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向温商学习

_4 李凤伟(当代)
  “坦诚第一,以诚待人”的原则是香港超人李嘉诚成功的独门秘笈,他做生意的原则是以“诚信”及“勤奋”为先,并因此获得了很多发展事业的黄金机会。李嘉诚在创业初期资金极为有限,一次,一位外商希望大量订货,但他提出需要富裕的厂商作保。李嘉诚努力跑了好几天,仍一无着落。在找不到担保人的同时他并没有放弃去开发新产品,他通宵赶出了9款样品。去找外商,一切据实以告:“我有能力做好产品,但是我的资金有限。”外商被他的真诚感动,不但在无担保的情况下跟他签约,还预付了货款。李嘉诚说:一个有信用的人,比起一个没有信用、懒散、乱花钱、不求上进的人,自必有更多机会。当你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后,成功、利润便会随后而至。另一方面,“吃亏是福”是李嘉诚待人处世的原则之一。他说过:“有时你看似是一件很吃亏的事,往往会变成非常有利的事。”为了信守承诺而吃亏,这种吃亏会转变成福气。
  信,是中国古代社会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也是人际关系的最高原则,孔子对弟子子贡的一段话表现了诚信的重要性。子贡问:“怎么样去治理政事”。孔子回答:“要使粮食充足,要使军备充足,百姓就会相信政府了。”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在这三项中去掉一项,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先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再迫不得已要在食与信之中去掉一项,先去掉哪一项。”孔子的回答斩钉截铁:“去掉粮食。因为没有粮食吃,不过是死亡,而自古以来谁都免不了死亡。如果百姓对政府不相信了,国家就无法确立了。”
  犹太人被称为“契约之民”,他们认为“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与神签订了存在的契约之缘。”所以,犹太人以“诚信”而闻名天下。一方面,即使是口头承诺,他们也会尽力遵守,因为神可以听见。另一方面,犹太人生意经的精髓在于合同,合同是与神的契约,所以,一经鉴定,无论发生什么问题,都应该遵守。
  信誉对商人来说,就像是水对鱼那么重要,诚实做人,本分做事,是成就大事业的基础,诚信,能带给你一生的财富。一个有信誉的人,其感召力是巨大的,产生出来的力量可以把不可能变成现实。凭着“无论环境如何恶劣,只需真正做人,信誉为本”的信条,必能成功地创造奇迹。西方有这样一条谚语:你可以在某个时刻欺骗所有人,你也可以在所有时刻欺骗某些人,但是你无法在所有时刻欺骗所有的人。姜太公在《太公兵法》中提到:德者得也。纵横商海时,失信等于负重前行;守信相当于乘风破浪。
第19节:赚钱是硬道理
  温州人经商规则之七
  赚钱是硬道理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安德鲁·葛鲁夫
  贫穷是什么?在温州人看来,贫穷不是缺米少盐,也不是缺衣少食,贫穷是无能,是罪恶。《塔木德》箴言提到:身体依靠心灵而生存,心灵则依靠钱包而生存。温州人对钱有着绝对的偏执,他们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呼唤着金钱,对他们来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金钱故,二者皆可抛。”
  温州人无道胜有道,“赚钱才是硬道理”,他们穿着金色的外衣,在无涯的商海,以钱做舟,以钱做桨,寻找着未知的金矿。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金钱故,二者皆可抛。”这是温商的生存逻辑,强烈的赚钱欲望是温州人成功的第一要素,没有一个温州人试图掩饰他们血液里始终兴奋着的发财欲望,他们的志向是不赚钱,毋宁死。
  温州人不在乎干什么,只要赚钱的事,不管自己以前熟悉不熟悉,都干。最初,他们只是从事修鞋、小发廊、小商贩这些事情。从表面上看,他们与其他地方的民工、小商贩没有什么两样。但是,他们不会满足于现状,他们的目标是将生意做大,赚更多的钱。
  强烈的赚钱意识
  穷人与富人最大的区别是自我认知的不同。穷人很少想到如何去赚钱和如何才能赚到钱,认为自己一辈子就该这样,不相信会有什么改变。正相反,富人深信自己生下来不是要做穷人,而是要做富人,他有强烈的赚钱意识,这是他血液里的东西,他会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致富。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一旦强化了某方面的意识,这种意识会渗透到他的生活之中,表现在他的一举一动之中。他做起工作来就一定非常自觉、非常认真,也就非常得心应手。强烈的赚钱意识使致富成为可能。
  赚钱的路上没有不可能。菲勒出生在一个贫民窟里,但与众不同的是,他从小就有一种致富的信心。他把一辆从街上捡来的玩具车修好,让同学们玩,然后向每人收取0.5美分。在一个星期之内他竟然赚回一辆崭新的玩具车。菲勒的老师深感惋惜地对他说:“如果你出生在富人的家庭,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出色的商人。但是,这对你来说已是不可能的,你能够成为街头商贩就不错了。”事实证明老师的预言是错误的。有一次,菲勒在酒吧喝酒听到几位日本海员正与酒吧的服务生讲自己的倒霉事。原来,轮船在航行过程中遭遇风暴,船上的来自日本的丝绸被染料浸染了,数量足有1吨之多。如何处理这些被浸染的丝绸,成了日本人非常头疼的事情。他们想卖掉,却无人问津;想运出港口扔了,又怕被环境部门处罚。菲勒意识到机会来了,第二天,菲勒来到轮船上说:“我可以帮你们处理掉那些没用的丝绸。”结果,他没花任何代价便拥有了这些被浸染过的丝绸。然后,他用这些丝绸制成迷彩服装、迷彩领带和迷彩帽子。几乎一夜之间,他就拥有了10万美元的财富。
  有人说“北京人的性格是正统,上海的性格是现代,杭州的性格是婉约,而温州的性格是浓郁的商业氛围。”由于种种文化上的习惯和影响,人们对于金钱怀有爱恨交加的矛盾心理。中国古人一方面讲“钱能通神”、“有钱能使鬼推磨”,另一方面又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为富不仁,为仁不富”。对于金钱,很多人是缄口不谈的,他们害怕背上“拜金主义者”的包袱,但温州人从不回避钱的话题,他们相信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商海无涯钱做舟”是他们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
  “在金钱上我从小就喜欢以万和千万为单位,即使是在身无分文的时候也是这样。”一位温州商人说,“我们一般从小就确立了赚钱的志向,而且把目标定在1000万元以上。”有人统计,美国《财富》杂志每年所列的全球最富的100个人,其中有95%以上的人从小就有发财欲望,57%的全球巨富在16岁之前就想到了要开自己的公司,43%的全球巨富在成年之前已做过第一桩生意。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要想致富,需要从小树立赚钱意识。
  可能是受温州“商”风的影响,方德华5岁时开始卖东西,他把买卖东西当成了一种乐趣。6岁时,他有一块形状古怪的石头,他定价10000元,姐姐问他为什么这么贵,他就说:“别人都没有这么漂亮的东西,我想要多少钱,就要多少钱!”1981年,方德华考上了杭州师范学院的大专班,此时的他以“赚钱”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在校园摆摊卖书、倒卖文具用品、倒卖邮票,为同学联系家教等等,只要能赚钱,他什么都干,到大二的时候,他每月的收入已经和父亲不相上下,于是干脆写信告诉父亲,让他不要再寄钱给他了。
  1984年,有一次方德华在宿舍里不小心碰倒了热水瓶,把瓶胆摔碎了,开水流了一地。热水瓶的外壳很漂亮,也很新,扔了可惜,于是他拿着空壳去找瓶胆。可是校里校外没有一家商店卖瓶胆,他灵机一动:为什么自己不能卖瓶胆呢?
