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贺龙传

_17 《贺龙传》编写组 (当代)
贺龙作为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人之一,协助周恩来,贯彻睦邻友好,寻求 和平、友谊与合作的外交方针,频繁地参与了外事工作。
1956 年 3 月,应巴基斯坦政府的邀请,贺龙作为中国政府的特使,赴卡 拉奇参加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成立和该国第一任总统伊斯坎德尔·米尔扎
就职庆典。
当时,巴基斯坦是中央条约组织①的成员国,而且刚同美国签订了“共同 防御援助协定”。贺龙此行的目的是宣传新中国的对外政策,按不同社会制
度国家和平共处原则,发展中巴睦邻友好关系。在美国和西方对新中国实行 敌视、封锁政策的时刻,这次访问引人注目。贺龙知道,此行能否成功,关
键在于使这个国家了解新中国,了解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睦邻友好的愿望。
22 日,贺龙一行抵达巴基斯坦首都。23H 上午参加了伊斯坎德尔·米尔 扎总统的就职典礼;下午到卡拉奇日汉哲公园出席了有 10 万群众参加的庆祝
大会,发表了热情的讲话。24 日上午,贺龙拜会米尔扎总统,代表毛泽东主 席、周恩来总理向总统致意。
米尔扎是位将军,对中国政府派一位元帅来参加庆典,十分高兴。 他对贺龙说:“我为中国派出贺龙元帅这样重要的人物来参加我们共和
国成立典礼,而引以为极大的光荣。”他希望贺龙到各地看看。当他得知 25 日贺龙就要回国时,非常惋惜。贺龙说,中巴两国关系一天天增进,以后一
定还有机会再来的。米尔扎一再问:“到底什么时候来?”并说,他们的总 理不久即将去中国访问,他希望周恩来总理不久也能来巴基斯坦回访,时间
最好在今年冬天。这位总统对贺龙说:“我们两个都是军人,说话会肯定确 切的。请你告诉我,你究竟什么时候再来?”贺龙说,贵国总理访问中国后,
周恩来总理可能要来贵国回访,本人希望能和周总理一起来。米尔扎高兴地 说:“这应该是一项军人之间的诺言。”并说:“巴基斯坦对中国怀有极高
的敬意。我对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十分仰慕。周恩来总理是极正直、极 有天才、极有能力的政治家。”他请贺龙带个口信给周恩来:如果周总理对
巴基斯坦,特别是它和别的国家的关系能给予任何指导,只要这种指导是符 合公正的原则,他将乐意采纳。
贺龙把新到任的耿飚大使介绍给米尔扎总统,告诉他,耿大使也是一名 军人,是一位将军。米尔扎听了,高兴地对耿飚说,大使有任何困难和问题,
无论白天或黑夜,任何时候都可以找我,我都愿接见。最后,贺龙代表毛泽 东主席向米尔扎总统赠送了礼品。这次拜会十分成功,给巴基斯坦领导人留
下了很好的印象。贺龙又拜会了巴基斯坦总理穆罕默德·阿里和外交部长乔 德里,同他们进行了坦率友好的谈话。贺龙坦诚地告诉他们:中国同一些邻
国还有未划定的边界,但并不妨碍友好相处。我们要以和解的精神处理边界 问题。中国和缅甸在去年 10 月举行了边界会谈。大家在互相信任的气氛中冷
静地研究和解决问题,对双方都有好处。帝国主义总是要挑拨各国人民之间 的关系,我们亚洲人民需要团结起来。半年以后,贺龙随周恩来访问亚洲和
① 中央条约组织,是西亚地区性的军事联盟组织,成员有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巴基斯坦、英国,美国 以”观察员身份”参加。1955 年 11
月正式成立。后由于伊拉克和巴基斯坦、伊朗先后退出,该组织于 1979 年 9 月 28 日解散。
欧洲的 11 个国家。这是中国政府根据当时国际形势采取的一次重大外交行 动。11 月 18 日至 1957
年元旦,他们依次访问了越南、柬埔寨、印度、缅甸 和巴基斯坦 5 国。
在访问巴基斯坦时,米尔扎总统对贺龙遵守半年前的诺言,随周恩来再 次访巴,尤为高兴。第二天就邀贺龙同他一起去打猎。12 月 21 日,米尔扎
同贺龙到达卡拉奇东北 90 英里的海得拉巴附近的猎场,边打猎,边叙友谊。 傍晚时分,才兴致勃勃地带着猎物回到了卡拉奇。
周恩来、贺龙 12 月 30 日结束了对巴基斯坦的访问, 1957 年 1 月 3 日 回到北京,3 天后又踏上了旅途。从 1 月 7 日至 2 月
6 日访问了苏联、波兰、 匈牙利、阿富汗、尼泊尔和锡兰 6 国。
自从赫鲁晓夫 1956 年 2 月在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作了反斯大林的
“秘密报告”以后,国际上出现了一股反苏、反共、反社会主义的逆流。因 此,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贺龙、王稼祥等访问苏联、波兰、匈牙利,就国
际形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与这些国家 的领导人交换意见。周恩来、贺龙在同苏联领导人接触中,敏锐地感觉到:
赫鲁晓夫等人对国际形势的全局缺乏远见卓识;对中国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的 观点采取功利主义的态度。代表团把这个看法报告了中共中央。结束了对苏
联和东欧两国的访问,周恩来、贺龙访问了阿富汗和尼泊尔。1 月 30 日,他 们到达科伦坡,对锡兰①进行 5 天友好访问,这是他们访问亚洲和欧洲 11
国 的最后一站。在锡兰,有一件事至今传为佳话。2 月 4 日下午,周恩来、贺 龙出席了在科伦坡独立广场举行的庆祝锡兰独立 4 周年的万人大会。在周恩
来讲话时,突然下起雨来,而且,越下越大。参加大会的群众,纷纷离开去 避雨。周恩来却站在雨中继续讲话,有人去为他打伞,也被他谢绝了。贺龙
坐在主席台上,也没有打伞,雨水顺着头发、脸颊往脖子里流,但他依然端 端正正地坐着,显示出一种军人的特有风采。见此情景,躲雨的群众非常感
动,纷纷跑了回来,冒雨静听周恩来的讲话,不断报以热烈的掌声。雨中的 周恩来、贺龙一直等到锡兰总理班达拉奈克讲话结束,才站起来,双手合十
向群众致意。这时,群众争先恐后拥到台前,向中国客人挥手,不断高呼“贾 威伐”(百事顺利)。中国领导人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了新中国尊重各国人民,
愿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的真诚态度,赢得了锡兰人民的尊敬。
3 月,缅甸总理吴努、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藻卓昆和昂山夫人等,应中国 政府邀请来昆明渡假。19 日,贺龙到达昆明负责接待工作。
3 月的春城,春光明媚,鲜花盛开。22 日下午,吴努一行乘专机抵昆明, 贺龙和云南省代省长刘明辉,以及手持鲜花的 3000 余名群众到机场热烈欢
迎。吴努十分感动,再三表示感谢,并说:“这次到昆明,感到亲戚朋友之 间的感情比过去更加亲密了。”
第二天,贺龙陪同吴努到西山游览。24 日,贺龙和夫人在温泉设便宴招 待吴努一行。贺龙把这次宴会安排得轻松、热烈、欢快,象亲友间的聚会。
吴努十分满意,他对随行的藻卓昆等人说:“今天贺副总理是主人,你们可 以自由、随便喝酒。”大家无拘无束,开怀畅饮,频频为“胞波”情谊干杯!
