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高阳慈禧全传

_39 高阳(现代)
  荣寿公主不作正面回答,只说:"要有薛福辰那样的人就好了。"
  薛福辰当年曾为慈禧太后治愈骨蒸重症,他本来是直隶的候补道,出于李鸿章的专折保荐,慈禧太后迟疑地说:"如果降旨命各省保荐名医,外头又不知道会造什么谣言?""是!"荣寿公主看她意思并不反对宫外召医,便即说道:
  "老佛书何妨问一问军机?"
  "嗯!"慈禧太后点点头,"我知道了。"
  过了几天,慈禧太后在单独召见奕劻时,忽然想到此事,提了起来,奕劻回奏:"奴才前年的一场病很重,是袁世凯荐了一个西医来看好的。"
  "喔!"慈禧太后问道:"此人叫什么名字,如今在那儿?"
  "这个西医叫屈永秋,广东人,天津医学馆出身,医道很好。不过,西医用的药,跟中医不同。"奕劻答说:"这屈永秋现在是袁世凯那里的医官。"
  "中西医药是一样的,只要治得好病,就是好医生。你告诉袁世凯,让那姓屈的,来替皇上看。"
  奕劻不敢怠慢,当天就用电报亲自告知袁世凯。语焉不详,只说赶快派屈永秋进京,为皇帝诊脉。等袁世凯问他,如何?奕劻却又答说,只是精神委靡,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病象。
  这就奇怪了!袁世凯猜疑满腹,不知奕劻为何有此突兀的通知?皇帝既然没有明显的病象,何以突然召医,而召的是西医?心想得找个人来参赞一下才好。
一百七十一
  北洋幕府中,人才济济,各有所长,但象这类事故,需找工于心计的人来研究。想一想,有了一个人。
  这个人叫杨士琦,字杏城,是杨士骧的胞弟,也是袁世凯未来的儿女亲家,现任商部左丞,派在上海管理电报局。因公北上,在天津小作勾留,此人素有智囊之称,正宜请教。
  听罢缘由,杨士琦开口说道:"四哥,你听说过没有,荐医有三不荐?"
  "没有听说过。"
  谁也没有听说过,是杨士琦临时杜撰的。他一面想,一面说:"医生不好不荐;交情不够不荐;病人无足轻重不荐。"
  袁世凯想了一下问道:"前面的两不荐,都容易明白,何以谓之病人无足轻重不荐?"
  "病人无足轻重,死也好,活也好,没有人关心,荐了医生去,未见得受重视,却又何苦来哉?再说,七年之疾,求三年之艾,唯有病家重视病人,料量医药,才会十分经心,倘是无足轻重的病人,煮药调护,漫不经心,虽有名医,何能奏功?"
  "啊!啊!杏城,你看得真透彻!"
  "四哥,"杨士琦放低了声音说:"上次南郊大典,我有执事,在天坛站班,皇上步行上坛,我看得清清楚楚,连靴子都是破的。这倒想,开出方子来,如有贵重药在里面,谁能担保御药房一定会按方子照抓不误?"
  "这很难说。"
  "那就是了!虽说西药和中药不同,道理是一样的,如果动了手脚,不按方子配,屈永秋能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那还用说?"袁世凯皱眉了,"看来以回谢为妙。"
  "是的。"杨士琦又说:"这件事千万做不得!医而有功,老太后未见得高兴,医而无功,甚至出了'大事',四哥你跳到黄河都洗不清了!"
  听得最后这一句,袁世凯憬然而悟,悚然而惊!有戊戌告密这一段不易磨灭的往事在,谁都知道他是皇帝的不忠之臣,如果皇帝因为经屈永秋的诊治而病起变化,以至大渐,大家都会疑心他有弑君的逆行。真是跳到黄河都洗不清的嫌疑。
  "高明之至!"袁世凯的主意打定了,不过要推掉这件事,亦不是一句话的事。"杏城,"他说,"庆王是奉懿旨交办,不管其中是何作用,我总得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推辞。请你再替我想想,应该怎么说?"
  "不能说屈永秋的医道,并不如外间所传,这成了砸他的招牌。不如屈永秋自己也病了。"
  "好!就这么办!"
  于是,袁世凯将屈永秋找了来,亲自将这件事告诉他,问他的意见如何?
