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迟子建:第三地晚餐

_2 迟子建 (当代)
我明白了!陈青说,你在装修他房子的时候,他把你也当成了房子,给装修了!
蒋宜云显然没有料到陈青说出如此刻薄的话来,她瞪大了眼睛,说,虽然你是我继母,但你没资格这样跟我说话呀。我二十了,不是小孩子了!
二十岁就跟老男人上床,你还有没有廉耻?!
请你说话客气点,如果说我找了个老男人的话,那也算继承家风啊,我爸不是也找了个嫁不出去的老女人吗!
陈青咆哮道,我是老女人不假,可你爸爸跟我可是明媒正娶!那个老男人是不会娶你的,他不过是玩玩你!
蒋宜云冷笑了一声,说,徐一加就要为我离婚了,你就别操心了。不过他就是真离了的话,我也不一定嫁给他,你们还是管好自己的事情吧。我看我爸的床头柜上都是他单独出门的票,你呢,也刚从北京回来,你们双休日时各去各的地方,不是出了什么问题吧?蒋宜云站起身,指着冰箱说,再过半个月就是中秋节了,我放进去两盒莲蓉月饼,那天就不回来了。
蒋宜云迈着轻灵的步伐走了。陈青觉得自己在养女面前颜面尽失,一败涂地。她憎恨自己。她打开冰箱,取出莲蓉月饼,赌气似地一口气吃了三块。明明莲蓉馅是甜的,可她满嘴都是苦味。吃过月饼,她乏极了,回到卧室,倒头便睡。等她醒来时,已是傍晚了。她本能地找出徐一加留给自己的电话,想警告他几句。手机和工作室的电话均告已是空号,她便把电话打到徐一加的单位,称自己是《寒市早报》新闻部的记者,想采访徐一加,接电话的人毫不犹豫就把他的住宅电话给了她。
陈青拨通了那个电话,是一个女人接的,她好像正笑着,那声“喂——”格外的明媚。当她听明了对方的身份后,亲切地对陈青说,您稍等啊。陈青随之听到她撒娇地呼唤着自己的丈夫:老公,是记者的电话,过来接一下啊!
您好,我是徐一加。当这无比熟悉的声音又重现的时候,陈青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我是陈青,但愿你还能记得我的名字,陈青说。
噢,是陈记者啊,你好你好!好久没联系了,最近怎么样?我看你们报纸越办越好看了,我爱人现在最爱看你们的“再婚堂”了!徐一加没有丝毫的尴尬,他自如地寒暄着。陈青明白,他的这番话是说给妻子听的,这证明他很在意她。他不会为任何女人而损害他的家庭的。他所谓的为蒋宜云离婚,一定是空话。不知怎的,陈青眼前闪现出了曼苏里宰羊的情景。羊“咩咩”的绝命的叫声又一次回响在她耳畔。先前她还想教训一下徐一加,现在她却改变了主意。她想蒋宜云并不是那种被绑在柱子前哀怜地叫着的羊,以她不羁的性格,她会挣脱绳索的。如果说徐一加是一柱钟乳石的话,那么陈青是水流,蒋宜云是一颗蓄势待发的子弹,前者洞穿它要经过千百年的努力,而后者摧折它只是瞬息之间。
陈青说,你会有一个我曾经历过的漫长寒夜的。
徐一加的情绪没有受丝毫影响,他训练有素地说,我正在竞争榆树岗机场的设计,等构想出来了,再接受你们的采访吧。谢谢你们对我的关注,再见!说完,把电话挂了。
陈青一想到徐一加要竞争榆树岗机场的设计,浑身都不自在。寒市现在的机场已经老旧了,它已不适应不断增加的客流量和密度越来越高的起降率。它就像一个瘦小的人要整天扛着一个沉重的大麻袋似的,逐渐透出疲态。新机场选址在榆树岗,那是一个农庄,离寒市三十公里。榆树岗机场的项目一俟确定,即面向全国广招设计方案。建筑设计师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展现才华的机会,竞争者目前已超过了二十人。陈青当时还想,徐一加一定会参加角逐的。她心里很清楚,以一座清隽、现代而又节省了大量建筑材料的紫云剧场作为基础,以他多年生活在寒市的优势作为灵感之源,他的设计方案一定会成为翘楚的。一想到有一天她可能会在徐一加设计的机场里进进出出,她就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好像来到了地狱之门。
天色越来越暗了,马每文还没有回家。陈青打开手机,想看看有没有张灵发来的短信,她觉得早晨时自己对她严词过于刻薄了。
手机一开,就像晃动着万花筒一样,各种风景变幻着呈现,信息提示灯闪烁不休,清脆而短促的信息铃音也像布谷鸟一样鸣叫着,有四条憋在里面的信息像浮出深水的鱼一样,摇头摆尾地出来了。
第一条短信是老于发来的:心情不好时,听听轻音乐吧。
第二条短信是张灵发来的:你还没吃够蒋宜云给你的苦吗?别管她和徐一加的事了!马每文是个好丈夫,好好待他吧。
第三条短信是某商场发来的:尊敬的VIP用户,中秋节在即,商场四楼正在举行秋季服装展览,全场八折,购物满千元者,赠三百元代金券,欢迎惠顾。
第四条短信是个陌生人发来的,它的内容让陈青唇齿间生出寒意:我愿是垂立在红蓝巷正午阳光下的那头驴,让你把凉帽戴到我头上,我的余生将会是无限的荫凉;我愿是紫云剧场你坐过的椅子,分担你苦涩的笑声,我的生活星空将会是一片光明;我愿是小南里菜市场你背负的行囊,同你一起做晚餐,我的情感心海将升起永远的白帆!
这段话的每一句都点在了陈青的痛感神经上,是什么人跟踪了她?是马每文指使的人吗?她就像一个被偷了东西的人一样,气愤而惊慌,她想立刻捉住这个“贼”!陈青从信息上将这个神秘人物的电话剪切下来,拨了过去。蜂音悠然鸣响着,但对方始终不接电话。她心犹不甘,继续拨打,反复多次,然而对方安之若素、岿然不动。虽然并没有通上话,但陈青却口渴难耐,仿佛已经与之唇枪舌剑地交锋过似的。她从冰箱里取出一听啤酒,一口气喝光,等她再回到手机身边时,一条短信已经在等她了:我要见你,不想接电话。你一定没有吃晚餐吧?我在凯恩大厦一楼的心烛西餐厅订了两人晚餐,九号桌,不见不散!
