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韩少功《马桥词典》

_5 韩少功 (当代)
  复查指了指我和另一个知青。
  那人走过来,朝我们伸出手。这显然是一个马桥以外的动作,让我愣了一下,才意识到这是握手,我们也应该伸出手。
  我略略有些奇怪。此人的手不像我预期的那么筋筋骨骨,甚至还有点温柔。再看上面那巴掌大的脸上,一双黑眸子大得出奇的眼睛,开合之间也有些清秀的意味,让我觉得非同一般。
  我们跟着这个人去指挥所帮着赶编工地快报。我们听到一路上有人把这个人叫作“万老师”、“万哥”,一般来说,这个人并不回答,顶多只是冲着对方点点头,或者淡淡一笑。“这个老货,格还摆得好大。”同行的知青向我咕脏了一句,没想到竟让几十米开外的万老师和万哥听到了。万回过头来,停住步子,用黑亮亮的大眼睛瞄了我的同伴一下,算是一个无声的警告,又用锐利的眼锋把我一刮, 以儆效尤,然后才稳稳地走开。
  我们没有料到此人的耳朵这么灵,也没有料到此人的回击如此快捷和凌厉。一种不详之兆袭来:在这号人手下可得小心点。
  当天下午,我们才发现这个万某人原是一个女流。我的同伴去解手,看见万摘了棉帽,一头长长的黑发从帽子里滚落出来。我的同伴惊讶得茅房也不去了,憋着一泡尿跑回来报信。我也惊讶地去看,只见万正挤在一桌男人中间吃饭,确实是一位 千金。依照本地人的规矩,女人吃饭不上桌。我们日长月久习惯了这种规矩和景象,一旦发现一张女人脸坐到了饭桌前的时候,反而有些诧异或者说有些看不惯,眼睛里扎了沙子一般。
  我后来才知道,万某是张家坊人,本名万山红,当过两年民办教师,不想当了,就回到村里学过两年农业,甚至还能同男人一样犁田。她是正牌高中生,又是公社共青团的宣传委员,公社有什么大事,常常请她去帮着写一写或算一算,据说还要培养她当什么接班人。因为这一点,人们还尊称她为“万老师”或者“万宣委”。她不喜欢后生们叫她“万哥”,但寡不敌众,众情难却,日子久了也只好接受人们这种叫法。我应该承认,摘了棉帽子的万哥还是很有几分姿色的,鲜明的轮廓,耳下直到下巴的线条特别有力量,在男人堆里走来走去,如同一把利刀在草料中进来砍去。但她似乎不爱说话,同我们一起修了一冬的公路,也只用她稍稍沙哑的嗓音对我发过几次类似“可以”、“不行”、“吃饭吧”一类的指示,而且说话的时候,脸板得木瓜一样。
  说来也奇怪,她的话越简短,就越显出威力,众人越难以违抗。用马桥人的话来说,这有“煞”,或者有“煞路”。“煞”是威严和本领高强的意思,通“杀”;又有结束的意思,比如通常说文章或节目“煞尾”。有煞的人,也可以理解为最后说话的人,一锤子定音的人。煞与女人的面孔联系起来,万哥是我在乡下见到的唯 一一例。
  在这样一股热气之下,交往几乎不是交往,同她怎么熟也还相隔着十万八千里。她碰到我们就像碰到空气,黑眼珠子里边的亮光一下了从我们头顶上方越去,不知落到了远处的什么地方。开始我们不习惯,尴尴尬尬地喊她不是,不喊也不是,时间一长,见她对谁都是一样,也就习以为常,不往心里去。我碰到张家坊的人,说起她来,张家坊的人笑一笑:莫说你们马桥弓的人,我们同村同寨的也没一个同她有什么交情,谁都说不透她。她住在我们那里,就像没有这个人一样。
  这么说,她同任何人都熟不起来。
  她只代表一种公务,一种叫做万哥的概念和符号,没有笑容、质感、体温以及会意的一瞥,因此在很多人那里缺乏真实性,闭眼一想,只能把她当作似有似无的幻影。有人说她来历复杂,其实是大官的私 生子,是当年一个土改工作队长下的种,十多年后母亲带着她进城去,又要验血又要喊冤,逼得她的风流父亲没办法,只好留她在县城里读高中,偷偷供给她生活费和学费。这种说法不知是真是假。又有人说,她前几年闹文革时在县城里还是一个有名的学生头,到过北京到过上海,挎过盒子炮也坐过上牢,还被省里的军管机构用小汽车接到省城开过会,同中央什么大首长一起照过相。这种说法也不知是真是假。还有人说,万姐二十六七岁了还没有谈婚论嫁,其实心里早有一个对象,就是她原来的一个同学,参了军。她每年都要去一趟广东,据说就是去看她的对象。可惜那个后生不知中了什么魔,居然入了林彪的政变“小舰队”,一旦受挫,下了大牢,好几年没有音讯,一直到他病死在牢里,他家人和没过门的万哥才得到消息。这种说法仍然不知是真是假。
  对于我来说,她永远只是说法和传闻。她在说法和传闻中流逝着青春,渐渐有了中年人肤色的暗淡。
  曾经有几个不正经的后生打过她的主意,见她在路上走,唱一些下流歌多方挑逗。见她充直不闻,使用污言秽语来报复:“哼。摆什么格呢2 也没见攀上什么高枝。”
  “你以为还是什么红花女?肯定早就成了军用品,被那个死鬼搞烂了,要不奶子何事有这样大!”
  “莫看她装正经,我就不信她一点都不想男人。你看她走路的样子,屁股翘起天高,还不是逗男人来搞?”
  一阵浪笑。
  她装作没听见。
  马桥的兆青听说这件事,取笑那几个后生,说他们真的是发了花癫,搞到万哥头上去了。也不看看人家是什么人。一个女子这么高的格,未必还嬲得进?
  言下之意,格只是男人的东西,一旦套到女人头上,这个女人就算不得女人了,至少算不得纯粹的女人了,不宜后生们去下流了。进一步说,格是一种消灭性别的祸害,太高的格害死人,对传宗接代大有威胁。
  不能说兆青的这些话有什么道理。但万哥,不,实际上的万姐——确实一直守身未嫁,到我离开马桥的时候,她还是天马行空一个人。不过,她也没在马桥继续呆上太久,一年多以后,她的亲生父亲死了配偶,又从五七干校回来官复原职,就把她接到城里去了。
  据说,她被送进了甘肃省一个国营大工厂。
 
 
豺猛子
  天子岭的一层层折皱里,藏着一个小村寨,叫岔子弓。去那里要经过一条小溪。水不深,上面有一些岩头可以让人落脚,三步两跳就过去了。岩头通常披挂青苔,卧在水草丛签没有什么特别。
  我好几次经过那里,去岔子弓刷写毛主席语录或者挑禾种。有一次,同行的人问我,上次过水溪的时候发现什么不同的情况没有。我想了想,说没有。他说,你再想想。我再想了想,还是说没有。他说你记不记得水里面有一块长长的大岩头?我记不起来了,在他的一再提醒下,才依稀有一点印象。上一次过溪,大概在水流中部靠水柳丛那边,好像是有一块长形的岩,我在上面落过脚,还为在上面汲了两口水。也许。
  同行人笑了。他说那根本不是岩头。上次发大水,几个放牛娃崽在岭上看见,那块长形岩头突然打了一个挺,在溪里搅起一团混水,顺着大水游到下面去了——原来是一个活物。豺猛子。
  豺猛子就是豺鱼,也叫豺聋子。马桥人说,这种鱼吃鱼,不吃草,性子最凶,有时候也最憨实,让人踩了个把月动也不动。
  这以后,我看见一些大岩头或者大木头,都有一丝紧张和警惕。我担心它们会突然扭动起来,化作什么活物倏然逃去。任何爬满青苔的地方,也许会突然裂开一只黑洞洞的眼睛,冲着我漫不经心地眨一眨。
 
宝气
  本义还有一个外号:“滴水佬”。取这个外号的是志煌。当时他正在工地上吃饭,看见本义的筷子在碗边敲得脆响,目光从眼珠子里勾勾地伸出来,在肉碗里与其他人的筷子死死地纠缠撕打。志煌突然惊奇地说:“你如何口水洒洒地滴?”