  屈永秋倒是跃跃欲试,口中答说:"请大帅吩咐。"而脸上却有掩不住的兴奋。
  "这原是件好事。以你的医道,着手成春,不但名利双收,而且各国使馆,都很注意皇上的病势。所以,你如果医好皇上的病,一定还会名扬国际,连带我的面子也很光彩。可是,我把你当做自己人,有句逆耳的忠言,不知你爱听不爱听?"
  "大帅言重了!"屈永秋脸上的兴奋,一扫无余。
  "宫中的事情很难办,尤其是牵涉到皇上,更是吃力不讨好。你的医道高明,不错。可是,西医的规矩,太监不懂,臂如按时量体温,只怕他们连体温表上的度数都看不懂。"袁世凯突然问道:"庭桂,你知道宫里喝香槟怎么个喝法?"
  "庭桂"是屈永秋的别号,他摇摇头说:"不知道怎么喝法,想来总是用冰镇过了再喝。"
  "那有这么讲究,"袁世凯说:"是太监不知道该这么讲究!宫里所有的香槟,都是由太监事先用锥子在软木塞上钻了洞的。"
  "那不是泄了气吗?"
  "就有那种泄气的事。为的是香槟一开塞子,有很大的声响,泡沫乱涌,搞得一塌糊涂,在御前失仪,是很重的罪名。太监为了自己保平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你不能随时守在御前看护,试问,你怎么医得好皇上的病?"
  "是,是!"屈永秋如释重负似地,"幸亏大帅教导,这个差使不能当!"
  "是上头交代,我也不能教你不当这个差使。"袁世凯略作沉吟,"庭桂,只有一个法子,你才可以不当这个差使,从今天起,你就装病请假。装要装得象,少出门,更不能跟人去谈这件事。"
  屈永秋自然如言遵办。袁世凯便先用电报回复奕劻,说屈永秋告了病假,力疾从公,自是分所当为,但本人有病,精力不济,"请脉"或恐不准,所以再三恳辞。此外,又示意奕劻,他想到京里面谈一切,请奕劻找个理由,能让他到京里去一趟。
  这个理由不难找,以练兵处筹划改编各省防军,以及其他军制的厘订,必须召袁世凯面商为名,很容易地就让袁世凯进了京城。
  一到京,宫门请安,本来是奉行故事,递一个请安折子,便可自行其便,那知非常意外,竟然传旨,即时召见。
  这一下,袁世凯有点抓瞎了。第一是穿的行装,除非巡幸在外,不能以行装陛见,临时找一套合于他五短矮胖身材的补褂,相当费事。这犹在其次,最令人惴惴不安的是,不知慈禧太后何以破例召见?想来必是有特别缘故,而此特别缘故是什么,茫无所知。
  因此,在养心殿进见时,袁世凯格外加了几分小心,进殿行完了礼,慈禧太后照例闲闲问起,气候是否正常、民情可还安谧,以及有些什么好官之类有关吏治的话。然后话锋一转,很自然地谈到正题。
  "你跟张謇很熟,是不是?"
  袁世凯不知慈禧太后何以忽然提到此人?便很谨慎地答说:"臣前在吴长庆营里,张謇是吴长庆的文案,臣因为他文字很好,常向他请教。从光绪十二三年以后,臣跟他就很少往来了。"
  "是很少见面呢?还是很少书信往来?"
  问到这一句,袁世凯知道事出有因,略想一想答说:"臣公务较繁,很少给他写信,张謇一年总有两三次给臣来信。"
  "倒是说些什么呀?"
  "张謇在南通州开垦办实业,有时要臣帮忙。臣以为张謇办的事业,于国计民生,都有裨益,所以量力而为。"袁世凯加重了语气说:"至于跟国计民生无关,私人请托的事,臣不敢徇私,总是婉言回绝的。"
  "最近呢?"慈禧太后问说:"有信给你吗?"
  最近没有,六月间有一封。袁世凯想到张謇的那封信,心中一动,知道慈禧太后注意的就是这件事,决不隐瞒。于是据实答说:"张謇夏天有一封信给臣,是谈什么立宪,臣一直没有复他。"
  "喔!"慈禧太后终于问出来了,"那封信怎么说?"
  那封信的内容,袁世凯记得很清楚,说是"公今揽天下重兵,肩天下重任矣!宜与国家有死生休戚之谊,顾已知国家之危,非夫甲午、庚子所得比方乎?不变政体,枝枝节节之补救无益也!不及此,日俄全局未定之先,求变政体而为揖让救焚之迂图,无及也。"又说:"日俄之胜负,立宪专制之胜负也!今全球完全专制之国谁乎?一专制当众立宪,尚可幸乎?"又说:"日本伊藤板垣诸人,共成宪法,巍然成专主庇民之大绩,特命好耳!论公之才,岂必在彼诸人之下,即下走自问,亦必不在诸人下也!"