  于是他马上着手调查。他先在男生宿舍调查,得知一个新热水瓶用完一个学期,一个宿舍8个热水瓶只有2个是好的,而女生宿舍的调查结果让方德华更加高兴,8个热水瓶顶多剩下1个是好的。方德华马上行动,他在附近的一家商店谈定了50个瓶胆,然后在校园里贴出好几张海报,白天上完课在食堂门口摆摊,晚上就在宿舍里销售,当天就把50个瓶胆全部售出。在剩下的两年里,方德华将杭州市大中专院校的热水瓶胆生意垄断了,生意一直红红火火。
  1986年,21岁的方德华大学毕业的时候,已经有了超过一万元的存款。最后一个学期,当所有同学都在忙于找工作,为将来的生计担忧的时候,方德华住在租来的一居室里,心平气和地做着自己的买卖。
  贫穷是什么?在温州人看来,贫穷不是缺米少盐,也不是缺衣少食。贫穷是无能,是罪恶。《塔木德》箴言提到:身体依靠心灵而生存,心灵则依靠钱包而生存。而任何东西到了温州商人手里,都会变成商品,然后变成钱。
  用赚钱意识武装头脑的商人,可以把西瓜当成花来卖。精明的小张一次路过西瓜地灵机一动,决定把西瓜秧卖个好价钱。他花20元钱批发了100个塑料花盆,把西瓜苗移植进去,再在花盆上搭个小木架,把瓜秧缠上去,一根瓜秧能挂三、四个小西瓜。结果,在花木市场的西瓜秧吸引了很多人的围观,以30块钱一盆的价格被人哄抢一空,100盆的西瓜净挣了1000多块钱。
  有的人智商很高,聪明绝顶,才高八斗;有的人情商很高,左右逢源,八面玲珑;但他们为什么却时常入不敷出,捉襟见肘,穷困潦倒?温商会告诉你,因为他们欠缺钱商分数,所谓钱商就是关于金钱的智慧和能力,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二是正确应用金钱及金钱规律。
  畅销书《富爸爸,穷爸爸》指出,富爸爸、穷爸爸都是聪明能干的人,但因为两人对金钱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最终决定了一个身后留下了数千万美元的巨额财产,而另一个终生为财务问题所困扰。穷爸爸会说“我对钱不感兴趣”或“钱对我来说不重要”,富爸爸则说:“金钱就是力量”。穷爸爸总是说:“我从不富有”,于是这句话就变成了事实。富爸爸则总是说:“我是一个富人。穷人和破产者之间的区别是:破产是暂时的,而贫穷是永久的。”因为金钱观念不同,穷爸爸一生都在为钱工作,而富爸爸的人生是“钱要为我工作。”
  犹太人认为:《圣经》发射光明,金钱散发温暖。温商执着于钱,他们对财神关公、赵公明顶礼膜拜,他们对有钱人崇拜,对穷人鄙视,经商、赚钱、做生意的观念在他们的思想里根深蒂固,他们的每个细胞都充满了对金钱的渴望,他们的人生目标是不做金钱的奴隶,而是要潇洒地奴役金钱。
第20节:隐形冠军(1)
  温州人经商规则之八
  隐形冠军
  小生意怕食不怕息,大生意怕息不怕食。
  ———恒基兆业地产集团主席李兆基
  随着20世纪90年代赫尔曼·西蒙教授《隐形冠军》一书的出版,人们惊奇地发现,一国经济活力的真正源泉往往并非那些声名显赫的大企业,反是在小市场领域高居本国乃至全球领先地位的中小公司。他们被称为“隐形冠军”。这些隐形冠军甚至常常拥有各自所在市场60%~90%的全球市场份额。
  通过多年深入的研究和调查,赫尔曼·西蒙总结了隐形冠军的八大特质:①目标明确。②高度专注。③攥紧客户关系。④成为卓越者的伙伴。⑤创新。⑥跻身顶级竞技场。⑦保持独一无二。⑧强大的企业文化。
  “小”与“大”,一直被小学课本视为“反义词”,两者是水火难容的。但是,在温商的创业史上,两者矛盾而合理地存在着并且与成功有着直接的因果联系。
  温州的商品没有一种是以大取胜的,他们从一个小小的拉链赚钱,从一个小小的眼镜架赚钱,从一个小小的纽扣赚钱,这种小心翼翼的“小”的心态让温州商人在某一个产业中立于不可撼动的不败之地。
  温州人具有江南人瘦小的体质,但这不是决定他们从小处着手的原因。温州地处浙南,土质贫瘠,生存环境比较恶劣,并且爹不亲,娘不疼,早期政府奉行“无为而治”,求生存、求温饱的压力,紧紧地压在温州人心头。于是,修鞋匠、裁缝、供销员等无成本、无技术含量的小行当成了他们发家史的起点,小打小闹是他们最基本的生存状态,以“小”求生存是他们的一种生活逻辑。
  从小生意做起
  于是,温州人专门做些纽扣、标签、标牌、商标、小饰品、小玩具,这些外地人看不上、懒得做的“小玩意儿”,在他们眼里,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能否赚钱才是最主要的。
  领取中国第一份个体工商营业执照的章华妹经商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一心往“小”里钻。原本经营小百货的她,领到营业执照后便将经营范围缩小到只做纽扣生意;接下来,她又缩小到只做时装纽扣生意,然后是只做男装纽扣生意,最后是只做男式西装纽扣生意。谈起经商之道,她朴实的话里充满了真理:“做生意只有瞄准大众需求,卖别人没有的东西,才能赢利。”谈起纽扣,章华妹有点滔滔不绝,什么品种,什么质地,怎么搭配,活脱脱一个纽扣专家。现在,章华妹的店铺加上仓库已经有200多平方米,货架上排满了分装和散装的纽扣。章华妹说,小纽扣让她几乎什么都有了,有了190多平方米的房子,车子也从桑塔纳2000换成了奥迪A4,还有了让儿子出国受教育的机会。
  追寻章华妹的致富道路,我们可以看到:专业化是温州“小”商品的一条平坦的出路。经统计,普通产品的生产者,如果其利润是15%,那么,一个专业化生产的产品,它的边际利润通常可以达到60~70%。专业化不仅提高了企业参与竞争的优势,把大部分竞争对手挡在门槛外,还大幅度的降低了成本。
第21节:隐形冠军(2)
  温州的商品没有一种是以大取胜的,他没有宁波、杭州那样大的集团,那么大的规模,在温州,一些商人将“小”往往会重复两遍,而且是语气加重,他们试图强调温州的一切是从“零”起步的,来之不易。小的另一方面是“专业化协作”,据说,打火机的制造竟然有20多道工序,从这个角度考虑,小产品的制作里有着大合作。
