不知道香烟是怎么来的!我正要把它放进兜里拿去交给校长,一个老师路过看见了,就把我带到办公室去了。” 爸爸很难相信罗莉不知道烟是怎么到她的柜子里的,因为柜子用的是密码锁。他也很难相信她把烟揣到兜里是为了去交给校长。他对罗莉对他撒谎感到非常痛心,因为他们家人之间一直是那么的亲密和相爱。他还担心罗莉会因些陷入抽烟、喝酒、吸毒而毁了她的一生。
爸爸真想责骂并惩罚她一顿,让她知道爸爸是多么失望。但是他忍住了,决定要寻找这件事情的积极方面。如果你愿意寻找积极方面,那就一定不难找到。当他走进了罗莉的内心世界时,他理解到,孩子也许正在冥思苦想如何既坚持家里的价值观,又不脱离朋友的圈子。他还认识到,罗莉对他撒谎的惟一原因可能是因为她那么爱爸爸,不想让爸爸失望。
有了这种理解,爸爸去找罗莉谈。他没有责骂和惩罚,而是和善地说:“罗莉,我敢肯定真的很难想出办法既坚持你的信念,又不被朋友们说你‘扫大家的兴’。”
罗莉如释重负地说:“是呀,真是这样。”
爸爸接着说:“而且我敢肯定,如果你对我们撒谎,那是因为你非常爱我们,不愿意让我们失望。”
罗莉眼里充满了泪水,只能点头表示同情。
爸爸又说:“罗莉,你要是做了会伤害自己的事情,我们会感到很失望;可你要是不知道你任何时候都可以告诉我们任何事,那就说明爸爸妈妈做得不够好,没有让你知道我们是多么爱你——无条件的爱。”罗莉抱住了父亲,父女俩紧紧拥抱在一起。
他们一直没有直接讨论抽烟和撒谎的问题。一年多过去了,罗莉一直很高兴地将自己每一次拒绝与她的价值观念相悖的诱惑时的情况告诉父母。她还对自己影响了一些朋友坚守自己的价值观而感到自豪。
先假定孩子无辜
每个孩子都想成功。每个孩子都想和别人有良好的关系。每个孩子都想有归属感和价值感。当我们能牢记这一点时,我们就会先假定做出不良行为的孩子无辜。我们就不会认为孩子是在给我们找麻烦,我们会假设他们是想要得到积极的结果,只不过他们不知道该怎么达到这个目的而已。他们尚不具备足够的知识、技能,或者还没有成熟到以恰当的方式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帮助孩子培养他们需要的这些能力,正是我们的责任。想要有效地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就必须建立在这样的态度之上:“我知道你想要成功。我该怎么帮你?”当我们有了这样的态度,孩子才更可能感受到无条件的爱。
表达我们无条件的爱
孩子需要知道,他们要比他们做的任何事情都重要。他们需要知道,他们比我们生活中的任何物质财产都重要。弗雷德的妈妈在想起这极其重要的一点之前,犯了一些错误。
弗雷德打碎了妈妈一个很珍贵的古董花瓶。妈妈为此极其伤心,坐到那儿哭了起来。弗雷德为自己打碎了花瓶难过得不得了,但他最后问道:“妈妈,要是我出了什么事,你会这么伤心吗?”