  凡此议论,何可直奏?袁世凯忖度这封锁在自己签押房里保险箱中的密件,决无泄漏的可能。因而决定瞒一半,说一半。
  可说的是,张謇主张立宪,而且颇有志用事,要隐瞒的是张謇对他的期望,以及批评专制的不是。主意打定了,措词却还待斟酌。
  转念又想,不管怎么说,都非慈禧太后所乐闻,倒不如一言表过,因而出以轻蔑的语气答说:"无非书生之见而已。"
  果然,慈禧太后不再问了,换个人谈谈:"据说张之洞、魏光焘也赞成立宪。你听说了没有?"
  听得这话,袁世凯突然省悟,此一刻正是可以有所表白的好机会。"我也听说了。"他毫不含糊地回答,"督臣张之洞、魏光焘打算合词奏请立宪,因为臣忝居畿辅,想邀臣会衔出奏。托人来说,臣已经回绝他了!"
  其实这正就是与袁世凯二十年不通音问的张謇,突然致书期许的原因,而张謇亦非真的以日本明治维新以后,促成立宪的名人相期,只是张之洞鉴于当年东南互保的往事,认为对朝廷献议大兴革,非有权势的督抚联合一致不可,所以极力敦促张謇作此表示。
  当然,这样答奏是一定会获得嘉许的,慈禧太后和颜悦色地问:"袁世凯,我知道你心地很明白,照你看,咱们中国能不能立宪呢?"
  "不能!"袁世凯简截了当地答。
  "为什么呢?倒说个道理我听。"
  "中国的百姓,民智未开,程度幼稚,是故圣经贤传上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以专制统治,反而容易就范,立宪之后,权在人民,恐怕画虎不成,会发生种种流弊。"
  他这面说,慈禧太后那面不断点头,话锋很快地一转,问起日俄战争。
  "袁世凯,你向来会练兵,会带兵,你看日本跟俄国这个仗,会打到什么时候才能完?"
  "俄国的败象已成,沈阳一仗,俄国败得很惨,旅顺已经让日本沉了几艘兵舰在港口封锁住了。日本的第三军由金州往南打,离旅顺只有几里路。臣听说旅顺的俄国司令官,在夏天就要投降,他部下的将校不答应,所以又拖了下来。"
  "照你这么说,战争很快就可以有结果了?"
  "是!"袁世凯紧接着说:"就怕俄国皇帝不服输。臣有谍报,俄国在波罗的海的舰队,已经往东调过来了。只怕还要狠狠打一仗。"
  "他们在海面上发狠,倒还罢了,陆军在咱们中国的地盘上,大打特打,真正是'城门失火,残及池鱼',想想都窝囊。""皇太后、皇上明鉴!"袁世凯说:"关外百姓虽吃了苦,换来的好处也很大,将来俄国打败,自然不退兵也得退了,这于中国的益处极大。"
  "你看,"慈禧太后很关心地,"会不会前门拒狼,后门进虎,俄国人去了,日本人又霸占咱们的地方?"
  "皇太后的睿虑极是!臣就为了怕日本人将来霸占不走,所以下了功夫,暗中帮日本人的忙。如今放交情给他,也就是拿面子拘住他们,将来教他说不出蛮不讲理的话。"
  "嗯,嗯!这是不错的!不过,你也得顾到咱们中立的身分,别惹火烧身。"
  "是!"袁世凯答说:"此所以自己发愤图强最要紧!唯有自己的兵力够,能守得辽西,不但俄国人不敢过来,日本人也不敢小看中国。"
  "嗯,嗯!"慈禧太后深深点头,"新建陆军,已经有三镇了,还够用不?"
  "以中国幅员之大,三镇兵守北方都不够。"袁世凯说:
  "臣打算再编一镇。"
  "那就是第四镇?"
  "番号还没有定,等臣跟庆亲王商量以后奏闻请旨。"
  "喔!"慈禧太后问道:"这一镇兵,已经有了吗?"
  "是!臣打算拿武卫右军编成第四镇。"
  "武卫右军不是你从前带的队伍吗?"
  "是!"
  "你打算派谁当统制官?"
