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国字典词典史话》作者:张明华

张明华(现代)
书名:中国字典词典史话
丛书名: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
丛书多卷书否:Y
ISBN:7-100-02577-X
主要责任者:张明华
责任方式:著
丛书责任者:任继俞;汤一介,焦树安,张明华
丛书责任方式:主编;副主编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出版地:北京
出版日期:1998-11
装帧:简
页码:1-186
字数:80千字
开本:32
定价:12.10
作品语种:中
整书中图分类号:H16
辞典简介:本册工具书是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之一,共收录24条词条。
编辑委员会
主 编:任继愈
副 主 编:汤一介 焦树安 张明华
编 委:(按姓名汉语拼音音序排列)
戴念祖 郭齐家 葛剑雄
焦树安 金宜久 卢海燕
欧阳中石 庞 朴 戚志芬
任继愈 沈心天 汤一介
王世民 王兆春 吴良镛
严汝娴 张国风 张明华
赵 靖 赵匡华 郑殿华
周 强 朱光暄
常务编委:任继愈 焦树安 张明华
张国风 郑殿华
编者献辞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世界曾经辉煌灿烂的文明国家,多数没有能够继续维持下去,有的中断了,有的随着文化重心的转移而转移到另外的地区。唯有中国这个国家,既古老又年轻。从原始社会到形成国家,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五千年以上。中国和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一脉相承,历久而弥新。
中国文化是个发展的、历史的范畴,具有包容性与持久性:除了时代差异外,尚有着地域与民族的差异性。它是在连绵几千年中,以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各地域文化(包括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闽台文化等)和各民族文化(包括壮、满、蒙、回、藏等中国56个民族的文化)长期地、不断地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文化的发展是具体的、历史的,又是多地域、多民族、多层次的立体网络。中国文化是起源于上古贯穿到现在,在黄河、长江及其周围地域形成并延续至今的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共同的社会心理与习俗的结晶。
继承中国文化遗产,并不是对中国古代文化毫无选择地一概接受,而是要继承其优良传统,摒弃其封建糟粕。
今天中国正处在向现代化迈进的新时期。了解过去的优秀文化,正是为创造未来的新文化。这对于提高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的目标。要让中学生和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掌握中国文化史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文化辉煌的历史,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打下基础,这是一件宏伟的事业,也是我们编辑这部丛书的宗旨。
对文化层次较高的成年读者以至专家来说,个人的专业知识总归有限,本丛书对于成年人也不失为一种高品位的、可信赖的文化知识读物。
本丛书的前身有110个专题,涉及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由商务印书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现由编委会对类目重新加以调整,确定了考古、史地、思想、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经济、文艺、体育十个门类,共100个专题,由商务印书馆独家出版。每个专题也由原先的五万多字扩大为八万字左右,内容更为丰富,叙述较前详备。希望这套丛书能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中国文化的主流与特点,读者能够从中认识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所系,这就是编者的最大愿望。
对于本丛书的批评及建议,我们将十分欢迎,力求使之趋于完善。
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编辑委员会
一九九六年四月
出版说明
百册本《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是由著名学者任继愈教授主编,国内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由我国著名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面向青少年和一般读者的大型文化普及丛书。被共青团中央启动的“新世纪读书计划”列为第一批推荐书目。这套丛书,是在1991年版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
1991版曾荣获当年中国图书奖一等奖。台湾、香港商务印书馆和日本、韩国的出版机构相继选译和出版了这套丛书,丛书的英文选译本也随后面市。
