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蚀心者》作者:辛夷坞

_5 辛夷坞 (当代)
乍然接到这个噩耗,老崔虽心酸不已,但他知道有一个人一定比他更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傅维忍可以说是小七在世上最亲的人,更是他今后唯一的指望。若他活着,小七的将来还有斡旋的余地,这下一来,只怕从此马来西亚的三房对留在老宅的这个孤儿更加不闻不问,他再难有翻身之日了。
老崔忍着哽咽想要安慰小七几句,傅镜殊却打出一个抗拒的手势,没有让老崔说话。他慢慢走回刚才坐着的地方,走得很稳,合上看了一半的书,里面夹着的书签掉落在地板上,他俯身捡了两次,都没有把薄薄的书签弄起来。然后他在老崔担忧的目光中关上了房门。一整夜,老崔没有听到里面发出任何动静。
第十章蚀心之约
方灯很久没有攀爬过傅家园的院墙了,冬天人的手脚都没那么利索,前日刚下过雨,青苔厚厚的墙壁又湿又滑,她差点没在翻上去之前摔了个四仰八叉。
刚才她去喊门,老崔嘴里说小七不在,眼睛却朝后院招呼。她又不是傻瓜,哪里会不懂老人家的意思。
傅镜殊果然在那里,枯井边竖着的画架上只有一块白布,他人却靠在草丛的石狐狸上,手有一下没一下地扯着边上的狗尾巴草。
“如果你爸爸和我家那位一样是个浑蛋,说不定你就没有那么难过了。”方灯骑在墙头,拍着手里的碎泥屑说道。
他歪着头看了眼声音传来的地方,面无表情地说:“你这安慰实在不怎么样。”
“我不太擅长做这种事。”方灯承认他的说法。
“老崔告诉你的?”
方灯含糊地应了一声,混过了这个问题。她不想说其实自己最早是从幸灾乐祸的傅至时那里得知的噩耗。
“我很怕看到你躲在这里哭鼻子,还好你没有。”
傅镜殊把揪下来的狗尾巴草朝方灯扔过去,结果草被风吹回了他的脚边,“下来吧,一个女孩猴子一样爬上爬下像什么样子。”
方灯扑通落地,走近前学他那样坐下来,和他相背地靠在石狐的另一边。
“其实你哭也很正常,我会假装没有看见。”她闭着眼睛,感觉到风拂过面颊。
傅镜殊却在沉默了一会儿之后说:“你信不信,我哭不出来,从接到消息那个时候起,我脑子里全是空的,就是回不过神来,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难过,你说我是不是特别不孝。”
方灯说:“朱颜姑姑死的时候我也没有掉眼泪,我才不想像我那混账老爸一样又哭又闹吵到了姑姑,她好不容易可以休息了。不过我觉得这里好像被人用力揪着。”她指了指心所在的位置,“这可能就是难过吧。”
“没准我早学会了怎么去当好一个孤儿。”傅镜殊不无自嘲,“每年我都在等他的来信和包裹,总想着他什么时候能打个电话回来。其实他的信来来去去就是那几句话,让我记住自己姓‘傅’。包裹里的东西也多半是我用不上的。我告诉自己,我还有父亲,总有一天我会去到他身边,和他一样被接纳,被认可,成为名副其实的傅家人。可事实上我了解的傅家人只是供桌上的几张画像,至于我爸爸,我连他长什么样都快忘记了。”
“可是他死了,你国外的亲人会不会再也不管你了?”方灯替他担忧。
傅镜殊摇头说:“我不知道。方灯,你也觉得我一直盼望着被一群我不了解的人承认,像做白日梦的傻子吧?”
“有梦做总不算太坏,我从来就梦不到我将来是什么样子。”
“很大程度上我对于‘傅家人’的概念是受我爸爸的影响,他是个很骄傲又敏感的人,打从我记事开始就知道,他没有一天不渴望着摆脱私生子的身份认祖归宗。后来他做到了,可是我祖父都已经不在了,郑太太有自己的儿女,像她那样精明强势的人,会怎么看待我祖父和丫鬟生的儿子?我爸爸在大马过得并不好,从他写回来的信里我感觉得到,即使他衣食无忧,郑太太对他还算客气,可在那边他始终是个外人。”
“说起来都是怪你祖父,他在做生意方面很了不起没错,可是既然他怕老婆,就不应该和丫鬟搞得不清不楚,连累儿孙两代人受罪。”
“不同人有不同的苦衷吧。老崔说,他和小春姑娘的妈是我祖父的奶娘,小春比祖父大五岁,说是抱着他长大的都不过分。不知道老崔说的是真是假,我祖父十二岁从洋学堂回来,还非要小春姑娘喂饭才肯吃。”
方灯显得有些受不了,龇着牙道:“这是有钱人家公子哥才有的臭毛病。”
“那时候的富贵大家庭里,父母和子女之间多少都有些距离,不像平常人家那样日常起居都在一起,关系亲昵。我猜在我祖父心里,小春姑娘是半个母亲,也是姐姐、玩伴……还是青梅竹马的爱人。”
“我看那张画像,小春姑娘倒算个美人胚子。你长得像她。”
傅镜殊轻咳了两声,他对于方灯这样毫不矜持的赞美依然不怎么适应。
“可惜美人多半命不好。”方灯很懂似的总结道,紧接着她扭转身子去问背后的人,“对了,小春姑娘是怎么死的?你见过她吗?”
“我怎么会见过她,我爸爸很小的时候她就去世了。她是跳井死的。”傅镜殊边说边朝方灯的左前方一指。
那口井就在方灯前方五六米。
“妈呀,你怎么不早说。”方灯抱着自己缩回来的脚,顿时觉得四周的风都带着鬼气森森的寒气,从乌压压的井口盘旋而上。那口井她不止一次探头去看过,直径不过半米却深不见底,一个人要怀着怎样必死的信念才能钻过窄小的井口义无反顾地往里跳?
