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不要忘记德国

_3 黄永祥(当代)
则主要是关于经济体制的实践原则.“社会市场经济”
同新自由主义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更加强调社会政策目标. 米勒教授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社会市场经济是按市场经济规律行事,但辅之以社会保障的经济制度,它的意义是将市场自由的原则同社会公平结合在一起.”
“社会市场经济”
的政策目标和实施手段主要有三个方面:1。
建立一个能够正常运转的货币秩序,以保证价格的稳定.2。
实现广泛的经济发展. 采用建立竞争秩序及顺应市场形势的增长政策,并依靠国家的适度干预、充分就业来达到经济的全面发展.
-- 31
41不要忘记德国
3。
实现社会安全、社会公平与社会进步.主要的手段是促进经济增长.通过不断扩大社会财富,国家对收入与财富进行再分配,来实现社会经济的总增长.
○“社会市场经济”
管用吗?
虽然理论家们在新自由主义理论领域中的积极活动为“社会市场经济”
的推广做了重要的前期准备工作,但是“社会市场经济”
体制的最终形成在德国西占区还是经历了一番激烈的争论.关于二战后德国西部应建立何种经济体制,西战区内美、英、法三个占领国各执己见. 其他德国的政治集团也意见不一.在众多的意见分歧中有两种意见最具代表性,一种是新自由主义,另一种是以社会民主党为代表的“民主社会主义”。
新自由主义起初在政治上比较孤立,只为自由民主党所接受,以后才逐渐为基督教民主联盟接受.战后的欧洲西部受东欧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社会主义思潮”
在西欧也不断高涨.要求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及实行国有化的呼声也一浪高于一浪. 德国西部的社会民主党则集中代表了这一思潮,社民党在政治上要求“政治民主”
,在经济上则积极主张实行“经济民主”。社民党主张对大企业和关键的经济部门(如邮电、通讯、运输、医疗)
实行国有化.在国家干预方面,它要求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实行计划管理. 除了社民党外,主张经济体制实行计划经济的还有德国工会,而基民盟则趋向于保守,对待经济体制争论举棋不定,在争伦初期,也
-- 32
第一篇 白鹳凌云51
倾向于计划经济.在基民盟制订的一份纲领中开头就声明,“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不符合德国人民的国家与社会利益”
,认为“对经济实行计划和控制……从长远来看是极为必要的.”
基民盟也主张对重要的工业部门实行国有化.当时,各政党中唯有自由民主党提出了一个自由的经济方案.在这场经济体制的争论中,三个西区占领国以美国为代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美国一方面称其无意将“自己在历史中形成的民主和社会组织强加于德国”
,另一方面却又表示要“让德国人民了解自由市场经济的原则和优越性”
,后来又对东欧国家实行的社会主义道路及计划经济大肆谴责. 美国极力推举路德维希. 艾哈德(后为德国第二任总理)
为双占区经济管理局局长,艾哈德成为新自由主义学派和社会市场经济在政治上的代言人.艾哈德1897年出生于巴伐利亚的菲尔特,曾就读于纽伦堡商学院和法兰克福大学. 艾哈德的博士导师弗里茨. 奥本海默教授是德国著名的国民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长期致力于“第三条经济道路”
的探索和研究. 他对艾哈德的经济政策思想无疑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1925年艾哈德获得博士学位后进入纽伦堡商学院的“经济观察研究所”
工作,从事生产、消费和经营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此间,他与德国新自由主义学派建立了联系,并接受了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主张.1942年后,艾伦德离开了纽伦堡商学院,建立了自己的工业研究所,并集中精力撰写《战争金融与债务偿还》专著,直至1948年3月艾哈德被任命为双占区经济管理局局长.