  "臣拟保荐段祺瑞充任统制官。他是在德国学炮兵的,为人勇毅深沉,操守极好,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武将的操守最要紧,不然不能约束士兵,纪律一坏,百姓看见就怕,那里还能打胜仗。庚子那年,一路到山西,再到陕西,我就没有看见过有纪律的队伍。从前荣禄常说你会练兵,讲究纪律,所以我放开手让你去办。新建陆军不光是阵法武艺要练得好,更要把旗营、绿营、湘军、淮军的暮气腐败,切切实实扫一扫!"
  "是!皇太后对中国旧式军队的毛病,烛照无遗,臣蒙皇太后、皇上栽培,天高地厚之恩,感激莫名。如今厉行新政,发愤图强,臣必当尽心竭力,勉力图报。"说着,袁世凯"冬、冬"地碰了两个响头。
  "皇上有什么要问袁世凯的?"
  这天皇帝精神比较好,想起有件事可以问一问,以补慈禧太后垂询之不足。"有个严修在你幕府里吧?"
  "是!"袁世凯答说:"在臣衙门总办学务处。"
  "这个人怎么样?"
  严修字范孙,天津人,光绪九年的翰林,又应经济特科中式,一向对教育最热心,是袁世凯在直隶办学堂,自以为可以匹敌张之洞的一个得力助手,当然大加揄扬,说他人品学问,都是第一流的。
  "直隶学堂办得很多。可是,听说学生并不踊跃,你得告诉严修,要想法子劝学才好。"
  听得这话,触及袁世凯的痒处,将自己要说的话,考虑了一下,认为不致违忤慈禧太后的意旨,而必为皇帝所乐闻,大可说得。
  想停当了,毫不含糊地回奏:"科举不废,学校不兴。窃以为劝学之道,最有效不过明诏废除科举。"
  "你这话,"皇帝微感诧异,"跟以前所奏不符啊!"
  袁世凯在去年张之洞会同吏部尚书张百熙、户部尚书荣庆定学制时,曾经上过一个奏折,建议分科递减,废除科举。从光绪三十二年丙午科乡试开始,递减中额三分之一,至光绪三十八年壬子科减尽。九年中,各省开办学校培育人才,应可见效,而科举既停,读书人只有从学校中讨出身,则筹办经费与投考学生,一定两皆踊跃。
  这个分科递减的渐进之法,张之洞深表同意,所以袁世凯请他领衔会奏。事实上亦唯有探花及第的张之洞,才够资格说这话。袁世凯连秀才都不是,若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昌言废除科举,则必招来无数嬉笑怒骂的讥评,变成自取其辱。
  就这样,仍然遭到极大的阻力。首先是王文韶,说到废科举,认为从此将失尽天下士心,而且亦必然埋没真才,所以痛哭流涕地以去就力争。其次是瞿鸿玑,亦颇不以此举为然。无奈负海内清望,作为士林魁首的张之洞极力主张,结果还是如此"量为变通"地下了明诏。只是为恐激起反感,不但上谕中加强抚慰的语气,办法中亦仍留下许多迁就之处。而因为如此,大家都还存观望之心,认为八股可废,科举是决不可废的。
  如今听得皇帝指责,袁世凯自亦有话分辩:"臣的原奏,本就说过,'科举一日不废,学校一日不兴,士子永无真实之学问',至于分科递减,是不得已之计。自上年十一月颁诏,将近一年工夫,臣虚心体察,方知科举一日不停,士子都有侥幸中式之心,学校决无大兴之望。伏惟皇太后、皇上宸衷独断,颁赐明诏,毅然废除科举,国家才有富强之望。"
  这番慷慨陈奏,皇帝颇为动容,无奈他作不了主,所以保持沉默,让慈禧太后去作裁决。
  "八股废了,我很赞成,科举要废,我亦赞成。人才固然要科举中出来,不过科举并不是培植人才的好办法。有些人那怕中了状元,象崇绮,心地仍旧不大明白,担当不了大事。不过几百年下来的制度,也很鼓励了有志气肯上进的人,如说立时立刻,要废就废,这对民心士气很有关系。我看,"慈禧太后很婉转地说:"还得缓一缓,看一看,慢慢商量着再说。"
  "是!"袁世凯很见机地,"臣亦是一时之见,未必全对。皇太后唯恐废科举影响民心士气,臣当细心考查,另行奏闻。"
  "对了!你一方面多考查考查,一方面跟张之洞他们好好商量。"
  "是!"
  等了一会,慈禧太后再无别话,皇帝便说:"袁世凯,你跪安吧!"
