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为什么你的公司没长大

田友龙(当代)
必读网(http://www.beduu.com)整理
第1节:小老板,我尊敬
  小老板,我尊敬
  古人云,十年磨一剑。而我则用十年时间写下了这本书。十年前,我逃离外企,由外企的金螺丝变成中小企业的铁马达。十年间,我的脚印踏遍了中国50%的县城,曾与近千位小老板亲密接触。小企业小老板给过我很多感动,在我看来,小企业小老板,哪怕是开小饭馆的老板,也功德无量,令人尊敬。中小企业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贡献了更多的税收,开发了更多的技术……我们不得不为中小企业的老板敢于承担社会责任而喝彩。他们多数才华横溢、精明能干,他们多数出身草根、白手起家,赤手空拳打天下的勇气让人佩服。他们在资金与技术贫瘠的土壤中扎根,在不利政策环境中破土,在外资、合资品牌丛林中成长,生命的顽强与坚韧让人感慨与惊叹。他们热情而富有理想,为了实现百年老店的梦想,很多人"起得比鸡还要早,睡得比狗还要晚"。
  在尊敬与感动之余,又难免有点儿心酸与不安。事实上,中国企业家少,小老板多,中小企业并没有获得更多的关注。看一看流行的营销管理杂志,有几篇文章是为中小企业写的?看一看咨询公司、广告公司、学术研究机构,有几个真正将目光投向中小企业?十年风雨营销路,我以一己微薄之力改变不了中小企业的命运,但希望至少有那么几个企业因我而不同。于是我梳理了与小老板、小企业打交道的点点滴滴,汇成此书,希望我的经验可以给更多中小企业提供帮助。
  微型企业--中小企业--大型企业--巨型企业,是企业的成长阶段图。简单地说,企业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工具与方法。昨天的成功可能会成为今天成长的绊脚石,企业要健康发展,必须要有另外的方法。此书对读者的价值大抵有三:其一,提供一面参照的镜子,让中小企业自察自纠;其二,提供一个行动的坐标,让中小企业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其三,以批评为基调,以诊断为筛子,为中小企业找到成长的路径与方法。
  当然,我研究的不是广泛的小老板,更不是全体小老板的集合,而是"精确制导"的--有长大梦想的小老板。我指出的小老板在经营管理中的错误与不足,正是他们用来追求长大梦想的不正确方法,其本质是善意的提醒。当然,不是每一位小老板都会犯这些错误,更不会所有问题都出现在同一位小老板身上。事实上,不少中小企业生机勃勃,小老板的日子也过得很滋润。但由于中小企业数量太多,即使占很小的比例,文中所涉及的中小企业的老板也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群体,故用"小老板"称之,本书也就具有了普世价值。希望各位读者能理解我的本意。
  但愿每一个中小企业都能长大,都能长寿!
第2节:小老板的十大不良习惯(1)
  第一章小老板的十大不良习惯
  1不良习惯之三给自己找借口
  我可以找借口员工不能有理由
  《没有任何借口》这本书曾经比流感还要流行,据我所知,很多老板特别是小老板,要求员工人手一册。尽管这是一本地地道道的"伪书",真相大白后也并未降低多少它的受欢迎程度。
  因为该书拨动了小老板脆弱而敏感的神经。中国老板尤其是小老板总是希望员工给他结果--有条件要给结果,无条件也要给结果。另一方面由于技能、资源的限制,很多时候员工缺少获得结果的必要条件,这时,小老板就希望每一个员工都是超人,能自力更生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否则一切都是借口和理由。
  中国有句俗语叫"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可惜中国小老板却一向执行双重标准--严以律人,宽以待己。
  小老板这样给自己找借口
  有句话叫做"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换成小老板的管理哲学就叫"我可以找借口,员工不能找理由"。
  只要与小老板近距离接触过,这些场景你一定不陌生吧:新理念好方法,小老板就是不接受,他的理由是不适合自己的具体情况;搞模仿不创新,小老板振振有辞,说这是同质化时代的竞争特征;不尊重规则,打擦边球,小老板的解释是,大家都这么干,我为什么不能干;小老板脾气大,不拍桌子却骂架,小老板们反而很委屈地告诉你"爹娘生就了我这个坏脾气,我也没办法";听不进意见和建议,搞独裁搞一言堂,小老板似乎也是有根有据--市场必须快速反应,需要一元化领导。
  找借口是传统文化的产物
  为什么会这样?这事还得从传统文化说起。中国传统社会文化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道德和法律从来就是统治者手中的工具,其目的是用来管理和愚弄大众,而自己是不用遵守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本是中国古代法治的最高境界,实际上却是没有犯罪的王子很少,真正被治罪的没有(帝位之争例外)。
  文化的惯性是十分强大的,商业则是对文化的一种解读和表现,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商业。中国的老板,特别是民营企业的老板,他们在企业中享受着皇帝一样的特权--不找借口是老板制订给员工执行的标准,对于自己永远是例外。
  找借口是为了证明自己没输
  老板是市场的产物,竞争是市场的根本法则,又是每个老板的个性。老板们之所以能够成为老板,是因为他们在竞争中成为了赢家,而赢的结果,也成就了老板们通吃的心态--只许赢,绝对不能输!