  本义发现大家的目光盯着他,把自己的嘴抹了两下,“滴水么?”他抹去了一缕涎水,没有抹去胡桩子上的饭粒和油珠。
  志煌指着他笑,“又潽了!”
  大家也笑。
  本义扯上袖口再抹一把,还没有抹于净,咕哝了一句,样子有点狼狈。等他重新操起碗筷的时,发现眨眼之间,肉碗里已经空了。他忍不住前周围的嘴巴一一看去,好像要用目光一路追踪那些肥肉坨子去了什么地方,落 入了哪些可恶的肠胃。
  他后来对志煌颇有怨色。“吃饭就吃饭,你喊什么?”
  一般来说,本义并不是一个受不得取笑的人,公务之外,并不善于维护自己的威严。碰到别人没大没小的一些话,有时只能装耳聋——也确实有些聋。但他的听觉在这一天特别好,面子特别要紧,因为上地上还有外村的人,有公社何部长。志煌在这种场合强调他的口水,就是志煌的宝气了。
  “宝”是傻的意思,“宝气”就是傻气。志煌的宝气在马桥出了名。比如他不懂得要给干部让座,不懂得夯地时如何做假,也迟迟不懂得女人每个月都有月水。他以前打自己的婆娘打太狠,显得很宝气。后来婆娘离婚了,回平江老家了,他时不时给那个梦婆送吃的送穿的,更显得宝气。天子岭上的三个石场,是他一钎一钎先后咬出来的。他打出来的岩头可以堆成山,都被人们买走,拉走,用到不知道什么地方去了,但是他什么时候一走神,还把这些岩头看成是他的。就因为这一点,很多人同他横竖讲不通道理,对他的宝气无可奈何。只好恨恨地骂他,“煌宝”的名字就是这么骂出来的。
  他到一个人家洗磨子,就是把一付旧磨子翻新。闲谈时谈起唱戏,同主家看法不一样,竟争吵得红了脸。东家说,你走你走,我的磨子不洗了。煌宝收拾工具起身,走出门想起什么事,回来补上一句:“你不洗了不得事,只是这付磨子不是你的。你想明白。”
  东家想了半天还是不明白。
  煌宝走出几步还恨恨地回头:“晓得么?不是你的!”
  “未必是你的?”
  “也不是我的,是我爹的。”
  他的意思是:磨子是他爹打的,就是他爹的。
  还有一次,有个双龙弓的人到石场来哭哭泣泣,说他死了个舅舅,没有钱下葬,只怕死不成了,求志煌赊他一块坟碑。志煌看他哭得可怜,说算了算了,赊什么?你拿去就是,保证你舅舅死得成。说 罢挑一块上好的青花石,给他錾了块碑,还搭上一付绳子,帮他抬下岭,送了一程。这个时候的石场已经收归集体了。复查是会计,发现他把石碑白白送了人,一定要他追回钱来,说他根本没有权利做这样的人情。两人大吵了一架。
  志煌黑着一张脸说:“岩头是老子炸的,老子破的,老子裁的,老子錾的,如何变成了队上的?岂有此理!”
  复查只好扣他的工分了事。
  煌宝倒不在乎工分,任凭队干部上去扣。他不在乎岩头以外的一切,那些东西不是出自他的手,就与他没有太大的关系,他想不出什么要在乎的道理。当年他同水水打离婚的时候,水水娘家来的人差不多把他家的东西搬光了,他也毫不在乎,看着人家搬,还给人家烧茶。他住在上村,不远处的坡上有一片好竹子。到了春天,竹根在地下乱窜,到处跑笋,有时冷不防在什么人的菜园子里、或者床下、或者猪栏里,冒出粗大的笋尖来。照一般的规矩,笋子跑到哪一家,就是哪一家的。志煌明白这一点,只是一做起来就有些记不住;他去菜园子里搭瓜棚的时候,看见园子里有一个陌生的人,大概是个过路,一看见他就慌慌地跑。那人不熟路,放着大路不走偏往沟那边跳,志煌怎么城也喊不住,眼睁睁地看着那人一脚踩空,落到深深的水沟里,半个身子陷入淤泥。一声响,那人的怀里滚出一个肥肥的笋子。
  显然是挖了志煌园子里的笋。志煌视若无睹,急急地赶上去,从腰后抽出柴刀,顺手砍断一根小树,把树杆的一端放下沟,让沟下的人抓住,慢慢地爬上沟来。
  过路客脸色惨白,看着志煌手里的刀,一身哆哆嗦嗦。见他没有什么动作,试探着往大路那边移动碎步。
  “喂!你的笋——”志煌大喝一声。
  那人差点摔了一跤。
  “你的笋不要了?”
  他把笋子甩过去。
  那人从地上捡了笋子,呆呆地看着志煌,实在没有看出什么圈套,什么危险,这才逃命也似的飞奔,一会儿就不见了。志煌看着那人的背影有些好笑,好一阵以后才有疑疑惑惑的表情。
  事后,村里人都笑志煌,笑他没捉到贼也就算了,还砍一棵树把贼救出沟来。更可笑的是,怕贼走了一趟空路,送都要把自家的东西送上前去。煌宝对这些话眨眨眼,只是抽他的烟。
 
 
宝气(续)
  我得再谈一谈“宝气”。
  我曾经看见志煌带着几个人去供销社做工,砌两间屋。待最后一片瓦落位,本义义不知从哪里拱出来,检查工夫质量,踢一踢这里,拍一拍那里。突然沉下脸,硬说岩墙没砌平整,发浆也吃少了,要别去所有人的工分。
  志煌找他理论,说你怎么捏古造今?我是岩匠,我还不晓得要吃好多灰浆才合适?
  本义冷笑一声,“是你当书记还是我当书记?是你煌醒子说话算数,还是我书记说话算数?”
  看来是存心跟志煌过不去。
  旁人打圆场,扯开了志煌,对本义说好话。兆青跟着书记的屁股转,见他进茅房,就在茅房外面等。看他去了屠房,又在屠房外面等。总算着见他抽着一支烟从屠房出来了,总算陪着他把路边的黄瓜和辣椒观察了一番,还是没法让他的目光回转来,正眼看兆青一下。
  供销社敲钟吃饭了。本义兴冲冲地摩拳擦掌,“好,到黄主任屋里吃团鱼去!”
  简直掩饰不住扬眉吐气的快感。
  他还没走,刚落成的仓房那边突然发出略的一声,响得有点不规不矩。有人匆匆来报信,说不得了,不得了,煌宝在那里拆屋啦。本义一听,急忙打点精神赶过去,发现志煌那家伙确实发了横,一个人抄起流星锤朝墙上猛击。
  新墙如豆腐。一块岩头已经翘出一头,另一块正在松动,粉渣稀稀拉拉往下泻。旁边是供销社的老黄,怎么也拉不住他的手。老黄看见了本义,“这是何苦呢?这是何苦呢?砌得好好的拆什么!你们不心疼你们的劳力,我还心疼我的砖哩。四分钱一口砖你晓不晓?”
  本义咳了一声,宣告他的到场。
  煌宝不大明白咳嗽的意思。
  “煌拐子!”
  志煌看了他一限,没有搭理。
  “你发什么宝气?”本义的脸红到了颈根,“拆不拆,也要等干部研究……没有你话份。回去!你们通通跟我回去!”
  志煌朝手心吐了一口唾液,又操起了岩锤。“岩头是我在岭上打的,是我车子往来的,是我砌上墙的。我拆我的岩头,碍你什么事了?”
  一谈到岩头,谁也不可能同煌宝把道理说得清了,不可能阻挡他瞪眼睛了。仲琪上前给书记帮腔:“煌伢子,话不能这样说,岩头不是供销社的,也不是你的。你是队上的人,你打的岩头就是队上。”
  “这是哪来的道理?他滴水佬也是队上的,你的婆娘也成了队上的,是人都睡得,是不是?”
