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这个历史挺靠谱》作者:袁腾飞

_17 袁腾飞(现代)
  英国的外交政策就是谁想当欧洲大陆的老大,谁就对我构成了威胁,我就联合老二干掉它。英法是世仇,光百年战争就打了两回,从1337年到1453年是第一次。从路易十四时代打到拿破仑时代,是第二次。不但在欧洲打,还在印度、在北美打。拿破仑战争终于把法国这个心腹大患给拍下去了,怎料法国下去了俄国又上来了,自封欧洲宪兵,组织神圣同盟,对英国构成威胁。1853年的克里米亚战争,英国联合昔日的敌人法国,把昔日的朋友俄国拍下去了。俄国一被拍下去,立马就认识到,欧洲不是我玩儿的地方,于是转而向东方发展,和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伊犁条约》等,占据中国的新疆、西藏,又跟英国迎头对撞。两国的仇更大了,你想占新疆英国也想,你想占西藏英国更想,尤其你染指西藏英国绝不允许,这跟印度只隔一座山,是我后院,英俄矛盾激化。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被拍下去,法国又变成了欧洲的老大。当时就这么几个大国,这个下去,那个冒上来;那个下去,这个冒上来,俄国一下去法国又上来了。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一心想恢复他大爷拿破仑的光荣,又没他大爷那两下子,整天谋求对外扩张,对英国构成威胁。但没等英国动手,德国不爽就跳了出来,把法兰西第二帝国给消灭了。德国统一,改变了欧洲的格局,大陆上法俄德奥四大国势力均衡。
  英国人很乐于看到这一切,德国太可爱了,替我收拾了法国。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也是,维多利亚女王号称欧洲的老祖母,她的公主嫁到各国宫廷,各国国王都是她的外孙子。本来英德是很有可能当好亲戚、好朋友、好邻居的,结果德国很不识相,在关键问题上得罪了英国,一开始得罪舅舅,后来得罪表哥。维多利亚女王去世后,即位的爱德华七世是威廉二世的舅舅,威廉二世在宫里一提到他舅舅,就骂这个老不死的家伙。爱德华七世一死,即位的乔治五世是他表哥。英德两国矛盾激化后,英国就调整了外交政策,法国、俄罗斯只不过想跟我要点钱,德国想要我的命,要舅舅的命,所以他舅就要调整外交政策。
第3节 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萨拉热窝是个火药桶
  爱德华七世为拉拢法国,准备访问巴黎,临出发前首相跟国王讲,你要做好受到法国人民不友好对待的心理准备。国王在法国一登陆,法国人高奏《马赛曲》,打倒暴君。国王的马车一过,鸡蛋西红柿就招呼,回旅馆能炒一锅菜。但英国国王只要一听到《马赛曲》奏响,就从马车上跳下来立正,穿军装的时候敬军礼,穿便装的时候手放在胸前,向《马赛曲》致敬。10天后离开巴黎的时候,法国老百姓到街上自发欢送,高呼“英法友谊万岁”,“国王陛下万岁”。巴黎的报纸惊呼,这是自1848年“七月王朝”被推翻之后,巴黎街头第一次喊起“国王陛下万岁”。英法就签订协约了。法国跟英王讲,你看尼古拉二世也是你外甥,你何必跟外甥过不去呢?于是,英俄也协约了。这样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形成,就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到1918年11月,一共四年零三个月。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奥匈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和大公妃索菲娅在萨拉热窝市遇刺。看过电影《茜茜公主》吗?茜茜的老公弗兰茨皇帝在那个时候是84岁高龄了,茜茜公主就是伊丽莎白皇后,今天到奥地利、匈牙利、捷克这些国家,满街都是他们俩的画像。但是皇帝的画像都是皇帝老年时代,白胡子络腮,而伊丽莎白皇后的画像全是她青年时代的,所以你说这是两口子,怎么都不相信,总像是祖孙俩的感觉。伊丽莎白皇后1898年在瑞士遭到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刺杀身亡。那个无政府主义者也不一定非要杀她,而是随便杀一个皇族就行,皇后正好轻装出行旅游,又不带随从。
  他们俩的独生子也就是王储鲁道夫,因为失恋自杀了。这外国王储真有意思,当了皇上你想恋谁不行,非要自杀?鲁道夫王储一死,斐迪南大公有了机会。他是弗兰茨皇帝的侄子,本来不怎么招老皇帝喜欢,但是哈布斯堡王朝没有其他男性继承人了,只好把他立为王储。这哥们儿又跟老皇上顶着干,非要娶一位宫女,这在欧洲皇室是绝对不允许的。欧洲皇室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跟平民通婚,英国人总说戴安娜是平民王妃,其实她家祖上是伯爵,也是贵族,怎么是平民?你祖上是售票员试试,绝不可能!皇帝不同意,大公执意要这么干,最后皇帝没办法就妥协了。你可以娶她,但是她在维也纳得不到任何礼遇,比如说她一进来没有人起立,没人管她叫殿下。可是大公夫妻俩感情很好,结婚那么多年,孩子也挺大的了,他感觉很对不起自己的妻子,既然在维也纳宫廷得不到礼遇,那我带着她到外地去显摆显摆吧。这一显摆,俩人全死在那儿了——遭到了塞尔维亚激进民族主义者的暗杀。大公一被暗杀,老皇上就急了,一生见过太多亲人的非正常死亡,媳妇被暗杀了,儿子自杀了,侄子又被暗杀了。皇上那年84岁了,都已经老糊涂了,所以德国就趁机挑唆他宣战,老皇上一晕头就向塞尔维亚宣战了!
  奥匈一向塞尔维亚宣战,俄罗斯不干了,塞尔维亚和俄罗斯都是斯拉夫民族,都是“诺夫”、“斯基”,你对他宣战就是对我宣战,你敢打我斯拉夫哥们儿就等于打我,俄国就向奥匈宣战。德国说我跟奥匈同族,你打我日耳曼兄弟就是打我,于是德国就向俄国宣战。法国说我跟俄国是盟友,你打他就是打我,法国向德奥宣战——这时候已经四大国参战了。英国本想再观望一下,没想到德国竟然进攻中立国比利时,比利时国王是英国国王的舅舅,当时也是德国皇帝的舅舅。所以英国说你真不像话,你敢打咱舅舅,我抽你去。萨拉热窝街头三声枪响,英、俄、德、奥、法五大强国就干上了。这还差一个“意”呢,威廉二世皇帝拍电报给意大利国王爱曼努埃尔,你该履行同盟义务了,该宣战了。国王回一封电报,我们很想履行同盟义务,可我们国家穷,外号叫穷光蛋帝国主义,你们也知道,我们需要点物资,你借给我们。皇上一看这电报,就给扔地上了。你要300万支步枪,1万门大炮,5000个火车头,我要把这些东西给你,我们德国人得拿棒子打仗去。你不来拉倒,不要你了,结果意大利就观望了两年。
  两年后,协约国招呼意大利,哥们儿跟我干,因为意大利想要的领土都是奥匈帝国的,所以你哪能跟同盟国,你得跟我们干,我们给你领土。果然意大利乐呵呵地参战了,意大利一参战,协约国后悔得肠子都青了。本来战线就很吃紧,还得抽调部队去增援意大利,连俄国和葡萄牙都各派了一个师。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低到什么程度?一个连的德奥士兵挺着刺刀一冲锋,光意军战俘就抓了9000人。意大利的失败被称为雪崩,几十万大军上前线,一两天就完蛋了。可能意大利人的热情都在足球、歌剧、冰激凌上,战争是他们最不适应的一种活动。所以战后凡尔赛会议瓜分战利品就没意大利什么事了,那是按贡献大小来的,你贡献是负的,还想分战利品,你应该被占领才对。
  两大集团比拳脚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帝国主义间的非正义战争。其中只有塞尔维亚、比利时堪称正义。比利时招谁惹谁了,当舅舅容易吗,外甥打舅舅,90%的领土被德国占领,却坚持到了战争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欧洲,另外在西亚也爆发了战事。欧洲战场分为三条战线,西线是英法比对德国,东线俄国对德国和奥匈,南线是意大利和塞尔维亚对德奥。
  大战分三个阶段,1914年是第一个阶段。德国人是世界上最擅长计划的民族,计划做得特别好,思维特别缜密。早在1900年,大战爆发前14年,总参谋长施里芬伯爵元帅就制订了德国的作战计划,被称为施里芬计划。伯爵设想,战争一爆发,德国无法避免法俄两面夹击,因此要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那么首先歼灭谁呢?元帅认为俄国工业落后,铁路匮乏,除了人多,什么都少,所以从宣战到参战需要3~6个月的时间。因此德军集中主力在西线,争取3~6个月内消灭法国,然后利用德国发达的铁路网把军队调到东线,在俄国完成战争准备之前击溃俄国,结束战争。
  德国的军队一共是8个集团军,81个师,设想在东线投入1个集团军,9个师对俄国进行牵制,在西线投入7个集团军,72个师,进攻法国。这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部队部署在法德边界上,法国的6个集团军70个师也在这里,你72个师他70个师,边界设防都很坚固,就变成僵持了,不能速战速决。所以边界上搁1个集团军9个师,采取守势,牵制法军,而用6个集团军,63个师去进攻中立小国比利时。比利时全国只有4个师,比、法边界又不设防,德国人设想我一宣战他就投降,他一投降,我就可以沿不设防的比、法边界进攻法国。部队迂回,兜击法国,封锁英吉利海峡,阻止英国远征军渡海增援,在法军从法德边境回撤之前,就占领巴黎,从而结束战争。元帅在1906年退役,1913年故去,死之前他再三告诫自己的继承人小毛奇将军,一定要加强右翼。但战争一爆发,计划赶不上变化。
  首先因为俄国人拿了法国的钱,一打起仗来法国就督促它赶紧出兵,你拿了我的钱就要赶紧出兵。俄国在没有完成战争准备的情况下就投入战争,太愣了,军长带着军部先上前线,然后动员一个师,就上去一个师。德国在东线只有9个师,渐渐抵挡不住了。而且德俄交界处是东普鲁士,霍亨索伦王朝的发源地,历代普鲁士国王都是在柯尼斯堡登基加冕,这是霍亨索伦龙兴之地。普鲁士容克冯们的庄园都在那儿,要是丢了,没脸见祖宗啊,所以给皇帝施加压力,皇帝就跟小毛奇将军说要加强东线。于是东线增加到16个师,西线就变成65个师了。问题是小毛奇将军在战争爆发之后,发现法军疯了似的进攻法德边境,德军的9个师挡不住,万一最后是我们占了巴黎,他们占了柏林,成双方交换场地了。所以法德边境增加到了27个师,而右翼只剩了38个师,比施里芬元帅设想的兵力少了一半。更没想到的是中立小国比利时激烈反抗,战争一爆发,12岁的王子都穿上军装到前线作秀去了。同仇敌忾,全国紧急动员,马上从4个师就变成了12个师,一个小小的列日要塞挡了德国人18天。德国人认为我一宣战你就投降,当天就可以进攻法国,结果等他打进法国的时候已经是8月底了,这个时候法军已经开始从法德边境回撤,双方爆发了第一场大战——马恩河战役。
  马恩河位于巴黎东北120公里,战争期间,发生了人类历史上最壮观的一幕。打到最激烈的时候,法国急需从巴黎调一个师,封堵战役缺口。那会儿的步兵是名副其实的步兵,全靠两条腿,120公里,如果跑着去,这个师的士兵到前线能累死一半。怎么办?情况紧急,巴黎城大喇叭开始广播,所有的出租车司机放下乘客,到市政厅门口集合,拉上军人上前线。巴黎司机立刻停车,先生你请下车,我要去参加战争了,倍儿自豪。乘车的先生给双倍车钱,祝你好运。2000辆出租车把一个师的士兵送到了前线,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迹。马恩河战役打了3个月,双方的伤亡是150万人,拿破仑战争十多年也没死这么多人。欧洲人终于领教了工业化时代的战争是什么样,大炮、速射步枪、马克沁机关枪,一分钟600多发子弹,割草似的,士兵一会儿就全躺下了,而士兵的进攻方式跟拿破仑时代没区别。一个脑袋,两手端着枪就往上冲,面对机枪、大炮、铁丝网、地雷组成的死亡陷阱,进攻无异于自杀。
  双方一看,这么打不行,挖战壕吧。德国人先挖,从瑞士边境开始,想包围法国。法国人也不傻,小样儿你想干什么我不知道,你挖我也挖,双方向大海奔跑,绵延700公里长的战壕就挖出来了。这样一来,马恩河战役之后双方转入堑壕战,就是阵地战。这一转入阵地战对德国是非常不利的,实际上就是双方僵持了。同盟国人力、物力资源跟协约国没法比,缺少海外殖民地,就是非洲有点土着,大洋洲有点吃人的生番,棒子还不会使呢,你让他操枪弄炮?再说,你怎么把他们拉到欧洲来?所以德国只能死自己人,因此小毛奇将军跟德皇说,陛下,我们输掉了战争。陛下一生气就把他给撤了,换上了法尔肯海因将军。
  精英几乎打光光
  法尔肯海因将军一上来就想打破僵局,大战开始了第二阶段,1915年—1916年。这期间爆发了三大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按照法尔肯海因将军的设想,凡尔登战役就是攻敌所必救,进攻一个敌人绝不放弃的地方以吸引其主力来和我决战,这样就把阵地战变成了运动战,在运动中歼灭敌人。法尔肯海因把这个战役命名为“处决地行动”,要在这儿把法国人处决,他的口号是:让他们把血流干。打了半年,法国人血干了,德国人也干了,所以这场战役也叫凡尔登绞肉机。争夺这么一个小城,双方的伤亡超过了70万人,整个凡尔登被炸得跟月球没什么区别了。英国人为支援盟友,发动了索姆河战役,开战之前往德国人的阵地上倾泻了1100万发炮弹,整个德军的阵地被炮火犁了一遍,地下水都给炸出来了。炮击停止后,英国的步兵一进攻,一天之内倒在马克沁机枪下的就有5.7万人,阵亡2.2万人,受伤3.5万人,再打几天英国就没男的了。于是,英国人投入了坦克,奇形怪状一个大盒子,过顶履带,后面两个大转向轮,如果那轮打坏了坦克只能直着开,没法转向。一共生产了48辆坦克,运到法国坏了30辆,开战之前坏了12辆,真正投入战斗的是6辆,没等战争结束全都坏了。不是被德国人打了,是坏于机械故障,但是把德国人吓得够呛,这玩意儿不怕刺刀捅,不怕手榴弹,也不怕机枪扫,还能喷火,挺可怕的。这时候大战的主动权已经转到了协约国一方。