陈青没有犹豫,立刻换上一条棉纱质地的黑色露肩连衣裙,这是她最喜欢的晚装。这种质地的衣服稳重而不乏飘逸,不似那种丝绸的晚礼服,因为过于华丽,总给人一种卖弄风情的感觉。换过衣服,她将头发随意绾起,别上一枚银色发夹,化了淡妆,提起黑色的手包,穿上鞋子就下了楼。待到她叫了的士,欲上车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穿了双米色的平底鞋,这与黑色的晚装实在是太不相配了。她可不想让自己的气质在一个威胁者面前受到削减,她丢给司机五十元钱作为等候押金,跑回家换上了一双高跟方头黑皮鞋,这才觉得自己气韵贯通了。
凯恩大厦是寒市的一座著名的四星级酒店,共十六层,有三百多间客房。一楼和二楼为餐饮和娱乐之地,这一食一色像一双勾人魂魄的眼睛,总能吸引大众的目光。不仅客人喜欢这里,本市的人也爱来消费。这里的悦来中餐馆和心烛西餐厅名气很大,前者以它的各色煲汤和由红灯笼烘托的暖洋洋的气氛招徕人,后者则以它的咖啡点心和那一簇簇温柔的烛光诱惑人。
心烛西餐厅就像一大壶刚煮沸的咖啡,而每一个进来的人都像一把小勺,预备着搅起香浓的泡沫。
西餐厅是一色的四人座儿的条桌和两人座儿的方桌,为了突出桌上的烛光,壁灯和吊灯光线微弱。不是周末情人们幽会的高潮,所以餐厅里的人并不是很多。陈青东张西望寻找九号桌位时,心情紧张得如同在寺庙抽签,不知蹦出来的签昭示着什么样的命运。
原来是一个戴眼镜的、面目看上去还算顺眼的中年男人坐在九号桌旁,他已经在享用咖啡了。他看见陈青,带着股神秘的笑容站了起来。陈青发现他个子不高,比马每文要矮半头,而且他有些歇顶,不像马每文还有浓密的头发。她很懊恼她看见别的男人时,会在心中暗暗与丈夫做着比较。陈青没有握他伸过来的那只手,而是径直坐在他对面,她觉得握住了那只手就等于同流合污了。
马每文竟然选了这么个白面书生作为密探?可笑!她暗自鄙视着,叫来服务员,先要了一杯爱尔兰咖啡,然后大手笔地点了晚餐:一块牛排,一份法式蜗牛,一份软煎三文鱼,一碗海鲜酥皮鲜蛤汤,外加开胃的酸黄瓜和可以佐酒的蔬菜果仁沙拉。当然,一瓶法国波尔多的红葡萄酒是这一系列菜肴的点睛之笔。她想反正有这个人、或者是这个人背后的人(没准就是马每文)来买单,她不必考虑他们的钱袋是否丰满,何况她已饥肠辘辘。
咖啡先上来了,陈青痛快地呷了一口。对面的男人大约觉得她喝了咖啡就是顺从之举,他用右手的无名指将名片从桌面上推过来,陈青觉得那张名片就像一具漂在海面的浮尸,只是嫌恶地看了一眼,手都没有触一下。但这并没有惹恼他,他自我介绍着:我是《寒市晚报》新闻部的记者,笔名“遗梦”,我在两年前的寒市新闻界的一个联谊会上见过你。
《寒市晚报》与《寒市早报》隶属于不同的传媒集团,它们是寒市发行量最大、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两份报纸。一般来说,只要《寒市早报》有了新版栏目,并且取得了不俗的市场业绩,《寒市晚报》也会紧随其后,对报纸进行改版。而如果《寒市晚报》的社会新闻引起了市民广泛的关注,《寒市早报》也会效仿它,侧重或增加此方面的内容。这两份报纸恰如一矛一盾,有攻有守,互不相让,相持着向前发展,对各自的利益寸步不让。
陈青知道“遗梦”这个笔名,他是《寒市晚报》新闻部的主笔,号称“一号笔杆子”,经常写些带有噱头的新闻,比如《人体骡子携毒身亡》、《公鸡下蛋母鸡打鸣》、《夫妻拌嘴当街砸自家汽车》、《白沙岛上男人集体裸晒惹风波》等等文章。遗梦抓的新闻可读性强,所以《寒市早报》新闻部的记者一看到他的文章,就不无嫉妒地挖苦说,看哪,这小子又“梦遗”了!他们巧妙地把他的笔名颠倒过来,以鄙视他。一旦确定了跟踪者的身份,陈青释然了,明白这个人与马每文无关了,因为丈夫最不喜欢和文人打交道了。陈青放松地吃喝的时候,遗梦一言不发地看着她,显得很有耐心和城府。陈青酒足饭饱了,她站起来对遗梦说,谢谢你的晚餐,我该回家了。遗梦从容地说,我在这儿订了一间房,你跟我上来一趟,有你感兴趣的东西给你看。陈青明白一个男人在酒店订了房间约一个女人上去意味着什么,她说,对不起,我丈夫等着我回去做晚餐呢。遗梦一字一顿地说,如果你不去处理那些东西,你丈夫将不需要你做晚餐了!房间号是1010,双十,好记,我在上面等你。遗梦买过单,很自信地先自走了。陈青呆呆地站了一刻,又坐回原位,恰好餐桌还未清理,她把余下的半瓶葡萄酒倒进杯子,慢慢饮着,琢磨遗梦那句话的含义。最后她想明白了,如果她不上楼,这个跟踪了自己的卑鄙的家伙,一定会把他短信上抒写的内容告密给马每文,而她最不想让丈夫知道她在第三地为人做晚餐的事情。那是她心灵的秘密之花啊,她不能让别人蹂躏了它。陈青饮尽最后一滴酒后,一路疾行到了电梯口,当电梯在十楼停下,“唰——”地一声打开时,陈青觉得它向自己张开的是血盆大口。她下了电梯,听见它又“唰——”地一声合上。它就像一个饕餮之徒,如愿以偿地吞吃了它垂涎的东西,心满意足地闭上嘴巴走了。
陈青叩响了那扇门。看来遗梦认为对陈青已是势在必得,他已经冲过澡,换上了一套蓝白格子睡衣。房间的灯只亮着一盏,且调得较暗。陈青似乎明白自己是做什么来的,一进来就瘫软地坐在床上。遗梦微笑着,递过三页打印纸,并且把床头灯调亮。白纸上打印出的照片色彩纯正,清晰明了,陈青想这些照片一定是经过了电脑扫描仪这只“鬼眼”,然后又通过高清晰度的彩色激光打印机这个肮脏的“肠道”的蠕动,才被吐出来。第一页上是一组正午的红蓝巷的情景,共有三副照片:陈青擎着凉帽走向驴、她把凉帽戴到驴头上、驴的主人看到驴戴着凉帽时嬉笑;第二页是夜景,共两幅:她被紫云剧场保安带出剧场、她站在剧场外茫然地望着那座竖琴风格的建筑;最可怕的是第三页的情景,虽然只有一幅,却足以让她战栗了:她站在北京东郊小南里菜市场,手举“免费为你做一顿晚餐”的绿纸牌,身前身后是黑压压的观望者。
你为什么要这么干?陈青放下那三页纸,打着哆嗦问她。
遗梦把床头灯又调暗,说,我两年前见过你后,再也不能忘怀。我想只要得到你一次,我这一生就不算白活!遗梦说,也许我的手段卑劣了些,我开始频繁地跟踪你,可你生活得很有规律,除了单位,就是家,再不就是和丈夫去曼苏里,看不到什么缝隙,可以让我插进去。那天中午在红蓝巷,实在是巧遇,我在巷子的另一侧走着,突然看见了你,结果我拍到了那样的画面,我预感到你的生活要出问题了,接下来跟踪你是自然而然的了。你知道,记者的身份跟侦探也没什么分别,去哪儿都是自由的。
你居然跟着我去了北京?陈青说,你也太荒谬了!