  大家偷偷笑。
  本义更加气得没说出话,滑出位置的下巴好一阵才拉了回原处。“好,你砸!砸得好!砸得好!老子今天不光要扣你们的工分,还要罚得你们喊痛!不跟你们一二一,你们不晓得锤子是铁打的,猪婆是地上跑的!”
  听说要罚,形势开始逆转,好几个人都变了脸色,上前去把志煌拖的拖,拦的拦。有的人往他手里塞烟丝。
  “何必呢?有话好说,有话好说。”
  “你莫害了别个。”
  “剐工分就剐工分,你拆什么屋?”
  “这墙我也有一份,你说砸就砸么?”
   :……
  志煌气力大,肩膀左右一摆,把两旁的人都甩开了:“放心,我只要我的岩头,你们的我碰都不碰。”
  这实际上是废话。他今天砌的是岩石,统统作墙基墙脚。要是把下面都掏了,上面的墙还可以悬在空中不成?
  本义一扬手往远处走了。不过,跟着他屁股后头而去的兆青很快就跑来,笑眯眯地说,本义已经转了弯,说工分一分不剐,暂时不剐,以后再算帐。大家一脸的紧张才松弛下来。见煌宝停了锤,七手八脚把他刚砸下来的岩头补回去。
  回村的路上,好多人争着帮煌宝提工具篮子,说今天要不是煌宝在场,大家不都被滴水老倌活活地收拾了?不成了砧板上的人?他们前呼后拥地拍煌宝的马屁,“煌宝”前“煌宝”后地叫个不停。在我看来,此刻的“宝”字已没有贬义,已回复了它的本来面目:宝贵。
 
双狮滚绣球
  志煌以前在旧戏班子里当过掌鼓佬,也就是司鼓。他打出的一套“凤点头”、“龙门跳”、“十还愿”、“双狮滚绣球”之类的锣鼓点子,是一股让人热血奔放豪气贯了的旋风,是一串泼劈头而来的惊雷。有很多切分和附点音节,有各种危险而奇特的突然休止。若断若接,徐疾相救,在绝境起死回生,在巅峰急转直下。如果有一种东西可以使你每一根骨头都松散,使你的每一块肌肉都错位,使你的视觉跑向鼻子而味觉跑向耳朵脑子里的零件全部稀里哗啦,那么这种东西不会是别的,就是志煌的“双狮缀绣球”。
  一套“双狮滚绣球”,要打完的话,足足需要半个来钟头。好多鼓都破在这霹雳双狮的足下——他打岩锤的手太重了。
  村里好些后生想跟他学这一手,但没有人学得会。
  他差一点参加了我们的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他兴冲冲地应邀而来,一来就修油灯,就做锣,就用歪歪斜斜的字在红纸上写什么宣传队的制度,事事都很投入。对什么人都笑一笑,因为太瘦,笑的时候下半张脸只剩下两排雪白光洁的牙齿。但他只参加了一天,就没有再来了,第二天还是去岭上打岩头。复查去喊他,甚至许给他比别人高两成的工分,也没法让他回转。
  主要原因,据说是他觉得新戏没有味道,他的锣鼓也没有施展的天地。对口词,三句半,小演唱,丰收舞,这些都用不上双狮来凑兴。好容易碰上一折革命样板,是新四军在老百姓家里养病,才让他的双狮露个头,导演一挥手就宰了。
  “我还没打完!”他不满地大叫。
  “光听你打,人家还唱不唱呵?”导演是县文化馆的,“这是一段文场戏,完了的时候你配一个收板就行了。”
  志煌阴沉着脸,只得再等。
  等到日本鬼子登场,场上热闹了,可以让志煌好好露一手了吧?没料到导演更可恶,只准他敲流水点子,最后响几下小锣、他不懂,导演就抢过锤子,破两下给他看,“就这样,晓得不?”
  “什么牌子?”
  “牌子?”
  “打锣鼓也没个牌子?”
  “没有牌子。”
  “娃崽屙屎一样,想丢一坨就丢一坨?”
  “哎呀你,只晓得老一套,动不动就谈绣球滚绣球。日本鬼子上场了,滚什么绣球呢?”
  志煌无话可说,只得屈就。整整一天排练下来,他的锣鼓打得七零八落,不成体统,当然让他极端失望,只得告退。他压根上看不起导演,除了戴仁泉、杨四郎、程咬金、张飞一类,他也根本不相信世界上还有什么好戏,很难相信世界上还有很多他应该惊奇的事物。给他讲一讲电影戏的特技,讲世界上最大的轮船可以坐好多人,讲地球是圆的因此人一直往前走就可以回到原地,讲太空中没有重力一个娃崽的小指头也举得起十万八千斤,如此等等,他统统十分冷静地用两个字总结:
  “诳人。”
  他并不争辩,也不生气,甚至有时候还有一丝微笑,但他舔舔嘴巴,总是自信的总结:“诳人。”
  他对下放崽子一般来说多两分客气,对知识颇为尊敬。他不是不好奇,不好问,恰恰相反,只要有机会,他喜欢接近我们这些读过中学的人,问出一些他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他只是对马克思著作里答案判断太快,人干脆,常常一口否决没有商量余地:
  “又诳人。”
  比方,他是看过电影的,但决不相信革命样板电影里的武打功夫是练得出来的。“练?拿什么?人家是从小就抽了骨头的,只剩下肉,台子上打得赢千军万马,下了台连一担空水桶都挑不起。”
  在这个时候,你要说服他,让他相信那些武打演员的骨头还在,挑水肯定没有问题,比登天还要难。
 
洪老板
  收工的时候,我看见路边有一头小牛崽,没有长角,鼻头圆融丰满,毛茸茸地伏在桑树下吃草。我想扯一扯它的尾巴,刚伸出手,它长了后眼一般,头一偏就溜了。我正想追赶,远处一声平地生风的牛叫,一头大牛瞪着双眼,把牛角指向我,地动山摇地猛冲过来,骇得我丢了锄头就跑。
  过了好一阵,才心有余悸地来捡锄头。
  趁着捡锄头,我讨好地给小牛喂点草,刚把草束摇到它嘴边,远处的大牛又嚎叫着向我冲来,真是好歹都不吃,蠢得让人气炸。
  大牛一定是母亲,所以同我拼命。我后来才知道,这只牛婆子叫“洪老板”,生下来耳朵上有一个缺口,人们就认定是罗江那边某某人的转世。那个叫洪老板的人是个大土豪,光老婆就有七八房。左耳上也有个缺口。人们说他恶事做多了 ,老天就判他这一辈子做牛,给人们拉犁拖耙还要挨鞭子,还前世的孽债。