新版由原先每本5万字增加为8万字。合并了一些内容近似的图书,同时增加了一些选题,对古代难辨字还注了音,并补充了有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成为一套内容丰富、文字规范、装帧精美、可读性强的真正的图书精品。
丛书编委会及作者队伍强大,名家云集,他们中有著名学者,有北京大学的校长,有商务印书馆的老总,几乎都是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者,可以说,这套丛书,是名附其实的大专家给普读者写小书。他们认真严谨的写作态度,保证了丛书的科学性,文字表述方面做到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丛书是一个较为完备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知识体系。可大致分为10个专题,分别是思想、文化、教育、科技、考古、史地、军事、经济、文艺、体育。从多角度、多层面勾勒出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和中华民族精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丛书加强了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说的介绍,文理兼备,显示出编者整体上把握传统历史文化的独特视角,是一套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百科丛书。同时也是一套增长知识、陶冶情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书。
内容简介:
介绍了我国古代的字典词典对汉字的形音义和相互关系,以及各种词语的解释,不仅揭示了汉字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从侧面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情况,提供了关于古代自然科学、社会民俗人情方面的常识,为阅读古籍、学习古代文化创造了基本的条件。
作者简介:
张明华,女,1965年4月出生,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代表性著作:《中国字典词典史话》、《中国古玉发现与研究100年》、《台湾传统文化探源》、《新五代史》。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古代字书——学习古汉语、阅读古籍的桥梁第一节 字书——古代字典词典的统称
第二节 字书的分类
第三节 字书与古代文字统一
第四节 字书的注音方法
第五节 字书的释义方式
第六节 字书的查检
第二章 古代字书的雏形——周秦汉时期的识字课本第三章 古代字书的产生
第一节 《尔雅》——第一部故训词典
第二节 《方言》——第一部方言词典
第三节 《说文解字》——第一部字典
第四节 《释名》——第一部声训词典
第四章 古代字书的演变
第一节 《玉篇》——第一部楷书字典
第二节 《一切经音义》——广释佛典文字音义的词典第三节 《广韵》——现存第一部完整的韵书
第五章 古代字书的兴盛
第一节 《字汇》——第一部通俗易查的字典
第二节 《康熙字典》——古代字典的定型
第三节 《佩文韵府》——古代诗词歌赋词藻的汇辑第四节 《经籍纂诂》——集经传子史引文训诂之大成第五节 《经传释词》——经传虚词的集释
第六章 近现代字典词典的演变和革新
第一节 《中华大字典》——新旧字典的津梁
第二节 《辞源》——第一部大型综合性语文词典
第三节 《辞海》——语词及百科词语的汇聚
第四节 《国语词典》——符号注音和音序排列排检法的先导第五节 《诗词曲语辞汇释》——诗词曲特殊语辞的汇释第六节 《综合英汉大辞典》——词典编纂新领域的拓展
辅文图片
第一章 中国古代字书——学习古汉语、阅读古籍的桥梁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灿烂的文化。数千年来,各民族流传下来的历史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其中又以汉语典籍为数最多,有不少是稀世珍品,它们是祖国文化宝库中最为精萃的一部分。要想读懂千百年前的古书,就必须懂得古代汉语,特别是要掌握用来记录古代汉语典籍的文字书写符号——汉字的形、音、义。
汉字是中国古代汉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创造出来的。古代流传下来的大量文字学著作,记载和解说汉语字、词的书籍——字典、词典,无一不与当时文字的演变有着密切的相应关系,都是历代文字学研究成果的汇辑,保存了大量的古文字资料。通过古代字典、词典,我们可以了解到毎个汉字的构成原理,构成方式及其本义和引申义;了解到毎个汉字的古义和今义,古音和今音,以及它们的发展变化和区别;理解每个汉语语词的组成、涵义和变迁,古代字典、词典对汉字形音义及其相互关系、各种词语的解释,不仅为揭示汉语文字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提供了依据,也从侧面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情况,可以使我们从中获得不少关于古代自然科学、社会风俗人情方面的常识,为我们学习古汉语,从而更进一步去阅读古籍,顺利地吸收古代文化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
第一节 字书——古代字典词典的统称