第3节:小老板的十大不良习惯(2)
  事物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失败和成功本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形影不离。但要强的小老板,对在竞争中出现输的结果是不能接受的,面对残酷的事实要么不接受,要么证明自己没输。所以再糟糕的情况,经过他们摆事实讲道理(其实就是找理由、找借口),你会发现事情好像并不太坏,甚至还尽在掌握:
  该做的都做了,本来就要赢了,可是运气不好;
  虽没赢,但至少没输;
  即使输也还有人输得更惨,少输当赢,这种感觉很重要。
  找借口是为了树立威信
  老板是需要权威的,权威就是权力和威信。在中国企业的职权结构中,老板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有了权力并不代表就有了威信,因为威信不是权力赋予的,而是荣誉铸就的。因此,小老板们喜欢揽功推过。揽功--把每一点成绩都记入自己的档案簿,以期很快建立自己光辉而伟大的形象。推过--错误、失败、损失等负面记录多了,会影响形象、降低威信,这是小老板所不愿看到的。因此,对于小老板来说,推过是别无选择的选择。推过的方法不外乎两种:其一,找替罪羊;其二,找借口。而找借口的好处显然有很多:比较容易、不花成本、利己不损人,一箭三雕,何乐而不为?
  找借口是为了封住员工的嘴
  成功是有腐蚀性的。成功让人产生盲点--只看到自己的优点,意识不到自己的缺点。结果,每一位成功过的小老板都信心爆满。聪明人自认为应该指点江山,不需要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听到耳朵里的批评就是一种痛苦的礼物,所以他们希望员工只有耳朵而没有嘴,只听话不发言最好。而每当面临错误和失败之时,小老板们总是先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以表明:其一,这不是他的错;其二,他虽然很努力,但事实很无奈;其三,他无辜,甚至受害。老板们的这些理由,往往让员工无话可说。
  员工对老板找借口的解读
  员工有自己的思想(很多时候是站在老板对立面的),对于老板的借口,员工们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解读:
  证明自己没输是没勇气,不敢担当;
  封别人的嘴是气度小,容不下事,容不下人;
  树权威是搞个人英雄主义,没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贴上三个这样的标签,就意味着小老板及其领导的企业没有未来。一个没有未来、没有前途的企业,拿什么去吸引人才?用什么去激励士气?员工总是老板的影子,老板找借口,员工就不会担当;老板没有勇气,员工就是懦夫;老板搞英雄主义,员工就不作为;老板心眼小,员工就会斤斤计较。结果多数小团队就患上"大企业病"--人浮于事、内耗不断、死气沉沉、散沙一盘。
第4节:小老板的十大不良习惯(3)
  老板法则
  对自己狠一点
  做企业有个基本规律--员工是老板的影子。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员工有意无意模仿学习老板(不是老板说过什么,而是老板干了些什么),最后被老板同化。比如:老板爱找理由,员工就一定有借口;老板对自己松一点,员工也就不会和自己较劲;老板不冲锋在前,员工就一定拖后腿;老板不守纪律,员工就不会自我约束……总之有什么样的老板,就有什么样的员工。
  做老板一定要对自己狠一点,先管理自己,再管理员工。老板必须先拿自己开刀,把自己打造成为道德的楷模、行动的标杆。先指导后领导,先实践再实现,每一件事都言必行行必果,才能形成强大的领导力,吸引伟大的追随者,进而成就伟大的事业。
  2不良习惯之四控制信息
  小老板的心思你要猜
  与小老板共事多年,如何与小老板打交道,我总结了一个基本法则:先搞定老板再搞定事情!与小老板共事有点难,第一件难事就是从他的包里掏钱,第二件难事是他的心思员工永远要猜!不言明是小老板的一个特点,"你看着办"是小老板的一句口头禅。中国文字博大精深,音同字不同,字同义不同,同字不同义,同义不同字,于是猜就成为技术含量很高的活。"你看着办"简单四个字,含义十分丰富:第一我不同意,你最好不办;第二,我不知道怎么办,你相机行事;第三,我赞同你的观点,你自己做主就行了。跟小老板共事,首先必须得学会猜。
  不言明其实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言明的目的简单直接--控制信息。与小老板打交道,信息总是单向流动,员工向老板敞开了心门,而老板却关闭了回路。结果是信息向上流入得多,向下流入得少;员工输出的多,输入的少。更加厉害的小老板总是随身带着封条,似乎他总是有太多东西要严防死守,一不留心就贴了出来:上游供应商是机密,利益分配是私密,发展目标是绝密,客户合作政策是秘密……
  世间事总遵循一个因果定律,有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控制信息,小老板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提高安全的方法
  小老板做事,讲究的是安全第一。小老板是把企业当命的人,必须要对企业实现绝对控制心里才能踏实。控制信息,为的是做到让老板掌握的信息多,员工掌握的信息少,老板对任何事一清二楚,员工多数时候却不明不白。员工不明白就没法行动,就必须事事请示老板,于是老板就时时处处可以牵着员工的鼻子走,一切尽在掌握,这样才安全放心。
  节省成本的妙招
  小老板们有一个不好的心态,总想自己多赢利别人少赚钱。他们赚钱有本领--多赚巧赚,花钱有艺术--少花钱多办事,分钱通常有点偏心--分钱就像割肉一样难受。小老板们有一个简单又原始的分钱办法--"只要马儿快快跑,最好马儿别吃草"。小老板永远是行动主义者,有想法就一定要实施,而且练有高招和绝活:高招--永远不表扬员工,随时说员工可以做得更好,把员工的缺点挂在嘴边;绝招--哭穷,十个小老板,九个会说自己没赚钱,剩下一个,呼天喊地说自己亏了。
第5节:小老板的十大不良习惯(4)
  由于信息不对称,员工没有判定标准,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做得更好,不清楚自己对企业是否有贡献,更不知道企业是赚钱还是亏钱,在这种情况下,员工们要么没勇气,要么出于自责,当然就不会在钱上与老板们讨价还价了。