  人们又说,洪老板投胎到马桥来,真是老天有眼。当年红军来发动农民打土豪,马桥的人开始不敢,见龙家滩的土豪也打了,砍了脑壳,没有什么事,这才跃跃欲试。可惜的是,等到他们拉起了农会,喝了鸡血酒,做了红旗子,才发现时机已经错过:附近像样一点的土豪全部打光了,粮仓里空空的只剩几只老鼠。他们不大甘心,打听来打听去,最后操着梭标粉铳过了罗江,到洪老板所在的村子去革命。他们没有料到那里的农民也革命了,说洪老板是他们的土豪,只能由他们来革,不能由外乡的人来革;洪家的粮只能由他们来分,不能由外乡的人来分。肥水不流外人田么。两个村子的农会谈判,没谈拢,最后动起武来。马桥(不仅仅是马桥)这边的人认为那边的人保护土豪,是假农会,假革命,架起松树炮就朝村子里轰。那边也不示弱,锣声敲得震天响,下了全村人的门板,抬来几架去糠的风车,堵住了入村的路口,还粉枪齐发,打得这一边藏身的林子树叶唰唰响,碎叶纷纷下落。
  一仗打下来,马桥这边伤了两个后生,还丢了一面好铜锣,全班人马黑汗水流整整饿了一天。他们无法相信那边农民兄弟的革命觉悟竟然这样低,想来想去,一口咬定是洪老板在那边搞阴谋。对洪老板的深仇大恨就是这样结下来的。
  他们现在很满意,事情公平合理,老天爷让洪老板来给马桥人背犁,累死在马桥,算是还完了债。这年夏天,上面抽调了一些牛力去开茶场,马桥只剩下两头牛。犁完最后一丘晚稻田,洪老板呼哧呼哧睡在滚烫的泥水里再也没有爬起来。人们把它宰了,发现它肺已经全部充血,差不多每一个肺泡都炸破了,像是一堆血色烂瓜瓤,丢在木盆里。
 
 
三毛
  我还要说一头牛。
  这头牛叫“三毛”,性子最烈,全马桥只有煌宝治得住它。人们说它不是牛婆生下来的,是从岩石里蹦出来的,就像《西游记》里的孙猴子。不是什么牛,其实是一块岩头。煌宝是岩匠,管住这块岩头是顺理成章的事。这种说法被人们普遍地接受。
  与这种说法有关,志煌喝牛的声音确实与众不同。一般人赶牛都是发出“嗤——嗤——嗤”的声音,独有志想赶三毛是“溜——溜溜”。“溜”是岩匠常用语。滔天子就是打铁锤。岩头岂有不怕“溜”之理?倘若三毛与别的牛斗架,不论人们如何泼凉水,这种通常的办法,不可能使三毛罢甘休。唯有煌宝大喝一声“溜”,它才会惊慌地掉头而去,老实得棉花条一样。
  在我的印象里,志煌的牛功夫确实好,鞭子从不着牛身,一天犁田下来,身上也可以干干净净,泥巴点子都没有一个,不像是从田里上来的,倒像是衣冠楚楚走亲戚回来。他犁过的田里,翻卷的黑泥就如一页页的书,光滑发亮。细腻柔润,均匀整齐,温气蒸腾,给人一气呵成行云流水收放自如神形兼备的感觉,不忍触动不忍破坏的感觉。如果细看,可发现他的犁路几乎没有任何败笔,无论水田的形状如何不规则,让犁者有布局犁路的为难,他仍然走得既不跳埂,也极少犁路的交叉或重复,简直是一位丹 青高手惜墨如金,决不留下赘墨。有一次我着见他犁到最后一圈了,前面仍有一个小小的死角,眼看只能遗憾地舍弃。我没料到他突然柳鞭爆甩,大喝一声,手抄犁把偏斜着一抖,死角眨眼之间居然乖乖地也翻了过来。让人难以置信。
  我可以作证,那个死角不是犁翻的。我只能相信,他已经具备了一种神力,一种无形的气势通过他的手掌贯注整个铁犁,从雪亮的犁尖向前迸发,在深深的泥土里跃跃勃动和扩散。在某些特殊的时刻 ,他可以犁不到力到,力不到气到,气不到意到,任何遥远的死角要它翻它就翻。
  在我的印象里,他不大信赖贪玩的看牛崽,总是要亲自放牛,到远远的地方,寻找干净水和合口味的革,安顿了牛以后再来打发自己。因此他常常收工最晚,成为山坡上一个孤独的黑点,在熊熊燃烧着绛紫色的天幕上有时移动,有时静止,在满天飞腾着的火云里播下似有似无的牛铃铃声。这时候,一颗颗流星开始醒过来了。
  没有牛铃铛的声音,马桥是不可想象的,黄昏是不可想象的。缺少了这种暗哑铃声的黄昏,就像没有水流的河,没有花草的春天,只是一种辉煌的荒漠。
  他身边的那头牛,就是三毛。
  问题是,志煌有时候要去石场,尤其是秋后,石场里的活比较忙。他走了,就没有人敢用三毛了。有一次我不大信邪,想学着志煌“溜”它一把。那天下着零星雨点,闪电在低暗的云层里抽打,两条充当广播线的赤裸铁丝在风一摇摆,受到雷电的感应,一阵阵地泄下大把大把的火星。裸线刚好横跨我正在犁着的一块田,凌架我必须来回经过的地方,使我提心吊胆。一旦接近它,走到它的下面,忍不住腿软,一次次得住呼吸扭着颈根朝上方警戒,看空中摇来荡去的命运之线泼下一把把火花,担心它引来劈头盖脑的震天一击。
  看到其他人还在别的田里顶着雨插秧,我又不好意思擅自进屋去,显得自己太怕死。
  三毛抓住机会捉弄我,越是远离电线的时候,它越跑得欢,让我拉也拉不住。越是走到电线下面,它倒越走得慢,又是屙尿,又是吃田边的草,一个幸灾乐祸的样子。最后,它干脆不走了,无论你如何“溜”。如何鞭抽,甚至上前推它的屁股,它身体后烦地顶着,四蹄在地上生了根,它刚好停在电线下面。火花还在倾泼,噼噼叭叭的炸裂,一连串沿着电线向远处响过去。我的柳鞭抽毛了,断得越来越短。我没有料到它突然大吼一声,拉得犁头一道银光飞出泥士,朝岸上狂奔。在远处人们一片惊呼声里,它拉得我一个趔趄,差点扑倒在泥水里。犁把从我手里飞出,锋利的犁头向前荡过去,直插三毛的一条后腿,无异在那里狠狠劈了一刀。它可能还没有感觉到痛,跃上一个一米多高的土埂,晃了 一下,跌得大块的泥土哗啦啦塌落,总算没有跌下来,但身后的犁头插人了岩石缝里,发出剧烈的嘎嘎声。
  不知是谁在远处大叫,但我根本不知道叫的是什么。直到事后很久,才回忆起那人是叫我赶快拔出犁头。
  已经晚了。插在石缝里的犁头叶的一声别断,整个犁架扭得散了架。鼻绳也拉断了。三毛有一种获得解放的激动,以势不可挡的万钧之力向岭上呼啸而去,不时出现步法混乱的扭摆和跳跃,折腾着从所未有的快活。
  这一天,它鼻子拉破,差点砍断了自己的腿。除了折了一张犁,它还撞倒了一根广播电线杆,一堵矮墙,踩烂了一个箩筐,顶翻了村里正在修建的一个粪棚——两个搭棚的人不是躲闪得快,能否留下小命还是一个问题。
  我后来再也不敢用这条牛。队上决定把它卖掉时,我也极力赞成。
  志煌不同意卖牛。他的道理还是有些怪,说这条牛是他喂的草,他喂的水,病了是他请郎中灌的药,他没说卖,哪个敢卖?干部们说,你用牛,不能说牛就是你的,公私要分清楚。牛是队上花钱买来的。志煌说,地主的田也都是花了钱买的,一土改,还不是把地主的田都分了?哪个作田,田就归哪个,未必不是这个理?