顾名思义,字典收录的是单字,词典收录的是单音、双音和多音节的词汇。但就古汉语而言,由于单音节词占优势,往往一个字就相当于一个词,字和词并没有严格的区分。实际上古代解说文字的书籍,大多数既收单字,也兼载复词,包涵了字典、词典的双重成分,而且,讲字的不能不讲名物制度,解词的也不能不释字义,两者并没有一定的界限。因此,我国古代把解释文字的形体构成和字音字义,并按一定方式编排的书籍统称字书。用字典作为解释文字之书的名称,是自《康熙字典》开始的,清代人所说的“字典”即专指这部书。
近代以来,汉语词汇加速复音化,双音词占了优势,且专门词语日益丰富,外来词增多,字、词并不相等,这一点变得愈加明显,字典与词典的区别就有了必要。不过,现代字典的字条下往往附有多音节的词语,而且大部分字本来就是词;词典的收录也仍以“字”为纲,称作“字头”,在字头下排列同字头的复音词和词组。当然现代意义上的辞书不仅仅指讲解词语的字典、词典,还包括各种类型的专门词典,如地名词典等,甚至还包括百科全书,较之古代辞书收录范围就广泛多了。
我们现在把研究文字的起源、发展、性质、体系,文字的形音义的关系等学问称为文字学。古代则把有关文字研究的学问叫“小学”;古代史志也把文字训诂音韵之类的著作统归之于“小学”类。古代的字书都统属于“小学”的范围。
周代“小学”是指为八岁到14岁贵族子弟办的学校,“小学”就是指幼童在校学习认字,老师给他们讲解文字形体结构而言。东汉班固(公元32——92年)的《汉书·艺文志》把幼童识字用的字书和解释字义的书附在经学《六艺略》之后,统称为“小学”。这样,“小学”的含义逐渐有了变化,识字变成了专门的学问,其内容包括:解释文字的形体结构,“通知古今文字”(通知即知晓之意),“正读”字音等。从东汉到隋唐五代,“小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包括了讨论字形、音韵一类的书籍。及至唐代编纂《旧唐书·经籍志》,把《尔雅》等书归入“小学”,从此,“小学”的基本内容得以确定下来。宋代时,开始有人把“小学”称作“文字之学”,把文字之学的内容分为三类:体制(字形)、训诂(字义)、音韵(字音)。
到了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把语言文字类的书籍分为训诂、字书、韵书三类。《尔雅》等书划为训诂之属,《说文解字》类的书划为字书之属,《广韵》类的书划为韵书之属,这样“小学”类的范围更加明晰。大致说来,《尔雅》等训诂类的书是侧重讲字义的,《说文解字》类的字书是以讲解字形为主,讲求字形和字音、字义的关系,《广韵》类的韵书是讲字音为主,也简单地解释字形、字义,同样起到了字书的作用。因此,“小学”就是有关文字研究的学问,“小学”类的书籍主要是指字书而言,古代“小学”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丰富。可以说,中国古代字典、词典的产生和演进,与传统“小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第二节 字书的分类
我国古代的字书,源远流长,种类繁多。从春秋战国时起,就开始有了编制识字课本一类的书籍,见于史志著录最早的一部识字课本是周宣王时代(公元前827—前782年)太史籀〔zhou昼〕编的《史籀篇》。它和秦代李斯编的《仓颉篇》、汉史游编的《急就篇》等书,都只是把常用字编成便于记诵的文字形式,没有任何注解。
大约在战国末年到西汉初年,古代第一部训诂词典《尔雅》形成,首创按文字内容性质分类解释词义的体例,这也是世界词典编纂史上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词典。西汉扬雄编纂《方言》,辑录汉代方言俗语,开了古代方言词典的先河。东汉刘熙编《释名》,与《尔雅》稍异,专以音同音近字解释词义,成为声训词典的滥觞。东汉服虔编《通俗文》,是为通俗词典的前导。《方言》、《通俗文》是不同于《尔雅》类的语义词典,开创后世专门性词典编纂的先例。东汉许慎编《说文解字》,首创部首检字,以“六书”理论解释文字形体结构及音义,是古代第一部真正的字典,早于西方同类字典近1400年。
《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通俗文》的产生,奠定了后代字书发展的基础。古代为数众多的字书,大体是从它们演化而来。
继承《说文解字》一类的字典,像晋吕忱的《字林》、北魏江式的《古今文字》等,都按《说文》部首分类,解释字形、字音、字义。南朝时梁陈间顾野王撰《玉篇》,部首比《说文》多出两部,但以楷书代篆书,不析形体,注重音义。明代梅膺祚编《字汇》,简化《说文》部首,部首和部内字按楷书笔画多少先后排列,首卷附《检字》,排列难查的字,使字典通俗化、实用化。明代张自烈的《正字通》,清代的《康熙字典》俱沿用《字汇》体例。
《尔雅》一类的词典,如汉代孔鲋[fu付]编《小尔雅》,三国时魏国张揖编《广雅》,宋代陆佃编《埤雅》,明代方以智编《通雅》,清代史梦兰编《叠雅》等,或仿《尔雅》而作,或是《尔雅》的增广、订正、补充,都是解释词义与各种名物。
唐代以后解释文字音义而功能各异的专门性词典日益增多。有的注释经传文字音义,如唐代陆德明的《经典释文》,有的辑录经传子史文字训诂,如清代阮元的《经籍纂诂》。解释佛教经典文字音义的则有唐代玄应和慧琳的两部《一切经音义》、辽代希麟的《续一切经音义》。明朝陈士元《俚言解》、清朝翟灏《通俗编》,主要采集解释各地方言俗语;清朝吴文英的《吴下方言考》专门解释吴越方言俗语。诠释虚字的字书有:清代刘淇的《助字辨略》、王引之的《经传释词》。还有的字书专门汇编古书中的词藻典故,如清代的《佩文韵府》和清朝张廷玉等编的《骈字类编》。
魏晋南北朝以后,以审音辨韵为主,兼讲文字形义的韵书大量产生。先有三国时魏国李登的《声类》,“以五声命字,不立诸部”(唐代封演《闻见记》);晋人吕静的《韵集》,以“宫商角徵羽各为一篇”(《魏书·江式传》),成为韵书的萌芽。继后有隋代陆法言的《切韵》产生,它按四声分类,类下依韵目排字,这是一部韵书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作品。唐代李舟作《切韵》,使四声依次相承,增加韵目,调整韵目编排次第。宋代颁行的官修《广韵》,集正统派韵书之大成,把韵目从陆法言《切韵》的193韵增加到206韵。宋代丁度等人的《集韵》、《礼部韵略》等都属这一系统。金代韩道昭的《五音集韵》,改革《广韵》系韵书韵目下同音字分组排列的体系,把韵字按36字母(即用36个汉字表示声母)为序编排。韵书具有字书的性质,自唐代开始,到宋代定型。《广韵》可说是一部按韵编排的字典,类似现在的同音字典。清代人编的《佩文诗韵》、清人李光地等的《音韵阐微》、清人何萱的《韵史》,都可起到字典的作用。