  保护自己的屏障
  小老板控制信息,有时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高,经营不规范,能吸引眼球的是那些财大气粗的大企业,获得最多照顾的是高高在上的国有企业。而中小企业处于一种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境况,在夹缝中生存,被逼游走于灰色地带,时常打点擦边球。
  小老板悄悄地做生意有经济上的好处,大声地说出来只会坏事。其原因大抵有三:
  会成为道德鞭笞的对象;
  会成为"坏孩子"的典型,甚至成为政策重点打击的对象;
  一旦捅破了行业潜规则,就会成为过街老鼠,行业公敌。
  在中国做企业,必须得学会保护自己,很多东西打死也不能说,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提高竞争力的武器
  凑热闹搞模仿永远是小老板的拿手好戏,小老板的生存方式很简单,一招鲜吃遍天!如果这一招被别人学去了,再用来打击自己,那么后果就很严重;如果别人再学得精一点、到位一点,出手再狠一点,最后的结局可能就是"会了徒弟饿死师父"。
  小老板其实很不容易,很难找到学习目标与榜样,特别是被无限放大的成功人士的经验千万学不得。小老板一看书成功人士就发笑,因为他们写书"动机不纯"--漂白自己,"目标不太阳光"--误导别人。他们讲得最多的就是大话、假话、空话,最实在的也就是"地球人都知道"的那些普遍法则,而对于实践中的真知灼见、解决问题的方法、吃饭的本领等一般都秘而不宣,以避免引来太多模仿者,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控制信息,在小老板看来,是为了保护市场竞争力和企业发展的核心能力,所以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秘密,都有碰不得的天条、触不得的雷区,员工必须十分小心,否则非死即伤。
  提高凝聚力的妙方
  中小企业的发展呈现出一个有趣的现象--好三年坏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职场人士也有一个鲜明的态度--对好企业委曲求全,对差企业求全责备。小老板不禁会考虑"用什么来吸引人才,靠什么来激励士气"。小老板真不是一般人,他们永远有基于实事而且不付出成本的解决办法--隐藏事实,制造假象。即使企业已经很困难,也要让员工感觉到前途的光明、未来的美好!这样,员工不就会努力奋斗了吗?
  控制信息,就能拉开员工与老板的距离,缺乏透明度,老板在员工眼里就会显得神秘。这时候员工看老板的方式是仰视,老板的形象也就会高大起来,老板形象高大了,才能吸引大家追随,并紧密团结在老板周围,从此一条路走到黑。
第6节:小老板的十大不良习惯(5)
  小老板身边那点事儿
  人都有好奇心,你越不让他知道的事情他就越想知道!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控制信息、关闭了正常的信息通道之后,大家就会千方百计找缝隙、听风声、探口气、揣意图。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就会被炮制出来,最后汇集成小道消息。于是谎言、谣言四起,导致团队陷入窝里斗,好事一件没发生,坏事一件不会少。
  控制信息的老板,一般都显得很神秘。人在面对神秘的时候,其本能的反应是紧张和恐惧。而一旦面临紧张和恐惧,人就会失去安全感,这时候大家能想到的是如何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的方法大抵有三:
  防人之心不可无,不信任任何人;
  少做事或不做事,尽量不犯错误;
  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于是,我们经常会听到小老板感叹"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同时,我们也经常会看到这种情景:小老板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员工却无事可做。
  老板控制了信息,员工就没有足够的信息做参照以做出判断。工作中找不到方向,必须事事等老板的指示。这时候,员工的关注焦点不再是市场和顾客,而是如何搞定自己的老板,在内部沟通上,消耗了大量的精力与激情。当然,一个企业的资源、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如果在企业内部消耗得多了,能够用在市场上的必然也就少了,一个不把精力用在市场上的公司,还会有竞争力吗?中小企业平均不到三年的寿命,就是最好的证明。
  老板法则
  做透明人
  任何企业,即使100%的私营企业,也不是老板个人的。它是一个组织集体,公平公正是其运作的基础,必须透明、有监督。根据阳光照射规律,透明也只能从高层映射到基层,所以必须从老板开始。
  老板只有做一个透明人,才能被员工看清,而员工只有看清楚了老板,才会信任老板。做企业,员工的信任是企业最稀缺的资源,有了它才能形成强大合力,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老板只有做个透明人,在企业的运行机制中才会得到真正的监督,才会有高度的道德自律。而老板的道德自律,会产生强大的人格魅力,并因此而吸引追随者,有了追随者,才能成为有成就的大老板。
  3不良习惯之五不认可他人
  小老板的闹心事
  做企业做决策需要和多数人商量,或者听一些人的意见。不过让小老板闹心的是无论怎样思前想后,借助显微镜和望远镜去发掘,都找不到可以商量的人。此刻小老板感觉自己是孤家寡人。
  这一切根源于经营者对企业的态度--中国做企业的人多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命!联想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在谈及联想时说:"必须把联想的事当成自己的命。"小老板做企业更兢兢业业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他们渴望借力借脑借势来达成自己的目标,同时总是放心不下,表现出很强的异体排斥力,试想谁会轻易将命交到别人手中?