爱情是会让人变得荒谬的。遗梦说。
别亵渎“爱情”这个词了,你不过是头发情的猪!陈青吼道。
遗梦冷笑了一声,说,我正是属猪的。现在这头猪吃够了糟糠,想尝尝天鹅肉了。如果你不让吃,我也知道你丈夫算是本市有名的民营企业家,我会把这些照片给他的。而如果我吃了呢,我保证把所有的照片都销毁。
陈青觉得周身寒冷,她牙齿打颤,说,我想要烈酒,烈——酒——。
遗梦拉开冰箱,从中取出一瓶威士忌,又在酒吧台上取了一只酒杯,走向陈青。陈青没有接酒杯,而是用捉贼的狠劲儿一把抓过酒瓶,拧开盖儿,对着瓶嘴豪饮起来。一股烈焰腾地冲进她的肺腑,很快就熊熊燃烧起来。她觉得自己刚才还是一棵生机勃勃的树,可是一场大火让她转瞬间就失却了饱满的汁液和美丽的容颜,她的鼻腔里弥漫着浓郁的焦煳味。她在这柠檬色的琼浆制造的火光中失去了知觉和自我。
陈青回到家时夜色已深,她刚脱下鞋子,电话就响了。她踉跄着去接电话,是嫂子张红打来的。她说她一晚上打了十多次了,她告诉陈青,这个双休日马每文一直呆在曼苏里,他开着车,带着全家人在田野里兜风。在马每文的看护下,陈墨把着方向盘,竟然开起了汽车,把他兴奋得夜里直喊:飞——飞——。张红说,俺妹夫说你出差了,俺们猜你今天该回来上班了。妈那两天别提多高兴了,她都没有去看宰羊。她让我给你打电话,说,这姑爷真是体恤人,打着灯笼世上也难找,说你是掉进福堆儿去了!
陈青放下电话后,去了丈夫的卧室,那里空空荡荡的。她又去了其他几间卧室,也都是空空荡荡的。她觉得头晕目眩,一阵恶心。她扶着墙壁摇晃着进了洗手间,掀起马桶盖子,大口大口呕吐起来。她呕吐的时候,泪水也跟着下来了。
第二天清晨,陈青被一阵剧烈的呕吐声扰醒。马每文昨夜什么时候回来的,她一无所知。想必他喝多了酒,才会肠胃不适。丈夫有慢性胃炎,她很想提醒他不可饮酒过量,可她的身体却动弹不得。那一阵紧似一阵的呕吐声就像射向她心头的箭一样,令她疼痛。
寒市的秋天到冬天几乎没有过渡,当你还在怜惜风中那些凋零的落叶时,初雪悄无声息地来了。马每文在这两个多月中频频南下,他去了上海、杭州、威海和连云港——这些与江河湖海有关联的“湿润之地”。陈青每次从丈夫的床头柜上看见新放上去的旅行票据时,都要下意识地用抹布拂拭一下,好像它沾满了灰尘似的。马每文越来越消瘦,脸色也越来越灰暗,陈青觉得他这是自作自受,谁让他总是马不停蹄地奔赴第三地了?所以丈夫经常性的清晨呕吐,已不再令她心痛。
陈青这期间也出去了两次,一次去了锦州,一次去了海拉尔。她在锦州为一个男人做晚餐时,这人的老婆突然归来。她夺过陈青手中的菜刀,咬牙切齿地说要杀了这个用厨艺勾引男人的贱货!原来那男人撒了谎,他老婆是个赌徒,整天泡在麻将桌旁,他的晚餐常常是从快餐店买来的肉包子。他太想吃一顿女人做的晚餐了,所以当陈青问他有无老婆时,他痛快地说,那个肥婆早死了!结果肥婆那日手气好,提早回家了。她把男人骂了个狗血淋头,还抓起电话要报警,想把陈青送进拘留所。陈青灰头土脸地被扫地出门,当她踟躇在街头,看着万家灯火的情景,不知该宿在哪里的时候,还惦记着人家煤气灶上炖着的鲫鱼豆腐,担心汤熬干了,少了汁液,菜的美味也就减去了十之六七。而那次深秋去海拉尔,她参观了日军当年遗留下来的一处地下工事。陈青披着分发给游客的棉大衣,沿着石级下到十几米深的地下的时候,注意到阴湿的地洞口有一个弯曲着腿的黑脸汉子,他披着棉大衣,忠于职守地做着守卫。陈青想一个人常年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一定渴望着喝碗女人做的热汤。她上前与他搭话。他很健谈,他说自己原来是乳品厂的工人,现在小企业经营不景气,都被大企业兼并了。合并后要不了那么多人,他回家了。不过他很快找到了这份在地下工事里做守卫的工作。他说别人都不愿意干这活儿,嫌终日不见阳光,又冷又潮,除了看游客的脸,就是那些冰冷的石头。他说只要有口饭吃,他不在乎这工作是地上的还是地下的,只不过这些年呆在地下,他得了风湿病,腿开始弯曲了。他还不无调侃地说,我最恨日本鬼子了,可是没有想到他们当年做的孽,还让我得了份工作,这世道,荒唐啊!陈青问他,是不是每天一回到家,最渴望喝上一碗热汤?他张着大嘴叫着,是啊,是啊,可是我老婆手艺差,做饭一根筋,除了菠菜豆腐汤,别的都不会!陈青告别这汉子后,就进了市区,她先到百货商场买了一个深口保温罐子,然后找到一家饭店,跟店主讲好了,她付钱,借用一下灶房,她要亲手煨上一锅汤。那是下午两点的时光,不在饭口上,灶房闲着,店主觉得这生意划得来,应允了。陈青见冰箱中有猪骨,就把它用开水焯了,倒掉血水,放到大的钢精锅里,添足水,放上花椒、大料、黄酒、少许的酱油和米醋,再投上几棵红辣椒、一些姜丝和葱段,急慢火交错地熬起来。一个多小时后,汤泛出淡淡的奶色,她将掰成片的大头菜、切成月牙形的西红柿和条状的冬瓜天女散花般地撒上去,慢火又煮了半小时,这时打开锅盖,发现汤汁紧了,鲜香味也更浓了,在关火后趁着余温将一把香菜末扬上去,一锅有着微微酸辣气的猪骨蔬菜汤就大功告成了。她将浓汤盛了满满一罐,将盖旋紧,免得热气跑出来,出了饭店后叫了辆的士,直奔山中的地下工事。那时已近黄昏,太阳摇摇欲坠着,是下班的时候了。陈青站在那里,等了大约十几分钟后,看到那个男人一瘸一拐地拾级而上。他一踏上地面,她就迎上去,说明来意,把那罐汤送到他怀里。那男人就像抱着一个三世单传的儿子一样,激动得抖着嘴唇,半晌说不出话来。