  1917年,美国和中国参加一战,美国是真派兵参战了,中国派的是劳工,因为协约国工厂里的人都打仗去了,中国人去它们的工厂里做工,间接支援战争。同年,俄国退出大战。但同盟国已是无力回天了。
  1918年,德奥投降,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一战造成800万人死亡,1000万人终身残废,欧洲的精英阶层几乎全完了,因为那时候的传统军官是贵族,打仗的时候军官往往冲在最前面,死得最多。欧洲的政治平民化在“一战”之后算是完成了。
  战争已去,影响仍留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有这么几点,第一,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战争由平面发展到立体。原来的战争只是平面化的,地上、海上,现在天上、地上、海上、海底。大战刚爆发的时候,双方飞行员见面就挥挥拳头,小子等着瞧,只能这个,飞机没有武器嘛。有的哥们儿聪明,带渔网、铁链子上去,缠住敌机螺旋桨,那你得扔得准,有的时候一扔出去给人家螺旋桨套上去了,自己松不开的话一块儿掉下去。后来有人带手枪上去,1915年机枪开始装上,到了1918年歼击大空战的场面就出现了。今天所有的空军战术动作,基本上在“一战”的时候就已经定型了,双机编队,四机编队,那时候就都有了。“一战”结束的时候,世界头号王牌飞行员德国的里希特霍芬男爵(红男爵),一个人就打下了80架敌机。王牌飞行员的界定就是“一战”的时候定下来的,击落敌机5架,就叫王牌飞行员,10架是双料王牌,里希特霍芬男爵16料王牌。
  第二,改变了欧洲的社会结构,女权运动兴起。原来的欧洲妇女是不工作的,在家相夫教子,战争一爆发老爷们儿上前线了,过几天都装盒里送回来了,死了800万人嘛,空出来的工作岗位只能妇女来干。一开始教师、医生,后来邮差,再后来消防员都得是女的干。一人多高的大炮弹,女的登着梯子拧引信。为什么索姆河战役英军伤亡这么高?打了1000多万发炮弹,一半没爆炸,妇女生产的,忘了装引信,给人送块铁过去。等战争一结束你再把她们轰回厨房,人家就不去了啊。再者说800万人死亡,1000万人终身残废,多少就业岗位空了出来,你把她们轰回去谁干事?所以“一战”后,欧洲国家的妇女普遍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包括美国妇女,女权运动兴起了。
  第三,资本主义政府开始调整政府职能,实施国家干预。国家干预政策垄断组织形成后就出现了。“一战”的时候,开始大规模实施国家干预,工厂原来都是私人的,现在最起码得派驻厂军代表,国家干预你进行生产。
  第四,和平主义思潮弥漫,导致20世纪30年代的绥靖政策出现。绥靖政策说穿了就是英法这些大国怕打仗,损失太多了,吓坏了。维多利亚女王60年的积攒,4年全打光了,英国库存的炮弹只够远征军打10天的,工业化时代的战争太残酷了。战争把欧洲人打怕了,能不打就不打,对希特勒咱能让就让着点吧,结果你让他不让,他不怕打仗,已经豁出去了。
【第四章 风云再起铁蹄疾(十月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节 有个国家叫苏联
  十月革命大胜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打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19世纪60年代沙皇政府实行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俄国经济的发展比较缓慢,远远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劳动人民生活贫困。20世纪初的俄国进入到帝国主义发展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貌似强大的沙皇俄国,充分暴露出了它的弱点。参战以后,俄国经济受到致命打击,工业减产,农业萎缩,交通运输混乱。战争进一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一场革命不可避免。
  1917年3月,“二月革命”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在这次革命中,首都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建立了新政权——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建立了自己的武装。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着实际权力。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早日实现和平,取得土地和面包。临时政府没有满足民众的要求,拒绝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俄国社会发展,继续进行战争。
  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发表了着名的“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7月,临时政府使用武力镇压革命,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在列宁的领导下,布尔什维克党决定举行武装起义。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起义的工人和士兵占领了彼得格勒的战略要地和政府各部。停泊在涅瓦河口的巡洋舰阿芙乐尔号发出了进攻冬宫的信号,临时政府被推翻,彼得格勒起义胜利。这次革命发生在俄历十月,所以被称为“十月革命”。
  在攻打冬宫的战斗中,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开幕。大会宣布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和平法令》宣布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这次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即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这次代表大会表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诞生。新建立的苏维埃政权不仅拥有行政权和司法权,而且拥有立法权。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一切为了前线
  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不甘心失败,它们联合起来,企图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扼杀在摇篮里。1918年夏,苏俄进入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时期。
  面对敌人的强大攻势,苏维埃政权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在经济领域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包括:实行余粮收集制、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和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这些措施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的目的是应付战争的需要,用列宁的话说,就是一切为了前线。另外,也是完成直接过渡的一种尝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乍一看跟共产主义一样,没有货币,按需分配,什么东西都是国家分给你的。如果这样讲的话,那么一直搞战时共产主义,苏俄就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了。
  但是,列宁他们当初设想的时候,忘了最基本的一点,在马克思的笔下,共产主义应该是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生产力高度发展之后形成的。你现在是生产力严重不足,不足到什么程度?据说按需分配,在前线打仗的士兵和在工厂里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工人,每天只给450克黑面包,一勺糖,一勺盐,一小块黄油,你说我现在一天吃不了9两粮食,因为你除了吃粮食,你还吃肉、蛋、奶、蔬菜,那时候什么都没有,一天就那么9两黑面包。除了打仗,还要从事重体力劳动,上两趟厕所就没了,根本不够。
  黑面包不是小麦,我在俄罗斯品尝过,一开始不懂,一桌一盘面包,两片白的,剩下全是黑的,我以为那黑的是巧克力馅儿呢,上去就抓黑的,一吃,什么玩意儿啊?再抓,白的没了。那玩意儿很不好吃,就是俄国人说的大列巴。
  1919年初,苏维埃政权颁布了有关余粮收集制的法令,规定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全部余粮按国家的规定价格交售给国家。因卢布迅速贬值,农民实际上是将粮食无偿地借给国家。连农民的部分口粮也被征走。余粮收集制在短期内取得了明显效果,缓解了城市的饥荒,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成为扭转战局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这一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粮食收不上来怎么办?组织工兵抢粮队,下乡去抢粮。工人和士兵家里有人饿死,看到农民家里有粮食,我不管你是余粮还是口粮,如果你不上交,你就是苏维埃的敌人,就地枪决。所以,农民说你们把地分给我们了,粮食属于你们;把森林分给我们,木材属于你们;把河流分给我们,河里的鱼属于你们,你们真会搞。后来列宁也意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显然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年2月,苏俄一个海军基地发生兵变。
  残酷的清洗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此后,政府还解除了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废除实物分配制。这一系列政策被称为“新经济政策”。
  1922年底,由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简称“苏联”。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到1925年,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基本完成。可惜的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搞了没几年,列宁就去世了。列宁一去世,斯大林继位,对于苏联历史的发展,是一个拐点!
  本来列宁临死的时候,就已经看出斯大林有很大缺点,建议把他撤职,不让他接班了,让红军之父托洛茨基接班。但当时斯大林羽翼已丰,他的部下切断了列宁跟外界的一切联系,连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去看望列宁,出来都会遭到搜身。列宁去世之后,斯大林当上了苏联领导人。他一上台,先将托洛茨基搞掉,托洛茨基被宣布是帝国主义间谍,驱逐出境,先到土耳其,1940年住在墨西哥城,被斯大林的杀手拿一把冰斧给劈死了。
  斯大林确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也就是斯大林模式。他大搞个人崇拜,人们认为他是活着的列宁,比列宁还伟大。在斯大林的家乡、格鲁吉亚1800米的主峰上,耸立着斯大林40多米高的铜像。真佩服苏联人,那时候也没有直升机,他们怎么给弄上去的?底座上还刻着一行字——献给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人物。
  凡是跟斯大林意见不合的人,都要被干掉,没有政见之争,不许你给我提意见,你提意见就是反革命,反革命我就把你干掉。在斯大林的统治下,苏联发生了一场恐怖的肃反运动,斯大林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对昔日的战友,挥起了屠刀。清除了托洛茨基之后,他又盯上了自己的另外两个战友——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这两个人当年跟斯大林、列宁都是平辈的,现在被斯大林关进监狱里严刑拷打,伤口腐烂生蛆,在牢房里三十七八度的时候,给你接通暖气,让你伤口无法愈合。斯大林的部下跟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说,只要你们俩在法庭上认罪,对你们会从轻发落。这样,俩人就认罪了,这谁受得了啊?在沙皇的时候,我们也没受过这么大罪啊。