孩子们经常不知道自己有多么重要,不知道父母有多么爱他们。有时候,父母和老师们过于关注孩子的不良行为,以至于他们眼中没有了孩子——孩子眼中也就没有了自己。
有一次,有一个家庭来找我咨询。他们的女儿偷了一个让她非常生气的朋友的衣服(她说是在开玩笑)。她妈妈和姐姐对此非常生气,以至于说她是小偷,甚至怀疑她是否还做了其他坏事。我问她们为什么那么生气。她们真正担心的是什么?妈妈说她担心女儿将来会被送进少管所。我问那又怎样。妈妈告诉我,她很担心那会对女儿造成伤害。然后,我问这位妈妈,她认为女儿对自己被叫做小偷并且被指责还做了其他坏事,会有什么感受。这位妈妈承认自己已经伤害了女儿,虽然她声称担心女儿受到伤害。
我问这位女儿,她感到哪一件事情会让她更难过,是被送进少管所还是妈妈这么对她。她说:“妈妈这样更让我难受。”
因为这个女孩已经十几岁了,她妈妈没有办法控制她。这个女孩儿需要体验她的行为后果,以及来自妈妈的爱和支持。
我们很容易做出违背自己初衷的事情来。这位妈妈因为爱女儿并且想要保护女儿免遭伤害,而羞辱了女儿。她的女儿听到的全是被她理解成“妈妈甚至不喜欢我”的羞辱。
我知道你爱你的孩子,你也知道你爱你的孩子,但是,孩子知道你爱他们吗?如果你去问问孩子,也许你会感到十分惊讶。
一位妈妈问自己3岁的孩子:“你知道妈妈真的爱你吗?”
孩子的回答是:“是的,如果我乖乖的,你就爱我。”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我知道你爱我,如果我得了好分数。”
我们经常唠叨要孩子们做得更好。我们希望他们更好,是因为我们爱他们,并且认为如果孩子做我们认为对他们好的事,他们就会更幸福。他们经常听不到我们想让他们做得更好是为了他们。他们听到的是“我永远做得不够好。我达不到你们的期望。你们想让我做的更好是为了你们自己,不是为了我。”
记住,孩子们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得更好。没有什么事情能比无条件的爱让孩子感觉更好的了。
大多数父母没有意识到,当他们运用惩罚时,并不是在爱孩子。事实上,大多数父母都是以爱的名义在运用惩罚。在《爱得太多的父母》一书中,我们用了下面的例子来说明,在其他方式更有效的时候,父母为什么会运用惩罚,以及怎么会有那么多成年人会想:“我小时候遭到了惩罚,我现在不也挺好。”
是的,我们大多数人都“挺好”,尽管我们小时候受到过惩罚。我们能对小时候受到的惩罚开怀大笑——甚至会说那是我们应得的。然而,如果当初允许我们从错误中学习,我们现在会不会比“挺好”更好呢?
在下面这个例子中,斯坦通过大家的帮助,认识到了惩罚(把他“培养”成现在的“挺好”)与正面管教(那样的话,他今天就会是个好得多的人了)的不同。
斯坦在他的养育学习小组里,向大家说了他在上小学五年级时在一次考试中作弊的事,他说:“我糊涂得实在可以,把答案抄在了手心里。老师看到了我考试时张开拳头来找答案。”这个老师一把抢过斯坦的试卷,当着全班的面撕得粉碎。他这次考试被给了个不及格,还被大家叫做“骗子”。老师把这事告诉了他的父母。他爸爸给了他一顿痛打,并且让他禁足一个月。斯坦说:“我后来再也没有作弊,我那次的确应该得个不及格。”
为了帮助大家看看是否还有其他更有成效的方式来处理这种情况,组长帮助他对这次经历进行了探讨。
组长:“大家都同意斯坦应该得个不及格吗?”
组员:“是的。”
组长:“不及格是否已经足以让斯坦知道自己行为的后果了,还是他还需要惩罚才能知道呢?”
组员:“这个……”
组长:“斯坦,你认为呢?因为作弊得了个不及格,你有什么感觉?”
斯坦:“我感到非常内疚,非常尴尬。”
组长:“这让你决定怎么做?”
斯坦:“我再也不作弊了。”
组长:“你在挨打(惩罚)之后做出了什么决定?”
斯坦:“我觉得自己是一个让父母失望的孩子。我到现在都很怕让他们失望。”
组长:“那么,惩罚对你有什么样的帮助呢?”
斯坦:“噢,其实我已经决定不再作弊了。当着全班人的面被抓住作弊,那种内疚和尴尬已经足以让我接受教训了。实际上,对让父母失望的担心才是我真正的负担。”
组长:“如果你有一根魔杖,能够改变这件事的过程,你会怎么改变它?你会希望别人怎么说或怎么做?”