总的说来,古代字书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解释字体构成和字音、字义,以《说文》为首,按部首检字;第二类,讲求训诂名物,以《尔雅》为代表,依义分类;第三类,以审音辨韵为主,兼释字义,以《广韵》为典型,按韵目编排。
第三节 字书与古代文字统一
汉字的起源很早,如果从原始社会晚期的仰韶遗址、大汶口遗址中陶器上的刻划记号、象形符号算起,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现在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汉字是甲骨文,已形成比较成熟、比较完整的文字系统。 目前发现的甲骨文单字共4000多个。从甲骨文产生的3000多年来,有的汉字渐渐消亡,新的汉字又大量产生。汉字数量的增长,使得后出的字典总是在前书的基础上增加不少新字,编制时代越晚的字典收字也越多。以古代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来说,它收集经典中的汉字共9353个。继《说文》后,晋代吕忱的《字林》收录汉字12824字,成书于南朝梁武帝大同九年(公元543年)的《玉篇》,收16917字。北宋时编纂的《类篇》收31319字,成书于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的《字汇》收33179字。至清代《康熙字典》问世,它记载和解说的汉字总数已达47035个。
同时,古代字书的收编范围也不断扩大,有的字书保存了不少的古字、冷僻字,有的字书则集中了不同时期的繁体字、异体字、通俗字,也有的字书汇辑各种语词和专门名称,还有的字书专门汇释外来文献中的字词。
汉字是一种表意性的文字,主要是通过字形来表达语义。同一个汉字在古今各种方言中,它们的读音可以不同,但字义是一致的。用汉字记录的书面语言能够突破时空、地域的局限,而“传于异地、留于异时”(陈澧《东塾读书记》卷十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范围内起到交际作用。说各种方言的人们都可以用汉字来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因而,古代的文字学家特别重视汉字形、音、义的考释。他们常常采用辞书的形式致力于建立字形、字音、字义的规范。历史上的统治者,出于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也往往采用行政手段推行文字的统一工作。
文字的形、音、义三者中,与语言比较,“形”是指文字的形体,是文字这种记录传播工具所特有的。汉字的字体主要有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五种。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公元前1300—前1028年)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汉字。它外形参差不齐,字体较小,笔画线条细瘦,直线形笔画多,写法不固定,多异体。
金文是指从商到汉(主要是西周)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铭文)。金文外形轮廓比甲骨文方正,笔画粗肥,有的字有实笔(即笔画充实整个轮廓),笔画的拐角处,由殷末周初的方折渐趋圆转,西周后期到春秋时笔画趋向线条化。
春秋战国时的秦国使用一种笔画为圆转的书写线条字体——篆书,为与秦统一中国后的篆书相区别,称它为大篆,又因收在《史籀篇》中而得名籀文。大篆字形在承袭西周金文写法的基础上,作了某些省改,笔道匀称,笔画圆转线条化,形体整齐。
战国时代,除秦国外,其他六国各有自己的文字,称战国(或六国)文字。它不如金文凝重浑厚,而是趋向秀丽流畅,最大的特点是字体简化,多异形。
秦始皇统一中国,颁布文字的标准字体——小篆,是在大篆基础上整理简化而成,笔画比大篆简省,形体较平整匀称,偏旁写法一致,结构固定,废除异体,做到字有定型。
秦朝时,为书写方便快速,流行一种更为简便的字体:隶书,也称秦隶。把小篆的圆转弧形线条变成方折平直的笔画,但整个字形构造保留了较多篆书形迹,又被称作古隶,以区别于很少篆书痕迹的汉隶。
汉隶把秦隶的平直方折笔画,变为撇、捺和长横有波势挑法的笔画(略带微波起伏之势,并在笔画末端加粗,收笔略向上挑),字形呈扁方形,笔画粗细不同。
兴起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楷书(又称真书、正书、正楷)由隶书演化而来,将汉隶的波势笔画变为点、横、竖、撇。字形方正,字体规矩、整齐,简单易写,沿用至今。宋代专用于刻版印刷的楷书称为宋体,而现在一般报刊所用称为仿宋体,笔画匀称,比宋体稍细。
总的说来,从甲骨文到楷书,汉字形体演变的趋势是简化,即从图画性的象形字发展到纯粹的书写符号,从字形的参差不齐到方正匀称,笔画从弯曲复杂到平直简易,从一字多形到合并或简化偏旁使之易于辨认书写。这种不断简化的趋势也体现在同一字体的变化中。