  沙皇统治时期,从1825年到1917年,八十年间判决625个政治犯,判死刑的只有191个,而斯大林枪毙了500万人。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受不了酷刑认罪之后,斯大林在莫斯科搞了一场世纪大审判,把外国记者都叫来,拍电影。那外国记者一边录像一边乐,没见过这么审判的。一般法官问:这事儿是你干的吗?不是我干的!正常人都这么回答。“你看这儿有你的指纹。”“你伪造的。”“他是证人。”“他做伪证。”
  苏联法庭审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好玩死了。“你们俩是帝国间谍吗?”“没错,我们俩是。”“那你交代反党的罪行吧。”俩人抢着说,这是我干的,不是你干的。这作假作得太明显了,谁都能看得出来。好,你们俩承认自己是间谍了,法官一敲槌,判处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死刑,立即执行。俩人傻了。同志们,原来不是这么跟我们说的,我们要见斯大林同志一面。法警往外拉,他们就大声喊。推上囚车之后,俩人拍车门,看在死去的列宁的分儿上,我们要见斯大林同志一面。囚车到了刑场,坑都挖好了,把他俩往坑边上拖。他们俩大喊,看在上帝的分儿上,我们要见斯大林同志一面。共产党人是不信上帝的,他连幼年的偶像都喊出来了。“砰砰”两枪,然后一埋,了事。
  这时候跟斯大林平辈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头儿,就剩一个布哈林了,他也被抓了起来。刚要打,布哈林说别打,我承认我是间谍,承不承认都得死,甭受罪了,我是间谍。我就一个要求,你杀我之前,我要见我妻子一面。斯大林说这可以,一个小时的时间,见面吧。他妻子一进来,布哈林就给她一封遗书,让她把这封遗书背下来,然后把它吃了,因为你出门肯定被搜身,你带不出去。那封遗书写的是《致苏共下一代党的领导人的公开信》。布哈林明白,斯大林要我的命,跟他申诉没用,白让他看笑话。我死就死了,但无论如何我妻子要活下去,妻子比他小25岁,要她活着给我沉冤昭雪。布哈林的妻子忍辱含愤,一直坚强地活着,直到1988年,她把这封遗书交给了苏联最后一代党的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宣布给布哈林平反。
  列宁时代的政治局委员是11个,被斯大林枪毙了9个;列宁时代召开的最后一次党代表大会,出席的代表是1162个,被枪毙了1095个;列宁时代州委书记一级的官员,95%被处决。更惨的是在军队里面,五个元帅枪毙了仨,剩下两个连作战地图都不会看,就会光着膀子抡刀——伏罗希洛夫和布琼尼,他俩对斯大林不构成威胁。15个国防部副部长、大将,全部被处决;80个军长,枪毙了57个;110个师长,枪毙了87个;195个旅长枪毙了121个。苏联红军上校以上军官,被枪毙了80%。希特勒激动得要授予斯大林一级铁十字勋章,没有一场战争能够使敌方高级将领有这么大的损失。据说是斯大林中了希特勒的反间计。所以,希特勒非常得意地讲,苏联红军是无头巨人。四百多万,一万多辆坦克,看着挺神,没有脑袋,没有指挥中枢。所以在苏德战争初期,苏联红军丧失阵地,一溃千里;德军势如破竹,摧枯拉朽。原因在于红军的高级将领都被清洗掉了,像西南方面军司令基尔波诺斯上将,一年之中由团长升到师长、军长、集团军司令、方面军司令,连升五级,坐着火箭上升,他能指挥70万大军吗?他就是指挥两三千人的水平。基辅会战中,西南方面军一被围,基尔波诺斯上将第一个反应就是砸毁电台突围,底下人都跟他失去联系了。70万人被围,66.5万人被俘。上将就领着司令部的一两千人突围,他干这个挺得心应手的,他就能指挥这点人。德军坦克一冲过来,上将抱着炸药包就上去了,不愧为战斗英雄,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上将粉身碎骨,坦克接着往前开,没炸着……
  改善生活最重要
  斯大林一上台就把列宁正确的东西完全抛开,在经济上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工业化是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相当于咱们的人民公社,把人民都圈起来,把农民由自由之身,变成国家农奴。希特勒打苏联的时候,把苏联所有的机构都解散,只保留集体农庄,因为希特勒觉得这招太好了,农民都固定在农庄上,一帮人被监督着劳动,生产的产品全部被国家拿走,这相当于在苏联恢复了农奴制。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完全用行政命令来指导经济,忽视了商品市场和价值规律。这种模式,一开始取得了成效,但是它有问题。就像某个运动员吃了兴奋剂,跑了个世界第一,这算有成效吗?如果你认为这个是成效的话,那么计划经济是有成效的。但实际上它的危害更大。
  这种模式的弊端突出表现在农轻重比例的失调,造成了国家的发展跟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差距太大。老百姓没有感受到经济发展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第二个致命问题就是只强调数量、产值,忽视了产品质量。我记得在前几年,新闻联播还说,中国的钢产量世界第一,2.2亿吨,现在咱们钢产量一年好像是4亿吨,不过咱不提了。为什么?你这2.2亿吨钢,都卖出去了没有?你如果都卖出去了,卖了多少钱?如果要造航母、造潜艇,还得进口钢材。我们的钢产量世界第一,我们的钢铁进口量也是世界第一。那个钢造不了航母,造不了潜艇,一下水裂了,那哪儿成啊。雪花梨,亩产几万斤,五块钱四斤,能挣多少钱?水晶梨,一亩地就一百来斤,一斤一百块,你说这多少钱?如果中国一亩地的产值是1,美国就是7,法国是56,德国是72,日本是142,以色列是256,所以仅仅强调产量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关键看产值。而且产值要上去,质量也得上去。苏联冰箱一启动,跟过火车的感觉一样,我就怀疑怎么睡铁轨上了。你再看那电视,跟讲台那么大,屏幕14英寸,电子管,不是晶体管。打开之后5分钟才能出图像,连续开四个钟头就炸了,没人敢试,危险啊。你要是有闲钱,鼓捣这么一台电视,拿来看春晚,8点钟一打开,到12点砰一声,提醒你新年到了。
  优先发展重工业,从农民身上积累资金,以牺牲农业为代价,最后这工业也发展不起来。冷战时美国的间谍在苏联大街上看到苏联的家庭主妇,天还没亮就要起来排队,挎着菜篮子去买面包,美国间谍就向国内汇报说,胜利一定属于我们,连人民的温饱都无法维持的政权,是不可能长久的。
  斯大林模式使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和提高,最后就是人民不认可这个政权。你的原子弹可以把人类毁灭30次,但是我的生活、我的面包都得不到正常的供应,那有什么用?两德统一,苏联军队要从德国撤回来,苏联红军要回老家了,什么都卖,一支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在黑市上3美元就卖掉;苏联上校的全套制服10美元就卖给你。美国人想搞苏联坦克上的红外探测仪,苏联研制可能花了数千万美元,美国的间谍打入工厂里都没搞到。现在苏联红军要撤,这个东西公开卖了,50美元,卸下来给你包起来拿走。再先进的武器装备,落到倒卖武器为生的军人手里,这仗就没法打得赢。人是最根本的,忽视了这一点,就彻底完了。1990年,苏联马上就要解体的时候,在新疆中苏边境,拿两个塑料暖瓶,几个塑料脸盆,就能跟苏联人换一辆摩托车,因为他们没见过这玩意儿。中国人真聪明,灌进去是开水,倒出来还是开水,太厉害了。摩托车我们集体农庄仓库里有的是,开到离中国边境还有几步远的时候,他跳下来,摩托车冲进中国,我不能越境啊。回去跟农庄书记说,摩托车冲进中国丢了。书记说,没事儿,库里还有呢,明天再去换俩暖壶来,谁不明白这怎么回事啊。
  斯大林这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造成后来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后来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就是改变这种模式,在政治上应该发扬民主,经济上应该搞市场经济。要改革,正确道路就是民主和市场经济。只要是这样的改革,就能成功。苏联、东欧的改革失败就是因为它们不是这么改的。
第2节 争争吵吵为了利
  分赃凡尔赛
  第一次世界大战瓦解了旧有的国际关系格局,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结束后,战胜国代表在法国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和会,27个国家派代表出席,顾维钧先生代表中国出席巴黎和会。但是中国政府代表没有发言权,连意大利也没有发言权。真正有发言权的是美、英、法三国,也就是所谓的巴黎和会三巨头。在巴黎和会上,美、英、法各有各的想法和目的:美国想要世界霸权;法国想要欧陆霸权;英国比较复杂,想维持海上霸权,还想维持欧洲大陆均势,跟一战前它想要的那些东西一样。
  这样,非常有意思的一幕出现了。任何一个国家,都跟另外两个国家产生矛盾,任何两个国家,也都能联合起来反对一个国家。
  美国想要世界霸权,跟英法就要起冲突。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的中心在欧洲,你北美野牛想插一杠子,门儿也没有!暴发户谁看得起你?这样英法跟美国产生矛盾了,你怎么能要世界霸权呢?
  法国想要欧陆霸权,跟英国和美国就产生了矛盾,美国想要世界霸权,当然不允许欧洲大陆有刺儿头。看今天欧洲大陆,唯一能跟美国对抗的就是法国。它总是这么有个性,但是有个性不能当饭吃,法国要欧陆霸权,美国肯定不干,英国也不干。
  美国跟英法有矛盾,法国跟英美有矛盾,英国呢?要的是殖民霸权、海上霸权,显然就跟美国有了矛盾,要维持大陆均势就跟法国有了矛盾。任何一国都跟其他两国有矛盾,任何两国都会联合起来反对一国。所以,巴黎和会吵了五个多月,为什么要这么吵?矛盾太多了不好解决。法国总理拿着地图追英国首相,能一直追到厕所里去,追到桌子上去,站在桌子上追人家,就是为了要德国的萨尔盆地,全然不顾什么绅士风度。
  吵了半年架,签署了凡尔赛对德和约。从几个方面对德国进行了苛刻的处置。德国丧失了1/8的领土和1/10的人口,失去了全部海外殖民地。非洲的殖民地由英、法、比利时瓜分,太平洋上的殖民地被日本继承,比如贝劳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德国的陆军不能超过10万,不能拥有坦克、重炮,甚至不得拥有重机枪,只能有步枪,基本跟警察的水平差不多;德国的海军不能超过1.5万,不能拥有主力舰、航母和潜艇,也跟海警水平差不多;德国不能拥有空军,会飞的只能是风筝。
  对于赔款数目,法国代表一张嘴说了个数,1320亿金马克!德国代表气乐了,你把每个德国人的骨髓榨出来卖也不值这个钱。你既然狮子大开口就随便要吧,你要8000亿都没关系,反正我也掏不起。最后英、美只好给打圆场,说1921年5月1日之前,先拿200亿金马克,没有钱的话用实物抵,比如火车头,机器设备,可以拿这个来顶钱,反正各国都要重建,都需要机器设备。剩下的数字,以后再商量。
  处置了德国之后,协约国还和德国的小兄弟们,奥、匈、保、土签订了和约。跟奥地利签订了《圣日耳曼条约》,跟匈牙利签订《纳依条约》,跟保加利亚签订《特里亚农条约》,跟土耳其签订《色佛尔条约》,这些条约无一例外,要求上述各国割地、赔款、裁军。协约国竟然要求匈牙利割让4/5的领土,快割成梵蒂冈了。你想想,匈牙利本来才9万多平方公里,割4/5还有吗?割成北京这么大了。
  这样一来,凡尔赛对德条约,连同对奥、匈、保、土的条约一起,构成了整个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调整了欧洲中东的政治格局。在俄罗斯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独立的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在奥匈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奥地利共和国、匈牙利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被俄普奥瓜分的波兰复国,奥匈帝国的领土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并入到后来新建的南斯拉夫王国。这样,在欧洲几大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了一系列新兴民族国家,奠定了今天欧洲国家版图的基础。今天的欧洲国家,就是在一战后形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裂成的。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南斯拉夫现在一分为七了。再分下去以后欧洲一个村一国,开车旅游两分钟就到一国,多好玩!