斯坦:“我肯定不会作弊。”
组长:“然后呢?”
斯坦:“我不知道。“
组长:“有谁能给斯坦提些想法吗?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斯坦的老师或父母应该怎么做或怎么说,才是和善而坚定的管教办法?”
组员甲:“我是个老师,我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不少东西。这个老师应该把斯坦叫到一边,并且问他为什么要作弊。”
组长:“斯坦,你怎么回答?”
斯坦:“我会说我希望通过考试。”
组员甲:“然后,我会对他想要通过考试的愿望表示赞赏,并问他,他对以作弊来达到目的有什么看法。”
斯坦:“我会发誓以后不再作弊。”
组员甲:“我然后会告诉他,这次考试他只能得个不及格,但我很高兴他知道了不能作弊。然后,我会要他为我订一个计划,说明为了通过下次考试他要做些什么。”
斯坦:“我还是会因为作弊而感到内疚和尴尬;但我会感激老师在坚定的同时对我的和善。现在我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了。”
组长:“现在你打算怎么用你的魔杖改变你父母的做法呢?”
斯坦:“如果他们能够知道我是多么内疚和尴尬,该有多好啊。他们可以强调这对我是一次多么沉痛的教训。然后,他们可以表示相信我会从这次经历中汲取教训,并且以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他们可以对我说,不论我做了什么他们都会爱我,但他们希望我以后不要再做让我自己失望的事情,这能使我恢复信心。啊,多么好啊——父母更担心的是我自己失望,而不是他们失望。我觉得这真的让我倍受鼓舞。”
通过这次对非惩罚养育方式的讨论,我们看到了以下几点:
1.非惩罚的养育方式并不意味着“放过”孩子的错误行为。
2.非惩罚养育方式意味着,在一种支持和鼓励的环境中帮助孩子探讨他们的选择所带来的后果,从而使孩子能够从中学习,并持续成长。
3.大多数人尽管在小时侯受到过惩罚,但现在也 “挺好”——而如果他们能在和善与坚定的管教方式下从错误中学习,他们或许会学到更多。
斯坦的父亲因为对自己的养育方式的长期效果不了解,他没有获得益处。他没有因为对“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的重要性的理解而获得益处。他不知道孩子在感觉更好时会做得更好。他不知道“和善与坚定”和“无条件的爱”结合起来会有多么强大的力量。如果他当时能够理解这些,斯坦就会通过“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而获得更多的力量。
三、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第2章提到过)能很好地帮助你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当你感到你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有障碍,造成了孩子对你的敌意和不满时,就要用这些步骤。在用过这些步骤之后,你和孩子就都会感到被理解了。
大多数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更好的成绩。孩子们往往将此理解为父母更看重他们的成绩,而不在乎他们本身。当孩子怀疑你的建议到底是为谁好时,“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应该对你有帮助:
1.表达你对孩子感受的理解:“在你看来我想要你得到更好的分数,是为了我还是为了你?”
2.表达同情,而不是宽恕:“我能理解为什么你似乎不能为了我而把事情做得更好。当我父母想要我做得更好时,我也觉得似乎我是为他们和他们的期望而活的。”
3.和孩子分享你的真实感受:“我的确是希望你考得更好,因为我觉得这对你有好处。我知道这在现在看来似乎没什么意义,但良好的教育会在将来为你打开很多大门,能给你提供更多的机会。”
4.让孩子专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怎样才能找出一个办法,使你把努力进步看成对你自己有益的事,而不是因为受到了我的批评?”