26 日下午,在震庄宾馆,贺龙就发展中缅友好关系、签订中缅边界条约等问 题向客人作了说明;云南省领导人介绍了云南少数民族情况、中国的少数民
① 1978 年 8 月 16 日,锡兰议会通过新宪法,把国名由锡兰改为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
族工作和民族政策。吴努听了说:“现在有的邻近国家害怕中国利用两国民 族之间的关系搞‘侵略’,帝国主义分子也就利用这种恐惧心理推行他们的
政策。”他提出,为打消邻国的疑虑,中国能否改变某少数民族的名称?
贺龙认为民族的名称是历史形成的,不好更改,应该说服这位总理。他 首先向吴努表示:“中国可以保证不会侵略别人。”接着,诚恳地解释说:
一个民族的名称,是长期历史形成的,不是说改就能改的。而且中国这个民 族的名称同某邻近国家的那个民族的名称,也并不相同。云南省的领导人接
着说:周总理、贺副总理每次到云南来,都教育我们对邻邦要谦虚,要遵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要犯大国主义错误。我们边境上很多少数民族头人到
昆明或北京,周总理、贺副总理都亲自找他们谈话,要他们搞好与邻邦的关 系。吴努听了,表示满意,对中国的民族政策表示{ewc
MVIMAGE,MVIMAGE, !12300540_0529_1.bmp}赞赏。当天,贺龙把同吴努谈话 内容,向中共中央作了报 29
日中午,周恩来到达昆明。下午,在贺龙和云南 省领导人陪同下与吴努进行了会谈,并且签署了对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关系有
重大意义的换文。当晚,周恩来、贺龙举行盛大宴会招待缅甸贵宾。应邀参 加宴会的中缅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头人,兴奋地不断向周恩来敬酒。周恩来
是颇有些酒量的,连饮了 3 杯。又有人来敬酒了,贺龙担心周恩来喝多了影 响健康,急忙上前接过头人的酒说:“这杯酒我替总理喝,很感谢你们。”
周恩来知道贺龙有糖尿病,不宜喝酒,便说道:“你别喝,这杯我喝。”贺 龙还是抢先喝下了这杯酒。周恩来对敬酒的头人说:“贺副总理有糖尿病,
不能多喝啊!”两位领导人互相关怀体贴的情景,使在场的宾客深为感动。 宴会结束后,周恩来对薛明说:“贺总是不应该喝酒的,今天喝多了,
你可要好好照顾他呀!”接着又说:“我对贺总的了解可能比你还多些,他
是一位功臣,你可要记住啊!要照顾好他的身体。” 中国方面的热情接待,使吴努非常开心,他决定将访问的时间延长一天,
于 4 月 2 日回国。
1964 年 11 月 5 日至 13 日,应苏共中央和苏联政府邀请,中国派出了以 周恩来为团长、贺龙为副团长的中国党政代表团,去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
47 周年纪念活动。
7 日晚,贺龙同周恩来等出席苏联政府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国庆宴会。 苏联元帅科涅夫见到贺龙很高兴。他对中国代表团成员说:“贺龙元帅是我
的老朋友。”罗科索夫斯基和莫斯卡连科元帅也表示了对中国的友好情谊。 在勃烈日涅夫、柯西金、苏斯洛夫、米高扬①等领导人敬酒后,周恩来同贺龙
走到苏联元帅们的席前,向他们祝酒。在场的有罗科索夫斯基、索科洛夫斯 基、崔可夫、扎哈罗夫、克雷洛夫元帅及克拉索夫斯基空军元帅等。周恩来
提议为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为两国军队的友谊干杯!苏联元帅们高兴地举 起酒杯,表示这一杯酒非干不可!
这时,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走了过来。他先同周恩来寒暄了几句, 接着挑衅说:我们不希望有任何鬼来搞乱我们两国关系,我们要友好。周恩
来说:加强友谊需要双方共同努力。马利诺夫斯基说:我们人民要幸福,你 们人民也要幸福,不要任何毛泽东、任何赫鲁晓夫来妨碍我们。
周恩来当即严正指出:“你胡说什么!”因为有西方的使节和记者在场,
① 苏斯洛夫和米高扬,当时都为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和书记处书记。
周恩来没有多说,也不再理采马利诺夫斯基。在场的苏联元帅们见此情景, 走到一旁商量了一下,崔可夫便走到周恩来身旁说:“马利诺夫斯基的话,
不代表我们。”周恩来说:“我了解你们的意思。”接着苏联元帅们走过来 同周恩来、贺龙一一握手。周恩来回到了主宾席。
马利诺夫斯基碰了钉子,但并不罢休。他别有用心地对贺龙说:“贺龙 同志的元帅服很漂亮,这已经不像当年的布棉袄了。”贺龙说:“还是当年
的棉衣好,我舍不得它!”马利诺夫斯基说:“我也认为棉衣好,元帅服是 浮华虚饰。我们的元帅服被斯大林玷污了,你们的元帅服被毛泽东玷污了。”
他放肆地说“我们已经把赫鲁晓夫搞掉了,你们也会把毛泽东搞掉的,只是 时间未到。”
贺龙听罢,勃然变色,义正词严地指出:“你的话完全是错误的,我根 本不能同意。”说罢走到周恩来身边,报告了刚才马利诺夫斯基的话。周恩
来很气愤,立即向米高扬指出:“马利诺夫斯基刚才胡说八道。”米高扬说:
“这绝对不代表我们的路线。他多喝了几杯酒,才说这样的蠢话,请你不要 认真看待这件事。”
周恩来严肃地指出:这反映了一些人的情绪,并不是一件小事。
8 日上午,苏联领导人到中国代表团驻地拜访周恩来、贺龙等。双方寒 暄过后,周恩来代表中国代表团向苏领导人指出:昨晚马利诺夫斯基在宴会
上的挑衅,是对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的侮辱,是对中国共产党、中 国人民和中国党政代表团的侮辱。这种事连在赫鲁晓夫在位时也未曾发生
过。如果是内部谈话,或在兄弟党宴会上和一般场合,我们早就回击了。但 昨天是你们的国庆宴会,而且有西方使节和记者在场,我们不愿意使亲者痛,
仇者快,才没有当场争论。勃烈日涅夫辩解说:昨天马利诺夫斯基酒喝多了, 是酒后失言。
周恩来说:这个问题很严重,像这样严重的事,是不能用酒后失言来解 释的。中国有句俗话叫“酒后吐真言”。接着,周恩来质问道:“你们欢迎
我们来的目的之一,是不是为了当众侮辱我们?你们是不是像马利诺夫斯基 所说的,要煽动反对毛泽东同志?要知道,这根本是妄想,丝毫不能损害毛
主席在中国党内的崇高威望;你们是不是也像帝国主义所说的那样,以为中 苏原则分歧只是个人意气之争?所以必须先解决这个问题,才能谈其他问 题!”