  惹了它,下场会很惨
  凡尔赛体系隐含着许多矛盾,第一个就是战胜国跟战败国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帝国主义间的非正义战争,大家都不是好人,凭什么我德国受惩罚?我明白了,就因为我被打败了,犯了打败仗罪,成王败寇。那下一次我打赢就行了。这个条约一签,协约国总司令、法国陆军元帅福煦,仰天长叹说:“这不是和平,而是20年的休战。”果然,1919年6月签的条约,到1939年9月,“二战”就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真就相隔20年。
  德国是一头猛虎,你要招它就把它招死,要不你就甭招它。仗打完了,咱都是欧洲人,握手、拥抱、干杯、散伙,这样也行。你招了它,又没招死它,它就要招你,而且它有能力招你。它不像坦桑尼亚、老挝、越南、柬埔寨这些国家,谁去谁是爷,它不是这种国家。你招它,它很生气。“一战”虽然伤了元气,但没动筋骨,所以它就舔伤口、磨爪子,有朝一日再扑上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相当多的是德国人,爱因斯坦也是德国人,希特勒不把他轰走,德国人就造出原子弹了。你可以把它的火车头拿走,你可以把它工厂里的机器拿走,但人大脑中的智慧,你是拿不走的。你不让德国拥有空军,德国国内遍地都是航空俱乐部,用轻型飞机培养飞行员,然后送到苏联去集训,它的空军都在那儿呢。苏联和德国是两个国际弃儿,所以很快就联合起来了。你不让德国拥有潜艇,德国工程师到了西班牙,帮助造潜艇,造完之后,图纸我留着,回到德国我也能造。所以,当希特勒下令重建空军的时候,所有航空俱乐部的成员,把制服上的徽标一摘,贴上空军的鹰徽,就是空军的士兵了,连军装都不用换,航空俱乐部的衣服就是空军军装,换上徽章就完了,×××市航空俱乐部,改成空军第×军司令部,一夜之间,拥有了一支装备3000多架战机的欧洲最强大的空军。你让德国陆军只能保留10万人,可以,这10万人全是士官,全是班长,没有兵,只要一打仗,每个人至少能指挥十二三个人。那么这10万人很快就扩充到了100多万,然后老兵升排长、升连长了,新兵过去又是班长,部队就滚雪球似的扩大。你看今天的日本,三军自卫队的队员叫自卫官,日本三军自卫队25万人,90%是军官和士官,没有兵。也就是说一打起仗来,马上就可以扩军,据说日本在100多个小时之内,部队就可以扩充到600万。所以国家平时少养兵,战时多出兵,道理就在这儿,培养点骨干就够了。
  德国的力量很强,你招了这样的国家,下场会很惨的,更关键的是,战胜国之间的意见还不统一。我们讲,你要处置德国不是不可以,你就按照法国的招,彻底肢解,让它回到统一前的状态,回到普法战争前的状态也行。但是英国不干,英国不愿意法国独大,要维持大陆均势,战胜国之间的意见又不统一,对德国的限制能力就进一步削弱。二战后,盟国吸取一战的教训,就把德国瓜分了,直到1990年才又重新统一。
  今天统一后的德国,只有35万平方公里,希特勒上台前还58万呢,今天的德国比当年的德国小多了,相当一部分领土已经并入了波兰和俄罗斯。今天的德国,就很善良了,当然它仍然是欧洲第一强国。
  凡尔赛体系也没能缓和帝国主义与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比如我们中国,也是一战的战胜国,我们去了15万劳工到欧洲,结果打完仗,我们作为战胜国的权利被瓜分,你太拿我们不当人了。再有一个就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在凡尔赛体系下隐含着这么多的矛盾,这个体系注定不能长久。
  在巴黎和会上,还建立了国际联盟,是美国倡议的,实际上被英法控制了。这说明世界的政治中心还是在欧洲,欧洲中心地位虽然动摇了,但没有被打破。美国的实力上来了,尤其是经济实力,但军事和政治影响力还不行。实际上当时的美国有点像今天的欧盟和日本,而当时的欧洲就像今天的美国,风水轮流转,转回来了。国际联盟确实没有起到维护和平制裁侵略的作用,但是,像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扶贫之类的,还是起了作用的。你说今天联合国能维护和平、制裁侵略吗?恐怕也做不到,看制裁谁侵略了?制裁萨达姆可以,美国要打谁,联合国管得了吗?但是,今天联合国对于救灾、人类遗产保护、教育等方面不是做得挺好的吗?当年国联其实也是起到这个作用。国联为什么没法维护和平?最搞笑的一点在于,国联的章程规定如果一个国家发动了侵略战争,要对这个国家进行制裁的话,必须国联全体成员国一致通过。谁在国际上没几个朋友啊?制裁侵略,要各国一致通过,根本就是一句扯淡的话,所以没有可操作性。
  小两口变成了小四口
  凡尔赛体系调整的是帝国主义在欧洲和中东的统治秩序,远东太平洋地区的调整是靠召开华盛顿会议而形成的华盛顿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列强大打出手,无暇东顾,放松了对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对中国的争夺。而美国和日本因为不是一战的主要参战国,所以两国在太平洋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特别是争夺中国。当时日本占了上风,美日矛盾逐渐激化。
  争霸远东太平洋就要依靠海军,所以列强展开造舰竞赛。海军在三军当中是最费钱的,坦克就几百万美元一辆,中国的坦克可能几百万人民币,因为我们劳动力便宜。飞机几千万一架,军舰怎么着也得几个亿,一艘航母,四五十亿美元吧,上边的飞机差不多也四五十亿美元,把护航舰艇配齐了,又得四五十亿美元。美国航空母舰的飞机起飞一次,用弹射器弹一下就4000块,航母一年在港里待着什么都不干,也要8000万美金,那就是一个吞金兽。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元气大伤,无力参与军备竞赛,所以1922年,美国召集英、法、意、比、荷、葡、中、日一共九国,在华盛顿开会。
  在华盛顿会议上,英法美日签订了四国条约。1902年形成的英日同盟就被拆散了。当年英国跟日本结盟,是为了在远东对付俄国。甲午战争以前,远东老大是大清帝国。1900年,中国的制造业在世界上占百分之七点几,日本才占百分之三点几,中国是它的一倍,咱大清是远东的老大。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英是三十多年的蜜月期,后来被日本给强行拆了,英国移情别恋,跟日本订立同盟,对付俄国。日本高兴啊,我们跟英国结盟了,佃农的儿子过继给财主这种感觉。同盟有效期是20年,到1922年失效。英国跟日本结盟之后5年,英俄就协约了,没有必要对付俄国了,但是还可以对付德国。1914年,日本借口履行英日同盟义务,占领了山东的青岛等地。“一战”后德国被打败,英日同盟对于英国来讲,就真的一点必要都没有了。美国更不乐意英日同盟。怎么拆散人家呢?美国人说,咱们四国同盟吧,小两口变成小四口了,这日子怎么过?所以英日同盟实际上就被拆散了。当时日本外相有田跟英国外长克莱齐酸溜溜地讲,谢谢你们为英日同盟,安排了一场体面盛大的葬礼。这四国不可能真的同盟,日本处心积虑想跟英国同盟,但被拆散了。
  老二特不爽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日本的那帮缺心眼海军舰长,军舰一沉,就把自个儿绑在驾驶台上,跟军舰一块儿沉。这还真不是武士道精神,这是英国皇家海军的传统。后来英国明白过来了,我造一艘军舰1年,培养一个上校舰长20年,不许跟军舰一起沉。西方国家在军舰沉没的时候,舰长必须最后一个离舰,但是如果有逃生的机会而不逃生,不能算烈士,只能算因公殉职,不能授勋。日本还是舰长跟军舰一块儿完蛋。新司机开车上马路,可以贴个“新手上路,请多关照”,开军舰能贴这个吗?开飞机行吗?人家打的就是你个新手。武器不值钱,人才最重要。
  关于海军军备问题,英、美、日、意、法五国签订了海军协定。五国海军协定规定英、美、日、意、法五国航母和主力舰的比例是5:5:3:1.75:1.75,英美并驾齐驱,日本屈居第二。给意大利和法国1.75这个比例,意大利跟法国很高兴,因为他们还没达到呢。意大利和法国不但不用裁军,还可以扩军,可能现在才相当于1.42,我能到1.75,我可以接着造。而日本超标了,日本海军总吨位几乎已经达到了美国的70%,现在你要让它压缩到60%,它的军舰就得拆毁。两艘战列舰都在船坞里,行将完工,但得拆毁。美国跟英国并驾齐驱了。原来英国海军一直维持双强标准,英国海军世界第一,它的总吨位要达到第二、第三之和,这样保障老二、老三联合起来打不过它。现在大英帝国无可奈何花落去,工业实力不行,一战又使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六十多年的积蓄化为乌有,没办法,只好承认美国跟它平等。今天美国海军,在世界上是多少强标准,都没法算了。军舰的总吨位是330万吨,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能达到这个数字。光航母就11艘,一艘10万吨,就是11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美国海军往下排第二位的是中国海军,80万吨,然后俄罗斯海军70万吨,日本海军大概也是六七十万吨,像这加起来才相当于美国的多少?中国海军军舰数量比较多,但是吨位都比较小,一般是艇居多。
  在华盛顿会议上,与会九国签订了《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简称“九国公约”,使中国由原来的日本独霸,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状态。
  华盛顿会议,美国收获了巨大的成功,日本遭到了巨大的失败。小日本好不容易傍了个大款,英日同盟让美国给拆散了;海军争了半天,还是个第二,美国跟英国并驾齐驱了;原本独霸中国,让美国给搅黄了。所以,为什么是德国跟日本挑起“二战”?德国咱们前面讲了,不是休战,是停战20年;日本也一样。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字,近20年后,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德日两国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受到遏制,就要起来挑战、冲破。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甭管有这样还是那样的问题,毕竟在战后十年维持了世界的稳定。一战后的十年,是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十年,特别是美国。美国当时在位的总统是柯立芝,史称“柯立芝繁荣”。收音机、冰箱、洗衣机和轿车,开始走进普通美国人家庭,电视那会儿还没发明。冰箱、洗衣机进入中国家庭,应该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事儿,汽车进入中国家庭是本世纪的事儿,也就是说,我们的生活水平,跟人家差了60~80年。当时美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很快,而且美国人认为这种繁荣将持续下去,但他们没有看到其中隐含着的深刻危机。
第3节 各自出招化危机
  没能吃上鸡
  经济发展中产生的最大问题就是贫富差距加大,大多数人没有从经济发展中得到好处。有个最典型的例子,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被称为“金砖四国”,这四国最被世界看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前几年,印度经济发展速度惊人,赶上中国的发展速度了,但选举时,带领印度获得经济奇迹的人民党反而下台了,国大党被选上来了。为什么老百姓不投人民党的票?因为他们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好处的是50万IT精英,农村没得到好处,所以我就用选票把你给拉下来。你就照顾富人,不管穷人的死活,所以贫富差距是一个国家最严重的问题。健康的社会结构应该是枣核型或者橄榄型,不健康的社会结构是金字塔型,越往下人越多。今天的欧美国家,为什么社会结构稳定?因为都是枣核形的,有一个庞大稳定的中产阶级队伍,尤其在西欧、北欧,那些全民福利的国家。瑞典最穷的人,跟最富的人收入差距只有6倍,富人以奉献为乐,挣100万交87万税,交得越多越光荣。当时的美国,就是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全国最富的1%的人,占了国民财富的20%;最穷的20%,只拥有国民财富的2.5%。
  贫富悬殊,穷人太多,买不起东西,就没有购买力。没有购买力不要紧,可以分期付款,跟现在一样,赊销。现在在中国年轻人当中,分期付款是非常流行的,出现了很多的“负翁”。分期付款是国家现在提倡的理念,房子可以分期付,车可以分期付,手表、钢琴,什么都可以分期付。分期付款的问题在于把未来的市场提前给占领了。
  过去我在中学教书的时候,比我年轻的老师,都买了房,开着好车。但学校说咱们现在去欧洲考察,每个人1.6万元,学校拿1.2万,个人掏4000元,没一个敢去的。我说这1.6万我都拿得起,他们没一个敢去的,为什么?他一想房子、车加起来,一月得还6000元,4000元是一年的油钱,欧洲不能去。你说你这辈子活得冤不冤?不如骑自行车呢,环保还锻炼身体。我就这么多钱,如果以后要还那么多债,别的地方我就消费不起。所以,赊销就是把未来的市场给提前占领了。万一还不起了怎么办?当时没人考虑这个。
  你想分期付款,一辆车1万美元,你付了500美元就开回家去了,那9500美元是银行给你垫的,银行凭什么给垫?你得有东西做抵押——固定资产,有价证券,黄金珠宝。你肯定没房,有房子还至于贷款买房?你要有黄金珠宝卖了不就完了嘛,也不用贷款啊。有什么呢?有价证券。什么东西?股票。可以拿这个来做抵押。美国当时全民炒股,把美国股市上的股票都卖了的话,它的价值相当于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24倍。所以,大家就能明白它的危险性了。炒股没有说小老百姓能发财的。
  人人炒股出现的结果是,股市一崩,所有的玩意儿都完蛋,1929年10月24日,一个“黑色星期四”,纽约华尔街的股市崩盘了,引发了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也就是大萧条。