一百七十二
  回到北洋公所,已有盈门的访客。以前李鸿章督直时,每次进京寄寓贤良寺,亦有这样的盛况,所不同的是访客的身分。李鸿章自同治十三年文华殿大学士去世,接替了他的殿阁,即为内阁首辅,而且既是中兴勋臣,又是翰苑前辈,所以红顶花翎的宾客,无足为奇。
  这一层上头,是袁世凯无论如何比不上的。他的访客,不是京堂,便是道员,尚书侍郎大致都是前辈,听说他来了,充其量派名听差持名刺致意而已,翰苑中人,更是绝无仅有。较之李鸿章当年,相形逊色,自不待言。不过,这也有好处,那些来访的京堂、道员,大致不是谋差,便是托事,可以不见,见了亦只是三五句话,便可打发。
  但有位访客,却是不能不见,而且一见便有谈不完的话,那就是外务部会办大臣,兼内务府大臣的那桐。
  "听说一到就叫起。"那桐笑着恭维:"四哥的帘眷,可真是越来越隆了。"
  "得,得!琴轩!"袁世凯撇着京腔说:"你可别给我念喜歌儿了!一到就叫起,可不是好事。"
  "谈了些什么?"
  "谈张季直给我的一封信……。"
  听不到几句,那桐的脸上,笑容尽敛,袁世凯本就疑心其中有文章,见此光景,越觉所疑不虚,因而亦就纤细不遗地,将慈禧太后问及此事的经过,都说给他听。
  "必是瞿子玖给你下了药了!"那桐用低沉的声音说:"四哥,你可得留点儿神,有两件事,很有人在议论。"
  "那两件?"
  "一文一武!文的是你跟张香涛主张废科举,张香涛的火候够了,别人不敢拿他怎么样。你可犯不着得罪王夔老、瞿子玖他们。"
  "原来瞿子玖也是主张维持科举的?"
  "当然罗!不然那里来那么多门生、小门生?""啊,啊!原来如此!"袁世凯恍然有悟,接着又问:"一武呢?说我练兵太多?"
  "对了!练兵就要费饷,自然有人不高兴,有个说法很可怕,说是内轻外重,尾大不掉!"
  袁世凯矍然而惊,"这是瞿子玖的说法?"他问。
  "你不用问是谁的说法!反正上头能听得到。"那桐又说:"瞿子玖上次虽碰了个大钉子,帘眷未衰,所以毫无怯意,仍旧跟岑三很近,几乎每半个月就有信件往来。"
  袁世凯只点点头说:"琴轩,你是知道我的,忝在北洋,我的责任很重。如今别的不必说,只说日俄开战这件事好了!"
  袁世凯顿一下,继续说:"两帮混混,在人家家里打得一塌糊涂,作主人的倒说'严守中立',这不是笑掉人大牙的话吗?为了所谓'守中立',我不知道费了多少事,为的是希望日本胜了,东三省还有物归原主的希望,倘或俄国胜了,咱们就撤到山海关也还不知道守得住守不住。那时候练兵就不止一镇、两镇了!"
  "我知道你的苦心,可是别人不知道。练兵要筹饷,四哥,"
  那桐规劝着,"你也别太自讨苦吃。"
  "我何尝愿意自讨苦吃?时势所逼,只有尽力而为,兵我是得练。"
  "饷呢?"那桐说道:"你可不比李文忠那个时候。"
  "有土斯有财的道理是这样的。"袁世凯说:"如果两江、两广在咱们自己手里,我怕什么?"
  "两广?"那桐吐一吐舌头,"你不怕岑三跟你拚命?"
  "别人怕岑三,我不怕他。"
  "啊!"那桐突然说道:"我想起来了,我给你做个媒如何?"
  "给我做媒?"袁世凯愕然。
  "你看我,"那桐失笑了。"说话都说不利落了。我给府上做个媒,一个是人家看中了你的一位少君,一个是我听人说起,似乎门也当,户也对!"
  "是那两家高门?"
  "先说看中五世兄的,不是外人,是陶斋。"那桐问道:
  "莫非他没有在你面前提过?"
  "原来是陶斋。"袁世凯得意地笑道:"他的眼力真不坏!"