第7节:小老板的十大不良习惯(6)
  小老板用人视角很特别,看重的是同路人,与自己是一条心。知心是一个技术活,风险极大,要知道"知人知面难知心"。不过小老板有个简单法则--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折腾是他们考验员工的唯一手段,先满腹怀疑再深信不疑,先利用再重用,再捶打直到炉火纯青……而且一关难过一关!
  改造关
  小老板有大思想,相信人心齐泰山移。在小老板的字典里市场就是战场,必须要令行禁止,快速做反应,以一元化的领导为核心。一元化领导是为了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小老板知道输出直接经验是付出少见效快的一种方法,小老板用人,总是不由自主地用自己的经验价值观去改造他人。
  当然,小老板知道人们不拒绝改变,但是拒绝被改变,除非改变能让他避害趋利。小老板知道人们讨厌说教,喜欢听故事,于是他们就练成讲故事的高手,也成为故事大赢家。小老板讲故事能一箭三雕:
  用故事来神化自己。小老板一被神化,员工就容易迷信他,小老板就能巧妙地把他的价值观强加于员工。
  小老板讲的精彩绝伦的故事、生动鲜活的案例、华丽优美的辞藻,衬托出的是他能精准把握市场的脉搏、掌握现代营销理念,员工只要复制他的方法,就能复制成功。
  小老板的故事有一个千篇一律的结尾,或明或暗地告诉员工谁是公司的主人,再优秀的人也必须为老板所用,员工要摆正位置端正态度,一切行动听指挥,即使不理解也要执行。
  小老板大概都有着不错的耐力,讲故事永不疲倦。在员工不了解团队的时候,在员工有不同见解和主张的时候,在员工按自己经验方法行事的时候,在员工认为自己能做主就不需要请示汇报的时候,小老板的故事总会及时准确地飘到员工耳边。时间一长,员工就变成小老板的影子,企业就变成永远朝一个方向加速行驶的快车,当到了悬崖边时,仔细一看,才发现找不到刹车。
  控制门
  与小老板共事十余载,我时常感觉自己是戴着脚镣手铐在一个很小的圈内跳舞。小老板总是千里眼、顺风耳,他们声音无处不在,他们的影子触手可及……总之,小老板就像如来佛,员工永远跳不出他的手掌心。
  假授权。其实不管大老板小老板都爱谈授权,都喜欢说员工能做主的就不用汇报。只不过小老板说得到做不到,刚授完权就要了解情况,然后再提点建议,反复叮嘱员工这件事很重要,需要随时保持沟通,最后要求早请示晚汇报。
  早请示晚汇报是小老板的核心管理思想。首先,员工主动汇报是小老板获得信息的渠道,也是员工有团队精神、工作积极的表现;其次,授权不等于放权,更不等于放任自流,有效的授权是以管理和监督为基础的,具体方法就是不断跟进;最后,在小老板眼中,员工普遍缺乏道德自律,如果不了解员工的一举一动,不清楚员工的思想状态,企业很容易失控。
第8节:小老板的十大不良习惯(7)
  严监管。小老板都是自视甚高的人,相信只有自己的经验方法才能圆满完成任务,其他人都有缺点和不足,需要指导和帮助。因此小老板必须及时跟进,对员工纠正纠偏,将错误消除在萌芽状态。错误一旦犯下,时间、精力是员工付出的,损失的真金白银却是小老板自己的。一切尽在掌握,是小老板管理的需要,也是被逼的选择。
  控制的弊端是老板成了遥控器,员工成了机器,员工必须收到老板的指令才会行动。中小企业也就出现了一道特别的风景--员工反向指挥老板。
  否定大棒
  小老板认为是人才就必须经过千锤百炼。在管理上,多数小老板信奉大棒理念。
  小老板有一部自己专用字典--否定字典。字典里面"不"、"但是"、"或者"、"然而"、"可是"、"其实"泛滥成灾,这几个词其中一个必定会出现在小老板任何一次讲话的开场白之中。这些词要表达的意思很微妙:
  说明员工是错的;
  尽管员工说的有道理,但不符合本公司具体情况;
  告诉员工谁是裁判,掌握生杀大权。
  小老板有独门绝技--挑刺。员工给小老板做汇报提方案给建议,他会拿着显微镜和放大镜看,当然不是找其中的闪光点,而是找缺点和问题。即使完美的方案,他们硬是从鸡蛋里找骨头,就是一个标点符号用得不对也可以找出来。多数小老板记不住员工的长处,对员工的短处却了若指掌。
  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大棒打多了,对员工就形成强大的心理暗示,员工开始怀疑自己并变得极不自信,没有老板指令,什么事也不敢干。
  安全第一
  "人前显贵人后受罪"是对中国老板的真实写照,特别是小老板的成功,基本上就是一把辛酸一把泪。成功来之不易,所以小老板特别珍惜,把自己的企业当命,不容有半点闪失,必须讲究安全第一。小老板做事,首先考虑的因素不是收益最大化,而是风险最小化,"我能控制"、"一切尽在掌握"是底线。
  为了安全,小老板只相信自己的眼睛,于是用人采用赛马而不是相马的哲学(也因技能有限无法相马),必须经过满腹怀疑才能深信不疑,员工必须用行动证明自己。