  在起步阶段,温州“小”的定位起着保护自我的作用。因为自己本身是不进正统的规模,所以首先让别人能够忽视这样的一种竞争对象。如果在起步阶段能够躲避一种“扼杀”,那么等到规模稍微大一点,翅膀就开始变硬,应付各种阻挠的能力也就增强了。一位做编织生意的温州商人说,以前他开始做这一行的时候,“很小,别人也不注意”,可是等他做到几百万以后,各种税务机关都找来了。
  小题大做
  小题大做的“大”是一种成功意义的“大”,是“山中没老虎,猴子当大王”的“大”,生活中的“小题”几乎到处都有,市场缺口是永远存在的。中国指甲钳大王梁伯强,把平均单价只有两元多的耐用消费品指甲钳的年销售额做到了2亿多元,他把小商品做成大产业、大市场,挣了大钱。温州的“小题大做”主要体现在:小商品大市场、小配件大配套、小企业大协作、小资本大积聚。
  目前,温州市已聚集了200余家制笔及其配套企业。2001年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6亿元,居全国首位,出口交货值8亿元,创税利9000万元,其中水彩笔45亿支,占全国90%;活动铅笔3.3亿支,占全国30%;圆珠笔14亿支,占全国30%以上。温州地区年产值在1亿元以上的制笔企业达5个,年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6个,爱好、天骄、环球、文泰、天丰、盛丰等企业,作为制笔企业的排头兵,已跨入了中国最大的笔类出口企业行列,外贸出口交货值均占本企业产值的90%以上,产品销往欧美、东南亚、中东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就是所谓的“小商品、大市场”,温商从小池塘里钓到了大鱼。
  在200余家制笔及配套企业中,专业生产笔芯、笔头、笔插、笔盒、铜套、颜料、包装、印刷等配套产品的企业就占10%。温州市四通制笔零件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各种规格的水彩笔笔头、纤维笔头、引水芯等的股份合作企业,是目前世界上拥有流水线最多、生产量最大的纤维笔头生产基地,该公司年产笔头60亿支,国内市场占有率为85%以上。经过多年的发展,温州制笔业已形成全国首屈一指的笔类制造、制笔零配件、制笔模具生产、制笔包装等配套体系。这就是所谓的“小配件大配套,小企业大协作”,温州的小商品以专业分工、集约经营的形式,找到了一片可以自由伸展的蓝海,确定了温州不可替代的市场地位。
  陶行知在《手脑并用歌》中生动地写到:“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温州人就是当之无愧的“大好佬”,当他们积蓄了资本后,就会把产品由小做大,最后从纽扣到服装,从电子元件到成套电子设备,从日常用的小物品到高科技产业,并且涉入房地产、金融业,于是温州人的生意越做越大。
  温商小题大做的直接结果是打造了温州的“国”字号烫金名片:“中国鞋都”、“中国锁都”、“中国电器之都”、“中国制笔之都”、“中国塑编之都”、“中国合成革之都”、“中国金属外壳打火机基地”、“中国剃须刀生产基地”、“中国印刷城”、“中国徽标之乡”、“中国泵阀之乡”。众多的头衔展示了温州之“轻”,并明证了温州经济“举轻若重”的特点:温州经济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经济,无论是产业规模、配套体系,还是技术含量、营销网络,都位居全国前列,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比较强的竞争优势。
  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说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深刻地指出了大与小的辩证关系,梁伯强认为:“小题大做”不易,“小题”重在不懈坚持,“大做”需要有一股“杀鸡用牛刀”的精神。商界有三宝:犹太人的脑、阿拉伯人的嘴、中国人的手,温商正“脑、嘴、手”并用的,创造着小商品的大辉煌。
第22节:“微利是图”
  温州人经商规则之九
  “微利是图”
  别想一下就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塔木德》箴言
  据统计,国外90%以上的大富豪是白手起家或靠小本起步的,只有不到10%的人是靠继承遗产发家的。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商场上几乎全是穷人,靠赚小钱起家的恐怕要占到99%以上。
  温州人的商业哲学是:“惟利是图”不足取,“微利是图”却能积少成多,是生财之道、赚钱之术,他们认为:生意场上的事情,看大而未必大,看小而未必小。温州人能挣大钱,也绝不嫌弃小钱。他们挣钱有时是按角、分来计算的。他们响亮地喊出了“赚一厘钱也光荣”的口号。温州人就靠这一分一厘的集腋成裘,完成了他们的原始累积,为其后来的第二次、第三次创业奠定了雄厚的资金基础。
  在温州人的成功经验中,有一条广为人知的法则:大钱小钱都赚,连赚几分几厘的机会也绝不放过。他们的商业价值观非常独特,响亮地喊出了“赚一厘钱也光荣”的口号。“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他们就这样凭着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扎扎实实、埋头苦干的精神,在等待、坚持、忍耐中聚集财富,完成了他们的原始累积,为其后来的第二次、第三次创业奠定了雄厚的资金基础。
  小钱是大钱的祖宗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温州人经营的几乎全是赚小钱的买卖,如皮鞋、裁缝、纽扣、皮衣、打火机、拉链、小家电等等。他们赚小钱的创业精神使得他们在经营活动中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前仆后继,推动了温州经济的发展。一厘利润一根的吸管、一分利润一支的铅笔、二厘利润一只的塑料袋、二分利润一只的鞋跟,很多人嫌钱太小,不值得做,但温州人认为赚小钱是赚大钱的必要步骤。