傅镜殊慢悠悠地说:“你也有害怕的时候?”
“我怕什么,又不是我害了她。”方灯强作镇定,身子却更朝后缩了缩,坚实而冰冷的石狐抵在她的背上,仿佛给了她可靠的支撑。
“你现在背靠的石狐狸就是她留下的,原本是一对,另一只她跳井的时候绑在了身上……”
“傅七你够损的啊,你想吓死我?”方灯回头给了傅镜殊一拳,她不会忘记在那张画像上,小春姑娘也是倚着石狐狸在同样的地方。身临其境的恐怖感绝对比鬼故事更让人遍体生寒。
方灯是真有些恼了,然而傅镜殊微微勾起嘴角的侧脸让她的怒气一点点消失于无形。至少他还有心思捉弄她,这一趟就没白来。
“你不会是编出来骗我吧?”她狐疑地问。
“我会拿这种事来骗你吗?老崔说,后来他找了人,费了很大的工夫才把他姐姐打捞上来。那副情景我就不说了。每逢清明,老崔都会在井边给小春姑娘烧东西。去年他身体不太好,是我把纸钱烧完的,灰烬都撒进了井里。”
傅镜殊若想让人相信他,通常很难让人怀疑他的说服力,方灯只是有个问题想不通,“照你的说法,小春姑娘是在你爸爸几岁之后才跳的井,可那时候你祖父傅传声已经离开很长一段时间了,是什么刺激她寻的短见?”
“听说是没有任何的迹象,大马那边没有来人来信,一切和往常都没有区别。”
“骗鬼啊,一个大活人怎么可能在毫无意义的一天忽然就跳井死了。她喜欢的人已经走了好几年,最难的分离都熬过去了,还有什么能让她抛下孩子,一点余地不留地去死呢?”
傅镜殊舒展身体,双手抱头枕在石狐背上,“这个谁也不知道。可能隔了那么久,她才忽然相信她等的人再也不会回来了,可日子还有那么长。”
“日子还有那么长……”方灯看向那口井,莫名地觉得这种解释比分离时的纵身一跃更让人绝望。伤口最疼时不是被割开的那一下,因为那来得太快,还没反应过来血就流了一地,人的第一反应是捂着它,包扎它。其实最要命的反而是天长日久之后轻轻撕下纱布,发现那道口子根本不可能愈合,它一直在那里,发臭了、腐烂了,只有自己知道。
“石狐狸是小春姑娘雕成的?”
“没想到一个丫鬟也有这样的本事?”傅镜殊说,“小春姑娘和老崔的父亲是石匠。她在这方面很有悟性,我祖父还曾经请了当时岛上的洋人来教她。有一年我曾祖母大寿,小春姑娘亲手做成个观音像送上去,看过的人都说观音一眨眼好像就会活过来一样。”
“她的手一定很巧,现在就只剩下这个了?”方灯盘腿转身,手轻轻地摩挲着久经风吹日晒光滑如初的石狐狸,指尖却不经意扫过了傅镜殊的发梢。他的发质细软服帖,不像她那一头粗黑浓密的头发,如果不扎起来就乱糟糟的像个疯婆子。方灯的手指停顿了一瞬间,那抚摸更小心而轻柔,呼吸却变得快而轻浅。
傅镜殊仿佛浑然未觉,“刚才我说她跳井的时候绑着石狐狸是用来吓唬你的。人确实是跳下去了,不过这狐狸原本就只有一只,是三房搬离傅家园之后小春姑娘才做出来的。”
“为什么偏偏弄只狐狸在这里,看上去怪唬人的。”
“她有她的说法。你想听?”
方灯嘟囔道:“谁知道你会不会又编故事骗我?”
“你就当个故事听吧。”傅镜殊声音低得像在耳语,“曾经有只野狐狸误打误撞闯进了荒无人烟的废园,发现园子里有只石狐,雕得栩栩如生的。小野狐过惯了孤独的日子,就把石狐当成了它在世间唯一的同类,终日和石狐为伴,度过了许多年。石狐不会动也不会叫,遍体冰凉,冬天小野狐蜷在它身旁,就想,要是石狐能活过来该有多好。于是它去求佛。”
“佛能感受到人的祈求吗?”方灯很怀疑,“何况它还只是一只狐狸。”
傅镜殊不管她,继续往下说:“佛问野狐,世间什么最珍贵。野狐说,得不到和已失去。佛认为野狐不乏灵性,感其心诚,给了它一个机会——要想让石狐成真,除非它把自己的心掏出来给石狐。”
“佛祖尽出馊主意!”
“小野狐太想让石狐活过来,有血有肉地和它做伴。所以它忍痛掏出自己的心,按佛祖的指示放进了石狐的胸膛。石狐真的活了,有了生命和意志,小野狐很高兴,一切都值了。它们共同度过了一段很快乐的时光。”
“就像小春姑娘和你祖父一样,他们曾经也很快乐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活过来的石狐渐渐不甘寂寞,它厌倦了被困在废园里,外面的天高地广在诱惑着它,它甚至还想变成人形,去尝尝人世间的风光。”
“我听说过,狐狸成精了,就会变成人。”
“这只石狐天资聪颖,它居然真的修成了正果,不但有了人的样子,日后还可能位列仙班。就这样,它离开了废园。”
“不带上小狐狸吗?”方灯有些惆怅。
“石狐舍不得曾经的伙伴,但是小野狐就是小野狐,它永远摆脱不了原形,怎么带它走?况且,石狐现在已经是人了,它不愿回想从前风吹雨打的苦,小狐狸只会让它想起自己从前的样子。”
“那小狐狸也太可怜了,丢了一颗心,最后却什么都留不住。”方灯开始觉得,小春姑娘的这个故事讲的是她和傅传声,也可以是后来朱颜姑姑和傅维忍的写照,说不定世间每一对痴男怨女里,总有一个是石狐变的,另一个就是又痴又傻的小野狐。
“有什么办法,这是它当初自己做的选择。石狐走后,小野狐整日在废园游荡,因为它没有心,不会老也不会死,永世摆脱不了狐狸的皮囊,等待它的是无穷无尽的寿命和寂寞。”
“它为什么不走?”