-- 33
61不要忘记德国
可以说,在西占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以及两种经济体制争论,最终选择“社会市场经济”
,艾哈德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1948年4月21日,艾哈德上任后在经济议会发表的首次演说中明确指出:“我们的方向已经明确,这就是摆脱国家指令性经济,因为它抹杀了个人的责任感和创造性……具体一些讲,无论在生产消费方面,我们都要为每一个人创造更大的活动余地,为竞争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由于当时德国经济相当困难,加上广大德国人饱受战争之苦,他们都迫切要求对经济体制进行变革,也非常支持艾哈德的经济思想及改革思路. 后来,随着货币改革、市场放开及取消配给等一系列措施,“社会市场经济”
制度被证明是适用的,是正确的经济改革方向,因而也最终为德国上上下下整个社会所认同和接受.这一点也反映在基民盟内. 基民盟在1949年大选中获胜,康拉德. 阿登纳(1949—1963)
成为德国第一任总理,并且将“社会市场经济”
作为联邦政府的经济和社会指导原则. 虽然社民党仍然反对社会市场经济,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他们也逐渐改变了态度,最终也承认社会市场经济是一个有效的经济体制.其标志是1959年社民党代表大会通过的“哥德斯堡纲领”
,在这个纲领中公开接受了“社会市场经济”
为新经济体制.
-- 34
第一篇 白鹳凌云71
四、币制改革及经济重建
○“香烟经济”
战争结束时,德国的经济已经处于瘫痪状态,全国的交通网络也几乎中断,东部的农产品无法运到德国西部进行加工,全国出现了很严重的饥荒问题. 这时占领军当局颁布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一饥荒问题:1。
冻结工资和物价水平;2。
发放食品配给证和各种票证;3。
提高食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生产效率;4。
按配额来计划分配生产资料;5。
国家控制进出口贸易.上述各种经济措施,需建立一个庞大的行政机关来付诸实施,这包括各种类票证管理机构. 由于食品稀缺和票证限制,导致黑市交易猖獗.随着黑市和易货交易在社会上的作用不断扩大和供给制的功能衰退,国家指令的计划体制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羁绊.一方面产品供给衰退,另一方面消费者手中拥有大量货币,每个人都持有大大超过了他凭票证购物所需要的钱.黑市上商品的价格奇高,工人们无法依靠工资从市场上买到商品.当时,1支香烟的黑市价为5个帝国马克,1个面包
-- 35
81不要忘记德国
30个帝国马克,而1个熟练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有0。
8个帝国马克.这就意味着,1个工人需要工作6个小时,才能买到1支美国香烟. 当时人们称这种经济现象为“香烟经济”。
因为帝国马克在市场上已失去了交换价值,人们便以美国香烟作为交换货币进行黑市交易. 同时由于香烟在当时是紧缺商品,又具有可分割性和内含价值,很快就被人们作为货币接受和使用. 当时1包美国烟的售价相当于1个人每月从政府配给制得到的食品价格的总和.战争末期,帝国马克的货币最高达300亿,在黑市上,通货膨胀率以惊人的速度上涨.战争结束二年后,德国仍是一个没有政治体制,没有货币的国家.德国由一个货币经济国家又回到了产品经济国家.在这种环境下,要想恢复德国现有生产能力及正常经济秩序,首要的任务是进行彻底的深刻的货币改革. 战后三年里,在第三帝国发行的大量纸币和巨额国债的基础上,占领当局又投入了150—180亿帝国马克,使货币贬值进一步加剧.当时经济形势清楚表明,建立新的货币体系是实施经济改革、建立新经济体制的前提.