  曾有位百万富翁说过“小钱是大钱的祖宗”,现实中的很多百万富翁当初就是靠赚不起眼的小钱而白手起家的,如李嘉诚卖过塑料花、王永庆卖过大米、大宇集团创始人卖过报纸。据统计,国外90%以上的大富豪是白手起家或靠小本起步的,只有不到10%的人是靠继承遗产发家的。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商场上几乎全是穷人,靠赚小钱起家的恐怕要占到99%以上。
  对小产品不能小看,有些不起眼的小生意,偏偏能赚大钱。世界500强中的美国吉利的当家产品是剃须刀,世界最大的百货零售商沃尔玛卖的是针头线脑,世界最大的快餐店麦当劳经营的只是汉堡包加薯条而已,日本尼西奇公司则凭借一块尿布闯天下,使尿布成为畅销海内外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宗产品,小产品和大规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现在,很多国外企业看中了中国内陆贫穷省份这个广阔的市场,一家阿司匹林药的经销商曾感叹说:“如果我们能够一天卖给一个中国人一片阿司匹林,就能使我们的销量成倍的增长。”
  日本明治时代有名的船舶大王河村瑞,年轻时好长一段日子无所事事,在家赋闲无聊。后来生活日渐拮据,河村想:“我不能这样贫穷下去,应该干一番事业。”于是他拿出一点钱给乞丐,叫他们去拾人家丢掉的生菜,然后卖给贫穷的劳工们。当他开始做这项生意时,不少人讥笑他,讽刺他,甚至有朋友拒绝与他来往,而河村根本不在乎这些,他认为这些“小钱”是他事业的全部基础。几年后,河村又投资船舶业,成了著名的船舶大王。
  四川有句俗话:先找“金娃娃”(赚小钱),再找金娃娃的妈(赚大钱)。温州人并不局限于小钱之中,他们赚小钱的同时,还想方设法利用小钱赚大钱。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但温州人首先实践了。
  有一位批发商在中国小商品城日用品市场卖的是比针头线脑还微不足道的牙签,在这寸土寸金的市场中卖牙签也能赚钱?摊主算了这样一笔账:每天可以批发销售牙签几吨甚至十几吨左右,以10吨计,也就是1亿根左右,按100根毛利1分钱计算,每天获利1万元。是追求一双筷子赚1元钱,还是追求100根牙签赚1分钱?温州人毫无迟疑的选择后者。因为前者代表着市场竞争是十分激烈的,而对于“1分钱”的生意是很多人不愿意做,也做不了的。他们在所有环节上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并且靠良好的信誉吸引“回头客”,让“薄利”和“多销”良性互动,在竞争激烈的商战中为自己找到了广阔的“无人地带”。
  俗话说得好:“三分毛利吃饱饭,七分毛利饿死人。”温州人“微利是图”的另一种表现是“薄利多销”,他们在竞争中以价格优势招引顾客,实现“薄利-多销-赚钱”的目标。台湾“IT教父”施振荣一直奉行“薄利多销模式”,即产品售价定得比同行低,虽然利润低,但客户量增加,资金周转快,库存少,经营成本大为降低,实际获利大于同行。这种模式来源于他少年时代的卖鸭蛋经历。他曾经帮着母亲卖鸭蛋和文具。鸭蛋3元1斤,只能赚3角,只有10%的利润,而且容易变质,没有及时卖出就会坏掉,造成经济上的损失;文具的利润高,做10元的生意至少可以赚4元,利润超过40%,而且文具摆着不会坏。但是,卖鸭蛋远比卖文具赚得多。因为鸭蛋虽然利润薄,但最多两天就周转一次;文具虽然利润高,但有时半年甚至一年都卖不掉,不但积压成本,利润更早被利息腐蚀一空。
  小钱是成功的踏板
  赚小钱不仅可以积累财富,还可以增加经验、见识、阅历、人情关系,培养金钱意识和赚钱能力。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去南方打工,一天早上在街边的早点摊上吃早点,与摊主大妈聊天时,大发感慨,说钱这东西真难赚,做小生意赚不了钱,自己又没有本钱做大买卖等等。摊主大妈听他诉完苦后,用手指着路边的石子,带着微笑,很认真地对他说:“呵呵,不难!从现在开始,你天天去捡路边的石子,等全部捡起来再卖掉,你不就有本钱作大生意了吗?这不要你花什么本钱的。”大学生对这个建议嗤之以鼻。几年后,大学生很偶然地与摊主大妈相遇了,令他大跌眼镜的是,摊主大妈凭着她“捡石子”的观念,持之以恒,积少成多,现在,已经开办了一家五层的高级饭店。而自己还在如陀螺般不停地跳槽、找工作、再跳槽。
  赚大钱的时候,不能忘记小钱,很多成功的富人依然重视赚小钱的生意。1921年,有“万能富豪”之称的美国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长阿曼德·哈默无意中发现苏俄商店中的铅笔很少,而且价格昂贵,当时前苏联有一亿多人口,而且政府号召工农学文化,铅笔用量相当惊人。于是他决定兴办铅笔厂。哈默马上买了机器,盖起厂房,以高薪聘来技术人员,结果第一年就达到了250万美元的产值,年产量达一亿支。几年后,哈默不仅满足了苏俄铅笔、钢笔市场的需要,而且出口到英国等十几个国家,这家工厂很快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铅笔厂之一。
  美国亚特兰大市场研究所所长思坦勒在对近20年中涌现的百万富翁做了专门研究后,意味深长地说:“他们中,靠运气和遗产致富的人已不多见,而绝大多数人的发家致富完全是建立在自己勇于进取、发奋创新、严于律己和勤俭节约的基础上。”
  1994年11月,当49岁的克鲁兹和妻子发现自己的积蓄超过了100万美元时,心情激动的夫妇俩仅买了2包非常普通的爆米花庆贺,这也是克鲁兹夫妇能够从工薪阶层跃升为百万富翁的秘密。他俩的成功源自于日常生活中精打细算的节约:开最便宜的车,租最廉价的房,到有打折的商店里购物,在工作时以价格实惠的快餐或汉堡包为午餐等等,他们每个月都坚持节约下自己收入的60%,然后将每月省下的125美元分别购买了5种投资债券,8年如一日的勤俭节约和长期投资,终于给他们带来了非常丰厚的回报。