  成功的幻觉
  成功是一剂麻醉药,能使人更自信,同时也留下后遗症:第一,成功有放大镜功能,让人无限扩大自己的优点;第二,让人产生盲点,对自己的缺点视而不见;第三,让人产生错觉,把别人的优点当成自己的优点。
  小老板缺乏监督,容易自我膨胀。他们坚信自己的思想是先进的,方法是正确的,成事只缺一个环节--执行。他们只需要员工的手和脚,不需要他们的大脑。所以,他们喜欢对员工动手术,把员工改造成和自己一样的人。
第9节:小老板的十大不良习惯(8)
  错位的视角
  老板与员工地位不同,视角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企业赋予他们的使命和价值也有很大的差异性:老板把企业当命,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员工把企业当职场,讲究的是公私分明,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
  老板忠于企业,追求可持续发展,注重长期收益。员工忠于自己的职业,追求职业价值最大化,见势不对立马撤退。视角不同,立场不同,员工与老板想不到一块,尿不到一壶,最后大家互不信任。
  思想不匹配
  小老板和员工的关系特别是与职业经理人的关系一般很纠结,主要原因是思想方法不能无缝对接。小老板创业凭的是胆子大,用的是野路子,讲的是摸着石头过河;而专业人士用的是系统方法,讲的是循序渐进,把计划分解执行。
  这两种方法是两套完全不同的思维体系,很难交叉对接。员工认为小老板搞"三拍"("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出了事"拍桌子"让员工滚),不尊重科学;小老板又认为员工搞花架子,不讲实效,不讲实用。所以小老板会与员工表现出双向异体排斥,最后在中小企业形成一个怪现象:老板不得好死,员工(职业经理)人不得好活!
  小老板的遭遇
  据说做老板是最好的职业,但做小老板是最坏的职业,因为他们总是处在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状态中。
  否定是一把筛子,筛掉的总是精华,剩下的是糟粕。小老板总觉得该走的人不走,该留的人不留,企业永远没有可用之人。
  小老板一控制,员工就发笑。员工通过事事请示小老板来反领导,同时逃避自己的责任,更等着看小老板的笑话。一旦出现失误,员工就会说:"按我的方法根本不会这样。"
  人心是一杆秤,你在称别人,别人也在称你。小老板不认可员工,员工也不认可小老板,只剩下小老板在感叹"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老板法则
  员工是激励出来的
  老板是通过带领团队来成就事业的人,带人其实并不复杂,就是用成就别人的方式来成就自己。要成就别人必须清楚别人的诉求。员工为什么工作?因为人是社会的动物,有动物性也有社会性,不仅需要生理和安全的满足,更需要通过每一个机会达成自我满足与自我实现。翻译成老板听得懂的话,就是员工之所以为你工作,他希望能吃得起饭、买得起好衣服、住得上房子、也开得起车,当然他还希望工作得开心快乐,工作中还有人关心;他希望自己不仅是一个打工者或过客,希望真正成为企业的一员,在企业中找到归属感和自豪感。
  作为老板,需要站在员工的角度给他们想要的东西,引导他们将时间、精力、才干、价值最大化投放给企业。所以优秀的老板知道优秀的员工是激励出来的,信任员工,真正接纳员工成为企业的一员,让员工有主人翁的责任感,给员工荣誉与奖励,授权让员工进行自我管理。
第10节:小老板为什么忙(1)
  第二章小老板为什么忙
  1为什么忙之一抢别人的事干
  主动抢活干
  小老板虽生意做得不大,但上个洗手间都在打电话,因为他们是相当的忙!小老板通常是一专多能,有着很强的综合实力,但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所以通常身兼数职,既担任董事长,又兼任总经理,还挂职业务员,客串会计出纳……只可惜他们没有三头六臂,因此也只能两眼一睁忙到熄灯。
  当然在创业前期(准备阶段和创新阶段),小老板一无经验,二缺资金,三缺人手,没办法,通常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甚至还要充当搬运工,大事小事一肩挑。虽然这些都是无奈的选择,但问题是经过两三年的发展,小老板多少也收了三五斗,好坏也有了七八条枪,为什么他们还必须事必躬亲,还必须亲自上阵?其实这一切都是他们主动申请的。
  榜样的力量