○“捕鸟猎犬”
行动
1948年中期,货币改革的时机越来越成熟,无论是物质条件,还是在实施条件上都极为有利于币制改革.关于实施货币改革的重要条件,必须要存在一个行之有效的中央银行以及商业银行体系. 从1947年开始,美占区内各联邦州在原帝
-- 36
第一篇 白鹳凌云91
国银行分行机构的基础上建立起了州中央银行. 随后,英、法占领区也建立起了相应的州中央银行. 1948年3月1日,双占区在法兰克福成立“德国州际银行”
(今联邦银行的前身)
,它是双占区的中央银行. 同年6月16日,法占区所属各州中央银行也加入了州际银行系统.这样,西方三个占领区的中央银行体系的重建完成了. 此外,二战结束的三年时间里,工业生产的初步恢复、一定的库存物质和强劲的需求,都为币制改革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西占区的货币改革的历程早在1946年5月美占区军政府组织美、德专家拟定“祥姆——道奇——戈德史密斯计划”
时就已展开,这个计划事实上是盟国军事管制委员会磋商货币改革的基础.1948年3月,双占区专门设立了“货币与信贷特别委员会”
,具体筹划货币改革的措施.1948年4月21日至—6月8日,美英占领当局在卡塞尔附近的罗特维斯滕兵营召集“货币与信贷特别委员会”
的德国经济专家与法律专家举行密秘会议,确定了正式实施货币改革的具体措施与办法. 同时,500吨重的总值57亿的德国马克新钞从美国运抵法兰克福,这次行动代号被称作“捕鸟猎犬”。
1948年6月19日晚,美英占领当局正式宣布进行货币改革,并且规定6月20日(星期日)
旧钞换新币,6月21日起帝国马克正式作废,德国马克同时生效.联邦德国的经济史终于揭开了新的一页.进行货币改革,当局颁布了三个重要法令及其实施细则.
-- 37
02不要忘记德国
1。
《货币法》。
1948年6月18日颁布,20日开始生效.该法律规定了废除帝国马克,应用德国马克,并且规定了具体的以帝国马克兑换德国马克的方法和额度.2。
《货币发行法》。
1948年6月18日颁布,20日生效.该法规定了发行纸币的银行是德国州际银行,货币流通总额不得超过100亿德国马克(1952年这一限额放宽到110亿德国马克)。
3。
《兑换法》。
1948年6月27日生效.该法规定了帝国马克与德国马克兑换的更为具体的办法,也对银行和保险、信贷机构进行大力整顿,对信贷规模进行严格控制.与上述三项法律相配套颁布了大量实施细则. 与《货币法》相关有11项实施条例,与《兑换法》相关实施细则有42项.货币改革对西占区的经济和社会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大手术,使频临死亡的“病体”
有了生的希望.但要想使“病人”
彻底康复,必须根除它的致痛根源——传统的中央统治经济.西占区的占领当局在币制改革后,不失时机地取消了统治经济.
○经济复苏
西部占领区的货币改革标志着联邦德国经济的复苏. 货币改革后的一年,西占区就呈现出了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战争中遭到摧毁的房屋被修复和重建,道路等公共设施也快速被修复,由于长期的战争,导致了消费品的大量短缺,工业生产迫切要求迅速得以恢复和扩大生产规模. 西占区没有被大
-- 38
第一篇 白鹳凌云12
量拆迁,恢复生产较东占区容易,西占区当局还贷款购置新机器,重新组装被拆迁掉的工厂和设备,不仅扩大了整个工业生产能力,还提高了生产技术和效率.如果将货币改革的功劳归于美、英、法盟军占领当局,而战后德国西部成功地从供给制的经济体制转型为市场经济体制则要归功于德国人的聪明与勤劳.在货币改革开始后第一天,西占区的德国经济管理部门相应地颁布了物资供给和价格政策总纲. 除了主要的生活必需品实施配给制外,其他90%的物品的价格予以放开. 这有力地刺激了工业生产. 但随着产量的增长,也出现了通货膨胀.由于物价的不断上升,导致了战后西部占领区的第一次工人总罢工. 工人们要求当局采取措施控制物价. 西占区的中央银行和州银行采取了一系列的货币政策手段,削减私人手中的过剩货币,从而达到物价稳定的目的.货币紧缩政策辅之以工资的稳定,财政的盈余及国际市场上原材料价格的下跌等其它因素的作用,到1948年底,通货膨胀终于得到有效的控制.联邦德国当局为了刺激企业生产,为了投资而增加税收,规定企业可以通过对设备的重新估值而加速折旧来减少其利润.企业若将这部分利润用于扩大再生产,创造的这部分利润可以获得免税待遇.这项优惠政策一直执行到1951年底——经济重建时期结束.这次优惠投资政策,使企业可以在西占区高税率下大为受惠,壮大了联邦德国的经济实力.在货币改革的6个月中,通过德国经济部门的一系列经济措施,西部占领区的经济迅速恢复,为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