  一个有意思的说法是,当美国人用他们的高科技支配全世界为他们工作时,他们身上穿的却是温州人做的衣服,使用的是温州人做的半导体,早晨唤醒他们的是温州人做的闹钟,吸烟时用的是温州人做的打火机,戴着温州人做的眼镜。在微利时代里,温州人随机应变,透过赚微利赚得了广阔的市场。
第23节:和“同志”牵手(1)
  温州人经商规则之十
  和“同志”牵手
  一个人赚钱没有什么了不起,要让大家都能赚钱。许多个体的精诚合作,可以控制整个市场。
  ———温州商人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我获得成功的奥秘,就在于有一大批人在工作中真诚的合作。”有人做了这样的比喻:一般人的做法犹如打麻将,看住上家,扣住下家,防住对家,结果我做不成,你也做不成。犹太商人和温州商人的做法犹如下围棋,你占这个点,我就占那个点,你卖汽车,我就开旅馆,大家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其结果是联手造势,有模有样。
  单打独斗的创业者数目在温州几乎为零,温州绝大多数的民营企业,有的是夫妻创业,有的是兄弟打拼,有的是家族内人员的结帮,联手创业在创业初期,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温商把与朋友合伙创业看作是一种商业谋略,是一种力量优势,俗话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有着“外胡内南”和谐搭档美称的南存辉和胡成中从小就是同班同学,胡成中比南存辉大两岁,南存辉是班长,胡成中是体育委员,他们的合作是从这时候开始的。毕业后,南存辉成了修鞋匠,胡成中做了裁缝。1984年7月,两人合伙投资5万元,创办了乐清县求精开关厂。创办初期,全厂仅有5名员工,年销售收入不足1万元,由于两人的经营得当,乐清求精开关厂生意红红火火。他们合伙创业后的第6年,两人在企业发展战略上出现了分歧,他们友好协商后,求精开关厂一分为二,从此,在中国电器行业,出现了“双龙舞天”的正泰和德力西。两个人在合伙阶段最大的收获,一是积累了各自的第一桶金,求精开关厂创业6年赢利200万元,二是两个人都明白了未来事业的发展方向,为“双龙”的腾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世界产业界闻名遐迩的索尼公司,有一个让人们传为美谈的故事,创始人井深大与盛田昭夫在长达51年的时间里,共同经营索尼。他们的合作是无懈可击的,井深把公司运营完全交托于盛田,在公司的重大问题上,井深坚定地站在盛田一边,而获得了专注于技术焦点的时空;盛田则更多地以井深为支柱和精神上的依归,盛田有任何想法,都与井深交流,在井深那里获得验证,是他面对外部世界的力量来源。他们从青年时期一起走过困境,步入辉煌,进入垂暮,甚至到中风失去说话能力,两个人始终相互沉醉于彼此的高度默契之中。
  合伙创业的优点有:①创办容易。开办费用很低,根据有关法律要求,建立合伙制公司较之于建立其他类型公司更简单、迅速。②直接的回报。由于合伙人能直接分享利润,因而他们有更大的动力。③有可能加快发展。合伙制公司在融资方面比独资公司通常要容易得多。④灵活性。合伙制公司执行决策比公司制公司要容易,但比独资公司要困难。
  享受合伙创业的优点时,也要注意规避合伙创业的缺点:①合伙人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②不稳定性。如果任何一个合伙人决定退出或者死亡,实际上就意味着合伙公司的解体。③获取大笔资金有困难。寻找到长期资本的支持是非常困难的。④公司受到代理人的行为和判断的制约,所有合伙人要对合伙制公司的经营行为和任何其他合伙人的过失承担责任。
  取长补短
  很多人说当当是“网上夫妻店”,“老板娘”俞渝并不介意这样的比喻,她说:“夫妻店不是缺陷。我觉得好处是沟通成本很低,一个公司发展越来越好的时候,企业高层的问题也随之会越来越多。而我和国庆不会,比如在亚马逊的收购问题上,我们谈了谈,再和其他人沟通一下,很快就决定了。”
  温州“前店后厂”的创业模式,决定了温州的“夫妻店”是极为普遍的。于是,小到路边大排档,大到享誉世界的国际财团,夫妻搭档无处不在。难能可贵的是,温州人在夫妻店的经营过程中,能够不断学习,构建了企业的学习型文化,由于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实现夫妻间的共同提高,使企业能够适应竞争的需要。
第24节:和“同志”牵手(2)
  小焦初中毕业后在一家单位当会计,每个月300元的工资,后来辞职当化妆品的推销员,妻子小曹以前在一家商场里卖衣服。1999年,小焦和小曹相识了,情投意合,两人结婚后,决定共同创业。2001年8月,小焦和小曹的日用化妆品店开业了,小焦的母亲给了儿子3万元钱,这就是他们全部的创业基金。小曹说当时的柜台和地板砖都是旧的,连一部分货也是从朋友那里赊来的,小店就这样营业了。白天商店经营,晚上一张钢丝床、一个木板便是他们的床。不到5年的时间,小焦和小曹已经有了3家分店,而第四家分店马上要开始营业了。
  “女孩子的思维和男孩有很大不同,我们可以取长补短。”小曹说。小曹每天主要负责店里的销售,对商店进行装饰和美化,和顾客进行沟通和交流,为顾客提供美容方面的服务,从中了解顾客的需求。而小焦则主要负责货源,和供货商商议促销。小曹说:“小焦是个特别细致的人,但是有点安于现状;我是农村出来的,有点急性子,不过能把握住机会。每次都是我提供点子,他进行策划,我们两个人配合得天衣无缝。”他们的成功源自于高度的优势互补。
  当然,夫妻创业的风险是很大的,轻则事业失败,重则家庭失和,夫妻创业需要具备以下五点要素:①选择共同喜爱的事业;②至少一方有健全的理财共识;③两人能够不断的学习;④至少一方具有独特创新的敏感度;⑤具有共同的价值观。