汉字发展又是很复杂的,大量异体字、别体字的产生,繁简字共用,古今字并存,所形成的复杂异形现象,直接影响了汉字的相互区分和实际使用效果。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先人就认识到文字规范化的重要性。黄帝之前,文字没有定型,妨碍认识和使用,待黄帝统一华夏,史官仓颉“始整齐划一,下笔不容增损。由是率尔箸形之符号,始为约定俗成之书契”(章太炎《检论·造字缘起说》)。
《史籀篇》是周宣王时文字整理的产品。《汉书·艺文志》上说:“《史籀》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用大篆书写的《史籀篇》成为周代史官教贵族子弟识字的规范化课本,由此可窥见周统治者对文字统一的重视程度。
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文字整理是在秦始皇时代。战国时期,七国各自为政,互不相谋,“文字异形”。秦始皇统一六国,立即着手“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字体,李斯作《仓颉篇》成为宣传小篆,统一字体的“范本”而传于后世。
虽然秦始皇的“书同文字”对后世汉字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但当时仅限于官方文书,且秦二世而亡,文字统一的实际效果很差。到了汉初,隶书成了通用文字,不仅战国文字一般人不认识,就连秦小篆认识的人也不多。两汉的统治者注意到文字的混乱状况,做了一些有利于文字规范化的工作。如西汉元始年间(公元1—5年),平帝在朝廷召开有爰[yuan元]礼等百余人参加的文字讨论会,扬雄吸收会议的成果,作《仓颉训纂篇》。
全面、系统地对文字进行整理,当属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许慎的时代,隶书盛行,作为小篆字体范本的《仓颉篇》也改用隶写。字形的极大变化,使有些字看不出本来的形态,因而也就看不出字的本义。为“理群类,解谬误,晓学者,达神恉〔Zhi止〕”(许慎《说文解字·叙》),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对小篆进行整理,使它规范化。全书以小篆为主,收集了不少古文、籀文、奇字、秦刻石、汉代俗体、异体字形,全面分析字的形体结构,说明每个汉字的本形、本音、本义。《说文解字》流传以后,战国以来至秦汉文字形体的混杂,以及胡通乱转的现象逐渐得到克服。
魏晋南北朝时,篆隶实用价值递减,楷书取而代之成为主体的字书越来越盛行,南朝顾野王全收楷体的《玉篇》应运而生。从此以后,古代字书全用楷书编纂,也极少附录篆书。
唐代,篆书已不通行,开始了整理异体、辨别俗讹、订正经典文字的工作,产生了一系列“字样”书。像颜师古编《字样》、杜延业编《群书新定字样》、颜元孙编《干禄字书》、欧阳融编《经典分毫正字》,唐玄宗有《开元文字音义》,张参编《五经文字》、唐玄度编《新加九经字样》等,对标准楷体的确定起了积极作用。
自楷书通行以后,古今文字的形体有了较大的差别,宋以后编纂了一批不同类型的字书,或着重辨析字体的正俗、错别,或主要考订古今文字异同,或推求篆楷的变迁,或着力于文字形声讹变和字划疑似的研究。影响较大的,宋代有郭忠恕的《佩觿[xi希]》、张有的《复古编》、李从周的《字通》,辽代有行均的《龙龛手鉴》,元代有李文仲的《字鉴》等。
至清代,《康熙字典》首次用“典”字称呼一部字书,也就是要把这部书作为规范文字的“典则”、“典范”。
语言文字作为一种社会交际的工具,不可能没有一定的典范,没有一定的规范势必引起混乱。自唐代定楷书为汉字形体的正宗,刊定石经后,规范化的楷书字体得以固定下来,沿用至今,这不能不归功于历代字书在字形演变过程中所起的规范和统一作用。
第四节 字书的注音方法
古代书籍的注解和字书、韵书里字的注音用的是汉字,主要有两种方法:直音、反切。
直音法 就是两个字同音,用其中一个字标注另一个字的读音。例如“遽音具”。一般是用常用易认的字为生僻字、难认字注音。许慎的《说文解字》里应用最多的注音方式是:“读若”、“读如”、“读如某某之某”、“读如某书之某”、“读与某同”,这是一种比况的方法,即用一个同音或音近字说明被注字的读音,与“直音”相似。例如:“趁,[走上亶]〔zhan〕也,读若尘〔今音chen〕。”用来注音的字有的是同音,有的只是音近,有的未必通行,实际上完全同音的字很少,如果遇到难字而没有同音字。或同音字也是生僻字,这样字音的标注就成了难题。况且同音法的运用,是以读者掌握大批字的读音为前提,因而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很大。自汉末反切法发明以后,字书中字音的标注,就以反切为主了。
反切法 就是用两个汉字合拼成另一个汉字的读音。如:“东〔dong〕音德红切”,德、红相拼,成为东。“切”〔qie〕是拼切之意,“反切”的“切”就是上下两音向一起拼切的意思。“反切”也称为“切语”,魏晋至唐称为“某某反”,宋以后称为“某某切”,现统称为“反切”。用反切注音,反切的前一字取声母,反切的后一字取韵母和声调,把前一字的声母跟后一字的韵母和声调拼合起来,就成为被切字的读音。例如:“工,古红切”,“工”音gong,“古”的声母g与“红”的韵母ong、声调(平声)合在一起,拼出被切字“工”的读音gong。反切的前一字与被切字双声(古、工两字声母相同),反切的后一字与被切字叠韵(红、工两字的韵母相同)、同调。在古代没有拼音字母的情况下,反切的前后字被当成拼音字来用,每一个汉字都可以用反切拼出它的读音。
反切产生于汉末。三国时魏国安乐人孙炎撰成《尔雅音义》,这是古代第一部大量运用反切的著作(已散失),其中的反切被《经典释文》等书采用百余条。从《玉篇》到《康熙字典》等大量字书主要采用反切注音,直到民国时期《辞源》、《辞海》编纂时还沿用。
第五节 字书的释义方式
字义、词义是指字、词所表示的意义。古代的字书是用文字来解释字词的涵义。在汉语创造文字的最初阶段,一个字的字形结构,是和这个字在语言里所要表示的意义相一致的。字形可以直接表示的语义,就是词的最初意义,也叫词的本义。在汉字的使用过程中,往往用一字表示多种不同的意义,这样词从一种意义引申转变为多种不同的意义。