  大家觉得他这个道理也没什么不对。
  “人也难免有个闪失,关云长还大意失荆州,诸葛亮是杀了他,还是卖了他?”等到人家都不说了,也走散了,志煌一边走还能一边对自己说出一些新词。
  三毛没有卖掉,只是最后居然死在煌主手里,让人没有想到。他拿脑壳保下了三毛,说这畜生要是往后还伤人,他亲手劈了他。他说出了的话,不能不做到。春上的一天,世间万物都在萌动,在暖暖的阳光下流动着声音和色彩,分泌出空气中隐隐的不安。志煌赶着三毛下田,突然,三毛全身颤抖了一下,眼光发直,拖着犁向前狂跑,踩得泥水哗哗哗溅起一片此起彼伏的水帘。
  志煌措手不及。他总算看清楚了,三毛的目标是路上一个红点。事后才知道,那是邻村的一个婆娘路过,穿一件红花袄子。
  牛对红色最敏感,常常表现出攻击性,没有什么奇怪。奇怪的是,从来在志煌手里伏伏贴贴的三毛,这一天疯了一般,不管主人如何叫骂,统统充耳不闻。不一会,那边传来女人薄薄的尖叫。
  傍晚的时分,确切的消息从公社卫生院传回马桥,那婆娘的八字还大。保住命,但三毛把她挑起来甩向空中,摔断了她右腿一根骨头,脑袋栽地时又造成了什么脑震荡。
  志煌没有到卫生院去,一个人担着半截牛绳,坐在路边发呆。三毛在不远处怯怯地吃着草。
  他从落霞里走回村,把三毛系在村口的枫树下,从家里找来半盆黄豆塞到三毛的嘴边。三毛大概明白了什么,朝着他跪了下来,眼里流出了混浊的眼泪。他已经取来了粗粗的麻索。挽成圈,分别套住了畜生的四只脚。又有一杆长长的斧头握在手里。
  村里的牛群纷纷发出了不安的叫声,与一浪一浪的回音融汇在一起,在山谷里激荡。夕阳突然之间黯谈下去。
  他守在三毛的前面,一直等着它把黄豆吃完。几个妇人围了上来,有复查的娘,兆青的娘,仲琪婆娘。她们揪着鼻子,眼圈有些发红。她们对志煌说,造孽造孽,你就恕过它这一回算了。她们又对三毛说,事到如今,你也怪不得别人。某年某月,你斗伤了张家坊的一头牛,你有不有错?某年某月,你斗死了龙家滩的一头牛,你知不知罪?有一回,你差点一脚踢死了万玉他的娃崽,早就该杀你的。最气人的是另一回,你黄豆也吃了,鸡蛋也吃了,还是懒,不肯背犁套,就算背上了,四五个人打你你也不走半步,只差没拿轿子来抬你,招人赚么。
  她们—一历数三毛的历史污点,最后说,你苦也苦到头了,安心地去吧,也莫怪我们马桥的人人心狠,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呵。
  复查的娘还眼泪汪汪地说,早走也是走,晚走也是走,你没看见洪老板比你苦得多,死的时候犁套都没有解。
  三毛还是流着眼泪。
  志煌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终于提着斧子走近了它——
  沉闷的声音。
  牛的脑袋炸开了一条血沟,接着是第二条,第三条……当血雾喷得尺多高的时候,牛还是没有反抗,甚至没有叫喊,仍然是跪着的姿态。最后,它晃了一下,向一侧偏倒,终于沉沉地垮下去,如泥墙委地。它的脚尽力地伸了几下,整个身子直挺挺地横躺在地,比平时显得拉长了许多。平时不大容易看到的浅灰色肚皮完全暴露。血红的脑袋一阵阵剧烈地抽搐,黑亮亮的眼睛一直睁大着盯住人们,盯着面前一身鲜血的志煌。
  复查他娘对志煌说:“遭孽呵,你喊一喊它吧。”
  志煌喊了一声:“三毛。”
  牛的目光一颤。
  志煌又喊了一声:“三毛。”
  宽大的牛眼皮终于落下去了,身子也慢慢停止了抽搐。
  整整一个夜晚,志煌就坐在这双不再打开的眼睛面前。
 
挂栏
  马桥的牛都有各自的名字。人们对牛还有很多说法,比如牛中间有“懂”牛,是指悟性好的牛;有“挂栏”的牛,是指养得亲的牛,不大容易被盗牛贼拐走。三毛虽然脾气丑一点,倒是一条挂栏的牛。
  它死的两个多月前,两天没有见影子,队上派人四处寻找也一无所获,都以为它是找不回来了,早被盗牛贼杀了或卖了。没料到第三天晚上,我正在志煌的屋里下棋,志煌解了手回头,说他的牛鞭在墙上跳,肯定是有事了,有事了。兴许是三毛回来了。我们还刚刚出门,就听见有三毛的叫声,看见牛栏房前有一团熟悉的黑影。
  它正在用头角嘎嘎嘎地顶着栏木,想进栏里去。它鼻子上吊着半截牛绳,尾巴不知为何断了大半,浑身有很多血痕,须毛乱糟糟的,明显地瘦了下去。想必是从盗牛贼那里逃出来以后在岭上钻来钻去,走了很远很远的路。
 
 
清明雨
  我无话可说,看见山冲里的雨雾一浪一浪地横扫而至,扑湿了牛栏房的一面土墙,扑皱了田里一扇扇顺风而去的水面,向前推去,一轮轮相继消逝在对岸的芦草丛里。于是草丛里惊飞两三只无声的野鸭。溪流的和声越来越宏大了,粉碎了,以致无法细辨它们各自本来的声音,也不知道它们来自何处,只有天地间轰轰轰汇成的一片,激荡得地面隐隐颤抖。我看见门口有一条湿淋淋的狗,对着满目大雨惊恐地狂吠。
  每一屋檐下都有一排滴滴嗒嗒的积水窝,盛满了避雨者们无处安放的目光,盛满了清明时节的苦苦等待。
  满山树叶都是淅淅沥沥的碎粒。
  春天的雨是热情的,自信的,是浩荡和酣畅,是来自岁月深处蓄势既久的喷发。比较来说,夏天的雨显得是一次次心不在焉的敷衍,秋天的雨是一次次募然回首的恍惚,冬天的雨则是冷漠。恐怕很难有人会像知青这样盼望着雨,这样熟悉每一场雨的声音和气味,还有在肌肤上留下的温度。因为只有在雨天,我们才有可能拖着酸乏的身体回到屋里,喘一口气,享受弥足珍贵的休息机会。
  我的女儿从不喜欢雨。春天的雨对了她来说,意味着雨具的累赘,路上的滑倒,雷电的可怕,还有运动会或者郊游的取消。她永远不会明白我在雨声中情不自禁的振奋,不会明白我一个个关于乡下回了的梦境里,为什么总有倾盆大雨。她永远错过了一个思念雨声的年代。
  也许,我应该为此庆幸。
  现在,又下雨了。雨声总是给我一种感觉;在雨的那边,在雨的那边的那边,还长留着一行我在雨中的泥泞足迹,在每一个雨天里浮现,在雨浪飘摇的的山道上落入白茫茫的深处。
 
不和气
  我最初听到这个词是在罗江过渡的时候,碰上发大水,江面比平时宽了几倍。同船有两个面生的女子,大约是远道而来的,一上船就用斗笠遮住了自己的脸,只露出两只眼睛。船家对她们打量了一下,扬扬手要她们下去。两个女子没有办法,下船各自用河泥在脸上抹了两下,抹出一个花脸,相互对视笑得直不起腰,才捂住肚子咯咯咯地上了船。
  我对这件事十分惊异:为什么要画出一张鬼脸?
  船家说:“十个毛主席也管不了龙六爹发大水。一船人的命,出了事我担待不起呵。”
  船上立即有人附和,是的是的,水火无情,还是小心点好。他们说起以前的某月某日,某位女子也是好不和气,害得船翻了,人落到水里,怎么游也到不了岸,硬是碰了鬼。
  我后来才知道,“不和气”就是漂亮。这个渡有个特别的规矩,碰到风大水急的时候,不丑的婆娘不可过渡。传说很久以前这里有个丑女,怎么也嫁不出去,最后就在这个渡口投江而亡。从那以后,丑婆娘阴魂不散,只要见到船上有标致女人就要妒忌,就要兴风作浪,屡屡造成船毁人亡的事故。过渡的女人稍有姿色的,只有污了面,才可使一船人免遭灾祸。
  我不大在意和相信这一类传说,也没有去具体研究美色与灾祸之间的关系,比方美色是否确实较为容易引起人们走神、乱言、发痴发狂?是否较为容易成为放弃职责、大意操作之类的诱因?使我感兴趣的是“不和气”这个词。它隐含着一种让人有点不寒而栗的结论。美是一种邪恶,好是一种危险,美好之物总是会带来不团结,不安定,不圆满,也就是一定会带来争纷和仇恨,带来不和气。一块美玉和氏壁曾经引起赵国与秦国大动于戈,一个美女海伦曾经引发了希腊远征特洛亚长达十年的战争,大概都可以作为这个词的注解。世人只有随波逐流,和光同尘,不当出头的椽子,在自己的脸上抹泥水,才有天下的太平。
  马桥语言中的“不和气”也泛指好,卓尔不群,出类拔草,超凡出众等等。以这个词来描述本义的年轻婆娘铁香,外人没有理由不为她的前景捏一把汗。
 

  马桥人认为漂亮女人的一种气味,一种芬芳是有害的气味。本义的婆娘铁香从长乐街嫁到马桥来,就带来了这种气味。刚来两个多月,马桥的黄花就全死了,看着一支支金光灿烂的黄花,搞到篮子里还没提到家。就化成了一泡黑水,拈都拈不起来。老人们说,马桥人后来再也不种黄花,只能种一些模样丑陋的瓜果,茄子、苦瓜、南瓜、黑桃什么的,就是这个原因。
  铁香的气味也使六畜躁动不安。复查家的一条狗,自从看见铁香以后就变了一条疯狗,只得用枪打死。仲琪原来有一条脚猪,也就是种猪,自从铁香来了以后就怎么也不上架了,只得阉了它,以后杀肉、还有一些人家的鸡瘟了,鸭瘟了,主人都怪铁香没有做好事。最后,连志煌手里叫三毛的那头牛,也朝铁香发过野,骇得她哇哇哇大叫。要不是煌宝眼明手快把畜生的鼻绳拉住,她就可能被顶到坡下去了。
  妇人们对铁香一直有些不以为然,只是碍着本义当书记的面子,不好怎么发作。其中也有些人不大甘休,看见铁香来了,有心没心找一些话头来刺她。她们大谈自己来马桥夫家拜堂放锅时的排场和讲究,历历如数家珍。无非是大舅子抬嫁妆,二舅子吹喇叭,三舅子放手铳,四舅子举红伞,诸如此类的夸张。杭州的丝绣有好多,东洋的褂子有好多,手腕上的镯子如何大,耳朵上的环子又如何亮,她们说得不厌其烦。
  铁香一听到这些,脸色发白。
  有一次,一个婆娘故作惊讶地说:“哎呀呀,你们都是这样的好命,这样体面,那我只有死路一条了。我当初放到这个鬼地方来,只夹了一把伞,除了褂子就是一坨肉!”