  原来袁世凯这时已有五位夫人,六个儿子了。长子克定,字云台,是元配于夫人所出。次子克文,三子克良同母,就是袁世凯的三位"高丽太太"中的第二位金氏,在姨太太中是第三位。另外两位"高丽太太",一姓白,生子克权,排行第五;一姓李,生子克瑞,排行第四。大姨太沈氏无出,五姨太杨氏生子克桓,排行第六。
  袁家"克"字排行的这六位兄弟之中,资质最好的是老二克文与老五克权。克文字豹岑,这年才十五岁,聪明绝顶,但与他的长兄相反,不喜经济实用之学,而讲究词章,喜欢金石,旁及音律,凡是所谓"杂学",无不涉猎,已颇有些名士派头了。
  克权字规庵,年方十岁,已通平仄,能够做诗了。读书不但敏慧,而且中规中矩,颇为袁世凯所钟爱。袁家的宾客,凡曾见过克权的无不誉为跨灶之子,端方尤其赞赏,所以托那桐来做媒,说来绝非意外。
  "怎么样呢?"那桐问道:"能赏我做媒的一个面子不?""言重,言重!"袁世凯答说:"以我跟陶斋的交情,不是老哥所命,我还能有什么话说?只不知道是陶斋的那一位小姐?"
  "当然是最小的那个。"那桐答说:"长得很俊,家教也好。"
  "那更没话说了。"袁世凯又问:"还有一家呢?"
  "是张安圃。"那桐说:"安圃多子,最小行十二,名叫元亮的那一个,头角峥嵘,跟你家大小姐年岁相当,你看如何?"
  那桐所说的张安圃,就是现任广东巡抚张人骏。张人骏的叔叔张佩纶,很看不起袁世凯,但张人骏跟他的关系不同,袁世凯当山东巡抚时,张人骏是他的藩司。张元亮他也见过,只是年岁方幼,已不大记得起了。
  "琴轩,"袁世凯对这头亲事,觉得需要考虑,便找个借口,"儿子的亲事,我可作主,嫁女儿就不同了。请让我跟内人、小妾商量了再说!"
  "当然,当然!"那桐连连点头,"我改天来听信儿。"
  袁家眷属都在天津,那桐总以为袁世凯要等回去以后,跟于夫人以及他的长女伯祯的生母二姨太太商量停当,才有回音。那知不然,第二天便有了消息。
  原来袁世凯这天晚上,通前彻后想了一遍,忽有省悟,正途出身的大老,有大门生、小门生为之羽翼,一旦入阁拜相,势力已遍布京里京外,根深蒂固,不易摧折。从前左宗棠斗不过李鸿章,李鸿章又斗不过翁同龢,道理都在这上头。自来宦途中最重师门之恩、同门之谊,说是尊师重道,无非门生话,究其实际,无非富贵相共,休戚相关,门生捧老师,老师提拔门生而已。
  论到这一层关系,自己决不能跟瞿鸿玑相比,不过别人有门生,自己有儿女,儿女亲家之亲密,决不下于师生。他在想,长子克定已经成婚,娶的是吴大澂的女儿;次子克文亦已定亲,定的是籍隶安徽贵池,当过驻英公使,广东巡抚刘瑞芬的孙女儿。这两家都是高门,但亲家与亲翁,皆已下世,无足为助。如今与端方、张人骏结成亲家,彼此呼应,缓急可恃。尤其是张人骏在广东,力虽不足以箝制岑春煊,至少可以使他稍存顾忌,若有机会扳倒岑三,张人骏顺理成章地升任总督,那一来自己的势力就非瞿鸿玑所可轻侮了。
  既已作了决定,便无须再费周折,袁世凯直截了当地告诉了那桐,愿以长女许配张家。为了照顾自己所说过的话,他附带说明,已经用电报征得于夫人及二姨太的同意。
  这对做媒的那桐来说,面子十足,当然也很高兴,特设盛宴款待袁世凯,但设席不在他的颇饶花木之胜的金鱼胡同住宅,而是借庆王府的花厅,这是为了迁就奕劻这位特等陪客。因为照规制,亲王、郡王是不赴大臣家的宴席的。
      ※        ※        ※
  饭罢茶叙,恰好外务部送来一通急电,说守旅顺的俄军,终于投降了。从辽阳大战结束,日本对旅顺发动了三次总攻击,都是劳而无功,到了十月二十,续调援军,发动第四次总攻击,经过九天的血战,以一万七千人的前赴后继,不死即伤,毕竟突破困境,攻占了军事地图上称为"二○三高地"的老虎沟。经过整顿部署,将旅顺东、北两面的要地东鸡冠山、二龙山、松树山逐步占领,旅顺的俄军司令斯图塞尔知道无法再守了,树白旗投降,将校八百七十多,士兵两万三千五百人,皆成俘虏。
  日军的捷报,等于袁世凯押中了一宝,彼此庆幸之余,正好以此为话题,谈东三省的未来。袁世凯认为日军必胜,已成定局,虽然俄国决定以波罗的海的舰只,编为第三舰队,东来参战,但很难扭转战局。俄国同盟,波折甚多,旅顺一失,德国必然见机而作,更难成盟。看样子只要有大国如英、美出来调停,日俄很快地就会谈和。
  "能收回东三省,太后一定会很高兴。"奕劻很兴奋地说:"李少荃惹出来的大祸,从我们手里把它料理清楚,这件事做得很对得起列祖列宗了。"
  "是!"袁世凯说:"王爷在日本公使那里,还得多下点工夫。"
  "当然,当然!"奕劻连连点头,"我不会放松的。"
  "设行省之议,不妨及早筹划。"那桐接口问道:"不知道上头跟王爷提过没有?"