  这次经济危机从美国影响到整个世界,时间特别长,范围特别广,破坏性特别大。美国的经济倒退了20年,1933年相当于1913年。德国更惨,1933年相当于1896年,退回到威廉二世时代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生产,完全停止了。
  从1919年到1939年这20年,对于资本主义制度最大的冲击有两个方面,社会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经济危机一爆发,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社会主义运动和法西斯主义发展起来,严重冲击了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1929年是美国的大选年,共和党人胡佛高票当选美国总统,因为他当时向老百姓许诺,你们投我的票,人人家里有一辆汽车,劳累一天的人们回到家中掀开锅盖,里面就是一只蒸熟的鸡,老百姓一看能开车能吃鸡,都投他的票了。没想到,吃不上肯德基吃上了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一爆发,胡佛总统顽固地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对危机置之不理,任由市场去调节。还拒绝进行救济,美利坚合众国不养懒汉,你穷是因为你懒,我怎么没失业?我的总统怎么还干着呢?很多原来的白领,这时候被迫住在大电器的包装盒里,用油毡、破塑料布搭成的棚屋里,老百姓管这叫“胡佛屋”;拎一个破塑料袋,满街捡嚼剩的鸡骨头、土豆皮、烂水果,管那塑料袋叫“胡佛袋”;穿着报纸御寒,当然他不是整身都是报纸,而是西装里面塞上报纸,皮大衣给卖了,管那西装叫“胡佛装”。洋人是不攒钱的,每个人都有债务,所以老百姓的不满达到了顶点,对民主政治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不要以为只是德国有法西斯,英国也有法西斯组织。法国的叫“火十字党”,你听听这名多恐怖,领导者是一个现役的陆军上校,他发动了一场不成功的军事政变,想推翻法国的民选政府,建立军事独裁。美国最大的法西斯组织叫“德国人在美协会”,主要是由美国的德裔公民构成。这帮人在华盛顿集会的时候,身穿纳粹的褐衫,行纳粹的举手礼,把纳粹的旗帜跟美国国旗并排挂,把华盛顿将军的像跟希特勒并排挂,这对华盛顿将军简直是天大的侮辱。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统治秩序遭到了严重的冲击。
  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的外部秩序也遭到了严重的冲击,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也在加剧。因为大家都要市场和原材料,以邻为壑,转嫁危机,所以,各国之间矛盾重重。
  整个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就一个国家躲开了——苏俄,它实行计划经济,跟世界市场不发生联系。但是1991年苏联解体,这一课给补上了。20世纪在非战争状态下,对人类经济冲击最大的两件事儿,就是1929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苏联解体。
  罗斯福新政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怎么解决?不同的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方法,但都离不开国家干预,罗斯福新政是国家干预,法西斯专政也是国家干预。
  以美国为代表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改革,走罗斯福新政式的道路,摆脱危机。不仅仅美国这样,英国、法国都这样。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是三个R——reform、relief、recovery,改革、救济、复兴。
  新政措施的第一点是整顿银行,19世纪的经济危机发生在制造业部门,一年半载就结束了。一进入20世纪,经济危机首先都发生在金融领域。一旦这个领域出了问题就完蛋了,等于是经济发展的源头出现了问题,链条最关键的那一环断了,没钱什么也干不了。所以,罗斯福总统整顿银行,让所有的美国银行停业三天,政府要进行评估。评估完之后,7万多家银行,有8家被允许恢复营业,这8家银行的存款占了7万家的70%,都是大银行。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花旗,美国人叫City Bank——城市银行,花旗是中国人的叫法。总统让这些大银行使出浑身解数去吸收资金,你能吸收来多少资金,联邦储备委员会,相当于美国的央行,给你拨相同的钱。这样一来,大银行吸收了大概十多亿美金,政府又给拨了这么多钱,有了钱,经济就能够恢复。
  第二点措施是通过了《国家工业复兴法》。产品的产量、销售地,工人的最低工资,全由国家来限定。《国家工业复兴法》送到国会,议员们一看就急了,认为这是《共产党宣言》的翻版,要在美国实行计划经济。一读被毙掉,二读又给毙掉了,罗斯福第三次送到国会,如果这一次再被毙掉,总统就可以以总统令的形式,下令执行,这样一来,可就跟国会闹掰了,一般到不了这一步。但是,这一次罗斯福总统狠下一条心,以总统命令的形式,强行通过了《国家工业复兴法》。国会也急了,告到了最高法院。美国不是三权分立吗?国会告总统,最高法院就要审。最高法院那帮大法官,老得连自个儿姓什么都快忘了。再说这告总统也不是小事,审的时间很长,等最高法院一敲槌,《国家工业复兴法》违宪,不能再干了。罗斯福就把它打扮打扮,改了个名:《国家工业复兴指导计划》。又送来了,国会一审没通过,二审还没通过,再告到最高法院,相同的路又走一遍。他就打这个时间差,只要你还没裁定我违宪,我就这么干。这样一来,美国的工业得到了恢复。
  第三点措施是调整农业。2000多万头大牲畜被杀掉,埋在地里当肥料,几千万英亩的农田被推倒,1000万加仑的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你那会儿要下去洗澡,皮肤准好。为什么倒了?不是三聚氰胺超标,是太多了,老百姓喝不了,整个密西西比河被倒成了银河。干吗不把这些食物卖了?穷人都穿着报纸,睡在冰箱盒里,你的牛肉卖多少钱一磅,他能买得起吗?你把牛卖掉的钱,赶不上把它从农场拉到屠宰场的运费。所以,干脆就毁掉,由政府补给农场主这个损失,等待着市场恢复。
  市场怎么恢复呢?老百姓得找到工作,没工作就挣不到钱,市场就恢复不了,得给老百姓创造就业机会。罗斯福政府推行“以工代赈”,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以稳定社会秩序。
  在社会福利方面,政府加强了救济工作,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一,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社会生产力得到一定恢复,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恢复和改善。
  第二,新政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
  第三,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经济大危机表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国家从总体上对经济进行一定的计划、控制和调节,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新政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了下来。从此,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在20世纪头30年当中,从表面上看计划经济获得了成功,苏联的三个五年计划实施后,一下就从排不上号的国家,变成世界第二工业强国,但实际上隐含着相当多的问题。市场经济在这时候表面上看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但通过罗斯福新政,以国家干预的方式,修补了自身存在的这些问题。
  希特勒上台
  面对经济危机,德国和日本采取了跟罗斯福新政不一样的办法来摆脱,建立起了法西斯专政。
  德国和日本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但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方式是不同的。德国是民间政党——纳粹党,通过合法的选举手段上台,自下而上取得政权。从前跟民主政治过不去的时候,一埋汰西方选举,就拿这个说事儿,看你们的民主选举,选出一个希特勒来。但是,被选出来的希特勒只有一个,民主可能选出希特勒,不民主肯定都是希特勒。
  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完全是一个民族灵魂缺失的产物,一个健全的民族是不可能崇拜这种人物的。法西斯独裁者,没有一个是出生于富有家庭、受过良好教育的,基本上是小市民家庭出身。希特勒的爸爸是一个海关的小公务员,他初中读了五年,他爸爸一看,实在不是念书的料儿,干脆跟我一样当个国家公务员吧。希特勒不乐意,他想搞艺术,投考维也纳皇家美术学院,结果黄了,只能在街上流浪,靠给人画点风光明信片谋生。所以他对社会刻骨仇恨,我这么大学问的人都考不上,这社会太腐败太黑暗了。刻骨仇恨怎么发泄出来呢?就是一旦我掌握了权力,我要对这个社会来狠的,我要报复这个社会!
  “一战”爆发,希特勒在奥地利申请参军,体检不合格,不知道这哥们儿有什么毛病,他转而去投奔德军,德国人不挑食,死得太多了,自愿来当炮灰,让他到战场上去。希特勒在战场上表现出了令人惊讶的、近乎疯狂般的勇敢,别人看见子弹趴下,他挺着往上顶,敢死队一样,所以很快由小兵升为班长,获得了铁十字勋章。一般来讲,很少授予士兵这种勋章。在一次战斗中,他被英法联军的毒气熏坏了双眼,在医院躺了一年,当脸上的纱布终于拿下、能够看清东西的时候,战争结束了。希特勒很痛苦,想自杀。他觉得,战争要是不结束,我能升到将军。这下歇了,战争结束了,他又恢复了流浪汉身份,去德国的陆军情报部门当了一个密探。
  因为“一战”后的德国陆军只能保留10万人,不可能给他这样一个连德国国籍都没有的人留个职位。他当密探的时候,被委派监视了一个不满百人的小党,叫做德国工人党。后来,他成了这个党的第97名党员,把这个小党给发展起来了,把党的名称改为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乍一听,好像是马克思建立的。德文缩写是NAZI,音译过来就是纳粹,按照中文翻译应该是民社党。希特勒为这个党设计了鲜艳的党旗,红底白圆圈,中间是黑色的反万字,就是带钩的十字,古雅利安人一种恐怖的象征符号。党员身着统一的制服。因为获得了资产阶级和下层人民的支持,势力大增,在国会选举当中,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希特勒当选为德国总理。1934年总统兴登堡元帅病逝,他就成为德国国家元首,集总统、总理大权于一身,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青少年上战场
  法西斯专政建立后,德国开始扩军备战,这一扩军备战,实际上就解决了失业问题。德国和日本也是国家干预经济,因为它们实行国民经济的军事化,产品是国家订货,等于给工人创造了就业机会。重工业企业也全都复活了。你要是还找不到工作,不要紧,现在扩军备战,你可以当兵去。参军有军饷,这样就可以养家了。高速公路就是希特勒那会儿发明的。中国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修高速公路,很快通车里程就排到了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德国,现在好像超过了德国,因为中国毕竟地盘大,好歹修几条就超过了德国。德国人当年修高速,是为了快速运兵,现在打仗的时候可以当飞机跑道。
  为了扩军备战,德国退出国联。德国陆军本来不允许超过10万,希特勒给弄到了50万,后来又发展到了100多万、200多万,重建了空军和海军。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武装区。当时德军3个营1000多人,骑着马进去的。而莱茵河对岸的法国人,有23个师,600多辆坦克,一旦法国人动手,德国人肯定完蛋了。希特勒给这支小部队的指挥官一道密令说,一旦法国人动手,赶紧跑。没想到法国人没动手。希特勒看穿了凡尔赛国家的色厉内荏,只提了几声微弱的抗议。德国士兵在莱茵地区,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一米八几的德国小伙子,骑着两米多高的马,能被鲜花给埋了。莱茵的人民十几年没有看到祖国的军队了,热烈欢迎德军占领莱茵非武装区。希特勒更加放心地扩军备战了,制订了国民经济四年指导计划,一般只有威权国家,才有可能制订经济发展计划,美国总统制订五年计划,不是开玩笑吗?四年就滚蛋了,你制订五年计划?
  在扩军备战之外开始进行思想控制。只能有一种思想,国家只有一个人可以思考,就是元首本人。德国的小孩,小时候要加入希特勒少年团,白衬衣、蓝裤衩、戴领巾,每天早上起来上学,教室黑板边上,立着元首的画像,老师率领全体学生,向元首致敬,汇报自己的思想。12岁以后的孩子,要加入希特勒青年团,在青年团当中,每一个孩子都被告知,男孩的作用就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女孩的作用就是为国家生育更多合格的战士。德国士兵在战场上,为什么以一当十,以十当百,因为他们从12岁开始就接受军事训练,整个一个斯巴达式黩武的国家。孩子们在穿上军装之前,除了没真杀过人,各种战斗技能已经十分精熟了,上了战场之后,对着死尸开两枪,胆儿就壮了,敢打死尸的人,就敢打活人。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之后,遇到了德国最精锐的一支部队,就是党卫军第12师,也叫希特勒青年师,所有的士兵,都是十七八岁的孩子,希特勒青年团团员,师长刚33岁。但是在战场上,他一个师,抵挡几十万盟军,本来队伍有1.8万人,打完仗最后还剩200人,全都战死沙场。这帮十七八岁的孩子完全是被洗脑了。