“它怕石狐有一天会回来。而且这也是它在佛祖面前和石狐换心的承诺之一,它必须替修炼成人的石狐经受千年雷罚之苦。”
“行了,我可以想到小春姑娘为什么活不下去了。她们都太傻,可佛祖也很奇怪,为什么一定要那么残忍,为什么就不能给小野狐多一次选择的机会呢?”
“故事就是故事,小野狐长生不死,人一辈子有重来的可能吗?即使有,多少人能熬到那一天?”傅镜殊看着那口井若有所指。
方灯仍纠结于故事,没办法接受这套说辞,心里面堵得慌。
“小春姑娘一定没有讲完,这故事不应该就这样结尾了!”
“傻瓜。”傅镜殊笑她太认真,闭着眼睛再没有说话。
“我不喜欢这个石狐狸的故事。”方灯闷闷不乐地把脚边的狗尾巴穗子都拔了下来,几次想开口却欲言又止。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傅镜殊的呼吸变得均匀,她疑心他睡着了,忽然低声道:“小七,你能不能别走?”
没有人回答她,只有风声。方灯嗅着根本就没有味道的狗尾巴草,也慢慢闭上了眼睛。对于潮湿多雨的瓜荫洲来说,这是个难得的好天气。
“我走了,你会难过吗?”他的声音在风里变得有些恍惚。
“你说呢?”没有谁失去唯一的同类会不悲伤,不管是人还是狐狸。
“我能去哪里?”傅镜殊的话听来无悲也无喜,“我爸不在了,我可能一辈子都会留在这里。可这有什么不好?以前我每天都在盼着让自己变得更好,好让别人承认我不是野种,好和我爸爸一样认祖归宗,从来没有想过人生有别的路。上回我病得迷迷糊糊的时候,真想死了算了,后来醒过来,才发现我之所以熬过去,不是因为我要活着做一个名正言顺的傅家人,而是因为还有我在乎的人希望我活着。”
“谁?”方灯装傻。嘴上这么问,脸却微微红了。
傅镜殊没有回答,只说道:“那时我开始觉得,他们认不认我又怎么样?这么多年不是过来了?没有傅家的富贵,我还是傅镜殊,没有人能够改变这一点。”
“可是国外那些毕竟是你的亲人,你不会想念他们?”
“亲人?”傅镜殊像听到了一个笑话,“我没有亲人了,方灯,除了你。”
风吹过白玉兰,吹过垂叶榕,窸窸窣窣,那里藏着多少双看不见的眼睛,端坐天际,窥视着俗世里渺小的两人。佛祖啊,方灯心中默念,她终于愿意承认这虚无的神是存在的,他听到了她的哀求。她的傅七会一直陪着她,他们是亲人,相依为命,血肉相连……这不是她想要的吗?至少,是她无法改变的。方灯说不出是欢喜还是惆怅,她想笑一笑,背对着他,可是嘴角怎么尝到的偏偏是酸涩的滋味。
第十一章洞若明镜
陆宁海上了岛才记起今天是洋人的平安夜。妻子还在时,每到这个时候,总免不了领着儿子在家忙碌一番,他一回到家,就会看到满屋子的彩灯和用月桂替代的圣诞树。只是如今妻子已死去整整五年,儿子也住校了不在身边,想起来,只余伤感。
他的发妻一家是马来西亚归侨,岳父年轻时曾经做到槟城某大型加工厂的主管,而这个工厂的大股东则是当地一个很有名望的华人家族。因为这层关系,十四年前在岳父的引荐下,刚在法律界崭露头角的陆宁海受雇成为了这家人在国内的代理人,全权负责处理他们在内地的一切法律事务,当然,也包括一切雇主无法亲力亲为的琐事。
百余年前闯南洋的风潮使得本地不乏留居海外的富庶人家,其中又以从瓜荫洲走出的为多,他受雇的这家人更是其中翘楚。如今大马的傅学程后人虽已不复当年呼风唤雨时的鼎盛,但历经四代依然家业不垮,已属十分难得。傅家当年外迁及时,又是一直在南洋做生意,与当地望族联姻,在马来西亚可谓根基深厚,况且家族里现在主心骨尚在,不至于人丁飘零,所以家族财富得以保存和延续。这样的人家,除非遭遇重大变故或出了天大的败家子,否则通常不会短时间内彻底没落。
傅家的主要家庭成员多半常年居于海外,国内所余的产业并不多,需要委托陆宁海处理的,通常和政府陆续归还的祖产相关,不时也让他代为安顿当地的同宗后人。瓜荫洲近年来已渐有成为旅游胜地的趋势,距离市区也不过一道海湾之隔,可陆宁海每次上岛都来去匆匆。自从他和朋友合伙成立了律师事务所以来,事务缠身,哪里有心留恋风景,而岛上被人视作风光名胜的那些老房子、老别墅,在他看来不过是产权混乱、手续繁杂的一堆烂摊子。然而这天不知是因为想起了亡妻,还是因为冬日里的瓜荫洲显得那么陈旧而沉静,被百年风雨冲刷过的老宅掩映在灰绿色的树影中,街巷里偶尔传出自行车叮叮的铃声,圣歌从教堂遥遥地飘散过来,外来的人走在其中,仿佛闯进了一幅陈年的画卷。他不由自主地把脚步放慢了下来。
陆宁海今天是为了正事来的,傅家园里,身份尴尬的年轻主人和忠心耿耿的老园丁已经等候了他多时。他还记得,十二年前也是在冬天,他带着同样重要的使命来到傅家人的祖宅,当时迎接他的也是两个人,只不过现在老园丁的背佝偻得更厉害了,而站在他身边的人已然换了张面孔。
十二年前的傅维忍,痩削、苍白,眼睛里写满不安和近乎狂热的期待。陆宁海带来了他父亲的遗嘱,他在一阵难以言喻的复杂神情中如愿以偿,很快,陆宁海为他办妥了手续,亲自送他离开。他再也没有和陆宁海有过任何联系,然而留在陆宁海记忆中的那个人毕竟是鲜活的。没有想到这些年一晃而过,再次上岛,陆宁海要做的竟是将傅维忍的死讯带给他的儿子,这样惊人的相似和命运的循环让人到中年的资深律师也不由得生出世事无常的感叹。