  联合发展
  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创业是温商创业中常见的形式,其特点是兼具协作性与专业性,温州企业把产业链进行细分化,家庭成员各自负责一个专业领域,这样一方面解决了小企业规模优势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各种专业优势聚在一起会产生极大的合力。
  温州尔乐工贸公司,就是一家非常典型的家族企业。这家企业跨行业运作,涉及的行业有服装、面料、干燥设备、磁力泵等。其管理形式是主要家族成员分块管理:父亲王兴乐任董事长把握大方向,母亲陈光珍经营面料,大儿子王战胜管服装经营,二儿子王战文管服装以及面料等的进出口贸易,小儿子王战顺管服装生产,几个儿媳妇分别配合丈夫各管一块,管干燥设备的则是表弟潘定福,管磁力泵的也是沾亲带故的老朋友朱培元。王兴乐的几个弟弟也和这家企业有密切的关系。四弟是磁力泵的材料供应商,在杭州落户的三弟前些年也来到温州,管新厂房的基建。就连大儿媳的娘家人也参与了服装生产管理。
  联合发展是温州企业突破发展的瓶颈的最佳途径,是温商“二次创业”的主要内容。在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专门生产点钞机的温州经纬实业总公司总经理厉亦光的办公桌上,有一份刚刚拟就的建立经济联合体的计划书。作为温州市金融设备行业协会会长,厉亦光已经习惯用放眼全行业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他简单算了一笔账:几年前,新版百元人民币刚刚面世,行业里33家企业都全力投入研发点钞机新的鉴伪功能,按每家企业出3万元经费和2个技术人员算,就是99万元、66人的投入。如果33家公司集中搞研发,可以省下多少人力物力,省下多少竞争中的无序因素。厉亦光认为:“惟有走企业联合之路,才可以合理配置资源,杀出一条血路。”“联合体将各公司的科研、营销力量集中在一起,全力研究新技术、开拓攻打海外市场,各公司则专门承担生产任务。如此强强联手,进可攻打海外市场,退可防守国外大型企业的进逼,进退自如。”
  商界有这样一种说法:与人合作犹如谈恋爱,要时刻想着对方,要有说不完的话,要记住对方的生日,对方父母亲的生日,对方孩子的生日,要在对方生病时守在对方的病床前,要每天送一束鲜花。合作如同恋爱是痛苦,但也是甜蜜的,大家在一起创业,分享各自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趋利避害的合力,同时也避免了很多创业的“雷区”。
  创业路上,条条大路通罗马,温商的创业方法不是最好的,却是最适合的,他们的创业之路不是最平坦的,却是最实用的。
第25节:炒豆理论
  温州人经商规则之十一
  炒豆理论
  我们温州人既会干事,也会做秀!豆子要不断翻炒才能熟,经商办企业就应该炒,炒才能成就大业。
  ———温州商人
  有人这样定义平凡与平庸,平凡的人,是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毫不起眼,但在适当的位置,发挥着自己的用处,实现着自己的价值。平庸的人,是一颗废弃的螺丝钉,身处机器运转之外,无心也无力参与机器的运作。温州人决不会沦为平庸,也绝不甘于平凡。
  “自豪而不自满,昂扬而不张扬”,浙江省省委书记习近平对温商做了这样的评价。不安分的性格,使他们不仅做事,还做秀;为了“我想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他们“有钱做老板,没钱也要做老板”,“哪怕是一个小摊,也一定是自己的”。
  孔雀开屏,总是与“自我炫耀”、“自作多情”等字眼联系在一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那五彩缤纷、色泽艳丽的尾屏和优美的舞蹈动作,让人叹为观止。一位温州商人说:“我们温州人既会干事,也会做秀!豆子要不断翻炒才能熟,经商办企业就应该炒,炒才能成就大业。”
  21世纪是眼球经济的时代,眼球经济也就是注意力经济,即通过引起受众的注意来创造经济效益。温商的“做秀”可以说是挖掘了眼球经济的精髓。有人这样评价台州商人和温州商人:“台州人会做事,温州人会做秀。”有位台州商人说:“我们台州人确实比较务实,很会干实业,办实事,但我们也想做秀,有实干的基础,做些秀,不是更好吗?可惜我们好像缺少这个天分。”言下之意,温商是天生的“做秀”专家。
  当你走在温州的大街上,各式各样的广告铺天盖地,闪烁的霓虹令人眼花缭乱,而在这些广告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世界各地的、各式各样的名人都来到温州做起了企业的、产品的形象代言人。庄吉集团从2000年开始聘请台湾著名歌星周华健担任形象代言人,凭借其特有的亲和力,以“好男人”的形象,很好地诠释了庄吉品牌的内涵,赢得了广大消费者和品牌代理商的欢迎,促进了庄吉品牌价值的提升,获得了包括商务成功人士、有文化品味人士和政府公务员等消费群体的喜爱和好评。北京的一位记者说:“我穿庄吉,就是冲着周华健的一句‘一身庄重,一生吉祥’来的。”如今,庄吉已发展成为总资产2.9亿元,生产西服、衬衫、时装、领带、皮鞋及皮件等系列服饰产品的行业集团,明星的“名人效应”抓住了消费者的注意力,成就了品牌。
  有这样一个流传于营销界的经典故事:一名书商手头积压了一批书卖不出去,眼看就要大亏本了。情急之下,出版商想了一个点子:给总统送去一本,并频频联系征求意见。忙得不可开交的总统随便回了一句:“这书不错。”出版商立刻大作宣传:“现有总统喜爱的书出售。”积压的书很快脱销。不久,这个出版商又有一批书,又给总统送去一本,总统有了上次的教训,就在送来的书上写道:“这书糟透了”。书商又立刻大肆宣传:“现有总统讨厌的书出售”。人们出于好奇争相抢购,书很快便全部卖掉。第三次,出版商再次把书送给总统,总统有了前两次被利用的教训,干脆紧闭金口。这次,出版商的宣传词是“现有令总统难以下结论的书,欲购从速”。结果,书还是被抢购一空。