  集中营里多少泪
  纳粹统治最恐怖、最令人发指的是种族灭绝政策。灭什么人呢?犹太人。因为犹太人被认为是异教徒,不改宗,另外犹太人发了财,就更遭人眼热。所以,犹太人在整个欧洲,都是被迫害的。在纳粹党统治时期,大概有600多万犹太人,在集中营中被杀掉。其中最恐怖的就是奥斯维辛集中营,三座毒气室,一天可以毒死6000人,德国人杀人的效率都是非常高的,不像小日本南京大屠杀拿刀砍,那是农业社会的杀人方式。德国杀人是工业化、流水线的。犹太人一走进集中营,就看见集中营的铁门上,刻着一行大字——劳动使人快乐。进去之后,都当自己是去劳动。马上,妇女儿童、老弱病残就被挑出来,直接送进毒气室。青壮年男子留下来,如果你是有一技之长的工匠,打首饰的、缝皮革的,你生存的机会就比较大。把犹太人送进毒气室,骗他们说是洗澡,2000人在一个屋里,怎么洗?你脱衣服的时候,德国人会告诉你,大衣挂在这儿,外套挂那儿,衬衣挂这儿,鞋搁这儿,袜子脱那儿。德国人拿回去消毒,发给德国居民使用,分好类直接运走。然后犹太人就进了毒气室,水龙头一开,出来的不是水,是毒气。大约20分钟之后,一屋2000人全毒死了,吹风机把毒气吹走,铁门打开。集中营的看守和犹太人中的败类,拿铁钩子把尸体一个个钩出来。凡是嘴里有金牙的拔下来,打戒指,身上有刺青的剥下来,皮可以做成手套、灯罩、皮包。下一个车间负责把人的脂肪熔化,做成肥皂发给德国人使用。再下一个车间,把尸体剩下的部分烧掉。再下一个车间负责把骨灰撒到田地里种植庄稼,绝对不浪费。还有一个车间是负责把人的头发剃掉,编地毯。当苏联红军打进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时候,来不及运走的头发,有7吨重,鞋有200多万双。所以,如果你崇拜这样一个政权,崇拜这样一个政权的领导人,你离人的距离,大概有地球到太阳距离的5000万亿倍那么远。
  组阁须听军部的
  日本的特点跟德国又不一样。德国是来自于民间的政党,通过合法选举,自下而上取得政权。日本的法西斯专政是官僚机构——军部通过非法政变,自上而下取得政权。因为要选举也没人选他们,哪有选军人主政的?日本也不需要一个像希特勒这样的民间领袖,一个现成的东西摆在那儿——天皇。日本人认为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代,是至高无上的,不可能有人去挑战他的权威,所以不需要像希特勒这样的人物。
  天皇如果要建立独裁,就是封建君主专制,跟法西斯专政有相似的地方。天皇可以直接建立封建君主专政,通过什么人来建立?1889年,日本天皇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标志着日本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但它的君主立宪制是典型的二元君主立宪制,日本内阁听命于天皇,内阁总理大臣由天皇任命,而不是由国会选举,各部大臣对天皇负责,而不是对国会负责。天皇除了领导内阁,还领导军队。军队的最高指挥机构叫做大本营,这并不是正式机构,战时才设立的,比如甲午战争,设立大本营;日俄战争,也设立大本营。大本营有两个机构,一个是陆军的参谋本部,一个是海军的军令部。日本陆海军分立,它的陆军参谋本部和海军军令部,相当于我们的总参谋部。另外,内阁所属的陆军省和海军省,相当于中国的国防部。一个是军政机关,一个是军令机关。属于内阁的陆军省和海军省,属于大本营的陆军参谋本部和海军军令部,合称军部。
  日本政治制度有一个很特殊的地方,所有的民主国家,国防部长一定是文官,文官治军是最基本的原则。今天美、英、法、德这些国家的国防部长都是穿西服的,没有穿军装的,军人绝对不允许干预政治。我是四星上将,想竞选州长,你选村长都选不上,必须退役,脱去军装恢复平民之身,才能去竞选国家公职。所以,民主国家军人的权利是受限制的。但是,日本不一样,日本的陆海军大臣,必须由现役武官担任,武将掌握军权。武将掌权的危害在哪儿?武将要想立功,就得打仗。不打仗他啥用没有,只看到他能喝酒,看到他能闯红灯,别的看不出来他有什么本事。所以,他就希望打仗,一打仗我的本事不就显出来了吗?但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你的本事显出来了,反正你也不死,你不考虑这个仗该不该打,拿国家的命运赌博。所以,各国为什么要对武将进行限制,道理就在这儿。
  军人不能干政,打不打是政治家的事儿,怎么打才是你的事儿。政治家要是说不能打,你就不能打。日本可倒好,政治家——陆海军大臣就是武将,而且陆海军大臣还拥有帷幄上奏权,一旦跟首相的意见发生冲突,陆海军大臣就会行使帷幄上奏权,直接上奏天皇。这样一来,内阁就解散了。陆海军大臣跟内阁总理大臣发生冲突了,就只好解散内阁,成立新内阁。陆海军大臣的人选,因为一定是军人来担任,所以要有军部推荐。如果军部对这个新内阁不满,拒绝推荐陆海军大臣人选,造成的结果就是新一届内阁流产,胎死腹中,你就不可能组阁。你这国家不能没有国防部长吧?你可以没有计生委主任,不能没有国防部长。最后就形成一个惯例,内阁由军部说了算,军人让谁当首相,谁就能当首相,只要他不同意,你这首相就当不上。所以,整个国家的政治就跑偏了,到最后日本索性就由军人担任首相,“二战”期间的首相全是现役军人。
  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绞死的12个纳粹甲级战犯,只有两个军人,剩下的都是文官。一般军人是不会作为战犯审判的,因为军人只是服从命令,只要不犯有虐杀战俘、虐待平民的罪行,就不承担反人类罪、战争罪,而政治家是作为战犯审判的。德国被处死的战犯10个是文官,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绞死的7名日本甲级战犯,6个都是武将,因为武将直接掌权。武将要去参加选举的话,不可能被选上,那怎么办呢?只能非法政变。
  三位首相被暗杀
  在日本文化里边,有一种很畸形的东西,叫做下克上。日本的社会等级非常森严,咱们俩在这公司工作,我是前辈,你说话不用敬语,我就给你一个大嘴巴。为什么日本兵以残忍出名,转嫁压迫啊。昨天班长打我了,我怎么办?我只能杀俘虏,杀老百姓,上级压下级,下级只能拣软的欺负。但是,如果上级把我欺负得不行了,我可以起来把他杀了。当然,我也要自杀。这种行为被看做是符合武士道精神的。
  一帮日本法西斯青年军官,说我们为了救国,要把内阁大臣全杀掉,天皇直接领导军部,走法西斯道路。于是,20世纪30年代,日本的法西斯青年军官策划了三次暗杀,全成功了。三位日本首相,相继被杀掉。一开始原敬首相被杀掉了,这是自1885年内阁制建立以来首位被暗杀的首相。接着是滨口幸雄遇刺,几个月后不治身亡。两年之后,犬养毅又被暗杀,他是孙中山的哥们儿。杀掉这位首相后,给所有参与暗杀官兵的处罚是,做100个俯卧撑,锻炼好身体,下回接着杀。你说杀个老百姓,都得判死刑吧,首相被杀了,做点俯卧撑完事。盛夏季节全副武装在操场上做俯卧撑,这帮法西斯官兵刚一出去,他们的战友,这个帮他背枪,那个帮他背水壶,那个帮他拿钢盔,最后把他们抬起来,在军营里游行,大家给他们叫好。这时候天皇震怒了,你们口口声声说,这个忠于我,那个忠于我,我任命的首相,你们说杀就杀,你们眼里还有天皇吗?于是要求审判这些人,法院开庭。
  当时有十一个青年军官受审,在审判前,一份由35万人以鲜血署名的请愿书送到法庭,请愿书由全日本各地同情凶手的民众发起签署,请求法庭从宽发落。另外,有十一名法西斯右翼青年,切下自己的小指头给法官寄去,如果要判他们死刑,我们愿意替他们死,他们是为了国家好。法官看到一瓶手指头后,宣布辞职,我判他们死刑,我的手指头也得被切下来。没人敢接手这个案子,最后不了了之。有了这些纵容,这帮杀红了眼的官兵越玩越大,先后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和“二?二六兵变”。
  用个气球平兵变
  1936年的“二?二六兵变”,以香田清贞大尉为首的1000多名法西斯右翼官兵,袭击了首相、外交大臣、财政大臣、陆军大臣、陆军教育总监等人的官邸,占领了东京警事厅。大尉就是我军的上尉,日本的军衔是将、佐、尉三级,每级分大、中、少三等。财政大臣被当场杀掉。天皇的侍从长身中六枪,不知道是叛军的枪法太准,还是日本手枪太神,没有一枪打中要害,全是胳膊、腿这些地方。叛军军官一看,侍从长还没死,在地上躺着抽气,于是拔出战刀想把他的脑袋砍下来。日本的手枪是非常“先进”的,自杀的时候,扣扳机都扣不动,经常卡壳,堪称世界上故障率最高的手枪。所以日本军官都带着除了绊自个儿跟头管用,其他什么用都没有的战刀。叛军军官一拔刀,侍从长的夫人就扑在老头身上,说他马上就要断气了,你就给他留个全尸吧。这个军官可能一听是那么回事,中了六枪不可能不死。把刀往鞘里一插,对不起,把你屋子弄脏了,转身走了。日本强盗杀完主人,都跟仆人这么讲,对不起,给你添麻烦了。很有“礼貌”的民族。夫人马上把侍从长送医院,侍从长奇迹般生还。此人就是日本二战期间最后一任首相——铃木贯太郎。
  当时的首相冈田启介躲到洗澡间里才幸免于难,但首相的秘书、也是首相的妹夫,被误认为是首相而遭杀害。陆军大臣在叛军的刺刀下,俯首听命,答应把叛军的条件上奏天皇。在跟天皇上奏的时候,陆军大臣把这些叛军称为义军。天皇震怒,说如果你不镇压的话,朕将亲率近卫师团,前往讨之。这时候陆军大臣才宣布这些人是叛军。也不用打仗,升几个气球,气球底下吊着一行大标语,天皇陛下宣布你们是叛军。这些士兵一看,天皇说我们是叛军,就交出武器回营了。十几个参与政变的军官,在皇宫前广场山呼万岁,抱成一团,拉手榴弹自杀了。为什么美国在战后要保留日本天皇?在日本,天皇就相当于教主,你要把他干掉了,全日本人都跟你玩命。你看这兵变,官军升了个气球,天皇说你们是叛军,兵不血刃地就平息了。
  “二?二六兵变”虽然没有成功,但日本人明白了一点,军部这帮人不能得罪,他们想杀谁就杀谁。兵变后,广田弘毅组阁,这个人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绞死的唯一文官,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
  这样,德国和日本都建立起了法西斯专政,苏俄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三个国家,走上了跟英美法完全不同的道路。
  境况不同,选择亦不同
  那么,它们走上不同于英美法发展道路的原因何在呢?从政治角度讲,历史传统不同。美英法是自下而上的革命,德日俄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所以前者的资本主义发展得比较彻底,而后者不彻底。英美法都建立起了典型的民主政治——议会民主制,有什么事儿大家坐一块儿商量。德国、日本、俄罗斯有君主专制的传统,崇拜强人,最爱干的事儿就是喊万岁,不喊万岁就难受。
  再有就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自我调节能力强。日本不用说了,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它是落后的,跟今天的日本没法比。在亚洲它是老大,但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里,它排不上号。德国经济虽然不落后,但严重依赖英美投资,所以自我调节能力差。
  还有就是受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影响不同。英美法是体系的受益者,所以力图维护这个体系。德日在体系当中受到了限制,就想打破这个体系。基于这三点,德日在20世纪30年代走上了跟美英法不同的发展道路。
  另外,领导者的个人素质不同,也决定了他们采取的措施是不一样的。罗斯福为了推行《国家工业复兴法》,跟国会和最高法院都闹掰了。当时美国人说,如果总统告诉我们,国会应该一把火烧了,我们会举双手赞成,这把火怎么还烧不起来?如果罗斯福当时要建立法西斯专政,在美国是具备某些条件的。但罗斯福不是那种人,他出身富贵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治国最起码的一点,就是应该对社会充满爱心。老挑动群众斗群众,那这个人不配做一个国家的领导者。
  德国、日本的法西斯专政建立后,开始对外侵略扩张。当时西方大国奉行绥靖政策,维护既得利益。尤其英法两国,它们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受益者,不愿意改变这个体系,怕德日铤而走险。但它们要维护既得利益,就要牺牲弱小民族,并把祸水引向苏联。当然,苏联也不是玩意儿,也希望祸水西引。在英法和苏联眼里,德国都是跟对方一伙的。苏联认为德国跟英法一样,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最好你们资本主义国家拼个你死我活。在英法眼里,德国跟苏联一样,属于法西斯国家,最好你们俩法西斯国家拼个你死我活。
第4节 在烈火中碰撞
  找个地方练练兵
  自德日开始对外侵略扩张后,当时西方各大国奉行绥靖政策。而绥靖政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西班牙内战。1931年,西班牙波旁王朝被推翻,建立共和制。共和国政府几经反复,共产党、社会党掌权。法西斯军官发动了叛乱,后来由陆军参谋长佛朗哥领导。德、意支援叛军,除了西班牙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之外,希特勒主要是想拿西班牙练练兵。生产这么多新武器,发明了这么多新战术,想在西班牙练练,看好使不。德国派出5万人的秃鹰军团,到西班牙参战,汲取了很多战争经验。英法对西班牙内战采取不干涉政策,问题是你不干涉德意干涉,法西斯的势力就超过了反法西斯势力。当时只有苏联支持西班牙政府,苏联也想在西班牙练练兵,斯大林想看看被他清洗完的红军还好使不,一练不成,屡战屡败。德国人一看,苏联就是这玩意儿,打他个兔崽子。
  苏联是这个世界上对外交往中,毫不利人,专门利己的国家,背信弃义,翻脸跟翻书一样快,中国不也吃了它的大亏吗?眼瞅着西班牙共和国政府要完蛋了,苏联跟西班牙共和国政府说,我卖给你武器,你得给我黄金。西班牙政府给了苏联300吨黄金,苏联告诉西班牙黄金没收到,也没卖给西班牙武器。其实,黄金一运到,斯大林就跟他的下属得意扬扬地讲,西班牙人再也别想看到自己的黄金了,正如他们不会看到自己的耳朵一样。中国今天的黄金储备刚600多吨,300吨黄金,相当于咱现在黄金储备的一半,被苏联侵吞了。只有国际纵队那帮傻哥们儿,真心援助西班牙,但尽帮倒忙。来自美国共产党员和工人阶级组成的林肯营,600多人上战场,一天下来还剩20多个,没受过任何军事训练,你把一段防线交给他,除了失守还会有别的可能吗?