按照法律程序,陆宁海谨慎地向傅家的第四代出示了傅维忍的死亡证明,并告知骨灰已在当地选址安葬。他还带回了傅维忍部分生前遗物,不过是一些重要的随身物品。由于去世得突然,傅维忍并没有留下遗嘱,傅家三房尚未分家,所以他名下的财产可谓相当有限,除了少部分现金和存款,还有一笔生前属于他的信托基金,如今按郑太太的安排,受益人将转为他的儿子。也就是说,在他儿子二十岁生日之前,每月将能从基金中获取一笔收益,金额不足以用来挥霍,但度日足矣,二十岁之后他方才对这笔基金享有全部的支配权。此后傅家将不再承担他任何的生活费用,马来西亚的所有产业他也将无权继承。
在整个交接过程中,傅维忍年轻的儿子都表现得相当克制。他仔细看过每一份法律文书,遇到不太明白的术语会礼貌地向陆宁海提问,但并没有对其中的任何条款提出异议,也没有过多地纠结于遗产分割方面的细节,然后平静地在纸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他甚至没有忽略陆宁海端起茶杯喝水时短暂的迟疑——客人一到,老园丁就沏好了热茶,但是天气冷,水也凉得快,陆宁海胃不好,冰凉的茶水让他本能地抗拒,只不过出于礼貌,送到嘴边多少也得抿一口。
年轻人当下就亲手给陆宁海重沏了一杯,陆宁海掀开杯盖,见茶色深黄,上好的贡眉茶香和着热气扑面而来,这让他又惊又喜。他的家乡盛产此茶,只是当地人多爱铁观音和白毫,竟不知道眼前年纪轻轻的少年人如何会知他喜好。他虽然替傅家工作多年,但雇主说白了只有郑太太一人,与这个留在内地祖宅的孤儿联系很少,莫非对方是从他谈吐间偶尔流露出来的乡音猜出了端倪?若真是这样,不可谓不观察入微,洞若明镜。
正事办完,茶却才喝了一半。陆宁海没有像往常那样急着离开,反而坐下来边品茶,边和年轻人寒暄了一阵。傅维忍的儿子在样貌上与其父并不太相似,或许他长得更像母亲。陆宁海了解傅家,自然也听闻过关于他母亲的流言,小心地避而不谈。
短暂的接触下来,陆宁海觉得这孩子虽然样貌和性格都和傅维忍大不一样,却反而更像他心里所认可的傅家人的样子:思维敏捷却不急不躁,谈吐有物而毫不张扬,心思谨慎但言行利落。明眼人都能看出他自小被留在这老宅子里孤零零地长大,难免有不少委屈,陆宁海又可以说是大马那边的传话人,但他只字未提自己的苦处,反而配合着陆宁海的兴趣聊起了书法和绘画,投其所好,又适可而止,待人接物只让人觉得无比妥帖,就势而为毫无奉承之感。两人相谈甚欢。陆宁海告辞前,因为之前聊到了本地出产的好笔墨,年轻人还让老崔去书房拿了一方古砚,笑说自己不擅长书法,这东西虽不算好,但总算找到了合适的主人。
陆宁海知道傅家三房外迁时,最值钱的好东西都带走了,这老宅后来又遭了不知多少次搜刮,就算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剩下的傍身之物已然不多。以对方的心胸眼界,拿得出手的必定不是什么“不算好”的东西,可别人态度恳切,他若拒绝反显矫情,心里又实在是喜欢,却之不恭,便唯有笑纳。道别之后,陆宁海回望了一眼荒凉得不成样子的傅家祖宅,又低头翻看刚才签好的一叠文书,落款处的签名是:傅镜殊。
以郑太太那边的态度,估计不打算过多地参与这个年轻人今后的人生。陆宁海也不知道自己日后是否还会与这个叫傅镜殊的傅家第四代再打交道,作为局外人,他只觉得有一处最耐人寻味——傅镜殊是傅传声私生子的后代,与郑太太毫无血缘关系,但是依照他接触过的所有傅家人来说,傅镜殊和郑太太在某种程度上最为相像。
离开了傅家园,陆宁海的工作并未完结。多年来大马的傅家一直是岛上圣恩孤儿院最大的非官方捐资人之一,作为傅家的代理人,把傅家的心意和资助款送到孤儿院也是陆宁海此行的目的之一。
圣恩孤儿院的迎宾架势远比傅家园要热烈得多,院长和嬷嬷们提前接到通知,早早地让孩子们排成整齐的队伍夹道欢迎金主的到来。陆宁海在院长的引导下,穿过孤儿们欢呼鼓掌的阵营,心中细微的不适应感很轻易就被荣耀感所取代。虽然他只是个代理人,并非真正的捐资者,享受这样的待遇有“狐假虎威”之嫌,但是看着那一张张被冻得通红的脸蛋和小小的身板,想到他们的生活将因为他的到来而改变,就有一种无法形容的快慰感,圣歌唱起,仿佛他就成了上帝。他想,这或许就是那些有钱人热衷于慈善的原因,至少是原因之一。很多人说金钱买不到幸福,那他一定是还不知道去哪里买。
孤儿院的院长是个年老的修女,她用最大的热情赞美了主让陆宁海的到来。陆宁海把傅家的支票交到她苍老如树皮的手里,也是第一次对她说起了自己的一个私人想法。