  "提过一次。"奕劻说:"上头似乎还是看中了赵次珊。"
  那桐与袁世凯对看了一眼,都不作声。袁世凯跟那桐隐约谈过,如果东三省设行省,一总督三巡抚,最好都能派"自己人"去。如今奕劻所说,似乎一时还无从措手,只好看以后情势再作道理。
  "此事还早,倒是有件事,两位不妨参赞一番。"说着,奕劻从抽斗中取出一份抄件,顺手交给了袁世凯。
  这个抄件是两通奏折。一是署理两江总督端方代奏修撰张謇的条陈,建议在徐州设行省。另一个是监察御史周树模所奏,建议裁撤漕运总督一缺,说到理由,条条是道。
  漕运总督管理漕粮由运河北运的一切事务。漕船有帮,称为"漕帮",由明朝的"卫所"演变而来。至今还保留着沿运河的直隶、山东、江南、江西、浙江、湖广诸卫所,每一个卫所之下,又分多少卫、多少所、多少帮。管事的首脑,在卫称为"掌印守备",在所、在帮称为"领运千总"。
  明朝的卫所,本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计口授田隶属卫所,平时为农,有事当兵,称为"屯户"。到清朝利用卫所运输漕粮,屯户只管弄舟,不管打仗,本已大失原意,自从洪杨以后,一方面运河淤塞,不通全漕,一方面海运勃兴,转输便利,南漕一半折银缴纳,一半由海道北上,运河上漕船连樯千里的盛况,再不可见。所以各省的卫所,一律裁撤,屯户亦与一般百姓,毫无分别。
  这一来,各省的粮道,也就次第裁减,漕运总督无官可辖,无船可管,不仅有名无实,简直成了个赘疣,是故裁去漕督一缺,早就有人主张,只是周树模形诸奏牍而已。
  至于张謇的条陈,着眼不在裁漕督,而在设行省。他作了一篇文章,名为《徐州应建行省议》,以为当年刘邦崛起,与项羽争天下的这一片千里无垠,莽荡平原,一方面"控淮海之襟喉,兼战守之形便,殖原陆之物产,富士马之资材",可以自成局面;一方面"俗俭民僿,强而无教,犯法杀人,盗劫亡命,枭桀之徒,前骈死而后钟起者,大都以徐为称首。"久为朝廷的隐患,而"将欲因时制宜,变散地为要害,莫如建徐州为行省。"
  这个"省"的辖区,张謇有明确的指陈,以徐州为众星之月,东到海州,西至商邱,南起泗州,北迄沂水,包括苏、皖、鲁、豫四省交会之区的四十五州县。此省新建,张謇以为有"二便四要"。所谓"二便"实际上只有一便,即漕督可裁,由"徐州巡抚"兼理裁撤漕督以后所留下的"未尽事宜"。
  另外"一便",是练兵容易。因为这个地区的民风,"朴啬劲悍",照张謇的估计,招募一万人,练步队六千、马队四千,如果训练得法,只要三年的工夫,这一万人便有足够的防御力量。这在鱼米之乡的江南是不可能的事。
  所谓"四要"是"训农、勤工、通商",地方富庶了,自然百废俱举,但"农工商兵皆资学问",所以"兴学"为要中之尤要。
  "这个条陈,看起来很动人,可惜,纸上谈兵,不容易做得到。"袁世凯将两个抄件转交那桐,淡淡的说:"我跟季直相处甚久,很知道他的为人,如果他入南皮幕府,宾主一定相得。"
  这是隐隐讥刺张謇不免书生之见。奕劻点点头说:"我亦是这么想。不过,张季直以状元居乡,过去刘岘庄很看重他,听说他在南边很有号召力,大家就觉得他的条陈,不能不用,而要用又实在很难。军机处把原件转到政务处,为的集思可以广益。慰庭,你是奉旨参与政务处的,不妨切切实实说一个意见,我好跟大家去斟酌。"