  1939年,西班牙共和国被颠覆,佛朗哥建立了法西斯政府,世界上又多了一个法西斯。但佛朗哥很聪明,“二战”爆发之后,德国、意大利一再催促他出兵,他宣布中立。当然明着中立,暗中支持德国和意大利。苏德战争爆发后,他派了一个师——第250步兵师,又叫蓝色师团,在苏德战场上作战,战斗力惊人。这个师越打人越少,最后缩编成一个团,参加了柏林防卫战。苏联红军打到柏林了,他们还帮着德国人作战。战后大批纳粹战犯,就是经西班牙逃到了美洲,因为拉丁美洲都是说西班牙语的国家,像阿根廷、巴西这是纳粹战犯去得最多的地方。希特勒的秘书马丁?鲍曼,两次被缺席判处死刑,至今对他的死刑令仍然有效,现在如果逮到他,仍然可以绞死他。我估计他得一百好几了。佛朗哥没跟英美作战,所以战后安享天年,一直活到1975年才死。临死的时候,指定西班牙波旁王朝的王子胡安?卡洛斯做自己的接班人。今天的西班牙仍然是波旁王朝,跟法国的波旁王朝完全是一回事,西班牙波旁王朝的第一代国王是路易十四的孙子。但今天的西班牙已经是君主立宪国家了,完全走上了民主政治的道路。
  不信邪的捷克
  1936年,德意日法西斯结盟,建立了轴心国。希特勒说柏林、罗马、东京是地球的轴心,一看这家伙当年就没好好上学,地理没学好,柏林、罗马、东京连起来,那地球怎么转?整个一个耐克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法西斯国家,就被称为轴心国,后来形成的反法西斯国家被称为同盟国。“一战”德国是同盟国,“二战”德国是轴心国。法西斯国家结盟,战争就一触即发了。
  虽然法西斯国家结盟,但西方大国仍奉行绥靖政策,慕尼黑阴谋使绥靖发展到了顶峰。1938年,德国吞并了奥地利,希特勒吞并了自己的祖国。当年的维也纳流浪汉,如今衣锦还乡,德国军队在维也纳街头,受到了万人空巷般的热烈欢迎。奥地利人民把来自邻国的侵略,看成是统一,以后我们可以生活在一个强大的日耳曼国家内了,非常高兴。德国的领土扩张了17%,5万奥地利军队并入了德军。战争一结束,奥地利可就惨了,作为纳粹的帮凶,而不是以纳粹受害者的形象出现。战后奥地利也被四国分区占领,本来奥地利就没多大,再分区占领,差点儿就分成两三个奥地利。希特勒手下有一个非常能打的将领,后来官拜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就是奥地利人。很多奥地利人是为德国卖命的,恰如侵华日军当中,有相当大比例的韩国人。韩国人今天装得比谁都无辜,你看韩国被日本吞并了30多年,国内爆发过大规模反日起义吗?有游击战争吗?没有。许多韩国人,加入到了侵华日军当中。韩国前总统朴正熙,韩国经济起飞的领导者,从前曾在日军中任少佐军官。也就是说韩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有部分人是日本的帮凶。奥地利在二战中也是德国的帮凶。德国吞并奥地利,这是明显违反《凡尔赛和约》的,但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德国的胆就更壮了,下一步就想吞并捷克。
  希特勒首先想占领捷克的苏台德地区,捷克不给,希特勒调动了22个师,威胁捷克斯洛伐克。这回可找对人了,捷克斯洛伐克是资本主义世界第七强国,国力远在意大利和日本之上,特别是它的军事工业,非常发达。我们看抗日战争时,中国最好的枪都是捷克造,《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面用的都是捷克机枪——ZB26式,前面一个喇叭口,上面一个弯弹夹。英国军队一直装备到1991年,印度军队到今天还装备着呢。捷克的斯柯达兵工厂是欧洲第二大兵工厂,仅次于德国的克虏伯,一家工厂的产量相当于英国全国的兵工厂产量。现在只有捷克能造出那种发现隐形飞机的雷达,曾向中国出口了两部,美国不干,捷克就不卖给咱们了。
  捷克的军事力量强大,你调22个师,我调35个师,跟你死磕。希特勒一看捷克不信邪,转而去威胁英法,英法是捷克的盟国。我不过了,但我把你们家也给砸了。英法害怕了,英国首相张伯伦,70多岁的老爷子,生平第一次坐飞机,飞到遥远的德国。那会儿的小破飞机,飞7个钟头才能到,今天的喷气机1个小时就到了。到了德国,希特勒把跟英国首相会晤的地点放在伯希斯特加登,德奥边境的一个小镇上他的山间别墅里,相当不正规。你应该在柏林总理府会见英国首相,你在山间别墅里,那感觉简直就是一点外交常识都没有,没有礼貌到极点了,只有独裁者能干出这事儿来。英国首相坐飞机到慕尼黑,下了飞机一看,机场迎接他的是德国外交部的一个中级官员,应该希特勒本人去,你就是不去,也得派你的副手赫斯或戈林去,结果你让个外交部司长去迎接,很看不起人家。英国首相也顾不上计较了,下了飞机就上火车,开到这个小镇,到小镇下了火车一看,站台上迎接他的是纳粹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希特勒还没来。然后接着上汽车,汽车开始爬山,首相这时候已经处于半昏迷状态了。你想想,70多岁的老爷子,下了飞机上火车,下了火车坐汽车,汽车还走山路。等老爷子晕头转向地从车上下来,一看希特勒站在别墅高高的台阶上,俯视着大英帝国的首相。首相夹着雨伞,蹒跚着爬了上来,然后希特勒开始咆哮,把首相吓了个半死,什么都答应。几天后,英法德意四国召开了慕尼黑会议,签订了《慕尼黑协定》。
  绥靖政策至顶峰
  为什么说《慕尼黑协定》使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呢?因为这个协定是在没有捷克代表在场的情况下签订的。张伯伦一进会场,看到捷克代表在座,便惊讶地问,你在这儿干吗?捷克代表更惊讶,你们不是商量我们国家的苏台德领土归属吗?我怎么不能在这儿?张伯伦说,你隔壁歇着去吧,我们商量完了之后通知你结果。一会儿出来说,我们几个商量了一下,把苏台德给德国吧。捷克代表当时就晕了,你们几个商量完就把我们家电脑抱走了,哪有这事儿?凭什么啊?张伯伦说,你要是不同意的话,那你们就独自面对德国,打起仗来,英法不会履行同盟义务的。捷克总统贝奈斯悲愤地宣布,我们被盟邦出卖了!开始执行这个《慕尼黑协定》,因为捷克虽然是资本主义世界第七强国,但跟德国相比,还是有很远的距离的。如果英法不履行同盟义务,捷克必然亡国。所以,捷克被迫同意把苏台德割让给德国。
  张伯伦问希特勒,你能保证苏台德是你在欧洲最后一块想要的领土吗?希特勒说可以,我完全可以保证。张伯伦说,你能把它写下来吗?白纸黑字的行吗?行,希特勒马上吩咐秘书打字。我说你写:苏台德是我最后一块想要的领土,骗人是小狗,然后签字。张伯伦把这张废纸,小心翼翼地塞在衬衫口袋里,带回英国,一下飞机就拿出来给大家看,看看我从欧洲带回来什么了,整整一个时代的和平,再也不会有战争了,都放心地回家睡觉吧。英国人民山呼万岁,把张伯伦簇拥着回到唐宁街10号,首相把和平、永远的和平,从欧洲带回来了,再也不会有战争了,英国人不用服兵役,我们可以尽情地看歌剧、踢球,吃冰激凌了。
  结果《慕尼黑协定》墨迹未干,1939年,德国就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在“二战”期间,斯洛伐克,作为一个傀儡国存在,捷克就变成了德国的总督辖区。资本主义世界第七强国,一夜之间不复存在,缴获的装备可以武装40个德国师,欧洲第二大兵工厂——斯柯达兵工厂,落到了德国人的手里。当然捷克工人很勇敢,在德国占领期间,不断地进行消极怠工和破坏。德国高射炮发射的捷克制造的炮弹,打到盟国飞机不要紧,因为有些炮弹里没装火药,却有张纸条,捷克工人写的:圣诞快乐。
  但是,德国使用的缴获捷克的武器,一直用到“二战”结束,可见对德国发动战争的帮助有多大。这时候,连张伯伦也看出来希特勒没完没了了。英法都觉得得在欧洲找个盟友,共同牵制一下德国。那谁能是盟友呢?只能找苏联。巧了,苏联也想找盟友,因为这时候,苏联眼瞅着德国一路奔东,开始担心自己的纳粹同志了。于是苏联就跟英法接触,咱能不能谈谈,一块儿对付德国。苏联6月发出了邀请,英法7月组团,坐了10天的船到列宁格勒,就是圣彼得堡。到了之后,跟苏联谈判。苏联人很重视谈判,派的代表团规格很高,由国防人民委员、斯大林的心腹酒友伏罗希洛夫元帅领衔。英国派了个空军少将带队,按照英美国家的军衔编制,高级军官是元帅、上将、中将、少将、准将,你派个少将,跟人差了两级呢,看不起人家。法国倒派了个海军上将,还有三个月退休,没地儿安排,所以去跟苏联谈判。最逗的是哥儿俩一进门就宣布,我们俩不能代表本国政府做任何主,我们只来听听。苏联人差点儿没气死,听听,咱电话里说不行啊?你跑这儿来住我的宾馆,吃我的,喝我的。所以,伏罗希洛夫元帅说,一旦德国袭击你们,红军可以派300个师支援你们,然后他问英国将军,如果德国人打我们,英国人可以派多少个师支援我们?英国代表拿着笔在纸上算了半天,抬起头来说两个师,一个月后,再派两个师。伏罗希洛夫气得胡子都耷拉下来了。斯大林干掉了三个元帅,都是身经百战的好元帅,留下的两个元帅,都是胡子很大,脑子很小,连作战地图也不会看的人,这样对他不构成威胁。伏罗希洛夫就是一个典型,他的脑袋,就跟装饰品差不多,二战后是农业部养马顾问,他只能干这个。当时伏罗希洛夫一下就晕了,我派300个师,你派两个师?
  苏联人说,这么着吧,别的不说了,如果德国打英法,我们要支援你们,但我们跟德国又不接壤,要经过波兰,你们问问波兰,看让不让苏联红军过。因为波兰跟英法是盟国,所以英法就去问了。英法一问,波兰领导人就斩钉截铁地回答,德国人来了,我们有丧失自由的危险;俄国人来了,我们有丧失灵魂的危险。我们绝不允许俄国士兵进入我们的领土。
  因为历史上三次瓜分波兰,全是俄罗斯挑头干的。要说俄罗斯跟波兰,同族同门,同种同文,都是斯拉夫人,都使用西里尔字母,但两国的心结,有点跟中国和日本似的,一天二地仇,三江四海恨,波兰几次亡国都是因为俄罗斯欺负人家,没拿人家当兄弟看。波兰在共产党统治时代,国歌都叫“跟着东布罗夫斯基”,东布罗夫斯基是在哪儿开车的?他是18世纪波兰抗击俄国侵略的领袖。波兰当年被共产党统治的时候,就是苏联的卫星国。国歌都敢叫这个,可见波兰人民对苏联人有多仇恨。所以波兰拒绝苏俄红军入境,这样一来,英法跟苏联就没法谈了。于是希特勒向斯大林伸出橄榄枝,你跟民主国家扯什么?咱俩谈,如果需要的话,我愿意飞到莫斯科。斯大林说,你名声太臭,别来了,派人来和我谈吧。
  没了顾虑,大胆动手
  纳粹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飞到莫斯科,跟斯大林握手、拥抱、干杯,签订了20世纪最臭名昭着的强盗分赃协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条约使这两国之间暂时避免了战争,然后两个国家瓜分了欧洲。苏联出兵吞并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后来这三国人民率先起来反抗苏联。最后苏联被整垮,就是因为这三国人民不屈不挠,虽然被苏联统治了50年,但抵抗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
  苏德两国把波兰沿布格河、桑河、维斯瓦河一线瓜分了,希特勒比斯大林还少占了3000平方公里的波兰领土。只不过因为波兰的首都在德战区,所以斯大林说德国占了波兰,实际上是苏德两个国家——瓜分了波兰。最吊诡的是,德国占领的波兰领土,战后还给了波兰,而苏联占领的波兰领土,就变成苏联的了。那波兰不爽,我是战胜国,你凭什么占我的地?苏联说没关系,我占你的地,你去占德国的地。所以,苏、波、德三国的边界在“二战”后,被形容为向左转齐步走。苏联占了波兰,波兰占了德国,今天的德国,比希特勒上台前小了40%。那些地被波兰占了,因为苏联把波兰给占了。所以苏联一解体,除了极个别国家,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全世界没有谁同情它。邻国没有一个没受过它的欺负,包括咱们中国。
  战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协定被缴获,当然是德文版本的,苏联人坚决认为,那是假的,没有这回事,是德国伪造的。直到戈尔巴乔夫时代,苏联才公布了全部档案。确实存在两个国家瓜分欧洲这事儿。在德国留学的中国人朱维毅,采访了很多德国“二战”老兵,写了一本书叫《寻访二战德国兵》,那里边有个德国老兵就说,你们认为二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回答是闪击波兰。那老兵说了,打波兰不是一个国家干的,是苏联跟德国一块儿干的,也就是说苏联也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只不过后来因为希特勒打晕头了,打苏联去了,并且打输了。要是希特勒打赢了的话,那今天希特勒在教材上,绝对是正面人物。苏联跟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德国人解除了两线作战的顾虑,世界大战就不可避免了。
  诸多小国被打垮