陆宁海的父母在他成年后不久就双双过世了,他没有兄弟姐妹,成婚后与妻子感情甚笃,但发妻五年前死于一场交通意外,只给他留下一个儿子。再婚之后,陆宁海的现任妻子一直无所出,他家里人丁单薄,很羡慕别人一大家子热热闹闹凑在一起的气氛。他和妻子努力了几年,但想添个小宝贝的期盼一再落空,医生认为大部分是他身上的原因。这几年,陆宁海年纪渐长,公事繁忙,越来越力不从心,再要个孩子的愿望恐怕是成了泡影。就在不久前,他对现任妻子提出,如果实在生不了,不如趁早收养一个,也算了却一桩心愿。他那不过三十出头的年轻妻子起初还有些想不通,然而经不住陆宁海的再三劝解,想到自己膝下空虚,不用忍受十月怀胎之苦就多了个孩子,也多了份对事业有成的丈夫的羁绊,这才点了头。于是夫妇俩正式把这件事提上了议程,除了托人四处打听有没有合适的领养对象,孤儿院也是陆宁海的选择目标之一,这些被遗弃的孩子多半可怜,要能成功领养,说起来也是件善事。
院长听了陆宁海的这个想法,自然是点头不已,愿意给予最大的配合。她拿出了院里孩子的花名册,表示但凡他看中的孩子,只要符合领养条件的,都可以让他领回家。
陆宁海翻了几下就合上了花名册,对于他而言,孩子就应该是鲜活的,活蹦乱跳的,而不是花名册每个名字下的那一张木讷面孔。他提出在院里转一转,能做一家人,靠的是缘分,眼缘也是其中之一。
老院长欣然陪同,时值午餐时间,按照孤儿院的老传统,每年平安夜院里会为孩子们、教徒和社会上一些好心的捐资者提供圣餐。他们经费有限,菜谱也年年照旧,只有炸鱼和土豆,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这就是无上的美味。几乎所有的孤儿们都簇拥到操场的圣餐派发点前,等着领取自己的那一份,这也给陆宁海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一般来说,我们都建议领养者尽量收养那些年纪比较小的孩子,他们懂的事还不多,对养父母也会比较依赖,比如那个……今年五岁多一点。”院长指着前方不远处的小男孩说道。
陆宁海摇摇头。
“前几个月有人送来了一个女婴,才一岁不到,只是……她有些轻微的兔唇。”院长观察着陆宁海的表情,试探着说道。
陆宁海的确想要个女孩,漂亮的安琪儿,这是他长久以来的梦想。可是院长提到的女婴有明显的面部缺陷,他犹豫了。
“一岁的孩子太小,我工作忙,爱人没有照顾孩子的经验,恐怕不是很合适。”
院长怎么会听不出他委婉的拒绝,正打算耐心地替他继续物色,忽然不远处人头涌动的圣餐派发点传来一阵不大不小的骚动。只听到有一个男孩高声道:“……你跑到这来干什么?”
很快有两个人从人群里挤了出来,一前一后撒腿就跑,后面还有个高个子的白净男孩追了出来,不依不饶地喊着:“就是她,混吃混喝的,别让她跑了。”
他后面还跟着几个年纪大一些的孩子,起哄着一块追赶跑在最前面的两人。
“这帮猴子。”院长脸上有些挂不住,对陆宁海笑着解释,“这都是……”
说话间,追赶的男孩已经招呼了几个同伴先一步跑向孤儿院大门的方向,试图围堵。跑在最前面的是个女孩,她见大门被堵,狡兔似的转身掉头跑向操场的另一端,还不忘拉扯上她身边的小个子男孩。因为跑得急,又要应付身高腿长围上来的追赶者,她左突右晃地,险些撞上和院长同站在操场一侧的陆宁海。
陆宁海侧身避让,才没被撞个正着。
“胡闹,真胡闹!”院长顿足朝那帮孩子喝斥道。
女孩回头朝两个成年人看了一眼,眼光里全是满不在乎的戏谑。跟在她身后略矮些的男孩听到院长的责备却一下慌了神,手里搂着的一包东西掉落在地,几条金黄的炸鱼从纸包边缘散出。女孩见状立即回头,折返几步,俯身想要去捡,可后面带头追赶的白净男孩已扑了上来。
就在这时,陆宁海笑着拦下了追赶的男孩,力道不大,但已然给了那女孩脱身的机会。她迅速冲到孤儿院操场边的围墙旁,借着墙边的一棵桂花树,三下两下地就翻上了墙头,扭身朝追赶的人粲然一笑。
“小偷!她凭什么来这里要吃的?”被陆宁海拦着的男孩不甘心地甩开牵制他的手,大声道:“你拦着我干什么?我是在给大家抓小偷。”
和女孩一伙的小个子男孩见同伴顺利脱身,竟也不跑了,站在墙根下与陆宁海身边的大男孩辩道,“那你也不是我们院里的,还不是一样是小偷,小偷!”他用力地吸鼻子,做了个奇怪的鬼脸。
“我才和她不一样,我们一家都是教徒,给孤儿院捐了钱的。她是什么臭东西?”高个子男孩扬起下巴,继而又看向身旁的院长嬷嬷,像在寻求认同感一般。
院长摇头不语。
“别的不说,一个男孩追着小女生跑有什么意思。”陆宁海笑着说。
男孩显然不服,但碍于对方是个和自己父母同龄的成年人,院长嬷嬷也在,不敢过分胡闹,只得悻悻地走开,跟着他起哄的孩子们也作鸟兽散。
陆宁海对院长说:“我还以为今天这样的日子圣餐是对所有人开放的,尤其是孩子。”
“一般来说我们的食物是为院里的孩子和教徒备下的。”院长嬷嬷略显尴尬,顿了顿又说道,“刚才说话的孩子说起来也姓傅,是岛上傅家的……”
“我倒想知道跑过去的孩子叫什么名字?”院长这么一说,陆宁海已经明白追在别人后头的那个男孩多半是傅家大房一脉所出,不过他并不关心这个。
“哦,那也是个可怜孩子,他叫苏光照,今年十二岁了。”院长见陆宁海有兴趣,连忙朝围墙下的小男孩招手,“阿照,你快过来。”
十二岁,陆宁海惊讶,他以为这个总在吸鼻子的孩子最多不过八九岁。圣恩孤儿院里的孩子多半姓苏,听说是为了纪念建立孤儿院的一位老神父。
苏光照听见了院长的呼唤,有些不知所措。
“过来啊,傻孩子。”院长急了,怕阿照错过这难得的机缘,忙催促道。