古代典籍中,有些词的使用还保存了它的本义。但词的本义不一定就是这个词的常用义,而很多词的引申义和转义成了常用义,词的本义却很少用。《说文解字》是古代专门解说文字本义的字书,而一般字书的释义比较注意文字常用义的解释,在排列文字各种意义时,一般都把常用义排在前,罕用或冷僻义附于后。
古代词义的解释又称为训诂。“训诂”一词,最早叫“诂训”,或称“训故”:“训”,即“训释”之意,就是用通俗的语词去具体解释词语的涵义、应用范围,以及它与其同义词、近义词的分别;“诂”,即用当代标准语、通语的词去解说古语词、方言词的意义。
古代字书训诂的基本方式有三种。形训:用分析文字形体的方法解说词义。声训:又称音训,或“谐声训诂”,是采用声韵相同或相近的字去解释词义。义训:不必借助于字音或字形,而是直接用通行的词语去解释古词或方言词的意义。
释义中以词释词,一般是用同义词、或有关的词、或反义词去解释另一个词的意义。它包括如下的方式。
同训:把一系列同义、近义词罗列在一起,然后用一个同义词来解释它们的意义。如“怡、怿、悦,乐也。”直训:用一词释另一词。如:“元,始也。”互训:用两个同义词互相训释。如“颠,顶也;顶,颠也。”递训:用三个以上的同义词辗转训释。如:“语,论也;论,议也。”反训:形式上是用反义词对词义加以训释。如“乱,治也。”
采用以词释词的方式,有时对被释词的意义不可能解释得很准确。因此从《尔雅》开始,古代字书更多地采用定义释义的方式,就是用词组、语句给词义下定义,确定词义的内涵。如《说文解字》“系”部:“孙,子之子曰孙。”
采用定义释义,有时也很难下定义,或对所要定义的词,很难有明确的解释。因而在释义中,常常引用例证,就是引用经典的原文、古代的字书、名家的注疏、前人的论说、或调查得来的材料,作为释义的根据。一部字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词义的解释是否全面、准确、简明。释义方式的选择是根据被释词的特点和各种字书的编纂要求来决定的。事实上,古代的字书,没有哪一部是只采用一种释义方式,一般都是以某一种或某几种方式为主而兼采多种,互相补充,以期释义的完整和准确。
第六节 字书的查检
字典、词典是按一定的编排方式把汉字组织起来,以便利读者查检的工具书。我国古代字书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部首编排法,按韵分部编排法,按义分类编排法。它们的查检方法各不相同。
部首编排字典的查检 部首编排法是把同一偏旁的字归在一起成为一部,那个偏旁列在每部开头作为部首。这种方法由东汉许慎创制,他在《说文解字》中把9000多个单字分排在540个独体字下,这540个独体字称作部首。明代梅膺祚的《字汇》,把540部简化,归并为214部,规定部首之间和部首内所属字一律依笔画多少先后排列(笔画少的排前、多的排后);全书前附“检字”,排列难查的字,每卷卷首列表载明该卷部首及部首所在的页码,这样排列条理更加清楚完善。这套编排方式经清代《康熙字典》采用而定型。晚近以来,部首法得到改造而进一步完善,成为一般汉语字典、辞典编排的主要方法。像《中华大字典》,新、旧版的《辞海》、《辞源》都采用了这一方法。现以《康熙字典》为例讲述部首类字典的查检。
《康熙字典》按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为12集,每集又分上、中、下,收字47035个,分排在214个部首中,部首和部首内单字以笔画多少为序排列(笔画少的排前,多的排后)。书首附有:《等韵》、《总目》、《检字》、《辨似》各一卷。
从《康熙字典》里检字,首先确定被查字的部首,依据部首笔画在总目中查出该部首所在集次,然后依这个字的笔画(部首的笔画除外)从《字典》中查出这个字。例如:从《字典》中查“熙”字,属火部、九画,由总目查知,火部在巳集中,据此,可以从巳集中的第12页查得。在该字下列有它的古体、俗体字,解说了它的本音本义、异音异义,引有书证,介绍它在其他字书中收部情况。
此外《字典》正文后附《补遗》一卷,《备考》一卷,凡正集查不到的冷僻字可从中试查。1980年中华书局重印版书首有《部首索引》,列有部首及其所在的集次、页码,使读者一目了然。
韵书类的编排与查检 《切韵》、《广韵》等韵书按声、韵、调的关系编排单字,着重在划分韵部,又简释形义,同样可以用来检字。现以《广韵》为例说明韵书类字书编排、查检方法。
《广韵》的编排方式,先分平上去入四声,再依韵分部,每一韵部(韵目)内同音字排成一组,用反切注音。这些同音字组称为小韵,各小韵间的排列次第无一定之规。《广韵》共有206个韵部:平声57韵,如上平声①的一东、二冬、三钟、四江等;下平声的一先、二仙、三萧、四宵等;上声55韵,如一董、二肿、三讲、四纸等;去声60韵,如一送、二宋、三用、四绛等;入声34韵,如一屋、二沃、三烛、四觉等。东、冬、肿等是韵部的名称,一、二、三等是韵部排列次第。
《广韵》的每一韵部内,首列韵部名称的字,再分列同韵的字。从《广韵》里查字,首先要辨明这个字的声调和所在的韵部,然后按声依韵查到这个字,并根据这一字的读音而查知一组字的读音、字义及异、俗体。例如查“先”字,属下平声,在第二卷,由卷前韵目得知,“先”排在下平声第一。 由此查得“先”字条。下列的“跹、蹮、跣”三字与“先”同音,属于一组。又从卷首韵目表得知“先”与“仙”两韵中的字可以同用。
今人从《广韵》中查字,如不熟悉某字的声韵,可先从《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辞源》、《辞海》(旧版)中查到此字的声韵,再依声韵从《广韵》中寻检。此外,沈兼士编《广韵声系》(文字出版社印行),把《广韵》中收的字按部首笔画编成索引,注明在《广韵》中的页码,读者只要根据某字的笔画即能从《广韵》中查到此字。极为方便。
宋以后的两部书《五音集韵》和《佩文韵府》韵部内韵字的编排、查检异于《广韵》。《五音集韵》韵字的排列按36字母为序。《佩文韵府》以字的难易先后编排韵字,易识常用的排在前,难认不常用的排在后。这部书的原刻本,已由中华书局影印,按笔画和部首重编目录索引、同字异体表,便于查索。