勃烈日涅夫不得不表示:感谢周恩来、贺龙昨晚所采取的有分寸的做法。 马利诺夫斯基不是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作为中央委员他也没有权利发表(这
种)个人意见。他的话同苏共中央和新领导的看法毫无共同之处,决不代表 主席团的看法。马利诺夫斯基愿意向中方正式道歉。我也以中央委员会的名
义向你们道歉。勃烈日涅夫一再表示:这“是我们领导集体的看法,是苏共 中央主席团的正式声明”,请求中方信任和作肯定的评价,希望不要因为这
事影响了双方已经预定要进行的工作。波德戈尔内说,我们和马利诺夫斯基 划清界限。
贺龙从 1954 年 9 月{ewc MVIMAGE,MVIMAGE, !12300540_0533_1.bmp}到
1966 年 5 月,12 年中,先后 8 次参加或率领中国党政军代表团和体育代表团 访问了 14
个国家,接待了越南胡志明主席、朝鲜金日成首相、印尼苏加诺总 统、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马里凯塔总统、刚果(布)马桑巴·代巴总统、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伏罗希洛夫、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和罗马尼亚主席毛雷
尔等亚洲、非洲、欧洲和拉丁美洲 24 个国家的 30 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以及其他政府的、军事的、体育的和党的代表团,为宣传中国对内对外政策,
发展与邻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强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谊,维护亚洲和世界 和平,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为经济建设呕心沥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经济建设,发 展生产,增强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贺龙作为中
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对经济建设甚为关心, 多次参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建设的重大决策,经常到全国各地工矿企
业和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情况,提出建议。
贺龙认为,四川、贵州和云南 3 省位于祖国战略后方,地域辽阔,资源 丰富,但是经济比较落后。开发大西南,不仅对提高那里人民的生活水平,
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而且对改善全国工业和交通的战略布局,巩固国防,加 速国家建设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早在成都解放之初,贺龙就派了 1 个师参加维修都江堰水利工程。随后, 他和邓小平、刘伯承领导修建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
在重庆建成了西南第一座自动化火力发电厂;建设了重庆人民礼堂、西南博 物馆、大田湾体育场和体育馆等等六大建筑。1952 年秋,邓小平调中央工作
后,贺龙主持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政委员会和西南军区的工作,领导了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西南地区的大规模经济建设。
贺龙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以后, 1957 年 12 月 28 日,受国务院委托,同 聂荣臻等去成都参加宝(鸡)成(都)铁路的通车典礼,并对宝成铁路和四
川的灌县、新都、自贡、重庆等地进行考察。回到北京以后,在参加第一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期间,利用会议空隙,于 2 月 7 日向周恩来写
了《关于视察宝成铁路的报告》,对于这条铁路的作用,贺龙认为:“宝成 铁路的建成,使成渝路和全国铁路相连接,使四川与全国各地的物资交流从
此畅通无阻,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军事意义上说,都有很重要的价值, 特别是对西南丰富资源的开发,促进人民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将起重要的作
用。”但是,这条铁路也存在着需要改善之处。
1959 年 3 月 25 日至 4 月 5 日,中共中央先后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和
八届七中全会,决定进一步降低钢铁等主要生产指标,缩短经济建设战线, 通过了 1959 年国民经济计划。为了检查这一决定的贯彻落实情况,在第二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幕后,5 月 21 日,贺龙到四川省进行调查研究。他在听 取四川省委和成都市委领导人的汇报之后,视察了无缝钢管厂和洗煤炼焦
厂。随后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李井泉和省委书记阎红彦等陪同于 27 日到达重 庆,听取重庆市委的汇报。第二天到达綦江铁矿,并在那里给周恩来,邓小
平和中共中央写了《关于四川钢铁生产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要让四川 省完成年产钢 107 万吨的指标,必须解决生产技术、原材料供应、交通运输
和设备等方面的 4 个问题。贺龙回到重庆后。31 日,接连发了两封电报:一 封是给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的。他说:“我在成都看了无缝钢管厂。这个 厂生产
200 公厘钢管的厂房已基本建成,只差装房架。由于是下马项目,最 近停止施工,从国外进口的设备都露天放在那里。国家已经花了绝大部分资
金,突然停工,雨季一来,必将造成损失。”建议追加些投资,至少把 200 公厘钢管厂房建成,暂做设备仓库;如可能,则考虑建成一个车间,以避免
不应有的损失。中共中央对贺龙的建议很重视,经过研究,决定在调整投资 中,增列建设这个车间的追加投资 700 万元,并要求在 1960 年第二季度建成。
另一封电报是给铁道部长滕代远的。贺龙说:由于现在四川炼钢用的镁砂是
散装水运,因而混进了煤炭、玻璃等杂质,降低了镁砂的耐火度,使平炉、 电炉、转炉都不能正常生产。“请考虑可否将四川每月所需的 2600 吨镁砂,
改为火车直达运输,将来能包装时再改为水运,如认为可行,请通知冶金部。”
5 月底,贺龙出席了由李井泉主持、在重庆召开的四川省冶炼、煤炭、 运输工业会议。他听取了大家的意见,视察了重庆钢铁公司所属的重庆第二、
第三钢铁厂。在对成都、重庆等地的钢铁工业作了调查以后,6 月 8 日贺龙 给中共中央书记处写了《关于四川修铁路专用线》的报告。报告指出:根据
四川省的钢铁生产、市场安排和运输情况,有几条工程不大,但对钢铁生产 和整个市场安排大有好处的专用线路,急需在第二季度内完成铺轨任务:一
条是资中到威远的 39 公里支线。目前每天要出动汽车 300 辆到威远拉煤,还 不能保证需要,这条支线修通后,就可保证威远煤炭的外运。另一条是岔滩
到石门坎 9 公里的区间线,修通后松藻煤矿的焦煤可以由岔滩直运重庆。这 两条支线的路基大部已经完成,批准后就可以铺轨。另外,白沙沱长江大桥
竣工后,如果能提前修通渝赶(水)线和大桥环形线,可以减少在猫儿沱担 负装卸工作的工人数千人。建议中央对上述问题予以考虑。7 月 1 日,中共
中央复电同意贺龙的建议。
6 月 16 日,贺龙去西昌视察。在西昌听取了省建委负责人杨超关于西昌 地区资源情况、西昌钢铁工业基地建设准备时间,以及西昌工业基地建设远
景规划的初步意见的汇报。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在西昌工业基地建设 远景规划中,提出了到 1965 年要生产钢锭 320 万吨、钢材 200
万吨的高指标。 贺龙察觉了其中的问题。他以商量的口气问道:“这个指标是不是大了?大 了要落空。”他又提出了一些问题,请有关人员深入思考。他问:生产
320 万吨钢锭需要多少矿石,多少煤?这些矿石和煤如何拿出来?1965 年机械加 工能力按计算将达 20
万吨,这些机械加工设备放在哪里,如何运进来?用火 车运需要多少车厢、火车头?这又从哪里来?贺龙指出:做规划要考虑国家
和地区的承受能力。武钢有火车、轮船、木船,交通运输便利,但困难仍然 很多,何况西昌?