营造一种合作的气氛对于教给孩子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技能——这是社会责任感的根本——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孩子们有了很好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将极大地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和人生环境。把这些能力教给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在你和孩子相处时以你自己的行动为他们做出表率。榜样是最好的老师。
教给孩子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做出榜样
家庭会议和班会给孩子们和大人提供了一起练习多种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技能的机会。如果你用过这种方法,你或许已经注意到,孩子们把他们在家庭会议和班会上学到的技能用在了生活中的其他方面。
除了家庭会议和班会以外,正面管教方法还有许多有关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可供选择。用于家庭会议和班会的技巧同样可以用于解决两个人之间的问题。启发式问题为沟通和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也是如此——我们在此只提一下这两个。另外,要帮助孩子解决一对一的冲突,除了班会以外,下面的“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也是一个好方法。
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
1.不要搭理对方。(转身走开要比留下来打架需要更大的勇气。)
a.做些别的事情。(玩另外一个游戏,或参加其他活动。)
b.为冷静期留出足够的时间,然后,采取以下步骤。
2.以尊重的态度讨论发生的冲突。
a.告诉对方你的感受。让对方知道你不喜欢所发生的事情。
b.听对方说他的感受以及他不喜欢什么。
c.把你认为你自己对这个问题的产生有什么责任告诉对方。
d.告诉对方你愿意做些什么不同的事。
3.一起找到解决办法。例如:
a.找出一个一起玩或轮流玩的方法。
b.道歉。
4.如果你们无法一起解决问题,就寻求别的帮助。
a.把问题放到家庭会议或班会的议程上。(这也可以是首选的办法,并不一定非得最后再用。)
b.和一个家长、老师或朋友商量。
在和孩子讨论过这些技巧之后,让孩子们就下列假想情形做角色扮演。要让他们就每一种情形以四种不同的方式来解决。
为该轮到谁玩绳球而打架。
排队时夹塞儿。
用难听的外号叫别人。
坐车时为抢占靠窗的座位打架。
老师可以把“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张贴出来让孩子们参照。有些老师要求孩子们在把一个问题放到班会议程上之前,先用这些步骤解决问题。也有些老师更喜欢用班会,因为班会能教给孩子们那么多其他技巧。最好不要厚此薄彼(班会或一对一),要让孩子们来决定他们更愿意用哪一种。
三年级的安德伍德老师解释了她是如何采用“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的。她允许自己班上的孩子在任何时间离开教室,去和另一个孩子用“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解决问题。她常常会看着两个孩子一起离开教室,看着他们坐在围栏边说话。几分钟后,他们会回到教室,继续做各自的事情。如果他们不想让别人知道,他们就不需要跟任何其他人分享他们的讨论。在班会上,她会问是否有人愿意说一说他们是如何解决一个问题的。
当孩子们之间有问题来找家长时,家长也可以把这些技巧教给孩子们,要让他们等待过冷静期或者用“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使他们为解决问题做好准备。我们家有时候在“睡前分享”时用这些步骤。
帮助孩子培养责任感
这本书中教过的所有概念都有助于孩子培养责任感。如果大人一直替孩子们做他们能做并且应该自己做的事情,孩子就学不会责任感。
并非只有父母在为孩子们做那些他们自己能做的事情。老师们也应该多让孩子帮忙。如果老师们假装自己的胳膊或腿不能动了,学生们会学到更多责任感。想像一下在这种情况下会允许孩子们做些什么。孩子们会因此而感到老师需要自己,这会使他们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
承担起你自己的全部责任
大人的责任感又怎样呢?自责和内疚都无济于事。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可能会犯的错误,以便我们能知道该怎么去纠正并造成我们想要的结果,这才是有益的。