陆宁海礼貌地打断了热心的老院长,更正道:“嬷嬷,我说的是翻墙的女孩。”
“她啊……”院长脸上挂着掩饰不住的惊讶,“但她不是我们院里的孩子呀。”
第十二章遍体凉透
圣诞过后没几天就是新年,不过这些节日对于方灯来说没什么意义,最多是隔壁圣恩孤儿院又有免费的大餐发放。
那天阿照招呼她一块去领圣餐,那孩子找方灯难得有这样的好事,高兴得好像自己是这场盛大宴请的主人,方灯当然也不肯错过。本来一切都很顺利,她和阿照各排了两次队,领到了一大包炸鱼和土豆,眼看两天的菜钱都可以省下来了,谁知半路杀出个傅至时。那讨厌的家伙一见到她,就好像闻到鱼腥的猫,非要举发她没有吃圣餐的资格。方灯不想与他纠缠,没想到他居然还拉了一帮喽追上来,要不是孤儿院老修女旁那个陌生人拦了一把,恐怕她要在小王八蛋那里吃了亏。
方灯翻墙脱身,回到住处,回想起傅至时穷追猛打的可恶嘴脸,越想就越觉得生气。当然,再伺机揍他一顿这样的事她不会再干了,傅七会怪她沉不住气,又惹麻烦上身,但如果不这样,难道就没有教训小王八蛋的法子了?
她想起前几天到老杜的店里去买盐,正赶上傅至时买了零食离开。她还是头一回看到男孩子像他一样嘴馋,仿佛不吃那些乱七八糟的零食就会饿死似的。
老杜正在柜台后拿着几枚奇形怪状的钱币研究,看见方灯不忘炫耀,问她认为这玩意儿值不值钱。
方灯原本不愿废话,然而转念一想,没准这稀奇的钱币和傅至时那家伙有关,这才多看了两眼。老杜神神秘秘地告诉她,傅至时经常到店里买吃的,赊了不少钱,被他追讨得急了,就拿了这两枚古币来换。方灯当下心里明白了几分,她还当傅至时家里宠他上了天,每天给那么多零花钱供他买乱七八糟的东西呢。敢情他已经在老杜这里欠了账,又不敢再问家里要,老杜手里用来抵债的两枚钱币多半是傅至时从大人那里偷出来的。
当时方灯暗暗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好歹算是抓到了傅至时的一个把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若哪天小王八蛋找她的茬,她也有法子在他背后捅一刀。果真,消停不了几天,傅至时就又把她惹毛了。
捉贼要捉赃,这道理方灯懂得。她放下炸鱼和土豆就去找老杜,问他借那两枚钱币用用,回头就还给他。老杜是个吝啬鬼,原本是不肯的,但架不住方灯巧笑倩兮软语相求,这于他而言可是难得的福利,当即骨头都酥了一半,喜滋滋地把钱币借给了方灯。
方灯拿到了证据暗喜不已,傅至时说她是“小偷”,她倒要让他父母知道,谁才是真正的“三只手”。为使这个计划收获最好的效果,同时也得在傅镜纯夫妇面前具备充分的说服力,方灯还特意去找了傅七,想和他合计合计,顺便把炸鱼拿去给他尝一尝。哪知道傅七的反应让她大为扫兴,他先是拈着那两枚钱币看了一会儿,漫不经心地说那是什么北洋政府时期的铜元,现在市面上流通得不多,傅至时不识货。可方灯才不在乎老杜是不是赚了一笔,她问傅七这钱币是否是他堂兄家里的私藏,傅七却皱着眉反问她,以老杜的为人,怎么会肯把吃到嘴的肥肉假手他人。
方灯想糊弄过去,傅七见她闪躲,脸色沉得更是难看。他不喜欢她用女孩子特有的小伎俩去获取任何利益,哪怕对方实际上从她那里什么都没有得到。方灯见他不肯帮忙,向他索回钱币,心想大不了自己想办法去揭穿傅至时。
傅七非但不赞同她的做法,还劝她不要把傅至时做的事放在心上。方灯被浇了一头冷水,很是不快。明明是傅至时一而再再而三地挑衅,为什么一到了傅七这里,她想要出口恶气就成了错事,明的不行,暗的也不行,来硬的鲁莽,玩阴的又不应该。她就是个睚眦必报的小人,这是她成长的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教给她最简单有效的法则,只有这样才能让恃强凌弱的人懂得畏惧。她讨厌他做事之前思前想后,说白了就是懦弱。
眼看方灯跳脚,恨声说他向着姓傅的。傅七只是冷冷地告诉方灯,别总以为自己是对的,无论她揍傅至时也好,玩小心机让傅至时父母揍他一顿也罢,除了当时解气,其实什么都没改变,拳头和恶作剧是打不服一个人的。报复的最好办法不是轻举妄动,而是等待时机,当你远远比对方强大得多的时候,就能让他心甘情愿跪下来舔你的脚。
方灯不接受这套说辞,在她看来这都是借口。两人说不到一块不欢而散,方灯拿回了钱币,回去生了通闷气,次日就把东西还给了老杜。接下来一连两天,她都没有理会傅七,傅七也没有找她。
因为元旦的缘故,学校放假了,新年前一天傍晚,方灯拿小碎石去砸傅七的百叶窗,好叫他出来一起去教堂凑热闹。她知道老崔今天去市里采购,估计要晚上才能到家,不知道傅七一个人吃了饭没有。
她手里的小石块在百叶窗上发出清晰的敲击声,过去每到这个时候,他就会佯怒地推开窗让她等一会儿,很快他就会从楼上下来。可这天,方灯手里的几颗小石头都用完了,百叶窗纹丝不动。
方灯开始觉得有些奇怪,傅七这家伙怕冷,冬天最喜欢蜷在家里,今天岛上冷得尤其厉害,他没理由独自出去晃荡。她更注意到,他窗前那盆美人蕉不知怎么不见了,难道他这次真的生她的气了?