他说:“这些问题提请你们考虑,我是给你们‘泼冷水’啊。”接着, 又讲了他的想法:“西昌钢厂要一个一个炉子上,一步一步建才比较稳妥。
建设钢厂时,对城市如何建设,也要好好规划。这里主要是东西河的水患问 题。我常常说包钢的‘三黄五地’,那里也有水患问题,大水一来,把钢架
桥像抬滑杆一样硬是抬走了。因此,西昌城市规划要考虑到各个方面,既要 考虑如何治理水患,还要考虑城市的下水道、市内交通(汽车、电车)、农
牧副业和轻工业生产。因为大规模建设开始以后进来的人,不仅要吃饭,还 要吃水果、牛奶,要日用百货。不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啃‘背脊骨’,就不
能吸引人进来。要把一切都准备好,就等‘东风来’(指成昆铁路通车)。”
“在西昌钢铁厂的准备工作中,要特别注意钒、钛的分离试验工作,从小到 大,反复试验,不要将来厂子建起来了,技术问题还未解决,那可是个大问
题,这是准备时期的重要工作。
因此,可以从外面搬研究机构来,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还可以从外 面搬些厂进来。但移民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工作一定要做细,开始要小搞。”
在当时情况下,这些意见无疑能使人保持清醒的头脑,实事求是地处理各项 建设事宜。
6 月 22 日,贺龙给周恩来写了他在四川调查研究的第六个报告。贺龙认
为,西昌地处亚热带,资源丰富,已查明的地下矿藏有 20 多种,其中初步探 明的铁矿石储量有 18 亿吨,百分之九十七是钛铁矿,含钛百分之十一至十
四,所以,把西昌列为国家钢铁和有色金属基地之一是完全正确的,也符合 国家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但是,目前交通不便,工业基础薄弱,所以,西
昌工业基地的建设得花相当长的时间,宜采取由小到大,由少到多,逐步发 展的方针。在第三个五年计划中,可以考虑列为重点。最近两三年内主要是
进行准备,修通成昆铁路,并先建设一座生产 70 万吨生铁的高炉以及相应的 煤矿、铁矿、炼焦和辅助项目。贺龙的这些报告,为国家对四川的工业建设
的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964 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根据对六十年代中期国际形势的分 析,特别是对可能爆发大战的判断,确定实行生产布局的重大调整,决定把
全国分为一、二、三线,下决心搞三线建设。
三线建设于 1965 年全面开展。为了检查中央这一战略决策的贯彻落实情 况,及时了解和解决三线建设中的问题,贺龙于 1965 年 3 月 23 日至
4 月 22 日,再次到四川视察。在成都,他陪同朱德、董必武一起听取了三线建设副 总指挥程子华的汇报。随后,贺龙打电话给国家计委第一副主任余秋里,要
他关心三线重点项目之一的攀枝花钢铁基地的建设。他说:“我们不能只顾 武钢、包钢、太钢,而把三线建设丢了。”贺龙在重庆听取了军工部门关于
三线国防工业建设情况、铁道部关于三线铁路建设情况和余秋里关于整个三 线建设情况的汇报以后说:只有把三线建设完成了,经济和国防布局改变了,
我们的国家安全才会有更大的保障!我支持你们,你们好好干吧!我们要抢 时间,加快建设。战争什么时间打响,谁也不知道。凡是战争需要的,早些 准备就对了。
回到北京后,贺龙心里仍惦记着三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三线建设, 林彪提出了“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结果使有些现代化的大工厂,一
个厂子分散在几十公里长的山沟里,各个工序无法施行自动化流水作业,浪 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贺龙给李井泉打电话说:“靠山、分散、隐
蔽”,适当强调就可以了,有的厂子,还是要适当集中,不要太分散了。
在 1965 年 12 月上海会议以后,贺龙不再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了。但他以 党和国家利益为重,仍时刻关心着三线建设。1966 年
3 月 9 日至 4 月 9 日,贺龙再次到四川视察,这是他生前最后一次到那 里。他非常关心攀枝花钢铁基地的建设,坚持要去看看。当时,那里还不通
火车,坐汽车要走两天,沿途有些路段很艰险,随行医生虽极力劝阻,但贺 龙坚持要去。
在去攀钢途中,看到西昌地区农业落后,贺龙心情十分沉重。他对当地 的领导人说:“我们共产党是代表人民的。你们不抓农业,就不能改善人民
生活,不抓生产,不关心人民生活,就会脱离群众,你们要好好总结经验教 训。”
贺龙自 1954{ewc MVIMAGE,MVIMAGE, !12300540_0539_1.bmp}年到中央 工作后,曾 5
次到西南地区视察,对攀枝花钢铁基地、重庆钢铁公司等重点 建设项目和国防工业建设作过不少指示,向中央提了不少重要建议,那里经
济建设的成就,凝结着贺龙的不少心血。
新疆之行
1965 年 10 月 1 日,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10 周年。中共中央决定派 贺龙率领中央代表团前往参加庆祝活动。代表团成员包括全国 27
个省、市、 自治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 17 个部、委、办, 25 个少数民族的代表 65 人,
是一个规格高、人数多、代表范围广的代表团。随团去新疆参加庆祝活动的 还有北京、内蒙和陕西省的 5 个文艺团体的数百人。
贺龙是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和中央军委副主席的身份 去新疆的。他认为,这次庆祝活动有重大意义。通过庆祝将进一步加强各族
人民的团结,促进自治区生产建设的高涨,进一步贯彻 1963 年 10 月中共中 央确定的新疆工作的方针政策。这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有特殊的重要性。
代表团此行就是要在这些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工作。
9 月下旬,中央代表团离京前,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工作会议刚刚结 束,王恩茂等新疆自治区领导人向参加会议的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各大军
区领导人发出了盛情的邀请。不少大军区的领导人向贺龙要求,让他们一起 去新疆参加庆祝活动。这一要求经请示邓小平同意,并且得到了周恩来总理
的批准。当时去新疆的有北京、沈阳、济南、武汉、成都、广州、昆明、南 京和福州军区的司令员或政治委员。这些大军区领导人去新疆,为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成立
10 周年的庆祝活动增添了隆重、热烈气氛,表明了人民解放军 对新疆建设的支持。这本来是一件正常的事,却引起了林彪的猜疑。他的老
婆叶群散布流言说:贺龙竟有如此强的号召力,他一声召唤,这么多大军区 的领导跟他走。后来,她又诬蔑说,这次活动是贺龙在“拉山头”。
9 月 27 日,贺龙到达乌鲁木齐后,便进行紧张的工作。他除参加庆祝活 动外,连续听取新疆党、政、军和生产建设兵团领导的汇报,同他们一起研
究如何全面落实党中央的方针政策,搞好党、政、军的团结和各民族的团结, 把经济抓上去,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把军队和生产兵团建设搞好,巩
固西北边防。他通过大会讲话,接见党、政、军干部与各方面代表,深入基 层同群众广泛接触等方式热情地宣传了中央的精神。
30 日上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族干部 1000 多人,隆重集会,热烈庆 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6 周年和自治区成立 10 周年,贺龙在大会上作了长
篇讲话。他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自治区的维吾尔族人民和其 他各族人民致以热烈祝贺。他高度赞扬解放以来,特别是自治区成立 10 年
来,新疆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伟大胜利;人民 解放军驻新疆部队同新疆各族人民一起,粉碎了外国制造的武装暴乱和颠覆