-- 39
2不要忘记德国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经济腾飞之后,经济发展速度又慢了下来,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失业工人.失业工人的存在一方面是因东部大量难民涌入西部引起的,同时也有社会性的结构问题. 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只是相对于战后经济基础而言.当时急于解决生活必需品,没有顾及经济的结构性发展. 结构性问题主要体现在:——社会工业生产能力不足;——煤炭、钢铁和能源短缺;——失业大军集中在收容难民的农村地区;——工业区住房紧张和专业人员不够.联邦德国政府及联邦中央银行认为首先要保证马克的稳定才能有效地扩大社会生产能力,解决通货膨胀及失业问题.可是由于与联邦德国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和其它欧洲国家采取了高汇率政策,使联邦德国的外贸赤字激增,失业率仍高居不下. 直到1950年,失业人数仍有增无减,社会问题日益严重.联邦当局不得不采取财政、货币扩张政策来解决就业问题.而恰在此时(1950年6月)
朝鲜战争的爆发大大地刺激了德国的工业生产.由于世界市场秩序混乱,联邦德国要进口大量的原材料和生产资料,使其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一无所剩.德国当局不得不采取措施直接控制联邦德国进口物资的总量. 直到联邦德国有了自主出口权后,通过军备和其它工业产品的大量出口,才使其经济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时期.1951年联邦德国进入世界经济市场,一年内其外汇储备就增加了一倍. 此后,联邦德国的外汇储备一直处于充裕状态.
-- 40
第一篇 白鹳凌云32
五、“马歇尔计划”
○注射强心剂
事后看来,货币改革以及与此相关的其他改革措施取得成功不是自然而然的事. 毫无疑问,外国的援助是重要的支柱.在外援(主要是美援)
支持下,货币改革达到了迅速推动经济发展的目标. 联邦德国被纳入了1947年宣布而于1948年开始的美国复兴欧洲的计划——“马歇尔计划”。
除了“马歇尔计划”
之后,美国对德的援助计划还包括“美国政府对占领区的救济拨款”
,这项计划在战后不久就开始执行. 到1950年3月底为止,美国根据这一计划对德提供了总额达16。
2亿美元的各类援助.从1948年起,德国西占区已开始纳入“马歇尔计划”
之中,成为第17个受援国. 从此美国对西占区的援助也逐渐变成以“马歇尔计划”
为主.“马歇尔计划”
主要包括三项协定.1。
1948年7月9日美国政府同法占区的经济合作协定;2。
1948年7月14日美国政府同美英双占区的经济合作协定;3。
联邦德国成立后,美国与联邦德国的经济合作协定.根据以上三项协定,从1948年至1952年美国共向德国
-- 41
42不要忘记德国
提供了近16亿美元援助.“美国政府对占领区的救济拨款”
主要用于占领目的,它是一项紧急援助和应急措施,而“马歇尔计划”
是一项具有战略目标的重建计划. 虽然,美国政府对占领区的救济拨款“
在援助金额上大于“马歇尔计划”
,但“马歇尔计划”
援助的内容以交通和生产部门为侧重,对工业的影响较大.所以,“马歇尔计划”
的作用要远大于“美国政府对占领区的救济拨款”。
“马歇尔计划”
通过向西部占领区的经济大量输入筹资使得西部从1948年年中起有可能得到重要的食品和原料. 此外,马歇尔计划还促使邻国日益认识到,保持、甚至增强德国经济的生产能力对这些国家也会有利的.