她又对着窗口连喊了几声他的名字,没有得到回应才纳闷地回家。左思右想,总觉得奇怪:傅七不是太好说话的人,但也绝对不是个小气鬼,尤其他俩闹别扭,他再不认同她说的话做的事,也不至于如此。现在她都主动去找他了,他没理由故意不搭理啊,更不至于恼她到把美人蕉都扔了的地步。
入夜,阿照来催方灯出发,再晚一些,老教堂人满为患,就挤不进去了。方灯其实已没有去玩的心思,但又不能一直坐在家里想破脑袋干等。她下楼的时候恰好遇见老崔提着大包小包回来,就连忙让老崔回去看看傅七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崔也一头雾水,还直说早上出门前小七就跟他说过今晚不用做饭,他多半会和方灯去教堂看唱诗班表演,顺便在外头吃馄饨。方灯心里更觉得不对,这么说起来,傅七压根就没有生她的气,请她吃馄饨更是他见她不高兴时惯做的事。她催促老崔赶紧开门,自己也打算跟上去,唯恐他又病了。走近他窗下时,忽然一个破碎的花盆跃入她的眼帘。
那正是傅镜殊窗台前的美人蕉,此时花盆四分五裂,里面的泥土都撒了出来,看样子竟像是被人从二楼窗口扔下来才砸成了这副模样。正惊疑交加间,老崔也匆匆跑下楼,说小七不在屋里,最奇怪的是钥匙没带,连外套都没有穿出去。
“难道七哥自己跑出去玩了?”阿照和方灯面面相觑。
方灯摇头,不要说傅七不是贪玩的人,他就算有事出去,也断不会那么匆忙,再说那盆美人蕉摔得也实在蹊跷。
老崔也有些沉不住气了,搓着手道:“那孩子究竟是去了哪里?也不说一声……方灯,他真没去找过你?”
“他要是去找我,我还会在这儿吗?”
“不行,我得去找找他。”老崔说着就走。
“我也去。”阿照也跟了上去。
瓜荫洲就那么丁点儿大,两个人分头去找一个人已经足够。方灯怕傅七只是出去转转,过一会儿就会回来,便回了自己住的小阁楼,靠在窗边等,只要他出现在巷口,她一眼就能看见。
方学农又没在家。最近他老是混在外头,不到深夜很少出现在住处,方灯有时随口问他去了哪里,他也让她不要管。平安夜方灯领回来特意给他留的炸鱼和土豆他都没顾上吃,换做往日,早饿死鬼投胎一般用来送了酒。方灯心浮气躁,哪里顾得上去管那酒鬼去了什么地方,胡乱将快要变质的炸鱼和土豆扔进了垃圾桶。
傅镜殊没有如方灯所期待的那样出现在她视线中,反而老崔和阿照先后回到了傅家园。方灯跑下去,果然,他们去遍了傅七可能去的地方,都没有发现他的踪迹。
“该不会出什么事了吧?”方灯心急如焚。
“不能啊,光天化日的,我才离了岛一天,早上他还好好的。”老崔嘴上这么说,脸色却有些发白,犹豫着问,“要不我到派出所去一趟?”
“那也得等人不见了四十八小时后警察才会管。”阿照人小鬼大,“我就觉得七哥那么聪明,能出什么事?他一定是闷了,自己出去逛逛。哎,姐,你怎么走了?”
阿照摸不着头脑地目送方灯走开。
方灯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在那里待不下去了,她只想找个地方静一静,有种不祥的预感包裹着她。这事派出所警察一时间还不会管,阿照和老崔都还抱着他只是临时有事不在,很快就会回来的侥幸。可她隐约觉得不是这样,他是那样谨慎自制的一个人,上次淋了雨生病躲在屋子里不肯见人已经是他做得的最出格的一件事。方灯甚至有种直觉,傅七窗台下摔碎的美人蕉就是他向她传达的某种暗示,他忽然消失不见,一定没有那么简单。
傅镜殊一夜未归,方灯彻夜难眠。后半夜,方学农回来了,嘴里哼着歌儿。他最近每次回来都是一副酒足饭饱的样子。
方灯撩开间隔的布帘,坐起来问:“去哪混到这时候?”
“有人请老子吃饭。”方学农信口答道。
谁会请他吃饭?而且还是一连几天地招待着,方灯不信他有这样的人缘。这时她注意到,她父亲随手搁在饭桌上的那半瓶酒也和以前不一样,不再是老杜店里那种散装的廉价货。这酒究竟多少钱一瓶她不清楚,但至少不是老酒鬼能够负担的。
“谁那么大方?”