  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160万大军在2800架飞机、2000辆坦克的掩护下,扑向沉睡中的波兰。德国人发动进攻的时间是凌晨3点半,这个时间正好是人熟睡的时间,12点多打你的时候,你可能还没睡,5点钟起来遛狗了,3点半一般都在睡。所以德军突袭波兰的当天,波兰空军就全部被摧毁在地面机场,没有一架飞机能够上天,波军丧失了制空权。9月1日战争爆发,3日英法对德宣战,但只是观望,宣而不战。9月6日,波兰军队有组织的抵抗就被粉碎了。9月17日,波兰政府流亡罗马尼亚,实际上标志着波兰已经灭亡。
  波兰军队抵抗德国入侵的时候,60万苏联红军,在斯大林的命令下,越过苏波边界,按照臭名昭着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开始瓜分波兰了。波兰无力抵抗来自两个强国的进攻,又亡国了。希特勒付出了10600名士兵战死的代价,用34天占领了号称欧洲第二陆军强国的波兰。
  波兰灭亡之后,德国并没有像英法所希望的那样,去进攻苏联,因为这两个国家已经达成了合作。德国人开始进攻西欧和北欧,一口气占领了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和比利时这五个国家。德国人打丹麦,用了4个小时,战争的结果是德军阵亡20人,丹军阵亡16人,丹麦就投降了。丹麦知道再打下去的话,民族就灭亡了,所以好汉不吃眼前亏,赶紧投降。夹着尾巴做人也是人,总比死了强。
  德国对挪威开战的当天,挪威首都奥斯陆就被德国的空降兵给占领了,挪威国王哈康七世流亡到北方的林海雪原当中,坚持抵抗到了6月份,然后乘船流亡英国,挪威沦陷。
  卢森堡全国只有400名步兵和12名骑兵,德国一宣战,它就宣布投降了。两次世界大战中,卢森堡都是德国一宣战,它就投降,这倒避免了国家被战火蹂躏。今天你去卢森堡观光,那里简直美极了。卢森堡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1万多美元,是美国的两倍。最逗的是它的首都中心还有一座战争纪念碑,我去看的时候问导游,它们纪念什么呢?可能是纪念零死亡。
  卢森堡是德国一宣战就投降,荷兰抵抗了5天,然后宣布投降,威廉明娜女王流亡英国。比利时抵抗了18天,国王利奥波德三世拒绝流亡,后被德国控制,1945年被美军解救。
  德国人一口气占领了这么多欧洲国家,当时欧洲各国领导人,尤其是各国王室避难,首选英国。与此同时,德国的盟友苏联,开始对外侵略扩张,建立所谓的东方战线。苏联按照跟德国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协定动手,占领了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罗马尼亚的北布科维纳和比萨拉比亚,把国境线向西推移了400公里。然后斯大林悍然出兵,侵略芬兰,苏芬战争爆发。
  在苏芬战争中,苏联可以说是有多大脸,现多大眼。芬兰是一个200万人口的小国,军队只有3万人,苏联红军最后出动了百万大军,斯大林被迫三易主帅。英勇的芬兰人民,在缺少外援的情况下,浴血奋战了半年多,打死打伤苏联侵略军20多万,苏军两个少将师长被击毙,给了斯大林以沉重的打击。希特勒为什么敢进攻苏联?就是看到苏联连个小国芬兰都打不过。芬兰人民知道为何而战,为了保卫我的民主制度,保卫幸福的生活方式,如果我们的国家被苏联践踏,那么我们的人民就将像苏联人民那样暗无天日。他们有动力奋勇反抗,苏芬战争是世界战争史上,小国反抗强国暴政的一个特别成功的案例。当然,最后芬兰还是战败了,毕竟苏联用上了100万军队,芬兰人口才200万,所以芬兰最后不得不答应割地。“二战”爆发的时候,芬兰加入到德国一边作战,正义地收复了国土(但没有乘机占据苏联土地)。现在,英法在劫难逃了。
  敦刻尔克大撤退
  德国进攻比利时的时候,英法军队进入比利时增援,几十万军队刚一进去,比利时宣布投降了,联军赶紧往回撤。撤到英吉利海峡边上的敦刻尔克,大军陷入了绝境,前边是白浪滔天的英吉利海峡,后面是穷凶极恶的纳粹装甲师,眼看几十万人就要全军覆没,这时上演了人类战争史上的一幕奇迹——敦刻尔克大撤退。被包围在敦刻尔克的盟军,以英国远征军为主。英国是欧洲唯一不实行义务兵制的国家,军人都是志愿兵、职业军人,尽是二三十岁的老兵。如果这些人在敦刻尔克全军覆没,就意味着英国没有人会打仗了。丘吉尔当时已经做了首相,刚一上台,就赶上这么一件恶心事儿。丘吉尔说,如果这支部队全完了的话,我们就得靠童子军来保卫英国了,所以不惜一切代价,要把部队从海那边接回来。英国海军制订了“发电机行动计划”,由拉姆齐海军上将指挥,动用了800多艘船舶,包括博物馆里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明轮船都调动起来,沿海的私人游艇也去,九天九夜,33万多联军士兵被抢救回了英国,其中英军20.6万人,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下了有生力量。这20.6万职业军人,回到祖国,如果扩军,人人都是当班长、排长的料,久经沙场的老兵,比丢失的武器装备重要得多。
  敦刻尔克撤退时,英国人虽然面临着死亡威胁,但无一例外地在排队,轮到我撤我就撤,齐腰的海水,冰冷刺骨,在这样的海水中站了几天几夜毫无怨言。一到下午四点,绅士们在海滩上烧茶喝。这时候,德国飞机来轰炸,一颗炸弹,崩起沙子,溅到茶杯里,英国人第一个反应是,德国佬真讨厌,泼了,再烧一杯。这叫“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英国人特有的绅士风度在战争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大家都这么从容地排队,最后都能跑。
  每一支部队撤退的时候,师长是最后一个走,当时蒙哥马利将军就是师长,他最后一个走,确保全师每一个官兵都已经上船了,师长才上船。不是说敌人打过来了,当官的先坐飞机跑了,当兵的扔那儿不管。
  值得一提的是,苏格兰的一位公爵,驾驶着自己的私人游艇,到海峡对岸,接那些农民、矿工、渔民、售货员出身的素不相识的大兵,公爵父子俩,九天九夜,用自己的游艇,救回了300名英国兵,爷儿俩救回来一个营。游艇一次能带几个人?所以要连续九天九夜。这就是英国称霸世界300年的原因所在。
  英伦三岛被德国封锁了,只要船一出海,就会被潜艇击沉,所以英国急需水手,而英国恰恰是一个产水手的国家,从国王到老百姓,都是合格的水手。于是政府设个招募站贴出布告,国家现在需要水手,请大家去报名。每一个招募点,都排着一眼望不到头的长队,队伍当中,经常有祖孙三代的身影。谁都知道出海是九死一生,一出海船就会被德国潜艇打沉,就回不来了,但是,大家都在那儿排队,因为国家需要我们去奉献,无所谓给不给钱,甚至可能会看不到下个月发工资,但大家毫无怨言。
  功成不居戴高乐
  敦刻尔克大撤退,英军跑了,法国就完蛋了。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在二战中抵抗了6个礼拜,就被德国人占领了。德国人在西线,取得了这么辉煌的成就,只付出了不到4万名士兵的代价,就占领了几乎整个欧洲。法国总理、“一战”的凡尔登英雄贝当元帅,受命向德国投降,整个大西洋沿岸占法国面积3/5的领土被德国占领;每年70亿法郎的占领军军费,由法国负担;剩下2/5的残山剩水,以贝当为首,在南部小镇维希,建立了一个傀儡政权,被称为“维希法国”。贝当元帅建立这个伪政权时,内定了他的爱徒、法国国防次长兼陆军次长戴高乐为伪政权的国防部长。但是,在法国宣布投降的当天晚上,戴高乐将军到机场送一个英国将军回国,两个人握手、拥抱完了,英国将军上飞机了,飞机开始滑行的时候,戴高乐突然拔腿开始追飞机,那会儿飞机也小,不像今天的波音747,你追也追不上。飞机上还有跑道上所有送行的人都傻了——将军疯了,干吗呢这是?戴高乐将军身高1.98米,外号大公鸡,两腿也长,几步就追上了。飞机上的英国将军,醒过味来,探出身子抓住戴高乐将军的胳膊,一把就把他给提上来了,飞机已经起飞了,将军两腿还在空中蹬呢。当天晚上戴高乐将军飞到了伦敦,立刻发表了演说,宣布成立自由法国政府,号召所有法国内地不愿意屈服的人们,组成军队抵抗;号召法国所有海外殖民地的法国军人,服从自由法国政府。
  戴高乐将军当时只是一名准将,准将是将军中级别最低的。以至于丘吉尔首相笑着说:“你能代表法国吗?”不过后来很多比他军衔高得多的人,都站到他的旗帜下,维护国家的尊严。1944年巴黎光复,将军回到巴黎的第一个举动,就是去巴黎圣母院做弥撒,感谢上帝,拯救了法国。当他进入巴黎圣母院的时候,钟楼里面藏着德国的狙击手,那名狙击手已经把戴高乐将军的头部,套在了瞄准镜的十字线上。如果这个狙击手扣动扳机,那法国的历史肯定要改写。但是,狙击手在瞄准之后,被戴高乐将军伟大的人格魅力所感召,不但没有开枪,相反热泪盈眶,泣不成声,从塔楼上下来投降了。
  接下来,戴高乐将军就开始主持战后法国的政务。他组织自由法国,贝当元帅两次开庭审判,判处他死刑。而戴高乐在国家光复之后,功成身退了,临下台之前,他签署的最后一道命令,就是特赦自己的老师贝当元帅(由死刑改判终身监禁),贝当当时已经89岁了,你判不判他死刑已经无所谓了。6年后,95岁高龄的贝当元帅去世。戴高乐将军回到家中,待了13年,直到1958年,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在风雨飘摇之中,他又出来领导人民建立了第五共和国。今天的法国就是第五共和国,戴高乐是开国总统,任满之后辞职,不再谋求连任,临走的时候,他唯一的要求是带走爱丽舍宫里他用了多年的旧书柜。他问管理人员,能不能拿走,管理人员泣不成声,整个法国都是你拯救的,拿俩书柜算什么,你拿吧。戴高乐将军让秘书按新书柜的价格付了款,把这两个旧书柜带走。将军拒绝领总统的退休金,他说要用这个钱去抚恤阵亡将士的家属。
  法国光复的时候,国会想授予戴高乐元帅军衔,被他拒绝了,他认为,胜利应该属于光荣的将士们,我就是准将,将官最低一级。我们看世界上的独裁者,大多恬不知耻地封自己为元帅、大元帅,而他们不过是业余军事爱好者而已。戴高乐将军只领一个退休准将的薪金,极其微薄,欧洲上流社会,夫人是不工作的,女儿安娜是在他夫人遭遇一次车祸后诞生的,因为医疗事故,出生时就是智障,得靠他养活着。他的薪金要养活这么多人,不够用,怎么办呢?老爷子就写回忆录,靠这个来谋生,差俩礼拜不到80岁走的,实际上是活活累死的。
  一般这么大的干部写回忆录,用不着自个儿写,都是摇椅上一躺,香槟酒、雪茄烟,秘书在那儿给敲字……他哪儿成啊,烟酒都戒了,因为抽不起了,自己敲打字机。所以,世界近代历史上,三位政治家最值得崇拜:华盛顿将军、孙中山先生和戴高乐将军。功成不居,非常伟大。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甭管戴高乐将军怎么号召抵抗,当时自由法国的影响力还是很小。法国一沦陷,欧洲唯一面对德国的就是英国了。用丘吉尔首相的话讲,大英帝国现在在全世界面前,赤身裸体了。几十万军队倒是回到了英伦三岛,但“孩子们”都是光着身子回来的,有的运兵船上的士兵,上边一顶钢盔,底下一条裤衩,别的什么都没了,几百套军装扔了,就能顶两个人的分量,多救俩大兵回来。德国人打到敦刻尔克海滩上一看,缴获的装备能武装30多个师——600辆坦克、2400门大炮、2.2万辆卡车,来不及破坏了,人跑了就完事,东西全送给德国人了。
  尽管英国当时单独面对德国是非常困难的,但是,英国有一个好处,就是海军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德国人没法越过英吉利海峡,只能用空军炸服英国,这就是着名的不列颠空战。不列颠空战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德国投入了2400多架飞机,要把英国人炸服,英国皇家空军只有700架战斗机,频繁升空。飞行员一天要升空好几次,返航的时候,飞机的机头对准跑道,起落架一放下来,飞行员就睡着了,飞机完全凭惯性停在跑道上。地勤人员上去拉开舱盖,轻手轻脚地把他拽出来,你重拽也没事,他醒不了。给他拽出来,往飞机边一扔,盖上毯子,你就在这儿睡吧。过一小时,踹一脚,又该你了,还得上去。一开始真是给英国人炸得够呛,机场、桥梁、兵营,更要命的是飞机制造车间,都给炸坏了,英国眼瞅着挺不住了,这时出现了一个很偶然的现象,挽救了英国。
  有两架德国空军的轰炸机迷航,飞到了伦敦上空。那时候飞机没有雷达,靠无线电导航,他们可能没收到导航信号,飞到伦敦上空,一瞧底下挺亮,他们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就把炸弹扔下去了。德国飞机一把炸弹扔伦敦,英国人就急了,你可以轰炸军用目标,但你不能轰炸民用目标,你把居民小区给炸了可不行!这里边是和平居民。丘吉尔首相下令——炸柏林!英国的轰炸机部队没什么损失,抵抗德国空军的是战斗机。于是,80架英国轰炸机,列队起飞炸柏林。沿途如入无人之境,地面的德国无线电台都给英国飞机导航,以为这是自家的飞机呢,英国人被打成这德行,还能来炸柏林?当英国飞机在柏林扔下炸弹、大火燃起来时,最先赶到现场的是柏林的煤气公司,以为是煤气管爆炸了呢,赶紧抢修。哪儿都没出问题,这时才有人恍然大悟,会不会是空袭啊?等柏林的探照灯打开,高射炮竖起来的时候,英国飞机早已飞出德国边境了,德国象征性地开了几炮,权当给英国人送行。
返回书籍页