分类编排词典的查检 分类编排法是按字、词的意义或词的学科类别加以分类,把性质相同的字、词集中在一起编排。这一方法始于《尔雅》,为历代雅书类词典、东汉的《释名》等辞书采用。由于这类词典在编排时,有些跨类词,读者不能准确地判断它们的性质,后人为它们做索引的又极少,因此这类词典的检查极为不方便,往往需要反复查找,甚至翻遍全书才能找到。
注释:
①平声字多,分为两卷,称上平声、下平声。
第二章 古代字书的雏形——周秦汉时期的识字课本
中国古代的字书是从小学读物脱胎而来,古代小学读物的产生可以远溯到周朝。中国史志记载最早的一部小学识字课本是《史籀篇》,周宣王时代(公元前827—前782年),是太史教学童认字的课本,编者太史籀①,书中字体是大篆,与汉武帝末年孔子住宅墙壁中发现的文字形体有差别②。继《史籀篇》之后出现的幼童读物有:秦始皇时李斯作的《仓颉》七章,车府令赵高作的《爰历》六章,太史令胡毋敬作的《博学》七章。这三部书经汉初“闾里书师”合并为一部,称《仓颉篇》(因为是三部书合成的,所以又称之为《三仓》),共55章,每章60字,共3300字,用小篆书写。汉哀帝时扬雄作《仓颉训纂篇》,汉和帝时贾鲂[fang房]作《滂喜篇》。晋人把55章的《仓颉篇》作为上卷,《仓颉训纂篇》作为中卷,《滂喜篇》作为下卷,合称《三仓》,共收7380字。此外还有:汉杜林的《仓颉训纂》和《仓颉故》,汉武帝时司马相如的《凡将篇》,汉元帝时史游的《急就篇》,汉成帝时李长的《元尚篇》。这些书,为便于儿童诵读记忆,编写成押韵的文字。有的是四字一句,两句一韵;有的是三字、四字或七字一句。三字句、四字句,隔句押韵,七字句,每句押韵。除了《急就篇》由于历代书法家,如张芝、皇象、索靖等曾加临写,作为书法而流传下来,《仓颉篇》还有残简(见王国维编《流沙坠简》),其他的都已亡佚。清人孙星衍从古代传说、类书、内典等书中辑录出一些佚文,大多数收录的是单字,也有少数复词,分三卷,用《说文解字》的部首分类。
《急就篇》又名《急就章》,或简称《急就》,西汉元帝时(公元前48—前33年)黄门令史游编写。史游是一个“勤心纳忠、有所补益”(《后汉书·宦者传序》)的“宦者”。书名来自该书的首句“急就奇觚[gu孤]与众异”。唐颜师古曾为此书作注说:“觚者,学书之牍,或以记事,削木为之,盖‘简’属也。”“觚”,是一种学字的木板。“急就”是“速成”之意,所谓“急就篇”译成现代话,就是“速成识字课本”。全书2016字,收录的是当时常见常用的字。书中开头五句讲编书目的:“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分别部属不杂厕,用日约少诚快意,勉力务之必有喜。”接着一句是“请道其章”,表示正文开始,下列132个姓,每个姓下加两个字(复姓加一个字),成为三字句,如:“宋延年,郑子方;卫益寿,史步昌;……”讲叙完姓,又用两句话过渡到下一层:“姓名讫,请言物。”下面叙述布帛、饮食、衣被、臣民、器用、虫鱼、音乐、形体、兵器、车马、庐舍、植物、动物、疾病、医药、丧葬等类各种名词,都是七字一句,使儿童知道许多事物的名称。接着又是一句过渡话:“诸物尽讫五官出”,“五官”指古代的五种官职: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在这里泛指百官。所以下面叙述一些与官职吏治有关的事。全文的最后为四字一句(末句为七字),以歌颂汉朝“盛世”作为结尾。从《急就篇》的内容可见这只是一篇没有解说的启蒙读物。
在汉代,朝廷很重视识字教育,当时学文字,要求懂得字形、字音、字义,即所谓“试八体”、“讽籀书”、“正读”③;汉初法令规定年满17岁,能“讽籀书”9000个字以上,经考试才有资格担任官职,识得古代文字的八种字体的优秀者,可以做尚书史。汉宣帝时,让古文经学家张敞向能“正读”《仓颉篇》的人学习,再传授给他人。汉平帝时,征召全国通小学的100人,在朝廷上把认识的字记下来(均见《汉书·艺文志》)。所以《急就篇》一类的蒙童读物,在汉朝受到重视,连扬雄也认为“经莫大于《易》,故则而作《太玄》,传莫大于《论语》,故作《法言》,史莫善于《仓颉》,故作《训纂》。”(《华阳国志》卷十)但《急就篇》一类的识字课本不能与真正的字书等量齐观,自从《说文解字》问世后,它们的参考价值已不大了。可是作为古代字书的萌芽,它们在历史上发挥过作用。这类读物便于儿童认识、记诵,内容易为儿童接受,不仅是识字课本,也是习字课本,对于普及和提高当时的文化和文字的规范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注释:
①王国维认为“史籀”非人名,“籀者,读也。”《汉书》取书的首句“太史籀书”中二字以为书名。见王国维《观堂集林·史籀篇叙录》。
②王国维认为《史籀篇》中的字体是周秦间西土文字。见《观堂集林》卷五《史籀篇疏证》。
③依据《说文解字》,八体是: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古人说的“读”,包括:汉儒注经,断其章句,拟其音,易其字以释其义;诵习、讽诵也都称为“读”。
第三章 古代字书的产生
中国历史发展到汉代,国家空前统一,国势强盛,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在基础上产生了完全不同于识字课本,具有真正字典意义的古代字书,《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通俗文》等相继出现,把古人对文字的研究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尔雅》以今语释古语,《方言》以通语释殊言,开创了解决“古今言殊,四方谈异”(王充《论衡·自纪》)的先例;《说文解字》“以形说义”,有了探求文字形音义之间关系的创举;《释名》作了“以音说义”的尝试;《通俗文》改变从经典辑录文字的成规,开辟了从民间搜集俗文字的新路。两汉文字学者通过这些字书所提出的一套文字研究的方法,成为后世字书编纂的不祧〔tiao挑〕之祖。