  小老板做企业投入最多的就是精力,他们总是勤奋、勤奋、再勤奋。小老推崇一个理念--领导带头,员工加油!老板勤奋员工就不会偷懒,天道酬勤,只要勤奋生意就会好,企业就会成功。所以小老板喜欢事必躬亲,大事小事都要亲自上阵。
  成功通常会让人自信,小老板因此自我感觉良好。由于创业期角色定位模糊,小老板身兼多职,他们认为自己能时时处处放光彩,时时处处都能做得比别人更好,此时榜样就变得重要,只要能站在前面就绝对不站在中间,能站在中间就绝对不像黄花鱼一样溜边。
  现代商业建立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事一定得让专业人士来干才行。当然了,谁干谁出彩,而老板树榜样、放光彩,其实是不清楚自己该干什么的表现,总是做自己本不该干的事,然而多数时候他们却对此浑然不知。
  解决问题的习惯
  小老板做企业,是把生存放在第一位的。而讲生存就绝不能做详细的企业规划或计划,反而讲活命哲学更实用,也就是把细节做好、把身边的问题解决好。创业时小老板多数是"三无产品":无资金、无技术、无人员,因此什么事都是大事,什么事都是自己的事,最后小老板养成一个习惯--来什么事,就干什么事。
  人对习惯有着强大的依赖性,更何况这个习惯蕴含着巨大的既得利益。解决问题是小老板活命的根本,他们丢不掉也丢不得。只要见到事情遇到问题,尽管有时他们认为把事情交给别人做可能会更好,但是心里还有那么一点担心下属做不好,忍不住要自己做。而问题则会激发小老板的本能反应,他们即便不亲自操刀也会指手画脚一番。
  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老板虽然生意不大,遇到的人和事却不少,往往一进办公室就被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包围,解决问题就成了第一要务。小老板永远会犯这个错误--心里明明有计划,也清楚不同的事需要不同的人来做,但一进办公室就进入了紧急状态,把该干的不该干的都一起干了,因此永远有干不完的活和解决不完的问题。如果仔细一想,大多数事情都是自己不该干的,一些事情自己干得并不好,是不是交给别人干会更好呢?
第11节:小老板为什么忙(2)
  被下属反领导
  小老板的一天通常是这样度过的:刚听完一个汇报,又来一个请示,接着电话又响了,随后又到了会议时间……老板很累、很忙,但效果并不好,因为此时员工正在跟老板说问题提要求,等待老板拿出解决办法。此时老板与员工的地位倒置了,强势的老板被弱势的员工给反领导了!
  在绝大多数中国公司的治理中,老板是个特殊的角色,享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为什么此时却被动了?这一切还得从小老板自身的领导风格说起。
  小老板用人有两大特点:其一,总怕下属做不好事,因此对下属指指点点;其二,公司安全第一,必须一切尽在自己掌握!因此,小老板带队伍就要求一切行动听指挥,要早请示晚汇报。此举可谓一箭三雕,既把自己的方法落实到了工作中,又清楚地知道了工作进度,还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纠错纠偏,如此一切就尽在掌握中了,公司将不会出现任何闪失。
  老板的影响是强大的,通常命令是命令,建议也是命令,员工即使不理解也要遵照执行。因为大多数员工都有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个职场中的普遍心态,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老板求功员工避过这种模式下,早请示晚汇报就演变成了员工向老板提问题讲困难等待解决办法,老板再给员工分配该干的事。老板就这样被员工领导了!
  老板一抢事干员工就发笑
  悠闲也是一种收益,老板抢事干员工就没事干,老板忙员工就偷着乐。一个忙碌的老板手下总有一群清闲的员工。员工清闲并不会感激老板,他们一边看老板表演一边等着看笑话。不管老板成败他们都有话要说,如果老板做事成了,他们就会说"这是理所当然的";如果失败了他们又会说"老板也不过如此,要是早听我的怎么会是这样一个结果"。因此,如果老板和员工抢事干,将会永远立于不胜之地。
  这其中的关键点在于,一个人精力是有限的。人在一个方面投入的精力多了,在其他方面就必然没多少精力可投。其实,作为老板只有两件事可做--干事和想事!做事多了想事就必然少,不想事就不会有清晰的思维和战略,没有清晰的思维和战略就没有清晰的人才策略,到最后企业里的人是该来的不来、该走的不走,只有小老板一个人在战斗,小老板永远都是孤家寡人。
  老板法则
  一日三问
  孔子曾说:"吾一日三省吾身。"作为老板,必须学会一日三问:我是谁?我应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有没有人比我干得更好?