陈青和马每文以前是分居不分餐,现在不但分餐了,而且洗衣、打扫一类的活计也是各做各的了。每到周末,他们就像到了时令的候鸟必定要迁徙一样,飞离家门,周一时疲倦地归来。陈青即便不做远途的旅行,到了双休日时,也要就近到乡镇走一走,否则,她独自呆在家中,空虚和伤感就会像两只缠人的蜘蛛,用它们吐出的丝织成一张网,牢牢把她罩住。
如果不是因为圣诞节发生的那桩震惊寒市的杀人案,马每文和陈青的第三地之旅还将潮涨潮落地进行下去。
那个寒冷的夜晚,陈师母在炉具厂的裁缝铺子,用一只手杀死了丈夫和王卷毛。
每一件恶性事件的发生,都能让媒体跟着兴奋一阵子。寒市电视二台的“法制纵横”、广播电台的“空中论剑”、以及《寒市早报》和《寒市晚报》,都辟出整块时间或整版篇幅报道此事。所谓的“报道”,不过是极力渲染事件的现场气氛,电视画面和报纸的新闻配图充满了血腥之气。一时间,电视收视率直线上升,电台收听率也扶摇直上,至于两份竞争最为激烈的《寒市早报》和《寒市晚报》,简直就是打起了一场重量级的拳王争霸战,各出拳路,令人眼花缭乱,报纸的零售额一路看涨,乐坏了办报的人和卖报的人。看看这些新闻报道的标题吧:《独臂女杀夫泄私愤、野鸳鸯命丧圣诞夜》、《裁缝铺血案》、《一个管道疏通工移情别恋的哀歌》、《恨海情天不归路》、《圣诞夜鬼影》等等。《寒市晚报》甚至辟出专栏,做这个事件的追踪报道,执笔者就是遗梦。他的第一篇报道回顾的是事件的起因;第二篇采写的是王卷毛的丈夫,这个失去不贞妻子的农民竟然号啕大哭,说一个女人长了那么一身好肉,说摸不着就摸不着了,他心里疼得慌;第三篇报道的是曼苏里陈青家人对此事的反应,陈黄终日哭哭啼啼,蒋八两声称不能娶一个杀人犯的女儿,欲退婚。陈白担忧的是此事会影响他毕业后找工作。张红倒是处变不惊,她联合了一百多人,联名给法院写呼吁信,说陈大柱和王卷毛是一对奸夫淫妇,陈师母逆来顺受了多年,此举实在是被逼无奈,请求法院对陈师母能从轻发落。陈墨呢,这个愚痴的家伙照样一天不落地当着投递员,家中发生的事情似乎就像每天从他手中分发出去的信件一样,无关紧要。陈家子女中,陈青是惟一没有被访的,不是遗梦放过了她,而是出事之后,她关闭了手机和家中电话,连单位也不去了。遗梦的第四篇报道是对陈师母的访问,她在那个夜晚出手利索地连杀两人后,提着凶器,徒步到公安局自首去了。据值班民警回忆,这个穿一套灰蓝棉服的消瘦而憔悴的老人走进公安局后,一直在打哆嗦。警察问她话,她一句不说,只是“当啷——”一声把血淋淋的刀扔在地上,抓过桌子上的询问笔录和一支笔,写下了以下的话:我杀了那个用两条胳膊搂抱我男人的女人和非要搂两条胳膊的我的男人,你们去炉具厂的针线王裁缝铺子验尸去吧!警察问她话,她一概不说,所以先前还以为她是个哑巴。她不仅对待警察的询问表示沉默,对记者的采访也不置一词,所以遗梦对她的采访,只能是浮光掠影。
陈家的凶杀案,使马每文又回到家中。他把床头柜上的旅行票据全都收进抽屉,肩负起了每天做晚餐的重任。可无论饭菜怎么诱人,他们都毫无食欲。马每文频繁与他司法界的朋友通电话,还携带着贵重礼品低声下气地上门拜访、求情,想让陈师母的罪责能减轻一些。公安局的一个人对马每文人说,陈师母用一只手连杀两人,且都是一刀致命,实在令人惊叹。从她下刀位置的准确性和利落性来看,就连职业杀手也会为之叹服,好像演练了成百上千次似的。陈青对马每文说,一定是宰羊人教她的!她经常去看人杀羊,当然知道怎么下手了!陈青把她在曼苏里看到的宰羊的情景诉说给丈夫,她在讲到羊绝命前哀怜的叫声时泪如雨下。马每文把她抱到怀中,满怀怜爱地抚摩着她的头发,轻轻拍着她的背,就像安慰一个受到惊吓的孩子似的,这是他们分居后他第一次对她做出亲昵的举动。
三天后,马每文带回了一份当天的《寒市早报》,社会新闻版用醒目标题做了一个陈师母杀人案的报道,主标题是:凶杀案背后;副标题是:迷途的羔羊。作者是张灵,她亲赴三一屯采访那个常来曼苏里的宰羊人。原来那是一个曾坐了七年冤狱的人!十年前,他外出买马,回来后发现老婆失踪了,就去派出所报案。几天后,一个打鱼人在一个河汊子发现了他老婆的尸体。尸体的颈部、乳房等处伤痕累累,好像死前经历了性侵犯。因为那男人说不出老婆失踪的具体时间,他外出又有重大的作案嫌疑,所以被带到公安局接受讯问。那时已是深秋,快近年底了,审讯他的人想尽快拿下案子,以完成每年下达的破案指标。他们不允许他休息,昼夜连番审讯他,连续四天没有合眼的他终于抵挡不住了,说,就算我杀了她吧,让我好生睡一觉吧。于是,他因故意杀人罪而被判了个死缓。