  比上面的出版商还要精明,温商中出现了雇克林顿打工的人。2000年7月中旬的时候,国内几家著名网站的首页上摆了这么一条新闻:中国温州某企业向白宫发电子邮件,出价200万美金邀请克林顿总统在卸任后担任该公司的“形象大使”。这里提及的“某企业”是刚刚组建的以西服为主导产品的温州法派服饰有限公司。
  对法派的举动,媒体和业界断定为“纯属炒作”,是一个“国际玩笑”,而法派服饰的有关负责人则郑重其事地解释道:为什么不呢?克林顿缺钱,为了莱温斯基的官司,他共欠下1100万美元的律师费,到现在还有500万没买单。当年,“伟哥”正式上市时,克林顿曾开玩笑说自己要给伟哥做广告。法派是没有辉瑞(伟哥生产商)钱多,但西装总比“蓝色小药丸”多点品位吧?2001年3月,在人们逐渐淡忘这个“玩笑”的时候,法派公司意外的接到了希拉里的回信,表示期待与公司方面就此事进一步洽谈面议。先不论结果如何,至少,法派西服的“新闻大餐”吃的津津有味。
  温商孔雀心理的另一表现是“宁为鸡首,不为凤尾”,温州人不甘于平庸,也不甘于平凡。温州人几乎个个想做老板,他们几乎没有“找工作”、“就业”的想法,只有“找生意做”的念头。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温州人则说:“不想做老板的人不是真正的温州人。”温州人有一个普遍的想法,宁愿做1万元的董事长,不愿做100万元的副总经理。有位温商这样说:“在温州,即使你做了微软的CEO、IBM的总裁,都还不如一个小卖部的老板‘值钱’。”温州人认为,自己为自己干,哪怕“事业”再小,但在精神上是自由的,这样干起来才有劲。
  有人曾调侃说:“走在温州的大街上,你一头会撞到5个老板,就像在北京,一脚会踩到三个当官儿的。”老板情结的直接反应是温州众多的店铺。温州的大街小巷,凡有人居住的地方,都开有大大小小的店铺,而温州的前店后厂式的工厂之多,也是不计其数。据说,在温州处于打工地位的,90%以上是从外地来的,而全中国甚至全世界,到处都有温州人在当老板,温州有100万人在外地经商,甚至,在西藏也有2万人。
  “有钱做老板,没钱也要做老板,”“赚钱是老板,不赚钱也是老板。”温州人正是凭借这种不甘平庸的品格,依靠菜刀、剪刀、皮刀、剃刀、螺刀“五把小刀”,从一个个小厨师、小裁缝、补鞋匠、理发师、修理工,变成了腰缠万贯的大富翁,打造出“正泰”、“奥康”、“报喜鸟”等中国名牌产品,铸就了“中国鞋都”、“中国服装之都”、“中国电器之都”、“中国制笔之都”等城市名片,使温州成为中国轻工产品的生产基地。
  “志存高远”这四个字是对温州人陈志远的最贴切的写照。1999年,陈志远独闯中东,白手起家。他白天摆地摊,推销商品,夜里就睡在地板上。陈志远就是凭着一种艰苦打拼的精神,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好。2000年,他看中了位于木沙拉大街的一座商城。当时,这座商城里只有一两家商铺,整条木沙拉大街也是一片荒芜。然而,独到的眼光和敏锐的商业触觉让陈志远毅然包租下这座商城,并分租给100多个商家。分散于中东各处的温州商人从此纷纷聚集于此,温州商品源源不断地从国内流到此处,再从此处流向四面八方。2002年,陈志远又先后包租下同一条大街的另外两座商城,分别命名为“志远鞋城”、“中国轻工城”。自此,冷清的木沙拉大街摇身变为繁华的商贸中心。为了更好地团结温州商人,互帮互助,共同发展事业,2004年,陈志远发起成立了“阿联酋温州商会”,在温州商人中影响力最大的陈志远被推选为会长。他拼搏进取的心引领着他走向未来更高远的路。
  “自豪而不自满,昂扬而不张扬”,浙江省省委书记习近平对温商做了这样的评价。志存高远的企业家们在成绩面前是不会自满自足、裹步不前的。一向以“抢占高端”而驰名的正泰集团老总南存辉,又把研发“大脑”设在了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还准备投资5000万元建成全面集成的信息化应用平台,进而实现正泰从“电器”向“电气”的转型;无独有偶,在“跨国经营”上走在前列的华立集团,又决定5年内把华立打造为一个“对半开”集团:一半业务在国内,一半业务在海外;温州商人李爱莲在保持巨一集团以皮鞋为主业的同时,正在逐渐涉足房地产业、宾馆业、娱乐业和外贸,近来还雄心勃勃地挺进电力业,她称之为“稳步多元”。
  温商们本着“海阔天空地想,脚踏实地地做”的理念,敢为天下先,敢争天下强,他们好比一群精通水性的“弄潮儿”,屡屡在商场上掀起一朵朵跳跃的浪花。
第26节:网,中国式人脉
  温州人经商规则之十二
  网,中国式人脉
  铁路的95%是人,5%是铁。
  ———美国某铁路公司总裁史密斯
  人脉是金,却贵甚黄金;因为黄金有价,人脉无价。人脉资源是一种潜在的无形资产,是一种潜在的财富。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说:“专业知识在一个人成功中的作用只占15%,其余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
  人脉圈,是经商者拓展生意的必需途径。温州人认为:经营关系是很重要的,建立起利益联盟,让联盟内的生意伙伴的利益都获得均衡,是商场上有效的潜规则。古今中外,有很多成功人士就是借助别人的关系和能力,才顺利的攀上了成功的巅峰。
  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说:“专业知识在一个人成功中的作用只占15%,而其余的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人脉等于钱脉,关系就是能力,温商商规中最突出的一点是掌握商场中的潜规则,运用各种关系,打开成功的便利之门。