如果大人们能为自己造成而又抱怨的孩子们的所有行为承担起全部责任,那会怎么样呢?如果父母和老师们意识到他们自己的不良行为(缺乏知识或缺乏技巧)以及孩子们的不良行为(缺乏知识、技巧和成熟),事情又会有什么不同呢?在没有指责或羞辱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之后,专注于问题的解决方法就容易多了。
无论何时,只要大人们陷入与孩子的权力之争或报复循环、没有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不花时间训练孩子、忘掉了和善而坚定、说话语气不尊重孩子或者使用任何其他方式的惩罚,他们就有可能引起孩子们的“失望”行为。
对你自己要有同情心
记住,错误是学习的大好时机。当你犯了错误的时候,要同情你自己——并且从错误中学习。我已经从养育错误中学习了25年。尽管我犯过很多错误,但我挚爱这些原则,因为它们是帮助我在每一次迷失时回到正轨上来的令人惊喜的指导原则。
在我知道要对自己有同情心之前,在我每一次没有践行自己所宣扬的原则时,我对自己都很严苛,我会趴在我丈夫的肩头上失声痛哭:“连我自己都做不到,我还怎么能到处去告诉其他家长和老师们如何更有效地对待孩子啊?”他就会用我宣扬的其他概念来提醒我:
错误是学习的大好时机。
关注积极方面(我用这些原则的时候要远远多于不用的时候)。
要有不完美的勇气,毕竟人无完人。
冷静下来——然后解决问题。
对自己要有同情心,意味着记住这些概念,并且要继续爱自己、爱生活。有了爱的态度,事情往往就会好转起来。
加强自我学习
如果你喜欢这本书中提出的概念,我强烈建议你把这本书再读一遍。我保证你在读第二遍时得到至少10倍的收获!重复对于增进知识永远是重要的,但你读第二遍时会看到你在第一次读时完全漏掉了的地方。你对本书开头提出的很多概念也会有更多的理解,因为你现在对其余的概念已经熟悉了,你将能够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加以运用。
我从自己的经历以及众多家长和老师们给我的反馈中知道,这些概念在被正确运用的时候,确实是有效的。正面管教是解决当前问题的一种有效而积极的途经。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的孩子提供了一个基础,让他们得以在此基础之上继续有效、积极、独立地完善他们的人生。
大人们负有一种领导责任,去帮助孩子培养能使他们的人生幸福而充实的品格。给孩子提供一个能让他们构筑自己的美好人生的好基础,是我们的职责。教给孩子们自律、负责、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的技能,是在帮助他们建立一个优秀的基础。当孩子们展现这些品格和技能时,他们会拥有更强的归属感和价值感,这会从他们的行为中表现出来。
正面管教与完美无关。我很高兴能听到家长们说:“我的孩子还不完美,我也一样;但我们现在相处的更加快乐。”我也很高兴能听到老师们说:“现在的孩子确实与过去的孩子不一样了,我很高兴我学到了这些管教方式,能对今天的孩子更为有效。”这些原则不能保证完美,但必将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带给你们更多的欢乐和爱。
回顾
正面管教工具
1.你的行为背后的感觉远比你的行为本身更重要。
2.把错误看作学习的机会。
3.在你不得不反复学习同一件事情时,对自己要有耐心。这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4.表达无条件的爱。
5.先假定孩子无辜。
6.“赢得合作四步骤”。
7.教给孩子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巧,并且要做出榜样。
8.帮助孩子培养责任感。
9.承担你在冲突中的全部责任。
10.同情你自己。
11.通过反复读书和练习,加强你的学习。
问题
1.正面管教的首要目标是什么?
2.为什么说怎么做远比做什么更为重要?请讲述一个具体事例,并说说如果你当时用了不同的做法,会出现什么变化。
3.我们能从一个错误中学到多少东西?讨论这是否适用于所有的错误?还是对有些错误感觉很糟糕是合理的?
4.如果我们使用一个方法时没有适当的感觉和态度,那会怎么样?
5.尽管你曾经遭到惩罚,曾经被误导,可你现在仍然“挺好”,是吗?你现在怎么看待这种想法?
6.“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是哪些步骤?孩子学习这些步骤会有什么收获?
7.大人从承担自己所有的责任中能够学到什么?
8.如果你不同情自己,会出现什么情况?如果你同情自己呢?
9.看到每件事物的积极方面有什么益处?
10.向孩子传达出无条件的爱的重要性是什么?请讨论大人的愿望和孩子的理解这两者间的区别。
11.为什么一本书值得反复读?
首页 上一页 共5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