破坏活动以及武装进攻,为保卫祖国边疆,保卫各族人民的革命成果做出了 重大贡献;生产建设兵团继承和发扬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既是生产队、
又是工作队、战斗队,屯垦戍边,对改变新疆面貌,繁荣新疆经济,巩固国 防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贺龙指出,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既反对
大汉族主义,又反对地方民族主义。不断加强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 共同任务。新疆的自然资源很丰富,发展前途无限光明,要按毛主席的指示,
把新疆的经济工作做好,生产要一年比一年发展,经济要一年比一年繁荣, 人民生活要一年比一年改善;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贯彻执行勤俭建
国的方针,把新疆建设好。最后,贺龙要求新疆各族人民,尤其是干部要认 真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把革命的理论和本地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
做好各项工作;同时,对外国的颠覆破坏和武装入侵,要保持高度警惕,坚 决斗争,保卫好祖国的西北边疆。
{ewc MVIMAGE,MVIMAGE, !12300540_0542_1.bmp}2 日和 3 日,贺龙和中
央代表团高克林、陈漫远、张达志、刘春、梁必业 5 位副团长及部分团员, 分别接见了来自天山南北参加庆祝活动的农、牧民代表,自治区和生产建设
兵团的民兵代表。贺龙在接见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干 部时,强调指出,党中央对新疆的工作是满意的,评价很高。他要求新疆军
区和生产建设兵团,要无条件地服从自治区党委的领导。军队同地方关系搞 不好,军队要负责,要做自我批评,对地方有意见,可以向自治区领导反映,
不能犯自由主义在下面乱说。要注意谦虚谨慎,同兄弟民族搞好团结。
4 日至 11 日,贺龙一行在王恩茂、赛福鼎、新疆军区副司令员陶峙岳、 郭鹏的陪同下,到天山南北慰问新疆各族人民。先后到北疆的伊宁、{ewc
MVIMAGE,MVIMAGE, !12300540_0543_1.bmp}克拉玛依和奎屯、石河子、乌鲁
木齐等垦区,南疆的和田、喀什和阿克苏垦区进行慰问。参观了棉田、麦田、 瓜果园、养鹿场、鸡鸭场、学校和职工宿舍;接见工农业战线上的劳动模范、
先进工作者和内地支边的知识青年代表,同群众促膝谈心,代表中共中央、 毛主席向大家表示慰问。贺龙高度赞扬广大军垦战士经过 10 年艰苦奋斗、勤
俭创业,已把原来的茫茫荒漠,建设成了林带整齐、条田成片、瓜果飘香, 可与江南媲美的好地方。他勉励大家继续搞好工农业生产,搞好边疆建设,
搞好民族团结,建设国家,保卫边疆。贺龙在同生产建设部队某部原红二方 面军和八路军一二○师的老红军、老八路座谈时,同他们一起回忆了革命斗
争历史,并要求他们不要忘记过去,要把自己的革命经历讲给年轻人听,对 他们进行优良传统教育,培养好革命接班人。贺龙勉励知识青年,当好老军
垦战士的接班人,不但要把农场办好,还要支援地方建设。要牢牢记住:“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新疆就是要为各族人民服务。”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和自治区人民委员会 12 日晚举行宴会,欢 送中央代表团。贺龙在热烈的掌声中讲话,他说:“代表团在各地慰问和访
问中,看到由于正确贯彻了党的民族政策,实现了各民族真正平等,新疆各 族人民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亲密团结坚如磐石,深为欣慰。这
种团结是任何国内外反动力量也破坏不了的。它是战胜敌人,做好工作的基 础。我们还看到,新疆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在建
设事业中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把一个封建、落后的旧新疆,建设成了初步繁 荣昌盛的新新疆。这说明新疆各族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是勤劳勇敢、意志坚
强的人民,是祖国的好儿女。最后,他号召新疆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下,勇往直前,再接再励,克服一切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
贺龙此次去新疆,广泛接触群众,直接向各族干部和广大群众宣传中共 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对新疆的方针、政策及对各民族人民的亲切关怀,引起
了强烈的反响,对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搞好自治区的经济建设,巩固祖国 的边防,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贺龙以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人之一的身份,进行诸多 方面的国务活动,襄助周恩来做了大量工作。从上面提到的一些事迹,就可
以见到他调到中央工作以后,在处理政务上做出的杰出成就。
第十九章 殚精竭虑建设国防 狠抓军工产品质量
1959 年 9 月,中共中央组成了新的军事委员会。26 日,中央军委发出《关 于军委组成人员的通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为毛
泽东,副主席为林彪、贺龙、聂荣臻。11 月 7 日,中央军委常委在听取了第 一机械工业部部长赵尔陆关于国防工业情况的汇报以后,认为应该在军委领
导下成立一个国防工业委员会,加强对国防工业的领导。10 日,军委常委向 中共中央建议成立国防工业委员会。1960 年 1 月 5
日,中共中央批准了这个 建议,并任贺龙为主任。从此,贺龙便将巨大的精力,投入到了国防工业领 域。
国防工业,是实现军队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作为主管国防工业的军委副 主席,贺龙深知自己肩上担子的份量。他在接到任命的第二天,召开国防工
业委员会会议,研究确定委员会的性质和任务。他说:”国防工业委员会是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下的协商组织,是研究、发展国防工业并协
调解决建设中有关问题的办事机构,是协商委员会。国防工委向党中央、国 务院、中央军委提出发展和建设国防工业的建议,经批准后组织和监督执行。
委员会不是一级行政机构,不代替国务院、中央军委行使行政职权。”为了 工作方便,委员会下面设立一个办事机构,叫国防工委办公室,处理日常事
务。随后,贺龙于 1 月 13 日召开了国防工业系统各企业、事业单位负责干部 会议。他郑重地对大家说:“党要我管,我就要真管。我管国防工业,不能
只挂牌子,不做实际工作。我要扎扎实实地把工作抓起来。”
贺龙在工作上重视调查研究。2 月下旬,在广州参加中央军委扩大会议 时,他便同聂荣臻、罗瑞卿商定,会后一起去视察国防工业。准备用 1 年时
间,对全国的重点军工企业巡视一遍,作一次全面的调查研究。27 日,军委 扩大会议结束。3 月 1 日他们就动身了。先去南宁、贵阳、重庆视察,3 月
13 日到达成都。17 日,贺龙、聂荣臻、刘亚楼①等到成都市郊的飞机制造厂 视察。
这个厂是 1958 年自行设计、自行建设的第二个歼击机制造厂。该厂的口 号是“一年建成”,当年生产飞机。贺龙去这个厂视察时,因腿疾未愈,以
手杖助行。走进工厂办公室,他见厂领导人夹着厚厚的一叠文件,就问:“你 拿那么多资料干什么?是不是要汇报?”厂领导答道:“是的。”贺龙说:
“先不用了,我们看看再说。” 贺龙说罢,便从屋顶到地面,从墙到窗户,看了几眼。这里的墙没有粉
刷,露着砖缝。他用手杖轻轻一捅,一块砖竟被捅出了半截,还旋转了 90 多度!他惊奇地问:“嗯?怎么搞的?”总工程师回答说:“这是建厂时,
为了‘多快好省’,用空心砖砌的空心墙,又没有填满土,砂灰粘接不牢, 所以”贺龙生气他说:“四川素称天府之国,穷得连砖都没有了吗?这
么简陋的房子,我看不是‘多快好省’,而是‘少慢差费’!”他又转身问 刘亚楼:“你是空军司令员,是使用飞机的。你也到外国考察过,人家的飞
机制造厂是这个样子吗?”刘亚楼苦笑了一下,没有回答。贺龙又问厂领导 人:“你拿那么多材料,是不是想说建成了多少建筑面积,速度如何快?”