他想反正心爱的老婆不在了,他无论怎么活,跟死也没什么分别,就在狱中捱日子吧,所以也就没有提出上诉。谁知三年前,完全是个偶然,有个流窜犯罪的流氓盗窃团伙的主犯落网了,他不无炫耀地交代他曾经强奸过多少人,抢到了多少财物,凡是对那些不从他奸淫的女人,一律将其杀害。他带着钦佩之情特别提到一个女人,那女人就是正在服刑的男人的老婆。罪犯说,那女人力气蛮大,他要强奸她的时候,她和他厮打起来,奋力挣脱了。他追赶她,她奔向河边,对他喊道:俺的身子是俺男人的,俺就是死了,你也别想沾!说完,“咕咚——”一声跳进河里。那时正是阴雨绵绵的秋季,河水滔滔,她在里面扑通了几下,很快就被激流卷走了。罪犯说,就是在那个瞬间,他有了“收手”的想法,觉得无论他强暴多少人,内心还不如一个女人强大。可是他是团伙的头儿,跟他混饭吃的人多,他是不可能有回头的可能了。
案子真相大白了,那个可怜的男人走出了监牢。七年的牢狱生活,使他的头发掉了多半,牙齿也脱落了多半,满脸都是皱纹,看上去俨然一个老头了。出狱后,他不种田了,他饲养了很多羊,每天拉一只出来宰杀。他宰羊时从来是将刀从羊的颈窝下手,一刀致命,干净利落。宰羊人在接受张灵采访时承认,他在狱中觉得生活无望,倒是能睡得着觉,可是出狱后,他整夜失眠,耳边老是轰响着“咕咚——咕咚——”的投水声,这声音让他绝望,于是他开始练习宰羊,很奇怪,在羊绝命的“咩咩”的叫声中,在用刀杀羊直至把它肢解的过程中,他获得了快感和宁静。他说第一次杀完羊时,内心异常舒展,当晚就睡了个好觉。从此以后,他迷上此道。最近一年多,他每天载了一只羊出来宰杀,卖完羊肉后到酒馆吃喝上一顿,然后带着一张血淋淋的羊皮回去。他先后去过朱堂县和磐石县,它们都是寒市下辖的县,离三一屯不远。可他在朱堂县宰了两个月的羊后,被当地一个卖羊肉的黑脸汉子给暴打一顿,不许他再踏入朱堂县的地皮;他转战到了磐石县,也是好景不长,当地工商部门的人跟着他收税,食品检疫部门的人不断给他下罚单,他只好冒险向寒市挺进。他的第一站是曼苏里,如果此处经营不下去,他就去炉具厂,或者是深入寒市腹地。他说俗话说“灯下黑”,他不怕到人多的地方宰羊。他很庆幸在曼苏里一连宰了几个月的羊,没人来干涉他,羊肉出手也快。他坦承确实注意到了一个独臂老女人,几乎是一天不落、风雨不误地来看他宰羊。她很少买羊肉,可就是喜欢看。他常常在卸完肉抽上一支烟歇息的时候,注意到她。别人的眼睛里都发出如常的光芒,只有她的眼睛饱含着泪水。
张灵以此为切入点,把这桩冤案与陈师母的杀人案联系到一起,分析陈师母在生活中是一只待宰的羔羊,她最终走上极端之路,可能与连续看杀羊产生的幻觉有关,也就是说,她可能是在毫无知觉的状态下连杀两人。张灵把笔触指向社会的黑幕,分析了人性受压抑后其忍耐的极限。应该说,这是陈青读到的张灵所写文章中最深刻的一篇。此文一出,社会一片哗然,人们纷纷把同情的目光转向行凶者陈师母和三一屯的宰羊人。
陈青给张灵打了个电话,感激的话还没有说出口,张灵就说,好好待马每文吧,是他找的我,给我提供了宰羊人的线索。稿子中的一些话甚至是他帮我写的。陈青,我是因为没有遇到一个值得珍惜的男人,才玩世不恭的。其实遇见了好男人,去他妈的第三地吧,我也会守在家里的!张灵说到此哽咽了。但张灵毕竟是张灵,她很快调整了情绪,轻松地对陈青说,你不来上班,“菜瓜饭”只剩了老于一个,他这下牛了,腰板直了,天天西装革履地上班。谁要是问他,老于,忙吧?他就一本正经地说,能不忙吗?如今这一大园子的菜都得我一个人侍弄,责任大啊!陈师母的事情出了后,陈青一直没有笑过,但张灵的话却把她逗笑了。张灵还说,姚华当年在副刊部的时候,老于曾给人家写过好几封情书,说是她圆润的脸庞像盛开的葵花,她高耸的乳房像汁液饱满的大头梨,她裸露在裙子下面的浑圆的小腿像两截甘蔗,总之,他是想嗑完葵花子后吃大头梨,最后再啃上两截甘蔗!张灵说到这儿,已经笑得气喘了。
陈青对办公室里发生的男欢女爱的故事一向不敏感,所以老于对姚华的恋情她毫无察觉。他没有想到老于一个快退休的人了,竟然打起了比他小二十多岁的女孩的主意。张灵说姚华根本就没把老于放在心上,老于写给她的信,她都给摄影记者小胡看了。进入摄影记者脑海中的消息,就如同已被拍入镜头的风景,他想洗印多少张别人是奈何不了的。所以报社的很多人都听过小胡讲述的老于的爱情故事。陈青这才明白,为什么姚华被调到“再婚堂”版,老于会大动肝火,原来他是恐惧姚华这团“青春之火”燃烧到别处啊。
陈青放下张灵的电话时,马每文刚好从菜市场买了鲫鱼豆腐回来,陈青接过菜,进了厨房。她在黄昏的天光中一边煲汤一边垂泪,想必泪水落入了汤中,那锅汤异常地咸。马每文喝了几口后,就跑进洗手间,呕吐起来。陈青跟过去,轻轻捶着他的背,说,最近你老是吐,明天去医院检查一下吧。马每文因呕吐而气促,脸也憋得青紫,他握了一下妻子的手,安慰道,别担心,没事的。马每文那只冰凉的手就像一只铁锚,牢牢地拴住了她这条刚经历过风浪颠簸的船。那个夜晚,马每文把抽屉中的旅行票据取出,撕碎,丢在垃圾桶里。他们虽然还睡在各自的卧室,但是不约而同把门打开了。于是,在那个夜晚,马每文听见了妻子的咳嗽,而陈青听见了丈夫在床上辗转反侧的声音。