  袁世凯对张謇的这个条陈,实在不感兴趣,主要的是觉得徐州设省这件事,根本就是空谈。不谈"四要"之难,只说划定辖区,牵涉到四省,便不知有几许分歧的意见。
  不过,朝廷有大政,每先咨询北洋,他已恢复了当年李鸿章所拥有的地位与权势,倘或缄默不言,无异自贬自削,因而想一想说:"漕督可裁是不易之论,江淮辽阔,江宁藩司照应不到,亦是实情。我以为不妨就此两点去斟酌折中,期于允当。至于分割四省四十多州县,合为一省,疆界的变更最容易发生纠纷,这在承平时期,尚且要慎重,何况当今之世。"
  "对!一动不如一静!"奕劻很起劲的说:"我的宗旨定了。"
  袁世凯颇为欣慰。但不是他的主张得以实现,而是奕劻的唯言是听。不过口中还得谦虚一番。"我亦是想到就说,话不一定对。"他说:"请王爷再多听听别人的意见。"
  "不必多听,多听反而莫衷一是。慰庭,"奕劻突然转换话题:"我再跟你商量一件事。西苑跟颐和园的工程,陆陆续续在增添,钱总不够。你能不能在北洋那一笔经费中,挪拨几十万银子?"
  这个要求在袁世凯并不感到意外,他经常想到,宫中可能会有需索,所以对那一处有余款可以动用,亦经常有留意。
  此时想了一下,从容的问道:"大概要多少?"
  "至少要凑个三十万银子。"
  "我拨五十万好了!"
  奕劻喜出望外,"慰庭,"他问:"你是从那里拨?"
  "铁路的盈余。"袁世凯说:"造关外通关内的铁路,借的是英国的款子……。"
  这笔英国借款,由胡襢芬经手,汇丰银行承借,总计三百三十万镑。合同中订明,"关内各路产业,并全路脚价进款,应尽先作为借款之保","各路收款进款,应存天津汇丰银行,所有经理修路应用各费,均由各局进款项下开支。俟有剩余,备还此款之用。"因此,路局的任何收入皆须无息存放五津汇丰银行,至今除按约分期付息拔本之外,尚积存一百八十多万两银子。袁世凯几次派人交涉要提用,汇丰银行借口合同限制,不肯通融。
  "既然不肯通融,慰庭,你怎么又说能提五十万?"
  "要想法子,非让汇丰银行就范不可。"袁世凯说:"只要上谕准我提,我一定提得出来。"
  "上谕岂有不准之理?"奕劻提起汇丰银行,便觉有气,狠狠地说:"应该全数提出来才好!"
  "那是决计办不到的事。"那桐笑道:"汇丰银行不讲理,王爷又不是不知道。"
  皮里阳秋,话外有话,只为彼此关系太深了,那桐这近乎开玩笑的话,奕劻自然不会计较,付之苦笑而已。
  "王爷,"袁世凯问道:"还有什么吩咐没有?"
  "一时想不起,明后天再谈吧!"
  "本意想多住几天,"袁世凯说:"日本攻下了旅顺,恐怕东三省的局势会急转直下,我想明天一早就递牌子,请了训,马上赶回天津去。"
  "啊!"奕劻被提醒了,"倒不是要紧的。你明天就回去吧!
  那笔款子,请你马上办。"
  "是!上谕亦请王爷赶紧发。"
      ※        ※        ※
  转眼年下了。徐州设省这件事,必须在年内办出一个结果,因为分划疆土,改变建制,正好趁改岁之初,除旧布新,自成段落,办理一切改隶移交的手续,以光绪三十年年底为准,界限分明,可以省好多事。
  就是为了省事,不但王文韶、鹿传霖与新补不久的军机大臣荣庆,听从奕劻的意见,瞿鸿玑亦觉得改漕督为巡抚,不失为综核名实,顺理成章的事。于是援引史实,亲自拟了一个奏片,驳张謇之议。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