这位厂领导人连忙解释说:“我们厂是在大跃进中开始建设的。为了省钱,
① 时任空军司令员。
一个钱顶两个钱用。要求一年建成,第二年国庆节飞机上天”贺龙打断 了他的话:“我们就是来看工厂和你们去年上天的飞机的。是好是差,眼见 为实。”
贺龙和聂荣臻等来到飞机总装配车间。这座厂房的设计和施工,都非常 粗糙。厂房的跨度有 30 多米,却用了很细的立柱和横梁,一看就有岌岌可危
之感。贺龙问道:“这么大的跨度,柱子和梁又这么细,会不会垮下来?” 总工程师说:“设计的人说有安全系数。能不能垮,现在还难说。看来必须
加固。”贺龙问,“你能保证不垮吗?”党委书记连忙为他解释:“他是总 工程师,是管生产的,不管基建。”贺龙说:“那好。你既然是管生产的,
我就问你,这样的厂房能生产飞机吗?”总工程师说:“不能。建厂过程中 出现了很多问题,也有过不少争论。我们也提过意见,但上级没有采纳。”
贺龙追问:“哪个上级?”“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管理局和基建设计院, 都是我们的上级。”贺龙说:”你们向中央反映过没有?建筑质量这么差,
你们有意见,上级不采纳,你们可以向中央反映嘛。”工厂领导人回答:“没 有。”贺龙说:“建设国防工厂,要保证工程质量,这是百年大计。你们厂
搞成这个样子,不能生产,这怎么行!”他对工厂领导人说:“你们马上整 理一个材料,我拿着‘通天去’。”他把手杖朝天空指了指,又问:“你们
去年上天的新飞机在哪里?我要看看。”“新飞机连影子还没有哪!”总工 程师说。
贺龙默然了。
18 日,贺龙、聂荣臻来到成都航空发动机厂。该厂负责人听说有中央领 导人要来视察,临时作了准备。
贺龙一行在厂部办公楼前下了汽车,贺龙对聂荣臻说:“我们不上办公 室去了,先到工地看看吧。”聂荣臻点头同意,他们径直朝车间走去。
{ewc MVIMAGE,MVIMAGE, !12300540_0548_1.bmp}党委书记快步赶上,介 绍说:
“这个厂是在‘大跃进’的 1958 年 10 月 18 日动工的。上级提的口号是
‘一个钱顶两个钱用’,‘一百天建成工厂’,要全面铺开,快速施工,就 地取材,因陋就简;还要边施工、边试制,边生产。到现在,已经过去了 17
个月,但主厂房仅仅建成了外壳,内部还没有安装。辅助系统也只有工具、 木工车间投产。”
贺龙、聂荣臻放慢了脚步,认真地听着。 党委书记继续说:“所有的厂房,设计标准都低,屋架跨度大,横梁小,
立柱细,承受重量过大。厂房全部采用木屋面、木望板、木檩条、木框天窗 和木制大侧窗,就连铸、锻和热处理高温车间也是木结构,随时都有起火的
危险。车间的地坪过薄,而且把原设计的水泥地面改成了沥青地面。机器一 开,地面就震动、下陷,不能保证加工精度。因为存在这些问题,我们现在
已经不是‘三边’,而是‘六边’了。”贺龙停住脚步问:“什么‘六边’?” 党委书记说:“就是‘边施工、边返工;边开工、边停工;边建设、边加固’。”
贺龙轻轻地“哦”了一声说:“还是到车间看看去吧。”
贺龙、聂荣臻来到三号车间,看见有一扇大型水平折页玻璃窗开着,就 问:“天气还凉,为什么不关上?”说着,用手杖把窗子轻轻一推,准备关 上。突然,一块近
1 平方米的玻璃劈头掉落下来。贺龙急忙向后退了一步, 那块玻璃落地,哗的一声在他脚前摔得粉碎,把在场的人们惊呆了。
贺龙面带怒容他说:“这样的厂房能生产发动机吗?工人的安全有保障 吗?”
无人回答。因为从厂长、党委书记、总工程师,军代表到每一名工人, 谁都不情愿盖这样的厂房。
在会议室里,由于激动,贺龙不时地用手杖戳着地板,连声音也有些颤 抖了:“造飞机厂的钱,是六亿人民勒紧裤腰带省下来的!建得这么糟,简
直是犯罪!设备还没有完全搬进来,房子就快塌了!你们对得起老百姓吗?!” 说着,他又戳了几下手杖。“有人说你们厂在搞多快好省。我看这是少慢差
费!”厂长说:“我们提出过这样盖厂房不行。但是,‘胳膊扭不过大腿’, 争不过来。”贺龙问:“那你们为什么不坚持原则?为什么不直接向中央汇
报?”厂长答:“我们向主管部门汇报过,但只同意我们维修,不准重建。 说如果重建,就是否定大跃进的成果。其实维修比重建还费钱。”贺龙说:
“你们写个报告,把什么时候向谁汇报过,都写清楚。我倾向推倒重建。我 回北京请建委派专家来,在技术上再作一次检查。推不推倒,最后由技术部 门定。”
贺龙在四川视察中,深深感到国防工业基本建设中的问题严重。3 月 25 日返回北京,第二天下午,他就到周恩来那里,详尽地汇报了视察中发现的
问题。两人一直谈到入夜时分,回到办公室,他又和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通 电话交谈了许久。放下电话,他写了一封信,附上成都两家飞机工厂的材料,
作为急件送给了李富春。李富春看后,决定向这两个工厂派出专门检查组。 检查小组在成都进行了两个月的检查,写出了《关于成都两厂质量问题 的检查报告》,6
月,由贺龙转呈中共中央。中共中央批示说:“成都两厂 工程质量问题的性质是严重的,必须从中吸取教训。”机械工业部应“进行
一次全面的工程质量检查,凡质量不好的,影响安全和生产的工程,从速采
取措施,予以解决。” 根据这一批示,贺龙委托罗瑞卿去成都,同成都军区、成都市委负责人
一起,采取落实措施,并决定从军区抽调两个工兵团、两个运输连,四川省 和成都市增派一定数量的施工队伍,快刀斩乱麻,重建成都那两个厂不合格
的工程,返修、加固尚能保证生产的工程。在返修、重建的几年里,罗瑞卿 每年都要到成都去,督促检查一遍。两厂的基建和生产逐步走上了正轨。
国防工业系统中的质量问题,不仅存在于基本建设,而且产品质量也在 普遍下降。1960 年 4 月,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赵尔陆到沈阳检查,发现航空
产品质量严重下降,以致大批飞机无法出厂。他立即给贺龙和军委写了报告。 贺龙看到报告,感到问题严重,决定进一步听取一机部领导的汇报。5 月 10
日,军委常委会听取汇报以后认为:“目前国防工业生产中存在的质量不好 问题是严重的,需要立即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并且决定:“在一切国防工
业生产中,应当明确提出:质量第一,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数量的口号; 坚决反对单纯追求数量,只计算产值,不顾质量的错误观点。”于是,“质
量第一,”作为方针,在国防工业系统第一次被明确提了出来。
24 日,贺龙给中共中央写了两份报告:一份是《关于沈阳飞机厂和沈阳 发动机厂产品质量问题的报告》。在报告中,他详细地叙述了这两个厂极其
严重的质量问题,以及造成的严重后果。着重指出“象沈阳飞机厂和沈阳发 动机厂这样的质量事故,并不是个别的情况。根据一机部的检查和各军种、
兵种的反映,其他一些军工产品,在质量上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问题。”“军
工产品是直接使用于战场上的,只有质量好,数量多才有意义。”针对这两 个厂严重的质量问题,他提出了四项改进措施:党委书记、厂长亲自抓质量;
加强企业管理,迅速恢复和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材料不合格,宁可不生产; 加强重要国防工厂的干部,首先是加强导弹、航空、造船、无线电等工厂的
干部。他建议从全国范围内遴选最优秀的、最认真负责的干部到这些工厂去 担任厂长和党委书记,坚决撤换不称职或玩忽职守的干部。