他们的衣服又可以放进一个洗衣桶里了。当陈青看到丈夫的牛仔裤和自己的水红色棉绒衫搅和在一起,在笼罩着银白色泡沫的水面下若隐若现地互相搓洗和触摸的时候,她觉得它们就是一双戏水的鸳鸯。周末的傍晚,马每文归家时,又开始为她带一束鲜花了。不过带回的不是百合和玫瑰了,而是象牙白色的马蹄莲。它们张着嘴,想要说话的样子。
陈大柱的尸体火化后,陈青和马每文将父亲的骨灰存放在殡仪馆里。陈墨和张红没来参加祭奠仪式,按嫂子张红的说法,这种人的骨灰应该撒在粪池里沤肥。陈墨本来答应去殡仪馆的,那天他刚好休班,可是在这之前的一天他在开取信筒时,发现了一只用过的安全套,他嫌晦气,第二天便用被子蒙住头,昏睡了一天,坚决不出门。如今有一些贼和无赖,喜欢拿信筒当垃圾桶和出气筒。贼偷了钱包,将钱窃为己有后,习惯把夹在里面的各类证件投进信筒。所以隔三差五,邮局就得将收到的证件转交给派出所,由他们登记后寻找失主。除了贼,一些地痞穷极无聊时,把烟蒂、碎玻璃碴、废旧的输液管、治疗性病的小广告、会议的代表证、臭鞋垫、剃须刀片、黄色碟片等投进去,邮递员在这时候就成了垃圾清扫员。陈白和陈黄倒是来了,但陈黄不是为哀悼来的。她那天特意穿了件红棉袄,见着父亲的骨灰盒,她三步两步奔过去,掀开盖,“呸——”地一声往骨灰上吐了一口痰,拂袖而去。她与蒋八两同居时,不再生长胡须了;可杀人案一出,蒋八两离开了她以后,胡须又像春回大地的青草一样,毛茸茸地长出来了。陈白进了殡仪馆后一直蹙着眉,待陈黄离去后,他对马每文说:姐夫,你是市人大代表,听说过重金属污染吗?我们在实验室每天做化学试验,产生的废液最后都排到哪里去了?就是从我们城市穿过的河流啊!市民每天喝这条河的水,有好吗?!我的导师也是市人大代表,他怎么不去反映重金属污染的事情?寒市这几年的癌症发病率一年比一年高,一定与这有关!我要是博士毕业后留不了校,我就把这个事件向报纸公开!马每文说,这个推断是要有科学依据的,不可贸然下论断。再说了,能引起市民恐慌的消息,报纸是不会轻易登载的。陈白唇角抽搐着,眼泪流了下来,他冲陈青嚷着:你们办的报纸就是纸老虎,真正有深度的报道不做,只盯着无聊的杀人案不放,我看它就是一堆擦屁股的手纸!陈白撇下陈青和马每文,也走了。他走的时候擤了一把鼻涕,这把鼻涕恰好甩在陈大柱的骨灰上。所以陈师傅的骨灰里,附着女儿的一口痰和儿子的一把鼻涕。
除夕夜,陈师母心脏病突发,未等她的案子有个说法,就离开了人世。据与陈师母同一监室的女犯人回忆,从那天中午开始,陈师母就一直站在门口,听着外面不绝于耳的爆竹声,用独臂舞来舞去的。她说她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人的手那么灵巧,简直就是一个演皮影戏的老艺人的手,它带来的是她生命的最后一场戏剧。她忽而将胳膊举过头顶,手一抹一抹地,好像攥着团抹布在擦拭灯罩;忽而又把手平伸出去,左右摇晃着,好像握着鸡毛掸子掸拭灰尘。再过一会儿,她弯下腰,手臂如桨一样一下一下荡着,似是在扫地。总之,在那几个小时的时光中,她激情澎湃地用独臂象征性地完成了除尘、包饺子、切菜、刷锅、炒菜、放桌子、搬椅子、摆筷子、倒酒、夹菜、洗盘子的一系列活计。做完这一切,天色已昏,她似乎已忙完了年,神情怡然地吁了一口长气,像棵枯树一样倒在地上,再也没有起来。她的身子虽然一动不动了,但她的那只惟一的手最后还是微微晃了晃,好像她临走时要帮助家人把窗帘拉上,给他们一个黑夜中的美梦似的,这也是她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的姿势了。
陈青得到母亲猝死的消息时,正在熨丈夫的一条裤子。她接过报丧的电话后昏倒在地。马每文的裤子被持续升温的电熨斗烙出了个大窟窿。如果不是丈夫及时赶回家中,恐怕一场火灾在所难免了。
陈青醒来时,已是午夜了。她躺在大卧室的床上,是马每文把她从客厅的地毯抱到这张双人床上的。马每文坐在床边,见她醒了,舒了一口气,去厨房端来一晚温热的红枣莲子羹,一勺勺地喂给她。陈青以为他会睡在自己身边的,可是最终他还是拿着空碗出去了,并且帮她关了卧室的灯,把门轻轻带上了。陈青很想用哭声把丈夫召唤回来,可她已经没有泪水了。
一个月后,马每文有天清晨呕吐时晕倒在地。陈青把他送进医院。胃镜检查显示,他的胃部发现三颗肿瘤,其中两颗已经很大了。
在做手术的前一天,马每文把妻子叫到床边。那是黄昏时分,病房的西窗上弥漫着柠檬色的落日余晖。他哆嗦着嘴唇喝了半杯水后,抖着手放下杯子,眼睛湿湿地看了一眼妻子,说,明天就要上手术台了,我怎么觉得自己现在跟一头要被扔在屠宰台上的猪一样?
陈青低声说,你会没事的。她不敢抬头看丈夫的眼睛。
马每文轻轻叹了口气,说,我这一辈子,不容易啊——
陈青敏感地打断丈夫的话,抬头热切地望了他一眼,说,是半辈子,你还不到五十岁。
马每文凄凉地说,谁知道呢?