第一节 《尔雅》——第一部故训词典
故训词典是时代的产物。先秦的典籍到了汉代,由于时代远了,字形、字音、字义都有了变化,已经很少有人能通读理解,需要用当时人通用的语言去对文献中的难词难句进行诠释,《尔雅》正是适应了这一需要而形成的。这是中国第一部解释词义的专书,又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按语义分类的故训词典,也是汉代最先产生的一部字书。
《尔雅》的编者 《尔雅》的编者是谁,成书在什么时候,古人历来的说法不一。第一种说法认为,周公旦著《尔雅》一篇,而流传下来的《尔雅》三篇,“或言仲尼(孔子)所增,或言子夏(孔子弟子)所益,或言(西汉)叔孙通所补,或言沛郡梁文所考”(张楫《上〈广雅〉表》)。第二种说法认为“《尔雅》者孔子门人所作,以释六艺之旨”(郑玄《驳五经异义》)。第三种说法认为,《尔雅》是“秦汉间之学《诗》者,纂集说《诗》博士解诂”之言而成(见于欧阳修《诗本义》卷十)。第四种说法认为,《尔雅》是“小学家缀辑旧文、递相增益”而成,“周公、孔子皆依托之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小学类三》)。
现代的学者一般认为,《尔雅》的作者既非一人,也非某几个人,是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积累,递加增补,最后成书;但对它的来源、实际作者、所指成书年代等,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说最初成书是在汉武帝之前,书中有些地方是东汉人增补进去的;有说《尔雅》的雏型约在战国形成,西汉初年儒家学者把经师口授的《尔雅》整理成书;有说成书于战国末年,编纂人是齐鲁儒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物释义的汇编;有说在战国初开始整理,最后成书于战国末期,东汉后比较盛行。
《尔雅》的内容 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尔雅》原书三卷20篇;据说亡佚《叙篇》一篇,所以我们今天见到的只有19篇,篇名依次是: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按内容和性质划分,19篇解释的语词可以分为六大类:第一类有《释诂》、《释言》、《释训》,解释普通语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释诂》用今语翻释古语,主要解释古代的语言文字。篇中往往罗列古语中的十几个同义词,再用当时通行的一个语词去解释。如:“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始”是当时的通语,用“始”解释“权舆”以上罗列的词。
《释言》主要是解释秦汉间的语言文字,有的是用今言解释今言,有的是用古语释证今语,有的是用通语解释方言。如:“〔fen分〕、馏,稔也。”这三个字都是今言,全作熟解;“逆,迎也。”在多数情况下,被解释的常用词,往往只有一个,顶多罗列两三个。
《释训》,大多数情况下,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解释古代有关形貌、状态的词,被释的多数是叠词,不少出自《诗经》。如:“肃肃、翼翼,恭也。”“洸洸、赳赳,武也。”但也有解释一般语词的。
第二类,有《释亲》、《释宫》、《释器》、《释乐》四篇,解释人事的名词。其中:《释亲》是关于亲属名词的解释,分为宗族、母党、妻党、婚姻四类。如:“父为考、母为妣。父之考为王父,父之妣为王母。”
《释宫》是关于宫室名称,以及与宫室相连的道路、桥梁名称的解释。如:“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释器》是关于器用名词的解释。如:“金谓之镂、木谓之刻,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器。”
《释乐》是关于乐器名称和音乐术语的解释。如:“大钟谓之镛。”
第三类,《释天》是关于天文名词的解释,分四时、祥、灾、岁阳、岁阴、岁名、月阳、月名、风雨、星名、祭名、讲武、旌旗十三类。如:“北极谓之北辰,何鼓谓之牵牛。”①第四类,包括《释地》、《释丘》、《释山》、《释水》,是解释地理和地理名称。其中:《释地》是关于地理的解释,分九州、十薮、八陵、九府、五方、野、四极,共七类。如:“下湿曰隰[xi习],大野曰平,广平曰原,高平曰陆。”
《释丘》,分丘与厓岸两类,丘是自然形成的高地。如:“丘上有丘为宛丘。”“重厓,岸。岸上,浒。”
《释山》是关于山的解释。如:“山小而高,岑。”
《释水》关于水的解释。如:“水注川曰谿,注谿曰谷,注谷曰沟,注沟曰浍,注浍曰渎。”
第五类,包括《释草》、《释木》两篇,解释植物名称。其中:《释草》主要是关于草本植物名词的解释。如:“荷,芙渠。其茎,茄;其叶,蕸;其本,密;其华,菡萏〔handan旱旦〕;其实,莲;其根,藕;其中,的;的中,薏。”
《释木》是关于木本植物名词的解释。如:“灌木,丛木。”“榆白,枌〔fen 坟〕。”
第六类,包括《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五篇,解释动物名词。其中:《释虫》是关于虫类名词的解释。如:“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食苗心,螟;食叶,蟘〔te特〕(同螣);食节,贼;食根,蟊〔mao毛〕。”
《释鱼》是关于鱼类名词的解释,其中包括爬行动物。如:“蝾螈,蜥蜴;蜥蜴,蝘蜓〔yanting眼廷〕;蝘蜓,守宫也。”
下一页 尾页 共4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