  2为什么忙之四太爱折腾
  小老板正在折腾
  有人说如果爱一个人就让他当老板,因为做老板就意味着可以人前显贵;如果恨一个人,就让他当老板,因为做老板更多的时候其实是受罪!多数小老板都感受到,经营企业真是让人一苦二累三憔悴。
第12节:小老板为什么忙(3)
  小老板苦小老板累,其实是他们自己喜欢受罪。小老板做企业干法独特:第一事必躬亲,第二没事找事。小老板多数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深,他们能精准把握生命在于运动的意义,并把它活学活用在做生意上,即干企业在于折腾。凡是与小老板打过交道的人,下面这些情景一定不陌生吧:
  东一个点子,西一个主意;早上搞个政策,晚上出个方案;今天学习海尔,明天师从联想;本月鼓励狂飙猛进,下月提倡稳扎稳打;本季度引入职业经理人,下季度老板又亲自出马……总之有事干事,没事折腾出点事来干。
  有感于小老板做企业极尽折腾之能事,有人戏言:小老板做企业是在进行整疯运动,要把别人搞疯,自己先疯。
  折腾是成长的梦想
  小老板事业小,梦想大。因为"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企业家的老板也不是好老板!"小老板虽生活在当下,目光却十分远大,多数小老板热情而富有梦想,做大做强做长的愿望十分强烈。这种热情和梦想本来让人尊敬,但问题是从小老板到企业家是一个艰苦的修行过程,更重要的是小老板要搞清楚自己是不是做修行家的料,多数小老板其实并没为成为修行家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没有系统的商业思维,更没有战略思想,他们就只好选择了"试错"战略,力图在不断的试错中找到一种优化战略。具体来说,就是采用机会主义,摸着石头过河,先探出一只脚试探,一旦踩实了就长驱直入,如果踩不实就立马撤退。
  小老板多是机会论者(把企业成功归为机会,把失败归为运气不好),所以总是带着显微镜和望远镜找机会。由于市场的复杂性和自身知识技能的缺陷,小老板一般没有能把市场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慧眼,有的只是化繁为简而且实用的办法--运用模仿和跟进,从更严格意义上说,叫凑热闹。小老板做生意就像找饭馆,哪儿热闹往哪儿凑,哪儿人多往哪儿赶。小老板最喜欢看行业分析报告,只要哪个行业一热闹,小老板就一定要掺和,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小老板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别人赚钱,看到别人赚钱自己心里就不舒服,而且一定认为别人比自己赚得多,自己也必须去分一杯羹。因此,他们总是四处出击,渴望东方亮西方也亮,天上不仅要有星星还要有月亮。
  机会主义的核心是主动出击,试错法的关键是什么方法都敢想敢试。不过问题是,在实践中摸索成本比较高,犯错误的概率比较大,而小老板一般都是底子薄身子软经不起折磨,必须小心谨慎见势不对立即撤退。因此,"变"就成为小老板做企业唯一的"不变",由于变得太多、太快,很多时候自己都搞不清东南西北了。归根结底,试错法不仅是一种折腾,还是折磨,不仅折磨自己,也折磨他人。
第13节:小老板为什么忙(4)
  折腾是管理的路径
  小老板做企业虽然经营管理粗放,但却讲实用与实效。小老板也通常自我感觉良好,只是一接触外在的世界,就立刻会觉得自己特别原始,看到别的公司的规章制度一大堆、流程规则一整套,一比三分低,觉得建规章定制度成了当务之急。"拿来主义"是小老板的生存之道,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把海尔的日清日高、联想的战略管理、华为的群狼战法统统据为己有,最后汇集成了一部三不像而且无法实施的管理大全。本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运营做得好好的,偏偏听完什么"专家"的讲座或看完某"名家"的名著后就觉得自己很危险,强烈的变革之心油然而生,立即想进行企业再造:基础管理平台还没建立,就华而不实地引入矩阵管理;产品说明书还没写规范,就心急火燎进行品牌管理;明天的早餐还没有着落,就好高骛远地搞战略规划。总之,在小老板眼里,制度就是一个筐,只要自己觉得是好,什么都往里面装。但下属们却不这么认为:张三感觉无所适从,李四搞不明白,王麻子感到很迷糊。结果,小老板的制度要么无法执行,要么经过一番折腾后又改回原样。
  即使这样,小老板无论再怎么丧气再怎么着急也还是要管理。站在管理角度看,小老板的管理半径和管理层次随着公司的不断成长会变得相当有限,建立制度是必须的,但一定要记住制度只有最适合的没有最完美的,而且有阶段性。不少小老板因为不明白这个道理,才花费一生去寻找,从此也就踏上了无休止的折腾之路,一会儿实行分公司制,一会儿实行事业部制,一会儿实行区域管理,一会儿实行提成制,一会儿搞绩效考核……
  折腾是检验人才的标准
  小老板之所以无法改变自身的命运,根源在于他们始终是一个人在战斗。但小老板一般情况下也不真的是孤影一人,只要度过生存期,身边至少也有十来个人了。但不可否认,小老板依然感到很孤独。
  第一,小老板用人方法很特别,条件相当苛刻,要求所用的人与自己是同路人。因为小老板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命,试想谁会精心呵护,谁会轻易交给别人?人心是最难把握的,小老板并不是什么心理学专家,谈不上有多少读心术,加之受"防人之心不可无"这种普遍的人际关系法则影响,小老板用人时总是满腹狐疑,日子久了才能做到深信不疑。简单来说,小老板用人的基本法则是"患难见真情,日久见人心"。