明天会没事的,陈青安慰着丈夫,心事茫茫地低下头。
唉,我这辈子最帅的年华就是当兵!马每文说,当兵的三年我最喜欢看日出,看见太阳的脸,满心都是光明!现在呢,太阳在我眼里灰头土脸的,看上去让人气闷。
马每文就像要给自己致悼词一样,开始讲述他的经历。他复员到地方后,先是到庆余食品厂当工会干事,几年后升到工会主席的职位。可是好景不长,九十年代初期,食品厂宣告破产,他下岗了。他说下岗就是把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扔进水里,有本事的就扑通上岸,没本事的就淹死。他先是与一位中学同学摆地摊,卖些炊具、廉价的皮鞋之类的物品,赚了点小钱后,就在中俄边境做易货交易,运过去西红柿、白酒、米面等食品,而运回的则是品质上乘的裘皮。虽然辛苦,但收入可观。彻底改变了他经济生活的,是对俄罗斯油画的发掘。苏联解体后,很多画家为生活所迫,拍卖自己的作品。那些油画作品展示着俄罗斯的森林、草原、木屋、教堂,描绘着浓烈的风雪和绚丽的云霞,功力深厚,有极高的收藏价值。马每文低价收购这些作品,回国后将它们放到朋友的画廊中高价售出,仅仅两年多的时间,就净赚几十万元。就在此时,他的妻子却出了事情。马每文深深叹了口气对陈青说,其实妻子的真实死亡原因只有三个人知道,他,解剖妻子尸体的法医和一个叫吕东南的男人。由于他常年在外奔波,妻子与同是体育学院游泳教练的吕东南产生了暧昧关系。他们常以训练为由,深夜时在游泳馆幽会。他们已经多次尝试在水下做爱了。据吕东南跟法医讲,那种美妙的感觉天上难找、地上难寻。他们最后这次水下欢爱,因为太和谐了,同时到达了快乐的顶峰,马每文的前妻忘乎所以欢叫的时候,水流呛入气管,它充当了刀子的角色,扼住了那个身姿俊美的女人的咽喉。她在瞬间就停止了呼吸,漂浮出水面。吕东南慌乱了,他怕影响事业和家庭,匆忙中为死者套上泳衣,弃尸不顾,逃离开了现场。一个游泳教练,在人们心目中就是一条鱼的形象,怎么会溺水而死呢?所以最开始的时候,人们都认为这女人是被谋杀的。法医解剖尸体时,排除了他杀的可能。但他从这女人的阴道深处发现了残留的精液,法医与马每文是朋友,知道他在俄罗斯做生意,这女人一定有了外遇,而且她的死与性有关。他知道如果把真实的尸检报告提交上去对马每文这样的男人意味着什么,所以就把关键的细节掠去了,只说她是呛水后气管阻塞,窒息而亡。法医私下找到了大家议论的中心人物吕东南,对他说想抽他的血做个化验,吕东南明白法医指的是什么,就把事情的经过讲了,请求他放过自己。法医悄悄征求了马每文的意见后,把事实真相掩藏起来。
马每文对陈青说,妻子的不忠而亡,对他的打击很大。这以后,他厌倦女人,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事业的发展上。他用卖画赚来的钱开了家面向中学生的盒饭厂,专招那些下岗待业人员。两年后,他又开了家烟酒专卖的超市。马每文的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在医院的走廊与陈青相识。他说他第一眼看见她,就被她的朴素、温婉的气质打动了。他向她求了婚。新婚之夜,他暗暗发誓此生除了身边这个女人,再也不会触碰其他女人。他希望妻子永远不要移情别恋,然而那个夏日正午发生的一切让他震惊和难过,他想陈青一定是在外面有了人才会那样对待他。
马每文叹息着说,到了今天,我想我该告诉你了,我们分居后,我是去第三地了,不过我身边并没有女人。我去那些地方,总是一个人。到了酒店后,我会打电话给家政服务中心,花钱请一个厨艺好的女人给我做一顿晚餐,送到酒店的房间来。可是我第一次在大连吃陌生女人做的饭菜,就觉得恶心。肉不是个肉味,鱼不是个鱼味,青菜嚼起来跟干草一样。从那儿开始,我就坏了胃口,一见着吃的就反胃,我多想吃你做的晚餐啊。我以为你知道我去第三地后,会回心转意。可你接着也去第三地了,我知道你不在意我了。马每文说到此,声音哽咽了,脸也抽搐起来。他哆嗦着嘴唇说,现今的女人可真让我想不通啊,有一次一个女人把做好的晚餐送到酒店的房间,当我在家政服务单上签完字,掏出钱包给她付费的时候,她说,我想要你钱包里所有的钱。说完,她飞快地躺到床上,一边解着衣扣一边对我说,上来吧,我会让你舒服的。马每文说那个女人看上去面目忠厚,随着话音落了,她已麻利解开了衣扣。她的乳房像一对雪白的小羊羔腾地一下蹦出来,它们看上去格外丰满,像是哺乳过孩子的。他说他不理解一个女人为了金钱,连廉耻感都没有了。
陈青在心里叫了一声“天啊——”,然后用双手蒙住脸,肩膀抽搐着,感动而羞愧地哭着。她多么想把那个正午发生在红蓝巷的故事讲给马每文,多么想告诉他,她去第三地也是只身一人,她不过是给陌生男人做一顿晚餐,可是她难以启齿,因为自己与遗梦在凯恩大厦所发生的事情,使她觉得自己已经没有清白可言了。最后她只能凄切地一遍遍地对丈夫说:我会为你做晚餐的——我会为你做晚餐的——。
可是我的胃不行了,它再也享受不了那么好的晚餐了。马每文说完,像孩子一样委屈地哭了。
陈青扑到丈夫怀里,用手抚摩着他的胸腹,哭着说,我会用我的后半生好好给你做饭,慢慢养好你的胃的。
第二天,马每文在手术台上失去了四分之三的胃。他患了胃癌的消息不胫而走。术后的第二周,他还在艰难的恢复之中时,银行信贷部的人来了。他提醒马每文,机场路塑钢窗厂的贷款期限只剩一年了,要尽快偿还。马每文瞟了信贷员一眼,说,你是不是又缺去洗浴中心做全套按摩的钱了?我告诉你,我没那么快就死,我还有四分之一的胃呢!只要能吞下一粒米,我也要活着!信贷员尴尬地笑了笑,说,人家说你剩下的那点胃就跟天狗吃剩下的月亮似的,只有一角了。马每文本来愤怒着,但信贷员的话让他凄凉地笑了,他说,我马每文平生最爱的就是月牙儿了,现在我的胃就是一个月牙儿了。我真得感谢这弯月牙儿啊,没有它,我怎么能体会到夜有多黑呢!