另一份是《关于国防工业生产和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报告》。这份报告反 映了国防工业生产中新材料、优质材料不足,基本建设中材料、设备、劳动
力不足以及干部缺、弱等问题,相应地提了五项改进措施。中共中央同意了 贺龙的报告。
在处理了成都两个工厂的施工质量和沈阳两个工厂的产品质量问题以 后,5 月 31 日,贺龙到株州湘江机器厂视察。他听取了工人和技术人员对产
品质量的介绍;检查了正在生产中的零部件;分别召开了上厂领导人、工程 技术人员、工人和军事代表座谈会,听取意见,研究工厂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视察了厂属生活福利设施,了解了职工的生活情况。贺龙在这个厂住了 6 天, 临行时一再叮嘱党委成员:产品质量不好,是党性不纯的表现,一定要确保
产品质量,在此基础上,加快生产和试制的进度。
6 月 2 日,贺龙到达湘潭,视察江南机器厂。6 日到达上海,参加 8 日至
18 日在那里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他利用会议的空隙时间,在 6 月 14 日,给中共中央军委写了《关于检查湘江机器厂生产情况的报告》,提
出了对军工厂发展方向的设想。他首先肯定了湘江厂从生产炮弹发展到生产 喷气发动机的成绩,然后,根据军事工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指出:“该厂今
后不应再扩建”,而应“充分挖掘潜力,广泛地开展技术革新,充分利用已 有的条件,做到在基本上不扩大规模的情况下,建设成为以尖端产品为主的
工厂。亦即是说向‘尖’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向‘大’的方向发展。”
经过贺龙和国防工业战线其他领导人的种种努力,不少军工企业的领导 人头脑清醒了,开始采取措施,提高产品质量。但是,也还有一些领导干部
的思想没完全转过来,甚至有抵触情绪。针对上述情况,在 9 月 13 日中共中 央召开的电话会上,贺龙再次就军工产品质量问题作了重要讲话。他说:军
工产品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质量问题。产品质量不好,不仅影响了国家计 划的完成,给国家经济造成重大损失,而且直接影响了部队装备供应和对敌
斗争,还丧失了宝贵的时间,耽误了掌握新技术的进程。因此,必须明确认 识质量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这个问题的迫切性。要下最大决心狠抓质量。他
强调,产品质量不好的原因很多,最根本的是思想问题,特别是领导思想问 题。有些干部对确保军工产品质量的特殊重要性缺乏明确认识。军工产品都
是直接用于战场上的。在战场上,你消灭不了敌人,敌人就消灭你。所以, 军工产品的质量必须精良,产品质量不好,在战场上出了故障,实际上起了
帮助敌人的作用。因此,对军工产品质量的态度,是一个党性问题,一个对 待革命事业是否忠诚的问题。每一个共产党员、
干部、工人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去关心产品质量,坚决同一切忽 视产品质量的现象作斗争。他对如何提高产品质量,提出了五条措施:一,
要把提高质量为中心的整风运动搞深搞透;二,部、局领导和工厂厂长、党 委书记要对产品质量负完全责任;
三,大力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提高广大职工的政治觉悟和战争观念;四,
认真整顿工艺;五,对每一个质量事故,都要认真严肃处理,找出原因,总 结经验教训。这个讲话,在国防工业系统产生了广泛影响。
11 月 11 日,贺龙和罗瑞卿率领中国军事代表团结束了对朝鲜的访问回 国。他们在火车上商定,先不回北京,到哈尔滨和沈阳
飞机厂去看看。
代表团的专列直驶哈尔滨。14 日上午,贺龙一行到哈尔滨飞机发动机制 造厂视察。这个厂的负责人 13 日下午接到通知,连夜准备了一本厚厚的汇报
材料;在总装车间布置了一个小型实物展览,挂满了各种图表。最引人注目 的,是挂在入口处的“前言”。
贺龙走到“前言”处停住了脚步,仔细地看了一遍,没有说什么,就走 进展室,听厂党委书记念汇报稿。
厂党委书记刚读了一段,贺龙便打断了他的话:“请你讲讲目前产品的 质量情况。”书记说:“产品质量情况,我还说不清楚。”贺龙问:“这几
年来,你们厂交付了多少台合格的发动机?”书记答不上来。工厂的另一位 负责人回答说:“我们厂 3 年来还没有交付过 1 台合格的发动机。”贺龙问
道:“为什么?”但是,没有一个人回答。贺龙严肃他说:“3 年了,投入 了那么多材料,合格的发动机还造不出来。你们知道制造发动机的材料是哪
里来的吗?这是全国人民省吃俭用,节约外汇买来的,被你们白白糟踏了。 要是人民知道你们这样干,是不会饶恕你们的。”他边说边用手杖戳着地坪,
发出“咚咚咚”的声响。“帝国主义仇视封锁我们,苏联撤销合同卡我们, 都是看我们落后,欺负我们!你们还不争口气!一旦发生战争,怎么办?”
小小展室,气氛立时紧张起来。贺龙双手一按手杖站了起来,径直走到
“前言”下,指着上面写的“在省市委和部、局正确领导下,胜利地完成了 国家交给的任务”这句话,对那位书记说:“你把我们当成什么人?对我们
也不讲实话。明明 3 年没有出过 1 台合格的发动机,却写什么‘胜利地完成 了国家交给的任务’。这套做法不就是浮夸吗?!”
临出厂时,贺龙的情绪已经平静下来。他用和缓的语气和蔼地问那位书 记:“你当党委书记几年了?”“6 年了。”“在这个厂当了 6 年的党委书
记,汇报时却讲不出生产和质量情况。你要好好学习啊!”
书记点点头,愧疚他说:“我们马上把‘前言’撤下来”。贺龙用手杖 指指工厂大门说:“先不要撤。要有勇气把这个‘前言’放在工厂的大门口,
‘示众’3 天,让职工们看看。” 这天下午,贺龙一行来到飞机制造厂。贺龙在总装车间看到有一批飞机
正在检修,便问:“飞机的交付情况怎么样?”厂党委书记很诚实地回答:
“几年来还没有交付 1 架合格的飞机,”贺龙、罗瑞卿一听,哪里也不去看 了,径直来到厂部会议室。这里已经坐满了哈尔滨几家军工厂的厂长和党委
书记。一进会议室,贺龙便说:“今天把大家找来,主要是谈谈军工产品的 质量问题。首先请飞机制造厂的同志谈谈质量情况。”
制造厂的军代表说:“这个厂制造的一架直升机,原来是准备赠送给越 南胡志明主席的。但运到南宁后,因为质量有问题,没有送出去。飞机上的 零件也是进口的。”
他所说的这架飞机,是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赠送给胡志明作专机用的。 贺龙来厂前,只知道这架飞机困质量不行,没有送出去,却不知飞机零件还
是苏联产品。他按捺不住心中的不快,严肃地批评说:“装的什么零件?又
去送给谁?你们也不看看对象?这种没有志气的做法,怎么也说不过去。我 们是国际主义者,有义务支援兄弟国家,但是,必须用力所能及的东西去支
援。要实事求是,不要欺骗。本来这种直升机已经是比较落后的型号。你们 试制了 3 年,交付了几架?”制造厂的一位负责人回答说:“还没有交付 1
架合格的飞机。”
贺龙听罢,严肃地用手杖指着会议室挂着的领袖像说:“你们要为我们 的国家,为我们的国防想想,为毛主席、少奇同志想想,要为总理、小平同
志想想,你们对得起谁呢?你们是一个大厂,国家花了这么多钱,党把这么 重的担子交给你们,可是你们几年出不来合格的飞机,还这样心安理得!”