○对症下药
马歇尔计划包括的17个受援国在使用援助贷款上的做法是不相同的.资本市场正常、信贷政策自立的国家不需要把美援贷款用作投资信贷,而只把这笔资金作为一种金融手段来稳定本国的财政. 这些国家要么将货币储备起来克服通货膨胀,要么用该援助偿还战败的国债. 缺少有效的资本市场、政府预算短缺的国家主要把美援作为紧急投资或国家项目投资来使用,德国西占区就属于此类国家.德国西占区在管理和使用美援上有独到之处. 联邦德国于1949年12月15日同美国签订了双边经济合作协定.按照这一协定,联邦德国政府确定将美援资产列为联邦政府的特别资产.此后又于1953年8月31日颁布了《关于管理欧洲复
-- 42
第一篇 白鹳凌云52
兴计划特别资产的法令》。
特别资产指前面所讲两项援助产生的全部对等马克.联邦德国政府在州际银行开设了特别帐户,德国政府用这个特别帐户来管理马歇尔计划援助的资金,并由联邦政府马歇尔计划部管理,从60年代末起由联邦经济部统一管理.战后,德国西占区百业待兴,但资本市场没有恢复,资金极其匮乏. 联邦德国政府利用马歇尔计划中援助的美元作为“点火基金”
,重点投向原材料工业、基础设施、能源和住宅建设等部门,并吸引其他的资金,对西占区的经济振兴起到了助动剂作用.非常值得提出的是西占区当局用特别帐户资金对“复兴信贷银行”
的投资.1948年,成立了“复兴信贷银行”
(简称“复兴银行”)。复兴银行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对美元贷款及其特别帐户资金集中管理与使用. 其主要业务是为德国的中小企业发放中长期贷款,提供出口担保.后来它的业务范围扩大到向第三世界国家提供发展援助.
○奇效
“马歇尔计划”
在经济上对西占区具有重要意义,可谓是经济复苏的强心剂.它解决了进口商品所需的外汇. 战后初期大量消费品依赖于进口,而联邦德国外汇储备极少,满足不了进口商品所需. 美援资金弥补了外汇缺口.它缓和了生产资金不足的矛盾,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提
-- 43
62不要忘记德国
供了生产资金来源. 二战中德国的交通网络几乎瘫痪. 这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复苏和发展.马歇尔计划开始实施后,美英双占区使用该项资金对交通运输部门进行大力投资,因此在很短时间内就基本重建了交通网,为以后的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 1949—1952年间,联邦德国政府利用马歇尔计划资金投资于固定资产达8%.对于能源、钢铁、水、气等经济命脉部门而言,该项资金意义更加重大.它加速了联邦德国同欧洲经济合作的进程. 马歇尔计划将德国包括在接受美授的17个欧洲国家内,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加强了彼此间的合作,欧洲复兴计划将德国纳人,有助于摆脱其战后的孤立地位,同时也标志着西方盟国对德政策的改变. 它恢复和促进了德国西占区同其他西欧国家的经济贸易交流.它对德国西占区人民复苏经济起着有利的心理影响. 马歇尔计划和其他美援稳定了德国人民的不安心理,加速了经济复苏的进程. 正如基民盟1949年发布的“杜塞尔多夫文件”
中所说:“没有马歇尔计划资本的流入,德国人民始终还在怀疑恢复国内经济的可能性.”
马歇尔计划帮助完成了西方三个占领区的合并,形成了联邦德国的雏型.美援加速了德国西占区的经济回升,缓和了美德关系,使关于选择政治和经济制度的争论有了结论,社会市场经济制度占了上风. 马歇尔计划为联邦德国最后选择西方的机制与制度铺平了道路,也为日后德国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甚至对两德的统一也具有不可否认的作用.1945年至1948年德国西占区是“饥饿的年代”。从1948
-- 44
第一篇 白鹳凌云72
年中期开始,一直到1952年则是社会市场经济全面试验和逐步确定的年代,同时也是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的年代. 1952年国民经济各项指标都已超过战前水平,西德的经济恢复已全面完成.联邦德国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即将来临.