方学农有些不耐烦,“工地上的几个兄弟邀我去喝酒罢了。”
岛上为发展旅游业,最近又新建了一间大酒店,工地上多了不少打工的岛外人,他怎么会那么快和这些人混在了一起?方灯忽然想起,就在两天前,她看到许久不见的崔敏行又出现在岛上,还和方学农走在一起。方灯当时心里虽厌恶,但也只觉得他俩本来就是一丘之貉,混在一起臭味相投,也是正常。也许是她多心,今天傅七的失踪又让她心神不宁,方灯忽然感到好像有哪里不太对劲,一时间却又说不上来。
方学农见女儿眼神直勾勾的,还以为她是在盯着他的酒瓶看,得意地说:“你知道这酒多少钱一瓶吗,说出来怕吓到了你。”
方灯的心确实怦怦跳个不停,但是却并非因为父亲的那瓶酒。她有些知道自己为什么不安了,崔敏行突然出现在岛上,又和她一贯厌恶傅家的混账父亲走得很近,老家伙还莫名地被人好酒好肉地招呼着……这事会不会和傅七有关,难道真有这么巧?方灯越想越觉蹊跷,这事处处透着诡异,那巧合背后藏着的某种可能性让她不敢往深处想。
“酒是崔敏行给你的?”她试探着问。
方学农脱外套的动作忽然慢了下来,他已经熄了灯,却能感觉到他的女儿静静坐在那里冷眼看着他,这种感觉让他警惕,并且很不舒服。
“小孩子家家管那么多干什么?”过了一会儿,他说道,“你怎么会忽然提到他?”
方学农虽不承认,但他的反应让方灯更为狐疑,她怕父亲起了疑心,口风更为掩饰,就换了种语气。
“随口说说罢了,我也只见过他请你喝酒。”她又做出平日里惯常的讥诮口吻,“不过想想也不可能,你要钱没钱,要本事没本事,人家凭什么成天招待你呀,这酒不会是你骗来的吧。”
方学农果然脸上挂不住,他最不喜欢女儿用这种口吻跟他说话,在外面他可以被别人看不起,但是在家里不行。
“你懂什么,死丫头,这样看扁你老子,迟早我要让你们知道,我比你们想得有能耐多了。”
“你能有什么能耐,说出来让我听听?”方灯失笑。
方学农却没有顺着她的话往下讲,胡乱地塞给她几张钞票,“老子的事你少管,喏,这是下个礼拜的菜钱。”
方灯凑近看了看,是比往常要多些。这时,她父亲想起了什么似的,又从口袋里抽出十块钱,“这个你拿去买点书什么的。”
他竟然给她零花钱,这可是少有的事。方灯挤出几分笑容,惊讶地拿着钱问道:“你最近捡钱了,还是赌钱赢了一笔?”
方学农往竹床上一倒,蒙头就要睡过去的样子,嘴里哼哼唧唧地应了句,“你等着吧,别以为你老子我一世窝囊。”
方灯默默把钱收在枕头下面,方学农如雷的鼾声很快响起,她却更加心绪不宁,辗转着,仿佛头下面枕着的是一盆烧红的火炭。
方学农这一觉睡到了第二天下午,期间方灯出去了一趟,得知傅镜殊依然没有消息,老崔依旧在岛上寻找。她回到小阁楼时,方学农正打着呵欠往身上套衣服,人却站在窗边,一个劲地朝着对面张望,见到女儿进屋才转身说道:“我待会儿要出去,岛上的董家老头没了,要我去帮办丧事,今晚就不回来了。”
方灯漫不经心地点了点头。
“你耷拉着脑袋干什么,整天一副丧气样。”方学农把手放在门上,回头看了女儿一眼。他往日倒鲜少在乎女儿高不高兴,心里在想什么。
方灯懊恼地回答:“傅镜殊那家伙一天一夜不见人影,不知道跑哪去了?”
方学农背对着女儿,嘟囔道:“我早说让你留心别被他骗了,小野种都是没根的,没准哪一天他翻脸不认人就自个儿远走高飞了,跟他忘恩负义的老子一样。”
方灯听着方学农下楼的脚步声,等到那声音远了,她立刻扑到他的床边,用力揭开被子,又伸手在他枕头和床单下摸索。最后她在方学农床头后面的墙洞里找到了一个油纸包住的东西。那墙洞也就半块砖的大小,和别的墙壁一样被报纸糊着,又藏在床头的靠板后头,如果不是方灯几乎摸过了每一寸能找的地方,又发现那处的报纸有新糊上的水痕,恐怕很难发现。
她搜索的时候像疯了一般,纸包被拿在手里时却犹豫了,长吁了一口气,才带着几分恐惧将它打开,就仿佛是开启了潘多拉的盒子。
纸包里的东西平淡之极,除了几百块钱,还有一把半旧的木梳子,像是朱颜姑姑以前用的那把,上面还缠着几缕发丝。梳子的下方是一面精致的小镜子,方灯哆嗦着将它翻了过来,这东西太过眼熟,有人曾答应她将它一直带在身上,不用费心去分辨,她也能将背面那两行小字铭记于心——“不离不弃,是谓真如”。
方灯只觉得眼前一黑,跌坐在身畔的竹床上,破床发出古怪的吱呀声,像尖锐的喘息呻吟。她用手紧紧捂住面颊,在整个包裹着她的黑暗中遍体凉透。
第十三章黑暗与光
方学农在岛上转悠了一圈,拎着他舍不得一下子喝完的半瓶好酒去了岛上的小饭馆,饱餐了一顿出来,半仰起头吐起了烟圈。他没有去什么死了老头子的董家,而是沿着小岛外围的海滩一直朝东走。
瓜荫洲的西边地势平坦,人口密集,各种民居和商业建筑聚集于此,东边则被海滩和几个土坡占据着,过去这里曾有个小型货运港口,随着新渡口的建成,近十多年来已经半成荒废。方灯对这一带远不如父亲方学农熟悉,加之少了曲折小径和重重绿荫的掩护,她不敢跟得很近。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