他又看看发动机厂的负责人,接着说:“他们那个厂还在‘前言’里写上‘胜 利地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3 年没出合格的飞机发动机,给谁完成
了任务?现在看来,整顿产品质量问题,靠修修补补是不行了,必须下决心 同过去那一套错误做法‘一刀两断’,要采取彻底的办法,重新来过。”
在从飞机制造厂返回哈尔滨市区的途中,贺龙一行顺便视察了铝加工 厂。贺龙看到制造飞机能够用上自己加工的各种铝板,很高兴。他与罗瑞卿
兴致勃勃地参观了铝冶炼车间,又来到铝板压延车间。当他发现该厂因卫生 状况不太好,影响到铝板的质量时,就叮嘱厂长说:“要文明生产,才能保
证质量。铝板出厂前要严格检查呀!”
贺龙和罗瑞卿在离开哈尔滨之前,又把那里的几家军工厂的厂长和党委 书记召集在一起,再一次强调了质量对于军工产品的重要性。他们指出:军
工厂的产品质量一定要好,如果不好,会误国误民;军用产品是用于打敌人 的,质量如果不好,不仅会伤害战士的生命,还会影响战斗的胜利。敌人每
时每刻都想整我们,我们如果刀子不快,就会被敌人杀害。
11 月 18 日,贺龙一行到达沈阳。20 日,他们来到沈阳飞机制造厂。半 年前,军委常委曾听取过一机部领导人关于这个工厂和发动机厂产品质量不
合格的汇报;贺龙还给中共中央写过专题报告。所以,贺龙很关心该厂目前 飞机的质量。他走进工厂总装车间的大门,指着一排排飞机,问正在检修的
工人:“这些飞机的质量怎么样?”工人们回答说:“修来修去,还是出不 了厂!”
贺龙看了看车间的黑板,上边”质量第一”四个字,是刚刚写上去的, 墙上也贴着带有”质量第一”四个字的标语,他摸了摸,浆糊还没有干,就
转身问总工程师:“飞机的质量究竟怎么样?”总工程师回答说:“飞机的 抖动问题还没有解决,不能出厂。”
贺龙没有再问什么,就直奔停机坪。这里停放着两排银白色的米格 19 歼击机。由于故障没有完全排除,一直停在那里。因而这个停机坪被工人们
谑称为“养鸡(机)场”。贺龙望望“养鸡场”,心情沉重地对该厂负责人 说:“关于‘质量第一’的问题,今年 1 月中央上海会议时毛主席讲过,刘
主席、周总理、总书记都讲过;5 月军委又作了决定;9 月在全国国防工业电 话会议上,我直接给你们传达了。这样三番五次他讲‘质量第一’,按理说
大家应该很好的执行了。这么多飞机摆着出不了厂,还在投料,还在追求产 值!你们为什么不按中央、军委的指示办?全国六亿八千万人民宁可不吃肉,
不吃鸡,换回来的材料,你们却把它做成超差品,怎么对得起全国人民?”
“上次空军接收的飞机,也是架不合格的。”驻厂军事代表插 了一句。
“啊?”贺龙吃了一惊,“上次听说那架飞机合格了,我在电话会议上 还说‘要发电报表示祝贺。’原来是架不合格的,我们受骗
了!”罗瑞卿也气愤他说:“你们敲锣打鼓喊着报捷,我们听了非常高 兴。我想,外国专家撤走了,我们自己也可以造飞机嘛!我见了毛主席、刘
主席和周总理,见了元帅们,都报告了。大家都挺高兴,还给你们发了贺电。 没料到你们是搞假动作,瞒上啊!”
贺龙当即果断地决定:“重新试制!不要采取改良的办法。新的与旧的 要一刀两断,不要藕断丝连。从图纸、资料、工艺规程,第一道工序,一直
到出飞机,都要严肃认真。”罗瑞卿表示赞成:“对,从头做起。新的、旧 的之间划一条线,不要搭界。新的,按正规做法搞,重新投料;旧的,这批
不合格的飞机,要考虑补救办法。”他问厂长和工程师:“你们有什么打算?” 他们回答:“我们就照这个指示办。”
当天,贺龙一行还到了沈阳航空发动机制造厂。 贺龙问厂长:“你们对引进的外文资料消化透了没有?”厂长说:“前
几年,引进的资料有一部分还没有开箱,试制工作就已经开始了。我们把亚 音速飞机发动机的零件装配到超音速飞机发动机上,结果不合格。”
贺龙对厂长和党委书记说:“已经造出来的,要一件一件地检验,合格 的就要,不合格的就不要。要下这个决心。发动机质量不好,空军就不接收。
规章制度,不该改的就不改;过去改错了的,要坚决改回来。我们讲改革, 是指改那些不合理的,不要把合理的也改掉了。在技术上一定要‘先学楷书
后草书’,按原来资料进行改正。未经认真试验的不能随便改。我说的中心 意思就这么一句:只许往前爬,不许往后退!相信你们一定能搞出合格的产
品来。”离厂前,贺龙、罗瑞卿建议这个厂进行一次质量整风。
11 月 22 日,贺龙召开沈阳地区军工厂负责人汇报会,详细了解沈阳地 区军工产品的质量问题。当他听到这个地区存在的、骇人听闻的巨大浪费时,
痛惜他说:“当帝国主义对我们封锁禁运,苏联撤走专家、撕毁合同卡我们, 给我们造成很大困难的时候,我们不该争口气吗?我今年 65 岁了,只要叫我
管事,我还要认认真真地管。何况你们还这样年轻,更应该争口气嘛!”会 议结束时,贺龙谈了考虑了很久的一个问题:“抓军工产品的质量,已经整 整 1
年了。到头来飞机还是出不了厂。原因在哪里?我看是领导干部的思想 问题,要整顿整顿才行。我们回去以后,准备在北京召开一个大一点的会议,
整顿一下领导干部的思想。”
23 日,贺龙一行结束了在东北的视察,回到北京。 一直随同贺龙视察的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后来说:“贺总曾经告诉我们,
毛主席说过,国内问题决定国际问题。他勉励我们要听毛主席的话,要争一 口气。贺总甚至愤慨他说,我今年 65 岁了,我还要拼命于它几年,拼死就算
了。说老实话,我当时听了这些话曾流了眼泪。”
尽管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三令五申,要求解决军工产品的质量问题,“质 量第一”的方针也提出半年多了,但贺龙从调查中发现,产品质量不好似乎
已经成了国防工业的“顽症”,仅靠过去那种开会、发文件的办法已经不能 彻底扭转“大跃进”遗留下来的这种片面追求产值、数量,不顾产品质量的
倾向了。他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极端负责精神,经过反复考虑,决定在国防 工业部门召开一次整风式的三级干部会议,来一次强烈的“冲击波”,降一
场“狂风暴雨”,促使那些至今还不重视产品质量的领导干部猛醒。
1960 年 11 月 25 日,贺龙把准备在国防工业系统召开部、司(局)、厂 三级干部会议进行质量整风的设想报告了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 28
日晚, 又向毛泽东主席请示。毛泽东同意召开这次会议,并指出:“帝国主义压迫 我们,修正主义也欺负我们,我们要争口气呀!”30 日,贺龙在北京友谊宾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