-- 45
82不要忘记德国
第二章 增长、增长、再增长——五十年代后的联邦德国经济
一、腾飞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联邦德国元气一经恢复,经济发展即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时期,出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经济奇迹”。
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总要受到当时国内和国际一系列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50年代初期至60年代上半期这段时间内,联邦德国的国内政治形势对经济发展极为有利.1949年在首届联邦德国大选中基民盟与基社盟联合获胜,并组成首届政府,在此后的1953、1957、1961年连续三次大选中均获得胜利,连续执政达18年之久,保证了所制定
-- 46
第一篇 白鹳凌云92
的政策方针的连贯性.这个时期联邦政府制定的内外政策均将经济复兴这一主题放在优先地位,联邦德国的企业家们都期待着恢复在他们的领域中的优势地位,并期望执政党能忠实地代表他们的利益. 而占人口大多数的工人阶级也寄希望于执政党满足他们渴望永久的职业、新住房、物价稳定的要求.阿登纳政府在国内继续执行初见成效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
阿登衲在其回忆录中说:“在灵活适应市场行情的基础上,采用一种综合性经济政策的有机手段,有计划地刺激经济.这种经济政策通过货币、信贷、贸易、关税、税收、投资和社会政策以及其他措施的有机联系,使经济为实现其谋求全体人民的福利以及满足他们的需要这些既定目标服务.”
事实证明,这些政策在实现经济迅速增长、稳定物价、增加就业等目标方面相当成功.为此,联邦政府实行了一系列使人民消费需求得到适当满足、经济生活有一定保障的措施:1。
推行社会福利政策.包括给失业工人发放补贴,给退休和丧失工作能力的职工发放退体金、养老金、医疗保险等.2。
通过控制物价上涨、紧缩财政开支来缓和通货膨胀,使实际工资有所增长,从而提高人民的购买力.3。
大规模兴建住房,改善工人的居住条件,以解除工人的后顾之忧.通过这些措施,稳定了联邦德国国内政治局势,使经济得以迅速增长.在这个时期,联邦德国在外交活动上也取得了一连串成
-- 47
03不要忘记德国
功,为国内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阿登纳认为,只有同西方国家紧密结合起来,才能防止被苏联控制. 他认为,单独一个欧洲国家的经济活动范围太小,力量过于薄弱.只有合并为一个共同的经济区域,才能使欧洲国家与世界其他经济地区进行竞争,并保持竞争能力.阿登纳极力主张建立一个包括德国在内的统一的强大欧洲.1954年在巴黎签订了经过修改的法德条约,从此西德恢复了全部国家主权,结束了被占领状态.联邦德国于1955年5月正式参加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为西方军事集团的一员,使国家的安全得到了保障.1951年联邦德国同法、意、荷、比、卢五国签订了“欧洲煤钢联营条约”
,并于1953年成立了“煤钢共同体”。
1957年六国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以及《欧洲原子能联营条约》,并于1958年成立了“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共同体的成立促进了联邦德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 到1958年,联邦德国对欧共体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占其全部进出口贸易的比重为26%.欧共体还加深了联邦德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资本相互渗透,加强了彼此间生产专业化和协作以及经济技术合作.《罗马条约》①也解决了联邦德国由于本身劳动力供应与经济增长不相适应而产生的劳动力不足问题.所有这一切都有助于联邦德国经济的第一次高速增长,
①《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联营条约》统称为《罗马条约》。
-- 48
第一篇 白鹳凌云13
为联邦德国从无权的战败国重新变为欧洲乃至世界的“经济巨人”
铺平了道路.
○经济奇迹
奇迹!奇迹!!
在曾是满目疮痍的土地上,经济奇迹出现了!
这是一串串激动人心的数字,它们表现的都只是一个主题:联邦德国的经济奇迹!
看以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生产平均增长率来衡量的经济增长速度!