  众人笑。
  这个婆娘显然是据铁香当初的穷。铁香忍不住,匆匆跑回家去捶枕头捶被子哭了一场。
  铁香其实是在大户人家里长大的,家里曾经有保姆和仆人,做莱离不开酱油、茴香和香油,也能区分什么是饼,什么是蛋糕,不像其他马桥人那样,统统称之为“糖”。只是她到马桥的时候,父亲死在牢里,家道已经败落。她确实是只夹了一把伞,匆匆跨进了本义家的门槛。
  当时她十六岁,抹了点胭脂,挺着一个大肚子,大汗淋淋地独身闯到马桥,问这里谁是党。人们很奇怪地打量着她,在她一再追问之下,才说了两个名字。她又问这些党中间谁还是单身。人们就说出了本义。她问清了本义的住处,一直走到那间茅屋里,粗粗打量了一下房子和人:
  “你就是马本义?”
  “呵。”
  “你是共产党?”
  “呵。”
  “你要收亲么?”
  “么事?”本义正在铡猪食,没听清。
  “我是问,你要不要婆娘?”
  “婆娘?”
  她长长出了一口气,放下了随身带来的伞,“我还不算丑吧?也能生娃崽,这你看见了。你要是还满意,我就……”
  “呵?”
  “我就那样了。”
  “你是说哪样了?”本义还没听懂。
  铁香脚一跺,“就给你了。”
  “给我什么?”
  铁香扭头望着门上,“跟你睡觉!”
  本义吓了一跳,舌头僵直得搅不出一句话来,“你你你你是哪里来的神婆子?……娘哎娘,我的箩筐呢?”
  他逃进里屋。铁香追上去问:“你有什么不满意呢?你看我这脸,你看我这手,这脚,样样都是全的。跟你说实话,我还有点私房钱。你放心,这肚子里是个读书人的种,你要,就要。不要,就做下来。我只是想让你看看,我生得娃崽,我身子好……”
  还没说完,听见有人溜出后门的声音。
  “你找到我这样的,算是你前世积了阴德呢——”铁香气得用—跺,不一会哭出了嚎啕的劲头。
  后来,本义拜托同锅兄弟本仁,打发这个神婆子走路。本仁上门时,发现女子已经在切猪草了,擦擦手起身让坐,找吊壶烧茶,倒也看得顺眼。看见女子屁股圆大腿粗确实是个能下崽的模样,嘴里含含糊糊,送客的话始终没有说出口。他后来对本义说:“神是神一点,身体还好。你不要,我就要了。”
  这一天,铁香就住在本义家,没有回去。
  事情就这么简单,本义没请媒人没费聘礼,捡了个便宜。铁香也一了心愿,用她后来的话来说,她当时受不了政府的管制和四个母亲成天的哭哭泣泣,受不了邻居一个小染匠天天的威胁纠缠 ,一横心,只打了一把伞出门,发誓要找个共产党做靠山。她居然一举获胜,几天之后果真领了个复员革命军人兼党支部书记回家,让左邻右舍刮目相看,干部们看着本义胸前抗美援朝的纪念章,对她家也客气了几分。
  他们双双到政府登记。政府说她年龄太小。过两年再来。她好说歹说不管用,杏眼一瞪发了横,对管公章的秘书说:“你不登,我就不走,把娃崽生在你这里,说是你的种。还怕你不养我!”秘书骇了一跳,满头大汗手忙脚乱地办手。看她和新郎的背影远了,还惊魂未定地说,好神的婆子,不会来二回了吧?
  旁边的人也啧啧摇头,说到底是九袋爷的千金,吃过百家饭的,脸皮比鞋底还厚。这以后如何得了?
  本义后来也慢慢明白,这一桩婚事对于他很难说是一件美事。铁香比他小了十多岁,就有了在家里发脾气使性子的权利,有时候神得没有边,一碰到不顺心的事,动不动就咒马桥弓这个鬼地方,是人过日子的地方么?她咒马桥的路不平,咒马桥的岭大瘦,咒这里的滂眼淹得死人,咒这里的米饭里沙子多,咒这里的柴湿因此烟子特别呛,给这里的买根针买个酱油也要跑七八里路。咒来咒去,免不了要咒到本义。她咒一咒也就算了,有一次居然咒一声就狠狠切下一颗血淋淋的鳝鱼脑壳。天下还有王法么?他本义好歹也是她的老馆,好歹是个书记,如何与鳝鱼脑壳搅在一起?
  本义老母还在的时候,对媳妇也莫可奈何。一旦惹得她发了毛,连老人也不放过:“老不死的家伙,我不怕你几十岁几十斤,河里没有盖盖子,塘里也没有盖盖子,你去死呵!你何事不去死呢?”
  一般来说,本义对这些话装耳聋,也确实有点整。即便有时忍不住了大喝一声“老子锄死你”,只要婆娘暂时闭了嘴,他也不会真动手。他最威风的一次,是一巴掌打得铁香滚到一群惊飞四散的鸭子里面去了。用他的话来说,那次是正气压倒邪气,东风压倒西风。铁香爬起来就去投塘,被村里人拦住了,只好跑回娘家去,三个月没有音信。最后还是本仁备了两斤薯粉两斤粑粑,代表同锅老弟去与铁香讲和,用土车子把她推了回来。
  在上面的叙述中,读者可能注意到,我笔下已经几次出现了“神”字。可以看出,马桥人的“神”用来形容一切违反常规和常理的行为。在这里,人们最要紧的是确认了的庸常性质,确认人只能在成规中度日。任何违犯成规的行为,从本质上说都不是人的行为,只可能来自冥冥中的莫测之物,来自人力之外的天机和天命。不是神经质(神的第一义),就是神明(神的第二义)。马桥人用一个“神”字统括这两种意义,大概认为两者的差别井不重要。一切神话都是从神经质式的想人非非开始。
  一切神坛前都有神经质式的胡言乱手舞足蹈。也许,神经质就是神的世俗形态和低级品种。而一切“神速”、“神勇”、“神效”、“神奇”、“神妙”、“神通”,作为对常人能力限度的一时僭越,往往伴随着人在近乎神经质状态下的痴迷和狂放,是无意识或非意识得到良性运用的结果,也是人对神的接近。
  铁香神到了这种地步,人们都说她有神魔附体
 
不和气(续)
  铁香不大乐意跟马桥的女人打交道,出工也要往男人堆里挤,在男人堆里疯疯癫癫。本义对此没有么好脸色,但也无可奈何。上山倒木本来是男人的事,她也要去赶热闹。到了岭上,两手捉斧子像捉鸡一样,咬着牙砍了好一阵,连个牙齿印也没有砍出来,最后斧子不知弹到什么地方去了,自己却笑得一屁股坐在地上,笑出一身白浪。
  她一摔倒,男人们的事就多起来了。她支使这个给她拍灰,要求那个给她挑指头上的刺,命令这个去给她寻找遗落的斧子,指示那个帮她提着刚刚不小心跌湿了的鞋子。她目光顾盼之下,男人们都乐呵呵地围着她转。她哎哎哟哟地尖叫着,身体扭出一些动人的线条,不经意之际,亮出领口里或袖口里更多白花花暧昧不清的各种可能,搅得有些人的眼光游移不定。男人们也就干得更加卖力。
  她摔得并不太重,但脚步踮了两下,硬说痛得不行,要本义背她回家去,完全不管本义正在岭上同林业站来的两个干部打交道。
  “神呵!搞个人扶你一下不就行了?”本义有点不耐烦。
  “不,就要你背!”她小脚一跺。
  “你走,走得的。”
  “走得也要你背!”