  1988年8月,怀揣着2000元年仅17岁的吴云前只身来到大连,18年后的他创建的大连百年城集团已成为业界瞩目的商业地产新秀。他的身上有着很多温州人创业成功的影子。谈起自己的创业经历,吴云前认为:“今天你有商业机会和经营能力是不够的,成功要看你是否有一帮专业的人才,还需要有社会资源,也就是现在讲的人脉资源的结合。”吴云前对自己的定位很明确:专业的事情要由专家来做,自己的工作就是广交朋友,发现和组织专家,然后将各种资源整合起来后一起达成共同的目标。
  温州人所特有的“朋友、义气就是商业”的人脉观念是推动温州人成功的重要因素。遍布世界各地的温商都会自然形成一个小圈子,圈内的人可以方便的交流信息、资金、经验。当然,温州人的人脉网络不仅仅局限于圈内,温州人不但老乡之间愿意合作、易于相处,到了外乡,他们会很快的认识新的圈子,新的朋友,很快地融入当地社会。圈子不仅是温州人在外地的生存网络,还是他们的致富秘诀。
  温州人信奉朋友就是财富,有义就有利。他们和朋友间的利益并不是直接金钱的交往,而是相互帮助。比如,在商会组织的活动或朋友聚会中,温州人会在相互交流中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他们将这些信息变成钱,也就实现了朋友间的利益共享。温州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找到了中国传统的关系文化同现代市场接轨的关键点。
  巨人商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颂楠在总结二十几年的经商感悟时,特别的强调了关系的重要性。他下海之初办厂失败亏损了40多万元,当时他身上仅有500多元,他就用这500多元钱摆了两桌酒,请了20个朋友。他在酒席上坦言自己的困境,希望朋友助一臂之力。当时在座的20个人全部答应每人借给他2万元。有的朋友家里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就帮他到亲友处去借。3天之后,40多万元就送到他手中。庞大的关系网使温州人独特的融资方式成为可能,在朋友圈内仅凭个人信用,不需要任何担保,就可以实现资金的转借,这种融资不需要繁杂的手续,并且到位迅速,数天内可以筹得数十万甚至上百万资金。
  曾经有这样一幅漫画:一个很“生猛”的温州人,他的每一根头发都像无线电天线一样竖立着,迅速捕捉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资源,然后用比电脑还灵敏的大脑,把信息及时地处理,手脚也随之飞快地活动,与此同时,金钱也就雪花般地飞入了他那只好像装着“吸金石”的口袋……善于利用关系资源的温州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轻松的眺望广阔的商业猎场。
  借助政策和政府的公关需求,巩固企业的根基,已经成了温州商人的“共识”。一位温州服装企业负责公关的经理说,对政府或是官员的公关,不一定就是花钱买路,更重要的是要适应中国“熟人社会”的国情。据他介绍,温州的企业里都有专人负责和政府的各个分管部门打交道。这些人的工作规律是:隔一段时间,就到对口的部门去坐一坐,和办事人员聊聊天,拉拉近乎,偶尔请他们吃顿饭。另一种公关方式就是捐助政府的公益事业,帮忙树立政府形象。“我不会指望这样就能让政府违反原则替我办事,”一位温州企业的高层说,“但有时候,他们把我当作朋友的话,就能提供给我很多信息。”
  2005年中国富豪榜的二号人物太平洋建设集团董事长严介和提出了“360度方位交朋友”理论:永远没有敌人,也没有对手,只有朋友。敌人也是优秀的,伤害了敌人就是伤害优秀,而驾驭敌人,从前的敌人就会成为铁杆朋友。用人格的魅力赢得对方的信任和尊重,化敌为友,驾驭敌对,统治敌对,是严介和决胜商场的杀手锏。360度方位交朋友,使严介和的朋友遍天下,他的朋友圈子没有身份档次之分,就连酒店的门童也能成为他的朋友。严介和本人也毫不掩饰,他说:“我75%的效益都是从饭桌上谈出来的。”
  洛克菲勒在与竞争对手的作战中,屡战屡胜的秘诀是他奉行“善走上层路线者必成强者”的犹太商法。1890年,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受到了违反《垄断禁止法》的指控,指控是由俄州最高监察厅厅长华特森作出的,他做好了充分准备,摆开了生死决战的架势。此时的洛克菲勒却毫不紧张,因为当时美国医学界最具权威的连总统哈那逊都要礼让三分的参议员马克·哈那是洛克菲勒的少年好友,他以鲜明的立场站到了洛克菲勒这边,他写了一封信给华特森指明利弊,华特森很快就撤诉了。运用政治手腕是洛克菲勒从商生涯中最得意的战术,他在政界的新朋故友,都会在商战的关键时刻做他的代言人。
  比尔·盖茨是成功的人脉经营大师。首先,创业之初,他懂得利用自己亲人的人脉资源。因为比尔·盖茨的母亲是IBM的董事会董事,所以在比尔20岁还是大学学生时,他签到了第一份合约,钓到了IBM这条大鱼。其次,在企业发展阶段,他充分利用合作伙伴的人脉资源。保罗·艾伦和史蒂芬不仅为微软贡献他们的聪明才智,也贡献了他们的人脉资源。比尔·盖茨说:“在我的事业中,我不得不说我最重要的经营决策是必须挑选人才,拥有一个完全信任的人,一个可以委以重任的人,一个为你分担忧愁的人。”正是因为比尔·盖茨借助别人的关系和能力,才迅速而顺利的攀上了成功的巅峰。
  2005年《英才》杂志对70位企业家进行了调查,在回答“您最看重哪种性质的组织或者聚会”的问题时,有62%的企业家选择了“看重与经济利益有关的聚会”。台湾大学著名心理学家黄光国认为:“‘人情法则’不仅是一种用来规范社会交易的准则,也是个体在稳定及结构性的社会环境中可以用来争取可用性资源的一种社会机制。”“人情法则”已经演绎成社会的法则,“人情”交往更看重的是交往后面的“利益”二字,有很多企业家报名上MBA、EMBA正是为交情而来,甚至有企业家称:“花20万元能认识这么一个圈子很值得。”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