联邦德国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居于前列,而且绝对数额到60年代初开始超过英国和法国!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金融统计》1977年各刊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各成员国国民经济核算》,1950——1968年的数字计算,联邦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在1952年至1959年间为9。
1%,同期美国为4。
9%,法国为9。
4%,英国为6。
3%. 只比日本慢一点——日本11。
0%.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也如此,联邦德国在1952——1959年间平均增长率达9。
2%,而同期美国为4。
8%,英国为6。
3%,与法国差不多(法国为9。
6%)
,只比日本10。
4%低.在此期间,联邦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绝对数从1952年的1365亿马克增至1959年的2504亿马克. 按美元计算,联邦德国1952年至1958年的7年间其国内生产总值均低于英国和法国,到1959年已略高于法国,仍低于英国,到1960年已赶上了英国. 与美国相比,联邦德国与美国的差距大大缩小
-- 49
23不要忘记德国
了. 日本到1968年才第一次超过联邦德国.联邦德国国民收入绝对数折成美元同其他发达国家比较,到1961年已超过了英国和法国. 1968年之后,日本才超过了联邦德国. 联邦德国国民收入绝对数从1952年的1234亿马克增至1959年2285亿马克.看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举足轻重的工业生产增长速度!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联邦德国也同样处于领先地位,几项主要工业品产量也居于前列.联邦德国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在1952年——1959年间平均高达8。
9%,高于美国、英国和法国,仅低于日本.这个时期,联邦德国的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指标也居于西方国家的前列. 其钢产量从1952年的1581万吨增至1965年的3682万吨,增加了1。
3倍,到1955年其钢产量超过英、法两国.日本钢产量只是在1964年才超过联邦德国.联邦德国的煤炭产量在1955年超过英国,达24140万吨,居于世界发达西方国家第2位,仅低于美国.联邦德国的汽车产量于1954年超过法国,1956年超过英国,在1967年名列西方国家第二位.难能可贵的是,在高速发展之下,物价仍然比较稳定. 通货处于“爬行式”
膨胀状态,以消费物价年上涨率来衡量的通货膨胀率保持着较低水平. 联邦德国消费物价总指数在1952——1959年间变动幅度很小,年平均增长率只有1%,这一增长率是同时西方发达国家中最低的.物价相对稳定,通货膨胀率低,不仅有利于刺激私人消
-- 50
第一篇 白鹳凌云33
费,而且有利于生产的安排和发展,保证了整个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物价相对稳定与经济高速增长共存,互相促进,这是经济中最佳状态,这也是联邦德国这个时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极其突出的特点.当时,外贸连年顺差,国际收支地位大为改善,国家所掌握的外汇储备迅速上升.从1952年起,联邦德国对外贸易出现顺差,此后长期连续保持这个有利形势,从而大大加强了外贸收支和国际收支的地位.1952年它的黄金储备还只有9。
6亿美元,仅比法国多,而少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到1955年时,联邦德国的外汇储备已达30。
17亿美元,迅速上升至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二位.到1965年时,已达74。
3亿美元,与美国差距进一步缩小了.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各经济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长,失业人数和失业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趋势.50年代初联邦德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以来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就业状况迅速好转,失业人数和失业率大幅度下降. 联邦德国1950年失业人数为158万人,失业率曾高达10。
2%,到了1960年,失业人数减至23万人,失业率下降为1。
2%,达到了西方经济专家所称为的“充分就业状态”。而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50年代初期联邦德国失业率却仍居首位,进入60年代后则低于英国、美国和法国,与日本相差无几.从50年代初至60年代上半期成为联邦德国战后经济第一个复兴时期,也使联邦德国经济得以复兴并重新跻身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
-- 51
43不要忘记德国
○增长奥秘
研究联邦德国战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各种经济因素和条件,可以得出这样结论,就是促使50年代至60年代初联邦德国经济以较快速度增长因素很多,但主要有下面五个因素:第一,战后联邦德国的经济复兴并不是一切从零开始,其以战前德国所保留下来的相当可观的生产能力,是其经济赖以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第二,进入50年代“经济起飞”
阶段以后一直保持较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投资,这是联邦德国经济能够持续地以较快速度增长的根本因素.第三,战后劳动力的稳定增加,为联邦德国的经济复兴提供了从事物资生产和其他经济活动所需要的各种人才和廉价劳动力,这是促进战后经济高速增长的有利因素.第四,外援对于摆脱战后初期经济困境及促进5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促进作用.第五,对外贸易的稳定、持续增长以及资本的输出和输入,促进了工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以上五个因素为联邦德国战后经济第一次增长的主要因素,也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同时,这个时期联邦德国的经济政策也起着关键作用.1948年联邦政府实行了两大经济改革,即货币改革和以取消配给制和物价管制为中心的市场自由化,这为整个50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但是,要推动整个国民经济走上复
-- 52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