  “你一没出血二没脱骨头。”
  “我腰痛。”
  本义只好再次屈从这位少妻子,甩下林业站,在众目睽睽之下把她背下岭去。他知道,再不把她背走,她就可能要宣布自己来了月水一类的事情。她是个口无遮拦的人,动不动就会公开女人的秘密,使自己的身体被所有的男人了解和关心,成为所有男人们共有的话题,共有的精神财产。她的例假简直是马桥集体性的隆重节日和伟大事业。她当然不会说得很直露。但她一会儿说自己腰痛,一会儿强调自己近日下不得冷水,一会儿拜托哪个男人去卫生院为她买当归,甚至在田间吆吆喝喝地喊本义回家去给她煮当归煮鸡蛋,这一切当然足够让人们重视她身体正在出现的事态,强调她的性别,也足够引导男人们的想象和对她的笑嘻嘻的讨好。
  她乍惊乍喜的叹词特别多。明明是对一条毛虫的惊诧,她一声哎哟却可以无限柔媚,迫使男人们感受到这种声音另外的出处和背景,退想她在那个出处和背景中的姿态,还有种种其它。她当然不会对这些胡思乱想负责,只对毛虫负责。但她一条毛虫,可以打败其他女人的姜盐豆子擂条以及其它款待,把男人们从那些款待之下夺过来,乖乖地跟着她去卖力,去做她要求男人们做的任何体力活。每当这个时候,她在马桥其他女人们的目光里挺胸昂首地走过,有一种掩饰不住的胜利快感。
  我后来听马桥人窃窃私语,说这个狐眉花眼的婆娘的哎哟真是不和气,至少哎哟出了三个男人的故事。
  首先是县上一仕文化馆长,有一次来检查农村文化工作,就住在她家里,带来的另一个干事,则交给了复查。从那以后,馆长对马桥特别有兴趣,一脸肥肉笑眯眯的经常出现在这里,出现在她家灶房里,就像在那里生了根,长在那里了。据说他带来免费支农的图书,还有免费的化肥指标和救灾款,都是铁香开口要的,一张嘴就灵。喊馆长做事比支使崽女还便当,包括差使馆长帮她挑尿桶,别别扭扭到菜园子里上粪。
  后来的男人则是一张小白睑,一个小后生,据说是铁香的侄儿,在平江县城里的照相馆做事,下乡来为贫下中农上门服务。铁香带着他走遍附近的村寨,向人们介绍他的相照得如何好,说得人们心痒痒的,都来争着看小后生手里已经有的一照片,当然有铁香千姿百态的十几张。这是马桥人第一次看剑手相机,当然好奇。同时感到好奇的还有小后生的一块旧手表,在铁香的腕了上戴了个把月。有人说,岭上砍柴的人看见了,他们两人同去街上的时候,在岭上居然手拉着手。这是姑妈与侄儿做的勾当么?算什么事?
  最后,人们还谈到铁香勾引过煌宝,说煌宝一肩把她家订做的岩头食槽扛上门,一口气喝了五端子凉水,浑身的肉疙瘩起伏滚动,铁香羡慕得不得了,硬要想宝帮她剪指甲——她右手的实在剪不好。事后,她还偷偷地做过一双鞋,送到煌宝那里去。无奈煌宝太宝气,不懂得女人的用心,拿着鞋还给了本义,说这双鞋小了一点,夹脚,看来还是本义穿合适、本义当下就黑了脸,硬着脖子朝侧边一扭,半天没有扭出一句话。
  以后的几天,没看见铁香的人影。她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颈上有一道上口子。人家问起来,她说是猫爪子抓出来的。
  她没有实说,那是老倌打出来的。
  颈根上有血口子的铁香,不再在男人堆里笑闹了。平静了一段。她后来倒是突然对三耳朵亲热起来。
  三耳朵很难说是一个男人,在任何女人眼里都不具有男人的意义,当然不会使铁香的这种亲热具有什么危险性。三耳朵是兆青的二崽,从小吃里扒外,逆传不孝,被兆青一杆锄头赶出了家门,一度同神仙府里的马鸣、尹道师、湖二结了伴,也成了烂杆子,马桥的四大金刚之一。“三耳朵”的外号,来自他左腋下多出的一个耳朵,一块形似耳朵的赘肉。有人说他前世太顽劣,阎王老子这次多给他一十耳朵,让他多听听老人言,多听听政府的话。他奇货可居,宝贵的第三风耳不轻易示人。哪个想着一看,得交一根纸烟。如果想摸一摸,价钱就得再翻一倍。他还能够把左手从下面反过去,越过背脊抓住自己的右耳,人们要想看到这种奇迹,至少也得给他到供销社买碗酒。
  免费让铁香看他的三耳朵,见铁香高兴,自己也特别高兴。他对自己多余的耳朵很自豪,对自己的鼻子、眼睛、嘴巴也很有信心。早在几年之前,多次照过镜子之后,他认定自己不是兆青的亲生儿子,坚决要求母亲说出他的亲爹现在何处。为这事,他闹得母亲哭哭泣泣,也同父亲大打出手,父子俩都见了血。这当然更加证实了他的结论;哪有这样毒的父亲呢?居然扛着锅头挖出门来?他三耳朵再醒,会相信这个狗杂种的话么?他去找了本义,敬上了纸烟,清了清嗓子,沉重着一张脸,让人觉得他将要同书记讨论国计民生一类的大事。“本义哥,你是晓得的,现在全国革命的形势都一派大好,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一切牛鬼蛇神都现了原形,假的就是假的,真的就是真的,革命的真理越辩越明,革命群众的眼睛越擦越亮。上个月,我们公社也召开了党代会,下一步就如何落实水利的问题……”
  本义有点不耐烦,“话莫讲散了,有什么屁赶快放。”
  三耳朵结结巴巴,绕到了他亲生父亲的事。
  “你也不属泡尿自己照一照,你这个莴笋样范,还想配么样的爹?有一个兆矮子把你做爹,已经是抬举你了。”本义咬牙切齿。
  “本义哥你不要这样说。我今天不想麻烦你,我只要你说一句话。”
  “说什么?”
  “我到底是如何生出来的?”
  “问你娘!如何问我?”
  “你作为一个党的干部,肯定了解真实的情况。”
  “你这是什么话?你娘生出来你这个烂货,我如何会了解?你娘的眉毛是横的是直的我都没看清过。”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
  “老子还有公事。”
  “你定局是不肯说了?”
  “说什么?你要我说什么?呵?癞蛤螟也想坐龙床,这个事情也好办,你是要个当团长的爹呢,还是要个当局长的爹?你说,我就带你去找来。如何?