  第二,小老板深刻地知道市场竞争拼的是综合实力,企业的实力源于员工的能力。所以小老板对员工的要求尽量追求理想化,即最好是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试想,假如有这样的员工该有多好:一个人可以干十个人的事,女人可以当男人用,男人可以当牲口用,做大做强企业的目标也指日可待。但话说回来,小老板毕竟不是伯乐,知人善用从来就不是他们的强项。小老板聘用员工往往会"赛马而不相马",于是只能在实际工作中时不时就把员工拉出来遛一遛,通过赛场的表现来判定员工到底是骡子还是马。
第14节:小老板为什么忙(5)
  折腾是赚钱的方法
  不少人说小老板做企业政策朝令夕改,这是对小老板的误解。其实小老板经常改变的政策只有一条--分钱法则。我们知道,逐利是资本的本性,利润最大化是每位老板的天职,这无可厚非。再说,赚钱是一种本领,花钱是一种技术,只有说到分钱才牵涉良心。也许小老板曾经太穷,在金钱面前难免显得浮躁,这使得他们对钱的态度很特别。在他们眼里的钱与心里的钱不一样,心里盼着多赚钱--利润最大化,眼里盼着安全--风险最小化,更有点不健康的心态是,只想赚钱不想花钱,或者少花钱。
  小老板多是"三无"产品,一无品牌,二无资金,三无良好的工作环境,几乎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拿出来吸引人以激发人的斗志,他们总是打着灯笼找人。除此之外,小老板用人有一个习惯,那就是降低用人风险,追求先有产出后有付出。我们知道,小老板自己就是特殊材料制造的,善于解决别人根本无法解决的难题,他们会别出心裁地打出"多劳多得"的旗号,通过低底薪甚至无底薪(其实就是中小企业比较流行的承包制)高提成的方式来吸引人。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总有那么一部分人胆子大,天不怕地不怕,抱着"大不了爹妈晚生几个月"的思想赌一把,其中也就有那么一些幸运儿,凭着一颗勇敢的心和歪打正着的运气,真的做出了突出业绩,结果收入高得让老板有点眼红。是啊,看到员工赚这么多钱,小老板心头能舒服吗?于是小老板要么重新制订分钱法则,要么找借口不兑现承诺。
  如今的市场经济流行"决胜终端,渠道为王"。小老板做企业自然就存在一个速胜法--借力渠道。而在终端决定一切的时代,渠道资源十分稀缺,如何吸引渠道的眼球并打动他们的内心,就成了小老板的必修功课。多数小老板选择了包装与忽悠,经常标榜"实力强、产品优、营销新、支持大"。等到招商的时候,小老板又表现得非常大气,什么决策都敢下,什么承诺都敢答应,终于经销商开始云集、客户开始主推,市场一下子就做得风生水起。小老板一见形势大好,心想客户赚得多自己却赚得少,心里多少有点不舒服,这时候他们就开始打小算盘,要么当初的承诺不兑现,要么立即"改决策减人员",要么自起炉灶。
  小老板通常认为市场竞争靠的只有速度,越是小企业就越要超常规的增长,否则就会掉队甚至淘汰。因此小老板热衷于追求高速增长,经常下达诸如"业绩翻番"之类的任务。与此同时,小老板却对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研究不多,第一他们没有耐心,想速胜;第二他们没有为这个任务做好准备;第三他们缺乏完成任务的保障与支持。这样下来,所谓的高任务最后变成了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终究小老板相信人定胜天,他们大喊"没有做不好的市场,只有做不好市场的人",在用人方面他们总是不断招聘、培训和解聘,永无止境。
第15节:小老板为什么忙(6)
  折腾的企业长不大
  好折腾的企业轻易死不了,因为好折腾的老板有三个特点:其一精力充沛,其二精明过人,其三胆子大。凭着这三大特点,好折腾的老板什么都敢试,什么都敢做,哪怕十个项目有一个成功也觉得值了。根据投资的"大拇指定律":如果一项成功足以抵消九项失败的损失,一般情况下并不会伤及安身立命的根本。于是,精明的小老板在面对企业危机时表现得很冷静,在强烈的活命愿望下竭尽所能地表现出以一当十的激情,往往只管结果不管手段,什么事情都敢做,最后也通常能起死回生。
  爱折腾的企业死不了,但也做不大。这与想把企业做大的小老板的本意正好相反。为什么呢?
  因为小老板的折腾缺少长线战略和稳定的思路,总是随机寻找机会,对什么也都浅尝辄止,遇到点困难就立即撤退,因此对很多行业虽然都懂,都并不精专。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由于不聚焦,不能做精做透做绝,也就不可能做大做强"。
  折腾在经营管理上其实属于一种试错法,这必然涉及到投资问题。而小企业资金不可能太充裕,用在一方面的资金多了,其他方面的资金就必然变少,因此小老板折腾通常是在各个项目之间"劫富济贫",如果终于有一个项目试验成功了,同时另一些项目却被洗劫一空,小老板就会感悟到什么叫做生死两重天。
  老板法则
  伟大是熬出来的
  做企业讲究"剩者为王",能做到最后的企业才有资格称得上伟大。伟大的企业需要智慧,需要思想,更重要的是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企业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讲,伟大的企业熬的不是时间,熬的是员工,谁能持续激发员工的活力与激情,进而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谁就能最终成功。
  一般而言,员工在心态最稳定、最平和的时候,其创造力、思维能力才能达到最优,潜力才能最好地发挥出来,才有可能成就伟大。关于员工的心态平稳,可以套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说法,即以令人愉快的工作环境为中心,以稳定连续、有明确的方案为基本点。
下一页 尾页 共4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