信贷员离开的第二天,张红一跛一跛地来了。她提来一网兜苹果。她一进了病房的门就哭,说家中流年不利,公公被婆婆杀了,婆婆又突发心脏病死了。蒋八两的这个死不要脸的,玩完了陈黄,又不要她了,陈黄的胡子又像鬼一样跟她的脚了。妹夫丢了多半的胃后,陈墨的工作也丢了。曼苏里邮政局的头头儿说是要精减人员,把他给开回家了。张红边哭边说,要是俺妹夫不得癌,借他们一个胆儿,他们也不敢赶陈墨回家啊!你说人还没死呢,他们就这样翻脸不认人了,这叫什么世道啊!陈青几次制止她不要说了,可张红就像一个冤屈鬼终于得到了申辩的机会一样,絮叨个不停。她说陈墨没了工作后,比以前更痴了,一天到晚围着曼苏里的那几个信筒转悠。有的人见他这样,还幸灾乐祸呢,说他,陈墨,这信筒比你爹还亲啊,是吧?陈墨说是哩。他们就说,那你今年多倒霉啊,一年丢了俩爹啊!陈墨想想人家说的对,还伤心地掉眼泪呢。马每文听到此,气得拔下了输液管,大骂着,这个狗操的邮政局长,他收了我两万块钱,我让他给我吐出来!马每文奔向门口,可他才走了几步,就摇晃起来,陈青连忙把他扶回床上。从这天开始,陈青谢绝任何人对马每文的探视。
但蒋宜云是可以自由出入病房的。每隔两、三天,她就会带着一束鲜花过来。她通常是中午来,陪着父亲说上一会儿话后,就去楼下的餐厅简单吃点东西,然后离去。她的身材仍是那么袅娜动人,穿着也依然入时,只是气色大不如从前了,那种少女脸颊上特有的红晕再也看不到了。
四月中旬的一个正午,蒋宜云正陪父亲在病房聊天,进来为马每文换输液瓶的护士指着电视机对马每文说,寒市电视台正在直播榆树岗机场设计竞标的的揭晓,怎么不打开看看?蒋宜云犹豫了一下,在父亲的催促下打开了电视机。画面呈现的是市政府新闻发布厅的场景,主席台布置得花红柳绿,喜气洋洋的。寒市电视台的当红女主持林白菊正在用悦耳的声音说,现在我们有请寒市市长肖金凯先生为我们揭晓榆树岗机场的设计究竟花落谁家!肖市长平素喜欢扎一条金色领带,因而被老百姓取了个绰号——“肖金条”。当肖金条走上台来,沙哑着嗓子公布出“徐一加”这个名字时,场内沸腾了!电视画面立刻切换到徐一加身上,他穿着银灰的西装,头发梳理得蓬松柔顺,脸上挂着浅浅的笑容。他先是起身拥抱了一下身边一个穿着紫毛衣的瘦女人,然后箭步走上主席台,说了一大堆感谢话后,他特别指着台下那个穿紫衣的女人说,我更要感谢我的妻子,榆树岗机场的设计,使我很少有时间和她在一起,谢谢她的——没等徐一加把话说完,蒋宜云抓起一只玻璃杯,将它砸向电视机。荧屏在爆裂声中窜出一股股蓝烟,散发出刺鼻的焦煳味。陈青明白,这股气味就是徐一加带给蒋宜云的爱情的味道。
蒋宜云确实不是一只待宰的羔羊,当徐一加还沉浸在喜悦之中时,蒋宜云主动找到媒体,《寒市早报》的“再婚堂”用半版篇幅刊登了一篇姚华采写的文章。蒋宜云在里面大胆披露了一年来与这个城市最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徐某某的婚外恋情,讲了他如何蒙蔽妻子,带着她去菊花谷、小西湖、翁家岭等寒市著名的风景点度假,又如何许诺要离婚娶她。她说这个风月场上的老手如今取得了榆树岗某著名建筑的设计权利,她呼吁全市的女性要警惕这个衣着洁净、脸色润白、气质温和的中年男人。虽然文中没有点出徐一加的全名,但大家都明白那个道德沦丧的男人是谁。蒋宜云的这一击果然奏效,一周后,传出了徐一加的妻子将他轰出家门的消息。
陈青看到这篇报道时苦涩地笑了。她想她这一家人跟自己供职的报社真是有缘啊,几年来轮番登场,先是马每文在“菜瓜饭”以《海苔窗》露面,接着是陈师母的杀人案的连续报道,现在又是蒋宜云。没有出场的,只剩自己了。
春天就像一个打发不掉的短工,又老着脸皮来了。丁香花开了。马每文依然住在医院。陈青已经不用去上班了。《寒市早报》的总编给她打过一个电话,说是为了更大地提高报纸的发行量,“菜瓜饭”暂时停办,让位给另一个新栏目《寒市夜话》,这是个谈“性”的栏目。老于退休了,总编说如果她上班的话,可以先到广告部工作一段。陈青明白,自己等于提前退休了。她心里一点也不难过,她对总编说,没了“菜瓜饭”,我可以专心伺候我爱人了。
一个春光明媚的午后,陈青步行去菜市场。路过一家餐馆时,碰见了老于。老于红光满面地提着一袋打包的食物从旋转玻璃门里钻出来。他见着陈青异常兴奋,说是退休后的生活实在太好了,他为一家小报卖手腕子,专写产品的推介文章,稿费从优,车马费如数报销,人家还好吃好喝款待他。他抖了一下手中提着的塑料袋,说,这不,今天是一家酱油厂的副厂长请吃饭,我要了条鲅鱼,没吃完,人家让我把剩下的半条带回去给老伴吃!陈青仔细打量那个塑料袋,发现坚硬的鲅鱼的鱼刺将它刺破了一个洞,一股浊黄的浆汁正从里面像鼻涕一样流泻出来,溅到老于穿着的已被磨秃了皮的黑皮鞋的鞋面上。这让她心里有痛的感觉。
这天傍晚,陈青为丈夫煲了一锅香浓的鲫鱼豆腐汤。当她捧着汤罐走进病房时,马每文正提着一份报纸站在窗前看落日。听见陈青的脚步声,他转过身,轻轻地叫了一声“老婆——”,颤颤地迎上前,把陈青和那罐汤一起揽入怀中,哭着说:亲爱的,我想回家——
马每文提着一份当天的《寒市晚报》,三版用整版篇幅刊登了遗梦的文章《当街为驴戴凉帽、异地为人做晚餐——女记者缘何“发疯”》,文章配发了两张隐去面容的新闻图片,一张是她在红蓝巷为驴戴凉帽的照片,另一张是她在北京小南里菜市场举着“免费为你做一顿晚餐”的纸牌时的照片。文章不指名地指出,照片中这位才华横溢、年轻貌美的女记者供职于某报社,只因报社在记者的工作环境中安装了多部摄像探头,致使这位在受窥视状态中工作的女记者心灵压抑、人格变态,她做出了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怪异行为。比如某年某月某日在正午的红蓝巷为驴戴凉帽,某年某月某日在紫云剧场毫无来由地放声大笑,某年某月某日又在某座城市的菜市场举着一个纸牌,要为陌生人做一顿免费晚餐。文章指出,当代知识女性受到的侵害不仅仅来自家庭,还有来自社会生活的。他呼吁人们对女性给予更多的精神上的关爱。这篇文章的立意很明显,它在以关心和同情这个女记者为借口,攻击一份报纸。而《寒市早报》在工作环境中安装了摄像探头的事情,业内人士没有不知晓的。虽然两张照片的头部被打上了马赛克,但马每文还是从那个女人熟悉的身姿上认出了妻子。
陈青怎么也没有想到,卑鄙者将卑鄙推向极端时,竟然产生了喜剧效果。她也终于像家人一样在媒体上亮相了,只不过不是在《寒市早报》的园地上,而是《寒市晚报》为它的老对手设置的擂台上。
第二天马每文就出院回家了。他们又回到了大卧室,相拥而眠。天气一如既往地热了起来,陈青把去年夏日正午撕裂了的那件白底紫花的睡衣又缝补起来,穿着它在厨房为丈夫精心操持着一日三餐。她用了金黄色的丝线连缀那条长长的口子,所以它看上去既像从天边飞来的一缕晚霞,又像一株摇曳在紫花丛中的黄熟了的麦穗。
2005年9月—10月初稿于美国爱荷华
2005年12月—2006年1月修改于哈尔滨
必读网(http://www.beduu.com)整理
首页 上一页 共2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