  三耳朵咬了咬嘴唇,不再说话了。不管本义如何指着鼻子骂他,他坚挺着脸上的平静和某种高傲,胸有成竹地看书记如何表演。他彬彬有礼地等待着,等书记骂完了,闷闷地扭头就走。
  他走到村口,镇定地看两个娃崽玩蚂蚁,看了一阵,才回到自己的住处。他的一切工作还是要按部就班,不会因为一个本义就心慌意乱。
  他还找过罗伯,找过复查和煌宝,甚至找过公社领导。最后,他还跑到县里去打听希大杆子劳改的地方,因为他很怀疑自己是希大杆子的种,他要亲眼看一看希的模样,拉着希去验血。如果希是他的生父而又不认他的话,他就要一头撞死在希的面前。他一生没有什么所求,只有一条,就是要揭开自己的出生之谜,要孝敬他真正的父亲,哪怕只孝敬一天,孝敬一刻,他也心满意足。
  他到县里去过两次,没有找到希。他不灰心。他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能是他毕其一生的使命,他对此有充分的准备。他不像神仙府其他的金刚,成天躺着睡觉,或者游山玩水。他一天到晚忙得很,忙着寻找和调查,也顺便忙一忙世界上的很多忙不完的事。他内懒外不懒,供销社、卫生院、粮库、林业站、学校一类,都是他常去的地方,好像天天在那里上班。他帮郎中碾药,帮屠夫吹猪尿泡,帮老师挑水,帮粮库里的伙房打豆腐。只要是朋友的急难之事,他都愿意两肋插刀。村里的盐午因家里成分太大,从长乐街的学校里开除回来了。想进公杜的中学也被拒之门外。三耳朵对此十分打抱不平,气呼呼地拉着他跑中学,把自己积攒下来的纸烟,统统献给校长,请校长给他一个面子,收下盐午。
  校长说,不是他不肯收,问题是县属中学开除的学生,又有点政治上的那个那个,他不大好说话。
  三耳朵不吭气,把一只袖子挽起来,另一只手抬出一把镰刀,在赤裸的皮肉上一划,一道血线立刻滚滚壮大。
  校长大惊。
  “你收不收?”
  “你你你这不是威胁么?”
  三耳朵横刀一勒,又一道血口了裂开。
  盐午和校长都骇白了脸,扑上来夺他的刀。三人扭打成一团。每个人的衣上都沾了血,校长的蚊帐也染红了一块。三耳朵高举镰刀,嘶哑着嗓门说:“唐校长,你说,要不要我死在这里?”
  “话好说,有话好说。”校长以哭腔相求,跑出去找来了另外两位老师,商量了一下,让盐午马上去办入学手续。
  三耳朵两只手臂上已经有了密密刀痕,也有了很多朋友。只是有一条,就是不回马桥出工。他情愿在外面流血,也不愿意回到马桥流一滴汗。他穿上一套不知从哪里搞来的旧军衣,更多了面色的严峻。他说他正在卖血,等卖血卖够了钱,他就要到县城里买一些零件来,还要买皮带和电线,买锣丝刀和扳手,他要造一台挖土器,在天子岭上开铜矿。他的铜矿是要让马桥人享福,以后都不作工了,不种包谷棉花红薯了,天天吃了就是耍。
  人们没有料到,三耳朵尖嘴猴腮的模样,居然还敢骑在本义头上屙屎,闹出后来的那件大事。那一天,本义从八晶洞水库工地回到了马桥,操着一支日一途的三八大盖步枪,把五花大绑的三耳朵拥到晒谷坪里,闹得村工鸡飞狗跳。本义红着眼,说三耳朵好大的狗胆,竟然想强奸他书记屋里的人,恐怕是活腻了呵?他不是考虑到党的俘虏政策,早就一刀割了他的龙根。他在朝鲜战场上连美帝国主义都不怕,还怕他一个烂杆子?
  他这样说的时候,人们惊讶万分,注意到三耳朵鼻子在流血,衣服扯破了,下身只有一条短裤,光光的腿上青一块紫一块。他脑袋已经无力支起来,软软地耷向一边,也无力说话,眼睛眯缝里地一线灰白。
  “他落气了吧?”外有人看着看着害怕。
  “死了就好,社会主义少一个孽种!”本义没好气地说。
  “他如何敢起这样的歹心?”
  “对他亲爹老子都敢操钯头挖,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
  他喊仲琪帮忙,把他吊在树上。又舀来一瓢大粪,举在他头上。“认不认罪?你说,认不认?”
  三耳朵横了本义一眼,鼻孔吹出一个血泡,不吭声。
  一瓢大粪淋了下去。
  人们没有看见铁香的影子。有人说她早就骇晕了,又有人说她躲在屋里哭,口口声声要饶不了强奸犯,口口声声她的大腿和腰都被抓破了,一个个部位说得很具体。男人们在地坪里交头接耳。再一次投入了对她各个体位的关心。如果说她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引导过这种关心了,那么三耳朵这次是不是充当了她又一次引导的工具?她是不是担心人们已经淡忘了她的大腿和腰?
  直到深夜,才有人把三耳朵从树上放下来。他扶着墙或者树,一跛一跛,短短一节路竟走了足足两个钟头,一路上气喘吁吁,歇了好几次,浑身上下都痛。他吃力地叉开大腿,最重的伤在胯下,龙袋子被抠破了,一颗睾丸都差点掉了出来,痛得他天旋地转。但他不敢到卫生院去,怕被那里的熟人看见,怕人家大惊小怪添油加醋说三道四。他也不愿意回家里去,母亲虽然会收留他,但一到了这时候,兆青那个货的脸上肯定更不好看,他何必去讨这个没趣?他只好还是回神仙府,请同屋的马鸣帮他找来针线,凑着油灯,自己粗粗地给龙袋了缝了几针。缝到最后,胯下血糊糊的一片,自己手抖得稳不仁针,浑身汗得水洗一般,还没收线就晕了过去。村里的狗叫了整整一夜。
  马鸣醒来时,三耳朵的一窝里已经没有了人影。
  一连几个月没有看见他。
  人秋后的一天,妇女在红薯地里翻藤。不知是谁惊叫了一声,大家感觉到什么,回头一看,发现路上立着一个人,马鬃般的长发下两只大眼睛朝这边盯着。有人总算看出来了,是满脸怒气的三耳朵。不知他是从哪里拱出来的,也不知他已经这样一声不吭地盯了多久。
  马鬃背着个袋子走了过来,一直走到铁香的面前。
  铁香连连后退。
  扑通——人们还没有来得及看清,一把柴刀对铁香脚下一甩,马鬃已经跪在铁香面前,颈根极尽力地伸出去,“嫂嫂,你杀了我!”
  铁香朝其他女人大喊“来人呵!来人呵!”
  “你杀不杀?”
  铁香一脸惨白地扭头就跑。
  “站住!”三耳朵大喝一声,喝得铁香身子晃了晃,不敢再动。他站了起来,横戳戳我的脸上露出一丝冷笑,“嫂嫂,你不杀我,你如何有安生的日子?你往我脑壳上扣了个屎盆子,你以为我忍得下这一口气?”还没等铁香明白是怎么回事,他突然从腰间解下一条粗粗的藤鞭,一声脆响,把铁香拾得一个趔趄,又一声脆响,铁香已经栽倒在地。她尖叫着举臂招架,但周围的人看见三耳朵那发了横的样子,谁也不敢上前拦阻,只是赶快回村里报信。
  “你这个臭婆,你这个臭婊子,你不杀了我这个事情如何有个了结……”三耳朵骂一句就抽一鞭,抽得女人满地流滚,远远看去,没着见人,只有尘沙扬起一阵发霉,一堆绿色的薯叶翻来滚去,沙沙沙地响;间或有几片碎叶飞扬起来。最后,叫声微弱了,叶子不再摇动了,三耳朵才住了手,丢了鞭子。
  他打开随身带来的布袋,拿出新的皮鞋,新的塑料凉鞋,丢到不再动弹的薯叶堆里。“你看好了,我马兴礼还是心痛你!”
  然后扬长而去。
  走到路口还回头对女人们喊:“告诉本义那个老货,我马兴礼还要找他算帐!”
  对于马桥人来说,马兴礼这个名字已经很陌生。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